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陶渊明

第二章 五柳自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陶潜,字渊明(唐人避高祖讳,改称泉明),或云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也(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乙丑,民国前一千五百四十七年也。考公故居凡三处,一在今新昌县东二十五里。《图经》云:陶公始家宜丰,后徙柴桑。宜丰,今新昌也。一在南康府城西七里之玉京山,一名上京,公诗所云“畴昔家上京”是也。又称南村。其地当大湖之滨,一峰苍秀,彭蠡(今鄱阳湖是也)东西数百里,云山烟水,浩淼萦带,皆列几席间,奇绝不可名状。安帝戊申(义熙四年)六月中遇火,越后年,遂徙住焉。一在今九江西南九十里柴桑山,村名栗里(今属星子县虎爪厓下)。试游浔阳,有平石如砥者,陶公当日醉卧处也。有栖隐寺者,五柳先生之故宅也。

大司马侃(字士行),为晋名臣,封长沙郡,公谥曰桓,陶公之祖也。平居无事时,辄运白甓于斋外,暮运入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史赞其励事勤力,皆此类也。

侃薨,世子夏袭爵,杀其弟斌。庾亮奏加放黜,表未至而夏卒,诏以夏之侄名宏者,袭侃爵。宏卒,子绰之嗣;绰之卒,子延寿嗣。陶公于延寿,为诸父行。其时晋室衰微,世家自亦不竞。惟清门旧德、故家乔木之风,依然存在耳。

陶公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颍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里所知名。宅边有五柳树,因号“五柳先生”,作传以自况,其文曰: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

黔娄(鲁之高士,其妻亦贤,见《列女传》)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一本作味其言,一本作极其言)。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无怀氏、葛天氏皆古帝皇名)?

此文既出,人多传诵,皆谓其文可作陶公实录也。

陶公高尚之趣,出于天性,夫岂有厌贫贱而乐富贵之心哉?只以家世清贫,菽水之欢,竟不克承。古人原有亲老家贫,而为禄仕者,乃求为州祭酒。夫以素怀高洁,夙未与世缘接触者,一出即理钱谷刑名之琐事,而日与胥吏为缘,其抑郁不得志而难与久居也明矣,未几即弃职归。

当道又欲征为主簿,陶公惩于前事,辞不往也。躬耕自给,思亲友则赋《停云》之章,感时序则咏《荣木》之诗(皆四言诗见集中),盖极闲适之趣云。

【批评】

《困学纪闻》:陶公栗里,前贤题咏,独唐颜鲁公一篇,令人感慨,今考鲁公诗云:“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狙击苦不就,舍生悲拖绅。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兴与孤云远,辨随还鸟泯。”(见《庐山记》,《鲁公集》不载)。

朱子跋鲁公诗后云:颜文忠公栗里诗,见陈令举《庐山记》,而不得其全篇。虽然,读之者亦足以识二公之心,而着于君臣之义矣。栗里,在今南康军西北五十里,谷中有巨石,相传是陶公醉眠处。予尝往游而悲之,为作归去来馆于其侧,岁时劝相,间一至焉,俯仰林泉,举酒属客,盖未尝不赋是诗也。

《靖节集》中,有赠长沙公诗四首。序云长沙公于余为族,祖同出大司马(一本无祖字)。而《宋书》及《昭明传》,并以侃为曾祖,《南史》且明云晋大司马侃之曾孙。《晋书·陶侃传》称:媵妾数十,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及其薨也,诸子不协,自相鱼肉,再传之后,家遂中落。《赠长沙公》诗云:“昭穆即远,视同路人。”盖隐痛家难,不忍斥言之也。可知同室操戈,则虽极盛之家亦极易衰落。

渊明之父,史无明文。李公焕《命子诗注》引宋陶茂麟《家谱》云:父名逸,为姿城太守,生五子,母孟氏,孟嘉女也。

今人言县令事,多用陶公五柳事,实误。公为彭泽令,去家百里,则彭泽未尝有五柳矣。

陶潜,字渊明(唐代人为了避讳唐高祖名字中的“渊”字,把“渊明”改称为“泉明”),也有人说他字元亮,死后门人给他一个谥号,叫靖节先生,他是浔阳柴桑人(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乙丑年。经考证,他的故居一共有三处,一处在今天的新昌县向东二十五里的地方。《图经》上说:陶渊明的家开始在宜丰,后来才迁到柴桑的。宜丰,也就是今天的新昌。一处在南康府城向西七里的玉京山,又叫上京,陶渊明曾在诗中写道“我的家原来在上京。”这个地方又称为南村,正好在一大湖的水边,山峰苍翠秀美,从彭蠡(今鄱阳湖)向东西绵延几百里,都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和雾霭迷蒙的水面,广阔的水面环绕着群山,就像分布在几案和席子之间一样,非常奇妙,不可用言语来形容。东晋安帝戊申年(义熙四年)六月中旬,这里出现了火灾,两年之后,陶渊明搬到这里住了下来。还有一处在今天九江向西南九十里的柴桑山,村子叫栗里(今属星子县虎爪崖下)。如果去浔阳游玩就会看到有一块像磨刀石一样的平坦石头,那就是陶渊明当年喝醉酒睡觉的地方。那里还有一座栖隐寺,就是陶渊明的旧宅。

大司马陶侃(字士行),是晋朝的名臣,封在长沙郡做官,他的谥号为桓,是陶渊明的曾祖父。他平时没事的时候,总是把一百块砖运到书房的外面,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说:“我正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恐怕就不能承担大事。”史书称赞一个人做事勤恳努力,就是指陶侃这样的人!

陶侃死后,他的儿子陶夏继承了他的爵位,(在争斗中)杀死了自己的弟弟陶斌。庾亮上奏皇帝请求将陶夏罢官流放,奏章还没有送到朝廷,陶夏就去世了,皇帝下旨让陶夏的侄子陶宏继承陶侃的爵位。陶宏死后,他的儿子陶绰之继承了爵位;陶绰之死后,他的儿子陶延寿继承了爵位。对于陶延寿来说,陶渊明是他的叔父辈。当时,晋朝王室已经衰落,达官显贵人家也一蹶不振。只有高门大族的品德和显贵之家的风气,还依旧保存着。

陶渊明在少年时就拥有高雅的品质,知识渊博,善于写文章,才华出众,不拘小节,自然率真,闲适自得,地方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名气。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取号为“五柳先生”,并写了一篇传记来自比,这篇文章写道: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这个作为他的号了。他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却不强求一字一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本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一定要喝完,目的就是一定要醉。喝醉了就会离开,从来都不会留恋不归。他的家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风挡雨,穿的粗布短衣上打着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他常常以写作文章作为娱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

黔娄(鲁国的一个隐士,他的妻子很贤惠,《列女传》有记载)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样的人吧(一种版本上写作“味其言”,一种版本上写作“极其言”)。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呢(无怀氏和葛天氏都是古时候帝王的名字)?

这篇文章一写出来,人们就纷纷传扬称颂,都说这篇文章可以作陶渊明的实录。

陶渊明高尚的志趣,来自他先天的品性,又怎么可能有讨厌贫贱而喜欢富贵的思想呢?只是因为家境贫寒,需要赡养父母,最终才没能继承这种品性。古时候就有因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而被任用为官的人,于是陶渊明求得了州祭酒这个官职。因为他向来就内心高尚纯洁,从未和人间世事接触过,一出来做官就处理钱粮刑律之类的杂事,并且天天和差吏们在一起,他越来越觉得不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并且也很难和他们相处,没过几天就辞职归隐了。

州里长官又想征召他当主簿,陶渊明鉴于之前做官的遭遇,便辞谢没有前去。亲自耕田,自给自足,思念亲朋好友时便写了《停云》诗,感叹光阴时便作了《荣木》诗(这些都是四言诗,可在诗集中看见),这些让他充分享受了悠游自在的乐趣。

【评论】

《困学纪闻》:陶渊明的故乡栗里,前代贤人对这个地方有题记歌咏的,只有唐代颜鲁公的一篇作品,读完让人非常有感触,现在考证颜鲁公的诗,诗歌里说:“张良时刻想着怎么报答韩国,龚胜则以侍奉王莽新政权而感到耻辱。他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阻力也不肯迁就,最后舍弃自己生命而让士大夫们感到怜悯痛心。陶渊明啊,世代作为晋朝的臣子,自从成为朝廷的官员以后,经常会怀念起故园的生活。庚子年的时候陶渊明写了一首诗,自己说自己是伏羲氏的后人。手里拿着《山海经》,头上带着漉酒巾。兴致随着孤云飘飞而变得高远,思绪随着鸟儿归巢而停止消失。”(这些在《庐山记》中都可以看见,《鲁公集》没有记载)。

朱熹在颜鲁公的诗歌后面作了一个题跋,写道:颜真卿的栗里诗,在陈令举的《庐山记》里能看到,但却不是完整的一篇。虽然如此,读到它的人也能够看出这两位先生的心意,从而知道君臣之间的道义。栗里,在现在的南康军向西北五十里远的地方。山谷中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据传说这是陶渊明喝醉酒后睡觉的地方,我曾经去那里游历过,心生怜悯,在它的旁边为它建了归去来馆,时时以此来勉励自己,每次到了这里,一举一动都可以欣赏山林泉水,和宾客们一起举起酒杯,相互劝酒,没有一次不吟诵这首诗的。

在《靖节集》中,有四首赠给长沙公的诗。诗序中说长沙公与我是同一宗族,祖先都是大司马陶侃(另一版本中没有“祖”字),但《宋书》和《昭明传》中都把陶侃作为长沙公与陶渊明的曾祖,《南史》则明确说陶渊明是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晋书·陶侃传》中写道:陶侃有妻妾数十个,奴仆上千个,奇珍异宝比朝廷还多。等到他去世的时候,他的子孙不和睦,互相争夺欺凌,爵位传了一代之后,家势开始衰落。他在《赠长沙公》的诗中说:“由于世系相隔已远,彼此也互不相识。”因为是自家内部的不幸变故而难以向别人诉说,更不忍心再斥责这件事了。由此可知同是一家人而相互欺凌,那么就算是非常富裕的人家也是非常容易衰败的。

陶渊明的父亲,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李公焕在《命子诗注》中引用了宋代陶茂麟的《陶氏家谱》,写道:陶渊明父亲名叫陶逸,是姿城的太守,有五个孩子,母亲姓孟,是孟嘉的女儿。

现在人们一提到陶渊明的事情,大多都会谈到陶渊明五棵柳树的故事,实际上这是错误的。陶渊明做了彭泽的县令,离家有一百多里,然而彭泽那里并没有过五棵柳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