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伤寒悬解

少阳坏病结胸痞证 五章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病在少阳,或入阳明之腑,或入太阴之脏。将入阳明,而经证未罢,下早则为结胸,将入太阴,误下则为痞,与太阳之结胸、痞证由来正同也。

少阳坏病结胸初证一少阳三十四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太阳传少阳,两经并病,大阳则头项强痛,少阳则或觉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此已是结胸初证,当刺大椎第一间之肺俞、肝俞。刺肺俞以泻太阳之郁,刺肝俞以泻少阳之郁,缘肺与太阳,同主卫气而司皮毛,肝与少阳,同藏营血而司筋膜也。慎不可发汗以伤少阳津血,发汗则土燥而为谵语,木枯而为脉弦,盖其胸隔痞硬,己是胆胃俱逆,再发其汗,火烈土焦,遂入阳明,而为谵语。胆胃愈逆,则时如结胸者,当不止如是而已。若五六日,谵语不止,则胆胃之津益耗,当刺厥阴之期门,以泻少阳而救阳明也。

结胸初证二少阳三十五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颈项强,太阳之证,而少阳自头下耳,循颈而入缺盆,亦当有之,心下硬,目眩,则纯是少阳证。大椎,脊骨第一大节,正当项后,肺俞,在第三椎两旁,肝俞,在第九椎两旁,皆是太阳之经穴。《灵枢•背输》篇名。作腧,经气之所输泄也,义与输同。汗之脏阴外亡,则为谵语,上章是也,下之表阳内陷,则成结胸,下章是也。

结胸证三少阳三十六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太少并病,不解经邪,而反下之,因成结胸心下硬者。下而下利不止,上而水浆不入,清陷浊逆,相火郁升,其人必心烦也。

结胸证四少阳三十七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方在太阳百十一(方【52】)。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阳明之里,复往来寒热,火郁于少阳之表者,与大柴胡汤,双解表里之邪。若但是结胸,而里无大热者,此为阴阳逼蒸,而生水饮,结在胸胁之间也。但头上微汗出者,缘于膈热熏蒸,宜大陷胸汤,泻其胸胁之结水也。

太阳、阳明结胸,必兼少阳之邪,缘胆胃两经郁迫不降。而胸胁硬满,是为结胸之根,下之太早,里阴上逆,表阳内陷,则成结胸。而少阳脉循胁肋,故有胁下硬满之证也。

结胸痞证五少阳三十八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方在太阳百十一(方【52】)。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呕而发热,柴胡证具,不解经邪,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是表阳未陷,邪犹在经,宜复与柴胡汤,以解经邪。此虽已下之,不至为逆,必蒸蒸而振栗,却发热汗出而解。若下后经证已罢,心下满而硬痛者,此表阳内陷,热入而为结胸也,宜大陷胸汤。但满而不痛者,此里阴上逆,而为痞也,柴胡汤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浊阴而消痞满也。方以半夏名,因原有呕证,下后气愈逆而呕愈增也。

〖半夏泻心汤〗七十五(方【58】)

【58】半夏泻心汤

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