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钱德洪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钱德洪〗(1496-1574年)初名宽,字洪甫,因避先世讳,以字行,尝读《易》于灵绪山中,人称绪山先生。明余姚(今属浙江)人。嘉靖十-年(1532)进士,出为苏学教授。补国子监丞,寻升刑部主事,稍迁员外郎,署陕西司事,因郭勋论死一案获罪,下狱,斥为民。穆宗朝,进阶朝列大夫,致仕。在野三十年,无日不讲学,江、浙、宣、歙、楚、广等地皆有讲舍。每岁春秋,辄与东南同志相期聚会于天真学院。钱受业于王守仁,为其高第弟子,颇得"良知"学说之真谛。其学经历了"三变"过程。初时,以"以为善去恶"功夫为"致良知";而后,又认为"良知"是无善无恶的;最后则认识到离已发而求示发必不可得,无善无恶亦非良知,唯当即吾所知,以为善者而行之,以为恶而者去之。钱德洪后期之学,重在一个"知"字。他认为,天地间只此灵窍,在造化统体而言,谓之鬼神;在人身而言,谓之良知。充塞天地间只有此知,天只是此知之虚明,地只是此知之凝聚,鬼神只此是知之妙用。四时日月只是此知之流行:人与万物只是此知之合散,而人只是此知之精粹。此知运行万古而有定体,故曰太极;无声臭可即,故曰无极。关于心、意、知、物的关系,他认为:心无体,以知为体,无知即无心;知无体,以感应之是非为体,无是非即无知;意,指感应而言;物,指感应之事而言。知是主宰事物是非的法则。意有动静,知之体不因意之动静而有明暗;物有去来,知之体不因物之去来而为有无。钱氏提出,致知之功,在究透全体,不专在一念一事之间。但又离不开一念一事,除却一念一事,又更无全体可透。良知广大高明,原无妄念可去,才有妄念可去,已自失却广大高明之体,因而只须提醒本体,群妄自消。关于"致知存乎心悟",钱的看法是:灵通妙觉,不离于人伦事物之中,关键在于人如何体认而得之,此谓心悟。而世之学者却谓此道神奇秘密,藏机隐窍,使人渺茫恍忽,无人头处,此非真性之悟。如不极其深奥、研其几微,以究透真体,便不可谓之心悟。良知为不动之真体,太虚之中,无物不有,又无一物之住,有住者即为太虚之碍;人心感应,无时不有,又无一时之住,有住即为太虚之障。故忿□、好乐、恐惧、忧患"一著于有心",即滞留于心,心便不得其正。王守仁死后。钱氏有感于"学问落在空处",力辟空疏,以恢宏师说为己任,因而强调"诚意"、"戒慎"、"于事物上实心磨炼"、"于应酬之中求本体"、"于事上识取本心"等致知和修养之道。故黄宗羲曰:"乃龙溪竟入于禅,而先生不失儒者之矩□,何也?龙溪悬崖撒手,非师门宗旨所可系缚,先生则把缆放般,虽无大得亦无大失耳。"(《明儒学案》)尤其可贵的是,钱德洪在强调"行、著、习察、实地格物之功"时提出"于此体当切实,著衣吃饭,即是尽心至命之功"的论断。此说经王艮--王襞而影响于李贽,乃谓"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遂形成"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钱德洪著有《阳明夫子年谱》三卷(载《王文成公全书》中)、《濠园记》一卷、《言行逸稿》、《会语》、《论学书》等。钱德洪为浙中王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学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大影响。黄宗羲曰:"龙场而后,四方弟子始益进焉。郡邑之以学鸣者,亦仅仅绪山、龙溪,此外则椎轮积水耳。"(《明儒学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