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伤寒名案选新注

二十六、调胃承气汤证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郭雍医案:治一人。盛年恃健不善养,过饮冷酒食肉,兼感冒,初病即身凉自利,手足厥逆,额上冷汗不止,遍身痛,呻吟不已,僵卧不能转侧,却不昏愦,亦不恍惚。郭曰:病人甚静,并不昏妄,其自汗自利,四肢逆冷,身重不能起,身痛如被杖,皆为阴症无疑。令服四逆汤,灸关元穴及三阴交,未应,加服丸炼金液丹,利、厥、汗皆少。若药艾稍缓,则诸症复出。如此进退者凡三日夜,阳气虽复,症复如太阳病,未敢服药,静以待汗。二三日复大烦躁,次则澹语斑出,热甚,无可奈何,乃与调胃承气汤,得利,大汗而解。阴阳反复有如此者。

酒洗大黄9克、芒硝9克、炙甘草6克。

寥笙注:本案初为阴证,继由阴转阳,而为阳明里实热证。患者初为阴症,故自利、厥逆、额上冷汗不止,一派少阴症状。经服四逆汤、金液丹温阳剂,及艾灸之后,利、厥、汗方少止。继由阴出阳,斑出澹语,壮热烦渴,阳明证具,故以调胃承气汤下之而愈。伤寒为大病,变化莫测,其传变视人身正气之盛衰及邪气之强弱,相互之间的消长关系为转移。由阴出阳者有之,由阳入阴者有之,阴出于阳于病为退,阳入于阴于病为进,阴阳胜复,其机至微。仲景论伤寒,极变迁之能事,故伤寒学说,为变之医学,如不明变,不可以读《伤寒论》。此案初为阴证,既转阳证,如不知变,则去生远矣。要知阳明一经,既为三阴之表以御邪,又为三阴之里以逐邪,阳明之关系三阴重矣。

某医医案:治一人。病延四十余日,大便不通,口燥渴,此即阳明主中土,无所复传之明证。前日经用泻叶后,大便先硬后溏,稍稍安睡,此即病之转机。下后腹中尚痛,余滞未清,脉仍滑数,宜调胃承气汤小和之。

酒洗大黄9克、芒硝9克、炙甘草6克。

寥笙注:本案为阳明燥实内结证。患者病延四十余日之久,大便不通,口燥渴,泻叶下之未尽,余滞犹存,腹仍痛,脉滑数,故以调胃承气汤缓下而愈。方用大黄之苦寒,以荡涤积热;芒硝之咸寒,以解结热,二味合用,攻热散结之力俱备,更佐甘草之甘平,以调和胃气,胃调则诸气皆顺,故以承气名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