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道德真经论

道德真经论卷之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司马氏注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推至诚而行之,不自以为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慕德之名,循其迎而求之。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我无为民自化。无以为犹言无用有为也。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有为之德,不修则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因民所利而利之。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制而用之。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立制度以强民,民不肯从,则用刑以威之。仍,引也,字或作扔。

故失道而后德,

道无形,德无迹。

失德而后仁,

鱼相煦以沬。

失仁而后义,

恩不能怀,必加裁制。

失义而后礼。

制其外貌。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忠信,礼之本也。守其文,忘其本,则巧伪横生矣。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世有亿度屡中者,人或谓之智,而多言数穷,未免於愚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

一者,道之子,物之祖也,故莫不赖之以成功。以事言之,常久不已,所谓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蹙。

离本失道,不常故也。

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邪,非乎?

不敢忘本。

故致数舆无舆,

式较软树,各指其名,则无复舆矣。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一阴一阳之谓道。

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四十-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非常之道,固非常人所知。

故建言有之:

古之立言。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类,丝节也。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物赖以成而不能有,故谓之贷。

四十二章

道生一,

自无入有。

一生二,

分阴分阳。

二生三,

济以中和。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负犹背也,抱犹向也。

冲气以为和。

万物莫不以阴阳为体,以冲气为用。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满招损,谦受益,皆所以去甚泰,就中和。

人之所教,亦我教之。

亦我教之,犹言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为众教之父。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泰山之溜穿石。

无有入於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形之细者,无若微尘,然不能入无隙之物。唯无有乃可以入於无间。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知之者鲜。

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得名货而亡身,与身而亡名货二者,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物成必毁,盈必溢,理之常也。有道者虽成若缺,虽盈若冲,故不弊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

动作。

静胜热,

无为。

清静为天下正。

虚静以观万物。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无求不争,含外修内。

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贪欲无厌,合内竞外。

罪莫大於可欲,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常足矣。

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得其宗本。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去本逐末。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至理不易。

不为而成。

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去其浮冗。

损之又损之,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有为则滞阂於一隅,故无为则无不为矣。

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

使天下自归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强之则物不从。

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随时因物,应变从道。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

彼虽不善,吾自为善以接之,不失其善矣。彼虽不信,吾自守信以待之,不失其信矣。

圣人在天下,喋喋焉为天下浑其心。

浑其心,无所间别。

百姓皆注其耳目焉,

则而象之。

圣人皆孩之。

爱之如赤子。

五十章

出入生死,

出生地则入死地。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言十人之中,大约柔弱以保其生者三,刚强以速其死者三,虽志在爱生而不免於趋死者亦三。其所以爱生而趋死者,由其自奉养太厚故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兕虎以喻强暴。处强暴之间而不见害者,以其柔顺不争故也。

五十一章

道生之,

宗本无形谓之道。

德畜之,

气象变化谓之德。

物形之,

聚而成物,质性散殊。

势成之,

生必长,长必成,自然之势。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为之父母。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圣人道德洽於天下,其为人所推戴亦然。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及其成功,皆归於道。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始谓道也,道者万物之所生。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因道以立礼乐刑政。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不可忘本弃道。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光外烛,明内景。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径。

道本简易,由人之好凿,故失道。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失道之国,好察近而遗远,逐末而忘本,故视其朝若修治,而察其民实贫困。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

取非其有谓之盗。德薄位尊,智小谋大,危亡将及。曾不自知,乃更矜夸,以为。得意,服美不称,积实无厌,故曰盗夸。

盗夸,非道也哉。

所以有此夸者,岂非本欲行道,而更凿以致失哉。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深根固蒂,不可动摇。

善抱者不说,

民心怀服,不可倾夺。

子孙祭祀不辗户

享祚久长。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

余当作赊。

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皆循本以治末,由近以及远。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

如一。

以天下观天下。

以古况今。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以一知万。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乌不搏。

言和厚之至者,虽快夫所不忍害。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皆在其自然。

知和日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祥,善也。和之善者,可以益生。

心使气曰强。

志,气之率也,心动则气乱,气乱则昏,心不能制,故有悖暴之行。众人皆以气盛者为强,老子独以心能使气者为强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不用其壮,可以后亡。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得之於内。

言者不知。

求之於外。

塞其兑,闭其门,

不出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玄者极深,固者无外。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守道故不动。

故为天下贵。

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政者,正也。

以奇用兵,

兵家尚诈。

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民多仗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法出奸生。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

安而勿扰。

我好静而民自正,

正己而物正。

我无欲而民自朴。

虽赏之不窃。

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责大体而已。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政苛则无完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

祸中有福,福中有祸,天下无正祸正福。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非独祸福为然,邪正善恶亦常反覆,皆由物极则反。

民之迷也,其日固久。

天下莫能知之。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剧,

岁,刮也。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皆不欲至其极。

道德真经论卷之三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