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注肇论疏

卷第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注肇论疏卷第三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大科第二明体用不二。显智一。此论来意者。前显不二之境。今明双融之智。故次来也。然境非智。无以显融通。智非境。无以发互照。良由智用和融。方显真俗理一。但文不顿书。理不顿显。故先明境。此明智。然智一之义。意有两途。一则权实互具。二乃二用同体。实由二用同体故。权实互通故。对境则真俗互通。在智则根后同体。以一心三观。照一境三谛。斯为般若无知焉。文二。初论文又二。初题目。

○般若无知论第三

般若是梵语。此翻曰智。即用也。通权及实。或曰根本后得。如理如量。真智俗智名异义同。或曰在因名慧。在果名智。或曰实则名智。权则名慧。今因果权实通得智名。谓下论中并不名慧故。知但以一用分二故。今通翻曰智。又前宗本篇中有沤和之名。文云。权慧具矣。今无沤和。则知智通权实。实智照理。权智照事。义分二照。用乃相融。此中实智照前不真空。权智照前物不迁。前既真俗相即。此亦权实互具。言无知者。即体也。体是本觉真心。心性寂灭。本无知觉。故起信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说名本觉。离念本觉。即今无知。为权实体故。六祖以无念为宗。神秀以离念为宗。虽分顿渐。皆明智体无知。所谓如珠发光。光还自照。本觉起照。还契本觉。即理智不二之义。华严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证。亦无如外智能证。於如般若无知之旨。良在斯矣。若对上五名一义者。本无实相。法性体上起智用。权则达缘会。实则照性空。权实不二。还照本无等理。为一义也。般若即无知。持业释。般若无知之论。依主释。

△二本文二。初序意三。初标宗陈惑。

夫般若(双标权实)虚玄。

一心真理。虚寂玄微。为权实体。不可以识识智知。故曰无知。

者。

牒上所标。

盖是三乘之宗极也。

法华云。於一佛乘。分别说三。故一乘法。是彼三乘所宗之至极也。彼一佛乘者。乃今即理之智。为此论所宗。故权实不异。理乃曰般若虚玄。所谓佛之知见故也。故涅盘云。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

诚真一之无差。

诚实也。智体真一。故无差别。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也。此上标宗。下陈惑。

然异端之论。纷然久矣。

异端者。语出论语。今谓人随情见解别言差。正明权宗迷实故。异论各兴。纷然不一。自佛灭度。权多乱实。故曰久矣。盖彼境智不谈一心为源。故使异论纷纭迷之久矣。

△二序闻悟之由。三初明师教东来。文三。初标名叹德。

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者。

法理无舛。解惑在人。既有异端。何以正之。故今先标其人。人能弘道。道在於人。故对彼惑者。有此正师。故标牒之也。天竺是梵音。正云印特迦。此云月邦。天竺有五。僧传云此师祖是南天竺之国相。什生於龟兹。出家后往天竺传道。故称天竺沙门。言鸠摩罗什。是梵名。具云鸠摩罗者婆。义翻云童寿。高行胜业。备载本传。此即论主受法之师也。

少践大方。研几斯趣。

贱履也。大方语出道经。云大方无隅。今借语以目真理无际故。少年乃心诣至理也。研核也。几心也。研核自心。以般若为趣故。此上叹其所得。下释其深契。

独拔於言象之表。

拔出也。言象之表者。易所谓言生於象。象生於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今美什师得智之深意。故出言象之表也。

妙契於希夷之境。

契合也。虽以智合理。理外无智。故契而无契。曰妙契。希夷者。老子云。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真理无声色也。罗什师契理於声色之外。故上曰少践大方也。此上序得理智。下明利用。

齐异学於迦夷。

齐者平也伏也。异学者外道也。迦夷者是梵音。具曰迦维罗卫。是天竺一国之名。康疏云。此云赤泽。什师在彼。曾以智慧屈伏外道。又温宿国中。亦曾摧伏外道。备在本传。今且举迦夷之一国。以叹其能耳。

扬淳风以东扇。

淳风者春风也。以其和而发物。而况圣法能随根起智。言东扇者。彼望此为东。传风曰扇。此叹什师传法东流智用之能事。

△二美其来由。

将爰烛殊方。而匿耀凉土。

爰欲也。烛照也。殊方者彼土来此。是异方故。匿耀者掩智用也。凉土者五凉。当后凉都姑臧。什法师本因此土。前秦符主。讳坚。建元十三年。有德星现。至十八年。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七万。四伐龟兹。吕光果克龟兹。与什同回。至凉州闻本主。为姚苌所害。光乃窃号关外。遂称后凉。父子承袭。三主一十八年。什师亦在后凉。一十八载。匿耀韬光余如传述。

所以道不虚。应必有由矣。

圣道垂应。必待时至。根熟方可传通。今十八年。匿耀之所以。盖欲待时候机故也。

△三流通年数。

弘始三年岁次星纪。

姚苌崩。子讳兴立位。岁号弘始。言星纪者。尔雅曰。丑月曰星纪。丑年曰赤奋。今避文拙。故以月名号年岁。星次在丑位故也。

秦乘入国之谋。举师以来之。

康引三十国春秋云。后凉吕隆惧南凉北凉所逼。表奏。秦请迎罗什至。五月。秦遣陇西公石德。伐吕隆。隆至。九月归降。方得迎罗什师入关。谋计也。举用也。师者众即兵也。秦王乘吕。有入国之计。故用兵伐凉。迎什来之也。

意也北天之运。数其然矣。

意也者。牒上索意也。前秦取什。后秦次主方来。而上云道不虚应其意。何也。今牒而释之。大品云。般若於佛灭后。先至南方。次西至北。北方大盛。智论释云。北方谓北天竺也。今谓北天。般若运数。转兴东国。待时而至。使其然矣。此上序弘始三年为发教之时。下明秦王为待熟之机也。

△二秦王垂护二。初标号叹德。

大秦天王者。

天王者。法天而治。使民归往故。

道契百王之端。德洽千载之下。

无为而治。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盖王者之道德。今叹秦王道德充实。故契合百王之端。洽润千载之下。

游刃万机。弘道终日。信季俗苍生之所天。释迦遗法之所仗也。

王者游智刃。日应万机。万机之暇。弘佛道。於终日季末也。苍生者。指万民也。既日应万机。下民仰之如天。由弘道终日。故使如来遗法倚仗流通也。

△二明翻译阐扬。

时乃集义学沙门五百余人於逍遥观。躬执秦文。与什公参定方等。

集聚也。义学者。学习译场义理之人。逍遥观者。逍遥园中有观也。躬亲也。秦文者。新旧译出之经。方等者。大乘般若教也。罗什入关。既重译诸经。故秦王亲执新旧二文。与什公参。并详定方等至教之深旨也。

其所开拓者。岂唯当时之益。乃累劫之津梁矣。

秦王与什师。如是开拓於圣道。不独一时之益。乃累劫为迷津之梁道也。故知般若真旨。自罗什东来。秦王参定。义方明正矣。

△三明预座闻悟。

余以短乏。曾厕嘉会。以为上闻(句)异要。始於时也。

短乏者谦也。厕预也。嘉会者。译场也。上闻者。闻般若上义也。昔因异端殊执正理无凭。今预译场。闻此上义一乘异要甚深之旨。始於时而领悟。

△三赞深谦述。

然则。

牒上。虽因罗什。秦王护此闻悟。下云。

圣智幽微。深隐难测。

般若体用幽微。量超数表。故曰深隐。由此故难测度也。

无相无名。乃非言象之所得。

释上体量难测。无相故不可以象思。无名故不可以言议。

为试惘象其怀。寄之狂言耳。

今论者欲剖闻悟。以示未来。而口不能言。心不能测也。为试者且用也。惘象者语出庄子。但取无心之义。狂言者。盖无定语也。且用无心之心无言之言。而议论之。以息异端耳。

岂曰圣心而可辨哉。试论之曰。

非谓般若言可诠辨。且论之耳。

△二正论。文二。初标宗正显。文四。初标具用之体。文三。初引经标体。

放光云。般若(标能观智)无所有相。无生灭相。

出体也。言所有相者。即现在所有差别相。始自色心。终乎种智。世出世间相。生灭相者。过未相。然般若体性。过去非新生。未来不灭坏。现在无住。异三际常平等。等同虚寂。故曰无相。又中间不住异。故非有前后无生灭。故非无体超四相。量绝百非。故曰无相。譬如虚空。虽毕竟湛寂。而前际无生。后际无灭。般若实体。当知亦然。故心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道行云。般若无所知。无所见。

成立上义。然相则就体而论。知见带用而辨。辨用归体。体本自寂。故无知无见也。言所知所见者。所有之知见耳。灵知正见。言用则有。言体则无。今既明体。故曰无知无见也。然由体无知见。故能知见。如镜无像。故能照物。又有知曰无明。有见曰妄想。智体无。无明亦无。於妄想由离迷妄。故无知见也。又体无相故非色。无知见故非受想行识。出世智体非蕴聚法故也。

△二约体辨用二。初牒经问用。

此辨智照之用。而曰无相无知者何耶。

辨明也。何耶是疑辞。此论正明能照之智必有知用。而放光曰无相。道行曰无知。见者何所辨耶。

△二即体显用三。初正答。

果有无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

言果有决定。有此义也。无相之知者。据放光答用也。般若真体。虽三际无相。即体之用。了了常知。不知之照者。据道行答用也。不知者。牒上无知也。虽体无知。见湛然寂灭。而全体之用。灵灵常照。圭山云。正念者。无念而知。若总无知。何名正念。明矣者体必具用。义可见故也。此则据理而答。以实教言体则必具用。谈用必全体。如水与波。不相舍离。极成之。理明矣。

△二推释。

何者。

推也。何以无相不知果有知照之义。

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

反释也。夫若有知之体。而起於知用者。必有所不知矣。此则妄心逐事。不能契真。二乘证真。不能达事。皆有知故。有所不知。下顺释。

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

全无知而起用。故用无不知也。然此义犹暗。若谓以无知为体。而起於知用者。则尚惑矣。当了即无知而知。全体为用。方真达般若体用之旨。但言不顿说。理实同时。如全金成像。思之。

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一切知者。理事双照。真俗并观也。但全体之用。鉴照照用。自然融通。即佛正徧知义也。所以知照之义。在乎无相无知也。

△三引证。

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

信体用不二也。

△三会用归体。

是以圣人。

般若体用不二得之者曰圣人。

虚其心而实其照。

虚寂心体必具权实照用。

终日知而未尝知也。

终日照理达事。未尝有知也。此述上体用同时。下会归于体。

故能默耀韬光。虚心玄鉴。

无照而照。曰默。耀韬韫也。藏也。照而无照。曰韬。光心而无心。曰虚心。无鉴而鉴。曰玄鉴。此则默韬虚玄皆体也。耀光心鉴皆用也。此四二而不二者。其唯圣人乎。

闭智塞聪。而独觉冥冥者矣。

闭塞者。泯绝也。聪者。听之明也。冥冥者。寂之又寂。故虽体用常俱。而体外无用。若全用归体。则闭泯智照。杜塞聪明。唯本来觉性冥冥寂寂者矣。故起信云。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即般若无知之义。

△二明即体之用五。初明权实同体。

然则(承上之辞)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

上明全体智用。今开用为二。一能穷理曰实。二能应物曰权。权用名神。实用名智。但由所照理事不二而二故。能照智用权实有殊。而其两用未始抗行。故下论中。多影略言一。学者必须互知。今此先明实智也。穷者。照之极也。幽者。理之深也。实智虽有穷理之鉴能照之体。寂而无知。

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

次明权用也。神者。不测之义也。应化之心不可知之故。应会者。感属机。应属圣。应与感合。曰会。虑则思念也。无知无虑。文别理同。神有感应。合机之用。能应智体。本无念虑。是知照理应机。二用虽殊。无知无虑体一。故曰般若无知也。

△二显一体同虚。

神无虑。故能独王於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於事外。

独王者。唯一故自在也。世表者。处世不滞於世也。无虑而应应。无所滞故。自在不染也。玄照者。照而无照也。事外者。不滞事也。无知而照故。即事而真故。不滞事也。

△三述成二用。

智虽事外。未始无事。

实智穷理。理不异事。

神虽世表。终日域中。

权虽无虑。终日化生。

△四显即体之所以。

所以俯仰顺化。应接无穷。

俯下也。仰望也。俯就仰望。随顺应化。接之无穷。盖权智之用也。

无幽不察。

实理幽深。智无不察。盖实智之用也。

而无照功。

实体无照。权体无功。二用即体。体无照功也。

△五结成二用。

斯则无知之所知(实也)圣神之所会也(权也)。

△三体用合明四。初标指。

然其为物也。

此标牒之辞。上所论般若。体用有无无定。未知照理照事。是何物也。故今牒而指之。

实而不有。虚而不无。

用即体。故实而不有。体即用。故虚而不无。

存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

存在也。般若体用。常在乎不二。而不可以有无议者。其唯圣智如是也。

△二推释。

何者。

推之。何故不可以有无论耶。

欲言其有。无状无名。

体无形状。离心缘相。体绝言说。离名字相。故不可言。其定有。此释上实而不有。

欲言其无。圣以之灵。

圣人用此照理达事。未尝间息。故不可言其定无。此释上虚而不无。

圣以之灵。故虚不失照(全体具用)无状无名。故照不失虚(全用是体)照不失虚。故混而不渝。

混融也。渝变也。用即体。则混融常虚。虚而不改。此明不变之体终古不忒也。

虚不失照。故动以接粗。

粗者对细之假相也。对上理体细妙故。指今事用粗着也。体即用。则运动接照而无穷。此明随缘之用不失也。

是以圣智之用。未始暂废。求之形相。未暂可得。

言体则无知无虑。言用则照理照事。此二者言异而义同。故体用存而不可以有无论者。圣智之谓也。

△三引经。

故宝积曰。以无心意而现行。

净名经长者偈赞集起曰。心分别名意。唯第八赖耶。集诸种子。起现行。故独得心名。第七缘内前六缘外。皆分别故。俱受意名。八识并妄。真智离妄。故无心意也。又无心即无知也。无意即无虑也。而现行者常行照鉴故。

放光云。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

平等本觉之体。动则曰无明。不动曰究竟觉。觉体虽寂。而能建立境智诸法。此上二经并证体用不二也。

△四结不二。

所以圣迹万端。其致一而已矣。

圣智之迹。虽有知无知。有应无应。言量万端。不二之理。本一如。言水则静。言波则动。波水动静。本乎一致。此则起信真如生灭二门不二。本乎一心也。又依真如门修止。即今实智。依生灭门修观即今权智。止观依一心而起。即今无知无虑。为权实所依也。今会用归体。故曰致一也。

△四境智结会二。初结境智权实。

是以般若可虚而照。

实智无知而知也。

真谛可亡而知。

真境无相。故实智亡相而知也。此结实智对不真空论也。

万动可即而静。

事用不一。故曰万动。各不失缘生此相。故即动而静。

圣应可无而为。

权智无应而应也。此结权智。对上物不迁论。所以能照之体虽一。由对二境。发所有二。既真俗二境相即。故权实二智亦融。

△二结权实同体。

斯则不知而自知。不为而自为矣。

先指上所结曰斯。则权实相本无知无为。全体具用。法尔曰灵。知妙应故。分权实耳。

复何知哉。复何为哉。

知照为作。但由体具。非谓体有。故曰般若无知也。

△二问答。推析者文有一十八段。皆展转蹑迹。假致疑难。以导深旨。古者分为十八科。今合问答。以为九重。一体用。二名实。三心境。四两关。五是当。六取舍。七应会。八真妄。九寂用。各具问答。然此九中。据文则初一双明。次五唯实。第七唯权。后二双显。据义则一一兼通。盖由体用互融故。权实相即。今初。体用问答文二。初知会有无难。二体用同时答。今初。此因上云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有无相违故。此兴问也。文二。初牒用难体文二。初叙难。

难曰。夫圣人(约人辨智)真心独朗。物物斯照。

实智灵照真心。用常独朗。不因境有。故触事而真。故曰物物斯照。

应接无方。动与事会。

权智应感。无定动用。皆与俗谛事相合宜也。

物物斯照。故知无所遗。动与事会。故会不失机。

无遗者。顺理也。实智能知。知必顺理。权智能会。会必合机。

会不失机。故必有会於可会。

必有能会之智。可以应会。

知无所遗故。必有知於可知。

定有能知之智。可以鉴知。

必有知於可知。故圣不虚知。必有会於可会。故圣不虚会。

不虚者。定有也。

△二正难。

既知既会。而曰无知无会者。何耶。

无会者。即前无虑。据上所释。定有知会。而前所谓无知无会。其义何耶。

△二纵夺重难。此难意与上同。但别有疑情。故重问也。

若夫忘知遗会者。

牒所解也。忘舍也。遗弃也。意谓实智有知。权智有会。但舍弃知会之心。故曰无知无会者。

则是圣人无私於知会。

私己也。自取知会之巧。曰私。圣人无此。故知而曰无知。会而曰无会。此上纵。下夺云。

以成其私耳。

若以无知无会为圣。智者虽不取知会之功归己。返欲取无知会之功归己也。下难。

斯可谓不自有其知。安得无知哉。

圣智若此。权实定有知会。但可谓之。不自取知会耳。何得无知会耶。

△二体用同时答三。初正答前难。文二。初答体用难。文二。初正答。

答曰。夫圣人功高二仪(前曰神有应会之用)而不仁。

前曰而无虑焉。功者业用也。高者胜过也。不仁者。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王[弓*丙*弓]云。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故不仁也。今圣人权智化生。令获出世之益。故其功胜过二仪。而能应之。体本无思虑。故同天地之不仁。此答上权智即应而无虑也。

明逾日月(前云智有穷幽之鉴)而弥昏(前云而无知焉)。

逾过也。弥极也。日月唯明於世事。而圣人实智。能契出世真理。故有过日月之明。而能照之。体本自无知。极同於昏昧。此答上实智即知而无知也。此上并答以全用之体。

△二责非。

岂曰木石瞽其怀。其於无知而已哉。

此责执无之见。木石者。无灵觉之物。瞽者盲也。前云无知无虑。岂同此之无知也。

诚以异於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

此责执者之见。诚实也。人者。心多妄计。前云有知有应。异於人之妄想也。者字再牒上也。未详般若有知之义。如何下云神明故。则不测灵明之智。不可实以知。会事相而推求之也。此责前难者。以有难无。乃谓般若有同。人心无同。木石岂知体用同时不二之旨也。

△二答纵夺难四。初叙计。

子意欲令圣人不自有其知。而圣人未尝不有知。

子意者。彼难者之意解也。欲令者。解心使之故。未尝不有知者。语反。顺合云定有知也。般若本无此理。盖难者意解。谓令圣人虽不自取知会之功。而谓圣心定有知应也。此即牒上问者邪解也。据此文倒。顺合云子意谓圣人定有知而不自有其知也。

△二斥非。

无乃乖於圣心。失於文旨者乎。

无乃者斥辞。乖迷也。一迷圣心量。二失圣教量。故责也。

△三征释。

何者。

征也。求上二量也。

经云。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作无缘。

此引大品经。出圣教为量也。真般若者。牒二智实体也。清净者。体性寂灭也。如虚空者。举喻也。智体犹如太虚。无生灭染净故。无知等者。释上清净义。灵知真见。实用则有。体性则无。作为缘虑。权用则有。体性亦无。既明真体清净。故知本无此四也。

斯则知自无知矣。

此显理量也。据斯经义。则知权实知会之体。本自无知。此理极成。论中多单明实智会而无会。文影略耳。下皆类此。

△四结责。

岂待返照。然后无知哉。

结非前解也。岂谓圣智实有。知会返照。不欲取之。而说无知无虑耶。

△二蹑迹断疑。此下论文非答前难。但前语意有迹。故论者蹑而断之。文四。前二破疑执。后二释正理。前二中但有牒辞。即是疑意虽破。当时现行。即遮未来种子故。取金刚遮断之意。以为此科。文二。初断有知性空疑。文二。初牒疑。

若有知性空而称净者。

疑者因见上经云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等文。乃疑云。般若必有知。但为智性本空故。称清净无知等也。故今牒之。

△二正断二。初比破。

则不辨於惑智。

无明心能知名义。曰惑智。此智定是有。知因境而有。离境则无。性本自空。圣智同此。何以辨别。

三毒(贪瞋痴)四倒(无常乐我净而计有者也)皆亦清净。

皆者总也。三毒四倒七种颠倒。皆从妄想心生。既属有知。性空亦可同般若清净之义。

△二夺破。

有何独尊净於般若。

尊崇也。若惑倒同圣智者。何故经中唯推崇清净无知。在於真般若也。故知圣教独崇之智非同惑妄。有知性空也。

△二以境叹智疑。文亦二。初牒疑。

若以所知美般若。

疑者又云。圣智虽非性空。而定属有知。但由照真境。时所知无相。故美叹智。曰无知矣。故今先牒之。

△二正断二。初叙定。

所知非般若。

此句定宗。所知曰境。般若曰智。境智定不同。故曰非也。

所知自常净。故般若未尝净。

此据疑者定义也。疑者曰。智定有知。境属无相。故今定云。据汝所说。则所知之境常清净。无相般若之智常自有。知未可曰清净无知也。

△二夺破。

亦无缘致净。叹於般若。

缘由也。致立也。若如疑者所见。则经中秖合欢真境。清净亦无缘由。立清净之言。叹真般若也。今以经中唯叹般若之文为正量。验知非因境无相。而曰智无知也。

△二释正义二。切释前经义。

然。

领前之辞。所疑既非清净无知之义。何也。故今领之。

经云。般若清净者。(此再牒前经也)将无以般若体性真净。本无惑取之知。

将无以者。拟议经旨之语。本觉为智。所依曰体。体不可改。曰性。体即性也。真净者。非离染之净。乃真实清净也。本无惑取之知者。释无知见等。为真净义。非离惑取。曰无知。乃本自无惑取。故曰无知。

本无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

结成清净无知之义。破前二疑也。

△二重显体用。

岂唯无知名无知。知自无知矣。

岂唯体无知。故名清净无知。有知之用。常自清净无知也。故体用不二。旨清净故。故曰真般若者清净无知等也。

△三结显正义。因答难断疑已。故结显前权实体用不二之正义。文二。初结显前义。

是以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

即体之实智。照真谛理也。然此但契自智之无知。即照无相之真谛。非谓外有真谛。以为所照决定之相。

真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无不穷之鉴。

兔马之遗者。婆沙论以三兽渡河。入水深浅。即象马兔喻三乘。造理有异。二乘灭妄求真。如兔马之涉水。泛身而过。菩萨证唯心。故如大象之渡河。截流而过。故无兔马。遗余一乘智鉴。无不穷极故。前曰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此中更合云。圣人以无虑之般若。照彼不迁之俗谛。俗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无不应之用。既一体二用。约境义分境。既真俗相融。用亦权实不二。故论中或秖就一用显体。已知二用不殊故。今影略出之。以显前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之正义也。

△二明前所以。

所以会而不差。当而无是。

此明前权智。所以能会之智不差机宜。言当是者。以取应对之义。至下文辨。应而无虑。故曰当而无是。

寂怕无知。而无不知者矣。

此明前实智。所以虚寂淡怕故无知。无知之知。无不鉴知。

△二名实问答二。初两名求实问。文二。初泛陈名实。

难曰。

此蹑上答中名异。故今立难。下自指前。

夫物无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

通者。运用不滞也。凡世立物名。盖为物不能运用。故以名。召令得通用。

物虽非名。果有可名之物。当於此名矣。

虽体与名殊。定有对名之体。而对於名。

是以即名求物。物不能隐。

△二牒文正难。文三。初牒前名异。

而论云圣心无知。又云无所不知。

此即牒上寂怕无知而无不知之文。以有无名异。为难也。

△二叙欲一之意。文二。初自意。

意谓(难者之意所谓也)无知未尝知。知未尝无知。

尝曾也。圣心若定无。则未曾是有。定有则未曾是无。乃可归一也。

斯则名教之所通。立言之本意也。

若有所定。方是能诠名教。通运所诠智体。亦是立言召物之本意。理当如是。

△二论意。

然论者。(者即指作论之人也)欲一於圣心。异於文旨。寻文求实。未见其当。

论主欲明圣心体一。而立文有异。寻此异文。而求一体者。未见有当名之定体。

△三两关正难。

何者。

征也。何谓寻文求实。未见其当。

若知得於圣心。无知无所辨。

辨明也。有知得圣心。无知明何事。

若无知得於圣心。知亦无所辨。

无知得圣心。知名明何物。

若二都无得。无所复论(平呼)哉。

若二名都不得圣心。未审前云无知无所不知。复论何事耶。又解。二名既不得圣心。未审对何名论召圣心之体耶。

△二双拂显玄答三。初拂迹双泯。

答曰。经云。般若义者。

标也。般若体上合宜道理。曰义。

无名无说。

名诠自性。说谓言说。言由名起。既不可名召。故非言说所及也。

非有非无。非实非虚。

非有无者。转释上无名说义。智性不同。妄心有知。又不同木石无知。故不可以有无名言诠召也。非虚实者。转释非有无义。非实故非有。非虚故非无也。

虚不失照。

故非虚无体即用也。不变即随缘义。

照不失虚。

故非实有用即体也。随缘即不变义也。

斯则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

斯则者。牒归上也。由体用不二故非实非虚。由非虚实故非有无性。非有无不可以名召。故曰无名之法。名既不立。如何言也。前难者以名求体。殊未达名所不能召也。经义如此。故当信之。

△二释妨述意。

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

妨云。既言般若义者无名无说等。何以云言所不能言也。故今上句领前也。然者。踌躇经旨也。理非诠表。无以传达於后人。故当藉言也。故曰般若义者等文也。故知为物有说。理实无言。

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

圣人言教。终日说般若非有非无等。但为破惑。毕竟於般若。未尝有言说可及。涅盘云。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如是二中间。未曾说一字。何谓经有可言也。此上释妨。下述意。

今试为子狂言辨之。

狂言者。不定之语也。且为难者。以不定之语诠辨之。非谓般若可说也。

△三正显玄旨三。初显体用玄微。

夫圣心者。

标圣人所证一心。具权实体用故。

微妙无相。不可为有。

妙者。不可思议也。妙之至妙。故曰微妙。妙体无相为是也。不是有故。此明心体也。

用之弥勤。不可为无。

弥勤之用。照理达事。不是无也。此明全心之用。

不可为无。故圣智存焉。

智用双存。故非无。

不可为有。故名教绝焉。

不可思议绝名教诠表。故非有也。前经所谓无名无说非有非无。盖体用同时。不在二边也。

△二释知无知之意。

是以。

牒上体用二言。释言下之意。

言知不为知。欲以通其鉴。

前言无所不知。非谓智是有知。盖欲通般若有鉴照异於木石。所以言知也。

不知非不知。欲以辨其相。

前云寂怕无知。非谓智属无知。盖欲辨般若之体相异於妄心。所以言无知也。

辨相不为无。通鉴不为有。

正破难者执前知无知之言也。辨体相故说无。不是定无。通鉴照故说有。不是定有。前何以将知无知定名。取定圣心耶。

非有故知而无知。

此下正示非有非无之义。非有故牒上通鉴不为有也。谓灵知即无知。故所以有非有也。

非无故无知而知。

非无故。牒上辨相不为无也。谓无知之体。本自灵明。所以无非无也。良由体用知无知。虽有二言。定无二相。

△三结不二深旨。

是以知即无知。无知即知。

全用是体。全体是用。如波即水。全水即波也。

无以言异。而异於圣心也。

无以者劝不可也。不可见前知无知言异。而谓圣心体用有异也。

△三境智问答二。初以境求知难。文三。初泛叙难端。

难曰。夫真谛深玄。非智不测。

前云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蹑前先叙境智。反难无知也。真谛无相。唯般若实智能照。自余不可测度。故曰深玄。

圣智之能。在兹而显。

兹此也。由见真谛。故名圣智。般若功能在此真谛。而表显之也。故前曰真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无不穷之鉴也。

△二引经成立。

故经云。不得般若。不见真谛。真谛则般若之缘也。

经文语反。由般若故见真谛也。下成立经意云。真谛为发智之缘。故圣智之能。在兹而显也。

△三结难有知。

以缘求智。智则知矣。

若以所知发智之缘。推求於智。既有照理之能。智必有知。何谓无知般若耶。

△二心境同无答三。初以理正答。文三。初正答。

答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

此明境智体同用异。且夫真境无相。真智无知。今上句约用纵之。以真境求真智。义分能所。下句就体夺之。真智无知。即真境无相。理实无二。故清凉曰。智体无自。即是证如。

△二推释。

何者。

推也。以缘求智。何以智无知耶。下释。

放光云。不缘色生识。是名不见色。

缘虑也。识以了别为义。经是简妄反显也。般若不缘虑色境。而生分别妄识。是名般若不见色。若妄心则缘境生分别。故有知见。则知难者以智为知。乃是认妄为真也。

又云。五阴清净故。般若清净。

此明真心真境。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清净者。本来寂灭也。色心既本自清净。故般若体性清净无知。故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

△三结显。

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所知即缘也。

此三也字。前二即结上经旨。后一生起后文。以前段就体。推释同虚。此中约用结显。义分能所境智。经云般若清净。即灵智无知。以为能觉也。五阴清净。即真境无相。以为所觉也。此乃以无知心觉心无知。义分能所耳。下句生后。此所知无相境。即发般若之缘。由了无相。方曰般若故。

△二简辨真妄。此下论文。由前难者以缘求智。以智为知。执妄为真。故今简辨令了真妄。文四。初总标境智。

夫知与所知。

总标也。真妄二智。俱曰能知。真妄二境。同名所知。

△二真妄对辨。

相与而有。

相者当对也。与者共同也。难者以妄智对境。有知有相故。

相与而无。

主家义分能所。以真智对境。无相无知故。

相与而无。故物莫之有。

物者指心境也。莫之者不能也。真心境则同虚寂。不能令有。

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

妄境智则同幻有。故不能令无。

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

妄境为缘。起妄智之分别。

物莫之有。故则缘所不能生。

生起也。所缘之境本寂。不能起能缘之分别。

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知。

境寂心空。故智照所缘。而无分别。故上答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此释真境智义也。

为缘之所起。故知缘相因而生。

境为缘而起智。是以能知所缘相因。而生分别。故古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此即上难者云。以缘求智。智则知矣。

△三结示起由。文二。初正示。

是以知(妄智)与无知(真智)生於所知矣。

迷自心则执境。智起起之则境生。故妄智曰有知。了自心则境寂智虚。虚而不二。故真智曰无知。故前问者答者俱曰。以缘求智而有知无知之异者。盖迷悟之不同耳。

△二征释。

何者。

真妄二智。何故同生於所知。

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

妄智迷真心外取相。故知妄境也。

真谛自无相。真智何由知。

真境本无相。真智以无知而契之。故曰何由知。

△四释成所以二。初牒所以。

所以然者。

有何所以故。妄境智则知缘相因而生。真境智则缘所不能生耶。故今牒之。

△二释成。文二。初释妄。文二。初正释。

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

事本空无。妄智不达。执之为有。见有境起。

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

因有境故智有分别。故有知心起。

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

既境智相生。即智为境。缘境为智。缘缘会故。境智同有也。

缘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谛也。

从缘境智。缘会则生。缘离则灭。既有生灭。故非真谛门中乃称为妄也。

△二引证。

故中观云。物从因缘有故不真。

证上可知。然中观文有二句。上句证前。后句标下。故今取义便。隔彼后句。以就次科也。

△二释真三。初标。

不从因缘故即真。

不藉因缘生者。方名真实。标也。

△二释。

今真谛曰真。真则非缘。

今真谛门中无相真境。与无知真智。是一心理智。假分能所。实无二相。既非缘有。故名曰真。

真非缘故。无物从缘而生也。

无物者。境智既不从缘。故无缘生境智之物。所以曰真境真智无相无知也。

△三引经。

故经云。不见有法无缘而生。

真谛门中不见有境智之法。故无缘相生。上明所以竟。故知难者以妄问真也。简辨已毕。

△三结答前问三。初述成无知。

是以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

述成真境智。显无知义。以真智不取。是观真谛义也。

△二释妨除疑。

然。

领前也。智实无知。如何契理。下释云。

智非无知。但真谛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

智非木石之无知。但以照而常寂。故真境无外相。即真智无知尔。

△三结难非真。

而子欲以缘求智。以智为知。

此牒彼执妄也。

缘自非缘。於何而求知哉。

责迷真也。缘自非缘者。真境非外缘。如何发智有所知耶。

△四两关问答二。初不取违知难。文二。初牒论叙难。

难曰。论云不取者。

牒上云智不取所知者。下叙难。

为无知故不取。为知然后不取耶。

开两关也。

△二两关正难。

若无知故不取。圣人则冥若夜游。不辨缁素之异。

夜游者。暗中游方也。缁素者黑白也。智若无知故不取。则圣心冥昧。如人夜行。岂辨境之黑白。何以云真智观真谛也。

若知然后不取。知则异於不取矣。

若先有知。后不取者知。即是取与不取有异也。

△二知即不取答二。初双非有无。

答曰。非无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后不取。

不同木石无知。不同妄想有知。木石绝灵照。妄想居攀缘。般若离二边。故非此二。而说不取也。

△二正答不二。

知则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当灵鉴时。本无取着。故能无取着。而长鉴知。如摩尼珠现色。而本无色。无色而常现色。此乃全用即体。全体即用。知与不取。说虽前后。义实同时。

△五是当问答二。初无当违有难。文二。初牒论叙难。

难曰。论云不取者。

牒上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正难下句也。

诚以圣心不物於物。故无惑取也。

诚实也。不物於物者。不执着於物也。既无惑取之心。故曰不取。

无取则无是。无是则无当。

是当之言。诸教少有。此论多说。凡两物不别曰相是。敌对曰相当。亦犹彼此是非。盖诸法相望之通名也。今明境智相当相是。故曰是当。今且以智曰是。境曰当。释之。真心真境同虚。故无惑取。则无心是於境。亦无境当於心。此即难者解不取之义如是也。

△二以无难有。

谁当圣心。而云圣心无所不知耶。

谁何也。心无是境无当。但可云无知。以何当对於圣心。而云有知耶。无所不知者。有知也。此则难者但解其体。未达其用。故为此难也。

△二有无双融答三。初领问。

答曰。然无是无当者。

前难者虽解境智同真。未了即真心境。故以无难有。今先领彼所解。后示体用双融之正义也。

△二正答。

夫无当则物无不当。

境则全理之事。无相即相。

无是则物无不是。

智亦全体之用。无知即知。

物无不是。故是而无是。

知即无知。照而常寂也。

物无不当。故当而无当。

相即无相。触事而真也。若达此知无知不二。相无相无殊。则何疑前云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也。

△三引证。

故经云。尽见诸法(境智历然)而无所见者也。

智无知。境无相故也。

△六取舍问答二。初舍有滞无难。文三。初呈解立难。

难曰。圣心非不能是。诚以无是可是。

此因上是而无是。故立此问。遣后人之余疑。非不能是者。即上云是也。显有照鉴故。诚以无是可是者。意谓由境无所是之相可是。故曰无是。此以有知之智。对无相之境。故曰是而无是也。

虽无是可是。

境虽无相可是。

故当是於无是矣。

圣心必须对於无相境也。

△二引经成立。

是以经云。真谛无相故般若无知者。

经是正义。真谛无有无相。般若无有无知也。今难者解意不同。意谓般若是有知。由真谛无相可得故。般若无知也。者之一字牒经。不自领经意云。

诚以般若无有有相之知。

信经所说。则知般若定无照有之知。以显唯照无也。

△三正难滞无。

若以无相为无相。有何累於真谛也。

为是也。累滞也。圣心若以无相真境。是无相者。有何所以。滞累此真谛。而取於无相耶。虽不取有。少异於妄心。若取於无。何殊於断见。故此疑问也。

△二取舍俱离答二。初直非所难。文二。初正破。

答曰。圣人无无相也。

般若无此取无相之心也。

△二推释。

何者。

推上也。

若以无相为无相(牒问)无相即为相。舍有而之无。

若以无相是无相。无相即是相。虽舍有相而着无相。岂为智照也。

譬犹逃峰而赴壑。俱不免於患矣。

逃避也。峰者山之高处也。壑者溪也。逃避峰之危峻。而赴于溪壑。俱不免害身之患。舍有取无。俱不免乎取相。般若圣智。故非如是也。

△二显示正义。文二。初示正义。

是以至人(约人显智也)处有不有。居无不无。

居处者。智之所诣故。即事造理。故处有不有。理不异事。故居无不无。又处有居无。照理事故。即前是当也。不有不无。泯理事故。则无是无当也。

虽不取於有无。

明不取也。非唯不取有。亦不取无也。又即前无当无是义也。

然亦不舍於有无。

明不舍也。正不取时。即不舍故。故云然亦。又非但不双取。然亦不双舍。即前物无不是。物无不当也。又初句不有离增益谤。次句不无离损减谤。次句双非有无。离相违谤。末句双照有无。离戏论谤。四谤既无。百非斯绝。是当之义。彷佛圣心也。

△二出所以。

所以和光尘劳。周旋五趣。

此显已证之所以也。和者谓浑杂也。光者智用也。圣人光有二。一身光。二教智光。今明教智光。尘劳者。三界中五尘坌污劳扰之处。是群生之所居。圣人浑和其间。以教智光。而开导之也。周旋者。周徧返覆也。五趣者。天人狱鬼畜。鬼开修罗。即六趣也。四生不过五趣。圣人垂形於五趣。周徧返覆也。前明说教。此显现身。盖圣人从根后智。起大悲之化用也。

寂然而往。怕尔而来。

虽往来於三界。往无往相。故曰寂然而往。来无来相。故曰怕尔而来。前明处有。此显不有。

恬淡(上呼)无为。而无不为。

心静曰恬。智纯曰淡。虽无作为之心。而常照理达事。故无不为。此明上居无不无也。

△七应会问答。文二。初无知生灭问。又二。初牒前叙难。

难曰。圣心虽无知。然其应会之道不差。

即前云会而不差也。由无为而为。故应会众生。不差失於机宜也。

是以可应者应之。不可应者存之。

释不差之义。根熟则应之令入道。未熟则存之令熟。则金刚所谓护念付嘱之义。

△二正难。

然则圣心有时而生。有时而灭。可得然乎。

根熟则能应心生。未熟则能应心灭。既曰当而无是。则无知无为。何得有此生灭。

△二用无生灭答四。初真妄对明。

答曰。生灭者(牒所问也)生灭心也。

妄心取相。故随境生灭。

圣人无心。生灭焉起。

圣心无取。故曰无心。既不取境。何有生灭。

△二释妨正答。

然。

牒上领问也。问云既无心生灭。何有应而不差之义耶。故今领之。

非无心。(非同木石之无心)但是无心(无取着心)心耳。

灵明之心。长在此为应。本经云。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竟空。

又非不应(非同二乘之不应)但是不应(不起分别之应)应耳。

机感应生。则悲应之心常存。所谓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三举喻结答。

是以圣人应会之道。则信若四时之质。直以虚无为体。

质实也。应之不虚故。直但也。权智无心之心。不应而应。其由春夏秋冬。虽应不失时。虚而无体。权智无心而应。类此可知。

△四结非所问。

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灭也。

△八真妄问答二。初惑智同真问。文二。初呈解。

难曰。(解中疑问)圣智之无(圣人无心生灭焉起)惑智之无。

境有生灭。智乃随之。离境智无。生灭何有。难者因前而解。故此呈之。

△二疑问。

俱无生灭(同也)何以异之。

如何分真妄之异耶。

△二真妄同异答三。初总标。

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

体本无知故。

惑智之无者。知无。

了知无体故。此上标真妄。

其无虽同(同无生灭)所以无者异也。

无之所以。真妄有异。此标同异也。

△二释真妄中二。初推释。

何者(推上异之所以)夫圣心虚静。无知可无。

智体本无知见。故曰虚静。三际常然。可无生灭也。

可曰无知。非谓知无。

此明真异於妄。不假知了。

惑智有知。故有知可无。

惑智取境。随境生灭。智性空无。生灭不有也。

可谓知无。非曰无知也。

此显妄异真也。前则本无故无。此则了空故无。所以异也。

△二结会。

无知。即般若之无也。

智体本无生灭。故曰般若之无。

知无。则真谛之无也。

结会妄智。为真境也。难者既了惑智性空。则惑智为所了境。由了始无即事而真。故曰真谛之无也。故知无生灭则虽同。本无今无有异也。

△三释同异三。初正明。文二。初显体同用异。

是以般若之与真谛。

牒上同无之境智也。

言用即同而异。

即同无而理智不泯。是用也。

言寂即异而同。

虽理智宛然而同一虚无。是寂也。

同故无心於彼此。异故不失於照功。

体同故心境彼此无殊。用异故不失能所之功。

△二述成不二。

是以辨同者同於异。辨异者异於同。

辨者解了也。欲解同无。但观理智。欲明理智。须了同无。此明互即。下显双亡。

斯则不可得而异。不可得而同也。

辨异於同。故不可得异。辨同於异。故不可得同。同异两亡。此答前云俱无生灭。何以异之也。

△二推释文二。初双征。

何者。

何故不可异。而又不可同。

△二各释中二。初释不可同。

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

约心为内。以境为外。盖指拄如此。非有内外之相。独鉴之明者。智也。即心之照。心外无法。故曰独鉴。又以对下万法故。万法之实者。理也。理为万法之体故也。

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

事本即真。非智不显。

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

与共也。由智显理。理显曰智。故共成鉴照之功也。

此则圣所不能同用也。

结异也。圣智与理。所以不可得而同者。此明照用也。

△二释不可异。

内虽照而无知(照体本寂)外虽实而无相(真理本空)内外寂然。相与俱无(境智同寂)此则圣所不能异寂也。

结同也。圣智与理。所以不可得而异者。此明寂也。

△三引证三。初证辨同於异。

是以经云诸法不异者。

诸法者心境也。不异者同虚寂也。者字是牒经。下释之云。

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后无异哉。

续凫截鹤。语出真经。云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等。夷平也。岳山也。盈满也。壑溪也。此则反释经意。岂谓令凫鹤长短。溪山高低。等无差别。而谓诸法不异。非此说也。下顺释云。

诚以不异於异。

不异之义。於殊异中也。则高低长短。性不可异。故曰不异也。

故虽异而不异也。

此证上辨。同者同於异也。

△二证辨异於同。

故经云。甚奇世尊。於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

大品经。空生叹佛赞法。虽诸法同真无异。而境智宛尔差殊。此证上辨异者。异於同也。

△三证同异不二。

又云。般若(智)与诸法(境)亦不一相。

能所各存。证上不可得而同也。

亦不异相。

同一真体。证上不可得而异也。

信矣。

佛语实不虚。故自信信他也。

△九寂用问答二。初寂用何异难。文二。初牒论。

难曰。论云。言用则异。言寂则同。

牒上云圣所不能同用也。圣所不能异寂也。

△二正问。

未详般若之内。则有用寂之异乎。

此是请益。问般若真一无差。何以有一用一寂之异。未详审也。

△二用寂同时答二。初正答同时。

答曰。用即寂。

不离境智之二。而同一寂灭也。故胜鬘云。二而不二。难可了知。如全波是水故。

寂即用。

同一虚寂。而能所历然。胜鬘又云。不二而二。难可了知。如全水是波故。此中言寂。即权实同体。言用。即二用双明。并体用同时故也。

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

言体者。非所依真体。此明相依之体用依於寂。以寂为体。寂依於用。以用为体。相依故体一也。同出而异名者。寂出用。用出寂。故有寂用之异名。非谓别有一体。为用寂之出处也。

更无无用之寂。而主於用也。

又合云。更无无寂之用。而主於寂也。今文影略。更者定义也。意云。定无无用之单寂。而为用之。依主。又定无无寂之单用。而为寂之。依主。不有则已。有则用寂。同时既无二体。如何一有一无。

△二结会权实九重问答。本因权实体用而起。今迹亡疑尽。理显义圆。故今结会归前。显体用不二也。文三。初结义归前。

是以(承上用寂不二故)智弥昧。照逾明。

结实也。弥极也。逾过也。体本无知故。昧之弥极。即体之照。照彻理源。其明过逾於常照也。即前云。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

神弥静。应逾动。

结权也。体本无虑。故静之弥极。即体之应常。应有缘故。动之逾越也。即前云。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下总责疑者。

岂曰明昧动静之异哉。

明与昧。动与静。岂当执异也。

△二引文为证。

故成具云。不为而过为。

证上权智静而常用。

宝积曰。无心无识。无不觉知。

证上宝智。即昧而明也。净名上卷实积偈赞云。以无心意而现行。今则小变其文也。

△三总结文意。

斯则(总指标宗已上问答等文也)穷神(权也)尽智(实也)极象外(有无曰象)之谈也。

般若体用不二。故极有无之象外也。谈者指上所说也。

即之明文。圣心可知矣。

结也。明文者。如证而说。故曰明了之文。思之可解。又或近指上二经。曰明文。问答终此。

第三般若论毕。

注肇论疏卷第三

音切

(古公切)

(除良切)

(似力切)

(他刀切)

(胡夹切)

(他各切)

(於昆切)

(弋朱朱)

(他得切)

(公五切)

彷佛

(上芳往切下芳勿切)

(扶音)

(经郢切)

(文两切)

(可浪切)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