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海国图志

卷五十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英国论略》〈(新嘉坡人所撰)〉:英吉利国,乃海中二方屿也。其南大岛曰伦墩国,北岛曰苏各兰国,两国共名英吉利。又有小岛称为倚耳兰,鼎足环峙〈(道光二十二年,英夷在江宁与当事议款,其文书曰英国之以耳兰墩云云,盖其兵帅氵菐定渣,乃以耳兰墩人也)〉。南及英海峡,隔佛兰西国,北及大北海,西至大西洋海,东距荷兰国不远。英岛延袤二十六万一千方里,户千有五百万口。耳兰岛延袤九万六千方里,户七百万口。本国虽褊小,而除本国外,所割据他洲之藩属国甚多。若地中海岛,则有十四万户口;若亚非利加、海滨新地,则有二十五万三千户口;若五印度各藩属,则有八千四万口;在北亚墨利加接花旗国地,则有百五十万口。并其洲东群岛,白黑居民,八十二万口,别有新荷兰岛,当中国南洋万馀里,人户岁岁增益。此等属国,互相离远,无陆可通,惟以舟船联络。本国生齿殷繁,岁有几万,离家开垦新地,建邑造船,故其人散布天下。无论何埠,皆有英商贸易。

其人肌肤白发则自黄白红黎各色皆具,中多有红毛,故以红毛称之。剪发留短,其瞳睛或蓝或综或黑。其女美艳闻四海,男四时衣呢戴毡,内衬汗衫,外罩背心短衫,内外二裤,冬则外套长袍,足蹑皮靴,女衣用绸缎及各洋布,随风俗,依时式,百变千式,首戴大帽,面挂薄帕,身衣长衫三四重,最好洁。首饰珠宝,不计价值,归必购各国之珍,以贻女奁。民日三餐,早饮茶加菲等暨面包饼饵,牛乳油,午后大餐牛羊鸡豚鱼菜,惟荷兰薯,甲乎各国。居宅高广数层,垩饰精丽,墙贴华纸,板铺花毡,户垂帷帐,周悬山水之图,庶民惟拜天主,尽绝道释,不奉异神。其教有二:一曰洗礼,一曰圣餐。城邑乡里,各派教主,每七日一礼拜,老幼男女,聚集殷堂唱诗,赞美教主耶稣之德,祈福忏罪,而后听教,教主尊若官府。英国近北海,故甚寒,其天气不定,今日晴霁,明日叆叇,夏暑而不热。水果佳甚,国有良马绵羊,其毛以造呢羽,猎大以捕野牲。国内约计马百二十五万只,牛驴五百五十万只,田二百有七万三千顷,有麦无米,不赡于食,必由外国运至。山多石炭锡铁铜,百货皆来自外国。国中无论男女,皆习文艺,能诗画,兼工刺绣。婚姻必男女自愿,然后告诸父母,不用媒妁,惟拜教主,祈上帝,婿则以戒指插新妇之指,即为夫妇。因上帝原初止造一男一女,故不能娶二妇,亦不许出妻。多有男终身不娶,女终身不嫁者。父母产业,男女均分,不能男多女少,嫁则婿受其赀焉。倘违禁娶两女者,其罪流国人相接,除帽示敬,尊坐卑立,惟跪拜上帝。即见国王,亦不拜也。

英人有三品:一曰五爵,二曰绅士,三曰庶民。五爵惟其长子世袭,其馀皆为绅士。不论何等人,皆可供职,其教士之长,大者等于五爵,下者如中国塾师,必学三四国语音。通经能文,精历法,明测验推步,然后可以教人。其医皆有考试,考中方许治病。其讼师学法律,亦有考试。画师画山水林泉及塑像,皆以逼真为贵。不似中国白描写意,虚多实少。农夫共计九十七万八千有馀户,田地瘠硗,故设奇器引水以溉之,围以篱笆,有似园圃。英人最好花园果林,五爵皆有猎场。冬月则盖暖室,内排各种蔬菜果树及远方异种草木,温养发芽,故四时常有异果名花。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道光十八年,所制出丝绸布帛铜器百货,计价银三百万两有馀,绵布计银万有二千四百万两,绵线计银二千七百六十万两,铁条与铁器计银九百四十万两,麻布计银九百六十万两,羽呢等货计银千有三百八十万两,共计一年运出之货,价银二万一千六百四十万有馀两。而国内所用货物,不在此数。皆务工勤商,早夜经营之效。由人烟稠密,户口繁滋,田园不足于耕,故工匠百有三十五万户,多于农夫三之一。不止贸易一国一地,乃与天下万国通商也。

所运进广州府之货物,如海菜、沙血蝎、洋蜡、槟榔、海参、燕窝、冰片、血珀、阿魏、息香、牛黄、乌木、红铜、珊瑚、玛瑙、绵花、绵纱、儿茶、青石、火石、象牙、犀角、白米、鱼翅、鱼肚、槟榔膏、玻璃器、锡铅铁钢、没药、乳香、胡椒、苏木木香、红木、檀香沙藤、自鸣锺、时辰表、大呢、羽缎、哔叽、小绒、洋布、花布手巾,所有运出者,茶叶、湖丝、绸缎手巾、紫花布、夏布剪绒、绉纱、纹布、花幔、丝绢、绣绢、牙器银器、漆器、云母、草席、磁器、白矾、笙竹、硼砂樟脑、桂皮、桂油、桂子、硬饭头、铜箔、雄黄、牛胶、螣黄、澄茄、纸、墨、铅粉、麝香、大黄、白糖、冰糖、糖果、姜黄、银朱等货,一年间所出入之货,价值不下银二千二百万员,而雅片不在此数。除大清国贸易外,尚有与花旗列国贸易之货。在道光十六年,共价银三千六百万两,其外国货运入本国海口者相仿。所用商船,大小万有四千五百馀只,水手十四万八千名,道光十七年,外国船到英国埠头者,大小七千四百馀只。每年所纳税饷,共计银六千六百万两〈(按:此数不可信,考上文,每年货价出入不过数千万,税饷不过税其十一,安有竟与货价银数相埒之理?是为夸诞不情)〉。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又造历辘路,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虞船货之存失不定,则又约人担保之。设使其船平安抵岸,每银百两,给保价三四圆,即如担保一船二万银,则预出银八百员;船不幸沉沦,则保人给偿船主银二万两。其通国行宝为金,每金三两,分作银价二十二块,其银再分铜钱,兼用银票,钱钞楮币,与金银同价。

当中国汉朝时,英民犹未向化,游猎林中,值罗马国兵来侵,降服大半〈(按:罗马国,亦作罗汶国,即意大里亚也)〉,东国野族,蜂起攻击,土人逃匿山林,英地尽为各国所据。渐奉耶稣教,始知风化。宋朝年间,有邻部那耳曼者,渡海力据英境,强役土民,不及二百年,两族合成一国,勤劳速兴。当明之季,英百姓尽崇正教,通文字,自弃旧俗,权势益增,民人敢作敢为。兵船出巡四海,屡拒退外国之兵。且文艺大兴,博览经典、法术、武艺,不可胜数,但其语音,与汉语大不同。其言长,切字多,正字少,只二十六字母,是以读书容易,数日间即可学之。故此学者无不通习文艺,如国史、天文、地理、算法,不晓者则不齿于人。目前王后主国,年尚少,聪慧英敏,众民悦服。贵臣共十二人,为管国帑大臣,审办大臣,持玺大臣,户部大臣,内国务宰相,外国务宰相,管印度国务尚书,水师部大臣,贸易部大臣,兵部大臣,此外尚有议士协办大臣等,皆理政事者也。设有大事会议,各抒己见。其国中尊贵者曰五爵,如中国之公侯伯子男,为会议之主。且城邑居民,各选忠义之士一二,赴京会议。国主若欲征税纳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若绅士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如有按时变通之事,则庶民择其要者,敬禀五爵。乡绅之会,大众可则可之,大众否则否之。

每年税饷田赋入国帑者,共银万一千一百万两。除国用外,所馀不及百万两,若越于此数,则减税饷。国之欠项共银二十三万六千七百万两有馀,每年利息八千八百二十四万有馀。施济闾阎,每年银二千五百万两〈(利息及施济两项银数皆不近情,不足信)〉,其银乃各屋主良民所捐。又教师抽国产十分之一,每年银共四百万两。弁兵十九万丁〈(此据《地理志》及新闻纸数目,原本作九十万,非诞即讹)〉,此外另募于五印度国若千万丁,以镇守边境,水师兵船大小六百有十只,水手四万名,中有大舰,每只载大炮百有二十,或一百,或九十,或七十四,或六十门;其中等者或四十四,或二十八门;其小者或二十,或十,或六门也。自嘉庆十九年西方列国大臣会议结和戢兵,以后兵船惟巡海护货而已〈(原无今补)〉

《贸易通志》曰:英吉利本国,止产锡铜煤炭,然其国人好利争胜,精技艺,治船械,不惮险远,故凡他国物产皆聚于伦墩国都,百姓插英吉利商船共计二万二千四百三十五只,载三千九百二十七万石,水手十有六万,别有小船十二万九千八百二十六只,水手五十八万。其最大之埠头为伦墩、利味埔、里胡里新堡、牙尔木、牙腊士、莪力亚、比耳亭、伯利、木可耳奇、土比林、比利法等处。外国进口之船,四千五百四十二只。道光十三年,货出口者三万二千万员,进口者二万一千万员。

《职方外纪》:欧逻巴西海迤北一带,至冰海,海岛大者曰谙厄利岛〈(即英吉利)〉,曰意尔兰大岛〈(英夷属岛)〉,其外小岛不下千百。意而兰大岛,经度五十三至五十八,气候极和,夏热不择阴,冬寒不需火。产兽畜极多,绝无毒物,其国奉教之初,因一王宫之婢,能识认真主,遂及王后国王以讫一国〈(其地有一湖,插木于内,入土一段化成铁,水中一段化成石,出水面方为原木也。旁一小岛,岛中一地洞常出怪异之形,或云炼罪地狱之口也)〉,谙厄利亚,经度五十至六十,纬度三度半至十三,气候融和,地方广大。分为三道,共学二所,共三十院〈(其地有怪石,能阻声,其长七丈,高二丈,隔石发大铳人寂不闻,故名聋石。有湖长百五十里,广五十里,中容三十小岛,有三奇事:一,鱼味甚佳,而皆无鬐翅。一,天静无风,倏起大浪,舟楫遇之无不破。一,有小岛无根,因风移动,人弗敢居,而草木极茂,孳息牛羊豕类极多。近有一地,死者不殓,但移其尸于山,千年不朽,子孙亦能认识。地无鼠,有从海舟来者,至此遂死,又有三湖,细流相通达,然其鱼绝不相往来,此水鱼误入彼水辄死。傍有海窖,潮甚时,窖吸其水而永不盈,潮退即喷水如山高。当吸水时,人立其侧,衣一沾水人即随水吸入窖中,如不沾水,虽近立亦无害)〉

《万国地理全图集》曰:英吉利国,乃海中两屿,其大者分二方,南曰英兰,北曰苏各兰,两者共名英吉利。其小岛曰倚耳兰,中隔海港,相离不远。北极出自四十九度五十八分至五十五度四十五分,偏东自二度至四十二度,英岛袤延方圆二十六万方里,居民一千五百万。耳兰岛九万六千方里,居民七百万丁,其海滨隅{奥土},港汊分歧,市埠遍布。苏各兰海之群岛亦稠,英国距荷佛两国不远,一日可渡,用火轮船,仅需半日。苏各兰之北,山岭不绝,与英岛之西相同。其山硗沙,其坦地则丰产。至以耳兰岛,则泽渚广延焉。英吉利岛褊小,其河不大,故国都即在但士江边,大船易入。山出石炭锡铜铁铅,而石炭最多,每年价银千万两。产骏马牛羊,共马百五十万,黄牛三百九十七万,羊二千六百二十四万。产大小麦谷,其谷不足食,必由外国运入。居民不织布,乃制铁纲机关而造之。每年所造呢羽哔叽等物,共计银千八百万两,其棉花布银,每年一万零二百万两,每年用棉花四十万七千石以织之,皆由外国运进。其务织者,共四十九万三千名,其机关巧细,但弱女幼子,亦可容易动之也。所用丝,由意大里及中国运入,所织价值,每年银三千万两。铁铜造铸机关,鸟枪大炮刀剑各项器械,价值银五千一百万两。道光十八年,所运之货,计价银一万四千八百万两,所运进者,其计银一万七千九百四十万两,故国用充裕。

英国现摄权者为女王,号捷胜,尚少年,聪慧英敏,经嫁与日耳曼之君。其大臣共十二位,谓管国帑大臣,审事大臣,持玺大臣,户部大臣,内国务宰相,外国务宰相,管印度国务大臣,水师部大臣,贸易部大臣等,馀有议士协办等,以治国政。又有大爵公侯,会议政事,又立绅士会以询问政务,筹办国饷。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只得外徙新地,昔皆往花旗国,今亦移至亚齐南之大地矣。英吉利分南北东西之部,南方七部,苏悉北干地苏利汉威利突悉等部,在此地海边有造船之广厂,英国兵船与商船所云集之处称谓港口也。各兵船回家之时,即到其口修理。其南方遍处山岗,树林荫,河流清,春夏万红千紫,其城邑乃干得布利教师所驻,大有殿堂,又绿威,系水手受伤之后,老迈所退之院。又风素耳地,乃王室隐逸避静之宫殿。东方各部,曰以邑,苏弗,千桥,匈丁敦林君,那耳威城,广追呢布,千桥邑,乃大英有名之书院,学儒攻书之地。中央各部,曰中悉瓦威士答弗,特未若丁翰,墨度,不敬翰,屋度,北翰敦,来悉特,北度其中系国都兰敦,居民百有四十七万四千名,其保罗殿堂特异,可纳罕超卓,其西殿亦然。两堂内立英杰名师之像,以旌其德。若论其通商,则远国之船,每年进其口者,一千零五十七只,英船进者,三千七百三十只。所有公银铺,每年所税本银,六千万两。如有财而欲置之安稳,则缴于银铺也。其城之穹桥下路各有奇异,其屋度,乃国之古书院,其北明翰,专造刀器铁皿。

北方各部分兰甲、突翰、北匈、西野、君北地,与苏国交界,其都系约古城,内建广大之殿。新堡系石炭之大门口,曼识特系属织造各项布之大邑。里味池系英国第次之港口,与花旗国广开通商,其居民二十万丁,另有大城邑,建于其国内。

西方各部,曰织执黑<疒支>度、门口、窝悉、五悉、孙悉,有海边,有港口,曰北多里、曰北来口,在最深之海隅,其八邑有人,夏月集会玩赏之处。

瓦勒部之居民,系属土蛮,言语不同,山岭险隘,此时众民向化,勤劳牧羊,出石炭焉。其城邑最少。苏各兰岛,南方丰沃,北方硗瘠,居民百计经营不知辛苦,远商外邦,故地寒而家富。其民奉拜天主,敬畏耶稣。分三十二部,其会城曰以丁堡,街舍最整,加剌我,织造布匹,运出者每年价银千馀万两。绿诺邑,有海港,亚北丁,系书院。

耳兰岛之居民,宽宏慷慨,宴会豪饮,惟奉加特力教。因崇其异端,惟僧是听,累生事端,甚激英国之怒。然其男上陈为兵,力战从不奔北。其会城曰土北林,南有港口,民十万七千。林勤马头,在耳国第三。北发乃马头第四。

英之海滨,多有海岛,南最大者,称为威地,山水清美,在佛海边,额西额耳西两岛,在西方,曼岛在苏葛兰一带,沿海撒多海岛,但天寒,麦谷难登。每年大半冰雪,其居民专务捕鱼。

《地球图说》:英吉利国,东南西北四面都界海,其二岛一名必力旦,一名爱耳兰。又南曰英兰岛,北曰苏各兰岛。英兰之民,约一千六百万,都城地名伦敦,城内民百五十万,大半耶稣教,小半天主教。国内义学不少,而极大书院有二:江一,曰坦米斯,土产羽毛布呢哔叽绵布羊毛布,绸缎磁器煤炭皮货锡铜铁铅等物。苏各兰之民约二百六十二万,统属耶稣教。盖二岛本系二国,明朝始合为一。土产羊牛煤炭羊毛布等物。再西方有一岛,名爱耳兰,百姓约八百万,城名特拔林。城内民三十万,大半天主教,小半耶稣教。民食蕃薯大麦奶饼豕肉。爱耳兰于嘉庆五年间,亦与英国并合,其民穷苦,岁徙居于花旗等国。

《地理备考》:英吉利国,在欧罗巴州之西北,北极出地五十度至六十一度止,经线自西三十五分起至十三度止,四面枕海,长约二千一百里,宽约一千零六十里。地面积方约十二万六千三百二十里,烟户二京二兆四亿口。山陵众多,峻峭者少。其在苏各兰岛内之奔内维斯山,乃通国之至大山也,高仅四百三十七丈。海岛甚多,四面回环,西面尤众。河之长者十三,湖之至大者八。通国田土稼穑,适敷所需,土产铜铁锡铅窝元硇砂纹石火石磁器信煤等物,地气温和,不时更变。瞑雾阴雨,寒多暑少。王位,男女皆得临御,惟以长幼为序,奉者加尔诺修教,其天主公教,国中壹尔兰大之人,奉者过千。若路得罗等各修教,亦有奉之者。技艺精巧,商舶众多。

曩时居民皆塞尔达人分派,后有哥度国人蓦占其土,驱逐其人。汉孝宣帝五凤年间,罗马国用兵,三十一载乃克其地,统归一部,历代兼摄。至四百七十五载,当罗马国衰弱,为卑勒敦人所据,后加利多尼亚地人,频扰其地,因求安各罗人协助,而安各罗人,反乘机占地,过半互分,七酋各霸一方。唐德宗贞元中,有豪酋平七国为一,旋有大尼国人据之。宋真宗天禧间,有给列尔美者,率舟师战败敌军,遂王本国。孝宗乾道八年时,君英黎给者,攻克壹尔兰大国,归于一统。元世祖至元中,嗣君并兼苏各兰国,归为一统。不久复分为二。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君薨无嗣,其苏各兰国王,因与先君姻戚,乃得临御本国,始合二国为一,称曰英吉利。乾隆四十年,所摄亚美里加州地,始行叛乱,驱逐英官,自立为国。乾隆五十八年,本国与佛兰西国交兵,九战方息。未几,佛兰西国君,复率舟师进攻,幸本国师船云集,拥塞河道不能进。嘉庆二十年,大败佛兰西于窝得尔禄,地方始安。道光十七年,给列尔美王薨后无嗣,其侄女维多里亚者接统,即本国现在之君也。本国有英吉利,苏各兰,壹尔兰大三国之分,其英吉利岛,分为五十二部。东方则六,一名多伦敦,乃国都也,建于达弥塞河岸。宫室之壮丽,工商之云集,货物之富有,皆欧罗巴州第一。西方则十二部,南方则十部,北方则六部,中央则十八部。其斯哥西亚,即苏各兰岛也,分为三十三小部,南方则十三部,北方则六部,中央则十四部。

其壹尔兰大岛,分为三十二部,东方则十二部,西方则五部,南方则六部,北方则九部,其国通商冲繁之地,内外不一。在海边者大半,在内地者三分之一。兼摄各地,五州之中皆有之。在欧罗巴州者,一名西利岛,大小共一百四十五座,地膏腴,丰谷果;一名漫岛,长百里,宽五十里,地面积方二百五十里,铁矿五谷,所产富庶;一名日尔塞岛,长四十里,宽三十里,地面积方七十里,山峻田腴;一名给尔尼塞,长三十里,宽二十里,回环百二十里,川野沃阔,四季温和;一名黑利科兰岛,人烟稀疏,惟多网罟;一名日巴拉尔大,在吕宋国内,延袤十馀里,三面环海,直接日巴拉尔大峡,惟一径达塞维里亚部,地势崭岩炮台,城池甚固,风景壮丽,五方辐辏;一名马尔大岛,长七十里,宽四十里,回环二百里,谷果茂盛,天气温和,昔属意大里亚国,今则归于本国。别有各岛,在亚细亚州,未里加州,美里加州,阿塞尼亚州之中。

《外国史略》曰:英吉利国,三洲环峙,小屿无数,亦西北岛国也。上古未通他国时,本山林土蛮,文身射猎,杀人祭鬼,惟与佛兰西人海边交易,有意大里国之罗马民,于汉宣帝十八年来踞此岛。佛国出军渡海御之,不能胜,又率大小船八百艘进攻之,连年交战,终为罗马所据。延及苏各兰以北,越二百年,始有耶稣之徒,来此传教化俗。宋文帝二十五年,罗马国衰,又招日耳曼撒逊之族,来此争战,迄三百年,遂由欧罗巴之北海,顺流下,遍肆劫掠。岛民有阿里弗者,潜探敌营,归领军士,突袭破之,而国基立焉。后大尼国来侵,焚掠民物,于宋英宗二年居民力战胜之。此英国兴隆之原也。英国北邻佛兰西,屡交战,互相胜负。明宪宗二十年,两国战息,其民始自营生。从欧罗巴学火药火器,学印书务艺术,学罗针航海,向崇克力斯顿天主教,至是始改耶稣教。然执天主教之西班亚王不信,为高大战舰来攻,英国募水手乘小船,以攻其高舰,忽大风,敌舟触礁,损破大半,遁回本国。自后英国振兴,商船遍航四海,于明万历年间,始通中国。万历三十年,复并苏各兰国,南北始合为一,但北岛之君欲立克力斯顿教,英人又逐之,而请荷兰之君以为之主。佛兰西恃强,屡与列西国交战,获胜,常思吞并。英人与他国连和,共为唇齿,以拒佛国。嗣后英国女王继位,竭心治国,选将练兵,战无不胜。佛国骄气渐敛,女王薨无后裔,于康熙五十二年,招日耳曼所属汉耶耳国之峨耳治为君。国益庶富,然常与佛兰西西班亚两国交战。当此时,英国于四方开新埠,因本国人稠地狭,田园不足耕,是以驶到亚默利加之境,开新埠,大兴贸易。既而欲增税饷,土民不从,且佛兰西西班亚又协助土民,于是亚默里利加人,遂自立国,即今花旗,名曰兼摄他国,亦名合众国,时乾隆四十七年也。

英国于大地之中,居西北隅。北极出地自四十九度五十八分,及五十度四十二分,中线偏东一度四十六分,偏西十度三十五分。国分三十部,大岛曰英吉利,曰苏各兰。小岛曰伊耳兰,苏各兰,居北方,天气甚寒,山高,少五谷,有草场,足资游牧。土民犷悍,言语不通,日肆劫掠。苏各兰之南,多物产艺五谷,今亦属于英吉利。英吉利地山平坦,水甘草肥,惟东方沙漠,无大河。南地则膏腴,饶物产,山虽不峻,而自北至南,绵亘直达国都。东北地有煤炭矿,西南地有锡铁,西为瓦里士部,山岭险隘,峒峡深邃,地硗而民良。伊耳兰岛西北多湖泽潴水,东南肥美,惜农无开垦之资。海港最阔者苏各兰。伊耳兰之西滨南有威地岛,崖谷奇峭,多异景,佛兰西港内有危耳尼日耳西等岛,伊耳兰海隅有漫岛,苏各兰西北有希白利群岛,北方有阿耳加群岛,最北有设兰群岛。此三岛,天气极寒,不生五谷,今不述焉。

英国无大河,最著名者为但西河,国都在焉,各国船皆泊于此。尚有得连地江,太西威邻江,士威江,威江,乌西江,其长者祗六十里。天气寒热均平,多雨露,故其气畅茂。田每亩比汉人六亩半,共一千三百七十四万六千九百馀亩,游牧草场二千六十五万馀亩,未垦地一千五十万亩,不足垦地,一千三百四十五万四千馀亩,统计五千七百九十五万二千馀亩。伊耳兰耕地,一千四百六十万三千馀亩,泽潴五百三十四万七百馀亩,湖四十五万五千馀亩,统计二千三十九万九千馀亩。物产较他国特异,因英船所至,多采奇葩,归国种植,天寒建暖房,护以玻璃瓦。马高大多力而驯良,最佳者价值三百两。牛亦高大,然止供乳肉耕田耳。绵羊毛造呢,山羊取乳,豕及五谷不敷食由他国运入。每年出铁价银二千万馀两,锡价银三十四万馀两,铅银八十三万馀两,煤炭最多,每年约二万四千馀石。

英吉利分四十邑,瓦利士分十二邑,苏各兰分三十二邑,伊耳兰分四部三十二邑。英都兰墩在但西河岸,英国大邑也,长六十里,阔四十五里。街市皆众,居民约二百万口。礼拜堂最大者保罗,礼拜堂长五十丈,阔二十五丈,高三十四丈。康熙年间,所建费银四百五十万两。其西方礼拜殿最古,国中名贤事迹,皆立碑于此,计之各商会馆及银局信局,尤他国所无。设学馆以传学术,有大桥跨但西河,泊船约万五千只,火轮大小九百只。建船厂以备修理,经费银岁计五百馀万,火车四万辆,载城内货物,出入都城。兰墩之东,有藏大炮及兵器之库,但西河,帆樯林立,城内外街衢阗塞烟火万家,亦海外一大都会也。其次邑曰曼食悉,居民十八万,机房织造坊不可胜数,恒用火为机关。其三邑曰利威浦,居民十六万,为商贾之大埠,与各国通商,泊船千馀,多火轮船,贸易最大者,花旗国为首。其四邑曰百官舍,居民十四万,制造五金各器处也。有鸟枪局,日造万馀枝出售,又布茂士港口,设大战舰厂木,市肆甚繁。苏各兰都曰以丁布,居民十二万,此最嘉之地,邑建山上,街路高高下下,书院中务学术者二千馀人。甲拉峨港口,在海边,居民二十万,英国通商第三大埠也。各制造局匠十馀万,故产瘠而通商广。伊耳兰都曰突林城,居民二十万,民不好贸易,惟务耕勤学。大港口曰哥耳其,居民十万,每年进船三十只,地极褊小,多城邑,无陆路,皆以舟相通。英人数万,往垦其地,英国人矫健,鲜疾病,重信义。男女肌肤白,睛或蓝或白或黑,常衣呢,冠用毡,剃发须,性好洁洗浴。气候或暖或凉,故终年穿暖衣,内著汗衫,一日数换。民多寿,常服者外背心短衫,内外二裤,冬则长袍,蹑皮靴。女用绸裹手编其发,首戴大帽,面挂薄帕,衣长衫数层,珠宝饰首,屋宇广大,因地气寒湿,盖藏甚密。有层楼,地铺花毡,窗悉玻璃,房设火炉,壁悬山水图画,爱洒扫,晨则饮茶食干糇,酥油冷肉,午则小食,大餐用牛羊鸡鹅饼面,饮小酒,饱后始饮葡萄汁,以牛肉为上膳。民常食惟荷兰薯,而伊耳兰之小民更贫苦。

君民皆无妾媵,无鬻子女者,男二十四岁以上,自度有俯畜之业,方议娶。娶妻不用媒妁,与女子自订可否,诺则告其父母而聘定焉。聘后往来,以知其情性,乃集两家亲朋,赴礼拜堂,请教师,祈上帝,遂为夫妇。妇将已有业产财帛,俱归其夫,终身无贰。生子数日,携至礼拜堂,教师浸于水内曰施浸礼。男女五岁入学,习天道圣经,及国史等书。十四五岁后,各择士农医匠商贾为终身之业。国人每岁迁移他国,多不回籍,而户口加增如故。四十五年前,英吉利民一千九百十四万。三十五年前,加增一千二百六十万九千八百。二十五年前,共计一千四百三十九万一千六百名。十五年前,共计一千六百五十三万七千名。五年前,一千八百六十六万四千七百名。是知四十五年之内,加增人户八百万名。女多于男,每百人中,务农者十之三,农夫二十五名内,以五名为田主,开矿者十之一,制造者十之一,为商贾者十之二,馀教师、法师、医生、武士、水手,故英民分五等,一曰五爵,即与中国公侯伯子男无异,二曰乡绅、文武官、法师、教师、医生、大商等,三曰贾匠及田主,四曰雇佣水手及农民,五曰贫乏之人。每年赒恤银一千二百万两,伊耳兰大农夫十八万,小农夫十六万,佣工八十八万,制造各物之人四十万,商贾及各匠百一十五万,乡绅富户二十一万,工人六十万,男仆十一万,侍婢六十七万,不务业者二十三万。国学生馆计三万八千间,入学者百二十七万,馀人用费,或自出,或捐自他人,或出自国家。小儿自二岁以上,又立赤子学,女人办之。其大学藏书六万本,盛膳以供养之,必艺术贯通,乃推用焉。刑名算学皆仿是,其学医术者,除病院外,别有院藏人身骸骨支体,全身筋脉,俾入院者察之,以知病原施药焉。

庶民务贸易,勤计算习经营,不避危难,有大兴作,不惜重资捐创。农器便利,不用耒耜,灌水皆以机关,有如骤雨,凡田一亩,每年出麦九石,豆十五石,红白萝卜二百馀石,以饲牲畜。荷兰薯六十石,乃庶民所食,统计五谷田地约七百五十万亩,草场一千七百万亩。英人好猎,立苑囿围场,秋月驰马射猎,不捕野兽于山林也。

制造之匠,纯用火机关,所藉以动机关者煤炭,每年出煤五万二千五百馀万石,矿深一百三十九丈,每年以一千二百万石,制火炮刀剑约价银五千一百万两。作工者三十万人,绵花多运自花旗,每年约三百四十五万石,价银四千二百八十万两。道光十五年运出绵布价值银四千六百五十万两,绵绸一千六百五十万两。古时英国绵布,皆由印度运回,获利甚重。今物价益减,工人多有缺食者。绵羊毛每年产九十三万石,由外运入者四十二万石,所造呢羽售于各国者,道光十七年价值银二千二十八万两,别有一百万两绒绵之价,其地织匠,共计四十万名。织造绸缎,每年用丝三十万石,前此多由欧罗巴列国买来,自道光二十三年以后,多由中国运入。道光十六年所买湖丝,共计银六百三十九万两,绸缎进口价银二百二十二万二千两。麻布莫妙于伊耳兰,道光十五年运出一千七百五十万丈,价值银一千一百二十万两,只供本国之用。每年书册纸四十五万五千石,纳饷银二百四十万两。他国运来之糖,每年约三百二千四万石,纳饷一千四百八十四万两,其质最粗,英人磋磨之,乃精且白。小酒税并造酒之器,一年约银一千二百八十二万三千两,火酒更广,饷银一千六百五十万两。

四面距海,民习水性,其先不出欧罗巴之外。万历年间,方远驶各海以开新埠,是时西班亚国,专揽外洋贸易,英国协力攻胜之。又与荷兰佛郎西交锋,获胜,沿海之国,乃皆通商。道光十八年,船共计二万六十六百只,别有载煤炭驶海各小船进口共计一万九十只。火轮船与花旗国往来,最大者长二十三丈阔三丈五尺,载一万九千一百石。尤大者载二万一千九百三十石,或用铁以作船身,久存不损。道光二十二年,运出之物,价值银一万四千一百万两。二十三年一万五千六百万两。二十四年,一万七千二百万两。二十五年相等。各国通商之数不在此,惟论中国而已。与中国贸易,二百馀年,起于前明,其始最微,每年不过几万两。近始饮茶,而茶口加增,昔设大公班衙为贸易之总,于道光十四年,散局贸易更旺。自与中国结好以后,尤有增益。于道光二十五年,粤省进口船共一百八十二只,运货银一千七十一万五千员,运出货价,过于运进货一倍。往往以现银交易,所纳船钞税项,是年共计银一百六十六万四千两。厦门所进船三十三只,运入货价银四十四万二千两,所运出货价银四万六千两,共计钞税银二万三千五百两。福州进口船五只,进口货价二十万六千两,运出者并所不能卖者,二十万五千两。宁波进口船八只,所运进货价银三万一千两,运出货价价银五万三千四百两,共约钞税银八千二百七十两。道光二十五年半载内所进上海船七十二只,运入货价银一百三十二万八千两,所出者七十七万二千两,税钞银一十四万九千两,通商之起原极微,而今日极大,利益万万。至于鸦片不正项之贸易,尚在其外也。

英国字母最少,翻译中国四书五经及各著述,又刊印逐日新闻纸以论国政,如各官宪政事有失,许百姓议之,故人恐受责于清议也。礼拜堂计一万一千六百间,伊耳兰二千一百六十八间,每间立教师及监司。逢礼拜日集会,诵祷讲道劝人修德,其中尚有崇正教之人,不设监司,惟请教师而已。此耶稣教,大半在苏各兰,与以耳兰之天主教,各不相入。

国立宰辅大臣,共商事务,国家费用,先与乡绅会议,而后征纳。通行银钱,一面印王象,一面书钱之名。国王薨,有子立子,无子立女。前世女主即位者五君,今女君立已五年,屡出巡幸,任民观瞻,不宴处深宫也。宗室储君,各食公爵俸禄,亦赴五爵公会议事,其储君统诸军士,为水师大提督,外有国帑银库律例国玺,国内事务,藩属地,水师务,印度部,商部,兵部,各大臣,有要务则国王召议事百十三员会议,与中国军机都察院无异。其下各有董事,虽官有迁调,其董事不易。政务以国帑大臣为首,与大臣筹画,其乡绅之会,则各邑士民所推迁者。议国大小事,每年征赋若干,大臣贤否,筹画藩属国事宜,斟酌邻国和战,变置律例,舌辩之士,尽可详悉妥议奏闻,其五爵之会亦如之。遇国有大臣擅权,其乡绅即禁止纳饷,计乡绅六百五十八人,自每年十二月至次年四五月皆云集焉。若乡绅有罪,惟同僚能监禁之。英国之人自立,悉赖此乡绅,苟或加害,则众皆协力抗拒。

英国赋税火酒小酒醋纸于道光十九年共计银四千四百一十四万六千馀两,印遗书,印新闻,印票担保等牌,共银二千二十五万二千五百两,屋窗马车犬骡马只猎务,约银八百一十五万四千四百两,邮驿递信,收银七百三万八千八百两,共计银四千六百四十七万九千两,计入国帑银约一万五千九百万两有奇。惟田赋盐课两项系贫民所纳,其馀赋税,皆富户日用之物而征焉。所出国帑军士钱粮,二千六十七万八百两,水师之费银,一千六百七十九万二千五百两,国之欠项息银,八千四百万有奇,火炮部四百八十九万四千两,文官俸禄银一百一十四万三千两,公使等俸禄银五十六万六千三百两外,尚有杂项之费用,所入仅敷所出。若所馀者多,则减税,所收者不足,则增税。经乡绅议定,每人一年收四百五十两,每一百必纳其三块,以充国帑,共纳银一千五百万两有奇。

通国所行之宝,系金块,价值银三两,分为二十银块,以此再分为十二块,亦用铜钱,十二块为一银块,以此铜钱再为四分也。但银钱重,船难多载,况计所有多不足用积贮又阻于通商,于是国立银局,内收税饷,出银票,以敷所用。道光初年所出银票,计价五千四百万两有馀,六年所贮现银三千万两有馀,故所最著者银票,在国中及大邑,任商人别立票来往川流,不须动支实项。非若他国银票滥用,致局少现银,受害无穷。列国中惟英国银局最信,各国之商,俱寄资取利焉。

道光二十二年,募军士十二万二千五百六十八名,骑兵侍卫三营,常步兵九十营,水师兵一百班,又募民壮二十万。各项战船,最大者十三只,载大炮百二十门,次者十二只,载炮一百门,又次者三十四只,载炮八十门,又次者二十五只,载炮六七十门。所载兵丁水手,自八百至六百不等,外有巡船及各项火轮船数百只。

英国属地,自欧罗巴日耳曼海口起,曰黑峨兰。屿西班亚南嘴头,曰义巴塔固城,意大里亚,曰马他等岛,在希腊西。曰以云群岛,此岛为英国之门户,保护最谨。英国公班于五印度国所摄权之地,分四大部,北曰旁葛剌,东曰马塔剌,西曰网买,中曰亚甲所。结约各国地,曰槟榔屿新埠头锡兰岛,在亚非利加。英国据其浪山地,亚非利加之最南头也。西方曰狮山旱北亚,沿海堡。曰亚加剌,此地广袤,林密难悉。在东海边。曰押新孙岛,希利拿岛,在东边。曰貌力突岛,西悉群岛,在亚默利加之北方。曰下加拿他,上加拿他,新报苏威,新苏各兰,盖瓦岛,新寻地。曰西北荒地,又英人所据,在默西哥海隅内之岛也。安地亚巴、巴突多、米尼加、吉那他、牙买加、门悉拉尼、益吉路加、因新地、多巴峨、突多拉、安威剌、丁剌、巴哈马群岛、北毋他,在亚默利加南方所居之地。曰地米剌剌等地,含士剌在新荷兰,奥大利亚洲,英人所据之地,在东边曰新南瓦勒地面山岛,其西方曰鹄港,南方人数未详。又有法兰岛,新亚兰岛,英人甫居之,香港岛,在亚拉百国西南之海峡。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