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金匮要略译注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脉证十二条 方五首

【按语】

本篇论述惊悸、出血及瘀血病。惊、悸是两个证候:惊是神志惊狂不安,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悸是心下悸动不宁,出现于痰饮病过程中。出血病包括吐血、衄血、下血:吐血包括咯血或呕血;衄血是鼻出血;下血为便血;瘀血即《血证论》所谓“凡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说文解字》曰:“血积也。”胸满是瘀血病的一种证候。由于热病过程中惊狂不安与出血二症常同时出现,故合篇论述。

[01]寸口脉动而弱〔1〕,动即为惊,弱则为悸。〔2〕

【注释】

〔1〕脉动而弱:动脉即数脉见于关部,上下无头尾的脉象,属阳脉。弱脉即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的脉象,属阴脉。

〔2〕本条论述惊与悸的区别。

【译文】

寸口部位出现动且弱的脉象,动脉是见于惊狂不安,弱脉是见于悸动不宁。

[02]师曰:尺脉浮〔1〕,目睛晕黄〔2〕,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3〕,知衄今止。〔4〕

【注释】

〔1〕尺脉浮:赵本“尺”作“夫”。尺脉候肾,脉浮为肾中虚火上炎。

〔2〕目睛晕黄:指视物昏暗。

〔3〕目睛慧了:即两目视物清晰。

〔4〕本条论述衄血的预后判断。

【译文】

老师说:尺脉浮,且两目视物昏暗,则鼻血流未止,待昏暗消失,视物清楚,鼻血即止。

[03]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1〕,从秋至冬衄者阳明〔2〕。

【注释】

〔1〕从春至夏衄者太阳:春夏两季出现衄血多属太阳。太阳主表,表明为外感所得。“衄”上《脉经》有“发”字。

〔2〕从秋至冬衄者阳明:秋冬两季出现衄血多属阳明。阳明主里,表明为里有郁热所致。《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此就其分属大纲言之,然春夏岂无内伤之衄,秋冬岂无外感之衄,又在人临证审谛而不可拘执言之者矣。”本条论述衄血的原因。

【译文】

又说:从春季到夏季出现的鼻出血,多由于太阳表证所致,从秋季至冬季出现的鼻出血,多由于阳明里热引起。

[04]衄家〔1〕不可汗〔2〕。汗出必额上陷脉〔3〕紧急,直视不能眴〔4〕,不得眠。〔5〕

【注释】

〔1〕衄家:衄,本指鼻出血,此泛指吐血、衄血。

〔2〕汗:《脉经》作“发其汗”。

〔3〕陷脉:经脉名,指额角上陷中之脉。泛指头面部的经脉。《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

〔4〕直视不能眴(shùn):两目直视不能转动。眴,目睛转动。

〔5〕本条论述衄家禁用汗法及误汗后的变证。

【译文】

吐血、衄血的病人,不可用发汗法治疗。若发汗则导致头面部的经脉紧张而拘急,两目直视且不能转动,不得闭目而眠。

[05]病人面无色,无寒热〔1〕。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2〕,下血〔3〕;烦咳〔4〕者,必吐血。〔5〕

【注释】

〔1〕面无色,无寒热:面无色,俞本、徐本、《脉经》作“面无血色”,即苍白无华的面色。无寒热,表明无外感病。《金匮玉函要略述义》:“按面无血色,无寒热是该(赅)衄、下血、吐血而言。”

〔2〕浮弱,手按之绝者:是浮取无力,重按则几乎摸不到的脉象。

〔3〕下血:指便血。

〔4〕烦咳:剧烈咳嗽。《金匮要略集注》:“烦咳,言咳之甚,犹烦谒、烦疼之类。”

〔5〕本条论述出血病的诊断。

【译文】

病人,面色苍白,又无寒热(当考虑有出血可能,再结合脉诊),脉沉弦或浮弱,可出现衄血或便血。若同时有剧烈咳嗽,则为咯血。

[06]夫吐血〔1〕,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2〕者死。〔3〕

【注释】

〔1〕吐血:在此指咯血。

〔2〕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脉数而有热,气急不能平卧,此症类似今之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引起的大咯血,病情危急。

〔3〕本条论述吐血的预后判断。

【译文】

咯血病人,伴有咳嗽气喘,若脉数、烦热、不能平卧者,病情凶险,多为预后不良。

[07]夫酒客〔1〕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2〕

【注释】

〔1〕酒客:长期饮酒的人。

〔2〕本条论述吐血的病因。

【译文】

长期饮酒的人,伴有咳嗽,导致吐血,这是由于过量饮酒所引起的。

[08]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1〕,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人则亡血。〔2〕

【注释】

〔1〕击:徐本、《脉经》作“搏”。

〔2〕本条论述出血病的脉证。与本书《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13]条基本相同。

【译文】

(参见《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13]条。)

[09]亡血〔1〕不可发其表〔2〕。汗出即寒栗〔3〕而振。〔4〕

【注释】

〔1〕亡血:即失血。《伤寒论》、《脉经》作“亡血家”。

〔2〕发其表:《伤寒论》作“发汗”,《脉经》作“攻其表”。

〔3〕寒栗:因寒冷而发抖。

〔4〕本条论述失血者禁用汗法及误汗后的变证。亦见《伤寒论》87条。

【译文】

失血的病人,不可用发汗法治其表证。若误用汗法则(阳气暴脱)出现寒战之症。

[10]病人胸满,唇痿舌青〔1〕,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2〕,腹不满,其人言我满〔3〕,为有瘀血。〔4〕

【注释】

〔1〕唇痿舌青:为瘀血特征之一。指口舌青紫而不荣。

〔2〕脉微大来迟:即涩脉,来去不流利,是瘀血内阻之脉象。

〔3〕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主诉腹胀满,但外形无胀满体征。

〔4〕瘀血:《脉经》下有“当汗出不出,内结也为瘀血”句。本条论述瘀血的脉证。

【译文】

病人胸闷,口唇及舌质青紫而干燥,口干欲饮水,但不能下咽,身体无寒热,自觉腹满,但外表却看不出腹满,这些都是瘀血的征象。

[11]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1〕,此为阴状〔2〕,是瘀血也。当下之。〔3〕

【注释】

〔1〕病者如热状……其脉反无热:如热状,即指下文所述之症。《金匮要略释义》:“病者如有热状,谓病者烦满、口干燥而渴,俨如热证所呈之证状,然其脉无浮滑数促之象,故曰,反无热,足证其非热证。”

〔2〕阴状:俞本、徐本、《脉经》作“阴伏”。《金匮要略心典》:“阴伏者,阴邪结而伏于内。”此阴邪即瘀血。

〔3〕本条论述瘀血病的脉证及治则。

【译文】

病人好像有内热的症状,烦闷、口中干燥而渴,但脉无热象,这是阴伏,是瘀血伏结于内,治疗当用下(瘀血)法。

[12]火邪〔1〕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2〕主之。〔3〕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4〕,去皮 甘草二两〔5〕,炙 生姜三两〔6〕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注释】

〔1〕火邪:指误用火攻发汗后,损伤心阳,促使病情加重的因素。《伤寒论》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又《伤寒论》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便血),名为火邪。”《金匮发微》:“此条大旨,与火劫发汗同,火劫发汗,或为惊狂,或圊血(即便血),吐血,要以惊狂为最剧。”

〔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本方为桂枝汤加减方。有解表逐邪、回阳镇惊的作用。

〔3〕本条论述火邪致惊的治法。

〔4〕三两:俞本作“二两”。

〔5〕二两:俞本作“三两”。

〔6〕三两:俞本作“六两”。

【译文】

(误)用火攻发汗后病情加重(导致寒热未退、惊狂不安等症),可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治疗。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以上药物研末,用一斗二升水,先煮蜀漆,减少二升,放入其余药物,煮到三升,去掉药渣。温服一升。

[13]心下悸〔1〕者,半夏麻黄丸〔2〕主之。〔3〕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等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4〕。

【注释】

〔1〕心下悸:指心下悸动之症。由于心下有停饮、中阳不运所致,即《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11]条“水停心下,甚者则悸”之症。

〔2〕半夏麻黄丸:本方有化饮利水的功效。方中以半夏化其饮为主,合麻黄发其阳,使饮邪去,阳气通利,则心下悸自止,《金匮要略心典》:“此治饮气抑其阳气者之法。半夏蠲饮气,麻黄发阳气,妙在作丸与服,缓以图之。”

〔3〕本条论述水饮致悸的治法。

〔4〕日三服:俞本无“服”字。

【译文】

(水饮引起的)心下悸动的病人,可用半夏麻黄丸治疗。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等分

以上两味药,研成末,加入熬过的白蜜中,混合制成丸药,像赤豆大小。每次用水吞服三丸,每日服三次。

[14]吐血不止〔1〕者,柏叶汤〔2〕主之。〔3〕

柏叶汤方:

柏叶〔4〕 干姜各三两 艾〔5〕三把

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6〕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注释】

〔1〕吐血不止:在此指咯血不止。

〔2〕柏叶汤:本方有温中止血的作用。方中以柏叶、马通汁止血为主,干姜、艾叶温中。

〔3〕本方论述虚寒吐血的治法。

〔4〕柏叶:又名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及叶。有止血镇咳的功效。

〔5〕艾:又名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有温经止血的作用。

〔6〕马通汁:为马科动物马的粪汁。即用马粪以水混合,用布滤其汁,澄清即成。古人认为有止血作用,今已不用。

【译文】

吐血日久不止,可用柏叶汤治疗。

柏叶汤方:

柏叶 干姜各三两 艾三把

以上三味药,用五升水,一升马通汁同煮,煮到一升。分两次温服。

[15]下血,先便后血〔1〕,此远血〔2〕也,黄土汤〔3〕主之。〔4〕

黄土汤方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5〕半斤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注释】

〔1〕先便后血:《脉经》作“先见便后见血”。

〔2〕远血:中医病名,便血之一。其症先大便,后见血。因出血部位离肛门远,故名。徐本误作“近血”。《医宗金鉴》:“谓血在胃也。”

〔3〕黄土汤:本方有温脾止血的功效。方中以灶中黄土、白术、附子温中健脾为主,被历代视为止血的圣方。《血证论》:“吾谓圣师立法,指示法门,实则变化随宜,故此方热证可去附子,再加清药;寒证可去黄芩,再加温药。”

〔4〕本方论述虚寒便血的治法。

〔5〕灶中黄土:又称灶心土、伏龙干,为多年烧杂草而结成的灶内黄土。有温中止血的作用。

【译文】

便血,先大便,后见血,这叫做远血,可用黄土汤治疗。

黄土汤方本方也可治吐血、衄血: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以上七味药,用八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分两次温服。

[16]下血,先血后便〔1〕,此近血〔2〕也,赤小豆当归散〔3〕主之。〔4〕方见狐惑中。

【注释】

〔1〕先血后便:《脉经》作“先见血后见便”。

〔2〕近血:中医病名,便血之一。其症先出血后大便,因出血部位离肛门近,故名。《医宗金鉴》:“谓血在肠也,即古之所谓肠澼,为痔下血,今之所谓藏毒肠风下血也。”

〔3〕赤小豆当归散:功用及组成。参见《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篇[13]条。

〔4〕本条论述湿热便血的治法。

【译文】

便血,先出血后大便,这叫做近血。可用赤小豆当归散治疗。方见《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13]。

[17]心气不足〔1〕,吐血、衄血,泻心汤〔2〕主之。〔3〕泻心汤方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4〕各一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注释】

〔1〕心气不足:此指吐血、衄血的原因。由于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导致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2〕泻心汤:本方有泻火止血的作用。方中以大黄、黄连苦寒直折心火,火降则血止。《血证论》:“方名泻心,实则泻胃。”《十药神书》:“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金匮》泻心汤,百试百效,其效在大黄之多,以行瘀也。”当今报道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即取源于此。

〔3〕本条论述热盛吐血的治法。

〔4〕黄芩:底本误为“黄苓”,据赵本等改。

【译文】

心气不足,(导致心火亢盛)出现吐血、衄血,可用泻心汤治疗。

泻心汤方亦可治霍乱吐泻: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煮到一升。一次服完。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