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松峰说疫

辨内伤寒认作瘟疫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内伤寒之症,初起无热,不渴,止有胸膈 胀、满闷,面唇皆无光泽,或呕而胸腹急痛,手足冷,自觉不舒快,少情绪,其脉沉细。此症总由过食生冷,伤于脾胃所致,故方书名之为内伤寒,而以治中汤温散之。此症多感于夏月,而瘟疫盛行之时与瘟疫甫愈之后,或感此症,昧者误认为瘟疫。而以疫法治之,鲜有不败事者,其弊必至于卒不能食,泄泻不止,而酿成大患。唯用治中汤加减出入,寒甚则加熟附,食积则加麦芽、神曲,肉积则加山楂。呕恶则加藿香、制半夏、鲜姜、砂仁,兼湿则加茯苓、苍术,胸胁痛闷则加枳壳、白芍、柴胡。若内既伤生冷,而外复感风寒,则用藿香正气散或五积散、平胃散等加减治之。

治中汤 即理中汤加陈皮、青皮。

藿香正气散 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憎寒壮热,头痛呕,胸膈满闷,咳嗽气喘,及伤冷伤湿疟,暑,霍乱吐泻。凡感岚瘴不正之气者,并增减用之。

锦按:疫初起用达原饮等不效者,用此方加减治之。

藿香 苏叶 白芷 陈皮 半夏(制) 茯苓 甘草 浓朴(姜汁炒) 桔梗 白术(泔浸,土炒) 大腹皮(洗极净。鸩鸟好集其树,毛落皮上,洗不净杀人) 苍术(泔浸炒。原方无,今加入,无汗者更宜)

又一方加木瓜,伤食加消导药,姜、枣煎。

五积散 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其曰五积者,能散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凡身热无汗,头身项背疼痛,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寒热往来,并治。

苍术(泔浸,炒) 浓朴(姜汁炒) 陈皮 甘草 半夏(制) 当归(酒洗) 川芎(酒洗)白芍(酒炒) 茯苓 枳壳(麸炒) 桔梗 白芷 苏叶(改,代麻黄) 干姜(表重用鲜)肉桂(表重者用枝)

生葱、姜煎。

平胃散 治脾湿痰痞,宿食满闷,呕泻及岚瘴不服水土。

苍术(泔浸,炒) 浓朴(姜炒) 陈皮 炙草姜、枣煎。如伤食加神曲、麦芽或枳实,湿胜加五苓散,痰多加制半夏,脾倦不思食加参、术,痞闷加枳壳、木香、香附,大便结闭加熟军,小便赤涩加芩、泽,风寒加葱、豉、苏、芷、防风。

内伤寒发斑

患内伤寒后,又兼之寒热间作,鼻中微出血,两手脉沉涩,皮肤按之殊无大热,身上有斑三五点,此内伤寒斑也,调中汤主之。夹暑加香薷、扁豆。

调中汤

陈皮 半夏(制) 甘草 桔梗 苍术(泔浸,炒) 川芎(酒洗) 白芍(酒炒)砂仁(炒研) 藿香 羌活 白芷 麻黄(或代苏叶) 桂枝 枳壳

生姜煎。

内伤寒发黄

内伤寒发黄者,其人脾胃素虚,或食寒凉生冷之物,以致寒实结搏,停滞不散,中州变寒而发黄色。或呕吐,或腹满自利,小便短少者,宜调中汤(见前。)加茵陈,或理中汤加茵陈、枳实、草果,手足逆冷,脉沉者加附子。

按:内伤寒为病,本系杂症,而采入瘟疫门中者,因瘟疫愈后不戒生冷,每患此症。或再微发热恶寒,昧者不察,往往误认为瘟病之复,而以疫法治之,寒凉清解害人不浅,故特为拈出。再者,瘟疫之复,不能吃烟,内伤寒始终能吃烟,以此为辨。锦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