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雷海宗史论集

对世界上古史改分区教学法为分段教学法的体会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本年一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受高等教育部委托召开的“世界上古史”教学大纲讨论会中,南开世界史教研组建议上古史教学改为分段教学法,那就是说,不再一国一国地讲述,而把整个上古分为几个段落,每一段落中要照顾到全世界所有的国家。

这个建议的提出,是由于在原来的分区分国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相当根本的问题:

第一,这首先牵涉到一个整个教学大纲的体例问题,中古史和近代史,尽管时间都较上古史为短,教学大纲却都是按时代分段讲授,而长达三四千年的上古史反倒分国讲授,不仅三课的体例不相配合,并且事实上必会牵涉到更根本的问题。下面两点中就要谈到根本的问题。

第二,年世相同的国家而分前后讲述,同学很容易得到它们有先后相承的关系的印象。虽然教师可以说明,分别先后讲述的两国在年代上实际是同时的,但上古时代错综复杂的大大小小国家实在太多,一个一个地讲下去,确是难以叫初学的青年把年世的关系搞清。结果,虽然对个别事实较多的国家或可得到一个比较清楚的印象,一般同学对整个上古时代总难免有一片模糊之感。这可能,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技术不够考究,但旧有教法本身的确也产生了必然的困难。

第三,上古每个国家,在表面现象上似乎都有兴起、盛强、衰落的过程,我们一国一国地讲授,使同学很容易获得一个各国盛衰兴亡、千篇一律的印象,更严重地甚至可使他们有意无意之中得到一个历史循环论的结论。循环论在过去历史知识浅薄时,本是世界各地最流行的历史观,今天又成了帝国主义国家有意识有目的地宣传的反动历史观的一种,我们要极力避免即或是无意中给青年与此种历史观相类似的一种印象。上古史因受资料不完备、不平衡的限制,许多问题本不容易整理清楚,但我们若把各国各区综合探讨,在种种方面具体判明上古时代世界性的社会发展线索的可能仍是很大的,在消极方面则可不致给同学一个各国盛衰循环的错误印象。所以这个方法是值得予以考虑的。各国分述,本只是资产阶级历史学的传统办法,而在学术上,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上,除了纯技术的问题外,资产阶级一切的传统办法我们是都当全面考虑,然后决定去取、决定损益的。在上面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上,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学者是没有理由不假思索而默然地继承资产阶级学术的传统的。

这个问题是有事实上的困难的。上古世界国家甚多,不同的语言甚多,并且上古时代重要国家间的语言歧异要远较近代为大,结果是很难有人是全部上古史的专家,一个人只能是一国或历史关系及语言文字较为接近的几个国家历史的专家,所以比较重要的上古史作品都是专论某一国历史的作品,概括性的著作而真正达到较高科学水平的实在是不多见,这自然就为综合时代教学法造成相当根本的困难。在会中,大家经过反复讨论,最后主要地也是由于考虑到这个事实上的困难,决定教学大纲暂时仍采分国编排的办法,但同时在原则上承认综合时代教学法应当是今后奋斗的方向,并决定号召全国的上古史教师同志就此问题撰文讨论。

院系调整四年以来,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教学也一直是采用分国分区教学法,每年都遇到上面所提到的那些问题,有时同学也提出不少的与这些问题有关的疑问。起初教师(即作者本人)认为这都是课程内容本身所决定必然发生的困难,除由青年努力学习外,别无办法。今日检查起来,这是学术思想上的保守想法;实际上,连续几年而青年一直提出的问题,其中必然有问题,并且很可能是相当根本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正是教学相长中的“学”对“教”的重要帮助的一面;就学术发展而论,这是在科学上新生力量出现的另一方面。老年一代的人如果细心考虑青年一代的此类实质上属于建议性的问题,科学就可很快地向前发展一步。老年一代若因自己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而对青年的建设性的建议故步自封,那就只有等待这一代青年成长之后再走这一步,科学的发展就要迟缓得多了。我们老年一代应当欢迎青年一代的新生力量通过我们自己而早日表现出来。由上海开会归来后,经过南开世界史教研组各同志间的交换意见,并征得了系领导的同意,我们在下年(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学年度)准备第一次采取试验性的综合年代教学法。在初次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一些在旧法教学中所意想不到的困难,教学效果可能不好;但我们考虑到,不作此试验,根本问题的解决就永不得开展。所以我们仍然冒险地决定准备这样做了。

如上所述,我们还没有实践,所以对此问题还提不出积极方面的经验,供大家指正。用新法教学后,我们准备把过程之中的一切,无论是属于新的发现一类的或属于新的困难一类的,都向同道的人提出请教。

在下年的教学中,我们准备把会中通过的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全部包含进去,一切细目也尽可能地依照会中通过的大纲节目。至于整个的教学的纲目,我们还没有详细拟定,只有一个概括的章目及重大分段的提纲,列举如下,请同志们指正:

世界上古史教学章目

一、总论

二、上古前期(公元前二九〇〇—前一一〇〇年)

(a)前论——生产力生产技术的遗产——铜器时代

(b)前期上(公元前二九〇〇—前二〇〇〇年)

(1)两河流域——苏摩、阿卡德

(2)依兰

(3)印度——身毒文化

(4)埃及——古王国

(5)克里特——爱琴文化

(c)前期下(公元前二〇〇〇—前一一〇〇年)

(1)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帝国——亚述之兴起

(2)依兰

(3)印度——雅利安人之移入

(4)埃及——中王国与新王国

(5)克里特与希腊半岛——诺索斯与迈其尼

(6)叙利亚与小亚细亚——哈梯人与铁冶

(7)中国——夏商

三、上古后期(公元前一一〇〇—公元五七〇年)

(a)前论——生产力之发展——铁器时代

(b)后期上(公元前一一〇〇—前五〇〇年)

(1)中国——殷周之际、西周、春秋

(2)印度——吠陀时代

(3)西亚与北非:

埃及

亚述与亚述帝国、新巴比伦

小亚细亚各国

叙利亚

腓尼基

希伯来

波斯之兴起

(4)希腊——城邦之成立

(c)后期中(公元前五〇〇—公元元年)

(1)中国——战国、秦、汉——诸子——汉与儒家

(2)印度——列国与帝国——哲学

(3)波斯帝国

(4)希腊:

雅典与斯巴达——哲学

马其顿——希腊化时代

(5)大夏与安息

(6)犹太——哲学与宗教

中国、印度、希腊、犹太之哲学发展

(7)罗马——统一意大利——罗马帝国之成立

(d)后期下(公元元年—五七〇年)

(1)中国——新、东汉、魏、晋、南北朝——佛教

(2)印度与大夏——佛教与印度教

(3)东亚新兴诸国——朝鲜、日本、越南

(4)安息与萨珊波斯——波斯教

(5)罗马帝国:

基督教

中国、印度、波斯、罗马之宗教发展

(e)游牧世界与土著世界(公元前一〇〇〇—公元五七〇年)

四、总结

[原载《南开大学学报》(人文版)1956年第1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