简介
首页

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

第十七篇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奥兰介泊加冕后之初政|宗教政策之改变|麻剌赛王昔外嘉|奥兰介泊之南征及其政策失败之原因

奥兰介泊在马背上

一六五八年,奥兰介泊起兵,败杀二兄一弟,并囚其父,遂握政府之实权,且自称王矣,明年,举行加冕之礼。其残杀兄弟也,尝致书于其师以自辩,谓其动机,出于自卫。吾人苟以蒙古儿皇室之往事为证,其言殊确,然既战败其兄,土酋献之,更何必虐杀之耶!及其即位,诏除苛税,而禁官吏征收;第当时之著名史家,谓国中之官吏征税如故,盖王徒以具文,借博人民之爱戴,而官吏又营私舞弊也。王之为人也,富于经验;即位之时,年逾四十,信奉顺立派之回教甚虔,而欲扩张其势力于印度,乃变其先祖阿刻巴之信仰自由政策,以摧残异教及其他派别之回教。故不问若大之牺牲,人民之反抗,而自信其宗教责任,事必当行也!就王之能力而言,其思想力强,文学优美,善于外交,将兵勇敢,治政精明,判狱平允,信神虔诚,顾以狂谬之宗教观念,而其所行之政策,徒召人民之愤怒,而竟归于失败也。

奥兰介泊之争位也,降将密尔·救那率其精兵炮卒助战,及其大败二兄苏介,命救那统兵逐之于东方,事定,任为孟加拉总督。无何,缅甸人侵入境内,劫夺军械而去;救那大怒,将兵伐之,且将乘势征服其地,大军深入雅鲁藏布江流域。其地多山,军行困难,既入山中,会天大雨不已,军不能前,而粮糈缺乏,乃下令退军。及抵孟加拉,全军人数,其生归者,寥寥无几;实际言之,则未有所得也。救那积劳气愤而死,奥兰介泊闻之大喜,盖心忌其能也,改命其族人业斯大汗shyista khan继之。汗初为德干总督,不能防贼,而几为其所杀,上奏辞职,故有是命。其治孟加拉也,垂三十年,后逐葡人,除灭海盗;英人尝至其地贸易,而欲攻取蒙古儿帝国,汗战败之。

奥兰介泊的匕首

奥兰介泊即位之初,国内除边境而外未有战祸者,凡二十年。迨其王位巩固,乃本其狂谬之意见,而将实行其政策,即毁印度教之神庙,而禁异教也。一六六九年,诏令各省总督,毁印度教寺,而严禁其学者教授生徒,及祈祷偶像;斯诏也,不啻与印人宣战。其远地总督,因其困难,自不能一一奉行,然其所毁之神庙,已不知凡几矣。王自取其珍宝,而以其材料,建筑清真寺;印度之著名大寺,得免于毁者,其数盖少;于是渐起来介之怒;来介者,犹言来介泊得之王也。其领袖为印人所敬而王所畏者,则介斯温得信jaswat singh也。会信统军御贼于南方,不胜;奥兰介泊罢免其职,而命其将兵于印得斯河之西以辱之,盖印度教徒谓其地不洁故也。一六七八年,将军忽死,或谓奥兰介泊遣人毒人所致,死者之二子犹在襁褓,王命人夺之,而欲养诸宫中,借以改其宗教。其侍卫忠于故主,不可,格斗而死,二子得免。其母携之,归其要塞。奥兰介泊出师来讨,其邻之来介闻之大怒,出兵助战,蒙古儿军队攻之不下,后王亲征,亦不能取其地也。

介斯温得信死后之明年(一六七九年),奥兰介泊反对异教益力,竟欲恢复其祖业已废除之印度教徒之人口税,以困难印人之生活,而明示其改奉回教也。臣下言其不可,上奏极谏,其文甚长,吾人不能述之于此。其大意则为“废除人口税制,乃本朝先王之盛德也。先王因之战胜强敌,国势兴隆,而小国要塞相继臣服。及陛下嗣位,疏外臣民,境内不安,终则将有失地之虞,人民深受痛苦,而各省患贫,人口数减。陛下所信之上帝,乃世人之上帝,而非独回人之上帝也。其奉回教或否者,皆平等于上帝之前;是故摧残人之宗教习惯,不足以得上帝之愉乐也!要之,人口税之专征印人,至不公平,亦非良善之政策,既能贫国,而又违反印度斯坦之律法也”。奥兰介泊之意已决,得其奏文,置之不问,终下征税之令。印度教徒之痛心于王,不待言矣。先是,王罢史官,并禁私人著述历史,其心殊不可知,或患臣下引古以议其政也。故其大事发生之年月,史家所传,或不同也。

王时以来介泊得叛乱,遣其三子次第往讨,战祸几及三十年之久,而不能平。爱子阿刻巴akbar且欲借来介泊得之兵力,而自称帝,一六八一年一月一日,叛而从敌。奥兰介泊爱子心切,致书与之,许赦其罪,并陈利害,招其来归。书中诋来介为人形之魔鬼,备有兽容兽心之罪恶人也。阿刻巴复书,首为诸子之地位相同,得有父业。“夫以子叛父者,陛下也,今师陛下之故智,步陛下之后尘,而陛下其能非之耶!”中论先祖阿刻巴,尝得来介泊得之兵力,而定印度斯坦。来介不爱其身,而助先王,今则视如寇仇。继言国内不治,贿买官爵,官吏贪墨,残贼百姓。末劝其父逊位,而修养其灵魂,且讽刺其不能孝敬其父,而重责其子也。王子之答书,措辞尖俏,意极刻薄,然其才能固不如父也,乃贪于娱乐,不即引兵进攻,及其前进,而王之援军大至。奥兰介泊复施诡计,遣人诈称王子来归,以离间其援兵;来介泊得果中其计,按兵不动,迨知王计,而时机已失,大势一去而遂不能有为矣!王子败逃于南,后入波斯,而死于其国中。奥兰介泊既久攻来介泊得而力不胜,乃许之和。

奥兰介泊不能逞志于来介泊得,而欲用兵于德干,收并其地,且将逐其叛子阿刻巴也。会闻强国麻剌赛maratha王病死,遂于一六八一年,亲征南方。麻剌赛地在德干西部,北起于那败戴河之南,迄于过那,东界大河,西濒阿拉伯海,都曰补来poona。观其地势,则立国于西高止山中;其山巅之平地,宜于居住耕种,下有天然之险要护之。后因形势雄胜之地,建有坚固之要塞,山中又复多水,故能坚守,而敌不易进兵仰攻。居民皆操麻剌赛言语。古代书籍无其国名,亦无其人之活动记录也。其人身短力强,各部均适,唯不美丽耳!其行动也,活泼耐劳;其处事也,重视结果,而未尝顾及方法之当否。其成强国者,则其王昔外嘉sivaji之力也。

昔外嘉生于一六二七年,初,其父土酋也,先仕于阿麻乃格,后降而臣于巴介泊,其王委为总督;其母信奉印度教甚虔,影响其子者颇深。昔外嘉年及十九,弃家潜逃,出而为盗,收聚党羽而为之首,扰于巴介泊之境内。其王遂疑昔外嘉之父,命械囚之,尝有性命之忧。既而昔外嘉之党徒大增,占据要塞,收服西高止山土人。土人愚拙,素有野蛮民族之称,昔外嘉练之为兵,皆勇敢耐劳,忠于其主;其人居于山中,熟于山道,登高奔驰,捷若猿猴。于是昔外嘉之势渐盛,并其邻近之部落,而筑坚强之要塞。当斯时也,巴介泊方患蒙古儿军队之攻入,不敢分兵出讨。一六五九年,奥兰介泊率其大军,争王位于北方,王乃遣大将统精兵万人往讨,军有重炮战马,声势张旺。昔外嘉知其可以智计,而不能力敌也,遣使请和。大将命婆罗门某往,使者反与之相结,议定计划。及归,言其诚心受抚,约见于某地,并谓率卫兵而往,则有胁服之迹,不如只身见之。大将信而从之,及期而往,从者一人随之,昔外嘉偕一从者亦至。既见,拜泣于大将之足下;大将屈身,将扶之起,昔外嘉袖出虎爪乘其不意刺之。虎爪者,印度极利之匕首也,大将既伤而死,将士闻之大乱。昔外嘉即攻其众,遂大败之,而尽获其辎重,器械及战马四千。自是而后,巴介泊王不能制之矣!昔外嘉乃劫扰于蒙古儿帝国之边境。一六六〇年,奥兰介泊遣族人业斯大汗统军御之。汗至其地,昔外嘉与其党徒,出没无常,飘忽不定,而时劫其辎重,大将不知所为。会雨期至,大将令守辅来以自固,而昔外嘉忽偕其从者数人,入其寝室,刺之,未及其身,而削其三指,其子则死于难焉。盗复逃去,业斯大汗上奏请归,王改任其为孟加拉总督。

王子刘散年轻时

业斯大汗既去,奥兰介泊诏王子刘散muazzam及大将介信jai lingh拒贼,不胜;盗攻苏来得海港,破之,声势益壮。介信者,印度小国之来介也,遣人往见昔外嘉,而说其归顺朝廷。一六六五年,来归,俄之阿格,以王待之甚薄,潜逃而归;距其离国之时,仅九日耳。无何,介信之子毒死其父,盖密受王命而然,王将进行其虐待印度教徒之计划,而患之故也;改委介斯温得信继为大将,亦不能胜。王子与信受贼贿赂,赐以来介之称,安抚其心。昔外嘉乃理内政,未几,又蠢蠢然欲动矣;长官无奈,与以田税收入四分之一。其与之者,则保护其地,禁止劫掠。既而昔外嘉复破苏来得港,大掠三日,唯未扰及欧人之商馆耳。斯时,北部之介得jat农民,不堪痛苦,起而叛乱;其势蔓延于都城附近,王命大军往剿,而乱者拒斗甚力,死者极众,然终不能根本平之也。其后一六九一年复起,破英主阿刻巴之墓,而火其尸,其他之纷扰,则以西北阿富汗人为最烈,故蒙古儿帝国,殊无余力,以御麻剌赛也。昔外嘉遂自称王,一六七四年,举行加冕之礼,后二年,进兵南攻,所向有功,乃许之和,而与其缔结同盟条约。于此势力张旺之时,而昔外嘉忽于一六八〇年病死,享年五十有三。彼以一盗起兵,而竟立国称雄,印人从而赞之,吾人固当知其所以然也。

昔外嘉初受印度教之影响,至是,礼敬婆罗门,不杀耕牛。遵守阶级制度,其至友二人,皆印度诗人,而尝劝其为善,昔外嘉虽未尽从其言,而极敬之。自印人视之,奥兰介泊方毁神庙,禁止宣传教义,又以宗教之不同,而苛税印度教徒;昔外嘉则保护其宗教,而群众认其为救星也,且其战争常胜,组织有方,亦足以供给愚民传说之材料,故有谓其实天神下降于世,而成空前绝后之英雄也。其率党徒之从事于劫掠也,严禁其徒,焚毁清真寺,宗教书籍,及伤辱妇女,又禁其劫掠贫民之财产,而不取其铜钱、铜器,专夺富人之金、银、珍宝,归则必献于上。其治军也,号令严肃,迥异于当时之习惯,无论何人,不得携有妇女入营。其军初无骑兵,后乃有之,共分步兵、骑兵、水兵三军;其战术,则人自为战,乘隙捣虚,而能以寡胜众。其治国也,根据于印度之思想,昔外嘉总管政事,下有长官八人,而宰相为之首。地方长官,其下亦有八部,此其所以动人也。其国中之领土褊狭,而政府之收入大宗,则恃劫掠与保护地四分之一之税也。境内常以久战之故,不得安种,而官吏之压迫殊甚!据当时旅行家之游历其地者,记其人民之生活状况,苦于巴介泊之人民。吾人于此不可忘者,则麻剌赛乃盗国也;其王虽有美德,固盗魁也!无辜之印人回人,既伤其财,而又受其害死者,不知凡几。

昔外嘉病死之明年,奥兰介泊欲乘其丧,削平南方,亲督军往,历久战争,始败其子阿刻巴;其子出亡波斯。王攻巴介泊国,一六八六年,力陷其都,其王出降,奥兰介泊囚之,后复令人毒而杀之。其邻歌抗那golkonda国王,方从事于游乐,而委政事于婆罗门。奥兰介泊深恶印度教徒,闻知其事,大怒,一六八七年率大军进攻。其王改其恶习,而亲督军,其守将拒战尤力,蒙古儿之军队竭其攻城之力,而不能下,乃重赂其偏将,以启城门。门开,蒙古儿之军入城,守将率兵巷战,借以挽回颓势,身被七十余创,而终不能为力矣。奥兰介泊嘉其忠勇,令医治之;复攻麻剌赛,一六八九年,生获其王宰相,残酷杀之,而养其王子夏胡shahu。于是蒙古儿帝国之势大伸于南方。先是,王之围攻巴介泊、歌抗那也,其子刘散心甚怜之,且通敌军;父王闻变,捕而囚之。一六九四年,叛子阿刻巴率波斯之兵侵入西北,奥兰介泊因宥刘散之罪,而委以介不娄总督之职,将兵御之,阿刻巴久战不胜而去。

奥兰介泊自获麻剌赛王而后,方信将平南方,凯旋而归,乃事与其所望者适反。麻剌赛王之弟继兄嗣位,无何,病死,其妃摄理国政,远至南方。妃颇有才,知人善用,二国构兵不已,奥兰介泊之计划,于是归于失败。其军队之多,供养之巨,终无所成,其故何耶?曰:王之精力衰微,而犹总理军事,军力耗于围攻要塞之下,而其攻陷者,数殆一二,余皆以金钱贿其守将而降。诸将之进攻不力,而王子又隐通敌,且其地之瘟疫大水,时碍军事进行。当其驻兵于南方也,意大利人觐王,记其御营,地占三英里之面积,全军共三十英里,军队凡五十万人。军中有市场二百五十,货物齐备,进退不易,宜其不能胜也。一七〇五年,王病,初犹振作,后乃日衰,退于阿麻乃格,一七〇七年二月而死,在位垂五十年,享年八十有八。其留于南方而不归都者,凡二十六年,人民因之深受痛苦,其死晚矣。方其病危而卧于床也,亲草三书,致于其子,意略相同,颇有悲伤忏悔之意;兹节译其文如下:

朕不自知将为何人,而往何所,且不知孽重之罪人何所遇也!今将告别世人,脱离世界,而信托臣众于上帝矣。朕之荣誉诸子,不应自相纷争,而杀伤人民。人民,则上帝之仆也。……朕之昔日,未尝泽及生民,上帝常在朕心;第朕眼昏暗,而未识其光明。……今后可无望于朕矣!……军队紊乱,虽朕离开上帝,而亦知其不能为力,心中时感不安。……朕方失望于朕,更何望于他人耶!……朕孽良深,不知将受何罚矣!……

奥兰介泊之为君也,一言以蔽之,曰,失败而已。其原因略见于上,即其宗教思想之狂妄,既失大多数印人之同情,而又疏其能战之来介泊得也。其他之重要原因,则不信任大臣也,事苟非其判断,则心若不释然。其久留德干而不归者,监督诸将,指挥进兵也;及其年高,犹欲以其风烛残年之一身,总理全国之行政军事,如之何其可也!其信大臣诸将之不专也,长官遂无负责之心,而欲有所成也,且王之性情冷于冬冰,未尝亲爱其臣或妃也,臣下之爱王者,盖亦鲜矣。其治国也,遵其先祖阿刻巴之遗规,唯已失其精神,而无效力矣!其军队数多,吾人以其战争之结果而言,不过备数而已。王虽有才,然于文学美术,未尝奖进,反妨碍之,若去史官而禁历史也。综观其内政,殊无价值之可言,外交则迥异于昔日。当斯时也,葡人之势日衰,英之商业转盛于印度;荷人进据南洋群岛,丹麦人,法兰西人,亦至印度。英商建筑之商馆,效力大著于昔外嘉掠于苏来得之时。商人遂有征服印度之雄图,进攻孟加拉,不胜而去,然其基根已立于印度矣(其事详于后篇)。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