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白话《南史》

昭明太子萧统传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昭明太子萧统字德施,小名维摩,是武帝的长子。齐中兴元年(501)九月生于襄阳。武帝年近四十,始得嫡子;当时有徐元瑜归降;又有荆州使者来,报称萧颖胄暴死。于是人们称此三件事为“三庆”。不久平定建邺,有识之士认为这是天命所归。

天监元年(502)十一月,立为皇太子。当时年幼,仍旧和母亲居住在宫内,武帝给他封了东宫的属官,这些官员便到他所居住的永福宫去侍奉。天监五年(506)六月十七,离开母亲出居东宫。

太子生性聪明通达,三岁受业读《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都能通畅地诵读。性情仁爱孝顺,自出居东宫,经常思恋母亲而闷闷不乐。武帝知道了,便叫他五天去朝见他母亲一次,于是他便往往留住在永福宫,有时三五日后才回东宫。八年(509)九月,他在寿安殿讲《孝经》,已通晓其大义。讲完后,亲自到国学去设祭品祭祀先师孔子。

十二岁时,在宫内看到司法官员准备判案。问左右说:“这穿黑衣服的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是司法部门的官员。”萧统把他们的案卷要来看,说:“这些我都能念下来,我能判决吗?”当事官员看他年幼,哄他说:“可以。”这些案子都是要判徒刑以上的重罪,萧统都批为杖五十。当事官员拿着这判下的案卷,不知该怎么办,报告给武帝,武帝笑着让照此办理。从此屡次让他旁听审案,每逢有意宽大处理的,就让太子来判决。建康县判决拐卖人口的罪犯,案子重新审理时,太子在场,县令因为太子仁爱,故只轻判杖四十下。并对犯人说:“你如果被判罪,全家老小都要被杀,现在即使不以该判的罪判你,难道就可以这样轻罚一下就算了!可交付官府判刑十年。”

十四年(515)正月初一早上,武帝亲临太极殿,给太子行加冕礼。按照旧制,太子应戴远游冠,系饰有金蝉翠纟委的冠缨,这次诏命加上饰有山形的金冠。太子身姿容貌漂亮,举止得体,读书能一目数行,过目不忘。每当出游宴会或饯别亲友时,赋诗可达数十韵,有时用险韵,都能略思便成,而不用改换字句。武帝大力弘扬佛教,亲自讲说佛经。太子也素来信佛,遍观佛经。在宫内特别设立慧义殿,专门作为讲佛法的集会场所。招引名僧,太子自己讲解二谛、法身义,都有新创意。普通元年(520)四月,慧义殿降下甘露,大家都认为这是太子至高的德性感化了上天。当时风俗喜欢奢侈,太子想以自己为表率影响别人,使用之物都很简朴,身穿旧衣,吃饭不用两样肉食。

普通七年(526)十一月,生母丁贵嫔生病,太子回永福宫,从早到晚侍奉母亲,睡觉没有脱过衣服。母亲死时,他徒步跟从母亲丧仪回宫,直到入殓,没进过一口汤水,每当痛哭时都昏厥过去。武帝派中书舍人顾协向他传达武帝的话说:“居丧不能哀痛过度危及生命,这是圣人的规定,无力胜任丧事就等于不孝。有我在,哪能这样毁伤自己的身体!赶快勉强喝点儿稀粥。”太子奉了御旨,才算进食数口,从此直到下葬,每天只喝麦粥一升。武帝又训导他说:“听说你吃的过少,越来越瘦。我近来没有别的病,只因为你这样,心口儿也堵得慌成了病。所以你应该勉强自己多吃点儿,别让我老替你担心。”虽然屡次有皇命劝说逼迫,萧统在整个办丧事期间每天吃的不超过一溢,没吃过蔬菜水果。他平常身体粗壮,腰带很长,这时竟削减大半。每次入朝,上上下下看到的人没有不下泪的。

太子自从行冠礼以后,武帝便让他观察处理国家事务,于是面前挤满了奏事的内外百官。太子通晓政务,每当有说错的或是花言巧语说假话,都能马上分辨剖析,指出其正误。令其慢慢改过,而未曾向武帝举报过一人。审理案件,许多人都得到赦免或从宽,天下都称颂太子仁德。性情宽厚仁爱能容人,喜怒不露在脸上。招纳有才学的人,对他们始终赏识爱重。常常自己研讨经典,或与学者们商讨古今学问,并且还著成文章,已成为经常之事。当时东宫有藏书近三万卷,名士才子济济一堂,文章学术的盛况,是晋、宋以来从未有过的。

太子生性喜爱山水,在玄圃园内穿渠筑山,又建立亭台馆阁,和官员中有名望的人士在其中畅游。一次在后园池中划船,番禺侯萧轨强调说里边应该有歌女演奏。太子不正面回答,而是吟诵了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萧轨惭愧而不再提此事。太子出居东宫二十余年,不蓄养歌妓。他死前不久,武帝赐他一班宫庭女乐,他也不甚喜爱。

普通年间,大军北侵魏国,京城米价因此上涨。太子便命令给他减衣缩食。每到雨雪不住的天气,就派心腹左右巡视街巷,看到贫困人家和流浪在道路上的,便私下用米赈济,每人十石。又拿出宫中的布帛,每年缝制衣裤,各三千件,冬天用来施舍给无衣的人,而不让知道是他做的事。如果有人死了无棺收殓,就施舍棺木。每听到远近百姓遭受赋税劳役之苦,总会变得面色沉重。常因为户籍与实际不符,民间负担过重而不安,吴兴郡屡次因受水灾歉收,有人上奏朝廷说应挖掘河道泄洪入浙江。中大通二年(530)春天,皇帝派前交州刺史王弈持符节征发吴、吴兴、信义三郡民丁去服役。太子上疏说:“听说现在派王弈等上东三郡民丁开挖河道,往震泽泄洪,这样吴郡一处就不会再有水灾,可以一劳永逸,以后一定能获利。但有些事情没有露苗头时是难以发现的,我有一点儿不成熟的看法:听说吴兴屡年歉收,人民多外出逃荒,吴郡十城,也不是全都保收,只有信义郡去年秋天收成还好,也不是能经常多加役使的。眼下东部粮价腾贵,劫盗经常出现,当地官员,都不上报。如今前方出征的人还没回来,强壮劳力稀少,此次工程虽然不大,我怕也难以完成。差吏一敲门,就成为危害民众的虎狼。再者出丁役之处,远近不一,等到集合起来,就耽误了蚕事与农耕。去年被称为丰年,官府与民间的粮食尚且都还不足,如果再加上现今生活无着,恐怕就会产生更大弊端。况且那些不法之徒都在窥探虚实,如果良民都去服役,那么盗贼就会更多起来。这样吴兴还未受益,内地已先蒙受其害。不知是否可以先放一放这项工程,等到以后富足了再说?”武帝开恩下诏照他的意见办理。

太子孝心诚笃,每当入朝,不到五更守在皇城边等开宫门。东宫虽在皇宫深处,他的一起一坐,总是面向西南父皇坐朝之处。如夜里接到召见的圣旨,就整夜端坐等到天亮。

中大通三年(531)三月,在后宫池塘游玩,乘坐画舫采莲,宫女划船不慎,使太子落水,救起后已经伤了股骨,怕武帝知道了担忧,太子严令不许声张,只以偶然患病上报。武帝派人来探问,他总是硬撑着亲自动笔回奏病情。等到病情渐重,左右要报告皇上,他还不让,说:“为什么要让圣上知道我已病得这么重呢?”说着就难过地呜咽起来。四月初六,突然病危,宫内赶紧启奏武帝,武帝赶到时已经死去,时年三十一岁。武帝在他身边痛哭不止,下诏用帝王的衣冠入殓,谥为昭明。五月二十一,葬在安宁陵。下诏令司徒左长史王筠撰写哀悼文。朝野上下都为太子的死感到震惊,京城中男女老幼都跑到宫门外致哀,哭声满路,四方庶民及边疆各族民众,听到丧讯都很悲痛。

太子性情仁慈宽厚,曾在宫内见到手执荆棍的人,问他们,回答说是用它清道赶人。太子怕荆棍打人太疼,使他们换成小板子。他屡次在饭菜中发现苍蝇小虫一类,都悄悄拨到盘子边上,怕厨人因此获罪,不让人知道。又见后门外有小孩玩赌钱游戏,政府有禁赌法令,士族聚赌的流放,百姓聚赌的判徒刑。太子说:“用自己的钱赌着玩,又不侵犯公物,这样的刑法太重。”下令重新注明这个律条,改为百姓徒刑三年以内,士族免官。法令规定应处死的一律减为无期徒刑,自此以下都减刑一半。

太子共著有文集二十卷,又集古今典章诰命文章,为它们写《正序》十卷,选五言诗的精华为《英华集》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