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绛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癸亥岁[1],余馆于毕刺史公之绰然堂[2].公家花木最盛,暇辄从公杖履[3],得恣游赏。一日,眺览既归,倦极思寝,解屡登床。梦二女郎被服艳丽,近请曰:“有所奉托,敢屈侈玉[4].”余愕然起,问:“谁相见召?”

曰:“绛妃耳。”恍惚不解所谓[5],遽从之去。俄睹殿阁,高接云汉。下有石阶,层层而上,约尽百余级,始至颠头[6].见朱门洞敞,又有二三丽者,趋人通客。无何,诣一殿外,金钩碧箔[7],光明射眼。内一女人降阶出,环■锵然[8],状若贵嫔[9].方思展拜,妃便先言,“敬屈先生,理须首谢。”

呼左右以毡贴地,若将行礼。余惶悚无以为地[10],因启曰:“草莽微贱[11],得辱宠召,已有馀荣[12]。况敢分庭抗礼[13],益臣之罪[14],折臣之福[15]!”妃命撤毯设宴,对宴相向。酒数行,余辞曰:“臣饮少辄醉,惧有愆仪[16].教命云何[17]?幸释疑虑。”妃不言,但以巨杯促饮。余屡请命。

乃言:“妾,花神也。合家细弱,依栖于此,屡被封家婢子[18],横见摧残。

今欲背城借一[19],烦君属檄草耳[20].“余惶然起奏[21]:”臣学陋不文[22],恐负重托;但承宠命,敢不竭肝鬲之愚[23].“妃喜,即殿上赐笔札。

诸丽者拭案拂坐,磨墨濡毫[24]。又一垂髫人[25],折纸为范[26],置腕下。

略写一两句,便二三辈叠背相窥[27].余素迟钝,此时觉丈思若涌。少间,稿脱,争持去,启呈绦妃。妃展阅一过,颇谓不疵[28],遂复送余归。醒而忆之,情事宛然。但檄词强半遗忘,因足而成之:“谨按封氏:飞扬成性,忌嫉为心[29].济恶以才,妒同醉骨[30];射人于暗,好类含沙[31].昔虞帝受其狐媚,英、皇不足解忧,反借渠以解惯[32];楚王蒙其蛊惑,贤才未能称意,惟得彼以称雄[33].沛上英雄,云飞而思猛士[34]:茂陵天子,秋高而念佳人[35]。从此怙宠日恣,因而肆狂无忌[36].怒号万窍,响碎玉于王宫[37];■湃中宵,弄寒声于秋树[38]。倏向山林丛里,假虎之威[39];时子滟■堆中,生江之浪[40].且也,帘钩频动,发高阁之清商:檐铁忽敲,破离人之幽梦[41].寻帷下榻,反同入幕之宾[42];排闭登堂,竟作翻书之客[43].不曾于生平识面,直开门户而来[44];若非是掌上留裙,几掠妃子而去[45].吐虹丝于碧落,乃敢因月成阑[46];翻柳浪于青郊,谬说为花寄信[47].赋归田者,归途才就,飘飘吹薛荔之衣[48];登高台者,高兴方浓,轻轻落茉萸之帽[49].蓬议卷兮上下,三秋之羊角传空[50];筝声入乎云霄,百尺之鸯丝断系[51].不奉太后之召,欲速花开[52];未绝坐客之缨,竟吹灯灭[53].甚则扬尘播上,吹平李贺之山[54];叫雨呼云,卷破杜陵之屋[55].冯夷起而击鼓,少女进而吹笙[56]荡漾以来,草皆成偃;吼奔而至,瓦欲为飞[57].未施转水之威,浮水江豚时出拜[58];陡出障夭之势,书天雁字不成行[59].助马当之轻帆,彼有取尔;牵瑶台之翠帐,于意云何[60]?至于海鸟有灵,尚依鲁门以避[61].但使行人无恙,愿唤尤郎以归[62].古有贤豪,乘而破者万里;世无高士,御以行者几人[63]?

驾炮牟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64];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65].妹妹俱受其摧残,汇族悉为其蹂躏[66],纷红骇绿,掩苒何穷?孽柳呜条,萧骚无际[67].雨零金谷,缀为藉客之■[68];露冷华林,去作沾泥之絮[69].埋香瘗玉,残妆卸而翻飞;朱榭雕阑,杂■纷其零落[70].减春光于旦夕,万点正飘愁[71];觅残红于西东,五更非错恨[72].翩跹江汉女,弓鞋漫踏春园;寂寞王楼人,珠勒徒嘶芳草[73].斯时也:伤春者有难乎为情之怨,

寻胜者作无可奈何之歌[74].尔乃趾高气扬,发无端之踔厉;摧蒙振落,动不己之■珊[75].伤哉绿树犹存,簌簌者绕墙自落[76];久矣朱施不竖,娟娟者■涕谁怜[77]?堕溷沽篱,毕芳魂于一日[78];朝荣夕悴,免茶毒以何年[79]?怨罗裳易开,骂空闻于子夜[80];讼狂伯之肆虐,章未报于天庭[81].诞告芳邻,学作蛾眉之阵[82];凡属同气,群兴草木之兵[83].莫言蒲柳无能,但须藩篱有志[84].且看莺涛燕侣,公覆夺爱之仇;请与蝶友蜂交,共发同心之誓[85].兰挠桂揖,可教战于昆明[86];桑盖柳推,用观兵于上苑[87].东篱处士,亦出茅庐[88];大树将军,应怀义愤[89].杀其气焰,洗千年粉黛之冤;歼尔豪强,销万古凤流之恨[90]!“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癸亥岁:即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

[2]毕刺史:名际有,详前《祝翁》注。绰然堂:当为毕际有罢宫家居时所构厅堂,取《孟子·公孙丑》下不居官则“绰绰然有馀裕”之意;堂为蒲松龄教书处,其匾今存蒲松龄故居。

[3]从公杖履:谓追随毕公之后。杖履,也作“杖屦”,扶杖漫步。

[4]敢屈移玉:敬词。犹言敢劳大驾前往。移玉,移动玉趾,前往之意。

玉趾,犹言玉步。

[5]不解所谓:没有弄清所指何人。

[6]颠头:最高处。

[7]金钩碧箔:金制的帘钩,碧绿色的门帘。

[8]环■锵然:身上所佩带的玉器发出铿锵悦耳的声响。《史记。孔子世家》:“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玉声■然。”环,玉环。圆形,中心有孔的壁玉。■,玉■,一种玉制的佩饰。

[9]贵嫔:女宫名。魏文帝置,位次于皇后。后历代相沿,为宫中女官。

[10]惶悚(song耸)无以为地:惶恐得无所措手足。

[11]草莽微贱谦词。犹言草野低贱之人。草莽,草野,与“朝廷”相对。

[12]馀荣:谓不尽之荣耀。

[13]分庭抗礼: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抗,匹敌。古人待宾之礼:主人坐东侧,客人坐西侧:主客相见时,客人站在庭院西侧向东与主人相对施礼,故谓之“分庭抗礼”。语出《庄子·渔父》。

[14]益:增加。

[15]折:折损。

[16]愈仪:乖违礼仪:指酒醉失态。愆,违。

[17]教命:犹教令,命令。

[18]封家婢子:对封姨的蔑称。封姨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风神。郑还古《博异志》记崔玄微春夜遇诸女共饮,席间有封十八姨。诸女为花精,封十八姨为风神。此后诗文中,即以封姨代指风或风神。

[19]背城借一:在自己城下与敌人决一死战;谓最后决战。《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涂烬,背城借一。”

[20]属(zhu主)檄(xi习)草:草拟讨敌的檄文。属,撰写。檄,檄文,声讨敌人的文书。

[21]惶然:惶恐的样子。

[22]学陋不文:学识浅薄,不善文辞。

[23]竭肝鬲(gé革)之愚:意为竭尽至诚。晶,通“隔”。肝位于隔下。

肝鬲,犹肝胆,真诚的心意。愚,诚。

[24]濡毫:濡润毛笔。

[25]垂髫(tiáo条):头发下垂,谓幼年。

[26]折纸为范:旧时书写用无格白纸,书写时为使字行端直,每页折叠成若干竖格。范,式样。

[27]叠背:肩背相叠,形容聚观之人众多。

[28]不疵:此处犹言不错,很好。疵,瑕疵,玉上的小斑点。喻指细小的毛病,缺点。

[29]“飞扬”二句:谓风放纵恣肆,妒忌成性。飞扬,放纵,任性。《庄子·天地》:“且夫失性有五:……五日趣舍滑心,使性飞扬。”忌嫉,忌刻妒嫉。忌害别人,欲居其上[30]“济恶”二句:谓风以其才而成其恶,妒忌之性浸骨洽髓。济,成。

醉骨,以酒浸渍之骨,意为浸骨洽髓。醉,酒渍。

[31]“射人”二句;谓风在暗处害人,其狡诈有如含沙射人之域。此二句为含沙射人或含沙射影的略语。喻指暗中攻击或阴谋陷害别人。《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域,则不可得。”《释文》:“蜮,状如■,三足。

一名射工,俗呼之水弩,在水中含沙射人。一云射人影。“

[32]“昔虞帝”三句:谓虞舜曾受凤的蛊惑,竟想借它解除百姓的烦恼。

虞帝,即虞舜。舜为有虞氏。见《史记·五帝本纪》。狐媚,传说狐狸善媚,因以喻指女性对男子的蛊惑。英、皇,女英、娥皇,传说为唐尧二女,嫁舜为妃。见《太平御览》一三五引《列女传》。渠,她,诣风神。《孔子家语》载舜歌《南风》事:“舜弹五弦琴,歌《南风》之诗,其诗日:‘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温兮。南凤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33]“楚王”三句,谓楚王也曾受凤的蛊惑而借以称雄,但对宋玉的讽谏之意却不予体察。楚王,指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公元前298一前263年在位)。传为宋玉所作的《凤赋》见《文选》一三),以风为喻,讽刺楚王一味淫乐骄纵,不知体恤百姓。有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日,快哉此凤!寡人所以庶人共者邪?”

宋玉回答,指出有“大王之风”和“庶人之风”;前者为“雄风”,后者为“雌风”,楚王深为其说所动。贤才,盖指宋玉。未能称意,谓其婉转设譬,未能达到讽谏的目的。

[34]“沛上”二句:谓起兵沛上的刘邦,竟借《大风》之歌而抒写思守土猛土之意。沛上英雄,指汉高祖刘邦,他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于家乡沛县起兵反秦。云飞而思猛士,■括刘邦《大风歌》诗意。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之后,路经沛县,“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几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几皆和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见《史记·高祖本纪》。

[35]“茂陵,‘二句,谓英武盖世的汉武帝竟也以《秋风辞》抒发其怀念佳人之情。茂陵天子,指汉武帝刘彻,因其死葬茂陵,故称。《文选》四五据《汉武帝故事》录汉武帝《秋风辞》有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一作“怀”)佳人兮不能忘。“

[36]“从此”二句:谓风仗侍以上所言帝王之宠,一天比一天恣意放纵,

肆其狂暴。怙,恃,凭仗。

[37]“怒号”二句:谓狂风怒号,竟敢将王宫中的占风玉片吹得叮当乱响。万窍,自然界各种空隙。《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碎玉,碎玉片。王仁裕《开元遗事》下载,庆玄宗之子岐王,为测定风向,在”宫中于竹林内悬碎玉片,每夜闻相触之声,即知有风,号占风锋“。锋,大铃。

[38]“■湃”二句:谓秋风夜起,在枯树间舞弄出飒飒之声。■湃,同“澎湃”,也作“砰湃”,水相击声。此用以形容秋风大作,如惊涛骇浪。

欧阳修《秋声赋》描绘秋风云:“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初浙沥以流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中宵,中夜。寒声,犹秋声。

[39]“倏向”二句:谓疾风拂掠山林,不过假借虎威。倏,倏忽,迅疾。

假虎之威,从虎而假其威。《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40]“时于”二句:谓偶遇三峡礁石,便在江中掀起触天之浪。时,时而。滟■堆,江心突起的巨石,今已炸去。原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瞿塘峡口,为长江三峡著名险滩之一。见《水经注》三三《江水》。

[41]“帘钩”四句:谓帘钩频摇,秋风吹过高阁;风铃猛然响动,惊醒了情思绵绵的离人好梦。帘钩,卷帘之钩。“清商,清越、凄厉的商音,此指秋风。商,商音,古为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其音凄厉。旧以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说,谓商属金,配合四时为秋。《文选》二九《古诗十九首》之五:”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檐铁,即檐马,挂在屋橹下的风铃。也称”铁马“,”玉马“。幽梦,隐约恍惚的梦境。

此谓梦中情思。

[42]“寻帷”二句:谓风不经允许径入内室,竟如同关系极为密切的宾客。寻帷下榻,谓不经介绍,直入内室。寻,觅。帷,床帐。下榻,《后汉书·徐稚传》载,陈著为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待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

去则县(悬)之。“后因称宾客寄居为下榻。人幕之宾,谓关系极为密切的宾客。入幕,入于帐幕之中。《晋书·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桓)

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43]“排闼(tà榻)”二句:谓风竟推门进屋,擅自乱翻桌上书页。排闼,推门。语出《汉书·樊哙传》。闼,门屏。竟作翻书之客,谓吹乱书页。

[44〕“不曾”二句:谓风无礼之甚,虽非故旧,却不待传禀而直接闯门入户。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之句,此反其意。

[45]“若非”二句:谓风横暴异常,有时几乎把人吹入空中。妃子,指汉成帝妃赵飞燕。伶玄《飞燕外传》载,汉成帝“于太液池作千人舟,号合宫之舟。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侍郎冯元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扬袖日:‘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令无方持后袖,风止,裙为之绉。他日,宫蛛或襞裙为绉,号留仙裙。”

[46]“吐虹丝”二句:谓风狂妄无比,竟敢借月晕而显示自己出现的征兆。虹丝,彩色的光环,喻晕环。碧落,犹碧空,天空。因,借。阑,月阑,即月晕。环绕在月亮四周的彩色模糊的光气。《宋文鉴》九七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皆知之。”

[47]“翻柳浪”二句:谓风于初春郊野吹动杨柳,却谎称寄送花开的消息。柳浪,形容初春吹拂柳枝的情状。浪,波浪。青郊,春郊。风翻柳浪:盖指柳叶初发之时,即旧历正月末二月初。《艺文类聚》八九引《大戴礼》:“

正月柳■。■者,发叶也。“而柳花信风在清明节,即旧历三月初。为花寄信,指花信凤,古揩应花期而来的风。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称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节三信,即桐花、麦花、柳花。详程大昌《演繁露·花信风》。

[48]“赋归田”三句:此反用陶渊明《归去来辞》文意,谓辞官归隐的高土刚刚踏上归途,凤就吹动其衣,加以戏弄。赋归田者,指陶渊明,其辞彭泽令家居之时曾作《归去来辞》。有句云:“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写其归途欣喜心情,此反其义。赋,抒写。薛荔之衣,隐者高洁的衣饰。薛荔,一种蔓生香草。屈原《离骚》:“■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本谓佩饰的芳香高洁,后借为隐者之饰。

[49]“登高台”三句:此化取孟嘉九日登高落帽故事,谓人们游兴方浓时,风却故意吹落其帽。高兴,高雅的兴致。落茱萸之帽,即于九月九日吹落帽子。茱萸,一名越椒,为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人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时,常佩戴茱萸,认为能避邪消灾。九日登高落帽事,见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盂府君,即孟嘉。嘉为征西将军桓温参军,颇为所重。九日桓温在龙山宴集僚佐,“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亦见《晋书》孟嘉本传。

[50]“蓬梗”二句:谓飞蓬翻卷,本欲随风荡堕,却不料被旋风吹入高空。蓬梗,蓬草之茎。蓬,草名,即飞蓬。蓬茎当秋而腐,遇风即飞起飘转。

曹植《杂诗》之二“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三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羊角,一种旋风。《庄子·逍遥游》:”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抟(tuán团)空,盘旋于空中。

[51]“筝声”二句:谓发出悦耳之声的风筝,风竟吹断丝线使其飘没人云。筝,风筝。陈沂《询■录·风筝》: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汉李业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人作声,如筝鸣,俗呼风筝。”鸢丝,即风筝线。

[52]“不奉”二句谓风违时令,隆冬而令花开。此用武则天诏令冬令花开事。太后,指武后,即武则天,唐高宗死后称太后。据载,武则天冬日要游上苑,遣使宣诏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第二日凌晨,除牡丹而外,百花俱开。详《事物纪原》和《全唐诗话、[53]“未绝”二句:谓风宴中灭灯,暗中助邪臣逞奸。《韩诗外传》七载,楚庄王一次赐宴群臣,“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挖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日:‘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其缨而绝之。

愿趣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今日;’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于是王遂与群臣欢饮,乃罢。“

[54]“甚则”二句:谓更其甚者,是狂风扬尘把山吹为平地。李贺(791—817),字长吉,唐代杰出诗人,著有《昌谷集》。其《浩歌》诗有云:“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55]“叫雨”二句:谓狂风携云带雨,卷去茅屋顶上苫盖之草。杜陵,

地名,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城东南,秦为杜县地,因汉宣帝葬于此而称杜陵,为唐代大诗人杜哺的祖籍所在地。因其常自称“壮陵野客”(《醉时歌》),后人即以“杜陵”指代杜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南■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56]“冯夷”二句:渭即使微风也能在河中鼓起波浪,如笙一般的西风过后却是倾盆大雨。冯夷击鼓,谓水神鼓起河中微波。冯(ping平)夷,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名。又称“冰夷”、“元夷”。曹植《洛神赋》:“于是屏民收风,川后静波。冯夷呜鼓,女娲清歌。”少女,少女风,即西风。《易》以八卦配八方,兑为西方;兑为少女,西方之卦,因称,《三国志·魏书·管辂传》“令夕当雨”注引《管辂列传》:“至日向暮,了无云气,众人并嗤貉。貉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又有阴鸟和鸣。……其应至矣。”吹笙,谓风声如奏笙竽一般悦耳。笙,管乐器。相传吹笙用吸气,微吸作响,与风过林木相类。

[57]“荡漾”四句:谓微风吹来,草皆低伏;狂风骤至,则屋瓦欲飞。

荡漾,飘荡。草皆成僵,即草皆倒优。《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

偃,倒伏。

[58]“未施”二句,渭风尚未施击水腾空之威,江豚却怕得时出江面拜舞。抟水之威,谓风作浪起,托物腾空的威力。《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江豚,鲸类,产于我国长江及印度大问中。据说江豚在浪中跳跃,每每起风,舟人用以占风。《南越志》:“江豚似猪,居水中,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59]“陡出”二句:谓风陡然扬沙遮天,雁群因而散乱。障天,遮天,谓风播沙扬尘,遮天蔽日。书大雁字,指大雁飞行时在天空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不成行,谓雁群散乱。

[60]“助马当”四句:谓风助王勃早抵南昌尚有可取,而拂动瑶台翠帐则存心不良。助马当之轻帆,指王勃南行至马当遇顺风事。王勃(650676),字子安,唐初著名诗人。马当,山名。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北,横枕大江,其形似马,回风掀浪,舟行艰难。王勃南行,至此恰遇顺风,一夜即抵南昌,写了著名的《腾王阁诗序》。见《九江记》。瑶台,传说中西王母的宫殿,见《穆天子传》。沈约《拟风赋》中有“时卷瑶台翠帐,乍动侠女轻衣”之句,为“牵瑶台之翠帐”所本。

[61]“至于”二句:谓海鸟有灵,尚且依附鲁门以避大风。海鸟,名爱居。鲁门,指古曲阜城门。曲阜为春秋鲁国都城。《国语·鲁语》上:“海鸟爱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人祭之。展禽日:‘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鸟兽,恒知避灾。’是岁也,海多大风。”

[62]“但使”二句:谓只要能使行人安全,愿唤回尤郎以平息风息。据伊世珍《琅■记》引《江湖纪闻》载,传闻石氏女嫁尤郎为妇,情好甚笃。

尤郎要外出经商:石氏加以劝阻,不从。后尤出不归,石氏优思而死。死前发誓变作大风,以阻商旅远行。自此商旅发船,遇打头逆风,即云石尤风。

后来有人说,密写“我为石娘唤儿郎归也,须放我舟行”十四字沉于水中:风便停息。

[63]“古有”四句:谓古有乘风破浪、志在四方的贤哲英豪,今却没有御风而行、不汲汲追求利禄的高士。古有贤豪,指字悫。《宋书·字悫传》:“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御以行者,御风而行的人,指列御寇。《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64]“驾炮车”二句:谓暴风因伴狂云而起,便妄自尊大,炮车云,伴暴风而起的狂云。风起云涌,伴同飞砂走石,类古发石攻战之炮车,故名。

李肇《国史补》:“暴风之后有炮车云。”夜郎自大,喻妄自尊大。夜郎,汉时西南小国,在今贵州桐柞县。《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65]“恃贪狼”二句:谓河伯恃暴风之威,泛滥成灾。贪狼,旧时阴阳术土迷信,以岁月日时附会人事,以“贪狼”指申时。并谓申主贪狼,而水生于申,其气动而成暴风。详《汉书·翼奉传》及注引盂康说,后因以贪狼指暴风。《新五代史·前蜀王衍世家》:“行至梓潼,大风发屋拔木。太史曰:‘此贪狼风也,当有败军杀将者。’”风兴而浪作,溃堤成灾,因云“以河伯为尊”。

[66]“姊妹”二句:谓百花全都受到暴风的摧残和蹂躏。姊妹,花类,花神的姊妹,汇族,全族,合族。悉,皆。此承上旬,风兴浪作,河伯恃暴风逞恶,因亦暗用河伯娶妇事。古时迷信,巫祝为消弭水患,须为河伯娶妇年年将一少女抛于河内。详《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

[67]“纷红”四句:谓花木受风摧残,永无休止。纷红骇绿,红花纷然,绿叶扰扰,形容大风过后花木摇动之状。柳宗元《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冉众草,纷红骇绿,蓊勃香气。”掩冉,式作“奄冉”,披拂之状。何穷,谓无穷,并下旬“无际”,谓无已时。擘柳、鸣条,既是风名,也状疾风吹残花木的情景。擘柳,吹花擘柳风,为河朔(泛指令黄河以北地区)一带春日疾风,“数日一作,三日乃止。”见《韵府》。鸣条,一种乍微渐疾之风。《格致镜原》引《乙已占》谓“凡风动叶,十里鸣条。”

萧骚,风吹林木声。

[68]“雨零”二句:谓风雨过后,花瓣坠落成为客人的坐垫。零,落。

刀j金谷,金谷园,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为晋石崇所筑别墅,祟常于其中宴客赋诗。■(yin因),褥垫。此指花■,即以花作坐垫。王仁裕《开元遗事·花■》:“学士许慎选放旷不拘小节,多与亲友结宴于花圃中,未尝县帷幄,设坐具,使童仆辈聚落花铺于坐下。慎选曰:‘吾自有花■,何消坐具?’”

[69]“露冷”二句:谓柳絮飘落,沾濡露水,随即为泥土所污。华林,华林园,三国吴时旧宫苑,在建业台城(令江苏南京市)内,见《景定建康志》。沾泥之絮,本谓心志坚定,不为色情所动。宋代参寥《赠妓诗》:“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此取字面意思,谓柳絮因风飘落而为露水所濡,沾上泥土。

[70]“埋香”四句:谓花虽枯萎凋零,仍不免受风吹之灾。埋香瘗(yi意)玉,指美女死亡。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回头乐事浮云改,瘗玉埋香今几载!”此喻花之枯萎、凋零。残妆卸,本指妇女临晚卸妆,此喻花谢。朱榭雕栏,华丽的楼阁,雕镂的栏杆。壮丹花傍栏杆而开。元稹

《牡丹花片》:“可怜颜色经年别,取次朱栏一片红。”榭,台上高屋。烂,栏杆。杂■,左右佩玉。指女子身上佩带的各种玉饰,《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此喻花片。

[71]“减春光”二句:谓一片花飞,顷刻减却春光而播散了春愁。杜甫《曲江二首》之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此比用其诗意。

[72]“觅残红”二句:谓落花飘散东西,是风吹所致,应该对其怨责。

王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怨五更风。”此处反用其意。

[73]“翩跹”四句:谓风吹花落,春光消逝,使游春少女徒芳往返。翩跹,轻盈飘逸的样子。江汉女,江汉游女。《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朱熹注:“江汉之俗,其女好游,汉魏以后犹然。”弓鞋,旧时女子缠足而足背弓起,因称其鞋为“弓鞋”。漫踏春园,谓花被风吹落,园内无可赏玩。漫,枉,徒然。玉楼人,指怀春少女。玉楼,华丽的高楼。

珠勒,以珠为饰的马勒。嘶,马鸣。

[74]“斯时”三句:谓在此花落春归之时,有的产生难以为情的哀怨,有的发出无可奈何的歌吟。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5]“尔乃”四句:谓风送春归之后,仍十分猛烈。尔,你,揩风。趾高气扬,骄气盈溢的样子。《战国策·齐策》三:“今何举趾高,志之扬也?”

踔(chuo卓)厉,发扬蹈厉。此取意于“踔厉风发”,谓风吹动不已摧残花木幼芽,振摇已开之花使之陨、。摧,此据二十四卷抄木,原作“催”。蒙,通“萌”,花草幼芽。《易·序卦》:“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落,落叶,落也谰珊,同“阑珊”。风名。即初秋凉风。杜甫《秋雨叹》之二:“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赵子栋注:“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己也。”

[76]“伤哉”二句:谓可伤的是,大风过后花落而只存枝叶。簌簌者,指落花。元稹《连昌宫词》:“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簌簌。”

[77]“久矣”二句:谓众花任风摧残,其哀苦无人同情。朱幡不竖,谓众花得不到庇护,任风推残。谷神子《博异志》载,唐天宝中,处土崔玄微人嵩山采药时,独处一院,遇众花之精所化的女子宴请封十八姨(即风神)。

石榴花之桔(醋醋)因不奉迎风神,惧为其推残,求崔庇护,嘱崔云:“但处士每岁岁日,与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于苑东立之,则免难矣。

今岁已过,但请至月二十一日平旦,微有东风则立之,庶夫免于患也。“崔依其言,”至此日立幡。是日东风刮地,自洛南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

幡,同“■”。娟娟者,谓鲜美的花朵。娟娟,美好的样子。陨涕,落泪。

《诗·小雅·小弁》:“心之忧矣,涕既陨之。”

[78]“堕溷(hun混)”二句:谓花随风荡落,堕溷沾篱,命运可悲。

堕溷沾篱,本喻人生而贫贱,详《聊斋自志》注,此指花随风飘落各处。溷,粪坑。篱,藩篱。毕,结束。芳魂,本指女性精魂;此指花。

[79]“朝荣”二句:谓花晨开夕落,无法摆脱风的残害。荣,花。悴,憔悴。此指花枯萎雕零。荼毒,残害。

[80]“怨罗裳”二句:谓春风撩拨少女春情,便遭到人们的嘲骂。罗裳,

丝罗衣裙,女性服装。子夜,指《子夜歌》,见《乐府诗集》四四。其词云:“■裙未结带,约眉出窗前。罗裳易飘■,小开骂春风。”

[81]“讼狂伯”二句:谓狂风引起人们公愤,却未受到天帝的制裁。狂伯,狂暴的风伯,即风神。天庭,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在的朝廷。见扬雄《甘泉赋》。章,奏章。此指韩愈《讼风伯文》。该文结语云,“上天孔明兮有纪有纲,我今上讼兮其罪谁当?天诛加兮不可悔,风伯虽死兮人谁汝伤?”

[82]“诞告”二句,谓众花应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狂风。诞告,犹广告。

诞,大。语出《尚书·汤诰》。芳邻,指相邻之花。娥眉之阵,谓女子组成战阵。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曾以美女一百八十人训练军阵。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蛾眉,女子细长之眉,代指女子,此喻花。

[83]“凡属”二句:谓凡属花草,都应成为与狂风斗争的战士。同气,气质相近或相同,即同类。见《易·乾》。此指花类,草木之兵,化用“草木皆兵”之意。《晋书·苻坚载记》载,符秦南渡,与晋军相持于淝水。苻坚登城而望晋军,“见部阵整齐,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之形,顾谓融(苻融)曰:此亦就(劲)敌也,何谓少乎?”

[84]“莫言”二句:谓即便如蒲柳一般柔弱,只要有志,编作篱笆也可尽到卫护花的责任。蒲柳,即水杨,枝年可编作篱笆。因其秋季较早雕落,常喻衰弱的体质,故云“无能”。藩篱,以竹编成的篱笆。引申为守卫之意。

[85]“且看”四句:谓众花与蜂蝶联合起来,誓复狂风伤残花类之仇。

莺俦燕侣,喻称女伴,此指众花,莺、燕,春天飞鸣,常喻少女。公,大家,即“莺俦燕侣”。复,报复。夺爱,强力夺其所爱。指风伤代花类。与蝶友蜂交,谓与蝴蝶、蜜蜂交朋友。同心之誓,谓同仇敌汽的誓言。《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86]“兰桡(ráo饶)”二句:谓兰、桂以其香洁、贞正,可率众花进行讨伐狂风的训练。兰桡桂揖(ji及),本谓船奖的香洁(见屈原《九歌·湘君》),此取字面意思,即指兰(木兰)、桂(桂树)二种香木。《拾遗记》:“兰桂可折,而不可掩其贞。”昆明,指昆明池,即今云南滇池。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武帝欲通身毒(今印度),而为越■、昆明所阻,于是在长安(令西安市)近郊,仿作昆明池,以教习水战,事详《三辅黄图·池沼》、《西京杂记》。

[87]“桑盖”二句:谓桑可为车盖、柳可为旌旗,以备战前观兵之用。

桑盖柳旌,桑柳的形象说法:桑叶大荫浓,形如车盖;柳枝条柔细,拂拂如旌旗招展。观兵,检阅军队,以示军威。观,示。上苑,供帝王游猎的园林。

[88]“东篱”二句:谓高逸的菊花也出而参战。东篱处士,指东晋诗人陶渊明。陶性爱菊,常以菊喻其品质贞洁。其诗《饮酒》之五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因称。此处借指菊花。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陶渊明一生大半隐居,《晋书》、《南史》、《宋书》都将其列入《隐逸传》。出茅庐,谓由隐居而出仕。茅庐,简陋的居室。

[89]“大树”二句:谓独立的大树对于狂风也怀有义愤。大树将军,指东汉将军冯异,冯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日‘大树将军’。”见《后汉书·冯异传》。此取字面意思,借指大树。

[90]“杀其”四句:谓齐力讨伐,打掉狂风的嚣张气焰;歼灭强暴,为

众花雪沉冤、销积恨。杀,灭。粉黛,搽脸白粉和描眉的黛墨,均为旧时女子化妆用品,因借指美女,此惜以喻花。豪强,喻风。销,消解。风流:风韵,借指女子。此指花。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