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净土生无生论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序

记称亲闻者。表禀承非谬也。教。髫年出家。即随师祖大和尚。往括苍普慈寺。听讲圆觉。末听此论。联翩浃旬。尔时敷文极畅。阐义至精。座下听众。无有一人。若身若心生懈倦。而不开悟者。惟教。神根既钝。兼之童稚无知。若聋瞽观场。不过随人泣笑而已。既返幽溪。年齿渐进。而好乐之念日臻。非但数听数承。兼复屡请屡问。随闻随记。散叶盈函。既无疑而不决。亦无义而不详。苟不贯之集之。何以益人益己。若夫方言巧拙。可曰责在我躬。其于造诣情微。敢将质诸来哲。入门者。请径升堂。而餐甘露。种种问桥。非所急也。

皇明天启六年岁在丙寅春王正月天台山幽溪后学沙门受教下笔序

净土生无生论序

昔杨次公云。赞辅弥陀教观者。其书山积。唯天台智者大师十疑论。最为首冠。宁讵知后次公六百许年。而更出我幽溪和尚。生无生论乎。括海藏以十门。融亿刹于一念。广古德之未备。阐今人所未闻。往生奥义。若指诸掌。盖自其三昧流出。故不可得而思议。生今之世。获睹是论。罔知猛省求生。岂不大可哀哉。发起之由。实始不慧。故亟图剞劂。用布大慈。愿戴发含齿。尽未来际。普沾法乳。悉悟无生。至若赞是功德。则有十方恒沙诸佛。广长舌在。毛道凡夫。聊序其大都尔。

门人四明闻龙和南撰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卷上

幽溪法孙 受教 记

△解释此论。科分为三。初释论题。

净土生无生论

论题六字。义具三重能所。所谓能生所生。能融所融。能论所论也。初能生所生者。净土二字为所生。生之一字为能生。所生净土。即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约其土体具有四种。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能生之人。即娑婆世界。念佛众生。体为二种。一分段身。二变易身。若分段生死之人。则四种净土。皆可求生。若变易生死之人。则惟求生上之三土。或二土一土。如韦提希。本是凡夫。厌同居秽。欣同居净。秪由随闻十六妙观。三惑一心顿破。即于当座。悟无生忍。不惟分见实报。亦乃分证寂光。非分段身。可求生四土乎。故约分段。收机则广。约变易。收机则狭。故我娑婆。具四土机。惟在进解与造行何如。又此二种。具四教机。及悠悠凡夫。虽具四教等。然皆回小向大。回遍向圆。总成一种圆顿之机尔。二能融所融者。净土生三字为所融。无生二字为能融。谓以无生。而融其生。以生而济其无生。所谓理因事济。虽一道不碍千差。事得理融。纵万殊无离一性是也。盖无生真如之理。苟无四种净土。与夫二种能生之机。则性具之理。终晦而不显。然而虽知有是事矣。苟不知事全即理。则四种净土。与夫二种能生之机。终离而不融。是故圆顿行人。修净土者。须以事而济乎理。炽然求生。以理而融乎事。生即无生。是则终日生。而未尝外乎无生。终日无生。而不妨乎生。岂与夫尚理者。触言而宾无。定谓无土可生。尚事者。触言而宗有。定谓有土可生。可同年而语哉。三能论所论者。净土生无生五字为所论。论之一字为能论。此论以析微为宗。断惑为趣。析微则无理不彰。断惑则无疑不破。可谓圆顿了义之指南。三身四土之心宗也。若以六字论广狭者。净土生三字。约事则狭。无生二字。约理则广。又净土生三字。事相繁多则广。无生二字。理一则狭。今以事而济乎理。理乃事中之理。以理而融乎事。事乃理中之事。会而归之。则非事非理。亦非广非狭也。又净土生无生五字。属所诠理事则广。论之一字。属能诠文字则狭。又论为能诠。包含所诠义理则广。上五字惟是所诠。所含则狭。若曰无离文字以说解脱。即文字以为总持。则非能诠非所诠。亦非广非狭也。若以论题。往收十门。则各有摄属。一真法界门。则冠一论。而净土生无生五字俱该。若身土缘起门。则净土二字之事。三心土相即门。四生佛不二门。亦净土生无生俱该。五法界为念。六境观相吞。七三观法尔。此之三门。则生无生三字。义两摄属。盖为念与境观。三观皆生字边事。若夫法界。与相吞法尔。则无生二字边事也。第八感应任运。第九彼此恒一。第十现未互在。此之三门。亦两摄属。如感应彼此现未六字。则生与净土三字边事。若夫任运恒一互在。则无生二字边事也。其不然者。则题目与论。两不相称。何以契贯散二华。总别之妙哉。至于五重释题。乃天台解经通轨。以之释论。终带牵强。况诸师业有私说。兹不繁用。大庄严论云。造论凡有五义。一者如金成器。令信解故。二者如华开敷。开示彼故。三者如食美膳。得法味故。四者如解文字。令修习故。五者如开宝箧。实证得故。今亦具含五义。采集诸经。以成一论。如金成器也。论立十门。门诠众妙。如华开敷也。理明性具。境会惟心。如食美膳也。既悟圆修。知土由心变。如解文字也。性中极乐。由修显发。如开宝箧也。

△二释作人。

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着。

大师。字无尽。别号有门。三衢姑蔑人。出家天台。居智者幽溪道场。四十余年。传弘天台教观。其所著述。有楞严玄义。圆通疏前茅。圆通疏。海印三昧。谓之楞严四书。又着净名无我疏。弥陀圆中钞。永嘉集注。般若融心论。性善恶论。幽溪文集等。今无生论。是其一也。其生平履践行实。具韩求仲太史所著高明寺碑。与教私记年谱。兹不备述。

△三释正文。大师。讲此论时。已有分判。今依旧科。毫无所加。大科为二。初皈命述意。二依义立论。初中三。初稽首三宝三。初两土佛宝。

稽首能仁圆满智  无量寿觉大导师

菩萨造论弘经。必先皈命三宝者。有二意。一归宗有在。知非臆说。二恳请冥加。不致纰谬。吾祖亦然。稽首即皈命之义。盖人之所重。莫大于命。命之所尊。莫大于首。今以最尊之首。稽叩于三宝足下。表我身命。无他所归。独归于三宝之至尊也。能仁等者。此土教主。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彰其用。寂默。显其体。今略称能仁者。以寂默智在于默。今存智在于说。故云能仁。能仁是别号。通号有十。第十名佛。佛者觉也。亦智也。天台释此有六种即。今云圆满智。乃究竟觉。然与众生理性。无二无别。故观经疏明理即佛云。此是圆智。圆觉诸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法智大师云。此是者。指大经众生即佛等。皆是本性圆觉。非三般若融即微妙。智不名圆。知一切法。一一含受一切诸法。全法是智。全智是法。待对斯绝。名圆觉诸法(云云)。然则众生虽具。无了因力。全以三智。而为三惑。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果圆。是故称佛为圆满智。无量寿觉。即西土教主阿弥陀佛。此中已翻为觉。故上以智代。大导师者。法华疏具列四种。谓通途慈悲。结缘。权实二智。若从疏洎亲。今是二智。亦具上二种。能仁则折以权道。从娑婆此岸将导之。无量寿则摄以实道。从极乐彼岸接引之。又能仁示以即实而权。无量寿示以即权而实。故二世尊。皆得称圆满智大导师。互存无在也。

△次两土法宝。

所说安养大乘经  了义了义至圆顿

佛之度生。示以形声二益。形则现身现通。声则以说以默。上所皈命佛。以形益也。今所归命法。以声益也。或问说为声益可尔。默既无言。何为声益。答曰。默为无声。乃说之待。令人得益。故亦声益。所说安养大乘经。且就娑婆教法。说极乐世界事者为言。义实含乎安养依正二报所宣之法。了义等者。赞佛所说净土法门。乃即权而实。即实而权。其中义理。无不了了也。圆顿者。圆则圆满具足。顿则即心即佛。至圆顿者。谓圆顿之至也。应云圆顿中之圆顿。了义圆顿。皆重言之者。如华严法华。皆了义圆顿之教。而此二经。皆赞净土往生法门。岂非了义中之了义。圆顿中之圆顿乎。如十念七日。专持名号。若得往生。便阶不退。何有了义圆顿更过于此。慈云大师所谓了义中之了义。大乘中之大乘。是也。

△三两土僧宝二。初菩萨僧。

妙德普贤观自在  势至清净大海众

妙德等诸大菩萨名号。已翻梵为华。若翻华为梵。则妙德。梵语文殊。普贤。梵语秘输颰陀。观自在。梵语婆娄吉低输。势至。梵语摩诃那钵。妙德普贤。则为能仁左右辅弼扬化弟子。观音势至。则为无量寿左右辅弼弟子。或在华严。或在法华。或在方等。如来宣说。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小弥陀经。鼓音王等经时。莫不砧椎相扣。主伴击扬。以成净佛国土之机。以摄往生清净之众。在此菩萨既尔。在彼大士亦然。譬如一主二臣。动静必俱。至于清净海众。皆法门之先达。华池之胜友。凡是西方僧宝。一一顶礼皈依。

△次声闻僧(问曰此等诸师亦大菩萨云何以声闻称之答曰传持佛法现声闻相故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

马鸣龙树及天亲  此土庐山莲社祖

天台智者并法智  古往今来弘法师

马鸣菩萨。即西天第十二祖。着起信论。发明系念西方。最为切要。龙树菩萨。西天第十四祖。南天竺人。于九旬内。诵通三藏。深入法忍。造大悲方便论。大无畏论。又着十住婆沙智度论等。多赞西方。劝人念佛。有偈云。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即得为现身。故我皈命礼。一家宗之为始祖云。天亲菩萨。北天竺人。造唯识金刚般若等论。仍着无量寿论。有求生净土偈。及五门修法。莲社祖者。莲社祖有七。初祖晋慧远法师。俗贾氏。雁门人。学通儒老。年二十余。见道安法师。因听讲般若。豁然开悟。乃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后入庐山。刺史桓伊。创东林居焉。影不出山者。三十余年。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时息心缁侣。绝尘信士。不期而至。望风遥集。共一百二十三人。结为莲社。名迹尤著者一十八人。六时礼诵。精进不退。十年三睹圣相。后般若台定起。见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侍立左右。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说苦空。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后七日果终。有杂文十卷。号庐山集。盛行于世。事详本传。文繁不录。此土念佛实始于远。故称为初祖焉。二祖长安善导光明法师。三祖南岳承远般舟法师。四祖长安法照五会法师。五祖新定少康台岩法师。六祖永明延寿智觉法师。七祖昭庆省常圆净法师。智者大师。讳智顗。华容人。俗姓陈氏。生时灵瑞不一。七岁入果愿寺。闻诵法华普门品。忽自忆记。宛如夙习。十五岁礼佛像。誓志出家。十八剃落。二十进受具戒。天嘉五年。谒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事详本传。今不具录。尝着十六观经疏。并十疑论。后于剡东石城弥勒像前。令弟子唱十六观经名。诫众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香台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定熏修。圣力道行。终不唐捐。言讫趺坐而化。法智大师。讳知礼。字约言。金姓。四明人。从宝云通公。传天台教观。出世承天。继住延庆。户外屦满。尝行法华般舟三昧。期生安养。后与十僧结社。约修忏三年。自焚其身。决取净土。杨文公亿。再三劝留。始允其请。着妙宗钞。以释观经义疏。人到于今。咸受其赐。古往今来弘法师者。古往即过去诸大耆宿等。今即现在诸大知识等。来即当来绍继宗风者。凡有一句一偈。赞及西方者。悉皆皈依也。

△次皈命求加。

我今皈命礼三宝  求乞冥加发神识

皈命求加。以发神识。则所论者。方上契佛心。中合祖意。可以下度含识。楞严经云。若有决定发菩提心。受持此咒者。此诸金刚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云云)是也。

△三述造论意。

敬采经论秘密旨  阐扬净土生无生

普使将来悟此门  断疑生信阶不退

此论所明净土。生即无生。生化两冥之旨。皆吾祖敬采经论。所诠秘密之道。毫无臆说。然于经则旨在言表。于论则旨在诠中。观其所用。则观经䟽。妙宗钞。其义居多。要知惟心净土。本性弥陀之理。非天台性具宗旨不明。非吾祖深契祖心不悟。是则四明。可谓深契佛祖之心宗。吾祖可谓妙悟法智之骨髓也。将来读此论。而悟此宗者。尚何深疑之不断。何圆信之不生。何不退之不阶哉。

△次依义立论二。初总列十门。

将造此论。立为十门。一一真法界门。二身土缘起门。三心土相即门。四生佛不二门。五法界为念门。六境观相吞门。七三观法尔门。八感应任运门。九彼此恒一门。十现未互在门。

问曰。今此十门。几迷几悟。几事几理。几因几果。答曰。一真法界。非迷非悟。身土缘起。有迷有悟。余之八门。皆属于悟。一真法界。一往言之属理。再往言之。能具一真法界属理。所具十种法界属事。然离能具无所具。离所具亦无能具。是则亦事亦理。非理非事。身土缘起。既全理而为事。且作属事。其实事理兼属。余之八门。皆即事即理。一真法界。约能具。则非因非果。约所具。亦因亦果。九界属因。佛界属果故也。身土缘起。亦因亦果。心土相即。生佛不二亦通因果。法界为念。境观相吞。三观法尔。此之三门属因。感应任运。彼此恒一。现未互在。此之三门。皆属于果。真俗体用。亦如是说。夫门名能通。如世门户。通人出入故。门义甚多。今且约三种。圆觉云。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佛性。乃以理为门也。楞严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乃以行为门也。法华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又曰以佛教门。出三界苦。乃以教为门也。今是教门。即以此论。而为能入之门。令人从教门。悟入一真法界。乃至悟入现未互在义故。

△次别释十门。初二门明根圆融具。次八门明枝流妙即。初二门明根源融具二。初一门明理性本具。次一门明事造方融。初中二。初标。

初一真法界门。

一真法界者。一则不二。真则不妄。不妄不二。是真法界。此则以无法为法。无界为界。乃以一真如妙性而为法界也。种种义味具如下释。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二依宗释义。西天祖师。凡有破立。必先说偈。以为论本。然后约义门。而解释之。今亦仿此。故先说偈。

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一真法界。即中道法性。有二种。一但中。如云外月。迥出二边。是故真俗。及十界依正。皆非性具。独以无身无土。无生无佛者。而为法身。如是之人与谈惟心本性。可也。谈惟心净土。本性弥陀。莫之可也。一圆中。如如意珠。即体圆。即莹彻。即具宝。虽是一珠。而有三义。虽是三义。但是一珠。故曰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是以能悟此。性具十界。依正融通。生佛无殊者。虽终日求生。而生即无生。虽无生。而不妨炽然求生。岂与夫谈无生。则碍于生。谈生。则碍于无生者。可同日而道哉。余谓谈净土者。苟微性具之旨。则惟心与净土。必岐为二。一真法界。性具法门。可不专务熟讲哉。

△次依宗释义二。初正释。次料简。初中二。初详释胜义。二结成宗偈。初又二。初直指人心。

论曰。一真法界。即众生本有心性。

一真法界。约果而言。即诸佛之所证得。今约因而言。故曰众生本有心性。是则众生诸佛。惟约迷悟而分。若夫性体。则生佛非殊。以非殊故。生佛不二。以迷悟故。因果差殊。今指不二者。以为惟心净土。本性弥陀。生即无生之论本。下之九门。莫不本乎此。

△次指心具德二。初列二义。

此之心性。具无量德。受无量名。

此之心性。指众生在因在迷之理性。然与佛在果在悟之证性。无二无别。故能具无量德。受无量名。惟其具此。故弥陀即我之本性。净土即我之惟心。是以无生而生。生即无生。具无量德。受无量名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今约众生。所具第一义谛。与佛究竟第一义谛。无少差殊故也。

△次释二义二。初释具无量德二。初徴德举要。

云何具无量德。举要言之。谓性体性量性具。

德既无量。不能枚举。今举其要。三性摄尽。众生迷此。而变为三惑。诸佛悟此。而转为三德。皆当体即是。故云变云转也。

△次据德释义三。初正释三德。次指同三谛。三引楞严证。初中二。初次第释义。次融通其理。初中三。初释性体。

云何性体。谓此心性。离四句。绝百非。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无坏。

有无等四句。但可名目世间法。一真法界。如大火聚。四边不可凑泊。是故若言其有。成增益谤。若言其无。成损减谤。若言双亦。成相违谤。若言双非。成戏论谤。绝百非者。四句为本。每句具足四句。成十六句。约三世各十六句。成四十八句。加已起。未起。成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共百句。句句皆非。故云百非。体性坚凝者。此之性体。如金刚宝。万物不能坏。能坏一切万物。一切者。烦恼生死也。故此心性。处烦恼海。若骊珠而独耀。居生死岸。如桂轮而独朗。故曰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无坏。

△次释性量。

云何性量。谓此心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世界有边。虚空无边。虚空有边。心性无边。现在有边。过未无边。过未有边。心性无边。无尽无尽。无量无量。

心性之量。乃以无量。而为之量。有量之量。必为三世之所迁移。十方之所局限。有迁移故。则有生灭。有局限故。则有去来。今之心性。既竖穷乎三世。复横遍乎十方。尚何生灭去来。能迁移为局限哉。夫世界。固无边矣。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是则世界。又有边也。虚空固无边矣。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虚空又有边也。现在无住。本无分齐矣。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言之。现在有边。过未无边也。过去未来。本无涯涘矣。以心性言之。过未有边。心性无边也。总而言之。秪可言其无尽无尽。无量无量而已。

△三释性具。

云何性具。谓此心性。具十法界。谓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修罗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此是假名。复有正报。谓佛五阴。菩萨五阴。乃至地狱五阴。此是实法。复有依报。谓佛国土。菩萨国土。乃至地狱国土。

祖师云。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今家之言性具者。十法界也。若单言性具佛界。性善缘因。性净了因。善净不二。即善正因。如是之义。何经不谭。何师不说。

惟性具九界。性恶缘因性染了因。染恶不二。即恶正因。非华严。法华。维摩。圆觉。楞严。而不谈。非智者。荆溪。四明。幽溪。而不阐也。此是假名。名者实之宾。有假名。必有实法。即十界五阴。有正果。必有依报。即十界国土。如是依正。居一性中。即之弥分。派之弥合。此之性具。既即性体性量。故荆溪大师云。十方净秽。卷舒同在于刹那。一念色心。包罗遍收于法界。并天真本具。非缘起新成。得此为本。然后可以谭惟心净土。本性弥陀也。初次第释义竟。

△次融通其理。

令易解故。作三种分别。得意为言。即性具。是性体性量。性体离过绝非。即性具十界。离过绝非。性体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不坏。性具十界亦然。性量竖穷横遍。无尽无尽。无量无量。性具十界亦然。正报五阴。同性体性量。清净周遍。依报国土亦然。

令易解者。为初机也。得意言者。从实际也。是以非开张。不足以生解。非融通。不能令得意。盖性之三德。本是一体。故趣举一德。一必具二。体既如是。余亦复然。今文正意。为明性具。是故文中。先举性具。以为语端。然后以体量。即而融之。莫不同体之与量。离过绝非。乃至无量无量。虽正意在具。而言中之意。又在众生五阴。即佛界五阴。众生国土。即佛国土。故曰性具十界既尔。正报依报亦然。初正释三德竟。

△次指同三谛。

此之三法。亦名三谛。性体即中谛。性量即真谛。性具即俗谛。

此之下。总指大体。性体下。别指方隅。性体即中谛以。以其绝待故能统一切法也。性量即真谛者。以其廓彻故能泯一切法也。性具即俗谛者。以其具足十界。故能立一切法也。此中指同三谛以为下文。引证张本。

△三引楞严证二。初引果德文。次引因性文。意谓若无果德文证。则众生性具。同于流转。若无因性文证。则如来果德涉乎修证。二义善成。方悟一切诸佛。但证众生理本。一切众生。但迷诸佛圆成。今先引果德文三。初证性量真谛。

故楞严经云。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水火风。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声香味触法。非眼界。乃至非意识界。非无明。乃至非老死。非无明尽。乃至非老死尽。非苦集灭道。非智非得。非檀那。乃至非般剌若。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非三耶三菩。非常乐我净。此即性量无相。是为真谛。

佛说三谛。有二种。一圆融三谛。二隔历三谛。如仁王璎珞所明者。隔历三谛也。三谛隔历。各不相收。如曰真则纤尘必尽。俗则万法皆成。中则二边叵得是也。楞严所明者。圆融三谛也。三谛圆融。不可思议。举一即三。如曰真则万法昭然。俗则纤尘必尽。中则绝待双融是也。今文所引。乃不思议大真谛。如十界俱非。非真谛乎。此中最初非心空。根尘识三。留守本谛。而凡情俱尽可也。而又并十二因缘。四谛二乘之法。而俱非之。岂非本谛之空。而亦空乎。乃至六度三号四德俱非。岂不菩萨佛果中道而俱空乎。正天台所谓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也。

△次证性具俗谛。

而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水火风。即六凡。即二乘。乃至即如来。常乐我净。此则性具十界。是为俗谛。

此中所引。乃不思议大俗谛。如十界俱即。非俗谛乎。至于中间。即六凡法界。此留守本谛。而森罗昭然可也。而又并十二因缘四谛。而俱即之。岂非二乘真谛。而亦立乎。乃至六度。三号四德俱即。岂不菩萨佛中道而俱立乎。正天台所谓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也。

△三证性体中谛。

而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即性体统摄是为中谛。

此中所引。乃不思议大中谛。如十界俱离即离非。是即非即。非中谛乎。至于末后。六度三号四德俱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留守本谛。中道双遮双照可也。而又并六凡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岂非俗亦中乎。又并二乘。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是非真亦中乎。正天台所谓一中一切中。无真无俗而不中也。而此十界三谛。乃如来果地。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圆照法界。究竟之相。既有假名。岂无五阴国土。四明云。至于果成。十皆究竟。此之谓也。

△次引因性文为二。初证性中三德。

又云如来藏。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莫不如是。地水火风空见识。即性具也。清净本然。即性体也。周遍法界。即性量也。

众生因性。所有依正二法。不外七大。一一大既皆称性。即性具也。又一一皆云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即性具之法。即性体性量。莫不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一一称性。周遍法界也。

△次证具即三德。

又云地水火风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即依报国土性体性量也。见识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即正报五阴。性体性量也。

上证性中三德。义犹统总。今证具即三德。乃约性中所具七大。分依正二报。即性体性量。岂非楞严一经即明性具法门。与体德量德。无二无别哉。

△次释受无量名。二。初徴名举要。

云何受无量名。举要言之。此之心性。或名空如来藏。或名真如佛性。或名庵摩罗识。或名大圆镜智。或名菩提涅槃。

天台大师云。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举一蔽诸。今亦例立。性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举七以蔽诸。此之七名。本出楞严。彼明如来果位七名。温陵师云。一法不立烦恼荡尽。曰空如来藏。不忘不变。曰真如。离过绝非。曰佛性。分别一切。而无染着。曰庵摩罗识。洞照万法。而无分别。曰大圆镜智。诸佛所得。曰菩提。寂静常乐。曰涅槃。今引证众生心性者。众生性具之德。含藏一切。而无积聚。故名空如来藏。性体性量。本来清净。不妄不变。故名真如。性体性量。离过绝非。故名佛性。性体性量。如杲日昭昭。分别一切。而无染着。故名庵摩罗识。性体性量。洞照万法。而无分别。故名大圆镜智。性体性量。即圆明大觉。故名菩提。性体性量。具常乐我净。故名涅槃。以其具足三因。及五佛性故也。

△次融通名德。

性体性量。名空如来藏。即性具十界。五阴国土。名空如来藏。性体性量。名真如佛性。即性具十界。五阴国土。名真如佛性。乃至性体性量。名菩提涅槃。即性具十界。五阴国土。名菩提涅槃。

前明三德中。既已融通其理。即性具是性体性量。今文复融通。名之与德。性体性量。名空如来藏。即性具十界。五阴国土。名空如来藏等。然则惟心净土。本性弥陀。生即无生。可不信诸。何也。盖十界依正。既皆性具。即性体性量。而名之与德。性本融通。是则众生在理。迷则俱迷。不惟迷于九界。即佛界亦复成迷。诸佛究竟。悟则俱悟。不惟悟于佛界。即九界亦复成悟。迷时即寂光金宝。而转为苦域泥沙。悟时则同居泥沙。而转为寂光金宝。此犹约舍秽究竟。取净穷源而说。若净秽平等。无舍无取。岂不以究竟。苦域泥沙。以为寂光金宝。以至果成。十皆究竟故也。以是而言。则理性苦域泥沙。即性体性量。一一称性。离染周遍。岂不娑婆秽土。原遍西方极乐果人。不离此土。生即无生。无生而生之义成矣。

△次结成宗偈。

故曰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结前引楞严。因果二性。立宗述偈。其义善成。是则世人。一切疑惑。悉应于此。一真法界门中。一时顿断。但世间之疑。有倒有正。若涉事寻常耳目见闻者。则信其有。六合之外。不见不闻者。则疑其无。此疑之正者也。又有远大之事。非见闻所及。反信其有。近小之事。见闻所及。反疑其无。此疑之倒者也。若众生心性之三德。性体性量。乃果地之所究竟。非众生耳目所及者。反信其有。一言性具之德。现前一念。本来具足。反疑其无。楞严所谓如我垂手。等无有异。此等名为。迷中倍人是也。又有能信具佛界。不信具九界者。能信具四圣。不信具六凡者。能信具三善道。不信具三恶道者。能信具十界正报。不信具十界依报者。此等皆得。名为迷中倍人也。

△次料简二初难初后俱堕。

问曰。此一真法界。为初心是。为后心是。若初心是。应无七名。若后心是。应无九界。初后俱堕。立义不成。

此一真下。立二难本。若初心下。建立二难。初后俱堕下。结成难势。初心者。理即位人也。后心者。究竟位人也。初心应无七名者。以果难因。以显难隐也。后心应无九界者。以因难果。以隐难显也。天台大师云。事可比知。如孙刘相显。了然在目。理具难知。如曹公相隐解衣方见。然此隐显。佛与众生。皆各有之。若诸佛果人。则佛界显。而九界隐。众生因人。则佛界隐。而九界显。以之合喻。则曹公天子相隐。而奸雄相显。先主帝王相显。而枭雄相隐。隐显似殊。性具不异也。

△次释初后俱善二。初释。次结。初中二。初据难立义。

答曰。此正显初心是。以初心是故。方有后心是。以后心是故。方显初心是。

此者指前立宗述偈。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等也。正显初心是者。前所说具无量德。受无量名。皆理即初心。当体即是。惟即是故。方有果地。究竟后心即是。然非初不能显后。非后不能显初。下文明之。

△次依义释难二。初立义。

云何以初心是。方有后心是。如果地依正融通。色心不二。垂形九界。方便度生。悉由证此。因心所具。

果地六句。初二句。法报二身。寂光实报二土。法身则以虚空为座。即身即土。即土即身。故曰依正融通。报身即以实报为土。常住五阴而为色心。全法性起。故云不二。良由本具。今得究显。次垂形二句。从大体以起大用。苟非性具九法界者。至此果成。何能繁兴大用哉。悉由下结成上义。

△次引证二。初泛引。

故曰。诸佛果地融通。但证众生理本。故得称性施设。无谋而应。若不然者。何异小乘外道。作意神通。

诸佛果地二句。证初二句大体。故得称性二句。证次二句大用。若不然下。举劣况胜。小乘神通。作意而有。外道神通。依物而成。秪由无本可据故也。

△次的引。前泛引。亦是天台祖教。未明指人。故成泛引。今则明指法智大师妙宗钞文。故名的引。

故法智大师云。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切假实。三乘人天。下至蛣𧏙。地狱色心。皆须六即。辨其初后。所谓理蛣𧏙。名字乃至究竟蛣𧏙。以论十界。皆理性故。无非法界。一不可改。故名字去。不惟显佛。九亦同彰。至于果成。十皆究竟。

文有二段。初泛明。既曰六即之义。不专在佛。是则不惟理即。性具十界。分真究竟。亦约十界而判。一切假实。总举假名一千。五阴一千。国土一千。不专在佛。即佛界。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三法界。人天下至。该修罗饿鬼四法界。蛣𧏙。畜生法界之至微者。并地狱法界。共为十种。世间有情类尽。色心则总举依正。乃成五阴。单色无心。乃成国土。如是十界三千。皆须六即。辨其初后。是则举十界。依正二报。凡是性具。一色一心。皆可以六即判之。所谓下二的判。文中但拈界及微者。如畜生道中。顺足以丸其粪。倒足以推其车者。皆可以六即判之。故曰所谓理蛣𧏙云云。何以故。以论十界。皆理性故。无非法界。一不可改。言性具十界。无不即性体性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也。故名字去。结成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之意。此段文。总证初心是。方有后心是也。

△次释后心是。方显初心是。

云何后心是。方显初心是。正由后心果地。全证众生理本。故果地七种名目。悉是众生性德美称。但众生在迷。性德不显。故无此称。克论性德。岂可言无。

众生理具。诸佛果成。二二相成。方为圆道。盖后非初不有。初非后不彰。今文释成后义。故曰正由后心果地。全证众生理本。苟初心不具。七种美称。果地云何得证。如是功德。但众生下。释疑可知。

△次结。

故初后俱善。立义成矣。

夫疑为信障。亦是悟门。如前疑难苟蕴之在怀。岂不为性具法门之信障。今陈疑决答。群疑冰泮。岂不为生即无生之悟门。故凡造论。必设问答。以发明之。庶疑无不决。信无不生。此立辨难。阐明奥旨。力重千钧。学者疑深玩之。

△次一门明事造方融者。对前科而言。以由众生理性本具。故今事造方融也。然论本意。明求生净土。在于事造。而此事造。法体本融。乃生本无生。但事造属末。理具属本。本非末不显。末非本不融。二二相成。为论本意。故科之云。事造方融。文分为二。初标。

二身土缘起门。

缘者。因缘也。起者。生起也。因缘为能生。身土为所生。中论所谓因缘所生法是也。以论为门。义如前释。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一真法界性。不变能随缘。三身及四土。悉由心变造。

一真法界性。言其体也。不变能随缘。言其能也。三身及四土。言随缘所造之事也。悉由心变造者。会事归理。会所归能也。变造之名。出华严楞伽二经。四明尊者云。造通四教。变惟属圆。义兼于别。分但不但。但中佛性。如纯善人。不能作恶。为恶人逼。强作诸恶。性变为恶。不但中。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虽同恶人。作诸恶事。其性不变。今文既云。不变能随缘。正以圆中。而为佛性。

△次依宗释义二。初通明诸法。二的明此宗。初中二。初明不变随缘。二明随缘不变。初又三。初释第一句以立根本。

论曰。一真法界性。即前文所明性体性量性具也。

一真法界。性体性量性具。本也。性也。理也。体也。所造三身四土。末也。相也。事也。用也。体微用不彰。用微体不立。论欲明身土之用。苟不先指一性理体。以为根本。则用无所立。义无所归。故先释第一句。以为根本。

△次释第二句显前功德三。初法。

教中说。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者。正由性体性量即性具故。

教中者。泛举经论也。若欲的指。起信论虽彰其名。不若楞严经。盛阐其义。如七大莫不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此言不变也。而一一皆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此言随缘也。既言清净本然而随缘。岂非能随其缘而不变。正由性体性量即性具。亦唯此文。涣彰其义。如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非性具乎。又曰一一清净本然。非性体乎。又曰周遍法界。非性量乎。前文已明。今不繁释。

△次譬。

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

君子不器。语出论语。朱子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论引以譬一真法性之中。体无不具。故能随净缘。能造佛界之善。随染缘。能造九界之恶也。

△三证二。初引经。

故晋译华严经云。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

华严有二译。一晋译。二唐译。天台大师生于梁代。而说法于陈隋。故凡引证。皆是晋译。今仍大师所用。故引晋译。

△次释义二。初释随缘变造。

谓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随染缘。造事中九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随净缘。造事中佛法界。

夫性有善恶。缘有染净。性具佛界为善。全性起三观之修为净。性具九界为恶。全性起三惑之修为染。缘虽染净不同。能从善恶而起。善恶之性。在真如中。其体融通。皆不分而分。分而不分者也。或问九界之中。六凡见思。可云为染。三乘本修空观。菩萨本修假中二观。云何亦判为染。答曰。二乘修空。虽异六凡。其所修者。正顺尘沙。菩萨假中。虽异二乘。其所修者。正顺无明。是以九界概判惑染。以其不知修从性起。逆三德性故也。惟圆顿教。初心即知全三惑染是三德性。能全性起修。是故若空若假若中。皆称为顺为净也。

△次释能生所以二。初释。

所以能者。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称能。

圆顿教人。妙解妙行。及所重者。华严能之一字。非惟随净缘。造修善谓之为能。即随染缘造修恶。亦谓之能。染净虽复差殊。能性无二无别。既无二别。是则本无染净之分。今秪就众生迷情。谓之为染。诸佛悟理。谓之为净尔。然而归功有在。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称能。

△次证。

天台家言。并由理具。方有事用。此之谓也。

天台家言者。荆溪大师十不二门中文也。引证华严能随之文。有三义。曰理具。曰事造。曰二缘。今文但证二。意已含三。

△三释三四句结成所由。

是知事中十法界。三身四土。悉由真如随缘变造。

事中十法界。总约生佛依正而言。三身。则别约佛界而言。乃略土而存身。四土。则通约十法界而言。乃略身而存土。盖三身则惟佛有之。菩萨虽具。终未究竟。四土则佛界具有。菩萨有三。二乘有二。六凡惟一。即同居土也。如是十界。身之与土。悉由真如一性。理具三千。随染净缘。变造三千。初明不变随缘竟。

△次明随缘不变二。初释。

既曰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则事中染净身土当体即真。无一丝毫。可加损于其间者。

若别教但中之理。既变而方随缘。安得随缘而能不变。此如淳善人。本不能恶。为恶人逼而强作诸恶。故说此善人。今不淳矣。今圆教圆中。性具诸法。乃真如既不变而随缘。岂不虽随缘而不变。惟其不变。故事中不惟清净身土。当体即真。即染污身土。亦当体即真。是则于净身土。无一毫而加于性。于染身土。无一毫而损其真。

△次证。

楞严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

不变随缘之义。有理实。有情虚。九法界众生。迷理实以为情虚。故随缘变造九界依之与正。佛法界人。达情虚而为理实。故随缘变造佛法界依之与正。如见与见缘。并所想相。以情虚故。本无所有。而众生迷之以为实有。惟十方诸佛。与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达情本虚。故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情虚既去。而理实自现。故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以此文而印证此理。最为允当。初通明诸法竟。

△次的明此宗二。初发明宗义。二结归显旨。初又二。初明不变随缘。

若然。则娑婆极乐。此世众生。当生九品。弥陀已成吾心当果。悉由心性之所变造。

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义既成。今乃会而归之。以明今宗求生极乐之事。莫非不变而随缘。文中先举随缘之事。约土则有此彼之殊。故曰娑婆极乐。约因则有现未之异。故曰此世众生。当生九品。约果则有己他之别故曰弥陀已成。吾心当果。然后略点不变之旨。故曰悉由心性之所变造。要知随缘之事。悉由真如变造而已。立此以为根本。可以发明随缘不变之义。

△次明随缘之变。

心具而造。岂分能所。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果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当处皆是心性。

心具而造。岂分能所二句立根本。泯能所忘待对也。盖约事。虽有彼此现未己他之殊。约理实无身土因果生佛之异。是则即心是佛二句。泯因果也。次二句。泯彼此也。次二句。泯现未也。皆以心性泯之俾因果混为一致。彼此融为一体。现未会为一家。何以故。能造因缘。及所造法。当处皆是心性故也。

△次结归显旨。

故明此宗而求生乐土者。乃生与无生。两冥之至道也。

明此宗者。悟随缘不变无生之理也。求生乐土者。炽然求生。净土不变随缘之事也。不变随缘。不妨无生而生。随缘不变。不妨生而无生。生而无生。则冥其生。无生而生。则冥无生。合而言之。岂非生与无生两冥之至道乎。

△次八门明枝流妙即二。初二门明所生身土。次六门。明能生因果。初二明所生身土二。初一门。约依报论妙二。初标。

三心土相即门。

此门以心土远近为离。以性无远近为即。心即是性。土不外心。乃会心土为一致。融心性为一体。以了乎生即无生。无生而生也。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西方安乐土。去此十万亿。与我介尔心。初无彼此异。

初二句。言其远也。次二句。言其近也。两者合而言之。盖是示其即远而近。即近而远。以明其非远非近。论功行。一生可也。经年可也。七日可也。十念可也。一念可也。论往生。则壮士屈伸臂顷可到也。诸佛弹指声中可到也。以其非远非近。忘能忘所故。

△次依宗释义二。初释初二句明远三。初引经。

论曰。佛说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经云从是者。自娑婆世界中南阎浮提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西而去。如是尽一娑婆。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四大部洲。谓之一世界。世谓迁流。有日月岁时。三世变易。界谓方位。有东西南北十方疆界。从此西去。凡过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方有世界。名曰极乐。言彼国土。无寒暑推迁。直登不退。则无生死苦矣。无五欲尘劳。心得自在。则无烦恼苦矣。耳闻目见。根根尘尘无非妙法。惟是念佛念法念僧。则无业系苦矣。众生生者。皆正定聚。得不退转。诸世界中乐之至者。故名极乐。种种乐事。不能枚引。具如大弥陀经十六观等经中说。

△次释数。

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大海。百亿铁围山。名一佛土。十千为万。十万为亿。

百亿日月者。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以此百亿日月等。为一佛土。如是从此。凡过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方名为极乐世界。

△三结成。

一佛国土。已自广大。况亿佛国土乎。况十万亿乎。是则极乐国土去此甚远。

先以一佛国土。况亿佛国土。次以亿佛国土。况十万亿佛土。以此而言。极乐世界。去此娑婆。岂不甚远。

△次释后二句不远二。初正释。次料简。初又三。初明不远之由。

博地凡夫。念佛求生弹指即到者。正由生吾心所具之佛土也。

博。大也。凡。众也。夫者。人也。古者人长一丈。称为丈夫。诗甫田注疏。夫者辅相之德。而可倚仗谓之丈夫。今通指大地或悠悠凡夫。或四教未破惑位外凡之人。既无道力可凭。又无神足可恃。然但一心念佛。或暂或久。求生极乐。而临命终时。弹指即到者。正由人心性中。本具极乐佛界之依报。即性体而清净本然。即性量而周遍法界。以极乐在吾心内。近近之一隅。岂足以为远哉。

△次明心之相状。

言介尔心者。即凡夫念佛之心也。刹那之心至微至劣故称介尔。

介尔者。即刹那初起至促之念。毗昙云。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此名一瞬。六十瞬为一息。仁王云一刹那有九十生灭。是则介尔者。至促至速。至微至劣。

△三明心土相即。

谓十万亿远之佛土。居于凡夫介尔之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故曰初无彼此异。

十万亿土。言其远也。大也。介尔妄心。言其近也。小也。即心是土。则小者近者之心。而即是极远极大之佛土。即土是心。则大者远者之佛土。即是最促最劣之妄心。有何彼此异哉。

△次料简二。初以小不包远。

问曰。介尔之心居于方寸。云何能包许远佛土。

此以凡夫性相不融。真妄未会之疑情。而难于性相不二。真妄无差之妙论。如此之疑非独初心未入佛教者有之。即久在释门。拘于一墟束于一教。作人天师者。亦复有之。苟不精于天台之教。鲜不生乎疑谤者也。

△次依真妄不二释三。初法二。初略明。

答曰。介尔之心。昧者谓小。达人大观。真妄无二。

迷者。昧性而执相。故以念为小为近。极乐为大为远。悟者。即相而观性。不以念为小为近。亦不以土为大为远。达其本如。故真妄无二。

△次释成。

盖此妄心。全性而起。性既无边。心亦无际。

所以真妄无二者。何也。盖此妄心。乃全性而起。能起之性。既自无边。所起之念。岂有涯际。

△次譬。

性如大海。心似浮沤。全海为沤。沤还匝海。

楞严经两处出海沤喻。第二卷云。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乃喻众生认妄为真。非此中喻意也。第六卷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乃喻真觉大空。世界三者。展转相比。小之又小。亦非此中喻意也。今初二句。且以海大沤小。以喻性大念小。次二句方融通之。全海为沤。喻全性为念。沤还匝海。喻全念是性。性既无边。念岂有际乎。

△三合二。初正合。

盖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乃全性以为念。喻全海为沤。随缘不变。乃全念而是性。喻全沤匝海。

△次结责。

既曰随缘不变。岂可以真妄而局大小哉。

前文虽用从本起末。会末即本而正意在第二句。故今结责但用随缘不变。盖设若随缘而体变。则可以真妄而局大小。既不如是。则心土相即之宗成矣。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卷上

释义

问桥

佛祖建立种种法门。以济度人。犹如桥梁。众生但当依之而修。不当于能诠言教上而计其辞之巧拙也。犹如行路逢桥。不履而行。徒问何为。但欲究其桥之来历。未免稽留道路。不能前进。故方等陀罗尼经第三卷有问桥之喻。具如彼明。

论记

声闻僧

问曰。此等诸师亦大菩萨。云何以声闻称之。答曰。此中且以传持佛法。现声闻相故。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

三因五佛性

众生各有本具之理为正因。本具之智为了因。本具之行为缘因。五佛性者如上三因佛性。更加二转依果。所谓菩提为果性。涅槃为果果性是也。

佛具四土菩萨三土

问曰。若别地圆住以上。分证寂光。亦应具四土。若未登住地仅断见思。亦止二土。云何菩萨具三土耶。答曰。寂光一土有与夺二义。与之则住地以上。皆名分证寂光。夺之则等觉以还。仅名报土。所谓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是也。此中是约夺义。故曰三土。

见与见缘并所想相

见是八识见分。见缘是八识相分。见相二分。皆依他起性。所想相者。此不了依他而起遍计。

正定聚

聚者类也。定以决定为义。一切众生。凡有三类不同。必入涅槃能破颠倒名正定聚。必入恶趣不能破倒名邪定聚。得因缘能破不得不能名不定聚。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卷下

幽溪法孙 受教 记

△次一门约正报论妙二初标。

四生佛不二门。

此门以迷悟为二。心性为不二。即心性而为迷悟。则不二而二。即迷悟而是心性。即二而不二。令知从本以为末。循末而返本也。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阿弥与凡夫。迷悟虽有殊。佛心众生心。究竟无有二。

阿弥果人。厥位居悟。凡夫因人。厥位居迷。迷悟虽复差殊。心性云何有二。

△次依宗释义二。初释初二句。约相明不二而二。初正明二。初明弥陀悟相。

论曰。阿弥陀佛者。果人也。成就三身。四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

三身者。法报应也。本觉满。成法身。始觉满。成报身。始本一合始本俱忘。能起大用。成应身。四智者。一大圆镜智。谓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二平等性智。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三妙观察智。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第。复知众生根性乐欲。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四成所作智。谓如来为欲利乐诸众生故。普于十方世界。示现种种神通变化。引诸众生。令入圣道。成本愿力。所应作事。十力者。一处非处力。知一切因缘果报定相。从如是因缘。生如是果报。悉皆知之。二业智力。知一切众生。过现未来诸业诸受。三定力。知一切诸禅三昧。四根力。知他众生诸根上中下品。五欲力。知他众生种种乐欲。六性力。知世间种种性。七至处力。知一切道至处相。八宿命力。知一世乃至无量世中。姓名苦乐寿命长短等。九天眼力。见众生生时死时。善道恶道等。十漏尽力。自知我生已尽。不受后有。知诸众生各各以何等因缘得涅槃。四无所畏者。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无畏。四说苦尽道无畏。于大众中。广说自他智断。既决定无所失。则无恐惧之相也。十八不共法者。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意无失。四无不定心。五无异想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念无减。九精进无减。十智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知过去无碍。十七知现在无碍。十八知未来无碍。凡是诸佛。皆有如是悟相。今则指弥陀悟相不外如是功德。

△次明众生迷相。

凡夫者。因人也。具足无量恒沙烦恼。造作无量恒沙业系。当受无量恒沙生死。

烦恼者。惑道也。亦名烦恼障。略则三惑。业系者。业道也。亦名业障。略则十善十恶。生死者。苦道也。亦名报障。略则分段变易二种生死。皆云无量恒沙从广而言也。

△次约譬结。

迷悟之相譬如云泥。

佛法之高。如云在天。众生之下。如泥在地。迷悟之相自殊。高下之位成异。

△次释次二句。约性二而不二。初通明不二。二释成此宗。初又五。初性相对显。

言究竟不二者。谓据相而言。则不二而二。约性而论。则二而不二。

据相而言。如上所明。是则迷悟天渊。宛尔成二。约性而言。如下所明。是则生佛体同。昭然不二。若果二也。云何能融归不二。果不二也。云何能岐之为二。要知二者。乃全本而为末。如全水为波。不二之二也。不二者。乃全末而为本。如全波为水。二而不二也。本末因依。体用交互。二而不二。不乏旨归。

△二展转释成。本科既云展转释成。不须更引他文来释。二。初约迷悟释成。

盖诸佛乃悟众生心内诸佛。众生乃迷诸佛心内众生。

生之与佛。不二而二。心之与性。二而不二。盖约能造所造言之。乃全不二者以为二。结能具所具言之。乃全二者以为不二。

△次约三德释成。

所以悟者。悟众生本具性体性量性具也。所以迷者。迷诸佛所证性体性量性具也。

只一性体性量性具。随其迷悟不同。以成二种差别。自其迷悟而观。不容不异。自其三德而观。不容不同。中间自有不随其迷悟差别者存焉。所谓心性是也。

△三直据心性。

心性之妙。岂受其迷。迷而不迷。斯言有在。

心性之妙者。即众生介尔一念之心。具足百界千如。而此心性。即性体之清净无染体性坚凝。即性量之竖穷横亘周遍法界。心性之妙若此。随缘不变。岂受其迷。然而众生现居其迷。乃迷而不迷。有在者。在乎三德也。

△四会合三身。

故众生本有性体。即诸佛所证法身。性量即报身。性具即应身。四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会合可知。

诸佛果上。有二转依号。所谓转烦恼。依菩提。转生死。依涅槃。皆名转而体不转。今此亦然。乃转三性以为三身。又此三性。在迷谓之三道。性体在迷。谓之苦道。在悟乃转苦道。而为法身。永嘉所谓。幻化空身即法身是也。性量在迷谓之惑道。在悟谓之报身。亦名般若。永嘉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是也。性具在迷谓之业道。在悟转为应身。亦名解脱。天台所谓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是也。四智等。会合可知者。一往且以四智属般若。性量报身。十力等。属解脱。性具应身。

△五引果德证。

故古德云。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

古德云者。此本天台成语。而杨次公十疑论序用之。此二句文。其义甚博。其意甚深。关系三性。不得草草。一约弥陀性具言之。既备十界。则娑婆众生者。乃弥陀诸佛心内究竟之众生。然悟则俱悟。不惟本具佛界成悟。即本具九法界众生亦复成悟。佛居常寂光土。则所具九界依报。亦尘尘无非极乐也。又约众生性具言之。亦既备十界。则极乐弥陀者。乃我众生心内所具之诸佛。虽迷则俱迷。而所具佛界不受其迷。岂非众生心内诸佛。念念常证真乎。言念念者。正一念具足三千之意也。二约性体言之。弥陀即性具之性体。既清净本然。此性体即性具。众生之依报。岂不尘尘皆极乐乎。又约众生。即性具之性体。既清净本然。况所具佛界。原自本然。岂不众生心内诸佛。念念常证真乎。三约性量言之。弥陀即性具之性量。既遍周法界。处处寂光。则众生者。诸佛心内众生。岂不亦尘尘极乐乎。又约众生即性具之性量。亦既遍周法界。圆裹诸佛法身。岂不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乎。此更约己心生佛。他心生佛以明之。荆溪大师所谓他心生佛。尚与心同。况己心生佛。宁乖一念是也。

△次释成此宗二初生佛相即。

故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

弥陀即我心者。释成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我心即弥陀者。释成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

△次出其功能。功能者。言众生心性有。凡心即佛心。己心即他心之力用。亦凡心即佛身佛土。己心即他身他土之力用也。

未举念时。早已成就。才举心念。即便圆成。感应道交。为有此理。故念佛人。功不唐捐。

初二句。以性夺修。谓虽未念佛。而我性中早已具足。次二句。以修成性。谓全性起修之妙。无论久修。即才举一声佛号。即得往生。第三二句。明修性契合。成感应事。此中感应。与观经不同。彼明修观。境历十六。修涉观。行相似分真。此明至理微妙。即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十念成就者。即蒙接引。而得往生。以为感应道交。云道交者。如磁石吸针。有天性相关之道。不期然而法尔如然者也。四二句。明但凡深信念佛。发愿求生者。功无虚弃也。此文八句。有展转生起结归之势者三。一生起之势者。以有未举念时。早已成就之理。故有才举心念。即便圆成之修。以有上文修性一合之义。方有感应相交之道。以有感应不无之义。故有念佛人功不唐捐之效。二结归之势者。功不虚弃之效。为有感应相交之道。感应相交之道。为有举念圆成之修。举念圆成之修。为有未举念时。早已成就之理。

△次六门。明能生因果二。初三门约因论妙。次三门。约果论妙。初三门约因论妙又三。初一门明全理起事。次一门明事事无碍。次一门明三观圆融初中二。初标。

五法界为念门。

法界者。约性而言。为念者。约修而言。今合二者而言。故云法界为念。则全性而起修也。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初二句。明全性以起修。次二句。明全修而在性。谓全法界。圆融之性体。作我一念之用修。故全一念之用修。当体是圆融法界之性体也。

△次依宗释义二。初通明理事。二释成此宗。初中三。初明事中诸念。

论曰。行者称佛名时。作佛观时。作主伴依正余观时。修三种净业时。一心不乱时。散心称名时。以至见思浩浩恒沙烦恼。

此历明诸念。其中有事修。有理观有事理兼修。有顺修逆修。约相虽有差殊。约性元归不二。称佛名时者。如观经下品下生中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往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次明事全是理。

凡此有心。皆由真如不变随缘而作。全体即是法界。

凡此有心者。牒前诸念。皆全真如不变之理。以为念佛等逆顺随缘之事。故全逆顺随缘之事。即是真如不变之理。

△三证全理论事。

故法智大师云。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

妙宗钞。释大师疏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竟复示之以圆顿宗旨云。又复应知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尘。一心一尘至一极微。无非法界全体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举一法。即是圆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诸法。此是法智大师深悟圆乘之大宗旨。若非吾祖幽溪大师。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旨。而阐明之。则法智大师此旨。不易知也。是祖祖之心宗。天台之妙旨。读是论者。请事此语。其不然者。则孤吾祖与法智大师之心也。

△次释成此宗五。初举劣况胜。

若然者。余心尚是。况念佛心乎。

若然者。承上之辞。若以性而观之。则余心非劣。念佛非胜。平等不二。今以相而观之。故以余心之劣。而况念佛之胜。余心逆修。见思浩浩。尚即法界。况复顺修念佛。般若明明。非法界乎。

△次指示即理。

是故行者念佛之时。此心便是圆融清净宝觉。

念佛之时。心是宝觉者。妙宗所谓以我具佛之心。观彼即心之佛。佛既即心。有何一念非圆融宝觉乎。此乃约性。法尔如斯。

△三出其功能。

以此妙心念彼阿弥。则彼三身。何身不念。求彼四土。何土不生。

此中功能。须约两意通之。其义方显。先约修成以彰其义。次约性具以显其功。先约修成以彰其义者。有次第圆融二义。次第义者。要以空观观佛应身。伏见思方生同居净土。空观破见思。方生方便净土。假观观佛报身。破尽尘沙。中观观佛法身。分破无明。方生实报净土。亦是下品寂光。中观观佛法身。破尽无明。方生究竟寂光净土。此约次第说也。若圆融者。三观一心中修。三身一心中念。三惑一心中破。四土一时而生。所谓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也。次约性具以显其功者。又有横竖二义。横则单约性具。如观一念心。具足十界。则本具六凡。是念佛应身。生同居净土。又本具二乘。是念佛应身。生方便净土。本具菩萨佛界。是念佛报法二身。生实报寂光二种净土。竖则约观性具十界。是念佛应身。生同居净土。观性量是念佛报身。生方便净土。观性体。是念佛法身。生实报寂光二种净土。如是则己他之三身四土。皆我性具。即性体性量。无不具足。能以此妙心全性起修。则何身而不念。何土而不生乎。又复应知。非曰能以三观观之。方契三身。无有三观。迥然不是。虽然即是。不知成迷。圆人妙观。全在了达。故凡有观行。悉称无作。

△四约位释妨。

但随功行浅深。品位高下耳。

上文所说。全约理即。若不约后之五即。判其地位。则令学者有增上慢之失。故寄释学者之疑云。若三身四土。本来具足。则佛不必念。观不必修。故释之曰。理虽具足。柰惑有浅深。位有高下。岂得一向不尚修耶。

△五问答决疑。

问。余心是法界。何必念佛。答。余心是而逆。念佛是而顺。以顺翻逆。故须念佛。非法界有异也。

旧本脱此一科。今依别本补出 。

△次一门明事事无碍二。初标。

六境观相吞门。

境为所观。观为能观。二字法门。摄行门尽。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观之一字为能观观。无量寿佛为所观境。经明十六观。观观如此。至于楞严二十五门。圆觉二十五轮。莫非境之与观。是则外境观而别事他修。如烝砂作饭。纵经尘劫。止名热砂。终不是饭。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十六等诸境。事理两种观。彼此互相吞。如因陀罗网。

十六观者。初依报有六。一日。二水。三地。四树。五池。六总。二正报有七。七华座。八像。九佛身。十观音。十一势至。十二普。十三杂。十四十五十六三辈往生。事理二观者。但观十六境为事。以三观观十六境为理。相吞之义。具在下文。

△次依宗释义二。初先明偈意。二释成此宗。初中二。初牒三句以立理本二。初出相吞之由。

论曰。境观相吞者。正由事事无碍也。

事事无碍者。杜顺和尚华严法界观云。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者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谓诸法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法界也。一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分齐者。限量也。二理法界。谓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故名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今境观相吞。同彼第四。仍论性具稍异于彼。

△次出无碍之本。二初旁引。

事事所以无碍者。所谓有本者如是也。

有本如是。文出孟子。彼云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今借泉源为水之本。以喻事事无碍。本于法界圆融。

△次正释。

盖由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既皆全体而作。有何一法不即法界。故曰一尘法界不小。刹海法界不大。多亦法界。少亦法界。

法界圆融不思议体者。性具即性体性量真如不变之体也。作我一念之心等者。随缘之用也。举体者。全真如不变之体。以造随缘种种之用也。既皆全体而作。即有本者如是也。有何一法不即法界。正明相吞之相也。云何相吞。秪由一尘法界不小。刹海法界不大。多亦法界。少亦法界也。下以因陀罗网释出。其义逾明。

△次释诸句正明相吞三。初释一二句境观有本。

是以西方十六诸境。吾心事理二观。一一无非法界全体。

十六境观。从末而言。无非法界。自本而说。本非末不彰。末非本不妙。本末相依。方成妙观。

△次释第四句。譬喻圆融。

如帝释宫中。因陀罗网。虽彼此各是一珠而影入众珠。虽影入众珠。而东西照用有别。

如帝释宫下。先举譬本。虽彼此下。次出譬相。各是一珠。喻十六诸境事理二观。影入众珠。喻真如法界境观相吞。虽彼此各是一珠。而影入众珠喻所具三千之法。在一性中。而派之常合。虽影入众珠。而东西照用有别。喻百界之理。在一念中而会之弥分。

△三释第三句。事理互吞。

境观亦然。以境为事。则观为理。理能包事。是为以观吞境。以观为事。则境为理。理能包事。是为以境吞观。若观若境。或一为事。余为理。或一为理。余为事。彼此互各相吞。故如因陀罗网。

初以境为事。观为理。次以观为事。境为理者。此约具造二说。方尽其旨。一约具说者。如一念中具足三千。则一念无差者为理。三千差别者为事。次约造说者。如一念乃根尘相对。方能现起。乃属于事。三千性具。乃属于理。又此三千彼彼互具。以能具者为理。所具者为事。余法亦然。又以性具为事。以即性体性量为理。三不相杂。故各各皆为理事。是则理则俱理。事则俱事。今事理各分而互说者。乃约当情以分主宾故也。如以境为事则为宾。以观为理则为主。主能摄宾。宾来归主。故理能包事是为以观吞境。余法亦然。是则境之与观。一一可以互为宾主。一为事。余为理亦如是说。乃彼此互各相吞。法喻相齐义也。

△次释成此宗二。初正明。

若然者。当我作观时。则西方依正。已在我观之内。我今身心。已在依正之中。

西方依正。在我观内。此以观吞境也。我今身心。在依正中。以境吞观也。此正显一切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既有是性。必有是相。既有是因。必有是果。依正已在我观之内。如今已见。不待将来方见。身心已在依正之中。于今已生。不待将来方生。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之旨。谈至此可谓妙绝古今矣。

△次引证。

了此而求生安养。可谓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流影之心。

了此者。言圆人用圆解。以修圆行也。境观大率相同。唯了与不了有异。惟圆人能了此事事无碍之理。一一莫不称性而修。绝待而照。雁过长空。用天衣怀禅师语。师虽禅宗大老。居常密修净土。一日室中问学者云。若言舍秽取净。厌此欣彼。则是取舍之情。众生妄想。若言无净土。则违佛语。修净土者当如何修。众无语。复自答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又云。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今先释彼义后会本文。雁过长空。影沉寒水者。喻生则决定生。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者。喻去则实不去也。盖十方是当人一个清净法身。有何去来之相。故去则实不去。然约妙报而言。生因未尽者。不妨舍此生彼。成办大事。故生则决定生。然即法身而为妙报。不妨无生而生。即妙报而是法身。不妨生而无生。此则终日取舍而无取舍。存焉亡焉。不可得而名焉。后会本文者。境观各各受吞。即生则决定生也。各各相吞。即去则实不去也。生而无生。生化两冥。生无生论。义归乎此。

△次一门明三观圆融二。初标。

七三观法尔门。

法尔者。法性自尔。天然自然。不假勉强也。荆溪大师云。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以此三观全三谛起。谛观名别体复同故也。前第五法界为念。但明全性起修。第六境观相吞。兼言境观。于观虽分事理。不知理是何观。今则明指一心三观。以为理观。从疏洎亲。无相混滥。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能观为三观。所观即三谛。全性以起修。故称为法尔。

只此三因。义称三法。所谓空性了因。假性缘因。中性正因。如是三法。约所观即为三谛。约能观即为三观。原是一体。不分而分。

△次依宗释义二。初通明谛观。二释成此宗。初中二。初牒前谛观。

论曰。三谛者。真俗中也。三观者。空假中也。

天台所立。三谛三观。杂出仁王璎珞。大论圆觉楞严。或名义并明。或义显名隐。皆佛祖之心宗。含生之妙性。后代弘宗者。或晦名而独阐其义。如掩耳以窃铃。其有志于佛乘者。请究心于兹。庶无留滞。不遭岐路。

△次别明谛观二。初明三谛。二明三观。初又三。初明三谛功能。

忘情绝解。莫尚乎真。随缘应用。莫尚乎俗。融通空有。莫尚乎中。

荆溪大师云。真谛者。泯一切法。泯一切法者。九界之情。佛界之解。纤尘不立。故曰忘情绝解。莫尚乎真。又曰俗谛者。立一切法。立一切法者。佛界之应。九界之用。无法不彰。故曰随缘应用。莫尚乎俗。又云。中谛者。统一切法。统一切法者。真谛十界之空。俗谛三千之有。无不融之通之。既双遮而不立。亦双照而昭然。三谛具乎一心。三义总于一念。则无情不遣。无理不彰也。故曰融通空有。莫尚乎中。

△次明三谛相貌。

虚灵不昧。此吾心自空者也。物来斯应。此吾心自有者也。空有相即。此吾心自中者也。

论明三谛。不外当人一念。如日月之间根尘相对。凡有所念。本自空洞。推检此心。了无一物。而亦昭昭灵灵。纤毫不昧。非吾心自空者乎。至根尘敌对遇染净缘。十界心起。物来斯应。非吾心自有者乎。然空亦此念。有亦此念。即空复即有。即假又即真。融通二边。双遮双照。非吾心自中者乎。求于一心既如此。求于万法亦如此。是则三谛者。本自天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皆可即事而求也。

△三结谛非是观。

此性也。非修也。三谛也。非三观也。

三谛者。真如不变。能造之妙性也。三惑者。随染缘所造之逆修也。三观者。随净缘所造之顺修也。性虽本妙。随染成逆。故云见思阻乎空寂。尘沙障乎化导。无明翳乎法性。破兹三惑。非三观莫克。故曰破一切惑。莫尚乎空。立一切法。莫尚乎假。统一切法。莫尚乎中。欲复性以破惑。须全性以起修。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皆荆溪之格言。天台之要旨也。

△次明三观二。初标本。

修之者称性照了也。

天台三观名为无作妙行者。以其不假作为。称性照了三谛之性。照性成修。

△次释成二。初别论。二总论。初中二。初释。次结。初又二。初次第。

故体达此心。空洞无物谓之空。照了此性。具足万法谓之假。融通二边。不一不异谓之中。

心本空洞。昏昏扰扰。谓之见思。性本具足。一向迷昧。谓之尘沙。体本融通。妄分一异。谓之无明。今则反是。因空洞而体达之。随性具而照了之。顺空有而融通之。肇公亦云圣远乎哉。体之则神。道远乎哉。触事而真。欲修三观者。当以此语为神鉴可也。

△次圆融三。初重指三谛圆融。

然则即虚灵而应物也。即应物而虚灵也。

然则者。非承上次第之言。乃远讨三谛之本。以上文明相貌中。三谛皆指吾心之相。其相虽有差殊。一心岂存别异。盖即此心虚灵者而应物。真谛已即俗矣。即此心应物者而虚灵。俗谛已即真矣。真即俗。则照俗而遮真。俗即真则照真而遮俗。三谛圆具。何有次第也。

△次正释三观相即。

空即假中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

上明三谛既其圆融。今明三观。故亦相即。即虚灵而应物。故空即假也。即应物而虚灵。故假即空也。即二边而融通。故空假即中。中即空假也。

△三赞美三观微妙。

是称性而修也。绝待而照也。不思议之三观也。首楞大定之司南也。

全三谛之性。以起三观之修。故是称性而修。谛观俱在一心。一心岂分能所。故是绝待而照。妙宗云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故于妙境。以立观门。即于一心而修三观。此观观法。能所双绝。待对斯亡。此之谓也。不思议之三观者。若空不即假中。假不即空中。中不即空假。离此而修。修外有性。皆可思议之法也。今既异此。故不思议。首楞大定之司南者。泛举其法。则凡是依此而修。即名健相分别。通号首楞大定。乃是成佛指南。乃即大定为指南。非曰修大定者别有指南。若指其文。则大佛顶经首楞严定。当机首请三法。如来开以圆解。然后依解修观。依行证果。莫非阐扬此旨。

△次结。

此别论也如此。

别论者。境观各三。在能在所。故名为别。下文总论。则束三观而总为能观之空。束三谛而总为所观之假。束心境而泯忘之。总谓之中。

△次总论二。初次第。

若总论者。或以吾心虚灵者为空。以所观万物者为假。以心境不二者为中。

此中所说次第。乃以不次第而为其次。如三法本具一性。谛观同居一心。尚何次第之有。然随人用之不无宾主。今初以能观之空而为其主。则假中为宾。宾隐而主立。故以吾心虚灵者为空。次以所观之假为主。则空中为宾。亦主立而宾隐。故以所观万物者为假。三以合能所者为主。则空假为宾。亦宾隐而主立。故以心境不二者为中。

△次圆融。

物。吾心之物也。何假而不空。心。万物之心也。何空而不假。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中而不空假。

观以心为空。以物为有。以心物相即为中。初句即物而心。次句即心而物。三句心物互即。以成圆融三观。依文解释如此。贵在得乎意本。意本者。在前一真法界门中。所说性具。即性体性量。盖心之与物。俱有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二义。苟非性具即体量。何以见此三观之指南。故心有真如不变之心。随缘所造之心。物有真如性中之物。随缘变造之物。真如之心。即一真法界中所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者也。随缘所造之心。即心土相即门。根尘相对。介尔一念妄心也。真如性中之物。即一真法界门。所明性具十界也。随缘变造之物。即心土相即门。所明此土西方。所造依正二报。以有真如根本。能具所具。故有今日。随缘变造之心。即此妄心。复有所具所造之物。今此文中所明之物。且约一念性具之物。至下释成此宗中。所观极乐依正。乃此心所造之物。苟不知此。何能消二处之文耶。

△次释成此中二。初明总别自在。

是以观极乐依正者。以吾心一观之三观。照彼一境之三谛。无不可者。以吾心三观之一心。照彼三谛之一境。亦无不可者。

前文所明。皆即心观佛。以为假观。今则托境修观。以为事境。乃今论之正意。即妙宗钞中所谓据乎心性。观彼依正。依正易彰。托彼依正。观于心性。心性易发是也。以吾心一观之三观。照彼一境之三谛者。心本是一。岂非只是一观。然而不妨一中具三。境本是一。岂非只是一境。然亦不妨一中具三。此为以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此出于寻常者也。若夫以吾心三观之一心。照彼三谛之一境。此则异乎寻常。乃以三观一心者束之为空。三谛一境者束之为假。境观合一者束之为中。使人易可修造可谓得山教之心宗。契如来之命脉者也。

△次证圆融三观。

虎溪大师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尚何三观之不法尔乎。

境为妙假者。有门颂所谓不思议假非偏假。乃以三谛一境而为妙假。观为空者。所谓真空不空非但空。乃以三观一心而为空观。境观双忘即是中。所谓圆中圆满非但中。乃以三境三观。即心性绝待者为中观。忘照何尝有先后者。空假二观。双照也。中道妙观。双忘也。即空假而中。即中而空假。忘之照之。总在一心。有何次第前后。故曰一心融绝了无纵。言无纵者。忘之照之。俱泯俱绝。故无有纵。末句结成法尔。谓能如此了。如此修。无作妙观天然而然。无所往而非是也。

△次三门约果论妙二。初一门明生佛道交。次二门明时处不隔。初中二初标。

八感应任运门。

众生称名念佛为感。诸佛接引往生为应。佛与众生。天性相关。自然而然。故曰任运。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我心感诸佛。弥陀即悬应。天性自相关。如磁石吸针。

初句明感。次句明应。三句明感应之妙。四句约喻以显。

△次依宗释义二。初通明生佛。二释成此宗。初中二。初明天性。二明感应。初又二。初明生佛同源二。初正明。

论曰。诸佛众生。同一觉源。迷悟虽殊。理常平等。

初二句明生佛之理本。第三句明升沉之事相。据事相不得不异。据理性不得不同。若曰即理本为事相。全事相为理本。虽差别而无差别。故曰迷悟虽殊。理常平等。

△次引证。

故曰。诸佛是众生心内诸佛。众生是诸佛心内众生。

具约三性而释。方尽其理。如前已明。

△次明心精通㳷。

迹此而言。则诸佛众生。心精无时而不通㳷。

楞严经云。心精通㳷。当处湛然。彼约行人圆伏三惑。所有观行心精。与诸佛究竟心精。通而不隔。㳷而无迹。合为一体。故当处湛然。今约佛与众生理性相同。无时而不通㳷。同而不同。善须分别。

△次明感应二。初反明无感不应二。初释疑。

但诸佛无时不欲度生。而众生念念与之迷背。

或有疑曰。我等众生。既常与诸佛心精通㳷。是则日用应时时见佛。临终应各各往生。今既不见不往。通㳷之义安在。故论主释疑(云云)。盖诸佛与众生性相近故。无时不欲度生。众生与诸佛习相远故。念念与之迷背耳。

△次引譬。

故势至菩萨云。一人专忆。一人专忘。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一人专忆。譬诸佛无时不欲度生。一人专忘。譬众生念念与之迷背。以佛欲度故。若逢或见。以生迷背故。不逢非见。

△次正明有感即应二。初譬合母子相忆二。初譬。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子若忆母者。譬众生念佛也。如母忆时者。譬念佛当亲切。不当疏泛。疏泛而念。如子之忆也不专。必当如母忆子之时。无处不思。无时不念。以喻念佛之心。于三际时。十方处。莫不称性而观。绝待而照。果能如是。则佛母生子。从生至生。不相违远。此中虽明感应道交。实符始本一念。学者知之。

△次合。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忆佛且约事为言。念佛当约理而论。约事则心心缘于净境。约理则念念契于本源。如是则十六胜境。次第而观。一心三观。圆融而照。能如此忆念。此世现前。即得见佛。舍身来世。必臻品位。盖此人全体荷担。去佛不相辽远矣。

△次结劝功由天性。

正由一理平等。天性相关。故得任运拔苦与乐。

一理平等者。众生三性。与诸佛三身不二也。天性相关者。此借世间法为譬。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同一气类。故曰天地为一大天地。人身为一小天地。父之传子。亦以己之小天地而化生其子。大小同气。父子同形。骨血相符。业类相召。此天性之相关也。生佛之道亦然。同一体性。共一觉源。似天性相关之道。诸佛慈悲。常欲与乐而拔苦。苟有机感扣。即蒙起应。皆自然而然。故曰任运。

△次释成此宗四。初明弥陀妙应已成。

况无量寿佛。因中所发四十八愿。誓取极乐。摄受有情。今道果久成。僧那久满。

诸佛誓愿慈悲。虽皆平等。然亦有泛有切。有亲有疏。前明拔苦与乐。功由天性。且泛明诸佛。莫不如此。然以誓愿言之。诸佛与堪忍众生。泛而且疏。惟我释迦与弥陀。因中同为伯仲。慈悲偏愍娑婆。故释迦生五浊恶世。折伏刚强。弥陀出清泰乐邦。摄受调顺。譬如严父慈母。作之成之。化道斯就。盖菩萨慈悲。虽复平等。誓愿开合。不无殊异。合之惟是四弘。开之则增减不一。故药师开为十二。法藏开为四十八。然在因但发僧那于始心。今弥陀居果。则终大悲以赴难。妙应已成。而妙感斯赴。故弥陀慈悲。切而更亲也。

△次劝众生妙感当立二。初劝勿疑。

故凡百众生。勿忧佛不来应。

世人念佛。极所忧疑者。我今虽念佛求生。倘临终佛不来接引。岂不唐捐其功。故劝云。凡百念佛。勿忧不应。以生佛天性相关故。弥陀誓愿成就故。

△次劝立宗。

但当生信忆念。数数发愿愿生西方。

世人于净土法门不忻乐者。凡堕三失。一者不信。二者不念。三者不愿。不信品数至多。大约有三种。一者全然不信。外道有之。二者但信有己佛。不信有他佛。禅人有之。三者信有他佛。不信己佛。事相行人有之。今论主劝人须己他兼信。斯悟生佛不二也。二者不念亦有三种。一者全然不念。悠悠凡夫有之。二者念己。而不念他。禅人有之。三者念他而不念己。事相之人有之。今论主劝人须己他并念。斯悟念而无念也。三者不愿亦有三种。一者全然不愿。悠悠凡夫有之。二者愿自成佛。不愿他佛摄成。此禅人有之。三者愿他佛来迎。不知己佛自往。此事相人有之。今论主劝人须己他并愿。斯悟生即无生也。

△三譬生佛感应任运。

如磁石与针。任运吸取。

磁石。即慈母石也。磁为铁之母。铁为磁之子。此无情中亦天性相关。气分相摄。任运而然。不假勉强。以喻弥陀无缘慈。悲为众生之慈母。感应道交无差忒者也。

△四明生佛感应难易三。初借譬感应合否。

然磁能吸铁而不能吸铜。针能合磁而不能合玉。

喻中以磁铁例之铜玉。以喻泛的亲疏。下合法中义甚明显。

△次合法誓愿相关。

譬犹佛能度有缘而不能度无缘。众生易感弥陀。而不易感诸佛。岂非生佛。誓愿相关者乎。

佛能度有缘。不能度无缘。如磁能吸铁。不能吸铜。众生易感弥陀。而不易感诸佛。如针能合磁。而不能合玉。今弥陀佛与我释迦。自为大通智胜十六王子以来。恒在娑婆怜愍众生。慈悲誓愿者深。与物结缘者众。行行填愿者久。摄取佛土者胜。忆念众生者切。神通力用者大。天性相关非浅浅也。

△三结显当具三要。

是以求生净土者。信行愿三。缺一不可。

信行愿三。名为往生三要。要者紧要。谓此三皆是往生紧要。一不可缓。又要领。如衣之领。如裳之要。提领而衣来。举要而裳至。盖行无信不立。信无行不成。二法无愿。又无约束。信喻船之点首。行如船之橹棹。愿如船之尾柁。三者俱备。往生净土必矣。

△次二门。明时处不隔二。初一门约处论妙。次一门约时论妙。初中二。初标。

九彼此恒一门。

彼。指极乐。此。指娑婆。彼此净秽虽殊。不外当人一念。故称恒一。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若人临终时。能不失正念。或见光见华。已受宝池生。

净业办于一生。正念主于临去。此古人所谓平居念正。临终安得不正。此得之于上者也。平居散心称佛。临终摄散归定。此得之于中者也。凡愚恶逆众生。善友勉励归正。此得之于下者也。净土法门。不必尽然。但得临终一念归正。华池九品俱预法流。然有虽正念而绝无闻见。识托莲华者。又有业牵冥界。判决往生者。不在此论。今明彼此恒一。正在此土临终见光见华。已受彼土宝池化生。苟非恒一。焉臻此妙。

△次依宗释义三。初约事验以立根本。

论曰。彼生传云。张抗。仕石晋为翰林学士。课大悲咒十万遍。愿生西方。一日寝疾。惟念佛号。忽谓家人曰。西方净土秪在堂屋西边。阿弥陀佛坐莲华上。见翁儿在莲华池金沙地上礼拜嬉戏。良久念佛而化。翁儿。抗之孙也。

张抗。举往生人。课大悲咒。指往生行愿。惟念佛号。指正念之由。盖临终苦逼无暇诵咒。惟佛号省力。易成正念。谓家人语。正明彼此恒一之验。有人疑此是魔事者。皆由不知惟心净土之理。故也。或问曰。所见莲华。是净土相。若翁儿亦在其中。此儿生耶死耶。若死无有行愿。云何往生。若生岂有生人同居莲界。皆不然也。答曰。别本载翁儿三岁而亡。或是再来之人。往昔行愿早已成就。舍此余生以托彼土。或承乃祖咒愿力故。经云。沾持咒人飘身之风。浴身之水。尚得往生。何况亲承咒愿之力者乎。

△次约心性以泯能所二。明土居心内。

所以尔者。盖西方极乐世界。乃吾心中之一土耳。娑婆世界。亦吾心中之一土耳。

释张抗往生之相。以成彼此恒一之理。娑婆极乐。净秽虽殊。能具之心。彼此焉异。

△次明心无远近。

约土而言。有十万亿彼此之异。约心而观。原无远近。

约土而言。乃全性而相故异。约心而言。乃全相而性故同。即之常分。派之常合。异焉同焉。存之可也。亡之亦可也。况心即三性具足。广大清净。尚何彼此净秽之殊异哉。

△三约果相以绝去来三。初释妨。

但众生自受生以来。为五阴区局真性不契心源。

或有妨云。净土惟心。谁人不具。即目可见。何待临终。故释之。受生以来有远有近。区局真性。有浅有深。远则无始。近则此生。浅则色阴。深则五阴。今且一往。就此生为色阴区宇。局此真性。不契心源。何也。盖往生之人凡多圣少。居凡夫地。破阴为难。今横论五根。悉为色阴所蔽。是以见不超色。闻不出声。乃至眼耳远不见闻。谓之区局真性。不契心源也。

△次正明。

念佛之人果报成熟。将舍现阴。趣生阴时。净土莲华忽然在前。惟心境界。非有去来彼此之相。

初二句。明净业成就。次二句。明随业受生。次二句。明印坏文成。次三句。以惟心泯其妄相。既曰将舍现阴趣生阴时。未破五阴明矣。莲华在前者。色阴坚固妄想虽然未破。此身幻化之相将离。则眼不为色区。耳不为声区。十万亿刹之遐方。忽然在前。此皆惟心境界。岂有去来彼此之相可得哉。

△三引证二。初楞严。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人之受生。以识息暖三。和合而成。经云未舍暖触。正将终未终之时。色阴将舍未舍之际。一生所作善之与恶。一时现前。恶则纯情而坠。善则纯想而飞。善恶杂修。则情想升沉兼有。如经所说其相甚明。所飞心中兼福兼慧者。福则助修。慧则念佛。共为净业。及与净愿者。加之以发愿求生。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正因色舍而不隔也。以此例知。若沉心中兼谤三宝。及与恶愿亦必自然心开。见阎摩王一切地狱。随愿往生。以舍色阴故。中阴众生。皆得五通。职此之由也。

△次妙宗。

法智大师云。须知垂终。自见坐金莲身。已是彼国生阴。亦此意也。

天台大师观经疏云。及其瞑目告终。上珍台而高踊。文成印坏。坐金莲而化生。初句可知。次句文成印坏者。大经二十七云。譬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以喻凡夫现在阴灭。中有阴生。法智大师云。今借此文。以喻往生菩萨。此土阴灭。彼土阴生。须知垂终自见坐金莲华身。已是彼国生阴故也。

△次一门约时论妙二。初标。

十现未互在门。

楞伽经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故教中有云。刹那九世。一念三千。又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又华严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皆现未互在之义也。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行者今念佛。功德不唐捐。因中已有果。如莲华开敷。

初二句明念佛之人。功无虚弃。第三句。释其所以。第四句。以喻况显。

△次依宗释义二。初明由因感果。

论曰。圆顿教人。顿悟心性。无修而修。修彼乐邦。性中所具极乐。由修显发。

夫念佛是同。教判偏圆。功收渐顿者。皆由悟与不悟。圆与不圆。以分渐顿尔。今明圆顿教人。最初顿悟心性。生心即佛心。因源超果海。悟心具则无法不具。悟性量则无土不周。悟性体则无生无灭。既悟之矣。正当进修。虽修而仍了无修。乃无修而修。修彼乐邦。盖性中虽具。全体在迷。若不圆修。则所具极乐。无有显发。故圆顿教人。谓之无作妙行也。

△次明因果相即二。初约性具明即。二即性体明即。初中三。初立本。

而此心性竖贯三际。横裹十虚。佛法。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圆成。

而此心性。指上所顿悟者。竖贯三际。约性体而言。横裹十虚。约性量而言。佛法生法等。约性具而言。佛法即佛界。生法即九界。正法。即实法一千。依法。即国土一千。已上皆约理即而言。因法约名字等四即而言。果法约究竟即而言。六种判即。不离性具。所摄虽多。现在根尘相对心起。一念圆成。众生法与心法。岂不妙乎。

△次释成。

是以念佛之人。名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虽名为因。全修在性。因中有果。以所具因法。与所具果法。同居一性。心性融通。无法不摄。

念佛之人。通举凡位因位。悟与不悟。凡有所修。皆名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盖真如不变之体。能随染净缘。以为随缘之用。虽悟与不悟不同。其不变之体则一。今圆教人已开圆解。能了达乎此全性起修。在修言之谓之为因。全修在性。性上言之。岂不因中有果。以所具因法等者。释成因中有果。所具因法。即性具九界。所具果法。即性具佛界。既同居一心。心性融通。无法不摄。亦无法不趣。是故娑婆众生念佛之因。已有极乐九品之果。

△三譬显。

故如莲华开敷。华中有果。

法华经题妙法二字。取譬莲华。如来立义甚深。天台玄说极长。略而言之。通譬本迹。谓迹本二门。各有三喻。今但取莲华开敷。以喻念佛全性起修之因。华中有果。以喻九品全修在性之果。华果同时。修性不二而已。

△次即性体明即三。初标。

况此心常住。无生灭去来。即今念佛之心。便是当来华池受生之时。

前明性具相即。虽有竖穷横遍之言。而正意在乎性具。今则正明性体。而亦兼得性量。既此念佛之心常住。无生灭去来。岂不即今念佛之心。便是当来华池受生之果。华严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斯言可徴矣。

△次证验。

故说初发心人。极乐宝池。已萌莲种。若精进不退。日益生长。华渐开敷。随其功德。大小炜烨。其或懈退悔杂。日渐憔悴。若能自新。华复鲜丽。其或未然。芽焦种败。

故说者。引事证验也。即往生传中。雷峰辩才法师。于禅定中。神游净土。见一华殊丽。问之曰。待净慈本禅师者。又资福曦公曰。吾定中见金莲华。人言以待本公。又见莲华无数。问之曰。以待受度者。或有萎者。云是退堕人。

△三结成。

且此莲华。人谁种植。现未互在。斯言有归也。

娑婆莲华由手种植。以形而得乎形。形骸有待。故相去也近。虽似近而反远。净土莲华。由心种植。以心而得乎心。心性无待。故相去也远。虽似远而反近。心既因中有果。性又横遍竖穷。泯去来之相。绝相待之形。现未互在。无足致疑。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卷下(终)

䟦语

幽溪大师中兴天台教观。以性具圆理。弘阐净土法门。于万历癸卯。因闻隐鳞居士请蕃为生无生论。甲辰秋。初开演于新昌石佛寺。每一登座。天乐盈空。声满石室。铿锵半月。独遘讲时。讲毕声寂。日日如是。远近缁素。咸叹希有。海内名公。着诗颂以纪之。后又于括苍诸处。续复讲演。文心教法师。录成亲闻记二卷。一梓于永嘉。再梓于温陵。经今七八十年。旧板不可复睹。购获为难。兹吴兴武康天泉寺。雪萍健禅师。向探少室宗乘。研究己躬下事。亦既称脱颖矣。后闻从上诸祖。或兼弘念佛法门。心焉慕之。于乙亥秋。来诣灵峰。心怀注念。于途中俨见接引圣容。到山礼弥陀像。恍然途中然所见也。叹感应之奇缘。知慈悲之切至。即进堂随众听讲。先师歇庵老人。命卓崖定兄讲演生无生论。契入极则教理。由是发心。欲刻此论记。以嘉惠后学。慨记文或有繁讹处。乃请绍昙成兄。重加校阅。以付剞氏。爰述其缘起如此。

康熙壬辰季冬朔北天目存西比丘真铭和南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