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古史辨自序

原编者后记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此文于1990年2月6日写毕,如“引言”所说,原拟在法国巴黎大学汉学研究所的机关刊物上发表,因退稿而未果。顾先生作此稿原想以稿费还债,因此在日记中感慨地说:“乱世文章不值钱,自是铁律,予能作出此文,总是自己成绩,今日曾欲换美金数百而不得,而他日之价值必非数千美金所可及也。”1990年7月14日日记。以后即置诸箧中。我1978年奉调来京整理他毕生的积稿,发现在十年动乱中,失去我所钞清稿二册中的上册。但原稿及其他钞稿尚存。整理后,即改章为篇,在刊物上发表。在顾先生生前发表的四篇,都有些修改。其中第五章是顾先生1991年自己发稿的。第二、四、八章是1978年以后我协助他发稿的,第四章他要我代他加一个头,我加了一千字,二、四章,还做了一些小修改,统由他审定后发出。第八章则是他亲自修改。由章名改为篇名时,顾先生对题目都有所改变。收入本书时,系全文同时发表,故仍恢复原章名,文字因系他自己修改或审定,故不再恢复原来文字。

——王煦华

【注释】

[1]此处应为南渊。——编者注

[2]此处疑为“八殥”。——校者注

顾颉刚先生学术年表[1]

1893年(光绪十九年)

5月8日(农历癸巳年三月二十三日)出生于苏州。

1894年(光绪二十年)

祖父教识方块字。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母亲教读《三字经》、《千字文》,写描红字。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

叔父教读《诗品》。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

叔父教读《天文歌略》、《地球韵言》、《读史论略》等书。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听祖父讲苏州掌故旧闻,得到了初步的历史的认识。

先从叶某读《大学》,后从顾介石读《中庸》。翻览《万国史记》、《泰西新史揽要》、《万国演义》等。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从顾介石师。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从顾介石读《论语》、《孟子》。读《左传》。深思好疑,曾积零碎材料自成“古史”一篇。课余阅《三国演义》。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从张承胪读《诗经》,师赞其悟性甚好。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从陆惠刚读《左传》。从陆颂侯读《东莱博议》。从孙延管读《读史论略》、《学堂日记》。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从胡耿侯读《左传》。读《古文翼》。始作文,首篇《赵盾弑君论》颇有可取处。购《西洋文明史要》,购书自此始。

1904年(光绪三十年)

继续读《古文翼》。博览群书,喜读梁启超、蔡元培文章,颇受其文风影响。读《天演论》等反封建之书,喜议论时事。读《纲鉴易知录》。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从包叔馀读《礼记》,因善作论时事文颇获赞誉。所作《送江督文》、《近代官吏论》,为师所称赞。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以《徵兵论》第一名入元吴高等小学。泛览《二十二子》、《汉魏丛书》。受《国粹学报》影响,有志于国学,深服章炳麟。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自读《唐诗三百首》、《六朝文絜》。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入苏州公立中学就读。与叶圣陶等组织诗社,作诗、习字,互相唱和。

1909年(宣统元年)

始作笔记。从祖父读《尚书》、《周易》、《礼记》。有志于辨别《虞》、《夏书》之真伪,积极搜罗材料。

1910年(宣统二年)

报考江苏存古学堂,未取。与叶圣陶等编《哀思录》。

1911年(宣统三年)

组织“国学研究会”,油印《艺兰要诀》等研究会丛书。

1912年

加入中国社会党,任支部文书。主编《学艺日刊》。入上海神州大学,后因事退学。

撰《社会主义与国家观念》(刊于《社会党日刊》1912年3月18日),《妇女与革命》(刊于《妇女时报》第6号,1912年5月)。

1913年

入北京大学预科二部,努力研习德文。听学于章炳麟,成《化石停车记》。

撰《〈新世潮〉序》(钞本,不知刊否)。

1914年

入预科一部,深受马裕藻、沈兼士影响,读书甚勤。

辑录《名伶剧谱》一册(未刊)。撰《〈古今伪书考〉跋》(刊于《古史辨》第1册上编)。撰《寒假读书记》附《东斋十日记》一册。

1915年

读《新学伪经考》,编《学术文钞》。

撰《乙舍读书记》二册、《馀师录》六册。

1916年

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

撰《清代著述考》手稿二十册(未刊)。

1917年

上章士钊逻辑课。

撰《民国教育宗旨解释》(稿本未刊),《上北京大学图书馆书》(刊于《北京大学日刊》第82—87、89—93号)。撰《敝帚集》五册、《西斋读书记》二册。

1918年

撰《致傅孟真信》(刊于《新潮》第1卷第3号),《对于旧家庭的感想》(刊于《新潮》第1卷第2号、第2卷第4—5号)。撰《膏火书》一册。

1919年

搜集吴歌、方言、谚语、唱本、风俗、宗教等各种材料。上梁漱溟“印度哲学”、蒋梦麟“教育学”课。

撰《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界的变迁观》(刊于《中国哲学》第11辑)。撰《寄居录》二册。

1920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读胡适之《水浒序》。被选为新潮社编辑。受聘为图书馆编目。始点读《古今伪书考》。

撰《〈庄子·外、杂篇〉著录考》(刊于《古史辨》第1册下编),《重编中文书目的办法》(刊于《北京大学日刊》第693号),《图表编目意见书》(刊于《北京大学日刊》第743号),撰《答〔胡适《询姚际恒著述书》〕书》、《答〔胡适《嘱点读〈伪书考〉书》〕书》、《〔与胡适〕告拟作〈伪书考〉跋文书》、《答〔胡适《告拟作〈伪书考〉长序书》〕书》、《论〈朱柏山房丛书〉及〈庄子·内书〉书》(以上均刊于《古史辨》第1册上编)。

1921年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编目员。用《颉刚日程》记日记、阅《崔东壁遗书》。拟编《辨伪丛刊》,着手搜集材料。读胡适《红楼梦考证》,与胡适、俞平伯讨论相关问题。辑录《诗辨妄》,研究《诗经》和搜集郑樵的事实。

撰《〔与钱玄同〕论〈辨伪丛刊〉分编分类书》、《〔与胡适〕论伪史及〈辨伪丛刊〉书》、《〔与钱玄同〕论辨伪工作书》、《〔与胡适〕论伪史例书》、《〔与钱玄同〕答编录〈辨伪丛刊〉书》、《〔与王伯祥〕自述整理中国历史意见书》、《〔与胡适〕论〈通考〉对于辨伪之功绩书》、《答〔胡适论〈辨伪丛刊〉体例书〕书》、《〔与钱玄同〕论孔子删述〈六经〉说及战国著作作伪书书》(以上均刊于《古史辨》第1册上编),撰《北京大学‘古器文’书目》手稿一册(未刊),《与适之先生讨论〈红楼梦〉信札》(编者改题为《〈红楼梦〉讨论通信》,刊于《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4辑),《与平伯讨论〈红楼梦〉信札》(编者改题为《俞平伯和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通信》,刊于《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校点《子略》(1928年9月北平朴社出版)。辑点《诗辨妄》(1933年7月北平朴社出版)。

1922年

为商务印书馆编辑教科书,并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始标点《崔东壁遗书》。

撰《〔与胡适〕告辑集郑樵事实及著述书》、《〔与钱玄同〕论〈诗经〉歌词转变书》、《〔与胡适〕告编著〈诗辨妄〉等三书书》、《〔与胡适〕论郑樵与北宋诸儒的关系书》(以上均刊于此后出版的《古史辨》第1册上编),撰《〔与胡适〕论〈诗序〉附会史事的方法书》(刊于《古史辨》第3册下编),《郑樵著述考》上(刊于《国学季刊》第1卷第1号),撰《〈非诗辨妄〉跋》(刊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6期、《诗辨妄》附录一),《郑樵传》(刊于《国学季刊》第1卷第2号),《我们对于国故应取的态度》(刊于《小说月报》第14卷第1号)。作《纂史随笔》三册。

1923年

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与叶圣陶合编国语教科书。与郑振铎等筹备组织朴社。所撰“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引起大讨论。《崔东壁遗书》全部第一次整理完成。

撰《诗经的厄运与幸运》[刊于《小说月报》等14卷第3—5号、《小说月报丛刊》第4集、《古史辨》第3册下编(改题《〈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与钱玄同〕论〈诗经〉经历及老子与道家书》(刊于《古史辨》第1册上编),《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刊于《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第9期、《史地学报》第3卷第1—2期合刊、《古史辨》第1册中编),《郑樵著述考》下(刊于《国学季刊》第1卷第2号),《〈红楼梦辩〉序》(刊于本书书首),《元曲选叙录》(刊于《文学旬刊》第72、74、78、90期),《〔与胡适〕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刊于《古史辨》第1册下编),《记杨惠之塑罗汉像——为一千年前的美术品呼救》(刊于《努力周报》第99期),《答刘胡两先生书》(刊于《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第11期、《史地学报》第3卷第1—2期合刊、《古史辨》第1册中编),《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刊于《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第12、14—16期、《史地学报》第3卷第3、4、6期(第6节未转载)、《古史辨》第1册中编],《答〔郭绍虞先生论孔门学风只有务外主内两派书〕书》(刊于《民铎杂志》第4卷第4号、《古史辨》第2册中编),《〈水浒后传〉的著者陈忱》(刊于《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第17期),《答〔朱鸿寿《询〈野有蔓草〉的赋诗义书》〕书》(刊于《小说月报》第14卷第11号、《古史辨》第3册下编),《〈孟姜女故事的转变〉跋》(刊于《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2册),《杨惠之的塑像》(1)、(2)(刊于《小说月报》第15卷第1号),《复舒大桢先生〈我对于研究歌谣的一点小小意见〉的信》(刊于《歌谣周刊》第38号),《从〈诗经〉中整理出歌谣的意见》(刊于《歌谣周刊》第39号、《古史辨》第3册下编)。校点完毕《诗经通论》(1998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

1924年

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助教。编辑《国学季刊》、《歌谣周刊》。重标《崔东壁遗书》。兼任孔德学校教员,为编《国史讲话》。召开歌谣会,定其所集吴歌为专集第一种。在北京重新组织朴社。编《孟姜女专号》,作《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推荐王国维入清华。

撰《〔与丁文江〕询〈禹贡〉伪证书》、《〔与丁文江〕论禹治水故事书》(刊于《古史辨》第1册下编),《东岳庙的七十二司》(刊于《歌谣周刊》第90号),《整理国史非空言所能为》手稿(不知刊否),《方言标音实例:苏州音》(林玉堂标音,刊于《歌谣周刊》第95号),《一个“全金六礼”的总礼单》(刊于《歌谣周刊》第96号、《苏粤的婚丧》),《一个光绪十五年的“奁目”》(刊于《歌谣周刊》第98号),《中国学术年表说明书》(刊于《北京大学日刊》第1906号、《民铎杂志》第3卷第3号、《晨报副刊》第192号、《东方杂志》第21卷第14期、《学灯》1924年7月16日),《吴歌甲集》(刊于《歌谣周刊》第64—68、70—72、74、77—78、80—81、84号,1926年7月由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会出版),《古史杂论序》(刊于《语丝》第2期),《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刊于《语丝》第2期、《古史辨》第2册上编),《宋王偃的绍述先德》(刊于《语丝》第6期、《古史辨》第2册上编)。

1925年

继续编辑《国学季刊》、《歌谣周刊》、《孟姜女专号》、《国史讲话》。兼任孔德学校教员,为其整理蒙古车王府曲本。

撰《盘庚中篇的今译》(刊于《语丝》第11期、《古史辨》第2册上编),《论古史研究答李玄伯先生》[刊于《现代评论》第1卷第10期、《古史辨》第1册下编(改题《答李玄伯先生》)],《春秋与孔子》[刊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期、《古史辨》第1册下编(改题《答〈钱玄同论春秋性质书〉书》)],《杞梁妻的哭崩梁山》(刊于《歌谣周刊》第86号、《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2册),《盘庚》上篇今译(刊于《北京平民中学半月刊》第1—2期、《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集第8—9期、《古史辨》第2册上编),《孟姜女十二月歌与放羊调》(刊于《歌谣周刊》第90号、《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2册),《招魂与大招》(刊于《小说月报》第16卷第5号),《杞梁妻哭崩的城》(刊于《歌谣周刊》第93号、《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2册),《虞初小说回目考释》(刊于《语丝》第31期、《史学年报》第3期),《〈吴歌甲集〉自序》(刊于《歌谣周刊》第97号、《文学周报》第188期、《吴歌甲集》),《〈孟姜女故事的歌曲甲集〉弁言》(刊于本书书首、《南洋日报六周年纪念特刊·椰子集》),《孟姜女故事的歌曲甲集》(1925年9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会出版),《〈金縢〉篇今译》(刊于《语丝》第40期、《古史辨》第2册上编),《答〔钱玄同论庄子真伪〕书》(刊于《古史辨》第1册下编),《上海商务印书馆五卅增刊事件》(刊于《京报副刊》1925年9月20日《救国特刊》第14期),《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刊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期、《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2册),《范杞梁的死法》(刊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2期、《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2册),《歌谣中标字的讨论弁言》(刊于《吴歌甲集·附录》),《国史讲话》(1925年10月孔德学校排印),《吴声恋歌》(刊于《语丝》第94期),《唐代的孟姜女故事的传说》(刊于《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3辑),《答柳翼谋先生〔论以说文证史必先知说文之谊例〕》(刊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5—16期、《古史辨》第1册下编),《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刊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0—12期、《古史辨》第3册下编)。

1926年

编辑《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兼孔德学校教员,为其整理蒙古车王府曲本。《崔东壁遗书》大致编完。为日本《改造杂志》撰《苏州的歌谣》一文。在华文学校讲《秦汉统一的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象》。《古史辨》第一册出版。赴厦门大学任教,开经学专书研究课。与林幽等发起成立风俗调查会。

校点《诸子辨》(朴社出版,刊于《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古史辨》第1册由朴社出版。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一九二六年始刊词》(刊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2卷第13期),《〈庄子外、杂篇著录考〉案语》(刊于《古史辨》第1册下编),《瞎子断扁的一例——静女》(刊于《现代评论》第3卷第63期、《白屋说诗》、《古史辨》第3册下编),《邶风静女篇的讨论》[刊于《语丝》第74期、《白屋说诗》、《古史辨》第3册下编(改题《〈关于《瞎子断扁的一例——静女》的异议〉答书》)],《〈古史辨〉第一册自序》(刊于本书书首),《孟姜女故事研究》(刊于《现代评论》第二周年纪念增刊、《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1册),《秦汉统一的由来和战国时人对于世界的想象》(刊于《孔德学校旬刊》第34期、《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集第1期、《古史辨》第2册上编),《苏州的歌谣》(刊于《民俗周刊》第11—12期合刊),《杨惠之塑像续记》(刊于《现代评论》第4卷第82期),《〈诸子辨〉序》(刊于本书书首、《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撰《北京孔德学校图书馆所藏蒙古车王府曲本分类目录》(刊于《孔德月刊》第3—4期),《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刊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第160—161期、《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集第5期、《古史辨》第2册中编),《问〔程憬〕孔子学说何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书》(刊于《古史辨》第2册中编),《〈诸子辨〉再版弁言》(刊于本书书首),《论孔子学说何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书的缘故(一):顾颉刚与傅斯年书》[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集第6期、《古史辨》第2册中编(改题《问孔子学说何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书》)],《泉州的土地神》(刊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第1卷第1—2期、《民俗周刊》第2—3期),《红枪会与八卦教》(刊于《语丝》第65期)。

1927年

厦门大学任教,编《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在杭州、上海搜集大量图书、碑帖。任中山大学史学系教授兼主任,开“上古史”等课程。编《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组织“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撰《尚书讲义第一编序》(抄本未刊),《天后》(刊于《民俗周刊》第41—42期合刊),《读李崔二先生文书后》(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集第11—12期合刊、《古史辨》第2册上编),《〈粤风〉序》(刊于《新生周刊》第1卷第13期、本书书首、《南洋日报六周年纪念特刊——椰子集》),《〈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发刊词》(刊于本刊第1集第1期),《二十四孝》(刊于《新生周刊》第1卷第24—25期合刊)。

1928年

继续在中山大学讲“上古史”等课程。编《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和《民俗周刊》。与傅斯年等筹办历史语言研究所。

《苏粤的婚丧》(与刘万章合编)由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出版。《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1—3册由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出版。撰《吴歌丙集》(刊于《民间文艺》第11—12期合刊),《答钟国楼论〈十三经〉、书籍分类与书目学书》(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6集第72期),《〈民俗学会小丛书〉弁言》(刊于《苏粤的婚丧》书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自序》(刊于《民俗周刊》第1期、《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1册),《〈民俗〉发刊词》(刊于《民俗周刊》第1期),《清代著述考小引》(刊于《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周刊》第1卷第1期),《清代著述考》(与马太玄、陈槃合辑,刊于《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周刊》第1卷第1—6期、第2卷第1—6期、第3卷第1、2、5期、第4卷第3、4期、第5卷第1—3、5—6期、第6卷第5—6期合刊、第7卷第1—6期),《答何定生询〈山海经〉书》(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2集第21期),《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刊于《民俗周刊》第5期、《岭南大学学术论文集》),《答李萌光论鲧的传说变迁书》、《答彭炜棠论巡狩与封禅书》(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6集第72期),《答夏廷棫论研究〈庄子〉里的孔子方法书》(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2集第23期),《广州儿歌甲集序》(刊于《民俗周刊》第17—18期合刊、本书书首),《〈民俗学问题格〉序》(刊于本书书首、《民俗周刊》第19—20期合刊),《〈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三册自序》(刊于本书书首),《论康有为辨伪之成绩》(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1集第123—124期合刊),《〈苏州风俗〉序》(刊于《民俗周刊》第21—22期合刊、本书书首),《毛诗序之背景与旨趣》(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0集第120期、《古史辨》第3册上编),《〈闽歌甲集〉序》(刊于《民俗周刊》第23—24期合刊、本书书首),《〈迷史〉序》[刊于本书书首、《民俗周刊》第23—24期合刊(改题《关于迷史》)],《天问》(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1集第122期),《阮元明堂论》(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1集第121期),《〈两广地方传说〉序》(刊于《文学周报》第337期),《〈广州谜语〉序》(刊于本书第1集书首),《东莞城隍庙图》(刊于《民俗周刊》第41—42期合刊)

1929年

所编初中本国史教科书为国民党教育部查禁。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学系教授,开中国上古史研究课。

校点《四部正伪》(9月北平朴社出版,刊于《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撰《〈台山歌谣集〉序》(刊于《民俗周刊》第49—90期合刊、本书书首),《致选修三百年来思想史诸同学书(代序)》(刊于《桂学答问》),《本部〔中大图书馆旧书整理部〕所藏善本图书目录》(与黄仲琴合编,刊于《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周刊》第6卷第1—4期合刊),《〈福州歌谣甲集〉序》(刊于《民俗周刊》第49—90期合刊、本书书首),《〈民俗周刊传说专号〉序》(刊于《民俗周刊》第47期),《〈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年报〉序》(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6集第62—64期合刊),《〈泉州民间传说〉序》(刊于《民俗周刊》第67期、本书书首),《〈湖南唱本提要〉序》(刊于《民俗周刊》第64期、本书书首),《〈纪元通谱〉序》(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7集第80期),《〈四部正伪〉序》(刊于本书书首、《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辨伪丛刊〉缘起》(刊于《辨伪丛刊》中《四部正伪》、《诗疑》、《古今伪书考》等书末尾),《〈潘博山藏黄尧圃所校贾谊新书〉跋》(稿本未刊),《〈文澜阁目索引〉序》(刊于《燕大月刊》第6卷第2期),《孔子事实的变迁》(稿本未刊),《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刊于《燕京学报》第6期、《古史辨》第3册上编),《四记杨惠之塑像》(刊于《燕大月刊》第5卷第3期、《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0卷第117期)

1930年

继续在燕京大学开中国上古史研究课,主编《燕京学报》。被北平研究院聘为史学研究会会员兼北平志编辑委员。

校点《诗疑》、《古今伪书考》(3月景山书社出版,刊于《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编完《古史辨》第二册(9月北平朴社出版)。撰《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刊于《燕大月刊》第6卷第3期、《古史辨》第3册上编),《关于祝英台故事的戏曲》、《华山畿与祝英台》(刊于《民俗周刊》第93—95期合刊),《五记杨惠之塑像》(刊于《燕大月刊》第5卷第4期、《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0集第118期),《启与太康》(未毕,稿本未刊),《重刻〈诗疑〉序》(刊于本书书首、《睿湖》第2期、《古史辨》第3册下编、《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校点〈古今伪书考〉序》(刊于本书书首、《史学年报》第1卷第2期、《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论易经的比较研究及彖传与象传的关系》(刊于《古史辨》第3册上编),《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刊于《清华学报》第6卷第1期、《古史辨》第5册下编),《洪水之传说及治水等之传说》(刊于《史学年报》第1卷第2期),《层累地造成的传经系统小叙》(稿本未刊),《〈古史辨〉第二册自序》(刊于本书书首),《〈北平歌谣续集〉序》(刊于本书书首),《胡适〈论观象制器的学说书〉跋》(刊于《古史辨》第3册上编)。

1931年

始研究《尧典》的著作时代问题。开《尚书》研究课并编讲义。

编完《古史辨》第三册(11月北平朴社出版)。撰《跋钱穆〈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刊于《大公报·文学副刊》第171期、《古史辨》第5册下编),《〈苏州唱本叙录〉序》、《苏州唱本叙录》(刊于《开展月刊》第10—11期合刊、《民俗学集镌》第1辑),《〔〈论商颂的年代〉〕案语》(刊于《古史辨》第3册下编),《关于汉武帝的十三州问题答谭其骧书》(刊于燕京大学《尚书研究讲义第3册附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古史辨〉第三册自序》(刊于本书书首),《〈管子集注〉序》(刊于《图书馆学季刊》第5卷第3—4期合刊)。撰《尚书研究讲义第一册(丙种之一)》、《尚书研究讲义第二册(戊种一至四)》。

1932年

借钞崔永安家藏《仪礼通论》。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续开“尚书研究”课。出席北平史学会、北平志编纂委员会。

校点《禹贡》[刊于《尚书研究讲义》甲种之三、《说文月刊》第4卷合订本(吴稚晖先生八十大庆纪念专号,改题《校点尚书禹贡篇》)],《周礼正义·夏官职方氏》(刊于《尚书研究讲义》乙种三之一、二)。撰《九族问题(答张福庆书)》(刊于《清华周刊》第37卷第9—10期合刊、《张季善遗著》附、燕京大学《尚书研究讲义》第3册附录),《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之成书年代》(刊于《史学年报》第1卷第4期、《古史辨》第4册下编),《周汉风俗和传说琐拾——读〈吕氏春秋〉及〈淮南子〉笔记》(刊于《民俗学集镌》第2集),《序〈西藏恋歌集〉》(刊于《民间月刊》第2卷第1期),撰《冀州境界问题》、《兖州境界问题》、《青州境界问题》、《徐州境界问题》、《扬州境界问题》、《荆州境界问题》、《豫州境界问题》(以上分别刊于《尚书研究讲义》丙种三之一、二、三、四、五、六、七),《〈春树闲钞〉跋》(抄稿),《书古文训中之禹贡》(刊于《尚书研究讲义》甲种之二、三),《〈初日楼诗驻梦词合刊〉跋》(刊于本书书首)。

1933年

继续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续开“尚书研究”课。在燕京大学开“春秋战国史”课。欲在学校中开“通俗文学习作”课程,作唱本、戏剧、小说、大鼓书。

辑点《诗辨妄》(7月北平朴社出版),《书序辨》[10月北平朴社出版,收入《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1995年11月中华书局)]。校点并附辑录《左氏春秋考证》[7月北平朴社出版,收入《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1995年11月中华书局)]。校点《尚书注疏·禹贡》[刊于《尚书研究讲义》甲种三之三、《禹贡》半月刊第7期卷第1—3期(改题《读〈尚书·禹贡〉篇之伪孔〈传〉与孔氏〈正义〉》)]。编订《崔东壁遗书》(1936年6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撰《〈古史辨〉第四册序》(刊于《古史辨》第4册),《五德终始说残存材料表》(刊于《清华周刊》第39卷第8期、《行素杂志》第1卷第1期、《古史辨》第5册),《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的引得》(刊于《图书评论》第1卷第9期),《〈辑录历代对于郑樵诗说之评论记〉案语》(刊于《诗辨妄》附录四),《汉代史第三编》(1933年燕京大学排印;后改名《汉代学术史略》,1935年上海亚细亚书局排印,1936年4月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再版;建国后改名《秦汉的方士与儒生》,1995年3月上海群联出版社修正版),《九州之说是怎样来的?》(刊于《尚书研究讲义》丁种三之二),《州与岳的演变》(刊于《史学年报》第1卷第5期、《方志月刊》第7卷第3期),《粤风的前身》(刊于《民间月刊》第2卷第8号),《题甫里殷氏藏文征明书卷》(抄稿未刊),《〈封氏闻见记校证〉序》(刊于本书书首),《〈明史纂修考〉序》(刊于本书书首),《〈尚书注疏·禹贡〉按语》[刊于《尚书研究讲义》甲种三之三,《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1—3期(改题《读〈尚书·禹贡〉篇之伪孔〈传〉与孔氏〈正义〉》)]。

1934年

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续开“尚书研究”课。决定创办禹贡学会。《禹贡半月刊》出版。被聘为故宫博物院理事。

编完《古史辨》第五册(1935年1月北平朴社出版)。校点《山歌》(1935年9月上海传经堂出版)。撰《春秋战国史讲义第一编民族与疆域》(1934年1月燕京大学排印),《五藏山经试探》(刊于《史学论丛》第1期),《古史中地域的扩张》、《写在〈薮泽表〉的后面》(刊于《禹贡半月刊》第1卷第2期),《两汉州制考》(刊于《庆祝蔡元培先生65岁论文集》),《说丘》(刊于《禹贡半月刊》第1卷第4期),《滦州影戏》(刊于《文学》第2卷第6期),撰《读〈风俗通义·山泽〉篇》、《读〈释名·释地〉以下六篇》、《读〈广雅·释地〉以下四篇》(以上均刊于《尚书研究讲义》),撰《读〈尔雅·释地〉以下四篇》(刊于《尚书研究讲义》、《史学年报》第2卷第1期),《题敦煌千佛洞壁画留真》(刊于《文史杂志》第5卷第7—8期合刊),《〈宋元南戏百一录〉序》(刊于本书书首、《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第4卷第3期),《从地理上证今本尧典为汉人作》(刊于《禹贡半月刊》第2卷第5期),《〈万德懿时论集〉序》(抄稿),《〈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集〉序》(刊于本书书首),《尧典著作时代问题之讨论》(刊于《禹贡半月刊》第2卷第9期),《〈史〉、〈汉·儒林〉及〈释文·叙录〉传经系统异同表》(刊于《古史辨》第5册),《〈古史辨〉第五册自序》(刊于本书书首),《王思任拟歌谣》、《昆曲流行秦晋》、《梁章钜记秦腔》、《北平说书分类》(刊于《文学季刊》)。

1935年

仍任燕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讲师。开春秋史课。被北平研究院聘为史学研究会历史组主任。被教育部聘为国语推行委员会委员。

撰《〈禹迹图〉说》(刊于《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1期),《〈二十五史补编〉题辞》(刊于《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6期、本书书首),《崔迈之〈禹贡〉遗说》(刊于《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4期),《王素的五帝说及其对于郑玄的感生说与六天说的扫除工作》(刊于《史学论丛》第2册),《〈中国地方志综录〉序》(刊于《大公报》1935年5月23日《图书副刊》第80期、本书书首),《〈崔东壁遗书〉序》(刊于《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91期、本书书首(亚东版)),《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刊于《史学年报》第2卷第2期、《古史辨》第7册《崔东壁遗书》(1983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山歌〉序》(刊于本书1935年传经堂版书首),《〈中国地方志考〉小序》(刊于《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3期),《介绍三篇关于王同春的文字》(刊于《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7期),《〈二十五史补编〉序》(刊于《开明月报》第1卷第3期、《文澜学报》第2卷第3—4期合刊、本书书首),《六月雪故事的转变》(刊于《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1期)。

1936年

任燕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并仍任北京大学讲师,开春秋史和古物古迹调查实习课。创办《史学消息》,编《史地周刊》。倡议组织的风谣学会、禹贡学会、边疆研究会成立。

主编《尚书通检》(哈佛燕京学社出版)。撰《三皇考》(与杨向奎合著,哈佛燕京社出版,收入《古史辨》第7册中编),《〈晋惠帝时代汉族之大流徙〉题记》(刊于《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11期),《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与童书业合著,刊于《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3—4期合刊),《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刊于《史学集刊》第1期、《古史辨》第7册下编),《〈中国考试制度史〉序》(刊于《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89期、本书书首),《三统说的演变》(刊于《文澜学报》第2卷第1期),《卖解的歌》(刊于《歌谣周刊》第2卷第3期),《〈十七世纪南洋群岛航海记〉序》(刊于《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5期),《跋〈河南叶县之长沮桀溺古迹辨〉》(刊于《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7期),《夏史三论——夏史考五、六、七章》(与童书业合著,刊于《史学年报》第2卷第3期、《古史辨》第7册下编),《吴歌小史》(刊于《歌谣周刊》第2卷第23期),《墨子姓氏辨》(与童书业合著,刊于《史学集刊》第2期),《〈春秋“公矢鱼于棠”说〉跋》(刊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本》第七本第二分本),《有仍国考》(刊于《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10期、《古史辨》第7册下编),《〈中国思想研究法〉序》(刊于本书书首),《〈史记〉白文本序》(刊于本书书首)。

1937年

继续开春秋史和古物古迹调查实习课。任风谣学会会长。

撰《武训讨饭兴学(大鼓词)》(刊于《民众周报》第2卷第3期),《大刀王五(鼓词)》(刊于《民众周报》第2卷第4期),《〈四库全书纂修考〉序》(刊于本书书首),《〈书经中的神话〉序》(刊于《经世》第1卷第9期、本书书首),《〈清代西藏史料丛刊〉第一集序》(刊于本书书首),《回教的文化运动》[刊于天津、上海《大公报》(1937年3月7日)、《月华》第9卷第6—7期、《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4期、《晨曦》第3卷5月号],《苏州近代乐歌》(刊于《歌谣周刊》第3卷第1期),《董仲舒思想中的墨教成分》(刊于《文澜学报》第3卷第1期),《后套的移垦事业》(刊于《申报》1937年4月25日),《〈潜夫论〉中的五德系统》(刊于《史学集刊》第3期、《古史辨》第7册),《〈丛书子目类编〉序》(刊于《东方杂志》第39卷第5期),《九州之戎与戎禹》(刊于《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6—7期合刊、《古史辨》第7册下编),《〈谣俗周刊〉发刊词》(刊于北平《晨报》1937年6月6日),《春秋时代的县》(刊于《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6—7期合刊),《鲧禹的传说——夏史考第四章》(刊于《说文月刊》第1卷第2—4期、《古史辨》第7册下编),《边疆教育和边疆文化》(刊于北平《晨报》1937年7月7日),《〈黄可庄圣教序集联〉序》(刊于《顾颉刚先生在临洮之言论》),《边疆教育和边疆文化》(刊于《甘肃民国日报》1938年元旦特刊)。

1938年

在临洮开办“小学教员寒假讲习会”。任云南大学文史系教授,讲上古史、经学史。编《边疆周刊》。

撰《〈黄可庄集联三百首〉序》(刊于《上游集》),《〈梅仙诗遗〉序》(刊于《文史杂志》第2卷第4期、《上游集》),《〈五凤苑汉藏字典〉序》(刊于《中国边疆月刊》第1卷第5—7期合刊、《上游集》),《〈重刊明弘治本绛守居园池记〉跋》(抄稿),《〈边疆周刊〉发刊词》(刊于昆明《益世报》1938年12月19日)。

1939年

在云南大学讲上古史、经学史。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开中国古代史课。

重要著述:撰《西庑读书记》一册。撰《中国一般古人想象中的天和神》(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昆明《益世报》1939年4月23日《宗教与文化》新18期),《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德治的创立和德治学说的开展》(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刊于昆明《益世报》1939年2月13日《边疆》第9期、《西北通讯》第1期),《东汉的西羌》(刊于《经世战时特刊》第47—48期合刊),《周人的崛起及其克商》(刊于《文史杂志》第1卷第3期),《商王国的始末》(刊于《文史杂志》第1卷第2期),《甘青史迹丛谈》(刊于昆明《益世报》1939年3月17日《史学副刊》第7期、《时事类编》抗战四周年纪念专刊),《周室的封建及其属邦》(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文史杂志》第1卷第6期),《西周的王朝》(刊于《文史杂志》第1卷第9期),《渐渐衰亡的周王朝》(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齐桓公年表》(抄稿),《齐桓公事业分类表》(手稿),《齐桓公的霸业》(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文史杂志》第3卷第1—2期合刊),《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刊于昆明《益世报》1939年5月8日《边疆》第20期、《西北通讯》第2期(改题《我为什么要写“中华民族是一个”?》)],《秦晋的崛起与晋文公的霸业》(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续)(刊于昆明《益世报》1939年5月29日《边疆》第23期),《楚庄王的霸业》(手稿),《跋〈东川夏氏所藏陈海楼手札〉》(刊于《上游集》),《暹罗改号与中国之关系》(刊于香港《天文台》第292期)。

1940年

在齐鲁大学开中国古代史和古代史实习课。创办《责善半月刊》和《齐大国学季刊》。

撰《跋〈漓水大夏水考〉》(刊于《责善半月刊》第1卷第2期),《〈刘节士冰柱雪车诗注〉跋》(刊于《上游集》),《燕国曾迁汾水流域考》(刊于《责善半月刊》第1卷第5期、《浪口村随笔》(改题《燕国曾迁汾水流域》)),《武士与文士之转换》(刊于《责善半月刊》第1卷第7期、《浪口村随笔》、《史林杂史初编》(后二种改题《武士与文士之蜕化》)),《〈史学季刊〉发刊词》(刊于《史学季刊》创刊号、《上游集》),《题罗希成先生所藏〈蜀石经毛诗残石〉》(刊于《上游集》),《齐大国学季刊新第1卷第1期后记》(刊于《齐大国学季刊》新第1卷第1期)。

1941年

仍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任中国边疆学会理事长、文史杂志社副社长、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委员、边疆教育委员会委员、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

撰《答爱立才夫先生告编辑尚书学经过书》(抄稿),《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刊于《齐鲁华西金陵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1卷、《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撰《〈论诗序之作者〉按语》、《〈论六诗之“兴”义〉按语》(以上均刊于《责善半月刊》第2卷第11期),撰《英译本〈汉书·王莽传〉序》(刊于本书书首、《上游集》),《〈人类社会与民族国家论〉序》(刊于本书书首),《拟印行〈十三经新疏〉缘起(附目录)》(排印本,收于《上游集》),《黄河流域与中国古代文明》(刊于《文史杂志》第5卷第3—4期合刊)。

1942年

任中央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继续开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春秋战国史、史记研究课,编《文史哲季刊》。仍任文史杂志社副社长,代理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撰《商人名词问题之商榷》[刊于《责善半月刊》第2卷第20期、《浪口村随笔》(改题《商人释名——与吴庆鹏同学书》)],《秦汉时代的四川》(刊于《学思》第1卷第8期),《古蜀王》(刊于《新中国日报》1942年5月10日《新文》第1期),《秦代的四川(十字唱)》(刊于《新中国日报》1942年6月7日《新文》第5期),撰《三代史略与周之东迁(春秋史话之一)》、《春秋以前的列国世系(春秋史话之二)》、《郑国独霸时代(春秋史话之三)》、《郑的中衰与齐的始强(春秋史话之四)》、《所谓“尊王攘夷”事业的背景(春秋史话之五)》(以上分别刊于《读书通讯半月刊》第73、74、75、76、77期),《中国古代史述略》(刊于《学术季刊》第1卷第2期)。

1943年

仍任文史杂志社副社长。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社长。

撰《左丘失明》(刊于《文史杂志》第2卷第9—10期合刊、《浪口村随笔》、《史林杂识》),《齐桓公的霸业》(刊于《文史杂志》第3卷第1—2期合刊),《〈中国边疆学会边疆丛书〉总序》(刊于《中国边疆》第2卷第1—3期合刊),《赶紧搜罗风俗材料》(刊于《中央日报》1943年12月19日《中央副刊》第6期),《读〈左传〉杂记》(刊于《真理杂志》第1卷第3期)。

1944年

仍任文史杂志社副社长。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开《史记》研究课、春秋战国史和历史地理课。任北碚修志委员会常务委员。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

撰《〈风物志〉序辞》(刊于《风物志集刊》),《清初学者的政治思想》(抄稿),《〈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史事之比较》(刊于《中国史学》第1期、《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诗经通论〉序》(刊于《文史杂志》第5卷第3—4期合刊、《上游集》)。

1945年

在复旦大学开历史地理、春秋战国史、方志实习课,编写《春秋史要》。编《复旦学报》。任北碚修志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公司总编辑、文通书局编辑所所长、国立编译馆社会教育用书编纂委员会常务委员。

撰《〈古代史专号〉编后记》(刊于《文史杂志》第5卷第3—4期合刊),《〈文讯〉复刊词》(刊于《文讯》新1号(6卷1期))。

1946年

任《文讯》主编、福德图书馆馆长、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兰州大学教授兼史学系主任。任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开中国目录学、中国古代社会史课。编《史苑》周刊。

撰《〈禹贡周刊〉发刊词》(刊于《国民新报》、1946年3月21日《禹贡周刊》第1期),《题秀野堂第一图》(手稿未刊),《〈史苑周刊〉发刊词》(刊于上海《益世报》1946年9月6日《史苑》第1期)。

1947年

仍任兰州大学教授兼史学系主任、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任南京国史馆纂修、民众读物社理事长。

撰《苏州的文化》(刊于《教育与社会》第6卷第1期、《苏州史志资料选辑》第2辑(改题《苏州的历史和文化》)),《〈中国边疆〉复刊词》(刊于《中国边疆》第3卷第9期),《中国边疆问题及其对策》(刊于《西北通讯》第3、4期),《读“春秋”邾国彝铭因论邾之盛衰》(刊于《中央日报》1947年8月6日《文物周刊》第46期),《〈文史杂志〉复刊词》[刊于《文史杂志》(新)第6卷第1期),《佛教下之西北》(刊于《西北通讯》第7期]。

1948年

仍任兰州大学教授兼史学系主任、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任中国边疆学会甘肃分会理事长。

撰《〈尧典〉二十有二人说》(刊于《文史杂志》第6卷第2期),《中国历史与西北文化》(刊于《西北论坛》第1卷第6期),《中国通史与边疆史料》(刊于兰州《和平日报》1948年8月8日《西北边疆》第4期),《国立兰州大学积石堂碑记》(刊于《西北世纪》第4卷第2期、《上游集》),《国立兰州大学昆仑堂碑记》(刊于《西北世纪》第4卷第1期、《上游集》)。

1949年

仍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任边疆文化教育馆研究员。组织中国史地学社。任诚明文学院教授,开目录学及《左传》研究课,兼中国语文学系主任,开中国文学史、传记研究、校勘学课。任震旦大学教授,开专书选读课。

撰《尾生故事考》(刊于上海《中央日报》1949年3月18日《集纳》),《抛采绣球》(刊于《东南日报》1949年3月20日《文史》第130期),《东夷语试探》(刊于《东南日报》1949年2月27日至4月1日《文史》第127—131期),《九州名义小记》(刊于《东南日报》1949年4月8日《文史》第132期),《尾生故事补记》(刊于上海《中央日报》1949年4月26日《集纳》)。

1950年

仍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诚明文学院教授兼中国语文学系主任,开史汉比较研究课。兼任震旦大学教授,开专书选读和考证学课。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撰《伪东方朔书的昆仑说》(刊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穆天子传〉及其著作时代》(刊于《文史哲》第1卷第2期),《〈禹贡〉中的昆仑》[刊于《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11月)],《〈水经〉中的河源》(刊于《文史集林》(《人文杂志丛刊》第4期)),《昆仑和河源的实定》(未刊),《酒泉昆仑说的由来及其评价》(刊于《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山海经〉中的昆仑区》(刊于《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邹衍及其后继者的世界观》[刊于《中国古代史论丛》第1辑(1981年)],《〈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刊于《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刊于《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1980)],《司马谈作史考》(刊于《周叔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

1951年

仍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任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任诚明文学院兼任教授,开《尚书》研究课。任西北大学讲学教授。

撰《〈大诰〉校释译论》、《〈康诰〉校释译论》、《〈酒诰〉校释译论》、《〈梓材〉校释译论》、《〈召诰〉校释译论》、《〈多士〉校释译论》、《〈无逸〉校释译论》、《〈洛诰〉校释译论》(以上均为手稿未刊)。

1952年

仍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学院两校教授。任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理事。

撰《〈少室山房笔从〉题记》(手稿未刊)。

1953年

仍任大中国图书局(8月改为大中国图片出版社)总经理、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任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第二届理事。

撰《中国古代的城市》(刊于《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第3、5期),《〈文学山房明刻集锦〉序》(刊于本书书首),《题胡吉宣著〈玉篇〉初校》(手稿)。

1954年

8月调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标点《资治通鉴》,任总校。

撰《〈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方志目录〉序》(刊于《图书馆杂志》1982年第1期)、《〈木兰从军〉序》(刊于本书书首),《〈中国上古史演义〉序》(刊于本书书首),《〈中国历史地图集〉序》(刊于本书书首),《〈清代地理沿革表〉序》(刊于本书书首)。

1955年

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学术委员,苏州市文物古迹保管委员会顾问。结束禹贡学会。校点完《资治通鉴》,始点《史记》。

编完《〈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1995年11月中华书局出版)。撰《〈子略〉(选录)序》(刊于《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战国策〉之古本与今本》(刊于《历史研究》1997年第9期),《〈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序》(刊于本书书首),《〈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序》(刊于本书书首),《〈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后记》(刊于书末),《〈周官辩非〉序》(刊于《文史》第6辑(改题《“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礼经通论〉序》(手稿未刊),《〈周官辨〉序》(手稿未刊)。

1956年

继续校点《史记》。参加考古工作会议及讨论历史科学长远规划草案会议。参加科学史讨论会、高教部审定文史教学大纲会议(先秦西汉史组)。

撰《朝阳类聚》一册。

1957年

继续校点《史记》。在山东大学讲《〈诗经〉的来源问题》。

撰《与辛树帜函三通为商榷〈禹贡制作时代的推测〉》(刊于《西北农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撰《息壤考》(刊于《文史哲》1997年第10期)。该年4月至1961年所做的笔记后辑为《汤山小记》22册。

1958年

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和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会。当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指导朝鲜研究生研究古朝鲜史。

校点完《史记》(1999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

1959年

与苏联越特金商译《史记》。

撰《读尚书笔记》六册。全文注释《禹贡》(刊于《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撰《〈山海经〉说明》(手稿未刊),《读了〈义和团故事〉之后》(刊于《民间文学》1999年2月号)。

1961年

整理旧读书笔记。审核《辞海》经学、经学史、哲学条目和历史地理条目。

编订《史林杂识》初编(1963年2月中华书局出版)。撰《〈古朝鲜研究〉序》(刊于《民间文学》1961年9月号),《武王的死及其年岁和纪元》(刊于《文史》第18辑)。

1962年

仍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任编审、图书委员会委员。调刘起协助整理《尚书》。

撰《〈箧书盛影录〉序》(刊于本书书首),《〈尚书大诰〉今译》(刊于《历史研究》1962年第4期),《〈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和评论》(刊于《文史》第2辑),《〈史林杂识〉初编小引》(刊于本书书首)。

1963年

参加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

撰《中国史料的范围及其已有的整理成绩》(油印本,手稿),《为了迎接社会主义文化高潮,应建立中国古籍研究所,并大量出版古籍,供应全国以至全世界人民的需要》(排印本)。

1964年

在北京大学为古典文献专业上“经学通论”课。

1965年

为何启君讲中国历史。

撰《由烝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刊于《文史》第14—15辑)。

1966年

继续为何启君讲中国历史并为修养病人讲北京历史。

撰《王伯祥先生〈书巢图卷〉后记》(刊于《文献》第8辑),《周公东征史事考证》(稿本未完,其中《“三监”人物及其疆地》与《周公执政称王》刊于《文史》第22、23辑)。

1967—1970年

动乱中仍偷暇读书、写笔记。

1971—1973年

受命主持标点二十四史。

撰《耄学丛谈》。

1974年

撰《甲寅杂记》一册。

1975年

撰《乙卯杂记》一册。

1976年

撰《丙辰杂记》一册。

1977年

撰《为杨惠之塑像问题题陈从周所绘〈用直闲吟图〉》(刊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1集),《〈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重版前言》(刊于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书首)。撰《读尚书随笔》二册、《耄学丛谈》一册。

1978年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调王煦华为助手,帮助整理一生的积稿。

撰《〈盘庚〉三篇校释译论》(与刘起釗合作,刊于《历史学》季刊1979年第1—2期),《〈尚书·甘誓〉校释译论》(与刘起釪合作,刊于《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1979年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红楼梦学刊》编辑委员、《历史地理》顾问。与钟敬文等倡议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继续整理校订旧稿。

撰《〈尚书·西伯勘黎〉校释译论》(与刘起釗合作,刊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1集),《“圣”“贤”观念和字义的演变》(刊于《中国哲学》第1辑),《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王煦华整理,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刊于《中国哲学》第2辑、第6辑,又《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柳毅传说与遗迹》(刊于《书林》1979年第1期),《嫦娥故事之演化》(刊于《书林》1979年第2期),《〈尚书·汤誓〉校释译论》(与刘起釪合作,刊于《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夏”和“中国”——祖国古代的称号》(与王树民合作,刊于《中国历史地理丛刊》第1辑)。读《左传》,写读书笔记《读〈左传〉杂记》。

1980年

任《文献》丛刊顾问。整理旧稿。

12月25日,因脑溢血逝世,遗体献给中国医学科学院供解剖研究之用。

撰《〈梁启超年谱〉序》(刊于本书书首),《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尚书·微子〉校释译论》(与刘起釪合作,刊于《社会科学阵线》1981年第2期),《战国中山国史札记》(顾洪整理,刊于《学术研究》1981年第4期)。

【注释】

[1]*本年表由王煦华撰写,范猛整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