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法华经入疏

妙法莲华经入疏卷第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天台 智者 疏 并记

四明沙门 道成 入注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此安乐行品。是迹门流通分中。第四明外凡初心弘经方法也。今古释此品。皆有生起。十缘五缘。及明来意。三意五意。今则不尔。但随品文势。逐义释之。不必一概。故至释此品。应委腾前四品之意。谓法师下。三通以法师室衣座三。为流通之轨。故释前三品题。及以消文。咸依此三。明品元意。若随文相别。生起不同。文起尽耳。以法师是流通之始。是故具列三法为轨。况流通者。演布正说。令说者依三建志。方能光显所弘之典。令物慕仰。法可弘通。冥资显益。是如来使。若不尔者。何故世尊命弘经人。量其功用堪掌任者。故使此土他土。上方下方。进否异辙。若己自行。不长物信。如热病者。而货冷药。是故不可率尔传经。故三周开显。若法若喻。不逾三德。若修若性。准而则之。性德不当开与不开。修得随时。转名赴物。在今同异无非一乘。一乘者佛性也。具如大经佛性三种。即是秘藏。故流通之首。还约此藏。以之为轨。所以法师名室衣座。于敷弘义便故也。宝塔品中。若从塔说。塔涌在空。座也。处处证经。室也。众宝庄严。衣也。若从释迦。在空座也。入塔衣也。命弘室也。又以三佛表于三身。此亦三耳。多宝衣也。释迦座也。分身室也。若从三变所表说者。初变表破见思。座也。次变表破无知。室也。后变表破无明。衣也。故命弘者。令依三法。弘此妙三。若调达中。身为状座。若非深达此三。安能轻生重法。故相好之身。必有法报。法身衣也。报身座也。应身室也。若从调达因行。五波罗蜜。衣也。般若波罗蜜。座也。慈悲喜舍。室也。况师弟成道。具足三身。至持品偈文。彰灼三法。而弘此经。此安乐品。虽为始行。亦以三德。而用题品。以一品内。无非三德及三德行。于中为五。初以三义总释。次明四行来意。三明四行次第。四明四行体异。五正解释。

△初三义总释中。自为二。初疏略释题。次广解各三。初依事。二附文。三约三法门。先略释中。初事解者。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故能进行。二业安乐。进于弘经。口业之行也。次附文释者。经云。着如来衣。则法身安。入如来室。故解脱心乐。坐如来座。故般若导行进。此附上文。约三德三轨故也。法身若有二德之行。故使所严法身安也。若法身体素。天龙之所忽劣。故具三法。共导弘经之行。附今文者。下经云。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乐。观诸法实相故行进。即进为行。秪由自进。是故弘经。三约法门释安乐行者。安名不动。乐名无受。行名无行。不动者。六道生死。二圣涅槃。所不能动。既不缘二边。则身无动摇。上文云。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则安住不动。如须弥顶。常住不动法门。故曰安也。乐者。不受三昧。广大之用。不受凡夫五受。乃至圆中五受生见。亦皆不受。有受则有苦。无受则无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无行者。若有所受。即有所行。无受则无所行。不行凡夫行。不行贤圣行。故言无行。而行中道。是故名行。即法门也。今更广事解。夫安乐者。即大涅槃。从果立名也。行者。即涅槃道。从因得名。诸余因果俱苦。如常见外道。行于苦行。还得苦果。若因乐果苦。如断见外道。恣情取乐。后得苦报。若因苦果乐。如折法二乘。无常拙度。加功苦至。方入涅槃。今言安乐行者。因果俱乐。即是大品如实巧度。大经云。定苦行者。谓诸凡夫。苦乐行者。声闻缘觉。定乐行者。谓诸菩萨也。絓七方便。粗因粗果。皆非安乐行。独妙因妙果。称安乐行也。此广事释毕。更广依文释者。安乐行。是涅槃道。涅槃有三义。谓三德秘藏。行有三义。谓止行观行慈悲行。止行者。三业柔和。违从俱寂。即是体法身行。即上文如来衣也。观行者。一实相慧。无分别光。即体般若行。即上如来座也。慈悲行者。四弘誓愿。度一切。即体解脱行。即上文如来室也。总此三行。为涅槃道。总于三德。为行之境。境称安乐。道称为行。故曰安乐行也。大论云。菩萨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因时用此三行法。导三业为行。二业净故。即是净于六根。六根若净。发相似解。而得入真。果时名佛眼耳等。因名止行。果名断德。因名观行。果名智德。因名慈悲行。果名恩德。又因名三业。果名三密。四时慈悲导三业利他。果时名三轮不思议化。如此观时。无复分别。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一切众生。即大涅槃。不可复灭。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此即绝待明安乐行。此行与涅槃义合。彼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如来是人。安乐是法。如来是安乐人。安乐是如来法。总而言之。其义不异。别亦不异。此明寂灭忍法空座如来室。彼明金银宝树。宝树即无漏宝林。无漏与空寂灭忍合。金沙大河。直入西海。即一实慧。与诸法空合。得道女人。则无谄曲。此无缘大慈。与如来室合。彼呼为无余义。此呼为无上道。又五行义。亦与衣座室意同。问。大经明亲附国王。持弓带箭。摧伏恶人。此经远离豪势。谦下慈善。刚柔硕乖。云何不异。答。大经偏论折伏。住一子地。何曾无摄受。此经偏明摄受。头破七分。非无折伏。各举一端。适时而已。理必具四。何者。适时称宜。即世界意。摄受即为人意。折伏即对治意。悟道即第一义意也。广法门释者。应明不动门。不受门。不行门。种种三法。通释此文。具如十种三法。准例可知。略不记也。已上是初三义。总释题竟。次明四安乐行来意者。初明深行不须。次正明始行须者故来。先明深行不须者。即二万八十亿那由他。受命弘经也。深识权实。身不令与二乘共住。恐受权法故。广知渐顿。令口不说渐法之过。令不倚圆蔑偏故。又达机缘。不须第三行。令将护二乘。不令以圆诃别。故又神力自在。不须第四行。令后得神通。方令入实。深行能此方。可浊世恼乱中。不障通经。不俟更示方法。此深行者。持品中世尊。视八十亿诸菩萨等。是深行不须之人也。次明始行须用四安乐者。即初依始心。欲修圆行。入浊弘经。为浊所恼。自行不立。亦无化功。为是人故。须示方法明安乐行。故有此品之来意也。三明四行次第者。此安乐行。有何次第。然法华圆行。一行无量行。不可思议。何定前后。今且寄前法师品。以明次第不同之相一绪。法师品略示弘经。则以益他为本。先明入室。此中辨末法弘经。安诸逼恼。先着如来衣。前后互现耳。若约行次者。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若乖寂起相。应先以般若荡累。则初坐座。诸法不生。而般若生。同体慈悲。悯众故行道。次入如来室。既以慈悲化世。必涉违从。决须安忍。次着如来衣。虽作此次第。说时非行时。行时入空。即具一切法。况慈忍即。此明四行次第意毕。四明四行体异者。一身业。二口业。三意业。四誓愿安乐行。此四行中。须以止观慈悲。导三业及誓愿。方称佛意。何者。身业有止。故离身粗业。有观。故不得身。以不得身业。不得能离之身。以无所得故。不墯凡夫。有慈悲故。勤修身业。广利一切。不墯二乘地。此是身不墯二边之过。身有止行故。着忍辱衣。身有观行故。坐如来座。有慈悲故。入如来室。此身具三方轨也。身有止行离过。即成断德。身有观行无著。即成智德。身有慈悲利他。即成恩德。此即身业中。具三德也。又恩德资成智德。智德能通达断德。是名身业安乐行也。余口业。意业。誓愿。三种安乐行。例亦如是。当知三业俱有慈悲。誓愿亦具止观。故知还用前品三轨。为今行相。若不尔者。非善弘经。已上四义。总释题竟。次随释经文。此品文中有问有答。初问又分为二。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诵。说是法华经。

初文殊先叹前持品二万八十亿那由他。深行诸菩萨。转不退轮。能如此弘经。

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次问外凡浅行菩萨。云何末世宣说是经。

△上是文殊问竟。下第二佛答。中有三。一标四行章门。二解释修行方法。三总明行成之相。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初佛答。先标章。

△一者下。第二解释方法。即为四别。初文又二。一释方法。二结行成。修行有长行偈颂。长行又二。初一者下标行近。次文下释其行近。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初双标行近处。

△次释中又二。谓行处近处。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佛初总标。今约三法。明其行处。

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

释此行方法。须约三法释之。初约一法明行处。次约二法明行处。三约三法明行处。方称佛意。初一法明行处者。直缘一谛。而立三行。但云一法者。以能从所。但受一名。一谛为一切作所归。为一切作本。而遍无分别。此且列一法功能。言一切所归者。即忍辱地也。地即中道。诸法归之。故名为地。众行休息。故名忍辱。此即行不行之行也。二为一切作本者。如万物得地而生。众行得理而成。若得理本。在刚能柔。在逆能顺。在暴能治。在惊能安。无量功德。从中道地生。地无所生。而生功德。即不行行之行也。三遍无分别者。则不分别不行与行差别之相。故云又复不行不分别等也。即是非行非不行。无三行而三行。故名为行。同一实谛。故名为处。如此行处。合上经文。休息众行。合如来衣。随生功德。合如来室。遍无分别。合如来座。是名一法释行处。明弘经方轨也。次约二法。即生法二忍。二忍即生法二空。二空异二乘。何者。人法二空。约真俗假实。明二空。二忍悉见中道。故不同二乘。若更开者。即四忍。若作五忍。指善字为信忍。若作六忍。指和字为和从忍。若对地。即开四十二忍。一地尚有四十一地功德。一忍宁无四十一忍法耶。今且约四忍消文。谓伏。顺。无生。寂灭忍四也。此四忍与别教异。彼前二忍。是生忍。位则浅。后二忍是法忍。位则深。今圆生法悉通。四忍亦通。何者。二空理即是中道。初住修四忍。入中见二空理。乃至后心。亦穷二空理。大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若约无浅深。判四忍者。从初发心。圆伏五住。至金刚顶。皆名伏忍。初后悉不违实相。名顺忍。初后悉不起二边心。名无生忍。初后悉休息众行。名寂灭忍。闻生死。不忽卒畏苦。闻涅槃。不忽卒证乐。闻佛常与无常。二乘作佛不作佛。闻生死涅槃异与不异。闻佛道长短。难易。非长非短。非难非易等。皆不惊怖。行此行者。从始至终。以二空理。忍诸法。即着如来衣。安住二空理。即坐如来座。愍诸众生。即入如来室。二空四忍。名之为行。理即是处。是名约二法释行处。为弘经方轨也。又复应知。四忍即是二空。真俗假实。通于三教。今意在圆。真谛即法空。俗谛即生空。俗假真实。故玄文云。世谛破性。真谛破假。假破即相空。性破即性空。故真俗不二。二空俱时。为对所破。以分真俗。即不思议之真俗也。通中亦有此之二空。名同义异。俱时不殊。善须斟酌。应知开生法为四忍。以柔和为伏忍。用善顺为顺忍。即以经又复下。为无生忍。亦不下即寂灭忍。成四忍。若约五者。即离顺忍中善字。为善忍成五。若六忍。即离伏忍中和字。余五忍同此。明开合义。若约三法释者。即不思议三谛。住忍辱地。总论三谛。如有地可据。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顺者。善顺真谛。能忍虚妄见。爱寒热等。故言善顺也。而不卒暴。心亦不惊者。安于俗谛。忍众根缘。称适机宜。故云不卒暴体忍违从。故心不惊也。于法无所行等者。即安中谛。能忍二边。故云无所行。正住中道。故云观实相。亦不得中实。故云不分别。此则据三谛之地名处。忍五住之辱名行。行亦为三。谓止行即行不行。观行即非不行。慈悲行即不行行。合上衣座室等。是为约三法明行处。辨弘经之方轨也。

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三结行处。

△下第二释近处。文自为三。远十恼乱。即远故论近。亦是附戒门助观。修摄其心。即近故论近。亦是附定门助观。观一切法空。即非远非近论近。亦是附慧门助观。上直缘理。住忍辱地。今戒门广出众辱之缘。应修远离。非持刀杖。亦不弃舍。但以正慧。而远离之。当知远近。广上行所不行也。上直明不暴惊。今定门广出修定心。修定处。修定要门。以定力故。在暴而治。在惊而安。当知即近论近。广上不行行也。上直明无所行。今广观一切空。具历诸境。无量无边。无碍无障。当知非远非近。广上非行非不行也。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

初明即远而论近。先通标近处。

△下正释即远而论近。为十。

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初心菩萨。先须远离豪势。初似小益。久则大损。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二远离邪人法。外道等法。恐人染习迷于正理。正观未成。切须防断。在家事梵。名为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𤙶。世俗文等。如此土礼仪名教。庄老玄书。及路伽耶。此云恶论。亦名师破弟子论。逆者。逆君父之论。亦名弟子破师论。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

三远凶险戏者。恐散逸故。那罗此云力。即是捔力戏。亦是设筋力之戏也。

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四远旃陀罗者。此云杀者。是屠儿之类。令人无仁慈之心。

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五远二乘众者。令人远菩提。故西方不杂。故云或时来者。既未受大。无妨小志。故云随宜。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六远离欲者。害菩提心故。委如止观。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七远离不男。坏乱菩提志故。五种不男者。谓生剧妒变半。生谓胎中。或初生剧谓截等。妒谓因他。变谓根变。半谓半月。余如论文。不能广释也。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八远危害难处者。不合入故。念佛。能除事理障。

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

九离讥嫌者。谓增他不善心故。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十远畜养等者。妨人正修业故。如是十法。诸教皆然。但离二乘。诸教小异。今弘圆经。须属圆人。此当因缘约教两释。若立本迹。本杂十种二边境界。迹示离十种恼耳。观心十种。应作总别二义示之。若总观十种心者。无非法界。何所可离。何所不离。非离非不离。而论离耳。还同非远非近而论近。初心虽了一切本无。而复数数近于远离也。若别教观者。远离三教教主豪势。二边之行。即是邪行。二边人者。即名邪人。云何二边。分上十种。为二边。九是生死。一是涅槃。二俱远离。即寂灭之异名也。二观神通。名为凶戏。三惑尤害。杀三智命。偏空灭想。名二乘众。偏观真俗。名为欲想。乃至尚离上地法爱。灭色住空。名为不男。方便观智。皆害圆极。一切俗境。名为讥嫌。远离魔外。名不畜养。一一皆以所离为境。皆以三观为近。皆以三惑为远。已上从初远离豪势。止此。释即远论近竟。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

二释即近而论近者。即定心。定处。定门三种也。经且从要。列心处二。心谓能期之心。处谓五缘中处。门谓五事调心。未暇广论。故二十五方便。随要列三。近此近法。故云近近等也。

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三结近处。

△次明非远非近而论近。为三。一总标境智。二别释。三结成。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

此初总标境智也。观者中道观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境也。若单论智。智无所观。故举一切。以显皆空。然今正明观。何以举一切法耶。举所显能。故空显于观。即一切法家之空观也。又复应知。智即方便品初。五佛智慧。境即方便品初。所叹十如实境。但下空字。随位判之。彼属五佛所显。此属弘经之行也。

△二别释境智。下如实相三字。别释境也。不颠倒。别释观也。然境为观中诸句所观。但能观观。部内尚少。故于此中。经文稍广。为初心弘经观故。初直消经文。又作十九句。对十八空释。又作九句约观。体观相释。方妙尽经意。

如实相。

二边三谛无一异。名如。非七方便。故名实。以实为相。故言实相也。此即第一空。

不颠倒。

无八倒也。无于常无常等各四。即表中道。然常等之名。名兼界外。以变易中。非但独有无常等倒。望于双非。仍有出假常等四倒。即内空。无六入我我所。

不动。

不为二边所动。以诸法即中故。无二死。即外空。不为六尘流动。

不退。

心心寂灭。入萨婆若海。以从圆故。因立果名。即内外空。十二入空故。故言不退。

不转。

不如凡夫转生死。不如二乘转凡圣也。即是空空。空破诸法。诸法是所破。空是能破。无复诸法。唯有空在。此空亦空。故言空空。空既空故。无复能转。故言不转。

如虚空。

但有名字。字不可得。中道观智。亦但有字。求不可得。即是大空。执方计破。故如虚空。

无所有性。

无自他共无因等性也。即毕竟空。诸法无遗余。故名毕竟空。以毕竟空故。无所有性。

一切语言道断。

不可思议也。即一切空。一切空不可说。故言语道断。

不生。

惑智理皆不生也。即有为空。有为是因缘和合。既不合。即不生。

不出。

如来所治。毕竟不复发也。即无为空。无名出离。法空。故名不出。

不起。

诸方便皆寂灭也。即无始空。求原初。不可得。故无起。

无名。

名不能名。即性空。理非名故也。

无相。

相不能相。即相空也。又十境所不相。

实无所有。

无二边之有。即不可得空也。

无量。

非阴界入诸数法也。即有法空。有法即有量。有量既空。故言无量也。

无边。

无方所也。即无法空。无法则是边表。今空故则无边也。

无碍。

遍一切处。无碍也。即有法无法空也。二不可得。故言无碍。

无障。

即散空。妨障不可得。故言无障。即无能遮止。已上虽复多句。秪是能观无相无作。与境一合。然十八空。皆是中道正慧。皆名为空。随十八种境。故言十八耳。大经云。如来常修十八空义故。故用十八空。以释十八句也。

△上别释境智竟。此下结成非远非近故论近。又有三义。委示三谛等。

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但以因缘有者。总结诸句。莫非因缘。上直明中道观慧。今明双照二边。理性毕竟清净。如上所说。非解非惑。而从惑因缘。生生死。从解因缘。生涅槃。今此重释照于二边。用结诸文。以显中观不思议体。中体无作。二边从缘。以无作观。照缘解惑。此约初句。但因缘有。初双照二边境释也。然初义不释颠倒。颠倒即是说由。故不别释。次明重以初句对次句。为双照境者。又因缘有。有于涅槃。从颠倒生者。生于生死。此则双照意显。第三义释者。合前双照二句。同为三谛之境智者。常乐观如是等法者。即三谛等法释也。又但因缘有从颠倒生者。结不思议三谛境也故说者。不思议教也。常乐观者。结不思议三观也。已上是结来意解三义毕。更全作观体观相。作九句释者。又前观一切法空如实相。标观体也。不颠倒去九句。释观相也。又为九句者。不为二边八倒所动。名不颠倒不动一句也。不墯二乘凡夫二地。故云不退不转。二句。如虚空无所有性。理非三世。三句。一切语言道断四句。不生等五句。无名等六句。无量等七句。但以因缘有八句。常乐等九句也。九句与十八空。单复有异。应知上初释。由颠倒故说。次释。由二边故说。第三释。由不思议故说。虽三释不同。共显一致。虽显一致。不无亲疏。初说从机。故云颠倒从机语通。次说渐亲。由二边故。中本无说。第三全约不思议三谛体说。虽有亲疏。观法无别。同观三谛一实之境。故知结文。结上诸句。今总别者。于前九句。除后二句。以余七句。离为十七。进取如实相句。合为十八。以前七中。初之三句。二二为句。第四句单。第五六句。三三为句。第七一句。四句为句。故使句法盈缩不同。此十八空。从所得名。能空秪是大空耳。大无大相。即圆空也。此中疏文甚略。委释相状及以离合。具如止观第五记。若晓妙境及圆十观。方了此中十八观境。若不尔者。彼止观文。乃成徒设。故彼止观。正当安乐行人之观法也。故知始行须达彼止观意已。方可弘经。若其不惬。为利。为名。为众。为胜。复肯同于二乘小道否。大乘进退。审自思之。所以勤勤于弘经者。愿共沾斯大利故耳。故彼境境结成大车。故彼观观皆依实相。四十余年。秘要之教。教已难睹。所诠行理。何由可晓。自非四依弘法之力。末学迷滞。安遇斯文。遇斯教而不求。何异日月于盲者耶。何异雷霆于聋者乎。但今文中观法未周。属在彼部。经虽不委。名相略周。今粗点之。使缘心有在。何者。实相妙境也。慈悲发心也。止观安心也。一切破遍也。十八道品也。亦不分别通塞也。离十恼乱助道也。梦中所见。表后三也。故知经文通括四行。十观略周。通论又以四行助十。若四若十。并涉因果。四总十别。若总若别。俱通横竖。四行事仪。且在于始。十法道理。无不克终。岂涅槃行。独在于始。又此十八。名在大品。大论委释。经通三教。论释复含。但简二乘。而不细辨通别菩萨。是故读者。弥须置心。故须对经一一圆释。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此经家语。偈有二十八行三句。为三。初一行。颂标章。次二十二行。颂修行。后五行三句。明行成。长行行近别释。偈中合颂。正言意同。开合互现。广略之解。弥复可依。上行近二文。各有三。今偈合颂。不复次第。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

初一行标章也。

△下应入行处去。十四行。颂事远近。上即远而论近。有十种远离。颂中略不次第。在文可见。亦是颂人空行处。取意即兼颂近处三意。故偈云。是则名为行处近处。

应入行处。及亲近处。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臣长。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着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着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到菩萨所。为闻佛道。菩萨则以。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寡女处女。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亦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炫卖女色。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淫女等。尽勿亲近。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无得戏笑。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若无比丘。一心念佛。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常离国王者。比丘亲近国王。有十非法。一阴谋王命。二王诛大臣。三典藏亡宝。四宫人怀妊。五王身中毒。六大臣诤竞。七二国交兵。八王吝不施民。九敛民物。十多疾疫。谓比丘行咒。有此十事。一切臣民。谓是比丘所作。作此谤比丘。即谤法亦谤佛。故佛不令亲近王也。外道梵志者。摩隥伽经云。初人名梵天。造一韦陀。次名白净。变一为四。一名赞诵韦陀。二名祭祀。三名歌咏。四名禳灾。一一各三十二万偈。合成一百二十八万偈。有一千七百卷。乃至广分别。成二十五韦陀。及二十五谛。皆外道法也。又复外道常思佛过。若亲近此。或谓比丘须彼。则佛法不如于彼。故诫内众勿亲近外道法等。委如止观。小乘三藏学者。佛在波罗柰。最初为五人。说契经修多罗藏。佛在罗阅祇。最初为须那提。说毗尼藏。佛在毗舍离猕猴池。最初为䟦耆子。说阿毗昙藏。五百罗汉。初夜集阿毗昙藏。相续解脱经。此为三藏学也。宝积经云。有四法。急走远离百由旬外。一利养。二恶友。三恶众。四同住者。多戏笑。深着五欲者。四天下人。龙。须轮。四天王。皆根相到。俱舍云。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如中阿含。外人问薄拘罗云。汝八十年。起欲想否。答。不应作如是问。我八十年。未曾起欲想。未曾起一念贡高。乃至未曾视女人面。未曾入尼寺。未曾与尼问讯。乃至道路。亦不共语。故知衣食等欲想。一切尚无。况复染欲想耶。弘法之徒。观斯龟镜。世人笑他滥大乘者。以为合杂。在小检者。亦可思详。况今弘经。息讥为本。寡女处女者。阿难问佛。如来灭后。见女人云何。佛言勿与相见。设见勿共语。设共语当专心念佛。及诸不男者。有男女形。不能男女事也。入里乞食者。杂阿含云。有一羊。往粪聚饱食。还群贡高。我得好食。比丘亦如是。得四事已。起染着欲想。不知出要。设不得。恒生想。设得。向诸比丘贡高。毁蔑他人。我得彼不能得。是羊比丘乞食。若师子王。遇大兽即啖。不味不着。得小兽即啖。不鄙不薄。比丘亦尔。得四事供养。不起染着。无有欲想。自知出要。设不得利养。不起乱念。无增减心。是为师子王比丘乞食。乞食。行。役。病。四事。而前后八时。明八精进八懈怠。乞食前。作是念。为修道。补饥疮。乞虽未得。不废念行。乞食得已。为报恩。念道不辍。前后两时。倍加精进。余三事。前后亦如是。反此名懈怠。宝云经明。乞食作四分。一分奉同梵行者。一分与丐人。一分施鬼神。一分自食。

△又复不行下。第二八行。颂上非远非近理远近处。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颂上非远非近理。不行上中下等者。约废权说。故前三教名上中下。或指三乘。或三菩萨。

△第三颂结行成。五行三句。又三。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入是行处。及亲近处。说斯经时。无有怯弱。

此一行半。标行成也。事成外仪无失。理成内心无滞。故云无怯弱也。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第二三行。行成而得安乐。入静室下。释安乐之因。因修禅定。止于过恶。得人无我。外则不损。因修智慧。离诸取着。得法无我。内无颠倒。是则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乐也。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第三一行一句。颂长行总结也。已上总是明身止观。慈悲安乐行竟。

△第二明口安乐行。亦长行偈颂。长行又为二。一标章。二释行法。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

初标口安乐行章也。

△下去释行法。又二。谓止行观行。止为四。一不说过。二不轻慢。三不叹毁。四不怨嫌。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初不乐说人及经过者。人听有过。法有何过。七方便法。是随他意语。名不了义。若过其法。则恼其人。非安乐行相也。

亦不轻慢诸余法师。

二明亦不轻慢者。不倚圆蔑偏。重实轻权也。何者。佛尚以异方便。及余深法。用助正道。后学顺教。岂可固违。习实尚微。而蔑偏小。须顺佛旨将护物机。问。偏圆与权实何别。答。通则不别。别论小异。偏圆约教。权实约法。法即教下所诠。通于理智行等。问。佛世观机。恐物墯苦。先以小接。次以偏引。末代弘法。岂必然耶。答。今云助者。举况而已。恐倚圆蔑偏。然弘经者。随其行位。若始行者。具如今文。不以小答。若深位人。始末弘法。必须生灭等三。方能显于圆顿。具如止观诸文。皆先渐后顿。

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

三不说他人长短者。初不说一切人。次别举声闻。夫人恶闻其失。故不谭短。面誉对毁。故不称长。如对二人偏誉一人。其不誉者。义当对毁。然好誉者。必当善毁。令他怀此。故须并息。面誉如对毁。故智者息之。问。经赞小善。安遮面誉答。好面誉者。未必赞善。赞善通隐显。制面防谕。故安乐行人。自护防彼。不得约张说赵长。赵谓以他长讥己短。寄彼讽此。乃至美恶俱息。大论云。自赞自毁。赞他毁他。如是四法。智者不为。何以故。自赞是贡幻人。自毁是妖惑人。赞他是谄佞人。毁他是谗贼人。若叹小者。令失大故。若毁二乘。或令大小俱失。日藏云。初中后夜。减省睡眠。精进坐禅。诵经修道。背舍生死。向涅槃路。不称他短。不说己长。谦下卑逊。不自憍高。衣食知足。头陀抖擞。不放逸行。系念思惟。心不驰散。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四不怨嫌者。谓其人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谓其鄙劣。即是嫌心。心机一动。声说即发。杜说过之源。故不生怨嫌也。怨字去声。损己则怨。违情曰嫌。若作平声者。伤己未重。心积大仇。安乐行者。尚去顺己之喜。况构无怨之恨。况安乐行。为弘大典。将护小行。又怨怪嫌责。怨深嫌浅。浅深俱舍。方称正行。此口安乐行中所言心者。为制口故。止行竟。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第二明观行门。观诸法空。无所取着。心不苟执。不逆人意。不违法相。则不说小乘法答。但以大乘答者。若见无大机。而说小。得方便益。若不见无大而说小。妨其大缘。等是不见。但说大乘无咎。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偈有十六行半。为三。初二行颂标章。次九行半。颂前行法。后五行。明行成。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于清净地。而施床座。以油涂身。澡浴尘秽。着新净衣。内外俱净。

初二行。颂上住安乐行。上总称应住。颂中别出行相。行相者有三义。安隐说法者半行。欲令前人得安隐道及果。即入室义。清净地等者半行。即坐座义。油涂身等一行。即着衣义。三法导口业。名安乐行也。

△此下九行半。颂行为二。初五行半。颂止行。次四行。颂观行。上止行有四。今具颂。

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初随问为说半行。颂不轻慢。慢则不随。颂坐座。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义。和颜为说。若有难问。随义而答。

二两行半。颂不说长短。但依义不谭人好恶。若有难问随义答者。有二。一可答。二不可答。问答相难诘。相上下。若胜负。则自知。是为智者语也。自放恣。敢有违者诛之。是王者语也。长短是非。皆不知。唯觅胜而已。是为愚者语。不可答。

因缘譬喻。敷演分别。以是方便。皆使发心。渐渐增益。入于佛道。

三一行半。追颂不乐说人法过。若说人过。生人毒念。今不说过。故使发心入佛道。从佛道喜生故也。

除懒惰意。及懈怠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

四一行。颂无怨嫌。怨嫌心起。则懈懒忧恼。今以慈心说法。无怨嫌者。精进无忧。上长行。皆约止善说。颂中皆约行善说也。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以诸因缘。无量譬喻。开示众生。咸令欢喜。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于其中。无所希望。但一心念。说法因缘。愿成佛道。令众亦尔。是则大利。安乐供养。

第二四行。颂上观门。上云但以大乘法答。颂云说无上道。上云今得一切种智。颂云愿成佛道。

△第三五行。颂口安乐行成。为四。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

初一行标行成。

心无嫉恚。诸恼障碍。亦无忧愁。及骂詈者。又无怖畏。加刀杖等。亦无摈出。安住忍故。

二明内无过。则外难不生。如无臭物。蝇则不来。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乐。如我上说。

三一行。明内有善法。所以行成。如我上说者。若内无过。如长行中说。若内有善。如偈中说。

其人功德。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四一行。格量功德。已上总是口止观。慈悲安乐行竟。

△第三意安乐行。亦长行偈颂。长行又为三。标释结成。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阿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

初标章也。

△次释中。亦先止次观。止中自分为四。

无怀嫉妒谄诳之心。

初明不嫉谄。夫二乘欲速出生死。先除贪欲。菩萨先除瞋见。嫉是瞋垢。谄是见垢。嫉忌。违慈悲之心。非化他之法。谄诳。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智慧被障。将何上求。慈悲苟妨。将何下化。安乐行菩萨。最须弃之。

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二不轻骂也。不应以圆行呵别。知机可责。不知勿骂。容有退善根义。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三不恼乱。不应以圆行呵通。其本无大机。强以圆呵。乖心成恼。通既被呵。圆复未解。前疑后悔。大小俱失。去道纡回。名甚远。此恼别行人。沈空取证。名不得。此恼通人。厌生死。名懈怠。悲华明小乘者名为懈怠人。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四不诤竞。是制嘲谑之论。妨安乐行耳。不须引中论净名大论。非有非无。是戏论法等。故知释义须望本经。弃浅从深。未为当理也。

△起大悲心去。明观行。亦为四。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

初于一切起大悲想。违于嫉谄。

于诸如来。起慈父想。

次违于轻骂。凡求佛道。即是学人。敬学如佛。不得轻骂。诸者通三世。此即未来如来也。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

三违于恼乱。理论三乘皆是菩萨。有化训德。皆众生师。应起法师之想。勿言其短也。

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四违于诤论。平等。破偏执诤也。不多不少。量器利钝故也。

△三结成止观二行。又为二。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

初由止恶故。恶不能加。故云无能恼乱也。

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二由观行。故胜人来集。得好同学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偈有六行。为二。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

初颂止行四中。初一行。颂第一违于嫉谄。

不轻懱于人。

次一句。颂上第二不轻骂。

亦不戏论法。

三一句。颂第四不诤竞。

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四半行。颂第三不恼乱。止中四行竟。

△此下颂观行。又为四。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慈悲于一切。不生懈怠心。

一行。颂观行中第一起大悲想。

十方大菩萨。愍众故行道。应生恭敬心。是则我大师。

次一行。颂第三起大师想。

于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

三二句。颂第二起慈父想。

破于憍慢心。说法无障碍。

四二句。颂上第四平等说法。已上明观门四竟。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此一行颂行成。

△下从又文殊去。第四誓愿安乐行。有二。初长行。次偈颂。长行又为二。初明行法。次叹经。就行法为三。标章。行法。结成。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受持法华经者。

初文标章。

△次明行法。为三。

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

初明慈誓境。通取曾发方便心者。而未出三界。名在家。断通惑尽。名出家。此摄得两种二乘三种菩萨。此辈亦具无明。亦应是大悲境。但其皆曾发心。与慈誓相应。须与其圆道圆果之乐。故言生大慈心也。

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

二明悲誓境者。非菩萨人。通取未曾发方便心者。名非菩萨。全不归向方便。况复真实。此悲境摄得一切三界内者。此等亦须与乐。但其流转无际。正与悲誓相应。宜拔其罪因罪果。故言生大悲心。应知与乐拔苦。随举一边。故各释妨。令通大旨。

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

从应作是念。至随宜说法者。即起慈之由。由诸乐小。执佛方便。以为真实。不会圆道。故言大失。大失是慈誓之由也。

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

此下悲誓之由。由未发偏圆心。不闻偏圆二道故。以不闻偏道。无闻慧。不知者无思慧。不觉者无修慧。又是无圆三慧。何者。不问故不闻。不信故不知。不解故不修。偏圆三慧。权实皆无。甚可怜悯。起悲之由。

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三正发誓愿。彼虽不问不信偏圆二道。菩萨不约偏发誓。但欲与其圆道三慧。故言虽不问不信此经。我得三菩提。引令得入也。誓愿菩提。智慧神通。皆约安乐行得。何者。深观如来座故。得智慧力。四辩庄严。能以慧拔也。深观如来室如来衣。得大善寂力。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神通福德庄严。先以定动也。

△三结行成。为三。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初总结。无过失。则是行成。行云何成。以立大誓愿故。入如来室行成。以其知四众失圆道故。即如来座行成。以其誓制其心。不懈怠故。如来衣行成。三行具立。故言行成。无过失者。慈悲成故。无瞋垢失。如来衣成故。无懈怠。如来座成故。无谄曲。

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

第二别结慈悲行成。以慈悲成故。摄得四众人天。供养听法。誓愿成故。感佛神通。诸天作护。如来座成。听者欢喜故也。

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

第三释誓行成。三世佛尚守护。况诸天耶。

△下去第二叹经难闻。又二。法说譬说。法说又二。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

初昔未曾显说。故昔不得。

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二今日乃得也。

△次譬说亦二。一不与珠譬。譬昔未曾显说。二与珠譬。譬今日得闻。二譬各有开合。不与珠。开譬为六。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

初威伏诸国。轮王。譬如来化世。降伏诸国。譬阴界入诸境。

而诸小王。不顺其命。

二小王不顺。譬烦恼等。未得无漏调伏。名不顺其命。

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

三起兵往伐。起种种兵。譬七贤中方法为前军。须陀斯陀中方法为次军。阿那罗汉中方法为后军。所破者是三毒。等分八万四千之寇盗。能破者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官兵。八万等是昔小乘八万而已。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非关于大。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

四明有功欢喜。

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珊瑚琥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

第五随功赏赐者。出即三昧。宅即智慧。聚落初果二果。邑即三果。城即涅槃。衣服即惭忍善法。严身之具。助道善法也。种种七宝。即七觉等。象马车乘。即二乘尽智无生智也。奴婢即神通。得有漏善法。如人民。即贤位法也。

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第六而不与珠。有出分段机。为小功勋。有出变易之机。为大功勋。惊怪者。未有大勋。忽赐髻珠。诸臣皆怪。譬众生大机未动。忽说此经。二乘疑惑。菩萨惊怪也。

△下合六譬。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

初合上威伏诸国也。

而诸魔王。不肯顺伏。

第二合上小王不顺。

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

第三合上起兵讨伐。

其有功者。心亦欢喜。

四合有功欢喜。

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

第五合上随功赏赐。

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第六合而不与珠喻。已上开合各六。并昔未与譬竟。

△下去是今日与珠譬。开合各二。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

初开喻与珠。初有大功勋。

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

第二正喻与珠也。明珠者。明譬中道智。圆譬于常。在顶者。极果所宗。髻中者。实为权所隐。解髻即开权。与珠即显实。

△下去合与珠譬。

如来亦复如是。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众生。见贤圣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

第二合喻中。初有功勋也。见贤圣者。大集云。知苦坏阴魔。断集离烦恼魔。证灭离死魔。修道坏天子魔。今不云天子魔者。以小乘多断三魔。未坏天子魔故。然亦有坏义。云大功等。如来见此小乘贤圣。已除界内因果。名与阴战。至般若后。名大功勋。故知三毒等言。且在昔小乘中为言。

尔时如来。亦大欢喜。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至一切智。智即果名。行一文也。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

第一之说者。是教一文也。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二合喻与珠也。秘藏是理一。兼得人一。已上开合各二。并今与珠譬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偈有十四行半。为二。初四行。颂上行法。次十行半。颂叹经。初颂行法。又为二。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说。佛所赞经。

初一行。超颂行成也。上总明行成。今颂别显。常行忍辱。颂着衣行成。哀愍一切。颂入室行成。乃能演说。颂坐座行成。即上云。如来灭后成就第四。至所护故。

△下第二三行。颂释行法。上有三。境由誓等。今偈具颂为三。

后末世时。持此经者。于家出家。及非菩萨。

初颂誓愿境也。即上云。于在家出家。生大慈心文也。

应生慈悲。斯等不闻。不信是经。则为大失。

二颂总愿由也。即上云应作。至不解等文。

我得佛道。以诸方便。为说此法。令住其中。

三颂正发誓也。即上云其人虽不。至住是法也。已上总是颂行法竟。

△次下第二有十行半。颂上叹经难闻。上有法譬合。今但颂譬合。颂譬有二。初开喻。复二。初颂不与珠。为三。

譬如强力。转轮之王。

初颂第一降伏诸国也。即上云文殊至诸国也。

兵战有功。

二颂第四有功欢喜也。即上云王见至即大欢喜也。

赏赐诸物。象马车乘。严身之具。及诸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种种珍宝。奴婢财物。欢喜赐与。

三颂第五随功赏赐也。即上云随功至人民等文。上开譬有六。今但颂三。其第二第三第六并不颂。

△二颂与。珠为二。

如有勇健。能为难事。

初颂有功勋也。上云文殊至欢喜也。

王解髻中。明珠与之。

二颂与珠也。上云以此至与之文也。

△下第二合喻。有二。初颂合不与珠喻。为三。

如来亦尔。为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宝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

初颂上合威伏诸国也。即前云。如来亦复如是。至王于三界也。

见一切人。受诸苦恼。欲求解脱。与诸魔战。

二颂合小王不顺并往伐。即上云而诸魔王。至与之共战文也。

为是众生。说种种法。以大方便。说此诸经。

三颂合随功赏赐也。即上云。于四众中为说诸经。至皆令欢喜等文。其第四有功。第六不与珠。并阙颂也。

△二颂合与珠。复为六。

既知众生。得其力已。

初合功勋也。即上云如来亦复。至亦大欢喜也。

末后乃为。说是法华。

二合与珠也。即上云此法华经。至而今说之也。

如王解髻。明珠与之。

三合上如彼强力之久王护明珠也。

此经为尊。众经中上。

四合上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也。

我常守护。不妄开示。

五合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也。

今正是时。为汝等说。

六合上始于今日而敷演之也。已上开合。总是颂叹经难闻竟。

△此下二十三行。是品之第三。总结行成感徴之相。以劝修行。文为三。

我灭度后。求佛道者。欲得安隐。演说斯经。应当亲近。如是四法。

初结劝安乐四行也。

△次二十行半。举三报以劝。亦名三障清净。以三障净转。现生后世恶业尽。即得现生后胜报。文为三。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

初明报障转。转现报也。灭现世忧恼。即除苦受之报。此转现报心。无病痛等。即转报色也。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二明业障转。转生报。转恶业也。恶业因。应感恶果。经力转恶因。得好果。即转生报。不生。即无恶生业。现在持经。不作贫穷业。来世不生卑贱也。

△三明烦恼障转。转后报。又为二。初别明三烦恼障转。有三。

众生乐见。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初别明贪障转。多欲者则人忽慢。又障生梵天。欲障转故。人所乐见。天童给使也。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恶骂。口则闭塞。游行无畏。如师子王。

二别明瞋障转。舍瞋则除内刀箭。入阵则外刃不伤。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三别明愚痴障转也。

△下第二有十六行。总明一切烦恼障转也。亦是后报转。持经现感此相。当知过去久已成就。今藉缘而发耳。又有成佛因果等相。并是后报。故于梦中。见未来后报之相。百千万劫事。在一念梦中。用表妙法不可思议。一中无量。无量中一。是相前现。后当克果。又为六。从初信心。乃至妙觉八相成佛。皆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忍辱报。约初梦。入十信也。此中应明信进念定慧等五根。信根者。于三宝得坚固信。一切不能沮坏。精进根者。得四正勤。念根者。得四念处。观勤方便。调伏贪忧。定根。得四禅。慧根。是解四谛如实知也。又信根。于如来发菩提心。所得净信心。精进根。于如来所。发心所起精进。念根。于如来发心所起念。定根。于如来所。发心所起三昧。慧根。于如来所起智慧。是故梦入也。十信又为二。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见诸如来。坐师子座。诸比丘众。围绕说法。又见龙神。阿修罗等。数如恒沙。恭敬合掌。

初慈悲报也。梦者。从须陀洹。至辟支佛。悉有梦。唯佛不梦。无疑无习气故不梦。从五事故有梦。如偈说。以疑心分别。学习因现事。非人来相语。因此五事梦。又是所更闻见。及诸患。为七事故有梦。问。现在意识。尚不见色。云何梦中意地见色。答。皆是曾见曾闻故想耳。又是吉不吉相耳。问。梦中无通。无宿命智。云何能见未来世事。答。此非愿智境界。乃是比知。诸人曾有如是梦。如是果。今以比知耳。问。谁眠。答。五道及中阴皆有眠。在胎诸根具者亦是眠。乃至佛亦眠。问。眠是愚是盖。此云何通。答。佛起。现前欲调身故眠。非盖。非愚之眠也。

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二正见无痴报。既云慈悲。又云正见及以无痴。慈悲是弘誓似发。正见无痴。是界内真成。即无见修二惑故也。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放无量光。照于一切。以梵音声。演说诸法。佛为四众。说无上法。见身处中。合掌赞佛。闻法欢喜。而为供养。得陀罗尼。证不退智。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为授记。成最正觉。汝善男子。当于来世。得无量智。佛之大道。国土严净。广大无比。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二梦入十住。证不退智。即为授记者。当知得入初住无生得记之位也。见佛。表自当得八相。即分真无生忍位也。见身处中。表入实也。欢喜。以表入欢喜住。发心见中。与初地等。故亦云喜。得三总持。具三不退。佛智者得记之由。下去得记可知。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

三梦修十行。见身在山林。知是十行修习善法也。修习云行者。前非无行。不别而别。至此最得行名故也。

证诸实相。

四梦悟十回向。既证诸实相。知是十回向。正观中道位。又证诸者。诸言正表断三十品也。

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五梦入十地。深入禅定者。即第十地中。无垢三昧。入金刚定。诸佛摩顶受职也。言无垢者。初住已得。为顺大经。且从初地。若云入金刚定。义当等觉。合在第十地中也。

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闻法为人说。常有是好梦。又梦作国王。舍宫殿眷属。及上妙五欲。行诣于道场。在菩提树下。而处师子座。求道过七日。得诸佛之智。成无上道已。起而转法轮。为四众说法。迳千万亿劫。说无漏妙法。度无量众生。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

六梦入妙觉也。梦八相佛。以知妙觉。此中或是初住。能八相成佛之相。仍前次位。寄谈极觉也。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三总结行成也。结成者。显四行功成。能行此行。兼弘经力。化功皈己。果相先彰。故使大士刹那。梦逾亿世。表一生弘教功超累劫。安乐既是如来之行。故弘经者。预表果成。故知弘功。其力不小。问。何以至此。即叹教耶。答。此在迹门流通之末。前已明佛去世后。弘经功深。古佛证经。今佛成道。二万八十万亿。此土他方宣通之益。不可测量。人获妙功。良由法实。故流通末。重辨所通。所通者何。三周开显。故举轮王威伏。兵众获勋。勋有小大。故所赐不同。已上是第三总结行成感徴之相竟。此乃第四安乐行品。外凡初心弘经方法毕。始从法师品至此品。总是第三迹门五品。单流通段竟。

妙法莲华经入疏卷第九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