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遵生八笺

延年却病笺 下卷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延年却病笺  下卷

高子三知延寿论

色欲当知所戒论

高子《三知论》曰:人生孰不欲倚翠偎红,沉酣曲,明眸皓齿,溺快衾绸?何知快乐之悦吾心,而祸害因之接踵矣。故庄生曰:“人之大可畏者,衽席之间不知戒者过也。”故养生之方,首先节欲,欲且当节,况欲其欲而不知所以壮吾欲也,宁无损哉?夫肾为命门,为坎水,水热火寒,则灵台之焰藉此以灭也。使水先枯竭,则木无以生,而肝病矣。水病则火无所制,而心困矣。火焰则土燥而脾败矣。脾败则肺金无资,五行受伤,而大本以去,欲求长生,其可得乎?嗟夫!元气有限,人欲无穷,欲念一起,炽若炎火。人能于欲念初萌,即便咬钉嚼铁,强制未然。思淫逸之所,虎豹之墟也,幽冥之径也。身投爪牙而形甘嚅啮,无云智者勿为,虽愚者亦知畏惧。故人于欲起心热之际,当思冰山在前,深渊将溺。即便他思他涉以遏其心,或行走治事以避其险,庶忍能戒心,则欲亦可免。此为达者言也。平居当熟究养生之理,守静之方,秉慧剑截断尘缘,举法眼看破幻影。无为死可以夺吾生,清静恬淡,悉屏俗好;勿令生反速就其死,定性存诚,务归正道。俾仙不误我,而我不误身,久住长年,不为妄诞。然余所论,人孰不曰嚼过饭也。余亦知为熟谈,但人知为嚼过饭,而不知饭所当食;知此谈为熟,奈何熟此谈而不行?所以百日沉痾,经年枕席,芳华凋谢,早岁泉扃。皆由厌常谈而希平地可仙,薄浅近而务谈说高远,于尔身心,果何益哉?徒云自哄自己,毕竟终无一成。吾岂欲人人知予言有本耶?聊自信耳。因录诸经法言,觉彼色欲知戒,俾得天元之寿。

黄帝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圣人不绝和合之道,贵于闭密,以守天真。”

素女曰:“人年六十,当秘精勿泄。若气力尚壮,不可强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疾。”

老君曰:“情欲出于五内,魂定魄静,生也;情欲出于胸臆,精散神惑,死也。”

全元起曰:“乐色不节则精耗,贪妒不止则精散。圣人爱精重施,则髓满骨坚。”

《仙经》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寂静,可以长生。”又曰:“道以精为宝,宝持宜闭密。施人则生人,留己则生己。结婴尚未可,何况空废弃?弃损不竟多,衰老命已矣。”故人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固,齿发衰白,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书》曰:“服丹石以快欲,肾水枯燥,心火如焚,五脏干烈,大祸立至。勿大醉入房,勿燃烛入房,勿远行疲乏人房,勿忍小便入房,勿带疮毒疾病未瘥入房。”

孙真人曰:“大寒、大热、大风、大雨、大雾、大雷,日月薄蚀,星辰之下,神佛之前,更忌元旦、三元、五腊,每月朔望,庚申本命,春秋二分、二社,五月九毒日,每月二十八人神在阴,四月十月纯阴用事,皆不可犯,否则损神,不惟父母受伤,生子亦不仁不孝,戒之戒之。”

高子曰:寡欲者,无伺时日之戒,而自无欲;多欲者,虽律以时日,而一日不能无欲。若尽如太上五百戒中,犯者减算除年,则人寿尽夭亡矣。故立教太严,使人反不知信。然而立教之意,戒人节欲,借时日以惧之耳。余于多戒中仅取以上数条,此大不可犯者为戒。善养生者,当知所恐惧,而无犯此数者。

高子曰:色欲知戒者,延年之效有十:

阴阳好合,接御有度,可以延年。

入房有术,对景能忘,可以延年。

毋溺少艾,毋困倩童,可以延年。

妖艳莫贪,市妆莫近,可以延年。

惜精如金,惜身如宝,可以延年。

勤服药物,补益下元,可以延年。

外色莫贪,自心莫乱,可以延年。

勿作妄想,勿败梦交,可以延年。

少不贪欢,老能知戒,可以延年。

避色如仇,对欲知禁,可以延年。

身心当知所损论

高子曰:吾人一身,所藉三宝具足。足则形生,失则形死。故修养之道,保全三者,可以长年。夫人一日之中,一家之事,应接无穷,而形劳百拙,起居不知节宣,万感不令解脱,乃恣意行为,尽力动荡,不知五脏六腑之精,所当珍惜,以养吾形;六欲七情之伤,所当远避,以安吾体。恃年力之壮,乃任意不以为劳,何知衰朽之因,死亡之速,由此而致?令人发槁形枯,蚕眠猬缩,欲求金石以起吾生,草木以活吾命,有是理哉?故当日用起居,喜怒哀乐,行住坐卧,视听笑谈,逐发戒谨,则身无所损,元气日充,精神日足,彭铿比年,嵩乔同寿,敢曰迂妄以自欺哉?当与同志者,共守此道。因录诸经法言,觉彼身心之损,俾得地元之寿。

《素问玄珠》曰:“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脉络伤。伤阳则衄,伤阴则下。”

《庄子》曰:“人有畏影恶迹,而走以避之,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书》云:“凡人于外事,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盖敢于有为即杀身,不敢有为则活其身也。久行伤筋劳于肝,久立伤骨损于肾。故行不疾走,立不至疲。大雾不宜远行,宜饮酒一杯以出。久坐伤肉,久卧伤气。坐勿背日,勿当疏风。卧间闭口,使真元不失,邪气不入。”

《淮南子》曰:“大喜坠阳,故喜勿极,极则伤魄,魄伤则狂,使意不存而皮革焦。忿怒则气逆,大怒破阴,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而阴缩拘挛。”

庚桑曰:“全汝形,抱汝生,毋使汝思虑营营。故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则形体不弊,精神不散,可以延年。”

《灵枢经》曰:“内伤忧恐则气上逆,六输不通,血凝不散,津液渗漏,恍惚不宁,四肢不耐。恐惧不解则精伤,骨酸瘈瘲,五脏失守。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故临危冒险则魂飞,戏狂禽逸兽则神恐。”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心有所憎勿深憎,当运心于平等;心有所爱勿溺爱,不令偏颇而改正。不然损性伤神。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心之神发乎目,久视则伤心。肾之精发乎耳,久听则伤肾。

《书》曰:“疑惑不已,则心无所主,正气不行,外邪来干,失寐忘寝,昏昏默默,渐成虚劳。”

《书》曰:“谈笑以惜精气为本,笑多则肾转腰疼。行走勿语,伤气。语多则住而再语。故老君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真人曰:“常习不唾地,有则含以咽之,使人精气常留,面目光彩。故曰:‘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又曰:‘津液者,吾身之宝,宝聚则为富翁,宝散则为贫客。’”

《闲览》曰:“目疾切忌洗浴,令人目盲。饱食沐发,冷水并热泔洗头,冷水濯足,皆令人头病。炊汤隔宿洗体成癣,洗面无光,作甑哇疮。”

真人曰:“发宜多栉,手宜在面,齿宜数叩,津宜常咽,气宜常炼,五者修昆仑之法。”

《书》曰:“大小二便勿强闭忍,忍小便成淋,忍大便成痔。或涩或滑,又勿过度,皆伤气害生,为祸甚速。”

《书》曰:“罗绮成于天蚕,制造出自人力,勿轻剪裁,以为华美,以折福寿。春冰未泮,当下厚上薄,养阳收阴。大暑宜脱汗衣,勿冒风触。冬日之衣,急脱急着,棉衣不可顿加,稍暖又宜暂脱。北方语曰:若要安乐,不脱不着。南方语曰:若要安乐,频脱频着。”

高子曰:身心知损者,延年之效二十:

四时顺摄,晨昏护持,可以延年。

三光知敬,雷雨知畏,可以延年。

孝友无间,礼义自闲,可以延年。

谦光辞让,损己利人,可以延年。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人我两忘,勿竞炎热,可以延年。

口勿妄言,意勿妄想,可以延年。

勿为无益,常慎有损,可以延年。

行住量力,勿为形劳,可以延年。

坐卧顺时,勿令身怠,可以延年。

悲哀喜乐,勿令过情,可以延年。

爱憎得失,揆之以义,可以延年。

寒温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

动止有常,言谈有节,可以延年。

呼吸精和,安神闺房,可以延年。

静习莲宗,敬礼贝训,可以延年。

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

儿孙孝养,僮仆顺承,可以延年。

身心安逸,四大闲散,可以延年。

积有善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

饮食当知所损论

高子曰:饮食所以养生,而贪嚼无忌,则生我亦能害我,况无补于生,而欲贪异味,以悦吾口者,往往隐祸不小。意谓一菜,一鱼,一肉,一饭,在士人则为丰具矣,然不足以充清歌举觞,金匏银席之燕。但丰五鼎而罗八珍,天厨之供亦隆矣,又何俟搜奇致远,为口腹快哉?吾意玉瓒琼苏与壶浆瓦罐,同一醉也;鸡跖熊蹯与粝饭藜蒸,同一饱也。醉饱既同,何以侈俭各别?人可不知福所当惜。况《物理论》曰:“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养性之术,当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谷气且然,矧五味餍饫,为五内害哉?吾考禽兽谷食者宜人,此世之常品是也。若远方珍品,绝壑野味,恐其所食多毒,一时尚珍,其于人之脏腑宜忌,又未可晓。悦口充肠,何贵于此?故西方圣人,使我戒杀茹素,岂果异道者哉?人能不杀则性慈而善念举,茹素则心情而肠胃厚,无嗔无贪,罔不由此。即宣尼恶衣恶食之戒,食无求饱之言,谓非同一道耶?余录诸经法言,觉彼饮食知忌,俾得人元之寿。

《内经》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酸多伤脾,肉(月刍)而唇揭;咸多伤心,血凝而色变;甘多伤肾,骨病而齿败;苦多伤肺,皮槁而毛落;辛多伤肝,筋急而爪枯。”凡食,先欲得食热食,次食温暖食,次冷食。食热温食讫,如无冷食者,即吃冷水一两咽,甚妙。若能恒记,即是养性之要法也。凡食,欲得先微吸取气咽一两咽,乃食,主无病。真人言:热食伤骨,冷食伤脏。热勿灼唇,冷勿痛齿。食讫踟蹰,长生。饱食勿大语。大饮则血脉闭,大醉则神散。春宜食辛,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咸。此皆助五脏,益血气,辟诸病。食酸咸甜苦不得过分。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尤顺天理。燕不可食,入水为蛟。蛇所吞亦不宜杀之。饱食讫即卧,成病,背疼。

饮酒不宜多,多即吐,吐不佳。醉卧不可当风,亦不可用扇,皆损人。白蜜勿合李子同食,伤五内。醉不可强食,令人发痈疽,生疮。醉饱交接,小者令人面皯咳嗽,大则不幸伤绝脏脉,损命。

凡食欲得恒温暖,宜入易消,胜于习冷。

凡食皆熟胜于生,少胜于多。饱食走马,成心痴。饮水勿急咽之,成气病及水癖。人食酪勿食酢,变为血痰及尿血。食热食汗出勿洗面,令人失颜色,面如虫行。食热食讫,勿以醋浆漱口,令人口臭及血齿。马汗息及马尾毛入食中亦能害人。鸡兔犬肉不可合食。烂茅屋上水滴浸宿脯,名曰郁脯,食之损人。

孙真人曰:“久饥不得饱食,饱食成癖病。饱食夜卧失覆,多霍乱死。时病新瘥,勿食生鱼,成痢不止。食生鱼勿食奶酪,变成虫。食兔肉勿食干姜,成霍乱。人食肉,不用取上头最肥者,必众人先目之食,食者变成结气及疰疠。凡食皆然。”

《参赞书》云:“凡空腹勿食生果,令人膈上热,骨蒸作痈疖。铜器盖食,汗出落食中,食之发疮,肉疽。触寒未解,食热食亦作刺风。饮酒,热未解,勿以冷水洗面,令人面发疮。饮食勿沐发,沐发令人作头风。荞麦和猪肉食,不过三顿成热风。干脯勿置秫米瓮中,食之闭气。干脯火烧不动,出火始动,擘之筋缕相交者,食之患人或杀人。羊脾中有肉如珠子者,名羊悬筋,食之患癫痫。诸湿食不见形影者,食之成疰,腹胀。暴疾后不用饮酒,膈上变热。”

《食忌》云:“凡新病瘥,不可食生枣、羊肉、生菜,损颜色,终身不复,多致死,膈上热蒸。凡食热脂饼物,不用饮冷醋、浆水,善失声若咽。生葱白合蜜食害人,切忌。干脯得水自动,杀人。曝肉作脯不肯燥,勿食。羊肝勿合椒食,伤人心。胡菰合羊肉食之,发热。”

《延命录》曰:“饮以养阳,食以养阴。食宜常少,亦勿令虚。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冬则朝勿令虚,夏则夜勿令饱。饱食勿仰卧,成气痞。食后勿就寝,生百疾。凡食,色恶者勿食,味恶者勿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父母并自己生肖犯者勿食。露食勿食。藏物不密者勿食。物色异常者勿食。三厌勿食。鱼无肠胆勿食。异形勿食。菌有毛、背无纹者勿食。闭口椒勿食。饮馔上有细白末子并黑细末子者勿食。炙爆承热勿食。藏物作气勿食。铜器盖物勿食。旋作生酢勿食。兽禽脑子勿食。六畜自死勿食。果实双仁勿食。肉块自动者勿食。鸡心勿食。蹄爪带毛者勿食。凡禽六指三足四距者勿食。凡卵上有八字痕者勿食。种种生物,或月令当忌,或五脏相反,或宜或忌者,座右当置《食鉴本草》,以为日用口食考证,无俟琐缀。饮酒食肉,名曰痴脂,忧狂无恒。食良药,五谷充悦者,名曰中士,犹虑疾苦。食气,保精存神,名曰上士,与天同年。”

高子曰:饮食知忌者,延年之效有十八:

蔬食菜羹,欢然一饱,可以延年。

随时随缘,无起谋念,可以延年。

毋好屠宰,冤结生灵,可以延年。

活烹生割,心惨不忍,可以延年。

闻声知苦,见杀思痛,可以延年。

禽羞兽品,毋过远求,可以延年。

勿食耕牛,勿食三义,可以延年。

勿尚生醢,勿饱宿脯,可以延年。

勿耽曲蘖,致乱天性,可以延年。

惧动刀砧,痛燔鼎镬,可以延年。

椒馨五味,勿毒五官,可以延年。

鸟衔鼠盗,勿食其遗,可以延年。

为杀勿食,家杀勿食,可以延年。

闻杀勿食,见杀勿食,可以延年。

勿以口食,巧设网阱,可以延年。

勿以味失,笞责烹调,可以延年。

一粥一菜,惜所从来,可以延年。

一颗一粒,不忍狼藉,可以延年。

最上一乘妙道

最上一乘无上至真妙道,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凈为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室欲惩忿为水火交,情性合一为金木并,洗心涤虑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险,见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此最上一乘之妙,至士可以行之,功满德隆,直超圆顿,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八段锦导引法图

(见图)

闭目冥心坐, 【冥心盘跌而坐。】 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叉两手向项后,数九息勿令耳闻,自此以后出入息皆不可使耳闻。】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移两手心掩两耳,先以第二指压中指,弹击脑后,左右各二十四次。】 微摆撼天柱, 【摇头左右顾,肩膊随转动二十四,先须握固。】 赤龙搅水津。 【赤龙者舌也,以舌搅口齿并左右颊,待津液生而咽。】 漱津三十六, 【一云鼓嗽。】 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 【所嗽津液分作三口,作汩汩声而咽之。】 龙行虎自奔。 【液为龙,气为虎。】 闭气搓手热, 【以鼻引清气闭之,少顷,搓手急数令热极,鼻中徐徐乃放气出。】 背摩后精门。 【精门者,腰后外肾也,合手心摩毕,收手握固。】 尽此一口气, 【再闭气也。】 想火烧脐轮。 【闭口鼻之气,想用心火下烧丹田,觉热极即用后法。】 左右辘轳转, 【俯首摆撼两肩三十六,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精气,闭少顷间。】 两脚放舒伸。 【放直两脚。】 叉手双虚托, 【叉手相交,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 低头攀脚频, 【以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 以候逆水上, 【候口中津液生,如未生再用急搅取水同前法。】 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谓再漱三十六,如前口分三咽,乃为九也。】 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 【摆肩并身二十四次,再转辘轳二十四次。】 发火遍烧身。 【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想时口鼻皆闭气少顷。】 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子后午前作,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诀曰:其法于甲子日,夜半子时起首,行时口中不得出气,唯鼻中微放清气。每日子后午前,各行一次,或昼夜共行三次,久而自知。蠲除疾病,渐觉身轻,能勤苦不怠,则仙道不远矣。

高子曰:以上名八段锦法,乃古圣相传,故为图有八。握固二字,人多不考,岂特闭目见自己之目,冥心见自己之心哉?趺坐时,当以左脚后跟曲顶肾茎根下动处,不令精窍漏泄云耳。行功何必拘以子午,但一日之中,得有身闲心静处,便是下手所在,多寡随行。若认定二时,忙迫当如之何?入道者,不可不知。

陈希夷左右睡功图

(见图)

去病延年六字诀 【其法以口吐鼻取。】

总诀

此行六字功夫秘要诀也。非此,六气行不到于本经,以此导之,若引经耳,不可不知。

肝若嘘时目睁精, 肺知呬气手双擎。

心呵顶上连叉手, 肾吹抱取膝头平。

脾病呼时须撮口, 三焦客热卧嘻宁。

吹肾气诀

肾为水病主生门, 有疾尪羸气色昏。

眉蹙耳鸣兼黑瘦, 吹之邪妄立逃奔。

呵心气诀

心源烦躁急须呵, 此法通神更莫过。

喉内口疮并热痛, 依之日下便安和。

嘘肝气诀

肝主龙涂位号心, 病来还觉好酸辛。

眼中赤色兼多泪, 嘘之立去病如神。

呬肺气诀

呬呬数多作生涎, 胸膈烦满上焦痰。

若有肺病急须呬, 用之目下自安然。

呼脾气诀

脾宫属土号太仓, 痰病行之胜药方。

泻痢肠鸣并吐水, 急调呼字免成殃。

嘻三焦诀

三焦有病急须嘻, 古圣留言最上医。

若或通行去壅塞, 不因此法又何知?

四季却病歌诀

春嘘明目木扶肝, 夏至呵心火自闲。

秋呬定收金肺润, 肾吹唯要坎中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 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 其功尤胜保神丹。

养心坐功法

时正坐,以两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相虚筑,各六度,又以一手按腕上,一手向上拓空如重石。又以两手相叉,以脚踏手中各五六度。能去心胸间风邪诸疾。关气为之良久,闭目,三咽,三叩齿而止。

养肝坐功法

时正坐,以手两相重,按髀下,徐捩身,左右各三五度。又以两手拽相叉,翻覆向胸三五度。此能去肝家积聚风邪毒气,余如上。

养胆坐功法

时平坐,合两脚掌,昂头,以两手挽脚腕起,摇动,为之三五度。以两手拓地,举身努腰脊三五度。能去胆家之风毒邪气。余如上止。下同。

养脾坐功法

时大坐,伸一脚,屈一脚,以两手向后反掣,各三五度。又行跪坐,以两手据地,回头用力虎视,各三五度。能去脾脏积聚风邪,喜食。

养肺坐功法

时正坐,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去肺家风邪积劳。又行反拳捶脊上,左右各三五度。此法去胸臆间风毒。闭气为之良久,闭目咽液,三叩齿为止。

养肾坐功法

时正坐,以两手止从耳左右引胁三五度,可挽臂向空抛射,左右同,綟身三五度。更以足前后逾,左右各十数度。能去腰肾膀胱间风邪积聚。余如上法。

凡欲修养,须静室焚香,顺温凉之宜,明燥湿之候。每夜半后生气时,或五更睡觉,先呵出腹内浊气,或一九止,或五六止,定心闭目,叩齿至十六通,以集心神。然后以拇指背拭目大小眦九过,兼按鼻左右七过。以两手摩令极热,闭口鼻气,然后摩面,不计遍数,为真人起居法。次以舌拄上腭,漱口中内外津液满口,作三咽下,令入胃中存,胃神承之。如此作为,是三度九咽,庶得灌溉五脏,光泽面目,极有效验,不可轻忽。余意六字之法,某脏有病,当以某字治之,不必俱行,恐伤无病之脏,当酌量以行可也。然呵字一法,心脏热者,秋冬睡醒,当呵出三五口,以去五脏壅气,此又不可废者。

心书九章

【此至真妙道,人能熟玩精思,仙阶可步,矧延年却病云乎?此下三录,皆紫府南宫极玄妙语。】

赵古蟾曰:“三教之道,同一心地,法门有三,学儒者,学此而已;修仙者,修此而已;参禅者,参此而已。舍此心而他求,所谓旁蹊曲径耳,苦己劳形,终无所成。学者倘即是书,反复玩味,其理自明。其理既明,当继之以力行。力行不倦,则三教圣贤之阃域,可造进而无疑矣。然是书也,岂但为初学之士发哉?

原心章第一

八万四千法门,同归方寸。故首题原心意。

夫心,先天地而独存,历事变而不朽,先际无始,后际无终。廓彻圆通,灵明虚湛,所谓体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所谓用也。造物无方,灵变莫测,所谓神也。五常百行之所由始,万物万事之所由终,所谓道也。夫人未生之初,体用混融,万殊一致,虽不可得名状,心非无也。既生之后,如月当空,随水现形,各各禀受,无欠无余,圣智非增,凡愚非损,心非始有。心之静,性也;动,情也;动而不止,欲也。性情欲三者,同出而异名也。性固善,情欲一萌,而有恶焉。情动欲萌,智诱物化,物化不已,心存无几。溺于染缘,移于习气,染习既深,昧其本真矣。圣智善返,则为圣智;凡愚忘返,则为凡愚。圣智凡愚之分,返与不返耳。返,固善也,不返,忘也,悲夫!

究竟章第二

既知道心,便当究竟。故次之以究竟章。

道也者,心也,日用常行之谓也。于眼曰视,于耳曰听,于鼻曰嗅,于口曰言,于手曰举,于足曰履。饥则思食,渴则思饮;冬则思裘,夏则思葛。行住坐卧,苦乐逆顺,无往而非道之所寓,特昧性而不知耳。凡是数端,日用常行之大者,当究竟体认,果何为哉?苟知其所以然,则与道思过半矣。

实证章第三

究竟此理,以悟为期。故次之以实证章。

学贵实证,道贵实悟。学非实证,口耳文字之谓也;道非实悟,情识意解之谓也。夫欲实证实悟,当坚其信心,确其素志,既坚且确,无难焉。盖大道虚无,不可名状,无声色接于耳目,可以见闻;无法度授与学者,可以造进,贵在自证自悟耳。非坚其信心,确其素志,而能坐进是道者,未之有也。所谓实证实悟者,非枯坐灰心,以待其悟,当于日用常行之间,常常体认,常常提撕,力到功深,自有所得。自得之妙,如获拱璧,如归大家,如大梦之初醒,如积冰之已泮,其乐不可云喻矣。儒家所谓寻仲尼颜子乐处者,乐此者也;禅宗所谓禅悦法喜者,悦此者也;道教所谓当此之时喜极难言者,喜此者也。学道参禅,不得其实,而自谓实证实悟者,是自诬也。自诬可乎?既得实证实悟,见得亲切,认得的当,通身手眼,全体金刚,一切处所,皆知下落,才到此地位,便得实证实悟的道理,尽情贬向无生国里。切不可执为奇特,如此方有门分相应。所以古人道:“认着依前还不足。”若也认着执着依前,只在妄想情识中,未免又被识神搬弄,引入阴界中去,辗转轮迥,无所休息,学者切宜慎之。

破幻章第四

既得实证实悟,当识破万幻,庶不为万事所累。故次之以破幻章。

一切世间,皆同幻化,以有形,故不能长久。草木禽兽之脆,蜎飞蠕动之微,固其宜也。至大者天地,至坚者金石,成住坏空,皆不能免,况于人乎?若不明此身是幻,以五尺有限之躯,与天地间无涯事物相酬应,加以功名利禄富贵声色,互相煎迫,精神气血,阴消阳耗而不知觉,毋怪乎渥然如丹也为枯槁,黟然如黑者星星矣。一旦亡形弃质,同于臭腐,虽亲于妻子,亦掩鼻而不敢近,睥睨而不敢视,禽兽不若也。当此之时,不审平生所好所尚,果能与生死敌乎?夫惟不敢敌,随业流转,轮于诸趣,生已复死,死已复生,生死相继,备受诸苦,如循环然,无有休息。是以至人知一切物为幻,一切物如梦,一切法如空花阳焰,一切有为如镜中像,如水中月。以是故尘视珠玉,铢视轩冕,以声色如粪壤,等生死如浮沤。其应物也,如鉴空衡平,妍媸轻重,来则应之,不来勿求。过则化之,既化勿留。能转于物,不为物所转。能应于事,不为事所应。以其生也,由太虚而来,故同太虚无滞碍。及其死也,复归太虚。噫,彼圣人者,果何为而然哉?识破万幻,不染诸缘,君子以是知其然也。

安分章第五

能识万幻,当知一切皆有数定,则不生希求之心。故次之以安分章。

富贵贫贱寿夭,分也;生死祸福荣辱,数也。一饮一啄之微,莫不皆然。从生至死,一定而不可易也。安其分,则不为富贵贫贱寿夭之所累;知其数,则不为生死祸福荣辱之所怵。然虚无所累,静无所怵,故静极而虚,可以入道也欤?人之荣生也,以有幻体,故不得不为也。苟达,不为亦达;不达,多为亦奚以为?然则奈何?曰:“无为无不为,斯可矣。”

神气章第六

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故次之以神气章。

神者,性也,首章言之详矣。然性之说有二:有天地之性,有气质之性。父母未生以前,即天地之性,万殊一本者也。父母既生之后,即气质之性,一本万殊者也。天地之性善,气质之性恶,善恶混同,以其禀二五之气,有刚柔缓急之不同,所以然也。非性之咎,善反之,则天地之性焉。为气之说亦有二:有天地之气,有父母之气。天地之气,真气也;父母之气,凡气也。盖人生母腹中,受父精母血而成其朕兆,所谓凡气也。混合空洞,帝真九气,而全其体段,所谓真气也。自一气生胞,二气生胎,第三禀长灵明仙之气而生魂,性始来寄。以体段未具,而未能灵。迨乎四气生魄,五气生五脏,第六禀高真冲和之气而生灵,体段始具。具则能动,动则初生,初生性灵,至九月气足,十月胎圆,然后降生。上丹田为性根,下丹田为命蒂。白玉蟾真人曰:“人生在母腹中,其脐蒂与母脐蒂相连,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及乎降诞,剪去脐蒂,然后各自呼吸。而受父母一点凡气,则栖于下丹田中,而寄体于肾。下丹田者,又名玄关,前对脐,后对肾,居脐肾中间,其连如环,广一寸三分。周围有八窍,前后二窍,以应乾坤,上通泥丸,下彻涌泉;旁六窍以应坎离震巽兑艮六卦,以通六腑。一身之气,皆萃于此,如水之朝东,辐之辏毂也。故下丹田为命之基,其性即泥丸,而寄体于心。泥丸者,在人之首,明堂之间,六合之内,是谓顶门。故世称顶门为囟门也。囟即性也,囟开皆知夙世姻缘等事,合则忘之矣,故泥丸谓之性根。能知性根命蒂,始可言修炼也。天地之气亦有二:人未生之前,谓之先天,又谓之母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充塞天地,周流六虚,昼夜不息。人才受胎,便禀此气,谓之后天,又谓之子气,谓之日月发生之气。即前所谓混合空洞,帝真九气是也。其实一气耳。其气充塞人之腔子里,每日遇子时,斗柄指地,先天之气随斗柄从九地之下发生,周流六虚,造化万物。子时,非人间之子时也,二六时中,常常收视返听,顿觉身中暖气冲然,即其候也。”《丹经》云:“精生有时,时至神知,百刻之中,切忌昏迷。”天地之气既生,则人身之子气,以类感类,亦由涌泉上升丹田,点化凡气,以成人身之造化。故曰:“形者,神气之舍;神者,形气之主。形气非神,块然一物。”呜呼!神非形气,茫然无归。呜呼!寄神,性也,寄气,命也,二者不可偏废。修性而不修命,紫阳所谓精神属阴,宅舍难固,未免常用迁徙之法。修命而不修性,释氏所谓炼气精粹,寿可千岁。若不明正觉三昧,报尽还来,复入诸趣。所以先儒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要知性为主,气次之。”是书也,于故以原心章首之。混合神气,仙家谓之炼金丹。形,喻之鼎器;气,喻之药物;神,喻之火候。忘机绝念,收视返听,使精、神、魂、魄、意五者不漏,固鼎器也。昼牝夜玄,摄心一处,终日默默,如愚如痴,采药物也。惺惺不昧,了了常知,神不外驰,其气自定,调火功也。是以圣人忘形养气,忘气养神,忘神养虚,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彼所谓忘者,非若槁木死灰墙壁瓦砾,懵然无知之谓也。若必口诀,动而复静,静而复动。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不游于外,老氏之忘也。胸次间常灵豁豁地不忘怀,不管带,释氏之忘也。夫是谓之真忘。若夫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死矣。是谓众人。

修幻章第七

神气,真也,形气,幻也。假幻以修真,真乃坚固。故次之以修幻章

世之学佛者,率以形同幻化而不顾,且鄙学仙者为有为,自甘一向沉滞空寂,流为顽空,世缘既尽,坐脱立亡,遂指为奇特耳。殊不知此理乃先圣之所哂,为上祖师之所不取。如九峰虔侍者语一第座;“汝若会先师意,吾一一依先师礼待之。”问答凡数反,皆不契。座曰:“汝妆香来,炉烟起处,若不脱去,是不会先师意。”侍者抚其背曰:“坐忘立忘,即不无,若论先师意,未梦见在。”昔有一僧,依一长者安禅入定,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悉以资给,如是数年。密遣一婢往视之,挑戏之余,凝然不动。顾谓婢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婢持此语,归告长者,长者乃呵其僧曰:“养汝数年,犹作这般见解。”斥而去之,正坐沉空滞寂之病也。达摩只履西归,普化摇铃升天,此岂沉空滞寂者所能为耶?又如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于是跏趺坐,身心寂不动,遍历十小劫,已得成佛道。所以释迦称赞诸佛世尊一大事,因缘甚深,难解,不可妄传与人,惟佛与佛,乃能证知。舍利佛等诸大弟子闻佛所说,深自克责,自谓空法得证,已得寂灭之乐,不复妄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日那知寂灭非真寂灭也。设使不闻佛法最上一乘秘密之藏,终止于空法而已。故圭堂曰:“世尊末年说法华,所以再发重关之秘五千,退席者,乃重关前事,入法华者,乃重关后事也。”如如居士曰:“饶伊大通大彻,担板只见一边。直须大法明了,方晓教外别传。”圭堂、如如此理,岂无深意焉?盖佛法季运世皆以存神运气,揠苗助长之说,指为教外别传,簧鼓后学。疑团不破,遂以修仙法为有为而不为,甘心于沉空滞寂之域,不知侬家自有修仙显诀,特为寻常而不究竟者耳。从上祖禅师立坐禅一法,以授徒众,至今丛林行焉,可谓暗合妙道。不然,何以使之厚铺坐褥,宽解衣带,端身直脊,唇齿相着,舌拄上腭,微开其目,常视鼻端?盖厚铺坐褥者,使形体不倦也;宽解衣带者,使气不住也;端身直脊者,使理通达,气不窒塞也;唇齿相着,舌柱上颚者,使重楼无浩浩而去之患也;微开其目者,使不坐在黑土之下也,又以去昏病也。祖师为人可为指出修仙之法,不过如是。盖佛家之说,隐而不露,使学者默而会之,忽然契合,一拨便转。所以续佛慧者常多。道家之说虽显易晓,未免以文字传之,反涉支离,适以启学者疑,所以了性命者,常不多见也。佛则谓之慧命,仙则谓之性命,其实一也,特所从言之异耳。安得圆机之士,与语仙佛之道耶?

静通章第八

功夫次第于此章,静则动,动则通,通则久,久则变化无穷焉。故次之以静通章。

天地之外曰太虚,又曰太无,总谓之虚无,又谓之虚空,以其无心故也。故虚则能容,无则变化,是以物各付物,事各付事,形各付形,气各付气,使天地自相覆载,日月自相运行,阴阳自升降,寒暑自往来,四时自推迁,五气自顺布,飞潜动植,自形自包,虚空一何容心焉,此虚空所以长且久也。天地大虚空,入身小虚空,人身不能与天地同其久者,以有心,故不能虚无。若能虚无其心,神自来归,气自来复,始可言修持之法。当先谨言语,其次节饮食,再次省睡眠。此三者,修仙修佛之关键也。何为而然哉?老子曰:“玄牝之门,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玄牝者,神气之根蒂也;口鼻者,神气之门户也。出息入息,长收缓放,使之绵绵,归根复命,以养神气。故先之以谨言语。紫阳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人日用发生之气,每凭虚而生,人才虚腹,便思饮食,所以养其气也。其气既生,不能归源,则随色声香味喜怒哀耗散之矣。故次以节饮食。简庵德禅师曰:“学道之士,如鸡抱卵,使暖气相续;才有间断,赚他性命。”人若贪睡,则神离于气,气无所主,奔溃四逸,欲望凝结,其可得乎?故次之以省睡眠。然后固鼎采药之方,坐禅修幻之法,次第而行之。则外之先天母气下降,而内之后天子气上升,俱会于中田,点化凡气,日久月深,凡气炼尽,真气充实。其气油然而生,莫之能御,自双关深入泥丸,与神交姤,所谓追二气于黄道,会三姓于玄宫。交姤之后,仍化为甘露,自玄膺而下,复入中宫。一升一降,成其造化也。但要此一动一静,然后相应,不然则药物耗散,火候差失,所谓毫发差殊不作丹也。此皆出于自然,不可以存神运气,揠苗助长之说,同日而语。以要言之,动极生静,静极生动,一动一静,互为其用而已,如天地之妙。其动也辟,其静也翕,不辟则不翕,不翕则不辟,辟兮翕焉,造化之无穷焉。若静定功夫既极,则元阳之气自生。《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法华经》云:“身心寂不动,为求无上道。”《古德》云:“直须大死一回,绝后再生。”斯言尽之矣。气之生也,乾坤震动,山岳撼摇,龙虎争驰,火风相击,往来三宫,自升自降。盖气之始升,则为冬至,一阳生于六阴之下,其卦为复〔卦象〕。阳气渐长,阴气渐消,故为丑,其卦为临〔卦象〕。于寅,其卦为泰〔卦象〕。于卯,其卦为大壮〔卦象〕。节属春分,木旺在卯,真气熏蒸,是为沐浴。于辰,其卦为〔卦象〕。于巳,其卦为纯干〔卦象〕。六阳既极,一阴生于六阳之下,其卦为〔卦象〕。阴气渐长,阳气渐消,故为未,其卦为遁〔卦象〕。于申,其卦为否〔卦象〕。于酉,其卦为观〔卦象〕。节属秋分,金旺为酉,真气熏蒸,是为沐浴。于戌,其卦为剥〔卦象〕。于亥,其卦为坤〔卦象〕。六阴既极,复变为一阳,一升一降,无暂休息。二分二至,晦朔弦望,五行四时,二十四气,三百六十五度,攒簇于一刻之中。一刻之功夫,故有一年之节候,一年三万六千刻,刻刻要调和卯酉,外可以夺三万年之数。此与天地造化,默相符命,亦非执图泥象之比。当此之时,气脉调和,精神爽快,俨如浴之方起,睡之正酣,夫妇之欢会,子母之留恋,神抱其气,气抱其神,日积月累,打成一片,阴尽阳纯,遂成真人。逮夫脱胎神化,身外有身,聚则成形,散则成风,去来无碍,隐显莫测,造化不能留,阴阳不能拘,神鬼莫能测,蓍龟莫能知,逍遥无何有之乡,而与太虚同体矣。

以上三章专论性命。

戒行章第九

形乃宅舍,心乃主人,若戒行缺,则藩篱破矣。故次之以戒行章。

欲了向上事,须先持戒,次修功行。持戒者,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以卑自居,以谦自持,彼以恶来,我以善受,贪嗔痴爱,人我是非,一切放下。此其大略。修功行者,见人饥寒,思拯济之;见人疾病,思救疗之;见人忿争,思解释之,凡可以为人方便者,皆随力而为之。力有不及,常劝人为。此其大略。苟持戒而不修功行,是厚于待己,薄于待人,则有外魔。修功行而不持戒,是优于利人,劣于利己,则有内魔。内魔外魔,皆道之障。所以古者学道之士,初发道心,便持戒行,日用二六时中,未常枉用其心。朝炼夕磨,不记岁月,成与不成,亦无取必。及其功圆行满,神气亦壮,自然感召巨眼宗匠以点化之,一言半句,便跻寿域,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今之学者,不思体质凡陋,根器浅劣,且无寸功片行以及于人,又无涵养功夫,贪嗔痴爱,人我是非,勃不可遏。见古人之成,如是之易,我成如是之难,遂萌妄想,侥幸点化。欲以积年耗散之气,累岁昏乱之神,成就于片饷之间,以求出世之道,愚亦甚矣!正谓点石成金,蒸沙作饭之理也。及其无成,反生谤黩。噫,可悲也夫!紫阳曰:“若非积行修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斯言尽矣。

《天隐子》曰:“神仙,人也,在乎修我灵气,勿为世俗沉沦,遂我自然,勿为邪见凝滞,则功成矣。”旨哉言乎!

至道玄微七论要诀

丹鼎第一

丘真人曰:“大包天地,小不容针,乃先天之物,性命之根蒂也。在脐肾之间, 【一曰前。】 大肠之左,有一玄谷,○性命始于此,呼吸出焉,受胎之所。”

铅汞第二

精气中含灵谓之铅,元神一念;感通有情谓之汞,应物之神。

真铅真汞第三 【至此铅汞一矣。】

气无升降息定谓之真铅,念无生灭神凝谓之真汞。息有一毫之未定,形非我有,散而归阴,非真铅也。念有一毫之散乱,神不纯阳,散入鬼趣,非真汞也。非夙有灵骨,岂能至此?

作用成丹第四

铅汞相投,合而成丹。铅汞二物,同生于一。金生水,铅生银也;水生木,银生砂也;木生火,砂生汞也。火不自生,则归之于木;木不自生,则归之于水;水不自生,则归之于金。运汞投铅之秘旨,在于忘情。情忘则性复,性复则归虚。○呼吸皆在于此。呼之根,吸之蒂,是谓玄牝之门。人能虚心定息,任其自然,守固此处,久而纯熟。十月数足而成丹,即所谓婴儿也。即是我一灵真性,纯阳而不离,非是果有一婴儿,只是一灵无杂念,如婴儿之无外想,是太乙含真气也。数足之后,灵验异常。

火候第五

人心之动,昼则心窍皆开,阳也,辟一户而谓之干;人心之定,夜则心窍皆合,阴也,辟一户而谓之坤。阳动阴静,阴静阳生。阳动则精神舒畅,阴静则昏睡僵伏,此人间常情也。古人以交媾神气为进火,十二时中只一时,言一日之间,行住坐卧,自然而然,凝神入气穴,便是进火,便是子时。一坐定阳气生,即身中子时。所谓冬至不在子,夏至不在午,言下手时,便是冬至一阳生,即火候也。只如子时定息,不出不入,神凝,不生不灭,打成一片,非动非静,非阴非阳。以此功夫冶炼空气全胎,集天地之造化,亦如冬至之时,万物皆凋,外若可伤,然生意归根,而胚胎万物,无穷之生意,蕴于此矣。

造化第六

忘五官之用,息内外之机,忘中不忘,自然而然。不动中间,默默守聚,杳冥之际,恍惚之中,打成一片,只在脐肾之间。十二时中,用功不断,十月功夫,夺天地之大数。古仙妙用,在乎抽添。念动而散,出乎卯门,法当抽回,使念静息定。或昏而睡,入乎酉门,法当添起,调息奋迅。太极真人有诗曰:“散时行坤道,土虚晦其光。 【收聚光。】 昏时起巽风,调息任自然。”试问:“如何见得纯阳而成丹?”曰:“念念更无念,对镜自相忘。不睡安有梦?神灵觉异常。”神凝者,想梦自消。

坎离之旨第七 【二灵只是一灵,魂出则魄入,魂入则魄出也。】

人之道,首者,干之体也;腹者,坤之体也。昼行干道,内之一灵,升而为干宫之用,一阴入乎二阳之中,离也。夜行坤道,外之一灵,降而为坤宫之用,一阳入乎二阴之中,坎也。故圣人以神气归空,○合而为一,使坎离既济于中宫,为之交媾。曰:“坎离与乾坤,四象分体用。坎离既交媾,乾坤体不动。体全阴阳纯,太极气氤氲。戊己本属土,土位据中尊。至中守正位,虚无道所寄。性情复归虚,丹成仙诏至。”

〔卦象〕坤以一为干宫,生三女,离居中,阴数六。

〔卦象〕一干以一为坤宫,生三男,坎居中,阳数九。

〔卦象〕宫之阳升而流戊。阳土五。

〔卦象〕一离宫之阴降而就己。阴土十。

上坎离交媾之图,鹤林子受。

内丹三要论

玄牝

《悟真篇》云:“要得谷神常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离。”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受气以生,实为府神。三元所聚,更无分别。精神魂魄,会于此穴。乃金丹还返之根,神仙凝结圣胎之地也。古人谓之太极之蒂,先天之柄,虚无之系,造化之源,混沌之根,太虚之谷。归根窍,复命关,戊己门,庚辛室,甲乙户,西南乡,真一处,中黄宫,丹元府,守一坛,偃月炉,朱砂鼎,龙虎穴,黄婆舍,铅炉土釜,神水华池,帝乙神室,灵台绛宫,皆一处也。然在身中而求之,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肝非肺,非脾非胃,非脐轮,非尾闾,非膀胱,非谷道,非两肾中间一穴,非脐下一寸三分,作明堂泥丸,作关元气海。然则果何处也?曰:“我得妙诀,名曰规中,一意不散,结成胎仙。”《参同契》云:“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此其所也。《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正在干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坎离水火交媾之乡。人之一身,天地之正中,八脉九窍,丝络联接,虚间一穴,空悬黍米,不依形而立,惟体道而生。似有似无,若亡若存,无内无外,中有乾坤。《易》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书》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度人经》曰:“中理五气,混合百神。”崔公《入药镜》曰:“贯尾闾,通泥丸。”纯阳曰:“穷取生身受气初。”平叔曰:“劝君穷取生身处,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白玉蟾又谓之念头动处。修丹之士,真息 【一作气。】 不住,则神化无基矣。且此一窍,先天而生,后天相接,先后二气,总为混沌。杳杳冥冥,其中有精,非常精也;恍恍惚惚,其中有物,非常物也。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宁,人得之以灵。

谭真人曰:“开 【一作辟。】 浩气之门,所以收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韬其光。若蚌内守,若石内藏,所以为珠玉之房,皆直指也。然此一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外,若以形体色相求之,则又大成错谬。故曰:不可执于无为,不可形于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着于持守。圣人法象,见诸丹经。或谓之圆高中起,状如蓬壶,关闭致密,神运其中;或谓之状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弥历十月,脱出其胞;或谓之其白如绵,其连如环,中广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此固明云玄关之要,显露造化之机。学者苟不探其玄,不顺其奥,用功之时,便守之以为蓬壶,存之以为鸡子,想之以为连环模样,若此形状,执着 【一作有。】 为有, 【一作无。】 存无入妄,岂不大可笑邪?要之玄关一窍,玄牝之门,乃神仙聊指造化之机耳。”

玉溪子曰:“似是而非,除却自身安顿,着落何处去?然其中体用权衡,本自不殊。如以乾坤法天地,坎离配日月是也。”《参同契》曰:“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则神气有所收藏,魂魄不致散乱,回光返照便归来,造次不离常在此。”其诗曰:“经营鄞鄂体虚无,便握元神里面居。息往息来无间断,圣胎成就合元初。”玄牝之旨,备于斯矣。抑又论之,杏林曰:“一空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周流。”又云:“心下肾上处,肝西肺左中,非肠非胃府,一气自流通。”今曰玄关一窍,玄牝之门,在人一身天地之中正造化,固吻合乎此。然愚常审思其说,大略初明,尤未得为直指。天下秘道,流传人间,太上慈悲,必不肯靳。愚敢漏泄天机,指出玄关一窍,的的大意,冒禁相付,使骨相合仙之士,一见豁然,心领神会,密而行之,句句相应。是书在处,神物护持,若业重福薄,于道无缘,自不邂逅斯诀。虽及见之,忽而不敬,亦不过瞽之文章,聋之钟鼓耳。玄之又玄,彼安知其然?《密语》曰:“径寸之质,以混三才,在脐之上,约以三指,彷佛其内,谓之玄关,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心求。以有心守之,终莫之有;以无心求之,愈见其无,若何可也?盖用志不分,乃可凝神。但澄心绝虑,谓息令匀,寂然常照,勿使昏散,候气安和,凝神入定于此。定中观照内景,才若意到,其兆即萌,便觉一息从规中起,混混续续,兀兀腾腾,存之以诚,听之以心,六根安定,胎息凝凝,不闭不数,任其自然。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反,如百虫蛰,氤氲开阖,其妙无穷。如此少时,便须忘气合神,一归混沌,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心不动念,无去无来,不出不入,湛然常住,是谓真人之息以踵。踵者,其息深深之义,神气交感,此其候也。前所谓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此意到处,便见造化;此息起处,便见玄关。非高非下,非左非右,不前不后,不偏不倚。人一身天地之中,正此处也。采取在此,交媾在此,烹炼在此,沐浴在此,温养在此,结胎在此,脱体在此。今若不分明说破,学者必妄意猜度,非太过则不及矣。”紫阳曰:“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纵有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然此窍阳舒阴惨,本无正形,意到即开。开阖有时,百日立基,养成气母,虚室生白,自然见之。黄帝三月内视,盖此道也。自脐下肠胃之间,则谓之酆都地狱,九幽都司,阴境积结,真阳不居。故灵宝炼度诸法,存想此为幽关,岂修炼之所哉?学者试思之。

药物

古歌曰:“借问因何有我身?不离精气与元神。我今说破生身理,一粒玄珠是嫡亲。”夫神与气精,三品上药,炼精成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此七返九还之要道也。红铅墨汞,木液金精,朱砂水银,白金黑锡,金公姹女,离女坎男,苍龟赤蛇,火龙水虎,白雪黄芽,交梨火枣,金乌玉兔,干马坤牛,日精月华,天魂地魄,水乡铅,金鼎汞,水中金,火中木,阴中阳,阳中阴,黑中白,雄中雌,异名多象,皆譬喻也。然则果何谓之药物?曰:“修丹之要,在乎玄牝。欲立玄牝,先固本根。”本根之本,元精是也。精即元气所化也,故精气一也。以元神居之,则三者聚为一也。杏林驿道人曰:“万物生皆死,元神死复生。以神居气内,丹道自然成。”施肩吾先生曰:“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气神。若知行气主,便是得仙人。”若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逝。《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欲复命归根,不亦难乎?玉溪子曰:“以元精未化之元气而点化至神,则神有光明,而变化莫测矣,名曰神仙。”是皆明身中之药物,非假外物而为之也。然而产药有川源,采药有时节,制药有法度,入药有造化,炼药有火功。昔闻之师曰:“西南之乡,土名黄庭,恍惚有物,杳冥有精,分明一味水中金,但向华池仔细寻。此产药之川源也。垂帘塞兑,窒欲调息,离形去智,几于坐忘,劝君终日默如愚,炼成一颗如意珠。此采药之时节也。天地之先,无根灵草,一意制度,产成至宝,大道不离方寸地,功夫细密要行持。此制药之法度也。心中无心,念中无念,注意规中,一气还祖,息息绵绵无间断,行行坐坐转分明。此入药之造化也。清凈药材,密意为元,十二时中,气炼火煎,金鼎常令汤用暖,玉炉不要火教寒。此炼药之火功也。”大抵玄牝为阴阳之源,神气之宅。神气为性命之药,胎息之根。胎息为呼吸之祖,深根固蒂之道。胎者乃藏神之府,息者乃化胎之源。胎因息生,息因胎住,胎不得息胎不成,息不得胎神无主。原夫人之未生,漠然太虚,父母媾精,其兆始见,一点初凝,一念是也。纯是性命混沌,三月玄牝立焉。玄牝既立,系如瓜蒂。婴儿在胎,暗注母气,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凡百动荡,内外相感,何识何知?何明何晓?天之气混之,地之气混之,人之气混之,但有一息焉。及期而育,天翻地覆,人惊胞破,如行大巅失足之状,头悬足撑而出之,大叫一声,其息即忘,故随性随情,不可拘也。况乳以沃其心,巧以玩其目,爱以牵其情,欲以化其性,浑然天真散之,物者皆是矣。胎之一息,无复再守也。神仙教人修炼,必欲返其本而复其初,重生五脏,再立形骸,无质生质,结成圣胎。其诀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除垢止念,静心守一。外想不入,内想不出。终日混沌,如在母腹。”神定以会乎气,气和以合乎神,神即气而凝,气炼神而住,于寂然大休歇之场,恍惚无何有之乡,灰心冥冥,注意一窍,如鸡抱卵,似鱼在渊,呼至于根,吸至于蒂,绵绵若存,再守胎中之一息也。守无所守,其息自住。得此息住,泯然若无。离心于心,无所存注,杳冥之内,但觉虚空之中,灵为造化之主宰,时节若至,妙理自彰。药既生矣,火斯出焉。故采药之时,谓之坎离合;火出之际,谓之乾坤交。其坎离之合也,则万象内攒于丹鼎,在乎立基,百日之间见之。其乾坤之交也,则一点下降于黄庭,在乎立基,百日之后见之。当此之时,身心混融,与虚空等,亦不知神之为气,亦不知气之为神,亦不知天地何如,亦不知我为甚物。如太虚之未分,如三才之未露,浑沦凝结之未凿,动静阴阳之未然,忽然一点灵光,朗如虚空生白之状。似此奇妙,非存想,非作为,自然而然,吾亦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经》云:“一物含五采,永作仙人禄。” 【一作药。】 此金液大还丹也。岂凡朱凡汞,五金八石所可同日而语哉?还返之理至矣尽矣。若不悟信,舍玄牝而立根基,外神气而求药物,不结自然之胎息,而妄行火候,弃本趋末,逐妄迷真,天弗之鉴,吾末如之何也已。

火候

古歌曰:“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夫所谓不传者,非秘而不传也。盖采时谓之药,药之中有火焉;炼时谓之火,火之中有药焉。能知药而收火,则定里见丹成,自有不待传而知者矣。诗曰:“药物阳内阴,火候阴内阳。会得阴阳理,火药一处详。”此其义也。后人惑于丹经,不能顿悟,闻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二十八宿,六十四卦分野,日月合璧,海潮升降,长生三昧,阳文阴武等说,必欲穷究何者为火,何者为候,疑心一生,种种作相,虽得药物之真,懵然不敢烹炼。殊不知真火本无候,大药不计斤。玉蟾云:“火本南方离卦,离属心。心者神也,神即火也,气即药也。神不乱,气归神,以火炼药而成丹者,即是以神驭气而成道也。”其说如此分明直截,夙无仙骨,诵为空言,当面错过,深可叹息。然火候口诀之要,尤当于真息中求之。盖息从心起,心静息调,息息归根,金丹之母,《玉帝心印经》所谓“回风混合,百日功灵”者此也。《入药镜》所谓“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者此也。海蟾翁所谓“开阖乾坤造化枢,锻炼一炉真日月”者此也。丹阳子所谓“神火夜煮铅汞髓,老龙吞尽祝融魂”者此也。何则?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必以神驭气,以气定息,橐钥之开阖,阴阳之升降,呼吸出入,任其自然,专气致柔,含光默默,行住坐卧,绵绵若存。如妇人之怀孕,如小龙之养珠,渐采渐炼,渐凝渐结,功夫纯料,打成一片。动静之间,更宜消息,念不可起,念起则火炎;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冷。但使其无过不及,操舍得中,神气相抱,一意冲和,包裹混沌,斯谓之火。种种相续,丹鼎常温,无一息之间断,无毫发之差殊。如是炼之,一刻有一刻之周天也;如是炼之,百日谓之立基;如是炼之,十月谓之胎仙。以至元海阳生,水中火起,天地循环,造化反复,皆不离乎一息也。况所谓沐浴温养,进退抽添,其中皆密合天机,潜符造化,初不容吾力焉。无子午卯酉之法,无晦朔弦望之节,无冬至夏至之分,无阴火阳符之别。若言其时,则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若言其妙,则一刻之功夫,自有一年之节候。一年之功夫,可夺天地三万六千年之气数。要知“慢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此平叔之的言也。“昼夜屯蒙法自然,何用孜孜看火候”,此高象仙之确论也。噫!圣人传药不传火之旨,尽于斯矣。若谓之药自药,火自火,则吾不知也。

神无方,气无体。夫所谓玄关一窍者,不过使神识气,使气归根,回光返照,收拾念头之法耳。玉溪子曰“以正心诚意为中心柱子”者,是也。夫所谓药物火候者,亦皆譬喻耳。盖大道之要,自然而然,不假造作,凡属心思意为者皆非也。但要知人身中自有个主张造化底。且道只令何者为主?若能知此以静为本,以定为机,一斡旋顷,天机自动,不规中而自规中,不胎息而自胎息,药不求生而自生,火不求出而自出,莫非自然之妙用,岂待吾存想持守,若己劳形,心知之,意为之,然后为道哉?究竟到此可以忘言矣。明眼者以为何如?谨再识于篇末。

导引却病歌诀

水潮除后患

平明睡醒时,即起端坐,凝神息虑,舌舐上腭,闭口调息,津液自生,渐至满口,分作三次,以意送下。久行之,则五脏之邪火不炎,四肢之气血流畅,诸疾不生,永除后患,老而不衰。

诀曰:

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漱咽下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

起火得长安

子午二时,存想真火自涌泉穴起,先从左足行上玉枕,过泥丸,降入丹田,三遍。次从右足亦行三遍。复从尾闾起又行三遍。久久纯熟,则百脉流通,五脏无滞,四肢健而百骸理也。

诀曰:

阳火须知自下生,阴符上降落黄庭。周流不息精神固,此是真人大炼形。

梦失封金匮

欲动则火炽,火炽则神疲,神疲则精滑而梦失也。寤寐时调息神思,以左手搓脐二七,右手亦然,复以两手搓胁,摇摆七次,咽气纳于丹田,握固,良久乃止。屈足侧卧,永无走失。

诀曰:

精滑神疲欲火攻,梦中遗失致伤生。搓摩有诀君须记,绝欲除贪是上乘。

形衰守玉关

百虑感中,万事劳形,所以衰也。返老还童,非金丹不可。然金丹岂易得哉?善摄生者,行住坐卧,一意不散,固守丹田,默运神气,冲透三关,自然生精生气,则形可以壮,老可以耐矣。

诀曰:

却老扶衰别有方,不须身外觅阴阳。玉关谨守常渊默,气足神全寿更康。

鼓呵消积聚

有因食而积者,有因气而积者,久则脾胃受伤,医药难治。孰若节饮食,戒嗔怒,不使有积聚为妙。患者当以身闭息,鼓动胸腹,俟其气满,缓缓呵出。如此行五七次,便得通快即止。

诀曰:

气滞脾虚食不消,胸中膨闷最难调。徐徐呵鼓潜通泰,疾退身安莫久劳。

兜体治伤寒

元气亏弱,腠理不密,则风寒伤感。患者端坐盘足,以两手紧兜外肾,闭口缄息,存想真气自尾闾升过夹脊,透泥丸,逐其邪气,低头屈抑如礼拜状,不拘数,以汗出为度,其疾即愈。

诀曰:

跏趺端坐向蒲团,手握阴囊意要专。运气叩头三五遍,顿令寒疾立时安。

叩齿牙无疾

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每侵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以舌搅牙龈之上,不论遍数,津液满口,方可咽下,每作三次乃止。及凡小解之时,闭口咬牙,解毕方开,永无齿疾。

诀曰:

热极风生齿不宁,侵晨叩嗽自惺惺。若教运用常无隔,还许他年老复钉。

升观鬓不斑

思虑太过,则神耗气虚,血败而斑矣。要以子午时握固端坐,凝神绝念,两眼令光上视泥丸,存想追摄二气,自尾闾间上升下降,返还元海,每行九遍。久则神全,气血充足,发可返黑也。

诀曰:

神气冲和精自全,存无守有养胎仙。心中念虑皆消灭,要学神仙也不难。

运气除眼翳

伤热伤气,肝虚肾虚,则眼昏生翳,日久不治,盲瞎必矣。每日睡起时,趺坐凝息,塞兑垂帘,将双目轮转十四次,紧闭少时,忽然大睁,行久不替,内障外翳自散。切忌色欲,并书细字。

诀曰:

喜怒伤神目不明,垂帘塞兑养元精,精生气化神来复,五内阴魔自失惊。

掩耳去头旋

邪风入脑,虚火上攻,则头目昏旋,偏正作痛,久则中风不语,半身不遂,亦由此致。治之须静坐升身闭息,以两手掩耳折头五七次,存想元神逆上泥丸,以逐其邪,自然风邪散去。

诀曰:

视听无闻意在心,神从髓海逐邪气。更兼精气无虚耗,可学蓬莱境上人。

托踏应轻骨

四肢亦欲得小劳,譬如户枢终不朽。熊鸟演法,吐纳导引,皆养生之术也。平时双手上托,如举大石,两足前踏,如履平地,存想神气,依按四时嘘呵二七次,则身轻体健,足耐寒暑。

诀曰:

精气冲和五脏安,四肢完固骨强坚。虽然未得刀圭饵,且住人间作地仙。

搓涂自美颜

颜色憔悴,所由心思过度,劳碌不谨。每晨静坐闭目,凝神存养,神气充赡,自内达外,以两手搓热,拂面七次,仍以嗽津涂面,搓拂数次。行之半月,则皮肤光润,容颜悦泽,大过寻常矣。

诀曰:

寡欲心虚气血盈,自然五脏得和平。衰颜仗此增光泽,不羡人间五等荣。

闭摩通滞气

气滞则痛,血滞则肿,滞之为患,不可不慎。治之须澄心闭息,以左手摩滞七七遍,右手亦然。复以津涂之。勤行七日,则气血通畅,永无凝滞之患。修养家所谓干沐浴者,即此义也。

诀曰:

荣卫流行不暂休,一才凝滞便堪忧。谁知闭息能通畅,此外何须别讨求。

凝抱固丹田

元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并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此凝抱之功也。平时静坐,存想元神入于丹田,随意呼吸,旬日丹田完固,百日灵明渐通,不可或作或辍也。

诀曰:

丹田完固气归根,气聚神凝道合真。久视定须从此始,莫教虚度好光阴。

淡食能多补

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若食之不节,必致亏损,孰若食淡谨节之为愈也。然此淡亦非弃绝五味,特言欲五味之冲淡耳。仙翁有云:“断盐不是道,饮食无滋味。”可见其不绝五味。淡对浓而言,若膏粱过度之类,如吃素是也。

诀曰: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此始,天鉴行藏信有之。

无心得大还

大还之道,圣道也。无心者,常清常静也。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何圣道之不可传,大还之不可得哉?清静《经》已备言之矣,修真之士,体而行之,欲造夫清真灵妙之境,若反掌耳。

诀曰:

有作有为云至要,无声无臭语方奇。中秋午夜通消息,明月当空造化基。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