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伤寒悬解

阳明虚证 阳明入太阴去路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阳明从燥金化气,是为燥土,太阴以湿土主令,是为湿土。脾胃以膜相连,《素问》语。感应最捷,胃家实则燥土司气,而湿土以化燥,胃中虚则湿土主令,而燥土亦化湿。燥则阳明之证也,湿则太阴之证也,而化气之燥,究不敌主令之湿,杂证湿居其九,而燥不得一。盖胃家之阳实,非风寒郁为内热,则不病也。惟伤寒有胃家实证,乃胃家之实者,未能强半,而胃中之虚者,不止十三。实则始终于阳明,所谓阳明中土,无所复传,承气之证也。虚则病在阳明而阳衰气退,太阴脾脏将起而代秉其权,是名为阳明而实则太阴。自此而传变无穷,四逆、真武之证,悉伏于此矣。

阳明为阳盛之经,犹且虚实之相半,况乎太阳为三阳之终,少阳为三阳之始。此将盛方长之气,则动入三阴,未可屈指也。

盖脾阴胃阳胜负之机,在乎中气,临病而不知中气,见阳明之经热,昧阳明之府冷,汗、下、烧针,孟浪错缪,中气一败,祸生不测。虽胃家之实,攻泻之早,犹且阳去而入阴,矧胃中之虚,汗下一误,有不亡神失国,而登鬼录者哉!《老子》有言:治人事天莫若啬。医家宝啬中气,不肯孟浪轻泻,则燥湿移易,虚实贸迁,金书玉诀,尽在此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