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卷之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雍正十三年。乙卯。九月。壬子。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傅鼐、现在署理兵刑二部尚书事务。其内务府总管事务。着公讷亲管理。

○癸丑。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毕。奉皇太后居东配殿。日诣问安。还。居别殿苫次。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钦遵皇太后懿旨。仰体上孝思纯笃。再行详议礼制。谨拟百日内、上服缟素。百日外、请发。易素服。诣几筵前、仍服缟素。诣皇太后宫、及御门、莅官、听政、咸素服。冠缀缨纬。升殿受朝。不宣表。不作乐。咸用吉服、礼服。并一切典礼。用礼服。二十七月服满。照百日礼致祭。毕。上释服。皇后应遵照上持服礼制行。惟朝夕侍奉皇太后。兼有报祀之礼。应于二十七日后。在宫中素服。一切典礼。咸礼服。诣几筵前、仍缟素。妃、嫔、于二十七日除服后。二十七月内、咸素服。遇典礼。用礼服。皇子、与诸王百官。咸二十七日除服。百日薙发。外省官员军民人等、俱照定例行。奏入。上召总理事务王大臣。面传皇太后懿旨。曰、诸王大臣议奏持服之礼。酌古准今。情理允协。知道了。钦此。上降旨。亦以所议甚悉。允行。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办理军机大臣。前内大臣海望、自北路军营回京时。奏称鄂尔昆发遣人犯。在彼种地。并无实济。且恐日久之后。人数渐多。致生事端。似应改发他处。彼时皇考以鄂尔昆、现有大兵驻劄。岂有不能弹压之理。此奏不合。曾经降旨教导。令总理事务王大臣、及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覆此事。并无定议之语。殊有观望之心。及朕降旨谕令再议。而王大臣等、尚未知皇考圣意也。朕伏思皇考之意。盖以此等发遣之犯。原系身获重罪之人。今发军前种地者。乃保全之大恩。令其效力赎罪耳。若其中果有情罪冤抑。不应发往者。乃办理刑名大臣之错误。自应声明具奏。宽释其罪。方于情理允协。若本无冤抑之情。只因其不善开垦。遂尔改发内地。以兵丁代之。是获罪之重犯。又不肯急公趋事者。转得遂其侥幸之心矣。且兵丁等平时职业。惟在骑射当差。耕种之事。非其所素习。若以不能力田为辞。则将迁移内地之民。往耕边塞之地乎。此事之断不可行者。若以此地不应聚集多人。则将嗣后发遣之犯。改发他处。尚属可行。似此已发之犯。岂有更改他处之理。且无论大军在彼。尽足弹压。即彼处无兵。亦毫无可虑者。若以伊等不能耕种。则自应令该将军大臣等、严加督率。定为赏罚之条。以示惩劝。况耕种本非难事。非工作技艺之可比。若肯用力。人人能之。其所以苟且因循。未收实效者。皆该管官员疏忽怠玩之所致也。海望心地纯良。但识见平常。且有固执己见之处。伊所陈奏。岂可尽以为是。尔等之意。想以朕降特旨。将海望署理户部尚书。且不时召见。遂起观。望之心。将伊陈奏之事。向奉皇考申饬者。仍复含糊议覆。甚属不合。凡办理天下之事。惟有物来顺应。不可预存是非可否之见于胸中。不但海望所言。即庄亲王、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为朕所深加任用者。亦不可以其所言、尽以为是。盖识见不到。思虑未周之处。人所常有也。不宁惟是。即朕之谕旨。倘有错误之处。亦当据实直陈。不可随声附和。如此、则君臣之间。开诚布公。尽去瞻顾之陋习。而庶政之不就理者鲜矣。诸王大臣等、日在左右。尚不知朕心。未免观望之意。则在外臣工之未曾接对者。又当何如乎。此事若非朕看出。岂不至于错误。向后当以为戒。并将虚公持平之道。晓谕内外臣工共勉之。

○甲寅。总理事务王大臣、銮仪卫奏、翊日、上进宫。请备黄舆。得旨、明日虽满二十七日。朕犹在服中。安可即用黄舆、寻奏、皇上举行三年丧礼。过百日始易素服。百日内仍备青舆。百日期满。祭后。再备黄舆。从之。

○乙卯。上诣雍和宫梓宫前、行大祭礼。仪与初祭同。礼成。释缟素。更素服。奉皇太后还宫。居景仁宫。上诣寿皇殿行礼。还。诣皇太后宫问安。是日、上移居养心殿。

○命廷臣轮班条奏。谕曰、帝王御宇。必周知庶务。洞悉民依。方能措置咸宜。敷施悉协。是以明目达聪。广咨博采。俾上无不知之隐。下无不达之情。乃治平天下之要道也。我皇考圣明天纵。生知安行。智周道济。昭晰靡遗。然犹虚衷延访。公听并观。时令在廷臣工条奏事件。凡有敷陈当理。禆益庶政者。立见施行。并加奖叙。十三年以来。政治澄清。荡平正直。贻天下万世以久安长治之庥。盖所取于集思广益者。非浅鲜也。以朕藐躬。何敢上拟皇考盛德于万一。且自幼读书宫中。从未与闻外事。耳目未及之处甚多。允宜恪遵皇考开诚布公之旧典。令在京满汉文武诸臣。仍照旧例、轮班条奏。其各抒所见。深筹国计民生之要务。详酌人心风俗之攸宜。毋欺、毋隐。小心慎密。不得互相商搉。及私为指授。如此、则朕采择有资。既可为万几之助。而条奏之人。其识见心胸。朕亦可观其大略矣。再翰林读讲以下。编检以上。从前曾蒙皇考特旨。令其条奏。不在轮班之列。今若确有所见。亦准随时封奏。

○命诸臣各举所知。谕曰、国家用人行政。二者并重。而政事必得人而理。则先务尤在人才。所以帝王敷治。首举辟门吁俊之典。而人臣之义。莫大于以人事君。此上下相得益彰之要道也。我皇考立贤无方。旁求念切。实可为法于万世。兹朕缵绪之初。勉思继述。以承付托之重。所期任官惟贤。位事惟能。俾百工允厘。克绍承平之大业。着在京官员大学士以下。三品京堂以上。各将平日深知灼见之人。品行端方。而才可办事者。不拘品级资格。或现任职官。或放废闲员。俱准据实保举。密封奏闻。候朕酌量选用。尔诸大臣、皆受皇考深恩擢用者。今朕听政伊始。正尔等抒诚报效之时。务秉公心。悉除私意。俾贤俊登庸。庶政收得人之效。朕实有厚望焉。

○又谕莽鹄立年迈、不能兼办旗务。仍着以都统原衔办理部务。其镶白旗满洲都统员缺。着公讷亲补授。

○丙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皇考乳母顺善夫人王氏。恭勤夫人谢氏。保奉皇考圣躬。恪诚调护。恭谨懋昭。皇考奖念勤劳。特颁赠恤。并优录子孙。给与世职。朕绍承皇考丕绪。仰体圣怀。追思淑德。式稽旧典。宜贲恩施。顺善夫人王氏。恭勤夫人谢氏。应如何加恩之处。礼部、内务府、详察典礼具奏。

○又谕、据大学士鄂尔泰等、奏请回避朕之御名。上一字、拟书宏字。下一字、拟书□□□(林□玉)□字。朕思尊君亲上。臣子分谊当然。但须务其大者。以将恭敬。至于避名之典。虽历代相沿。而实乃文字末节。无关于大义也。中外臣工。如身膺文职者。当思宣猷布化。禆益于国计民生。官居武职者。当思效力抒忠。奏绩于疆场牧圉。士子读书励行。黎民守法奉公。方为克尽爱戴尊崇之实。若但于御名谨避。将字画更改。并失其字之本义。揆诸古人二名不偏讳之理。既不相符。且区区拘泥之见。亦不足以明敬悃。甚无取焉。所请改写宏字□□□(林□玉)□字、不必行。嗣后凡遇朕御名之处。不必讳。若臣工名字有同朕。心自不安者。上一字、着少写一点。下一字、将中间禾字。书为木字。即可以存回避之意矣。尔部可传谕中外。一体遵行。

○又谕、庄亲王、果亲王、召见便殿、赐坐之时。俱行拜礼。朕心深为不安。王等皆圣祖仁皇帝之子。大行皇帝之弟。于朕为叔。行辈甚尊。岂可常行拜礼于朕前乎。君臣上下。分义固所当遵。然便殿燕见之时。非朝会大典可比。礼以义起。古人所贵。朕心所未安之处。即礼之所当随宜斟酌者。嗣后如升殿朝贺。典礼攸关之处。诸王等仍遵定例行礼外。若便殿燕见时。朕亲叔辈。均不必叩拜。以昭朕敬长亲亲之意。

○以刑部侍郎托玺、协办步军统领事务。

○丁巳。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办理苗疆军务王大臣。朕闻得滇黔等省官兵。攻剿逆苗。其所过地方。概将空寨焚毁。甚至将已抚之苗。出寨当夫者。辄行诛戮。盖附近小寨。每为大寨逆苗。驱使挟制。不得不从。若一概焚烧。毁弃米粮牲畜。诛其老弱子女。则胁从之徒。无所依藉。势必并力格斗。收拾为难等语。朕思实被威胁。不得已附从之苗。原与实系肆逆之苗不同。从前王大臣等所议。原令哈元生等、分别料理。若将胁从之苗寨。概行焚毁。并诛其老弱子女。则益坚其抗拒之心。于剿抚机宜。殊为未协。若奉朕此旨之后。有意宽纵。使逆苗并不畏威。兼不怀德。则亦非一劳永逸之计。尔王大臣等、可传谕张广泗、哈元生、董芳等、知之。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自幼读书。皇考命左都御史福敏。为朕讲习讨论。十余年来。朝夕恪勤。不辞劳瘁。其居心宣力。皆出至诚。克称课读之职。实应加恩议叙。又原任侍郎蔡世远。学问素优。自雍正元年。在内廷行走。勤劳敬慎。于经义文词。悉心讲究。多所禆益。亦应加恩。以示朕笃念旧劳之意。着交部定议具奏。

○果亲王允礼奏、请定侵盗钱粮罪例。得旨、如此办理才是。具见王公忠诚直。而非为苛刻者也。将此奏与九卿看。其三百一千之数。原系法司上下其手之通毙。着永行禁止。其援诏邀免之处。着以一万两以下为准。有逾此数。不准豁免。余依议。

○刑部奏、援赦合例、朝审人犯。得旨、赦非善政。古人论之详矣。但朕即位之初。尽遵旧制。诞布新恩。凡此罪人。皆因自取。亟宜改悔。永为良民。法司仍宜照例详记档案。如既赦之人。再干法纪。朕必将伊等加倍治罪。决不宽贷也。可详细晓谕中外臣民知之。

○赐大学士朱轼、内城官房一区、移居银五百两。

○戊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九月二十五日。朕亲诣孝敬皇后几筵祭奠。所有祭品。应否加增之处。王大臣等议奏。寻议、加增冠一顶。衣七袭。得旨、是。

○又谕、諴亲王、和亲王、向荷皇考深恩。封以亲王之爵。但册封之典。尚未举行。又二王尚居住紫禁城内。分旗赐第之处。总未及降旨。今朕缵承大统。典礼以次举行。其諴亲王、和亲王、应如何册封。并赐居王府。分予护卫。给赡家资。务期妥协宽裕之处。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礼部、内务府、斟酌缓急。详议具奏。

○又谕、向来理密亲王之子弘<?日为>、弘晥、孙永璥、因年尚幼穉。蒙皇考垂慈恩养。仍住宫中。近伊等年已长成。皇考原欲赐宅另居。尚未降旨。兹朕仰体圣慈。为筹画久远之计。应酌拨府第。俾令安居。并赉予赡给。以副皇考恩养抚育之盛心。其应加封爵。及如何赐第居住。给予养赡。务期妥协之处。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内务府、定议具奏。

○又谕、本年七月、皇考曾降谕旨。今年黄运两河。水势甚大。南北河道总督、及在事官员。悉心防护。工程平稳可嘉。俟霜降后。降旨议叙。今据嵇曾筠等、奏报秋汛安澜情形。着遵照皇考谕旨。将江南河东河道总督。及在事官员。交部分别议叙具奏。

○又谕李绂、着赏给侍郎衔。管理户部三库事务。

○户部奏请、五城煮赈。得旨、依议。这五城施粥厂。着御史亲往验散。俾贫民均沾实惠。毋令胥役染指。都察院堂官、不时前往察看。

○以通政使司右通政使逢泰、为通政使。

○己未。上诣雍和宫梓宫前、行月祭礼。

○再免民欠。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曰。各省民欠钱粮。十年以上者。已于恩诏内概予蠲免。其余未完民欠。尚系应徵者。朕思缵绪方初。惟当继述我皇考惠养黎元之至德。俾服畴力穑之人。均沐恩膏。积逋全释。若未蠲之项。尚事徵收。民间不无烦扰。兹特再行降旨、于恩诏外。将雍正十二年以前。各省钱粮、实欠在民者。一益宽免。从前江南积欠钱粮内。曾有官侵吏蚀二项。乃从民欠中分出者。比时差往大臣官员。办理原不妥协。亦着照民欠例宽免。此朕仰体皇考试求保赤之仁。深愿吾民厚生正德之意。各省军民人等、身受国恩至渥。自应感动天良。屏除陋习。明守法奉公之大义。循则壤成赋之常经。共为良民。免追呼之扰累。倘疲玩性成。不知悛改。则是吾民中最为愚顽之人。既无畏威之念。亦鲜怀德之心。国法具在。朕亦不能为之宽宥也。尔等即交部遵行。

○又谕、皇考山陵。正在兴工。现派守陵之贝勒大臣、官员侍卫等、前往居住。其自京师至易州一带地方。往来官役工匠人等甚多。恐有生事不法。扰累居民者。着都察院、派满汉御史各一员。奏闻请旨。前往沿路稽查。如有滋扰地方之事。着该御史即行参奏。交部治罪。毋得徇隐。其如何巡查、及应在何地驻劄之处。交都察院一并议奏。

○又谕、皇考梓宫。暂安奉雍和宫。路途稍远。非寿皇殿近在禁城可比。朕恭诣梓宫前敬奠。此时天气渐寒。护军校等、时勤服役。堪为轸念。着于恩诏外。另赏给一月钱粮。以为衣履之用。再沿途护军校、护军、步军、及校尉等、伺候官差。应酌赏饭食。着内务府设官棚五处。预备饭食。每处派御史一员。司官二员。侍卫十员。乾清门侍卫一员。照看管理。务令当差人等、俱得饱食。倘有草率克减等毙。经朕闻知。必加严处。

○又谕、警跸街道之护军。站班过密。方今天气渐届寒冷。若派如许兵丁预备。未免劳苦。嗣后遇朕清晨诣雍和宫之日。仍照此警跸。若遇日中前往供献午膳之日。着减半。庶兵丁等得以轮班更替。

○又谕、直隶各省员缺久悬。甚非勤政之意。今皇考大事。已过一月。其文官知府以上。武官参将以上。着该部照例。即行带领引见。令赴新任。其余官员。着总理事务庄亲王、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协办总理事务朱轼。会同署理尚书傅鼐。秉公验看。若其中有年老不及者。指名具奏。若有人才敏练。及技勇可观。着有劳绩者。亦着记名。另行奏闻。

○又谕、本年恩诏内。凡文武官员。现在议降议罚、及住俸戴罪者。俱着宽免。已颁布通行。朕查我朝远年恩诏内。凡革职及敕督抚究拟者。曾有宽免之例。今朕即位之初。切望内外大小臣工。洗心涤虑。痛改前非。为国家宣力。以图后效。特沛浩荡之恩。予以自新之路。着将文武官员现在议革者。亦准宽免。至于敕下督抚究拟之案。其情罪轻重不等。着该督抚秉公酌量。若所犯情罪、应援恩诏宽免者。俱着入于宽免之内。以示朕宥过施恩之至意。

○定奴仆告主之罪。谕曰、本年恩诏。赦款甚多。但奴仆告家主之案。名分攸关。情罪可恶。毋得援恩诏赦免。盖凡官民人等、身蹈过愆。大干功令者。自然不能掩盖。且无人不可举首。断不容奴仆挟制短长。妄行首告。而紊尊卑之定分也。嗣后遇有奴仆首告家主者。虽所告皆实。亦必将首告之奴仆。仍照例重治其罪。尔等即交该部通行晓谕。永着为令。

○命僧众仍给度牒。谕曰、历代僧人披剃。有给与度牒之制。所以稽梵行、重律仪也。我世祖章皇帝、于顺治八年。停其纳银。仍给度牒。迨圣祖仁皇帝、康熙初年。并给发度牒。亦经停止。盖其时僧徒尚未甚多。又当玉琳国师、筇溪禅师、主持法席。相继振兴之余。犹知共循遗轨。故不给度牒。亦属可行。近日缁流太众。品类混淆。各省僧众。真心出家修道者。百无一二。而愚下无赖之人。游手聚食。且有获罪逃匿者。窜迹其中。是以佛门之人日众。而佛法日衰。不惟参求正觉。克绍宗风者。寥寥希觏。即严持戒律。习学小乘之人。亦不多见。蔑弃清规。徒增尘玷。此其流弊。将不可胜言。朕崇敬佛法。秉信夙深。参悟实功。仰蒙皇考嘉奖。许以当今法会中。契超无上者。朕为第一。则并无薄待释子之成见可知。特以护持正教之殷怀。不得不辨其薰莸。加之甄别。着该部仍行颁发度牒。给在京及各省僧纲司等。嗣后情愿出家之人。必须给度牒。方准披剃。仍饬府州县等衙门。严查僧官胥吏。毋许借端需索。扰累僧徒。违者从重治罪。尔部即遵谕行。

○禁擅造寺观神祠。谕曰、朕观各处地方。寺观庙宇甚多。而年久倾圯者。亦复不少。每致栋宇摧颓。佛像露处。雨淋日炙无人问及。在昔创建寺庙之初心。原以崇佛敬神。广种福田。而乃不能久固。转增亵慢之愆者。皆由寺庙太多太杂。人情喜新厌旧。乐于兴造。而怠于修葺之所致也。着传谕步军统领、及顺天府、五城地方官。并外省督抚、出示晓谕。嗣后官民人等、乐善好施。欲建寺庙。及僧道之发心募化者。惟许将旧寺旧庙。增修加葺。或复整十方之古刹。或缮补功德之专祠。庶令琳宫永焕。庙貌常新。教相增辉。百灵式妥。可以伸虔恪之众志。即以广福庇于生民。至若立愿广大。材力丰盈。特欲兴寺观神祠者。必呈明督抚、具题奉旨。方准营建。若不俟题请。擅为兴造者。必加究治。

○追恤阵亡大臣官员兵丁。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军机大臣、曰。朕闻和通呼尔哈之役。诸路官兵、及东路兵丁、俱怀疑观望。亦有弃营先回者。祇余京师右卫之旧满洲兵。奋勇冲击。虽年少者亦皆死战不退。是以尽忠者甚众。此等效力阵亡大臣官员兵丁。亡身报国。殊为可悯。而未及加恩者。今尚有之。从前皇考所以未即加恩伊等者。特因准噶尔之事未定。欲令在外弁兵。愈加黾勉图功。故暂缓之、以待事定。再行加恩也。今遭皇考大故。准噶尔复奏请和好。朕不得不推广皇考隆恩。此等效力阵亡大臣官员兵丁。未及加恩者。该部详确查明。将如何奖励加恩之处议奏。西路官员兵丁内。有似此效力阵亡。未及加恩者。亦着查明、将如何加恩之处议奏。至于出众效力。身得重伤。现在军营。未经叙奏之兵。亦着该管大臣等、查明具奏、候朕加恩。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傅尔丹、现在圆明园圈禁看守。着交刑部监禁。其应行审讯事件。着审明定拟具奏。傅尔丹除贪婪等项轻罪外。第一是和通呼尔哈处。所犯之罪甚大。伊身系统辖兵丁之大将军。乃不能收拾众心。复与大臣等不睦。且不能约束。以致失机。将军兵损折。皆傅尔丹之罪。与岳钟琪无异。着将。伊监禁。俟该部奏请时。再派大臣等审讯。

○庚申。上诣大高殿行礼。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皇考供膳时。着理亲王弘皙、贝子弘景、弘春、弘昌、公弘昉、弘晀、亦随允祎进内。此后王公大臣、额驸、台吉等、有初到者。俱照此开列职名进呈。

○又谕、皇考山陵重地。朕心寤寐瞻依。祇以躬膺付托。办理万几。未能亲往守护。而朕弟年长者。祇和亲王一人。现在协办事务。又未能代朕前往。再四思维。公允祎、乃皇考之弟。有服劳奉事之义。着晋封贝勒。令其前往守护。贝勒斐苏、公弘晀、亦令同往。再照景陵之例。应派领侍卫内大臣一员。尚书二员。都统二员。散秩大臣二员。侍郎二员。内务府总管一员。副都统二员。乾清门侍卫八员。侍卫四十员。领侍卫内大臣、着派哈达。尚书、着派魏廷珍、宪德。都统、着派迈禄、高起。散秩大臣、着派侯图巴、沙晋。侍郎、着派留保、阿克敦。内务府总管、着派盛安。副都统、着派侯田存德、于永世。乾清门侍卫、着派郭尔多、达哈素、那尔泰、托伦、素尔鼐、阿兰泰、六十一、鄂尔塞、前往守护。侍卫四十员、着领侍卫内大臣、开列请旨。伊等务期敬谨居心。恪勤将事。以仰报皇考豢养隆恩。庶不负朕郑重派往之意。

○开乡会恩科。谕曰、国家大典。首重抡才。我朝培养多年。人文日盛。是以皇考御极之初。于三年大比之外。特开乡会恩科。广罗俊乂。所以鼓舞而振兴之者。至为周备。今朕缵承统绪。照雍正元年特开恩科之例。举行兹典。乾隆元年。系丙辰会试正科。着于八月举行乡试。乾隆二年二月举行会试。以副朕兴贤育才之至意。尔等即交该部遵行。

○又谕、人臣秉公执法。纪纲攸系。凡所参奏。必当持平准理。据实上闻。方为允协。朕观条陈参奏中。竟有矫诈之人。于所管宗族亲戚。有意苛求。将不应参奏之事入告。以博秉公执法。不顾私亲之名者。如其宗族本睦。而其人又能公正居心。毫无瞻顾。因族中实有犯法干纪。而不为私恩小惠。即行参奏者。固属可嘉。但闻此等参奏。多出私心。往往因本族。中不无旧忿夙嫌。借端报复。既已不公。又伤伦纪。且欲窃附公正之名。其居心深险。更不可问矣。此等习气。汉军尤甚。嗣后宜痛加改悔。洗心涤虑。倘或仍蹈故辙。以假公济私之事。混行渎奏者。必重治其罪。以示国法之平。以笃睦姻之俗。尔等即传谕中外知之。

○又谕、八旗入官地亩房屋。皇考交与八旗大臣官员等料理。乃伊等不能仰体圣心。办理总不妥协。既无益于国计。转有累于八旗。朕知之甚悉。且有将已经奉旨蠲免之项因八旗。查报在先。复行勒逼交官者。其间弊端种种。着该部确查明白具奏。再降谕旨。

○又谕、恩诏内、有豁免着追银两之条。现在查办。其应行豁免者。自不复催追。但恐不应蠲免之中。仍有应免之项。一时分晰不清。致有牵混拖累之处。殊非朕加恩沛泽之意。着通行晓谕。暂停追比。俟查明分晰之后。将不应豁免之项。再行勒限着追。

○训饬宗室。谕曰、治国之道。以亲亲睦族、移风、易俗、为先务。我朝宗室。承太祖太宗之家法。风俗原颇醇朴。其尊君爱亲。忠诚之教。迥超庶姓。嗣为一二不肖之徒沾染。以致现在宗室中。彼此戏谑。渐流卑鄙。互相排挤。不知向善。风俗因而敝坏矣。即如弘春、伊父获罪监禁。伊反以为喜。弘暻、亦以监禁伊兄为快。夫为人不孝不弟。岂有为国尽忠之理。更有宗室等、不顾品行。专以谄媚近御显要大臣为事。实属有玷天潢。皇考洞鉴于此。圣虑周详。启迪训导。期挽流俗而臻于善。不惮勤苦。孳孳教诲。于今十三年矣。其中感戴皇考教诲成全之恩。谨守奉行者固多。其心以为待伊等刻薄者。亦不一而足。皇考训谕。周详备至。以朕之才德年齿。识见历练。远不及皇考。虽多方教诲。亦不能出乎。皇考训谕之外。况皇考如此之教诲。犹未能尽化。宁朕言是听乎。虽然。朕惟仰体皇考之心。整饬宗室积习。期归于善。岂无一二人感化自新。勉励向善耶。嗣后宗室等、务期革面革心。发奋自修悔过迁善。庶几共享无疆之福。着将此由该衙门、详细通谕各宗室知之。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办理苗疆事务王大臣。黔苗肆逆。百姓被其扰害。前已钦奉皇考谕旨。将今年黔省钱粮。通行蠲免。其被贼残害之州县。蠲免三年钱粮在案。今朕思该省本年额徵米石。虽无蠲免之例。而被贼残害之州县。由土已经抛荒。渐次复业之民。尚在加恩赈恤。所有该州县本年应徵粮米。着并予蠲免。其未经被扰之州县民人。现俱团练乡勇。保固地方。并运送军粮军装等项。实属劳苦。所有本年应徵粮米。着停止徵比。以纾民力。再朕闻黔省州县。有丰收之处。今应徵额粮。既行缓徵。则该州县米粮充裕。而被扰地方。现需米石赈恤。且各省协剿官兵。现需供支口粮。着该抚即行发帑。于丰收州县。按照时价。采买备用。仍严饬该州县官。公平收买。无任胥吏抑勒滋扰。

○又谕、朕闻黔省逆苗。奸狡异常。官兵来则暂行退避。过则仍复肆逆。缓则恣为焚劫。急则求讨招安。以叛逆为寻常。视招抚为得计。乃系逆苗实在情形。所当痛加剿除。不容稍有姑息者。其地大苗众。凶顽之寨。及首恶之人。定应剿洗擒获。务尽根株。其余附和迫胁之苗。分别料理。必令尽缴器械。方许投诚。从前王大臣等所议。原令哈元生等照此办理。可传谕张广泗等知之。其云贵等省苗疆。有应行弹压者。亦先经王大臣等、议令该督抚等留心弹压。现今古州等处用兵。各省苗疆。正不可因现在宁静。而稍为疎懈。可再行传谕云贵广西督抚。密饬各地方官。不时稽察加谨防范。无致疎虞。

○礼部议覆、江南总督赵宏恩等、请定寿州新分凤台县。酌拨廪增。及新进文武生童额。嗣后县额设廪生十二名。三年一贡。增生十二名。额进文童八名。武童六名。应如所请。从之。

○命多罗履郡王允祹、暂管礼部事务。

○辛酉。上诣田村孝敬皇后梓宫前致祭。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太祖太宗子孙。从前或因本支无人。未经赐爵。或因别有事故革退。未经承袭者。着宗人府一一查明具奏。

○又谕、恩诏条款。原应遍行传谕。恐无知小民。刊刻售卖。其间或有增减舛错之处。甚有关系。着该部另刻小本。刷印多张。遍行颁发。其外间售卖者。亦令赴部刷印。并令顺天府、步军统领衙门、出示晓谕。务令人人知悉。以部板为准。

○谕吏部、凡有亏欠钱粮未完之人。定例不准铨选。至于有恩免银两之人。与亏欠未完者有别。若亦照例不准铨选。实为可悯。前因范时绎都统任内。参劾旗员之奏。遂将候补候选诸员。概停选补。今年皇考本欲开恩。未及降旨。今朕仰承圣意。着将恩免银两人员。及其子孙应选应补者。俱准入伊等班次铨用。尔部即遵谕行。

○壬戌。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从来帝王抚育区夏之道。惟在教养两端。盖天生民而立之君。原以代天地左右斯民。广其怀保。人君一身。实亿兆群生所托命也。书称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又云唯土物爱厥心臧。盖恒产恒心。相为维系。仓廪实而知礼义。理所固然。则夫教民之道。必先之以养民。惟期顺天因地。养欲给求。俾黎民饱食暖衣。太平有象。民气和乐。民心自顺。民生优裕。民质自驯。返朴还淳之俗可致。庠序孝弟之教可兴。礼义廉耻之行可敦也。我朝列圣。敬天勤民。垂统万世。皇祖圣祖仁皇帝。六十余年。久道化成。重熙累洽。所以惠养元元。礼陶乐淑者。至周至备。惟是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在京八旗及各省人民。滋生繁衍而地不加广。此民用所以难充。民产所以难制也。我皇考宵旰孜孜。勤求治理。惟恐一夫不获其所。重农贵粟之教屡颁。抚循蠲赈之惠频下。南北之营田水利。无不兴修。内外之开恳种植。无不综理。凡此实政实心。一以诚敬贯彻始终。十三年有如一日。皆朕所亲承目睹。拳拳服膺者也。朕生长深宫。瞻依皇考慈颜。惟知承欢膝下。懋学书斋。即如日用饮食之需。悉由恩赐。丰赡饶裕。不烦问所从来。此固皇考昊天罔极之恩。难于名言。而为君之难。亦惟身履其地者。然后知圣人之言为至当也。今朕缵承大统。身为人主。衣租食税。则自今伊始。一丝一粟。皆四海小民所经营供御者矣。朕思饮馔被服。皆出于海内脂膏。宫室器用。皆取自闾阎拮据。尚安忍少有糜费侈用之心。以伤民力而耗民财乎。又安忍已垂裳而听天下之民之有寒不得衣。已玉食而听天下之民之有饥不得食者乎。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已溺之。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已饥之。自古圣君贤臣。自任之重者。皆动于至诚。迫于至理。有万不容已者也。朕日夜兢兢。时廑本固邦宁之至虑。以皇考之实心为心。以皇考之实政为政。凡供饍品味之类。无所加增。衣服器用之属。无所滥费。宫室苑囿之区。无所改营。爰赖中外诸臣。共体朕心。以成朕志。于民生日用所由阜成。民生乐利所由丰豫之处。在在求其实际。事事谋其久远。勿以虚文而泽不下逮。勿以小利而计不图全。勿作无益以害有益。勿朘民生以厚已生。果能恒产有资。将见恒心自启。我皇考圣训。所谓三代之治必可复。尧舜之道必可行者。庶能继述万一。此朕中心乾惕之诚。并非因即位之初。为此邀誉近名之语。以博天下臣民之感颂。朕心务收实效。岂肯徒托空言。但天下至大。兆民至众。非朕一人所能独理。内而阁部八旗大臣。外而督抚藩臬有司。均受国家深恩。有惠养斯民之责者。当共思黾勉。崇俭戒奢。视国事如家事。以民身为已身。痌瘝一体。休戚相关。各殚诚心。期登斯民于衽席。则赏功酬庸之典。朕心从优举行。若苟且因循。视同膜外。律以溺职。更复何辞。勉之勉之。

○又谕、本年顺天乡试。弊窦甚多。解元许秉智。系革职户部员外郎许秉义胞弟。家赀甚富。情毙显然。着将考试官顾祖镇戴瀚革职。拏交刑部。请旨派大臣严审。按律究拟。朕当皇考大事。正哀痛迫切之时。岂复能留心文字。是以今年乡试十魁卷。特旨命徐本、福敏、方苞、杨超曾、四人覆阅。伊等毫未经心。漫无觉察。亦着交部严察议奏。原参一摺发出。着原派之大臣按款审讯。务在秉公办理。得其实情。亦不必以朕降旨在先。有意迎合。

○大学士马齐、年老乞休。得旨、卿年八旬有余。效力多年。着原品休致。

○癸亥。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西路军需。从前岳钟琪办理之时。草率从事。于一切物件。定价太减。本不敷用。又因用兵日久。兵马加增。以致物价日益昂贵。而甘凉肃等处尤甚。皇考圣心轸念。欲周知地方情形。特命该处大臣。将米谷草豆时价。两月一奏。交户部军需房。以备稽察。近年陕甘督抚等。奏销军需本章内。有照定价者。有照时价者。更有多于时价之外者。业经该部将不符定价各款。驳令查核。朕思各案军需。若概照定价核销。则官员不免受累。若但据承办官开报。竟照时价准销。恐地主方有司、于开报时价之时。即预留余步。以为冒销之地二者均非公平之道。现在奏销案件。若不斟酌定价。则内部查核。既无准则。而外省奏报。亦无所适从。徒为文移往返。驳诘咨查。于事无益。其如何按照地方。折中定价。斟酌合宜。俾官吏无赔累之苦。国帑无浮冒之毙。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九卿、悉心确议具奏。其从前驳查案件。或竟照时价。或即照现议之折中定价。准其开销之处。亦着一并议奏。再军兴以来。承办官员。若有借称军需名色。派累百姓者。着该督抚、即行严参。重治其罪。若该督抚不据实参奏。经朕访闻。必将该督抚一并重处。

○以原任侍讲开泰、为翰林院编修。在批本处行走。

○召署河东盐政孙嘉淦来京。以侍郎用。

○调原任按察使魏定国、乔学尹、原任御史谢济世、来京引见。

○甲子。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甘省百姓。连年挽运军需。已蒙皇考恩旨。将本年地丁钱粮。全行蠲免。朕闻平凉府所属厅州县。并巩昌府属西固厅。庆阳府属环县。及宁夏府属灵州之花马池、石沟等堡。中卫之香山一带。今岁收成稍歉。朕心轸念。着将各该处本年额徵本色粮石。缓至来年夏收后。该督抚看年岁光景奏闻。再行徵收。至于冬底明春。恐此歉收诸处。有乏食之百姓。着该督抚悉心确查。动用仓储。借给米粮。务令糊口有资。不致失所。又闻固原、环县、等处之民。有移就邻封营生者。着该地方官安插料理。至来年青黄不接之时。该督抚尤宜留心体察。善为抚恤。毋得疎忽。

○又谕、鄂敏前因侍班时。驱逐王国栋。举动迟缓革职。其过尚小。着赏复翰林院编修。在奏事处学习行走。

○又谕、方苞着在南书房行走。现今南书房满洲翰林甚少。着大学士等、于满洲翰林内。拣选学问优长。老成谙练者。数员。带领引见。俟朕简用。

○又谕、皇考几筵前祭奠之杯盘。理宜敬谨收贮。内管领海六十等、乃竟疎忽。将金盘遗失。情殊可恶。海六十、积兰泰、翁鄂托、着革职。并将仓上人等、一同拏交刑部。会同总理事务王大臣等。严审定拟具奏。内务府总管丁皂保、盛安、系特行派往雍和宫办事之人。并不严查属员。以致将金盘遗失。甚属不合。丁皂保、盛安、交该部严察议奏。再此事俱系内务府总管等。平日并不严行约束疎忽所致。着将庄亲王、及其余内务府总管等、俱交该部察议。公讷亲、甫经办理内务府总管事务。着免其交部。

○乙丑。孝敬皇后忌辰。遣官致祭。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各直省丛林古刹。所有斋田。原为高僧梵修之地。僧徒众多。借此以资香灯斋供之用。至历年久远。其本寺僧徒。及施主之子孙或私行变卖。以致佛门祖庭。常住无资。是以皇考曾降谕旨。令地方官留意清查。将现在之斋田。查明登记册档。不许售卖。将来续置者。亦报明地方官。载入册内。并令该督抚等、留意稽察。此皇考护持法教。利益宗徒之盛心也。但直省地方。丛林古刹之外。多有庵观茶亭、社庙净室等项。或筑室数间。随缘施舍。或应酬经忏。不事戒行。若一概清查。头绪繁多。不肖之人。因而作奸。必滋纷扰。我皇考圣鉴及此。原欲降旨申明。未及颁发。今朕仰承先志。详绎圣训。明白晓示。着各地方官。将丛林古刹之斋田、应行清查者。秉公清查。编入册籍。禁止售卖。并严禁胥役地保。恐吓索诈等弊。其庵观茶亭。社庙净室等处。止令该住持。将现在产业、开明数目。自赴州县呈明立案。官吏不必概行清查。以致生事之徒。借称功令。互相告讦。扰累地方。着该部通行各直省督抚。转饬所属。分晰办理。实力遵行。倘有借端生事者。必重治其罪。

○是月。署宁远大将军查郎阿。等。遵旨覆奏。巴里坤、哈密、留屯兵一万二千名。恐不敷堵御防范调遣之处。谨悉心酌议。与其止住进口之回兵。不若整顿挑派之战兵。请先在肃州镇标、挑派二千名。甘省提标、挑派三千名。凉州、挑派四千名。西宁、挑派四千名。宁夏、挑派一千名。河州、挑派五百名。固原、挑派二千名。应需马<?马犬>、除各兵原有牲口外。其不敷者、即于军需马<?马犬>内、各按兵数酌给。并于口外安西镇标属、暂挑二千名。或猝有需用。则口外口内预备之兵。即可接续前往策应。得旨、览奏、具见公忠为国。料理甚属妥协。卿自办理西路军务以来。原蒙皇考嘉奖。益当勉力。始终如一。方能不负知遇之恩也。

○广西巡抚金鉷奏、年谷顺成。每米一石。价二钱三四分至六七分不等。得旨、各省奏报收成分数。务期确实。勿以粤西路远、而稍有粉饰也。

○广东潮州总兵官范毓<?香奇>奏报、嘉应州潮阳县等处。于八月十六日。飓风陡作。沿海堤岸冲决。田禾被淹。城垣庐舍船只。俱有损坏。得旨、被水民人。深可悯恻。可加意抚绥。毋令失所。并传谕该督抚知之。

○广东巡抚杨永斌、奏报雨水粮价。及查办潮阳等县、被风情形。并新抚猺疆。均属宁贴。得旨、督抚奏报秋成分数。务须据实直陈。不可丝毫粉饰。潮阳等处被风船只民房。可确查赈恤。新抚摇疆、及澳门夷人。务令镇抚安贴。实力行之。勿徒见之章奏之间也。

○浙闽总督郝玉麟奏、修筑海塘情形。得旨、海塘工程。深廑皇考圣怀。朕即位以来。更为忧念。特命大学士嵇曾筠、前往总统料理。卿可就近寄信相商。协同经画。为一劳永逸之计。以慰朕望。

○又奏、水师营兵丁徐明等、以差操事繁。暮夜至官署喊禀无状。已发司审究。该管守备杨名标、派拨不当。亦属不合。但未便即行参劾。致长刁风。得旨、兵丁恣肆。渐不可长。当严加惩治。以儆刁风。守备杨名标、当察其居官何如。再定。

○广东提督张溥、奏报各属雨水飓风情形。得旨、览奏知道了。被水遭风。损伤之人口田庐船只。俱应加意赈恤。不可怠忽。可传朕旨、与该督抚知之。

○福建建宁总兵官李荫樾具奏、建宁镇三营。息银充裕。请仿立社仓。以济兵食。得旨、办理亦是。须实力行之。

○两广总督鄂弥达具奏、查拏平乐县凶横滋事之獞民廖老大等。分别审办。得旨、杖毙首恶。以儆余党。慑伏人心。办理亦是。向后切须留意稽查。无得疎忽。

○直隶河道总督朱藻、具奏河工情形。得旨、据奏整理北河事宜。已悉。务在实力奉行。至摺内孑然孤立一语。甚属错谬。前已面谕矣。汝以孤立为忧。倘有所依附观望。不更为可危乎。程家寨引河一事。知道了。

○广东布政使萨哈谅具奏、办理税羡情形。得旨、徵税扰民之毙。朕深知之。看汝办理情形。仍蹈苛刻之习矣。但朕特降宽大之旨者。原欲使百姓实沾恩泽。若汝等稽察不力。徒饱官吏之私。而百姓不被其惠。则汝等地方大员之罪。不可逭矣。将此旨并传尔督抚知之。

○漕运总督顾琮奏、请蠲免江南苏松二府浮粮。又请禁关税赢余、逐年加增陋习。得旨、所奏浮粮关税二件。甚属可嘉。汝未陈奏之先。朕早已洞悉。敕交王大臣密议。因国家经费。须当量入为出。通盘计算。兼之求治不可太速。一时未可轻举。然汝奏与朕意吻合。朕甚忻悦览焉。

○苏州巡抚高其倬奏、江阴县地棍夏寿等、纠伙至浒墅关税房。肆行不法。饬属严拏究办。得旨、海保才离任、而即有此事。汝尚有颜面乎。皇考每以高其倬、魏廷珍、并论。谓皆有才、而皆不实心任事。汝毋以今日为得计也。朕之心。即皇考之心。朕之赏罚。岂与皇考有异乎。土棍妄行。大干法纪。若再不能拏获重惩。汝不能辞纵盗之大谴。且高其倬之柔奸。皇考能姑容之。朕不能姑容也。勉之戒之。

○又奏、收成分数、并查勘京口水府庙、风潮冲坍江岸堤工民房情形。得旨、被旱州县。虽系偏灾。必须加意料理。以济吾民之食。不可又蹈从前陋习。江岸冲坍之处。可与赵宏恩、悉心商办。不可怠忽。卷之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