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宋朝事实类苑

卷第二十七 官职仪制(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宋朝事实类苑卷第二十七 官职仪制(三)

◆官职仪制(三)

对扬判铨

罚俸例

除节度使例

尚书以下不得靸鞋过都堂门

谏议班

五司厅

银台司

步行学士

卫士

三司使班

三告官打杖子持藤杖

功臣号

按察之职

带侍读学士出外

三司属官兼直馆

罢二府大礼进官

加食邑

封赠

掌选官限内不朝

使相节使不领京师官局

罢相得职

带禁职出外任

二府相压

未有磨勘转官

不隔磨勘迁官

太常卿秘书监

建隆班簿

吏禄

食邑满万户封国公

宰相自草奏拟状

宰相奏拟状

宰相上殿命坐赐茶

提举宫观

枢密使副知院同知不并置

文臣为枢密皆带检校官

相员

三司权使权使公事为两等

因例赐带加服色

○对扬判铨

吏部流内铨,每除官,皆去 【『去』,春明退朝录作『云』。】 权判,正衙谢,复正衙前殿引选人谢辞,由唐以来,谓之对扬。判铨与选人同入,起居毕,判铨于殿前近北,西向立。选人谢辞讫,出,判铨官亦谢而出。近止令选人门谢辞,判铨不复入。

○罚俸例

罚俸例,一品八贯,二品六贯,三品五贯,四品三贯五百,五品三贯,六品二贯,七品一贯七百五十,八品一贯三百,九品一贯五十。

○除节度使例

外臣除节度使,景德以前,止舍人院作制。杨文公外制集载潘罗支、厮铎督朔方军节度使数制,是也。其后遂学士院降麻,如大礼加恩,在将相后数日方下,然不锁院,不宣麻。近年遂同将相例,锁院告庭矣。

○尚书以下不得靸鞋过都堂门

尚书省旧制,尚书侍郎郎官,不得着靸鞋过都堂门。

○谏议班

谏议班在知制诰上,若带待制,则在知制诰下,从职也。戏语谓之带坠。 【并见春明退朝录。】

○五司厅

予为鄜延经略使日,新一厅,谓之五司厅。延州正厅,乃都督厅,治延州事。五司厅治鄜延路军事,如唐之使院也。五司者,经略、安抚、总管、节度、观察也。唐制,方镇皆带节度、观察、处置三使,今节度之职多归总管司,观察归安抚司,处置归经略司。其节度、观察两案,并支掌推判官,今皆治州事而已。经略、安抚司,不置佐官,以帅权不可不专也。都总管、副总管、钤辖、都监,同签书,而皆受经略使节制。

○银台司

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乃给事中之职,当隶门下省。故事,乃隶枢密院,下寺监皆用札子,寺监具申,虽三司亦言上银台主判,不以官品。初冬,独赐翠毛锦袍,学士以上自从本品,行案用枢密院杂司人吏,主判食枢密厨,盖枢密院子司也。

○步行学士

天圣中,选人为馆职,始欧阳永叔、黄鉴辈,皆自左掖门下马入馆,当时谓之步行学士。嘉佑中,于崇文院置总校局,校官皆许乘马至院门,其后中书五房置习学公事官,亦缘例乘马赴局。

○卫士

车驾行幸,前驱谓之队,则古之清道也。其次卫仗,卫仗者视阑入宫门法,则古之外仗也。其中谓之禁围,如殿中仗。天官掌舍,无宫则供人门,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钺立于紫宸门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又有衡门十人,队长一人,选诸武 【明抄本有『士』字。】 力绝伦者为之,上御后殿,则执檛,东西对立于殿前,亦古之虎贲人门之类也。

○三司使班

三司使班在翰林学士之上。旧制,权使即与正同,故三司使结衔,皆在官职之上。庆历中叶,道卿为权三司使,执政有欲抑道卿者,降勑时,移权三司使在职下结衔,遂立翰林学士之下,至今为例。后尝有人论列结衔虽依旧,而权三司使初除合门取旨,间有叙学士上者,然不为定制。

○三告官打杖子持藤杖

三司、开封府、外州长官升厅事,则有衙吏前道告喝。国朝之制,在禁中唯三官得告,宰相告于中书,翰林学士告于本院,御史告于朝堂,皆用朱衣吏,谓之三告官。所经过处,阍吏以梃扣地警众,谓之打杖子。两府、亲王自殿门打至本司及上马处,宣徽使打于本院,三司使、知开封府打于本司。近岁,寺监长官亦打,非故事。前宰相赴朝,亦有特旨许张盖、打杖子者。系临时指挥,执丝梢鞭入,自三司副使以上。副使唯乘紫丝暖座,从人队长持破木梃。自待制以上,近岁寺监长官持藤杖,非故事也。百官仪范着令之外,诸家所记,尚有遗者,虽至猥细,亦一时仪物也。

○功臣号

赐功臣号,始于唐德宗奉天之役,自后藩镇,下至从军资深者,例赐功臣,本朝惟以赐将相。熙宁中,因上皇帝尊号,宰相率同列面请三四,上终不允,曰:『徽号正如卿等功臣,何补名实?』是时吴正宪为首相,乃请上功臣号,从之。自是羣臣相继请罢,遂不复赐。 【并笔谈。】

○按察之职

旧制,转运使官衔带按察二字。庆历中,沈邈、薛伸为京东转运按察使,欲尽究吏民之情,乃取部吏之憸猾者四人,尚同、李孝先、徐九思、孔宗旦,俾侦伺一路。而四人者怙权睢盱, 【东轩无『睢盱』二字。】 颇致搔扰,时谓之山东四狼。王逵、杨纮、王鼎皆为转运按察使,尤苛暴,多任耳目以害官吏, 【以上八字东轩作『虐』。】 时谓之江东三虎。仁宗知其事,下诏戒勑,而削去按察二字。其后浇风渐革,而士大夫务崇宽厚,恶得 【东轩作『无复』。】 暴察之名矣。至熙宁中,执政建言,天下官吏皆持禄养交,政事颓靡,务相容贷,盖由在上无督责之实。于是出台阁新进,分按诸路,谓之察访。既而又分三院御史为六察官,领六察按以督举中外事,自是按察之政复行矣。 【见东轩笔录。】

○带侍读学士出外

故事, 【东斋有『翰林』二字。】 侍读学士无带出外者。张知白罢参知政事,授此职知大名府,然非历二府而出者,不得焉。宝元中,梅询始带知郑州, 【东斋有『改许州』三字。】 自后两制遂为例。 【见东斋记事。】

○三司属官兼直馆

韩国华,字光弼,相州人,为右司谏盐铁判官。每岁后苑赏花,三馆学士皆预,国华与潘太初封对,自言任两省清官,兼计司职,不得侍曲宴。即日命直昭文馆,后三日苑宴,即命陪预。三司属官兼直馆,自国华等始。 【见范蜀公蒙求。】

○罢二府大礼进官

建隆至天禧,每朝廷大礼,二府必进官。天圣二年南郊,吕许公恳言之,乃止。自是加恩而已。

○加食邑

每大礼,两府加恩,功臣、阶勋、食邑、实封内得三种,学士至待制、大两府,得阶勋而下二种。大卿监至少卿监一种,得加食邑。郎中而下,京朝官一种,阶勋而已。凡加食邑,宰相千户,实封四百户。余降麻官食邑七百户,实封三百户。直学士以上,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舍人、待制、散尚书至少卿监以上,食邑三百户,实封二百户。凡食邑三百户,封县开国男。五百户,封子。七百户,封伯。千户,封郡侯。二千户,封公。千五百户以上,始加食邑。

○封赠

凡朝士父在,经大礼推恩,得致仕官,不给俸。父任升朝官以上致仕,自得俸。旧制,若因其子更加秩,即不给俸。凡宰相、使相,母封国太夫人,妻封国夫人。枢密使、副使、参知政事、尚书、节度使,母封郡太夫人,妻封郡夫人。枢密使、参政母经南郊,封国太夫人。直学士以上,给谏、太卿监、观察使,母封郡太君,妻封郡君。 【旧制,学士官至谏议大夫以上,方得郡封。天禧中诏改之。】 少卿、防团以下,至升朝官,母封县太君,妻封县君。凡辅臣、宣徽初入,封三代东宫三少。 【曾祖为少保,祖为少傅,父为少师。】 因进官,或遇大礼,进加至太师。两令、国公、使相、节度,亦封三代。尚书、资政殿大学士、三司使,封二代,至太尉。 【大学士自如两府例。】 学士至待制,封一代,至太尉。余升朝官以上,至吏部尚书。 【父历两府,赠至太师、令、国公。历两制、大两省,赠至太尉。】

○掌选官限内不朝

唐兵部、吏部侍郎、郎官选限内,不朝。今审官东西院、三班院,皆预内朝,而流内铨止趍五日起居,疑循旧制。

○使相节 【明抄本有『度』字】 使不领京师官局

祖宗朝,使相、节度使未尝有领京师官局者,其奉朝请,必改他官,多为东宫三少、上将军、统军。赵中令以使相自河阳还,除太子少保。至明道中,钱相始为景灵宫使。治平中,武康节度 【明抄本有『使』字。】 李公端愿始为醴泉观使。真宗时,东封西祀,奉祀皆辅臣为五使,南郊则用学士。仁宗籍田恭谢、大飨明堂、祫飨上大飨,并循真庙之制。

○罢相得职

祖宗时,宰相罢免,唯赵中令得使相,余多本官归班,参枢亦然。天禧中,张文节始以侍读学士知南京。天圣中,文康以资政学士知陕州。自庆历后,解免罢,率皆得职焉。

○带禁职出外任

祖宗时,唯枢密直学士带出外任,往李尚书维罢翰林,为集贤院学士,知许州。刘中山子仪自翰林为台丞,李宪成以翰林权使三司,皆蕲出,并以枢密直学士,刘知颍州,李知洪州。蔡文忠以翰林兼侍读两学士,改龙图阁学士,知密州。自翰林改龙阁而出藩,繇文忠始也。近岁,率带侍读及端明学士。刑公昺以侍读学士知曹州,孙宣公亦以侍讲知兖州,二公皆久奉劝讲,遂听以其职补外。自张文节始,旧辅臣带侍读出守。至宝元中,梅公询始以侍读学士知许州,侍读带外任,自梅公始也。其后翰林出者,率皆换此职。晁文元公,天禧中,自翰林承旨换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台。吴正肃公,皇佑中以资政殿学士。李少师公明,嘉佑中以龙图阁直学士并换集贤,判西台。近岁皆以禁职分台。

○二府相压

二府,旧以官相压,李文正公自文明殿学士、工部侍郎为参知政事,而宋慧安公自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迁刑部尚书,居其上。至祥符末,王沂公与张文节公同参知政事,王转给事中,张转工部侍郎,而班沂公下,意颇不悦,乃复还贰卿之命,止以旧官优加阶邑。自后,第以先后入为次第。

○未有磨勘转官

祖宗时,未有磨勘,每遇郊祀等恩,皆转官,未满二载者,不转官,例加五阶。王黄州自知制诰,未有勋,便加柱国,在滁州为散郎,自承奉加朝散大夫阶。

○不隔磨勘迁官

太宗时,始置磨勘差遣院,后改为审官。真宗时,京朝官,四年乃得迁,天圣中,方有三年之制。而在外任者,不得迁,须至京引对,乃得改秩。明道中,始许外任岁满亦迁,时恭谢天地覃恩,不隔磨勘,有并迁者,于是朝士始多。皇佑覃恩磨勘,人情苦其不均,英宗与神宗即位,故复用恭谢之例。

○太常卿秘书监

先公尝言,旧传太常卿不是卿,秘书监不是监,以其品列清重,不与诸卿监侔耳。唐室士大夫多尚台省官,不乐九列,故目秘书监为宰相病坊,少监为给舍病坊。然中秘书典综籍,有麒麟、天禄二阁为藏书之所,历代名居禁中,亦曰中书。西汉刘向、扬雄典校于其内,东汉班固为兰台令史,尚为美谈,况监令乎?故其秩甚重,迄今班在太常宗正之下,七寺卿之上,是以名儒宿老,不务趋兢者,多乐就此任。唐白乐天、刘梦得、薛逢,皆扬历焉,不可一一悉记。吾为翰林学士承旨日,属以多病,尝语同列云:『禁中视草,非养病之地,他日解职,得遂大蓬之拜,归息十数亩之园,入就三品之列,为国家典掌图籍于九流百氏之中,优游以终老,则为幸也。宁期际会明圣,忝尘辅相,此固非平昔之觊望也。』诸子因上问曰:『太常卿班列如何?』公曰:『太仆卿在六街尚书之下,其资望与吏部尚书同。每入朝,随尚书立班,与尚书丞郎同幕次,故太常卿舍为尚书里行者,盖谓此也。』大卿即寄郎中幕次,博士即寄员外幕次。卿与少卿每入幕次,皆于横行独据一榻,向门而坐,他卿不得并也。

○建隆班簿

建隆三年十二月,班簿计二百二十四员。文班一百五十人,内南班一百一十人,两省二十七人,学士三人,留司十人。武班七十四人,内留司一十二人。 【已上春明退朝录。】

○吏禄

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往往致富者。熙宁三年,始制天下吏禄,而设重法以绝请托之弊。是岁,京师诸司,岁支吏禄钱三千八百三十四贯二百五十四,岁岁增广。至熙宁八年,岁支三十七万一千五百三十三贯一百七十八。自后增损不常,皆不过此数。京师旧有禄者,及天下吏禄,皆不预焉。 【春明退朝录。】

○食邑满万户封国公

旧制,将相食邑万户,即封国公。王太尉为相,过万户,而谦抑不坐。庆历七年南郊,中外将相唯夏郑公满万户,上书请封英国公。因诏使相未满万户,皆得封,于是王康靖封遂国公,章文简封郇国公,王武恭封冀国公云。其后遂以邑封合万户者彻国。

国朝以来,封国公者:范侍中、鲁。王文献、祁。向侍中拱、谯、秦。静难节度刘公重进、燕。保大节度赵公赞、卫。定国节度冯公继业、梁。张侍中永德、邓、卫。张尚书昭、舒、郑、陈。孟中令昶、秦。王中令彦超、邠。赵中令、梁、许、魏。吕文穆、蔡、徐、许。寇忠愍、莱。丁秘监、晋。冯文懿、魏。曹襄悼、韩、鲁、郓。王文穆、冀。张荣僖、岐、邓、徐。吕文靖、申、许。王文正、沂。张文懿、郢、邓。章文简、郇。夏文庄、英、郑。王康靖、遂、邓。王武恭、祁、冀、鲁。贾文元、安、许、魏。陈恭公、英、岐。文侍中、潞。杜正献、祁。宋元宪、莒、郑。庞庄敏、颖。韩侍中、仪、卫、魏。曾侍中、英、兖、鲁。富相。祁、郑、韩。太子谥昭成、 【许王元僖,初谥恭孝。】 悼献 【周王玄佑。已上见春明退朝录。】

○宰相自草奏拟状

予尝求得后唐闵帝应顺元年案检一道,乃除宰相刘昫兼判三司堂,检前有拟状云:『具官刘昫右,伏以刘昫经国才高,正君志切。方属体元之运,实资谋始之规,宜注宸衷,委司判计,渐期富庶,永赞圣明。臣等商量,望授依前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兼判三司散官,勋封如故,未审可否?如蒙允许,望付翰林降制处分,谨录奏闻。』其后有制画曰:『宰臣刘昫右,可兼判三司公事,令中书门下准此。四月十日,用御前新铸之印。』与今政府行遣稍异,本朝要事对禀,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事速不及待报,则先行下,具制草奏知,谓之进草。熟状白纸书,宰相押字,他执政具姓名。进草即黄纸书,宰臣执政皆于状背押字,堂检宰执皆不押,惟宰属于检背书押,堂吏书名用印。此拟状有词,宰相押检不印,此其为异也。大率唐人风俗,自朝廷下至郡县决事,皆有词,谓之判,则书判科是也。押检二人,乃冯道、李愚也。状检瀛王亲笔,甚有改窜勾抹处。按旧五代史,应顺元年四月九日己卯,鄂王薨,庚辰以宰相刘昫判三司,正是十日,与此检无差。宋次道记开元宰相奏请,郑畋凤池藁草拟状注制集,悉多用四六,皆宰相自草,今此拟状,冯道亲笔,盖故事也。

○宰相奏拟状

唐宰相奉朝请,即退延英,止论政事大体,其进拟差除,但执熟状画可。今所存有开元宰相奏请状二卷,郑畋凤池藁草,内载两为相奏拟状数卷,秘府有拟状注制十卷,多用四六,纪其人履历性行论请,皆宰相自草,五代亦然。寇莱公谓杨文公曰:『予不能为唐时宰相』,盖娴 【明抄本作『懒』。】 于命词也。今中书日进呈差除,退即批圣旨,而同列押字。国初范鲁公始为之。

○宰相上殿命坐赐茶

旧制,宰相早朝,上殿命坐,有军国大事则议之,常从容赐茶而退。自余号令,除拜刑赏废置,事无巨细,并熟状拟进,入于禁中,亲览批纸尾,用御宝,可其奏,谓之印画,降出奉行而已。由唐室历五代,不改其制,抑古所谓坐而论道者欤?国初,范鲁公质、王宫师溥、魏相仁溥在相位,上虽倾心眷倚,而质等自以前朝旧相,惮太祖英睿,具札子面取进止,朝退,各疏某事所得圣旨,臣等同署字以志之。如此则尽禀承之方, 【胡抄本有『可』字。】 免妄误之失,帝从之。自是奏御寝多,或至旰昃,啜茶之礼寻废,固弗暇于坐论矣。于今遂为定式,自鲁公始也。 【各出金坡遗事。】

○提举宫观

天圣七年,玉清宫灾,遂罢辅臣为宫观使,而景灵、会灵、祥源三宫观以学士舍人管干。康定元年,李康靖公罢参知政事,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会灵观,自后学士皆为提举。至和初,晏元献公以旧相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万龄 【避家讳也。】 观。而武臣今致政李少师端愿为观察使,止得管干祥源观,自陈于枢密府宗衮, 【宋元宪也,谢朓谓谢安为宗衮。】 乃加以都管。当今朝官亦云提举,非故事也。

○枢密使副知院同知不并置

本朝置枢密使副,或置知枢密院同知院,然使与知院不并置也。熙宁元年,文潞公、吕宣徽为使,而润州陈丞相,自越州召为知院,前一岁,陈丞相为副使,位在吕公之上故也。

○文臣为枢密皆带检校官

太平兴国四年,石元懿始以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八年,张司空齐贤、王公沔并以谏议大夫同签书枢密院事。景德三年,马正慧以检校太傅、韩公崇训检校太保,并签书枢密院事。治平二年,令郭宣徽为同签书院事。文臣为枢密使,皆带检校太尉太傅兼本官。干兴元年,钱文僖以兵部尚书为枢密使,不带检校官,有司之失也。

○相员

国初,范鲁公、王祁公、魏仆射三相罢,赵令独相,始置参知政事。自是一相或二相,至咸平中,始有吕文穆、李文靖、向文简三相,又至至和中,文潞公、刘丞相、富郑公三相。

○三司权使权使公事为两等

咸平六年,并三部为三司使,官轻则为权使公事。庆历中,叶翰林再总计,止云权使,盖中书误也。其后遂分权使与权使公事为两等。

○因例赐带加服色

李西枢宪成为知制诰,尚衣绯,出守荆南,召为学士合门,举例赐金带,而不可加于绯衣,乃并赐三品服。

宋朝事实类苑卷第二十七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