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起信论疏笔削记

卷第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九

长水沙门子璇录

二释本觉名。疏二。初随文别释。责意云二者。但反覆成难。而实无二故。本疏云。进退成难。

以对等者。下云。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今此且约对于新生。立为本有。以始觉从修新生。本觉性自元有。由是对始以立于本。又以下约别义释。前约对始名本。今约生始名本。原其始觉是本所生。内因熏习外假缘力。创然而有。故名为始。生于始故名为本也。苟无所生亦不名本。如女生子方得母称。

以至下此辨但名觉之所以。以始本既合。则无二相。无二相故但是一觉。故下文云。亦无始觉之异。以四相本来平等同一觉故。又此下约别义释。前段是辨一觉所以。此即辨始觉所以。意明此段论。文是明始觉。以依本起始。始还同本故名始觉。以始得无念之觉。名真始觉也。已前虽亦名始觉。以未离念犹名不觉。或立相似随分等名。至此念尽已觉初相。故名始觉。是知直待合同本觉心源。故名究竟觉。智净相等并同是始觉也。

问若下。二问答违妨。异不成始者。以前文云是本所成故。融同本体方名始觉故。同不成始者。以前云至心源时。始本无二平等一相无所待故。既而同异二俱不立。如何说言对始立本耶。此问因次前疏文中来。答意昔日不觉而今始觉。若穷其体与本不殊。就生灭门相待义边。得名始本也。形本不觉者。形本觉故立为始。形不觉故立为觉也。若至心源已属真如门摄。不同前难。而实始觉等者。无不觉之染缘可形待。故无觉名。与本平等不殊。故无始名。但名真如。不名始本觉也。由是真如门中。但显于体不显相用。

二始觉疏明起等者。正明始觉。文虽在后。转推其源元因本觉。由迷本觉方有妄念。妄念即不觉也。则前依如来藏有生灭心。后依觉故迷等。如依不睡人有睡人也。论依不觉有始觉者。如依睡人方有觉人。疏三。初别解文。本觉等者。下云。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等。究竟同本者。下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本来平等同一觉故。下文引证者。即随染本觉中文。斯则本觉离染初净。便名始觉。

此文下二通辨论意。此如好人成睡人。睡人成觉人。此显展转成立也。始觉同本下明展转泯绝也。如觉人同好人。以同好人故。即无睡人。无睡人故即无觉人。无觉人故即无好人。无好人故平等。平等亦不可。言平等者。无始本异故。再言之者有二意。一则始觉与本觉平等。始即本故。本觉与不觉平等。不觉即本觉故。二即始本不觉竟无差别。本自平等。又差别平等亦复平等。离言者。欲言始觉体同本故。欲言本觉无所对故。欲言不觉体即觉故。言之不及。故云离言。以离言故无相可得。心行处灭故云绝虑。此即泯同真如门也。

是故下三总结示。圆融者。圆摄染净。觉与不觉融归一体。清虚无累故曰解然。迷觉中道一不住著。故名无奇。况有三身异者。以三身由始本所成。始本既不安立。岂有三身之殊。此拣权教定说三身差别。于中分为无为别及三常之异也。但随下释疑也。或曰下说不思议业相缘熏习镜报身应身。又云。无明尽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此岂非报化之用。何言无三身耶。故此释之。但约机见有异名为报化之身。若约果海实无身说。下文即真如用大。文云。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可见之法。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科始觉者。亦可前略明始觉体。今广明始觉相。后始不异本。即结相同体。初标因果。疏染心者。即六染心。性净者。即如来藏。以污净成染故。说净为染源。故下文云。是心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粗相者。即转现二相并六粗等。转现亦是细中之粗。并为粗相。生相即业相妄中最细者。以粗从细生故。说细为粗源。故下文云。粗中之细。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细是佛境界。然心源之言疏中两解。初解依士释。次解依士持业二释俱通。或可净心即源持业释。此解与疏初解。俱约所证之极。疏之次解约所断之极。斯则心源二字通于真妄。觉之一字。即是始觉。始觉至于生相。生相足以断除。始觉至于性净。性净足以冥合。故下文云。觉(始觉)心(性净)初起(生相)心(冥合)无初相(断除)以远离微细念(上所断者)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上注合者)名究竟觉(能所合已别立此名)始觉道圆者。道即因义至此位中因满成果。无始本异名究竟觉。即佛地也。不了等者。有生相等之所隔故。金刚等者。金刚喻定无间已还。乃至一切异生。即下文随分相似及不觉等是也。斯则究竟是果。非究竟是因也。

疏前三者。则灭异住。觉此三相已还名不究竟。后一则生相。此一相尽故名究竟。此约反流故生相居后。若约顺流则灭相为后。

科显四位者。此同圆觉凡贤圣果之四。或开为五位。即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也。或合为三。谓信行净心究竟也。广即五十二位。疏三。初总叙意文七。今初略标大意。粗则灭相。细则生相。中间相望互通粗。细寄显等者。寄托四种尘劳相上。显明始觉功力分齐。是则约所觉之粗细。辨能觉之浅深也。

然此下二料拣四相。意显真心随无明熏。从细至粗从惑至业。寄此惑业之上。说为四义。乃是一期之四相也。非约等者。刹那之中虽具四相。非今所辨故乃拣之。

今以下。三正释本义二。初标列如文。

二释文二。初总三。初总叙起妄二。初正叙原者。鞠穷之义。夫语辞也。谓穷此四相之由。本因迷心所成也。或二字俱是发语之端。心性下叙所迷心体。即真如门。如前文云。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离心缘相等。而有下明迷成生灭。即生灭门。如前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等。

经云下。二引证。初则涅槃。如前所引。又经即法身不增不减经。彼云。即此法身为过于恒河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今疏略引大概。此下下即随染本觉中文。

今就下。二总配四相如文。

佛性下。三引论释成。彼论所说一一有为。莫不皆为四相所迁。以证今论一期四相。

二别下二。初略配下文。约位等者。即将此觉四相位。对下六染文。即知此四别分各成多少不等。如下文云。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即是此文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等。下文具云。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乃至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此上四染即是此文云。如法身菩萨觉于念住。念无住相等。又下文云。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即是此文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等也。以此对彼足见四相别分之义。但以彼约净智翻染。一向就烦恼道说。故不说于灭相。今文约觉起始终。具论故总明四相也。准海东疏配。生相有三。三细也。住相四。即七识四惑。异相六。即根本六烦恼灭相有七。即身三。口四。然彼所说法体即同。但开合有异。今疏即就当论所辨。以要顺宗故。无以弃近而就远也。

生相下。二广释四。今初业相者。标名。谓由下释相。以无明下结成。表此先无故名生相。甚深下别叹。下文下引证。即生灭因缘中文。即下文下类摄。初一即业相。后一即根本业不相应染。第一即业识。此等下都结。但以所说为门不同。而法体是一。故皆摄之。为门不同者。九相是明不觉。五意六染是明生灭因缘。但五意是生因缘。六染是灭因缘也。由义异故。名字不同。及说处亦别以体同故。故通摄也。下诸段标释结摄例此。

住相下。二住相。此二等者。已上三细是三不相应心。属于本识。此二并在等者。此是粗中之细属于事识。无明等者。结成也。确然不改。故名坚住。后二即转相现相。初二即智相相续相。后四即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中四即能见心不相应染。所现色不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不断相应染。

言异下。三异相。此在等者。此二是粗中之粗。属于事识。无明等者。惑妄粗显能发身口贪嗔等别。故名异相。下文下类摄。中二者。即执取计名字相。初一者。执相应染。以合二相为一染故。意识即意之识。

言灭下。四灭相。灭前异心者。谓惑至此终极入于业道也。如小乘灭相灭现在心。令入过去。以无明等者。从微至著起惑造业。业因既成心招来果。一期事毕。故名周尽。以周尽故。故言灭相。非谓从此不起烦恼。如人谋事缘备事遂。名为周尽。以果下。或问曰。生等四相。于九相中已摄前八。何故不摄业系苦相耶。故此释之。意云。因则未造者不造。已造者转灭。即有可断之义。若至果报已当受处。即不可断。如已至地狱。必当须受也。故佛令知苦断集不令断苦。是斯意也。故今文中废置不说。言第六者。即六粗之最后也。

是故下四总结前说。唯一梦心喻也。如有一人(真如)忽然睡著(无明)作梦(业相)见(转相)种种事(现相)起心分别(智相)念念无间(相续)于其违顺深生取著(执取)为善为恶是亲是疏(计名)于善于亲则种种惠利。于恶于疏则种种陵损(起业)或有报恩受乐。或遭报怨受苦(业系苦相)忽然觉来上事都遣。当知此事唯一梦心。皆因等者法也。九相之兴皆依此力。如依于睡有诸梦事。经云下引证。即胜鬘经也。彼云。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大论云。譬如大地有胜力故。持四重担。故名住地。一大海。二诸山。三草木。四众生。无明亦尔。于五住地中此最难除。故知力大。下文则九相末都结之文。

虽复下五据理融摄。先纵牃前文。谓细不是粗。惑不是业。法执非我执。本识非事识。前位异后位。故云阶降。然其下摄彼粗细差别。以为一念。所言一念有两意。一则但是一无明之念。二则一刹那之念。且如一人忽逢一怨。便行杀害(业起)如以为张人王人(计名)定言于我有怨(执取)恶心无间(相续)分别是怨非亲(智相)彼为所见(现相)已为能见(转相)心念起动(业相)即于一念之中八相具足。然于二义中正唯前义。亦可一念者即一心也。故下文云。一念相应。即无念之一念也。谓粗下出所以。或问曰。既有粗细前后等差。何得说为一念。故此释也。谓虽有粗细等差。而是一心而作。岂有心在灭相。而生相中无心。若言无者。生何所依。亦不可分此一心以应四相。既心不可分。复无前后。如何四相得有前后耶。如人是一梦种种事梦事。虽多即无前后。故说下引证。即始觉末文。正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然未下六决通伏难。或难云。既四相同时。何故觉者有其前后。故此释之。达心源下以了四相同依心者。方得俱时而知也。如人梦中说梦。渐渐而知。或至觉来方可并悟。斯乃得失在人。不应疑法。经云下引证。始者下转释所引。并可知。

既因下七结成始觉二。初顺流释所觉。所觉即不觉也。种种梦念即烦恼障。转至灭相即业障。长眠下即报障。既三障所覆。殊不觉知。无始至今未曾觉悟。故云长眠。三界即依报六趣谓正报。于此六中数数归往。故名为趣。

今因下。二约反流以明能觉。能觉即始觉二。初明起觉因缘。本觉熏者。内因熏也。觉力冥熏微妙叵测。名不思议。本觉是体熏令厌求是用。此即内因体用也。又因下明外缘熏力。真如是体。所流教法是用。此即外缘体用也。梁摄论说从清净法界。流出正体。智正体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流出大悲心。大悲心流出十二分教。清净法界即是真如。据本而言。故云真如所流教法。闻熏者。谓以闻慧熏得真流之教。反资觉性。令彼有力。是则本觉所流教法。还即熏于本觉。

以体下二显觉起功用。即指前内外熏力。能起始觉也。体同即外缘之体与内因体无二相故。即真如同本觉也。用融即外缘教法与内厌求。二相通和不相违拒也。领彼闻熏者。正显同融之相。若不同融即不领受。以领彼故。遂能资益内熏觉性。起始觉之解。解力既增无明力劣故。得反流渐向心源也。始息灭相下明其渐向之义。从初信位止其造恶。次了我空。渐断法执。觉至本识穷了生相。纤尘既尽觉照独存。故曰朗然大悟。即无明梦尽成究竟觉也。觉了等者。心源常湛本自不动。动相既无对谁云静。下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故。又云。譬如有人迷东为西方实不转等。平等者。心无二相故。再言之者平等之相。亦复平等故。或即本末平等。能所平等。自他平等。以要言之。诸相待法。悉平等故。如经下引证。即华严经。经云。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渡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寤-吾+告]寤既[寤-吾+告]寤。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现前。彼之意者。说此菩萨从有相有功用。入此地无相无功用。得无生忍。不见我及众生菩提涅槃生死烦恼故。二行俱息以得法无分别故。今此约究竟位。始觉同本无相可觉。平等平等。位虽不同大意无异故。云大意如此。

次正下。二别释文二。初示文可知。二正释。论四。今初疏总。相征者。意问究竟与不究竟。觉约人约法。其义云何。以蹑总标之文。而征起故。

十信即劫外凡夫。夫言凡夫。通至地前。今此既能止恶。则非迷倒之类。未觉烦恼。又非十住已上。正在不定聚中。故云十信。

二所观相。疏未入下且明所觉灭相。未入信位。迷倒之时。所行之行。唯恶是从。身有三种。谓杀盗淫。口有四恶。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不了此业定招苦果。以不知故。炽然造作。斯则不识因果。罔知罪福之时也。今入下明能觉功用。信于善恶业缘受报好丑如声响形影。必无差忒故。觉灭相者。方知此相过患。如是论文。但言觉知起恶。而无灭相之言。故疏对之。

三辨利益。疏不造恶等者。前念虽起。但是惑门。止后不生终非业道。意地既止。即身口不为也。

四结观。疏能知等者。但知善恶之业不亡。不知无我无造。由是虽觉即是不觉。此约当位释。此但下约望后位释。后位已觉惑故。此位但觉于业。惑与觉义敌体相翻。业与始觉犹非敌对。故但名止也。

论异相中初能观。疏十解即十住之异名。彼名发心。此名发意。名义俱同。等之一字意该九住及与行向。故云后也。留惑者伏而未。断故不证者。意为利生故。谓此菩萨悟真本有。达妄本空。随顺真如修唯识观。双伏二障不起现行。但留种子。若准法相宗。说以止观力微。不断随眠也。若依涅槃经。地前菩萨依教起行。不可思议惑障不起。以悲愿力助惑润业。受生死身。六道教化。正当此义。若唯识说。初地已上悲增菩萨方有留惑之义。今此疏中于三贤位。而论留惑者。以此是法性宗实教菩萨。根性猛利。初发心时便能顿了本性。达妄体空。顺性修行诸波罗蜜。趣理速疾于惑自在。故于三贤便说留也。得自在者。能入此观能伏此惑故。用观既齐。故同一位问论文何故不直言二乘。而言观智者。何谓耶。答以二乘偏观人空菩萨双观二空故。分大小之别。今但就用人空观。同处为言故。得合论也。此则但约观智力用分同菩萨。而非全同。如或直言二乘者。恐成滥失。此则不同而同。须言观智。

二所观。疏二种者。执取计名字相。分别等者。于身内计我。于外计所。于中具含俱生分别故。云见爱。然于六根本中。除我见是见惑。余皆是爱。如常所论。此二等者。即二乘三贤同觉此相。俱能了知此我执故。明本下明所觉异相发起因缘。谓未起智时。无明之念与异相和合。起诸烦恼。炽然不息。殊不觉知也。而今下明能觉功用。谓于无明念中。照察人我爱见有无道理。知此烦恼由无明生。始了粗念。故云微觉。是觉念中之异义。

三利益。疏既能等者。于无明中。如理照察人我之体了无所得。故云念无异相。斯则我空义也。

四结观。论以舍等者。此文两势。一则结观。二是释前。下二相例知。疏以于等者。以觉我空故不起我执烦恼。故云舍粗分别等。而犹等者。以未能觉法执故。此乃通明二乘三贤俱名似觉。以此下释所以也。菩萨未证本分是似二乘虽在自乘名为入证。以望大乘但得我空。未证法空。亦名未证。故同似觉。斯则望于初地证真故。此名似。问中引前为难可知。答中先纵。若约下夺也谓依觉有不觉。不觉是惑。不觉与觉是正敌对转依不觉之惑。方始造业。业与觉义犹隔一重。故非敌对。以敌对故名为似觉。非敌对故名为不觉。其犹尘镜在匣。匣与镜非正敌对。尘与镜是正敌对也。此义亦然。

住相四。初能观。疏初地等者。谓十地菩萨皆证真如。依真如法为自体故。名法身菩萨。以十地满心便成正觉故。此位中但标前九。

二所观。论觉念住者。以此菩萨于无明念中。次第觉于四种住相。谓初地觉相续。从二地至七地。觉智相。八地觉现相。九地觉转相此四俱名为住。故云觉于念住。

三利益。疏虽知等者意明。此地相续虽亡。二地至六地。智相犹在。在观则无。出观还有。虽不故意。任运如斯。以是俱生修道惑故。今论无住相者。但约在观时及后位说故。又亦可此文是却说地前行相。意明在地前时。信教修观。知一切法唯是识现不起粗念分别执著。此即已离前异相也。然未亲证法空。至出观后。而于染净法上。尚起法执分别。即相续相也。若至初地亲证唯心境界。远离二取分别随眠。觉相续相乃至见相。故云念无住相。今论无住相者。但通约后位而说也。明彼下辨所觉住相生起因缘。谓未觉之时无明之念。与此住相和合坚执。而住竟无所改也。今与下明能觉功用。谓于无明念中。照察法我及能所心境有无道理。了不可得。即转分别之心。成无分别智故。故云念无住相。

四结观。疏异前等者。拣异前后。前云粗分别执著。今但云分别。故异前也。后云微细念。今云粗念。故异后也。此四下明前九地所觉四种住相多少不同。如前所配。此菩萨以于无明念中。各随其分。以始觉力。离此念中四种相也。然则前不离后。后兼离前。今就别意各指一相也。下文即生灭因缘六染义中广释如彼。眠生相等者。然今且约通意。而指生相。若别而言之。初地尚余智等四相。二地至七地。余现等三相。八地余转生二相。九地余一生相。由是随其智力。觉彼多少不同。故名随分。

生相初能观。疏学穷者。十地满心有学位极。方便道者。是证佛果之方便故。万行已圆。故名满足。此明行满。无间道者。自此相应永无间绝故。无间道内以此为初。故论云一念。此则无念之念也。亦即始觉合本之一念也。此明智圆故。对法论云。究竟道者。谓金刚喻定。此有二种。谓方便道摄。无间道摄。然准论文。依常所配。即此二句是标无间解脱也。以无间道断解脱道证故。从觉心下至离微细念故。是释无间道。得见心性下是释解脱道。寻文可解。

二所观论觉心初起者。始觉觉彼心体初起之相。即生相也。起谓生也。

三利益。疏根本下明所觉生相所起因缘。谓无始迷时。根本无明转静令动。最初微细名为生相。由与无明和合相续不灭。渐至粗著。起惑造业流转无穷。前位虽觉粗相。至此位中微念方现也。今乃下明能觉功能也。谓于真净心中。照察能起有无道理。于净心中了无所得。真净心体本自不动。故云本来寂。由是本寂故无初相也。此则十地住心犹有微念。及至满心不见微念也。犹如下喻明可见。前三下对前辨异。然觉业之位不足可论。且第二位中由有二相未尽。第三位中有一相未尽。既于念中觉念。未得言心。但于无明念中无住相等。唯此穷极洞彻心体。真净独存更无别法。故特言心也。

四结观。疏念中最细者。故下文云。无明熏习所起识者。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生相者。配属四相也。以在九为业在四名生。今约四位故。须配入。又以论中无生相之言故。如前凡位亦无灭相之言。疏亦配也。此相等者。前诸位中但言以舍以离等。而无远字。今以业相最微。更无微细为此相本。既能觉了更无遗余。方称远离也。真性现者。以妄覆故。真性不现。以不现故。不得见性。今既离妄性即现前。以现前故。即得见性。前三下对前辨异也。下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已来未曾离念故。既有念在为念所障。岂得云见心性耶。仁王云。始从伏忍至愿三昧。照第一义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前三下叙前位也。业识为生灭本。前既未离。岂名常住。今生下辨此位也。前但梦中觉梦。今此梦念都尽。是谓大觉。方名常住。佛地论云。如大梦觉。即斯义也。论究竟觉者。此正结名也。此有五义。故称究竟。一断究竟即前远离微细念故。二证究竟即见心常住也。并前行满智圆。故成四矣。四事既备。即位究竟也。即前云菩萨地尽也。前未下叙前位。既言望到则知未至。今即下明此位可知。以更无所进。故名究竟也。然此十地满心与等妙二觉义说分三。若究其体更无三异。是故此文与后相望。互出不定。此中约断四相。只言菩萨地。尽断于生相。便是究竟。若下文中。又云。此无明所起识者。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又云。根本业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又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应知第十地觉生相。只一刹那觉生无生。便是佛位义说前后也。若准缨络经说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今见性常住即是照寂。名究竟觉。即是寂照。此即一位之中约寂照二义。而分二觉无二体也。

一引经证。疏在因者。以因中未能亲观无念真理故。但能观无念道理。此约地前说耳。然以无念是佛地故。能观此者。是向佛地之智也。亦可智字通于所观。是则向于佛智故。后译云。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以是下明引经意。经中既言观无念者。是向佛智。当知佛果决定无念也。此是等者。众生是因佛即是果。能观无念即是望义。望即向也。

二重释。疏牒上等者。恐闻前觉心初起之言。将谓真心实有所起之相。今方觉此名觉初相。今欲释出。故此牒之。非谓等者。以迷时谓有觉处元无。唯是一心。何有初相。此亦例前位。皆无所知之相方成。知异住等。问既下蹑前难起故。为下指论以答。如觉下约喻释意。觉心下合显论文并可知。

三举失。疏是前下释是故二字。即显下解余文。金刚已还者。无间道前诸位菩萨与诸异生。故云一切。未离等者。以生相念尽始得名觉。当知前之三位皆名不觉。况异生耶。然则下对前释成也。以前说随分觉及相似觉者。以约无明梦中四相差别。各齐一相而论。故有觉义。由分浅深。遂有随分等别。今约无明眠之不别。俱名不觉。梦虽有差眠岂有异。无明即生相也。此显等者。显无明即为诸法之始。以是五住烦恼之端。十二因缘之首故。故下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既为能生则知无有先于此者。斯则无始属于他染。无始之无明依士得名。又无明下约当体释无始也。谓此无明无有初际。以依真故。斯则无始即无明持业得名。故下文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

四显得。疏若至等者。此显始觉觉至心源见自无念。亦知一切众生皆悉转彼静心成。四相差别也。虽云知四相。乃是知众生同是一心本来成佛也。如华严说。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悉皆成佛。释云等者。佛得无念知念本无。众生虽现在念中。佛知彼念亦即无念也。斯则佛无念与众生。有念义齐。故云等也。以念即无念故。得彼无念。始知四相念也。此即生佛相望论等义。又释下约四相相望。明等义。意明四相。皆是转彼静心所成。所成四相。既各无体。岂不即是一静心耶。静心即无念也。既一一相皆即无念。是故平等。以平等故得无念者。而能知之。如一珠中现。四色像。见珠体者悉能知之。然前以有念即无念。为等义。此以四相各即无念。为等义也。此上前解是海东疏。依大论释义。则约觉至心源。以已得无念故。则知一切众生生住异灭也。然据论文。只有知心相之言。且无众生之语。今直就论文。更助一解。谓得此无念之时。已觉初相本无所起。常自一心本来无念。由是则知四相皆然。即是一心。是心之相元未曾起。非谓别有生住异灭从心而起也。何以故。以一一相皆同。初相即是无念故。云以无念等故。无念唯一。故云等也故次文云。四相俱时同一觉故。一觉即无念也。故后译云。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悉无相也。即符此解。有智请详。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九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