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华严悬谈会玄记

卷第二十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一

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波颇三藏者按传云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作明知识或云波颇此云智光中天竺人也本剎利王种姓十岁出家随师习学诵一洛叉大乘经可十万偈受具已后便学律藏博通戒网心乐禅思又随胜德修习定业因循不舍经十二年后复南游摩伽陀国那烂陀寺值戒贤论师盛弘十七地论因复采听以论中兼明小教又诵一洛叉偈小乘诸论传灯受教同侣所推承化门人般若因陀罗跋摩等学功树绩深达义网今见领徒本国匡化王臣所钦波颇与道俗十人展转北行达西面可汗叶护衙为戎王信伏时武德九年高平王出使入番因与相见将使东归而叶护君臣留恋不许王即奏闻下敕征入乃与高平王同来谒帝以其年十二月达京敕住兴善寺翻译等然今钞引般若灯论序云贞观元年即武德九年改贞观元年也。

钞云十一月二十日传云十二月传且通举耳钞云顶戴梵文至于京辇传由高平王奏请宣入有小异耳。

▲钞波颇蜜多亦梵语之略且如上传唐言朋友者传云作明知识知识即友义也。

▲言附杙(音亦橛也)传身举烟召伴者据昙无竭传说过龟兹沙勤诸国登葱岭度雪山障气千重层氷万里下有大江水急若箭於东西两山之胁系索为桥十人一过到彼岸已举烟为识后人见烟知前已度方得更进若久不见烟则知暴风吹索人堕江中(故此云举烟召伴也)行经三日复过大雪山悬崖壁立无安足处石壁皆有故杙孔处处相对人各执四杙先拔下杙手攀上杙展转相代三日方过乃到平地至罽宾国(即附杙传身也)上传说昙无竭往西域今叙三藏自彼而来故先附杙传身度雪山而次过索桥也。

▲言冒氷霜而越葱岭者据法显传云葱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奘三藏又云葱岭据赡部洲之中南接雪山北是热海东渐乌铩西极波斯纵广统国各数千里冬夏积雪岩崖隘崄过半已下多出山葱故用名焉昔人云葱岭停雪即雪山也今亲目睹则知其非雪山乃葱岭之南。

▲言犯(干也侵也)风热而度沙河者法显传云自长安西度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为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今三藏自彼而来先过葱岭次度流沙也。

▲言娵觜者(上子于切下音咨)尔雅云娵觜之口营室东壁也注云室东壁(营室即室宿合是壁宿在室宿之东故云营室东壁)星四方似口因以为名其年壁宿直岁即下亥年也。

▲言秦征重寿等者传云鸠摩罗耆婆此云童寿以童稚时已有耆寿之智或云罗什罗字梵语之略也以其善解文什故云罗什即华梵相兼也言苦用戎兵者以前秦符坚时有德星现於外分野遣吕光伐龟(音丘)兹(音慈)取什公已如前引。

▲言汉请等者汉明帝梦金人飞空而至明旦召之通人传毅曰闻西域有神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悦即遣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往天竺寻访佛法行至中途果见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像而来乃同至洛阳教法始兴也讵可下比对显胜(奏见音现也)。

钞耆阇法师者法华玄义云耆阇寺凛法师立一即毗昙二即成实论三即大品三论四者法华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五即涅盘华严等常住佛性本自湛然也六即染净俱融法界普圆义。

▲言前四名即衍公四宗者即隋朝大衍法师所立然以后二宗不同故今但云前四名即衍公也此凛法师但以如幻法名不真宗真空理为真宗并是衍公不真宗故故次破云其三与四但法喻之别也衍公真实宗明法性真理佛性等教即凛法师常宗也。

▲言在立宗之初者宗趣通局之初也彼当破之言又真宗下玄义亦云真若非常真则生灭常若非真常则虚伪。

▲言但法喻之别者三不真宗但以幻化等喻显真理即与第四真宗但法喻异耳何分二宗耶以有此等妨难故疏并不引也。

疏第二明西域等者探玄记云即西域本立性相二宗今现传性相二宗依附於彼多异少同。

钞然真谛等者问真谛等亦是西域法师何以叙此方中收由探玄记科属西域故以然字牒之而答也以亲到此方判教故属此方中收下二大德只在西方分教不来此土故别为西域耳言笈多者具云达摩笈多此云法密隋开皇中至京城然前不叙此师今所以指者以下立宗中叙故。

▲钞那烂陀者此云施无厌者按唐三藏传云赡部洲中寺之最者无高於此矣五王兴造供给倍隆故因名焉其寺有五院或云九院同一大门周围四十八里阁高八丈许并用砖垒其最上壁犹厚六尺廓三重墙亦砖垒高五丈许中间各绕极深池堑备有华畜严丽可观自置已来防卫清肃女人非滥未曾容隐常住僧众四千余人外客道俗通及邪正乃出万数皆周给衣食无有穷竭故复寺号为施无厌也(以前云庵没罗园中有池池中有龙名那烂陀寺近龙池从彼立名又云佛昔为王建都此地常行惠施物念其恩故名也)中有佛院备诸圣迹精舍高者二十余丈佛昔於中四月说法彼国常法论师有智识清远王给封户乃至十城渐降量赏不减三城现有受封大德三百余人通经已上不掌僧役自乌耆已西被於海内诸出家者皆多义学任国诸师皆无隔碍故学徒博闻该赡也。

▲言按唐三藏传似智光乃戒贤弟子者故传说南印土般若麴多明正量部造破大乘论七百颂时戒日王讨伐至乌茶国诸小乘师宝重此论以用上王请与大乘师决胜时王作书与戒贤可差四僧善大小内外者诣行在所拟有议论时戒贤差弟子海慧智光师子光及奘应命而行评曰此智光决戒贤弟子也又按传说那烂陀寺大德师子光等立中百论破瑜伽等义奘曰圣人作论终不相违但学者有向背耳因造会宗论三千颂以呈戒贤诸师称善准此则奘师在彼时师子光等已立中百论宗既云师子光等必智光亦在其中奘师虽为会通应后时智光中百论盛行故与戒贤同时在那烂陀寺弘宗也若今钞两楹犹未定断。

钞无行禅师书云等者正证西方有其二宗兼证其胜劣也言玄飙才举者龙猛持亦幡五天立论无有胜者今云玄飙恐是斯类言无着牵羊者意说无着宗义堕故也此用左传彼云宣公十二年春楚子围郑旬有七日郑人卜行成不吉卜临(去声呼也)于太宫且巷出车吉国人大临(去声)守陴者皆哭楚子退师郑人修城进复围之三月克之入自皇门至于逵路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其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若惠顾前好徼福於厉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於九县君之惠也孤之愿也非所敢望敢布腹心君实图之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几乎退三十里而许之平潘尪入盟郑伯之弟子良出质又宋微子启纣之庶兄武王既克殷启乃持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伏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武王乃什之(注曰肉袒牵羊示为臣仆也)言翎羽暂腾者翎羽即羽扇也此用诸葛武侯秉白羽指挥三军令龙树宗论义亦然也言陈那乱辙者亦左传鲁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即庄公也)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能未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音杓)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车迹也)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钞躬亲问之者探玄记说贤首自问日照三藏云西域诸德於一代圣教颇有分判权实以不日照云近代天竺那烂陀寺同时有二大论师一名戒贤一称智光并神解超伦声齐五印群邪稽颡异部归诚大乘学人仰之如日月独步天竺各一人而已以所承宗别立教不同等。

疏戒贤远承弥勒等者先有室商佉王威行海内酷虐无道摧残释种拔菩提树绝其根苗选拣名德三百余人坑之余者悉充奴[(上/矢)*(入/米)]时戒贤将就坑为贼擎出潜沦草莽后复於那烂陀寺盛兴佛法(其室商佉王即为戒日王所灭戒日王因至菩提坑发愿若我有福统临海内堪见佛法愿菩提树从地而生言已寻视菩提已萌坑中上踊遂举其诛室商佉王也)当奘师见时已年一百六岁众所钦重号正法藏戒日王增邑十城科税以入戒贤以其所得成立寺庙焉言远承弥勒无着者无着初得小乘空观意谓未安因乘神通往兜率天谘问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观还阎浮提如说思惟即便得悟时地六震既得空观因此立名阿僧佉此云无着尔后数至兜率问大乘经义还人间为人说之人多不信因发愿请弥勒下阎浮提解说大乘弥勒如其愿夜下人间放大光明广集有缘於说法堂诵出十七地经随诵随解经于四月夜解之方毕虽同一堂听法唯无着得近菩萨余人但遥闻声无着夜闻昼即解说释曰戒贤盛弘十七地论(即瑜伽论是也)木因弥勒诵出解释无着复申解说故云远承也言近踵护法难陀者据二师注唯识等义西域弘唯识者乃杖林山胜军论师亦奘师所宗今云戒贤近踵者以瑜伽唯识并法相宗唯识乃瑜伽十支中高建法幢一支也故作此叙耳或护法难陀非唯弘唯识也。

钞护法难陀未有得圣之文者准唯识抠要云护法菩萨临终之日天乐霄迎悲声动域空中响报婆罗门曰此是贤劫千佛之一佛也若尔乃权菩萨也今就迹而言亦当时英彦尔英谓英杰彦谓俊彦言近踵者足踵谓后人蹑前人之踵迹也。

钞具如西域记及三藏传广说者传云奘历诸国风声久远将至其寺众差大德四十人迎奘至庄宿即目连本村也明日食后僧二百余俗人千余擎舆幢盖迎引入都会与众相慰问讫唱言令住寺又差二十人引至正法藏所即戒贤论师也年百六岁众所钦重故号正法藏博闻强识内外大小一切经书无不通达奘礼赞讫并命令坐问从何来答从脂那国来欲学瑜伽等论问已涕泣召弟子觉贤说旧事贤曰和尚三年前患困如刀刺欲不食而死梦金色人曰汝勿厌身往作国王多害物命当自悔责何得自尽有脂那僧来此学法已在道中三年应至以法惠彼彼复流通汝罪自灭吾是曼殊师利故来相劝和尚疾今损矣正法藏问在路几时奘曰去三年矣既与梦同悲喜交集礼谢讫寺素立法通三藏者员置十人由来阙一奘风闻便处其位日给上馔二十盘大人米一斗(即粳米也大如乌豆饭香百步唯此国有王及知法者预焉)槟桹豆蔻龙恼香乳酪蜜等净人四婆罗门一行乘象舆三十人从然唯二十日过此渐减通一经者犹给五盘五日过已复依僧次奘请戒贤讲瑜伽论听者数千人十有五月方一徧重为讲九月方了自余顺理显扬对法等并得咨禀然於瑜伽偏所钻仰经於五年晨夕无辍将事博识未忍东旋贤诫曰吾老矣见子殉命求法经途十年方至本国今不辞老朽力为申明法贵流通岂期独善更参他部恐失时缘智无涯矣唯佛乃穷人命如露非旦即夕即可还矣便为奘俶装赆送付给经论奘因至西钵伐多国停二年学正量部根本论摄正法论等却东还那烂陀参戒贤已复往杖林山胜军论师居士所学唯识决择论意义论成无畏论等首尾二年从於此方渐东旋也准此奘师所学非一师归本国偏宗戒贤故云即唐三藏所师宗也。

疏第二时中下疑云第二时中即依遍计说一切诸法自性皆空而实依圆是有何故但说於空不说依圆是有耶释意云第二时虽依下纵然依佗下夺或上彰胜前下彰劣后可知。

钞至下当辨者三性空有即离义中辨也言此有两重者初说因缘故诸法生明是依佗故有次说诸法皆空即约徧计故咸空(上疏云依徧计所执说诸法皆空)三具说三性徧计所执都无体用故空依佗圆成离执寄诠名有二智境界故(依佗俗智境圆成真智境)此以第三时疏中三性一句解前二时之意。

▲二者下第二重双取疏中具说三性三无性等二句为一对影前第二时三无性皆空第一时三性皆有第三时双具三性三无性故非空非有也初时三性皆有者如所执实我为遍计色心等法为依佗生空之理即圆成也余二教可知(上释两重大意也)。

▲故唯识云下释三无性义也清凉释云谓依遍计所执性说相无自性性由彼体相毕竟非有犹如空华绳上蛇故依佗起性立生无自性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所妄执自然性故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自性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既依三性无立三性未说三性亦有而但说三无性空故云佛密意说也。

▲谓若显了说者成立第三教也对前密意云显了对前不具云双明谓不碍缘生故说有三性不碍无性故说三无性方是不即不离为中道也。

钞下说十重者即别会二宗之初疏标十重别是也言且就深密略有四义者十重犹约宗通论四义专在深密望前二时说也一即前钞之中第二重二即第一重问前及下钞皆云三性空有此标何言心境空有耶答有二意一云三性心境影略而明谓深密三时约三性立妙智三时约心境立故互影取各具二义也二云彼宗三性亦约心境也依圆为心是有以五位百法皆唯识故总名为心识自性故(八识心王)识相应故(五十一位心所)识所变故(十一种色法也)识分位故(二十四种不相应行)识实性故(六种无为)五位之中前四位依佗有后一位圆成有遍计所执我法等皆名境心外境故俱空也准此前正立中应云前二时教不说唯识故或有或空今第三时俱明唯识则境空心有为中道也。

钞此中且约下正释疏中徧计空依圆有对二时论了不了也且者不尽之义此正立中虽标四义且约前二义明故今约第二义合前正立中明第一义故有二义也有本钞云属第三时含约三性三无性论者义亦通也以前第三时中含两重义故正属此义也言余二门下即别会性相二宗中一乘三乘别一性五性别中显隐以明谓性显则相隐相显则性隐也然约深密此四门中双具三性三无性为了但说三性等为不了境空心有为了心境俱空为不了一乘为不了三乘为了一性皆成佛为不了五性有不成佛为了也若后妙智於四门义皆反此以论了不了也。

疏此依深密所判者即第二卷云世尊初於一时在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而有上有容是未了义世尊昔在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甚奇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世尊於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无生无容是真了义。

疏二智光论师远承文殊等者以文殊诸经中说法多显般若旨趣而龙树造智论中论正申般若旨趣故云远承也。

▲近禀青目青辨者贤首本云近禀提婆青辨故无行书亦云龙树提婆也今所以改之者龙树第十三提婆十四(二十八祖中)今分远近不可以提婆为近禀故又提婆造百论今取青目青辨对护法难陀等皆是注家故今改作也中论序云天竺诸国敢预学者之流无不玩味斯论以为喉襟其染翰申释者甚亦不少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名宾罗伽秦言青目之所释也其人虽信解深法而词不雅中其间乖僻烦重者法师皆裁而裨之(法师即什公也)西域记云清辨论师外示僧佉之服内弘龙树之学闻护法菩萨在菩提树宣扬法教乃命门人往问讯曰仰德虚心为日久矣然以宿愿未果遂乖礼谒菩提树者誓不空见见当有证称人天师护法菩萨谓其使曰人世如幻身命若浮未遑谈议竟不会见论师由是乃还本土静而思曰非慈氏成佛谁决我疑遂於观音像前诵随心陀罗尼经涉三年菩萨现身谓曰何所志乎对曰愿留此身待见慈氏菩萨曰人命难保宜修胜善生睹史天乃见慈氏论师曰志不可夺也菩萨曰若其然者宜往驮那羯[石*禁]国城南山岩执金刚神所至诚诵持金刚陀罗尼当遂此愿也於是往而诵之三载之后神出问曰伊何所愿论师曰愿留此身待见慈氏神曰此岩石内有修罗宫如法行请石壁当开开即入中慈氏出世我当相报矣於是又诵持三载乃咒芥子以击石壁壁乃开论师乃与六人入石壁入已还合。

钞等取涅盘法华等者若心境皆从缘生即空无性平等一味不碍二谛者显依般若及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智论等兼法华涅盘等若今趣寂二乘等普得成佛者显依法华涅盘等兼依智论等也。

疏心境俱有等者广钞云心为能缘即第六识心境为所缘即四谛理等各执为有故。

▲境空心有者谓唯识观遮外妄境名义自性差别唯有心也唯遮境有故境空(即徧计所执心外实我法皆空也)识拣心空故识有故云唯识道理。

▲言心境俱空者谓所缘若名义等境既空能缘识心不立故中边论云以尘无有故本识即不生。

钞上约心境空有乃至盖影略耳者准此故知二宗所立各有心境三性二义故前后影略也言今约三性空有者初教缘生定有即是遍计以言总相执为定有为破执实我故说缘生法决定是有次教依他似有后教缘生即空平等一味是圆成也从浅至深故是则前约合故但名心境今就开义分为三性故如上二宗中前约於心境此亦约於三性故云影略也或可就自宗中前亦约於三性今亦约於心境故云影略也。

▲钞如空泽之空者下有水曰泽今以小乘闻空时如旷野中空无水草之空也言故经者即广百论所引契经也弘决志指为楞伽经第四无常品中文也经音义云宁者愿词也。

▲钞但除其病下二句即净名经问疾品中文也天台疏云如火是烧法若触烧痛谨慎不触即是除病不可除火除则失温身照暗成食等用以况但除小乘缘生实有之执而不除缘生之法。

▲钞不存依佗者不同相宗存於依佗但空徧计也显依佗亦空故也。

▲言平等一味下此中含二义一法性宗缘生无性故空空即圆成更无二体则依佗性上无徧计性故依佗即空空即无性之理故密严经云名为徧计性相是依佗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圆成真空依佗缘有二体既同何故法相要留依佗但空徧计耶二空宗三性如空华依病眼第二月依捏目及本月而有故名依佗迷情计为实有即是徧计二义虽别所目之法不别此等皆无所有方名圆成但约依佗徧计空理而说亦无其体故说三性皆无性不同法相宗依於三性密意说三无性如广钞说已上亦以第三时教意释前二时教也。

钞题云分别明菩萨者题谓人题显造论人也言人译异者翻译之人异耳谓分别明是波颇所译智光是日照所译也或译造论之人名成异耳会义即同言释论称般若灯者问既释中论云何称般若灯故此答也意显本论释般若故故今本论中般若之理幽隐难彰之处如灯照了般若之灯释论从本论以彰名依主释也。

▲言体即般若者论中所明般若云智体也照了诸法如灯用也般若如灯持业释也故彼论序云借灯为名者无分别智有寂照之功也然般若灯论即中论异名彼序云般若灯论者一名中论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造也准此则以全所释论名为能释论目也以今有十五卷分别明菩萨造故异本中论也。

▲钞但依贤首引耳者探玄记云此三次第如智光论师般若灯论释中具引苏若那摩诃衍经说此云大乘妙智经此昔所未闻也然今波颇所译论中即无是说恐是日照引出说耳。

▲言或云即般若经等者若据论说频引诸部般若皆逐一标名岂独此经而转名大乘妙智耶故钞主疑之而言或云也问论标为分别明菩萨今以义会乃是智光未审是戒贤弟子智光否答据波颇亲依戒贤学十七地论当贞观之初至此方奘师亦贞观之中往天竺而师子光等已造论破瑜伽恐是时智光已有释论解中论偈而波颇於彼传来故译也所以不妨智光是戒贤弟子而同时弘宗於那烂陀也。

钞然此二三时下第二辨顺违下一段钞文科分为二。

初总相和会(二)

初贤首正会(二)

初问(然藏)后答(二)

初总答(自答)后别释(二)

初无会(言无)二可会(三)

初总标二门(言无)二别释二门(二)

初深密二意(二)

初摄生宽侠(初门)  后言教具缺(二约)

后妙智二意(二)

初益物渐次(第二)  后显理增微(二显)

后总结上意(依此)

后清凉出意(三)

初总解二了胜劣(今观)二翻相宗了为不了(三)

初总明(二者)次别释(二)

初摄生宽成不了(四)

初牒彼所立(何者)  二约喻反难(则得)  三约法反难(纯菩)  四结成不了(是故)

后言教具成不了(四)

初牒彼所立(又如)  二约喻反难(言皆)  三约法反难(法华)  四结成不了(是故)

三结成(上二)

三出疏不引所以(恐法)

二别消疏文(疏文)

钞藏和尚起信疏者此圭峰未移疏於论文下作注以前之古疏也当上卷伍张中文钞。

▲各合为人悉檀者悉檀梵语此云义宗然有四种为佛所说法有此四宗义类故一世界二为人三对治四第一义若天台云悉者布也檀者此云施也若会此二义者以四义宗布施於众生皆令沾益今言各各为人者谓或闻说空则戒定慧增长或闻说有则戒定慧增长以为众生便宜不同故天亲龙树等宗师得佛意故不假和会亦摄论四意趣中众生意乐意趣也於一法中或赞或毁等又成实论云佛说内外中间之言遂即入定时五百罗汉各释此言佛出定后同问世尊谁当佛意佛言并非我意诸人愧复问既不当佛意将无得罪不佛言虽非我意各顺正理堪为圣教有福无罪等故不须会也。

▲钞即可会者以护法清辨等立宗诤故所以会之。

▲钞一约摄生宽狭(约人)言教具阙(约人及法)二约益物渐次(约人)显理增微(约法)钞既皆二义下法相宗中摄生宽故了言教具故了故云二义了摄生狭故不了言教阙故不了故云二义不了法性宗中益物皆当作佛故了显理相尽故了故云二义了益物不等故不了显理未尽故不了故云二义不了则二宗相对各有二了二不了於理则齐探玄记云二说各据别门互不相至岂有相违。

钞今观贤首意下探玄记叙初门竟断云戒贤所判亦有道理叙后门竟断云智光所判甚有道理既彼但云亦此云甚者意似偏许智光故今作此出贤首意也钞凡小同居下以深密云普为发趣一切乘者凡以人天乘化小以四谛缘生化大以三性等化则菩萨与凡夫同居也次云彼三且约出世为言(意显实被五乘机故)。

▲钞杂以无稽首尚书云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注云无考无信验也不询专独也终必无成故戒无听用疏云为人君不当妄受用人语无可考验之言勿听受之不是询众之谋勿信用之问彼依深密等立此三时何言杂以无稽耶答以彼引胜鬘证一乘是密意破句读文引楞伽证五性不晓无性之义成立趣寂声闻便判法华论错此等皆考之失据并无稽之言故云杂以也。

钞上二本是下即摄生宽为了言教具为了今成二不了言后二又成下即深密中显法性狭阙二不了今翻成了谓摄生中彼以唯大名狭以无小及人天故今小及人天凡有心者皆当作佛何名狭耶则汝谓狭此亦名了彼以言教唯大名阙以不具五乘故今以方便有三乘实唯一故何名阙耶则汝为阙此亦成了对前益物作佛为了及显理相尽为了故下云四种了义皆在法性。

▲言四不了皆属前宗者益物不等故不了显理不尽故不了并此摄生宽故不了言教具故不了为四不了也其二宗所立初时一教彼此无诤故并不言但明中后二教耳。

▲钞恐法相下问恐生是非故疏不引今钞引之何不恐还生是非耶答疏文不引实乃恐生是非今还引者当体斯意盖法义当途故难默耳反生是非之情岂当文意佛地论第四说声闻藏去佛世百年后即分二十部而菩萨藏千载已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诤千年已后乃兴空有二种异论故说正法一千年也大乘宗义随教无边且论空有二宗佛灭后各随所乐结集流行造论弘传破执生解后学不知根源随学即当故有异同故智论云佛以无倚心说弟子以无着心受能得解脱非如外道说听皆以着心现世斗诤死入地狱当慎诫之。

▲钞不可受一非余者离世间品云受一非余魔所摄持故言不可二文双取者圭峰云如一人访路一令南行一令北往不可双取。

钞其如二经等者深密妙智各有三时之文何故皆不许耶今为下答可对疏文出二经之意以善通达故。

钞若得经意下是知圣教在乎得旨除患为功如二仪互阙故云离之两伤犹目足更资故曰合之双美是以昔人云通则文文妙药执则字字疮疣。

疏然欲会二宗等者已上西域本立竟自下明今现传此方性相二宗或可上唯约二经对辨但明二经之意各别为机此约宗计所宗非唯一经其意宽通故别会之。

疏三一权实者三一皆通权实也。

钞以有声闻等者一切有情大分五类一从无始来第八识中或惟有声闻菩提无漏种以声闻乘法化之二或唯有缘觉菩提无漏种以缘觉乘法化三或唯有菩萨菩提无漏种以菩萨乘法化四不定性复分四别以无漏种本有宽狭故谓三乘菩提种性中或有二有三而发心修行先后不同一声闻缘觉不定以声闻缘觉乘法化之二声闻菩萨不定以声闻菩萨乘化之三缘觉菩萨不定以缘觉菩萨乘法化之四声闻缘觉菩萨不定以声闻缘觉菩萨乘法化之今钞只就此宽处云不定性人通成三乘五总无前三乘无漏种子名无种性以五戒人乘法化或十善等天乘法化也。

疏又初二卷等者探玄引第二云乃至更说法要谓相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乃至诸声闻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盘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同此一究竟更无第二乘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解云此约三乘同一所观无性道故密意说此名为一乘理实三乘各证涅盘非是一也(上并是探玄文)。

钞虽明有性无性者通妨也妨云此科正明三乘为了何故引经言有性无性耶故此答也可知。

▲钞小乘中说者佛性论第一云萨婆多等诸部说一切众生无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菩萨十回向已上即得佛性今约不许有佗方佛者云释迦一人有大觉性(准百法钞此宗但许一三千界中有佛出现不许余三千界别有佛出不唯同时别无亦立理唯一世尊普於十方能教化故若不尔者於薄伽婆功能有碍又若有一处一佛於中无教化能余亦应尔此引证云契经说无处无位非前非后有二如来出现於世此会违者问若余三千世界无佛者何故梵王经说我今於此三千大千诸世界中得自在转有宗会云彼有密意谓若世尊不起加行唯能观此三千大千若时世尊发起加行无边世界皆佛眼境故无相违也)。

▲钞次一向成下圭峰云此是彼宗指法性唯说一乘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得成佛为第二时教非深密经本文深密判第二时但说空也钞有性皆成下唯有菩萨菩提无漏种者名一分及声闻菩萨不定缘觉菩萨不定名半以不定性中非全故即一分半众生皆有大乘性故成佛非不及也声闻定性缘觉定性无种性此名三分及四不定性中声闻缘觉不定云半即三分半众生无大乘性故不成佛非大过也。

疏又胜发经等者经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唯有一乘无有二乘法苑云此意即显摄二乘人说一乘者随他意语彼宜闻故亦是方便说有一乘又玄赞云如胜鬘经所说一乘是权三乘实故。

疏大般若下以经初善勇猛请说般若等如来赞叹已复问言汝以何意请问般若菩萨言我欲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故请问般若何以甚深般若通摄声闻独觉菩萨乃至正等正觉一切法故等同疏文陈此意毕如来方说般若空义玄赞疏云诸论虽说圣亦回心今说不受变易生死以回心者故言未入正性离生又大般若四百六十五云若成第八已成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能入菩萨正性离生无有是处乃至成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已能入菩萨正性离生必无是处(言第八者以见道苦法忍望前七方便名第八也)。

钞五段引经等者前三段单引经四引楞伽经庄严论瑜伽论依附经文例引出之五引善戒经地持论附之而出虽此段中亦附瑜伽论然与前第四段中瑜伽论合故但是附出地持论是以下云三论附出也。

▲钞不定性人下梁摄论第十五云小乘说声闻若至顶位不定性以不免四恶趣故若至忍位名为定性以免四恶趣故(百法钞云加行四位中初位具造三界五趣业第三忍位但造人天业不造三涂业故)故俱舍二十三云转声闻种性而成佛三余麟角佛无转一坐成觉故长行论释曰声闻种性暖顶已前(暖顶二位名不定性)容可转成无上正觉若得忍位无成佛理谓恶趣已超越故菩萨利物为怀必往恶趣彼忍种性不可回转是故定无得成佛义声闻种性暖顶忍三皆有可转成独觉义在佛乘外故说为余麟角佛言显麟角喻及无上觉暖顶忍世第一并无移转向余乘义皆以第四静虑为依一坐便成自乘觉故此以四善根为缘觉及菩萨定性。

▲今言未入见道者声闻忍位已前缘觉及小乘六度菩萨暖位已前为不定性也言若入见道者问若言入见道为正定者何故下钞说世第一位为正定耶答下钞约世第一决定近能引入见道故作是说问净名云若见无为正位者不能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公注云苦法已上也(谓见道十六心苦法智忍已上八无间八解脱证入择灭无为得初果也此上方为正定位也)则与今钞正同何故前梁论等说入忍位为定性耶答前诸论等约克体而言云至忍位定性也净名及今钞皆约声闻定性者相显处说云见道已去定性故不相违是以梁论亦云小乘说若得未知欲知等三根(见道已去)则名定根已得圣故若未得定根性则可转小为大若得定根性则不可转小为大若尔梁论前文何故说至忍位名为定性耶答以免四恶趣故问准涅盘说五果回心八六四二万十千劫方至十信何故钞今依般若未入正性离生之言说声闻见道终无回心作菩萨人耶答此般若经为约渐悟(从小至大名渐)二乘劣根(广慧二乘对大乘名劣)说大乘法未显大乘特(奇也)异(未说五果回心故)犹尚随彼小乘宗转变理门(随顺彼宗转大乘理且作是说故也)带小说大故云入见道后不许回心理实二乘五果皆许回心则般若涅盘各别约一类不定者说也钞至下更释者离世间品疏抄云正性离生即见道异名一名圣谛现观一名正性离生一名正性决定言正性者有释云正性即是涅盘之理体性离邪妄故名为正性言离生者即见道无漏智名离生生者谓道所迷烦恼能令有情三界受生故名为生或能令有情善根不熟名生故离生有二初离却生二离生涩等。

疏深密第二大意同此者即前探玄所引非於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性等此大意与大般若同也。

疏又云一切等者此文连前探玄引文也连次云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恐畏众生故。

疏又十轮下地藏十轮经第九云为声闻乘补特伽罗说声闻法不为彼说独觉乘法及大乘法为独觉乘补特伽罗说独觉法不为彼说声闻乘法及大乘法为於大乘补特伽罗说大乘法不为彼说声闻法独觉乘法随诸有情根器所能说法释曰既随根器定故说三乘法故疏云皆性定五故。

疏故楞伽下四卷云有五种无间种法性七卷云有五种种性十卷云我说五种乘性证法三经广释大同小异其第五无性下性宗中引释即十卷文也。

▲言大庄严论者即种性品论云种性有体由四种差别一由界二由信三由行四由果由界差别者众生有种种界差别应知三乘种性有差别由信差别者众生有种种性信可得於三乘随信一乘非信一切若无性差别则无信差别由行差别者众生行行或有能进或有不能进若无性差别则亦无行差别由果差别者众生菩提有上中下因果相似故若无性差别则亦无果差别(次下论释有性竟次释无性有二种谓时边毕竟即下疏引者是今同楞伽皆顺相宗引也)。

▲言及瑜伽者三十七云补特伽罗成就者略有四种有声闻种性者以声闻乘而成就之有独觉种性者以独觉乘而成就之有佛种性以无上乘而成就之无上种性以善趣而成就之。

疏善戒地持者即菩萨善戒经并地持论也据开元录云菩萨地持经亦名菩萨戒经亦名菩萨地持论今编入律中存其经名除论录目故今在律藏中名地持经也今钞引者名论尔若善戒经即善行性品经云菩萨发菩提心名之为支菩萨随发心行具足得阿耨菩提是故名支(由经标十法摄一切善法第一名支若地持第一名持上即有种性者也)若菩萨性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菩提是故当知非因发心勤修精进有菩萨性以是义故菩萨性者名之为支若地持论即种性品文云初发心名为菩萨行方便持菩萨依行方便满足阿耨菩提是故当知虽不发心不修行方便犹得名为种性持评曰经论大同小异疏中撮略二处文尔其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者此清凉义用瑜伽等意非善戒地持等文故然次疏云无性瑜伽亦同此说者意虽似言上瑜伽三十七云无种性者以善趣而成熟之亦同此善戒经说其实以善戒经同瑜伽论中说也思之。

钞彼论云种性有二一有种性二无种性等者若地持论云云何种性略有二种一者性种性二者习种性性种性者是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是名性种性若从先来修善所得名习种性若菩萨戒经云云何名性性有二种一者本性二者客性言本性者阴界欲入次第相续无始无终法性自尔是名本性客性者谓所修集一切善法得菩萨者是名客性然钞举有无二性恐是性习二性未敢详定。

▲言无始法尔等者法华明钞言总意别故意显第六意处中第八识内(以三科摄百法中十二处摄法第六意处收八王故故八在六内)含藏无漏胜种子故不同自余有漏诸法故名殊胜自无始来法尔而有展转相续穷未来际相续不尽(种子引种子故)即性种性也以此种子在藏识中第八识体属意处摄是故总名六处殊胜而言亦云下正是七卷楞伽第二云五者无性复次大慧此中亦阐提何故於解脱中不生乐欲已舍一切善根故谓谤菩萨藏言此非随顺契经调伏解脱之说作是语时善根悉断不入涅盘十卷楞伽云不得涅盘四卷楞伽第一云不般涅盘故善戒等不能得无上菩提之言全同楞伽不得涅盘之义以前段疏引但言五者无性不引彼楞伽经释无性之义经文故今例释疏家不欲繁文但言亦云也。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一

音释

(子亦切功也积字)。

(如震切八尺曰仞)。

(力的切小石也)。

(所界所黠二切矛也音晒)。

(鱼检切山崄也)。

(鱼记切致果也)。

(於斟切安和悦儿音音字)。

(旬为切国名)。

(音累垒山名)。

(布遥切狂风也)。

(婢支切城上女墙也)。

(奇归切九逵道也)。

(芳符切云军所获也左氏传曰以为俘馘)。

(鲁丁切箭羽也)。

(古么切要也求也又古吊切骁字)。

(居卫切利伤也)。

(甫遥切杓柄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