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一
长水沙门子璇录
二枝末。疏二。初列。
二释。释中二。初疏文十一重喻合义相昭然。寻文易解。然此翳喻亦未全似。若以首末比况。最切者不过梦喻。已见前文。皆由无明力者。如下文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
无明为因等者。楞伽云。妄想为因境界为缘。和合而生。疏中用此以科论文。经中妄想即无明也无明生三细者。下文即展转相生。今但约根本而言。故云无明为因。初总标。疏相不离体者。业等九相不离不觉体故。以即体之相即相之体故。不相离末。不离本者。三细六粗之枝末。不离不觉无明之根本。以即本之末即末之本故。不相离。依无明起妄心者。即不觉生三相如下云。以依无明有梨耶。依妄心起无明者。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也。其犹依水起波。波相起已。不离于水。由斯义故。名曰相应。非约心王心数说相应义。以此三种是不相应染故。
别解中三。各有标名。所依正释。讲者详之。初标名论无明业相者。意表此二无有异体也。所以知者。前说业相尽处。便见心性成究竟觉。但以约义故。说相依显体无别故。今双举又拣本觉随染业相故。云无明业相显觉不觉皆有业相。而真妄不同也。
论以依下二所依。疏根本无明者。以是所依故当根本。如梦依睡也。
论心动下。三正释。疏二。初别解论文论二。初动作义。疏动作是业义者。是无明之业用。后之八相亦是动作。亦是无明业用。然约别义以立其名。唯此最初起用之始故名为业。反举等者。如不睡则无梦。始觉者。即究竟时也。
论动则下。二为因义。疏为因是业义者。然九中前八皆得名因。所以不言业者。亦约别义故。今此初相能为苦本。故名业也。如得下反显。以静是妙乐之因故。反知动念即是苦因也。动因苦果等者。以一念起动即具微细四相。四相之苦果不离一念之动因。据此位中即是梨耶行苦。若准前明。四相俱时而有故。四相摄于九相。分段粗苦亦在其中。所以次第说者。文不顿书故。义有因依故。若约时说则一念不觉无有前后故。有说云。一念不觉五蕴俱生。即斯义也。
此虽下。二通明行相。此乃九相之端细中之细。未有转现心境差别故。云一相能所不分等。即当等者。自体即自证分也。如无相下引证。相即自体境界即所缘。当知下会彼同此。
二转相疏依前等者。转犹起也。是前业相起为此见。然余相皆有起义。不名转者。亦约别义故。如依于梦而有梦心。若依下若约果海性净不动。则无有彼此之见。应知有见者但依动故。如无于梦则无梦心。如是下。就此一相位中。以明不说境界所以。以微细故。且说能见以为转相。然此境界便是向下现相。以论中分能见所见各为一相。今此见相由内所发。非托境生故名为转。依此转相带起所缘。复立现相。非谓于此能见之中。又自别有微细境也。学者应知。摄论下引证。意识即第六识智相是也。三世境者。诸有为法。非三世境者。诸无为法。斯皆意识所缘之境。可知者。意识粗浮能所缘念。可以现今分别取解也。以有三世等境。为可知故。此识等者。即第八也。以无可知境故。既无境可知。故唯就能缘见分。以明此识也。如说十二因缘始不可知。此亦如是。唯识亦云不可知执受处。既云下结意。
三现相。疏依前等者。如依梦心而有梦境。反释者。应云圣人离见既无此境。当知此境定从见生。如无梦心则无梦境。然上三相皆反以释成者。以此是八地已上所知境界非下流所觉。由是以圣人不见相等。比决反验令义明了。可见可信也。
疏即分别事识下二。初引经料拣二。初引经指配。事即是境分别境事之识。故名分别事识。楞伽等者。具云藏识海常住(本识)境界风所动(现识)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事识)。
问下。二问答释妨三。初问也。末那者。具云讫利瑟吒耶末那。此云染污。意谓与四惑相应故云染污。恒审思量故云意。即第七也。问意可知。
二答三。初六八相从答二。初约能执从所执故不说。必执相应者。谓第七种子在第八中。第八见分为第七所执。故曰相应。况二识相依互为根耶。瑜伽下引证可知。
又由下。二约所依从能依故不说。内依等者。以第八第七互依。第六依于七八。前五依六七八及同境依故。有偈云。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但说能依必知有所。故略不云。
二以下二以义不便答二。初无和合义故不说。无明等者。前说无明与真和合成梨耶三相。末那但一向生灭无和合义。若言和合。自成梨耶。若无和合识从何生。义既不便求说不及。
又由下。二无缘外义故不说。末那无缘外者。以前五唯缘外尘。第八缘内根身种子及器世间。第六通缘一切。第七唯缘。第八见分。今六粗皆缘外境故不说也。
亦可下。三约计内外答。此约我我所分。亦属六八故。不言第七。意云。第七。正是执我我所。今分两处无体可言。
楞伽下。三引证二。初引经可知。
经中下。二释义。现识等者。正配释。可知。所以下辨事识义也。既云攀缘外境。非六而谁。由是论依经说故。不复论第七识也。故知下结会彼此。然上多义明此论中不说第七者。要异晓公说。下智相即第七故。故彼文云。言智相者。是第七识粗中之始。始有慧数分别我尘故名智相。夫人经说六识及心法智。今之智相即心法智也。若具而言之。缘于本识计以为我。缘所现境计为我所。今就粗现。说依境界心起分别。又此境界不离现识。犹如影像不离镜面。此第七识直尔内向计我我所。而不别计心外有尘故。余处说还缘彼识。问云何得知。第七末那非但缘识。亦缘六尘。答此有二释。一依比量。二圣言量。比量者。量云。意根是有法。必与意识同境故。是宗。因云。不共所依故。同喻如眼等根。异喻如次第灭意。三支无过故知意根遍行六尘。圣言量者。一金鼓经云。眼根受色耳分别声。乃至意根分别一切诸法。大乘意根即是末那。故知遍缘一切也。又对法论十种分别中。言第一相分别者。谓身所居处所受用义。彼复如其次第。如诸色根器世间色等境界为相。第二相显分别者。谓六识身及意。如前所说所取相。而显现故。此中五识唯现色等尘。意识及意。通现色根及器世界色等境界。设使末那不缘色根器世界等。即能现分别唯应取六识。而言及意。故知通缘已上皆略彼疏。今此疏意说无第七。乃是影摄无违。常式意不缘外故。有多义也。
初总标。论以有等者。此之六相虽则展转各有所依。今亦但取根本而言故。云依境也。楞伽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此之谓也。
一中论依于境界者。此但外由境缘牵起。内根发生。故云心起也。疏于前等者。不知内发谓是外来。楞伽云。外实无有色。唯自心所现。愚夫不觉知妄分别有为。不知外境界种种皆自心。智者悉了知境界自心现。创起等者。随其心王复起心数。拣择染净决定如此。故名智也。体是别境心所中慧。故云慧数。
二中疏依前等者。于顺情可爱之境。心与喜俱名乐受觉。于违情不爱之境。心与嗔俱名苦受觉。不苦即乐不乐即苦。违顺之境既续。苦乐之心岂断。略以辨粗故不论其舍。而实有之。但在苦乐之间耳。自相续者。当相不断故。又能等者。以自相续故。复能发起烦恼。润于已熟之业。令受报未熟之业令成熟。由是引导任持。令其生死不断不绝。此则令他后四相续不断也。广如下生灭因缘。五意中释。
三中论住持等者。谓于苦乐境上。坚固停止无有变改。执持不舍也。疏上皆等者。是执取相所依故具牒之。是此下唯此一句是第三相。以不知违顺境如空华。不了苦乐心如幻化。的取为实。确然不改故云深取。故下等者。即下因缘意识中文。
四中疏依前下。境本非善以顺己之情。便名为善。境亦非恶以违己之情便。名为恶。且善恶相已自不实。况其名字起自倒情。宁非是假。何以故。他人于此或以善为恶。以恶为善。二不定故。肇公云。物无当名之实。名无得物之功。由此名故不待眼见违顺之相。但耳闻善恶之名。便生喜怒。是故目计名字也。楞伽下引证。义见前文。上来下配三障。自此已上直至根本无明。尽名为惑。若准佛名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则别开无明以为烦恼所依。其实无明是痴。乃根本六惑之数。若也合论皆名烦恼。开合虽异俱是惑门。自下等即业苦。斯则三障即三道也。
五中疏执相等者。谓于我执贪嗔爱见。发动身口七支。造善恶不动等无量差别之业。于中虽有善及不动。然俱有漏不出三界。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故皆苦因也。
六中疏招果必然者。必定然是也。斯有两义。一不得不受故。二善不为苦恶不为乐故。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涅槃经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故云必然。三界轮转无有罢期。故曰循环。死此生彼不能脱免故云长缚。如蚁循环。如蚕作茧。终而复始不自在故。正法念云。如绳系飞鸟。虽远摄即还。众生业所牵。当知亦如是。苟非觉悟无有解期。今约此言故云长缚。
一正释中。疏三细等者。染法虽多不出三界因果惑业。今以三细六粗摄之。罄无不尽。如是染法皆由根本无明迷真所起。故云当知等。
二转释疏问意可知。答文便是解论意也。业气即差别相。此相皆是不觉业用气分。然此不觉是九相之总名。九相乃不觉之别号。故圆觉云。身心等相皆是无明。即斯义也。
双辨同异者。向说觉与不觉。染净迢然。又说依觉故迷不离本觉。若言其异。云何依觉故迷。若言其同云何染净不等。又若定同定异。皆无进修之门何也。同则圣凡一等。欣厌都绝。异则染净抗行迷悟永隔。由昧二门不即不离之旨故有斯惑。然于相无相宗失意者。各堕一边故。今辨释用袪迷谬。
一喻疏染净等者。染即不觉三细六粗。净则觉义二相四镜。以者。用也。缘真如是总相门故。能通与二法为性。又真如无相故。以此二法为相。斯则二相同依一性。一性同生二相。由是同字性相俱用。喻染净者。器有精粗故。余文可知。
合中疏此二者。即上无漏无明义。如下说。而非实有者。从分别生。故经云。幻妄称相。然幻之一喻诸教多引。以喻染净其体不实。良以五天此术颇众。见闻既审法理易明。今依古德解释此义。法喻略开五种。喻之五者如结一巾幻作一马一所依巾。二幻师术法。三所幻马。四马有即空。五痴执为实。法之五者。一真性。二识心。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执我法。更无别体者。经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净相即智净不思议业。及后二镜。已见前文下文即熏习中文。然则前三细六粗虽是染相。以约不觉义说故不引用。今别引下文者。意证此染是真如相故。文云。真如之法实无有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若前九相。初标。后结。皆约不觉。不言皆是真如相故。由是疏文引用雅当。
正引中疏依此等者。众生即不觉也。不觉无体即是真如。真如之理即涅槃性。性自寂灭。何待更灭。灭度涅槃即彼此方言也。净名下弥勒章文。如前所引。大品亦云。断一切结入涅槃者。是世俗法非第一义。何以故。空中无有灭。亦无所灭者。诸法毕竟空即是涅槃故。依此等者。菩提梵音秦言云觉。觉即始本二觉。二觉既是真如菩提。岂从修得。故大品云。以何义故名菩提。空义故是菩提。如义法性义实际义等是菩提也。此上约众生。明不觉即真如故。本来涅槃。诸佛觉亦真如故。菩提不可修作。既言修作。应知约果所得故。疏云诸佛也。以本有故何须修作而后得耶。故云非可等。又前下重以真如二字。释此二段也。旧入者。故圆觉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故云旧来。又一切众生即究竟觉故。云无新得也。然旧来入与无新得义同文异。但以如为涅槃真为菩提。为别也。又时人多谓涅槃为相所累故。说不觉即如本来涅槃。计菩提修因所生故。说觉性即真亦非新得。由是相即无相故。约不觉说涅槃。非是修生元自本有故。约真性说菩提。望涅槃等者。涅槃合是修其智了所显。以不觉即如如即涅槃。岂待了因了之方显。斯则未尝不显。何待更显。故上文云。旧来入涅槃。望菩提等者。菩提合是生因所作。以菩提是觉觉性即真故。不待作之始生。斯则未尝不有。更何作耶。故上云。菩提无新得。然据前疏云诸佛菩提非修等。即将此二句独就菩提而论。今又分此修作以望两处所说。又似别是一解。学者知之。此之下既是本有之法。不合言得以体如实常不变故。不同妄法无实可得。斯无得法元真实故。
疏疑云下二。初叙疑。文显易知。然此段文若在科下注之。其文则便。今太近上讲者应悉。
二随释论二。初正释疑。疏法性等者。楞伽云。真实中无物云何起分别。又经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此皆约无色也。又疑下约应难真也。
论而有下。二释转难。疏彼见下谓佛果海但有大定智悲而无色相。众生见色相者以彼业识所现。属于无明差别之相故。下文云。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也。非此下约离相释。故下文说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可见。既云法身智相第一义谛。岂于此中而有色等不空性耶。又亦下约性德释。彼是真善妙色即性之相。虽名为色。亦非可见之相故。论云。智色以本下。前云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后云。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论异相下二。初喻。前同相则以生灭望真如说。以相望性明其同也。今异相秖就生灭一门染净。自相望以成异也。
二合。疏别明等者。以无漏净法体是觉性。觉性无差但随无明故现差别。以彼下明无明本性自是差别。若不差别则不能迷平等理也。下文即真如体相熏习中文。诸无漏法即通指本始二觉修性功德也。直论性者。克就真体说也。是前门中所示真如体故。但随下约对染差别说净差别。即后门中所示本觉相也。比如一月影现万水。月本无差随水影别。下文即相大文也。又由下约始觉义。说由为治悭贪等染法。成布施等波罗蜜无漏净行。及果上十力四无畏等万德之义也。前则待差染以成差。此则治差染以成差。亦可前相后用耳。又以随差别众生。以成差也。前已问答故此阙之。具此三义。故云随染差别也。如是下释染净法皆如幻义。以对待之法本不立故。如经云。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如梦幻等。金刚亦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然上所说同异之义。即是真如生灭二门不相离义。约生灭门即同而异。约真如门即异而同。苟得一心二门之旨。即无惑于此。
总标。论生灭因缘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于中心生灭已如上释。今则释因缘两字。然是生灭家之。因缘故。复言生灭也。
疏二。初解牒文。牒前以标者。谓牒前立义分中之所宗。标为此下论文之所释。梨耶下一重是能生三细之因缘。心体者。即真如。于中唯取随缘一义。以不守自性故。根本下以是亲迷真觉故。不取枝末。又此唯当成事之义不取体空。又无明下一重能生六粗之因缘。缘此两重因缘。正如楞伽所说不思议熏变。及取种种尘。无始妄想熏等。广如下说。又此两重但有三法。谓真如唯因境界局缘。无明则望真为缘望境为因。结文可知。
诸识下。二解标文。然此但唯约心故云诸识。若云五阴和合中生。斯则兼于色心也。而无下如波无别体。唯依于水。上文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等。自相心者。即前不守自性生灭因也。能依等者。但以约法约人立名有异意。与意识即是众生无别体也。即前诸识生灭相集而生也。又众生是总。意等是别。总别虽殊其体一也。皆从心起以心为依。然此中能所依起。以心意意识相望分别。有通有局。思之可见。楞伽亦云。藏识说名心(第八)思量性名意(第七)能了诸境相是则名为识(前六)今此心是如来藏意是五。意识唯第六。故不同彼。
问中疏此心下。既云众生依于心体有意等起。其相云何。
论以依下疏二。初释文。是上等者。以梨耶是总觉及无明是总中别义。今既说无明依梨耶有。应知唯取觉义为所依也。论文约总取别。故云梨耶。疏中释出别义。故云是上所说心。即不守自性真如也余文可知。欲明等者。此但指前第一重之因缘也。上总下或问曰。前云依心有意等转故兼云无明者。何谓也。故今释之。
问上说下。二问答二。初问。举前所说如云依觉故迷。又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等。今此却云依梨耶有。岂同前说。
二答中二。初正答三。初约迷真执似释。与无明为依等者。如风动水成波风还依此波中故。前云风相水相不相舍离。又云。依不觉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故。何者下重释前义。依迷者。是依无明迷真而有梨耶。真与妄俱似一似常故。即迷真义也。经云。迷本圆明。是生虚妄。迷似等者。依梨耶有无明。迷似一为实一。迷似常为实常。经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即执妄义也。即此二义。一识所论前后互出。故不相违。
二云下。二总别义异释。就本等者。克就真体竖说也。觉即是本依本起末故。今就下都位即通约真妄横说也。如风动水成波风水俱在波中也。
三云下。三约未起已起释。未起等者。从未有梨耶时说。成就等者。已有梨耶处说。
然此下二结答也。意云。若唯取初义。则似真前妄后之失。亦有悟后再迷之过。亦同数论冥初生觉。若唯取后义。则似诸法不由迷真而成。但从本识建立。则有真妄别体之失。亦何异法相宗耶。今以后义免前过。以前义免后过。故互言也。以二义更互用之。隐显相成。如绮之文。故云绮互。
一略明中疏依似起迷者。即依妄心起枝末无明。依迷起似者。即依根本不觉起妄心也。此言似者。即以创迷真性成此妄心。微细流注似其不动。似无差别故。云似一似常。楞严呼为妄觉影明。斯之谓也。此二下义有前后时无前后。如前三义答问。秖就一识一时而说。故不可作前后之异。余文可知。依此等者。谓依心起业识。乃至依智识起相续。生于意识。斯则后依止前前能生后。次第依止及与能生也。于中能所依生前后相望。有通有局。如文可解。摄论下引证可知。
一中疏心不自起等者。心非动性故。性虽不动然随缘故动。以不守自性故。即四镜中不出义也。如水不自浪因风力也。由此免于无穷之过。正明起相者。以觉则不动。不动则无相。不觉则动。动则相起也。起动是业者。于二义中不举。为因义者。亦含在其中也。以动即有苦果故。
二中疏依前下正释此文。可知。转识有二下对下辨异。无明所动者。此从内起位属本识。当于三细名为转识。若其境界所动者。此从外起位属事识。当于六粗。名为智识。上如泉涌之波。此如风击之浪。但以常徒所明。转识唯取前七。今此所说在本识中。恐有所滥故此拣之。
三中疏能现功者。即前转识能现相故。就此功能便名现识。以其下释行相也。故下文云。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通现一切谓有漏。无漏色心诸法。非独五尘也。若依下引论对辨。五根即眼等五色根及根依处。种子即善恶无记等三性种子。器世间即山河大地等。斯皆第八相分。然此相分皆为第八执受。执谓摄义持义。受谓领以为境。令生觉受。于中种子具三义。一摄为自体。二持令不散。三领以为境。根身具二阙摄为自体。故器界唯一。但领以为境故。故唯识云。不可知执受处。亦可种子根身缘而执受。器世间量但缘非执受故。今此下或问。若然者何故此中唯言现五尘耶。故此释也。以对所牵事识故。于一切中偏举此五。论云。对至即现意在此也。非如下约相续不断义。以解常在前也。如第六识在五无心位。即有断灭故。唯识云。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又第七入灭尽定时。虽云净分不断。且有尽七之言。为约染分亦成断义。又成唯识所熏四义中云。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此拣前七转识如风声等。既言如风声等。斯则非是相续有间断故。又为下约为先义解常在前也。意云前者。先也。以迷时先有为诸法本。更无有法先于此故。末那无此义故拣之也。此即单拣第七也。然前拣六七之文。是海东意。后之一义是今疏意。故云又也。若言初句标。拣次唯拣第六。又为下方拣第七者。海东无后一意。如何抟句以读文耶。学者应知。
四中疏细分者。法执俱生故。迷唯心境见从外来起微细心。分别染净故。云不了。
五中论二。一直明本相。疏亦细分者。此是法执分别粗于俱生。故除微字。但云细分。此上二识皆云细者。以是粗中之细故。同是法执故。
论住持下二。别显功能二。一能起润惑。住持等者。住谓留住。持谓任持。谓留住任持令业不失也。疏以此等者。谓过去无明所发业行种子未成熟者。以有此识发爱取烦恼润之。使令成熟堪为来世感果之有。有即业种变异也。若无下如植种于土无水则焦。结业待果无贪则败。经云。爱水由润业故。又复等者。谓润已熟业令受果报。善恶乐苦自然相应不相违反。如印印物故曰无差。又现在即现报。未来即生后二报。如是下通释前段。以结其名。斯则润过去未熟业。令成现在已熟业。润现在已熟业。令招未来果报。如是循环无有断绝。由不断绝故名相续。然其润业等即是令他相续义也。
论能令下。二能起念虑。已经者。是过去下即未来。上当相相续。即现在也。显此下疏二。初正释此文。以此识既能起粗分别。念虑三世。与前智相微细不同。非法分别而谁。
此上下。二通前重示二。初结属此识。文意可知。
又为下。二总通前五。三细功能者。以第八识能集种子起现行故。后二功能者。于中但约分别不断而分二异故。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等。即斯义也。
顺结中疏是前等者。此解是故二字。故说等者。三界不出五意。五意唯依一心故。云三界唯心作也。以现识中具有根身种子器世间故。故楞伽云。从于无色界乃至地狱中。普现为众生。皆是唯心作。现似曰虚者。依他起法如麻上绳。似有其相究体不实。诈现曰伪者。遍计所起如绳上蛇。相毕竟无分别妄现。唯心作者。如绳蛇无体不离麻。故十地经即华严十地品。文云。了知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一切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反结。疏离彼等者。谓心起成识依识有尘。究其根本唯一心作。故经云。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又圭山云。生法本空。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然此三界六尘皆摄色心等法。是故顺结反结。皆归一心。
问中疏现有等者。意云。若是唯心则不合有境。以心无相不可见故。既有所见。云何唯心。
答中二。一答无尘。疏以一切下。意云。一切法从心起故。所起无体即是一心。楞伽云。心亦唯是心。非心亦心起种种诸色相通达皆是心。又疑下蹑所答处。以起此疑。疑意云。既是真净一心。因何起作诸法。楞严满慈圆觉刚藏皆同此意。由妄等者。其犹净眼不合见华。但以翳覆便见华相。妄念即根本无明也。又亦下是前疑中之别意。非续次所起。文意可知。但前约依他释。此约遍计也。释云下意云。如见空华。是汝眼病。如楞伽云。如愚不了绳妄取以为蛇。不了自心现妄分别外境。
论一切下。二显唯心。疏境唯等者。如像唯镜现故。分别像者。是分别镜也。楞严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无尘唯识者。如唯识颂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论心不见心者。意云。心是一心不合自见。当知有所见者皆是妄也。故楞伽云。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触。而心不见心。其事亦如是。既尘等者。意云。尘境若存则可以心缘。境尘既不有。纵有心在亦不自缘也。识不生者。意云。以有尘故。牵彼识生。既无尘境。识不生也。故经云。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今法既不生。心亦不生也。既无他可见亦不能自见。所见无故。能见不成也。能所俱寂者。心无心相是能缘寂。境无境相即所缘寂。楞伽云。能见及所见一切不可得。此中大意。欲显一心本无能所。能所俱寂。方是真心。亦非泯之令寂本自寂也。摄论下引证。具云所说诸法唯识所现。无有少法能取少法。亦可论文从一切下。展转释疑。疑云。是法既无。云何分别释云。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又云。若如是者即应见心故。释云。心不见心。反明分别悉皆是妄。又疑云。云何心不见心释云。无相可得。斯则心无相故。不可见心。心外又无一法。当知有所见者皆妄见也。能所既寂唯一心在。即法空门下所显真性也。故经云。诸幻灭尽觉心不动。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