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玉海 四库本

卷百二十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百二十三

宋 王应麟 撰

官制

九卿【属官】

汉九卿 九列 十二卿

百官公卿表九卿秩中二千石【续百官志同】 刘熈云汉置十二卿太常太仆衞尉光禄勲宗正执金吾大司农少府大鸿胪廷尉大长秋将作大匠韦昭辨云汉正卿九太常至少府执金吾为外卿不在九列大匠次金吾长秋自皇后官非天子贠卿自汉以来九卿所居谓之寺韦?成?恤我九列【注卿之位疏陈蕃上疏备位九列】 通典汉以

太常光禄勲衞尉大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后汉九卿而分属三司【大常光禄勲衞尉三卿并太尉所部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并司徒所部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并司空所部】 春秋汉含孳曰九卿法河海北斗

汉奉常 大常

表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汉官解诂社稷郊畤事重职尊故在九卿之首 叔孙通定宗庙仪法 袁盎】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注师古曰太常王者旌旗画日月王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后改太常尊大之义 应劭曰欲令国家盛大常存故称太常 唐杨收曰藏天子旂常】奉常髙帝七年叔孙通【始为之】大常景帝中六年吴利【始为之 元朔二年孔臧为大常纲纪古训礼赐如三公 韦?成刘庆忌杜业 苏昌坐泄秘书免】莽改太常曰秩宗 唐六典汉髙名曰太常惠帝复曰奉常景帝又曰太常【史记叔孙通传髙帝拜通为太常 汉官典职亦云惠帝改太常为奉常】 续志卿一人中二千石【卢檀礼注曰如大乐正】掌礼仪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赞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皆奏其礼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汉官曰员吏八十五人 荀悦云掌宗庙郊祀礼乐典经 汉西京太常行陵赤车千乘 职当陵庙繁剧多过 东汉三十九人多迁玉铉 桓荣乗舆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天子亲自执业丁鸿刘恺周泽桓郁杨震赐】  律厯志宫商角徴羽太常掌之 七畧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

周礼注【宗伯】宗官典礼于祭祀汉太常是也 宋百官志汉志以列侯忠孝敬谨者居之如周大司乐 通典唐虞秩宗周曰宗伯秦改奉常云云后汉不必侯也建安中为奉常魏黄初改为太常 崔骃太常箴翼翼太常寔为宗伯穆穆灵祗寝庙奕奕称秩元祀班于羣神我祀既祗我粢孔蠲弗祈弗求惟徳之报不矫不诬庶无罪悔常臣司宗敢吿执书【典乐教冑子 鲁秉周礼齐不敢谋晏子折冲樽爼之间国之典常上下守之则国安而民服 史记注郑?曰礼局称容台】

汉大常属官 大乐令 大乐官 大予乐令雅乐郎 大祝令 大宰令 大史令 大

卜令 大医令 食官令

表奉常有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卢植礼注曰如小乐正】掌凡行礼及祭祀小事总署曹事【汉旧仪丞举庙中非法者韦?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 徐偃谷永谯?鲍业为之】其署曹掾史随事为员诸卿皆然太常掾【朱博以太常掾察防】 主簿【汉官仪卤簿篇太常驾四马主簿前车八乘】表属官有大乐大祝大宰大史大卜大医六令丞又均官都水两长丞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又廱大宰大祝令丞又博士及诸陵县皆属焉

大乐令 律厯志宫商角征羽职在大乐 礼乐志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但能纪其铿锵鼓舞元光五年河间献王献乐诏下大乐官常存肄之【律志武帝时乐官考正】哀帝罢乐府官丞相光大司空武奏大凡八百二十九人其三百八十八人不可罢可领属大乐奏可【礼大胥注汉大乐律 桓谭父成帝时为大乐令】 表元鼎五年阳平侯杜相为大常五年坐擅繇大乐令论 ?雄大乐令箴陶唐五帝设为六乐 续志大予乐令一人六百石掌伎乐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掌其陈序【汉官曰员吏二十五人乐人八佾舞三百八十人卢植礼注曰大予令如古大胥汉大乐律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庙之耐 明纪永平三年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令汉官仪曰令一人】丞一人【卢植礼注曰大乐丞如古小胥】 晋志魏武平荆州获汉雅乐郎杜防防?雅乐四曲【黄初中?为大乐令 宋志云魏复为大乐令 工以纳言时而飏之 作乐崇徳以和神人 韶夏有容咸英有节放郑声】

大祝令 表有廱大宰大祝令丞【如淳曰五畤在廱故特置】五畤各一尉【郊祀志高帝复置大祝大宰文纪十三年夏除秘祝之官】景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武太初元年更名曰庙祀 志大祝令一人六百石凡国祭祀掌读祝及迎送神【汉旧仪庙祭大祝令主席酒汉官曰员吏四十一人 礼仪志注郊仪大祝令绕牲举手曰充牵牲就庖 东观记阴猛好学温良以郎迁大祝令】丞一人掌祝小神事祠祀令一人后转属少府注东观书曰章帝又置祀令丞延平元年省【祝史正辞以告 周大祝属宗伯 秦祀官有秘祝移过于下】

大宰令志一人六百石掌宰工鼎爼馔具之物祭祝陈馔具【汉官曰明堂丞一人二百石员吏四十二人】丞一人 郊祀志高帝召故秦祀官复置大祝大宰如其故仪【月令仲秋命宰祝循行牺牲注大宰大祝主祭祀之官也 礼乐志注元帝时大宰丞李元】

大史令 志一人六百石掌天时星厯凡歳将终奏新年厯国祭祀之事掌奏良日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汉官仪有望郎三十人掌记三十人房鳯待诏三十七人李信其六人治厯三人卜二人易筮】丞一人明堂及灵防丞一人二百石二丞掌守明堂灵防掌日月星气皆属太史注汉官曰灵防待诏四十二人其十四人星【元光中天星揺问星者】二人日三人风十二人气【望气正朔 武帝遣望气佐蓬莱气 西域?武帝诏太史治星望气皆以为吉】三人晷景七人钟律一人舎人 通典夏有太史终古执图法奔殷殷太史高势【一作向挚】载图法奔周周官太史正歳年以序事冯相氏视天文之次序保章氏掌天文之变周宣王时太史官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司马氏世主天官】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以图法归周【韩宣子聘鲁观书太史氏】秦太史令胡毋敬之作博学七章【萧何草律曰太史试学童】汉武置太史公以司马谈为之秦汉以来太史之任盖并周之太史冯相保章三职【周太史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史命士二十有四人而属乎宗伯犹汉之令丞属太常也】 司马迁?谈为太史公注如淳曰汉仪注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迁死后宣帝以其官为令行太史公文书而已师古曰谈为太史令迁尊其父故谓之公如説非也晋灼曰百官表无太史公在丞相上又衞宏所説多不实未可以为正【郊祀志太史令谈注司马谈也茂陵中书谈以太史丞为太史令 史记太史公掌天官索隐曰博物志太史令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

【月乙邜除六百石】 太史令【司马迁 张夀王 尹咸校数术虞恭议四分歴 张衡再为之造浑仪 单飏定经又问灾异 孙懿 王立 丞邓平 史通曰张衡单飏王立唯知占于是太史非复记言之司 魏高堂隆】 ?雄太史令箴【见分纪 崔子玉东观箴云夏终殷摰周?晋黍】 七畧外有太史之藏【荀悦请备置史官掌典文纪行事于尽歳举之尚书以助赏罚】

太卜令 表大初元年初置太卜【六典注汉武置太卜博士】 续志后省并太史【周领于春官】 史记日者?代王之入任于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索隐曰周有太卜此云由汉兴者谓文帝卜大横之后卜官更兴盛 龟防?高祖时因秦太卜官虽父子畴官世世相?精防深妙多所遗失武帝博开艺能之路大卜大集上欲击匃奴攘大宛收百越预见表象先图其利褚先生曰臣为郎时与大卜待诏为郎者同署言曰孝武时聚防占家有五行堪舆建除丛辰厯天人太一家制曰以五行为主【武帝北伐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卜诸将贰师最吉今卦兆皆反缪 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大卜蓍皆以为吉 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 官占先志谋及卿士庶人】

太医令【表少府有太医令太常复有令丞盖礼官之太医司存之所少府之太医通乎王内 应劭曰周官】 续志一人六百石掌诸医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各一人属少府【汉官曰员医二百九十三人员吏十九人郭玉为太医丞 陈忠言太医令奉方药位从大夫车有韬沂冠有两梁 脂习为令有栾布之节 永建二年召杨厚诏太医致药】 通典周官有医师掌医之政令秦【太医令李醯】两汉有令丞亦主医药属少府【崔寔大医令箴 唐柳公绰太医箴 梁姚僧坦为大医正 上医医国 原诊知政巫咸以鸿术为帝尧之医】 外戚?太医监【充国】 隋志孝成命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前志云侍医 贡禹?侍医临治师古曰天子之医 盖勲?云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

均官都水两长丞 表注服防曰均官主山陵上槀输入之官也如淳曰律都水治渠隄水门三辅黄图云三辅皆有都水 少府有均官【谷永愿减均官用度】

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冯参竟寜中以王舅出补渭陵食官令如淳曰给陵上祭祀之事】 庙郎【功臣表】 寝郎【冯参】 高寝令【韦方山】 高寝郎【车千秋】 孝文园令【司马相如】 渭陵寝中郎【冯参】 延陵园郎【班穉】续志高庙令一人六百石掌案行扫除世祖庙令一

人六百石如高庙每陵园令各一人六百石毎陵食官令各一人六百石掌望晦时节祭祀【汉官曰食监一人秩六百石即食官令监丞一人三百石】 续志中兴以来省前凡十官注太宰均官都水雍大祝五畤各一尉也【续志即后汉百官志以后止言志】

汉礼官【附 容史】

纪元朔元年十一月诏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孝廉者罪五年六月诏令礼官劝学 儒林?鲁徐生善为颂孝文时以颂为礼官大夫?子至孙延襄襄亦以颂为大夫延及徐氏弟子公户满意桓生单次皆为礼官大夫言礼为颂者由徐氏注苏林曰汉旧仪有二郎为颂貌威仪事有徐氏张氏天下郡国有容史皆诣鲁学之【郊祀志徐偃曰太常诸生行礼不如鲁善】 两都赋序武宣崇礼官考文章 史记礼书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

汉博士 五经博士 博士十四家 五经大夫 防试博士

表奉常秦官博士属焉博士秦官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黄龙元年稍増员十二人 刘歆?文帝时始使掌故晁错从伏生受尚书【伏生故秦博士】诗始萌芽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説犹广立于学宫为置博士在朝之儒唯贾生而已【文选注贾谊作左传训诂为文帝博士孟子题辞云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汉旧仪文帝时博士七十余人朝服?端章甫冠为待诏博士】 武纪建元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夏六月诏曰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与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丞相?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东莱曰孝文尚置传记博士安有独遗五经之理建元置五经博士非始置也即独立五经置传记之时也】 元纪初元五年四月诏博士弟子毋置员以广学者永光三年冬复博士弟子员 成纪阳朔二年九月诏儒林之官四海渊源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丞相御史其与中二千石二千石杂举可充博士位者使卓然可观 刘歆?歆及向始皆治易宣帝时诏受糓梁春秋十余年大明习及歆校袐书见古文春秋左氏歆大好之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博士或不肯置对歆曰徃者博士书有欧阳春秋公羊易则施孟然孝宣皇帝犹广立糓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义虽相反犹并置之 儒林?叙高帝诛项籍于是诸儒始得修其经学讲习大射乡饮之礼然亦未皇庠序之事孝恵高后孝文景时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孔襄为恵帝博士汉文帝时贾谊为博士又申公为诗最精以为博士 毛公以诗贯公以左氏为河间王博士 董仲舒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汉兴言易自淄川田生言书自济南伏生【名胜】言诗于鲁则申培公【名培】于齐则辕固生【名固】燕则韩太傅【名婴】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则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及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矣武帝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刘歆曰至孝武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一人不能独尽其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昭帝増博士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増倍之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数年以用度不足更为设员千人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成帝末増弟子员三千人嵗余复如故【成帝时博士选二科】平帝时王莽秉政増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嵗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舎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赞曰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防劝以官禄迄于元始百有余年?业者寖盛支叶蕃滋一经説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魏名臣奏西京学官博士七十余人】初书惟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孟梁丘易糓梁春秋至元帝世复立京氏易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罗遗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元始元年立乐经益博士经各五人】 文翁?景帝末为蜀守选郡县小吏张叔等十余人诣京师受业博士数嵗蜀生皆成就 王式?诏除下为博士衣博士衣 后汉翟酺?初酺之为大匠上言孝文皇帝始置一经博士【注不知所据】孝武大合天下之书孝宣论六经于石渠学者滋盛弟子万数 唐六典注高祖时叔孙通始为博士定礼制通典贾谊公孙?董仲舒朱云匡衡疏广韦贤皆为

之【孔安国延年禇大夏侯胜孔霸平当翟方进马宫师丹龚舎翼奉张禹元帝时孔光成帝时】 续志博士祭酒六百石本仆射中兴转为祭酒【祭酒见后】博士十四人比六百石【周泽召试博士戴慿举明经试博士】易四施孟梁丘京氏尚书三欧阳大小夏侯氏诗三鲁齐韩氏礼二大小戴氏春秋二公羊严顔氏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本四百石宣帝増秩 章纪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诏曰汉承暴秦褒显儒术建立五经为置博士其后学者精进虽曰承师亦别名家宣帝以去圣久逺学不厌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书后又立京氏易至建武中复置顔氏严氏春秋大小戴礼博士【翟酺?光武起太学博士舎内外讲堂】此皆所以扶进防学尊广道艺也八年冬十二月戊申诏曰五经剖判去圣弥逺章句遗辞乖疑难正恐先师防言将遂废絶其令羣儒选高才生受学左氏糓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以扶防学广异义焉 安纪元光二年正月诏选三署郎及吏人能通古文尚书毛诗糓梁春秋各一人【延平元年纳樊凖之言妙简博士召李充为之】 徐防?永元十四年【十一月癸卯】拜司空防以五经久逺圣意难明宜为童句以悟后学上疏曰汉承秦乱经典废絶开置太学故立博士十有四家设甲乙之科以勉劝学者臣以为博士及甲乙防试宜从其家章句开五十难以试之觧释多者为上第引文明者为高説五经各取上第六人论语不宜射防诏书下公卿皆从防言注汉官仪曰光武中兴恢?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贺京房书有欧阳和伯夏侯胜建诗有申公辕固韩婴春秋有严彭祖顔安乐礼有戴圣戴徳凡十四博士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也 儒林?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挟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防云防京师范升陈元郑兴杜林衞宏刘昆桓荣之徒继踵而集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氏礼大小戴春秋严顔凡十四博士大常差次总领焉初田何传易相授至田王孙授沛人施雠东海孟喜琅邪梁丘贺由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博士缺人荐孟喜上闻其改师法不用】又东郡京房受易于焦延夀别为京氏学又东莱费直传易授王璜别为费氏学又沛人高相?易授子康毋将永为高氏学施孟梁丘京氏四家皆立博士费高二家未得立济南伏生名胜?尚书授张生及欧阳生【字和伯】欧阳世世相?欧阳高为欧阳氏学【欧阳歙八世博士】张生授夏侯都尉至夏侯胜为大夏侯氏学建为小夏侯氏学三家皆立博士又孔安国?古文尚书为古学未得立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为鲁诗齐人辕固为齐诗燕人韩婴为韩诗三家皆立博士赵人毛苌传诗是为毛诗未得立鲁高堂生传礼十七篇后瑕丘萧奋以授后苍苍授梁人戴德戴圣沛人庆普于是德为大戴礼圣为小戴礼普为庆氏礼三家皆立博士孔安国所献礼古经五十六篇及周官经五十六篇前世?其书未有名家中兴以后亦有大小戴博士虽相?不絶然未有显于儒林者建武中曺充习庆氏学?其子褒遂撰汉礼齐胡毋子都?公羊春秋相授至鲁人眭孟授东海严彭祖鲁人顔安乐由是有顔氏严氏学又瑕丘江公?糓梁春秋三家皆立博士梁太?贾谊为春秋左氏训诂授贯公建武中郑兴陈元?春秋左氏学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左氏立博士范升与歆争之未决陈元上书讼左氏遂以魏郡李封为左氏博士后羣儒蔽固者数廷争之及封卒光武重违众议而因不复【已上五经博士始末并见后汉儒林传内】 朱浮?建武七年转太仆浮以国学既兴宜广博士之选乃上书曰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旧事防试博士必广求详选博举明经惟贤是登伏闻诏书更试五人唯取见在洛阳城者臣恐四方之学无所劝学帝然之注汉官仪曰武帝初置五经博士后増至十四人其举状曰生事爱敬防没如礼通易尚书孝经论语兼综载籍穷防阐奥隐居乐道不求闻达身无金痍痼疾世六属不与妖恶交通王侯赏赐行应四科经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举 范升?时韩歆上疏欲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诏下其议建武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于云台遂与韩歆及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辨难日中乃罢升退奏左氏之失凡十四事又上太史公违戾三十一事诏以下博士 陈元?范升复与元相辨难凡十余上帝卒立左氏学太常选博士四人元为第一帝以元新忿争乃用其次司从事李封于是诸儒以左氏之立论议讙哗自公卿以下数廷争之左氏复废 贾逵?肃宗立降意儒术特好古文左氏传建初元年诏逵发出左氏?大义书奏帝嘉之令逵自选公羊严顔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一通八年乃诏诸儒各选高才生受左氏糓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由是四经遂行于世皆拜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乗王国郎朝夕受业黄门署学者皆欣欣羡慕 祭遵?博士范升追称遵曰建为孔子立后奏置五经大夫 杨仁传太常上仁经中博士仁自以年未五十不应旧科上府辞选显宗诏补北宫衞士令【汉旧仪博士限年五十以上】 杨震?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不实震荐明经名士杨伦等 孙叔通自楚归汉即拜为博士是时虽有博士之官挟书之律犹未除也至惠帝始除之孝文复广游学之路而天下众书往往颇出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赵岐孟子序】至五经得列于学官者惟诗而已申公韩婴皆以诗为博士即所谓鲁诗韩诗【楚元王?文帝时闻申公为诗精以为博士儒林?韩婴文帝时为博士】翟酺曰文帝始置一经博士葢谓此景帝复立齐辕固诗【儒林传固景帝时为博士】而余经犹未立至武帝宪章六学始罢?记博士独立五经此本纪百官表所谓建元五年春初置五经博士是也班固儒林?赞曰武帝立五经博士书唯有欧阳【欧阳生】礼后【苍】易杨【何】春秋公羊而已且立五经而独举其四葢诗已立于文帝今并诗为五耳宣帝复立大小夏侯尚书施孟梁丘易糓梁春秋大小戴礼元帝复立京氏易平帝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 文帝时申公韩婴皆以诗为博士所谓鲁诗韩诗景帝时辕固为博士所谓齐诗虽置博士亦犹孟子尔雅置博士未名曰诗博士孟子博士尔雅博士也建元之置五经博士乃置书礼易春秋博士与诗为五始有书博士诗博士之名谨按文帝以贾谊为博士初不曰左氏博士宣帝以江公之孙为博士授糓梁未名糓梁博士至甘露三年始置糓梁博士此二事可以为验 晋志少微四星在太防西或曰博士官 史记秦博士七十人备员弗用非博士官所职藏诗书者悉烧之 崔子玉博士箴洋洋三代典礼是修画为辟雍国有学校侯有泮宫各有攸教德用不陵【儒臣司典】 掌故【见后】

汉祭酒【附】

续志博士祭酒一人六百石本仆射【秦官始皇三十四年博士仆射周青臣】中兴转为祭酒【胡广曰官名祭酒皆一位之元长者也古礼宾客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于地】侍中仆射一人亦转为祭酒侍中祭酒【更始以卓茂为之 建武二十年丁恭 永平初张兴十七年承宫】 荀卿在齐三为祭酒 苏竟平帝世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注王莽置六经祭酒秩上卿毎经各一人 竟为讲尚书祭酒】 龚胜王莽遣使者即拜为讲学祭酒 刘寛每行县辄引学官祭酒执经对讲 伍被传吴王赐号为刘氏祭酒【应劭曰礼饮酒必祭示有先也如淳曰祭时唯尊长以酒沃酹韦昭辨释名曰凡燕飨必尊长老以酒祭先】 宣帝以苏武着节老臣朝朔望号称祭酒 汉旧仪丞相设四科之辟第一科补西曹南閤祭酒【周泽建武末辟大司马府议曹祭酒 秦顺太守韩崇召为东閤祭酒 薛方为郡掾祭酒 吴立都讲祭酒以教诸子】 国子祭酒【见学校 宋志周有师氏之职即今国子祭酒也】

汉祠官【附】 祠祀官

纪高帝二年六月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祠之赞高祖即位置祠祀官有秦晋梁荆之巫世祠天地缀之以祀【应劭曰先人所在之国博求神灵文颖曰巫掌神之位次范氏世仕晋故有晋巫支庶留秦为刘氏故有秦巫随魏都大梁故有梁巫后徙丰丰属荆故有荆巫】 文帝十三年夏除秘祝十四年春诏曰先王逺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今闻祠官祝厘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其令祠官致敬无有所祈【过则自归福则众共古帝王用心也】 武帝建元元年五月诏曰河海润千里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歳事元封元年春正月诏令祠官加増大室祠【周春官典祀中士二人下士四人】 郊祀志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神可得而序皆太祝常主汉二年冬高帝召故秦祀官复置太祝太宰如故仪诏曰吾甚重祠而敬祭后四歳【六年】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治枌榆社令祝立蚩尤祠于长安长安置祠祀官女巫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属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巫社巫祠族人炊之属秦巫祠杜主巫保族累之属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属九天巫祠九天皆以歳时祠宫中河巫祠河于临晋南山巫祠南山秦中各有时日文帝怠于?神之事渭阳长门五帝使祠官领以时致礼孝景即位十六年祠官各以嵗时祠如故武帝敬?神之祀人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令祠官领之如其方祠官寛舒议后土坛具泰一祠坛令祠官礼东泰山而不封方士所兴祠各自主其人终则已祠官不主成帝初罢梁晋秦荆巫赞曰究观方士祠官之变谷永之言不亦正乎【明于天地之性不可惑以神恠知万物之情不可防以非类】 后邓后纪以淫祀无福罢诸祠官不合典礼者【延平元年四月庚申诏罢祀官不在祀典者】

祠祀令【见大祀】 表詹事有祠祀令【皇后之官】 续志少府有祠祀令一人六百石典中诸小祠祀丞一人【宦者 王国有祠祀长】

汉郎中令 光禄勲

表郎中令秦官【主郎内诸官】掌宫殿掖门户【如淳曰郎中令府在宫中】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勲【应劭曰明爵功也】郎中令高帝五年王恬啓【始为之 周仁王臧石建李广李敢】光禄勲徐自为【始为之自太初以来凡二十八人韩説张安世杨恽周堪匡衡王章辛庆忌孔光师丹平当马宫彭宣王恽】元凤元年并右?军初元元年并前?军【萧望之领尚书事】续志光禄勲卿一人中二千石掌宿衞宫殿门户典三署郎【五官左右】更直执防宿衞门户考其德行而进退之【汉官曰员吏四十四人 丞比千石】郊祀之事掌三献【胡广曰勲犹阍也主殿宫门户之职如周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 杜林内奉宿衞外总三署周密敬谨选举称平 刘昆寛张湛鲁恭杨赐陈蕃杜乔桓典荀爽任隗张酺 建炎末复以为郎中令】 陈平?得宿衞中为郎中令【汉仪注郎中令主郎中】后儒林?光禄勲王龚以外属内卿【注光禄治宫中】 ?雄

箴经兆宫室画为中外廊殿门闼限以禁界国有周衞民有籓篱各有攸保守以不岐徳人立朝议士充庭禄臣司光【栢梁诗有总领从官之句 东方朔曰仲山甫为光禄晋灼注云光禄主三大夫谏正之官】汉光禄属官 諌大夫 中郎三将 郎中三将 骑郎将 羽林令 监 奉车都尉 骑都尉 谒者 光禄郎

表有丞 续志丞一人比千石 掾【于永除王嘉为掾】 表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及期门羽林皆属焉大夫掌议论有大中大夫【陆贾石奋贾谊周仁吾丘夀王申公疏广梁丘贺张敞王嘉刘歆平当董仲舒】 志大中大夫千石无员【汉官曰二十人秩比二千石 张湛马援申屠刚梁统伏隆宋?张纯臧宫铫期杨秉】

中大夫无员【张释之相如晁错直不疑董仲舒汲黯儿寛严助朱买臣中大夫令灌婴 功臣表灵常为中大夫】 志【无】

谏大夫无员多至数十人【大中大夫中大夫同】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大夫秩比八百石【魏相王吉夏侯胜严助尹更始何武匡衡翼奉刘辅孙寳母?隆王褒盖寛饶郑昌皆为之 刘更生以行修饬为之贡禹为諌大夫秩八百石俸钱月九千二百禀食大官 萧望之迁谏大夫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望之雅意在本朝上疏曰悉出諌官以补郡吏所谓忧末忘本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 齐东郭牙为大諌臣 楚有箴尹 古者諌争无常官周保氏掌諌王恶于是諌有专职 髙祖从諌如转圜建豪英为諌争时未有諌官官师各以其职諌也 文帝止辇受言 諌之名官自武帝始也郑昌曰官以諌为名 鲍宣曰官以諌争为职】 志諌议大夫六百石无员注胡广曰光禄大夫本为中大夫武帝元狩五年置諌大夫为光禄大夫世祖中兴以为諌议大夫汉官曰三十人【王良包咸丁恭赵孝江革李尤何休刘陶 崔寔諌大夫箴处有诵训出有旅贲木铎之求爰纳遒人各司攸讯政以不纷 礼有五谏讽为上 古者谏官无定员而言路益广后世谏官有常职而言路弥塞】 表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贡禹为光禄大夫秩二千石俸钱月万二千 景帝中二年令光禄吊祠诸侯王则已有其官未详 武帝以中大夫为光禄大夫与博士俱以儒雅之选异官通职周官所谓官聫者也 谷永曰争臣之末 吾丘夀王蔡义张安世刘辟疆向歆于定国冯奉世周堪金敞孔光匡衡郑寛中王商史丹萧育师丹韦贤丙吉龚胜平当谷永夏侯胜文学光禄大夫】 志【同】无员【汉官曰三人 张湛杨秉赐杜乔周举邓彪】

志中散大夫六百石无员【汉官曰三十人秩比二千石】凡大夫议郎皆掌顾问应对无常事唯诏命所使【胡广曰光禄谏议大中中散大夫此四等于古皆为天子之下大夫视列国之上卿 中散大夫萧由牟长鲁丕曹成】 宋志中散大夫平帝时置【元始元年谯?为之】

表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战国防秦昭王时已有郎中之名 吕氏曰三署五官左右三郎中郎侍郎郎中也史记索隐三郎谓中郎外郎及散郎按恵纪诏曰中郎郎中满六歳爵三级外郎满六歳二级苏林曰中郎】

【省中郎也外郎散郎也是散郎即外郎不当分为二文帝后六年四月损郎吏员 孝武损郎员 郎之进退将实主之中郎将爰盎徙张释之补谒者 汲黯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 食货志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 和帝元兴元年正月戊午引三署郎召见禁中选除七十五人补谒者长相注汉官仪三署五官左右也各置中郎将司之】

郎选其涂非一有以父兄任子弟为郎者如张安世爰盎是也有以富訾为郎者汉仪注谓訾五百万得为常侍郎如张释之司马相如是也有以献防尚书为郎者娄敬主父偃是也有以孝着为郎者冯唐是也董仲舒云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者葢多出此二涂 晋志郎位十五星在帝坐东北一曰依乌郎府也周之元士汉官之光禄中散諌议议郎三署郎中是其职也【杨秉上疏云大徽积星名为郎位入奉宿衞出牧百姓 审忠为郎十五年】

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中郎东方朔陛防殿下 吾丘夀王卜式主父偃赵充国傅介子陈汤刘向翼奉周堪】侍郎比四百石【辛庆忌郑吉 东方朔常侍郎】郎中比三百石【娄敬季布田仁 冯唐为郎中舎长刘向严安徐乐辛庆忌甘延夀】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千石【爰盎上幸上林郎署长布席衞绾景帝幸上林诏绾参乗 司马相如赵充国苏武杨恽罢山郎金敞王章辛庆忌为中郎将萧育咸为使匃奴中郎将】 志五官中郎?一人比二千石主五官郎【房?张纯奋李忠耿国江革马严魏应董钧周章爰延堂谿典何敞杨彪黄琬公孙禄】左中郎?比二千石主左署郎【臧宫钟兴楼望张奋贾逵鲁丕韦彪何敞杨秉皇甫嵩】右中郎?比二千石主右署郎【包咸周泽朱儁 马成王梁刘隆来歙郑众马防度尚为中郎将张奂郭丹陈为使匃奴中郎将】中郎侍郎郎中并无员【傅毅陈蕃荀淑爽马融张衡虞诩冯勤戴凭皆为中郎】凡郎官皆主更直执防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唯议郎不在直中【蔡质汉仪三署郎见光禄勲执板拜见五官左右将执板不拜于三公诸卿无敬和帝纪永元七年四月辛亥日食令将大夫御史谒者博士议郎郎官防廷中各言封事诏有司详选郎官寛博有谋才任典城者三十人既而悉以所选郎出补长相 尚书陈忠荐周兴曰光禄郎周兴云云注光禄主郎故曰光禄郎】 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衞曰户郎汉仪注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车将主左右车郎左右户将主左右户郎】 志中兴省

车郎【张丰 如淳曰主车】 辇郎【刘向 如今引御辇郎】 户衞【郭?王嘉为郎坐户殿门失阑免】 长乐户将【尹更始】行郎中户将事【谏大夫葢寛饶蔡千秋为郎中户将 杨恽召户将尊师古曰主户衞】郎中骑千人【功臣表靳疆】郎

中骑【其石杨喜】郎骑【毛释之】骑郎【张释之以訾为之 公孙敖周止 杨恽为郎补常侍骑师古曰为骑郎而常侍】左骑将【傅寛】骑司马【高陵侯王虞人】骑郎将【清河侯王吸为骑郎将入汉 李广景帝时为骑郎之将主骑郎】郎中骑将【樊哙见兵制】

期门掌执兵送从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无员多至千人【甘延夀董忠马成】有仆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言如猛兽之奔】置中郎将秩比二千石【期门羽林皆属光禄勲】志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主虎贲宿衞【蔡质汉仪主虎贲千五百人无常员多至千人载鹖冠次右将府 任隗张酺马援刘淑羊陟 何汤为之帝曰赳赳武夫公侯千城汤之谓也 孔融来定邓隲?】左右仆射左右陛长各一人比六百石【仆射主虎贲郎习射陛长主直虎贲朝防在殿中】虎贲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节从虎贲比二百石【四郎】皆无员掌宿衞侍从【自节从虎贲乆者转迁才能差髙者至中郎】

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羽林有令丞【中兴省羽林令】宣帝令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秩比二千石【羽林赵充国甘延夀】 志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主羽林郎【桓典窦章冯定 窦固迁中郎将监羽林士】羽林郎比三百石无员掌宿衞侍从常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凡六郡良家补本武帝以便马从猎还宿殿陛岩下室中故号岩郎【蔡质汉仪羽林郎百一十八人无常员府次虎贲府】羽林左监一人六百石主羽林左骑【汉官曰孝亷郎作主羽林九百人 霍光传有羽林监任胜 马廖任隗为左监 曹褒监左骑】右监一人六百石主羽林右骑【来歴监右骑 右监孔显诣鸿都门 永元七年封右监冯劲平阳侯勤之孙】丞一人【左右各一】职属光禄者自五官将至羽林右监凡七署【安帝永初元年九月壬午减黄门鼔吹补羽林士注羽林左监主羽林八百人右监主九百人 汉末有四中郎将皆帅师征伐不知何时置卢植北曹操南 详见兵制】

奉车都尉 表掌御乗舆车武帝初置秩比二千石【霍光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金赏敞涉苏嘉刘歆 夏侯婴为太仆常奉车】 志无员【汉官曰三人 桓郁韦彪班伯窦固邓彪光武拜邓禹大司徒遣奉车都尉授印绶】

驸马都尉 表掌驸马武帝初置秩比二千石【金日防史丹王商耿国秉】 志无员【汉官曰五人】

骑都尉 表【见上 李陵苏贤靳歙甘延夀金敞涉郑吉叚防宗刘歆昆隆平当李寻 金涉领三辅越胡骑】 志比二千石无员【汉官曰十一人】本监羽林骑【臧宫王霸梁马武董钧贾逵朱晖周泽魏应丁恭张堪景忠】 车骑都尉【冯唐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甘露三年二月韩昌送单于 耿防 史记表蔡寅以车骑都尉】

谒者 表掌賔讃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和纪注秦官秦谒者王稽 恵纪谒者执楯执防武士驺比外郎代王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防衞端门 功臣表刘襄以大谒者 大谒者张释卿 臣章受诏长乐宫鄂秋张释之汲黯终军主父偃黄霸萧育由冯逡辛庆忌陈农为谒者】有仆射秩比千石【邓公张释之】 志谒者仆射一人比千石为谒者台率主谒者天子出奉引古重习武有主射以督录之故曰仆射【汉仪曰见尚书令对揖无敬谒者见执板拜之 耿秉刘珍为仆射】常侍谒者五人比六百石主殿上时节威仪谒者三十人【本员七十人中兴但三十人 邓训马棱厐参】其给事谒者四百石其灌谒者郎中比三百石掌賔赞受事及上章报问初为灌谒者【雷义守灌谒者】满嵗为给事谒者【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汉用孝防年五十威容严恪能賔者为之明帝诏曰谒者乃尧之尊官所以试舜賔于四门四门穆穆者也汉仪曰选仪容端正任奉使者 高山冠谒者服之 晋志左执法东北一星曰谒者】 光禄主事【张安世?郎醉主事白行法 张霸范滂戴就】

汉衞尉 未央长乐衞尉 建章衞尉 衞官

表衞尉秦官掌宫门衞屯兵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是时中大夫必属衞尉】后元年复为衞尉【此周天官宫正之职掌王宫戒令纠禁统于太宰汉旧仪云衞尉寺在宫内胡广云主宫阙之门内衞士于周垣下为区庐】衞尉高六年郦商【始为之书于表者四十一人王氏直不疑刘泽以同姓李广韩安国苏建张骞赵充国韦?成金敞】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宫门衞士宫中徼循事【汉官曰员吏四十一人铫期为之帝与期门近出期顿首车前帝为之囘舆赵憙刘珍李通刘寛马防窦固周景 光武以太尉鲍昱兼 永元十五年和帝以太尉张禹兼留守北宫丁鸿行太尉兼衞尉屯南北宫 周之环衞有二宫伯掌士庶子汉光勲近之宫正掌官府之人民汉衞尉近之】 扬防箴重垠累垓以难不律维昔庶僚官得其人荷戈而聚中外以坚齐威怵愓宿衞不饬门非其人户废其职曹子摽劒遂成其诈二世妄宿败于望夷阎乐矫搜防者不谁尉臣司衞敢吿执维【张衡赋衞尉八屯警夜循昼植锻悬?以戒不虞 栢梁诗周衞交防禁不时】表长乐建章甘泉衞尉皆掌其宫职畧同不常置注师古曰各随所掌之宫以名官【程不识为长乐衞尉 刘辟疆史丹许舜韦安世王?窦甫鲁恭张奋魏霸赵孝马严韦彪王畅为之 李广为未央衞尉韦?成亦为之 田蚡曰程李俱东西宫衞尉 永平中赵孝为长乐衞尉弟礼为御史中丞诏礼十日一就衞尉府 长乐户将见上】 纪宣帝元平元年十一月壬子皇太后归长乐宫长乐宫初置屯衞元康元年冬置建章衞尉【丙显金安上为之】 元帝初元三年六月罢甘泉建章宫衞 叔孙通?衞官设兵张旗志 盖寛饶?衞官不复私使司马 【文帝减衞卒】汉衞尉属官 公车令 大谁长 卫士令卫司马 卫旅贲令

表属官有公车司马衞士旅贲三令丞卫士三丞又诸屯衞司马二十二官皆属焉【衞尉有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来歴?卫尉守丞乐闱】

公车司马令 表注汉官仪云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徴召皆总领之令秩六百石【冠一梁 周官也 儒林传有公车丞 汉未央甘泉长乐宫四面皆有公车司马门 宫垣之内兵衞所在司马主武事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 北阙公车所在周太仆掌复逆通遽令而属之司马公车令属之卫尉卫尉主宿卫居宫内可以必达其周人遗意欤】 志令一人六百石掌宫南阙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召诣公车者丞尉各一人【丞掌知非法尉主阙门兵禁戒非常】 张释之?为公车令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释之追止毋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注如淳曰宫卫令诸出入殿门公车司马门乗轺?者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 后?虞延建武二十三年元正朝贺帝望而识延即日召拜公车令 李郃以公车司马令入为侍中【别集 张衡亦为之见崔子玉碑】周垂不畏强御 杜抚建初中为公车令【谢该亦为之】

卫林建安八年以议郎为公车司马令位随将大夫旧公车令与都官长史位从将大夫自林始【起居注】 樊英顺帝为设坛公车令导【张敞?诣公车上书 魏管宁?公车司马令 晋虞溥迁公车司马令】

大谁长令【附】五行志王褒故公车大谁卒注服防曰衞士之帅也着樊哙冠师古曰大谁者主问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谁也本以谁何称因用名官有大谁长令此卒者长所领士卒也应劭曰在司马殿门

卫士令【史记秦有卫令】 艺文志卫士令李忠赋二篇 志南宫卫士令一人六百石掌南宫卫士【汉官曰员吏九十五人卫士五百三十七人】北宫卫士令一人六百石掌北宫卫士【汉官曰员吏七十二人卫士四百七十一人 杨仁举孝亷明帝诏补北宫卫士令 谯瑛善説易为之 明帝幸长安欲严宿卫以朱晖为卫士令贾逵亦为之】丞各一人【前表三丞中兴省一人】 卫士长【昌邑王贺?师古曰主卫之官 志王国有之】

志左右都各一人六百石【周礼司寤氏有夜士干寳注今都之属】主劒防士徼巡宫及天子有所收考【汉官曰右都员吏二十二人卫士四百一十六人左都员吏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丞各一人

卫 冯奉世?前将军増举奉世以卫持节送大宛诸国客 后纪建初八年十二月遣卫李邑护送乌孙使者

卫司马 元纪卫司马谷吉注师古曰即卫尉八屯之卫司马【卫尉有八屯卫司马主卫士徼循宿卫毎面各二司马 臣瓉曰汉官有卫屯司马】盖寛饶?为卫司马先是衞司马在部见卫尉拜谒常为卫官繇使寛饶案旧令遂揖衞尉卫官不复私使卫司马【详见卫士 冯逡功次迁长乐屯卫司马 厯志有长乐司马可 段防宗?康居太子欲降汉遣卫司马逢迎 郑吉谷吉皆为之】 志宫掖门毎门司马一人比千石南宫南屯司马主平城门【员吏九人卫士百二人】宫门苍龙司马主东门【员吏六人卫士四十人】?武司马【班固邓衍】主?武门【员吏二人卫士三十八人】北屯司马主北门【员吏二人卫士三十八人】北宫朱爵司马主南掖门【员吏四人卫士百二十四人】东明司马主东门【员吏十三人卫士百八十人】朔平司马主北门【员吏五人衞士百十七人】凡七门【马援父仲官至?武司马见东观记或者西京亦有之】 礼仪志衞司马

旅贲令【师古曰旅众也为奔走之任 周司马之属旅贲氏命士十有八人本周官也】 续志注中兴省

主簿【汉官仪卤簿篇衞尉驾四马主簿前车八乗】

汉大仆

表大仆秦官【周下大夫二人非秦官 应劭曰周穆王所置葢大御众仆之长中大夫也】掌舆马高帝元年夏侯婴【始为之凡二十六人】武帝后元二年并左将军【夏侯婴传为大仆自高元年至文八年注应劭曰如周大驭众仆之长然周亦有大仆正服位出入大命不専掌车马 公孙贺杜延年陈万年金赏孝文二年十一月诏省大仆马 元帝初元元年九月减大仆谷食焉 成帝建始二年秋减乗舆廏马赵谈参乗爰丝正色文帝骋六飞驰峻阪又揽辔諌相如谏猎 张敞谏忘车马之好】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车马天子每出奏驾上卤簿用大驾则执驭【汉官曰员吏七十人黄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防乗大仆御属车八十一乗 杨震祭肜伏恭韩棱朱浮杜乔宻黄琼任隗袁安冯鲂周景张酺】?雄箴肃肃大仆车马是供锵锵和鸾驾彼时龙王

用三驱前禽是射仆夫执鞗载骍载骃我舆云安我马惟闲虽驰虽驱匪逸匪愆昔有淫羿驰骋忘归景公千驷而淫于齐牧于坰野诗人兴鲁仆臣司驾敢告执皂【冏命侍御仆从罔匪正人 立政虎贲趣马左右擕仆庶常吉士 晋训羣驺知礼诸御知义 仆臣正厥后克正见于周书思无邪思马斯臧形于鲁颂 以徳为车以乐为御 佩以制容銮以节涂行不变正驾不乱次 廐马秣粟民有饥色 髙文景节俭廐马百余匹 文帝车骑无所増益】 表中太仆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 志秩二千石中兴省太减秩千石以属长秋【蔡伦为长乐大仆注志二千石】

汉大仆属官 骑马令 未央廐令 考工令车府令 牧师菀令

表有两丞【张敞为太仆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

表属官有大廏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咸宣为廏丞】又车府路軨骑马骏马四令丞【武帝以严安为骑马令注主天子之骑马 传介子为骏马监 金日防拜马监】又龙马闲驹槖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古今注汉安七年七月置承华廏令秩六百石】又邉郡六牧师菀令各三丞又牧槖昆蹏令丞皆属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马为挏马初置路軨【武帝初廏马四十万匹衞霍出塞官私马十四万匹 冀北马生是不一姓马不足恃 周校人六廏成校 荘公新延廏春秋讥之太宗却走马 元帝减谷食马 详见监牧】未央廏令【上官桀为之】 志一人六百石主乗舆及廏中诸马【员吏七十人 延光中郑安世为长乐未央廏令与太仆来歴谏】长乐廏丞一人【员吏十五人】旧有六廏皆六百石令中兴省约但置一廏后置左骏令廏别主乗舆御马后或并省

考工令 表少府有考工室令丞【后属太仆】 志令一人六百石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属成则传执金吾入武库及主织绶诸杂工【员吏百九人】左右丞各一人【见少府】

车府令【秦赵高为之】 志一人六百石主乗舆诸车【员吏二十四人】丞一人【夏车正周巾车 礼仪志注皇后?车府令设卤簿 呉良?车府令徐匡钩隂就车 成帝升车不内顾疾言亲指 以徳为车 尘不出轨鸾以节歩】

牧师菀令 志主养马【汉官仪三十六所】分在河西六郡界中【陇西天水安定上郡北地西河】中兴皆省唯汉阳有流马菀以羽林郎监领【周牧师下士四人掌牧地 详见监牧】

中廏令【功臣表秘彭祖 黄图中廏皇后车马所在 吕强上疏中廏聚太仆之马】

廏司御【夏侯婴为沛廏司御】 廏将【沛公拜张良为廏将 王陵以廏将定东郡南阳】

汉廷尉 大理

表廷尉秦官掌刑辟【应劭曰听狱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兵狱同制故称廷尉师古曰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端门东曰左执法廷尉之象 苏林曰汉仪注狱二十六所】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哀帝元夀二年复为大理表廷尉高帝五年义渠【始为之 凡五十八人 吴公张释之于定国彭宣朱愽何武孔光终于大理钟元 分寸尺丈引廷尉掌之 儿寛?廷尉府尽用文法吏 汉之廷尉与丞相不相干孝文问一歳决狱几何丞相平以为责在廷尉 文子曰臯陶为大理 周司防之职 晋李离为大理 秦廷尉斯 说苑楚廷理 新序石奢为大理 吕氏春秋齐?章为大理】王莽曰作士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平狱奏当所应凡郡国谳疑罪皆处当以报【汉官曰员吏百四十人 陈宠郭躬 郭氏廷尉七人 吴雄三世廷尉杨赐以世非法家固辞 臯吕于张】 扬防箴周轻其制秦繁其辜唐虞象刑天民是全纣作炮烙坠民于渊殷以刑颠秦以酷败狱臣司理敢吿执谒 崔骃箴邈矣臯陶翊唐作士如石之平如渊之清三槐九棘以贤以听理臣司律【孝文除诽谤去肉刑几致刑措 景帝后元年正月令治狱先寛 孝宣斋居决事 一成不变君子尽心明谨不留哀矜勿喜 三面执网之仁一夫向隅之念 制礼止刑】 礼志叔孙通所撰礼仪与律令同录藏于理官【师古曰即法官也】 艺文志法家出于理官

汉廷尉属官 廷平

表廷尉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以狱成告于大司防注正于周乡师之属今汉有正平承秦所置 武帝时何比干为正 张汤?上意所便引正监掾史贤者议 宣帝闻黄霸持法平召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廷中称平史记表霸迁为廷尉监 廷尉监丙吉左监陈躬 朱博传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问廷尉监察也 刑法志云天下狱二千余】

【所 王朗奏西京蔽罪断刑者二十有六狱】 志正左监各一人注世祖省右而犹曰左【永初中陈忠迁廷尉正 郭躬陈琳钟繇钟皓不就 建武永平断狱少于成哀之间什八】

廷平 表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纪云四人】秩皆六百石【正监平谓之廷尉三官】 刑法志宣帝即位廷史路温舒上疏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上深愍焉诏曰吏用法巧文寖深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戮朕甚伤之今遣廷史与郡鞠狱任轻禄薄其置廷平秩六百石员四人务平之以称朕意【纪地节三年十二月置】于是选于定国为廷尉求明察寛恕黄霸等为廷平季秋后请谳上幸宣室斋居决事狱刑号平郑昌上疏言明主躬垂明听虽不置廷平狱将自正若开后嗣不若删定律令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政衰听怠则廷平将招权而为乱首矣【马宫迁廷尉平 三辅决录何比干汉武时为右平】 志廷尉左平一人六百石掌平决诏狱【前书有左右监平世祖省右而犹曰左 舆服志法冠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 持法如权衡轻重不偏倚 平停疑法 晋志权北四星曰平罪之官星讃曰平星执法正于纪纲】

廷史 汉官廷史文学十六人二百石【路温舒守廷史于定国王禁补廷尉史 廷尉汤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本传云廷史谒居 周防为廷尉史 杜周为廷史】奏谳掾【廷尉汤以儿寛为掾又以为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 奏曺掾【路温舒】书佐【薛宣】 志孝武以下置中都官狱二十六所各令

长名世祖中兴皆省唯廷尉及雒阳有诏狱【张説狱箴吏茍吹毛人安措足 或大或小时重时轻无以快志期乎得情明刑弼教降典折民 明啓刑书咸庶中正 君子明慎用刑】

汉大鸿胪 典客

表典客秦官【周大行人】掌诸侯归义蛮夷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史记无令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应劭曰郊庙行礼讃九賔鸿声胪?之韦昭云以大礼陈序賔客 景纪中元二年令诸侯王列侯大鸿胪奏諡诔防史于景 追举最后官名非表设也】表典客髙五年薛欧【始为之 刘掲冯敬韩信为连敖注典客】大行令武建武元年光【始为之 王恢张骞李息】大鸿胪太初元年壶充国【始为之 田千秋广明韦贤萧望之育冯野王平当王嘉终于左咸前后凡三十四人律志权衡规矩凖防鸿胪掌之平均曲直齐一逺近】莽改大鸿胪曰典乐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周礼象胥干寳注曰今鸿胪】掌【同前表】郊庙行礼賛导诸王入朝典其礼仪及郡国上计皇子拜王赞授印绶及拜诸侯四方夷狄封者台下鸿胪召拜之【汉官曰员吏五十五人 包咸韦彪陈蕃纪窦固杜乔魏应来歴桓焉】 ?防箴人有才能寮有级差迁能授官各有攸宜鸿臣司爵敢告在隣【栢梁诗郡国吏功差次之 中庸九经朝聘以时厚徃而薄来以懐诸侯东京赋九賔重胪人列 史舜纪龙主賔客逺人至】汉鸿胪属官 治礼丞 治礼郎 译官令主客

表有丞【刘徳为之】 志丞一人比千石

表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初置郡国邸属少府中属中尉后属大鸿胪

行人令 表武帝大初元年更名大行令【史记景纪中元六年更命大行为行人 叔孙通传大行设九賔胪句?臣瓉注掌九仪之制以賔诸侯 律志权衡规矩凖防职在大行 卒史功令通一蓺补之】 志大行令一人六百石主诸郎【员吏四十人】丞一人 治礼郎四十七人注汉官曰其四人四科五人二百石文学五人百石九人斗食六人佐六人学事十二人守学事东观书曰主斋祠傧赞九賔卢植曰大行郎亦如谒者兼举形貌【萧望之察防为治礼丞平当亦为之 公賔就故大行治礼 相西赤之防同习隰朋之进退 周司仪】

译官令【周舌人 周堪为之】 表典属国有九译令一人【地理志有译长属黄门】 志中兴省【班固建初中疏今乌桓就阙稽首译官】

别火令 表太初元年初置注如淳曰汉仪注别火狱令官主治改火之事 志中兴省

郡邸长丞 表注师古曰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志中兴省但令郎治郡邸【汉旧仪郡邸狱治天下郡国上计者 邸诸郡朝宿之舎】典属国【见属国类】 表秦官 志承秦有之别主四方夷狄朝贡侍子成帝时省并大鸿胪

主客 ?金敞弟岑为使主客注服防曰官名属鸿胪主胡客【周掌客命士六人 仲叔圉之任公西华之言】

大鸿胪文学【平当治礼丞功次补文学】 主簿【汉官仪卤簿篇鸿胪驾四马主簿 六典注】

汉宗正 宗伯 宗师

表宗正秦官【应劭曰周成王时彤伯入为宗正师古曰彤伯为宗伯不谓之宗正】掌亲属【周官诸子之职】平帝元始四年更为宗伯【宗正容更为宗伯】宗正髙后二年上邳侯刘郢客【始为之 郢客入京师受业 刘礼 辟疆清静德谨厚 更生忠直明经有行 元狩五年宗正刘受坐听请不具宗室论 河平元年刘顺坐使合阳侯举子免 刘武它交游不恶为宗正】莽并其官于秩宗 纪高帝七年二月置宗正官以序九族【三王世家宗正主宗室诸刘属籍】宣帝上属籍宗正就齐宗正府平帝元始五年正月诏曰惟宗室子皆髙祖子孙及吴顷楚元之后汉元至今十有余万人虽有王侯之属莫能相纠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二千石选有徳义者为宗师令考察不从教令者宗师因邮亭书言宗伯请以闻【晋灼曰宗伯宗正也晋汝南王亮为宗师】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逺近郡国歳因计上宗室名籍【胡广曰又嵗一治诸王世谱差序秩苐汉官曰员吏四十一人 两汉用皇族珍般平寛轶矩宠恺 周诸子掌戒令教法至于辨繋世辨昭穆则掌之以小史汉宗正徒掌属籍而教养之法未闻 汉兴至孝平诸侯王以百数唯河间献王卓尔不羣身端行治恵王良修献王之行为宗室仪表 宗室摈郤骨肉氷释中山之所悲同姓疏逺本根无庇更生之所刺 犬牙相错为盘石宗】 ?防箴巍巍帝尧钦亲九族礼有攸训属有攸籍【尧明徳亲九族 行苇忠厚 大宗维翰 修德以固宗子 中庸亲亲尊贤 周宗盟 宗正一星在帝坐东南】伯臣司宗

汉宗正属官 都司空令 内官长

表有丞【刘徳茂 通典汉用皇族】 志一人比千石 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如淳曰律司空主水及罪人贾谊曰输之司空编之徒官 梁丘贺为令伍被?伪为左右都司空诏狱书 窦婴劾繋都司空 少府有左右司空】内官长丞

及诸公主家令门尉皆属焉志中兴省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 表初内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宗正【又见钱币】 史记景纪中六年四月置左右内官属大内【律志分寸尺丈引职在内官 眭孟传有内官长赐 东方朔?内官有狱】 志公

主每主家令一人六百石丞一人三百石【其余属吏】

【増减无常】

汉治粟内史 大农令 大司农

表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髙元年执盾襄始为之】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恵始为之 韩安国郑庄】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天汉元年桑?羊始为之 本始二年魏相以河南守为之地节四年朱邑以北海守治行第一为之张敞与邑书曰掌周稷之业注司农主百谷 杨敞谷永彭宣萧咸孙寳终于尹咸表凡三十八人 毋将隆?大司农钱自乗舆不以给共养共养劳赐壹出少府葢不以本藏给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费别公私示正路也】莽改曰羲和【平纪元始元年二月置羲和官秩二千石】后更为纳言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邉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汉官曰员吏百六十四人 牟融之循理郑众康成之儒学陈宠黄琼郑? 礼大府注若今司农疏汉时司农主府藏故史游章云司农少府国之渊周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待邦用汉之司农是也郑氏注大府若汉司农非也】 ?防箴时惟大农爰司金谷什一而征为民作常帝王之盛咸在农殖东作不勅靡积靡仓农臣司均【丞相不知一嵗钱谷出入之数有司之贱不敢防人主侈心生矣 理财正辞 节以制度量入为出 生财有大道 稷为大官 少皥九农正舜后稷 食货志赞易称裒多益寡书云楙迁有无周有泉府之官】 张华箴在周之宣不防政首弃稷弗务不借千畆穑臣司农【栢梁诗陈粟万石扬以箕】

汉司农属官 太仓令 均输令 平凖令都内令 借田令 导官令 斡官 廪牺令騪粟都尉 市长

表治粟内史有两丞【朱邑举贤良为丞 桑?羊耿夀昌王闳为中丞中丞管防计事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鐡事】 食货志元封元年桑?羊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 平帝纪元始元年六月置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 卓茂?莽置大司农六部丞茂为京部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部丞一人六百石【部丞主帑藏】注古今注建初七年七月为大司农置丞一人秩千石别主帑藏则部丞应是而秩不同应劭汉官秩亦云二千石

表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凖都内借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太仓令【周廪人之职 王嘉?吏居官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庾氏是也 淳于意为齐太仓长】律志量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 志一人六百石主

受郡国?漕谷【汉官曰员吏九十九人】丞一人

均输令 表水衡亦有均输令丞【黄霸为河东均输长昭帝六年贤良愿罢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 志中兴省【王隆小学汉官篇曰调均报度输漕委输】

平凖令【赵广汉为之】 平凖书?羊请置平凖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平物贾使相依凖 志一人六百石掌知物贾主练染作采色【汉官曰员吏百九十人 周质人】丞一人 纪灵帝熹平四年十月改平凖为中凖使宦者为令【唐六典注和帝改为中凖以宦者为令丞】

都内令【见钱币 尹翁归举亷迁都内令 田延年坐盗都内钱】

借田令【周甸师】 通典汉文初置东汉及魏阙【晋复置江左省宋元嘉又置本朝属太常】

导官令【唐史作防】 表属少府主择米【张汤治它囚导官谷永请省导官用度】志一人六百石主舂御米及作干糒【汉官曰员吏百十二人】丞

一人【导择也 邓后诏减导官珍丽之物又诏稻粱米不得导择 相如云导一茎六穗于庖 菲饮食白杵之利取小过 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粢食不凿昭其俭也 周舂人舂谷为米】

【?人炊米为食其职事相成 彼疏斯粺诗人所刺 九章有粟米法】

斡官 表初斡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大司农【如淳曰所谓干盐铁也】三辅皆有职官长丞 志注郡国盐官铁官本属司农中兴皆属郡县【盐铁置官多在西北而东南不多见 太宰九两薮以富得民】廪牺令 表左冯翊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师古曰廪主藏谷牺主养牲皆所以共祭祀 五凤元年韩延夀案校萧望之在冯翊时廪牺官钱放散百余万 谷永请减廪牺用度扶风有掌畜令 齐职仪云周牧人之职】 志大司农注又有廪牺令六

百石掌祭祀牺牲鴈骛之属【汉官曰丞一人三百石员吏四十人】中兴属河南尹 和纪永元十年九月庚戌复置廪牺官【董钧举明经迁廪牺令】礼仪志注郊仪先郊日未晡夕牲廪牺令跪曰请省牲举手曰腯大祝令绕牲举手曰充【周有牧人共之牛人养之充人系之展牲告牷若今夕牲硕腯则赞 奉牲以告民力普存 孔子为司职吏畜蕃息】 掖庭有牛官令

郡国诸仓农监【中兴省】都水六十五官丞【皆属焉】食货志大农置农官 志荥阳敖仓官中兴属河南尹

騪粟都尉 表武帝军官不常置【桑?羊赵过杨敞为之 赵过奏平都令光为丞】 治粟都尉【韩信】 食货志元封元年桑?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 续志注魏志曰曹公置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都尉六百石或四百石校尉比一千石司金都尉【附】 魏志韩暨为监治谒者旧时治作马排【为排以吹炭】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利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就加司金都尉班亚九卿【嵇喜有箴】

市长 表左冯翊有长安四市长丞京兆有长安市令丞【司马迁自序毋怿为汉市长 西京赋广开九市云云周制大胥今也惟尉 详见京辅类 周司市下大夫二人士二十八人统于司徒周市一夫】 志雒阳市长中兴属河南尹注汉官曰市长一人秩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明法补员吏三十六人又有檝櫂丞三百石【第五伦为督铸钱掾领长安市平铨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 洛阳市长沐茂上疏请李云贬秩 礼仪志注旧典市长执鴈建安八年始令执雉 文选注陆机洛阳记曰洛阳凡三市金市马市洛阳县市 晋成公绥市长箴】

大司农史【萧望之?李宫】 斗食属【薛宣】

汉少府

表少府秦官【章邯为之 周玉府内府犹秦汉少府也】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应劭曰名曰禁钱以给私养自别为藏少者小也师古曰大司农供军国之用少府以养天子】髙帝五年阳城延【始为之至宗伯鳯凡四十一人 蔡义薛宣陈咸萧望之梁丘贺后苍师丹许商召信臣 孝武时咸阳仅言山海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 毋将隆曰共养劳赐壹出少府 竟宁中召信臣为少府奏请上林离逺宫馆希幸御者勿复缮治共张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戯及宫馆兵弩什器减过泰半大官不时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数千万 元帝时少府钱十八万万初元元年四月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 列侯至饮酎少府省金正月朔朝防少府给璧】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寳货珍膳之属【汉官曰员吏三十四人小故称少府王者以租税为公用山泽陂池之税以供王之私用古皆作小府汉官仪曰田租刍藁以给经用山泽鱼盐市税少府以给私用 杜林杨赐丁鸿丁恭孔融】承秦凡山泽陂池之税名曰禁钱属少府世祖改属司农【周礼注汉法侯国有司农少府钱谷 谷入司农钱入少府】 ?雄箴实实少府奉养是供嗜不可不察欲不可不图未尝失之于约常失于奢府臣司共【栢梁诗乗舆御物主治之 文帝逸游之乐絶竒丽之赂塞后六年四月弛山泽减服御 明王奉养有节】莽改曰共工

汉少府属官 符节令【符玺郎】 太官令【丞】 尚食五尚 大官献丞 汤官令丞 乐府令若卢令 左弋令 织室令 黄门令 侍郎给事中 钩盾令 尚方令 御府令 掖

庭令 守宫令 上林令

表有六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世祖省五 谯?为少府丞】

主簿【朱晖?】

表属官有尚书符节大医大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十二官令丞【此凡十六官言十二误也左右司空分为二凡十七官】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长丞【胞与庖同】又上林十池监又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七官令丞【此八官言七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

尚书【见后】

符节令【有丞】 志一人六百石为符节台率主符节事凡遣使掌授节尚符玺郎中四人【表无】旧二人在中主玺及虎符竹符之半者【应劭汉官仪符节令千石位次御史中丞领尚符玺四人】符节令史二百石掌书【表无】 髙后纪八年太尉勃欲入北军襄平侯纪通尚符节廼令持节矫纳勃北军 霍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増秩二等注孟康曰汉初三玺天子之玺自佩行玺信玺在符节台【奏昌邑王自之符玺取节十六】严延年?注应劭曰竹使符藏在符节台欲有所拜

召治书御史符节令发符下太尉胡广曰治书侍御史与符节郎共平廷尉奏事【眭孟蔡衍为符节令】 来歴?符节令张敬诣鸿都门证太子无过 舆服志注符节令掌幡信金虎故位从大夫车有韬沂冠有两梁 崔子玉有箴符臣司节 周礼掌节典瑞注若今符玺郎【秦赵髙兼行符玺令 赵尧为符玺御史】

太医令【见前】

太官令【师古曰主膳食 周膳夫】 表太官七丞【东方朔传伏日赐从官肉大官丞不来】 志令一人六百石【殇纪注周官也秩千石】掌御饮食注【兼舆服志注】汉官曰员吏六十九人卫士三十八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汉制大官令秩千石丞四人【左甘汤官果】秩四百石不与志同【汉官仪丞四人郡孝防年五十光禄上名乃召拜皆秩四百石三嵗为令】又曰建元中尚书陈忠以为令史质堪上言大官宜着两梁尚书孟希奏太官职在鼎俎不列陛位不宜许臣伏惟太官令典掌王饔綂六清之饮列八珍之馔正百品之羞纳四方之贡明诏谨口实之御增崇其选侍御史主捕案太医令奉方药符节令掌幡信金虎故位从大夫车有韬沂冠有两梁博士秩卑以其?先王之训故尊而异之令服大夫之冕由此言之两梁冠非必列于陛位也如堪言可行【光武时陈正为大官令葛龚为大官丞 孙程?长乐大官丞王国】 纪景帝后二年四月诏不受献减太官宣帝本始四年正月诏歳不登令太官损膳省宰元帝初元元年八月令损膳【竟宁中少府召信臣奏罢不时之物】初元五年四月令大官毋日杀所具减半【谷永请减用度】光武建武十三年正月戊子诏曰徃年已?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其令太官勿复受和帝时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临武长唐羌上书陈状帝下诏勅太官勿复受【羌谏曰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殇帝延平元年六月己未诏减大官导官尚方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邓后诏】邓后纪自非供陵庙稻粱米不得导择朝夕一肉饭而已旧太官汤官经用歳且二万万太后勅止省珍费自是裁数千万安帝永初五年二月丁卯省减太官口食顺帝永建四年五月壬辰诏太官减膳珍玩不御【封还桂阳大珠】桓帝永夀二年十一月置太官右监丞官【汉官仪秩比六百石】延熹元年使大官令得补二千石 列?霍去病从军上为遣大官赍数十乗昌邑王诏大官趣其亡闗食监贡禹为諌大夫廪食大官鲍宣为諌大夫羙食大官李寻待诏黄门食大官衣御府张禹为太傅朝夕进食成帝遣大官致餐赵孝大官送供具 恵纪宦官尚食比郎中应劭注尚主也旧有五尚尚冠尚帐尚衣尚席尚食如淳曰主天子物曰尚主文书曰尚书又有尚符玺郎汉仪注省中有五尚而内官有诸尚【冯唐传文帝曰居代时尚食监髙袪言赵将李齐之贤条侯顾谓尚席取箸注顾氏按舆服杂事曰六尚尚席掌武帐帷防 宣帝舎长安尚冠里 郊祀志长安厨官 东观记永平五年秋御云台召尚席取卦具】 ?雄大官令箴时惟膳夫实司王饔祁祁庶羞口实是共【栢梁有大官令诗 六典周庖人外饔之任禹菲饮食 不贵异物 惟辟玉食 厚味腊毒 既醉以酒尔殽既将 穷海之错极陆之毛 味重九沸和兼芍药 奉养有节 文帝食不二味明帝食无兼珍 朱晖赐食 江革给醪膳】

大官献丞 陈汤?西至长安求官得大官献食丞张勃举汤为茂才注苏林曰主贡献物【周官膳夫掌膳祭祀之致福及以挚见者 髙帝减献赋 文帝令郡国无来献景帝不受献减大官 光武不受异味】 平纪元始元年六月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主海税掌果实】 志大官左丞主饮食甘丞主膳具果丞主果各一人【荀绰云甘丞掌诸甘肥果丞别在外诸果菜茹 六典注桓帝时置四丞又有左右丞 晋大官令有果官】

汤官令丞【师古曰主饼饵 周?人】 志世祖省汤官令置丞【邓后纪见上】汤官丞一人主酒【禹恶旨酒 沬土之诰賔筵之刺掊仲榼碎尧钟 五齐 九醖】导官令【见前】

乐府令 表乐府三丞 乐志武帝定郊祀之礼立乐府注师古曰始置【然恵帝二年已有乐府令夏侯寛】 纪宣帝本始四年正月诏乐府减乐人就农业元帝初元元年六月减乐府贠【竟宁中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戯】哀帝绥和二年六月省乐府【王吉言宜去角觝减乐府】 张放?乐府音监景武注孟康曰监主乐人 乐志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文帝抑止丝竹晏衍之乐憎闻郑防幼眇之声光武耳不听郑衞之音 工师诵诗御瞽几声】 协律都尉【李延年】

若卢令 表注服防曰若卢诏狱也邓展曰旧洛阳两狱一名若卢如淳曰官名也藏兵器品令曰若卢郎中二十人主弩射汉仪注有若卢狱令主治库兵将相大臣师古曰如説是【左将军请召王商诣若卢诏狱孟康曰黄门北寺也 王吉补若卢右丞厐参坐法输作若卢】 和纪永元九年十二月己丑复置若卢狱官

考工室令 表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考工【臣瓒曰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 刘辅传共工狱苏林曰考工也工用高曾之规矩 田蚡请考工地益宅】

左弋令【师古曰左弋地名秦纪佐弋竭】 表太初元年更左弋为佽飞掌弋射有九丞两尉【汉仪注佽飞具矰缴射鳬雁给祭祀 神爵元年三月发佽飞射士诣金城初元二年三月罢少府佽飞外地 荆有兹非刺蛟取古勇力人以名官 周射鸟氏下士一人夏官之属】

居室令 表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世祖省】昆台五丞【灌夫繋居室 衞青尝从人至甘泉居室 李陵母系保宫 儒林传周庆丁姓待诏保宫】

织室令 表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三辅黄图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应劭曰主织作文绣郊庙之服五行志云奉宗庙衣服东织室令史张赦地节四年 贡禹言三工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谷永请止织室造作以助大农】 志世祖省织室令置丞【周典妇功典丝典枲 诵服之无斁之章知周所以兴诵休其?织之章知周所以衷】

中书谒者【见后】

黄门令【史游勤心纳忠】 志一人六百石【董巴曰禁门曰黄闼以中人主之】宦者主省中诸宦者【贠吏十八人】丞从丞各一人【从丞主出入从】黄门画室玉堂署长各一人皆四百石黄绶各主中宫别处中黄门冗从仆射一人六百石居则宿衞直守门户出则骑从夹乗舆车 黄门倡【蓺文志车忠 礼旄人散乐注若今黄门倡 乐志黄门名倡丙彊景武之属】 倡监【东方朔传】 黄门驸马【苏武? 初元二年三月罢黄门乗舆狗马 杨得意为狗监 李延年给事狗监中 黄门有书者画者】

给事黄门【刘向为郎中给事黄门 扬雄】 志给事黄门侍郎六百石无贠掌侍从左右【孔放李息卓茂】注汉旧仪黄门郎属黄门令日暮入对青琐门拜名曰夕郎宫阁簿青琐门在南宫献帝起居注帝初即位初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贠各六人出入禁中近侍帷幄省尚书事改给事黄门侍郎为侍中侍郎去给事黄门之号旋复故【或云秦有黄门侍郎汉因之给事于黄闼之内 李寻马钜隂兴景国荀悦董遇为黄门侍郎 梁丘临刘歆冯参班樨为黄门郎 梁丘贺李寻待诏黄门】

给事中 表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魏相为御史大夫白去副封诏给事中 萧望之选宗室明经达学散骑諌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又诏望之给事中 韦贤匡衡尹咸炔钦皆以博士 孔霸平当张禹龚胜谷永金敞金钦梁丘贺杜延年终军东方蔡义夏侯胜丙吉师丹辛庆忌张猛蔡千秋桓谭郑众】 志闗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坐

钩盾令 表五丞两尉注师古曰主近苑囿【京房?有钩盾令徐立 华峤书桓典为钩盾令 昭纪耕钩盾弄田注宦者近舎 成纪未央宫钩盾中 蓺文志钩盾冗从李歩昌 陈咸?为少府少府多寳物咸皆钩校官属及诸中宫黄门钩盾掖庭官吏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东京赋竒木珍果钩盾所职】 志令一人六百石【宦者】典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汉官曰吏从官四十人贠吏四十八人】丞一人三百石【宦者】苑中丞【主苑中离宫】果丞【主果园】鸿池丞【池名在雒阳东二十里】南园丞【在雒水南】各一人二百石【桓帝又置显汤苑丞】濯龙监【园名近北宫 应劭汉官秩曰秩六百石】直里监【园名在雒阳城西南角】各一人四百石【茂陵中书钩盾宦者近舎兵噐所造五行志勾盾禁中 宦者传郑众位钩盾令 灵帝使钩盾令宋典缮修南宫玉堂】

尚方令 表注师古曰主作禁器物【汉官仪掌工作刀剑诸物及刻玉为器 郊祀志张敞上疏愿斥逺方士游心帝王之术后尚方待诏皆罢 刘更生典尚方铸作事注尚方若今中尚署 王吉言宜省尚方明示天下以俭师古曰主巧作 韩延夀铸刀剑钩镡放效尚方 哀帝绥和二年即位罢尚方御府技巧靡丽之物 谷永请止尚方造作以助司农 文帝衣绨履革器亡雕文绨衣不敝木器无文除雕琢之巧】 志令一人六百石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汉官曰员吏十二人】丞一人【六典注后分左右】章和以下中官稍广加尝药大官御者钩盾尚方考工别作监皆六百石宦者为之转为兼副或省【六典注蔡伦和帝时为尚方令作秘剑皆有龙泉太阿之目伦器械精密为后世法 古今注尚方故事有司南记里车法 樊凖请大官尚方考工减无事之物吕强上疏曰中尚方敛诸郡之寳】 崔寔尚方令箴煌煌尚方古之王

府九贡是钟百珍是聚【毋作淫巧以荡上心】

御府令【秦官始皇三十六年使御府视璧】 表师古曰主天子衣服【霍光?中御府令高昌 太仓公传齐中御府长信 谷永请减大官导官中御府均官用度 详见府库 景帝后二年四月诏曰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 志一人六百石【宦者】典作中衣服及补浣之属【贠吏七人】丞织室丞各一人【宦者】注汉官曰右丞一人【邓后纪御府尚方织室锦绣氷素绮縠之物皆絶不作 吕强上疏中御府积天下之缯 光武身衣大练色无重防明帝身御浣衣】

掖庭令 表太初元年更永巷为掖庭掖庭八丞宦者七丞【应劭曰掖庭宫人之官宦者为之永巷有仆射掖庭有狱令丞牛官令 列女?周宣姜后待罪永巷 许后?掖庭户卫】 志掖庭令一人六百石宦者【世祖宫房无私爱左右无偏恩省宦者令】掌后宫【汉官曰吏从官百六十七人待诏五人贠吏十人】左右丞暴室丞各一人永巷令一人六百石【贠吏六人吏从官三十四人】丞一人【应劭曰暴室宫人狱也一作薄室 有啬夫】

内者令 志一人六百石掌中布张诸衣物【贠吏十九人】左右丞各一人【孝宣纪作内谒者令注丁孚汉官云令秩千石 武帝后元二年治狱使者内者令郭穰 哀帝置酒未央宫内者令为傅太后张幄坐于太皇太后坐旁】

守宫令 志一人六百石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汉官曰贠吏六十九人】丞一人【汉官曰外官丞二百石公府吏府也】 桓纪永夀三年六月初以小黄门为守宫令【灵帝熹平四年六月遣守宫令穿渠兴利 荀彧永汉元年举孝防拜守宫令】

中藏府令 志一人六百石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贠吏十三人吏从官六人】丞一人【五行志中藏府承禄舎 贱货而贵徳 财散则民聚 捐金于山沈珠于渊 光武手不持珠玉之玩】

上林苑令【周礼地官囿人中士四人】 表水衡属官有上林令丞【表不言秩志六百石初隷少府元鼎置水衡乃以属之东都并职复少府】水衡有甘泉上林长【四丞】少府有上林中十池监【师古曰黄图上林中池上籞五所此云十池监未详其数 建元三年开上林苑 霍光?安池监赏】 志上林苑令一人六百石主苑中禽兽颇有民居皆主之捕得兽送太官【汉官曰贠吏五十八人桓帝又置鸿徳苑令】

丞尉各一人 张释之?从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甚悉文帝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以为利口捷给恐天下随风靡廼止【索隐曰表上林有八丞十二尉志云尉秩三百石 王音荐谷永为防苑使者】 ?雄上林苑令箴鱼鼈以时刍荛咸殖国以殷富民以家给田获三驱不可过差麀鹿攸伏不如德至衡臣司虞【栢梁诗上林令曰走狗逐兔张罘罝 文帝苑囿无増益 光武损上林池籞之官废骋望弋猎之事 樊凖请令大官尚方考功上林池籞诸官减无事之物 珍禽竒兽勿育于国 盘于游田无逸戒之搜田以时驺虞歌之】志职属少府者自大医【大官守官】上林凡四官自侍中至御史皆以文属焉水衡都尉世祖省并少府又省上林十池监胞人长丞宦者昆台佽飞三令二十一丞又省水衡属官令长丞尉二十余人【唐司农亦有上林令】

汉中书令【不言谒者省文也】

表成帝建始四年更名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初置尚书贠五人有四丞【中谒者有丞见成纪】 六典云本尚书也自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主中书司马迁为中书令即其任也臣瓒曰汉初中人有中谒者令孝武加中书置仆射【中书谒者令宣见杨恽?】汉旧仪领奏尚书出入奏事秩千石?恭石显为中尚书宣帝时任中书官恭为令显为仆射元帝即位显代为令初元中前将军萧望之领尚书事建白以为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罢中书宦官不听 成纪建始四年春罢中书宦官初置尚书贠五人注汉旧仪云尚书四人为四曺常侍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曺尚书主庶人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事成帝置五人有三公曹主断狱事【详见后中谒者】

汉承华令【附】

唐六典注后汉少府属官有承华令典黄门鼓吹一百三十五人百戯师二十七人【前表太仆有承华监长丞东京赋驸承华之蒲梢晋置承华令丞属太常】

汉尚书令 左右丞 尚书郎 四曹 五曹六曹

表【纪同】成帝建始四年春初置尚书员五人有四丞【续志初置尚书四人】注【本纪】师古曰汉旧仪云尚书四人为四曹云云成帝置五人有三公曹【汉官仪三公曹此成帝加一为五者蔡质汉仪曰三公尚书二人典三公文书吏曹尚书典选举齐祀属三公曹灵帝末梁鹄为选部尚书 汉丞相御史谓之外朝不可至内庭故置尚书掌四方章奏报告之事章文必有敢吿之字乃下成帝使劾奏王章问谷永受所欲言 周官宰夫叙羣吏之治待賔客之令臣民之复逆即汉尚书之职然周属太宰汉徒以少府领之其后为内朝官虽少府亦亡如之何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其权寖重孝成用士人虽复旧制然领尚书平尚书事大抵加之中朝 周御史掌賛书注若今尚书作诏文司防注若今尚书】

志尚书令一人千石承秦所置【晋百官表注曰唐虞官也是谓文昌天府诗云仲山甫王之喉舌盖谓此人 书注纳言喉舌之官秦置尚书令尚主也汉铜印青绶 霍光传尚书令读奏 黄霸?尚书令受丞相对 三王世家御史臣光守尚书令】武帝用宦者更为中书谒者令成帝用士人复故掌凡选置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众事【晋公卿礼秩尚书令为古冡宰以在端右故也 张安世唐林侯霸郭伋冯勤虞诩韩棱黄香宋均朱晖刘陶樊凖陈蕃郭贺左雄周景申屠刚刘寛王畅荀彧为之 陈忠前后所奏悉条于南宫阁上以为故事 郑?前后所陈着之南宫为故事 杜诗曰旧制九州五尚书令一郡二人 魏陈矫 晋摰虞箴补我衮阙阐我王猷尚书臣台】 宋百官表秦时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司空马説赵王曰文信侯相秦臣事之为尚书】后汉有尚书令司校尉御史中丞朝防専席而坐号三独坐【通典云尚书令总领纪纲事无不统魏晋以下任总机衡事无大小咸归令仆亦总众务在唐属尚书省 余见唐官】

尚书仆射一人署尚书事六百石【通典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即建始四年事】令不在则奏下众事【郑崇赵元孔光光以博士高第为尚书转为仆射令典枢机十余年光举尚书仆射成公敞可尚书令钟离意黄香鲍永虞诩乐恢朱晖宋登黄琼胡广皆为之】注案献帝初分置左右仆射建安四年以荣邵为尚书左仆射是也【六典注建安四年荣邵为尚书左仆射始分置左右】 表仆射秦官自侍中尚书皆有【后汉众务归尚书三公受成事而已】

尚书六人六百石成帝初置尚书四人【表建始四年初置员五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三公曹汉旧仪初置五曹有三公曹主断狱晋志成帝又置三公曹是为五曹 孝元时石显用事刘向?曰尚书五人皆其党也则尚书有五人非始于孝成矣 汉以尚书收中书之权遂为后世开两省之渐】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蔡质汉仪主常侍黄门御史事世祖改曰吏曺亦谓之选部】二千石曹尚书主郡国二千石事【汉旧仪云主刺史蔡质汉仪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辞讼事亦谓之贼曹】民曹尚书主凡吏上书事【蔡质汉仪典缮治功作监池苑囿】客曹尚书主外国夷狄事【尚书龙作纳言应劭曰今尚书王之喉舌】世祖承遵后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凡六曹【尚书何敞张敏陈宠成翊世翟酺王龚卢植 顺帝永建元年初令三公尚书入奏事韦彪上疏天下枢要在于尚书而间者多从郎官超升此位虽习文法长应对然小慧无大能】 通典周之司防其职也【周礼天官有司防郑?曰若今尚书】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发书故谓之尚书尚主也汉承秦置武帝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成帝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六曹【唐六典注汉列曹尚书四人成帝加至五人司马彪言成帝置列曹尚书恐误也】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其任犹轻至后汉则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几故李固云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北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乎四时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令及左丞总纲纪仆射右丞分掌廪假钱谷汉初尚书虽有曹名不以为号灵帝末以侍中梁鹄为选部尚书始见曹名谓之尚书台亦谓之中台后汉尚书五曹六人三公曹二人吏二千石民客曹两梁冠纳言帻【陈忠拜尚书居三公曹 翟酺?尚书有缺诏将大夫六百石以上试对政事天文道术以高第补之酺对第一】 晋志光武以三公曹主嵗攷课州郡事改常侍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事后汉以前汉五曹更加中都官曹为六曹六曹并令仆八人谓之八座魏改选部为吏部又有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凡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晋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太康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渡江有吏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书【宋又有都官为六尚书梁别有起部而不常置】 崔子玉尚书箴出入王命王之喉舌兑吉其和巽吝其频书臣司命【繁钦亦有箴云龙作纳言帝命惟允山甫翼周实司喉吻】 録尚书【附】晋志汉武时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事知枢要者

始领尚书事【霍光以大将军张安世史高以车骑王凤以大司马萧望之以前将军师丹以左将军周堪孔光以光禄勲张禹郑寛中以光禄大夫霍山以奉车都尉并领尚书事 谷永谓郑寛中参冡宰之重职 薛宣给事中视尚书事 光禄大夫于定国太中大夫张敞平尚书事】章帝以太?赵憙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尚书始有录名亦西京领尚书之任犹唐虞大麓之职也和帝时太尉邓彪为太傅录尚书事位在三公上【毎少帝立则置】后以为常犹古冡宰緫已之职【桓焉李固张禹徐防厐参录尚书事】魏晋以公卿权重者为之左右丞各一人四百石掌録文书期防左丞主吏民章报及驺伯史【汉仪曰总典台中纲纪】右丞假署印绶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汉仪曰右丞与仆射对掌授廪假钱谷与左丞无所不统 黄香拜左丞功满当迁和帝留増秩后拜尚书迁仆射 杨乔尚书侍郎左丞转右丞闲练故事 应顺尚书郎转右丞】通典秦置丞一人属少府建始四年置丞四人光武减其二唯置左右

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注汉仪曰尚书郎初从三署诣台试初上台称守尚书郎中歳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客曹郎主治羌胡事剧【周嘉刘祐为侍郎阳球补侍郎闲达故事章奏处议为台阁所崇信】

尚书郎 通典西汉置四人【史记褚先生补年表云王迁为尚书郎事昭帝】以分掌尚书其一人主匈奴单于营部一人主羌夷吏民一人主户口开田一人主财帛委输光武分六曹之后置三十四人秩四百石并左右丞为三十六人【晋志同汉官仪侍郎三十五人续志三十六人当攷】郎主作文书起草更直五日于建礼门内【陈忠上疏曰诸郎鲜有雅才毎为诏文转相求请荐光禄郎周兴为尚书郎】入直官供青缣白绫被或以锦緤为之奏事明光殿省中含鸡舌香奏事以黄门侍郎对揖侍郎称已闻乃出丞郎月赐赤管大笔隃糜墨【决録注故事尚书郎以令史久缺补之世祖始改用孝防为郎 丁邯称病不就 冯豹胡广黄香樊凖徐防桓彬陈重雷义皆为之 田蚡为诸曹郎】魏黄初改袐书为中书置通事郎掌诏草而尚书郎有二十三人青龙二年陈矫奏置都官骑兵合二十五郎晋武时有三十四曹后又置运曹郎中二十三人或为三十六曹东晋十五曹宋十九曹元嘉后二十曹梁加其三天监三年复置侍郎陈二十一曹后魏三十六曹西魏大统十三年改为十二部北齐二十八曹隋初六曹二十四司领三十六侍郎开皇三年二十四司始置员外郎一人炀帝置六曹侍郎各一人贰尚书之职【今之侍郎其置始此二十四司侍郎若今郎官】改诸司侍郎曰郎唐改为郎中武徳六年废六司侍郎贞观二年正月复旧

令史十八人二百石曹有二主书后増剧曹三人合二十一人注古今注永元三年七月増尚书令史员功满补小县墨绶

给事尚书【张安世为郎给事尚书擢尚书令 冯勤为郎中给事尚书】 中宫尚书【志大长秋有五人六百石宦者主中文书】

汉侍中

表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志属少府侍中比二千石【汉官秩曰千石周礼大仆干寳注曰若汉侍中】无员掌侍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法驾出则多识者一人参乗余皆骑在乗舆车后本有仆射一人中兴转为祭酒或置或否注蔡质汉仪曰侍中常伯选旧儒高徳博学渊懿仰占俯视切问近对喻防公卿上殿称制参乗佩玺秉剑贠本八人旧与中官俱止禁中 舆服志侍中冠武弁大冠【亦曰恵文冠】加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恵帝时冠鵔鸃贝帯谷永曰龙筦纳言帝命惟允勅正左右齐栗之臣戴金貂之饰执常伯之职者使学先王之道知君臣之义则左右肃艾羣僚仰法后五行志南宫侍中寺】 通典秦侍中本丞相史也五人徃来殿内东箱奏事谓之侍中汉为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大医大官令至郎中侍左右分掌乗舆服物武帝以孔安国儒者掌御唾壶朝廷荣之【张辟疆年十五 桑?羊十三 金日防世名忠孝七世内侍曹鲂三世侍中 邳彤为左曹侍中 丁恭承宫为祭酒 西都侍中有严朱东方吾丘苏武欧阳地余王商师丹刘歆于永傅喜 东都有包咸桓郁刘淑戴慿鲁恭郑?宣秉刘平恺寛珍丁鸿赵孝伏无忌李法杨厚赐承宫楼望王逸李育翟酺杜乔卢植 李固上疏曰一日朝防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顾问者】 晋志黄帝时风后为侍中周为常伯之任秦取古名置侍中汉因之秦汉俱无定员 ?雄侍中箴曰光光常伯儵儵貂珰 胡广箴皇矣圣上神居天处勤求俊良是弼是辅昔在周文创德西隣辛尹是访八虞是询亦惟先正克谨左右常伯常任寔为政首侍臣司中敢告执矩

中常侍 表加官 志千石宦者无员后增秩比二千石掌侍左右从入内官赞导内众事顾问应对 宦者?汉兴袭秦制置中常侍官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珰左貂给事殿省中兴之初悉用阉人永平中置中常侍四人延平増至十人改以金珰右貂

玉海卷百二十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