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

经题七字。通别合举。人法双彰。经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修多罗藏。同名经故。佛说四十二章六字是别名。异众经故。就别名中。佛为能说之人。四十二章为所说之法。佛者。梵语具云佛陀。此翻觉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不同凡夫。觉他不同二乘。觉满不同菩萨。即是释迦牟尼如来万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机缘既熟。应病与药也。四十二章者。约数标名。盖从一代时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简明者。集为一册。以逗此土机宜。所以文略义广。该通四教。未可辄判作小乘也。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

后汉。即东汉。对前汉而言之。孝明皇帝永平三年。岁次庚申。帝梦金人项有 日光。飞来殿庭。以问群臣。太史傅毅对曰。臣闻西域有神。号之为佛。陛下所梦。其必是乎。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书异记。载佛诞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时江河泛溢。大地皆动。五色光贯太微。太史苏由卜之。得干之九五。飞龙在天。是西方大圣人也。后一千年。声教流被此土。王命刻石为记。埋之南郊。后于周穆王时。乾坤震动。有白虹十二道。贯日经天。太史扈多占之。谓是西方大圣人入灭之象。明帝乃于七年岁次甲子。勑郎中蔡愔。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寻佛法。至印度国。请迦叶摩腾。及竺法兰。用白马驮经。并将舍利。及画佛像。以永平十年。岁次丁卯。至洛阳。帝悦。造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道士褚善信等。负情不悦。表请较试。乃于十五日。大集白马寺南门。信等以灵宝诸经置道东坛上。帝以经像舍利置道西七宝行殿上。信等绕坛涕泣。启请天尊。词情恳切。以旃檀柴等烧经。冀经无损。并为灰烬。先时升天入火履水隐形等术。皆不复验。而佛舍利。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环如盖。徧覆大众。映蔽日轮。摩腾以神足通。于虚空中飞行坐卧。神化自在。天雨宝华。及奏众乐。时众咸喜。得未曾有。此即佛法入震旦之始也。按迦叶摩腾。及竺法兰。皆中印度人。二名俱不见有翻。所云译者。谓以华言易彼梵语。令此方之人得解义也。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勑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勑。

诸经通序。皆有六种证信。一法体。二能闻。三机感。四教主。五处所。六同闻。所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今文次第。与通途稍异。盖繇佛法初来。且顺此方文字之体。贵在简略。然细绎之六义俱备。世尊二字。即标教主。成道已 三字。即标机感。鹿野苑中。即标处所。憍陈如等及复有比丘。即标能闻及余同闻。法轮教勑。即标法体。就此一文。仍分四节。初世尊成道已一句。乃总敍一化之繇。次从作是思惟至降诸魔道。乃追敍成道之法。三从于鹿野苑至证道果三句。乃别敍法轮之始。四从复有比丘至顺尊勑。乃正敍此经发起也。初文世尊者。即我释迦牟尼如来。乃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于一切器世间。一切众生世间。一切正觉世间。独称尊也。成道者。若论世尊实成佛道以来。已经不可说微尘数劫。如法华经寿量品中所明。今为此土有缘众生。故于过去人寿二万岁时。迦叶佛会。示居补处位中。上生兜率内院。以净天眼。观可化机。直至人寿百岁时。机缘方熟。乃示降神于中印度迦维衞国。父名净饭。母名摩耶。处胎十月。从左脇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顾四方。周行七步。自言天上天下。惟吾独尊。次复示为童子。徧学众艺。无不超伦。至年二十九岁。游城四门。覩老病死及沙门相。决志出家。子夜逾城。金刀剃发。尽弃珍饰。披树神所献麻衣。游学诸国。先从阿蓝迦蓝习无所有处定。不久得证。知非究竟。舍之而去。次从郁头蓝子习非想非非想处定。亦不久得证。知非究竟。舍之而去。见诸外道。竞修苦行。希冀得道。各以三年为期。终无克获。将欲度之。遂往雪山。示修六年苦行。每日止食一麻一麦。皮骨连立。终不成道。乃舍苦行。受牧女十六转乳糜之供。精气充足。次往熙连河中。浴身而出。取天帝释化现童子所施吉祥草。诣摩竭提国金刚场菩提树下。敷草结跏趺坐。以慈心三昧。降伏魔军。深入四禅。观察四谛。于腊月初八夜。明星出时。豁然大悟。证无漏道。是为佛宝初现世间也。次文作是思惟等者。乃追敍坐树下时。以无师智、自然智。了知离欲寂静为胜。故先诃弃欲界恶不善法。与觉观俱而入初禅。次复离于觉观。内净一心而入二禅。次又离喜而证妙乐。入于三禅。次又双弃苦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从四禅中。顿发三明。破魔王之爱网。断外道之见缚也。或初成道句。是根本智。自证菩提。次作是思惟等。是后得 智。重观四谛以为说法之本。寂静最胜。即观灭谛。住大禅定。即观道谛。诸魔外道。即苦集二谛也。第三文中鹿野苑者。亦名鹿园。在波罗柰国。即佛初转法轮之处。转四谛法轮者。苦集灭道名四谛。苦是世间之果。即指三界六道色心五蕴。集是世间之因。即指见思烦恼。及有漏善恶不动等业。灭是出世之果。谓因灭故果灭。便得寂静无为安乐。道是出世之因。谓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品。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也。此四皆名谛者。审实不虚故。复名四圣谛者。惟有圣智乃证知故。佛既证见此四谛理。转令一切众生咸使闻知。从佛后得智中。流出法音。度入众生心中。故名为轮。又轮者。摧碾之义。以此教法。转破众生见思诸惑。故名为轮。说此四谛法轮。凡有三转。一者示转。谓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二者勤转。谓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者证转。谓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是为法宝初现世间也。憍陈如等五人者。一阿湿婆。此翻马胜。二跋提。此翻小贤。三拘利。或名摩诃男。此三人皆佛父党。四憍陈如。此翻火器。五十力迦叶。或名婆敷。此二人皆佛母舅。初太子逾城出家。父王思念不置。命此五人寻之。太子既誓不肯归。五人不敢归国。遂相侍从。太子既修苦行。二人不堪苦行者先自遁去。太子后受美食。三人乐苦行者亦复舍去。于鹿苑中各修异道。佛既成道。观此五人应先得度。遂往就之。初转法轮。陈如先悟。次说布施持戒生天之法。诃欲不净。赞叹出离为乐。阿湿跋提寻悟。第三说法。迦叶拘利亦悟。是为僧宝初现世间也。第四文中复有比丘等者。佛既度此五比丘已。次复度耶舍等五十五人。三迦叶等一千人。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人。从是以后。度人无量。咸令成比丘性。言比丘者。此翻除馑。谓其具持二百五十净戒。堪为人世福田。除彼众生因中果上之饥馑也。又含三义。一破恶。二乞士。三怖魔。所说诸疑求佛进止。犹言决择可否也。合 掌表于一心听法。不惰不散。已上序分。下皆正说。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此第一章。总明沙门果证之差别也。欲证沙门四果。必须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盖父母不许。则佛法中不听出家。出家而不识心达本。则身虽离俗。仍缚有为。不得名为沙门。识心者。了知心外无法。即悟徧计本空。达本者。了知心性无实。即悟依他如幻。解无为法者。了知真如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即证圆成实性。梵语沙门。此翻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也。常行二百五十戒。即增上戒学。进止清净。即增上心学。为四真道行。即增上慧学。谓观察四谛而修道行也。阿罗汉。具含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不生。乃沙门所证第四无学之果。断尽三界见思二惑。飞行变化。聊举六神通之一事。旷劫寿命。谓三种意生身。堪能随愿久住。住动天地。言罗汉所住之处。天神地祇皆为感动。或可一行一住。皆能震动天地也。阿那含。此云不还。即第三果。十九天者。从四王天。上至无烦。为第二十。则超过下十九天。繇彼已断欲界九品思惑。即于五净居天中证阿罗汉。不复还来欲界也。斯陀含。此云一来。即第二果。已断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在。故一上欲天。一还人中。即证阿罗汉也。须陀洹。此云预流。即是初果。已断三界见惑。初预圣流。不复堕三恶道。但欲界九品思惑全在。故能更润七生。谓欲界上上品任运贪嗔痴慢。能润 二生。上中品惑。能润一生。上下品惑。亦润一生。中上品惑。亦润一生。中中品中下品惑。共润一生。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惑。共润一生。七番生死之后。方证阿罗汉果。此约任运断者。若加行断。则复不定。然三界见思。虽有多品多类。总以爱欲为本。爱欲一断。便出苦轮。故喻如四肢一断。决不复用也。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此第二章。明沙门果证。虽有差别。而所证之理。无差别也。断凡圣同居欲爱。识自心源我执本空。达佛真谛深理。悟生空所显真如无为之法。断方便有余欲爱。识自心源法执本空。达佛俗谛深理。悟法空所显真如无为之法。断实报无障碍欲爱。识自心源俱空不生。达佛中谛深理。悟俱空所显真如无为之法。又了知三土欲爱即空。名断欲去爱。识自心源徧计本虚。达佛真谛深理。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悟如来藏如实空义。名无为法。了知三土欲爱即假。名断欲去爱。识自心源依他如幻。达佛俗谛深理。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悟如来藏如实不空义。名无为法。了知三土欲爱即中名断欲去爱。识自心源圆成本具。达佛中谛深理。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悟如来藏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义。名无为法。此无为法。本自有之。非属新生。故内无所得。惟一真心。心外无法。故外无所求。知法如筏。故心不系道。已断惑种。故亦不结业。证无分别根本实智。故无念。证不思议后得权智。故无作。称性之修。修即无修。故非修。全性作证。证无别证。故非证。诸位如丈尺显虚空。而虚空元非丈尺。又如入海虽辨浅深。而浅深无非大海。故云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也。藏教则因灭会真。灭非真谛。故真谛不历诸位。通教即事全真。故真谛不历诸位。别教则中道随缘不变。故中道不历诸位。圆 教则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故中道不历诸位。繇上一章。方知性不废修。繇今一章。方知修不碍性。繇上一章。方知即而常六。繇今一章。方知六而常即。四教皆论性修。皆论六即。通此旨者。则于一代时教。思过半矣。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此第三章。赞叹头陀胜行。以为证道要术也。上文既云非修非证。恐人错会。执性废修。故今特申抖擞尘劳之行。以为断欲去爱之方。譬如古镜。虽复本具光明。理须磨拭。方得莹净耳。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此第四章。明善恶无性。犹如反掌。而生死涅槃。惟此三业。更非他物也。断他物命。名之为杀。不与而取。名之为盗。两相交会。名之为淫。斗乱彼此。名为两舌。咒咀骂詈。名为恶口。心口相违。名为妄言。无义浮辞。名为绮语。悭鄙贪欲。不耐他荣。名之为嫉。暴戾残忍。怀恨结怒。名之为恚。于诸事理盲无所晓。名之为痴。身口七支。惟是业道。意地三支。属烦恼道。繇惑造业。必招苦果。长系三界。故不顺圣道。是恶若止。即名十善。譬如破闇即是光明。泮冰即便成水也。然恶既有事恶理恶。故翻恶为善。亦有事善理善。就事善中。下品十善为修罗因。中品十善为人道因。上品十善为天道因。就理善中。真谛善为二乘因。俗谛善为菩萨因。中谛善为佛乘因。此三理善。俱名上上品十善。以行事善者。未必能达理善。而行理善者。必兼圆满事善故也。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 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此第五章。承上止恶行善之意。而劝勉改过迁善也。有过不悔。则如水赴海。日深日广。知过必改。则如病发汗。客邪自除。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此第六章。申明善能胜恶。而恶不能破善也。上文劝人止恶行善。改过迁善。恐有愚者。畏彼恶人扰乱。遂不敢行。故诫以慎勿嗔责恶人。以恶乃在彼。于我无涉故也。如明镜中现于丑容。彼容自丑。镜何丑哉。倘一生嗔责。则反揽彼之恶。成我之恶矣。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此第七章。即上章彼来恶者而自恶之之明证也。今人闻骂。鲜不发嗔。大似领谢帖子。正中骂者之计耳。思之思之。或问。佛既大慈。何不令骂者无祸耶。答曰。佛岂欲令其得祸。无奈彼人自招祸患。今诫以慎勿为恶。即是除其祸源。慈悲甚矣。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此第八章。深诫恶人令勿害贤。而兼以勖贤人也。人若果贤。则如天亦如上风。岂受唾尘。倘可受毁。便非贤矣。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此第九章。诫劝禀教行人。须闻而思。思而修。不宜但贵口耳之学也。博闻者。不知随文入观。惟图强记名言也。爱道者。不知道本即心。妄于心外取道也。守志者。念念趋向菩提。不杂名利心也。奉道者。念念体会心源。不复向外觅也。

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此第十章。明随喜功德。自他兼利。福无穷尽也。施道有三。一资生施。谓以财济其贫穷。二无畏施。谓于难中拔其忧苦。三者法施。谓以三学令得四益。不惟自行三种施道。得福甚多。即使见他行施。助令欢喜。福亦无尽。沙门下。释疑。恐有愚人正行施时。见他随喜。惧他分我功德。故以炬火如故晓之。盖不惟无减于我。而福报展转殊胜矣。昔有二人采花。一自供佛。一转施人供佛。以问弥勒。弥勒曰。自供者成辟支佛果。施人者成无上菩提。盖独乐不若与人。与少不若与众。世出世道。无不皆然也。熟食。喻成圣果。除冥。喻破三障。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此第十一章。较量福田胜劣不等。令人知所归向也。一善胜百恶人。显易可 知。一持五戒人胜千善人者。以世间善人所奉十善。仅属旧医之法。不以三归为体。不成出世津梁。若能受三自归。奉持五戒。为佛弟子。便知四谛四念处门。于一生中。堪证三果。故得千倍胜于常流也。一须陀洹胜万五戒者。须陀洹已断见惑。已预圣流。故得远胜内外凡也。一斯陀含胜百万须陀洹者。斯陀含已断欲界六品思惑。烦恼渐薄。正使百万住果须陀洹。未修胜进行时。终不能知二果境界。何况能到耶。一阿那含胜千万斯陀含者。阿那含已断欲界思惑九品皆尽。正使千万斯陀含。终不能知三果境界。况能到耶。一阿罗汉胜一亿阿那含者。万万曰亿。阿罗汉断尽见思。超出三界。尤非住三果人能知能到故也。辟支佛有二种。一者出有佛世。禀十二因缘教。悟道侵习。名为缘觉。二者出无佛世。观物幻化。自悟无生。断结侵习。名为独觉。以阿罗汉但断正使。辟支佛兼侵余习。故一辟支。能胜十亿阿罗汉也。三世诸佛。约藏头佛果言之。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六度。正习皆悉断尽。利益无量众生。故一佛能胜百亿辟支佛也。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指圆教初住已上。亦可兼摄别教初地。通教佛地。盖通教体色入空。知一切法无性。故念即无念。住即无住。修即无修。证即无证。至成佛时。能于色究竟天示现最高大身。统王三千世界。别欢喜地。圆发心住。皆已分证法身。皆能示现百界作佛。八相成道。所以供此一人。胜于千亿三世诸佛也。复次前之八番。皆是约田。此第九番。即是约心。盖未达一切诸法。念本无念。住本无住。修本无修。证本无证。故于平等法中。分胜分劣。若了达无念无住无修无证妙理。则下自恶人。上至诸佛。罔非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所以人上佛饭。佛施饿狗。功德无异。维摩以一分奉难胜如来。一分施一最下乞人。福亦平等。若不知福胜劣差别。则无以显修德之足贵。若不达生佛本自平等。则无以悟性德之渊源。是谓常同常别。常别常同。法界法尔微妙法门。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 得覩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覩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此第十二章。略举二十难事以为劝诫也。顺情则易逆情则难。然能深发肯心。则虽难而易。其或但随流俗。则虽易亦难。夫贫穷则布施为难。故虽少许之施。得福甚多。不可不勉力也。然现见有贫而能施者。乃富人反不肯施。则悭鄙为何如耶。豪贵学道。例施可知。人所最重者身命。诚能弃命。则何事不可为者。然未闻保命畏死之人。果能长生不死。则亦何事贪惜耶。佛经难覩。今幸覩佛经而不研精殚思。则与不覩何异。佛世难值。今幸值佛世而不及时进修。则与不值何殊。色欲虽恒情所好。然或察其味少苦多。或观其如幻如影。则亦何难忍制。若见好时。知其未必可求。则贪心自息。若被辱时。但以情恕理遣。则嗔意自平。视富贵若草头露。何容以势临人。观事境同梦所缘。何必劳心措置。广学而不博究。如入海无指南针。安能会理。恃学而生我慢。如沃壤以滋稊稗。反害良禾。佛尝言四种不可忽。一者火虽小不可忽。二者龙虽小不可忽。三者王子虽小不可忽。四者沙门虽小不可忽。今有轻未学者。未知其不可忽故也。心平等。则施难胜如来。与施最下乞人。功德无异。泯是非。则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是非情见未忘。决不能见法界真善知识。不见现前一念心之实性。决不可以学无上道。不学称性权实之道。不能随化度人。未达随化度人方便。安能覩十法界境而一心不动。若不能于一一法界中具见一切法界事理。何繇善解同体方便。故知此二十事。后后难于前前也。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 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此第十三章。问意重在宿命。答意重在会道。盖知宿命者。未必会至道。而会至道者。决能知宿命也。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此第十四章。明善莫善于真修。大莫大于实证也。行道守真。则万善同会。志与道合。则法界体圆。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此第十五章。明忍辱力大。灭垢明远也。忍有三种。一耐怨害忍。亦名生忍。二安受苦忍。亦名法忍。三谛察法忍。亦名第一义忍。今即约耐怨害而入第一义也。余文易知。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覩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此第十六章。明吾人心水本澄。即是至道。但繇爱欲所搅。故不能于一念中炳现十界影像也。舍三界爱欲见思垢尽。则真谛道可见。舍偏真爱欲。尘沙垢尽。则俗谛道可见。舍果报爱欲。无明垢尽。则中谛道可见矣。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此第十七章。深显无明无性。故见道即可永灭。亦显无明未灭。不得名真见道也。知无明之可灭。不致生于退屈知真见之常明。亦可祛增上慢矣。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此第十八章。明念行言修。皆超有无两关。而不可以有无情见凑泊也。念即无念。故常念此无念之念。岂以不念为无念哉。行等三句。例此可知。会得则触事全真。迷者则转趋转远。言语相即解脱相。故言语道断。一切物即真如性。故非物所拘。才涉有无。便隔霄壤。故差之毫厘。才涉思惟。便成剩法。故失之须臾。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此第十九章。明唯心识观。遣虚存实也。天覆地载。凡情计为常住实有。今观天则寒暑代谢。地则陵谷递迁。既尔生灭非常。岂是心外实法。次观一身之中。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固念念不停。界亦互对无定。于中岂有实我实法。此则遣徧计之本虚也。次观现前一念灵觉之性。即离我法二执。便成四智菩提。此则存依圆之实性也。遣虚则无增益谤。存实则无损减谤。非有非无。速契中道矣。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此第二十章。示人以四大观身。而入如幻法门也。身中坚者名地。润者名水。暖者名火。动者名风。觅我了不可得。能成所成。体皆如幻。能观所观。亦复如幻。于一幻喻。便可通达空假中理。故知四大观身。实四教之总户也。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此第二十一章。甚明好名之人。不惟无益。而且深有损也。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此第二十二章。甚明财色之味寡而伤害甚多。有智者不可类彼小儿也。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此第二十三章。深明妻子舍宅之埋没人。而劝以速远离也。欲界以男女眷属为妻子。种种宫殿为舍宅。色界以味禅为妻子。四禅天为舍宅。无色界以痴定为妻子。四空天为舍宅。爱见所噬。患同虎口。充类言之。二乘以一解脱味为妻子。偏真涅槃为舍宅。权教以游戏神通为妻子。出真涉俗为舍宅。透得空有两门。方成中道无生之果。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此第二十四章。深明色欲为众生重病也。佛顶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此第二十五章。甚明爱欲之不可习近也。逆风把炬。未有不烧手者。习近爱欲。安得不损净法身。害方便手耶。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此第二十六章。明佛不被魔娆。遂能化魔也。天神即魔王波旬。佛初成道时。先兴甲兵。不能害佛。次献三女。又不能娆佛。乃归佛化而证初果。人能观彼女人为革囊众秽。则淫意得除。自他俱利矣。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此第二十七章。喻明学道须远离诸障也。两岸以喻情欲。则有见思情欲。无明情欲。见思情欲。耽染生死。如触此岸。无明情欲。耽染涅槃。如触彼岸。人及鬼神。以喻众邪。爱网所缠。如为人取。见网所覆。如为鬼神所遮。洄流所住。正与精进相反。腐败。正与无为相反。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每欲进而反退。如流急反洄。不达无为法性。则著相所修福慧。终成腐败。故必不为生死涅槃情欲所惑。不为爱见众邪所娆。正念真如而精进。了达法性本无为。斯得道可保矣。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此第二十八章。深诫意马难调。而色祸宜避也。众生无始以来。只因恣情率意。久受轮回。未证阿罗汉。常与无明爱见慢俱。岂可自信汝意而不事推简耶。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 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此第二十九章。申明远女防过生善灭恶之方便也。先以莲华不染而自期待。则正念自利。复视如母如姊如妹如子而度脱之。则慈心利他。既与二利相应。恶念自然息灭。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此第三十章。申诫远离诸欲。勿令为欲火所烧害也。六情根犹如干草。六尘境喻若烈火。未到心境两空。应修远离胜行。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此第三十一章。申明断欲须从心断也。断心之法。推此欲从意生。意复从思想生。只此思想。为自生耶。他生耶。共生耶。无因生耶。又此思想。为在内耶。在外耶。在两中间耶。为在过去耶。现在耶。未来耶。如是推时。思想寂静。思想寂静故。意即寂静。意寂静故。欲即寂静。欲寂静故。观一切色如镜像等。即是非色。观一切行如泡沫等。即是非行。从上诸佛展转传受。不过传此调心方便而已。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此第三十二章。推忧怖之繇爱欲。而劝人断欲去爱也。众生无始以来。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执著贪恋不肯暂舍。遂生种种忧恼。种种恐怖。惟以四大观身。知身无我。以四运观心。知心无常。爱欲既断。忧怖自除。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此第三十三章。喻明为道之人。须具戒定慧也。专精学道之心。譬如一人。无始虚妄诸惑习气。譬如万人。受持净戒。譬如挂铠。惟坚持其心。则无怯弱之意。此戒力也。精进勇锐。则无半路之退。此定力也。不畏前境。则无格斗致死。此慧力也。合此三力。破灭无始众魔而证道果。是为得胜而还矣。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此第三十四章。明学道之法。须善调身心。勿令缓急失所也。儒者亦云。其进锐者其退速。又云。勿忘勿助。盖三乘出要类如此。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此第三十五章。喻明垢染不可不除也。但除垢染。即成清净。所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但有去翳法。别无与明法也。成佛作祖。岂于心外有法可得哉。不过净除习气而已。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 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此第三十六章。展转明难得之事以深警人。令勿失良缘也。不达无修无证。岂名真正发菩提心。不发真正菩提。岂名信心。不兴信心。岂名遇道。既不遇道。值佛何益。既值犹不值。则中国犹之边方。既中国不异边方。则六根具犹不具。既六根具犹不具。则男子亦非男子。既男子不成男子。则人身何异恶道。静言思之。可不发菩提心。急悟无修无证之要旨乎。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此第三十七章。深明心近则近。心远则远。而不以形迹论远近也。金口诚言。重戒若此。末世弟子。柰何弗思。僧祇律云。波罗脂国有二比丘。共伴来诣舍卫问讯世尊。中路渴乏无水。前到一井。一比丘汲水便饮。一比丘看水见虫。不饮。饮水比丘问言。汝何不饮。答言。世尊制戒。不得饮虫水故。彼复劝言。长老但饮。勿令渴死。不得见佛。答言。我宁丧身。不毁佛戒。遂便渴死。即生忉利天上。天身具足。是夜先到佛所。礼足闻法。得法眼净。饮水比丘。后日乃到佛所。佛知而故问。汝从何来。为有伴否。彼即以上事答。佛言。痴人。汝不见我。谓得见我。彼死比丘。已先见我。若比丘。放逸懈怠。不摄诸根。虽共我一处。彼离我远。彼虽见我。我不见彼。若有比丘。于海彼岸。能不放逸。精进不懈。敛摄诸根。虽去我远。我常见彼。彼常近我。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 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 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此第三十八章。明人命无常。不可不知也。一期色心连持不断。名为命根。乃依本识种子假立。非有实法。出息虽存入息难保。况刹那刹那。念念生灭。非沉思谛观。岂能知之。昔西域有一国王。不信佛法。问祖师曰。吾见外道种种苦行。尚不能折伏淫心。而今沙门四事如意。岂能断烦恼耶。祖师曰。王试取一狱中必死罪人。满器盛油。令其手捧。用四屠人出刃随后。若能一滴不失。便赦其罪。若倾一滴。随手斩之。同彼游于四衢。王更尽出宫女音乐。徧处歌舞。试问罪人何所见闻。王如其言。令一罪人手捧满油。徧历四衢女乐丛中。一滴不堕。因赦其罪。召而问之。汝于四衢何所见闻。罪人答曰。我于尔时。唯恐一滴油堕。白刃加颈。故惟见手中之油。更无他见闻也。祖白王曰。彼惟惜此一身之死。遂于色声无所见闻。何况沙门秉佛无常无我至教。痛念无量劫数生死之苦。安得不断烦恼。彼外道等。不知无常无我。徒事苦行。故无益耳。王乃信服。噫。诚知人命在呼吸间。何俟屠人执刀随后。而心始无放逸哉。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此第三十九章。明佛经皆应信顺。不应妄分大小顿渐。而生轻重心也。佛之言教。不出权实。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四教各有四门。门门各具四悉。今有执小谤大。执大谤小。执事拨理。执理拨事者。皆违佛旨者也。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此第四十章。明行道在心不在形也。心不入道。徒事外仪。与磨牛何异哉。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此第四十一章。诫人直心念道。当以出离情欲为期也。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此第四十二章。结明佛眼等观一切诸法。所以破众生之法执也。人间一百年。不过忉利天一昼夜。娑婆一大劫。不过极乐世界一昼夜。则王侯荣贵。与过隙尘何异。诸天器皿。纯是七宝。极乐国地。黄金所成。弥勒成佛道时。此地亦皆琉璃。况金玉瓦砾等是四微所成。何足重哉。服虽纨素不过蔽形。茍可遮羞。敝帛何害。大千界亦是惟心。一诃子亦是惟心。观相元妄。故于是中横计大小。观性元真。变大千之心非大非多。变诃子之心非小非少也。阿耨池水与涂足油。例此可知。方便门者。诸佛所设三乘五乘七九诸方便也。众生禀此法宝。克果不虚。然在诸佛。不过为实施权。岂有实法。故但如化宝聚耳。无上乘。虽云是最实事。然皆众生性具之理。心外无法。故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如梦中金帛。岂有实物可得哉。种种佛道。为对凡情。凡情不生。佛道何有。所谓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也。须弥出海。风浪不能漂动。禅定持心。境识不能迁惑。然须弥无实法。不过四宝四微合成。禅定亦无实法。不过诸心心所四分合成耳。生死如长夜。无明所缠。故昼夕咸寐。涅槃如永日。智慧开朗。故昼夕咸寤也。流转生死。惟是六根。安乐涅槃。亦惟六根。背觉合尘名为倒。而实无减。背尘合觉名为正。而实无增。故但如六龙舞。不过首尾相换而已。诸法既皆平等。则随举一微尘法。即与一真如地平等。非离一切法外。别 有一大总相法门。直是头头法法。无非大总相法门也。依一真地而施化道。如依大地而有四时之木。春生夏荣。秋实冬落。番番生。番番荣。番番实。番番落。终而复始。始而复终。徧于十方。嗱于三世。皆是如来自在神力也。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是经顿渐兼收。首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又言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金刚无住之旨。维摩不二之门。不越乎此矣。又言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夫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所谓自性天真佛也。三世诸佛觉此而已。非有所加也。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养者。识自本心。了法空寂。念念佛出世。念念佛灭度。是为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岂外求哉。此为顿教。其间罗举四真道。十善行。诃斥欲染。策发净业。警世非常。觉诸幻化。此为渐教。夫欲染不去。则净行难成。净行不成。则本明不发。故反复于断爱去欲之修。以为行道守真之助。而要归于无我。了得无我。心垢自尽。常光现前。是则名为解无为法。然而世之人。往往贪著有为。不舍爱欲者。何也。由不知人命无常。世界幻化。以须臾之乐。招长劫之殃。刃蜜炬风。其言绝痛。茍有丈夫之志者。其可不瞿然深省乎。经言。佛所言说。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学者于此尽心焉。则五部诸经。俱可得门而入矣。

一行道人彭际清书

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