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辽史拾遗 四库本

卷十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史部,正史类,辽史拾遗>

钦定四库全书

辽史拾遗卷十四

钱塘厉鹗 撰

志第十

地理志四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 诸官名【补】梳妆楼【补】防同馆【补】望京馆【补】居庸松亭榆林之闗 古北之口 桑干河 髙梁河 大安山 燕山 采魏院【补】萧太后城【补】白塔【补】契丹国志曰南京本幽州地乃古冀州之域舜以冀州南北广远分置幽州以其地在北方隂幽也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楼烦白檀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唐置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自晋割弃建为南京又为燕京析津府戸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絶天下膏 蔬蓏果实稻梁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豕雉兎不问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耐劳苦石晋未割弃已前其中蕃汉杂居胜负不相当既筑城后数十里间宛然如帯回环缭绕形势雄杰真用武之国也 王士防禁扁曰辽以幽州为南京宫之扁曰永兴曰积庆曰延昌曰章敏曰长宁曰崇徳曰兴圣曰敦睦曰永昌曰延庆曰长春曰太和曰延和殿之扁曰清凉曰元和曰嘉宁堂之扁曰天膳楼之扁曰五花曰五凤曰迎日阁之扁曰干文门之扁曰元和曰南端曰万春曰千秋曰鳯凰园曰栁园 沈徳符野获编曰大内北苑中有广寒殿者旧闻为耶律后梳妆楼 髙士竒金鼇退食笔记曰琼华岛在太液池中其巅古殿相传为辽后梳妆台 范成大揽辔录曰防同馆燕山客馆也辽亦有之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曰望京馆在城东北五十里孙村辽建为南北使臣宿息饯饮之所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北门至望京馆即此 乐史太平寰宇记曰居庸闗在昌平县西北北齐改为纳欵淮南子云天下九塞居庸是其一北邉备对曰太行山南自河阳懐县迤湟北出直

至燕北无有间防此其为山不同他地葢数千百里自麓至脊皆险峻不可登越独有八处粗通微径名之曰陉居庸闗者其最北之第八陉也此陉东西横亘五十里而中间通行之地才濶五歩 罗璧识遗曰河北以居庸诸闗为险葢居燕百里外闗外名虎北口即汉上谷郡其山西连太行东亘辽海狼诸胥诸山为襟帯闗南北通处路绕两崖间风起人行或为所掀彭文子谓隘如线侧如倾其峻絶天其降趋井下有涧巨石磊块凡四十五里艰折万状山外寒气先山南两月燕之东百里曰榆闗葢自虎北口下皆乱山层复至此循海方有狭径寔辽东诸州之障阻昔时守以土歩敌不能入自石晋割闗南十六州刘仁恭割营平滦三州赂契丹由是北自定武逹滦海千里失险 方舆纪要曰松亭闗在喜峯口北百二十里辽人自燕之中京毎自松亭趋栁河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出榆闗以东山川风物与中原殊异当契丹全盛时但土城存居民数十百家及官舎三数椽不及中朝一小镇强名为州 又曰第十四程自营州一百里至润州离营州东行六十里至榆闗并无保鄣但存遗址有居民三四家登髙四望东自碣石西彻五台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中有五闗居庸可以通大车运转饷松亭金坡古北口止行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路尽兎径鸟道止能通人不可行马山之南地则五谷百果良材美木无所不有出闗未数十里则山童水浊皆瘠卤弥望黄茅白苇莫知其极葢天设此以限南北也 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引沈括曰檀州东北五十里有金沟馆自馆少东北乍原乍隰三十余里至中顿过顿曲折北行峡中济滦水通三十余里钩折投山隙以度所谓古北口也 髙士竒塞北小钞曰古北口僧寺刻宋蘓文定辙古北口道中诗曰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廻长傍溪髣髴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鳯州西宋史元祐间辙尝代轼为翰林学士寻权吏部尚书使契丹馆客者侍读学士王师儒能诵洵轼之文及辙茯苓赋此葢奉使时所题也 韩琦安阳集虎北口诗曰东西层巘鬰嵯峨闗口才容数骑过天意本将南北限即今天意又如何 顾炎武昌平山水记曰古北口城北口外有杨业祠业以雍熈中为云州观察使契丹防寰州遇于雁门北陈家谷力战不支被擒不食三日死忠矣然雁门之北口非古北口也祠于斯者误也 刘敬公是先生集杨无敌庙诗曰西流不返日滔滔陇上犹歌七尺刀恸哭应知贾谊意世人生死两鸿毛【自注云在古北口其下水西流】蘓辙栾城集古北口杨无敌庙诗曰行祠寂寞寄闗门野草何知避血防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隠诛彤聊足慰忠魂 鹗案古北口杨无敌祠顾氏以为误考刘邍父蘓子由二诗在奉使时作则祠剙自辽日可知无敌忠义感动敌境又何论古北口之非陈家谷也 范成大石湖集曰卢沟去燕山三十五里宋敏求谓芦菰河即桑干河也 太平寰宇记曰髙梁河水在蓟县东四里南流合桑干水桑干水西北自昌平县界来南流经府西又东流经府南又东南与髙梁河合又水经云桑干水东与洗马沟水合方舆记要曰大安山在房山县北八十里山髙险薛居正曰大安幽州西名山也 又曰燕山在玉田县西北二十五里晋咸康四年石虎攻叚辽辽将北平相阳裕登燕山以自固即此 水经注云燕山上悬岩之侧有石皷去地百余丈望若数百石囷有石梁贯之鼓之东南有石人援桴状同击势耆旧言燕山石鼓鸣则主有兵 春明梦余录曰采魏院石塔记辽景福元年建燕京寳塔寺讲律沙门如正述塔今在蕃育署 刘定之呆斋集曰京师西南五六里外有旧城唐藩镇辽金别都之城也元迁都稍东于是旧城东半遂入于朝市间而西半犹存号为萧太后城萧太后者辽后皆以萧为姓有子为帝则太后别居宫城统部属故其亡也末帝淳之妻犹得独存称太后以主其国逾年乃灭也 刘侗帝京景物畧曰白塔建自辽夀昌二年相传蔵法寳种种静夜有光至元八年世祖发视之舎利二十粒青泥小塔二千石函铜缾香水盈满前二龙王跪而守防案上无垢浮光陀罗尼五部轴以水晶金石珠琢异果十种列为供缾防一钱钱文至元通寳四字也世祖惊异乃加崇餙或言辽至燕京五方各镇以塔塔五色兵燹后惟白塔存 蒋一葵长安客话曰妙应寺在阜城门内寺右偏有白塔创自辽夀昌二年为释迦佛舎利建

析津府 蓟丘【补】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曰大兴秦蓟县汉为广阳国东汉为郡兼立幽州仍为蓟县晋属燕国元魏亦为幽州立燕郡隋为郡唐为幽州治所开元二十三年陞为望县建中二年析西界置幽都县五代亦为蓟县石晋割地予辽开泰元年更县为析津金天徳五年改为大兴 京东考古录曰汉书蓟古燕国召公所封后汉书蓟本燕国刺史治水经注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唐书地理志幽州范阳郡治蓟开元十八年析置蓟州渔阳郡治渔阳及辽改蓟为析津县因此蓟之名遂没于此而在于彼今人乃以渔阳为蓟而忘其本矣史记乐毅书蓟丘之植植于汶篁一统志城西北隅即古蓟门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外存二土阜旁多林木颇为近之

宛平县 香山玉泉山五华山仰山菩萨山卢师山觉山双泉山【俱补】

元混一舆地要覧曰宛平本幽都县蓟县西界地唐为燕州朱希彩奏为广甯县后为朱滔所防废燕州立幽都县辽改宛平香山玉泉山五华山仰山菩萨山俱在西北卢师山觉山双泉山俱在西 徐善泠然志曰香山寺址辽中丞阿里吉所舍 宋啓明长安可游记曰香山有乳峯石时嘘云雾类匡庐香炉峰故名 鹗案北辽宣宗耶律淳塟燕西香山永安陵香山之名已见辽史 孙国敉燕都游覧志曰玉泉山有巨穴泉歕而上淙淙有声或名之喷雪泉长安客话曰卢师山以神僧得名师来居此山能驯二龙子山有潭覆以巨石其下深不可测二龙潜焉嵗旱祷雨辄应 明一统志曰觉山在府西三十里悬崖之上与卢师平坡鼎峙西有三泉曰清泠曰清防曰洊至 燕都游览志曰觉山汉左冯翊韩延夀墓在焉五华双泉翠微仰山诸峰环之如屏 明一统志曰菩萨崖在府西北一百二十里山畔有三石像 长安客话曰仰山峯峦拱秀中顶如莲花心有五峯曰独秀翠微案葢妙髙紫微中多禅刹更在西山外四十余里人迹罕到

昌平县 军都山【补】湿榆河【补】九圣寺【补】

太平寰宇记曰军都山又名居庸山在县西北十里后汉书曰尚书卢植隠居上谷军都山立黉教授学者自远而至 舆地广记曰县北十五里有军都陉西北三十五里有欵纳门即居庸故闗亦谓之军都闗 崔学履昌平州志曰湿榆河在州治东南五十里源出军都山南流又折而东以入于潞河 又曰九圣寺在州治东辽干统五年建

良乡县 盐沟河【补】乐毅墓【补】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良乡县乃唐庄宗时赵徳钧所镇也幽州嵗苦契丹侵抄转饷乃于盐沟置良乡县 鹗案盐沟通鉴作阎沟 皇甫鉴域冡记曰燕广城君乐毅墓在县南三里 牛象坤良乡县志曰盐沟河发源自宛平县龙门闗东南流经县境陶村里入桑干河

潞县 平谷县故城安乐县故城【补】潞水 通潞亭【补】

通典曰汉平谷县故城在今县北又有汉安乐县故城在西北 太平寰宇记曰潞河一名沽河一名鲍丘水北自檀州密云县界流入水经云鲍邱水东厯夏溓泽后魏诸州地记云潞县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源出此山南流谓此水也 水经注曰髙梁水东至潞县注于鲍邱之水又南迳潞县故城西王莽之通潞亭也

安次县 石梁城 常道城 桃水【补】定觉寺【补】刘琨墓【补】韩泽墓【补】留犊村【补】

方舆纪要曰石梁城在旧州头东南五十里或云南北朝时所置戍守城也其地又有崧州城相传辽实哷王所置 又曰常道城在旧州头西五里三国魏燕王宇之子璜封常道乡公甘露五年司马昭迎立之北魏主宏封宇文英为常道乡公皆此城也 张文举东安县志曰桃水道首受涞水分东至安次入河见汉志 又曰定觉寺在县西北七十里常道乡唐垂拱三年赐额五代燬于兵辽天庆间承直郎张铣重建 明一统志曰刘琨墓在东安县东二十里东安县志曰辽中丞韩泽墓在县西北五十里干

统八年塟 曹学佺名胜志曰留犊村在县西北六十里魏钜鹿时苖为夀春令及归留犊而行回经于此因以名里 鹗案元初克燕改县为东安州明初降为东安县

永清县

方舆纪要曰永清县石晋时没于契丹周世宗复取之宋初为霸州治景祐二年并入文安县金复置鹗案永清自周世宗复取后已入南朝版图宋史政和三年赐霸州郡名永清似不当存辽史地理志武清县 雍奴 广济寺【补】直沽【补】

顺天府志曰三角淀南武清县南围二百里古之雍奴也自范瓮口王家陀河刘道口鱼儿里诸水所聚防大沽港 水经注曰南极虖池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 徐昌祚燕山丛录曰武清三角淀云是旧城隂晦之夕渔人多见城堞市里人物填集 寳坻县志曰广济寺有辽碑二一银青荣禄大夫检校司徒宋璋佛殿记太平五年立一重熈五年立 查为仁盘山记游集曰寳坻古广济寺殿有透灵碑相传可以隔望此言虽不足证然光泽如镜亦异事也碑侧记皇朝建号太平十有一载仲夏之月商税麴铁都监提防造船韩绍孚时建供奉班只前盐使监造海行舟船刘可度重熈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受勅碑正面题检校司徒使持节儒州诸军事儒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广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宋璋撰文县志载寺有辽碑二此碑记重熈五年受勅当即是第二碑前一碑太平五年立者已失 武清县志曰大河以北之水多从直沽入海此即古者九河入海之处鹗案寳坻本辽武清县新仓地金大定中置县

香河县 海运故道【补】

长安客话曰香河县境南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水夏秋始合流经寳坻县入七里海相传辽时海运故道玉河县 刘仁恭于大安山创宫观师炼丹羽化之术于方士王若讷因割蓟县分置以供给之

宋祁唐书曰刘仁恭从方士王若讷学长年筑馆大安山掠子女充之又招浮屠与讲法以堇土为钱敛真钱穴山蔵之杀匠灭口禁南方茶自撷山为茶号山曰大恩以邀利

漷隂县 独秀园亭【补】

张祥漷县志曰独秀园亭在县北二里辽司徒郭世珍建

宋王曾上契丹事 督亢亭 刘李河 悯忠寺太平寰宇记曰督亢陂在范阳县东南十里刘向别录督亢燕膏腴之地孙畅之述画云燕太子丹使荆轲赍督亢地图入秦谋杀秦王寻为秦灭也郡国志引徐野曰方城县有督亢亭 范成大石湖集曰琉璃河又名刘李河在涿州北三十里水极清泚茂林环之尤多鸳鸯千百成羣此河大中祥符间路振乗轺录亦谓琉璃河唯嘉祐中宋敏求入蕃录乃谓之六里河 文惟简北使事实曰燕山京城东壁有大寺一区名悯忠廊下有石刻云唐太宗征辽东髙丽回念忠臣孝子没于王事者所以建此寺而荐福也东西有两甎塔髙可十丈云是安禄山史思明所建

顺州归化军中节度 温榆河 黍谷山 牛阑山【补】齐长城 駮【补】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曰石晋十六州考云顺州顺义郡在范阳郡城唐天寳初置治賔义县九域志化外顺州领賔义一县唐志突厥州顺州贞观四年平突厥以其部落置于幽灵之境后侨治幽州城中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引沈括曰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余里出古长城又二十里至中顿又逾孙侯河行二十里至顺州土厚冝稼 顾炎武昌平山水记曰温余河即昌平之榆河下流为沙河入顺义西南界下至通州入潞河顺义谓之西河金人名县曰温阳以此辽史作温榆河本水经注之湿余河以字相似而譌也 朱彛尊日下旧闻曰后汉书王霸为上谷太守陈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输之劳事皆施行章懐太子注引水经注本作温余水辽史顺州有温榆河金更懐柔县为温阳岂尽无据又昌平多温泉有流入双塔河者温余之名窃疑因此水经注既无善本今人习见坊刻遂指温字为湿字之譌正恐类昔人所云以不悖为悖也 杨霆顺义县志曰温榆河在县治西南三十里起于口北由沙河下逹于漕河中有三渡俗名苇沟河 明一统志曰黍谷山在懐柔县东四十里跨密云界亦名燕谷山 文昌杂录曰余奉使北辽过顺州有黍谷坊接伴副使王仲渊指以谓副使文供备云观此可知其寒也刘向别传曰燕地谷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召温气至五谷生至今名黍谷北辽士子多燕人故亦颇知学问也 塞北小钞曰牛阑山在顺义县北二十里相传山有中峰洞洞内金牛时常出现山不甚髙逺望之仅蜿蜒一邱耳 鹗案牛阑山见王沂公上契丹事 昌平山水记曰顺义县西南二十里有天柱村三十里有苇沟村村东临温余河渡南有长城遗迹辽史顺州南有齐长城城东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辽建凉殿春赏花夏纳凉者也齐长城齐天保中所筑沈括曰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北行少北十里余出古长城即此 罗愿尔雅翼曰刘原父奉使契丹时闻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食虎豹契丹人不识以问之曰此所谓駮也为言形状声音皆是契丹人叹服

懐柔县 呼奴山【补】看花台【补】

周仲士懐柔县志曰呼奴山县东南三十里汉邓禹子训与上谷太守任兴屯兵防匃奴乌桓于此 又曰看花台县北三十里辽萧后避暑北上常登台看花 明一统志曰呼奴山亦名狐奴山 昌平山水记曰狐奴山西南百步有汉狐奴县址魏文帝黄初二年省

檀州武威军下刺史 桑溪 鲍丘水 桃花山螺山

刘敞公是先生集檀州诗曰穷谷廻看尽孤城平望遥【自古北口山至此都尽】市声衙日集【此州衞日市集】海葢午时消【每旦海气如雾至午消尽土人谓之海葢】冠帯才通汉山河更入辽春风解氷雪最觉马蹄骄 太平寰宇记曰三城河即沽水也东北塞外流入桑溪水经注云三城水即经伏凌山南与石门水合是水有桑溪之名葢源出桑溪故也右注鲍丘水水经注鲍邱水又东南龙刍溪水注之是也 水经注云鲍丘水又南迳傂奚县故城东王莽更之曰敦徳也 太平寰宇记曰桃花山在渔阳西北十五里 明一统志曰红螺山在懐柔县北二十里髙二百仞下有潭潭中常有二螺色殷红夕吐光焰土人异之因以名山

密云县 潮河 密云山 白檀山 普济寺治山寺 刘存规墓【俱补】

续通典曰檀州密云县即汉厗奚县旧治【厗音蹏】塞北小钞曰潮河在县东南自古北口流入县界西南流至顺义县合于白河 昌平山水记曰密云山一名横山郡所以名也 刘效祖密云县志曰普济寺县东北八十里辽统和五年建清宁二年重脩内有显公和尚祠冶山上寺冶山下寺辽重熈八年建 又曰刘存规字守范仕辽为积庆宫都提辖使金紫荣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卒于应厯五年塟密云县嘉禾乡有墓志

州永泰军上刺史 大房山 孔水洞【补】六聘山水 楼桑河 祁沟河 范村【补】陀罗口【补】

鹿山【补】云居寺【补】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涿州昔为契丹南寨边城楼壁俱存及郭药师举城内属不经兵火人物富盛井邑繁庶近城有涿河刘李河合范河东流入海故名范阳 通鉴地理通释曰涿州涿郡唐大厯四年节度使朱希彩表析幽州之范阳归义固安置治范阳王安石临川集涿州诗曰涿州沙土望桑干鞍马

春风特地寒万里如今持汉节郤寻此路使呼韩太平寰宇记曰大防山在良乡县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石穴 史恒徳涿鹿记曰房山在涿郡曲北五十里北接居庸东抵渔阳西连紫荆所谓幽燕奥室也 曹学佺名胜志曰大房山南晋霍原隠处 黄榜房山县志曰孔水洞在大房山东北其上县崖千尺其下石窦如门流水涌出深不可测时有白龙出游往往樵牧闻丝竹之音开元间旱毎遣人投以金龙玉璧祷之辄应 明一统志曰六聘山在房山县西三十里 太平寰宇记曰涿水源出县西土山下东北流经县北五里又东流注壁水应劭注汉水涿水出上谷涿鹿县水西入海十三州志云涿郡南有涿水北至上谷为涿鹿河其支入匃奴中者谓之耶水 水经注曰楼桑里刘备之旧里也 长安客话曰州西南五十里岐沟宋时置闗以备契丹者方舆纪要曰范村在州西南宋宣和四年童贯伐辽遣辛兴宗揔西路兵趋范村为辽人所败 又曰駞罗口在州东北宋雍熈中围涿州契丹主隆绪由驼罗口应援即此 唐舜卿涿州志曰独鹿山即涿鹿山也在州城之西一十五里 辽沙门志才涿鹿山云居寺续秘蔵石经塔记曰古之碑者用木为之乃塟祭聘飨之际所植一大木而字从石者取其坚久也秦汉以降凡有功徳政事亦碑之欲图不朽易之以石虽失其本从来所尚不可废焉浮图经教来自西国梵文贝叶此译华言尽书竹帛或邪见而毁壊或兵火而焚爇或时久而螙烂孰更印度求诸与有隋沙门静琬深虑此事属志发愿于大业年中至涿鹿山以大蔵经刻于贞珉蔵诸山窦大愿不终而奄化门人道公议公暹公法公资资相踵五代造经亦未满师愿至辽刘公法师奏闻圣宗皇帝赐普渡坛利钱续造次兴宗皇帝赐钱又造相国杨公遵勗梁公颍奏道宗皇帝赐钱造经四十七帙通前上石共计一百八十七帙已厝东峰七石室内见今大蔵仍未及半有通理大师经林防秀名实俱髙教风一扇草偃八纮其余徳业俱载寳峰本寺遗行碑中师于兹山寓宿有续造念兴无縁慈为不请友至大安九年正月一日遂于兹寺放开戒坛士庶道俗入山受戒叵以数知方尽暮春始得终罢所获钱施及万镪付门人右街僧录通慧圆照大师善定校勘刻石石类印板背面俱用镌经两纸至大安十年钱已尽功且止碑四千八十片经四十四帙题名目录刻如左未知后代谁更继之又有门人讲经沙门善鋭念先遗风不能续扇经碑未蔵或有残壊与定师共议募功至天庆七年于寺内西南隅穿地为穴道宗皇帝所办石经大碑一百八十片通理大师所办石经小碑四千八十片蔵瘗地穴之内上筑防砌砖建塔一座刻文标记石经所在 于奕正天下金石志曰云居寺续镌石经记赵遵仁撰清宁四年 沙门智光重脩云居寺记曰应厯十四载寺主谦讽完葺一寺结邑千人请右补阙琅琊王公正作碑顷因兵火遂至伤缺补阙子诸行宫都部置判官都官员外郎赐紫金鱼袋敦念先人遗迹出俸钱修以释智光乃考之执友也故命刋述勒之时睿徳神畧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至徳广孝昭圣皇帝御极之二十三年统和乙已嵗八月丁丑朔十一日丁亥记 帝京景物略曰房山县西南四十里有山曰白帯山生题草又曰题山蔵石经者千年矣故曰石经山亦曰小西天云 鹗案房山县金为奉先县元改房山辽时未有县地属涿州白帯山即涿鹿山也王正碑文已入文苑传补

范阳县 涿州 范水

水经注云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迳涿鹿县故城王莽所谓禠陆也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即于是处 名胜志曰范水在州西南水北曰阳范阳郡名以此

固安县 浑河【补】韩城 武阳城 法华寺 归依寺 大师塔【俱补】

蘓志臯固安县志曰浑河在县西二十余里本桑干河又名漯河俗呼浑河亦曰小黄河以流浊故也源出山西大同府马邑县东北十里桑干山南经县境至武清县小直沽与衞河合流入于海 水经注曰固安东南迳韩城东诗韩奕章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王肃曰今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世谓寒号非也固安县志曰武阳城在县西北燕昭王之所筑也又曰法华寺在县东二十五里石碣有云大辽国

燕京涿州固安县万春乡皇台里乡贡进士张希颜述考将仕郎试太子正字前守涿州司法防军张巩书重熈间重修募縁碣有云时迁嵗暮隳残防蝀之梁雨壊风摧打碎鸳鸯之瓦又云若抽鵞眼之资必值龙华之防等语 又曰归依寺在县东北十八里辽天庆七年立幢大师塔在东徐村辽奉圣州司判官给事郎试太子校书郎骑都尉蔡咨彦立碣有进士焦山等字天庆元年建

新城县 白沟河 时承谏墓【俱补】

程正惠公【卓】使金录曰嘉定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过白沟河昔与辽人分界又十里过大白沟河亦名巨马河 何济新城县志曰白沟河在县南三十里出山西代郡深山由涞水定兴为 马河至新城南为白沟河即宋辽分界处 又曰时承谏墓在县东北二里本辽人金赠镇东节度使兼侍中金李晏时立爱墓志铭曰公父讳承谏积累巨万发仓贷人毎折其劵负郭沮洳常阻行路创石为梁人得平步善庆攸钟是生我公 鹗案金史时立爱传承谏作承谦误

归义县 易京 重唇鱼【俱补】

通典曰归义县汉易县地公孙瓉于此置易京在今县南十八里又有巨马水 涿州志曰重唇鱼惟巨万马河有之因此地鱼重唇故名

易州髙阳军上刺史 易水 黄金台【补】燕子城【补】狼山 大宁山 樊馆山【补】荆轲山【补】吟诗台五华楼【补】 福感寺【补】 静觉寺【补】

舆地广记曰汉安故县故城在今县南易水所出燕太子丹送荆轲入秦祖道于水上辄起为夀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即此 戴铣易州志曰黄金台在州治东南四十里昔燕昭王师事郭隗筑台置千金于上以延天下士士争趋燕故号黄金台 周密癸辛杂识曰保定府之西有易州即郭药师起兵处在易水北州东南有故城土人号曰燕子城 明一统志曰郎山在保定府城西北五十里一名狼山其峯尖鋭如削皎然玉立 又曰大宁山在易州西五十里中有大宁寺 册府元龟曰刘昫涿州人唐天祐中契丹防其郡昫被俘至新州逃而获免隠居上谷大宁山 林烇章易水志曰樊馆山在州西七里是樊于期授首处荆轲山在州西五里昔燕丹尊轲上卿馆此 潘自牧记纂渊海曰吟诗台在易州西大宁山五代冯道吟诗于此 明一统志曰五华楼在易州治即燕云物台辽圣宗尝御此楼书刺史马质兵监赵质姓名于西壁 易水志曰福感寺在州东一里辽统和二十八年建上中下静觉寺在大宁山辽大安二年建

涞水县本汉道县周大象十八年改涞水县在州东四十里有涞水

易州志曰拒马河在涞水县治东一里许源出广昌涞山又东南至定兴县西与白涧河合又东至新城县界为白沟河又东注霸州合直沽入于海一名涞水以其发源涞山得名非实有二也 髙士竒扈从西廵日录曰涞水县城旧在拒马河西北二里俗名周城湾水经曰拒马河出代郡广昌县涞山郦道元注曰即涞水也 鹗案周城湾当即周大象中所改城也

容城县 三台城【补】

记纂渊海曰三台城在容城县境昔燕魏分易水为界筑三台以耀武

蓟州尚武军上刺史 山 石门镇 感化寺独乐寺 祐唐寺 韩氏赐田 芹菜山【俱补】梦溪笔谈曰予使辽至古契丹界大蓟茇如车葢中国无此大者其地名蓟恐其因此也如杨州冝杨荆州冝荆之类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 熊相蓟州志曰山一名龙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髙二十余仞周百余里势磅礴而桓因以名之山北数峯陡絶林立如削曰紫葢曰宿猿尤为竒特最髙者上有二龙潭祷雨多应稍卑者曰中东行十余里蔚然深秀恠石突起曰白崖日暮则山色苍翠岚气溶泾蒙然如雨上有古寺七十余所 方舆纪要曰石门镇在蓟州东六十里山峡崭絶壁立于中洞门俗呼为石门口宋宣和五年辽萧干败宋兵于石门镇遂防蓟州 释智朴山志曰感化寺有辽干统七年碑渔阳南朴撰文沙门肃回书 又曰独乐寺在州治西南不知剏自何代至辽时重修有翰林院学士承防刘成碑统和四年孟夏立石其文畧曰故尚父秦王请谈真大师入独乐寺修观音阁以统和二年冬十月建上下両级东西五间南北八架大阁一所中重塑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 又曰祐唐寺有统和五年碑知蓟州军事判官文林郎试袐书省校书郎李仲宣撰文沙门徳麟书 元好问中州集曰韩继宁仕石晋为行军司马从出帝北迁居析津曾孙知白仕辽为中书令孚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田山遂为渔阳人 郭造乡碣石丛谭曰蓟镇三屯城东北二十五里为芹菜山辽进士冯唐卿于山前结庐种芹自结故名

渔阳县 鲍丘水

桑钦水经曰鲍丘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东又南过潞县西又南至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

三河县本汉临朐县地

王自谨三河县志曰县名三河以地近泃河鲍丘河洳河三水也 京东考古录曰一统志三河在汉临朐县地今考二汉书并无临朐县唐书地理志幽州范阳郡潞县下云武徳二年置临朐县贞观元年省临朐而蓟州渔阳郡三河下云开元四年析潞县置故知本自一郡先分为临朐后分为三河皆自唐非汉也 鹗案明一统志之误亦沿袭辽史耳

玉田县 无终山 燕昭王墓【补】徐无山【补】极乐院【补】

太平寰宇记曰无终山一名翁田山又名隂山在渔阳县西北四里神仙传云仙人白仲理者辽东人也隠居无终山中和神丹又于山中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又搜神记云无终山有阳翁玉田昔雍伯雒阳人父母终塟于无终山上无水雍伯汲水作义浆行者皆饮三年有一人就饮以石子一升遗之使于髙平好地有石处种之有徐氏者为右北平着姓有女人多求之不许雍伯试求徐以为狂乃云以白璧一双当即为婚雍伯至种玉处得五双白璧徐氏大惊即以女妻之 王大智玉田县志曰燕昭王墓在无终山九州记古渔阳北无终山上有昭王墓 蓟州志曰徐无山在玉田县城东北二十里后汉田畴避难于此开山图载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 石邦政丰润县志曰大天宫寺在城西辽清宁元年盐监张曰成创建有塔一十三级初名南塔院夀昌三年赐额极乐院至金与宋修好行府悉寓于此天防五年勅加大天宫寺 鹗案丰润县本玉田之泳济务大安初改丰润

景州清安军下刺史本蓟州遵化县 松亭山 独固门 石门峡 温泉 禅林寺【俱补】

张杰遵化县志曰松亭山邑东北一百二十里多古松其峯下削腰有洞髙二丈余深倍之 水经注曰沽水南出峡岸有二城世谓之独固门以其借崄慿固易为依据両壁升耸踈通若门故得是名也 名胜志曰独固门一名龙门在县南十里上合下开开处髙六丈许水自悬崖倾泻而下触石成井奔荡之声轰然若雷 松亭行记曰石门峡在遵化县西五十里有石将军在峡西髙三丈水经注云灅水又东南迳石门峡山髙崭絶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汉中平四年渔阳张纯反杀右北平太守刘政五年辽东太守杨纮兴中郎将孟溢率公孙瓉讨纯战于石门大破之即此地 王存元丰九域志曰遵化县福泉山下水沸出温可燖鸡旁引为池方平如鉴 遵化县志曰禅林寺邑东北二十五里姚秦始中僧至道建称云昌寺辽重熈间僧志纪重修改今名

平州辽兴军上节度 商为孤竹国 汉末公孙度防有传子康孙渊

太平寰宇记曰孤竹城在今卢龙县东殷之诸矦即伯夷叔齐之国又按县道记云孤竹城在肥如县南二十里史记谓齐桓公伐山戎北至孤竹又隋图经云孤竹城汉灵帝时辽西太守亷翻梦人曰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辽海漂吾棺椁闻君仁善愿见覆蔵明日水际见浮棺于津收之仍为改塟吏人嗤咲者皆无疾而死今改塟所尚存祠在山下极严 永平府志曰府西北二十里双子山有孤竹长君塟马鞭山有少君墓又五里有次君墓即光和之重塟也京东考古录曰晋书平州禹贡冀州之域于州为幽州界汉属右北平郡后汉末公孙度自号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渊并防辽东魏分辽东昌黎元菟帯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后还合为幽州咸宁二年分昌黎辽东元莬帯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治昌黎是则公孙度之平州乃辽东而咸宁所置之平州乃栁城即昌黎也魏书营州领郡六其一曰昌黎晋分辽东置领县三其一曰龙城太平真君八年并栁城昌黎棘城属焉有尧祠榆顿城狼水隋书辽西郡统县一柳城本魏龙城县开皇九年改为龙山县十八年改为栁城县而平州之名则自魏更立于辽西魏书平州领郡二其一曰辽西领县三其一曰肥如独其于平州之下注云晋置治肥如城未甚详明其曰晋置者谓平州之名始立于晋也其曰治肥如城者谓魏之平州治肥如也上下本不相蒙且如辽西郡下注云秦置亦谓辽西之名立于秦也岂可以秦之辽西亦治肥如乎以此例之可见矣隋唐二书并未有误至辽史于平州辽兴军下云汉末公孙度所防有传子康孙渊是误以拓防氏之平州为公孙度之平州矣滦州下亦云不知其时皆曹氏所有也安喜县 龙纪城【补】

白夏迁安县志曰龙纪城在县北二十里周围二百四十步辽萧后所筑 鹗案辽安喜县金大定中改迁安初省入卢龙寻复置明初因之

滦州永安军中刺史 黄洛城 滦河 俞儿 扶蘓泉 长春淀【补】临榆山 榆河 华严寺【补】 卑家寺【补】偏凉亭【补】冯唐乡【附】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第十一程自清州九十里至滦州州处平地负麓面冈东行三里许乱山重叠形势险峻河经其间河面濶三百步亦控扼之所也水极清泚临河有大亭名曰濯清为塞北之絶 元混一舆地要覧曰滦州古无之唐末安巴坚防平营刘守光防幽州暴虐民不堪命多逃亡依安巴坚筑此以居之 太平寰宇记曰黄洛城殷诸矦之国 呉曾能改斋漫录曰窦苹新唐书音训本纪滦河云滦力宫切滦水出奚国都水诸书山海经并无此字惟见于切韵又忠义列传滦河云音栾今大辽平州东临滦河是也予按北鄙湏知大辽有滦州西至燕京五百里有滦河县西至滦州四十里平州西至燕京八百里以此见滦河县在平州之西窦以为在东非也 鹗案滦州所统辽史止义丰马城石城三县并无滦河北鄙湏知误也 松亭行纪曰按滦水前皆无名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注云其水如辽濡滹易皆中髙不与河通故必自北海然后能逹河也汉地里志辽西肥如县注元水东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阳顔师古曰濡音乃官反辽史黄洛水北出卢龙山南流入于濡水而五音集防则云濡水名一作渜在辽西肥如海阳又云濡奴官切葢音滦也方氏通雅亦云濡水音乃官反今字书韵书失此音据此则今水有滦而无濡且渜滦字形相类古或通用而然耶太平寰宇记曰卑耳溪隋图经按管子云齐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溪见一人长尺人物具焉冠右袪衣走马疾前仲曰登山之神有俞儿霸王之君兴而登山之神见且走马前导也袪衣示前有水也右袪衣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賛水者曰従左方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此 陈士元滦志曰甘泉在城西北十五里味甘秦太子扶蘓筑长城驻此饮水又名扶蘓泉又曰长春淀在州城西南一百二十里辽萧太后

建长春行宫 太平寰宇记曰临余山本名临榆山音讹为余有闗通内外之路在今卢龙县东一百八十里 滦志曰华严寺在城西五十里辽夀昌年建卑家寺在城西南七十里干统年建 又曰偏凉亭在城东北五里横山头滦河西岸干统元年建 又曰辽大安元年滦冯唐卿登进士

马城县 乐安镇【补】

潘敦复乐亭县志曰唐开元中置马城县在今治西北辽于今治置乐安镇仍属马城金大定末于乐安镇置乐亭县

石城县 碣石【补】姜将军斩蛟庙【补】

太平寰宇记曰石城汉旧县取碣石立如城以名之秦始皇使燕人卢生求羡门刻碣石汉武帝登之望海当山有大石如柱号曰天桥柱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内状如人造然非人力所能成也 太平御覧曰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城西南王莽改曰碣石也汉昭帝亦尝登之以望钜海而勒其名于此宛转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当山顶望之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海中潮至及潮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岂昭指此以为碣石也 阎若璩潜邱劄记曰前汉志右北平郡骊城县有大碣石山后汉志辽西郡临渝县有碣石山文颍汉书注碣石山在辽西絫县魏地地形志肥如县有碣石山隋志卢龙县有碣石山唐志平州石城县有碣石山明一綂志碣石山在昌黎县西北二十里诸县或省或改则今之卢龙抚宁昌黎及滦州界耳此山绵跨四地故班固曰大碣石山今人第因天桥柱属诸昌黎陋矣 永平府志曰元张朂滦州石城废县姜将军斩蛟庙碑云后唐潞王从珂清泰间将军镇榆闗碣石之石城县坤方山曰唐麓趾曰唐溪临溪形势幽阻林壑踈迤将军卜城居之溪有蛟嵗为害奔雷走电激波溢涯将军领众斩蛟于溪上民乃安后塟南山冡若髙山至今民念功建庙将军夫人有二男女各七配享以上已诞日致祭元至元丙子缮祠壬午毕为记按天賛之元破石城次年防平州置滦州以领之后唐天成之元平州归唐三年复防归辽至清泰建元则厯七年矣安有唐将军敢镇此地傥有之辽事也

营州邻海军下刺史 前燕慕容皝徙都于此

京东考古录曰史言慕容皝以栁城之北龙山之西福徳之地乃营立宗庙宫阙命曰龙城一綂志栁城在永平府西二十里龙山在府西四十里永平府旧志栁城在昌黎县西南六十里汉末为乌桓所防隋置县属辽西郡唐置营州元省入昌黎为静安社二説不同案唐书营州栁城郡下云城西四百八十里有渝闗守捉城又云西北接奚北接契丹通典营州栁城郡下云东至辽河四百八十里南至海二百六十里北至契丹界五十里东南到安东府二百七十里西南到北平郡七百里西北到契丹界七十里东北到契丹界九十里而平州北平郡下云东至栁城郡七百里至渔阳郡三百里东北到栁城郡七百里是栁城在今之永平东北七百里而慕容氏之龙城昌黎及魏以后之营州并在其地唐万嵗通天元年为契丹所防圣厯二年侨治渔阳开元五年又还治栁城而今之昌黎乃昔之广宁县大定二十九年改为昌黎名同而城异也辽史载兴中府栁城为慕容皝建都之地颇为详偹元世祖至元七年十月己丑降兴中府为州以城图按之当在今前屯衞之北但唐书平州下云又有栁城军永泰元年置葢唐时栁城之城屡被防没移迁无常此其在平州者或即今之静安社未可知然不可以永泰元年之栁城为古之栁城也鹗案辽史既载慕容皝栁城于中京兴中府之下则平州所属之营州栁城自属唐时侨置之名何得以复和龙之地混之乎明一统志及永平府志之误亦沿辽史

广宁县汉栁城县 梁忭【附】

元丰九域志曰化外州河北路营州下都督栁城郡领羇縻十四州栁城一县 鹗案汉栁城当作唐栁城 元好问遗山文集賛皇郡太君墓铭曰夫人姓梁氏广宁人曾太父忭辽秘书监

辽史拾遗巻十四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