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饮流斋说瓷译注

说瓶罐第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古人制器载酒,用以飨神(1)。牺尊、象尊(2),导源至远,此尊之权舆也。尊一变而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缘后起。腹口相若者谓之尊,口小腹大者谓之瓶。其后市人任意相呼,瓶与尊遂混而为一矣。袁宏道撰《瓶史》(3),遂为著录专书,所论以铜器为多,亦兼及瓷制。然其时形式名目,犹不若今之纷纭璀璨也。同是一瓶,而形式争奇斗巧,千变万化,稍有差别,遂呈异观。故瓶之种种色色,最有研究兴味。就不佞所知(4),缀述于下,虽未堪作《瓶史》之补录,亦颇足窥制作之一斑焉。

【注释】

(1)飨(xiǎng)神:摆供品祭奠神灵。飨,以酒食款待人。

(2)牺尊:亦作“牺樽”、“牺罇”、“牺”。古代酒器,作牺牛形,背上开孔以盛酒;或说于尊腹刻画牛形。象尊:古代的一种酒器,其形如象或凤凰;一说以象牙饰尊。

(3)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与其兄宗道、中道合称“公安三袁”。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著有《袁中郎集》、《瓶史》等。《瓶史》:二卷,明袁宏道撰。该书从鉴赏角度论述了花瓶、瓶花及其插法。上卷为瓶花之宜、之忌、之法;下卷分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崇、洗沐、使令、好事、请赏、监戒等。

(4)不佞:不才,自谦词。

【译文】

古人制作器具盛酒,用来祭祀神灵。牲尊、象尊,起源很早,这些都是尊的雏形。尊变化而成为瓶,用来插花供人清赏,大概是后来兴起的事情。腹部和口部大小差不多的称作尊,口小腹大的叫作瓶。以后市井中人们随意称呼,于是瓶与尊便混为一谈了。袁宏道撰写《瓶史》,便成为著录专书,所谈论的主要是铜器,也涉及到瓷器。然而当时瓷器的样式名称不像今天这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同是做一个瓶子,而样式争奇斗巧,千变万化,稍有差别,就成了不同的样式。因此瓶子的种类样式最具研究的趣味。就本人浅陋所知述列如下,虽不足以作为《瓶史》的补充,也可窥视瓶之制作的一些情况了。

吾华制器,初乏名学之思(1),概由市人象形臆造,久之遂成习惯,莫之能易。下列瓶、尊诸名,悉从市肆沿称,固不必尽以雅驯绳之也(2)。

【注释】

(1)名学:泛指中国古代的逻辑学。先秦逻辑学初起,主要围绕名与实、正名等展开,故称。

(2)雅驯:指文辞修美,典雅不俗。绳之:衡量。绳,引申为标准。

【译文】

我中华制作器物,原本缺乏逻辑学方面的思考,一般由市井人们比照其形象随意造作。时间久了,便形成俗名,无法更改。下列瓶、尊的各个名称,就都是根据市间店铺沿用的叫法,当然不一定完全用雅训的标准来衡量。

太白尊 太白尊亦名渔父尊,形似渔父之鱼罾(1),故得名也。底平腹巨,口小而微哆(2),项极短而缩。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以豇豆红色,或带苹果绿、苹果青色为多。腹有三团螭暗花,乃浅凹雕也。除康窑外,历朝其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璧。

【注释】

(1)罾(zēng):渔网。

(2)哆:张口貌。

【译文】

太白尊 太白尊又名渔父尊,形状好似渔夫用的渔网,因而得名。底平腹大,口小而微微张开,颈部很短而收缩。这类尊没有很大的,通体不过数寸而已。以豇豆红色或带有苹果绿、苹果青色的为多。腹部有三团浅螭凹雕的暗花。除康熙官窑以外,历代很少仿制,所以价值的高昂等同拱璧。

清 豇豆红太白尊

观音尊 有大观音尊、小观音尊两种。大者高二尺余,小者高数寸。口侈,项较短,肩宽博,至胫则以次渐杀(1),胫及于底,又稍加丰。自肩至胫,约占全体五分之三,项与胫相若,口与底相若。此等观音尊以祭红及郎窑最为奇珍,盖郎窑喜制此式也。若康熙青花、五彩,亦称殊品。至小观音尊,以苹果绿者为最昂,其余种种花彩均有。

【注释】

(1)杀:此言收束。

【译文】

观音尊 有大观音尊、小观音尊两种。大的高二尺有余,小的高数寸。口微微张开,颈部较短,肩部宽广,至胫部逐渐收束,从胫部到底部又稍加丰满。从肩部到胫部约占全体的五分之三,颈部与胫部相似,口部与底部相似。这类观音尊以祭红和郎窑的最为珍奇,大概是因为郎窑喜欢制作这种样式的。如康熙青花、五彩,也属于特殊珍品。至于小观音尊,以苹果绿的最为昂贵,其余各种花色的都有。

牛头尊 牛头尊口稍巨,直下至肩,无项;腹较肩尤巨,至底稍杀;旁有双耳者居多,以其形似牛头故名。大者高二尺余,宽一尺余,小者高亦及尺,巨制也。历朝均有之,以康熙青花者为上。

【译文】

牛头尊 牛头尊,口部稍大,直接下至肩部,没有颈部;腹较肩部尤为巨大,至底部稍稍收束;两旁有耳者为多,因其形状好像牛头而得名。大的高二尺多,宽一尺多,小的也高近一尺,是大件制品。历朝均有,以康熙朝的青花为上品。

百鹿尊 百鹿尊有两种,大者高二、三尺,小者仅二、三寸。大者其式亦类似牛头,惟有两鹿头为耳,彩绘百鹿,故以是得名。小者或同前式,或有作棒锤式无耳者。然既以百鹿抽象得名,则不问其作何式,亦概呼为百鹿云。

【译文】

百鹿尊 百鹿尊有两种,大的高两三尺,小的仅两三寸。大件的样式也似牛头,只有两个鹿头作双耳,彩绘有百鹿,因此得名。小件也有与前述同一样式,也有作棒锤样式而没有耳的。然而既然以百鹿概括而称名,则不问其作何种样式,也都一概称作百鹿。

硬棒锤 身如截筒,肩耸而臃肿。自肩至底同一直下,口有凸边一道者名硬捧锤。有青花、五彩各种,亦有开长光两面彩画余为锦地者,大小不一其制。

【译文】

硬棒锤 器身如截断的筒形,肩部耸起而显得臃肿。从肩部到底部同样垂直而下,口部有一道凸边的叫硬棒锤。有青花、五彩等品种,也有开长形光两面彩画剩余部分都为锦地的,其制作尺寸大小不一。

软棒锤 形与硬棒锤相仿,惟肩亸(1),口哆,足稍敛。明朝祭红概无棒锤,惟康窑青花、五彩有之。大棒锤初年较巨,晚年较小。康熙此类画草虫及粗疏花卉为多,盖客货也。

【注释】

(1)亸(duo):下垂。

【译文】

软棒锤 形状与硬棒锤相像,只是肩部下垂,口微张开,底部稍微收缩。明代祭红都没有棒锤形状的瓶子,唯独康熙官窑青花、五彩有。大棒锤瓶初期较大,后期较小。康熙年间此类以绘画草虫及粗糙花卉的制品较多,都是民窑。

如意尊 如意尊高约六、七寸,上杀下丰,口巨躯短。清初多作青花,若纯色釉及暗花者,亦为雅制。

【译文】

如意尊 如意尊高约六七寸,上半部紧缩,下半部丰腴,口部宽大而躯干短小。清代初年多作青花,如果是纯色釉或带暗花的,也属精品。

美人肩 略似如意尊,项与胫均苗条,口与足相等,腹稍巨,弯折处有姿致,故曰美人肩也。大小不一。雍正官窑彩瓶有画红白桃花者,生动娇艳,冠绝等伦。乾隆多画人物,精者每有颊上添毫之妙(1)。

【注释】

(1)颊上添毫:《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毫,观者觉神明殊胜。”后来用作形容生动的描绘。颊,脸。毫,毫毛。

【译文】

美人肩 近似如意尊,颈部与胫部都很苗条,口部与底部相等,腹部稍大,弯折的地方甚为优美,所以称作美人肩。大小不一。雍正官窑彩瓶有画红白桃花的,生动娇艳,出类拔萃。乾隆官窑多画人物,其精品往往有颊上添毫的妙趣。

油锤瓶 自口至项,均甚细瘦,直至腰腹而突然膨脝者(1),名曰油锤。有大有小,而大者为尤多。积红、积蓝、青花、五彩均有之。康窑多系纯色釉及青花者,尤以画龙为多。乾隆画龙、画釉里蓝或釉里黄、黑而兼胭脂水波纹者,亦恒有之。

【注释】

(1)膨脝:亦作“膨亨”。形容腹部膨大貌。

【译文】

油锤瓶 从口部到颈部都很细瘦,直到腰腹而突然膨大的称作油锤。体型有大有小,而以大者为多。积红、积蓝、青花、五彩均有。康熙官窑多属纯色釉及青花,尤以画龙纹的居多。乾隆年间画龙纹、画釉里蓝或釉里黄、黑而兼胭脂水波纹的制品,也是常见的。

饽饽凳 形似油锤而项甚肥,直下若截筒者曰饽饽凳,亦寻常式也。纯色釉者以积红、积蓝、茶叶末等为多。若五采者,多带锦地,或锦地开光,或锦边。

【译文】

饽饽凳 形状近似油锤而颈部很肥大,垂直下去好像截断之筒形的称作饽饽凳,也是普通样式。纯色釉以积红、积蓝、茶叶末等为多数。若是五彩的,多带锦地,有的锦地开光,有的镶锦边。

马蹄尊 马蹄尊有两种,高者为瓶,矮者为盂。高者项与胫均长,腹短而微皤(1),形类马足,故名。康熙青花最多。此种矮者,名矮马蹄,口巨而无项,康窑有釉里红花朵者,亦殊足珍。

【注释】

(1)皤(pó):大。

【译文】

马蹄尊 马蹄尊有两种,高的为瓶,矮的为盂。高的颈部与胫部均长,腹部短小而微大,形状类似马蹄,因此得名。康熙青花瓷器中最多。此类矮的,名叫矮马蹄,口大而没有颈部,康熙官窑有绘釉里红花朵的,也特别值得珍贵。

天球瓶 天球口与项相若,腹为浑圆,肩与足又相若也。雍正瘦身抹红者,品格殊美。若乾隆青花夹紫或豆彩者,亦佳。

【译文】

天球瓶 天球瓶口部与颈部相近,腹部为浑圆形,肩部与底部也相近。雍正时瘦身而抹红的制品,格调特别优美。如乾隆青花夹紫或者豆彩的制品,也是很好的。

清 斗彩海水团花天球瓶

胆瓶 胆瓶形如悬胆,口径直下,腹微椭圆,形式有大有小。古时铜瓶,此式尤盛行,瓷制以乾隆为多。

【译文】

胆瓶 胆瓶形状如悬胆,口径垂直而下,腹部略呈椭圆形,形式有大有小。古时候铜瓶这种样式非常盛行,瓷器制品以乾隆年间居多。

锥把 大致同于胆瓶,而口微哆者,市肆别其称曰锥把,谓同锥子之柄也,实亦胆瓶之阔口者耳。

【译文】

锥把 大致和胆瓶相同,而口部微微张开的,市间店铺为了区别其名称而称作锥把,意思说和锥子的柄相似,实际上也是阔口的胆瓶。

鸡心 腹略同于胆瓶而项甚短者谓之鸡心,以小品为多。积红、积蓝、瓜皮绿等色尤多此式也。

【译文】

鸡心 腹部与胆瓶略微相同而颈部较短的称作鸡心,以小品居多。积红、积蓝、瓜皮绿等釉色有很多是这种样式。

梅瓶 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作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红色者仿均为最多,豆青、天青、茄紫、豇豆红等诸色均有之。

【译文】

梅瓶 梅瓶口细而颈项较短,肩部非常宽大,至胫部稍微狭窄,到底足则又变得丰满起来,口径极小仅与梅的瘦骨相似,所以称作梅瓶。宋代瓷瓶雅好作此式,元代、明代及清代初年历代均有此制作。红色的多仿均窑制品,豆青、天青、茄紫、豇豆红等釉色都有。

清 松石绿梅瓶

萝卜尊 式如梅瓶,而通体近瘦,肩不甚宽博,项同白萝卜也。豇豆红、苹果绿、苹果青为最佳。乾隆有堆料款者绘水仙、月季、蜡梅之属,亦为内府之珍品。

【译文】

萝卜尊 样式很像梅瓶,而通体近于瘦削,肩部不甚宽广,颈部如同白萝卜。豇豆红、苹果绿、苹果青的釉色最好。乾隆时有堆料款画水仙、月季、蜡梅之类,也是内府的珍品。

玉壶春(1) 玉壶春口颇哆,项短腹大,足稍肥,亦雅制也。天青、积红者,尤居多数。此式大半官窑,甚少客货,而官窑又大半纯色釉也。

【注释】

(1)玉壶春:瓶名。原为酒名,唐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诗有句云:“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译文】

玉壶春 玉壶春口部颇大,颈部短小腹部巨大,底足稍肥,也是典雅制品。天青、积红,尤居大多数。这种样式大半是官窑制品,很少民窑制品,而官窑又大半是纯色釉的。

元 青白釉划花玉壶春瓶

截筒瓶 截筒之瓶形如木筒,近口处微凹。明制最多,青花尤夥,花甚粗率,而殊有野趣。清初仿者亦然。

【译文】

截筒瓶 截筒的瓶形如木筒,近口缘处微微凹下。明代制品最多,青花尤其多,花纹很是粗略草率,然而也别有生新的趣味。清代初年仿制也是如此。

灯笼罩 灯笼罩不止一种,有形若巨筒而上下口与足凸起若盘底之一覆一仰者,亦有同上式而腹际截分数段者,有上半段与前式同而腹际下半有胫至足底稍散开者,是亦谓之灯笼式也。此等式,乾隆乃有之。

【译文】

灯笼罩 灯笼罩不止一种,有形状如大筒而上下口与足凸起,如同盘底一覆一仰的,也有与上一种同样而腹部截分为几段的,还有上半段与前一种相同而腹部下半有胫至足底部微微扩散开的,这又称作灯笼式。这等样式自乾隆朝才开始有。

藏草瓶 口直而长,项有两截,中凸起如球,腹浑圆,胫短稍缩,至足而大展,大体甚似洋油之坐灯(1)。缘初特制以赐藏僧(2),藏中有草,取以供佛,故得名也。惟乾隆有之,嘉、道数代,藏僧既罕来朝,此式遂不复制。花彩以珊瑚红釉绘西番莲者为多,亦取西土庄严之意也。

【注释】

(1)洋油:煤油。清末民初,煤油皆由外国进口,故称。

(2)藏僧:西藏的僧人。

【译文】

藏草瓶 口部又直又长,颈部有两截,中间凸起如圆球,腹部浑圆形,胫部短小而收缩,到底部而扩展,大体上很像洋油座灯。因为本来是专为赏赐西藏僧人造的,西藏有种草,用来供奉神佛,由此得名。唯独乾隆朝烧造过,嘉庆、道光各朝,藏僧很少来朝晋见,这种瓶子就没有再造过。花彩以珊瑚红釉绘西番莲的为多,也有取其西土庄严的意思。

凤尾瓶 凤尾足长而丰,底处益散开,略同凤尾,故名。此外身段无甚特异。以大凤尾五彩者为最佳,若硬绿三彩者,尤为瑰宝。此式多康窑客货,而彩画雄奇之极,洵为伟观。

【译文】

凤尾瓶 “凤尾”底足修长而丰满,底部更加散开,大致如凤尾的样子,因此得名。除此之外,造型上没什么特殊之处。以大凤尾五彩的为最好,至于硬绿三彩的,尤其宝贵。这种样式多康熙时的民窑,彩绘极度雄伟奇特,确实壮观。

象腿瓶 式颇特别,自口至足直下,无纡曲,但非圆式,乃三瓣之海棠式也。口际凸起,厚边,近口稍粗,近足稍窄,市人呼曰象腿,亦象形语也。云豆、淡茄、乳鼠等色为多。

【译文】

象腿瓶 样式比较特别,从口部到足部垂直而下,没有弯曲,但不是圆形,而是三瓣的海棠式。口的边缘凸起,厚边,接近口部的部分稍微粗一些,接近足部的部分稍微窄一点。商人们称作象腿,也是摹拟其形象的说法。以云豆、淡茄、乳鼠等釉色者为多数。

蝙蝠瓶 自口至足,均作蝙蝠形,肩稍宽博。宋时哥窑、龙泉已有斯制,往往有紫口铁足兼有冰纹者。明清所仿亦大抵相同,数寸高者最多,大者颇罕。

【译文】

蝙蝠瓶 自口部至底部,都作蝙蝠形,肩部稍微宽大。宋代时哥窑、龙泉窑已有这种样式,往往有紫口铁足带有冰纹的制品。明清的仿制品也大体相同,几寸高的最多,大的很少见。

海棠瓶 自口至足,均作三瓣海棠式,惟不直下,口与项同,至腹则突皤,而仍分三瓣,颇为雅观。以茶叶末、鳝鱼皮等色为多。

【译文】

海棠瓶 自口部至足部均作三瓣海棠式,唯独不是垂直而下,口部与颈部相同,至腹部则突然扩大,但仍分三瓣,甚是好看。以茶叶末、鳝鱼皮等釉色者居多。

石榴尊 腹绝巨,口巨而张,项短而缩,足微敛,形同石榴,故名也。雍正天青色而底有篆书凸雕款者,乃当时官窑雅品。豆青一种较小,有有盖者,乃作罐用也。

明 青花灵芝石榴尊

【译文】

石榴尊 腹部非常大,口部大而张开,颈部短小而收缩,底足微微收敛,形状如同石榴,因此得名。雍正天青色而底有篆书凸雕款识的,是当时官窑的上品。一种豆青色的较小,有带盖的,作罐子用。

佛手尊 口径稍敛,胫之将近足处,倏缩而瘦,纯似佛手柑状(1),故名。形不甚巨,大小略同佛手柑。所稍异者,近口际无指爪形耳。青花夹紫居多,制亦雅饬。

【注释】

(1)佛手柑:果树名。系常绿小乔木,高丈余,叶呈长圆形,花白色,果实色黄而香,下端有裂纹,状如半握之手,中医以之入药。

【译文】

佛手尊 口径处稍稍收束,胫部靠近底足的地方忽然缩小而瘦削,极似佛手柑,因此得名。形制不太大,大小略同佛手柑。所略有不同的是,靠近口缘处没手指爪形而已。以青花夹紫的居多,制式也非常雅观。

葫芦瓶 形纯似葫芦,有大有小,以东青、积红等色为多。东青有凹雕暗花者,窑变之属,亦偶一见,而伪制甚夥。

【译文】

葫芦瓶 形状非常像葫芦,有大有小,以东青、积红等釉色居多。东青色而有凹雕暗花的,是窑变所成,也偶可一见,但仿制品很多。

橄揽尊 口与足俱小,无项无胫,全体似橄榄形,故名。此式以广窑为最多,大抵溯原于均。市肆所称均釉者,亦好施之此制也。

清 珐琅彩三友橄榄瓶

【译文】

橄榄尊 口部与底足都小,无颈项,无足胫,整体形如橄榄,因此得名。这种样式以广窑产者为最多,大概起源于均窑。市间店铺所谓均釉的,也喜好做成这种造型。

荷包瓶 形扁圆,口、腹均大,类如荷包(1),故名。宋定始有斯式,故此式又大都有凹雕暗花也。以纯色釉者为多。

【注释】

(1)荷包:随身佩带或缀于袍上装盛零星物品的小囊。

【译文】

荷包瓶 形状扁圆,口部、腹部俱大,如同荷包,因此得名。宋代定窑开始有这种制式,所以这类瓷器大都有凹雕暗花。以纯色釉的居多。

苹果尊 苹果尊有两种,有缩项者,有巨口而无项可缩者。缩项者口径不及寸,巨口者口径可二寸。大者高几及尺,小者约五寸余。往往有凸雕荷花瓣者,小者底足稍嫌不稳。又有天青、釉里红两种,满身苔点,至可珍玩,其声价之大,足与郎窑媲矣。

【译文】

苹果尊 苹果尊有两种,有缩短颈项的,有巨口而无颈项可缩的。缩项的口径不到一寸,巨口的口径可达二寸。大的高近一尺,小的约有五寸多。往往有凸雕荷花瓣的,小的底足显得有些不够稳定。还有天青、釉里红两种,通身布满苔点,最可珍赏,其声价之高,足以和郎窑相媲美。

转心瓶 瓶之腹际,玲珑剔透,两面洞见,而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似美术雕刻之象牙球者然。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赏殊品也。《陶雅》名为套环转动之瓶,颇嫌名称烦赘,古物保存所则标其名曰转心,今从之。

清 粉彩镂空转心瓶

【译文】

转心瓶 瓶的腹部玲珑剔透,可以洞见两面,而且瓶内还有一瓶,并能够转动,好似美术雕刻的象牙球一样。像这样的瓶子名叫转心,乃是内府视为珍物的特异之品。《陶雅》称曰套环转动之瓶,名称显得比较累赘,古物保存所则称作转心,现依此称呼。

塔瓶 口哆而平,项数折至腹,圆而不甚巨,胫略缩,旋散开至足,略如平顶之塔形,故号塔瓶也。乾隆始有此制,东青色者尤多。

【译文】

塔瓶 口部张开而平,颈部折为数节,至腹部圆而不甚大,胫部稍缩小,接着又散扩至底足,大体似平顶的塔形,所以称作塔瓶。乾隆时开始有这种制式,东青色的最多。

柳叶尊 口较身稍大,项短而身长,膊略与口相等,至足而愈小,纤趺瘦削,几难立稳,惟须檀座夹辅之耳(1),形似柳叶,故名。以豇豆红者为贵。

【注释】

(1)檀座:用檀香木制作的底座,极名贵。此言置放器物的底座。

【译文】

柳叶尊 口部比身躯较大,颈部短小而身躯修长,膊与口大小相等,至底足而更加缩小,底足小而瘦削,几乎很难放稳,只能用檀木的座辅助固定,形状像柳叶,因此得名。以豇豆红的制品为贵。

箭桶瓶 口与足直下相齐,惟通身如海棠状,而六瓣、七瓣不等,与三瓣之正海棠微有别焉。足略敛,故非帽架也。名曰箭桶,亦市人取象之称。

【译文】

箭桶瓶 自口部到底足垂直而下相等,只是通体如海棠形状,六瓣、七瓣不等,与三瓣的正海棠稍有区别。底足略微收敛,所以不是帽架。而名为箭桶,也是商家拟其形象的说法。

络子尊 络子尊略似绍兴酒坛,于下半截有绳圈纹,如包络之状,故名。制自雍正,有地与络一色者,有白色锦络者。锦络略同古锦纹(1),璀璨可观。大者高二尺余,小者高二、三寸,纹皆凸起也。

【注释】

(1)古锦纹:古代锦绣的花纹。

【译文】

络子尊 络子尊好似绍兴酒坛,在下半部有绳圈纹,好像缠有络索的样子,因而得名。雍正时创制,有胎底与络纹同一种颜色的,有白色锦地络纹的。锦络与古锦纹略相近,光辉灿烂,很是好看。大的高二尺多,小的高二三寸,花纹都是凸起的。

方瓶 方瓶种式不一,有体方口圆,类旧时之轿灯者,亦名方灯笼,以东青色凸雕八卦形为多。有口体俱方,身分两截者,略如神前之香案,以黄地青花为多。有扁方形,口底俱方而腹膨脝,项旁有两耳,可以穿带者。有如“目”字形,而口微凸起者。其他种种形状,不胜枚举。

【译文】

方瓶 方瓶的各类样式不一,有的体方口圆类似旧时的轿灯,也称作方灯笼,以东青色凸雕八卦形的居多。有的口体俱方而身躯分作两截的,略同神像前的香案,以黄地青花的居多。有的为扁方形,口、底均方而腹部肥大,颈部旁边有两个耳朵,可以穿带。还有的像“目”字形,而口部稍微凸起的。其他种种形状,不胜枚举。

穿带(1) 穿带之制,有方有圆。方者如前条所述,圆者大体似天球而左右两耳可以穿带,则方圆悉同也耳与口之孔同一平行视线,与寻常垂双耳者异。此制仿古礼投壶之壶(2)。又有足际两横孔,仍于孔内挂釉者,亦名穿带。皆纯色釉为多,概系官窑,甚少客货也。

【注释】

(1)穿带:器物两耳或底足两边有孔可用带穿过,便于提携悬挂。

(2)投壶:古代士大夫宴饮中礼节的一种。《礼记·投壶》:“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宾客投掷,以中与不中为饮酒之节。实是饮宴时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的一种游戏。

【译文】

穿带 穿带瓶的制作有方有圆。方的如上一条所载,圆的大体像天球而左右两耳可以穿带,这一点方圆都是一样的耳与口孔同一平视线,与一般双垂耳不同。这种制品是模仿古礼中投壶的壶式。也有底足边有两个横孔,孔内仍挂釉的制品,也称作穿带。属纯色釉的居多,一般都是官窑,很少民窑。

背壶 此式腹扁而浑圆,于体中又凸起一圆线若篆书“回”字者,然口横而方,底亦相若,绝似行军之背壶,故名也。有口际飘双带者,有无带者,东青、羊肝等色为多。

【译文】

背壶 这种样式腹部扁平而浑圆,在器体中央又凸起一道圆线好似篆书“回”字,然而口部横阔而呈方形,底部也同样,很像行军用的背壶,因而得名。有在口边画有飘逸的双带的,有无飘带的,以东青、羊肝等釉色居多。

百环 百环之壶,亦仿古铜器也。制扁方或长方形,以纯色釉为多,或白,或天青、古铜等色。多无花彩,乃道光以前式也。

【译文】

百环 百环壶也是仿效古铜器的制品。形制有的扁方形,有的长方形,以纯色釉居多,有白色、天青、古铜等釉色。多没有花纹彩绘,乃是道光以前的样式。

六角 六角亦有数种,有略如棒锤式,项短无胫而身直下者。有口张,项稍长而腹巨者。有有项有胫,略如花篮式者。皆好奇之趋尚,竞异标新也。

【译文】

六角 六角瓶也有好几种,有的很像棒锤,颈项较短没有胫部,身躯直下。有的口部张开,颈部稍长而腹大。有的有颈部和胫部,很像花蓝的样子。都是好奇所致,争相标新立异。

三孔 三孔者,口际同样突出,三孔如“品”字形,有大有小,以东青、豆青等色为多。有豆青而夹五彩花者,制自乾隆,盖其时西风渐渐输入,已与西餐桌中插花之器略有相同矣。

【译文】

三孔 三孔瓶口边同样突出,三孔好像“品”字形,有大有小,以东青、豆青等釉色居多。有一种豆青夹五彩花纹的,从乾隆年间开始制作,因当时西洋风气已渐渐传入,与西餐饭桌上插花的器具样式差不多。

五孔 五孔者,又名五岳朝天(1),亦市人炫异之名称也。有五彩,有素三彩,式样不一。有类洋灯者,有类甚长之石榴者,口既诡异,体亦瑰奇。

【注释】

(1)五岳朝天:面相术语。两颧、额、下颏和鼻在相学中合称五岳。张行简《人伦大统赋》曰:“五岳必要穹与隆。”薛延年注云:“五岳者,额为南岳衡山,鼻为中岳嵩山,颏为北岳恒山,左颧为东岳泰山,右颧为西岳华山。”五岳朝天,亦作“五岳朝归”或“五岳朝揖”,意谓“五岳欲其朝拱丰隆,不宜缺陷伤破”。相书皆以之为富贵之相。

【译文】

五孔 五孔瓶又称作五岳朝天,也是商人炫耀奇异的名称。有五彩,有素三彩,式样不一。有的像洋灯,有的像很长的石榴,口部既变化多端,体型也雄伟奇妙。

九孔 体制愈出愈奇,遂有九孔,亦五孔之推衍者也。豆青地碎花为多,乃道光朝竞异争奇之制。

【译文】

九孔 瓶子的形制愈出愈奇,因而有九孔,也是由五孔演变而来。以豆青地碎花居多,乃是道光朝斗异争奇的制品。

蒜头、莲蓬、荷叶诸口 蒜头者,口似蒜头,而体段则近油锤,宋制已有之,后此尤夥。纯色、青花多有之。莲蓬者,口上作一莲蓬式,有数小口,仅能插折枝梅、菊耳,身段亦不一致。荷叶者,口际之边翻出向下如荷叶,然身段多棒锤之属。数者皆好奇之创制也。

【译文】

蒜头、莲蓬、荷叶诸口 所谓蒜头,口部像蒜头,而瓶体则近似油锤,宋代时已有这种样式,此后尤多。以纯色、青花居多。所谓莲蓬,口部作一莲蓬形,有很多小孔仅能插折枝的梅花、菊花之类的,体型也不一致。所谓荷花,口部边缘翻出向下如同荷花一样,然而体型多为棒锤之类。这几种都是因为好奇而创制的。

仿古各式 仿古之式,不一其制。仿周秦罍缶者(1),名曰云罍尊。有仿汉魏葬器者,名曰虵虎瓶。大抵仿古尊罍之器,必有双耳居多。又或凹雕挂铁色釉,或古铜彩,或铁绣花,此并色泽而仿之者也。若青花,若五彩,若素三彩,但仿式样而不仿色泽者,亦各有之。

【注释】

(1)罍(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缶: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风俗通义》曰:“缶者,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也。”

【译文】

仿古各式 仿古的样式,没有统一的定制。仿制周秦罍缶的,称作云罍尊。有仿制汉魏葬器的,称作虵虎瓶。大体上仿古尊、罍的器物,一定是有双耳的为多。也有凹雕而挂铁色釉,或古铜彩,或铁锈花,这些都是连同色泽一起模仿的制品。至于青花、五彩、素三彩,仅仿古器的样式而不仿色泽,也是各种都有的。

花觚(1) 口大腹小者谓之花觚。明制者身段直下,绝无波折。康熙以后则腰际凸起,略如香案中插花之具矣。康仿明制,粗五彩花者为多,于粗率中更见老横。至乾、嘉,则有镂金错采、锦堆成片者。有一种口绝侈而身甚瘦,直下无曲折,而身际盘有凸螭一条者,系素三彩,乾、嘉均有之,仿制者尤夥。

【注释】

(1)花觚(gu):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丰富,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等。

【译文】

花觚 口大腹小的称作花觚。明代制作的体型垂直而下,没有一点波折。康熙以后就腰部鼓起来,很像香案上插花的用具。康熙仿明代制品,以粗率的五彩花绘居多,但在粗率中更见老气纵横的风格。到乾隆、嘉庆,就有了金彩错综、锦堆连翩的制品。有一种口部极阔而身段非常瘦削,垂直而下没有曲折、身上盘有一条凸出螭龙的,乃是素三彩,乾隆、嘉庆时都有,仿制品尤其多。

元 青花蕉叶纹瓷觚

渣斗(1) 觚之小者曰渣斗。明制已有之,至清逾夥。五彩或黄地碎花者均有之。渣斗之小者,则入于漱具之属,非清供品矣。

【注释】

(1)渣斗:又名“爹斗”、“唾壶”,用于盛装唾吐物。

【译文】

渣斗 小型的觚称作渣斗。明代已有制品,到清代更多。五彩或黄地碎花的都有。小型的渣斗归入漱具之类,不属于雅赏之品了。

花浇 花浇者,浇花之壶也。胫略似如意尊,惟仅有一耳,亦可作插花用。若彩色精者,颇足当清供也。

【译文】

花浇 所谓花浇,就是浇花的壶。胫部好像如意尊,但只有一只耳朵,也可用来插花。若是彩色精美的制品,完全可以当作雅赏之品。

花薰(1) 花薰之用,如花囊,贮花其内,而透香于外也,故必透雕。形式种种不一,有似瓶者,有似罐者。有大有小,大者高约及尺,小者仅二、三寸耳。花浇、花薰,皆花神之伴侣,亦庭几之清供,故附瓶类而兼及之。

【注释】

(1)花薰:由底足、中节、主身、盖、顶等部分组成,料中套料,小料做大,制作极难。

【译文】

花薰 花薰的用法如同花囊,贮花在里面香气散透于外,所以必须镂空雕制。形式各不相同,有像瓶的,有像罐的。有大有小,大的高约近一尺,小的只有二三寸吧。花浇、花薰,都是花神的伴侣,也是庭院几案上的雅赏之品,所以附在瓶类里一并介绍。

清 素三彩镂空薰

天字罐 制出康熙,以底有一“天”字款,故名。青花居多,所绘以山水为贵。康窑底有“天”字者,瓶罐均有,而罐尤为时所称。

【译文】

天字罐 制品出自康熙年间,因其底部有一“天”字款而得名。以青花器为多,所绘图画以山水为贵。康熙官窑制品底部有“天”字款的,瓶子、罐子都有,而罐子尤其为当时人所看好。

日月罐 有一种圆罐,高可及尺,肩之左右各有凸雕半圈形,名曰日月罐。康熙积红者,颇为足珍。若东青暗花者,底辄有朝代款也。

【译文】

日月罐 有一种圆罐,高可达一尺,肩部左右各有凸雕成半圆圈形,称作日月罐。康熙时积红制品,非常可贵。若是东青而有暗花的,底部往往有朝代款识。

梅花罐 周身绘冰纹,藏梅花片片。制始康熙,历代均有之。形不甚大,在当时亦粗材耳。然此等物料已非后世所有,故迩来声价,亦颇腾踊五都(1)。

【注释】

(1)五都:此泛指繁华的都市。

【译文】

梅花罐 周身绘有冰裂纹,暗藏片片梅花。自康熙时开始制作,以后历代都有。器形不是很大,在当时也属于粗糙制品。然而这种物料后世已没有了,所以近来名气价格,在各大城市高涨。

花鼓罐 形作鼓式,豆青者居多,乃贮茶之品也。旁有双耳,凸雕兽环状,底往往有乾隆款。

【译文】

花鼓罐 器形像鼓,以豆青色为多,是贮藏茶叶的用具。侧有两只耳朵,凸雕作兽衔环的样子,底部往往有乾隆款。

巨德堂罐 形式不大,多作粉彩,底有“巨德堂制”四字,乃雍正时物也。所绘花卉明丽,固自可赏。

【译文】

巨德堂罐 形制不大,大多做成粉彩,底部有“巨德堂制”四个字,是雍正时的器物。所绘花卉鲜明艳丽,很值得欣赏。

瓜罐 形如西瓜,上盖有瓜蒂,色即瓜皮绿,而釉中开片,俗又谓之绿郎窑也。康朝最佳,乾隆亦有制者,以不失原盖为贵。

【译文】

瓜罐 形如西瓜,上面的盖子带有瓜蒂,釉色就是瓜皮绿,而釉中开片,又俗称作绿郎窑。康熙时的最佳,乾隆时也有烧造的,以带有原来的盖者为可贵。

福隆罐 罐之口际,一边凸雕蝠形,一边凸雕龙形,名曰福隆。亦义取谐声(1),兼寓颂祷之意,盖乾隆时代物也。天青、东青等纯色釉为多,底有篆款。

【注释】

(1)谐声:原指六书之一,即形声。此指声音相同。

【译文】

福隆罐 罐的口部一边凸雕蝙蝠形,一边凸雕龙形,称作福隆。也是就其谐声取义,兼寄托赞美祝福的意思,是乾隆年代的产物。以天青、东青等纯色釉居多,底部有篆书款识。

罐之形式,不若瓶变化之多,故名称较少,大抵可按其所绘花彩或因彩色而名之也。明制已极瑰丽,至清代华贵矞皇(1),不一而足,而尤以人物为最佳。雍窑绘美人,尤好施之于罐也。

【注释】

(1)华贵矞皇:豪华富贵,吉庆美善。

【译文】

罐子的形式不像瓶子那样变化多端,所以名目较少,大概可以按照所绘的花纹而命名。明代所制已经非常瑰丽,至清代华贵祥美,非止一端,尤其以画人物的为最好。雍正官窑画美女,最喜欢画在罐子上。

罐之陈设,以大为贵,以同样为贵,以白地五彩为贵。高至尺余,檀架盛之,列于厅事,排行整列,殊有富贵气象,不同于岛瘦郊寒者矣(1)。

【注释】

(1)岛瘦郊寒:本指贾岛、孟郊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这里比喻家境寒素。出自宋代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译文】

罐子的陈设,以大为上,以同样为上,以白地五彩为上。高可达一尺有余,用檀木架摆放,陈设在厅堂,排列成行,格外有富贵气象,不像贾岛的诗瘦、孟郊的诗寒了。

【点评】

本章系统介绍了五十余种瓶、尊、壶、罐类器皿的样式、用途及名称的由来,而统称之为瓶,并注重介绍各类历代名品,点评赞叹,推扬备至,可补袁宏道《瓶史》之不足,更是说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本章首论瓶史,以为起源远古祭祀之尊,尊一变而为瓶,以之插花、清供是后起的用途等,可备一说。但瓶的产生,恐怕与生产劳动关系更为密切,是汲水盛贮等日常生产生活方面的需要,促使陶器中有了尊、罐等。所以,早期的瓶多为尖底圆腹细颈,肩上有供穿绳用的耳,应是作为汲水工具用的,后来慢慢成为插花、清供的雅玩。这中间当然也包括了同时用于祭祀之需要的推动,却不便说只是由于祭祀而产生了尊而后有瓶等等。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不指出作者瓶史考证的见识与主张,颇具参考的价值。

本章重在介绍由宋至清历朝历代之瓶,虽总体上略于前而详于后,又多就瓶之自身制作时间、名称、形色等着墨,但也明显看出其于每瓶力求追本溯源的努力,贯彻了本书扎实严谨的学术品格。因此,有关内容不仅可帮助读者获得有关瓶之历史的全面认识,而更是提供了历代瓷瓶鉴别的丰富知识,与其他各章一样,共同体现了本书实用的价值。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