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大乘义章

卷第八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大乘义章卷第八

远法师撰

染法聚苦报义有十四门(一二种生死义 二四生义 三四有义 四四识住义 五四食义 六五阴义 七六道义 八七识住义 九八难义 十九众生居义 十一十二入义 十二十八界义 十三二十五有义 十四四十居止义)。

二种生死义六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别三 就界分别四 因缘分别五 治断分别六)

第一释名。二种生死。出胜鬘经。名字是何。一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言分段者。六道果报三世分异名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名生。终谢称死。言变易者。泛释有三。一者微细生灭无常念念迁异。前变后易名为变易。变易是死。名变易死。故地持中。生灭坏苦名变易苦。此通凡圣。二者缘照无漏所得法身神化无碍。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变易是死。名变易死。此该大小。三者真证法身隐显自在能变能易。故言变易。变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灭。犹为无常死法。所随变易身上。有其生死。名变易死。此唯在天。虽有三义。胜鬘所说。第二为宗下诸门中。听此言耳。分段生死。胜鬘亦名有为生死。变易生死。胜鬘亦名无为生死。盖乃从人以别名矣。凡夫多起有漏诸业。建集有果。名曰有为。有为众生所受生死。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翻前立称。圣人不起有漏诸业受分段报。名曰无为。无为圣人所有生死。名无为生死。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相。分段生死开合不定。总之唯一。或分为二。一善二恶。人天名善。三涂名恶。或分为三。谓三界中所有生死。或分为四。所谓胎生卵生湿生及以化生。此如后释。或分为五。谓五道中受生差别。或分为六。六道报中生死不同。于前五上。加阿修罗名为六道。随类别分数。有无量。分段如是。变易之中。亦开合不定。总之唯一。或分为二。一事识中变易生死。二妄识中变易生死。于六识中。缘照无漏所受之报。名事识中变易生死。第七识中缘照无漏所得之果。名妄识中变易生死。彼事识中变易生死。因果在别。此世造业。余世得报。如论中说。有妙净土。出过三界。是阿罗汉当生彼中。如是等也。彼妄识中变易生死。有粗有细。地前名粗。地上名细。于中粗者。因果世别与前相似。微细之者。前念为因。后念果现。是中微细。不复可以世别论之。念念之中。细分异世亦得无伤。或分为三。谓三乘人变易生死。或分为四。如胜鬘说。一阿罗汉。二辟支佛。三大力菩萨。地前菩萨。二轮烦恼全未断除。而不为彼烦恼所牵。又于三界受生自在。故名大力。问曰。地前大力菩萨。涅槃经中说为凡夫具烦恼性。胜鬘何故说为变易。释言。涅槃对初地上出世圣人。名为凡夫。未断地上二轮之惑。名具烦恼。若对声闻辟支佛等。此是大圣二障清净。何为不得说为变易。故涅槃中说。须陀洹八万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谓到性地阿耨菩提。此既大圣。变易何疑。四意生身。初地已上受生如意。名意生身。意有何义。生如意乎。意有三义。一能速疾。二能遍到。三能无碍。初地已上受身如是。或分为六。如胜鬘说。谓此三地及彼三种意生身等。此三地者。谓此地前罗汉辟支大力菩萨三乘地也。彼三种者。谓初地上三种生也。三种意生如楞伽说。一三昧意生身。谓从初地乃至五地。禅度增上故名三昧意生身也。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六七八地慧行成就。知法有性。知法无性。名为觉法自性性身。前自性者。是法有性。有法之中色。为碍性心为知性。如是一切名为自性。复言性者。是法无性。无是一切法之实性。故名为性。此有无性皆能善照。故名为觉。三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谓九地上无功用行。任运转起。名种类俱生无作行身。此三彼三。九地已上行报纯熟。前七地中所修种类。至彼地中。报熟现前名种类俱生。法流水中任运上升。舍离功用。此三彼三合以为六。别则无量。变易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位论。总相粗分。分段死者。是虚伪众生。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等。小乘之中凡夫学人。大乘之中外凡善趣。皆于三界。妄爱受生。名为虚伪。小乘人中罗汉辟支。大乘人中种性已上。以无漏业正智受生。故非虚伪。虚伪所受。名分段死。非虚伪受。名变易死。问曰。小乘须陀已上。大乘人中十信以上。亦有五分法身功德。何故不名为变易死。乃名分段。释言。是人于三界中。有漏结业受生未尽。故名分段。虽有无漏五分法身。是因法身未得果报。是故不得名变易死。粗分如是。于中细谓分段有二。一者恶道。二者善道。三涂名恶。人天名善。小乘法中。恶道分段。见道时尽。故须陀洹名为抵债。抵三涂债。著复通论。增上忍时。三恶道报。皆非数灭。善道分段。无学时尽。大乘人中。恶道分段尽处有三。一恶业为因。四住为缘。受恶道报。十信时尽。以修身或心慧等行转恶业故。云地持中说为善趣。又花严中宣说。贤首能现作佛。明知。亦能离恶趣报。二恶业为因。四住为缘。缘力微薄不能牵生。加少悲愿受恶趣身。种性时尽。故胜鬘中说。种性上大力菩萨离分段死。三恶业为因。悲愿为缘。四住残气随逐佐助。受恶趣生。初地时尽。地前未断。初地尽故。地经宣说。初地菩萨。离恶道畏。地持宣说。解行菩萨。转恶趣报。入欢喜地。又彼随助四住烦恼。初地尽故。地持宣说。增上及中恶趣烦恼。初地出过。以其地前未断灭故。地持宣说。种性解行。或堕恶道。恶道既如是。善道分段亦有三阶。一善业为因。四住为缘。受人天报。种性时尽。二善业为因。四住为缘。缘力微薄不能牵生。加少悲愿。受人天身。初地时尽。地前未断。初地尽故。楞伽宣说。初地菩萨。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前未断故法华论中宣说。地前犹有三界分段生死。故彼论言。所言入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谓初地证智。所言八生至一生者。是其三界分段之生。三善业为因。悲愿为缘。四住残习随逐佐助。受人天生。至佛乃尽。自前未断。至佛尽故。经叹。唯佛断有顶种。十地已还。人天受生。未穷尽故。地持但云。解行菩萨。转恶趣报入欢喜地。不言转善。又十地已还人天受生。烦恼未尽。故地持中唯说。初地过增上中恶趣烦恼。不言出过善趣烦恼。以斯文证。人天残习明至十地。于中别分。人分段者。八地时尽。自前未断。八地尽故。涅槃经中宣说。八地为阿那含。不受肉身。前未断故。大品经中说。前七地犹是肉身。天分段者。至佛乃尽。自前未断。至佛尽故。唯佛一人断有顶种。前未断故。八地以上唯名那含。非阿罗汉。问曰。地上遍生六道。何故偏说人天中生以为分段。释言。地上恶业尽故。虽生恶道。但是应现。人天善业。未穷尽故。生人天中。与彼凡时微业相应名分段矣。次辨变易。变易之中。有因有果。小乘人中。见道以上变易因生。无学果后变易报起。何者是乎。如论中说。有妙净土。出过三界。无烦恼者。是阿罗汉。当生彼中。如是等也。大乘人中分齐有四。一起因处十信已上。二得果处种性以上。故胜鬘中说。种性已上大力为变易死。问曰。法华优婆提舍说。解行前为分段死。胜鬘何故说为变易。释言。菩萨种性已上有五种身。一法性身。谓性种性及解行中清净。向等如地持说。六入殊胜无始法尔。如是等也。二实报身。谓习种性及解行中得前方便。如地持说。若从先来修善所得。如是等也。三者生灭变易法身。所谓缘照无漏业果。四分段身。谓无始来有漏业果。五应化身。随物现生。此五种身。各有因缘。法性身者。佛性为因。度为缘。实报身者。六度为因。佛性为缘。更有余义。如后二种种性中说。变易身者。无漏业因。无明为缘。分段身者。有漏业因。悲愿为缘。应化身中。有其二种。一者法应依法身起。二者报应依报身现。此二种应因缘各别。论其法应。如来藏中化用三昧法门为因。悲愿为缘。若论报应。悲愿为因。化用三昧法门为缘。此五身中。初二非死。次二实死。后一应死。是故于彼种性已上。实报身中。有变易杂。应化身中。有分段杂。法花论中。据第四门说为分段。胜鬘经中。据第三门说为变易。各是一义。不相乖背。此是第二得果之处。三渐舍处。初地已上。四穷尽处。在如来地。位分如是(此三门竟)。

次就界论。界谓三界。于中略以二门分别。一随相分别。分段生死是三界摄。三界有漏业之果故。变易生死非三界摄。出世无漏业之果故。故论说言。有妙净土出过三界。是阿罗汉。当生彼中。明知。出世如是。一切。二就性通论。二种生死皆三界摄。此义云何。如胜鬘经中说。世间有二。一无常坏。二无常病。无常坏者。是分段三界。无常病者。是变易三界。分段生死还是分段三界所收。变易生死。还是变易三界所摄。问曰。分段于三界中分齐可知。变易生死于三界中分齐何处。唯圣所知。亦可变易。依禅地说。依初禅地发无漏业。受变易报。系属初禅。如是一切(此四门竟)。

次辨因缘。亲生名因疏助目缘。总相粗论。分段生死。有漏业因。四住为缘。故胜鬘云。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取犹爱也。于受生时。或起淫爱。或复起于花池等爱。逐即受身故说为缘。受生三界。爱力增强。故偏说之。变易生死。无漏业因。无明为缘。故胜鬘云。无漏业因。无明为缘。生阿罗汉辟支佛等。缘有二种。一前后缘。以前无明不见诸法本性平等故求后生。二同时为缘。无明住地。是七识体。变易业果。依是得立。故说为缘。如梦所作皆依睡心。总相如是。随别细分。分段生死有善有恶。恶道分段义别三阶。一凡夫所受恶业为因。四住为缘。二十信所受恶业为因。四住正缘。悲愿随助。三种性已上至初地受恶业为因。悲愿正缘。四住随助。若无恶业。苦果不生。是故用彼恶业为因。若无悲愿则不往受。是故用彼悲愿为缘。故涅槃云。地前菩萨。过去所有微尘等业。以愿力故。一切悉受。且说愿力。当知。亦以悲力故受苦。善道分段亦有三阶。一凡夫二乘乃至大乘十信所受善业为因。四住为缘。二者种性解行所受善业为因。四住正缘。悲愿随助。三地上所受善业为因。悲愿正缘。四住随助。变易有二。一事识中变易生死。二妄识中变易生死。事中变易义别三阶。一是罗汉辟支所受。用事识中众生空观以为正因。无明为缘。二是种性解行所受。用事识中法空之观以为正因。无明为缘。三地上所受。事识中非有非无息想之解以为正因。无明为缘。妄中变易亦有三阶。一地前所受。用妄识中一切妄想依心之观。以为正因。无明为缘。二地上所受。用妄识中一切妄想依真之观。以为正因。无明为缘。三是八地以上所受。用妄识中唯真无妄息想之观。以为正因。无明为缘。问曰。唯真无妄之观。能令妄智更不牵后。云何能与变易作因。释言。此观望后同类。虽不牵生。望后胜品。非不能生。故得为因。此等观别。如前八识章中具辨。前分段死。因故缘新。由是因同缘有差异。此变易死。缘故因新。为是缘同因有差别。随义细论。分段之因变易之缘。非无差别。异相难分。是以不说。理实无明亦扶分段。四住之习。亦佐变易。相隐微少。故废不论(此五门竟)。

次辨断处。分段之中。五道差别断处不定。小乘法中。大位论之尽在无学。于中别分。三涂分段尽处有三。一不受处。依如成实。暖心已上一向不受。于彼宗中。暖心已上名为住分。不复退堕三涂中故。故彼成实引经证言。世上正见者。往来百千世。终不堕恶道。暖心已去名上正见。若依毗昙。忍心以上。方是住。一向不受三涂之报。涅槃经中亦同此说。据此言之。忍心以上。方得名为世上正见。此是第一不受处也。二非数灭处。依如毗昙。增上忍时。三恶道报。皆非数灭。于此一生。定断其因。不受报。故涅槃经中亦同此说。故涅槃言。增上忍时。三恶道报。当知。不从智缘而灭。三缘尽处。在见道中。润惑永断。业种燋故。人中分段。那含已去。不复更受。天分段者。罗汉辟支永更不受。大乘法中。大位分之。一切分段。尽在种性。故胜鬘云。分段死者。是虚伪众生。于中分别。分段现生死有其二种。一者定系为业所牵。定系时处。者所谓生后时。处谓六道。二不定系得业自在。得生自在。不系时处。不系时故。现生后时随意受之。不系处故。六道之中。随意受之。彼三涂中定系之者。十信已上修习身戒心慧行故。渐次断除。种性时尽。不定系者。种性已上渐次断除。初地时尽。地持据此宣说。初地离恶趣报。人天定者。种性已上渐次断除。初地时尽。若复通论。十信已上渐次断除。初地时尽。楞伽据此宣说。初地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不定之者。初地以上渐次断除。至佛乃尽。于中分别。人分段者。八地时尽。故八地上名阿那含。更不重受臭身肉身。天分段者。至佛乃尽。故佛一人断有顶种。度生死流。然初地上。虽复说有人天分段。但有微习。谓于大悲应现身中。少有残气。无有能受分段报者。分段如是。次论变易。变易之中有因有果。尽处不定。小乘法中。变易之因尽有二处。一灭定暂灭。那含已上。二无余永灭。无学果中。变易之果。小乘未灭。大乘法中。变易之因。种性暂灭。至佛乃尽。变易之果。初地渐灭。至佛乃尽。二种生死。大况粗尔。

四生义三段分别(辨相一 通局二 宽狭三)

言四生者。谓胎卵湿化。言胎生者。如今人等。禀托精气而受报者名为胎生。言卵生者。如诸鸟等。依于卵壳而受形者名为卵生。言湿生者。如今夏日湿生虫等。不假父母。依湿受形名为湿生。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生相如是。

次就五趣辨其通局。四生之中化生一种。全摄二趣及三少分。全摄二者。诸天地狱。一向化生。三少分者。人鬼及畜少分有之。如劫初时。人鬼及畜一切化生。今时多无。故曰少分。胎生一种。人鬼及畜少分有之。余趣全无。卵湿二生。唯在人畜。余趣皆无。人中卵生。如毗舍儿。毗舍法母生其肉卵。卵中有其三十二儿。如是等类。是卵生人。人湿生者。如顶生王。过去有王。名曰善住。顶生肉胞。十月满足中生一儿。因字顶生。如是等。此是湿生人。畜生道中卵湿可知。

次辨宽狭。如杂心问。为生摄趣。为趣摄生。论自释言。四生摄趣。非趣摄生。何故如是。一切五趣。无出四生。故生摄趣。五道中阴。皆是化生。五趣不收。是故五趣不摄四生。四生之义。略辨如是。

四有义六门分别(辨相一 就时分别二 就处分别三 五阴六根有具不具四 染净分别五 凡圣有无六)

第一辨相。四有之义。出阿含经。毗昙论中。具广分别。生死果报。是有不无。故名为有。有别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者生有。二者死有。三者本有。四者中有。报分始起名为生有。命报终谢名为死有。生后死前名为本有。对死及中故说为本。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中有相隐。九句辨之。一定其有无。经论不同。毗昙法中。定有中阴。成实法中。一向定无。有无偏定。故成诤论。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宣说中阴。一向定有。一向定无。大乘所说。有无不定。上善重恶趣报速疾则无中阴。如五逆等。余业则有。异于偏定故无诤论。二定其生分。生有四种。胎卵湿化。一切中阴。同一化生。三辨其形类。中阴之形。彿缘生阴。趣天中阴。彿缘似天。乃至趣向地狱。中阴彿缘地狱。四明中阴形量大小。如论中说。生人中阴。如有知小儿。上天中阴。以渐转大。如是中阴。随所向处。小于生阴。准人可知。五辨其形色。如地持说。色有好恶。好色有二。一者极好。如明月光。二者微好。如波罗捺衣。恶色亦二。一者极恶。如夜黑闇。二者微恶。如黑羊毛光。然实中阴色万差。地持且就粗影为言。六明中阴趣向差别。如论中说。地狱中阴。向地狱时。足上头下。直趣地狱。至地狱中。受报之时。形如人立。诸天中阴。上趣天时。如箭射空。余则倚行。七明中阴相见不同。有人宣说。一切中阴。皆得相见。复有人言。上得见下。下不见上。如此说者。地狱中阴。唯得见于地狱中阴。不见余者。畜生中阴。能见畜生地狱中阴。不见余者。乃至天阴。能见一切五趣中阴。八明中阴所食不同。欲界中阴。具足四食。其中段食。还食生阴所食香气。上界中阴。则无段食。但有识触意思食等。九明中阴衣服有无。诸天中阴。一向有衣。人中不定。如近佛地诸大菩萨转轮圣王及白净比丘尼等。福德殊胜。又具惭愧中阴有衣。余者则无(此一门竟)。

次明四有时分久近。生有死有时分极短。唯止一念。故杂心云。生有及死有。是各一刹那。本有中有时分。不定。本有极短至一念。长则或经亿百千劫。中有长短。人说不同。有人宣说。极短一念。极长七日。如此说者。齐七日来必得生处。若七日来不得生处。前阴灭已更受中阴。有人复说。中阴极长寿七七日。七七日来必得生处。若不得处死而更生。复有人说。寿命不定。乃至父母未和合来。常在不灭。此诸说中。后说为善(此二门竟)。

次就三界五道之处分别四有。先就三界辨其通局。生死本有遍通三界。中有不定。小乘法中。欲色界有。无色则无。大乘法中。四空有色。以有色故。亦有中阴。故华严中。菩萨鼻根能闻无色宫殿之香。明知有色。次就趣论。当知四有遍通五趣(此三门竟)。

次辨根阴有具不具。阴谓五阴。根谓六根。先就五阴明具不具。生死本有。此三若在欲界之中定具五阴。色无色界大小不同。小乘说。彼色界地中无想天处。有色无心。四空地中。有心无色。不具五阴。余色界天齐具五阴。大乘说。彼无想天处。犹有心想。四空有色。是则三界皆具五阴。故地论言。乃至有顶增长一切五阴苦聚。中有一种。定具五阴。终无缺减。次就六根明具不具。生有之中。唯有意根。所缘之色。未成己体。故无身根。以无身故。亦无眼耳鼻舌等根。死有不定。欲界众生。渐命终者。唯有身根及与意根。最后灭坏。顿命终者。一念死时六根俱坏。色界众生。无渐命终。是故死时。六根俱坏。无色众生。大小不同。小乘说。彼唯有意根。最后灭坏。大乘说。彼犹有形色。与色界同。本有之中。诸根不定。欲界众生。多具六根。乃至极小。具身及意。色无色界。大小不同。小乘说。彼色界地中。除无想处。其余诸天。齐具六根。无想天中。无其意根。无色界中。单有意根。无余五种。大乘说。彼色无色界。齐具六根。何故如是。大乘说。彼无想无色有色心故。中有一种。定具六根。无残缺者。何故如是。中阴身中。受纯业果。不受杂业报。故具六根。又中阴身形。色精微无有余缘坏其根者。故具六根。又六根中。求受生处。是故中阴。定具六根。然此中阴六根猛利。净过诸天。一切世界。应受生处。见闻无碍。以其求生自在力故(此四门竟)。

次辨四有染净之义。生有一种。唯染无净。受生必是烦恼心故。余通染净。故杂心云。一染三有二。言一染者。是生有也。三有二者。本死及中通染净也。此乃局论凡夫二乘。若通菩萨愿力受生。是则四有皆通染净(此五门竟)。

次就凡圣分别四有。凡圣虽异。齐具四有。凡夫可知。圣人之中。学具四有。无学唯三。略无生有。无学圣人。更不生故。四有如是。

四识住义四门分别(辨相一 漏无漏分别二 就地分别三 三世分别四)

四识住者。五阴之中色受想行为识所依故名识住。住义云何。依如毗昙。心王之体。依于同时色受想行故名识住。问曰。彼宗心心数法同时相依。何故偏说识依余住不说受等依余住乎。释言。住义理实齐通。但识是王故偏说之。又破外道识依神住故说识住。若依成实。心起前后。不说同时相依而住。但说心识缘余四阴。缘而爱著。故名识住。问曰。彼宗贪在行心识中无贪。云何经中说为识住。释言。依彼贪有二种。一者起贪唯在行心。二者性贪遍在四心。性贪通故识中有之故得就识说为识住。何者性贪取性烦恼。执著境界故名性贪。问曰。性贪既通四心。以何义故偏说识住不说受住想行住等。释言。住义理通四心。今以三义偏说识住。一以初类后。识心在初。但言识住。余类可知。故不具论。二举弱显强。就四心中。识心取性最为微弱。乃至行心取性最强。就弱说住。增强可知。故阙不论。三为破外道说识依神故名识住。以彼外道多取心识依神我故。问曰。若言贪故住者。何故论言喜润故住。释言。理实贪著故住。贪心必由前喜而生。故说喜润。又后贪中。犹有喜义。助成彼贪。故说喜润。问曰。前说性贪故住。性贪常有。何假喜润。释言。识中所有性贪。是前行中重贪气分。彼前行中增上重贪。由喜润生。识中性贪。从本论之。故曰喜润。问曰。色等望于何识说为识住。若依毗昙。通望六识说为识住。成实法中。人解不同。有人释言。唯望意地行心说住。以彼行中贪爱强故。又人复言。通望六识行心说住。以前心无贪爱故。此皆不然。经说识住不言行住。云何说言望行心住。人复释言。彼宗之中想受及行。是通名识。故云识住。若言行心是通名识说识住者。论通非别。云何得分四识住异。当知。成实亦望六识说为识住。何以得知。毗昙法中。通望六识说为识住。成实不非。明知。共用。又六识中性贪义等住著不殊。故通望之以说识住。问曰。若言通望六识说识住者。六识之心局缘一色不缘余法。云何得有四种识住。释言。通望六识之心说四识住。非谓一一皆具四住。又问。五识局在一念。云何名住。此言住者。住著名住著。不以经停说为住故。一念五识。亦得名住。问曰。何故唯说色受想行等阴以为识住。不还说识以为识住。若依毗昙。识是心王。两王不并。故不说识以为识住。若依成实。识时少识。故不说识以为识住。云何少识。六识之中唯有意识通具续念。自余五识局在一念。不通相续。不如六想六受六行并通续念。故曰少识。少故不论。又复为分能住所住两义差别故。不说识以为识住(此一门竟)。

次就有漏无漏分别。有漏四阴。望有漏识名为识住。无漏则非。何故如是。毗昙释言。无漏之法。坏有漏识。故非识住。又无漏识。厌有漏法。亦非识住。又无漏识。于无漏法。亦不贪著。故非识住。有漏之识。于有漏法乐著不舍。故名识住。成实亦同(此二门竟)。

次就诸地分别识住。地谓九地。始从欲界乃至悲想。若依毗昙。要当地法望当地识说为识住。异地则非。粗细别故。若如是者。依下地身起上心时。下地之身。应非识住。论自释言。住相成就。犹名识住。若依成实。莫问自地及与他地。但有缘著。斯名识住(此三门竟)。

次就三世分别住义。若依毗昙。于三世中。同时相依。斯名识住。异时则非。若依成实。于三世莫问同时及与异时。但令缘著。皆是识住。不简前四识住义。略之云尔。

四食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就起分别二)

言四食者。所谓段食触食思食及与识食。此之四食。论释不同。若依成实。羹饭等事名为段食。冷暖等名为触食。或有众生。以思活命。名为思食。虽有此言。不知何思。有人释言。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众生所有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现在思想而活命者。说为思食。如思玄妙得不死等。有漏识心命报不坏名为识食。若依毗昙。欲界地中香味触等。是其段食。心数法中有漏触数。能知一切心心数法。令法今不散坏说为触食。有漏思数起后不绝说为思食。有漏心识。是其心王。能令一切诸心数法住持不坏。说为识食。问曰。无漏何故非食。释言。无漏坏相续相。是故非食(此一门竟)。

次就趣论。先论生阴。地狱之中。论释不同。若依成实。但有识食。毗昙法中。具有四食。彼说。地狱吞热铁等能坏饥饿。即为段食。余三心法常有可知。鬼畜两趣齐具四食。人中不定。若有心者。皆具四食。灭心之者。论说不同。若依毗昙。段食余势令身不坏。更无余食。故彼宗中入灭定者。远至七日即须出定。若过七日。段食势尽。起则身坏成实法中。灭心之者。现虽无心识得在故。犹名识食。以识食故。入灭定虽迳多时身亦不坏。天中不定。欲界诸天。与人相似。色界诸天。若依成实。唯有识食。毗昙法中。彼有心者。唯无段食。有余三种。若灭心者。四食俱无。无色界天。与色界中有心者同。无色界中。无灭心故。生阴如是。次辨中阴。成实法中。一切中阴。唯有识食。毗昙不定。欲界中阴。具有四食。随其所起。还食彼趣所食香气。以为段食。余三心法有之可知。色界中阴。唯无段食。有余三种。彼说。中阴虽有三食。思食最增。以求生故。四食如是。

五阴义七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先后次第三 三性分别四 漏无漏分别五 常无常分别六 三界有无七)

第一释名。言五阴者。所谓色受想行识也。质碍名色。又复形现亦名为色。领纳称受。毗昙亦言觉知名受。取相名想。毗昙亦言顺知名想起作名行。了别名识。毗昙亦云分别名识。此之五种。经名为阴。亦名为众。聚积名阴。阴积多法。故复名众。问曰。一色一受想等无多聚积。云何名阴而复名众。释言。此等阴积之分故名为阴。多中之分故复名众。如众僧中请得一人名请众僧。此亦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相。色阴之体。离合不定。总唯一色。或分为二。一内二外。眼等五根。是其内色。色等六尘。是其外色。或分为三。如毗昙说。一可见对。谓眼所行青黄等色。二不可见有对。谓耳鼻舌身所行之色。三不可见无对之色。意根所行无作之色。前二种色。为其对碍色根所对故名有对。后一无作。不为对碍色根所对故名无对。成实法中。宣说无作非色心故。唯有前二。略无第三。或分为六。所谓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色也。前五可知。法尘色者。若依毗昙。五根无作是法尘色。成实法中。过未五尘五根四大假名之色。是法尘色。或分为十。如涅槃说。故彼经中上下数处皆说十色。五根五尘。是其十也。彼经何故不说无作。彼说。无作但是色法非是色事。成身相微故阴不彰。或分十一。如毗昙说。五根五尘及无作色。是其十一。彼说。无作是身口业性。四大造故。色阴收。成实法中。色有十四。五根五尘及与四大。为十四也。有人说言。成实法中。声不成人。非是色阴。此言不然。阴积义异。成人法异。何得说言不成人故令声非阴。云何阴异成人法异。阴通内外。成人唯内。阴通色声。成人唯色。是其异也。云何知声是色阴。如彼成实色相品说。言色阴者。所谓四大及大所因色香味触。亦因四大所成五根。是等相触故有声生。举此以释色阴体相。宁非色阴。又毗昙中说声为阴。成实不非。明知。失用。问曰。毗昙说无作色以为色阴。成实法中何故不论。释言。成实宣说。无作为非色心。行阴所收。色阴不摄。故此不论。问曰。成实根尘之外别说四大。以为色阴。毗昙法中何不如是。释言。成实宣说。四大是假名色。揽四尘成。能成五根。根尘不收。故别说之。毗昙法中。宣说四大是实法色触入所摄。故不别说。色阴如是。次明受阴。受阴体中。广略不定。总唯一受。或分为二。一者身受。二者心受。如地持说。五识相应名为身受。意识相应名为心受。问曰。五识是心非身。何故与此相应之受名为身受。释言。此从所依以名。五识依于五根之身而生意心。故所生受名为身受。意识依心。故所生受名为心受。又复苦乐亦得分二。恶果名苦。善果名乐。一切报受无出善恶二业果故。问曰。舍受何受中摄。释言。乐摄。善业果故。或分为三。一苦二乐三不苦乐。亦名舍受。辨此三受。略有五门。一分三受。二定优劣。三明通局。四生过不同。五厌舍难易。就初门中差别有六。一当相分别。如彼成实受相品说。损恼身心名为苦受。增益身心名为乐受。非损非益名不苦乐。二对因分别。一切恶果。斯为苦。一切善果。说为乐舍。是义云何。依如毗昙。三禅已还下善业果。名之为乐。四禅已上上善业果。说以为舍。是则彼宗。三禅已还无舍受报。若依成实。分善为二。一欲界散善。二上界定善。散善之中增上业果说为乐受。微下业果名为舍受。以此微乐难觉知故。问曰。苦中亦有微下不善业果。何不名舍。偏说下乐为舍受乎。释言。苦果违害之法。性与情返。微有即觉。故入苦中。不得名舍。乐果顺情。非切心法。微者难觉。故分为舍。又复一切苦乐二受。皆用微细行苦为体。于行苦上。宣说苦受。苦受必重。为心觉恼故不名舍。于行苦上。宣说乐受。乐受必微。于中上者。为心觉适当相名乐。轻微之者。非心能觉。博名为舍。定善之中。下善业果。名之为乐。四禅已上胜善业果。说之为舍。以彼寂静难觉知故。三对缘分别。缘有三种。谓违顺中。违缘逼恼名为苦受。顺缘生适名为乐受。中境所生名为舍受。四对想分别。适想所起名为乐受。不适想生名为苦受。中容想发名为舍受。五对行分别。生嗔是苦。起贪是乐。生痴是舍。六就时分别。于中约对三缘辨之。若对违缘。相应时。苦离时生乐。久离则舍。若对顺缘。初受生乐。中受则舍。久受便苦。或有顺缘。相应时。乐离时生苦。久离则舍。若对中缘。初受时舍。久受生苦。离时生乐。或有中缘。初受时舍。久受乐著则生乐受离时生苦。以此六义分受为三。次明三受优劣不同。苦受最劣。乐舍二受。上中不定。若依毗昙。乐受定下。下善果故。舍受定上。上善果故。若依成实。在欲界地。舍受为中。乐受为上。在上二界。乐受为中。舍受为上。次明三受通局之义。依如毗昙。苦局欲界。乐通欲色。舍通三界。成实法中。粗同毗昙。以实细论。并通三界。故彼文言。苦乐随身至于四禅。忧喜随心至于有顶。次明三受生过不同于中有二。一明三受生过多少。苦生过少。局在欲界。生嗔恚故。乐生过中。在欲色界。能生不善秽污法故。舍过最多。遍通三界具生一切诸烦恼故。二明三受生过轻重。舍受最重。能起邪见。断灭善根。作阐提故。又生无明能为一切生死本故。苦乐二受轻重不定。若论所为。乐重苦轻。为求乐受。多作罪故。若论所生。苦重乐轻。嗔恚大罪。从苦生故。三受生过不同如是。次明三受厌舍难易。于中有二。一明三受起厌难易。欲界地中所有三受。苦为易厌。人憎恶故。舍受次难。不烦恼故。乐受最难保爱深故。若论上界乐舍二受。乐为易厌。以其粗动易憎恶故。舍受难厌。以其寂静难觉知故。二明三受舍之难易。苦受易舍。得初禅时。已远离故。问曰。若言初禅离苦。何故经言二禅灭苦。释言。初禅有眼耳身三种识在。此三识身苦根所依。所依未尽。是故不说初禅灭苦。理实苦受初禅灭尽。乐受次难。至四禅灭。舍受最难。涅槃时灭。三受如是。或分为五。所谓忧苦喜乐及舍。此之五种。随处不定。若在欲界。五识地中逼恼名苦。适悦称乐。意识地中虑恼名忧。庆悦名喜。六识地中中容受心。舍苦乐等。说之为舍。问曰。何故苦乐二受。流至意地返名忧喜。舍不如是。六识地中。通名为舍。释言。苦乐从微想生。忧喜二受。从强想发。为是须分。六识中舍。同微想生。为是不分。欲界如是。若在初禅。眼耳及身三识。身中适悦名乐。意识地中庆悦名喜。四识身中中容受心。说以为舍。三中喜受。通定内外。余二定外。初禅已上。无鼻舌识。亦无忧苦。为是不论。在二禅地。唯就意识。说喜说舍。在三禅中。唯就意地。说乐说舍。既在意地。何不名喜。乃说为乐。是乐性故。虽在意地。不得名喜。故杂心中。说之以为乐根意行。涅槃中说下名为喜。上名为乐。粗况似此。四禅已上。唯有意舍。更无余义。五受如是。或分为六。所谓六根所生受也。或分十八。六根所生。各有苦乐不苦不乐。故有十八。又成实说。十八意行。亦是十八。谓五意识第六意识所生之受。各有忧喜不忧不喜故为十八。或复分为三十六受。如成实说。六根所生各有苦乐不苦不乐。并通染净。是故合为三十六受。或分百八。如龙树说。前三十六。三世分别故有百八。若广分别。受乃无量。受阴如是。想阴体者。开合不定。总为一想。或分为三。一者适想。二不适想。三者非适非不适想。取顺名适。取违不适。取中容者。名为非适非不适想。或分为六。所谓六识相应想也。或分十八。六想之中。各有三种。适不适等。为十八也。随缘辨想。想亦无量。想阴如是。行阴体者。广略不定。总唯一行。或分为二。一者心法。二非心法。心法之中。依如毗昙。泛尔具论。有四十六。行阴所摄。。四十六者。通地有十。想欲触慧念思解脱忆定及受。善地有十。所谓无贪无嗔惭愧信倚不放逸不害精进及舍。通前二十。不善有二。谓无惭愧。以此通前为二十二。大烦恼中别数有五。不信懈怠无明悼放逸。以此通前为二十七。小烦恼中。有其十种。所谓忿恨诳悭嫉恼谄覆高害。以此通前为三十七。余数有五。所谓觉观睡眠及悔。以此通前为四十二。十使之中。别有四数。贪嗔慢疑。以此通前为四十六。此等如前三有为中具广分别。言四十四行阴摄者。就前四十六心法中。除受除想。自余一切皆行阴摄。问曰。何故诸心法中。偏分受想。别为两阴不入行中。杂心释言。受为爱根想为见本。以此二种轮转生死。故分别之。又复论言。受修诸禅。想修无色。以此二种别地义强故。别立阴。成实法中。心法无量。除识想受自余一切。皆行阴摄。心法如是。非心法中。依如毗昙。宣说十四不相应行为非色心。此亦如前三有为中具广分别。成实法中。唯说无作以为色心不相应行。问曰。五阴通皆是行。以何义故。偏说此一以为行阴。杂心释言。行阴之中。有为行多故偏名行。余四阴中。摄行少故。更与异名。行阴如是。次辨识阴开合不定。总唯一识。或分为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或分为三。一善二恶三者无记。或分为四。一善二恶三隐没无记。谓欲界地身边两见及上二界一切烦恼相应之心。四白净无记。所谓报生威仪工巧变化之心。或分为六。所谓六识。始从眼识乃至意识。或分为七。谓七心界前六识上加以意根。是其七也。或分为九。一方便善心。二生得善心。三不善心。四阴没无记。五报生心。六威仪心。七工巧心。八变化心。九无漏心。或分为十。一方便善心。所谓一切闻思修寿相应之心。二生得善心。过习所成信进念等相应之心。三不善心。谓欲界地除身边见自余一切不善结业相应之心。四隐没无记。谓欲界中身边见两及上二界一切烦恼相应之心。五报生心。谓三界中报无记心。六威仪心。所谓一切行住坐卧见闻等心。七工巧心。所谓一切营生之心。八变化心。谓作是念。我当化作如是事业。如是之心。九者学心。谓三乘人因体无漏及学等见。三乘因中断结无漏。是学心体。游观无漏。是学等见。十无学心。谓三乘人果体无漏及无学等见。三乘果中尽无生智。是无学体。游观无漏。是无学等见。或分十二。如杂心说。欲界有四。一者善心。二不善心。三隐没无记。四白净无记。色界有三。于前四中。除不善心。有余三种。无色亦然。此十有漏。并学无学为十二也。或分二十。欲界有八。一方便善。二生得善。三不善心。四隐没心。五报生心。六威仪心。七工巧心。八变化心。谓依上禅为欲界化色界有六。前八种中。除不善心及工巧心。一切上界。无有不善及工巧。故有余六种。无色有四。前八种中。除不善心威仪工巧及变化心。有余四种。并学无学为二十也。广则无量。识阴如是(此二门竟)。

次明五阴次第之义。诸论不同。毗昙法中。五阴同时。随义以论。有二次第。一顺二逆。顺次第者。先明色阴。次受次想次行后识。何故如是。论释有三。一粗细次第。色阴最粗。相状显著。故先明色。受细于色。粗余心法。如人所患首足等痛。觉恼增强。故次明受。想细于受。粗余心法。取相分明。故次明想。行细想受。粗于心识。作用相显。故次明行。识心最细。故在后说。二破患次第。如论中说。本际已来。男为女色。女为男色染著处故。先观色阴。令人厌离。乐受贪故染著于色。故次观受。想颠倒故。起乐受贪。故次观想。以其贪爱烦恼行故。起颠倒想。故次观行。以依心故。起烦恼行。故后观识。三观入次第。如论中说。二种色观。入佛法中。为甘露门。一不净观。二安般念故。先观色。以观色故。便知受妄。故次观受。知受妄已。想不颠倒故。次观想。想不倒故。烦恼不行。故次观行。烦恼不行。心则堪忍。故次观识。上来三种。是顺次第。逆次第者。翻前即是。如论中说。净秽之生。以心为本。故先观识。以观识故。烦恼微薄。故次观行。烦恼薄故。便起法想。想于一切苦无常等。故次明想。起法想故。贪受不生。故次观受。贪受息故。能见色过。故次观色此逆次第。毗昙如是。成实法中。阴起前后不得一时。次第如何。先明色阴。次识次想次受后行。何故如是。心识之起。必托六根。于中五识依五色根。意识一种。依于意根。从多为论。识依色生。故先明色。第二明识。于识所缘。分别取相。故次明想。于取想所。领纳违顺非违非顺。故次明受。于所受法。起贪嗔等。故次明行。大乘法中。亦说五阴体性同时。随用隐显。非无先后。其中次第。多同毗昙(此三门竟)。

次就三性分别五阴。言三性者。所谓善恶无记性也。依如毗昙。阴别有九。相从为三。所言九者。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生得善者。一切众生。无始已来曾修善根。未起邪见断灭已来。此善相续。生便得之名生得善。生得善根。起身口业。是其色阴。余心法等。为余四阴。方便善者。于现在世。近友闻法。思惟修习起诸善根。是方便善。于中所起身口二业。是其色阴。余心法等。为余四阴。问曰。方便与生得善。同是现起。有何差别。释言。此二分齐难知。但由宿习。任性能起。是生得善。因他教化。闻法思惟。力励起者。是方便善。无漏善者。远离系缚。合理相应。是无漏善。于中道共无漏律仪。是其色阴。余心法等。为余四阴。言不善者。一切无惭无愧俱者。是不善阴。于中所起身口恶业。是其色阴。余四可知。问曰。善恶相对之法。善中得有生得方便。不善何故总说为一。不分二乎。释言。齐类理亦应然。但今为明恶法本来九品性成。非是方便进习始具。是故隐其方便之名。既隐方便。生得亦废。又复善法。难以顿成。须分上下令渐习故。说生得方便之异。恶法易断。总相厌离。是以不分生得方便两种之别。言秽污者。欲界地中身边两见。及上二界一切烦恼。能染污心。名为秽污。于中初禅秽污烦恼。能动身口。具五阴性。如彼梵王语诸梵众。汝但住此。我能令汝尽老死边。即是妄语。牛牵黑齿屏处求之。是身邪謟。此身与口。是其色阴。余心法等。是余四阴。欲界秽污。是迷理惑。不能亲发身口二业。二禅已上。烦恼微细。不动身口。无色界中。无身口业。一向不发。故无色阴。但有余四。言报生者。过因所生眼等诸根。是其色阴报。心法等为余四阴。言威仪者。身口进止。是其色阴起。此心法为余四阴。言工巧者。身营世务。口言分处。是其色阴。余四可知。言变化者。依其通体。或化色身。或化口语。是其色阴。欲起化时。先作是念。我今当作如是色像如是语言。以此起化心心数法。为余四阴。问曰。化心与身通体为一异。释言。是异。异相如何。变化心者。是起化心。身通体者。是起化力。又复化心。是远方便。身通体者。亲能起化。又复化心。唯是无记。身通体者。或时是善。或复无记。何故如是。通体有二。一是修慧。二是生慧。依定修得。是其修慧。天龙鬼等。不假习性。能变现。是其生慧。是修慧者。体性唯善。与定相应。生慧无记。又复化心。或自地收。或他地摄。起自地化。即自地收。起他地化。则他地摄。论其通体。唯在自地。问曰。何不直依通体而起变化。别从化心而起化乎。虽有通体能起化事。若无化心终不起化。故须化心。问曰。若使要从化心而起化者。何须通体。若无通体。虽有化心。欲化前事。终不能现故。复须之。问曰。化色为当正从化心而现。为当正从通体而发。释言。化色正依通体。远依化心。化心不能亲动身口。是故必依通体化也。九阴如是。相从三者。初三是善。次一不善。后五无记。毗昙如是。成实法中。唯一行阴。该通三性。余皆无记。大乘所说。多同毗昙(此四门竟)。

次就有漏无漏分别。依如毗昙。就向九种五阴之中。第三无漏。余八有漏。成实法中。义有两兼。若断漏故名为无漏。唯在行心。余皆有漏。若不生漏名为无漏。无学五阴。一向无漏。凡夫五阴。一向有漏。学人不定。若断结处。是其无漏。结未尽处。是其有漏。大乘法中真德五阴。一向无漏。分段因果。一向有漏。变易因果。随相无漏。体性有漏。以相顺理故名无漏。以性违故名为有漏(此五门竟)。

次辨五阴常无常义。小乘法中。一向无常。大乘法中。大位以分。生死五阴。一向无常。涅槃五阴。一向是常。故经说言。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随义通论。生死五阴。有常无常。涅槃亦尔。生死阴中。有相有实。六识七识。是其阴相。如来之藏。一在灭谛。是其阴实。阴相无常。阴实是常。涅槃阴中有体有用。体则是常。如上所说。用则无常。故经说言。功德庄严有为有漏有碍非常。良以随世有生灭故(此六门竟)。

次辨三界有无之义。小乘法中。四空无色。灭定涅槃一向无心。其无想定及无想报。两论不同。毗昙无心。成实有之。故彼论言。凡夫不能灭心心法。但无粗心。故说无想。大乘法中。四空有色。故涅槃言。如非想天。亦色非色。我说非色。非想既有。下三类然。又大乘中。说无想定乃至小乘无余涅槃悉皆有心。六识虽亡。七识心在。故说有心。以有心故。受想行识四阴不无。五阴之义。粗辨如是。

大乘义章卷第八(本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