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肇论新疏

卷第八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肇论新疏卷第八

核体第二 九折之一也。核考核也。因前说涅槃之体非有非无。故今折之。体竟何在。此假二乘有无之问。以破其执。

有名曰。夫名号不虚生。称谓不自起 称谓言说也。约义生名。因名起说。

经称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者。盖是返本之真名神道之妙称者也。请试陈(布张)之 返本无余之名。神道有余之号。谓隐现难测曰神。往来所游曰道。

有余者。谓如来大觉始兴。法身初建。澡八解之清流。憩七觉之茂林积万善于旷劫。荡无始之遗尘 三乘之人断烦恼障。寂无喧扰谓之涅槃。有余缘等未灭故名有余。论意谓。正觉成佛积德断障自利利他等。皆有余乐也。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拣于分小之觉。故云大觉。戒等五分名为法身。依报而住。故此先后。八解者。因修八观随得解脱。即内有色等。此能净惑喻澡清流。七觉者。谓念择等觉分。佛已修圆如休息于茂林。上明果满下明因圆。积万下大小皆说三僧祇数六度万行。然义复殊不繁具示。荡无下明断惑。树下合断。谓三十四心等。坌污净智喻于尘也。

三明镜于内神光照于外。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 三明即知三世生死之智。在心明内鉴他为外。僧那梵音。此云弘誓。难者。谓生死界。以如来初心结誓尽度生界。故成佛已酬愿利生。

仰攀玄根俯提弱丧。超迈(出)三域独蹈(践)大方。启八正之平路坦(平)众庶之夷途。骋六通之神骥。乘五衍之安车 此显利生之仪。仰向上也。俯就下也。玄根喻理。弱丧者。弱而失国。喻背觉合尘。此意如人救溺上攀于树。下拯溺者则身不陷。如来亦尔。本智照真后智救物。生死不缚。次二句明超。三域即三界。界外名为大方。亦二空之理也。佛独践之。以小教说唯悉达一人具遍觉性。故八正者。谓正见正思等。众庶者。庶谓庶孽即异见外道。谓大开八正以坦诸邪。邪径不平由坦而夷故。骋谓驰骋。骏马曰骥。神通化物应机敏速。故喻神骥梵云衍那。此云乘。即五乘之法。谓戒善谛缘六度等。安车者。云庵云。三乘出三界人天出三途。故云安也。化仪大况。启正摧邪运通说法。

至于出生入死与物推移。道无不洽(沾)德(恩)无不施。穷化母之始物。极玄枢之妙用 初二句明随机宜生则出宜灭则入。但益物是怀推移何定。意兼随类之化。次二句明化博。谓八正等布三界俱沾。五衍齐运群机皆济。化母下道书以气为化母。云庵云。因缘能生诸法。如化母也。玄枢喻智。门枢运转。喻后智应动。然此上句举化境。下句明化智。谓穷尽因缘生物之理。极其智用。说因缘生灭之教。知可度者度之。不可度者存之。又知宜大宜小等。由斯而知所以极智妙神用而化矣。

廓(静)虚宇于无疆。耀萨云以幽烛。将绝眹于九止。永沦太虚 初句所证。次句能证。梵语。萨云若。此云一切智。谓腾耀智光深照前理。眹微兆也。九止九地也。太虚无余也。欲结有余之名。先举证理入寂。详此折意。谓如来本欲沦虚。但余缘不尽居有余。

而有余缘不尽。余迹不泯。业报犹魂圣智尚存。此有余涅槃也 通有四事。一余缘即度余之机。二余迹即所依之身。三余业即感报之业犹有魂气。四圣智未灭皆有余也。

经曰。陶冶尘滓如炼真金。万累都尽而灵觉独存 初二句喻说尘如万累。金如灵觉矿秽去而真金现。万累尽而灵觉存。陶谓陶汰。冶镕冶。

无余者。谓至人教缘都讫。灵照永灭廓尔无眹故曰无余 缘迹既了。业智兼亡。皆无所余。

何则(征)夫大患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 文有二对。皆初句举患。后句欣寂。初身后智如文可了。老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

然则智以(因)形倦形以智劳。轮转修(长)途疲而弗已 欲养其形智虑筹画。是智因形而疲倦。智既筹虑。反使其身昼夜劳作。是形因智而劳。因此相役于生死长途。如轮运转虽疲弗止。

经云。智为杂毒形如桎梏。渊默以之而辽(远)患难以之而起 智虑不一故云杂。毒如世毒药。能损命故。桎梏刑器。械足曰桎。械手曰梏。桎梏禁人。人实厌之。形能患人。厌亦应尔。渊默下示过。渊默谓无余。身智兼存而有二过。一远于无余。二生于劳患。

所以至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内无机照之勤外息大患之本。超然与群有永分。混尔与太虚同体。寂焉无闻。怕焉无兆。冥冥长往莫知所之(往) 至人谓如来。体质名身。容仪为形。灰身乃捐其形患。智即心体虑即心用。灭智乃绝其思虑。次二句释成无患。超群下六句明益。一超群有离生灭相。二同太虚显无为益。三非声非色。四究竟不退。

其犹灯尽火灭膏明俱竭。此无余涅槃也 灯火喻身智。膏明喻形虑。

经云。五阴永尽。譬如灯灭 五阴身心通体。

然则有余可以有称。无余可以无名。无名立则宗虚者。欣尚于冲默。有称生则怀德者。弥仰于圣功。斯乃典诰之所垂文。先圣之所轨辙 初二句谓有斯二理。可立二名。次二句正彰所益。宗虚谓二乘小机性本好灭。依名求实而入无余。怀德谓六度大人。性好立德。依名求实而仰有余。后之二句。一圣教定量故。二先圣轨辙故。

而曰。有无绝于内称谓沦于外。视听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使夫怀德者自绝。宗虚者靡托 初四句引前违文。后二句显失二机。

无异杜耳目于胎[穀-禾+卵](卵)掩玄(夫)象于霄外。而责夫宫商之异。辨缁素之殊者也 玄象天上星彩。霄谓霄汉。宫商五音之二。合举二喻。以喻外亡名相内绝有无。二喻影略。具云掩玄。象于霄外。閟琴瑟于堂中。却责盲瞆之徒。令辨玄象黑白之殊。琴声宫商之异。何由能之。法中意云。内存有无。外存称谓。犹恐不入。今内外双绝。何以寄怀而悟入。

子徒知远推至人于有无之表。高韵绝唱于形名之外。而论旨竟莫知所归。幽途故自蕴而未显。静思幽寻寄怀无所 初二句举得。而论下显失。至人者。即涅槃也。出现疏云。虽明现身即涅槃用大。有无下谓双绝名相。幽途者。幽深途径。谓无名相而引物。物不能造。是自蕴藏。静思下即有名者。寻思无所措怀。

岂所谓朗大明于冥室。奏玄响于无闻者哉 大明日也。谓若名相双绝。不应根宜。不可谓之明杲日于暗室。令见其相奏妙音于未闻。使听其玄。皆约名相以难。

位体第三 十演之二也。位犹安也。亦立也。因有名核体寄怀无所。故今位之。

无名曰。有余无余者。盖是涅槃之外称。应物之假名耳 外称亦强名也。

而存称谓者。封名。志器象者耽形 由言封名志器耽象。所以双亡。楞伽云。名相常相随而生于妄想。

名也极于题目。形也尽于方圆。方圆有所不象。题目有所不传。焉可以名于无名。而形于无形者哉 初二句彰名相所尽。世间物象非方则圆。次二句正明妙体。非象故方圆何能象。非名故题目何所传。大钞象是写字。后二句正显不可。名但名于可名。象但象于可象。无名无象之体。焉可强名强象哉。题云涅槃无名。

难序云。有余无余者。信是权寂致(立)教之本意。亦是如来隐显之诚迹也 初句牒前名家叙有余无余之文。信是下纵是权宜。纵有二意。一权寂是无余。随宜方便。故云权也。立教是有余。皆如来化生之本意。二隐显之实迹。隐为无余。显为有余。

但未是玄寂绝言之幽致。又非至人环中之妙术(道)耳 夺也。前是权寂立教之意。未是玄寂绝言之致。无相故玄。无名故寂。前是隐显之迹。亦非环中之妙。环中之妙岂容隐显。

子徒不闻正观之说欤。维摩诘言。我观如来无始无终。六入已过三界已出。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不可以识识。不可以智知。无言无说心行处灭。以此观者乃名正观。以他观者非见佛也。放光云。佛如虚空无去无来应缘而现。无有方所 初句告问者。经说正观。子独未闻耶。维摩下亦约义引之。无始下三句显超。生相已尽故云无始。灭相又亡故云无终。又三际已断故。六入六根也。根境相入故名六入。已过者无漏净色不入尘故。三界下界系已亡故。不在下四句遮表同时。不可下四句显体深玄。以此下结拣邪正。皆古译之经与今经少殊。放光下即义。引彼经第三十卷法上菩萨答萨陀波仑所问之意。大疏云。若有方所此现彼无。无方所故感处即形。此前皆示自性涅槃。下示无住。亦应化涅槃也。

然则圣人之在天下也。寂寞虚无无执无竞。导而弗先。感而后应 承前经意以辨。前云。佛如虚空随缘而现。故云在天下。谓应无不周与体同遍。寂寞下显非声色。身非执受故。二执永无故竟诤也。无诤是涅槃故。导而下因感而导。疾前无药故。

譬犹幽谷之响明镜之像。对之弗知其所以来。随之罔识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动而逾寂。隐而弥彰。出幽入冥变化无常 显无住也。初四句喻说。后六句法喻皆通。谷镜皆喻无名之体。对镜之质。呼谷之人皆喻能感之机。若响若像皆喻于应。于中像喻应身。响喻说法。感之而来谓之有余。来实非来。虽对之而不知所从。不住有余也。感谢而往谓之无余。往实非往。欲随之而不知所向。不住无余也。喻意可知。动即有也。隐即无也。机见去来圣无所住。故云动而等。出幽下释成出无入有弃有入无。变化权宜理非常准。无名之道。譬月印空亏盈不迁出入常湛。

其为称也(二名)因应而作。显迹为生。息迹为灭。生名有余。灭名无余 生灭因乎显息。有无复由生灭。随迹而起。非假名何。

然则有无之称本乎无名。无名之道于何不名 有无迹也。末也无名。实也。本也迹从。实现末自本名。

是以至人居方而方。止圆而圆。在天而天。处人而人 承前于何不名。以示用也。逐器应形无不能也。方圆喻殊机。应天为天。应人名人。同类摄生无择鹿马居士宰官等。如本经广示。

原(穷)夫能天能人者。岂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 是天是人之定报。岂能应天应人而现形。正由非天非人。所以能应天人。有体方用。

其为治(化)也。应而不为因而不施。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广。应而不为故。为莫之大 现身名应。感而后应。圣不为也。现通说法名施。因机而作。圣不施也。施作也。平声。起信论示用大云。第一义谛无有世谛。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等。莫之者。含具二意。一最大最广故。如众生界一时皆感。亦一时普应。此应之大更无大于此者。施例之。二忘广大之相。亦云莫之。如下云。

为莫之大。故乃返于小成。施莫之广。故乃归乎无名 莫之者。亦忘乎至大至广之相也。由忘乎大。故曰小成。但寄小以遣大。岂住小成。由忘乎广故归无名。总前意云。谓依体起用即用恒体。非体时不用用时不体。体用无住无不住也。

经曰。菩提之道不可图度。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地细入无间。故谓之道 经即太子本起瑞应经也。菩提秘藏中般若故。图度思虑也。何故不可耶。以高而无上等。谓高深有际可思。上下无穷故不可也。天地至大智又包含。无间至小智复入中无间。如子微极细无中间也。以证涅槃体大用广。

然则涅槃之道。不可以有无得之明矣。

而惑者睹神变因谓之有。见灭度便谓之无。有无之境妄想之域。岂足以标榜玄道。而语圣心者乎 执迹迷本。亦犹逐派而亡源。且略标涅槃。令其知有。而于正位犹为剩名。计迹为实空花结果。

意谓至人寂怕无兆隐显同源。存不为有亡不为无 至人法身德也。正位之中有无几微。亦不形兆。故云寂怕。余可了。

何则佛言。吾无生不生。虽生不生无形不形。虽形不形以知存不为有 初句放光。即彼二十六中文。无形下亦义。引放光涅槃等经。以知下论断。生谓四生。无生不生者。犹云无一生而不生。形谓六道万类之形。犹云无一形而不形。何者。如忍辱太子等胎生也。雁王鹦鹉卵生也。顶生手生湿生也。为天为鬼化生也。四生摄于万类。如涅槃三十二云。菩萨摩诃萨受罴身乃至鹿兔龙蛇等身。然但由感起即应而真故。复云不生不形。即不为有也。

经云。菩萨入无尽三昧。尽见过去灭度诸佛。又云。入于涅槃而不般涅槃。以知亡不为无 初引晋华严。即安住长者。成就法门名不灭度。所得三昧名无尽佛性。唐译名佛种无尽。梵云三昧。此云正思亦云正受。无尽者。以佛性无尽。故入此三昧见三世佛亦无尽。又此宗中三世互现故。现在中见过未佛也。广示如经。后引义同。即本经二十一中之义。是知栴檀塔下胜观元存。灵鹫山中释迦常在。莫随妄想见有去来。

亡不为无。故虽无而有。存不为有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 蹑前以显二非之中。无住涅槃。迹不可执。

然则涅槃之道果出有无之域。绝言象之迳断矣 四法皆非。真应莫羁。有无不住言象何及。教明如镜理直似弦。喻合符契义皎白昼断然超绝。无袭前惑。

子乃云。圣人患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无乃乖乎神极。伤于玄旨者也 此非答前正问。以前名家叙入无余。所以云。身为大患。智为杂毒。此见浅近过患良深。故答问已。兼破此(计初叙计)无乃下责非。神极者。神妙至理。玄旨者。幽玄经旨。

经曰。法身无相应物以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 晋经三十二略云。清净法身非有非无。随众生所应。悉能示现。下对即诸部般若之意。无身而形。非心而照。引此意明。身心尚无劳患何起。

万机顿赴而不挠其神。千难殊对而不干其虑。动若行云止犹谷神。岂有心于彼此。情系于动静者乎 般若无知也。初四句法说万机大数也。不挠有二。一由机感故。如水澄月现。二由无思故如摩尼出生。千难例同。次二句喻明有余名动。如行云无余名静。犹谷神也。谷神出道经。彼云。谷神不死。后二句正明无心。

既无心于动静。亦无相于去来 法身无相也。初句蹑前。后句例身。以释前文法身无相。去为无余。来为有余。

去来不以相故。无器而不形。动静不以心故。无感而不应 蹑前双明身心。以成前文。应物而形对缘而照。

然则心生于有心。相出于有相 机有身心之感而圣。有身心之应。

象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焦。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动。纭纭(多)自彼。于我何为 象非圣出。心非圣生。既由机感而现。此身此心何患何劳。故出现疏云。象非我有。自彼器之亏盈。心非我生。岂普现之前后。金石下即庄子逍遥篇云。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等。

所以智周万物而不劳。形充八极而无患。益不可盈。损不可亏 八极八方之极际也。无心之心遍知一切而何劳。非身之身分应八方而弗患。至于遣侍问候。只叙礼仪。答以轻安俯随世范。岂曰小疾须乳为雷居士呵哉。后二句以身心无为。故非所损益。初句拟系辞。

宁复痾疠中逵。寿极双树。灵竭天棺。体尽焚燎者哉 长阿含等说。如来向拘尸罗城中路背痛。令弟子四叠僧伽黎树下休息等。天棺即金棺也。依古圣轮王葬仪而作。故言天棺。意云。身心非有自感而兴。非益能盈非损可亏。岂同小乘之见半路背痛双林寿终。灵智灭于天棺。圣体灰于焚燎也。

而惑者居见闻之境。寻殊应之迹。秉执规矩以拟大方。欲以智劳至人形患大圣。谓舍有入无。因以名之。岂可谓采微言于听表。拔玄根于虚壤者哉 初二句法说。次二句喻明。方曰规。圆曰矩。今之梓匠所用斗尺也。意云。任见闻之情执殊应之迹。欲求无名之妙。如人手执斗尺拟量大方。不知其可也。故本经名为二乘曲见。欲以下正明谬执。岂可下责其浅近。言即名言。谓有无之名应权施设。无实体性。非名之名。故云微言。会意忘名。故云听表。玄根喻涅槃。出生世出世善故。事相本空。故云虚壤。意谓。有无二种。名相两虚。无相无名涅槃显现。义说采拔。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