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释迦如来行迹颂

卷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释迦如来行迹颂卷下

浮庵山人 无寄 撰集

此法行彼土  一千余许载  东流至震旦  后汉明帝时  赍来者是谁  摩藤竺法兰  君臣及士庶  皆信受奉行  因建白马寺  安舍利经像  此土诸塔寺  由兹始兴起

破邪论云。后汉明帝永平三年岁在庚申。上梦金人。巨身丈六。项有日光。飞行殿前。忻而悦之。诘朝遍问群臣。此何神耶。通事舍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也。殆将其神乎。国子博士王遵曰。周书异起云。昭王时有圣人。出在西方。太史苏由曰。一千年后。声教当被於此。陛下所梦。必当是耶。帝信为然。即遣中郎蔡谙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同往西域。求迎佛法。往月支国。遇迦叶摩藤竺法兰二梵僧。带白氎画释迦像及舍利。并四十二章经。白马驮之。邀至洛阳。乃永平十年也。帝大悦。翻四十二章经。遂立精舍。号曰白马寺。以安邀之。此土有三宝名。自此为始也。

是时於此方  道法广兴布  五岳诸道士  六百九十人  佥议上疏云  莫信胡神说  圣上若信此  华俗尽归邪  彼我法真伪  愿须火试之  帝即颔其言  命集白马寺  尔时道士众  各赍道经来  分置於两坛  威仪甚严洁  舍利与经像  别安於道西  道众爇名香  绕坛而泣曰  我道之兴替  但在於今日  向天陈愿志  便纵火焚之  道经尽为灰  梵经完不烧  舍利直上空  放五色光明  映蔽白日光  旋环如盖覆  摩藤涌在空  广现诸神变  出大梵音声  叹佛功德海  又说出家德  诸善中第一  帝闻大忻悦  群疑亦皆息  尔时诸大臣  尊卑士女等  一千三百人  一时俱出家  彼诸道士众  亦顺伏出家

永平十四年辛未正月一日。五岳诸山道士朝正之次。相命曰。天子弃我道法。远求胡教。今因朝集。可以抗之。表曰。五岳十八山观太山三洞弟子褚善信等。死罪上言。臣闻。大上无形无名。无极无上。虚无自然。大道出於造化之前。上古同遵。百王不易。今陛下道迈羲皇。德过尧舜。而弃本逐末。求教西域。所事乃是胡神。所说不参华夏。愿恕臣等罪。听与试验。臣等诸山道士。多有彻视远听。博通经典。从元皇已来。大上群录。大虚符咒。无不综炼。达其涯极。或策使鬼神。或入火不烧。或履水不溺。或白日升天。或隐形不测。至於方术药饵。无所不能。愿得与其比校。一则圣上意安。二则得辨真伪。三则大道有归。四则不乱华俗。臣等若有所负。任听元责。如其可胜。乞除虚妄。勑书遣尚书令宋庠。引入长乐宫。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马寺。道士等置三坛。开二十四门。南岳道士褚善信。华岳刘正念。北岳桓文度。东岳焦得心。中岳吕慧通。霍山天目五台白鹿等。十八山道士祁文信等。都合六百九十人。各赍灵宝真文。大上玉诀。三元符等五百九卷。置於西坛。茅成子许成子老子等二十七子书。三百一十五卷。置於中坛。馔食奠祀百神。置於东坛。以佛舍利经像。置於道西。道士等以沉香为炬。绕于经而泣曰。臣等上启大极大道元始天尊众仙百灵。今胡乱中夏。人主信邪。正教失踪。玄风坠绪。臣等敢置经坛上。以火取验。欲使开示群心。得辨真伪。纵火焚经。经从火化。佛经俨存。舍利上空。放五色光。旋环如盖。遍覆大众。摩藤法师涌在空中。广现神变。于时天雨宝华。又闻天乐。感动人情。大众咸悦。皆绕法兰。请说法要。法师出大梵音。叹佛功德。亦令大众称扬三宝。说诸法要。止说出家其福最高。初立佛寺。同梵福量。时有司公杨城候刘峻。与诸宫人士庶等千余人出家。及五岳诸山道士吕慧通等。六百二十八人出家。诸宫嫔御等二百三十人出家。道士褚善信气咽而死。其中不顺而嚼舌自死者。五十余人。於是帝大悦。建寺十所。七所城外安僧。三所城内安尼。

自汉至於唐  贝牒多出来  译之成部帙  六千有余轴

西晋时。译经二百六十部。造寺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人。

东晋时。译经二百六十部。造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僧尼二万四千人。

宋时。译经一百一十部。造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僧尼三万六千人。

齐时。译经七十二部。造寺二千一十所。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

梁时。译经二百三十部。造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余人。

后梁时。造寺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二百人。

陈时。译经十一部。造寺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僧尼三万二千人。

元魏时。译经四十九部。造寺三万八百五十所。僧尼二百万人。

高齐时。译经一十四部。造寺四十三所。僧尼阙数周时。译经十六部。造寺九百三十一所。

隋时。译经八十二部。造寺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

自汉永平。至晋永嘉。止有四十二寺。及后魏都洛。造寺一千余所。后赵都邺。造寺八百余区。此等千六国。不无译经建寺僧尼之数。而僭伪故不录。又唐及五代。至大宋金阙录。然盛弘佛教。莫如唐宋金三朝。虽阙其录。例上可知矣。大藏音义序云。释佛一代经藏。始唱转法轮经。洎终谈大涅盘经。原始要终。总一百亿部。部中卷袟。倍蓰难算。自金棺匿曜。一千年后。适有罗汉闿士三藏除馑。并世角立。二门徒众互兴谤讟。相杀其师。自是厥后。魔外寔繁。侵损正教。於是沙竭大龙。寻佛遗嘱。悉赍经律。入安宫中。是为海藏也。尔后摩滕法兰等诸德。各将西竺龙藏之余。来翻东震。历代弘传。才四千四百余卷。并杂录传记。都计六百三十九函。噫。斯乃佛日余辉。觉海一滴也。如认纤尘为大地。指一草作须弥矣。又释氏会要云。肇自汉明丁卯之岁。终至于唐开元庚午之年。现流行世大乘三藏。总六百八十六部。合二千七百六十二卷。小乘三藏。总三百三十部。合一千七百六十二卷。已上都计四千五百七卷。

历代诸帝王  及与臣僚众  同心大弘阐  国泰亦身安  其有毁谤者  现世便招殃  后苦亦应大  悔之何所及

噫。如上所列历代诸国王公大臣。译经造寺。光扬圣化。普利群生。为若此也。若非受佛教勑弘法大士。恶能如是哉。其有毁而致殃者。哀哉。争不止其小惑。而婴大苦於长劫。如是等类。多载传记。不暇具录。今当略引一二示之。

魏武初敬重佛教。每引高僧。与共谈论。广设佛像。种种供养。有司徒崔浩。不信佛教。每与帝言。数加诽谤。帝以其辩博。故颇信之。向佛稍薄。帝后西征。至长安。入寺中观焉。沙门聚会饮酒。入其空。见有财产弓裘。及牧守富人所寄藏物。帝乃憎之。便下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勑四方。一依长安行事。如有容隐沙门。皆门诛之。又下诏曰。昔汉后荒信惑邪伪。以乱天常。由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鬼道炽盛。视王者之法蔑如也。自此已来。继代祸乱。天罚极行。民死略尽。五服之内。鞠为丘墟。千里萧条。不见人迹。皆由於此。朕承天绪。属当穷运之弊。欲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政。荡涤胡神。灭其踪迹。自今已后。若有事胡神者。及造其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皆由汉代刘元真吕伯强之徒。接乞胡之诞言。用庄老之虚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实。至使王法废而不行。世有非常之人。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诸有佛像及胡经者。皆击破焚爇。沙门无长幼悉坑之。是岁真君七年三月也。至十三年二月。发癞而殂。

周武欲毁佛教。有沙门名静蔼者。年德荣盛。道俗所归。闻之曰。既为佛之弟子。岂可见此湮没。坐此形骸。晏然自静。即上表抗之。帝虽纳其言。情决已定。故不用听。蔼遂入南山。石上书偈云。愿舍此身已。速令身自在。随有利益处。护法救众生(云云)。自割身肉。布於石上。引肠挂树。捧心而卒。又宜州沙门道积者。次出谏之。不用其言。遂与同志七人。於弥勒像前不食。礼忏终七日。一时同逝。齐承光二年春分。帝集沙门诏曰。朕受天命。宁一区宇。世弘三教。今并废之。然其儒教文弘政术礼义忠孝。於世有宜。故须存立。且真佛无相。遥敬表心。而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向信。倾竭珍财。徒有引费。故须除荡。凡是经像皆坏灭之。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并退还家。用崇孝治。朕意如此。诸德如何。于时沙门上统等五百余人。并相顾无色。俛首流泪而已。有慧远法师。遂出对曰。真佛无相。诚如天旨。但耳目生灵。赖经闻佛。藉像表真。今若废之。无以兴敬。帝曰。虚空真佛。咸自知之。未假经像。远云。汉明已前。经像未至。此土含生。何故不知虚空真佛。若不借经教自知有法者。三皇已前。未有文字。人应自知五常等法。当时之人。何为但识其母。不知其父。同於禽兽。帝无所答。远又云。若以形像无情辜之无福者。国家七庙之像。岂是有情而妄相尊事乎。帝不答此难。乃云。佛经外国之法。此土不须。故废之耳。七庙上代所立。朕亦不以为是。将同废之。远云。若以外国之法非此土所用者。仲尼所说。出自鲁国。秦晋之地。亦应不行。又以七庙为非。将欲废之。则是不尊祖考。祖考不尊。则昭穆失序。然则五经无用。前存儒教。斯言安在。若尔三教同废。将何治国。帝曰。鲁与秦晋。封疆乃殊。莫非王者一化。故不类佛经之难。远云。若以秦晋同遵一化经教通行者。震旦之与天竺。国界虽异。莫不同在阎浮四海之内。轮王一化。何不同遵佛经。而今独废。帝又无答。远云。退僧还家崇孝养者。孔经亦云。立身行道。以显父母。即是孝行。何必还家。帝曰。父母恩重。交资色养。弃亲向疎。未成至孝。远曰。若如来旨。陛下左右皆有二亲。何不放之。乃使长役五年不见父母。帝曰。朕亦依番上下。得归侍养。远曰。佛亦听僧冬夏随缘修道。春秋归家侍养。故目连乞食饷母。如来担棺临葬。此理大通。不可独废。帝乃无答。远因抗声曰。陛下今恃势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拣贵贱。陛下何得不怖。帝悖然作色。直视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远曰。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当共陛下同趣阿鼻。何乐之有。帝亦无答。但云僧等且还。於是毁诸寺庙。并赐王公。充为第宅。退僧三百万人。皆复军民。还归编户。融刮佛像。焚烧经教。三宝福财。簿录入宫。帝未盈一月。疠气内蒸。隐云阳宫。寻崩 唐冥报记云。死天元皇帝即位。诏集天下为俗僧尼。勑令剪发。留其须。前赐王公诸寺宇等。皆还取为寺。赐诸沙门住持。又出入宫。三宝财物。命造形像。各安邀之。一皆如旧。由是大教复行于世 唐冥报记云。隋开皇八年。京兆杜祈死。三日而还云。我见阎王。王曰。汝父作何官。答曰。臣父在周朝为司命上士。王曰。若然错追汝也。可速放还。又问。汝识周帝不。曰。我甚识之。王曰。可往看之。有吏引至一处。门窗椽瓦。并用铁作。於铁窗中。见有一人极瘦。身作铁色。着铁枷锁。祈见已泣曰。大家何苦如是。答曰。我信卫元崇言。毁於佛教。故受斯苦。礼曰。大家何不注引卫元崇来。答曰。我寻注之。然曹司搜求。乃遍三界。而云不见。若其朝来。我暮得脱。仍云。大隋天子。昔与我共食。仓库玉帛亦我储之。卿今若还。请以此事闻于天子。可为我作大功德救之。亦为元崇作福。早来相救。如其不至。解脱无期。祈还生具说。文帝闻之。出勑天下。人出一钱。用追福焉。

唐武宗。名炎。会昌五年。用赵归真刘元正等言。大毁佛教。诏天下。废寺院。其上州各留寺一所。上都下都每街留寺两所。各留僧三十人。天下所废寺院锢像。委[(臣*占)/皿]铁使铸钱。其莫铁像等。铸为农器。金银像等。烧付度支。衣冠士庶所有金银等像。勑出后限一月日。如违依禁锢法处分。其天下所毁大寺四千六百余所。兰若四万。退僧尼为民二十六万五百余人。至六年三月。帝遇一疾。喜怒失常。疾既笃甚。旬日之间。口不能言。宰臣请见不许。中外莫知安不。其月二十三日崩。时年三十三。宣宗即位。改无大中。诏所毁寺宇。如有宿德名僧。复能修创住持。遂诛道士刘玄正等十二人。於是邪风忽息。佛日重光。群盲有赖。帝德弥高。

后周世宗荣。现德元年乙卯。下诏。天下寺院。非勅额者皆毁之。计三万三百三十六所。毁像铸钱。废僧四万二千四百四十。尼八千七百五十六人。帝不久非常而崩。且彼魏武唐武及周世宗。灭大教已。寻得非常之疾。不待天年而殂。迹显传记。而无后世受罪之文。然例周武可知。又如经云。若人犯五罪者。於此命终。如矛离手。堕阿鼻狱。受无量苦。千万亿劫无有出期。何谓五。一出佛身血。二毁谤正法。三破塔坏寺。四杀阿阇黎。五破和合僧。於此五中。但犯一者亦堕。信斯言也。彼诸暗主。以炽然恶心。坏破塔寺。融刮佛像。焚烧经典。坑诸沙门。退僧为民。如是具造五逆。命终之后。不堕阿鼻受大苦恼。无有是处。呜呼哀哉。

又有臣僚谤毁。现招殃者非一。天台止观论补注引云。周相卫元崇。欲灭佛教。天和二年。上表云。唐虞之世。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灭。但利民益国。即称佛心。夫佛者。以大慈为本。终不苦役黎民。虔恭泥木。请造平迎大寺。容着四海万姓。不劝立曲。见伽蓝偏安二乘五典。平迎寺者。无间道俗。罔择冤亲。以城隍为塔寺。即周帝是如来。用郭邑作僧坊。私夫妻为圣众。推令德作三纲。遵耆年为上座。选仁智充执事。求勇略作法师。是则六合无怨纣之声。八方有歌周之咏。飞沉安其巢穴。水陆任其长生。都上一十五事。上表后。身生恶疮遂亡。冥报记云。傅奕自武德初。至贞观十四年。常排毁佛僧。其年秋暴卒。配入越州地狱中。司徒崔浩佐魏武。毁灭大教。竟具五刑而死。堕拔舌地狱。珠琳传云。东晋大元十九年。道安法师。於襄阳西都。铸成丈八无量寿佛像一躯。颇有灵感。周武灭法时。襄州镇将孙哲志不信法。先欲毁此金像。邑中士女哀呼盈路。哲见道俗叹惜。瞋怒弥盛。逼啧侍从速令摧碎。先令一百人以绳系头。挽牵不动。谓不用心。杖监事者。更加一百人。牵之不动。又加三百人。不动如故。复加五百。牵引方倒。声振地动。人皆悚栗。哲独喜踊。即令融毁。扬声唱言快。事毕还归。才可百步。忽然落马失音。直视四支不举。至夜便卒。众咸悦。吏部侍郎韩愈谏佛骨疏云。佛如有灵。能成祸福者。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以此奏闻。上怒甚。将抵以死。给事中崔植洎诸谏官皆上疏论救。自亦悔责乞罪。乃赐宽容免死。而远逐潮州。如是等类。罔知其数。

法住於世间  一万二千年  正像各千岁  末法一万年  中分五牢固  各历五百年  机根渐变移  法亦随减灭  第一解脱牢  此时人根利  会正取道易  与佛世无异  二名禅定牢  人根稍微劣  久久习禅那  乃得三达智  三曰多闻牢  情识渐愚钝  虽得多闻法  慧择未能明  四称塔寺牢  人争起佛庙  处处设道场  修证者万一  五为斗诤牢  但诤论诸法  未了深密义  憍己愌愌他宗

宣律师曰。佛之灭度。初千年为正法者。谓会正成圣。机悟不殊故。第二千年为像法者。依教修学。情识渐钝。会理□阶。摄净住持。微通圣旨。然於慧择。未甚修明。相似道□。故名像法。第三千年后为末法者。初基至万年。定慧道离。但弘世戒。威仪摄护。相等禅踪。而心用浮动。全乖正受。故并因之为末法也。善见婆娑论云。正法千年。像法亦尔。以度女人故。正法减五百年。若女人能遵八敬。如法行道。则正法住世。还得千年。又云。佛法住世一万年。初五千年出家修道。得三达灵智。后五千年出家修道。不得三达灵智(云云)。言尼行八敬者。一者比丘持大戒。比丘尼当从受正法。不得轻慢调戏。二者比丘持大戒半月已上。比丘尼当礼事之。无乱新学之意。三者比丘比丘尼不得并居同止。四者自相检校。若有邪语。受而不报。闻若不闻。见若不见。五者自省过恶。不得高声大语。现其欲态。六者与比丘但问经律之事。不得共说世间不急之事。七者若犯法律。当於半月诣众忏悔。八者比丘尼虽百年持大戒。当处新受大戒比丘下坐。谦敬作礼。若比丘尼尽寿能持此八敬法。则正法住世。还得千年矣。

最后五百年  亦有修证者  自后至万年  多修无一得

法华经中。普贤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若有四众。欲修习是法华经。於三七日中。应一心精进。满三七日已。我当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菩萨。现其人前。而为说法。是人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名为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云云)。是知末后五百年中。亦有修证者。此五百年。即末法之初。妙胜定经云。佛去世后。一百年时。十万人出家。九万人得道。二百年时。十万人出家。一万人得道。乃至五百年时。十万人出家。一人得道(云云)。又月藏经云。我末法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得者(云云)。由此观之。末法之中。假使多修。而少有现证者。但是种未来之因而已。

此时所生人  福薄障浓厚  多行不善事  死当堕恶道  虽是依教人  其心贪利养  曾无一念信  法岂染其神  譬如师子虫  乃自食其肉  法中人亦尔  依之还自破

七梦经云。师子死经多日。众兽犹生怖畏。皆不敢近。多日之后。身中自生其虫。食尽师子肉也。如来出世。外道归伏。犹如师子游行无畏。众兽潜伏。如来灭后。所遗教法犹如师子死后之身。多日众兽怖畏。不敢复近。喻佛正法。一千七百年内。外道天魔无能毁坏。多日之后。师子身中生虫。自食师子肉尽者。喻佛灭后一千七百年后。佛之弟子破戒恶行。自破佛教也。

又有天魔王  作佛弟子形  现怪而惑众  毁佛赞魔法  佛法迸其心  弃之如脱屣  魔法顺於情  从之如渴饮

楞严经云。是十种魔。於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自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又涅盘经云。末世魔属。现比丘罗汉等像。混坏正法。非毁戒律。

佛灭七千年  人寿止三十  从兹到十岁  三灾次第起  饥劫诸谷灭  何处得精味  人唯煎骨饮  饥羸多灭亡  病劫非人盛  吐毒如猛焰  遇者即殒命  尸通一天下  刀劫人多恚  随执皆成刃  父子互相残  人氏皆略尽

瑜伽论云。人寿三十岁时。有饥俭灾。此时人多行恶。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精妙饮食不可复得。唯煎朽骨。共为燕会。若得一粒稻麦粟稗。重若末尼。坚藏守护。彼诸有情。多无气力。蹎僵不起。亡没欲尽。如是俭灾。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息。人寿二十岁时。有疾疫灾。是时人民多行不善。具诸过故。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輙命终。难可救疗。都不闻有医药之名。死立略尽。如是病灾。经七月七日七夜方息。人寿十岁时。有刀兵灾。尔时有情以业力故。父子兄弟互相不知。各起猛利杀害之心。随执草木瓦石皆成锋刃。更相残害。如是刀灾。经七日七夜方息。无灾过后。此阎浮中。存万余人(云云)。婆娑论云。有能一日一夜持不杀戒。不逢刀兵劫。若以一阿棃勒果。奉施僧众。不逢疾疫劫。若以一抟食。施诸有情。不逢饥馑劫(云云)。今释尊出世。当人寿百岁时。自入灭已来。至今大元天历戊辰之年。二千二百七十七年矣。更历四千七百二十三年。人寿止三十也。所以然者。过百年减一岁。过千年灭十岁故。

经像虽存世  无一崇奉者  比丘行俗行  圣贤亦不兴  尔时像自頺  经尽归龙宫  唯有弥陀法  百年留世间  导诸有缘众  尽生极乐国  是知弥陀佛  悲愿最深切

正像法时。人心纯质故。多有圣贤。化作凡形。和光同尘。弥法利生。至於末法之末。人多謟谀。背正向邪。无受化者。是以圣贤隐而不现。婆娑论云。佛灭一万年后。像自頺落。经归龙宫。诸比丘众同於俗流。但袈裟剃发而已。又无量寿经云末世。法灭流入龙宫。特留此经百年在世。接引众生往生彼国。已上略示一代起尽大纲。此下粗述劝诫之意。

咄我等众生  无始业障浓  晚生浊恶世  闻法不生信  虽然亦可快  幸及未坠时  人身固难得  作男子亦难  出家最甚难  闻法难复难  如今获四难  此诚非小缘

言人身难得者。如经云。如人乘舟入於大海失针。於中觅之不得。后复行舟。忽得其针。得人身难复甚於此。言丈夫难得者。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男子身。故我释尊行菩萨道时。值七万五十佛。常修梵行。乃离女身。又如此方善妙尼。欲离女形。二十七生每舍其身布施众生。乃至供养三宝。逮最后生。犹未舍女身。而证初果。由是观之。丈夫难得。何所疑哉。言出家难得者。众生多劫轮回六趣。备受诸苦。良由无始贪爱所缚。贪爱之本。乃是妻子。若无妻子。烦恼则除。可易出世矣。昔齐高氏见负炭兵。形容憔悴。悯其辛苦。劝令出家。唯有一人乐去。齐王叹曰。人皆有恩爱眷属。故未能脱去也。且如早出家者。尚退还为俗业者多矣。出家为难。理可知也。言闻法难者。经云。如一眼龟潜於海底。过一百年。涌出水面。意值浮木。欲转其报。而木西浮。龟或东出。南浮北出。如是相差未适遇。则复沉海底。又过百年。出海亦尔。如是展转至无数劫。闻佛法难。倍过於彼。噫。如上所引四难。则难中之难。而今我等既获免之。踵乎释门。实为万幸。宜各发勇猛心。护浮囊。越大海。登彼岸。莫作宝山空手之悔尔。

劝诸新学辈  应生忻庆心  又念无常身  犹如石火光  井枯鱼少水  象逼鼠侵藤  念念命随减  嗅吸安容保  时时慎三业  莫与恶相交  归依三宝戒  五戒与八戒  十重六八轻  乃至八万戒  虽未具坚持  但可日诵念

出曜经云。是日已过。命则减少。如小水鱼。斯有何乐(云云)。井譬人身。水譬日。鱼犹人命。枯与小譬无常也。又宾度卢为优陀迎王说法经云。昔日有人。行在旷野。逢大恶象。狂惧无依。见一丘井。即寻树根。入藏井上。有上白黑二鼠。牙啮树根。此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三毒龙。旁畏四蛇。下畏三龙。所攀之树。其根摇动。其上有蜜。三两之滴。堕其口中。于时树动。敲坏蜂窠。众蜂飞散。[口*(一/巾)]螫其人。野火复起。来烧其树。大王当知。彼人苦恼不可称计。得味甚少。苦患甚多。野喻生死。人喻凡夫。象喻无常。井喻人身。根喻人命。白黑二鼠喻於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减。四蛇喻四大。蜜喻五欲。蜂喻恶觉。火喻老迈。三龙喻三恶道。言三业者。身口意也。一切罪善无非三业所造。谓身杀盗淫。口妄绮两恶。意贪瞋痴也。纵三业则十恶。慎三业则十善。恶则三涂苦报。善则人天乐报。亦是出世成佛之因。言三归者。归依十方三世一切常住佛法僧三宝也。三宝有三种。谓同体别体住持等也。同体者。谓於一真如上。说为三也。一者真如是觉性名佛宝。二者真如有轨持义名法宝。三者真如有和合义名僧宝。别体者。小乘则说丈六金身是佛宝。四谛十二因缘生空是法宝。四果缘觉是僧宝。大乘则说三身如来是佛宝。二空教是法宝。三贤十圣是僧宝。住持者。金木塑画是佛宝。三藏文句是法宝。剃发染衣是僧宝。然其本是一。若凡夫发心归依者。无如别体三宝。何谓。若归佛时。应念法报应三身。一体无别。是大慈父。能拔众见一切苦恼。与无量乐。归法时。应念经律论三藏。大小无差。是好良药。能疗众生三惑之病。证涅盘乐。归僧时。应念圣贤凡三类。高下无间。是大福田。能去众生贫穷困苦。与诸福乐。言圣贤凡者。若大乘。则自等觉降初地名圣。向行住名贤。十信及五品名凡。若小乘。则支佛及四果为圣。七方便为贤。亦名为凡也。大方便经云。三宝为所归者。以救护为义。譬如有人有罪於王。投向异国。以求救护。异国王言。汝来无畏。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相救护。若诚心三宝。更无异向。不违佛教。魔王邪恶无如之何。又折伏罗汉经云。昔忉利天子寿命垂尽。五衰相现。观寿终后。堕猪胎中。愁闷不乐。有天告之。佛能脱卿之罪。即到佛所。作礼未问。佛告天子。一切万物皆归无常。汝素所知。何得忧愁。天具白佛。佛言。欲离豚身。当诵三归。即从佛教。晨夜自归。七日寿尽。下生维耶离国。作长者子。在母胞胎。日三自归。始生堕地。亦跪自归。举家深怪。谓之荧惑。意欲杀之。唯父有识曰。此儿者非凡流也。世人百岁。尚未晓自归三尊。况初堕地而能称南无佛耶。好视养之。儿年七岁。告父母曰。我欲供养佛僧。父母异而诺之。营办供具。佛及众僧来应儿供。而为说法。儿及父母皆得阿惟越致(云云)。

言五戒者。一不杀。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也。言八戒者。前五如上。更加三。谓一过中不食。二不着华鬘璎珞。不坐高广大床。三不自作歌舞伎乐。故往观听也。言十重者。一杀。二盗。三不净。四妄语。五酤酒。六说他过。七自赞。八贪。九恚。十谤三宝也。言四十八轻者。一见和尚阿阇棃乃至同行。应起迎礼如法供养。二不得故饮酒。亦教人饮。三不得食一切肉。四不食五辛。五见犯戒者教令忏悔。六见大乘法师自远方来。迎请供养。三时说法。七有讲法处。悉往听受。八见诸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九不得心背大乘受持二乘。十不得畜刀杖弓箭等斗战杀生之具。如是十戒应当学。复次一不得为利故入军阵中往来。二不得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盛尸之器。三不得谤他善人乃至国王大臣言犯逆重。四不得放火焚烧山泽。五佛弟子乃至一切怨亲。应教受持大乘经律。令发菩提心。六先学大乘。见新学菩萨来求经律。应如法说。七不得亲近国王大臣。恃作威势。横取钱物。八日夜六时受菩萨戒。若不能解戒律因缘。不得为人作师授戒。九见持戒比丘。不得欺谤。十常行放生。见杀生人。方便救护。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如是十戒应当学。复次一若人杀我父母兄弟。不得加报。二不得自恃聪明豪富。而不谘受先学法师经律。三自解经律。有新学菩萨来问。不得以轻慢恶心而不好答。四不得置佛经律。反学邪见外道俗典障道因缘。五为说法主乃至僧坊主。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六先在僧坊中住。乃至大众中住。有客菩萨比丘来。应起迎来送去种种供养。又若檀越来诸众僧。僧坊主应先差送客僧。七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八若请僧求愿之时。当次第请。不得别请。九不得为利故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吉凶。一切咒术工巧等。十不得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之事。如是十戒应当学。复次一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卖佛菩萨形像。及卖经律。当教化取物赎之。二不得以轻秤小斗诳人取物。又不得长养猫狸猪狗。三不得观男女等斗及军阵兵将等斗。亦不得听琴瑟箜篌技乐之声。又不得樗捕围[其/水]六博等戏。乃至爪镜杨枝而作卜筮。诸恶技术。四护持禁戒。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护浮囊。自知我是未成之佛。五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又愿得好师善友。教我大乘。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念念不去心。六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诸佛经律。与诸女人。作不净行。宁以铁纲。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宁吞热铁。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受信心檀越百味饮食。乃至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七常应春秋头陀。冬夏坐禅。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此十八物。常随其身。若头陀坐禅时。莫入难处。谓恶王土地。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劫贼毒蛇等。八应如法次第坐。不问老少贵贱。先受戒者前坐。后受戒者后坐。九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佛塔。一切行道之处。又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死亡之日。一切斋会。乃至水火难。罗剎难。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痴。皆应读诵说此经律。如是九戒应当学。复次一与人授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无根二根。乃至一切鬼畜。但解法师语者。尽得受戒。唯除七遮七逆者。又出家者。不得礼拜国王父母六亲。二不得为名闻利养故。诈现解一切经律。故与人授戒。三不得於未受菩萨戒者前。外道邪见人前。说此大戒。唯除国王。四若受正戒。故毁犯者。不得受檀越供养。亦不得行国王土地饮国王水。何者。此人法中大贼。畜生无异。木头无异故。五受持大乘经律。剥皮刺血折骨书写。乃至木皮纸绢竹帛亦得。常以七宝香华。如法供养。六见一切众生唱言。汝等尽应受三归十戒。乃至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七常行教化。入檀越家。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置高座上坐说法。诸人下坐听受。八不得故作破法者。不听我四部弟子出家行道。亦不听造建形像佛塔经律。九不得为名闻故。於国王百官前说佛法戒。横与犯戒者作系缚事。若闻外道恶人诽谤佛戒。如以三百矛刺心。宁自入地狱百劫。不闻一恶言破佛戒之声。如是九戒应当学(云云)。已上十重及四十八轻。出梵网经。又有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三千威仪戒。八万细行戒。如是众戒。三聚为总。所谓一者摄律仪戒。谓恶无不离。二者摄善法戒。谓善无不积。三者摄众生戒。谓生无不度也。此等诸戒。初心凡夫难可具持。况今持戒坚固已过七百八十有余年矣。以故时浊根劣。障浓信薄。持戒势难。虽未具持。但诵亦可。抑又唯持三归五戒。尽寿不破则大佳。不然七日乃至一日亦得。何者。如观无量寿经云。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命终即往极乐世界中品中生。又如上所引忉利天子。七日诵三自归。转劣获胜故也。所言戒者。禁也勒也。谓禁情欲。如猴带锁。勒身口。如马着辔。智度论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怖畏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三恶道中。戒为桥梁。五怖海中。戒为大船。又华严经云。如人欲成家宅。先整其基。菩萨亦尔。欲修万行。先净尸罗。萨波多论云。初受戒人。与佛齐等。有经云。受戒之人。於六道中。随所生处。皆辄为王。又云。坐受立破。犹胜不受。是以戒之功德不可具陈。广如梵网楞严等经。及诸毗奈耶中说。若欲委知。请寻详之。

布施及安忍  精进修禅智  读诵书经论  礼念佛菩萨  或修营佛庙  或造建僧坊  或塑画圣形  或修古经像  或歌咏三宝  或扫塔献华  或烧香然灯  或作乐供养  或奉养师亲  或行世仁义  或敬老慈幼  或悲诸有情  或随喜他善  或谦心软语  随宜但行一  亦当成佛道

言布施者。梵云檀。有三种。谓身命财法也。所言身命施者。头目手足。除得忍菩萨。余所不能。故身子至第六心而退也。言财施者。奴婢象马及诸珍宝等。此则不在多少。但随分尽情耳。故贪女施两钱。现作王妃。老母施臭米汁。即生天上。有云。舍身犹属财施。言法施者。若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若从经论中闻。以清净心。为人演说。皆名法施。若以财施比法施。则千万亿分不及其一。故金刚经云。若人一日三舍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经无量劫。以身布施。若人持此经。乃至一句为人演说。其福胜彼。言安忍者。梵云羼提。谓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也。忍有二种。谓生与法。生谓外人瞋骂打害等。法是寒热风雨饥渴老病等。於此二境。心安不动。如富楼那修思。若有来骂者。喜不加拳。若遇拳之者。喜不加杖未。若遇杖之者。喜不加刀刃。若遇刀害者。自念我欲早离五阴毒身。赖有善友。断我苦本。可不珍重。如是操心。则非但断怨。福智弥高矣。故永嘉云。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云云)。

言精进者。梵云毗离耶。谓勤行善法。不自放逸也。精进有二种。一身。二心。谓塑画圣容。书写经典。礼诵讲说。修诸善法。无有休息。是为身精进。勤行善道禅定智慧。心心相续。无有间断。是为心精进也。由此毗离一度力故。五度方圆矣。如释尊行因之时。七日翅足。功超弥勒。良由於此。故经云。未有一法从懈怠中生(云云)。

言禅者梵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禅有二种。谓世与出世。言世间禅者。谓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禅也。出世间禅者。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乃至三明六通。此则二乘共禅。如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诸佛不动等百二十三昧。是则诸佛菩萨所修禅也。不与凡夫二乘共也。夫禅之所以为功用者。静诸杂虑。制心一处。见性成佛尔。三世诸佛一切菩萨。莫不皆从此门而入。故先德云。纵经万岁修诸散善。不如一食顷安心静虑(云云)。抑若论其邪正及修观方便者。似乎文烦。故不录示。若要详之。请览天台摩诃止观论。於中广说禅门修行之相。拣邪正。晓偏圆。坥然明白。如指诸掌。

言智慧者。梵云般若。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智慧有三。一者求声闻智。谓从初四念处。因观四谛。乃至证无生智。二者求缘觉智。谓观十二因缘。觉悟无生。三者求佛道智。谓菩萨从初发心已来。勤行六度。破魔断结。终成正觉。乃至入於无余涅盘。若菩萨以清净心。修此三种智慧故。名为般若。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云般若为诸佛之母。又此般若生佛共有。但由迷悟。且分高下。苟知斯理而研心。则即显本有平等大慧。是则宁有生佛之异乎。故净名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有云。若菩萨不闻般若。则去佛道远。虽在凡夫。学般若者。则得名为来成之佛。夫菩萨万行。不出六度。於此六度。般若为总。苟修般若。已具行於六度万行。佛言。若说六度功德因缘。穷劫不尽(云云)。

言读诵经论者。一代教中。有经律论三藏。於中亦有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也。佛境本无二三大小差别。随顺群机。故兹尔耳。且如来出世大意。欲令众生皆入大乘。而有小机。不能预大。为此自说三乘。使得小益。渐引入大。故法华经云。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惟诸行者当知此义。在经若论。莫拣大小。随其所堪。皆应受持。呜呼。今之学大乘者。但见般若方等部内融通之语。及与叹大斥小之文。未深如来逗机设教微密之旨。竖大慢幢。非诃小乘。稍似不通。何者。方等部内叹大斥小者。诸二乘人取小为足。不能回转。如来将欲令其耻小。故斥之。令其慕大。故次之。令其入大。故次说般若。融通淘汰。如是节节点检警策。引入一乘。当知弹斥但被当机。非关后世初心凡夫。若此小法无益於物。佛灭度后。迦叶阿难经集之次。何不遗舍。而收集之。合置一藏耶。抑如佛世当机。尚有利钝。利者顿入於大。钝则由小入大。由是之故。教存大小。况今末代禀教行人。宁无优劣。是以优其乐大。劣则从小。各有所宜。理无防碍。何用非之。且小乘之所以为过者。但着小忘大而已。苟回心而向大。则何过之有。如长者诲儿以半字。必有由也。果如彼之所诃。行不由往。直行大道。莫幸如也。然若普天之民。纯是君子。诚可尔也。若杂野人。岂其然乎。何者。若使野人行於大道。犹驱麋鹿游於城市故也。由是机教相差。益安在乎。或复有人引经云。唯诵不解。则为谤法。如役虚碓。竟无所益。如此局说。何足为信。夫人有愚智。智人取义。愚者守文。虽是智人。苟不用心推求。未能达於深理。谓但诵文亦胜故懒寻其玄义。是以如来别诫此人。故曰云云。非是通诫痴冥之者。如此痴人尚不能知丁一之字。况云晓了玄微之趣。是人难教回心向道。虽回向道。读诵亦难。是以但诵亦自为善。大圣必喜。宁加叹美。奚敢责之令其失意。若通诫者。是人於法永无缘分。长流恶趣。无有出期。然则孰谓如来是正遍知。兴平等慈。以大方便。普导群盲者也。此等痴人亦有可责之时。谓虽未了其义。若读诵熏心。月积年深。则功熟意通。妄谓发真。即生取着。滞而不转。应当此节方可警之劝令进趣。不可非时责之诫之令生退屈。是人现世功虽未成。善萌已作。必渐滋长。后世应为聪慧之人。今之智者。亦应夙世唯诵愚人。此语非从臆说。布在经论可见。若以不解为罪者。如陀罗尼。义不可识。何但诵而罪灭福生耶。又传记中。有寻行数字而发慧者。至於雉子。粗闻而转为法师。蚖蛇蚌蛤蒙熏而脱报。如是之类。亦能晓其旨趣乎。凡修道者。当知此意。莫论教之大小。人之贵贱。若男若女。在家出家。若老若幼。若智若愚。若解不解。若精未精。若多若少。若长若短。但随分读诵。则功不唐捐矣。功成早晚。由人勤怠耳。又复为人师者。若不随怀乐而道之。则奚以异於将其方本逗圆孔耶。是谓盲跛师徒。二俱堕落也。读诵自利也。解说书写利他也。二利兼修。乃名菩萨。又五种行中。解说书写功德无胜。学者知之。

言念佛菩萨者。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其数无量。名亦不同。若总念者。境宽心散。三昧难成。应随有缘一佛一菩萨。专心礼念。则感应易成。即见真身。闻法悟道。普见十方无量诸佛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若於现世。未得亲睹。后世随意必生其处。亲承供养矣。故净土论云。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无异。以同一法性故。是以念一佛时。即是念一切佛也。(云云)云何得知有缘者。谓若从善友闻。若从经中见。随所见闻。即附信心者。是大抵众生多障故。修诸道业。而中废颇多。唯念佛者。万不漏一。譬如世间薄德之人。借王力。则在在所往。无陵犯者。所须无乏。身心无畏。念佛者亦尔。由佛摄故。天魔外道不能恼乱。障灭智增。世世所生。常在佛前。故五停心法云。多障众生修念佛观。又经云。静心念佛。五体投地。则成天业。散心称念。低头举手。则成人业。自是不复堕三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最后遇佛。证得妙果。言修营佛庙造建僧坊者。安佛舍利及圣形像之所。谓之佛庙。众僧经行坐卧之处。谓之僧坊。若人敬重三宝。若新造立若修故。所获功德不可限量。毗波沙论云。比丘经营精舍有五事。一为报佛恩故。二长养佛法故。三为灭凡劣众自贵高故。四为将来弟子折伏憍豪故。五为发起将来福业故。贤愚经云。须达长者最少女子。端正无比。为国王妇。后乃怀妊。生卵一枚。寻即开敷。生十男子。形貌端正。勇壮非凡。长者异之。将诣佛所。佛为说法。母及十子证阿罗汉。阿难问彼宿因。佛告阿难。过去毗波尸佛灭后。分而舍利起无量塔。中有一塔。将欲崩坏。有一老母。而修治之。有十年少。因行遇见。即共修治。从是已来。不随恶道。天上人中。恒与俱生。受福快乐。今遭我故。出家得道。又百缘经云。过去维卫佛灭后。末法之中。有一人。行见佛塔小有破落。和泥补之。并买金薄而以涂之。从是已后。不堕恶道。天上人中。身常金色。最后生於迦罗卫城一长者家。身亦金色。世所希有。身光所照。皆作金色。年渐长大。求佛出家。得阿罗汉。又法句喻经云。佛在世时。有一罗汉。持佛发爪。至罽宾国南山中起塔。常有五百罗汉。晨夕绕礼。于时山中有五百弥猴。见僧绕塔。即共负石学僧作塔。绕之礼拜。时因天雨。山川暴张。众猿一时没水而死。生忉利天。寻诣佛所。闻佛说法。五百天子一时皆得须陀洹道(云云)。且此所引一二之缘。乃是少分结缘之者。如此微缘。感报尚尔。奚况始发善心。全办经营者乎。又彼众猿学僧戏作。转报证道。尤可悚然。况复为人诚心施作。所获功德曷胜言哉。

言塑画圣形者。夫真佛无形。而假立形像。归依求愿。似如颠倒。然取相凡夫不可向空兴敬。故须借像表真。如祈雨者作草龙而祷之。则真龙降澍。建假像而敬之。则真佛垂应。安用以真假为分别乎。如优陀迎王经说。世尊升忉利天。优陀迎。王心怀渴仰。雕栴檀造其像而供养之。世尊降来。像起出门。祇迎真身。让云。我当不久入灭。像自久住於世。福利一切。吾敢及仁像。即果其言而先入门。佛因为说造像功德。乃云。若人造佛形像。功德无量。世世所生。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福快乐。身恒金色。眼目清净。面貌端正。诸相具足。若生人中。常生帝王大臣长者贤善之家豪尊富贵。若作帝王。王中特尊。若作轮王。王四天下。若生天上。天中最胜。乃至得作六欲天王。於六天中。最为第一。若生梵天。常为诸梵之所尊敬。最后得生无量寿国。於诸菩萨亦为第一。又云。若人临终语人造像。乃至大如[麸-夫+广]麦。是人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又有经云。修故胜於新成(云云)。是以昔有贫女。补小缺面。世世面为金色。富乐自在。於末后生。遇佛证果。又有长者。治一破指。生生指放灯光。尸宝常随。无所乏短。终值於佛。出家得道。噫。如是所作甚小。而获益之大者。盖投种於无上良田之然也。古所云。春种一粒谷。秋收万颗子。斯之谓欤。

言歌咏三宝者。经云。娑婆众生耳根利故。以音声为佛事。是以歌咏之时。非但自心益生虔敬。亦令幽显一切视听生欢喜心。增发道意。自他兼利。功莫大也。

言扫塔功德者。菩萨本行经云。过去定光佛灭后。正法末时。有一贫人。卖薪自济。向泽采薪。遥见泽中有一塔寺。即至其所。瞻睹作礼。唯见鸟兽止宿之处。草木荆棘不净满中。绝无人迹。无供养者。贫人见之。心用怆然。而不晓知如来神德。但以欢喜。诛伐草木。扫除不净。作礼而去。以是因缘。命终之后。生光音天。受乐无量。尽其天寿。而复百反作转轮王。王四天下。轮王福尽。常为国王大姓长者。财富无量。容貌端正。见者爱敬。若欲行时。道路自净。虚空之中。雨散众华。如是受报。经九十劫。最后身值释迦如来。出家得道。今婆多竭利尊者是。又阿含经云。若人扫满阎浮提地。不如扫佛塔一牛卧地。有云。命终直往安乐世界(云云)。

言献华功德者。百缘经云。过去维卫佛遗法之中。有一人。行到塔上。见有萎华尘土污坌。即取拂尘。还用供养。以是因缘。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常生人天。身体柔软。颜色鲜泽。财富无量。有大威德。终值释尊。出家得道。今威德比丘是。拂尘古华而供养者。所感若斯。何况特造而供者。其福莫论。

言烧香功德者。百缘经云。过去毗婆尸佛灭后。遗法之中。有一人。入佛塔中。以栴檀香烧之。供佛舍利。以是因缘。九十一劫生人天中。容貌端正。身诸毛孔。出栴檀香。终乃值佛。得阿罗汉果。今栴檀香比丘是。

言然灯功德者。贤愚经云。舍卫国中。有一女人。名曰难陀。贫穷孤独。乞丐自活。见诸国王大臣争供养佛。心自念言。我宿何罪。生处贫贱。虽遭福田。无有种子。后报可知。感伤自博。寻欲设供。竟日乞求。唯得二钱。持诣油家。将用买油。足成一灯。持向祇桓。佛前然之。因发誓愿。今我来世得智慧灯。灭一切暗。作是愿已。礼佛而去。以重心故。於众灯中。明好独朗。至晓天明。目连当欲灭之。尽力不能。佛见语言。此是发大心人所施之灯。非汝声闻所能倾动。正使汝注四大海水。及以毗岚猛风。亦不能灭。至晓。难陀来诣佛所。佛与授记。汝於来世。过二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灯光王。十号具足。难陀欢喜。出家为尼。为众所仰。又譬喻经云。阿那律尊者。过去身为劫贼。入佛塔中。欲盗物时。塔中像前然灯欲灭。以箭正明。见像严丽毛竖。自念。他人尚能舍物求福。我云何盗。便舍而去。以此九十一劫恒生善处。渐舍诸恶。福佑日增。终得值佛。出家证果。天眼第一。能见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大论云。但施灯烛。生六天中。身常光明。

言作乐供养者。百缘经云。迦毗卫城中。有一长者。其家巨富。财宝无量。其妇怀妊。十月满足。生一肉端。谓为非祥。便往问佛。佛语长者。但好养育。长者闻已。欢喜而退。到七日头。肉端开敷。有百童子。端正殊妙。年渐长大。兄弟百人。投佛出家。一时俱得阿罗汉果。大众见已。问佛宿因。佛言。过去毗婆尸佛灭后。有王起塔。安佛舍利而供养之。时有同邑一百余人。作诸伎乐。供养彼塔。以此因缘。九十一劫得生人天。受福快乐。今值於我。出家证果。

言奉养师亲者。世间深恩。无过父母。出世大恩。莫先师长。故佛言。无佛世时孝父母。则等供佛福。又堕蓝本经略要云。若人为求福。常行於布施。金钵盛银粟。银钵盛金粟。金鼎具百味。宝床敷卧具。象马及车乘。众宝以庄严。如是等物数。各八万四千。以用布施人。所获福无量。不如以一食。施一求道人。饭百求道人。不如一初果。饭百初果人。不如一二果。饭百二果人。不如一三果饭。百三果人。不如一四果。饭百四果人。不如孝父母。又弥勒菩萨劝孝偈云。堂上有佛二尊。懊恼世人未识。不用金彩妆成。非是檀香雕刻。祇看现世爷娘。便是释迦弥勒。若能供养得他。何用别作功德。乃至云。在生甘旨无亏。死后不须追忆。君能如是用心。天地龙神佑翼。又报恩经云。父母者三界最胜福田。又毗奈耶云。佛听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不然则得重罪。又云。佛听纵极破戒。应供养父母及亲教师轨范师病人等。又云。出家人若供养父母者於三衣外自余物。或从施主乞。或从僧得利或僧所常食之分。减半供给。若常乞食。亦与己所满腹食肉。听取其半济其父母。又不思议光经云。若以种种饮食及诸珍宝。种种供养。非报父母恩。若能引道。令向正法。乃名报恩。又慈悲忏经云。师长之恩。过於父母。何者。父母虽爱其子。不能令出三界樊笼。师长教之以善。令离三有趣向菩提故尔。传曰。昔有三州之人早失其父者。以一无子老人共为父。至诚奉孝。现感天神之佑。五郡之人丧其母者。以一无子老婆共为母。尽心终孝。现蒙国君之赏职。噫。以他人假为父母而事之。其验也若此。奚况於己受生父母。承顺孝养。其福可胜言哉。又有抱竹而泣。雪里笋生。敲氷而哭。水上鱼踊。此亦孝诚之至也。由此观之。师与亲不可遗也。

言行世仁义者。夫仁义乃诸善之本。三王五帝之道。不踰於此。孔孟之得圣贤名。亦由此而已矣。世道称五常。出世法名五戒。名异义同。故知人王法王之道。俱不越仁义也。

言敬老慈幼者。亦仁义而已。可以意得。谓敬则义。慈是仁也。故仲尼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则天下可运於掌。至於内教亦然。敬事先德而受教。慈育后生而诲进。如是相传不已。则普天之民。可以为道矣。大论云。昔有鸟名迦频阇罗。有二亲友。一者大象。二者弥猴。共在毕跋罗树住。自相问言。我等不知谁应为大。象言。我昔见此树。在我腹下。以此推之。我应为大。弥猴言。我曾蹲地。手捉树头。我应为长。鸟言。我於毕跋罗林中。食此树果。子随粪出。此树得生。我应最大。鸟复说言。先生宿旧。礼应供养。即时大象背负弥猴。鸟在猴上。周游而行。一切禽兽见而问之。何以如此。答云。恭敬长老故也。禽兽受化。皆行礼敬。不侵民田。不害物命。国人亦效。皆行礼敬。自古及今。化流万世。国土大平(云云)。於戏。其在鸟兽。敬长遵礼。况居人数。可得心行纵逸乎。外书曰。正己而天下正。斯之谓欤。

言悲诸有情者。菩萨万行。悲心为始。故华严经云。因於众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又堕蓝本经云。若人饭百辟支佛。不如饭一佛。饭百佛不如有人作佛塔。若复有人。但能发心归命三宝。胜上众善。又上所列布施等善。不如有人受持五戒。持戒不如慈心悯伤众生蠕动之类。诸经杂要云。若人舍阿僧祇身。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声闻。不如有人施畜生一口饮食。乃至施与蚁等悲田。其福最胜。如舍利弗。以一饭上佛。佛回施狗。而问舍利弗。汝以饭施我。我以施狗。谁得福多。舍利弗言。佛施狗得福多。又宝积经云。妙庄严忍世界众生。悉皆具足一切安乐。若有众生。於彼国土。亿百千岁。修诸梵行。不如此娑婆世界一弹指顷。於诸众生起慈悲心。所获功德。倍过於彼。又优婆塞戒经云。若或田仓多有鼠雀。犯暴谷米。但作是念。如是鼠雀。因我得活。念已欢喜。无触恼想。当知是人得无量福(云云)。凡求佛道者。应当如是学。

言随喜他善者。一切众生。无始劫来。系於六趣轮中。受无量苦。未得解脱者。但由嫉妬心强。破障他善故也。虽或作善。欲胜他故。人我执心炽然不息。远解脱期。若能随喜他善。则灭嫉妬障。成柔顺忍。易免苦轮矣。大品经云。一毛破为百分。滴取大千海水。可知其数。随喜之福不可知数。又诸经要集云。若有贫穷薄福人。绝无尘许可施物。见他行施心生喜。其福与施等无异(云云)。智者应急改往修来耳。

言谦心者。除慢病之妙药也。而此慢心。法中大障。譬如世间之轮。不能到於高山之上。法轮亦尔。不得转於我慢高山。是故学佛者。应先折慢。上敬三宝。中恭尊长。下顺凡庸。是则可为善人欤。是以不轻菩萨。常礼一切。云不轻汝。普贤大士亦云。我於一切众生。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乃至如来等无有异。又近世法华法师。道行清洒。为众所敬。若行之时。但视地而行。见有微虫当路。即自念言。焉知此佛子先我而得道。便避而行。学者可不思齐。

言软语者。悦可众心之先务者也。夫世间之人。三业造罪。口过为重。口四恶中。恶言最甚。何者。非独自心起嗔。亦令对者怀恨。因作怨根。渐渐增长。从劫至劫。互相残害。永无了期。争似与人语时。当出软音。或教以善令其欢喜。乃至於一切畜生。不得加其恶言。彼虽未了人之所言。而怒相现前。令彼畜生见而惊怖。是以不无罪业。业若成则报必不虚。而自当之。如护口经说。昔三藏比丘以一恶言故。报为百头鱼。殃及其母。亦作厕虫(云云)。又大方便经云。人生世间。祸从口出。甚於猛火。猛火止烧世间之财。恶口炽然。烧七圣财。口中之舌。凿身之斧。灭身之火。可不慎哉。

如上所示。自布施安忍。至谦心软语。一一无非成佛之因。若具行之。则莫善如也。不然。随其宜乐。但修一事亦得。何以故尔。法华经偈云。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木樒并余材。砖瓦泥土等。若於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或以七宝成。鍮鉐赤白铜。铁木及与泥。或以胶漆布。或彩画佛像。自作若使人。乃童子戏。若草木及茟。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於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幡盖。敬心而供养。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於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若人散乱心。一称南无佛。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云云)。噫。若非一切法无非佛事。焉能以儿戏作事。散心一称。尔许微功。至於极位哉。由是之故。我释尊出世。兴悲悯物。以巧智方便。随其根乐。或示坐禅。或读诵经。或教念佛。乃至施戒等一切诸善。令其修习。入於佛道。靡有孑遗。除一阐提类。如世间医王随病与药。除命尽者。无不痊平。或人未了如来方便教义。又未能达众生宜乐。各执一端。谓之为胜。亦教他人。以己所观之法。曰坐禅为最。或曰诵经第一。有曰念佛为胜。乃至施戒等法。皆云为是。非诸他善。此则知一不知其二者欤。且如欲入王城。八门无防。应随方所。引之直入。何必以东道之人。引入西门。西道之人。引入东门。枉使劳苦。门虽是八。入则唯一。诸法门殊。咸归一处。何偏执诤。是谓不察病根。纯教乳药之类也。劝诸行者。应知此义。随力所堪。从其一事。进功无退耳。

若愿生安养  随功生九莲  得见弥陀佛  闻法悟无生

安养者。亦云极乐。其国庄严及诸乐事。不可譬说。小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此世界。无量寿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如是二说。但随机说耳。远近不可定也。祇在众生一念心中。是心无碍。岂有东西远近乎。阿弥陀此云无量光。亦云无量寿。故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万国。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云云)。

言九莲者。彼佛以四十八愿。庄严净土。设九品莲。接引十方有缘众生。何以故。由众生根性多有差别故尔。如世国王与敌共战。其有功者。多不等故。随功赏职。或一品二品三四五品。乃至八九品。无一遗者。佛亦如是。随诸众生功业多少。故以九莲。摄尽无余。彼诸九品众生。配生九莲之事。今当略引经文示之。

观无量寿经云。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发三种心。即生彼国。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又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佛法僧戒施天)。具此功德。一日一夜。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是人终时。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等无量菩萨。现在其前。授手迎接。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到已。即见佛身相好。及见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於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是人终时。大圣来迎。事如上说。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即生彼国七宝池中。其莲经宿即开。见佛菩萨放光照身。目即开明。经一小劫。得无生忍。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是人终时。众圣来迎。行者自见坐金莲华。往生宝池。经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於众相好心不明了。三七日后。乃了了见。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是人终时。众圣来迎。行者自见己身坐莲华台。往生彼国。莲华寻开。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持具足戒。威仪无缺。是人终时。众圣来迎。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随从佛后。生宝池中。经於七日。其华乃敷。开目合掌。赞佛闻法。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中品下生者。若有众生。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行世仁义。是人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闻此事已。寻即命终。即生彼国。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多造恶法。无有惭愧。是人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善友复教称於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时观世音菩萨放光说法。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

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是人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光明威德。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生宝池莲华之内。经於大劫。莲华乃敷。观音势至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即发无上道心。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具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此人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往彼国。生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音势至以大悲音。为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即发无上道心(云云)。是为九品众生。生九莲之相也。又有宫殿受生者。无量寿经云。若有众生。修诸功德。愿生彼剎。后有悔心。亦复疑惑。不信有彼佛剎。不信有往生者。亦不信布施作福后世得福。其人虽尔。续有念心。暂信暂不信。志意犹豫。无所专据。临命终时。佛乃化现其身。令彼目见。其人虽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作诸善。以悔过故。亦生彼剎。唯不能前至佛所。方入边地。见七宝城。即入其中。於莲华中生。受其快乐。如忉利天人。经五百岁。不闻三宝之名(云云)。若唯诸经论说。凡有众生。闻彼国名及彼佛号。发愿求生者。无一不往。如月藏经云。我末法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得者。唯净土一门。可通人路(云云)。然则当此末法之时。不求净土而何也。或人於此法门。多生疑谤。若见求生者。笑而止之。自误误人。与佛为怨。悲夫悲夫。

不尔当来世  必逢慈氏尊  龙华三会上  自然皆证道

弥勒下生经云。此阎浮提有大城。名翅头末。城中有大婆罗门。名妙梵。弥勒托生其家。出家日即成正觉。坐龙华树下。国王婆罗门长者。一切人民。俱诣佛所。皆共出家。时弥勒佛见诸大众。作如是念。是诸人等。释迦文佛遣来付我。是故今者皆至我所。是诸人等。在於释迦遗法之中。或读诵经律论三藏。或以衣食施人。或持戒修慧。或以幡盖华香。供养於佛。或为苦恼众生。令其得乐。或忍辱禅定。或起塔寺供养舍利。以此功德。来至我所。作是念已。为说四谛。诸人闻已。同时得涅盘道。又大论云。龙华初会度九十九亿声闻。第二会度九十六亿声闻。第三会度九十三亿声闻。又报恩经云。华林园第三会九十三亿人。释迦遗法中。一称南无佛人等。又弥勒经云。释迦末法中。坐禅诵经。持戒修福等者。生第一会。唯持三归者生第二会。唯闻佛名者生第三会(云云)。由是观之。我等虽未得专精禅诵及持戒修福。既闻佛名。又一生来。随分一称。岂敢不为。然则纵未早参於初二会中。而晚预於第三会上。闻法悟道。决无疑矣。诸有智者。应当发愿。要值此佛。若差过则值佛悬远故。何者。此贤劫中。有成住坏空四劫。苦佛出世。须当住劫。住劫亦有二十增减。佛与须待。减劫前八增减。空过无佛。至第九减劫。四佛出焉。谓人寿六万岁时。留孙佛出。四万岁时。拘那含佛出。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一百岁时。释迦文佛出。释迦法灭。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还减四千岁时。弥勒佛出。从释尊入灭已后。至於此时。计六十亿岁。是乃第十减也。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如是四劫。无佛出世。故须进功不差弥勒尔。至第十五减劫。有九百九十五佛。次第出化。末后楼至佛出化。后五劫矣。

向说诸善因  俱通大小乘  凡夫根性异  回向亦不一  或望人天乐  或求四圣果  虽是善果报  成佛大迟缓  中间无量劫  徒劳虚受苦  若欲速离苦  应回向大乘  所作大小善  当回向三处  先四恩三有  及法界有情  次佛果菩提  后真如实际  若如是回向  毫善等虚空  譬如一滴水  投之於大海  与海成一体  深广无涯底

上示众善。通於大小行人。但众生根乐不同。修因各异。故所获果报。成於万品。谓或有众生。求世间乐。修诸善业。劣者生於人中。胜者生於天上。随分受乐。或有众生。厌三界苦。求涅盘乐。乐独善寂。修诸禅智。钝作声闻。利成支佛。是名孤调解脱。诸佛所诃。或有众生。自虽未度。欲先度他。勤修精进。求一切智。是名大乘。已成圣胎。又人天则且对三涂论为乐处。非实乐也。何者。人中现为八苦焦煎。后受三途难耐之苦。天上亦有五衰之苦。报毕还堕三恶道中。苦事可知。如是轮回六趣之中。无有出期。谁云乐也。二乘之人。虽离分段生死之苦。而犹未免变易之苦。流落他乡。求索衣食。资生艰难。得少为足。未得自在。况复由於迂曲之径。归家日旷。苦行於尘劫。焉为乐也。如菩萨大人。从初发心。哀悯一切。双运悲智。登大直道。行行无滞。不日到家遇见慈父。获珍宝藏。受用自在。无所乏短。如是方名为真乐也。是以永明寿禅师引经云。若以十善化人。如将毒药□人。虽一期人天之饱。而不免生死毒发。终不出轮回。翻增业垢。若以小乘开化。即是大乘冤。□解脱深坑可畏之处。经云。宁起狐狼野干心。不起声闻辟支佛意。若观此说。其有智者。胡不弃小而从大乎。

言所作诸善者。谓禅诵礼念施戒等也。虽作如是等善。若不回向。则如坏未火。徒劳无益。凡欲回向者。不得回向人天及二乘果。要当诚心回向三处。何等为三。一者众生回向。谓愿此所修善。施一切众生。二者佛果回向。谓愿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皆共成佛道。三者实际回向。谓愿此所修善。广大如法性(无边)。空竟若虚空(无尽)。是为三处回向。又一处云。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此则与前同一义也。言四恩者。一国王恩。谓民之一饮一食无非王恩。而我等既为王民。宜役王事。岁纳皇租。奉报王恩。而逃漏剃头。不战而安。无忧眠食。王恩莫大。二师长恩。谓开我童蒙。诫恶劝善。令出世网。引入佛家。师恩实重。三父母恩。谓始自怀胎。十月之中。心不放舍。乃至产时。苦痛无极。然而产已忘苦。即生怜愍。抱持乳养。洗灌不净。及其长大。亡其侍养。割爱放之。投师出家。修出世业。亲恩最深。四施主恩。谓我等比丘。纵卧山林。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皆是十方檀越之恩。如是四恩。若将比校。施主之恩。最为急也。何者。人之恒食。一日两时。若阙一时。心锋已折。凡所作事。皆不如意。何况全阙。况复二日三日乃至七日。然则身之与命。尚难可保。况修道业乎。故知施主之恩为急。王及师亲次次也。是以诸有苾刍。应知此意。若一礼一念。烧片香。然一灯。献一华。扫塔涂地等。一毫之善。应先回向四恩奉福。然后普被一切耳。

虽未完戒品  亦未修诸善  但结大乘缘  功倍余众善  大乘义云何  诸法实相是  闻此实相理  其心不惊动  暂生一念信  福德已无量  因发菩提心  已具悲智愿  即为世间眼  当作天人师  虽在凡夫地  功超二果圣  是名真佛子  能报诸佛恩  欲入如来室  斯门其舍诸

言诸法实相者。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又云。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祖师释云。一一生灭。一一杀盗。四倒八邪五逆十恶。皆是实相。此事彰灼。当处真常。谁人不具。何法不然。故经云世间相常住。悟此妙理。名之为佛。迷之曰生。由其迷悟。且分高下。本则不殊。犹氷与水。喻之可知。故净名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云云)。若有众生。闻此法已。乃至生於一念信解。功盖无学。不可为比。故法华经云。此经难持。若暂持者。我则欢喜。诸佛亦然。是名持戒行头陀者。是诸天人世间之眼(云云)。又诸大乘经所说。大乘之言多种。或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或云。诸佛众生平等无差。或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如是等言。虽则不同。义则是一。俱不出於诸法实相也。

夫大乘之为功力者。信则剎那成佛。谤则即堕泥黎。然受罪毕已。还闻此法。即便悟道矣。如文殊经云。有人闻说般若。起谤不信。即堕地狱。胜於供养恒沙佛者。何以故。供养恒沙佛。祇得人天生灭之福。若闻般若。毁谤堕地狱。受谤法罪毕。以闻般若为种。才闻说般若。便得心开。剎那成佛。又无行经云。昔者有一净威仪法师。怜愍众生。教化令发阿耨菩提心。又有威仪比丘。虽能护戒。不能善於菩萨所行之道。於后净威仪法师。过威仪比丘。知不信大乘戒。诽谤入地狱。地狱罪毕。因闻此法。为悟道之因。强说一偈颂曰。贪欲即是道。瞋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威仪比丘闻已诽谤。命终堕阿鼻狱。九十百千亿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六十三万世。常被罪诽谤。其罪渐薄。后作比丘。三十二万世。出家之后。是业因缘。反道入俗。乃至无量千万世。诸根暗钝。尔时威仪比丘。岂异人乎。则我身是。我闻此大乘法。虽不信受。起谤堕狱。受其罪毕。因闻大乘故。乃得成佛(云云)。按诸经论说。持戒坚固。在於像法之始。彼时也。去圣不远。人性稍纯。持戒不难。然而当时人。亦持少犯多。况今末法。去圣逾邈。人根下劣。无有坚实。於戒浮囊。宁无缺漏。囊如未完。可能渡於生死海耶。是以虽不护戒。但结大乘之种。功必倍之。故天台师云。如来出世。说法之时。乘戒俱急者。以人天身。闻法悟道。乘急戒缓者。以三途身。闻法得道。乘缓戒急者。着乐人天。不预法会。乘戒或俱缓。既沉恶趣。复远大道(云云)。以此观之。宁可戒缓。不可乘缓矣。

言菩提心者。上求佛道。下化群生之心也。是心乃三世诸佛之所赞叹。故涅盘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又华经云。若以华云鬘云天音乐云。乃至天种种香。然种种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所得功德。不及菩提心。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云云)。

言报佛恩者。慈悲忏经云。诸佛念众生。过於父母。父母念儿。慈止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又父母见儿背恩违义。心生恚恨。慈心薄少。诸佛不尔。见诸众生不信经教。悲心益重。乃至入於无间地狱。代受众苦。如是大恩。云何能报。若使起立塔庙精舍。灯烛幡盖。华香茵蓐。种种供养。将来之世。自受其福。非报佛恩。若发菩提心。修净土行。是名智者。知报佛恩(云云)。是以二乘虽住果地。而未及於初发心凡夫菩萨所有功德。万分之一。大论问曰。罗汉辟支是离欲人。或有凡夫。但发菩提心者。云何得胜。答曰。菩萨有其二种。一者行诸波罗蜜。二者但密发心。行菩萨道。虽事未成。能胜二乘。何以故。譬如太子虽未即位。胜诸大臣有位富贵者。优婆塞戒经云。出家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固难可发。何以故。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发菩提心者。诸天皆大欢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天人之师。毗尼经云。若初修大乘。行菩萨戒。晨朝有犯。应当结罪。至午。菩提心无间断。戒聚成就。则非所犯。乃至中夜有犯。至后夜菩提心无间断。戒聚成就。宝积经云。若人打截大千众生。若有恶心。恼发菩提心人。其罪过是。

常乐住兰若  不然随众居  群居须慎口  独处要防心  远离恶知识  当从善友教  身不离袈裟  食当须应器  手不释黄卷  不乐看外书  目不视女人  见之犹毒蛇  非病昼不卧  卧则须右胁  非饥不余食  食则须节量  寝不敷茵蓐  眠亦不放恣  坐必不背西  行时但视地  语常离戏笑  取要不应多  受嚫作三分  不宜全受破  勿得畜物多  以作障道缘  亦勿繁眷属  增长憍瞋慢  如是若干事  沙门急先务  苟不能如是  岂得名浮图  虽受四事供  犹如吞饵鱼  当来必偿债  得无惭且惧

言阿兰若者。此云无愦闹处。夫住兰若。则三业自然清净。即具无量功德。取道不难矣。故华严经云。住兰若者。成就清净威仪。成就诸根不乱。成就正法现前(云云)。凡欲疾得一切种智者。胡不乐住阿兰若哉。若不尔。则应当预於伽蓝众会中居。是则本自懒墯。虽未得自专修道。见他精进。耻而效之。不敢放逸。凡所动作施为。乃至朝中粥饭。一皆从众。未尝违规。由是道行任运离染。入释子数。如常所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者欤。是故懈怠之者。不如随众。慎勿闲游山野之间。恣情为恶。虚送光阴。以为后日悔叹之缘。又不得为求安求饱。故部落溪湄。渔村岸上。结草为庵。止宿资生。与白衣庸俗。结交同志。称为兄弟。或称父母。无恶不造。非独自身失行。亦浼清净佛图。罪应不少。

言善友者。毗奈耶中云。阿难白佛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故。方能成办故。佛言是全梵行。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盘。无事不办故。名全梵行。又孛经云。友有四。一如华友。谓好时插头。萎时弃地。见富贵则附。贫困则舍。二如秤友。谓物重低头。物轻则昂。有与则敬。无与则谩。三如山友。谓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四如地友。谓百谷财物。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德。因果经云。波罗门优陀夷。聪明多智。净饭王勑为太子友。白太子言。朋友有三要法。一者见有失。輙相晓谏。二见好事。深生随喜。二在苦厄。不相弃舍。四分律云。具七法。万成亲友。一难作能作。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穷不轻。迦越经云。朋友五事。一见作恶。往屏处晓谏诃止。二所有急事。当奔赴救护。三所有私语。不得说向他人。四常相敬叹。好事当多少分与之。若常怀嫉慢。心不节慎。口无法言。恶人为友。此名庸人。佛本行经云。佛与难陀。至鱼肆。佛令难陀取小藉鱼草。握少时弃之。令嗅手。问之。难陀曰。唯有腥臭之气。又至香店。令取裹香纸。掬少时弃之。复问难陀。答曰。唯闻香气。佛语难陀。善友恶友相染习亦复如是。若近善友。必定当得广大名闻(云云)。恶知识者。非是向我毁辱打骂者也。见我为恶而不谏之。随喜赞之。令长不善之业。乃至为我尊敬供养者。皆是恶友。故南岳师云。世间道俗。钦仰供养。殷勤请讲。皆是恶魔所使。非善知识。是恶知识。如冤诈亲。苦哉苦哉。诸王剎利亦复如是。择择择择。

言袈裟者。从色为名。此云坏色。梵网经云。青黄赤黑紫作。皆名坏色。注云。坏本白色。违爱心故。亦三衣之都称。三衣者。一安陀会。五条也。二郁多罗僧。七条也。三僧伽棃。九条也。又有十一条。乃至二十五条。於中长短广狭裁缝之法。具如章服仪及六物图中说。悲华经云。释迦如来於宝藏佛所发愿。愿我成佛时。我袈裟有五种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四众。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受记。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恭敬此袈裟小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段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者若有众生。共相违反。念袈裟力。则寻生悲心。五者若在兵阵。袈裟小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若我袈裟无此五力。则欺诳十万诸佛。有云。龙得袈裟一丝。挂其门上。则免金翅鸟难。大悲经云。披着袈裟者。於弥勒佛。乃至楼至佛所。得入涅盘。无有遗余。永明寿禅师云。夫袈裟者。名解脱幢。十方诸佛依之而得道果。四众非人持之而获安隐。显示清闲。破除热恼。若匪离尘之上服。安能拯济於迷途。功不唐捐。叹不可尽(云云)。

言应器者。梵云钵多罗也。佛制瓦铁为胜。其体量大小及其功德优劣。如六物图中引示。比丘十八物中。袈裟与钵为急。如鸟两翼。如车二轮。阙一不可。四分律云。若比丘阙袈裟与钵。受他供养者。准於千劫断牛头罪。是故比丘袈裟与钵。常随其身。不可暂离。

言黄卷者。佛经也。如向所示。汉明时。佛经道经同焚试验。道经为灰。佛经不烧。但烟熏为黄色而已。尔后造经者。表之皆染纸。为黄色焉。夫闲中师友。莫若佛书。於中所说。皆是诸佛菩萨行因得果。无量功德及教众生。禁恶行善。舍邪归正。种种因缘真实之语。若能读文寻义。慕仰圣贤。感己伤他。如是操心。过日则众缘稍息。身心自净。玄境可攀。勿得悠悠虚消白日。其有不能自专览经者。宜当求问於知之者。随分学之。一日一句亦得。然则二日二句。乃至十日十句。百日百句。如是不阙日课。则识非不博。如其迟滞一闻而不通者。若再闻三闻。乃至十闻。则何所不通。虽未究达幽深之义。岂不异昔全蒙之日。由是渐渐修学。通达妙理。入甘露门。可不快乎。然则犹胜无知鸟空盲禅。宁不贤於终日虚谈戏笑之徒。但懒惰无心而已。苟能用力勤学。而不达者。未之有也。

言外书者。韦陀典籍及诸家文书篇集等。误人之虚谈也。故法华经云。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又大论云。习外典者。如以刀割泥。泥无所成。而刀日损。又云。读外典者。如视日光。令人眼暗。止观辅行记云。读春秋。诵左传。终朝心游战阵。口演诈谋。助佛法者远矣(云云)。如庄老孔孟之道。虽非究竟之辞。而文弘仁义。故为新学入道之门。亦可时览。何以故。毗奈耶中云。佛听比丘学外论。於一日分三。初中二分。读诵佛经。晚读外书。故祇洹中有书院。置大千界内文书。佛听比丘遍读。为降外道故。不许依其见解。又不得为好而废道业。

言目不视女人者。女人是世出世间障生之本。世间障者。在天子位。由之而乱其国。公卿大夫。由之而不能治其家。士庶人民。由之而失其身。况欲出世者。可不畏慎。又众生烦恼贪欲为本。若见女色。淫心忽生。炽不可禁。由兹作诸方便。遂得犯触。一触然后。心不厌足。无有退舍。如蛾赴火。不可禁制。亦如铁锤。投於淤泥。永无出期。一切患难由之而生。於无量劫。轮回生死。未有入道之门。是以我佛如来。诸经教中。苦切诃之。历代诸祖论传记章亦复如是。华严经中。威德主太子。诃论最切。是故欲渡爱河。应须远离一切女人。若有因缘。不得已而见之。则如见毒蛇。犹避火坑。昔清凉祖师隔帐看母。况诸女人而直见之乎。

昼卧者。诸放逸中。甚不可也。如来诫诸比丘。夜亦不卧。何况昼卧。世间之道亦不宜也。故仲尼诃宰予曰。朽木不可雕也(云云)。若有疾病须卧。则当右胁着地。不得尸卧。余食者。如来初制比丘。一日一食。后罗睺罗幼少出家。饥而啼之。佛为止啼。且许朝粥。后世比丘见此开门。朝粥中食。以为恒式。是以此两时外。皆为余食。若失朝中。非时得食。不食则佳。食亦无妨。何者。饥羸无力。则道业难成故。止观论云。食不节。易成病。又博物志云。杂食者。百疾妖邪之所锺。食逾少。心逾明。食逾多。身逾损。故食不过度。

寝不茵蓐者。凡修道人。不能成功者。专由眠魔之所逼恼。虽氷床雪被。不觉中来。令人无力。何况厚敷茵蓐。申脚大卧。则安得却之。所以眠熟惛沉。犹如死人。不知夜之旦日之暮。奚暇摄心做功乎。是故比丘卧眠之时。但横衣枕拳。勿得放恣。少时歇已。即起灌漱。随其所为。禅诵礼念而不失时。终身不已。然则虽未办道。名善士也。坐不背西者。昔新罗义湘祖师。专求安养。平生坐不背西。其门徒中。有一犯罪比丘。依法摈之。离群出去。游行他界。仰慕其师。造像负行。师闻之。召来告曰。汝若实忆我者。我一生来。坐不背西。像亦应尔。於是令像背西。而坐像自回身。向西而坐。师乃善之。赦罪还摄。是故求西应仰效之。

又若行时。但视地一心念佛而行。不得左右游目。令心散乱。如戏人行。况春夏秋三时。踏杀微虫。无端造罪可乎。又复与人语时。无得戏笑高声妄发。唯取其要。不须烦杂。故外典亦云。君子寡辞。如有所言。三思而后发。言无枝叶。

受嚫分三者。毗奈耶中云。若比丘受檀施。则须作三分。一上三宝。一与同行者及贫病人。一自受用。是则已具悲敬二心。能报檀恩。为真释子。

又比丘不得多畜长物。若多有财物。则日夜计算。或谋与利。或恐人盗。或恐王夺。或水火失。以此经怀少时不忘。奚暇念佛诵经乎。虽或诵念。异缘交杂。心不专一。功业不成可知。是以如来诫诸比丘。三衣之外。不畜余长。又不得多有眷属。未得道前。所有眷属。多损於己。都无小益。何者。憍瞋慢心。由兹而长。如是三心法中大障。是故经云。修心之士常乐远离。独处闲静。若要多畜。则成魔业。

言四事者。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也。其有施主。为求福故。减己养妻子之分。用施於僧。而僧若阙戒行威仪。又阙禅诵礼念。则所有信施。尚不能消。况云与福。是则当来必偿其债。可不惧哉。又偿债报恩事有多途。难可定说。今依经说。略示三等。谓轻重中。何谓为轻。若僧虽知因果而缺威仪。未能如法操心修行。与施主意乖。事不称理者。后作檀家奴婢仆从。为营家业。心无厌怠。何谓为中。若僧但口说因果。心不相符。於施者受者及所施物。横计自他。论说是非。不生一念报恩之心者。后作驼驴牛马。牵车耕田。负载输运。饥渴鞭棰。不惮劳苦。何谓为重。若僧不知因果。恒起贪心。其有施主。虽给千财。具陈百味种种供养。不以为足。如海纳流者。后作猪羊鹅鸭。以身供喰。是为三等报施主恩。如是偿债。非止一生。随其受恩多少次近。历二生三生乃至十生百千万生。不可定论。如斯因果。若形影相从。必不毫差。如云光法师未免牛报。新罗比丘化为树茸。如是现验不可殚记。具如珠琳传及李诡祖传。是以涅盘梵网等经中。佛诫诸菩萨云。宁以百千刀枪。斩刺其身。终不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所施衣服。宁百千劫吞热铁丸。终不以破戒之口受信心檀越所施饮食。於戏。若睹是诫。则如我等无戒秃人。可得放虑恣情。任受信施乎。是以须当食时。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复作是念。我口如灶。栴檀粪秽。随得而烧。不得欣厌精粗。故长芦和尚云。饮食之侈不除。解脱之期安在。又於衣服。作是念言。但要掩其丑形。非是严身为美。何必取其细轻。而自舍於粗重。是以上根志道之士。忘其身口之资。唯煮藜以充饥。又细草而蔽质。中者常行乞食。衣唯百衲三衣。下流不得如然。必借檀缘而活。然彼檀恩莫重。应须节量受之。蔬粝之食难消。不得全供玉粒。大布之衣亦好。何须绢帛绫罗。何者。旨味珍羞促其寿。价高华服损其福。寿福若未完。则道业焉能就乎。故我能仁大觉。舍金轮而入山。食止一麦一麻。衣是鹿皮粗布。如是难行苦行。乃成无上菩提。普告新学诸生。仰慕本师高节。勿着身口之养。勤修定慧之功。早登解脱之门。先济受恩之者。是曰知恩而报。何忧偿债之劳。

如上许多事  散在诸经论  今集成略颂  一代义锺兹  如海一滴水  具含百川味  一尝知众味  诸生莫轻忽

今无寄也。虽沾僧品。推其所行。则戒品也盖阙。禅定也盖阙。诵念也盖阙。礼忏也盖阙。布施也盖阙。乃至小善。无一修之。凡有诸恶。无一不造。何不愧於佛天乎。净名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若观斯语。则匿己过。而欲改他过者。亦可愧人欤。然今但取自未得度先度他之义耳。愚游诸山野。及至都城。而遍阅祝发被缁者。多於竹苇。除中上者。其余下愚之辈。所行之业。良可耻之。或有比丘。世俗文书尚不能知。况云解佛经义乎。无宿福故。今则乏短。资生艰难。虑其养身口之费。假凭佛事。双双伍伍。绕村随户。区区乞丐。但怀多取。岂念福他。既聚集已。互用无度。谓营胜事(成饿鬼业)。或有比丘。粗记文字。但得一经二经。随文读诵。昧其义趣。又不闻见释尊一代起尽之事。自谓法师。不净说法。诳惑众人。滥受信施。无有惭愧(成旁生业)。或有假名禅和子。袈裟衲衣藜杖瓢钵。外似忘机。内无实德。未遂禅功。但执古人公案。非诃大乘经典(成阿鼻业)。或有依禅附教出家学道者。才预门庭。未穷禅教深奥之旨。各生妄执。更相破毁(成诤论地狱业)。或有比丘。违佛禁法。经纪息利。多有财产。或附王公大臣之势。自恃富强。陵他贫弱。贪淫嗜酒。或赞咏外书。朋伴俗人。更相唱和。或乐杂戏围[其/水]博奕琴瑟箫笛诸不善法。如是恣情。无恶不造(成三途业)。呜呼。是等岂曰不知善恶业报。利养心强。故任为之。外书亦曰刑故无少。胡不惧之。是以处山野。而未免农樵之诮。游城隍而多为卿士之讥。由是之故。令法危之。不可忍睨也。夫法不自弘。弘之在人。人若不能。法宁久住。昔者魏帝破灭大法者。盖以其时沙门违佛戒律。多行放逸故也。此则自召其殃。然后王乃加之耳。可不鉴焉。观今之势。几乎彼世。危哉危哉。小僧虽不敏也。将恐将惧。发此狂言。请诸仁者。勿谓狂人之语。不足为信。睹彼明鉴。各秉其志。袽窒法般度生死海。度己度他。展转相承。令法不坠。则其利博哉。且古之人。重法而不取人。如天帝拜畜为师。雪山从鬼请偈。若一言一句有益於己。师之过恶。何有於我哉。如臭囊中金。不以囊臭而弃其金。况今之所录。非从臆说。皆佛祖言。来者详之。外传云。知凤一毛足矣。知锦一文备焉。又云。合抱之木。起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学佛者亦然。若览此颂。则已染指於一代之教。亦始足於五位之行。智者在兹念兹。毋轻毋忽。

释迦如来行迹颂卷下(终)

天台始祖龙树大士云。有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有慧无多闻。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无所照。有闻有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今有浮庵长老无寄。早投於白莲社第四世真净国师之嫡嗣释教都僧统觉海圆明佛印静照大禅师。而安堂下。落发披缁。法名云默。学通一家文义。赴於选席。中上上科。得窟嵓住持之名。高步名途。一旦唾弃。犹弊屣也。乃游历金刚五台等。名山胜地。竟到始兴山卓一庵而楼迟。以诵莲经。念弥陀画佛书经。为日用者。垂二十年矣。余力搜寻佛典祖文。撰述本师行迹颂并注。乃成两轴。以启童蒙。利莫广焉。噫娑婆世界成住坏空劫数长短。三界五趣寿福优劣苦乐差别。如来方便随类示现四土三身。五时说法年月次第。诸经部内半满偏圆本迹权实。乃至灭后遗法流行隆夷处近。及后进学者修行入道方便之规。如明镜当台。无一毫差。真可谓吾祖所云是所说应受者明矣。善哉未曾有也。其文辞之格。吾钦衽无间然矣。时天历三年庚午二月八日万德山白莲社沙门岂跋。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