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先秦诸子系年

五四、魏文灭中山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魏文灭中山,《年表》在十七年,实周威烈王十八年。据《纪年》,是年乃魏文侯三十九年。魏文二十二年始称侯,以二十三年称元年,则是年正魏文称侯始元后之十七年也。中山之伐,当在其时。知者,中山事迹附见于《赵世家》。《史记》载三晋初年事,惟赵最详,而差少误。盖赵史或有存者。烈侯元年,魏文伐中山,载于《赵世家》,足资旁证,一也。中山之役,吴起预其事。前年起初仕魏,为魏击秦拔五城。若中山见伐,移前至魏文十七年,则与吴起事迹不符,可为反证,二也。又魏文灭中山,使子击守。余考其事,亦当在魏文四十一年,即称侯改元后之十九年,(详《考辨》第四十六。)三也。又《吕氏春秋》载晋太史屠黍与周威公论中山亡徵,《周纪》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桓公卒,子威公立。威公亦正当威烈王时,四也。若依《史记》,则魏文伐中山,其时尚未称侯,而子击已称中山君,(参读《考辨》第四六。)益不合,五也。然则《年表》魏伐中山,在周威烈王十八年,实不误,特误以文侯称侯改元后之十七年,为即文侯即位后之十七年耳。凡此之谓误其年而得其世。如齐、魏会徐州相王,《表》列周显王三十五年,本不误,而误以齐威王为宣王,梁惠王为襄王,此亦误其年而得其世也。孙氏《墨子年表》魏灭中山在周威烈王二十年,《周季编略》亦然,盖据乐羊围中山三年而克言之。

又《中山策》:“魏文侯欲残中山,常庄谈(《寰宇记》引作张孟谈。)谓赵襄子曰:魏并中山,必无赵矣。公何不请公子顷以为正妻,因封之中山,是中山复立也。”《年表》文侯立,襄子已卒。鲍因改襄为桓。今按襄子卒实魏文侯二十二年,(《考辨》第三十七。)魏之处心积虑于中山,非一日,不能据此疑《策》文之误。惟其请公子顷以为正妻云云,则实与襄子不类。然鲍改桓定误,后人谓当改烈侯,庶为近之。今其事已不可详说,要之中山复立,赵必与其事,则无疑也。

又《韩非 说林》:“魏文侯借道于赵而攻中山,赵肃侯将不许。”肃侯在惠成王围邯郸侯,岂得上及魏文?其误则甚。

[附]中山武公初立考

《赵世家》及《六国表》:“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雷学淇《纪年义证》云:“《世本》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汉书 人表》谓中山武公是周桓公子。《史记音》谓初立之年,当周威烈王十二年。其立之七年,为魏文侯十七年。似武与桓立七年而即灭。周威公即桓公之子,与中山武公实系兄弟。”沈钦韩《汉书疏证》辨其事云:“按《本纪》,桓公卒,子威公代立为西周君耳。河南之外,一民尺土,皆非周有,何得为中山之君乎?(此层苏氏《古史》亦辨之。)《魏世家》:文侯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说苑》:文侯出少子挚封中山,而复太子击。又《魏世家》:中山君相魏。此是魏所封,赵灭之。盖姬姓之中山灭于魏文侯,魏所封之中山又灭于赵主父。而《赵世家》及《年表》皆倒置中山武公之文于文侯伐中山之前,故迷惑难考。何以明之?若中山武公尚是旧时之君,则彼不数年而亡,史取之何义?(按谥武亦不合。吕氏《大事记》谓:“是时中山势益强,遂建国,备诸侯之制,与诸夏抗。”仍指其为春秋鲜虞之中山,盖误。)若以为中山本未尝亡,则魏克其地而守之者又何处?是中山武公为魏所始封,以其大事,故记之耳。《人表》所注上下文不相连,有脱误。徐广不知,袭之以注《史》。”今按:沈说甚是。

又按《索隐》引《世本》:“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为赵武灵王所灭。”此以武公后之中山灭于赵,是也。然其时中山已称王,(参读《考辨》第一○五。)何来复有桓公?《水经 滱水注》:中山为武公之国,周同姓,其后桓公不恤国政,周王问太史馀曰:今之诸侯孰先亡矣?对曰:中山其先亡矣。后二年,果灭,魏文侯以封太子击。此以桓公为武公后乃误,然谓桓公中山灭于魏,则是也。(参读《考辨》第一四六。)《索隐》此处,仅引《世本》,不及《纪年》,此见司马贞之不知别择。而史文缺佚,后人纷纷考订而无所详定。然参稽以求,中山桓公灭于魏,中山武公之后灭于赵,则犹可推证也。

又按《吕览 先识》: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以其图法归周。周威公问曰:天下之国孰先亡?对曰:“晋先亡。”居三年,晋果亡,威公又问曰:“孰次之?”对曰:“中山次之。”居二年,中山果亡。高诱《注》以屠黍为晋出公之太史,此决误。依今推之,魏文灭中山在西周威公立后之九年。越三年,三晋命邑为诸侯,(参读《考辨》第四三。)当时殆以此定晋运之亡,则与中山灭国适相先后也。吕氏盖因屠黍由晋归周,随文落笔,故以晋亡先中山,高诱因中山灭亡前后无晋亡事,故妄引知伯、晋出公事说之。若据此推算,则太史屠黍由晋归周,当在西周威公之七年前后。

余又疑中山武公初立应在赵烈侯十年,而非赵献侯之十年。今《史记》误以赵烈侯十年为赵武公元,而又于赵献侯十年误列中山武公初立之文,遂使读史者迷惑而难考耳。(参读《考辨》第四三又四六。)

又按《寰宇记》卷六十,两引《史记》云:赵敬侯救燕,与中山公战于房,其时中山以别封称公,故有中山武公。则当时公称视侯转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