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伤寒名案选新注

五十六、真武汤证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滑伯仁医案:治一人。七月内病发热,或令其服小柴胡汤,必二十六剂乃安,如其言服之,未尽二剂,则升散太过,多汗亡阳,恶寒甚,肉瞤筋惕,乃请滑诊视,脉细欲无,曰:多汗亡阳,表虚极而恶寒甚也,肉瞤筋惕,里虚极而阳不复也,以真武汤,进七八服而愈。

茯苓9克、炒白术6克、白芍6克、生姜9克、熟附片3克。

寥笙注:本案为过汗亡阳证。患者病发热,因发汗不如法,多汗亡阳,脉细欲无,筋惕肉瞤,恶寒尤甚,皆为阳虚之证。真武汤为温剂,壮元阳以消阴臀,但得果日丽空,则阴霆自散。方用熟附片大辛大热,以温经散寒,白术甘温、获等甘淡,以扶脾利水,白芍味酸微寒,生姜味辛温。《内经》说:湿淫所胜,佐以酸辛,除湿正气,故用芍药、生姜为佐也。本方以温阳为主,导水为辅,以肾阳虚,水气内动故也。

孙兆医案:治一人。患伤寒,发热,汗出多,惊悸,目眩,身战掉。众医有欲发汗者,有作风治者,有欲以冷药解者。延孙诊之,日:太阳经病得汗而不解,若欲解,必复作汗,肾气不足,汗不来,所以心悸目眩身战。遂与真武汤,三服,微汗自出,即解。盖真武汤,附子白术和其肾气,肾气得行,故汗得来。仲景说:“尺脉弱者,营气不足,不可发汗。”以此知肾气怯则难汗也。

茯苓12克、白术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熟附片9克。

寥笙注:本案亦属汗多亡阳证。患者未经发汗,以发热汗出,有似太阳中风症,故医有欲发汗者,以惊悸,身战掉,有欲作肝风治者;以发热汗出而表不解,似阳明经症,有欲以冷药解者,盲人扪象,未得其真。众医不知患者尺脉弱,发热,汗出多,非表邪发热,乃虚阳浮散于外,阳微不能卫外而为固,阴虚不能藏精而为守也。身战掉,目眩,惊悸,乃肾阳虚不能制水,水气上冲,清阳不升所致。孙氏诊为真武汤证,独排众议,遂与真武汤三服而愈,以肾主五液,太阳经病得汗而不解,系肾气不足,真武汤附子白术和其肾气,肾气得行,故复作微汗而解。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其中盈虚消长,其机至微,医者务须着眼。

吴孚先医案:治赵太学,患水气咳嗽而喘,误作伤风,投以风药,面目尽肿,喘逆愈甚。日:风起则水涌,药之误也,以真武汤温中镇水,诸恙悉平。

熟附片9克、白术12克、白芍9克、茯苓12克、生姜9克。

寥笙注:本案为水气咳喘证。患者咳喘,前医误认伤风为病,投风药而咳喘加剧,且增面目尽肿,辨证错误,病随药变,信不诬也。本病原非真武汤症,因误服风药,风起水涌,肾水上泛,故咳喘加剧,面目尽肿。吴氏用本方温中镇水,诸恙悉平,故治病必求其本也。真武汤功能温肾行水,壮元阳以消阴翳逐留垢以清水源,为镇摄之温剂,用治慢性肾炎之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之水肿,颇有功效,故得温阳行水汤之名。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