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韩愈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禹县)人。因其祖先曾居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三岁丧父,由嫂抚养。自幼承袭家学,刻苦学习。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初被宣武节度使董晋表署为观察推官。后任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上疏极论官市弊端,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初,任国子博士,又改为都官员外郎。拜河南令,再迁职为员外郎。元和-十二年(817),在平淮西藩镇吴元济中有功,任邢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谏迎佛骨表》,触怒唐宪宗,贬为潮州刺史。唐穆宗即位,被召回京师,先后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卒谥“文”,故世称韩文公。韩愈精究经、传、史、书、百家学说,虽推崇儒学,又吸取各家学派的营养。卓然树立,成一家言。著名门人有李翱、李汉、皇甫□。他以儒学为理论基础,坚决反对佛教。尖锐地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语言不通,衣服不同,口不说先王的法言,身不穿先生的法衣,不知君臣之火,不懂父子之情,灭弃伦常,使人不事父母,不敬君长。佛教徒不从事生产,讲“清静寂灭”,是“穷且盗”的根源。上古时,中国没有佛教,而黄帝在位百年,尧在位九十八年,舜在位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长寿。汉明帝时始有佛教,而明帝在位才十八年。其后乱亡相继,运衽祚不长。梁武帝三次舍身佛寺,却为侯景所囚,饿死台城,国亦灭亡。事佛求福,乃更得祸,可见佛不可信。并诵言把佛骨付之水火,永绝其根,断天下之疑,绝前代之惑。为对抗佛教祖统说,他以儒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儒学的“道统”说。他认为,儒学的“道”,是由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汤,汤传文、武、周公,周公再传孔子,孔子传予孟子,孟子死.不得其传。而自己的使命,就是要使“道统”恢复起来,相续不断。以此强调儒学早于佛教,为华夏正统思想。他提出“道”是由形式和内容组成的整体,“道”是“虚位”(形式),“仁”和“义”是“道”的“定名”(内容)。博爱谓“仁”,符合“仁”的行为叫“义”,以“仁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儒家的“道”,要教育百姓学习《诗》、《书》、《易》、《春秋》;要健全礼、乐、刑、政等法规;要区别士、农、工、贾;要区别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要使人能穿上麻或丝织的衣服;住上宫或室;吃土粟米、果蔬、鱼肉。这样“道统”就得以恢复,佛教也就无活动余地。在人性论问题上,韩愈提出“性三品”说。他认为,人性是与人的生命惧生,情是人们接触外界的内心反应。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信等五德,人人皆有。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品人性,以一德为,也通于其他四德;中品的人性,是一德有所不足,其他四德杂而不纯。下品人性,是一德违背,其余四德也不合。情的内容是喜、怒、哀、惧、爱、恶、欲。随久性的差异,情也有三品。上品的情,表现出感情不偏激,能做到中和。中品的情,表现出感情上的不及或过分,但能向中和努力。下品的情,表现出感情上的不及或过分,但又不改正。性的三品与情的三品是一一相等的。上品的人通过学习,下品的人通过威利强制,达到控制情欲,使之符合封建道德要求。他宣扬佛家的天命论,强调天命的权威。认为天有意志,贵与贱,祸与福皆取决于天。人们只能顺从天的意志,不能去改变天命。为复兴儒学,他提倡古文运动。史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主张文是传道的艺术形式,道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为文宜师古圣贤人”。学习前人应“师其意,不师其辞”。要重视遣词造句,做到“文从字顺”各识其职。韩愈在教育方面有不少卓见。他提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有惑不从师。其惑终不能解,所以古之圣人也有师。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其先后,术业各有专攻,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的政治、哲学、文学主张,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很大影响。他提出的“道统”,”性三品”等为内容的儒学体系,是反佛教斗争在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入,而且也是联结宋代理学的重要环节,为宋儒提出气质之性,天理人欲之说开辟了道路。主要著作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遗文及校勘四卷。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清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