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六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明古吴沙门智旭述

【(戊)四明止观断得三。初标科。二各释。三总辨。(己)今初】

次明第四止观除障得益。就中复有三门分别。一约分别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约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约真实性。以明除障得益。

【(己)二各释三。初约分别性(至)三约真实性。(庚)初中二。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辛)初又三。初正明。二喻显。三法合。(壬)今初】

初明分别性中所除障者。谓能解不知境虚。执实之心是无明妄想故。即是观行成。以观成故。能除无明妄想上迷妄。何谓迷妄之上迷妄。谓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以此迷故。即执为非迷。复是妄想。此一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也。是故行者虽未能除不了境虚执实之心。但能识知此心。是痴妄者。即是能除痴妄上之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进修止行。即是得益。

除迷妄之上迷妄。即是断。堪修止行。即是得。此从名字初起观行也。文并可知。

【(子)二喻显】

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显。如人迷东为西。即是妄执。此是一重迷妄也。他人语言。汝今迷妄。谓东为西。此人犹作是念。我所见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执为非迷者。复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迷妄。此人有何过失。谓有背家浪走之过。若此人虽未醒悟。但用他语。信知自心是迷妄者。即无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谓虽复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

【(壬)三法合】

虽未证知诸法是虚。但能知境虚是无明。执实是妄想者。即常不信己之所执。堪能进修止行。渐趣涅槃。若都不知此者。即当随流苦海。增长三毒。背失涅槃寂静之舍也。此明分别性中观行断得之义。

能知境虚是无明。应云能知不了境虚是无明。文缺不了二字。义须补也。渐趣涅槃。合上向家之益。增长三毒。追合上浪走之过。余可知。

【(辛)二明止行断行】

所言分别性中止行。除障得益者。谓依彼观行作方便故。能知诸法本来无实。实执止故。即是能除果时迷事无明。及以妄想也。复于贪嗔渐已微薄。虽有罪垢。不为业系。设受苦痛。解苦无苦。即是除障。复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观行故。无尘智用。随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别性中行除障得益。

除果时迷事无明。即断缘生中痴。及除妄想。即总断三界见惑也。贪嗔渐已微薄。谓但有润生惑。无发业惑。虽未永断生缘。已与执实者迥然不同。堪起无尘智用矣。

【(庚)二约依他性二。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辛)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观断得者。初明观门。此观门者。与分别性中止门不异。而少有别义。此云何也。谓彼中止门者。必缘一切法是虚故。能遣无明。无明灭故。执实妄心即止。然此缘虚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观门。更无异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观亦就。但彼由缘虚故。能灭实执。故名为止。此即由知无实故。便解诸法是虚。因缘集起。不无心相。故名为观。彼以灭实破执为宗。此以立虚缘起为旨。故有别也。以是义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别者是何。谓依此观方便进修。堪入依他性止门。又复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依他性中观行断得也。

灭实。破执。是从假入空。立虚缘起。是从空入假。故得分成如幻化等三昧也。余可知。

【(辛)二明止行断得二。初正明。二料简。(壬)今初】

所言依他性中止门除障得益者。谓依前观行作方便故。能知一切虚相。唯是一心为体。是故虚相有即非有。如此解故。能灭虚相之执。故名为止。以此止故。能除果时迷理无明。及以虚相。又复无明住地渐已损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等三昧。又无生智用现前。复即成就真实性中观行。即名得益。

果时迷理无明及以虚相。谓见思习气及界内尘沙也。无生智用。谓道种智。余可知。

【(壬)二料简】

问曰。观门之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此止门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有何别也。答曰。观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复观中知法缘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缘起即寂。亦如幻化。故有别也。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知法缘起如幻。但是从空入假。知法缘起即寂如幻。则双遮二边。亦得双照矣。

【(庚)三约真实性二。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辛)初中二。初正明。二料简。(壬)今初】

次明真实性中止观除障得益者。初明观门。此观门者。初与依他性中止门无异。而少有别义。此云何也。谓彼止门必缘一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体是一心。是故得灭虚相之执。然此能知诸法唯一心之体。即是此中观门。更无异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观即就。不相离也。然彼虽缘一心。但以灭相为宗。此中虽知虚相非有。但以立心为旨。故有别也。是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别义是何。谓依此观作方便故。堪能胜进入止门也。

灭相为宗。是遮二边。立心为旨。正显中道也。

【(壬)二料简】

问曰。唯心所作。与唯是一心。为一为异。答曰。唯心所作者。谓依心起于诸法。非有而有。即是从体起相证也。唯是一心者。谓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体是一心。即是灭相入实证也。此明真实性中观行断得也。

从体起相。仍是幻有。灭相入实。乃归中道矣。

【(辛)二明止行断得】

所言止行除障得益者。谓依前观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体不可分别。从本已来。常自寂静。作此解故。念动息灭。即名为止。以此止行。能灭无明住地及妄想习气。即名除障。大觉现前。具足佛力。即名得益。此明真实性中止行除障得益也。

止观断得中。标科及各释竟。

【(己)三总辨四。初辨除障之义。二辨熏心之由。三辨地位之相。四结略总明。(庚)今初】

问曰。除障之时。为敌对除。为智解熏除。答曰。不得敌对相除。所以者何。以惑心在时。未有其解。解若起时。惑先已灭。前后不相见故。不得敌对相除。如是虽由一念解心起故。惑用不起。然其本识之中。惑染种子。仍在不灭。故解心一念灭时。还起惑用。如是解惑念念迭兴之时。解用渐渐熏心。增益解性之力。以成解用种子。即彼解用。熏成种子之时。即能熏彼惑染种子分分损减。如似以香熏于臭衣。香气分分著衣之时。臭气分分而灭。惑种亦尔。解种分成。惑即分灭也。以惑种分分灭故。惑用渐弱。解种分分增故。解用转强。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说敌对除。但有语无义。然彼小乘亦还熏除。而不知此道理也。

答中文分为四。初直明不得敌对相除。以解惑不同时故。次恐难云。既说解时无惑。何故解者仍未断惑尽耶。今释之曰。以其惑种仍在。故解灭时。还起惑用也。三恐疑云。既解惑迭兴。如何得以解除惑。今释之曰。解用渐渐熏心。令成解种。故能损减惑种。喻如香熏臭衣也。四恐疑云。既是分分熏除。何故小乘说敌对除。彼亦能断惑耶。今释之曰。小乘亦是熏除。彼自不达。故妄计为敌对除耳。解惑无敌对理。故但有语无义也。

【(庚)二辨熏心之由】

问曰。解熏心时。为见净心故得熏心。为更有所由得熏心。答曰。一切解惑之用。皆依一心而起。以是义故。解惑之用悉不离心。以不离心故。起用之时。即是熏心。更无所由。如是波浪之用。不离水故。波动之时。即动水体。是以前波之动。动于水故。更起后波也。解惑之熏。亦复如是。类此可知。

解熏心时。亦非见于净心。亦非更有所由。以净心非可见相故。以心外更无他法可由故。但解惑皆依心起。还熏于心。譬如依水起波。还动于水耳。

【(庚)三辨地位之相】

问曰。此三性止观。为有位地。为无位地。答曰。不定。若就一相而言。十解分别性中止行成。十回向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满足真实性中止行成。若更一解。地前分别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真实性中止行成。又复地前随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地三性止行究竟满足。又复位位行行俱行三止。即是凡夫始发心者。亦俱行三性止行。但明昧有殊。托法无别也。

以三性止观。对菩萨位地。有竖有横。有收有简。故不定也。初就一相而言。即约竖论。十解。谓别十住。以永断见思惑故。十回向。谓别十向。亦圆十信。以永断尘沙兼伏无明惑故。佛果。谓别地。圆住。皆名分证佛果。至究竟位。名为满足。以永断无明惑故。次更一解者。竖而兼横。地前为缘修故。染净二种分别性止行成。地上为真修故。染净二种依他性止行成。佛果为满证故。染净二种真实性止行成。次又复地前等横而兼竖。盖只依他一性便具三性。所以修止观者。亦必通修。但地前名随分。具以无明伏而未断故。地上名具。以三惑俱断。三德现前故。佛地名究竟满足。以分别止行究竟满足。成应身解脱德。依他止行究竟满足。成报身般若德。真实止行究竟满足。成如如法身德故。次又复位位等。非竖非横。亦横亦竖。初从名字位中。了知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及十界十如权实诸法。随见有一法当情。悉是分别性法。此法当体无实。即是依他性法。依他亦复无性。但自法界实相。即为真实性法。故始发心时。便得俱行三止。但观行位中尚昧。相似位中则明。相似位中尚昧。分证位中愈明。分证位中犹带昧相。究竟位中方为极明。然从始至终。无不以三性法为所观境。故言托法无别也。

【(庚)四结略总明】

又复总明三性止观除障得益。谓三性止行成故。离凡夫行。三性观行成故。离声闻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成故。得寂灭乐为自利。三性观行成故。缘起作用为利他。此为得益。斯辨第四止观断得竟。

或问。止成离凡夫行。只是入空意耳。观成离声闻行。只是出假意耳。葢在通别之间。而释为圆顿。不太甚乎。答曰。若但约染浊分别性论止观者。可得但是通教。若但约分别依他二性论止观者。可得是别接通。若但约染浊三性次第论止观者。可得但是别教。今既具约染净二种三性。又具论次与不次二种修法。又一一性中皆是先观后止。不是先止后观。又即时凡夫亦得双修止观。安得非圆顿耶。须知凡夫声闻。皆有界内界外之殊。分段生死。界内凡夫行也。变易生死。界外凡夫行也。滞于但空。界内声闻行也。滞于但中。界外声闻行也。是故经云。有声闻乘声闻。有声闻乘缘觉。有声闻乘菩萨。有缘觉乘声闻。有缘觉乘缘觉。有缘觉乘菩萨。有菩萨乘声闻。有菩萨乘缘觉。有菩萨乘菩萨。智者大师释之。谓初三即藏教三乘。次三即通教三乘。次三即别教地前及地上也。今之行人。初心便行三止三观。便离凡夫及声闻行。所谓圆五品位。圆伏五住烦恼。虽是肉眼。即名佛眼。已超别教十回向矣。须知上文四番约位。正意只在第四非横非竖论横竖耳。

【(戊)五明止观作用三。初正明。二偈颂。三结。(己)初中三。初备显作用。二重明所依。三再示方便。(庚)初又四。初尅证全体大用作用。二明双遮双照作用。三明离过具德作用。四明融即离微作用。(辛)今初】

次明第五止观作用者。谓止行成故。体证净心。理融无二之性。与诸众生。圆同一相之身。三宝于是混尔无三。二谛自斯莽然不二。怕兮凝湛渊渟。恬然澄明内寂。用无用相。动无动相。盖以一切法。本来平等故。心性法尔故。此则甚深法性之体也。谓观行成故。净心体显。法界无碍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净之能。兴大供具。满无边刹。奉献三宝。惠施四生。及以吸风藏火。放光动地。引短促长。合多离一。殊形六道。分响十方。五通示现。三轮显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顶。下居兜率之天。托影于智幻之门。通灵于方便之道。挥二手以表独尊。蹈七步而彰唯极。端坐琼台。思惟宝树。高耀普眼于六天之宫。徧转圆音于十方之国。莲华藏海。帝网以开张。娑婆杂土。星罗而布列。乃使同形异见。一唱殊闻。外色众彰。珠光乱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树潜辉。玉质常存。权形取灭。斯葢大悲大愿熏习力故。一切法。法尔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缘起之用也。

繇止行成。尅证全体。繇观行成。能兴大用。此总明作用之大端也。能证三谛之智。名为佛宝。所证三性之理。名为法宝。理外无智。智外无理。名为僧宝。故混尔无三也。分别依他二性。名俗谛。真实之性。名真谛。又三性俱名俗谛。三性无性名真谛。又三性三无性名言建立。俱名俗谛。三性三无性本惟一心名真谛。故莽然不二也。余可知。

【(辛)二明双遮双照作用】

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观行成故。德用缘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观行成故。处于生死。

不住不入。是双遮。能住能处。是双照也。

【(辛)三明离过具德作用】

又止行成故。不为世染。观行成故。不为寂滞。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观行成故。即寂而常用。

不染不滞是离过。用寂寂用是具德也。

【(辛)四明融即离微作用】

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即是涅槃。观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观行成故。知流转即生死。不转是涅槃。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不复更灭。故生死即是涅槃。二乘所证涅槃。仍是真常流注。故即是变易生死。此对待论融即也。二种生死。元无生死之相。如举波即水。故生死即是涅槃。三德涅槃。亦无涅槃之相。如全水在波。故涅槃即是生死。此绝待论融即也。随缘常不变故。生死涅槃二俱平等。无有二相可得。所谓其入离也。不变常随缘故。随流转缘。名为生死。随不转缘。名为涅槃。所谓其出微也。初备显作用竟。

【(庚)二重明所依】

问曰。菩萨即寂兴用之时。三性之中。依于何性而得成立。答曰。菩萨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即寂兴用。兼以余性。助成化道。此义云何。谓虽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即知。不妨非有而有。不无似法显现。何以故。以缘起之法。法尔故。是故菩萨常在三昧。而得起心悯念众生。然复依分别性观门故。知一切众生受大苦恼。依依他性观门故。从心出生摄化之用。依真实性观门故。知一切众生与己同体。依分别性止门故。知一切众生可除染得净。依依他性止门故。不见能度所度之相。依真实性止门故。自身他身本来常住大般涅槃。

答中先标二义。次别释成。谓虽知诸法下。释依依他性道理也。然复依分别下。释余性助成化道也。

【(庚)三再示方便】

又若初行菩萨欲有所作。先须发愿。次入止门。即从止起观。然后随心所作即成。何故须先发愿。谓指尅所求。请胜力加故。复何须入止。谓欲知诸法悉非有故。是故于一切有碍之法。随念即通。何故即从止起观。谓欲知一切法皆从心作故。是故于一切法有所建立。随念即成也。若久行菩萨。即不如是。但发意欲作。随念即成也。诸佛如来。复不如是。但不缘而照。不虑而知。随机感所应见闻。不发意而事自成也。譬如摩尼。无心欲益于世。而随前感。雨宝差别。如来亦尔。随所施为。不作心意。而与所益相应。此葢由三大阿僧祇劫。熏习纯熟。故得如是。更无异法也。

先明初行方便。次明久行及佛之不同。然非因初行。安有久行。非有久行。安得成佛。故知欲成佛者。须学初行之方便矣。

【(己)二偈颂三。初颂理谛。二颂观法。三颂劝修。(庚)今初】

心性自清净。诸法唯一心。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还无二相。一心如大海。其性恒一味。而具种种义。是无穷法藏。

初一句。总颂真体。次一句。摄事归理。无一法而非全心也。次四句。全理成事。无一法之全理不还具众生佛菩萨生死涅槃种种法也。一心作二。即不变常随缘义。二无二相。即随缘常不变义。海喻可知。

【(庚)二颂观法三。初法说。二喻说。三合结。(辛)今初】

是故诸行者。应当一切时。观察自身心。知悉由染业。熏藏心故起。既知如来藏。依熏作世法。应解众生体。悉是如来藏。复念真藏心。随熏作世法。若以净业熏。藏必作佛杲。

观察自身心。谓约染浊分别性修止观也。知悉由染业。熏藏心故起。是约染浊依他性修止观也。应解众生体。悉是如来藏。是约染浊真实性修止观也。复念真藏性等四句。是以染例净。即约清净三性修止观也。又如来藏依熏作世法。是知不变常随缘也。众生体悉是如来藏。是解随缘常不变也。世法既尔。佛果例然。约性则一真平等。约修则因满果圆。所以必须依止一心。勤行妙止观也。

【(辛)二喻说】

譬如见金蛇。知是打金作。即解于蛇体。纯是调柔金。复念金随匠。得作蛇虫形。即知蛇体金。随匠成佛像。

蛇喻染浊分别性。打喻染浊依他性。蛇体纯是调柔金。即喻染浊真实性。又打金作蛇。喻不变随缘。蛇体纯金。喻随缘不变也。蛇体金。喻现前一念心性。匠。喻止观法门。成佛像。喻成出障净法身也。

【(辛)三合结】

藏心如真金。具足违顺性。能随染净业。显现凡圣果。

金可为蛇为像。即是具足蛇像二性。故能随匠打作蛇像。藏心亦尔。本具违顺二性。故能随染净二业。显现凡圣二果。然正为蛇时。像性仍在。故可转蛇作像。则知正在染时。净性仍在。故可转凡成圣也。蛇像非佛像。故须修证。佛金即蛇金。故常平等。彼执性废修。执修昧性者。安知常同常别。法界法门哉。二颂观法竟。

【(庚)三颂劝修】

以是因缘故。速习无漏业。熏于清净心。疾成平等德。是故于即时。莫轻御自身。亦勿贱于他。终俱成佛故。

净心为因。净业为缘。因必藉缘。故须速习无漏业缘。熏于清净心之真因。令成本来平等之妙德也。我心既即佛性安可轻御。御者。用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安可贱他。既不自轻。亦不贱他。是名平等佛德。

【(己)三结】

此明止观作用竟。上来总明五番建立止观道理讫。

已上第二大科广作分别竟。

【(乙)三历事指点三。初明礼佛时止观。二明食时止观。三明便利时止观。(丙)初中三。初观门。二止门。三双行。(丁)初文二。初实事观。二假想观。(戊)初又三。初法。二喻。三合。(己)今初】

凡礼佛之法。亦有止观二门。所言观门礼佛者。当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与我身同一净心为体。但以诸佛修习净业熏心故。得成净果。差别显现。徧满十方三世。然一一佛。皆具一切种智。是正徧知海。是大慈悲海。念念之中。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尽欲救度一切众生。一佛既尔。一切诸佛皆悉如是。是故行者。若供养时。若礼拜时。若赞叹时。若忏悔时。若劝请时。若随喜时。若回向时。若发愿时。当作是念。一切诸佛。悉知我供养。悉受我供养。乃至悉知我发愿。

此依法性及与佛德。称实而观。行愿品所谓起深信解。如对目前者也。

【(己)二喻】

犹如生盲之人。于大众中行种种惠施。虽不见大众诸人。而知诸人皆悉见己所作。受己所施。与有目者。行施无异。

无始无明未破。喻如生盲。然能作此信解。则功德与菩萨等矣。

【(己)三合】

行者亦尔。虽不见诸佛。而知诸佛皆悉见己所作。受我忏悔。受我供养。如此解时。即时现前供养。与实见诸佛供养者等无有异也。何以故。以观见佛心故。佛心者。大慈悲是也。

虽不见诸佛。而见诸佛大慈悲心。所谓虽是肉眼。名为佛眼也。

【(戊)二假想观二。初佛身观。二供具观。(己)初中二。初直示。二释疑。(庚)今初】

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严好。乃至能得想作无量诸佛。一一佛前。皆见己身供养礼拜者。亦是现前供养。何以故。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是心作佛者。能作他方应佛。能作自己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即他方应佛。心即自己果佛也。又是心作佛。故非自然。是心是佛。故非因缘。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能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也。又始学名作。终成即是佛。又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即是诸佛法身之体。名心是佛。望己当果。繇观而成。名心作佛。若欲悉知。具如妙宗钞。

【(庚)二释疑二。初明假想非妄。二明感应俱成。(辛)初中三。初直明非妄。二远胜二乘。三径齐菩萨。(壬)今初】

问曰。前之一番供养。实有道理。可与现前供养无异。此后一番想作佛身者。则无道理。何以故。以实不见佛身。假想作见。即是妄想相故。答曰。佛在世时。所有众生现前所见佛者。亦是众生自心作也。是故经言。心造诸如来。以是义故。即时心想作佛。则与彼现前见佛一也。

【(壬)二远胜二乘】

又复乃胜二乘现见佛者。何以故。以彼二乘所见之佛。实从心作。由无明故。妄想曲见。谓从外来。非是心作。故即是颠倒。不称心性缘起之义。是故经言。声闻曲见。又复经言。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言如来者。即是真如净心。依熏缘起果报显现。故名如来。彼谓心外异来。故言不能见也。我今所见诸佛。虽是想心所作。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真心故。心中现此诸佛。是故所见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真心之相。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坏真寂。不坏缘起。是故胜彼二乘现前见也。

二乘不达唯心。此达唯心。一胜也。二乘入寂便坏缘起。此则不坏缘起。二胜也。

【(壬)三径齐菩萨】

又若我以想心熏真心故。真心性起。显现诸佛。而言是妄想者。道场会众。皆以见佛之业。熏真心故。卢舍那佛在于真心中现。彼诸菩萨亦是妄想。若彼菩萨所见之佛实从心起。见时即知不从外来。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见诸佛亦从心起。亦知不从外来。何为言是妄想。又复彼诸菩萨所修见佛之业。悉是心作。还熏于心。我今念佛之想。亦是心作。还熏于心。彼此即齐。是故彼若非妄。我即真实。

初明假想非妄竟。

【(辛)二明感应俱成四。初重明同体心性。二明依想得见真佛。三生佛互论熏心。四结成感应不二。(壬)今初】

问曰。若一切诸佛。唯由众生自心所作者。即无有实佛出世。答曰。不妨一切诸佛出世。而即是众生自心所作。何以故。谓由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净心为体故。然此净心全体。唯作一众生。而即不妨全体复作一切凡圣。如一众生是净心全体所作。其余一一凡圣悉皆如是。一时一体。不相妨碍。是故若偏据一人以论心者。此人之体。即能作一切凡圣。如藏体一异中释此义也。由此义故。一切诸佛唯是我心所作。但由共相不共相识义故。虽是我心能作诸佛。而有见不见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识中具明。

众生自心所作。即是实佛。实佛。即是众生自心所作。以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净心为体故。若达前文藏体一异之义。则不计实佛在我心外。若达共相不共相识之义。则不疑众生有见有不见矣。

【(壬)二明依想得见真佛】

以是义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真心。与诸佛悲智之熏相应。故于真心中显现诸佛自得见之。此所现之佛。以我假想见佛之业。与佛利他之业相应熏心起故。此佛即是我共相识也。是共相识故。即是真实出世之佛为我所见。若无见佛之业。与佛利他之德相应熏心者。一切诸佛虽是我净心所作。而我常不得见佛。

假想为能感。悲智为能应。感于众生心内诸佛。故心外无佛。应于诸佛心内众生。故佛出是真也。

【(壬)三生佛互论熏心】

是故若偏据诸佛以论净心。即诸佛净心作一切众生。但佛有慈悲智力熏心。故得见一切众生。若偏据众生以论净心。即众生净心作一切诸佛。但众生有见佛之业熏心。故得见一切诸佛。

佛为法界。故无佛心外之众生。生为法界。故无众生心外之佛。自熏自见。复何疑哉。

【(壬)四结成感应不二】

是故假想熏心者。即心中诸佛显现可见。所见之佛。则是真实出世之佛。若不解此义故。谓释迦如来是心外实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是执者。虽见释迦如来亦不识也。

假想为能感。实佛为能应。所感实佛。既不在众生心外。所应众生。又岂在释迦心外。是谓感应不二也。若由曲计释迦实在心外。所想不是真佛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矣。已上佛身观竟。

【(己)二供具观】

又复行者。既如是知一切诸佛。是心所作故。当知身及供具。亦从定心出生。以是义故。当想自身心。犹如香藏王。身诸毛孔内。流出香烟云。其云难思议。充满十方刹。各于诸佛前。成大香楼阁。其香楼阁内。无量香天子。手执殊妙香。供养诸最胜。或复想自身。徧满十方国。身数等诸佛。亲侍于如来。彼诸一一身。犹如大梵王。色相最殊妙。五体礼尊足。知身及供具。悉是一心为。不生妄想执。谓为心外有。复知诸菩萨。所有诸供具。悉施诸众生。令供养诸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供诸如来。以己心作物。及施他己者。复回施众生。供献诸最胜。深入缘起观。乃能为此事。此观门礼佛。

文有八段。初又复行者下。既知是心作佛。便可从心作身及供具也。二当想自身心下三偈。是想所供周徧。三或复想自身下二偈。是想能供周徧。四知身及供具一偈。是止观双行。五复知诸菩萨下二偈。是自他不二。六以己心作物一偈。是善巧回向。七深入缘起观二句。是结叹功能。入此观门礼佛句。乃总结前文也。

【(丁)二止门】

止门礼佛者。当知一切诸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从心作。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如是礼者。即名止门。

皆从心作。即无相性。有即非有。即无生性。唯是一心。即无性性。亦不取于一心之相。即无真性也。

【(丁)三双行】

复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废息观行。应当止观双行。所谓谁知佛身我身。及诸供具。体唯一心。而即从心出生缘起之用。炽然供养。虽复炽然供养。而复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无念。是故经言。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相。此是止观双行也。

初明礼佛时止观竟。

【(丙)二明食时止观二。初观门。二止门。(丁)初中二。初普供观。二除贪观。(戊)初又二。初转粗作妙观。二转少为多观。(己)今初】

凡食时亦有止观两门。所言观者。初得食时为供养佛故。即当念于此食。是我心作。我今应当变此疏食之相。以为上味。何以故。以知诸法本从心生。还从心转故。作是念已。即想所持之器。以为七宝之钵。其中饮食。想为天上上味。或作甘露。或为粳粮。或作石蜜。或为酥酪。种种胜膳等。作此想已。然后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四生等食之。当念一切诸佛及贤圣。悉知我等作此供养。悉受我等如是供养。作此供养已。然后食之。是故经言。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诸贤圣。然后可食。问曰。既施与三宝竟。何为得自食。答曰。当施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时。即兼共施众生食之。我此身中八万尸虫。即是众生之数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虫安乐。不自为己。

【(己)二转少为多观】

又复想一钵之食。一一米粒复成一钵上味饮食。于彼一切钵中。一一粒米复成一钵上味饮食。如是展转出生。满十方世界悉是宝钵。成满上味饮食。作此想已。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令供养三宝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后自食。令己身中诸虫饱满。

普供观竟。

【(戊)二除贪观】

若为除贪味之时。随得好食。当想作种种不净之物食之。而常知此好恶之食。悉是心作。虚相无实。何故得知。以向者钵中好食。我作不净之想看之。即唯见不净。即都见不净故。将知本时净食。亦复如是。是心所作。此是观门。

【(丁)二止门】

止门吃食者。当观所食之味。及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别味之舌等。一一观之。各知从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体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此名止门。

配上三性止门。如文可知。二明食时止观竟。

【(丙)三明便利时止观二。初正明。二释疑。(丁)初中二。初观门。二止门。(戊)今初】

凡大小便利。亦有止观。所言观者。当于秽处。作是念言。此等不净。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应当变此不净。令作清净。即想此秽处。作宝池宝渠。满中清净香水。或满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宝身。所弃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切众生。即复知此净相。唯是心作。虚相无实。是名观门。

此等不净悉是心作。分别本空也。有即非有。依他无性也。变作清净。清净分别性观也。净相唯心。清净依他性观也。虚相无实。清净真实性观也。

【(戊)二止门】

所言止门者。知此不净之处。及身所弃不净之物。唯是过去恶业熏心。故现此不净之相可见。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无念。即名止门。

观则转染浊性为清净性。止则但除染浊三性入三无性也。恶业熏心。故现不净。然此心相。有即非有。除分别性。入无相性也。唯是一心。除依他性。入无生性也。平等无念。除真实性。入无性性也。

【(丁)二释疑二。初正释所疑。二例通诸法。(戊)今初】

问曰。上来所有净不净法。虽是心作。皆由过去业熏所起。何得现世假想变之。即从心转。答曰。心体具足一切法性。而非缘不起。是故溷中秽相。由过业而得现。宝池酥酪。无往缘而不发。若能加心净想。即是宝池酥酪之业熏心。故净相得生。厌恶之心。空观之心。即是除灭不净之缘。净熏心故。秽相随灭。此葢过去之业。定能熏心起相。现世之功。亦得熏心显妙用也。

加心净想。指上观门。厌恶之心。指上止门。空观之心。双指二门。真实性中止观。所谓虚相无实。平等无念也。

【(戊)二例通诸法三。初正释成分便。二释见不见之由。三释神通差别之故。(己)今初】

如此于大小便处。假想熏心而改变之。其余一切净秽境界。须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旧相。故得现在除去憎爱。亦能远与五通为方便也。然初学行者。未得事从心转。但可闭目假想为之。久久纯熟。即诸法随念改转。是故诸大菩萨。乃至二乘小圣五通仙人等。能得即事改变。无而现有。

秽作净想。则能除憎。净作秽想。则能除爱。憎爱悉除。便成漏尽。假想纯熟。法随念转。便成五通。出世方便。孰过于此。

【(己)二释见不见之由】

问曰。诸圣人等。种种变现之时。何故众生有见不见。答曰。由共相识。故得见。由不共相识。故不见。

【(己)三释神通差别之故】

问曰。菩萨神通。与二乘神通有何差别。答曰。二乘神通。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见法。故有限有量。菩萨神通。由知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外无法。故无限无量也。又菩萨初学通时。亦从假想而修。但即知诸法皆一心作。二乘唯由假想习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论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别也。

菩萨习通。亦从假想。二乘定力。亦惟心作。只由知与不知。遂令力量迥别。然则修止观者。可不先悟一心为依止乎。

佛祖心要妙难知。我今随力释少分。回此功德施群生。同生安养成觉道。

音释

渟(唐丁切水止曰渟)粳(古衡切籼稻也)渠(求于切沟渠也)溷(胡困切)

光绪二十二年春三月京口丹徒县李培桢捐资敬刊大乘止观释要全部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六终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