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杜诗详注

杜甫全集卷之十六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杜甫全集卷之十六

诸将五首

公自永泰元年夏去蜀至云安,次年春,自云安至夔州。据末章云“巫峡清秋”,当是大历元年秋在夔州作。其前二章乃追论去年事也。

汉朝陵墓对南山1,胡虏干秋尚入关2。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3。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4。多少材官守泾渭5,将军且莫破愁颜6。(首章为吐蕃内侵,责诸将不能御寇。上四叹往事,下四虑将来。【顾注】陵墓对南山,见其近在内地,而吐蕃入关发冢,其祸烈矣。不忍斥言,故借汉为比。广德元年,柳伉上疏,谓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劫宫阙,焚陵寝,即其事也。此于禄山无涉。【张远注】帝王曰陵,公卿曰墓。玉鱼,应陵;金碗,应墓。【钱笺】昨日早时,言变乱倏忽。愁汗马,指吐蕃入寇。闪朱旗,谓焚宫烟焰。蒙,是覆地,对出字为工。汗马赤血,对朱旗自称。【顾注】末句紧接上二,言前日之愁现在目中,岂可玩寇而遽破愁颜乎?两愁字,丁宁致戒,不嫌重复。【卢注】永泰元年九月,郭子仪请遣诸道节度,各出兵屯要害。诸将犹击毯为乐。故有末句。)

1王浚表:“倾乱汉朝。”《长安志》:终南山,连亘蓝田诸县,西汉诸陵及大臣墓多与之相对。2晁错书: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3后汉赤眉发掘诸陵,取其宝货,此西京事。董卓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此东京事。诗言“陵墓对南山”,指西京也。黄生曰:三四,叙陵墓发掘之惨。本恶境而出以雅语,若张载《七哀》诗“便房启幽户,珠押离玉体”,便觉出言直致矣。《两京新记》:宣政门内,曰宣政殿。初成,每见数十骑驰突出,高宗使巫祝刘明奴问其所由。鬼曰:“我汉楚王戊太子,死葬于此。”奴曰:“《汉书》,戊与七国反,诛死无后,焉得葬此?”鬼曰:“我当时入朝,以道远不从坐,后病死,天子于此葬我。《汉书》自遗误耳。”明奴因宣诏,欲为改葬。鬼曰:“出入诚不安,改葬幸甚。天子敛我玉鱼一双,今犹未朽,勿见夺也。”明奴以事奏闻。及发掘,玉鱼宛然,棺柩略尽。《汉武帝故事》:邺县有一人,于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见。县送其器,推问,乃茂陵中物也。霍光自呼吏问之,说市人形貌如先帝。【朱注】《南史》:沈炯,为魏所虏。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其略曰:“甲帐珠帘,一朝零落;茂陵玉碗,遂出人间。”即此事也。《搜神记》:卢充家西有崔少府墓。充一日入一府舍,见少府。少府以小女与充为婚。三日,崔曰:“君可归,女生男,当以相还。”居四年,三月三日,临水戏,忽见崔氏抱儿还充,又与金碗,并赠诗。充取儿、碗及侍,女忽不见。充诣市卖碗,崔女姨母曰:“昔吾妹之女,未嫁而亡,赠一金碗着棺中。”《杜诗博议》:戴叔伦《赠徐山人》诗:“汉陵帝子黄金碗,晋代仙人白玉棺。”可见玉鱼、金碗,皆用西京故事,实与汉朝陵墓相应,但汉后稗史自《西京杂记》、《风俗通》、《拾遗记》诸书外,传者绝少,无从考据耳。卢充幽婚,恐尚非的证。胡应麟曰:早时金碗出人间,说者谓用“茂陵玉碗遂出人间”语,以上有玉鱼字,遂易

作金碗。或谓卢充幽婚,自有金碗事,杜不应窜易原文。然单主卢充,又落汗漫。二说迄今分拏。不知杜盖以金碗字入玉碗语,一句中事词串用,两无痕迹,如《伯夷传》杂取经子,镕液成文。正此老炉锤妙处,而注家并失之。淮阴侯云:“此自兵法,顾诸君不省耳。”余于注杜者亦云。

4按:赵次公曰:闪朱旗于北斗城中,闲暇自若。此以闲对逼,似为工称。但汗马西戎四字,既属连用,则朱旗斗城不应凑用。朱注指为旗上斗星,则殷字正与闪字相应。周必大曰:《汉书》有朱旗绛天,此云朱旗北斗殷,见斗亦赤矣。殷,红色也,修书时避唐宣宗讳,故改作闲耳。考《左传》:“三辰旗旅。”疏云:“画北斗七星。”《汉书》:“招摇灵旗,九夷宾将。”注:“画招摇于旗,以征伐。招摇,北斗第七星也。”《东观汉纪》:段熲征还京师,鼓吹曲盖朱旗骑马,殷天蔽日。《左传》:左轮朱殷。张希良曰:注家以少陵父名闲,因改闲为殷,非也。上云“西戎逼”,下云“北斗闲”,二字反对,言戎马之急如此,而我军旗帜高并北斗者,悠扬闪烁,如此闲暇,则其逗留玩寇可知矣。当从赵次公之说。且闲字从木,同字从月,义同而点画各别,何嫌名之可讳乎?又如“娟娟戏蝶过闲幔”,正与急湍相反对,若改作开幔,意致索然。5《杜臆》:《唐志》:李林甫请停上下鱼书,自是徒有兵额官吏,而戎器、驼马、锅幕、糗粮俱为矣。时府人目番上宿卫者曰侍官,而六军宿卫皆市人矣。今吐蕃为寇,当拒之于疆场,而第守泾渭,已在畿辅之内,况材官不知其多少,大抵皆侍官辈耳。《通鉴》:永泰元年九月,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及暮,二虏退屯北原。《越绝书》:多少为备。《前汉书》:“材官蹶张。”注:“材官,武技之臣。”又,“发巴蜀材官。”应劭曰:“材官,有材力者。”王勃诗:“赖此释愁颜。”

6宋之问诗:“破颜看鹊喜。”其二

韩公本意筑三城1,拟绝天骄拔汉旌2。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3。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4。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5?(次章,为回纥入境,责诸将不能分忧。在四句分截。筑城本以御戎,岂料国家多难,反借之以平寇乱。如至德二载,香积新店之捷,以回纪复两京。永泰元年,泾阳轻骑之盟,以回纥退吐蕃。子仪前后用兵,皆藉其助讨之力。所谓“尽烦回纥马”、“远救朔方兵”也。曰“岂谓”,见事出意外;曰“翻然”,见彼有悔心。当时潼关破后,广平出师。是秋,合关河清,此真主龙兴之象也。今杂虏侵境,忧在至尊,诸将何不思奋身报国,以致升平乎?四句,作抑扬诘问语,其意自明。按《册府元龟》:高祖师次龙门县,代水清。赵次公云:至德二年七月,岚州合关河清三十里。此龙起晋水清之一证也。诗盖以祖宗之起兵晋阳,比广平之兴复京师,广平王即代宗,故下文接以至尊。《博议》解胡来句,谓回纥自西北而来,不由潼关。果如其说,何不云萧关、散关乎?其解龙起句,谓太宗龙兴晋阳,请兵突厥。却辗转牵合,文气不顺矣。)

1《世说》:山涛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

2《旧唐书张仁愿传》:景龙二年,拜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韩国公。神龙三年,仁愿于河北筑三受降城。先是朔方与突厥以河为界,

河北岸有拂云祠,突厥每入寇,必祷祠,候冰合而入。时默啜西击娑葛,仁愿乘虚夺漠南之北,筑三城,首尾相应。以拂云祠为中城,东西相去各四百里,皆据津济,遥相接应。北拓三百余里,于中头朝那山北置烽燧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侵掠。《新书》: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直灵武,东城南直榆林。《史记淮阴侯传》:“驰入赵壁,拔赵旗,立汉赤帜。”按:天骄拔汉族,五字连读。言回纥本欲拔去汉旌,自三城既筑,则绝其拔族之路矣。

3《蜀志吕凯传》:翻然改图。

4一行《并州起义堂颂》:我高祖龙跃晋水,凤翔太原。5《梅福传》:升平可致。其三

洛阳宫殿化为烽1,休道秦关百二重2。沧海未全归禹贡3,蓟门何处尽尧封4。朝廷衮职谁争补5?天下军储不自供6。稍喜临边王相国7,肯销金甲事春农。(此章为乱后民困,责诸将不行屯田。在四句分截。洛阳潼关,忆安史陷京。沧海蓟门,伤河北余孽。【顾注】衮职谁补,言相皆出将。储不自供,言兵弗知农。王相国,此相而出将者。事春农,则兵亦知农矣。稍喜有二义,诸镇不知屯种,而缙独举行之,是为稍喜。缙素党附元载,此事在所节取,亦足稍喜也。当时李抱真为潞泽节度使,籍民,免其租税,给弓矢,使农隙习武。既不废朝廷廪给,而府库亦充实。郭子仪以河中乏食,自耕百亩,将士效之,皆不劝而耕。此即军储之能自供者。诗但举王缙而不及李、郭,时缙为河南副元帅,特就河北诸帅而较论之耳。玩临边二字可见。)

1《后汉董卓传》:李放火烧宫殿官府,居人悉尽。曹植诗“洛阳何寂寞,宫殿尽饶焚”,正指此也。《通鉴》: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安禄山陷东京。十五载六月,破潼关。

2《汉纪》:“秦得百二焉。”注:“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

3沧海,指《禹贡》青州之域。《十洲记》:沧海,在北海中,水皆苍色,神仙谓之沧海。庾信诗:“蓟门还北望。”4【朱注】尽尧封,如《王制》“北不尽恒山,南不尽衡山”之尽。俗本作觅,非。《吏记》:周封尧后于蓟,故曰尧封。王胄诗:“比屋降尧封。”5【朱注】此用衮职,与《毛诗》不同。《后汉法真传》:“臣愿圣朝,就加衮职。”注:“衮职,三公也。”

6焦竑曰:唐府乓之制,寓农于兵,军粮皆所自给。今府兵法坏,而兵饷多取之饷,故云“军储不自供”。《西都赋》:储不改供。汉乐府:“苍梧多腐粟,无益诸军储。”7《旧唐书》:广德二年,王缙拜同平章事,其年八月,代李光弼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节度行营事,兼领东京留守,岁余,迁河南副元帅,请减军资钱四十万贯,修东都殿宇。谢脁启:“临边三事,既谢张温。”

8蔡文姬诗:“金甲耀日光。”汉元帝诏:“方春农桑兴。”其四

回首扶桑铜柱标1,冥冥氛祲未全销2。越裳翡翠无消息3,南海明珠久寂寥4。殊锡曾为大司马5,总戎皆插侍中貂6。炎风朔雪天王地7,只在忠臣翊圣朝8。(此章为贡赋不修,责诸将不能怀远。在四句分截。岭南未靖,贡献久稀,由诸将膺异宠,拥高官,而不尽抚绥之道,故思忠臣恤民,以辅翼朝廷。【黄生注】前三首道两京之事,皆翘首北顾,此则道南中之事,故以回首发端。【顾注】岭南自明皇南诏之败,继以中原多故,其地未平。越裳国,在交趾南。南海郡,即广州府。炎风朔雪,以极南极北之地言。《杜臆》:殊锡而为大司马,则兵权在握,总戎而兼侍中衔,则事无中制,何以不能收复旧疆耶。)

1《十洲记》:扶桑,在碧海之卯地,一面万里。《南史》:林邑国,汉日南郡象林县,古越裳界也。北接九真郡南界。水步道二百余里有西屠夷,亦称王。马援所植两铜柱,表汉界处也。《新唐书》:环王,本林邑,其南浦有五铜柱山,形若倚盖,西重岩,东涯海。明皇令特进何履光以兵定南诏,复立马援铜柱,乃还。宋之问诗:“铜柱海南标。”

2王僧达诗:“远山敛氛祲。”3《周外纪》:成王六年,交趾南有越裳氏,重译来朝,献白雉。《唐书志》:驩州日南郡有越裳县。《周书》:成王时,苍梧献翡翠。《说文》:“翡,赤雀。”“翠,青雀也。”虞羲诗:“君去无消息。”

4《后汉书》:南海郡,武帝时置。《唐志》:岭南道有南海县。《汉西域传赞》:孝武之世,睹犀布玳瑁,则建朱崖七郡。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官。《岭表录异》:廉州有大池,谓之珠池,每年刺史修贡。《子虚赋》:“寂寥无声。”

5傅亮《进宋元帝诏》:“敬授殊锡,光启疆宇。”6《唐书》: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与左右常侍、中书令,并金蟑珥貂。7《管子》:南至委火炎风之野。张正见赋:“朔雪映夜舟。”《记》:临诸侯曰天王。【邵注】天王,用《春秋》例,大一统也。

8陆机《豪士赋》:“忠臣所为慷慨。”《左传》:叔向语宣子曰:“文公之霸也,翼戴天子。”后汉冯衍书:“圣朝享尧舜之荣。”钱谦益曰:此深戒朝廷不当使中官为将也。杨思勖讨安南五溪,残酷好杀,故越裳不贡。吕太一收珠南海,阻兵作乱,故南海不靖。李辅国以中官拜大司马,所谓殊锡也。鱼朝恩以中官为观军容使,所谓总戎也。泽州陈冢宰力辩其非。其一谓安南五溪之变,在思勖未至之先,有本传可证,不当以越裳不贡责之思勖。其一谓吕太一既平后,曾收珠千余日,有杜诗可证,不当以南海久寂责之太一。其一谓汉武帝置大司马,为武官极品。唐之兵部尚书不可称大司马,唐兵部尚书乃正三品。辅国进封司空,兼中书今,进封博陆郡王,三品之官,何足异乎?若唐之诸帅,其下各有行军司马及军司马,所谓大司马者,应指副元帅、都统节度使、都督府,都护府等官,专征伐之柄者言。且安南常设大都护以掌统诸番,此亦可证,所谓殊锡,大约非常宠锡,为朝廷亲信重臣耳。其一谓总戎之名,节度使皆可称,如杜诗,“总戎楚蜀”以赠高适,“闻道总戎”以赠严武,何必观军容使始云总戎耶?《唐百官志》: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注云:左散骑与侍中为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考马燧、浑瑊,皆拜侍中,

初非中人也。《百官志》中人有内侍省监、内常侍诸称,而无侍中。《宦者传》诸宦官有封为王公,进为中书今者,亦无侍中。今以鱼朝恩当之,误矣。所谓“总戎皆插侍中貂”,当指节度使而带宰相之衔者。

其五

锦江春色逐人来1,巫峡清秋万壑哀2。正忆往时严仆射3,共迎中使望乡台4。主恩前后三持节5,军令分明数举杯6。西蜀地形天下险7,安危须仗出群材8。(此章为镇蜀失人,而思严武之将略。通首逐句递下,此流水格也。细玩文气,望乡台与锦江相应,出群材与军令相应。仍于四句作截。大历元年,公自云安下夔州。其云锦江春色者,从上流而言,正想到台前迎使也,触景生哀,伤及严公。仆射,乃卒后赠官。迎使,是幕僚同事。三持节,言朝廷倚重。数举杯,言军中整暇。地险易乱,故须异才出镇,惜乎继起无人耳。《旧唐书》:武初以御史中丞出为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使,再拜成都尹,仍为剑南节度使。所谓先后三持节也。【顾注】只军令分明一句,便见折冲樽俎中,具有多少韬略。频数举杯,如《严公厅宴》及《晚秋摩诃池》之类是也。或因《八哀》诗有“忧国只细倾”句,遂云但数次举杯,失其旨矣。细倾,言饮不至醉耳,非谓停止宴会也。设三镇蜀中,只几次举酒,反觉仓皇窘迫,不似雅歌投壶气象。西蜀地险,外则吐蕃见侵,内则奸雄穷据也。安危须仗,所谓“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也。)

1阴铿诗:“上林春色满。”2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又:“哀壑叩虚牝。”3《后汉王常传》:光武曰:“每念往时共更艰厄,何日忘之。”仆射,秦官名。《汉官仪注》:师古曰:射,本如字读。古重射,每官必有主射课督之,故名。今射音夜,泥。

4《汉书田横传》:中使还报。又《宦者传》凡诏所征求,皆令西园驺密约敕,号曰中使。《文选注》:天子私使曰中使。《成都记》:望乡台,与升仙桥相去一里,管华阳县。

5王褒《四子讲德论》:“皇泽丰沛,主恩满溢。”《汉书冯奉世传》:“辄持节将兵追击。”6《管子》:“作内政而寄军令。”诸葛孔明《劾廖立表》:“部伍分明。”周明帝诗:“举杯延故老。”7《李斯传》:“西蜀丹青不为采。”陈琳书:“汉中地形。实有险固。”

8镇蜀得人,安则可以销萌,危则可以戡乱。不必引《荀子》“安国之危”解。《世说》:殷中军曰:“韩康伯居然是出群器。”钱谦益曰:是时,崔旰、柏茂林等交攻,杜鸿渐唯事姑息,奏以节度让旰、茂林等各为本州刺史。上不得已,从之。鸿渐以三川副元帅兼节度,主恩尤重,然军令分明,有愧严武多矣。故感今思昔,必如严武出群之才,斯可当安危重寄,而慨鸿渐之非其人也。又曰:鸿渐入蜀,以军政委崔旰,日与僚属纵酒高会,追思严武之军令,实暗议鸿渐之日饮不事事,有负主恩耳。

旧解谓此诗“春”“秋”,就永泰元年说,非也。是秋,公在云安,不

当云巫峡,且前章云“南海明珠久寂寥”,亦不在永泰间也。按公诗有云:“自平中官吕太一,收珠南海千余日。近供生犀翡翠稀,复恐征戍干戈密。”太一之叛,在广德元年十一月,随即削平。自广德二年、永泰元年至大历元年秋,中经闰月,约计千余日矣。彼云近供稀,犹此言久寂寥也。想南海既平而复梗,又在是年深秋,彼此互证,断知其作于大历元年秋日矣。

郝敬曰:此以诗当纪传,议论时事,非吟风弄月,登眺游览,可任兴漫作也。必有子美忧时之真心,又有其识学笔力,及能斟酌裁补,合度如律。其各首纵横开合,宛是一章奏议、一篇训诰,与三百篇并存可也。又曰:五首,慷慨蕴籍,反覆唱叹,忧君爱国,绸缪之意,殷勤笃至。至末及蜀事,深属意于严武,盖己尝与共事,而勋业未竟,特致惋惜,亦有感于国士之遇耳。

陆诗雍曰:《诸将》数首,皆以议论行诗。

黄生曰:《有感》五首与《诸将》相为表里,大旨在于忠君报国,休兵恤民,安边而弭乱。其老谋硕画,款款披陈,纯是至诚血性语。

王嗣奭曰:五章结语,皆含蓄可思。西戎见逼,诸将之罪,第云“且莫破愁颜”。社稷方优,诸将之罪,第云“何以答升平”。屯田不举、此当事者失策,第称王相国以相形。广南未靖,此抚绥者失宜,第举忠臣翊圣以相劝。崔旰之乱,杜鸿渐不能会讨,独称严武出群,以见继起者之失人。皆得诗人温柔敦厚之旨,故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可以戒。

泽州陈冢宰廷敬曰:五首,合而观之,汉朝陵墓、韩公三城、洛阳宫殿、扶桑铜柱、锦江春色,皆从地名叙起。分而观之,一二章言吐蕃、回纥,其事封,其诗章句法亦相似:三四章言河北、广南,其事封,其诗章句法又相似;末则收到蜀中,另为一体。杜诗无论其他,即如此类,亦可想见当日炉锤之法,所谓“晚节渐于诗律细”也。与《秋兴》诗并观,愈见。

八哀诗

【鹤注】八诗非一时所作,如李光弼诗“洒泪巴东峡”,严武诗“怅望龙骧茔”,则二诗在夔州作无疑。如李邕诗“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则是史朝义未平,正经营河北之日,当在广德之前,盖自宝应、广德至大历初,有此作也。今按:诗序所云,乃一时追思之作。观哀郑虔诗云“秋色余魍魉”,当是大历元年之秋。其云:“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因此时吐蕃未靖,河北降将阳奉阴违,故有此语,非为史朝义而发也。葛常之曰,曹子建、王仲宣、张孟阳,有《七哀》诗,释者谓病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悲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也。子建之哀,在于独栖而恩妇;仲宣之哀,在于弃子之妇人;张孟阳之哀,在于已毁之园寝:是皆一哀而七者具也。老杜之《八哀》,则所哀者八人也。

伤时盗贼未息,兴起王公、李公,叹旧怀贤,终于张相国。八公前后存殁,遂不铨次焉。(《杜臆》:此八公传也,而以韵记之,乃公创格。盖法《诗》之《颂》,而诗史非虚称矣。王、李名将,因盗贼未息,故兴起二公,此为国家哀耳。继以严武、汝阳、李、苏、郑,皆素交,则叹旧。九龄名相,则怀贤。序简而该,亦非后人所及。【朱注】诗序末句,言不以存殁之前后为次第也。陶诗序:词无铨次。)

赠司空王公思礼

八章之中,题首言赠者四,乃称死后赠官也。【卢注】哀司空者,哀其功名未就,而天促之也。《唐书》:王思礼,高丽人。

司空出东夷1,童稚刷劲翮2。追随幽蓟儿,颖锐物不隔3。(首叙少年奋起之迹。劲翮,比其勇力。颍锐,比其英锋。)

1《唐书》:思礼父虔威,为朔方军将,忠礼少习戎旅,入居营州。

2蔡邕《袁满来碑》:“虽则童稚,令闻芬芳。”刘桢诗:“劲翮正敷张。”3脱颖而出,用毛遂语。任昉表:“不隔微物。”服事哥舒翰1,意无流沙碛。未甚拔行间2,犬戎大充斥3。短小精悍姿..

4,屹然强寇敌5。贯穿百万众6,出入由咫尺。马鞍悬将首7,甲外控鸣镝8。洗剑青海水9,刻铭天山石10。九曲非外蕃(11),其王转深壁(12)。飞兔不近驾.. (13),骛鸟资远击(14)。(此记陇右立功之事。【远注】意无沙碛,犹云谈笑无河北。贯穿,谓连络部伍。出入,谓冲突贼营。悬将首,能战胜。控鸣镝,能御虏,所谓“屹然强寇敌”也。自此九曲尽复,则其地非外蕃,而其王已遁迹矣。飞兔二句,言足以长驱远驭。流沙碛石、青海天山,皆在西极之地。)1《周礼》:大司徒颁职事十有二,曰服事。郑司农注:服事,为公家服事也。《唐书》:思礼从王忠嗣,至河西,与哥舒翰同籍麾下。及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泌为翰押衙。

2《卫青传》:“臣幸得待罪行间。”3《周语》:穆王将征犬戎。《左传》:敝邑以政刑不修,寇盗充斥。4《前汉书》:严延年为人短小精悍。5《灵光殿赋》:“屹然特立。”《辩亡论》:“强寇败绩。”6《后汉隗嚣传》:百万之众方至。

7梦弼曰:马鞍悬将首,暗用彭宠事。蔡琰诗:“马鞍悬其头。”8【鲜于注】甲外,军阵之外,即游骑掠军,离什伍者。曹植诗:“揽弓捷鸣镝。”【邵注】鸣镝,髐箭也。

9青海,即西海。10伊州、西州,并有天山。刻铭,犹窦宪勒功燕然之意。《哥舒翰传》:翰筑神威军青海上,吐蕃攻破之,更筑于龙驹岛。由是吐蕃不敢近青海。(11)唐景龙四年,赞普请昏。唐以左卫大将军杨矩送金城公主使吐蕃。因请河西九曲之地为公主汤沐邑,矩奏与之。吐蕃既得九曲,自是复叛。《旧唐书》:天宝十二载,翰征九曲。思礼后期,欲引斩之,续命使释之。思礼徐言曰:“斩则斩,却唤作何物?”诸将以是壮之。十二载,翰进封凉国公,加河西节度使,攻破吐蕃洪济、大漠门等城,悉收九曲,以其地置洮阳郡,筑神策、宛秀二军。(12)《枚乘传》:“深壁高垒。”(13)《吕氏春秋》:“飞兔、騕,古之骏马。”《瑞应图》:飞兔,神马,行三万里,明君有德则至。(14)《易通卦验》:“秋分鸷鸟击。”张率诗:“虽忧鸷鸟击,长怀沸鼎虞。”

晓达兵家流1,饱闻《春秋》癖.. 2。胸襟日沉静,肃肃自有适3。(此乃重叙将略,为下文张本。王公才识意度如此,则知潼关之败,非其偾军,而武功之师,由其底定也。

1《汉艺文志》:兵家者,盖出于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

2《晋书》:杜预为征南将军,有《春秋左传》癖。

3《杜臆》:胸襟沉静二句,夫子所云惧而好谋,可于气象得之。刘伶论:”闻此消胸襟。”常景侍:“严君性沉静,立志明霜雪。”《诗》:“肃肃在庙。”《庄子》:“是适人之适,而非自适之适也。”

潼关初溃散1,万乘犹辟易2。偏裨无所施3,元帅见手格4。太子入朔方,至尊狩梁益5。胡马缠伊洛6,中原气甚逆7。肃宗登宝位8,塞望势敦迫9。公时徒步至10,请罪将厚责。际会清河公,间道传玉册(11)。天王拜跪毕(12),谠论果冰释.. (13)。(此记潼关败绩之事。辟易,言出奔。偏裨,谓思礼。元帅,谓哥舒。梁益,谓蜀中。伊洛,谓河南。至尊,即明皇。太子,即肃宗。当时灵武即位,迫于群臣劝进,故勉从以塞众望。上皇传位于太子,房琯奉册至灵武。受命以后,因纳谠言,故思礼得释放也。)

1《唐书》:哥舒翰守潼关,思礼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翰军既败,至潼关收散卒,复守关。贼将崔乾祐进攻之,于是火拔归仁等绐翰出关,执以降贼。

2《项羽传》:“人马辟易。”谓辟开而移易其处。

3《汉冯奉世传》:大将军出,必有偏裨。

4张华《凯歌》:元帅统方夏。《东方朔传》:手格熊羆。5《春秋》:天王狩于河阳。粱、益二州,即西蜀地。6《后汉史论》:兵缠魏阙。7《乐记》:逆气成象。8《易》:“圣人之大宝曰位。”9王褒《四子讲德论》: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旨。羊祜表:“何以塞天下之望。”《世说》:昔安石在东山,缙绅敦迫。10范蔚宗论:“或起徒步,而仕执珪。”(11)《唐书》:翰败潼关,思礼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将斩之。会房琯自蜀奉上皇册命至,谏以为可收后效,遂见赦。【钱笺】新旧二书记思礼纛下被释在灵武,与公诗合。而《通鉴》载思礼自潼关至,在次马嵬驿之前。又云,即授河西陇右节度使,令赴镇,恐当有误。清河,乃房姓郡名。玉册,册立肃宗之诏。《山海经》:黄帝取密山之玉策,而投之钟山之阳。《穆天子传》:天子于是得玉策枝斯之英。(12)《记》:“天子曰天王。”古诗:“伸腰再拜跪。”(13)《前汉书》:成帝曰:“久不见班生,今日复闻谠言。”《左传序》:“涣然冰释。”翠华卷飞雪1,熊虎亘阡陌2。屯兵凤凰山3,帐殿泾渭辟4。金城贼咽喉,诏镇雄所搤5。禁暴靖无双6,爽气春浙沥7。巷有从公歌8,野多青青麦9。(此忆其守武功而兴复也。帝自灵武至凤翔,自凤翔临泾渭,已渐逼京都矣。翠华,天子之旗。时在二月,故有飞雪。熊虎,将士之旗。统率六

军,故亘阡陌。诏镇,谓奉诏以镇武功。所搤,扼敌冲也。无双,言勇略特

出。浙沥,言军令肃清。王师至,故巷有歌。寇不侵,故野多麦。)1《上林赋》:“建翠华之旂。”2《周礼春官》:司常,熊虎为旗,写隼为旟

3图经:岐山,一名天柱山。文王时,凤鸣岐山,人亦呼为凤凰堆,在凤翔府。4帐殿,天子所在以帐为殿,详二卷。5金城县,属京兆府,至德二年,改为兴平。时思礼为关内节度使,镇此。黄鹤以为河西之金城,误矣。《唐书》,思礼除关内节度,使守武功。贼将安守忠来战,思礼退守扶风。贼分兵略太和关,去凤翔五十里,上命郭子仪击之而退。《马援传》:搤其咽喉。6汉武帝诏:“禁暴止邪,养育群生。”《史记》:萧何曰:“如信,国士无双。”7《世说》:桓宣武素有雄情爽气。《王彬别传》:爽气出侪类。谢惠连赋:“霰浙沥而先集。”8《诗》:“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9后汉成帝时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庄子》:“青青之麦,生于陵陂。”及夫哭庙后,复领太原役1。恐惧禄位高2,怅望王土窄3。不得见清时..

4,鸣呼就窀穸5。永系五湖舟6,悲甚田横客7。千秋汾晋间8,事与云水白.. 9。(此惜其守太原而身没也。肃宗哭庙,在至德二年。思礼复镇,在乾元二年。其卒军中,在上元二年。禄位高,难报称。王土窄,未恢复。二句推原其心。窀穸已归,公方系舟,不得赴哭,故作歌以悲,甚于田横之客。旧注引范蠡乘舟泛五湖,谓思礼有功成身退之志,非也。洙曰:思礼两镇太原,抚御功深,故想见千秋之后,当与云水长留。)1《旧唐书》: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光弼

徙河阳,代为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寻加司空。2《前汉刑法志》:制为禄位,以劝其从。3《诗》:“莫非王土。”

4曹植诗:“清时难屡得。”5《左传》:“惟是春秋窀穸之事。”注:“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犹长夜。”《旧唐书》:上元二年四月,以疾薨。辍朝一日,赠太尉,谥武烈。

6《史记》:范蠡乘扁舟,浮于五湖。7《古今注》:薤露、蒿里,并丧歌也。田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

8汾水,出太原晋阳山上。9徐彦伯诗楚山云水白。昔观文苑传1,岂述廉颇绩。嗟嗟邓大夫2,士卒终倒乾3。(将客意作结,叹继起无人也。将略不须文艺,故廉颇制胜,而景山丧身。此章首尾中腰各四句,前两段各十六句,后两段各十句。)

1《后汉书》有《文苑传》。

2《楚辞》:“增歔欷之嗟嗟兮。”《唐书》:思礼薨,管崇嗣代为太原尹。数月,召邓景山代崇嗣,景山以文吏见称,至太原检覆军吏隐没者,军众愤怨,遂杀景山。

3《韩非子》:聚士卒,养从徒。《左传》:赵宣子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食之,既而与公介,倒乾以御公徒而免之。

故司徒李公光弼

【卢注】哀司徒者,哀其匡复大功,受谤未明而没也。《唐书》:光弼,营州人。【朱注】司徒已封王,赠太保。止称司徒者,其功名著于司徒时,盖从时人所称耳。

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1。胡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惬。人安若泰山2,蓟北断右胁3。朔方气乃苏,黎首见帝业4。(首记守太原之事。当时安史称乱,禄山从河北而向潼关,思明从山右以瞰秦陇。自光弼西扼贼冲,故朔方无虞,而肃宗得起业灵武。此至德元年事也。城,指太原。意不惬,贼失意也。)

1《旧唐书》:太原,汉晋阳县,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公羊传》: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君侧之恶人也。

2《枚乘传》:“安于太山,易于反掌。”

3《国语》:断赵之右臂。《西域传》:开玉门关,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朱注】太原在幽蓟之西,故曰右胁。

4《旧书》:郭子仪为朔方节度,荐光弼为云中太守,充河东节度副使。潼关失守,授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至德二年,史思明等四伪帅率众十余万攻太原,拒守五十余日,伺其怠,出击,大破之,斩首七万余级。加校检司徒,寻迁司空。《汉高帝纪》:五年而成帝业。

二宫泣西郊1,九庙起颓压2。未散河阳卒,思明伪臣妾。复自碣石来,火焚乾坤猎3。高视笑禄山4,公又大献捷5。(次记破思明之功。两京克复,思明伪降,既而贼势复炽,公又献俘奏捷,此至德二年事也。二宫泣,玄、肃还京。河阳卒,子仪旧营。碣石来,思明再叛。乾坤猎,如纵火大猎。笑禄山,思明自矜其勇。)

1沈约《安陆昭王碑》:“二宫升降,令绩斯俟。”西郊,自蜀至京之郊。2周制:后稷为太祖,庙百世不迁,左为文世室,右为武世室,居三昭三穆之上,共为九庙。《史记》:勾践身称为臣,妻称为妾。3《诗叔于田》章:“叔在薮,火烈具举。”前汉长沙定王以猎纵火坐罪。此火猎所自出也。

4《卢思道集》:“抵掌扬眉,高视阔步。”

5《左传》:“凡诸侯有四夷之事,则献捷于王。”又:“击之必大捷

焉。”《唐书》:思明来援庆绪,光弼拒战尤力。思明即伪位,纵兵河南,光弼代子仪为朔方节度、天下兵马副元帅,与思明战中潭西,大破之。又收怀州,擒安太清,献俘太庙。

异王册崇勋1,小敌信所怯2。拥兵镇汴河3,千里初妥贴4。青蝇纷营营5,风雨秋一叶。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6。(此伤其封王未久,忧谗以卒也。光弼出镇临淮,在肃宗之末;其封临淮郡王,在代宗初年,越二岁,而竟忧愤陨身矣。怯小敌,虽指北邙之败,亦见其勇于大敌也。青蝇,指中官之谗。秋一叶,李薨在七月也。当日畏祸,不敢入朝,内省惭恨,故临死而泪犹在睫。)

1《汉书》赞: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旧书》:宝应元年五月,光弼进封临淮郡王。杜笃诔吴汉:“勋业既崇。”

2《光武纪》:刘将军生平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3《通鉴》:上元二年五月,复以光弼为河南副元帅,统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

4王逸《楚辞序》:“事不妥贴。”张逊《上隋文帝表》:“幅员暂宁,千里妥贴。”5《诗》:“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6唐书》:北邙之败,鱼朝恩羞其策谬,深忌光弼,程元振尤嫉之。及来瑱为元振谗死,光弼愈恐。吐蕃寇京师,代宗诏入援,光弼畏祸,迁延不敢行。广德二年七月,薨于徐州,年五十七,赠太保,谥武穆。【朱注】《谭宾录》:光弼惧朝恩之害,不敢入朝。田神功等不受其制,愧耻成疾,薨。《淮南子》:“一叶落而知秋。”王浚表:“内省渐惧。”张率诗,“独向长夜泪承睫。”桓谭《新论》:孟尝君喟然叹息,泪下承睫。大屋去高栋1,长城扫遗堞2。平生白羽扇3,零落蛟龙匣4。雅望与英姿5,凄怆槐里接6。三军晦光彩7,烈士痛稠叠8。(此志其身殁之后,人心追悼也。去栋扫堞,朝无倚毗。槐里相接,死犹近君。烈士增痛,同怀忠愤也。初,光弼至河阳,壁垒旌旗,精彩皆变,今则光彩已晦矣。当时朔方军士,乐郭之宽,畏李之严,今则稠叠悲痛矣。此皆实事也。)

1去高栋,即梁木其坏意。《史记孟轲传》:高门大屋。朱超诗:“高栋响行雷。”2《宋书》:檀道济被收,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沈佺期诗:“遗堞尚云屯,堞城上箭垛。”

3裴启《语林》:诸葛武侯以白羽扇指麾三军。《杜臆》:羽扇零落,惜不尽其用也。4《西京杂记》,汉帝及诸王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为铠甲,连以金缕,皆镂为蛟龙、鸷凤,龟麟之象,世谓蛟龙玉匣。【朱注】《霍光传》:赐壁珠玑玉衣,梓宫。则人巨亦可称蛟龙匣也。

5《世说》:崔琰代操见匈奴使。曰,“魏主何如?”使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后汉二十八将论》:“英姿茂绩,委而不用。”

6曹植诗,“凄怆内伤心。”《长安志》:槐里故城,即犬戎城,在兴平县东南一十里。【钱笺】《神道碑》:窆公于富平县先茔之东,铭曰:渭水川上,檀山路旁。檀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本非槐里,昔汉武帝葬槐里之茂陵。卫青、霍去病墓,去茂陵不三里。光弼葬在冯翊,犹卫霍之接近槐里,故曰“恻怆槐里接”。朱注云:《旧书》本传:光弼葬于三原,诏百官袒送延平门外。碑又云:窆于富平县考三原,与富平接壤,在京师东北。槐里,则《汉志》属右扶风,非光弼葬地也。《唐书》:高祖献陵在三原,中宗定陵在富平,故以槐里比之。旧注直云光弼葬槐里,则失实矣。7《西京杂记》:开匣拔鞘,光彩射人。曹植诗:“光彩晔若神。”

8曹操乐府:“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直笔在史臣1,将来洗筐箧2。吾思哭孤冢,南纪阻归楫。扶颠永萧条3,

未济失利涉4。疲茶竟何人5?洒泪巴东峡6。(末为司徒表心,而深致哀思也。李公扶帝业,奏大捷,此功烈之昭著天壤者。若其死泪承睫,而烈士痛心,将来直笔史臣必能为之洗雪。特恨身滞峡中,不能临冢悲哭,为可叹耳。此章五段,各八句分截。)

1《晋纪总论》:长虞数直笔而不能纠。庾信诗:“唯当一史臣。”

2《史记甘茂传》:文侯示之谤书一箧。《杜臆》:筐箧,似用乐羊谤书盈箧事。《贾谊传》:“俗吏所务,在于刀笔筐箧。”

3汉章帝《赐东平王书》:可以持危扶颠。4《易》:“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又:“利涉大川。”5《庄子》:“茶然疲役而不知所归。”6曹植诗:“洒泪满祎抱。”刘克庄曰:此诗“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语极悲壮。又云:“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其形容临淮忧谗畏议,不敢入朝之意,独见分晓。今按:当时李、郭,功存社稷,而被谗中官。子仪闻命即赴,不顾其身,终以至诚感物;光弼怵于祸患,畏缩不行,竞至悔恨而亡。诗云“直笔在史臣”,此微显阐幽,欲为纯臣表心也,一语有关大节。《唐书》本传:史官力为暴白。皆公诗有以发之矣。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卢注】哀仆射者,哀其功名未尽展而卒也。《新书》:武,字季鹰,华州华阴人,挺之之子。

郑公瑚琏器1,华岳金天晶2。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3。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4。开口取将相5,小心事友生6。阅书百氏尽7,落笔四座惊8。历职匪父任9,嫉邪尝力争10。(首叙生质才品。上六,言令器夙成。七八,言意度过人。九十,言文学出众。匪父任,见不藉门荫。尝力争,能不负言责。)

1任昉序:希世之儁民,瑚琏之弘器。2《后汉杨赐传》:华岳所挺,九德纯备。《思玄赋》:“顾金天而叹息,吾欲往乎西嬉。”玄宗先天二年,封华岳神为金天王。华岳,即西安府太华山,上有少吴金天氏,后世以为西方司秋之神。【邵注】此言其钟山岳之精秀。《说文》:“晶,精光也。”

3蔡琰《与周俊书》:吴平圣王之老成,明时之儁乂。4《诗注》:“岐嶷,峻茂之状。”《晋书江统传》:嶷然稀言江应元。大贤,指严挺之。【赵注】《新史》挺之传:姿质轩秀。《旧史》武传云:神气儁爽,故有“复见秀骨”之句。周颖文《祭梁鸿文》:“秀骨风霜。”

5《史记魏公子传》:公子诚一开口。刘向疏:据将相之位。6《杜臆》:观“小心事友生”句,知武无欲杀公事。《霍光传》:“小心谨慎。”《诗》:“矧伊人兮,不求友生。”

7魏文帝《与吴质书》:“妙思六经,逍遥百氏。”8孔融诗:“高谈满四座。”9《后汉陈蕃传》:前后历职,无他异能。《前汉汲黯传》以父任为太子洗马。孟康注:大臣任举其子弟。《旧书》:武弱冠以门荫策名,哥舒翰奏充判官,迁殿中侍御史。

10汉赵壹著《嫉邪赋》。《后汉公孙述传》不可力争。汉仪尚整肃1,胡骑忽纵横2。飞传自河陇3,逢人问公卿。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4。受辞剑阁道,谒帝萧关城5。寂寞云台仗6,飘飖沙塞旌7。江山少使者8,笳鼓凝皇情9。(此记扈从两宫之事。河陇无恙,故见飞传而同信。明皇幸蜀,故追乘舆而悲涕。受辞,承命上皇。谒帝,趋赴灵武。寂寞江山,剑阁音阻。塞旌茄鼓,萧关起事也。)

1《新书》:武从玄宗入蜀,擢谏议大夫。至德初,赴肃宗行在,房琯荐为给事中。《光武纪》: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2《汉书》:盗贼纵横。

3卢照邻诗:“拂曙驱飞传。”飞传,急递也。河陇,河西、陇右也。4《通鉴》:天宝十五载秋七月,太子至平凉,杜鸿渐、魏少游等迎至灵武,谋发河陇劲骑,南向以定中原。雪涕,谓拭泪。《列子》:景公雪涕而顾晏子。《吴越春秋》:长吟悲鸣。

5《前汉终军传》:受辞造命。【邵注】剑阁,在今四川保宁府。萧关城,在今陕西平凉府镇原县。颜延之诗:“谒帝苍山蹊。”

6张载《叙行赋》:“嗟寂寞而愁予。”庾信《哀江南赋》:”犹有云

台之仗。”《魏志注》:《魏氏春秋》:帝下云台铠仗授兵。

7曹植诗:“飘飖周八极。”丘迟《与陈伯之书》:“倔强沙塞之间。”8陶潜诗:“形迹滞江山。”9《世说》:桓玄西下,笳鼓并作。颜延之诗:“皇情爱眷眷。”又:“途穷凝圣情。”杨慎曰:《诗》“肤如凝脂”,颜延之诗“空城凝寒云”,俱音去声。

壮士血相视1,忠臣气不平2。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3。感激动四极..

4,联翩收二京。5西郊牛酒再6,原庙丹青明7。(此述其协赞恢复。血相视,战伤者众。气不平,敌忾者多。论贞观,治仿太宗。发岐阳,师出凤翔。感激,人戮力。联翩,频奏捷。牛酒,迎官军。丹青,修祖庙也。)1《吴越春秋》:椒丘.曰:“此天下壮士。”《别赋》:“刎血相视。”2《忠经》:君德圣明,忠臣以荣。《孙宝传》:心内不平。3《易》:“六爻发挥。”4《荀子》:施及四极。5《曹植诗》:“联翩历五山。”唐太宗诏:“二京之盛,其来自昔。”6《易》:“自我西郊。”《韩信传》:广武君曰:“当今之计,不如

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酒日至,壶浆塞陌。”7《汉书》:“叔孙通请立原庙。”注:“原,重也。先有庙,今更立之。”《晋阳秋》:武帝改营太庙,填以丹青,缀以珠玉。

匡汲俄宠辱1,卫霍竟哀荣2。四登会府地3,三掌华阳兵4。京兆空柳色5,尚书无履声6。群乌自朝夕7,白马休横行8。(此叙其历任始终。俄宠辱,除罢不常。竟哀荣,存殁可慨。四登府,屡居京尹。三掌兵,频授节度。空柳色,京尹身殂。无履声,尚书迹沓。乌自朝夕,中丞虚位。白马休行,谏净不闻矣。【朱注】武初为京兆少尹,再为京兆尹,两镇剑南,皆兼成都尹,故曰“四登会府地”。初以御史中丞出为东川节度使,后又两充剑南节度使,故曰“三掌华阳兵”。)

1《新书》:已收长安,武拜京兆少尹。坐琯事,贬巴州刺史。久之,迁东川节度使。上皇合剑南为一道,擢武成都尹、剑南节度使。还京,拜京兆尹,为二圣山陵桥道使,封郑国公,迁黄门侍郎。与元载厚相结,求宰相不遂,复节度剑南,破吐蕃七万众于当狗城,遂收盐川,加检校吏部尚书。《匡衡传》:建昭三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后有司奏衡专地盗土,竟坐免。《汲黯传》:召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为东海太守。《老子》:“宠辱苦惊。”

2《卫青传》: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后尚平阳公主,与主合葬,起冢象庐山云。《霍去病传》:以功封骠骑将军,秩与大将军等。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傅亮表:“荣哀既备,宠灵已忝。”

3《通鉴注》:唐时巡属诸州,以节度使为大府,亦谓之会府。

4《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

5《汉张敞传》:敞为京兆尹时,罢朝会,走马章台街。唐人诗有“章台柳”。

6汉哀帝时,尚书郑崇,常曳革履谏净。帝曰:“我识郑尚书履。”

7《朱博传》: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集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

8后汉张湛为光禄大夫,常乘白马。光武每有异政,辄曰:“白马生且复谏矣。”《上林赋》:“扈从横行。”按:朱注引侯景乘白马渡江为证,谓蜀中寇息也。但下文自有“四郊失壁垒”句,不应预侵。诸葛蜀人爱1,文翁儒化成2。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3。记室得何逊..

4,韬钤延子荆5。四郊失壁垒6,虚馆开逢迎7。堂上指图画8,军中吹玉笙.. 9。岂无成都酒10,忧国只细倾(11)。时观锦水钓(12),问俗终相并(13)。(此因治蜀有功,而追忆生前也。诸葛文翁,见功德在人。雪山轻重,言身系安危。何逊、孙楚,比参谋之士。失壁垒,边境肃清。开逢迎,贤士交集。指图画,险要熟知。吹玉笙,军政暇裕。酒只细倾,志在经国。观钓问俗,留心民瘼也。)1《蜀志诸葛亮传》:“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未足为过也。”

2文翁,注见前。3公三镇蜀中,故有去来之语。4《梁书》:何逊为建安王记室,王爱文学之士,日与游宴。5张说诗:“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注:太公兵法有《玄女六韬》及《玉钤篇》。《晋书》:孙楚,字子荆,参石苞骠骑军事。6《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随何说黥布:“深沟壁垒。”7《汉献帝纪》:公孙度虚馆候邴原。汉章帝诏:遣吏逢迎。

8公有《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诗。9刘孝威诗:“浮丘侍玉笙。”10萧子显诗:“朝酤成都酒,瞑数河间钱。”(11)《刘向传》:周堪,信有忧国之心。细倾,与豪饮相反。(12)观钓,谓武过草堂,公酬诗云:“幽栖真钓锦江鱼。”(13)《吴志》:陟璆使汉,入国而问俗。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1以兹报主愿,庶获裨世程。2炯炯一心在3,沉沉二竖婴4。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5。飞旐出江汉6,孤舟转荆衡7。虚横马融笛8,怅望龙骧茔9。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10。(此为筹边未竟,而痛伤死后也。蜀近吐蕃,民苦馈饷,故灭戎盈粟,为当时大经画。惜其早世,而心未遂耳。丧返华阴,路经江、汉、荆、衡也。虚笛,知音已亡。望茔,孤坟远隔,老宾客,向为幕僚。愧簪缨,感其荐拨。此章前两段各十二句,中两段各八句,后两段各十四句。)

1《前汉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

2《贾谊传》:“可以为万世法程。”

3《寡妇赋》:“目炯炯而不寐。”《商书》:“永肩一心。”

4庾信诗:“幽翳沉沉。”《左传》:晋侯獳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盲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晋孙和《荐范粲表》:久婴疾病。皇甫谧疏:久婴笃疾。陆机诗:世网婴吾身。《正字通》:

婴,系也,萦也。

5颜渊三十二岁,贾谊三十三岁,故举以相方。《记》:短折曰不禄。《左传》:荀息曰:“继之以忠贞。”《唐书》:永泰元年四月,武卒,时年四十,赠尚书左仆射。6潘岳《寡妇赋》:“飞旐翩以启路。”注:“旐,丧车之旌。7庾信《竹杖赋》:“是乃江汉英灵,荆衡杞梓。”8汉马融精旐术数,性好音律,尤耽于笛,及卒,客有吊者,诣灵横笛。9《晋王浚传》:武帝因谣言,拜浚为龙骧将军,伐吴。太康六年卒,葬柏谷山。大营茔域,葬垣周四十五里。

10谢脁诗:“怃然愧簪缨。”考严武生平所为多不法,其在蜀中,用度无艺,峻掊亟敛,闾里为之一空。唯破吐蕃,收盐川,为当时第一功。祷云公来雪山童,公去雪山轻,诚实录也。至比之为诸葛、文翁,不免誉浮其实。噫,唐世人物,如严武者何可胜数,而后人至今传述,公之有功于武多矣。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杜臆》:汝阳被宠善终,本无可哀,直以下交情厚,伤旧而赋也。【鹤注】汝阳王薨,在天室九载。

汝阳让帝子1,眉宇真天人2。虬髯似太宗3,色映塞外春4。往者开元中、主恩视遇频。出入独非时5,礼异见群臣。爱其谨洁极6,倍此骨肉亲7。(此叙品貌不群,及平时恩遇。《杜臆》:赞王用“谨洁极”三字,最得要领。)

1《唐书》:让皇帝宪,本名成器,睿宗立为皇太子,以玄宗有讨平韦氏功,恳让储位,封宁王,薨,谥让皇帝。

2《七发》:“阳气见于眉宇之间。”《魏略》:邯郸淳见曹植才辩,对其所知,叹为天人。

3《西阳杂俎》:太宗虬髯,常戏张弓挂矢。

4武陵王纪诗:“塞外无春色。”此翻用其语,乃极状器宇之温和也。5《楚元王传》:出入卧内,传语言。非时,即常常而见之意。6谨洁,言能谨身洁已。7《记》:骨肉之亲,无绝也。《羯鼓录》:汝阳秀出藩邸,玄宗特钟爱焉。又以其聪悟敏慧,妙达音旨,每出游幸,顷刻不舍。

从容听朝后1,或在风雪晨2。忽思格猛兽3,苑囿腾清尘4。羽旗动若一5,万马肃駪駪6。诏王来射雁7,拜命已挺身8。(下三段,记当时射猎之事。此言明皇诏猎也。吴论:动若一,行列整。肃駪駪,号令严。)

1《书》:“从容以和。”《淮南子》:“古者天子听朝,公卿正谏。”

2江淹诗:“幸及风雪霁。”3《汉书武五子传》:厉王膂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又,江都王力格猛兽。4《淮南子》:“射沼滨之高鸟,逐苑囿之走兽。”相如《谏猎书》:“犯属车之清尘。”

5洙曰:《三礼图》:全羽为旞,析羽为旌,所谓汪旄于旗竿首也。《高唐赋》:“驾驷马,建羽旗。”

6《诗》:“駪駪征夫。”《诗注》:“駪駪,众多疾行之貌。”

7《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

8《左传》:拜命之辱。”《前汉刘屈氂传》:屈氂挺身逃。挺身,

奋身而起也。

箭出飞鞚内1,上又回翠麟2。翻然紫塞翮3,下佛明月轮4,从人虽获多5,天笑不为新6。王每中一物,手自与金银。(此言汝阳陪猎也。出飞鞚,王飞马以射。回翠麟,帝回马而视。紫塞之雁,应手而落,故下拂弓傍。)

1鲍照诗:“飞鞚越平陆。”鞚,马勒也。2翠麟,良马也。扬雄《河东赋》:“乘翠龙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峣崤。”3崔豹《古今注》: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故云紫塞。《芜城赋》:“紫塞雁门。”4庾信诗:“明月动弓梢。”

5《长杨赋序》: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令从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

6隋辛德源诗:“云衔天笑明。”袖中谏猎书1,扣马久上陈2。竟无衔橛虞3,圣聪矧多仁。官免供给费,水有在藻鳞4。匪惟帝老大,皆是王忠勤5。(此言王能谏猎也。圣聪,谓听谏。多仁,谓民得休而物不伤。此皆王之忠勤所格,非帝老而倦游也。赵曰:水有藻鳞,非特不猎,抑且不渔矣。谨洁,以行己言。忠勤,以事君言。)

1江淹诗:“袖中有短书。”2《通鉴》:秦王苻坚如邺,猎于西山,旬余忘返,伶人王洛叩马而谏。3相如《谏猎书》:“清道而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注:“橛,车之钩心也。马衔或断,钩心或出,则致倾败以伤人。”4《诗》:“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小序》曰:.. “《鱼藻》,刺幽王也,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京,将不能以自乐,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

5《后汉刘翊传》:“诏书嘉其忠勤。”

晚年务置醴1,门引申白宾2。道大容无能3,永怀侍芳茵4。好学尚贞烈5,义形必沾巾6。挥翰绮绣扬7,篇什若有神8。(此记其虚怀善学。上文专言射猎事,故此又概举其生平。置醴,接今人。义形,慕古人。挥翰,工书法。篇什,长诗作也。)

1《汉书》:楚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设醴。

2张正见诗:“邹严恒接武,申白日相趋。”【朱注】《旧唐书》:璡与贺知章、褚廷诲等善,为诗酒之交。3道大,出《老子》。《吕氏春秋》:无智无能。4晋傅亮表:“感旧永怀。”崔日知诗:“窗前窥石镜,河畔蹈芳茵。”5《世说》:羊忱性甚贞烈。6《公羊传》:仇牧义形于色。曹植诗:“歔欷涕沾巾。”7沈佺期诗:“挥翰初难拟。”《北史文苑传序》:“雅言丽则之奇,绮合绣联之美。”8钟嵘《诗品》:“于时篇什,理过其辞。”孔融《荐祢衡表》:“升堂睹奥,思若有神。”川广不可泝1,墓久狐免邻2。宛彼汉中郡3,文雅见天伦4。何以慰我悲,泛舟俱远津5。温温昔风味6,少壮已书绅7。旧游易磨灭8,衰谢增酸辛。(未因汝阳而及汉中,乃抚今恩昔之感。俱远津,公在夔州,汉中在归州也。昔风味,忆从前。易磨灭,虑将来。此章首尾各十句,中间皆八句分段。)

1鲍照诗:“川广每多惧。”2桓谭《新论》: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曰:“臣窃悲千秋万岁后,坟墓生荆棘,狐兔穴其中,樵儿牧竖踯躅而歌其上。”3汉中王瑀,汝阳王弟也。公昔与汉中王会于梓州。4曹植诗:“文雅纵横飞。”《榖梁传》:“兄弟,天伦也。”5干宝《晋论》:“泛舟三峡。”

6《诗》:”温温恭人。”晋刘遗民书:“企怀风味,镜心象迹。”

7江淹诗:感赠远书绅。8何承天诗:“愿言桑梓思旧游。”司马迁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纪。”前赠汝阳王,本排律也,故叙次庄严。此哀汝阳王,乃古诗也,故纪述错综。前拈夙德升为全诗之纲,于奇毛赐鹰,只一语轻点;此拈谨洁极为通篇之眼,将诏王射雁,用三段详叙。如《史记淮阴侯传》多入蒯通语,《司马相如传》备载文君事,皆以旁出见奇,方是善于写生者。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卢注】哀秘书者,哀其文章气节,遭谗而死,为可伤也。《唐书文苑传》:李邕,广陵江都人,少知名,在长安,李峤、张廷珪并荐邑词高行贞,堪为谏净官。张滑曰:李、苏、郑三人,皆书并荐邕词高行贞,堪为谏诤官。张溍曰:李、苏、郑三人,皆书地。

长啸宇宙间1,高才日陵替2。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3?(首叹才人凋谢。古人,概言。前辈,指李。)

1左思诗:“长啸激清风。”2刘峻《辩命论》:“高才而无贵仕。”《左传》:“上陵下替。”《抱朴子》:“陵替之端,所以多有。”3孔融书:“今之少年,喜谤前辈。”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1。声华当健笔2,洒落富清制3。风流散金石..

4,追琢山岳锐5。情穷造化理6,学贯天人际7。(忆昔一提,至竟掩宣尼袂,痛其抱才不遇也。此叙李公文字。根柢,谓学有本源。健笔足副声名,言书法,起下金石二句。制作恒多洒落,言文章,起下造化二句。散,谓刊布。追琢,谓鐫勒。穷造化,所见者精。贯天人,所包者大。)1陆倕《感知己赋》:“学穷书府,文究辞林。”《汉书邹阳传》:“蟠木根柢。”2刘峻书:“声华无寂。”庾信《字文顺集序》:“章表健笔。”3郭象《庄子序》:“洒落之功未加。”4《晋书乐广传》:“天下言风流者,以王乐为首称。”《吕氏春秋》:“功绩铭乎金石。”《秦始皇纪》:刻于金石,以为表经。《诗》:“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5山岳锐,状碑势之巍峨。郦炎诗:“功名重山岳。”6《庄子》:“造化之所始。”7《司马迁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1。各满深望还2,森然起凡例3。萧萧白杨路..

4,洞彻宝珠惠5。龙宫塔庙涌6,浩劫浮云卫7。宗儒俎豆事8,故吏去思计.. 9。眄睐已皆虚10,跋涉曾不泥(11)。向来映当时(12),岂独劝后世。(此述其声价之重。干谒满望,言有求必应。森然起例,谓碑文体制。白杨,墓道碑也。龙宫,寺观碑也。宗儒,学宫碑也。故吏,遗爱碑也。眄睐皆虚,前之看碑者已往;跋涉不泥,后之摩碑者复至,故下接云“映当时”而“劝后世”。若以眄睐跋涉为索文之人,于上干谒句为重复矣。赵曰:泉路昏暗,得邕之文,如明珠洞彻,故以为惠。塔庙之文,神灵呵护,虽亘经浩劫,而浮云常卫。)1谢灵运诗:“图牒复磨灭,碑版谁传闻。”碑乃石碑,版是金版。《东都赋》:“瞰四裔而抗稜。”2《史记》:陈余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

3杜预《左传序》:发凡以言例。4古诗:“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5《宣室志》:冯翊严生,家汉南岘山,得一珠,如弹丸。胡人曰:“此西国清水珠,至浊水,泠然洞彻矣。”《说苑》:宝珠不饰。

6仙传:昆明池龙宫,有仙方三十六首。徐陵寺碑:“朝惊鹫岭,夜动龙宫。”《金刚经》:“如佛塔庙。”《洛阳伽蓝记》:永熙三年,永宁寺浮图为火所烧,有人从东莱来,云:见浮图于海中,光明照耀,俨然如新。此言塔庙如龙宫也。7《度人经》:惟有元始浩劫之家,部制我界,统成玄都也。浩劫,无穷之劫。8《史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刘向传》:仲舒学为儒宗。《论语》:“俎豆之事。”9《霍光传》:“问所亲故吏。”《何武传》:“生前无赫赫名,去后常令人思。”

10古诗:“眄睐以适意。”(11)《诗》:“大夫跋涉。”(12)沈约《谢灵运传论》:“标能擅美,独映当时。”丰屋珊瑚钩1,麒麟织成罽2。紫骝随剑几3,义取无虚岁4。分宅脱骖间5,感激怀未济6。众归赒给美7,摆落多藏秽8。(此述其好施之情。珊钩麟罽、骝马剑几,皆富家馈以求文者。人多感激,而心如未济,见其急于为人。众美赒给,而志厌多藏,见其胸怀高旷。)

1《易》:“丰其屋,天际翔也。”《晋书》:“今之百姓,竟丰其屋。”萧诠诗:“珠帘半上珊瑚钧。”

2《天中记》:汉武帝时,日本国贡麒麟锦,金花眩人眼目。《汉书注》:罽,织毛若今毼及氍毹之类。以织成罽,对珊瑚钧。织成,乃

独步四十年1,风听九皋唳2。呜呼江夏姿3,竟掩宣尼袂4。(此伤其遭逢不偶。独步,名振文坛。风听,声彻帝庭。宣尼掩袂,道穷可悯矣。此句结前起后。)

1曹植诗:“仲宣独步于汉南。”2《诗》:“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唐书》:玄宗东封回,邕献词赋,称旨,后因上计偕,中使临索其文。故以九皋鹤唳比之。3《汉书》:“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世系表》:后汉会稽太守高阳侯,徙居江夏,遂为江夏李氏。其后元哲徒居广陵,元哲主善,善生邕。故题曰“江夏李公”,诗又云“江夏姿”也。

4《公羊传》:西狩获麟,孔子反袂拭面,涕泣沾袍。刘琨诗:“宣尼悲获麟。”

往者武后朝,引用多宠嬖1。否臧太常议2,面折二张势3。衰俗凛生风..

4,排荡秋旻霁5。忠贞负冤恨6,宫阙深旒缀7。(往者再提,至“易力何深哜”,痛其直节受枉也。此记其立朝风节。【周注】当时振颓俗、霁天颜,其忠贞若此。而为小人所陷,亦以天子深居九重,耳目易于壅蔽耳。)1《左传》:“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

2《西京赋》:“弹射臧否。”《搜神记》:“乞陛下圣造,亲试否臧。”《旧书韦巨源传》:太常博士李处直,议巨源谥曰昭。邕再驳之,文士推重。

3《史记》:绛侯谓王陵:“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唐书》:邕拜左拾遗。中丞宋璟劾张昌宗兄弟反状,武后不应。邕在阶下大言曰:“璟所陈,社稷大计,陛下当听。”后色解,即可璟奏。

4《淮南子》:“衰世之俗,以其智巧诈伪。”《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傅玄传》:“玄除郎中,贵游慑服,台阁生风。”

5【邵注】秋旻雾,美其皎洁也。《尔雅》:“秋日旻天。”

6《左传》:荀息曰,“臣竭其股肱之力,继之以忠贞。”

7《前汉五行志》:君若缀旒,不得举手。应劭曰:旒,旌旗之旄,随风动摇也。或曰:旒黈所以蔽耳目,言朝廷之聪明蔽塞。

放逐早联翩1,低垂困炎病2。日斜鵩鸟入3,魂断苍梧帝4。荣枯走不暇5,星驾无安税6。几分汉庭竹7,夙拥文侯篲8。终悲洛阳狱9,事近小臣毙10。祸阶初负谤(11),易力何深哜(12)。(此记其被谪致死。联翩,屡谪贬。炎厉,瘴热地。邕贬多在南方,故用长沙苍梧事。赵曰:荣枯无常,故奔走不暇,而无税驾之处。【卢注】历任迭为刺史,故云几分竹。所在必亲贤士,故云夙拥篲。【周甸注】邕名位不为卑贱,而其死也,竟与小臣无异,旦其祸起负谤,非有实事,挤之亦易为力,何必深噬至此乎。)

1《史记》:屈原放逐,著《离骚》。

2司马相如赋:“黼帐低垂。”宋之问诗:“自可乘炎病。”3《鵩鸟赋》:“庚子日斜,鵩集予舍。”4宋之问诗:“百越去魂断。”吴均诗:“依依望九疑,欲谒苍梧帝。”5《魏都赋》:“英辩荣枯。”6《诗》:“星言夙驾。”《史记,李斯传》:“吾未知所税驾也。”注:“税驾,犹言解驾。”《唐书》:邕累贬雷州司户、崖州舍城丞,又贬钦州遵化尉。7《汉书》:文帝三年,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字文逌《庾信集序》:“寄深分竹。”

8阮籍奏记:子夏处西河之上,而文侯拥篲。《旧唐书》:邕为陈州刺史,历括、淄、滑三州刺史,天宝初,为汲郡北海太守。上计京师,皆以邕重义爱士,古信陵之流。9《后汉蔡邕传》:邕上书自陈下洛阳狱,诏减死一等,与家属钳髠,徙朔方。10《左传》:“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11)《周语》:“其无乃阶祸乎。”《贾谊传》:“适足以负谤于天下耳。”(12)《前汉书》:“摧枯朽者易为力。”宋玉《小言赋》:“会九族而同哜。”伊昔临淄亭1,酒酣托末契2。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3。(伊昔三提,至“鲲鹏喷迢递”,追溯交情始末也。此言其投契甚久。公与邕初遇于东都,所云“李邕求识面”也。再遇于临淄亭,有《陪宴历下亭》诗。公为后辈,故云未契。久叙阔恩,故日阴改移也。)

1谢灵运诗:“伊昔家临淄。”临淄亭,在今山东济南府。2左思诗:“酒酣气益震。”《尚书孔传》:“乐酒曰酣。”陆机《叹

逝赋》:“托末契于后生。”

3潘岳《杨仲武诔》:“日仄景西,望子朝阴。”《广雅》:“砌,也。”《西都赋》:“玄墀扣砌。”,音启。扣,音口。

论文到崔苏1,指尽流水逝2。近伏盈川雄,未甘特进丽3。是非张相国..

4,相扼一危脆5。争名古岂然6,关键欻不闭7。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翳8。慷慨嗣真作9,咨嗟玉山桂10。钟律俨高悬(11),鲲鲸喷迢.. (12)。(此记其评论诗文。论文以下,慨论当世之文;例及以下,专论一家之诗。崔、苏、杨、李,同时丈名最著。屈指而到崔、苏,凡已逝者皆如流水矣。于杨炯则服其雄,于李娇则嫌其丽,此笃论也。独于张相国,不无是非之隙,遂至相扼而几危,亦由邕之不能忘名而善闭耳。例及,因类而及也。旷怀一句,此邕通论审言之诗。咨嗟三句,又特美所和嗣真一作。【赵注】山桂,比词之秀拔。钟律、比声之和雅。鲲鲸,比势之强壮。)1【钱笺】崔苏,崔融、苏味道也。《唐书》:融为方华婉,当时未有辈者。味道,九岁能属词,与李峤俱以文翰显。《朝野佥载》: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故公诗称之。

2指尽,屈指数尽也。刘桢诗,“逝者如流水。”3《唐书杨炯传》:炯为梓州司法参军,迁盈川令卒。《李峤传》:神龙三年,封赵国公,加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峤富才思,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张说云:杨盈川文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李峤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4《庄子》,“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张说传》:玄宗诛萧至忠,召说为中书令,封燕国公。东封还,为尚书左丞相。《旧书》:邕素轻张说,说甚恶之。

5《史记》:“两贤岂相扼哉。”梁简文书:“危脆之质,有险蜉蚍。”庾信《崔说碑》,“百龄危脆。”6《国策》:张仪曰:“争名者于朝。”魏文帝《典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7《老子》:“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注:“横木为关,竖木为楗。”石崇《思归引》:“欻复见牵羁。”

8鲍照诗:“安知旷士怀。”9《汉高帝纪》:“慷慨伤怀。”【朱注】公祖审言集,有《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非指历下倡和之作。千家本载公自注云“甫有和李太守诗”,此伪托者,善本俱无。

10《世说》:范宣看毕咨嗟。《普书》:郄诜对武帝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技,昆山片王。”

(11)《史记》:钟律调自上古。顾野王《虎丘山亭序》:“成文畅于钟律。”《景福殿赋》:“华钟杌其高悬。”(12)王嘉《拾遗记》:“鲲鱼千尺如鲸。”《吴都赋》:“旷瞻迢递。”注:“迢递,远貌。”坡陀青州血1,芜没汶阳瘗2。哀赠竞萧条3,恩波延揭厉4。子孙存如线5,旧客舟凝滞6。君臣尚论兵7,将帅接燕蓟8。朗咏六公篇9,忧来豁蒙蔽10。(未伤其身后荒凉,抚时而增叹也。血渍青州,骨藁汶阳,其哀赠恩

典,尚待将来之揭厉。今子孙微弱,旧交远游,亦谁为谋其昭雪乎?最可伤者,国有外侮,而朝无直臣,今日之痛李公,犹李公之惜六公也。结语无任悲怆。揭厉,谓高揭而扬厉。论兵、以吐蕃屡侵。将帅,指河北降将。通论此章,是五段文字。细分之,则四句者三段,八句者三段,十四句者两段,十句十二句者各一段,十段之中,多寡仍相遥应。)

1司马相如《哀二世赋》:“登陂陀之长坂。”2任昉墓铭:“芜没郑乡,寂寥杨冢。”《唐书》:武德二年,北海郡置汶阳县。《旧书》:天宝五载,左骁卫兵曹参军柳勣有罪下狱,邕尝遗勣马,吉温使引邕尝以休咎相语,阴赂遗。宰相李林甫素忌邕,因传以罪。诏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奭就郡杖杀之,年七十。客葬于此。3《唐书》:代宗时,赠邕秘书监。

4丘迟诗:“肃穆恩波被。”《剧秦美新论》:“侯卫厉揭。”周甸引《诗》深厉浅揭以解揭厉,未合,今从朱注。5《越绝书》:“中国不绝如线。”

6旧客,公自谓。《左传调》:禁旧客,勿出于富。”《别赋》:“舟凝于水滨。”7《吴越春秋》:孙子与吴王论兵。

8《后汉吴汉传》:往来燕蓟之间。

9《天台赋》:“朗咏长川。”原注:“公有张、桓等五王洎狄相《六公》诗。”【朱注】五王: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袁恕己。狄相,则仁杰也。赵明诚《金石录》:唐《六公诗》,李邕撰,胡履灵书。初读《八哀》诗,恨不见其诗。晚得石本,其文词高古,真一代佳作也。六公者,五王各为一章,狄丞相别为一章。【钱笺】董逌《书跋》:李北海《六公咏》,今《太和集》中虽有诗而无其姓名。予见荆州《六公咏》石刻,文既不刓,诗尤奇伟,豪气激发,如见断鳌立极,时宜老杜有云。序言邕为荆州,今新旧书皆不书。

10《抱朴子》:训诲所以移蒙蔽。

王嗣奭曰:李才名甚盛,而其死甚惨,公痛之极,故云“竟掩宣尼袂”,又云“魂断苍梧帝”,又曰“事近小臣毙”,末又曰“坡陀青州血”,不觉言之复也。叶石林以为累句,论诗则是,而非所以论子美。其起语豪宕,亦兼自寓。

各章以序事成文,部署森严,纯似班史。唯此章,感慨激昂,排荡变化,直追龙门之笔。细按其前后段落,又未尝不脉络整齐也。

郝敬曰:李江夏之文藻,郑司户之博综,必有少陵之隽能曲尽其妙。

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卢注】哀秘书者,哀其忠孝文章,始终遇蹇,为可惜也。《唐书》:苏源明,京兆武功人。

武功少也孤1,徒步客徐兗。读书东岳中,十载考坟典2。时下莱芜郭3,忍饥浮云巘4。负米晚为身5,每食脸必泫6。夜字照薪7,垢衣生碧藓.. 8。庶以勤苦志9,报兹劬劳愿10。(此叙其少而好学。忍饥垢衣,贫能苦志。脸必泫,伤亲殁。报劬劳,念亲恩,俱应少孤。)

1《唐书》:源明,初名预,少孤,寓居徐、兗。

2孔安国《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又曰:“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3《旧书》:莱芜,汉县,后废。长安四年,于废赢县置莱芜县,属兗州。

4薛君章句云:“朝饥最难忍。”《诗》:“陆则在。”,山顶也。5《家语》:子路为亲负米百里之外。6《楚辞》:“横垂涕兮泫流。”

7侯瑾,家贫佣赁,暮辄烧柴薪以读。又,《晋中兴书》:范汪,家贫好学,燃薪写书,既毕,诵读亦竟。8碧藓,犹今人言衣服徴斑。9《韩诗外传》:子路曰:“不能勤苦,焉得行此。”10《诗》:“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学蔚醇儒姿1,文包旧史善2。洒落辞幽人3,归来潜京辇4。射君东堂策5,宗匠集精选6。制可题未干7,乙科已大阐8。文章日自负9,掾吏亦累践。晨趋阊阖内10,足踏宿昔趼(11)。(此叙其壮而出仕。蔚醇儒,其学不杂。包旧史,其文甚博。京辇,辇毂之下。东堂,试策之地。宗匠,指衡文者。掾吏屡践,自卑官屡迁也。足蹈昔趼,依然徒步而入也。)

1《易》:“其文蔚也。”蔚,文深貌。《汉书》:贾山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

2杜预《左传序》:“旧史遗文,略不尽举。”3《易》:“幽人贞吉。”4袁绍书:“公族子弟,生长京辇。”吴薛莹诗:“迁入京辇,遂升枢机。”5山谦之《丹阳记》:太极殿,周路寝也。东西堂,魏制,周小寝也。《晋书》:挚虞举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6袁宏《三国名臣赞序》:“莫不宗匠陶钧。”惠远诗:“时无悟宗匠,谁将握玄契。”7蔡邕《独断》:“群臣有所奏请,尚书令奏下之,有制诏,天子答之曰:可。”8《儒林传》:房凤,字子元,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唐书》:诸进士试时务策五条,帖一大经。经策全得,为甲第;策得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

9又云:源明工文词,有名天宝间。及进士第,更试集贤院,累迁太子谕德。10《大人赋》:“排阊阖而入帝宫。”韦昭注:“阊阖,天门也。”天上有阊阖殿,故人间帝殿亦名阊阖。(11)《庄子》:“百舍重趼。”《增韵》:“足胝曰趼。”

一麾出守还1,黄屋朔风卷。不暇陪八骏2,虏庭悲所遣3。平生满樽酒,断此朋知展4。忧愤病二秋,有恨石可转5。肃宗复社稷,得无顺逆辨6。范晔顾其儿7,李斯忆黄犬8。秘书茂松色9,再扈祠坛.. 10。(此叙其陷贼不污。黄屋风卷,上皇幸蜀矣,源明失于陪从,致为贼驱遣而悲愤也。朋知断,故情不展。石可转,见心不变。吴论:肃宗复位,顺逆既辨,一时受伪命者悉加刑戮,如范晔有顾儿之痛,李斯含黄犬之悲,而秘书独寒松不改,得与郊祀盛典。)

1颜延之《咏阮咸》诗:“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2《唐书》:源明出为东平太守,召远为国子司业。禄山陷京师,以病不受伪署。八骏,用周穆王巡游事。

3陈琳檄文:“并集虏庭。”4谢灵运诗:“再与朋知辞。”5《诗》:“我心匪石,不可转也。”6《三都赋序》:“既以著逆顺,且以为鉴戒。”7《宋书》:范晔临刑,其子霭取地土及果皮掷晔,晔问曰:”汝嗔我耶?”霭曰:“今日何缘嗔!但父子同死,不能不悲。”

8《史记》:二世具李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

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9《世说》:张伯威,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

10《唐书》:肃宗复两京,擢源明考功郎中、知制诰,后为秘书少监,

卒。扈祠,扈从祠祭也。《书》:“为三坛同。”

前后百卷文1,枕藉皆禁脔2。篆刻扬雄流3,溟涨本末浅4。青荧芙蓉剑5,犀兕岂独剸6。反为后辈亵7,予实苦怀缅8。煌煌斋房芝9,事绝万手搴。垂之俟来者,正始征劝勉10。不要悬黄金(11),胡为投乳贙(12)?(此叙其文才直节,禁脔,比文之丰美。才大如扬雄,虽溟犹为浅末。锋利如宝剑,虽犀兕亦可剸截。有文如此,而人乃亵视,公所以怀思而叹息也。当时斋房渎祀,苏能苦口力诤,于万手欲搴者,竟阻绝而不行,足为将来劝勉矣。且其意不欲求取金印,何为触犯忌讳,如投乳贙乎?此皆发于忠爱之诚耳。)

1《唐书》:源明又有前集三十卷。

2隋辛德源,少有重名,累官考功郎中。刘逖荐之曰:“枕藉六经,渔猎百氏。”《谢混传》:元帝始镇建业,每得二豚,以为珍膳,项下一脔尤美,辄以荐帝,呼为禁脔。3《法言》:或问吾子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

4谢灵运诗:“溟涨无端倪。”《后汉书》:范升以为左氏浅末,不宜立。曹植《责躬表》:“词旨浅末,不足采览。”此“末浅”二字所出,若作“未浅”,则海深何待言乎?

5《羽猎赋》:“炫耀青荧。”青荧,剑有光泽貌。《越绝书宝剑篇》:“扬其华如芙蓉始出。”卢照邻诗:“相邀侠客芙蓉剑。”

6李尤《剑铭》:“陆剸犀兕,水截鲸鲵。”7《蔡邕传》:“后辈被遣。”8《文选注》:缅,思貌。9《汉书》:武帝大兴祠祀,元封中,斋房生芝而作歌。《通鉴》:乾元二年六月,上从玉玙请,立太乙坛于南郊之东,自汉武帝祠太乙,至唐复祠之。《旧唐书肃宗纪》:上元二年七月,延英殿御座梁上生玉芝,一茎三花,上制玉灵芝诗。

10《唐书》本传:肃宗时,禁中祷祀穷日夜,中官用事,给养繁靡。源明数陈政治得失。及思明陷洛阳,帝将亲征,上疏极谏,帝嘉其切直。子夏《诗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晋书卫玠传》: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李陵书:“来相劝勉。”

(11)《晋书周顗传》: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12)《尔雅》:贙有力。注:出西海大秦国,有养者,似狗,多力犷恶。《炙毂子》载《贙铭》曰:爰有犷兽,厥形似犬,饥则驯服,饱则反眼,出于西海,名之曰畎。

结交三十载1,吾与谁游衍2?荥阳复冥寞,罪罟已横罹3。呜呼子逝日,始泰则终蹇4。长安米万钱5,凋丧尽余喘。战伐何当解,归帆阻清沔6。尚缠漳水疾7,永负蒿里饯8。(未叹苏公身殁,不及哀奠也。荥阳罹罪而亡,武功凶年而卒,则游衍无人矣。始泰,遭遇中兴。终蹇,身殁荒岁。战伐,吐蕃未靖。清沔,归路所经。胡夏客曰:武功少孤忍饥,为官又以饥终,读此不禁三叹。此章,前后三段各十二句,中间二段各十四句。)

1任昉诗:“结欢三十载。”2《诗》:“及尔游衍。”《新史》:源明雅善郑虔、杜甫。3《诗》:“罪罟不收。”横罹,横罹法网也。刘孝威诗:“菱芒乍罥丝。”李善《选注》:“罥,结也。”

4泰蹇,用《易》卦名。5《汉高帝纪》:“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旧书》:广德二年,自秋及冬,斗米千文,一斛则万钱矣。苏、郑皆卒于是年,故他诗曰:“谷贵殁潜夫。”又曰:“凶问一年俱。”

6《山海经注》:汉水至江夏安陆县入江,即沔水。

7刘桢诗:“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8《杜臆》:蒿里饯,谓致奠也。《古今注》:蒿里,丧歌也。人死,精魂归于蒿里,使挽者歌以送之。蒿里,山名。【邵注】田横死,门人作挽歌二章,今分为二:薤露歌送王公大人蒿里歌,送士大夫庶人之丧。

《八哀》诗,苦心力索,未免人胜于天。就诸章而论,前五篇精悍苍古,后三首却繁密不疏,尚须分别而观。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卢注】哀荥阳者,哀其生不逢时,至被污贬死,为可悼也。郑虔,荥阳人。

鶏居至鲁门,不识钟鼓飨1。孔翠望赤霄2,愁思雕笼养3。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4。地崇士大夫5,况乃气精爽6。(首言其人品孤高,而兼得名位。上四比,下四赋。)

1《庄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触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悲忧,三日而死。江淹《拟古诗》:“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

2张华《鹪鹩赋序》:“孔雀翡翠,或陵赤霄之际,或托绝垠之外,然皆负矰婴缴,羽毛入贡。”3祢衡《鹦鹉赋》:“闭以雕笼,剪其翅羽。”4原注:“往者,公在疾,苏公颋位尊望重,素未相识,早爱才名,躬自抚问,临以忘年之契,远迩嘉之。”《后汉张奋传》:“众儒不达,议多驳异。”《蜀志注》:钟会,名公之子。5地崇,指著作郎。《后汉来歙传》:士大夫皆信重之。6《前汉五行志》:“心之精爽,是谓魂魄。”天然生知资1,学立游夏上2。神农或阙漏,黄石愧师长3。药纂西极名..

4,兵流指诸掌5。贯穿无遗恨6,苍蕞何技痒7。(此记其长于著述。生知多学,领下两段。神农,起药纂。黄石,起兵流。贯穿,谓闻见博。苍蕞,谓杂撰多。)1陈琳书:“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庾肩吾《书品》:钟,天然第一。生知,见《礼记》。2《后汉李固传》,“通游夏之艺,颜闵之仁。”

3神农著《本草》,黄石公授张良兵法,此言虔所著之书,古人不逮也。《楚辞桥颂》:“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4《上林赋》:“左苍梧,右西极。”

5《颜氏家训》:“吾见世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唐书》:

虔学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戈众寡,无不详审。尝为《天宝军防录》,言典事该。诸儒服其善著书。6《司马迁传赞》:“贯穿经传,驰骋古今。”《文赋》:“恒遗恨以终篇。”

7原注:“公著《荟蕞》等诸书之外,又撰《胡本草》七卷。”高元之《茶甘录》:荟,草多貌。蕞,小也。虔自谓:“著书虽多,皆碎小之事。”唐史目其书为“会稡”,亦承袭之误。《尔雅序》:会稡,稡音最,聚也。荟蕞与会稡,二说不同。赵次公云:当以公诗为正。《射雉赋》:“徒心烦而技懩。”徐爱注,“有技艺欲逞,曰技懩。”圭臬星经奥1,虫篆丹青广2。子云窥未遍3,方朔谐太枉4。神翰顾不一,体变钟兼两5。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6。昔献书画图,新诗亦俱往。沧洲动玉陛,寡鹤误一响7。三绝自御题8,四方尤所仰。(此称其才艺绝人。

圭臬,善地理。星经,识天文。虫篆,工书法。丹青,能绘画。【朱注】虔之学识,过于子云之博览;虔之谈论,胜于方朔之诙谐。顾野王,奇字皆通,有虔而顾不止一矣。钟爵、钟会,父子善书,有虔而钟可兼两矣。文传二句,见名重当时。献书以下,见才动人主。)

1陆倕《石阙铭》:“陈圭置臬。”【赵注】圭以测日景,臬以度广狭也。天官家,有甘石二氏星经。2鱼豢《魏略》:“邯郸淳善《苍》、《雅》虫篆。”傅咸赋:”图像于丹青。”3《扬雄传》: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见。4《东方朔赞》:“诙达多端,应谐似优。”《陈书顾野王传》:”

虫篆奇字,无所不能。”太枉,太迂曲也。5《宋书谢灵运传》:“体变曹王。”《金壶记》:钟繇,工三色书,

草隶八分最优。兼两,本《易系辞传》。6《南史》:刘穆之谓宋武帝曰:“公但纵笔为大字。”7《三辅黄图》:玉堂殿,阶陛皆玉为之。【朱注】玉陛之上,展其沧

州图画,而寡鹤误为发响,形容绘事之逼真也。张协诗:“寡鹤空悲鸣。”

8《唐书》:虔善图山水,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宋书》:谢瞻作喜弄诗,灵运写之,混咏之。王弘在坐,以为三绝。吕总云:虔书如风送云收,霞催月上。

嗜酒益疏放1,弹琴视天壤2。形骸实土木3,亲近惟几杖。未曾寄官曹..

4,突兀倚书幌。晚就芸香阁5,胡尘昏坱莽6。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7。老蒙台州掾,遐泛浙江桨。履穿四明雪8,饥拾楢溪橡9。(此叙其平生履历。疏放二句,动时之兴。土木二句,静中之致。未寄官曹,初设广文馆也;晚就芸阁,后为著作郎也。突兀,端坐之貌。坱莽,空旷之地。虔本心归王室,但二受伪命,无从洗涤,是以有台州之贬。履穿拾橡。贫困不能自给矣。)1《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太尉。”《世说》:袁尹疏放好酒。2《杜臆》:“弹琴视天壤”,写得疏放有神。壶子曰:吾示之以天壤,

见吾善者,机也。《国策》:鲁仲连曰:“名与天壤俱敝。”3《嵇康传》:“土木形骸,不自藻饰。”4《唐语林》云:“玄宗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虔闻命,不知广文曹

司何在,诉宰相,宰相曰:“上增国学,置广文馆以居贤者,令后世言广文博士自君始,不亦美乎?”虔乃就职。钱谦益曰:据广文馆于国子监增置,故云不知曹司何在。《新书》云:“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夏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非实录也。

5《陈子昂集》:祖敛仁,检校秘书郎,持三笔,终入芸香阁。《魏略》

“芸香,辟纸蠹,故藏书称芸台。6《上林赋》:“过于坱莽之野。”7《颜氏家训》:武烈太子,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抱朴

子》:“外物弃智,涤荡机变。”

8谢灵运《山居赋》注:天台四明相接连。四明,方石四面,自然开窗。《天台赋》:“济楢溪而直进。顾恺之《启蒙记》注曰:“之天台山,去天不远,路经楢溪,水深险清泠,前有平桥,路径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

涧,唯忘其身然后能济。”《寰宇记》:楢溪,在临海县东三十五里。四明在今宁波府,楢溪在今台州府,俱属浙东路。《庄子》: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考《史记》:东郭先生贫困,履行雪中,有上无下,足尽踏地,人皆笑之。

9《庄子》:“古者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又《徐无鬼》:“居山林,食芋粟。”芋栗,即橡栗也。《唐书》:虔迁著作郎。安禄山反,劫百官置东都,伪授虔水部郎中,因称风缓,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灵武。贼平,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后数年卒。

空闻紫芝歌1,不见杏坛丈2。天长眺东南3,秋色余魍魉4。别离惨至今,班白徒怀曩5。(此忆台州之别。紫芝歌,埋迹深山。杏坛丈,久离博士。东南魍魉,俱指台州。怀曩起下。)

1紫芝歌,用四皓事。2《庆子》:“孔子游乎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记》:“席间函丈。”3《老子》:“天长地久。”

4宋王微《咏赋》:“秋色阴兮白露商。”《天台赋》:“始经魍魉之涂。”5斑白,见《孟子》。卢谌诗:“借曰如昨,忽焉畴曩。”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剧谈王侯门1,野税林下鞅2。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3。(此忆长安之事。剧谈二句,言随决宴游。操纸二句,言醉后吟咏。)

1《扬雄传》:“口吃不能剧谈。”

2鲍照诗:“无由税归鞅。”邵注:税,止也。鞅,马颈组。3《易》:“惟其时物也。”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遐想管乐,远明风流。”

词场竟疏阔,平昔滥推奖。百年见存殁1,牢落吾安放2。萧条阮咸在3,出处同世网4。他日访江楼5,含凄述飘荡6。(此结出殁后哀思。疏阔,承台州,公不见郑也。推奖,承长安,郑尝奖公也。百年存殁,又总承二句。郑审在江陵,哀死而因念生,与前哀汝阳王同意。【张远注】此即昌黎所云思元宾而不见,见元宾之所友者而如见宾也。此章,起结三段各八句,中二段各十四句,后二段各六句。)

1颜延之诗:“存殁竟何人。”2蔡邕《瞽师赋》:“时牢落以失次。”《檀弓》:“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3原注:“著作与今秘监郑君审,篇翰齐价,谪江陵,故有阮咸江楼之句。”黄鹤曰:审,当与虔为兄弟,故比之阮咸,如杜位乃公从弟,而云阿咸也。4张协诗:“出处虽殊途。”陆机诗:“世网婴吾身。”5《世说》:桓玄登江陵城南楼,云:“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诔。”6谢灵运诗:”含凄泛广川。”鲍泉诗:“飘荡逐风回。”

刘克庄曰:《八哀》诗中,如郑、苏二首,非无可说,但每篇多芜辞累句,或为韵所拘,殊欠条鬯,不如《饮中八仙》之警策,盖《八仙歌》,每人只三四句,《八哀》诗,或累押二三十韵,以此知繁不如简,虽大手笔亦然。今按:《饮歌》只说一事,《八哀》则概列平生,未可以概论。卢德水云:《八哀》诗,未免伤烦伤泛,中有数斗光洁语,堪与日月并垂者,自不为浮云所掩,大概诗家之元气在焉,杜诗之体统存焉,不可遗,亦不容选也。

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

【卢注】哀相国者,哀其志存王室,明皇始终不能信用,为可惜也。九龄,韶州曲江人。

相国生南纪1,金璞无留矿2。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3。矫然江海思..

4,复与云路永5。寂寞想土阶6,未遑等箕颖7。(首称其品格不凡。金无留矿,比才堪用世。鹤下人间,比生质超群。既而飞腾云路,则想致君唐虞,而不遑等于高隐矣。)1《汉书百官表》:相国、丞相,皆秦官,高帝初,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唐书》:自上洛南逾江汉,携武当荆山,至于衡阳,乃东循岭徼,达东瓯,至闽中,是谓南纪。【旧注】“江汉之南皆谓之南纪。”纪,纲纪也,谓经带包络之也。

2郭璞赋:“其下则金矿丹砾。”《说文》:“矿,铜铁璞石也。”《唐纪》:太宗谓魏征曰:“金在矿,何足贵耶?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可见其不留于矿也。3鲍照《舞鹤赋》:“伟胎化之仙禽。”又:“叠霜毛而弄影。”宋之问诗:“粉壁图仙鹤。”《钱笺》云:《九龄家传》:九龄母梦九鹤自天而下,飞集于庭,遂生九龄。4《北史》:刘歊,矫然出尘,如云中白鹤。鲍照诗:“空守江海思。”

5江总《徐陵墓志》:“郁转云路。”6《司马迁传》:墨者亦上尧舜,言其堂高三尺,土阶三等。7《抱朴子》:尧舜在上,箕颍有巢栖之客。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1。碣石岁峥嵘2,天池日蛙黾3。退食吟大庭..

4,何心记榛梗5。骨惊畏曩哲,鬒变负人境6。虽蒙换蝉冠7,右地恧多幸8。敢忘二疏归9,痛迫苏耽井10。紫绶映暮年,(11)荆州谢所领(12)。庚公兴不浅(13),黄霸镇每静(14)。(此叙其仕进履历。玉堂金华,切近于君。碣石峥嵘,禄山势张也。天池蛙黾,林甫恣谗也。退食二句,承蛙黾,言不计私忿;骨惊二句,承碣石,言忧在国事。换蝉冠。为尚书右丞相。恧多幸,言罢政虽惭,而远害犹幸也。二疏,比其归养;苏耽,比其夺情。紫绶,出为荆州长史。庚亮、黄霸,称其在任政绩。)1江淹《金灯草赋》:“植君玉台,生君椒室。”徐彦伯诗:“巢君碧梧树,舞君青琐闱。”君字,皆指君王。【钱笺】《黄图》:未央宫有金华殿、大玉堂殿。《汉书》:郑宽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黄图》:玉堂殿,有十二门。《唐书》:九龄擢进士第,拜校书郎,历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郎,此由玉堂金华省出入也。2碣石,范阳地。峥嵘,高大貌。禄山所据。【钱笺】禄山在范阳偏裨入奏,九龄见之曰:“乱幽州者,必此胡雏也。”3天池,见《庄子》。东方朔《七谏》:“蛙黾游乎华池。”注:“喻谗佞弄口也。”《尔雅》:黾,形似青蛙而腹大,其鸣甚壮。4《诗》:“退食自公。”上古有大庭氏,公诗《大庭终返朴》。或引

《韩非子》:“议于大庭而后言”,作庭宇解者,非。

5郭璞《游仙诗》:戢翼栖榛梗。榛,小栗,条如荆。梗,病也。《本事诗》:曲江与李林甫同列,林甫疾之若仇。曲江为《海燕》诗以致意,曰:“无心与物竟,鹰隼莫相猜。”亦终退斥。6《别赋》:“心折骨惊。”《通鉴》:安禄山讨奚契丹,败绩,张守珪奏请斩之,执送京师。上惜其才,赦之。张九龄曰:“失律丧师,不可不诛,且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忠良。”竟赦之。此诗“畏曩哲”指夷甫,“负人境”,恐为后患也。谢脁诗:“谁能鬒不变。”陶潜诗:“结庐在人境。”

7《旧唐书》:侍中中书令,加貂蝉佩紫绶。《汉官仪》:武帝大冠加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貂蝉。《本传》:开元二十二年,九龄为中书令,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政事。所谓“换蝉冠”也。

8沈约诗:“长驱入右地。”《明皇杂录》:张九龄、裴耀卿,诏为左右仆射,罢参知政事。林甫怒曰:“犹为左右丞相耶?”二人趣就本班。林甫目送之,公卿不觉股栗。《左传》:羊舌氏曰:“民之多幸。”9《汉书》:疏广为太子太傅,兄子受为少傅,俱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

10《神仙传》:苏耽,郴县人,少孤,养母至孝,忽辞母云:“受性应仙,当违供养。”母曰:“汝去,使我如何存活?”曰:“明年天下疫疾,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至时,病者食橘叶、饮井水而愈。《唐书》:九龄迁工部侍郎,乞归养,诏不许。及母丧解职,毁不胜哀,有紫芝产坐侧,白鸠、白雀巢家树。是岁,夺哀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固辞,不许。

(11)【朱注】唐制:大都督府长史,从三品,应紫绶。荆州为上都督,故时服紫绶也。中山王《文木赋》:青緺紫绶。

(12)九龄尝荐周子谅为御史,子谅劾奏牛仙客,语援识书。帝怒,杖于朝堂,流瀼州道死。九龄坐举非其人,贬荆州长史。长史之上有都督,是其统领。(13)《晋书》:庾亮镇武昌,诸佐吏乘月共登南楼,俄而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且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14)《曹参传》:严延年之治动,黄次公之治静。《晋书谢安传》:“每镇以和静。”

宾客引调同,讽咏在务屏1。诗罢地有余2,篇终语清省3。一阳发阴管..

4,淑气含公鼎5。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6。散帙起翠螭7,倚薄巫庐并.. 8。绮丽玄晖拥,笺诔任昉骋9。自我一家则,未阙只字警10。千秋沧海南,名系朱鸟影(11)。(此叙其诗才文学。延客咏诗,见风流韵事。地有余,力厚也。语清省,词爽也。【赵注】一阳发管,谓其诗可听,如黄钟之律。淑气含鼎,谓其诗可味,如太羹之和。君子二句,惜其抱济世之才,退而用心于文章也。起翠螭,言文澜激荡。并巫庐,言才气高褰。玄晖、任昉,谓诗文兼擅其胜。【赵注】韶州,在沧海之滨。朱鸟,即南方之宿。当时谓九龄为沧海遗珠,则才名久著南方矣。)1《旧书》:孟浩然还襄阳,九龄时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倡和。又云:九龄虽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朝廷许其胜流。【钱笺】

中书舍人姚子颜,状其行曰:“公以风雅之道,兴寄为主,一句一咏,莫非兴寄。”《颜氏家训》:“讽咏辞赋。”谢脁诗:“民淳纷务屏。”

2陈沈炯诗:“丁翼陈诗罢。”《庄子》:“其游刃必有余地。”3《文心雕龙》:“士龙思劣,而雅好清省。”4庾信《玉律表》:“节移阴管,无劳河内之灰;气动阳钟,不待金门之竹”5陆机诗:“蕙草饶淑气。”陈子昂诗:“如何负公鼎。”6《西都赋序》:“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7潘岳诔文:“披帙散书,屡睹遗文。”《楚辞》:“乘玉舆兮驷苍螭。”《广雅》:“龙无角曰螭。”

8《江赋》:“巫庐嵬崛而比峤。”

9《诗品》:“小谢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南史》:谢玄晖善

为诗,任彦升工于笔。10《史记自序》:以拾遗补阙,成一家之言。陆机谢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又《文赋》:“一篇之警策。”(11)《天官书》:“南宫朱鸟。”《索隐》曰:“南宫赤帝,其精为朱鸟也。”

归老守故林1,恋阙悄延颈2。波涛良史笔3,芜绝大庾岭4。向时礼数隔5,制作难上请6。再读徐孺碑7,犹思理烟艇。(此叙其家居存殁,而终之以哀吊。赵曰:张公有良史之笔,惜乎其人殁,而芜绝于岭外。向时礼数隔绝,己之制作,不能面质于生前,今读其徐孺之碑,犹思理艇而往,瞻拜于墓前焉。此章,首尾各八句,中二段各十六句。)

1《汉书》:邴汉,以清行征为京兆尹,遂归老于乡里。王粲诗:“飞鸟翔故林。”

2崔湜诗:“丹心恒恋阙。”《西征赋》:“犹犬马之恋主,窃托慕于阙庭。”《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3班固《答宾戏》:“驰辩如波涛。”《左传》:董狐,古之良史也。沈约《郊居赋》:不载于良史之笔。【朱注】《旧书》:九龄迁中书令,尝监修国史。《唐会要》云:六典,开元二十八年,九龄所上。4《恨赋》:“终芜绝于异域。”《新书》:韶州始兴,有大庾岭新路,开元十七年,诏张九龄开。【鹤注】《南康记》:汉兵击吕嘉,众溃,有神将戍是岭,以其姓庾,因谓之大庾。又以其上多梅而先发,亦曰梅岭。

5《唐书》:九龄封始与县伯,请还展墓,病卒,年六十八,谥文献。公于曲江无交,故有向时礼隔之语。或云九龄谢官后,朝廷礼隔,制作不得上陈。非也。张公殁后,尚赐谥遣祭,何云礼数隔耶?任昉《哭范仆射》诗:“平生礼数绝。”

6《汉礼乐志》:“稍稍制作。”

7《后汉书》: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称南州高士。【钱笺】九龄《徐征君碣》:有唐开元十五年,忝牧兹邦,风流是仰。在悬榻之后,想见其人;有表墓之仪,岂孤此地。

曲江见禄山有反相,欲因失律诛之,明皇不听,至幸蜀以后,追思其言,遣使祭赠。此事乃一生大节,关于国家治乱兴亡,篇中尚略而未详,其历叙

官阶,详记文翰,颇失轻重之体,刘须溪尝议及之。杨升庵因补作一篇云:“相国生南纪,蔚为曲江彦。山接韶音峰,秀钟重华甸。风雅既葳蕤,声名郁葱倩。登庸伊吕科,敷奏姚宋羡。珠泽随侯双,玉林郄诜片。九重集神仙,咫尺生顾盼。陆谢擅缘情,沈范采余绚。九迁帝独奇,三台师锡荐。补衮缀宗彝,用药必瞑眩。防乎贵未然,介焉断岂见。狐媚荡主心,狼子纡皇眷。金镜倏垢尘,玉奴惊睲。萋斐偃月堂,弃捐秋风扇。鼍动渔阳,虻飞太极箭。朱鸾奔咸京,青骡乘蜀传。栈阁雨淋铃,宛洛飚回县。蜚雁愁仰霄,昆蹄怯升。噬脐漫天泣,回肠岭南奠。精已箕尾骑,魂犹螭头恋。绝线国步危,规瑱忠言践。青史篆峥嵘、翠珉藤镺蔓。谁珍徐孺碑,彫虫但黄绢。”按:此诗格整辞茂,力摹少陵。玉奴,杨妃小名。睲,目晴大也。东坡诗:“潞州别驾眼如电。”次公注:明皇初为此官,据此,则“睲”当指明皇,惊者不欲令帝见此书也。虽传谓九龄进《金镜录》,为贵妃所毁。睲,音性。

,音限。镺,音袄。左思《吴都赋》:卉木镺蔓。

刘克庄后村曰:村公《八哀》诗,崔德符谓可以表里《雅》《颂》,中古作者莫及。韩子苍谓其笔力变化,当与太史公诸赞方驾。惟叶石林谓长篇最难,晋魏以前无过十韵,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倒为工。此八篇本非集中高作,而固不易之论,至于石林之评累句为长篇者,亦不可不知。

郝敬仲舆曰:《八哀》诗雄富,是传纪文字之用韵者。文史为诗,自子美始。

夔府书怀四十韵

【鹤注】当是大历元年秋作。

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1。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2?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3。萍流仍汲引4,樗散尚恩慈5。遂阻云台宿6,常怀《湛露》诗7。翠华森远矣8,白首飒凄其9。拙被林泉滞10,生逢《酒赋》欺(11)。文园终寂寞(12),汉阁自磷缁(13)。病隔君臣议,惭纡德泽私(14)。扬镳惊主辱(15),拔剑拨年衰(16)。(首叙遭遇偃蹇,乃书怀之故。上四,为通节之纲。身受郎官,须惊主辱。名位已晚,故拨年衰。扈圣端居,又作一提。萍流六句,为郎而思扈圣也。拙被六句,辞官而居滟滪也。主辱年衰,承上起下。天宝十四年,公授河西尉,不拜。值禄山叛,扈从肃宗于凤翔,未几入蜀,以严武荐,除工部员外郎。又辞幕府,至夔州。首尾凡十二年。公未尝至崆峒,而云扈圣崆峒者,以肃宗自平凉而至,崆峒在其地也。汲引,指严武。恩慈,谓朝命。宿云台、宴湛露、望翠华,皆想为拾遗事。《杜臆》:放迹林泉,而云酒赋所欺,此公省愆语也。病卧文园,惭居汉阁,以蜀中马、扬自方。《杜臆》:扬镳拔剑,愤激悲壮之情,形于词色矣。朱注:主辱,谓车驾幸陕。)

1鲍照诗:“出自蓟北门。”2《吴越春秋》:“札虽不才。”《晁错传》:“名位不失施于后世。”蔡质《汉仪》:尚书郎入直台中。

3牛弘诗:“端居留眷想。”4《海赋》:“苹流而浮转。”《刘向传》:“转相汲引。”5樗树散木,出《庄子》。萧渊明书:“被此恩慈。”6云台仗,见《八哀》诗。7《诗序》:“《湛露》,天子燕诸侯也。”8《南都赋》:“望翠华之葳蕤。”9谢灵运诗:“怀贤亦凄其。”10《北史》:韦夐淡于荣利,所居之宅,枕带林泉。(11)《西京杂记》:梁孝王集诸游士于兔园,邹阳作《酒赋》。(12)《汉书》:司马相如拜为文园令,后病兔,家居茂陵。(13)扬雄校书汉阁,此特借比西阁。磷缁,犹云磨砺。惭纡德泽,自愧退居,枉沐君恩耳。或解磷缁为名玷朝班,不合。谢灵运诗:“磷缁谢清旷。”(14)《忠经》:“沐浴德泽。”(15)《舞鹤赋》:“龙骧横举,扬镳飞沫。”善曰:“镳,马勒旁铁。”《史记》:主辱则臣死。(16)《仅书叔孙通传》:拔剑击柱。拨,奋起也。《淮南子》:年衰志悯。

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1。血流纷在眼2,涕洒乱交颐3。四渎楼船泛..

4,中原鼓角悲5。贼壕连白翟6,战瓦落丹墀7。先帝严灵寝8,宗臣切受遗.. 9。恒山犹突骑10,辽海竞张旗(11)。田父嗟胶漆(12),行人避蒺藜(13)。总戎存大体(14),降将饰卑词(15)。楚贡何年绝(16),尧封旧俗疑(17)。长

吁翻北寇(18),一望卷西夷(19)。(此忆长安时事、承上“扬镳惊主辱”。上八句,先叙肃宗之乱。先帝以下,详记代宗之乱。总戎二句,乃追原病根。社稷风云,灵武起事。血流数语,安史猖獗。自肃宗晏驾,子仪受遗,代宗当有一翻振刷,乃乱离如故,则以总戎失策,误信降将之卑词耳。在楚蓟,则镇将不恭。在西北,则外夷交讧,皆因总戎失策所致。四渎中原,言遍地皆兵。白翠丹墀,言京辅旋破。【朱注】恒山、辽海,皆河北地。《杜臆》:犹突骑,如故也,竟张旗,转甚也。吕祖谦曰:胶漆所以为弓,诛求之多,则田父叹焉。铁蒺藜所以御马,所在布地,故行人避之。【朱注】《通鉴》:史朝义死,贼将田承嗣、薛嵩等降,副元帅仆固怀恩,恐贼平宠衰,奏留承嗣等,分帅河北,自为党援,由是诸镇桀(20),遂不可制。公诗。“总戎存大体,降将饰卑词,”正纪其事。曰“存大体”,为朝廷隐也。【郭知达注】总戎,元帅也,代宗讨史朝义,以雍王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楚贡,如岭南小梗。尧封,谓燕蓟疑贰。北寇,指回纥。西夷,指吐著,广德元年,相继入寇。《杜臆》:昔顺今逆,故曰翻。倾国而来,故曰卷。)

1经纶风云,注别见。2《书》:“血流漂杵。”3《东方朔传》:“俯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颐。”4《记》:“四渎视诸侯。”四水独流,江、淮、河、济也。汉有楼船将军。5鼓角,别见。6《汉匈奴传》:晋文公攘戎狄,居西河、圁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注:圁洛,今上郡宁川地。【朱注】《史记索隐》:故西河郡有白部胡,唐鄜、延二州,即春秋白翟地。禄山反,京畿、鄜坊皆附之,故云“连白翟”。7《光武纪》:大破莽兵于昆阳城西,会大雷风,屋瓦皆飞。《前汉梅福传》:“登文屏之陛,涉赤墀之涂。”注:“以丹掩泥,涂殿上也。”

8梁宗庙登歌:“神宫肃肃,灵寝微微。”9《唐书》:宝应元年建卯月,上不豫,召子仪入卧内曰:“河东之事,一以委卿。”所谓“切受遗”也。《公孙弘传》:受遗,则霍光、金日。10《周礼》:并州,其镇曰恒山。《晁错传》:“轻车突骑。”师古曰:“言其骁锐,可冲突敌也。”(11)《公孙瓒传》:通辽海。《叔孙通传》:设兵张旗职。

(12)潘岳《籍田赋》:“邑老田父。”《孙武子》:“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13)柳恽诗:“寂寞行人稀。”《六韬》:“狭路微径,张铁蒺藜。”《晁错传》:“具蔺石,布渠答。”苏林曰:“渠答,铁蒺藜也。”(14)《魏志》:诏大将军亲总六戎。薛道衡诗:“朝端去总戎。”汉明帝诏,“明于国家之大体。”(15)《淮南子》:约身卑辞,以求救于诸侯。(16)《左传》:管仲责楚曰:“尔贡包茅不入。”(17)《史记周纪》:封尧之后于蓟。《诗序》:“怀其旧俗者也。”

(18)鲍照诗:“边城屡翻覆。”此“翻”字所本。《语林》:王导曰:“北寇游魂伺我隙。”(19)陈后主诗:“春江聊一望。”《过秦论》:“席卷天下。”此“卷”字所本。《难蜀父老文》:“接之以西夷。”

不必陪玄圃1,超然待具茨2。凶兵铸农器3,讲殿癖书帷4。庙算高难测5,天忧实在兹6。形容真潦倒7,答效莫支持8。(此陈救时筹策,承上“拔剑拨年衰”。铸农器,望息兵端。辟书帷,望开言路。二句皆当时急务。自庙算无闻,恐前乱未靖而后患复生矣。此段乃上下文关捩处。【朱注】代宗尝幸陕州,故用周穆黄帝事,言当此多事之秋,我岂必陪车驾于玄圃乎?但望求贤问道,如黄帝之下访具茨,则凶兵可销,讲殿可御,治平不难致矣。孰知庙算不然,杞人忧天,实在于此,惜衰老无补,为足叹耳。次公解,都支离。)

1玄圃,周穆王西游事。陆机《豪士赋》:“超然自引,高揖而熙。”2《庄子》: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遇牧马童子问涂焉。《唐书》:许州阳翟县有具茨山。

3《老子》:“兵者凶器。”《家语》:“铸剑戟以为农器。”

4《东方朔传》:“文帝集上书囊为殿帷。”岑文本诗:“书帷通竹径。”《杜诗博议》:《通鉴》:永泰元年九月庚寅朔,置百高座于资圣、西明两寺,讲《仁王经》。甲辰,吐蕃十万众至奉天,京城戒严。丙午,罢百高座讲。十月己未,夏讲经于资圣寺,时羌人外江,藩镇内叛,而帝与宰相元载等俱好佛,怠于政事。“讲殿辟书帷”,盖以讽也。

5《孙子》:兵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6天忧,用《列子》杞人忧天崩事。7嵇康书:“潦倒粗疏。”8《鲁灵光殿赋》:“支持以保汉室。”使者分王命1,群公各典司2。恐乖均赋敛3,不似问疮痍4。万里烦供给5,孤城最怨思6。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7。即事须尝胆8,苍生可察眉9。议堂犹集凤10,贞观是元龟(11)。处处喧飞檄(12),家家急竞锥(13)。萧车安不定(14),蜀使下何之(15)?(此伤夔州民困,承上“天忧实在兹”。使者八句,叹凶兵未息,而军赋日烦。“孤城最怨思”,见民穷可虑。即事八句,叹讲帷不开,而旧章难复。“贞观是元龟”,乃起敝之方。使者,索饷之官。典司,牧民之吏。疮痍,蜀有崔旰之乱也。绿林、云梦,民将为盗矣。尝胆,痛惩前失。察眉,深悉民情。【朱注】朝议多人,奈何不法贞观之治?致盗贼群起,诛求益急,虽萧车抚之,犹恐不定,彼蜀使频下,又何为乎?)

1《吴越春秋》:王命见符。

2《东都赋》:“各有典司。”

3刘安《谏出乓书》:“缓刑罚,薄赋敛。”4《史记季布传》:“创痍未瘳。”5《魏志卫传》:若有归民,以供给之。6谢承《后汉书》:“狄恭以甲兵守孤城于绝域。”《淮南子》:“悲则感怨思之气。”7张咏曰:绿林、云梦,言荆楚将乱。《后汉刘玄传》:诸亡命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注:绿林山,在荆州当阳县东北。【卢注】《左传》:楚昭王涉睢济江,入云中,盗攻之。注:云中,云梦泽中也。时代宗幸陕,犹昭王出国,故引往事为鉴。欲难追,追悔无及矣。钱笺泥旧注伪游云梦之

说,遂云来瑱为襄阳节度使,入朝赐死,而藩镇皆贰,所谓云梦欲难追也。

按:此段本言朝廷遣使扰民耳,于来瑱无预。

8《吴越春秋》:越王欲报吴怨,悬胆于户,出入尝之。

9《列子》:晋有郄雍者,能视盗,察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杜臆》:察眉,恐其蹙额也。

10梅福书: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后汉书》:邓隲等并奉朝请,有大议,诣朝堂,与公卿参谋。贺循诗:“集风动春枝。”(11)《书》:“今我即命于元龟。”刘琨《劝进表》:“前事之不忘,后代之元龟也。”元龟,大龟,卜龟以大者为灵。【张远注】《褚遂良传》:太宗曰:“朕行有三监。前代成败为元龟。”

(12)何逊诗:“处处皆城市。”左思诗:“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13)《魏志》:王粲曰:“家家欲为帝王。”江淹书:“竞刀锥之利。”(14)《前汉萧育传》:南郡江中多盗贼,拜育为太守。上以育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育入殿中受策。注:使车,三公奉使之车。

(15)司马相如为郎使蜀,谕巴蜀父老。钓濑疏坟籍,耕岩进弈棋1。地蒸余破扇,冬暖更纤絺2。豺遘哀登楚3,麟伤泣象尼4。衣冠迷适越5,藻绘忆游睢。6赏月延秋桂7,倾阳逐露葵8。大庭终反朴9京观且僵尸10。高枕虚眠昼,哀歌欲和谁(11)?南宫载勋业(12)凡百慎交绥(13)(,) 。(【朱注】末叙客夔情景,而以除乱立功,望之在位者。(,) 钓濑八句,久客无聊之况,应上“形容真潦倒”。赏月八句,深期济世之人,应上“答效莫支持”。前曰“总戎存大体”,惜其遗患于诸镇;此曰“凡百慎交绥”,冀其敌忾于外夷。耕钓资身,蒸暖随地。哀粲,伤世乱。泣尼,悲道穷。适越游睢,复想东行也。延桂对景,逐葵念君,因思大庭之治,以销京观。奈杖忱夔江,惟哀歌独叹而已。南宫事业,望之当事大臣,勿谓交绥而退可也。当时吐蕃陷京,诸将袖手生观,故有交绥之叹。此章,前两段各二十句,后两段各十六句,中间八句,作上下过峡。)

1钓濑,用严子陵事。耕岩,用郑子真事。《南史刘穆之传》:“寻览篇章,校定坟籍。”《西京杂记》:社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2《秋兴赋》:“屏轻箑,释纤絺。”

3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登楚,指粲登荆州城楼作赋。4麟伤,用西狩获麟。《孔子世家》:叔梁纥,祷尼丘,生孔子。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名丘,字仲尼。赵曰:传记又载,孔子之首象尼山。5《庄子》:”宋人资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6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游睢涣者,学藻缋之彩。《陈留风俗传》:襄邑县南有睢水、涣水,睢涣之水出文章,故有黼黻藻锦、日月华虫,以奉天子宗庙御服焉。公少时,常游吴、越、梁、宋。7李德林诗:“月桂近将攀。”沈约诗,“秋风生桂枝。”8曹植表:“若葵藿之倾太阳。”又《七启》:“霜蓄露葵。”9大庭,古至德之世,注见前。《淮南子》:“已雕已琢,还返于朴。”10《左传》:“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注:“积尸封土其上,谓之京观。”《前汉伍被传》:“僵尸满野,流血千里。”

(11)左思诗:“哀歌和渐离。”《杜臆》欲和谁,言欲和者谁人乎?(12)《后汉书》:永平中,图画中兴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13)《诗》:“凡百君子。”应玚诗:“凡百警尔位。”《左传》:“晋人秦人,出战交绥。”注:古名退军为绥。李卫公曰:绥,六辔总也,谓军不战。但交绥而退,犹云交马而还。

杜诗长篇,铸格整严,如金科玉律,用思精细,若蚕丝牛毛。此章分枝分节,相生相应之法,必宁心静气,从容玩味,方有端绪可寻。但止流目泛观,涉猎大概,亦何由窥见作者深意哉?

往在

【鹤注】此当是大历元年作。

往在西京日1,胡来满彤宫2。中宵焚九庙3,云汉为之红4。解瓦飞十里5,繐帷纷曾空6。疚心惜木主7,一一灰悲风8。合昏排铁骑9,清晓散锦幪10。贼臣表逆节(11),相贺以成功。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12)。当宁陷玉座(13),白间剥画虫(14)。不知二圣处(15),私泣百岁翁(16)。(此诗历叙三朝治乱也。首纪天宝末,禄山陷京之事。上八,毁及宗庙。次八,伤及宫禁。下二,言玄肃出奔,父老悲涕也。贼徒肆行逆节,则上表禄山以称贺,如下文杀妃主、毁御座是也。)

1张协诗:“昔在西京时。”2《书》:“王徂彤宫,攸居。”3古制天子七庙,王莽增为九庙。《旧唐书》:中宗已祔太庙,开元四年,出置别庙。至十年,置九庙,而中宗神主复祔太庙。4《诗》:“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5汉徐乐上书:“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屋瓦皆飞,出《光武纪》,详见上章。6谢脁诗:“繐帷飘井干。”此言庙中神帷也。《诗》:“忧心孔疚。”7《史记》:武王伐纣,载木主而行。《旧唐书》:天宝末,两都倾陷,神主亡失。肃宗既复旧物,建主作庙于上都。其东都神主,大历中始于人间得之。

8《孔丛子》:卫出公曰:“寡人之任臣无大小,一一自观察之。”曹植诗:“悲风来入怀。”

9合昏,本是草名,至夜则合。陆倕铭:“合昏夜卷,蓂荚朝开。”此处借用作黄昏。沈佺期诗:“合昏玄菟郡,中夜白登围。”《魏志注》:曹公列铁骑五千,为十里障。10《江赋》:“雾祲于清旭。”,音隶,视也。《广韵》:“驴子曰。”【钱笺】禄山陷两京,以橐駞运御府珍宝于范阳。故曰“散锦”。【郭知达本注】徐陵诗,“金鞍覆锦。”幪,鞍帕也,公诗屡用锦幪,以幪为正。

(11)《魏志》:张超曰:“王师将危,贼臣未枭。”《国语》:逆节萌生。

(12)《幸蜀记》:天宝十五年七月,禄山令张通儒,害霍国公主、永王妃、侯莫陈氏、驸马杨胐等八十余人,又害皇孙、郡县主、诸妃等三十六人。干宝《晋纪》:后嫔妃主,虏辱于戎卒。《王昭君辞》:“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13)《记》:“天子当宁而立。”谢脁诗:“玉座犹寂寞。”

(14)【师氏注】白间,黼衣也,画虫画雉以饰之。《景福殿赋》:“皎皎白间,离离列钱。”李善曰:“白间,青琐之侧以白涂之,今犹谓之白间。”《吴越春秋》:“虫镂之刻画。”

(15)又:一一圣两君。(16)《世说》:殷仲堪曰:“百岁老翁攀枯枝。”

车驾既云还1,楹桷歘穹崇2。故老复涕泗3,祠官树椅桐4。宏壮不如初5,已见帝力雄6。前春礼郊庙7,祀事亲圣躬8。微躯忝近臣9,景从陪群公10。登阶捧玉册(11),峨冕聆金钟(12)。侍祠恧先路(13),掖垣迩灌龙(14)。天子惟孝孙,五云起九重(15)。镜奁换粉黛(16),翠羽犹葱胧(17)。(次记至德初,肃宗收京之事。上八,记新庙之祭,微躯六句,记陪祀之事。天子四句,乃陪祀所见景物。此叙庙祀特详者,萃涣莫大于享帝立庙也。车驾初还,故父老流涕。楹桷重新,故庙树椅桐。唐史:肃宗还京,在至德二年十月。其亲享九庙及祀圜丘,在乾元元年四月。鹤注谓前春,疑误。玉册,册文也。峨冕,法服也。金钟,驾至鸣钟也。恧先路,惭列辇辂之傍。迩濯龙,密迩宫禁之地。孝孙,指肃宗。五云,谓瑞气。镜奁,后庙神御之物。翠羽,庙中神御之饰。)

1《光武纪》:车驾入洛阳。

2《左传》:“丹楹刻桷。”《长门赋》:“郁并起而穹崇。”

3《诗》:“涕泗滂沱。”

4《史记武帝纪》:令祠宫领之,如其方。《诗》:“树之榛栗,椅桐梓漆。”

5《西征赋》:“豁爽垲以弘壮。”

6《庄子》:“帝力于我何有哉?”

7《前汉礼乐志》:“荐之郊庙,则鬼神享。”

8《诗》:“祀事孔明。”

9曹植《叙愁赋》:“委微躯于帝室。”10《东都赋》:“天官景从。”(11)玉册,注别见。(12)张华诗:“轩冕峨峨,冠盖习习。”《韩诗外传》:“古者,天子左右五钟。将出,则撞黄钟之钟,右五钟皆应。入,则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应。”(13)《汉.礼乐志》:百官侍祠者数百人。《封禅文》:“群臣恧焉。”《尔雅》:“恧,小惭也。”南齐何从事联句“芸黄先露早”,与此先露不合,此当是先路之讹。《记郊特牲》: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注:大路,祭天车。先路,祭庙车。《东京赋》:“奉引既毕,先略乃发。”则先略为君车矣。又,公诗有“起草鸣先路”句。《楚辞》:“来吾道兮先路。”《舞鹤赋》:“翔翥先路。”则先路乃前导也。王洙谓斋廊未备,犹恧沾露。朱注谓新进侍祠,先蒙恩露。张注谓春日侍祠,因劝先人雨露之感。语皆迂曲。

(14)刘桢诗:“隔此西掖垣。”【杜田注】《后汉桓帝纪》:祠老子于濯龙宫。《马后纪》:“帝幸濯龙中。”《续汉志》:“濯龙园,名濯龙宫。”《百官志》有濯龙监一人。《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薛综注:“《洛阳图经》曰:濯龙,池名。”《赭白马赋》:“处以濯龙之奥。”注:“濯龙,内厩名。”《卢植集》:“诏给濯龙厩马三百匹。诸书称濯龙不同,大抵以宫得名,而置监园厩,皆因之也。”(15)《诗》:“工祝致告,徂赍孝孙。”沈约《宋书》:庆云五色者,太平之应。董仲舒《雨雹对》:“云五色而为庆,三色而为矞。”《楚辞》:“天子之门以九重。”

(16)《后汉阴后纪》:帝率百官上后陵,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

镜奁中物,感动悲泣,令易脂泽妆具。乐府:“粉黛不假饰。”

(17)曹植赋:“或拾翠羽。”郭璞《江赋》:“溍荟葱胧。”注:“青盛貌。”前者厌羯胡,后来遭犬戎。俎豆腐羶肉,罘罳行角弓1。安得自西极,申命空山东2?尽驱诣阙下3,士庶塞关中。(此记广德初,吐蕃陷京之事。【洙注】前者,指禄山。后来,指吐蕃。【梦弼注】俎豆句,谓污漫祭器。罘罳句、谓狼籍官庙。【卢注】时藩镇不能赴援,故言安得自西徂东,布昭王命,使主将率民入关,以敌忾乎?《杜臆》:安得二字,直贯下节,乃臣子期望之词。西极,指京师之西,与山东相对,或指吐蕃者,非。)

1薛苍舒曰:《汉文帝纪》:七年夏六月,未央宫东阙罘罳灾。崔豹《古今注》:“罘罳,屏也。罘者,复也;罳者,思也。臣朝君至屏外,复思所奏之事于其下。”颜师古注:“罘罳,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如罘罳然,一曰屏也。”又《礼记疏》:“屏,天子之庙饰也。”郑注:“屏,谓之树,今浮思也。”唐苏鹗《演义》称:罘罳,织丝为之,轻疏浮虚,象罗网交文之状,盖宫殿檐户之间也。段成式《西阳杂俎》称:上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为罘罳。余谓二说皆通,以罘罳为网,则结绳为之,施于宫殿檐楹之间,如苏鹗之说,是也。以罘罳为屏,则刻木为之,施于城隅门阙之上,如成式之言,是也。然就二说之中,段氏之说为长。《韩安国传》注:师古曰:以木曰弧,以角曰弓。2《易》:“重巽以申命。”

3曹植诗:“盘桓北阙下。”主将晓逆顺1,元元归始终2。一朝自罪己3,万里车书通4。锋镝供锄犁5,征戍听所从6。冗官各复业7,土著还力农8。君臣节俭足9,朝野欢呼同10。中兴似国初(11),继体如太宗(12)。端拱纳谏诤(13),和风日冲融(14)。赤墀樱桃枝(15),隐映银丝笼(16)。千春荐灵寝(17),永永垂无穷(18)(此论永泰后代宗还京之事。主将四句,言靖乱之由。锋镝四句,言初治之象。君臣六句、望其力致太平。赤墀四句,愿其无忘孝享。《通鉴》:广德元年十月,郭子仪使王延昌抚谕诸将,皆大喜听命。所谓“主将晓顺逆”也。【鹤注】永泰元年正月,下制,劳还罪己之念。所谓“一朝自罪已”也。《杜臆》:主将胁民,向来叛服不常,当令其改心易虑,而吃紧在罪己一语,此转乱为治之机也。锋镝二句,言复府兵之制,则兵农可以合一。藩镇多表授官僚,朝廷虽设官而无事,故欲冗官之复业。各镇选丁壮为兵民,皆弃本业而好乱,故欲土著者力农。听言纳谏,又罪己后,改过自新之法。樱桃荐寝,与上礼郊庙相应,皆回銮后最急之事,故反覆言之。)

1《黄石公素书》:主将之法。

2《魏志》:傅巽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汉文帝纪》:“以全天下元元之民。【颜注】“元元,善意也。”

3马融疏:“陛下深惟禹汤罪己之义。”4《汉光武纪》:车书共道。5锋镝,刀锋、箭镝也。《晋史论》:“锋镝如云。”曹植诗:“相随把锄犁。”6颜延之诗:“憔悴征戍勤。”

7《申屠嘉传》:“冗官居其中。”师古曰:“冗,散辈也、如今之散官。”

8《食货志》:“安民之道,土著为本。”《淮南子》:“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

9《汉宣帝纪》:“躬行节俭。”

10张载诗:“朝野多欢娱。”(11)汉明帝诏:“先帝受命中兴。”(12)章帝诏:“继体守文。”(13)梁简文书:“履璇玑而端拱。”汉文帝诏:“益建官师为谏诤。”(14)颜延之诗:“昧旦濡和风。”《海赋》:“冲融滉漾。”(15)丹墀,注见上章。《月令》:“仲夏之月,羞以含桃,先荐寝庙。”注:樱桃也。(16)丘巨源诗:“隐映含歌人。”《陌上桑》:“青丝为笼系。”(17)谢脁《酬德赋》:“度千春之可并。”灵寝,注见上章。(18)汉景帝诏:“袒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京都不再火1,径渭开愁容2。归号故松柏3,老去苦飘蓬4。(末以思乡之意作结。《杜臆》:泾渭,乃吐蕃入寇之路。《诸将》诗云:“多少村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故必吐蕃远去,而愁容始开。【卢注】往在西京,既遭丧乱,老去飘蓬,终远长安。首尾无限悲酸。此诗前后三段,各十八句。中八句作腰,末四句作结。)

1左思诗:“羽檄飞京都。”2鲍照诗:“发藻慰愁容。”3古诗:“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4刘孝绰诗:“游子倦飘蓬。”卢元昌曰:此章历叙肃、代两朝,经禄山、吐蕃之乱,以见幸蜀之辙,不鉴于前,奔陕之驾,相寻于后。故于肃宗收复处,略其治具,于代宗收复处,详陈保安图治之道,正见肃宗不能自振,沿至代宗,再有吐蕃之祸。乃代宗收京后,又不思省躬罪己,节俭裕民,听言纳谏,且冗官失职,兵不归农,朝政之阙失多矣。政治无具,祸乱相因,未几,德宗又有奉天之幸,内寇外夷,竟与唐相终始矣。至篇中血脉,以孝治为重,故详言宗庙废兴之由,于肃宗曰“天子唯孝孙”,于代宗曰“继体如太宗”,因以“归号故松柏”,自述己意终焉。

昔游

【鹤注】此当是大历元年夔州作。诗云楚山,夔属楚地也。

昔者与高李(【原注】高适、李白),晚登单父台.. 1。寒芜际碣石2,万里风云来。桑柘叶如雨3,飞藿去徘徊4。清霜大泽冻5,禽兽有余哀6。(首叙昔日东游之事。公遇高李于齐兗,在天宝四载。寒芜二句,秋日远景;桑柘四句,秋日近景。此皆登台所见者。)

1《旧唐书》:单父,古邑,贞观十七年属宋州。考《寰宇记》,子贱琴台,在县北一里高三丈。

2颜廷之诗:“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此寒芜二字所本。《齐地记》:渤海东有碣石。3谢脁诗:“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4阮籍诗:“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广韵》:“藿,大豆叶。又,草名。”5湛方主《吊鹤文》:“负清霜而夜鸣。”6陆机诗:“愿言有余哀。”是时仓虞实1,洞达寰区开2。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3。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材。(此记当时宠任边将,因东游而并尽之。将望三台,禄山恃功。君无所惜,明皇滥赏也。)

1《风俗通》:汉文帝即位十余年,百姓足,仓廪实。

2《东都赋》:“平夷洞达,万方辐凑。”《后汉逸民传论》:“自致寰区之外。”寰区开,言道路无梗。

3梦弼曰:望三台,禄山领范阳节度,求平章事也。《帝王世纪》: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台。”孟康注:“泰阶,三台也,台星凡六。”幽燕盛用武1,供给亦劳哉2。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3。肉食三十万..

4,猎射起黄埃5。(上言将之雄,此见军之盛,皆寓讽刺于称扬。泛海输粟,则民日疲。射猎练军,则兵日横。欲不乱得乎?)1江淹诗:“幽燕非我国。”《晋书司马承传》:用武之国也。2《汉郊祀志》:“使者存问供给,相属于道。”3吴门,即苏州。蓬莱,在山东。《魏志》:“献帝策命:穑人昏作,粟帛滞积。”《邹阳传》:“转输流粟,千里不绝。”《海赋》:“泛海凌山。”《博议》云:唐运江淮租税,以给幽燕,此天宝间海运也。4《左传》:“肉食者鄙。”

5贾山《至言》:“日日猎射,击兔伐孤。”《芜城赋》:“直视千里外,惟见起黄埃。”隔河忆长眺1,青岁已摧颓2。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3。(此抚旧交而有感也。登台故人,不可复见矣。欲须贤共济,当以骏骨引龙媒,乃自负之语。)

1潘岳《西征赋》:“奏策罟以长眺。”

2青岁,犹云青年。陈子昂《春台引》:“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遂遒。”3骏骨、龙媒,注皆别见。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吕尚封国邑,傅说已盐梅1。景晏楚山深,水鹤去低回2。庞公任本性3,携子卧苍苔4,(此援古人以寄慨也。前人勋业,本可追踪,但遭际非时,亦止为庞公之遁世而已。结意无限悲凉。此章,前后三段各八句,中间二段各六句。)

1卢元昌谓:商山四句,因高李而并忆中兴往事。“商山议得失”,指李泌周旋太子事。“蜀主脱嫌猜”,指泌易表章请上皇还京。“吕尚封国邑”,指灵武功臣叨封爵邑者。“傅说已盐梅”,指扈从大臣晋阶宰相者。引证亦似有据,但于骏骨、龙媒,意不上接续耳。【朱注】《汉书》:上欲使太子将兵击黥布,四人说建成侯吕泽,夜见吕氏,止其行。故云“议得失”。《蜀志》: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史记》:太公封于营丘。《说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2《史记孔子世家》:“低回留之不能去。3《淮南子》:“松柏有本性。”

4陈琳诗:“穷谷之污,生以苍苔。”公夔州后诗,间有伤于繁絮者,此则长短适中,浓淡合节,整散兼行,而摹情写景,已觉兴会淋漓,此五古之最可法者。

壮游

鹤曰:当是大历元年秋作。诗云殊方,指夔州也。上章,“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故拈昔游为题,此章,“往者十四五,出游翰墨场”,当拈往游为题。若作壮年之游,何以首尾兼及老少事耶?壮字疑误。

往者十四五1,出游翰墨场2。斯文崔魏(【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徒3,以我似班扬4。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皇5。九龄书大字6,有作成一囊7。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8。脱落小时辈9,结交皆老苍10。饮酣视八极(11),俗物多茫茫(12)。(先叙少年之游。公生而颖异,豪迈不羁,于自叙见之。)

1阮籍诗:“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2古诗:“粲粲翰墨场。”3《唐科名记》:崔尚,擢久视二年进士。《会要》:神龙三年,才膺管乐科,魏启心及第。

4班扬,谓班固、扬雄。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文蔽班扬。”5《南史》:郑灼梦遇皇侃,侃曰:“郑郎开口。”侃因吐灼口中,自后义理益进。6又:刘穆之谓宋武帝曰:“公但纵笔为大字。”7赵壹诗:“不如一囊钱。”8《绝交书》:“刚肠疾恶,轻肆出言。”9《语林》:周尚,崇尚老庄,脱落名教。孔融《荐祢衡表》:“脱略公卿,跌宕文史。”《晋书周传》:时辈亲狎,莫能亵也。

10乐毅书:“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陆机《叹逝》诗:“雅发成老苍。”(11)《列子》:挥斥八极。

(12)俗物,见九卷。东下姑苏台1,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2,不得穷扶桑3。王谢风流远..

4,阖闾丘墓荒5。剑池石壁仄6,长洲芰荷香7。嗟峨阎门北8,清庙映回塘.. 9。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10。蒸鱼闻匕首(11),除道晒要章(12)。枕戈忆勾践(13),渡浙想秦皇(14)。越女天下白(15),鉴湖五月凉(15)。剡溪蕴秀异(16),欲罢不能忘(17)。(此叙吴越之游。要章以上,吴门古迹,枕戈以下,越中胜境。)1《越绝书》:阖闾起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三百里。2《后汉王常传》:至死无遗恨。3《山海经》:大荒之中喝谷,上有扶桑。

4王戎、谢安辈,乃东晋名族。【张注】庾信文:“风流则王昉、谢脁。”5《越绝书》:阖闾冢在吴县阊门外,葬以盘郢鱼肠之剑。葬三日,白虎踞其上,号曰虎丘。《吴越春秋》:遂保丘墓。6《一统志》:虎丘山,一句海涌峰,上有剑池、千人石、生公说法台。剑池,在虎丘,池上有石壁,高数丈。7《吴越春秋》:走犬长洲。《吴郡图经》:长洲苑,在县西南七十里。《字林》:楚名菱曰芰。《国语》“屈到嗜芰”,是也。《尔雅》释:河

东人呼荷为芙蓉,北方人便以藕为荷。

8张载侍:“嵯峨似荆巫。”《吴越春秋》: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复名破楚门。陆机《吴越行》:“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9《诗》:“於穆清庙。”《吴郡志》:太伯庙,东汉永兴二年,太守糜豹建于阊门外。《史记注》:太伯冢,在吴县北梅里聚,去城十里,其庙在阊门外,正与冢相近。旧注指孙皓父和之庙,谬甚。《越绝书》:洋中塘,去县二十六里。谢脁哀文:“回塘寂其已暮兮。”

10《杜臆》:泰伯让而世好争,故抚往事而堕泪。傅季友表:“抚事永念。”《楚辞》:“沾余襟之浪浪。”

(11)《刺客传》:吴公子光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腹中,进之以刺王僚。僚死,光自立,是为阖闾。

(12)《朱买臣传》:会稽闻太守至,发民除道。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呼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要章,谓太宗章印。《西京杂记》: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怀章绶,还至舍亭。崔湜诗:“郡邪忽腰章。”

(13)【朱注】枕戈待旦,此刘琨语,乃借用之。前秦玉永檄文:“枕戈待旦,志雪大耻。”鹤曰:《九域志》:苏州、会稽,俱有勾践庙。(14)《秦本纪》:始皇浮江下,观藉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15)宋之问诗:“越女颜如花。”李白《越女》诗:“玉面邪溪女,青蛾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16)任昉《述异记》:镜湖,世传轩辕氏铸镜,湖因得名,今轩辕磨镜石尚存,石畔常洁,不生蔓草。《会稽记》:汉顺帝永和间,立镜湖,在会稽、山阴两县界。(17)《九域志》:越州东南二百八十里有剡县,具有剡溪。《一统志》:剡溪,在嵊县县治南。《古今注》:莲,花之最秀异者。

(18)陈琳诗:“载欢载笑,欲罢不能。”归帆拂天姥1,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2。忤下考功第3,独辞京尹堂4。放荡齐赵间5,裘马颇清狂6。春歌丛台上7,冬猎青丘旁8。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9。射飞曾纵鞚10,引臂落(11)。苏侯(【原

注】监门胄曹苏预)据鞍喜(12),忽如携葛疆(13)。(此叙齐赵之游。归帆,自吴越而返河南。放荡,自长安而往齐赵。乡贡上京,在开元二十三年,时公年二十四矣,故云中岁。旧乡,指河南,公居河南巩县也。气摩垒,欲相敌。目短墙,欲俯视。)

1谢灵运诗:“瞑投剡溪宿,明登天姥岑。”《吴越郡国志》:天姥峰,与括苍山相连。白居易《沃州山记》: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州天姥为眉目。2屈原、贾谊、曹植、刘桢,汉魏才人。《汉书》赞:贾山自下劘上。《左传》:“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杜臆》:短墙,犹云及肩之墙。3试不中式者曰下第。《唐书》: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既至省,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员外郎试之。《唐摭言》:俊秀登科,比皆考功主之。开元二十四年,廷议省郎位轻,不足以临多士,乃诏礼部侍郎专之。

4张衡《西京赋》:“封畿千里,统以京尹。”《汉书》:内史,周官,武帝更名京兆尹。《高士传》:刘伶肆意放荡,以宇宙为狭。5《新书》:甫客游吴、越、齐、赵间,举进士不第。6《魏都赋》:“仆党清狂。”7《汉高后传》:“赵王宫丛台灾。”颜师古曰:“连聚非一,故名

丛台,本六国时赵王故台,在邯郸城中。”8《子虚赋》:“秋田乎青丘。”《寰宇记》:青丘,在青州千乘县,齐景公田于此。

9梦弼曰:皂枥林、云雪冈,皆齐地。《列子》:孔子曰:“争鱼者濡,逐兽者趋。”10《北史》:侯景好乘小马,弹射飞鸟。纵鞚,放辔疾驰也。(11)《南都赋》:仰落双。(12)《后汉书》:马援据鞍顾盼,以示可用。(13)《晋山简传》:举鞭问葛强,何如并州儿。

快意八九年1,西归到咸阳2。许与必词伯3,赏游实贤王。曳裾置醴地..

4,奏赋入明光5。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6。脱身无所爱7,痛饮信行藏8。黑貂宁免敝9,斑鬓兀称觞10。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11)。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罹殃(12)。国马竭粟豆(13),官鸡输稻粱(14)。举隅见烦费(15),引古惜兴亡(16)。(此叙长安之游,公游齐赵,在开元二十五年,其再赴咸京,在天宝五载,时相去九年矣。词伯,指岑参、郑虔辈。贤王置醴,指汝阳王琎也。公献《三大礼赋》在天室十载,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此见天子群公时也。脱身,言不与仕籍。信行藏,谓得失任之于命,黑貂六句,自叹穷老。朱门六句,有慨朝事。倾夺罹殃,如林甫之诛逐贵臣,国忠之构陷王琎是也。梦弼曰:舞马衣文采,饲以豆粟。五坊有斗鸡,民输稻粱以供养,此皆明皇侈心自恣也。举此一隅,则当时烦费可知,故尝引古伤今,而有兴亡之虑焉。)1曹植《与吴质书》:“贵且快意。”建安初荆州童谣:“八九年间始欲衰。”2《诗》:“谁将西归。”

3任昉《王俭集序》:“弘奖风流,许与气类,”《论衡》:“文词之伯。”4《邹阳传》:“何王之门,不可曳裾。”楚元王敬穆生,置醴以代酒。

5汉太初四年,起明光殿。6陶潜诗:“驳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7《史记项羽纪》:“脱身独骑。”8《世说》:王孝伯曰:“但得常无事,痛饮读《离骚》。”《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

9苏季子黑貂裘敝,注别见。10《秋兴赋》:“斑髩彪以承弁。”《杜臆》:斑鬓称觞,知古人亦庆寿矣。张正见诗:“称觞溢绮筵。”

(11)杜曲,公故里,耆旧渐已丧亡,则己之坐居上列者,日觉生死路迫矣。从外视内,位上者坐深。陈师道诗“坐下渐多人”,不知杜句蕴藉。耆旧名臣,见《汉萧育传》。

(12)《解嘲》:“客欲朱丹其毂,不知一跌赤吾之族。”王绩诗:“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嵇康诗:“权智相倾夺。”《北征赋》:“我独罹此百殃。”

(13)《考工记》:“国马之辀。”注:“国马,谓种马。”

(14)江淹《翡翠赋》:“鸡骛以稻粱致忧。”(15)《三都赋序》:“聊举其一隅。”《赵充国传》:转运烦费。(16)《新序》:叔孙通称说引古。《书》:“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道罔不亡。”

河朔风尘起1,岷山行幸长2。两宫各警跸3,万里遥相望。崆峒杀气黑..

4,少海旌旗黄5。禹功亦命子6,涿鹿亲戎行7。翠华拥吴岳8,貙虎啖豺狼.. 9。爪牙一不中10,胡兵更陆梁(11)。大军载草草(12),凋瘵满膏盲(13)。备员窃补衮(14),忧愤心飞扬。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斯时伏青蒲(15),廷净守御床(16)。君辱敢爱死(17),赫怒幸无伤(18)。圣哲体仁恕(19),字县复小康(20)。哭庙灰烬中(21),鼻酸朝未央(22)。(此叙奔赴凤翔,及扈从还京事。河朔,谓禄山起兵。岷山,谓明皇幸蜀。两宫相望,玄肃父子异地也。【朱注】崆峒在西,少海在东,言东西皆用兵也。旧注以太子属少海星,指广平俶为元帅,恐非。命子,上皇禅位。戎行,肃宗亲征。翠华,天子葆羽。螭虎,灵武诸将。【卢注】一不中,指陈涛斜之败。载草草,指清沟之溃。凋瘵,民力困疲也。备员以下,自述拾遗始末。公疏救房琯,帝怒不测,赖张镐营解,故云“赫怒幸无伤”。哭庙,痛国遭乱。酸鼻,畏己罹罪。)1河朔,河北地。《周书》:“我卜河朔黎水。”《前汉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2《家语》:“江始于岷山。”《三辅黄图》:汉修饰长杨宫,以备行幸。

3扬雄《酒赋》:出入两宫。《史三王传》:“出称警,入称跸。”注:“警,戒肃也。跸,止行人也。”4古诗:“微阴盛杀气。”5《淮南子》:九州之外有八殡,东方曰太渚,曰少海。《唐书东夷传》:流鬼,直黑水东北,少海之北,三面皆阻海。旌旗黄,僭用天子旗帜也。

6《左传》:“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命子,即传子也。7《帝王世纪》: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诗》:“以启戎行。”

8张衡《西京赋》:“吴岳为之陀堵。”《正异》:吴岳在扶风。卞圜云:在陇州。9《史记》:周武王誓众曰:“如虎如罴,如豺如螭。”后汉杜笃《论都赋》:“虓怒之旅,如虎如螭。”何晏《刀铭》:“用造斯器,螭虎是斩。”此螭虎二字所自出。杜预《左传注》以螭为山神兽也。今按:蛟螭固不能食豺豹狼,即螭魅亦岂能吞噬猛兽?据《列子》,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豺貙虎为前驱。陆佃曰,虎五指为貙。当作貙虎为是。

10《诗》:“祈父,予王之爪牙。”陈琳檄:“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11)陈子昂诗:”胡兵屯塞下。”《甘泉赋》:“飞蒙茸而走陆梁。”《西京赋》:“怪兽陆梁。”

(12)《诗》:“劳人草草。”

(13)凋瘵,注别见。膏肓,注见《八哀》诗。(14)《秦本纪》: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15)流书史丹传》:元帝欲易太子,丹闻上独寝,直入卧内,伏青蒲上泣谏。应劭曰:以青规地曰青蒲,非皇后不得至此。服虔曰:以青缘蒲席也。孟康曰,以蒲青为席,用蔽地也。(16)洙曰:王陵面折廷净。《晋书》:卫瓘托辞坐帝床前。(17)《国语》:“主辱臣死。”《檀弓》:“申生不敢爱其死。”(18)《西京赋》:“武士赫怒。”《孟子》:无伤也。(19)《左传》:“并建圣哲。”《王命论》:“宽明而仁恕。”(20)秦之罘山石铭:宇县之中,承顺圣意。《诗》:“迄可小康。”(21)曹冏《六代论》:“宗庙俱为灰烬。”(22)《后汉公孙述传》:光武曰:“闻之可为酸鼻。”汉有未央宫。小臣议论绝1,老病客殊方。郁郁苦不展,羽翮困低昂2。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3。之推避赏从,4渔父濯沧浪5。荣华敌勋业6,岁暮有严霜7。吾观鸱夷子8,才格出寻常9。群凶逆未定10,侧伫英俊翔(11)。(此叙贬官以后,久客巴蜀之故。议论绝,不复献言矣,老客殊方,领起全段。郁郁二句,客居之况。秋风二句,客居之景。之推以下,伤己而兼以慨世,乃客居之感。托身世外,等于之推、渔父,彼瞥眼荣华,何足羡乎?必得范蠡其人,始可救乱而济时也。卢注谓鸱夷子乃思李泌,时泌归衡山,犹范蠡之适五湖。此篇短长夹行,起十四句,即以二十句间之。次十六句,即以二十二句间之。后二十六句,又以十四句收之。参错之中,自成部署。)

1枚乘《柳赋》:“小臣莫效于鸿毛。”2毋丘俭诗:“但当养羽翮。”宋子侯诗:“花叶正低昂。”3陆机诗:“江篱生幽淆,微芳不足宣。淑气与时陨,余芳随风捐。”4介之推,注别见。5《屈原传》:渔父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云云。《杜臆》:荣华胜于勋业,鲜能令终,如严霜之杀草。

6班固《答宾戏》:“朝为荣华,夕为憔悴。”潘岳诔文:“名器虽光,勋业未融。”7苏武诗:“晨起践严霜。”8《货殖传》:范蠡适齐,为鸱夷子皮。师古曰:“言若盛酒之鸱夷,多所容受,而可卷怀。”

9才格,谓才能品格。10孔融上书:“王师电掣,群凶破殄。”(11)前汉王褒颂,“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刘克庄曰:此诗押五十六韵,在五言古风中,尤多悲壮语,虽荆卿乏歌,雍门之琴,高渐离之筑,音调节奏不如是之跌宕豪放也。

王嗣奭曰:此乃公自为传,其行径大都似李太白。然李一味豪放。公却豪中有细。又云:观其吴越齐越之游,壮岁诗文,遗逸多矣,岂晚岁诗律转细,自弃前鱼耶。

篇中扬字浪字,韵脚重拈,但字同义异,不妨互见,若字异义同,却不

可用矣。杜集中,叙天宝乱离事凡十数见,而语无重复,其才思能善于变化。

遣怀

【鹤注】当是大历元年作,盖李白以宝应元年卒,高适以永泰元年卒,诗云“存殁再呜呼”,又云“系舟卧荆巫”,故知其为大历初夔州作也。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1。名今陈留亚2,剧则贝魏俱3。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4。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5。白刃仇不义,黄金倾有无.. 6。杀人红尘里7,报答在斯须。(自叙梁宋之游。上四,都会之雄壮。中四,人物之殷盛。下四,风俗之任侠。《杜臆》:名,与剧对,名谓名邦,剧乃烦剧。邑中以下见其名,白刃以下见其剧。赵曰:主则土著人,客则寄游者。)

1《汉书》:梁孝王城睢阳,北界太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多大县。《唐书》:宋州睢阳郡,属河南道,本梁郡,天宝元年更名。《前汉功臣表》:大臣名都。

2《史郦生传》: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唐书》:汴州陈留郡,属河南道。

3《史文帝纪》:以齐剧郡。《唐书》:贝州清河郡、魏州武阳郡,俱属河北道。贝州,今东昌府恩县。魏州,今大名府地。

4《东征赋》:“尊通衢之大道。”

5古诗:“度阡越陌,互为主客。”6《汉书》:“郭解,河内人也,阴贼感概,以躯藉友报仇。剧孟,洛阳人也,以侠显,及死,家无十金之财。白刃、黄金二句,暗用二人事,于梁宋相合也。《后汉魏朗传》:“白日操刃,报雠于县中。”

7《东都赋》:“红尘四合。”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1。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2。气酣登吹台3怀古视平芜4。芒砀云一去5,雁骛空相呼。(此叙高李同游之兴。三人相得,(,) 成千古文章知己。芒砀云去,汉高遗迹难寻也。《杜臆》云:此可见其旷怀。)

1《世说》:王浚冲,经黄公酒垆,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嵇阮,共酣饮于此垆。”

2古乐府:“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腴。”敷腴,喜悦之色。3《唐书本传》:甫从高适、李白过汴州,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恻也。《水经注》:《陈留风俗传》曰:县有苍颔师旷城,上有列仙之吹台,梁王增筑以为吹台,城隍夷灭,略存故址,其台方一百许步。杨慎曰:吹台,即繁台,本师旷吹台,梁孝王增筑。班史称平台,唐称吹台,又因谢惠连尝为《雪赋》,又名雪台。“《东都赋》:慨长思而怀古。”

4江淹诗:“青满平地芜。”又:“平芜带天。”5《汉书》:高祖隐于瓦砀山,所居上常有云气。应劭曰:“芒,属沛国。砀,属梁国。”

先帝正好武1,寰海未凋枯2。猛将收西域3,长戟破林胡4。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5。组练去如泥6,尺土负百夫7。(此叙明皇开边之事。收西域,如王忠嗣、哥舒翰辈。破林胡,如安禄山、张守珪辈。赵曰:攻取岂无胜负,唯献捷而掩败,故不云输。驱百万之众以攻一城,是一尺之土,不足偿百夫之命矣,故曰“负百夫”。)

1《通鉴玄宗纪》:宋璟以天子好武功,恐好事者竟生心徼幸。

2江淹诗:“窃值寰海辟,仄见圭纬昌。”虞茂诗:“原泽润凋枯。”3《抱朴子》:“猛将难御。”《前汉郑吉传》:卒伍从军,数出西域。

4又《晁错传》:“劲肾长戟,射疏及远。”《通鉴注》:契丹,即战国林胡地也,《唐会要》: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大破契丹林胡,遣使献捷。5《唐韵》:“俗谓负为输。”6《左传》:“组甲三百,被练三百。”注:“组甲,漆甲成组文。被

练、练袍。皆精兵也。”

7诸葛武侯《新书》:“此百夫之将。”拓境功未已1,元和辞大罏2。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3。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萧条益堪愧,独在天一隅4。乘黄已去矣5,凡马徒区区6。不复见颜鲍7,系舟卧荆巫8。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9。(末叙乱离死生,而深痛高李之亡。上六,叹乱后朋亡。下八,以衰老自危。辞大罏,元气损伤。再呜呼,高李俱逝。乘黄,比二子。凡马,公自喻。末恐客死于夔,不见两家子孙也。此章,首段十二句,中间各八句,末段十四句。)

1庾信碑文:“天子拓境,百越来庭。”2元和,即太和。郭璞《江赋》:“禀元气之灵和。”《庄子》:“以天地为大罏,以造化为大冶。”扬雄《解难》:“陶冶大罏。”3《洞箫赋》:“薄索合沓。”合沓,相继貌。

4古诗:“各在天一隅。”5洙曰:乘黄,骏马也。鹤曰:《诗正义》云:黄骍曰黄,谓黄而骍色。6《抱朴子》:“凡马野鹰,本实一类。”古诗:“一心抱区区。”7颜延之、鲍照,以比高、李诗才。8张载诗:“西瞻岷山岭,嵯峨似荆巫。”自巫山而下,为荆州也。9何胥《哭陈昭》诗:“抚孤空对此,零泪欲何言。”

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

鹤注编在大历元年。

秋日萧韦逝,淮王报峡中。少年疑柱史,多术怪仙公。不但时人惜,只应吾道穷1。(此闻报而深痛韦萧。柱下史得长年,侍御以少年而亡,故疑之。萧史乘鹤异仙,尊师以多术而卒,故怪之。两引古人,一切官,一切姓,存亡关于吾道,见其人足重也。)

1《公羊传》:西狩获麟,孔于曰:“吾道穷矣。”

一哀侵疾病,相识自儿童。处处邻家笛1,飘飘客子蓬2。强吟《怀旧赋》..

3,已作白头翁4。(此悼友而自作衰老,哀之切,为交久也。邻家笛,触耳生悲。客子蓬,怜己流落。白头怀旧,恐将继萧韦而逝也。《杜臆》:“一哀侵疾病,相见自儿童”,信笔写去,不对之对,惟社有之。此章,上下各六句。)1向秀《思旧赋》,为嵇康、吕安而作,其序曰: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想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2曹植诗:“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3潘岳《怀旧赋》,为杨暨、杨潭而作。4魏文帝曰: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存殁口号二首

【鹤注】据郑虔死于广德二年,则梁氏编在大历元年为是。

席谦不见近弹棋1,毕耀仍传旧小诗2。玉局他年无限事3,白杨今日几人悲4?(【原注】“道士席谦,吴人,善弹棋。毕耀,善为小诗。”此谓席存而毕殁也。近不见,言人存地隔。旧仍传,言诗在人亡。席尚存,故望其玉局降仙。毕已殁,故伤其白杨拱墓。两句分顶,下章亦然,毕曜仅传小诗,而前此称为“才大今诗伯”,《杜臆》讥其不相蒙,良是。大约赠人之词,不无过誉,殁后乃用直笔耳。)

1《西京杂记》:刘向作弹棋以献。《梁冀传》:冀善弹棋、格五。注:《艺经》:旧弹棋两人对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更相弹也,其局以石为之。《古今诗话》:弹棋有谱一卷,唐贤所为,其局方五尺,中心高如盖,其颠为小壶,四角微起。李义山诗:“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谓其中尊也。白乐天诗:“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谓持角长斜,一发过半局,谱中具有此法。柳子厚亦用二十四棋者,即此戏也,今人罕为之矣。

2乾元间,毕曜除监察御史,未几以酷毒流贬黔中,其殁当在此时。姜宸英曰:《酷吏敬羽传》:羽与毛若虚、裴异、毕曜同时,皆暴忍,时称毛、敬、裴、毕。未几,昇、曜流黔中。曜,正肃宗时人。又《乔琳传》:曜曾为郭子仪书记。3黄希曰:张道陵修道既成,老子降于成都,地涌出一玉局,高丈余,老君升座授道毕,老君已回,玉局消散。4古诗:“萧萧白杨树,松柏夹广路。”陶潜《挽歌》:“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吴论据“不见”、“仍传”四字,遂云席殁、毕存。今按:《梓州》诗云“高门蓟子过”,是与席相见时;此云“不见近弹棋”,公独往夔州矣。向在长安,赠毕曜诗云“流传江鲍体”,是平日作诗;此云“仍传旧小诗”,是死后诗传也。若云毕尚存,则当云新诗,不当云旧矣。或据《搜神记》“南谷山中,,有白玉棋局”,引以证弹棋,非也。若依此,则下句白杨,何独不承小诗乎?又卢注引《隋书》白杨何妥,以证毕曜未亡,使事隐僻。“萧萧自杨树”,自当以古诗为据耳。

其二

郑公粉绘随长夜1,曹霸丹青已白头2。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原注:“高士荣阳郑虔,善画山水。曹霸,善画马。”此谓郑殁而曹存也。郑虔既亡,世更无山水之奇。曹霸虽存,人谁识骅骝之价乎?一伤之,一惜之也。或云:得虔之图,几今天下山水无色。得霸之马,能使人间骅骝减价。乃极赞其笔墨之神妙,亦通。又一说:何曾有,谓世不收藏。不解重,谓人弗珍惜。意义似浅。)

1《抱朴子》:粉绘表形著图。李陵诗:“严父辞长夜,慈母去中堂。”

2左思《吴都赋》:“丹青图其珍珠。”

《容斋续笔》:子美存殁绝句,每篇一存一殁,盖席谦、曹霸存,毕曜、郑虔殁也。鲁直《荆江亭即事二首》,其一云:“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味,西风吹泪古藤州。”乃用此体,时少游殁,而无已存也。

钱塘瞿佑《归田诗话》云:山谷此诗,喻二人才思迟速之异也。后山诗,如“坏墙得雨蜗成字,古屋无人燕作家”,寥落之状可想。淮海诗,如“翡翠侧身窥绿酒,蜻蜒偷眼避红妆”,艳冶之情可见。二人他作,亦多类此。后山为秘书正字,宿斋宫,骤寒,或送绵半臂,却之不服,竟感疾而终。淮海谪藤州,以玉盂汲水,笑视而卒。二人于临终,屯泰不同又如此,信乎各有造物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