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潜夫论笺校正

志氏姓第三十五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志氏姓〔一〕第三十五

昔者聖王觀象於乾坤,考度於神明,探命歷之去就,省群臣之德業,而賜姓命氏,因彰德功〔二〕。傳稱民〔三〕之徹官百,王公之子弟千世能聽其官者,而物賜之姓,是謂百姓。姓有徹品十〔四〕,於王謂之千品〔五〕。昔堯賜契姓子,賜棄姓姬;賜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為姜,氏曰有呂〔六〕。下及三代,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七〕。後世微末,因是以為姓,則不能改也。故或傳本姓,或氏號邑諡〔八〕,或氏於國〔九〕,或氏於爵,或氏於官,或氏於字,或氏於事,或氏於居〔一0〕,或氏於志。若夫五帝三王之世,所謂號也;文、武、昭、景、成、宣、戴、桓,所謂諡也;齊、魯、吳、楚、秦、晉、燕、趙,所謂國也;王氏、侯氏、王孫、公孫,所謂爵也;司馬、司徒、中行〔一一〕、下軍〔一二〕,所謂官也;伯有、孟孫、子服、叔子〔一三〕,所謂字也;巫氏、匠氏、陶氏,〔一四〕所謂事也;東門、西門〔一五〕、南宮、東郭〔一六〕、北郭,所謂居也;三烏〔一七〕、五鹿〔一八〕、青牛〔一九〕、白馬〔二0〕,所謂志也〔二一〕:凡厥姓氏,皆出屬而不可勝紀也〔二二〕。

〔一〕○鐸按:吹律定姓,肇自軒轅,胙土命氏,傳之唐世,由來尚矣。中葉以降,譜牒湮沉,溷冒因仍,昧其初祖;重以古今遞嬗,南北遷移,聲有轉訛,字多增省,重?貤謬,治絲而棼。蓋在昔已病奇觚,後來幾成絕學。考姓氏之書,世本最古。繼是有作,則節信此文及應劭氏姓篇、賈執英賢傳之類,卓爾見稱。次則林寶元和姓纂、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王應麟姓氏急就篇、鄭樵通志氏族略諸書,並傷齟齬。明季以還,又不下十餘部,群相蹈襲,自鄶無譏。凌氏統譜,更為妄作。清嘉慶中,武威學者張澍,尋潛夫之墜緒,慕仲遠之博聞,為姓氏五書,刊行者有尋源、辨誤二種,雖不無瑕纇,實洞見本原,李慈銘所謂涼士之傑出者也。今校正此卷,則有取其說焉。

〔二〕白虎通姓名篇云:“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貴功德,賤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聞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為善也。”

〔三〕“民”舊作“氏”。

〔四〕“十”字舊空。

〔五〕“傳稱”以下見楚語。“子弟”下“千”字、“世”字並衍。○鐸按:“千世”當從楚語作“之質”。十二字為句。

〔六〕舊脫“子賜棄姓”四字,據天中記廿四補。禮記大傳疏引鄭康成駁五經異義云:“堯賜伯夷姓曰姜,賜禹姓曰姒,賜契姓曰子,賜稷姓曰姬,著在書傳。”周語:‘太子晉云:“禹賜姓曰姒,氏曰有夏;四嶽賜姓曰姜,氏曰有呂。”’

〔七〕隱八年左傳。

〔八〕“邑”字衍。

〔九〕“國”舊作“爵”,今移正,與下文相應。

〔一0〕以上二十字舊脫。按御覽三百六十二引風俗通氏姓篇序俱與此同,今據補。

〔一一〕中行見下晉公族注。

〔一二〕元和姓纂云:“左傳,晉欒黶為下軍大夫,子孫氏焉。”按欒氏世將下軍。僖廿七年傳:“欒枝將下軍。”文十二年傳:“欒盾將下軍。”成二年傳:“欒書將下軍。”襄十三年傳:“欒黶將下軍。”

〔一三〕“子”疑“孫”,並見下。

〔一四〕風俗通作“巫、卜、陶、匠”,此亦當有卜氏。

〔一五〕意林作“西都”,通志氏族略五、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四並同。廣韻十二齊“西”字注、通鑑一“西門豹”注又引作“西郭”。

〔一六〕意林、廣韻、通鑑注並無“東郭”,疑衍。○鐸按:此所舉皆以四為率,又東、西、南、北亦順,則“東郭”不當有。

〔一七〕氏族略三引風俗通云:“有三烏大夫,因氏焉。漢有三烏群。”元和姓纂又云:“三烏,姜姓,炎帝之後,為侯國,因氏焉。”

〔一八〕氏族略三云:“晉公子重耳封舅犯於五鹿,支孫氏焉。”按漢書有五鹿充宗。○鐸按:姓纂十姥云:“趙有將軍五鹿盧。”

〔一九〕氏族略四云:“魏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山東人也。”按王氏著書在初平前,是古有此姓矣。青牛先生見魏略,魏志管甯傳裴松之注引之。

〔二0〕氏族略四引風俗通云:“微子乘白馬朝周,因氏焉。”

〔二一〕“志”意林作“地”。按風俗通作“職”,志、職聲相近。

〔二二〕“出”當作“此”。漢書王莽傳云:“如此屬不可勝記。”淮南子氾論訓亦云:“凡此之屬,皆不可勝著於書策竹帛,而藏於官府者也。”

衛侯滅邢,昭公娶同姓,言皆同祖也〔一〕。近古以來,則不必然。古之賜姓,大諦可用,其餘則難。周室衰微,吳、楚僭號,下歷七國,咸各稱王〔二〕。故王氏、王孫氏、公孫氏及氏諡官〔三〕,國自有之,千八百國,諡官萬數,故元不可同也。及孫氏者,或王孫之班也,或諸孫之班也〔四〕,故有〔五〕同祖而異姓,有同姓而異祖。亦有雜厝〔六〕,變而相入,或從母姓〔七〕,或避怨讎〔八〕。夫吹律定姓,惟聖能之〔九〕。今民散久〔一0〕,鮮克達〔一一〕音律。天主尊正其祖〔一二〕。故且略紀顯者,以待士合揖損焉。〔一三〕

〔一〕春秋僖廿五年:“衛侯燬滅邢”,左傳云:“同姓也,故名。”哀十二年“孟子卒”,左傳云:“昭公娶於吳,故不書姓。”論語:‘陳司敗云:“君娶於吳為同姓。”’御覽引風俗通云:“公羊譏衛滅邢,論語貶昭公娶於吳,諱同姓也。”

〔二〕淮南子覽冥訓云:“晚世之時,七國異族。”高誘注:“七國,齊、楚、燕、趙、韓、魏、秦也。齊姓田,楚姓羋,燕姓姬,趙姓趙,韓姓韓,魏姓魏,秦姓嬴,故異族也。”

〔三〕“氏諡”舊倒。

〔四〕“班”猶“別”也。

〔五〕“有”舊脫。

〔六〕漢書地理志云:“五方雜厝”,晉灼云:‘厝,古“錯”字。’

〔七〕漢書夏侯嬰傳云:“初嬰為滕令奉車,故號滕公。及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更為孫氏。”

〔八〕如下所云智果、張良之類。○鐸按:廣韻十二霽“桂”字下載後漢炅橫四子改姓桂、●、炔,字皆九畫,亦其類也。

〔九〕白虎通姓名篇云:“古者,聖人吹律定姓,以記其族。”○鐸按:“聖”即“聖人”,詳德化篇“聖深知之”注。

〔一0〕論語。○鐸按:敘錄敘交際作“今民遷久”,同。說詳彼。

〔一一〕“達”舊作“遠”。

〔一二〕“天主”疑“人生”之誤。毛詩序云:“生民尊祖也。”王先生云:‘“天主”疑“定姓”之誤。’

〔一三〕“士”當作“三”,“三合”即“參合”。韓非子主道篇云:“以參合閱焉。”史記倉公傳云:“參合於人。”後漢書文苑邊韶傳云:“檢括參合。”“揖”與“挹”同,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云:“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

伏羲姓風,其後封任、宿、須朐、顓臾四國,實司大?與有濟之祀〔一〕,且為東蒙主〔二〕。魯僖公母成風,蓋須朐之女也〔三〕。季氏欲伐顓臾,而孔子譏之〔四〕。

〔一〕見僖廿一年左傳。“朐”作“句”。按僖廿二年公羊傳作“

朐”,文七年傳同。○鐸按:僖廿二年左傳亦作“句”。

〔二〕論語。

〔三〕左傳。

〔四〕論語。

炎帝苗冑,四嶽伯夷,為堯典禮〔一〕,折民惟刑〔二〕,以封申、呂〔三〕。裔生尚〔四〕,為文王師〔五〕,克殷而封之齊〔六〕,或封許、向,或封於紀,或封於申〔七〕。申〔八〕城在南陽宛北序山之下〔九〕,故詩云:“亹亹申伯,王薦之事,于邑于序,南國為式〔一0〕。”宛西三十里有呂城〔一一〕。許在潁川,今許縣是也〔一二〕。姜戎居伊、洛之閒,晉惠公徙置陸渾〔一三〕。州、薄、甘、戲、露、怡〔一四〕,及齊之國氏〔一五〕、高氏〔一六〕、襄氏〔一七〕、隰氏〔一八〕、士強氏〔一九〕、東郭氏〔二0〕、雍門氏〔二一〕、子雅氏〔二二〕、子尾氏〔二三〕、子襄氏〔二四〕、子淵氏〔二五〕、子乾氏〔二六〕、公旗氏〔二七〕、翰公氏〔二八〕、賀氏〔二九〕、盧氏〔三0〕,皆姜姓也。

〔一〕書堯典。

〔二〕書呂刑。

〔三〕史記齊太公世家云:“其先祖嘗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詩崧高毛傳:“堯之時,姜氏為四伯,掌四嶽之祀,述諸侯之職。於周,則有甫,有申,有齊,有許也。”按“甫”與“呂”通。書呂刑,孝經、禮記並引作甫刑。史記周本紀亦云:“甫侯言於王,作修刑辟。”

〔四〕“裔”上疑脫字。齊世家云:“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

〔五〕世家云:“西伯獵,遇太公於渭之陽,載與俱歸,立為師。”

〔六〕世家云:“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於齊營邱。”

〔七〕水經注廿三陰溝水篇引世本云:“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後。”

〔八〕“申”舊脫。

〔九〕漢書地理志南陽郡宛注云:“故申伯國。縣南有北筮山。”又育陽注云:“有南筮聚,在東北。”○鐸按:北序山又名北筮山。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踵括地志之謬,謂申城在南陽縣北,皆由誤讀此句,以“宛北”連文。陳奐詩毛氏傳疏已糾之。

〔一0〕與今詩不同,說見三式篇。

〔一一〕“城”舊作“望”。史記齊世家集解:‘徐廣曰:“呂在南陽宛縣西。”’水經注淯水篇云:“梅溪又逕宛西呂城東。”

〔一二〕漢書地理志:“潁川郡,許故國,姜姓四岳後太叔所封。”

〔一三〕僖廿二年左傳:“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襄十四年傳以為姜戎氏,謂“諸戎是四嶽之裔冑”,杜注:“四嶽之後皆姓姜,又別為允姓。”昭九年傳云:“允姓之姦居於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按僖傳杜注:“允姓之戎居陸渾,在秦、晉西北,二國誘而徙之伊川,遂從戎號,至今為陸渾縣。”據疏,陸渾是敦煌之地名,徙之伊川,復以陸渾為名,非本居伊、洛徙置陸渾也。僖十一年傳“伊、雒之戎同伐京師”,杜注:“雜戎居伊水、洛水之閒者。”此又先居伊、雒,非秦、晉所遷者。

〔一四〕“怡”舊作“帖”。史記索隱:‘三皇本紀云:“神農氏,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路史後紀四云:“黃帝封參盧於路”,注:‘亦作“露”。’又云:“伊、列、舟、駘、淳、戲、怡、向、州、薄、甘、隋、紀,皆姜國也。禹有天下,封怡以紹烈山,是為默台。”

〔一五〕“氏”字舊空,據程本補。昭四年左傳杜注:“國氏,齊正卿,姜姓。”廣韻二十五德“國”字注云:“太公之後。”

〔一六〕“高氏”舊空,據程本補。唐書宰相世系表云:“齊文公赤生公子高,孫傒以王父字為氏。”按高傒見左傳。

〔一七〕“襄”字舊空,據程本補。“氏”字各本並脫。襄廿三年左傳齊有襄罷師,廿五年傳齊有襄伊,二襄皆齊公族。

〔一八〕氏族略三云:“齊莊公子廖封於隰陰,故以為氏。”齊語隰朋,韋昭注:“齊莊公之曾孫,戴仲之子成子也。”○鐸按:齊有兩莊公,此春秋前之莊公贖。

〔一九〕舊作“士氏、強氏”,據後紀四改。按“士”下“氏”字即“襄”字下所脫,今移正。○鐸按:作“士氏、強氏”是也。成十八年左傳有士華免,杜注:“齊大夫。”又齊策一、呂氏春秋知士篇有士尉。東觀漢記有彊華,“強”與“彊”同。路史合二氏而一之,蓋不足據。

〔二0〕襄廿五年左傳:‘東郭偃曰:“臣出自桓。”’

〔二一〕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云:“齊頃公生子夏勝,以所居門為雍門氏。”按淮南子覽冥訓高誘注:“雍門,齊西門也。”

〔二二〕氏族略三云:“齊惠公之孫公孫灶字子雅之後。”○鐸按:亦見呂氏春秋慎行篇注、襄三十年左傳注、姓纂六止引英賢傳。

〔二三〕氏族略三云:“齊惠公之孫公孫蠆字子尾之後。”按公孫灶、公孫蠆見襄廿九年左傳,子雅、子尾見襄廿八年傳。昭十年傳疏云:“齊惠公生子欒、公子高。高生子尾,欒生子雅。”○鐸按:亦見呂氏春秋注、姓纂六止。

〔二四〕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云:“齊惠公子子襄之後。”“惠”舊作“桓”,據氏族略三改。

〔二五〕古今姓氏書辨證子泉氏引世本云:“齊頃公生子泉湫,因氏焉。”按“子泉”即“子淵”,唐人避諱改。昭廿六年左傳齊有子淵捷子車,八年傳杜注:“子車,頃公之孫捷也。”○鐸按:氏族略亦作“子泉”,避唐諱相沿未改。

〔二六〕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云:“齊頃公子子乾之後,以王父字為氏。春秋時有子乾?。”按昭十四年左傳作子韓?。氏族略三引世本云:“公子都字子乾。”

〔二七〕廣韻一東“公”字注云:“齊悼子公旗之後。”按“悼子”當是“悼公子”。○鐸按:亦見姓氏書辨證一東、氏族略三。

〔二八〕後紀四作“公翰”。○鐸按:廣韻一東載齊公族又有公牽氏、公紀氏、公牛氏,“公”字並在前,此“翰公”蓋誤倒。

〔二九〕元和姓纂云:“齊公族慶父之後慶克生慶封,以罪奔吳,漢末徙會稽山陰。後漢慶儀為汝陰令,曾孫純避安帝父諱,始改賀氏。”氏族略四云:“齊桓公之子公子無虧生慶克,亦謂之慶父。”

〔三0〕元和姓纂云:“齊文公子高,高孫傒食采於盧,因姓盧氏。”○鐸按:廣韻十一模同,亦見唐書宰相世系表。

黃帝之子二十五人,班為十二:姬、酉、祁、己、滕、蒧、任、拘、釐、姞、嬛、衣氏也〔一〕。當春秋,晉有祁奚,舉子薦讎,以忠直著〔二〕。莒子姓己氏〔三〕。夏之興,有任奚為夏車正,以封於薛,後遷於邳,其嗣仲●居薛,為湯左相〔四〕。王季之妃大任,〔五〕及謝、章、昌、采、祝、結、泉、卑、遇、狂大氏,皆任姓也〔六〕。姞氏女為后稷元妃〔七〕,繁育周先〔八〕。姞氏封於燕,〔九〕有賤妾燕姞,夢神與之蘭曰:“余為伯鯈〔一0〕,余爾祖也。是以有國香,人服媚〔一一〕。”及文公見姞,賜蘭而御之。姞言其夢,且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徵蘭乎?”公曰:“

諾。”遂生穆公〔一二〕。姞氏之別,有闞、尹〔一三〕、蔡、光、魯、雍〔一四〕、斷、密須氏〔一五〕。及漢,河東有郅都〔一六〕,汝南有郅君章〔一七〕,姓音與古姞同〔一八〕,而書其字異,二人皆著名當世。

〔一〕“滕蒧任”舊作“勝藏伾”,據晉語四改。“拘”晉語作“

荀”,廣韻四十五厚引晉語作“苟”,路史國名紀一、後紀五並作“

苟”,以為作“荀”者非。元和姓纂“苟姓”亦云:“國語黃帝之後。”按拘、苟並從句得聲。“釐”、“衣”,韋昭本作“僖”、“依”,史記五帝紀集解引虞翻注與此同。“嬛”字舊脫,亦依虞注補,韋本作“儇”。○經義述聞卷廿一王引之曰:‘路史“荀”作“苟”是也。廣韻:“苟姓出河內、河南、西河三望。”國語云:“本自黃帝之子。漢有苟參。古厚切。”“荀本姓郇,後去邑為荀,今出潁川。相倫切。”是荀姓為文王之後,苟姓為黃帝之後。軒轅黃帝傳亦作“苟”。潛夫論“苟”作“拘”,古聲相近。又案“依”當作“衣”,潛夫論正作“衣”,史記五帝紀集解、單行本索隱引國語並作“衣”。鄭注中庸曰:“今姓有衣者。”廣韻“衣”字云:“姓,出姓苑。”而“依”字不以為姓,則國語之本作“衣”明矣。’○張澍養素堂文集十五與王伯申書云:‘山海經大荒國北“毛民之國,依姓。”是古有依姓也。蓋衣為殷姓之後,齊人有之,見鄭康成禮記注、高誘呂氏春秋注。依則黃帝之後,各不相蒙。唐書孝友傳,梓潼有依政,可證已。廣韻于姓氏遺漏甚多,不得以其不載,遂謂無依姓也。’○鐸按:張說是,此文“衣”當據晉語改“依”。“蒧”當作“葴”。

〔二〕襄三年左傳。按氏族略三以奚為晉獻侯四世孫。晉語韋昭注云:“晉大夫高梁伯之子。”此以為黃帝後,蓋誤。下晉公族有祁氏,奚之所自出也。○鐸按:祁奚事亦見晉語七、呂氏春秋去私篇。

〔三〕按文八年左傳云:“穆伯奔莒,從己氏。”隱二年左傳疏稱,譜云:“莒,嬴姓,少昊之後”,引世本:“莒自紀公以下為己姓。”是莒本姓嬴,改己,非黃帝之後己姓矣。

〔四〕定元年左傳“任奚”作“奚仲”,“●”作“虺”。“邳”舊作“祁”,據傳改。○鐸按:奚仲作車,見世本作篇。

〔五〕詩大明:“摯仲氏任”,毛傳:“摯國任姓之中女也。”周語:‘富辰曰:“昔摯、疇之國也,由大任。”’韋昭注:“摯、疇二國,任姓,奚仲、仲虺之後。大任,王季之妃,文王之母也。”

〔六〕隱十一年左傳疏云:‘世本氏姓篇云:“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言此十國皆任姓也。’路史後紀五黃帝紀“謝、章”下“昌”上有舒、洛二國,又八高陽紀注云:“

舒又自一國,乃黃帝之後任姓,見潛夫論。”國名紀一同。國名紀又云:“采,紀姓。王符以為任姓,非。”又云:‘遇,宜即番禺。王符作“卑過”,訛。’後紀五又云:‘遇見潛夫,或作“過”,非。’今按“采”即世本“舒”,“結”即世本“終”。國名紀“結”亦作“終”,其作“洛”者誤。洛見鄭語,韋昭以為赤狄隗姓也。昌、呂,卑、畢,遇、過,皆字形相近,傳本各異。惟“狂大”不載世本,後紀五、國名紀一並作“狂犬”,疑即太戎氏,見下。○鐸按:姓氏急就篇亦作“呂、畢、過”,“昌、卑、遇”蓋訛。

〔七〕“姞”舊作“台”。說文云:“姞,黃帝之後百?姓,后稷妃家也。”宣三年左傳云:“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百?傳作伯鯈。

〔八〕昭元年左傳云:“蕃育其子孫。”繁、蕃古字通。御覽八百廿二引春秋元命苞云:“周先姜嫄履大人跡生后稷,”“周先”用彼文。

〔九〕隱五年左傳疏引世本云:“燕國,姞姓。”漢書地理志東郡南燕注云:“南燕國,姞姓,黃帝後。”王先生云:‘後漢書郅惲傳注引潛夫論以“周先姞氏封於燕”為句。’○鐸按:章懷讀“周先”屬下,不可從。

〔一0〕“鯈”舊作“儵”。

〔一一〕“媚”下脫“之”字。

〔一二〕宣三年左傳。

〔一三〕詩都人士:“謂之尹、吉”,鄭箋:‘吉,讀為“姞”。尹氏、姞氏、周室昏姻之舊姓也。’後紀五、國名紀一“尹”並作“允”,誤。

〔一四〕桓十一年左傳:“宋雍氏女於鄭莊公曰雍姞”,杜注:“雍,氏;姞,姓。”○鐸按:隱五年左傳疏引世本:“燕國,姞姓。”秦嘉謨世本輯補據之,謂此“燕”誤作“蔡”。又引“光”作“先”,謂與侁、姺同。復據文六年左傳:“杜祁以君故,讓偪姞而上之”,杜注:“偪姞,姞姓之女”,訂“魯”為“偪”。蓋可從。

〔一五〕周語韋昭注引世本云:“密須,姞姓。”○鐸按:詩韓弈傳:“姞,蹶父姓也。”秦氏據訂“斷”為“蹶”,宜亦可從。

〔一六〕漢書酷吏傳。

〔一七〕後漢書:“郅惲,字君章。”

〔一八〕○鐸按:郅、姞同質部,音相近也。

少?氏之世衰,而九黎亂德,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一〕。夫黎,顓頊氏裔子吳回也〔二〕。為高辛氏火正,淳耀天明地德,光四海也,故名祝融〔三〕。後三苗復九黎之德,堯繼重、黎之後不忘舊者,羲伯復治之。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別其分主,以歷三代,而封於程。其在周世,為宣王大司馬,詩美“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其後失守,適晉為司馬,遷自謂其後〔四〕。

〔一〕“少?氏”至此,本楚語。

〔二〕按大戴禮帝繫篇:“顓頊產老童,老童產重黎及吳回。”史記楚世家云:“帝嚳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徐廣注引世本亦云:“老童生重黎及吳回。”是吳回與黎非一人。而高誘注淮南時則訓云:“祝融,顓頊之孫,老童之子吳回也。一名黎,為高辛氏火正,號為祝融。”與此同。是古有此說也。○鐸按:少昊氏之後曰重,顓頊氏之後曰重黎。對彼重則單稱黎,若自言當家,則稱重黎。楚世家索隱引劉氏說。

〔三〕“夫黎”以下本鄭語。“顓頊氏”八字,鄭語所無,蓋據他書。○鐸按:此上“顓頊受之”至“絕地天通”本楚語。

〔四〕“三苗”至“為司馬”本楚語。按楚語云:“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後也。當宣王時,失其官守,而為司馬氏。”史記自序本之,又云:“司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間,司馬氏去周適晉。”此云“

適晉為司馬”,蓋誤。詩,常武詩。○鐸按:此疑當作“適晉焉。司馬遷自謂其後。”“焉”誤作“為”,因以“司馬”帶上讀,而與楚語相違矣。古書焉、為二字多相亂,楚語上篇:“胡美之為?”下篇:“何寶之為?”今本“為”並誤作“焉”,猶此文“焉”訛作“為”也。

祝融之孫,分為八姓:己、禿、彭、姜、妘、曹、斯、羋〔一〕。己姓之嗣飂叔安〔二〕,其裔子曰董父〔三〕,實甚好龍,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龍多歸焉〔四〕。乃學擾龍〔五〕,以事帝舜。賜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朡川。朡夷、彭姓豕韋,皆能馴龍者也〔六〕。豢龍逢以忠諫,桀殺之〔七〕。凡因祝融之子孫,己姓之班,昆吾、籍、扈、溫、董〔八〕。

〔一〕鄭語“禿”作“董”,“姜”作“禿”,“斯”作“斟”。按史記楚世家索隱引世本“斟”亦作“斯”。董、禿詳下。○鐸按:作“斟”是也。路史國名紀三云:“斟,己姓。北海斟縣有斟亭。”漢書地理志作“”,音斟。玉篇作“?”。張澍姓氏尋源十二侵亦據鄭語列斟氏,云:‘他書引國語云:“黎後有斟姓”,蓋以祝融即重黎也。’其四支斯氏,與此無涉。鄭語云:“斟氏無後。”故下文不復出。

〔二〕○鐸按:漢書人表作廖叔安。論衡龍虛篇作飂叔宋,洪亮吉及孫蜀丞先生並謂“宋”字誤。

〔三〕○鐸按:昭廿九年左傳“其”作“有”,論衡同。

〔四〕○鐸按:“焉”傳作“之”,論衡同。“焉”猶“之”也。

〔五〕○鐸按:傳作“乃擾畜龍”,論衡同。上文云:“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則已無待於學。此蓋因畜、學音近,又涉傳下文“劉累學擾龍”而誤。

〔六〕“飂叔安”以下,本昭廿九年左傳。按傳云:“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蓋孔甲以豕韋國封累,非豕韋本能馴龍,而以累代之。此文蓋誤會傳意。“朡”傳作“鬷”。

〔七〕荀子宥坐篇:‘孔子曰:“以忠者為必用耶?關龍逢不見刑乎!”’韓詩外傳四:“桀為酒池,可以運舟,糟邱足以望十里,而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進諫,桀囚而殺之。”按關、豢聲相近。○黃生義府:‘他書多作關龍逢,予乃知“關”當讀為“豢”,即古豢龍氏之後也。若不讀潛夫論,鮮不以“關”為姓,以“龍逢”為名矣。’

〔八〕鄭語云:“己姓,昆吾、蘇、顧、溫、董。”按藉、蘇字形相近,往往致誤。史記惠景間侯者年表江陽侯蘇嘉,徐廣曰:‘“蘇”一作“籍”。’晉世家獻侯籍,索隱云:‘系本及譙周皆作“蘇”。’○鐸按:下文“周武王時有蘇忿生”云云,即承此言,則本作“

蘇”明矣。

禿姓朡夷、豢龍,則夏滅之〔一〕。彭〔二〕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三〕。姜姓會人,則周滅之〔四〕。

〔一〕鄭語“禿”作“董”,“朡”作“鬷”。○鐸按:此承上八姓言,則作“禿”是。

〔二〕“彭”舊作“祖”。○鐸按:箋重出,當刪。

〔三〕“彭姓”舊作“祖姓”,據鄭語改。

〔四〕舊脫“周”字。鄭語云:“禿姓舟人,則周滅之。”按史記楚世家云:“陸終生子六人,四曰會人。”索隱引系本作鄶人,即下妘姓之會也。此“會人”蓋“舟人”之誤。國名紀六引潛夫論:“曹有姜姓者。”“曹”又“會”之誤。

妘姓之後封於鄢、會、路、偪陽〔一〕。鄢取仲任為妻,貪冒愛?,蔑賢簡能,是用亡邦〔二〕。會在河、伊之間,其君驕貪嗇儉,減爵損祿,群臣卑讓,上下不臨。詩人憂之,故作羔裘,閔其痛悼也;匪風,冀君先教也。會仲不悟,重氏伐之,上下不能相使,禁罰不行,遂以見亡〔三〕。路子嬰兒,娶晉成公姊為夫人,酆舒為政而虐之。晉伯宗怒,遂伐滅路〔四〕。荀罃武子伐滅偪陽〔五〕。曹姓封於邾〔六〕;邾顏子之支,別為小邾〔七〕,皆楚滅之〔八〕。

〔一〕鄭語“鄢”作“鄔”,“會”作“鄶”。按韋昭注周語云:“鄢,妘姓之國。”○鐸按:姓氏急就篇下亦據周語作“鄢”。鄭語“鄔”字訛。姓纂十四泰云:“鄶仲之後,避難去邑為會氏。”

〔二〕周語云:“鄢之亡也,由仲任。”

〔三〕鄭語云:“濟、洛、河、潁之間,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貪冒。”逸周書史記解云:“昔有鄶君,嗇儉,減爵損祿,群臣卑讓,上下不臨,後□小弱,禁伐不行,重氏伐之,鄶君以亡。”按重氏滅鄶,在高辛十六年,見竹書紀年,非鄭語及詩所云也。此合言之,誤。後紀八高陽紀亦誤仍之。詩檜風釋文:‘“檜”本又作“鄶”。’此說羔裘、匪風,蓋本之三家詩序。○鐸按:陳氏魯詩遺說考七以此本魯詩說。又鄶國為鄭武公所滅,見鄭康成詩譜,自與重氏滅鄶無涉。

〔四〕宣十五年左傳。“路”今作“潞”,“成公”作“景公”,“虐”作“殺”,又云:“虐我伯姬。”虐、殺義同。宣十八年傳云:“凡自虐其君曰弒。”○俞樾群經平議三十一云:‘“殺”與“虐”同義,故尚書呂刑篇:“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墨子尚同中篇作“

唯作五殺之刑曰法。”’○鐸按:此說本惠棟春秋左傳補注。

〔五〕襄十年左傳。

〔六〕鄭語云:“曹姓鄒、莒。”鄒、邾聲相近。隱元年左傳杜注:“邾,今魯國鄒縣也。”史記楚世家云:“陸終生子六人,五曰曹姓。”集解引世本云:“曹姓者,邾是也。”

〔七〕莊五年左傳疏引杜世族譜云:“小邾,邾俠之後也。夷父顏有功於周,其子友別封為附庸,居郳。”又引世本注云:“邾顏別封小子肥於郳,為小邾子。”是友有二名也。

〔八〕漢書地理志云:“魯國騶,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世為楚所滅。”隱元年左傳疏引世族譜云:“邾文公遷於繹。桓公以下,春秋後八世而楚滅之。”續漢書郡國志江夏郡邾縣,劉昭注引地道記曰:“楚滅邾,徙其君此城。”水經注卅五江水篇:“又東過邾縣南”,注云:“楚宣王滅邾,徙君於此。”

羋姓之裔熊嚴,成王封之於楚,是謂粥熊,又號粥子〔一〕。生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紃〔二〕。紃嗣為荊子,或封於夔,或封於越〔三〕。夔子不祀祝融、粥熊,楚伐滅〔四〕。公族有楚季氏〔五〕、列宗氏、鬥強氏〔六〕、良臣氏〔七〕、耆氏、門氏〔八〕、侯氏、季融氏〔九〕、仲熊氏〔一0〕、子季氏〔一一〕、陽氏、〔一二〕無鉤氏〔一三〕、蒍氏〔一四〕、善氏、陽氏〔一五〕、昭氏、景氏〔一六〕、嚴氏〔一七〕、嬰齊氏〔一八〕、來氏〔一九〕、來纖氏、即氏、申氏〔二0〕、●氏〔二一〕、沈氏〔二二〕、賀氏、咸氏〔二三〕、吉白氏、伍氏〔二四〕、沈瀸氏、餘推氏、公建氏〔二五〕、子南氏〔二六〕、子庚氏〔二七〕、子午氏〔二八〕、子西氏〔二九〕、王孫、田公氏〔三0〕、舒堅氏〔三一〕、魯陽氏〔三二〕、黑肱氏〔三三〕,皆羋姓也。

〔一〕按史記楚世家,鬻融子事文王,蚤卒,成王封其曾孫熊繹於楚。熊嚴則熊繹六世孫也。此合熊嚴、粥熊為一人,誤矣。

〔二〕鄭語。

〔三〕鄭語云:“羋姓夔、越,不足命也。”僖廿六年左傳:‘夔子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夔。”杜注:“熊摯,楚嫡子,有疾不得嗣位,故別封為夔子。”’楚世家正義引宋均樂緯注,以熊摯為熊渠嫡嗣。世家又云:“熊渠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此文似以封夔、越者為伯霜、仲雪諸人。

〔四〕僖廿六年左傳。“滅”下當脫“之”字。○鐸按:傳作“楚人讓之”,當據補“之”字。

〔五〕下云:“楚季者,王子敖之曾孫。”元和姓纂引世本云:“

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鐸按:氏族略四同。

〔六〕氏族略五引世本云:“若敖生鬥強,因氏焉。”

〔七〕“良”舊作“艮”,據後紀八改。○鐸按:秦氏世本輯補引正作“良臣氏”。

〔八〕後紀八有耆門氏。○鐸按:此疑當作“鬥耆氏”。氏族略四引英賢傳云:“鬥伯比之孫鬥耆仕晉,因氏焉。”

“鬥”或作“鬥”,因誤作“門”,又倒在下。

〔九〕元和姓纂引世本云:“楚鬥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一0〕後紀八“熊”作“雄”,注云:‘潛夫論作“熊”,非。’○鐸按:姓纂一宋、氏族略四並作“仲熊氏”。

〔一一〕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云:“楚公族。”○鐸按:姓纂六止同,脫“世本”二字。

〔一二〕昭十七年左傳“楚陽?為令尹”,杜注:“陽?,穆王曾孫令尹子瑕。”疏引世本:“穆王生王子揚,揚生尹,尹生令尹?。”按“揚”蓋“陽”之誤,?以王父字為氏。○鐸按:廿七年傳有陽?子陽令終。

〔一三〕“鉤”舊作“鈞”,據氏族略三、後紀八、廣韻十虞“無”字注改。無鉤即薳章字,見下。

〔一四〕左傳亦作“薳”。氏族略三云:“薳章食邑於薳,故以命氏。”○鐸按:蒍、薳同字,歌、寒對轉。

〔一五〕陽氏已見上,此誤。

〔一六〕離騷序云:“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屈、昭、景。”

〔一七〕元和姓纂云:“楚莊王支孫以諡為姓,避明帝諱改為嚴氏。”

〔一八〕氏族略四云:“楚穆王之子公子嬰齊之後。”按公子嬰齊字子重,見左傳。○鐸按:見宣十一年傳杜注。

〔一九〕氏族略三引風俗通云:“楚有來英。”

〔二0〕申氏見下。

〔二一〕“●”後紀八作“鈞”。按廣韻十八諄“鈞”字注引風俗通云:“鈞姓,楚大夫元鈞之後。”元和姓纂、氏族略四並同。

〔二二〕氏族略二云:“楚有沈邑。楚莊王之子公子貞封於沈鹿,故為沈氏。”

〔二三〕“咸”疑“箴”。元和姓纂云:“箴氏,楚大夫箴尹鬥克黃之後,子孫以官為氏。”按箴尹克黃見宣四年左傳。

〔二四〕宣十二年左傳楚伍參,杜注:“伍奢之祖父。”

〔二五〕“公”疑是“子”。元和姓纂有子建氏,楚平王太子建之後。按太子建見昭十九年左傳。○鐸按:氏族略四引風俗通有公建氏。

〔二六〕氏族略三云:“楚莊王之子公子追舒之後,為子南氏。”公子追舒字子南,見左傳。○鐸按:襄十五年傳杜注。

〔二七〕氏族略三云:“楚公子午字子庚,其後以王父字為氏。”按襄十二年左傳杜注:“子庚,莊王子午也。”

〔二八〕元和姓纂引世本云:“楚公子午之後。”

〔二九〕舊脫“子”字,據後紀八補。氏族略三云:“楚公子申字子西之後。”按昭廿六年左傳杜注:“子西,平王之長庶。”

〔三0〕荀子非十二子篇楊倞注引世本云:“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按“王孫”下疑脫“氏”字。哀十一年左傳云:“子胥使於齊,屬其子於鮑氏,為王孫氏。”

〔三一〕元和姓纂云:“潛夫論楚公族有舒堅文叔為大夫。”氏族略四同。按潛夫論無“文叔為大夫”之文,當別引他書,而傳寫失之。

〔三二〕楚語:“惠王以梁與魯陽文子”,韋昭注:“文子,平王之孫,司馬子期子魯陽公也。”

〔三三〕氏族略四云:“楚共王之子公子黑肱之後。”按公子黑肱字子?,見襄廿七年左傳。

楚季者,王子敖之曾孫也。蚡冒生蒍章者,王子無鉤也〔一〕。令尹孫叔敖者,蒍章之子也〔二〕。左司馬戍者,莊王之曾孫也〔三〕。葉公諸梁者,戍之第三弟也〔四〕。楚大夫申無畏者,又氏文氏〔五〕。

〔一〕“蒍章”左傳作“薳章”,“鉤”舊作“鈞”。元和姓纂引云:“楚蚡冒生薳章,為王子無鉤氏。”氏族略三同。書唐宰相世系表云:“王子蒍章字無鉤。”

〔二〕僖廿七年左傳蒍賈,杜注:“孫叔敖之父。”宣十一年傳疏引服虔說同。高誘注呂氏春秋情欲篇、異寶篇、知分篇並云:“賈子”,其注淮南子氾論訓則云:“孫叔敖,楚大夫蒍賈伯盈子。或曰章子也。”以叔敖為蒍章子,蓋古有此說矣。

〔三〕昭十九年左傳沈尹戍,杜注:“莊王曾孫葉公諸梁父也。”廿七年傳稱左司馬沈尹戍。

〔四〕“弟”當作“子”。元和姓纂引風俗通云:“楚沈尹戍生諸梁,食采於葉,因氏焉。”呂氏春秋慎行論高誘注、定五年左傳杜注、楚語韋昭注並以諸梁為戍之子。哀十九年傳稱沈諸梁。

〔五〕文十年左傳文之無畏,宣十四年傳稱申舟。○鐸按:淮南子主術訓稱文無畏,呂氏春秋行論篇注:“無畏申周,楚大夫也。”“

舟”與“周”同。

初,紂有蘇氏以妲己女而亡殷〔一〕。周武王時,有蘇忿生為司寇而封溫〔二〕。其後洛邑有蘇秦〔三〕。

〔一〕文有脫誤。晉語:‘史蘇曰:“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韋昭注:“有蘇,己姓之國。”’按此節即上文昆吾之後籍國也。

〔二〕成十一年左傳。

〔三〕史記云:“蘇秦者,東周雒陽人。”索隱云:“蓋蘇忿生之後,己姓也。”○鐸按:“初”至“蘇秦”三十三字當在上文“昆吾、籍、扈、溫、董”下,今錯在此,語脈斷矣。

高陽氏之世有才子八人,蒼舒、隤凱、擣戭、大臨、?降、庭堅、仲容、叔達,天下之人謂之八凱〔一〕。

〔一〕注見五德志。

後嗣有皋陶,事舜。舜曰:“皋陶!蠻夷滑夏,寇賊姦宄,女作士〔一〕。”其子伯翳,能議百姓以佐舜、禹〔二〕,擾馴鳥獸,舜賜姓嬴〔三〕。

〔一〕書堯典。“滑”今作“猾”。錢宮詹云:‘說文無“猾”字。史記酷吏傳:“滑賊任威”,漢書亦作“猾”。蓋篆體從水從犬之字,偏旁相涉而誤。’繼培按:敘錄作“猾夏”。○鐸按:此後出分化字,非偏旁涉誤。

〔二〕“姓”當作“物”。鄭語云:“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

〔三〕史記秦本紀云:“大費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柏”與“伯”通。

後有仲衍〔一〕,鳥體人言〔二〕,為夏帝大戊御〔三〕。嗣及費仲,生惡來、季勝〔四〕。武王伐紂,并殺惡來〔五〕。

〔一〕秦紀“仲”作“中”。○鐸按:趙世家同。

〔二〕“言”舊作“元”,據紀改。趙世家又云:“人面鳥噣。”

〔三〕“夏”當作“殷”。秦紀云:“帝大戊聞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趙世家云:“降佐殷帝大戊。”

〔四〕按秦紀,仲衍玄孫中潏生蜚廉,蜚廉生惡來、季勝。費仲乃費氏費昌之後,出柏翳子若木。中衍則柏翳子大廉玄孫鳥俗氏也。

〔五〕秦紀。

季勝之後有造父,以善御事周穆王。穆王遊西海忘歸,於是徐偃作亂,造父御,一日千里〔一〕,以征之。王封造父於趙城,因以為氏。其後失守,至於趙夙,仕晉卿大夫,十一世而為列侯,五世而為武靈王,五世亡趙〔二〕。恭叔氏、邯鄲氏〔三〕、訾辱氏、嬰齊氏、樓季氏〔四〕、盧氏、原氏〔五〕,皆趙嬴姓也。

〔一〕意林作“造父主御,日行千里。”○趙世家作“徐偃王反,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索隱引譙周曰:“徐偃王與楚文王同時,去周穆王遠矣。且王者行有周衛,豈聞亂而獨?日行千里乎?”○鐸按:據此文作亂者乃徐偃,諒是另一人,史記“王”字衍,亦可解譙周之惑與?

〔二〕以上本趙世家。漢書地理志云:“自趙夙後九世稱侯,四世敬侯徙都邯鄲,至曾孫武靈王稱王,五世為秦所滅。”

〔三〕文十二年左傳疏云:“趙穿別為邯鄲氏,趙旃、趙勝、邯鄲午是其後。”按定十三年傳晉邯鄲午,杜注:“午別封邯鄲。”魯語:“與邯鄲勝擊齊之左”,韋昭注:“邯鄲勝,晉大夫趙旃之子須子勝也。食采邯鄲。”

〔四〕氏族略四云:‘樓季氏,潛夫論:“晉穆侯庶子樓季之後。”’古今姓氏書辨證引同,而駁之云:“謹按晉趙衰少子嬰齊謂之樓季,而穆侯之後無聞,豈節信討論未審乎?”今按節信本書正列樓季於趙宗,並未云出穆侯。鄧氏不檢原文而妄訾之,呂氏春秋當務篇所謂“辨若此,不如無辨”也。

〔五〕僖廿四年左傳云:“文公妻趙衰,生原同、屏括、樓嬰。”杜注:“原、屏,樓,三子食邑。”按宣十二年傳稱趙同、趙括、趙嬰齊。○鐸按:秦嘉謨據左傳改“盧氏”為“屏氏”。又云:“按左傳稱原同、屏括、樓嬰,又趙嬰齊稱同、括為二昆,則其兄也。而王符敘嬰齊氏于屏、原二氏之上,未知何據?”

惡來後有非子,以善畜,周孝王封之於秦,世地理以為西陲大夫,?秦亭是也〔一〕。其後列於諸侯,□世而稱王〔二〕,六世而始皇生於邯鄲,故曰趙政〔三〕。及梁、葛、江、黃、徐、莒、蓼、六、英,皆皋陶之後也〔四〕。鍾離、運掩、菟裘、尋梁、修魚、白寘、飛廉、密如、東灌、良、時、白、巴、公巴公巴、剡、復、蒲,皆嬴姓也〔五〕。

〔一〕舊脫“王”字,“亭”作“高”。按秦紀云:“非子好馬及畜,善養息之。周孝王召使主馬於?、渭之間,馬大蕃息,分土為附庸,邑之秦。”地理志云:“今隴西秦亭秦谷是也。”紀又云:“秦仲死於戎,有子五人,其長者曰莊公。周宣王乃召莊公昆弟五人,與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於是復予秦仲後及其先大駱地犬邱并有之,為西垂大夫。”正義引括地志云:“秦州上邽縣西南九十里漢隴西郡西縣是也。”此云:“非子為西陲大夫”,蓋誤。“世地理”三字未詳,上下疑有脫文。○鐸按:據秦紀及地理志,此當云:“四世,宣王以為西陲大夫,地理志?秦亭是也。”脫誤無疑,而其舊不可考矣。

〔二〕按漢書地理志云:“莊公破西戎有其地,子襄公時,幽王為犬戎所敗,平王東遷雒邑,襄公將兵救周有功,賜受?、酆之地,列為諸侯。後八世,穆公稱伯,以河為竟。十餘世,孝公用商君,制轅田,開仟伯,東雄諸侯。子惠公初稱王,得上郡、西河。孫昭王開巴、蜀,滅周,取九鼎。昭王曾孫政,并六國,稱皇帝。”空格程本作“五”字,誤。○鐸按: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秦自襄公為諸侯,至穆公凡九世,自穆公至惠文王稱王,凡十八世。地理志襄公後數文公至穆公為八世,又穆公後數康公罃至惠文王駟為十七世,合之為二十五世。程本作“五世”,蓋上脫“二十”二字耳。

〔三〕史記秦始皇紀。

〔四〕並見左傳。英,傳稱英氏。○鐸按:僖十七年春秋經:“齊人、徐人伐英氏。”傳:“齊人為徐伐英氏,以報婁林之役也。”黃生義府云:‘史記夏本紀:“封皋陶之後于英、六”,索隱引地理志:“六安國,六縣,偃姓所封國。英地闕,不知所在。”予謂英即偃,二字音相近而轉。舜妃女英,大戴記作女匽。故皋陶之後有英氏,又有偃氏。’

〔五〕秦紀論云:“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徐廣曰:“終黎,世本作鍾離。”此文與世本同。又以“將”為“尋”,“冥”為“寘”,蓋誤。“密如”以下,訛錯不可讀。國名紀二、後紀七並本此立說,然所見已是誤本,復以己意分合,不可據也。○鐸按:“尋”當作“將”,“寘”當作“冥”。張澍云:“白冥氏,路史以為非複姓,誤。”“良”程本作“梁”,蓋即將梁,故秦氏世本輯補不引,自東灌下獨列時、白、巴、剡、復、蒲六氏,又謂“公巴公巴”四字衍,皆勝舊說。今據定十五氏如文。

帝堯之後為陶唐氏〔一〕。後有劉累,能畜龍,孔甲賜姓為御龍,以更豕韋之後〔二〕。至周為唐杜氏〔三〕。周衰,有隰叔子違周難於晉國,生子輿,為李〔四〕,以正於朝,朝無閒〔五〕官,故氏為士氏;為司空,以正於國,國無敗績,故氏司空;食采隨,故氏隨氏。士蒍〔六〕之孫會,佐文、襄,於諸侯無惡〔七〕;為卿,以輔成、景,軍無敗政;為成率,居傅〔八〕,端刑法〔九〕,集〔一0〕訓典,國無姦民,晉國之盜逃奔於秦。於是晉侯為請冕服於王,王命隨會為卿〔一一〕,是以受范,卒諡武子。武子文〔一二〕,成晉、荊之盟,降〔一三〕兄弟之國,使無閒隙,是以受郇、櫟〔一四〕。由此帝堯之後,有陶唐氏、劉氏、御龍氏、唐杜氏、隰氏、士氏、季氏〔一五〕、司空氏、隨〔一六〕氏、范氏、郇氏、櫟氏、彘氏、〔一七〕冀氏、縠氏〔一八〕、薔氏、擾氏〔一九〕、狸氏、傅氏。〔二0〕楚〔二一〕令尹建〔二二〕嘗問范武子之德於文子〔二三〕,文子對曰:“夫子之家事治,言於晉國,竭情無私,其祝史陳信不媿,其家事無猜,其祝史不祈。”建歸,以告,康王〔二四〕曰:“

神人無怨,宜夫子之股肱〔二五〕五君,以為諸侯主也〔二六〕。”故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范會之最盛也。斯亦有修己以安人之功矣〔二七〕。武王克殷,而封帝堯之後於鑄也〔二八〕。

〔一〕襄廿四年左傳。

〔二〕昭廿九年左傳。○鐸按:史記夏本紀集解引賈逵曰:“劉累之後,至商不絕,以代豕韋之後。”訓“更”為“代”,本方言三。夏本紀“更”作“受”,李富孫春秋左傳異文釋云:“字形相似而亂。”

〔三〕襄廿四年左傳。

〔四〕“李”晉語作“理”。理、李古字通。○鐸按:韋注:“理,士官也。”“理”之為“李”,猶“行理”之為“行李”矣。

〔五〕“閒”晉語作“姦”。○鐸按:國語多以“閒”為“姦”,周語中:“神無閒行”,韋注:“閒行,姦神淫厲之類也。”是其例。證以此引,則今本晉語“姦”字為後人所改明矣。

〔六〕士蒍,即子輿。○鐸按:韋注:“子輿,士蒍之字。”

〔七〕晉語作“佐文、襄為諸侯,諸侯無二心”。按昭廿六年左傳云:“王甚神聖,無惡於諸侯。”○鐸按:“無惡”與“無二心”雖同義,然恐“惡”字是“二心”二字誤合。晉語上文云:‘司馬侯見,曰:“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憂,而怒和大夫,非子(謂范宣子)之任也?”’韋注:“二心,欲叛晉。”“無二心”與“有二心”相反,言弗叛也。“二心”字亦見成三年左傳。又按:“於”猶“為”也,“諸侯”二字似當重。襄廿七年左傳疏引晉語作“武子佐文、襄,諸侯無二心”,下句“諸侯”不省,義較明矣。古文有承上賓語省下主語之例,然亦有省之而義不顯者,此傳上文:“皆取其邑,而歸諸侯,諸侯是以睦於晉。”定本如是,古本無下“諸侯”二字,亦此類也。

〔八〕晉語作“為成師,居太傅”,韋昭引唐尚書云:“為成公軍師。”按“師”當作“帥”,帥、率古通用。襄廿七年左傳疏引晉語作“為元帥”。○鐸按:“師”當為“帥”,經義述聞卷二十一王念孫說同。王氏又云:‘“為成帥”者,為成公之中軍帥也。左傳正義引作“及為元帥”,“元”字蓋後人所改。’此“元帥”即“中軍帥”也。此傳上文:“作三軍,謀元帥”,杜注:“中軍帥”,疏云:“晉以中軍為尊,而上軍次之。其二軍則上軍為尊。”是凡為晉中軍帥者,即元帥矣。惟士會在晉成公之世實未將中軍,景公三年尚將上軍,見宣十二年左傳。至七年,即魯宣十六年,晉侯始命之將中軍,且為太傅。然則晉語“為成帥”,本當言“為景帥”,以二君相接,故記之稍不審耳。

〔九〕舊重“法”字,衍。

〔一0〕“集”晉語作“緝”。○鐸按:並“輯”之借。

〔一一〕按宣十六年左傳云:“以黻冕命士會將中軍,且為太傅,於是晉國之盜逃奔於秦。”即晉語所云“居太傅,國無姦民”也。此文兼采左、國,分為二事,誤矣。

〔一二〕“武子文”當作“武子子文子”。晉語韋昭注:“文子,武子之子燮也。”

〔一三〕“降”晉語作“豐”。王侍郎云:‘“降”疑“隆”。’○鐸按:降,讀為“隆”。說文:“隆,豐大也。從生,降聲。”故二字通用。墨子尚賢中篇:“稷隆播種”,書呂刑“隆”作“降”。禮記喪服小記注:“不以貳降”,釋文:‘降,一本作“隆”。’魏策四:“休祲降於天”,曾、劉本並作“休烈隆於天。”荀子天論篇:“隆禮尊賢而王”,韓詩外傳一“隆”作“降”。尚書大傳禹貢:“

隆谷元玉”,鄭注:‘隆,讀如“厖降”之“降”。’史記司馬相如傳:“業隆於襁褓”,漢書“隆”作“降”。其例不勝枚舉。

〔一四〕“隰叔”以下本晉語。

〔一五〕“季氏”當作“士季氏”。古今姓氏書辨證云:“士蒍之後,貞子士渥濁生莊子士弱,弱生士文伯瑕,瑕生景伯彌牟,別為士季氏。”亦見氏族略五、後紀十一。

〔一六〕“隨”舊作“趙”。

〔一七〕“彘”舊作“嬴”。國名紀四郇、櫟下有彘。後紀十一云:“士魴受彘,故氏為彘。”今據改。按成十八年左傳,士魴稱彘季。襄十四年傳彘裘,杜注:“士魴子也。”

〔一八〕後紀十一云:“士蒍生士縠,為縠氏。”按士縠見文二年左傳。

〔一九〕“擾氏”當作“擾龍氏”。元和姓纂云:“劉累之後。”

〔二0〕“狸”舊作“●”。按周語,丹朱之後狸姓,在周為傅氏。

〔二一〕“楚”下舊有“氏”字,衍。

〔二二〕建,屈建。

〔二三〕文子,趙武也。

〔二四〕當重“康王”。○鐸按:此讀“建歸以告”句,“康王曰”句,上“康王”二字探下省,而傳不省。

〔二五〕“股肱”傳作“光輔”。

〔二六〕“楚令尹”以下,本昭廿年左傳。○鐸按:此襄廿七年晉、楚盟時范武對屈建語,而晏子述之,其辭微多於彼。

〔二七〕論語云:“修己以安人。”漢書高帝紀贊云:‘春秋晉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事孔甲,范氏其後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范氏為晉士師,魯文公世奔秦。後歸于晉,其處者為劉氏。劉向云:“戰國時,劉氏自秦獲於魏。”秦滅魏,遷大梁,都于豐,故周市說雍齒曰“豐故梁徙也”。是以頌高祖云:“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蓋太上皇父。’按蔡墨事見昭廿九年左傳,范宣子事見襄廿四年傳,歸晉事見文十三年傳。

〔二八〕“鑄”舊作“社”,據五德志篇改。“社”或為“祝”之誤,注見前篇。○鐸按:此當作“祝”。若本是“鑄”字,則無緣誤為“社”矣。汪改非。

帝舜姓虞,又為姚,居媯。武王克殷,而封媯滿於陳,是為胡公〔一〕。陳袁氏〔二〕、咸氏〔三〕、舀氏、慶氏〔四〕、夏氏〔五〕、宗氏〔六〕、來氏、儀氏〔七〕、司徒氏〔八〕、司城氏〔九〕,皆媯姓也。

〔一〕史記陳世家。

〔二〕“袁”舊作“哀”。廣韻二十二元“袁”字注云:“袁姓本自胡公之後,或作爰。”唐書宰相世系表云:“陳胡公滿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聖伯順,順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鄭叔,鄭叔生仲爾金父,金父生莊伯,莊伯生諸,字伯爰,孫宣仲濤塗,賜邑陽夏,以王父字為氏。”按僖四年左傳陳轅濤塗,釋文云:‘“轅”本多作“袁”。’○鐸按:公、穀並作“袁”。隸釋袁良碑云:“周之興,虞閼父典陶正,嗣滿為陳侯,至玄孫濤塗,立姓曰袁。”急就篇顏注:‘爰氏之先,本與陳同姓,其後或為“轅”字,又作“袁”字,本一族也。’史記齊世家作“

袁”,陳世家作“轅”,並古字通用。

〔三〕“咸”疑當作“鍼”。古今姓氏書辨證云:“陳僖公之孫鍼子,以所食邑為氏。”按鍼子見隱八年左傳。襄廿四年傳陳鍼宜咎,杜注:“鍼子八世孫。”疏云:“世本文也。”○鐸按:秦嘉謨輯補世本定為鍼氏。

〔四〕襄七年左傳陳有慶虎、慶寅。世族譜云:“慶虎,桓公之五世孫。”○鐸按:姓氏書辨證同。

〔五〕氏族略一云:“陳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其孫徵舒以王父字為氏。”按夏徵舒見宣十年左傳。昭廿三年傳疏引世本云:“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御叔生徵舒。”○鐸按:姓纂六止、三十五馬分列子夏氏、夏氏,非也。

〔六〕哀十四年左傳陳有宗豎,世族譜云:“宣公六世孫。”

〔七〕宣九年左傳陳有儀行父。

〔八〕氏族略四云:“陳有司徒公子招,其後為司徒氏。”按招見昭八年左傳,杜注:“哀公弟。”○鐸按:亦見姓纂之七。

〔九〕氏族略四云:“哀公之子公子勝之後。”按勝見昭八年左傳。世族譜云:“司城氏公孫貞子,哀公孫。”按公孫貞子見哀十五年左傳,孟子所謂司城貞子也。

厲公孺子完奔齊,桓公說之,以為工正〔一〕。其子孫大得民心,遂奪君而自立,是謂威王,五世而亡〔二〕。齊人謂陳田矣〔三〕。漢高祖徙諸田關中〔四〕,而有第一至第八氏〔五〕。丞相田千秋〔六〕、司直田仁〔七〕,及杜陽田先、碭田先〔八〕,皆陳後也。武帝賜千秋乘小車入殿,故世謂之車丞相〔九〕。及莽自謂本田安之後,以王家故更氏云〔一0〕。莽之行詐〔一一〕,實以田常之風。〔一二〕敬仲之支〔一三〕,有皮氏、占氏〔一四〕、沮氏〔一五〕、與氏〔一六〕、獻氏〔一七〕、子氏〔一八〕、鞅氏〔一九〕、梧氏〔二0〕、坊氏〔二一〕、高氏〔二二〕、芒氏〔二三〕、禽氏。〔二四〕

〔一〕莊廿二年左傳。○鐸按:亦詳史記齊世家、田完世家。

〔二〕按史記田完世家,陳氏自立,始於太公和,威王則和之孫也。漢書地理志云:“九世至和而篡齊,至孫威王稱王,五世為秦所滅。”元后傳又云:“十一世田和有齊國,三世稱王。”

〔三〕句有脫誤。田完世家云:“敬仲之如齊,以陳氏為田氏。”索隱云:“陳、田二字聲相近。”○鐸按:古讀“陳”如“田”,說見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五。此言齊人謂“陳”為“田”,似無脫誤。

〔四〕史記高祖紀在九年。○鐸按;貨殖傳云:“關中富商大賈大抵盡諸田。”

〔五〕後漢書第五倫傳云:“其先齊諸田。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為氏。”元和姓纂引風俗通云:“第八氏亦齊諸田之後。田廣弟英為第八門,因氏焉。”氏族略四云:“廣孫田登為第二氏。”古今姓氏書辨證又云:“廣孫田癸為第三氏。”

〔六〕田千秋,見下。

〔七〕漢書田叔傳云:“其先齊田氏也。”仁,叔少子。

〔八〕漢書儒林傳云:“漢興,田何以齊田徙杜陵,號杜田生。”又云:“丁寬授同郡碭田王孫。”此“杜陽”乃“杜陵”之誤。漢時稱先生或單言“先”,或單言“生”。史記晁錯傳云:“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先所。”徐廣曰:‘“先”即“先生”。’漢書錯傳作張恢生。又云:“上招賢良,公卿言鄧先。”顏師古注:“鄧先猶言鄧先生也。”史記叔孫通傳:‘諸弟子以制禮,皆賜為郎,喜曰:“叔孫生誠聖人也!”’漢書梅福傳云:“叔孫先非不忠也。”叔孫先與稱叔孫生同。此言田先,漢書言田生,其稱一也。○鐸按:漢書叔孫通傳:“生何言之諛也?”史記“生”作“先生”。其例不勝枚舉。

〔九〕漢書車千秋傳云:“本姓田氏,其先齊諸田,徙長陵。千秋年老,上優之,朝見得乘小車入宮殿中,故因號曰車丞相。”

〔一0〕漢書元后傳云:“王建為秦所滅,項羽起,封建孫安為濟北王。至漢興,安失國,齊人謂之王家,因以為氏。”

〔一一〕論語:‘子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漢書敘傳答賓戲云:“呂行詐以賈國。”○鐸按:漢書王莽傳贊云:“迺始恣睢,奮其威詐。”

〔一二〕○鐸按:“以”猶“有”也。風俗通窮通篇:“貢士恩親,經傳無以也。”“無以”即“無有”。古讀“有”如“以”,說見顧炎武唐韻正。

〔一三〕“支”舊作“又”。上文云:“邾顏子之支,別為小邾。”今依例改之。

〔一四〕廣韻二十四鹽“占”字注云:“占姓,陳大夫子占之後。”後紀十二占氏以下並加“子”字,氏族略三同。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云:“陳桓子生子占書,書生子良堅,堅子以王父字為氏。”按子占,昭十九年左傳稱孫書,哀十一年傳稱陳書。

〔一五〕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云:“陳烈子生子沮與,後為子沮氏。”

〔一六〕元和姓纂作“子輿,陳桓子生子石難,為子輿氏。”按子輿以字為氏,“子石”當是“子輿”。

〔一七〕元和姓纂子獻氏引世本云:“陳桓公孫子獻之後。”按“桓公”當作“桓子”。○鐸按:秦氏輯補世本氏姓篇注云:“姓纂稱陳桓子作桓公,僖子作僖公,皆出於世本,乃齊史之舊稱。”

〔一八〕“子”字誤,或當為“宋”。元和姓纂云:“陳宣公生子楚,其後為子宋氏。”按“宣公”當為“宣子”,即僖子子夷也。見下。○鐸按:當作子宋氏,傳寫脫“宋”字耳。宣子稱公,說見上注。

〔一九〕元和姓纂云:“陳僖子生簡子齒,為子鞅氏。”

〔二0〕元和姓纂作“子寤,陳僖子生宣子,其後為子寤氏。”按哀十四年左傳杜注:“宣子名夷”,疏引世本作其夷。

〔二一〕元和姓纂作“子枋,陳僖子生穆子安,為子枋氏。”

〔二二〕元和姓纂作“子尚”,引世本云:“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按廩邱蓋所食邑,子尚字,意茲名。哀十四年左傳杜注云:“廩邱子意茲”,疏引世本作廩邱子鑿茲。○鐸按:國名紀一注引世本云:“廩邱,齊大夫廩邱子邑。”氏族略三同。

〔二三〕元和姓纂子芒氏引世本云:“陳僖子生子芒盈,因氏焉。”按哀十四年左傳杜注作芒子盈,疏引世本同。

〔二四〕古今姓氏書辨證云:“陳僖子生惠子得,為子禽氏。”按惠子得亦見哀十四年傳杜注及疏引世本。

帝乙元子微子開,紂之庶兄也〔一〕。武王封之於宋〔二〕,今之睢陽是也〔三〕。宋孔氏〔四〕、祝其氏〔五〕、韓獻氏〔六〕、季老男氏〔七〕、巨辰、經氏、事父氏、皇甫氏〔八〕、華氏〔九〕、魚氏〔一0〕、而董氏〔一一〕、艾、歲氏、鳩夷氏〔一二〕、中野氏、越椒氏〔一三〕、完氏、懷氏、不第氏〔一四〕、冀氏、牛氏〔一五〕、司城氏〔一六〕、●氏〔一七〕、近氏、止氏、朝氏、?氏〔一八〕、右歸氏〔一九〕、三?氏、王夫氏〔二0〕、宜氏、徵氏、鄭氏〔二一〕、目夷氏〔二二〕、鱗氏〔二三〕、臧氏、虺氏、沙氏、黑氏、圍龜氏〔二四〕、既氏、據氏、磚氏、己氏、成氏〔二五〕、邊氏〔二六〕、戎氏〔二七〕、買氏、尾氏、桓氏〔二八〕、戴氏〔二九〕、向氏〔三0〕、司馬氏〔三一〕,皆子姓也。

〔一〕史記宋世家。本名啟,漢人避諱作“開”。

〔二〕注詳五德志。

〔三〕漢書地理志云:“周封微子於宋,今之睢陽是也。”

〔四〕元和姓纂云:“正考父生孔父嘉,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按孔父見桓元年左傳。孔氏詳下。

〔五〕元和姓纂引風俗通云:“宋戴公子祝其為司寇,因氏焉。見世本。”

〔六〕“韓”當作“幹”。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云:“宋司徒華定後為幹獻氏。”氏族略四、後紀十並作“幹”。按宋司徒華定見襄廿九年左傳。○鐸按:張氏姓氏尋源十五翰亦云:‘潛夫論今本作“

韓獻”者誤。’

〔七〕後紀十以季老男為三字姓,又別有季老氏、老男氏。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云:“宋華氏有華季老,其子氏焉。”成十五年左傳疏引世本云:“華督生世子家,家生秀老。”“秀”蓋即“季”之誤。

〔八〕唐書宰相世系表云:“宋戴公白生公子充石,字皇父,皇父生季子來,來生南雍?,以王父字為氏。”廣韻九麌“父”字注云:‘漢初有皇父鸞,自魯徙居茂陵,改“父”為“甫”。’按父、甫古通用,非改字也。皇父充石見文十一年左傳。○鐸按:巨辰、經氏,秦氏世本輯補據姓氏急就篇訂作白馬氏、經氏。姓纂六至有事父氏,本此,而他書無見,疑即皇父氏之訛衍。

〔九〕桓元年左傳宋華父督,疏引世本云:“華父督,宋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二年傳云:“會於稷,以成宋亂,為賂故,立華氏也。”杜注:“督未死而賜族,督之妄也。”按華父為督字,以字為氏。

〔一0〕僖九年左傳云:“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為仁,使為左師以聽政,於是宋治,故魚氏世為左師。”按目夷字子魚,襄公庶兄。○鐸按:姓氏急就篇引風俗通云:“宋公子魚,賢而有謀,以字為氏。”

〔一一〕文十一年左傳宋有耏班。“而”或當作“耏”。○鐸按:氏族略三作耏氏。

〔一二〕“鳩”,氏族略四、古今姓氏書辨證、後紀十一注並引作“

鴟”。○鐸按:淮南子氾論訓:“昔齊簡公釋其國家之柄,而專任其大臣,故使陳成田常、鴟夷子皮得成其難。”是齊有鴟夷氏,“鳩”字訛。又艾、歲氏,秦嘉謨世本輯補作艾氏、雍氏,謂此誤作歲氏。

〔一三〕後紀十有椒氏。“越”字疑衍。元和姓纂、氏族略並以越椒為楚姓。

〔一四〕“第”舊作“弟”,據古今姓氏書辨證、氏族略五引改。元和姓纂引潛夫論不更氏,後紀十注云:“不更、不茅見潛夫論”,又別有不夷氏,云:“見世本。姓纂以為不夷、甫須之後。”按本書無不更、不茅、不夷。第、夷聲相近,“第”誤為“茅”,“夷”誤為“更”。史記魯世家:“煬公築茅闕門”,徐廣曰:‘“茅”一作“

第”,一作“夷”。’正與此同。

〔一五〕唐書宰相世系表云:“宋微子之後司寇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按司寇牛父見文十一年左傳。○鐸按:姓纂十八尤、廣韻並同。

〔一六〕元和姓纂引世本云:“宋戴公生東鄉克,孫樂喜為司城氏。”按襄九年左傳云:“樂喜為司城”,杜注:“樂喜,子罕也。”禮記檀弓疏引世本云:“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石甫願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克,克生西鄉士曹,曹生子罕喜。”姓纂有脫文。○鐸按:秦嘉謨改“生”為“孫”,而不知有脫文。程本“司”作“月”,訛。

〔一七〕按“●”為“网”字之俗,見廣韻三十六養。○鐸按:程本改“罔”。

〔一八〕氏族略四?氏引風俗通云:“宋左師?之後。”按左師?,宋繆公子,見隱三年公羊傳。“?”與“勃”同。○鐸按:程本訛“

教”。又“近”當作“所”。所氏見姓纂八語、氏族略四引風俗通。

〔一九〕元和姓纂右歸氏引此書。按“歸”蓋“師”之誤。姓纂有右師氏,引世本云:“宋武公生公子中代為右師,因氏焉。”氏族略四武公、公子中作莊公、公子申。成十五年左傳疏引世本云:“莊公生右師戊。”○鐸按:疏引世本有脫文,當云:“莊公生公子中,為右師氏。”“中”即“仲”字,氏族略“中”作“申”,莊公作武公,並誤。

〔二0〕“王”疑是“壬”,春秋襄元年有楚公子壬夫,此其比也。○鐸按:“?”當作“伉”,姓纂引風俗通云:“晉公子重耳封舅犯於三伉,支孫氏焉。”然此乃晉公族,不當列此。

〔二一〕昭廿一年左傳宋有鄭翩。○鐸按:秦嘉謨據姓氏急就篇、氏族略四引風俗通改“宜”為“宣”,云:“宋宣公後,以諡為氏。”

〔二二〕廣韻六脂“夷”字注云:“宋公子目夷之後。”詳上魚氏注。

〔二三〕文七年左傳:“鱗矔為司徒”,疏引世本云:“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矔。”成十五年傳:“鱗朱為少司寇”,杜注:“鱗矔孫。”

〔二四〕宋文公子圍龜字子靈,見成十五年左傳。○鐸按:見成五年傳,秦氏世本輯補亦衍“十”字。昭廿二年左傳宋有臧士平(石經“

士”訛“氏”)。文十六年傳宋有蕩虺,杜注:“意諸之弟。”秦云:“疑以為氏。”沙氏,秦據姓氏書辨證十二齊改泥氏。黑氏,秦據成五年傳改靈氏。

〔二五〕哀十三年左傳宋有成矔。○鐸按:據氏,秦據姓纂二十一麥改獲氏,云:“宋大夫猛獲之後。”

〔二六〕昭廿二年左傳:“宋邊卬為大司徒”,杜注:“卬,平公曾孫。”廣韻一先“邊”字注:‘邊姓,陳留風俗傳云:“祖於宋平公。”’氏族略三云:“宋公子城之後,城字子邊。或言宋平公子御戎字子邊,子孫以王父字為氏。”

〔二七〕襄十九年左傳:“齊靈公諸子仲子、戎子”,杜注:“諸子,諸妾姓子者。二子皆宋女。戎子即戎氏女也。”

〔二八〕急就篇顏師古注云:“宋桓公孫鱗矔為宋司徒,號曰桓子,因為氏焉。”唐書宰相世系表云:“宋桓公之後向魋亦號桓氏。”按桓魋見哀十三年左傳。

〔二九〕急就篇顏師古注云:“宋戴公生公子文遂,稱戴氏。”按昭八年左傳宋有戴惡。○鐸按:亦見廣韻、姓纂十九代。

〔三0〕成十五年左傳:“華元使向戍為左師”,杜注:“向戍,桓公曾孫。”疏引世本云:“桓公生向父盻,盻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鱣及合左師。左師即向戍也。”廣韻四十一漾“向”字注云:“戍以王父字為氏。”

〔三一〕哀十四年左傳宋桓魋弟司馬牛。史記仲尼弟子傳索隱云:“

以魋為宋司馬,故牛遂以司馬為氏。”

閔公子弗父何〔一〕生宋父,宋父生世子,世子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生子木金父;木金父降為士,故曰滅於宋〔二〕。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防叔為華氏所偪,出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三〕叔梁紇,為鄹大夫,故曰鄹叔紇,生孔子〔四〕。

〔一〕“何”舊作“河”。

〔二〕昭七年左傳:‘孟僖子曰:“孔子,聖人之後也,而滅於宋。”’

〔三〕“生”舊脫。

〔四〕“閔公”以下本世本,詩那疏引之,“閔”作“湣”,彼云:“宋父生正考父”,文有脫滅。王肅撰家語本姓解與此同,亦用世本也。○鐸按:臧庸拜經日記卷七云:“王符所舉世數,與昭七年左傳杜注合,惟以子木降士為滅於宋,與杜異。”

周靈王之太子晉,幼有成德,聰明博達〔一〕,溫恭敦敏。穀、雒水鬥,將毀王宮,王〔二〕欲壅之。太子晉諫,以為不順天心,不若修政〔三〕。晉平公使叔譽聘於周,見太子,與之言,五稱而三窮,逡巡而退,歸告平公曰:“太子晉行年十五,而譽弗能與言〔四〕,君請事之。”平公遣師曠見太子晉。太子晉與語,師曠服德,深相結也。乃問曠曰:“吾聞太師能知人年之長短。”師曠對曰:“女色赤白,女聲清汗〔五〕,火色不壽。”晉曰:“然。吾後三年將上賓於帝,女慎無言,殃將及女。”其後三年而太子死〔六〕。孔子聞之曰:“惜夫!殺吾君也。”世人以其豫自知去期,故傳稱王子喬仙。〔七〕仙之後,其嗣避周難於晉,家於平陽,因〔八〕氏王氏〔九〕。其後子孫世喜養性神仙之術〔一0〕。

〔一〕風俗通正失篇云:“周書稱靈王太子晉幼有盛德,聰明博達。”今逸周書太子晉解不載此文,蓋脫佚也。○鐸按:“成德”即風俗通“盛德”。宣二年左傳:“盛服將朝”,釋文:‘音成,本或作“成”。’是成、盛古通之證。

〔二〕“王”舊脫。

〔三〕以上本周語。

〔四〕○鐸按:臣對君不得自稱其字,“譽”當從周書作“臣”。

〔五〕逸周書二語互轉,風俗通與此同。○鐸按:風俗通脫“汗”字。

〔六〕以上本逸周書。

〔七〕“孔子聞之”以下,亦見風俗通。“知”字舊脫,據風俗通補。列仙傳云:“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漢書梅福傳云:“

至今傳以為仙。”

〔八〕“因”舊作“田”。

〔九〕唐書宰相世系表云:“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敬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因以為氏。”

〔一0〕梅福傳云:“福居家,嘗以讀書養性為事。”

魯之公族,有蟜氏〔一〕、后氏〔二〕、眾氏〔三〕、臧氏〔四〕、施氏〔五〕、孟氏〔六〕、仲孫氏〔七〕、服氏〔八〕、公山氏〔九〕、南宮氏〔一0〕、叔孫氏〔一一〕、叔仲氏〔一二〕、子我氏〔一三〕、子士氏〔一四〕、季氏〔一五〕、公鉏氏〔一六〕、公巫氏〔一七〕、公之氏〔一八〕、子干氏、華氏〔一九〕、子言氏、〔二0〕子駒氏〔二一〕、子雅氏〔二二〕、子陽氏〔二三〕、東門氏〔二四〕、公析氏〔二五〕、公石氏〔二六〕、叔氏〔二七〕、子家氏〔二八〕、榮氏〔二九〕、展氏〔三0〕、乙氏〔三一〕,皆魯姬姓也。

〔一〕禮記檀弓云:“季武子寢疾,蟜固不說齊衰而入見。”固蓋魯公族。○鐸按:史記仲尼弟子傳有蟜疵,正義:‘漢書云:“魯人。”’

〔二〕禮記檀弓后木,鄭注:“后木,魯孝公子惠伯鞏之後。”疏引世本作“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呂氏春秋察微篇郈昭伯,高誘注:“郈氏,魯孝公子惠伯華之後也,以字為氏。”華、革、鞏,字形相近之誤。郈昭伯見昭廿五年左傳。漢書古今人表作厚昭伯,五行志又作后氏。襄十四年左傳厚成叔,釋文云:‘“厚”本或作“

郈”。’風俗通過譽篇亦作“后”。后、厚、郈並通。○鐸按:經義述聞十九王引之曰:‘昭二十五年傳言季郈者一,言郈氏者二,言郈昭伯者二,言郈孫者四,“郈”字皆當作“后”。元和姓纂引風俗通曰:“魯大夫郈昭伯食采於郈,因氏焉。”已誤以后孫之“后”為郈邑之“郈”。食采於郈者叔孫氏,非后氏也。’又云:‘呂氏春秋察微篇:“魯季氏與后氏鬥雞”,今本“后”作“郈”,後人依俗本左傳改之也。據注“以字為氏”,則作“后”明矣。’汪謂后、郈通,失考。

〔三〕隱元年左傳公子益師眾父之後。世族譜云:“眾父,孝公子。”

〔四〕隱五年左傳臧僖伯之後。疏云:‘僖伯名彄,字子臧。世本云:“孝公之子。”’○鐸按:經義述聞二十二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云:‘臧,古“藏”字。彄,讀曰“區”。說文:“區,踦區藏匿也。”’彄、臧名字相應,或謂食采於臧,非。

〔五〕氏族略三云:“魯惠公之子公子尾字施父,其子因以為氏。”古今姓氏書辨證云:“施父生施伯,伯孫頃叔生孝叔,始以王父字為氏。”按:施父見桓九年左傳。孝叔見成十一年傳,杜注:“魯惠公五世孫。”

〔六〕文十五年左傳:“齊人或為孟氏謀”,杜注:“慶父為長庶,故或稱孟氏。”

〔七〕左傳桓公子慶父之後。古今姓氏書辨證云:“魯桓公四子,次曰慶父。慶父生穆伯公孫敖,敖生文伯穀、惠叔難,穀生孟獻子蔑,始以仲孫為氏。”

〔八〕服氏當是子服氏。古今姓氏書辨證云:“仲孫蔑之子佗,別為子服氏。”按孟獻子子仲孫它子服見魯語。襄廿三年左傳孟椒,杜注:“孟獻子之孫子服惠伯,即它子。”昭三年傳稱子服椒,其後有子服回、子服何。○鐸按:說亦見魯語注、昭十五年左傳疏、檀弓疏。

〔九〕定五年左傳魯有公山不狃。○鐸按:論語陽貨篇作公山弗擾。

〔一0〕元和姓纂云:“魯孟僖子生閱,號南宮敬叔,叔生路,路生會,會生虔,為南宮氏。見世本。”按南宮敬叔見昭七年左傳,“閱”作“說”。

〔一一〕莊卅二年左傳:成季酖叔牙,立叔孫氏。”僖四年傳公孫茲稱叔孫戴伯,杜注:“叔牙之子。”○鐸按:經稱公孫茲,僖五年經、傳並稱公孫茲。

〔一二〕禮記檀弓叔仲皮,鄭注:“叔仲皮,魯叔孫氏之族。”疏引世本云:“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按彭當作彭生,文七年左傳稱叔仲惠伯。十八年傳云:“襄仲殺惠伯,公冉務人奉其帑以奔蔡,既而復叔仲氏。”○鐸按:姓纂一屋引東觀漢記云:“叔仲彭生帶,帶生仲叔、仲職及寅,代為魯大夫。”

〔一三〕元和姓纂云:“魯叔孫成子生申,為子我氏。”氏族略三云:“申字子我。”按叔孫成子名不敢,見定元年左傳。

〔一四〕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云:“魯叔孫成子生齊季,為子士氏。”

〔一五〕左傳桓公子季友之後,亦曰季孫氏。○鐸按:詩魯頌●鄭箋云:“季孫行父,季文子也。”疏:“行父是季友之孫,故以季孫為氏。左傳、世本皆有其事。”

〔一六〕襄廿三年左傳季武子子公彌稱公鉏氏。定八年傳公鉏極,杜注:“公彌曾孫。”

〔一七〕襄廿九年左傳魯有公巫召伯。○鐸按:公巫召伯,魯文公子叔肸曾孫,見世族譜。

〔一八〕元和姓纂云:“季悼子生惠伯鞅,鞅生懿伯拊,為公之氏。”氏族略三云:“鞅字公之。”按季平子弟公之見昭廿五年左傳。

〔一九〕華氏當是子革氏。元和姓纂引世本云:“季平子支孫為子革氏。”○鐸按:秦氏輯補世本子士氏下注云:“潛夫論誤作子干氏。”又華氏下注云:‘史記孔子世家:“季孫使公華、公賓、公林迎孔子。”王符以華氏次公之氏後,則華氏當即公華氏。’此疑當作子革氏、華氏。

〔二0〕元和姓纂云:“季平子生昭伯寤之後。”氏族略三云:“昭伯字子言。”按季寤子言見定八年左傳,杜注:“季桓子之弟。”

〔二一〕“駒”舊作“駶”,據後紀十改。昭廿五年左傳子家羈,公羊傳作子家駒。荀子大略篇楊倞注云:“名羈,駒其字。”子駒氏蓋其後也。○鐸按:史記魯世家:“魯敗翟于鹹,獲長翟喬如。富父終甥舂其喉,以戈殺之,埋其首於子駒之門。”集解引賈逵曰:“子駒,魯郭門名。”秦氏據此,則謂子駒以地為氏。按駒讀為“拘”,羈、拘名字相應,楊倞說似有理。且此節魯公族多以字為氏,秦說蓋非。

〔二二〕○鐸按:姓纂六止引英賢傳:“季桓子生武叔灶,為子雅氏。”昭三年左傳齊有公孫灶,亦字子雅。

〔二三〕元和姓纂云:“魯公族有子陽者,其後以王父字為氏。”又有子揚氏,引世本云:“季桓子生穆叔,其後為子揚氏。”按陽、揚古通用,疑本一氏。○鐸按:張澍分二氏,云:‘路史:“世本無子陽”,羅氏未見世本全文。’

〔二四〕僖廿六年左傳東門襄仲,杜注:“襄仲居東門,故以為氏。”○鐸按:此本服虔說,見史記集解引。檀弓注:“仲遂,魯襄公之子東門襄仲。”疏云:“世本及左傳文也。”

〔二五〕史記仲尼弟子傳有公?哀,本書遏利篇作“公析”,?、析古通用。哀蓋魯公族,集解引家語云“齊人”,殆非也。○鐸按:姓纂作“公祈”,即“公析”之誤,而以為衛後。

〔二六〕元和姓纂云:“魯僖公生共叔堅,堅生惠叔、子叔為公石氏。”氏族略三又云:“悼公子堅字公石之後。”○鐸按:秦氏引姓纂一東作“子孫為公石氏”,當是也。路史又云:“伯禽之後有公石氏。”

〔二七〕春秋襄十四年叔老,杜注:“聲伯子也”,疏云:“叔老,聲伯子,叔盻孫,故以叔為氏。”禮記檀弓疏引世本云:“叔盻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

〔二八〕氏族略三云:“魯莊公之孫公孫歸父字子家,其後為子家氏。”按公孫歸父子家見宣十年左傳,昭五年傳有子家羈。

〔二九〕定元年左傳榮駕鵝,杜注:“魯大夫榮成伯也。”魯語榮成伯,韋昭注:“聲伯之子也,名欒。”世族譜云:“叔盻曾孫。”○鐸按:襄廿八年傳杜注:“成伯,榮駕鵝。”

〔三0〕隱八年左傳云:“無駭卒,羽父請諡於族,公命以字為展氏。”杜注:“無駭,公子展之孫,故為展氏。”廣韻二十八獮“展”字注云:“魯孝公之子子展之後。”

〔三一〕僖廿六年左傳:“公使展喜犒師”,魯語作乙喜。

衛之公族,石氏〔一〕、世叔氏〔二〕、孫氏〔三〕、甯氏〔四〕、子齊氏〔五〕、司徒氏〔六〕、公文氏〔七〕、析龜氏〔八〕、公叔氏〔九〕、公南氏〔一0〕、公上氏〔一一〕、公孟氏〔一二〕、將軍氏〔一三〕、子強氏〔一四〕、強梁氏〔一五〕、卷氏〔一六〕、會氏雅氏〔一七〕、孔氏〔一八〕、趙陽氏〔一九〕、田章氏、孤氏〔二0〕、王孫氏〔二一〕、史龜氏〔二二〕、羌氏、羌憲氏、〔二三〕邃氏〔二四〕,皆衛姬姓也。

〔一〕隱四年左傳。石碏之後。世族譜云:“石碏,靖伯孫。”○鐸按:史記衛世家集解引賈逵曰:“石碏,衛上卿。”

〔二〕春秋世叔儀、世叔申、世叔齊,左傳並作太叔。桓九年傳疏云:‘古者,“世”之與“大”,字義通也。’世族譜云:“太叔儀,僖侯八世孫。”

〔三〕成十四年左傳疏引世本云:“孫氏出於衛武公。”唐書宰相世系表云:“衛武公和生公子惠孫,惠孫生耳,為衛上卿,生武仲乙,以王父字為氏。”

〔四〕襄廿五年左傳杜注:“甯氏出自衛武公。”氏族略三云:“

衛武公生季亹,食采於甯,因以為氏。”○鐸按:亦見姓纂四十六徑。

〔五〕蓋即齊氏。昭元年左傳衛齊惡,世族譜云:“昭伯子齊子無子,戴公以其子惡為之後。”廿年傳齊豹稱齊子氏,杜注:“惡之子。”

〔六〕禮記檀弓衛司徒敬子,鄭注:“司徒,官氏,公子許之後。”元和姓纂云:“衛文公生公子其許之後為司徒氏。”

〔七〕哀廿五年左傳衛有公文要。

〔八〕“龜”字疑衍。昭廿年左傳衛有析朱鉏,杜注:“朱鉏,成子黑背孫。”氏族略三有公析氏,衛公子黑背字子析之後。○秦嘉謨云:“公析氏,左傳惟稱析,王符誤并析、晁二氏為一氏。”○鐸按:此節下文史晁氏,“晁”亦訛作“龜”,然晁氏不當重出,蓋是衍文。

〔九〕禮記檀弓公叔文子,疏引世本云:“獻公生成子尚田,田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鐸按:檀弓上篇鄭注:“文子,獻公之孫,名拔。”疏引世本:“獻公生成子當,當生文子拔。”箋誤分“當”為“尚田”二字。又姓氏書辨證云:“衛獻公少子發,國人謂之公叔,因以為氏。”拔與發非一人,張氏尋源謂拔即發,竊所不取。

〔一0〕氏族略三云:“衛獻公之子楚字公南,生子牟,為公南氏。”按公南楚見昭廿年左傳。○秦嘉謨云:“襄二十九年傳之公子荊,即公南楚,見杜解。”

〔一一〕廣韻一東“公”字注云:“衛大夫有公上玉。”○張澍云:“墨子作公尚,字相通。”

〔一二〕昭廿年左傳衛公孟縶,杜注:“靈公兄。”定十二年傳衛公孟彄,杜注:“彄,孟縶子。”疏云:“縶字公孟,故即以公孟為氏。劉炫謂公孟生得賜族。”○鐸按:此引杜注在定十二年春秋經。

〔一三〕禮記檀弓疏引世本云:“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文子生簡子瑕,瑕生衛將軍文氏。”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作“郢生文子彌牟,為將軍氏。”○鐸按:檀弓疏引世本“氏”上有脫文,當云“

瑕生衛將軍文子,為將軍氏”。上文“蘭生虎,為司寇氏”,即其例。

〔一四〕元和姓纂云:“昭子郢之後。”

〔一五〕元和姓纂引世本云:“衛將軍文子生慎子會,會生強梁,因氏焉。”○鐸按:氏族略四“強”作“彊”,同。

〔一六〕當作卷子氏。古今姓氏書辨證卷子氏引世本云:“衛文公後卷子,子州氏焉。”後紀十:“衛後有卷子氏。”

〔一七〕當作會雅氏。元和姓纂云:“衛靈公子虺生灶,為會庌氏。”氏族略四:‘庌,音“雅”。’後紀十:“衛後有會庌氏。”○鐸按:秦嘉謨亦謂潛夫論誤分為二氏。

〔一八〕梁氏履繩云:“哀十一年傳,孔文子以孔姞妻太叔疾,是孔乃姞姓,故禮記祭統正義謂孔悝是異姓大夫。潛夫論以為姬姓,誤也。”○鐸按:秦嘉謨亦云:“未知王符何據?”

〔一九〕舊脫“氏”字。廣韻十陽“陽”字注云:“衛公子趙陽之後,以名為氏。”按春秋定十四年:“衛趙陽出奔宋”,杜注:“陽,趙黶孫。”疏引世本云:“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兼即黶也。黶見昭九年。世族譜:“以趙為氏。”

〔二0〕“孤”疑是“狐”。哀十五年左傳衛孟黶,漢書古今人表作狐黶。○鐸按:氏族略四有申章氏,路史鄭後有申章氏,張澍云:“

楚有申章氏,見新序。”皆非衛公族,則不得以“田”為“申”之訛。此田章氏未詳所出。

〔二一〕定八年左傳魏有王孫賈。哀廿六年傳有王孫齊,杜注:“賈之子昭子也。”

〔二二〕“龜”當為“晁”,氏族略五史晁氏引世本云:“衛史晁之後。”按史晁即昭七年左傳史朝,漢書古今人表作史晁。廣韻四宵“

晁”字注引風俗通云:“晁姓,衛大夫史晁之後。”晁、龜字形相近而誤。

〔二三〕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云:“衛公族羌之孫憲,為羌憲氏。”○鐸按:上羌氏疑當是羌師氏,姓氏書辨證十陽有羌師氏,出世本。張澍云:‘姓纂作“魏有羌師氏”,訛。’

〔二四〕○鐸按:秦氏輯補世本出蘧氏,云:“潛夫論誤作邃氏。”衛大夫有蘧瑗,字伯玉,孔子弟子。

晉之公族?氏〔一〕,又班為呂〔二〕,?芮又從邑氏為冀〔三〕,後有呂錡,號駒伯〔四〕。?犨食采於苦,號苦成叔;?至食采於溫,號曰溫季〔五〕,各以為氏。郤氏之班,有州氏〔六〕、祁氏〔七〕。伯宗以直見殺,其子州犁奔楚〔八〕,又〔九〕以?宛直而和,故為子常所妒,受誅〔一0〕。其子嚭奔吳為太宰〔一一〕,懲祖禰之行仍正直遇禍也,乃為諂諛而亡吳〔一二〕。凡?氏之班,有冀氏、呂氏、苦成氏、溫氏、伯氏;靖侯之孫欒賓〔一三〕,及富氏〔一四〕、游氏〔一五〕、賈氏〔一六〕、狐氏〔一七〕、羊舌氏、〔一八〕季夙氏〔一九〕、籍氏,及襄公之孫孫黶〔二0〕,皆晉姬姓也。

〔一〕廣韻二十陌“郤”字注云:“郤姓,俗從?。”氏族略三云:“晉大夫?文子食邑於?,以邑為氏。”按郤文子即晉語郤叔虎,韋昭注:“郤芮之父郤豹也。”

〔二〕按僖十年左傳:‘?鄭言於秦伯曰:“呂甥、郤稱、冀芮實為不從。”’三人疑皆同族。呂甥,十五年傳稱瑕呂貽甥,又稱陰貽甥。陰、呂皆邑名。班,別也。

〔三〕成二年左傳疏引世本云:“郤豹生冀芮,芮生缺。”按僖十年左傳郤芮亦稱冀芮。卅三年傳云:“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又云:“以一命命郤缺為卿,復與之冀。”杜注:“還其父故邑。”○鐸按:晉語五:“冀缺薅”,韋注:“郤成子也。”

〔四〕“呂”當作“?”。?錡號駒伯,見成十七年左傳。呂錡見成十六年,即宣十二年魏錡,世族譜云:“魏錡,魏犨子,為呂氏。”

〔五〕並見成十七年左傳。

〔六〕昭三年左傳杜注云:“郤稱,晉大夫,始受州。”州氏蓋以邑為氏者。元和姓纂引風俗通云:“晉州綽,其先食采於州,因氏焉。”按州綽見襄十八年左傳。

〔七〕襄廿一年左傳祁大夫,杜注:“祁奚也。食邑於祁,因以為氏。”氏族略三云:“晉獻侯四世孫。”

〔八〕成十五年左傳。○鐸按:賢難篇:“伯宗之以死。”

〔九〕“又”字舊在“楚”上。

〔一0〕昭廿七年左傳。○鐸按:明闇篇:“?宛得眾,而子常殺之。”亦見賢難篇。

〔一一〕定四年左傳云:“楚之殺郤宛也,伯氏之族出。伯州犁之孫嚭為吳太宰,以謀楚。”史記楚世家以嚭為宛之宗姓伯氏子。伍子胥傳集解引徐廣云:“伯州犁者,晉伯宗之子也。伯州犁之子曰郤宛,郤宛之子曰伯嚭。宛亦姓伯,又別氏郤。”蓋即本此書。然此書之意,本謂州犁奔楚後,其子又遇禍出奔。兩言其子,文意相貫,並未嘗以嚭為宛子也。唯傳云:“伯州犁之孫嚭”,此稱“其子”殊誤,而高誘注呂氏春秋當染篇、重言篇,韋昭注越語,並云:“嚭,州犁之子”,則古有此說矣。

〔一二〕史記吳世家云:“越王滅吳,誅太宰嚭,以為不忠。”

〔一三〕桓二年左傳。

〔一四〕按莊廿三年左傳云:‘晉桓、莊之族偪,獻公患之。士蒍曰:“去富子,則群公子可謀己。”’杜注:“富子,二族之富強者。”此以“富”為氏非也。○洪亮吉春秋左傳詁云:“尋繹上下文義,疑富子為群公子之一。杜以富強解之,恐誤。”○鐸按:洪氏雖規杜,固未嘗以“富”為氏,乃秦氏輯補世本既據此文及杜注出富氏,又引廣韻十五灰“槐”字注“晉大夫富槐之後”以證之。然廣韻本說槐氏,不謂“富”為氏。考富氏為周室世卿,見本篇下文,氏族略亦謂“富為周大夫富辰之後”,秦氏不檢,而又援據失實,其誣甚矣!

〔一五〕莊廿四年左傳云:“晉士蒍又與群公子謀,使殺游氏之二子。”杜注:“游氏二子亦桓、莊之族。”

〔一六〕晉語云:“賈佗公族也”,韋昭注:“賈佗,狐偃之子射姑太師賈季也。食邑於賈。”古今姓氏書辨證云:“晉唐叔虞少子公明,周康王封之於賈為附庸,謂之賈伯。曲沃武公取晉并賈,因以其子孫為大夫。”

〔一七〕晉語云:“狐氏出自唐叔。”

〔一八〕昭三年左傳:‘叔向曰:“肸之宗十一族,惟羊舌氏在而已。”’疏引世族譜云:“羊舌,其所食邑名。”

〔一九〕昭五年左傳疏云:“世本,叔向兄弟有季夙。”元和姓纂引此書,以季夙氏為晉靖公孫季夙之後,誤。○鐸按:鄭樵以下諸家並沿誤。

〔二0〕昭十五年左傳云:“孫伯黶司晉之典籍,以為大政,故曰籍氏。”

晉穆侯生桓叔,桓叔生韓萬,傅晉大夫〔一〕,十世而為韓武侯,五世為韓惠王,五世而亡國〔二〕。襄王之?孫信,俗人謂之韓信都〔三〕。高祖以信為韓王孫,以信為韓王,後徙王代,為匈奴所攻,自降之〔四〕。漢遣柴將軍擊之,斬信於參合,信妻子亡入匈奴中。至景帝〔五〕,信子頹當及孫赤〔六〕來降,漢封頹當為弓高侯,赤為襄城侯。及韓嫣,武帝時為侍中,貴幸無比。案道侯韓說,前將軍韓曾〔七〕,皆顯於漢〔八〕。子孫各隨時帝分陽陵、茂陵、杜陵〔九〕。及漢陽、金城諸韓,皆其後也。信子孫餘留匈奴中〔一0〕者,亦常在權寵,為貴臣。及留侯張良,韓公族姬姓也。秦始皇滅韓,良弟死不葬,良〔一一〕散家貲千萬,為韓報讎,擊始皇於博浪沙中,誤椎副車。秦索賊急,良乃變姓為張〔一二〕,匿於下邳,遇神人黃石公,遺之兵法。及沛公之起也,良往屬焉。沛公使與韓信略定韓地,立橫陽君城〔一三〕為韓王,而拜良為韓信都〔一四〕。信都者〔一五〕,司徒也。俗前〔一六〕音不正,曰信都,或曰申徒〔一七〕,或勝屠〔一八〕,然其本共一司徒耳。後作傳者不知“信都”何因,彊妄生意,以為此乃代王為信都也。凡桓叔之後,有韓氏、言氏〔一九〕、嬰氏〔二0〕、禍餘氏〔二一〕、公族氏〔二二〕、張氏,此皆韓後姬姓也。昔周宣王亦有韓侯,其國也〔二三〕近燕,故詩云:“普彼韓城,燕師所完〔二四〕。”其後韓西亦姓韓,為魏滿所伐,遷居海中〔二五〕。

〔一〕史記韓世家索隱云:“系本及左傳舊說,皆謂韓萬是曲沃桓叔之子。”晉語韋昭注:“桓叔生子萬,受韓以為大夫,是為韓萬。”“傅”疑“仕”,上云:“趙夙仕晉卿大夫”,是其證。

〔二〕武侯,韓世家作武子,自武子至宣惠王凡八世。漢書地理志云:“韓自武子後,七世稱侯,六世稱王,五世而為秦所滅。”○鐸按:自武子至惠王凡八世,與六國表合,漢志“七世稱侯”誤。

〔三〕史記韓王信傳集解引徐廣曰:“一云信都。”索隱以為出楚漢春秋。

〔四〕王先生云:‘“自”字疑衍,或“信”字之誤。’○鐸按:“自”疑“因”,“因”俗作“●”,故誤。

〔五〕降漢在孝文十四年,非景帝時。

〔六〕“赤”傳作“嬰”。

〔七〕“曾”舊作“魯”。

〔八〕見史記、漢書。

〔九〕謂隨所事帝徙居其陵。

〔一0〕“軍氏”至此,舊錯入後“軒氏”下。宋本蓋已如此,故後紀十所載衛、鄭公族往往淆亂。

〔一一〕“良”疑衍。

〔一二〕孫侍御云:‘“張”當作“長”。張良易姓為長,見高士傳。’繼培按:作“張”是也。史記留侯世家索隱云:“王符、皇甫謐並以良為韓之公族姬姓也。秦索賊急,乃改姓名,而韓先有張去疾及張譴,恐非良之先代也。”是潛夫本作“張”矣。

〔一三〕“城”路史發揮五、羅璧識遺並引作“成”,與史合。

〔一四〕見史記留侯世家。按世家:“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韓王信傳云:“張良以韓司徒降下韓故地,得信以為韓將。”此云“沛公使與韓信略地”,又以其事在拜司徒前,並誤。“信都”漢書功臣表又作“申都”,顏師古曰:‘楚漢春秋作“信都”。’

〔一五〕舊不重“信都”,據路史識遺補。

〔一六〕“前”疑“閒”。禮記檀弓:“馬鬣封之謂也”,鄭注:“

俗閒名。”王制:“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鄭注:“皆俗閒之名。”亦見論衡訂鬼篇。

〔一七〕“申”舊作“司”。元和姓纂引風俗通云:“申徒本申屠氏,隨音改為申徒。”○鐸按:此猶齊人以“司田”為“申田”。管子小匡篇:“盡地之利,臣不如甯戚,請立為大司田。”立政篇:“相高下,視肥墝,使五穀桑麻皆安其處,申田之事也。”晏子春秋諫上篇:“為田野之不辟,倉庫之不實,則申田存焉。”申、司音不相近,故曰“不正”。

〔一八〕史記酷吏傳:“周陽由為河東尉時,與其守勝屠公爭權,相告言罪。”索隱引風俗通云:“勝屠即申屠也。”

〔一九〕“韓氏、言氏”當作韓言氏。元和姓纂引世本云:“晉韓厥生無忌,無忌生襄,襄生魯為韓言氏。”氏族略五“魯”作“子魚”。按無忌、襄並見左傳。

〔二0〕“嬰氏”當作韓嬰氏。元和姓纂云:“晉韓宣子玄孫韓嬰為韓嬰氏。”

〔二一〕元和姓纂、氏族略四並引作“褐餘氏”。按當作“褐氏、餘氏”,即韓褐氏、韓餘氏。廣韻九魚“餘”字注云:“晉卿韓宣子之後,有名餘子者,奔於齊,號韓餘氏。”古今姓氏書辨證云:‘韓餘,世本:“韓宣子子餘之後氏焉。”’又云:‘韓褐,英賢傳曰:“

韓厥後。”’韓褐、韓餘,此稱褐氏、餘氏,亦猶韓言、韓嬰之不言“韓”也。宣二年左傳晉有餘子之官,韓氏蓋嘗有為此官者。廣韻:“名餘子”,“名”當是“為”。世本“子餘”,亦“餘子”之誤。氏族略引世本正作“餘子”。說宛修文篇有韓褐子。○鐸按:姓纂十三曷、氏族略四“褐餘氏”即據此書誤本。

〔二二〕宣二年左傳云:“晉成公即位,乃宦卿之嫡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成十八年傳云:“韓無忌為公族大夫。”襄七年傳云:“

晉侯謂韓無忌仁,使掌公族大夫。”十六年傳云:“韓襄為公族大夫”,杜注:“無忌子。”公族氏蓋公族大夫之後也。○鐸按:秦氏亦謂公族氏蓋無忌後。

〔二三〕“也”疑當作“地”。

〔二四〕韓奕。“普”今作“溥”。鄭箋:“燕,安也。大矣彼韓國之城!乃古平安時眾民之所築完。”釋文云:“王肅、孫毓並云此燕國。”○鐸按:詩韓奕之梁山、韓城乃燕地之梁山、韓城,在今河北固安縣,非今陝西之梁山、韓城。顧炎武日知錄卷三、江永春秋地理考實卷二並據此文及水經聖水注、?水注辨之,經義述聞卷廿五王引之說同。說詩者習知陝西有古韓國,乃以之當燕地之韓侯城,皆未考地理故也。

〔二五〕按韓西蓋即朝鮮。“朝”誤為“韓”;“西”即“鮮”之轉,故尚書大傳以“西方”為“鮮方”。史記朝鮮傳云:“朝鮮王滿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索隱云:“按漢書,滿姓衛,擊破朝鮮王而自王之。”

畢公高與周同姓,封於畢,因為氏〔一〕。周公之薨也,高繼職焉〔二〕。其後子孫失守,為庶世〔三〕。及畢萬佐晉獻公,十六年使趙夙御戎,畢萬為右,以滅耿滅魏封萬〔四〕,今之河北縣是也。〔五〕魏顆又氏令狐〔六〕。自萬後九世為魏文侯〔七〕。文侯孫罃為魏惠王,五世而亡〔八〕。畢陽之孫豫讓,事智伯,智伯國士待之,豫讓亦以見知之恩報智伯,天下紀其義〔九〕。魏氏〔一0〕、令狐氏、不雨氏、葉大夫氏、伯夏氏、魏強氏〔一一〕、豫氏,皆畢氏,本姬姓也。

〔一〕史記魏世家。○鐸按:僖廿四年左傳:“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御覽六百十八引穎容云:“史記不識畢公文王之子,而言與周同姓。”

〔二〕書康王之誥:“畢公率東方諸侯”,疏引王肅云:“畢公代周公為東伯,故率東方諸侯。”

〔三〕“庶世”魏世家作“庶人”。

〔四〕以上本魏世家。世家云:“趙夙為御,畢萬為右,以伐霍、耿、魏,滅之。以耿封趙夙,以魏封畢萬。”此文有脫誤。閔元年左傳云:“滅耿,滅霍,滅魏,賜趙夙耿,賜畢萬魏。”

〔五〕漢書地理志:“河東郡河北,詩魏國,晉獻公滅之,以封大夫畢萬。”

〔六〕晉語令狐文子,韋昭注:“魏顆之子魏頡也。”襄三年左傳疏云:“世族譜,魏顆、魏絳俱是魏犨之子,顆別為令狐氏,絳為魏氏。”唐書宰相世系表云:“顆以獲秦將杜回功封令狐,生文子頡,因以為氏。”

〔七〕禮記樂記疏引世本云:“萬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絳,絳生獻子荼,荼生簡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鐸按:史記索隱引世本作“畢萬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此云“自萬後九世為魏文侯”,與樂記疏所引世本合。秦嘉謨輯補世本取索隱,張澍世本●集補注取樂記疏,而謂芒、季為二人恐誤。果如其說,則此文當刪“後”字,殆不然矣。

〔八〕漢書地理志云:“自畢萬後十世稱侯,至孫稱王,七世為秦所滅。”按魏世家自惠王至王假被虜凡七世。○鐸按:六國表同。此云“五世而亡”,蓋獨數襄、哀、昭、安釐、景湣五王耳。若並惠王、王假計之,則為七世。

〔九〕趙策。

〔一0〕史記魏世家云:“從其國名為魏氏。”

〔一一〕元和姓纂云:“魏武子支孫莊子快生強,為魏強氏。”

周厲王之子友封於鄭〔一〕。鄭恭叔之後〔二〕,為公文氏〔三〕。軒氏〔四〕、駟氏〔五〕、豐氏〔六〕、游氏〔七〕、國氏〔八〕、然氏〔九〕、孔氏〔一0〕、羽氏〔一一〕、良氏〔一二〕、大季氏〔一三〕。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以字為姓〔一四〕。及伯有氏〔一五〕、馬師氏〔一六〕、褚師氏〔一七〕,皆鄭姬姓也。

〔一〕史記鄭世家。

〔二〕隱元年左傳共叔段,杜注:“段出奔共,故曰共叔,猶晉侯在鄂,謂之鄂侯。”疏云:“賈、服以共為諡。”此作恭叔,義與賈、服同。○鐸按:春秋經、傳之“共”,釋文及他書引多作“恭”,李富孫春秋左傳異文釋嘗舉九事證之。詩韓奕箋:‘古之“恭”字或作“共”,是作“共”者借字也。至疏駁賈、服說,謂“作亂而出,非有其德可稱;餬口四方,無人與之為諡”,則洪氏王左詁已議其非矣。

〔三〕“文”當作“父”。莊十六年左傳公父定叔,杜注:“共叔段之孫。”0鐸按:父、文兩形相似,又涉上衛姬姓公文氏而誤。

〔四〕左傳鄭公子喜子罕,其後為罕氏。“軒”與“罕”通,昭元年左傳罕虎,公羊傳作軒虎。○鐸按:廣韻二十三旱“罕”字注云:“左傳鄭有罕氏,出自穆公,以王父字為氏。”子罕見成十四年左氏經、傳。

〔五〕左傳鄭穆公子騑子駟,其後為駟氏。○鐸按:子駟肮見襄八年左傳。

〔六〕舊脫“氏”字。左傳鄭穆公子子豐,其後為豐氏。世族譜云:“子豐,公子平。”

〔七〕“游”舊作“將”。左傳鄭穆公子偃子游,其後為游氏。○鐸按:子游,公子偃。見成六年左傳杜注。

〔八〕左傳鄭穆公子發子國,其後為國氏。○鐸按:公子發見襄九年左傳。姓纂二十五德云:“發生僑,字子產,生參,以王父字為氏。”

〔九〕左傳鄭穆公子子然,其後為然氏。昭四年有然丹。○鐸按:杜注:“然丹,鄭穆公孫。”

〔一0〕左傳鄭穆公子嘉子孔,其後為孔氏。○鐸按:襄九年。

〔一一〕左傳鄭穆公子子羽,其後為羽氏。襄卅年有羽頡。世族譜云:“子羽,名翬。”○鐸按:公孫揮,字子羽,見襄廿四年左傳。

〔一二〕左傳鄭穆公子去疾子良,其後為良氏。○鐸按:宣四年傳杜注:“子良,穆公庶子。”

〔一三〕元和姓纂引世本云:“鄭穆公生大季子孔志父之後。”按襄十九年左傳士子孔,杜注:“子良父。”世族譜志父作公子志,以大季為子良名,與世本異。

〔一四〕○鐸按:自軒氏至大季氏凡十族,皆穆公子之後,惟大季似非字。

〔一五〕襄廿九年左傳:“鄭大夫盟於伯有氏。”亦見卅年傳。伯有即子良孫良霄字。

〔一六〕昭七年左傳云:“馬師氏與子皮氏有惡”,杜注:“馬師氏,公孫鉏之子罕朔也。”襄三十年,馬師頡出奔,公孫鉏代之為馬師,與子皮俱同一族。

〔一七〕昭二年左傳:“鄭公孫黑請以子印為褚師”,杜注:“褚師,市官。”

太伯君吳,端垂衣裳〔一〕,以治周禮。仲雍嗣立,斷髮文身,?以為飾〔二〕。武王克殷,分封其後於吳,令大賜北吳〔三〕。季札居延州來,故氏延陵季子〔四〕。闔閭之弟夫概王奔楚堂谿,因以為氏〔五〕。此皆姬姓也。

〔一〕王先生云:‘“垂”疑“委”。’○鐸按:當從哀七年左傳作“端委”。

〔二〕哀七年左傳。“?”今作“臝”。○鐸按:洪氏左詁云:‘

釋文:“臝又作?”,蓋本此。’

〔三〕漢書地理志云:“太伯卒,仲雍立,至曾孫周章,而武王克殷,因而封之。又封周章弟中於河北,是謂北吳,後世謂之虞。”

〔四〕史記吳世家云:“季札封於延陵,故號曰延陵季子。”禮記檀弓:“延陵季子適齊”,鄭注:“季子讓國居延陵,因號焉。春秋傳謂延陵延州來。”昭廿七年左傳:“吳子使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杜注:“季子本封延陵,後復封州來,故曰延州來。”按此以延陵即延州來,與鄭說同。

〔五〕定五年左傳。○鐸按:廣韻作棠谿氏,堂、棠同。

鄭大夫有馮簡子〔一〕。後韓有馮亭,為上黨守,嫁禍於趙,以致長平之變〔二〕。秦有將軍馮劫,與李斯俱誅〔三〕。漢興〔四〕,有馮唐,與文帝論將帥〔五〕。後有馮奉世,上黨人也,位至將軍,女為元帝昭儀,因家於京師〔六〕。其孫衍〔七〕,字敬通,篤學重義,諸儒號之曰“德行雍雍馮敬通”,著書數十篇,孝章皇帝愛重其文〔八〕。

〔一〕襄卅一年左傳。

〔二〕史記趙世家。

〔三〕史記秦始皇紀。

〔四〕“漢興”二字舊脫,據漢書馮奉世傳補。此言馮氏,俱本奉世傳。

〔五〕史記。

〔六〕漢書。

〔七〕當云“曾孫”。

〔八〕後漢書。按傳云:‘子豹,字仲文,長好儒學,鄉里為之語曰:“道德彬彬馮仲文。”’而不載敬通之號。

晉大夫郇息事獻公〔一〕,後世將中軍,故氏中行〔二〕,食采於智〔三〕。智果諫智伯而不見聽,乃別族於太史為輔氏〔四〕。

〔一〕左傳“郇”作“荀”。廣韻十八諄“荀”字注云:‘荀姓本姓郇,後去“邑”為“荀”。’

〔二〕文十三年左傳中行桓子,杜注:“荀林父也。僖二十八年始將中行,故以為氏。”史記趙世家索隱引世本云:“晉大夫逝敖生桓伯林父。”

〔三〕下當云“故氏智”。宣十二年左傳知莊子,杜注:“莊子,荀首。”“智”與“知”同。趙世家索隱引世本云:“逝敖生莊子首。”

〔四〕晉語。

晉大夫孫伯黶實司典籍,故姓籍氏。辛有二子董之,故氏董氏。〔一〕

〔一〕昭十五年左傳。○鐸按:杜注云:“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適晉為大史,籍黶與之共董督晉典,因為董氏。”

詩頌宣王,始有“張仲孝友”〔一〕,至春秋時,宋有張白蔑矣〔二〕。惟晉張侯〔三〕、張老〔四〕,實為大家。張孟談相趙襄子以滅智伯,遂逃功賞,耕於●山〔五〕。後魏有張儀、張丑〔六〕。至漢,張姓滋多。常山王張耳,梁人。丞相張蒼,陽武人也〔七〕。東陽侯張相如〔八〕。御史大夫張湯〔九〕,增定律令,以防姦惡,有利於民,又好薦賢達士,故受福祐〔一0〕。子安世〔一一〕為車騎將軍,封富平侯,敦仁儉約,矜遂權〔一二〕而好陰德〔一三〕,是以子孫昌熾,世有賢胤,更封武始,遭王莽亂,享國不絕〔一四〕,家凡四公,世著忠孝行義〔一五〕。前有丞相張禹〔一六〕,御史大夫張忠〔一七〕;後有太尉張酺,汝南人,太傅張禹,趙國人〔一八〕。司邑閭里〔一九〕,無不有張者。河東解邑有張城,有西張城〔二0〕,豈晉張之祖所出邪?

〔一〕六月。

〔二〕“白”當作“?”,張?見昭廿一年左傳。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表距陽侯劉白,漢表作“?”,誤與此同。“蔑”字衍,與下行“滅”字相並而誤。

〔三〕成二年左傳。即解張。

〔四〕成十八年左傳。

〔五〕趙策“●山”作“負親之邱”。○鐸按:“●”疑當作“負”,負山即負丘。爾雅釋丘:“丘背有丘為負丘”,是此丘所由得名也。趙策一作“負親之邱”,“親之”二字蓋涉下文“韓、魏、齊、燕負親以謀趙”而衍。(“負親”亦見趙策三,黃丕烈戰國策札記卷中引吳正傳云:‘恐“燕”下“負親”字衍。’非也。)

〔六〕魏策。

〔七〕並見史記。

〔八〕史記文帝紀十四年。

〔九〕漢書張湯傳贊云:“馮商稱張湯之先與留侯同祖,而司馬遷不言,故闕焉。”

〔一0〕“祐”疑“祜”。詩信南山、桑扈、下武並云:“受天之祜”,鄭箋:“祜,福也。”漢書揚雄傳長楊賦云:“受神人之福祜。”○鐸按:長楊賦“祜”與●、舞、胥、雅為韻,或作“祐”,非。然楚辭天問:“驚女采薇鹿何祐?”與“喜”為韻,則非“祜”之誤。王逸注:“祐,福也。”是“福祜”亦可言“福祐”,非必字誤。漢書王嘉傳:“宜思正萬事,順天人之心,以求福祐。”尤其明證矣。

〔一一〕漢書附湯傳。

〔一二〕“矜遂權”當作“務遠權”,漢書稱其“欲匿名跡,遠權勢”。按史記貨殖傳:“微重而矜節”,徐廣曰:‘“矜”一作“務”。’此務、矜相涉之證。○鐸按:傳封侯在前,為車騎將軍在後,此文兩句當互轉。

〔一三〕按漢書張湯傳贊云:“湯雖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賢揚善,固宜有後;安世履道,滿而不溢;賀之陰德,亦有助云。”賀,安世兄也。陰德,謂賀為掖庭令時,視養宣帝有恩。此以“好陰德”屬安世,蓋誤。○鐸按:安世傳稱其隱人過失,即所謂陰德也。

〔一四〕按漢書:“安世五世孫純嗣侯,恭儉自修,王莽時不失爵,建武中,更封富平之別鄉為武始侯。”此敘封武始於王莽前,誤也。

〔一五〕湯為御史大夫,安世為大司馬;純為大司空,純子奮亦為司空,見後漢書純傳。

〔一六〕漢書。

〔一七〕漢書成帝紀陽朔二年。

〔一八〕並見後漢書。前、後,謂東、西京也。

〔一九〕司邑,謂司隸所部邑。

〔二0〕漢書曹參傳云:“別與韓信東攻魏將孫東張”,蘇林注:“東張屬河東。”水經涑水篇:“又南過解縣東,又西南注於張陽池。”注云:“又西南逕張陽城。竹書紀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者也,漢書之所謂東張矣。”

偃姓舒庸、舒鳩、舒龍、舒共、止龍、酈、淫、參、會、六、院、●、高國〔一〕,慶姓樊、尹、駱,曼姓鄧、優〔二〕,歸姓胡、有、何〔三〕,葴姓滑、齊〔四〕,掎姓棲、疏〔五〕,御姓署、番、湯,嵬姓饒、攘、剎〔六〕,隗姓赤狄〔七〕、姮姓白狄〔八〕,此皆大吉之姓〔九〕。

〔一〕“偃姓舒庸、舒鳩、舒龍、舒共”舊作“優姓舒唐、鳩、舒龍、舒其”,據後紀七注引改。文出世本,見文十二年左傳疏。後紀“止”下無“龍”字。按“止龍”當為“舒鮑”,左傳疏引世本有舒鮑,此下列鮑姓在酈上可證。“共”世本作“龔”,又別有舒蓼,“

參”疑即“蓼”之誤。“淫”後紀作“謠”,按當為“繇”,後漢書郅惲傳有西部督郵繇延,章懷注:“繇姓,咎繇之後。”“院”後紀作“阮”,當為“皖”,漢書地理志廬江郡皖縣在舒與龍舒之後,國名紀二引地記:“皖,偃姓,皋陶後。”“白”與“”偏旁形近之誤。“高”當為“鬲”,即漢志平原郡之鬲,國名紀引郡國縣道記云:“古鬲國,偃姓,皋陶後。漢為縣。”亦見國名紀六。“●”後紀作“棐”,王侍郎云:‘疑是“裴”。’廣韻十五灰“裴”字注云:“裴姓,伯益之後,封於●鄉,因以為氏。後徙封解邑,乃去邑從衣。”○鐸按:“蓼”誤作“參”,秦嘉謨說同。其上當據世本六舒補“舒”字,而移至“酈”上。“●”程本作“築”,秦氏據僖十七年春秋“齊人、徐人伐英氏”,及史記陳杞世家“皋陶之後,或封英、六”,謂“築”當為“英”。考英即今湖北英山,六即今安徽六安,壤地相接;若伯益乃嬴姓,而解邑在今山西,去偃姓諸國彌遠,則知王說謬而秦說是矣。今輒正其文如下:“偃姓舒庸、舒鳩、舒龍、舒共、舒鮑、舒蓼、酈、繇、會、六、皖、英、高國。”言此十三國皆偃姓也。(王紹蘭說又有補證,見所為本書序中,徒勞無益,故不引。)

〔二〕“曼”舊作“嫚”。桓七年左傳疏引世本云:“鄧為曼姓。”九年傳:“鄧南鄙鄾人。”此作“優”當誤。○鐸按:秦氏據晉語四改“慶”為“滕”,當是。

〔三〕國名紀六云:‘世本:“胡子國,歸姓。”’又云:‘“有”本一作“洧”。’○鐸按:襄卅一年左傳:“立胡女敬歸之子子野”,杜注:“胡,歸姓之國。”

〔四〕後紀五、國名紀一,“葴”作“箴”,“齊”作“濟”。

〔五〕“掎”後紀十四寒浞傳注、國名紀六作“猗”。按上云“黃帝之子”有葴氏、拘氏,此在葴姓下,疑“掎”即“拘”之誤。

〔六〕“剎”舊作“殺”,據前紀三、國名紀六改。國名紀“剎”一作“利”。○鐸按:“嬛姓饒、穰、穀”,秦氏據路史、左傳訂如此。

〔七〕周語:‘富辰曰:“狄,隗姓也。”’韋昭注:“隗姓,赤狄也。”

〔八〕昭十二年穀梁傳范甯注:“鮮虞,姬姓白狄也。”疏云:“

世本文。”此“姮”字疑“姬”之誤。○秦氏據程本作“隉”,以為即晉語黃帝後十二姓之酉。○鐸按:下文“短即犬戎氏”,“短”與“隉”形不相近,無緣致誤。秦說失之。

〔九〕孫侍御云:‘“大吉”疑“太古”。’

齊有鮑叔,世為卿大夫〔一〕。晉有鮑癸〔二〕。漢有鮑宣,累世忠直,漢名臣〔三〕。漢酈生為使者,弟商為將軍〔四〕,今高陽諸酈為著姓。昔仲山甫亦姓樊,諡穆仲〔五〕,封於南陽。南陽者,在今河內〔六〕。後有樊傾子〔七〕。曼姓封於鄧,後因〔八〕氏焉。南陽鄧縣上蔡北有古鄧城,新蔡北有古鄧城〔九〕。春秋時,楚文王滅鄧〔一0〕。至漢有鄧通〔一一〕、鄧廣〔一二〕。後漢新野鄧〔一三〕禹,以佐命元功封高密侯〔一四〕。孫太后□〔一五〕性慈仁嚴明,約敕諸家莫得權,京師清淨,若無貴戚;勤思憂民,晝夜不怠。是以遭羌兵叛,大水饑匱〔一六〕,而能復之,整平豐穰〔一七〕。太后崩後,群姦相參,競加譖潤〔一八〕,破壞鄧氏,天下痛之〔一九〕。魯昭公母家姓歸氏〔二0〕。漢有隗囂季孟〔二一〕。短即犬戎氏,其先本出黃帝〔二二〕。

〔一〕見左傳。按齊語韋昭注云:“鮑叔,姒姓之後。”

〔二〕宣十二年左傳。

〔三〕宣見漢書。宣子永,永子昱,見後漢書。“漢名臣”上當脫“為”字。○鐸按:此三鮑並承上文言之,則偃姓十三國當有舒鮑明矣。

〔四〕史記酈食其傳。

〔五〕見周語。按後漢書樊宏傳云:“其先周仲山甫封於樊,因為氏焉。”

〔六〕續漢書郡國志:“河內郡修武,故南陽,秦始皇更名。有南陽城、陽樊,攢茅田。”劉昭注引服虔曰:“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陽樊。”

〔七〕昭廿二年左傳“傾”作“頃”。

〔八〕“因”舊作“田”。

〔九〕按漢書地理志:“南陽郡鄧”,注:“故國。”“汝南郡上蔡”,注:“故蔡國。”“新蔡”,注:“蔡平侯自蔡徙此。”春秋桓二年:“蔡侯、鄭伯會於鄧”,杜注:“潁川召陵縣西南有鄧城。”疏云:“賈、服以鄧為國,言蔡、鄭會於鄧之國都。釋例以此潁川鄧城為蔡地,以鄧是小國,去蔡路遠,蔡、鄭不宜遠會其都。”昭十三年左傳:“蔡公召二子而盟於鄧”,杜注亦云:“潁川召陵縣西南有鄧城。”召陵,漢屬汝南,杜云潁川,據當時言之。按漢志及左傳注,鄧縣是鄧國,其上蔡、新蔡之鄧城,即在召陵西南者,乃蔡地。此合二地為一,蓋誤。○鐸按:此疏謬駁賈、服,沈欽韓已辯之,詳左傳地名補注一。

〔一0〕莊六年左傳。○鐸按:史記楚世家:“文王十二年,伐鄧,滅之。”楚文王十二年,即魯莊公十六年,故此傳云:“十六年,楚復伐鄧,滅之。”

〔一一〕史記佞幸傳。○鐸按:鄧通事見遏利篇、賢難篇。

〔一二〕“廣”下脫“漢”字。鄧廣漢,霍光女婿,見漢書霍光傳及宣帝紀地節四年。○鐸按:此當作“至漢有鄧通、鄧廣漢。後新野鄧禹”,“漢後”二字誤倒耳。汪以為脫“漢”字,非。

〔一三〕“鄧”舊脫。

〔一四〕後漢書。

〔一五〕空圍程本作“天”。

〔一六〕“匱”舊作“饋”。

〔一七〕後漢書和熹鄧皇后紀。

〔一八〕論語云:“侵潤之譖。”

〔一九〕續漢書五行志云“安帝不能明察,信宮人及阿母聖等讒言,破壞鄧太后家。”事詳後漢書鄧?傳。

〔二0〕襄卅一年左傳。

〔二一〕後漢書。

〔二二〕“短”當為“姮”。上云“姮姓白狄”是也。山海經大荒北經云:“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

及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陶氏、繁氏、騎氏、飢氏、樊氏、荼氏,皆殷氏舊姓也〔一〕。漢興,相國蕭何封酇侯,本沛人〔二〕,今長陵蕭其後也。前將軍蕭望之,東海、杜陵蕭其後也〔三〕。御史大夫有繁延壽,南郡襄陽人也〔四〕,杜陵、新豐繁其後也。

〔一〕定四年左傳“騎”作“錡”,“荼”作“終葵”,又有條氏、尾勺氏、施氏。“殷氏”傳作“殷民”。按續漢書五行志注載杜林疏亦作“殷氏”。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杜業云:“湯法三聖,殷氏太平。”’○鐸按:洪氏左詁、沈欽韓春秋左傳異文釋並以荼氏當施氏,沈云:‘荼,古讀“舒”,與“施”音相邇。’

〔二〕漢書。按廣韻三蕭“蕭”字注引風俗通云:“宋樂叔以討南宮萬立御說之功,受封於蕭,例附庸之國。漢相國蕭何即其後氏也。”

〔三〕漢書蕭望之傳云:“東海蘭陵人,徙杜陵。”廣韻“蕭”字注云:“本自宋支子,食采於蕭,後因為氏。漢侍中蕭彪始居蘭陵,彪玄孫望之居杜陵,望之孫紹復還蘭陵。”

〔四〕“郡”舊作“陵”。漢書百官公卿表:“初元三年,丞相司直南郡李延壽子惠為執金吾,建昭二年為衛尉,三年為御史大夫。一姓繁。”按馮奉世後野王傳作李,谷永、陳湯、蕭望之傳作繁。

周氏、邵氏、畢氏、榮氏、單氏、尹氏、鎦氏、富氏、鞏氏、萇氏〔一〕,此皆周室之世公卿家也。周、召者,周公、召公之庶子,食二公之采,以為王吏,故世有周公、召公不絕也〔二〕。尹者,本官名也〔三〕,若宋有太師〔四〕,楚有令尹、左尹矣〔五〕。尹吉甫相宣王者大功績〔六〕,詩云,“尹氏太師,維周之底”,也〔七〕。單穆公、襄公、頃〔八〕公、靖公,世有明德,次聖之才〔九〕,故叔嚮美之以後必繁昌〔一0〕。

〔一〕並見左傳。“鎦”舊作“錙”。按“鎦”與“劉”同,宣十年:“天王使王季子來聘”,傳稱劉康公,杜注:“王季子,其後食采於劉。”襄十五年公羊傳云:“劉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劉者何?邑也。其稱劉何?以邑氏也。”

〔二〕鄭康成詩譜云:“文王受命,作邑於豐,乃分岐邦周、召之地,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周公封魯,死諡曰文公,召公封燕,死諡曰康公,元子世之,其次子亦世守采地,在王官,春秋時周公、召公是也。”詩疏云:‘平王以西都賜秦,則春秋時周公、召公別於東都受采,存本周、召之名也,非復岐、周之地。晉書地道記云:“

河東郡垣縣有召亭。”周則未聞。’按隱六年左傳周桓公,杜注:“

周,采地。扶風雍縣東北有周城。”僖廿四年傳召穆公,杜注:“召,采地。扶風雍縣東南有召亭。”水經注渭水篇云:‘雍水又東逕召亭南,亭故召公之采邑也。京相璠曰:“亭在周城南五十里。”’此西都時周、召采邑之可考者也。“王吏”舊作“主吏”,據程本改。昭卅年左傳:“王吏不討。”周語:“其貴國之賓至,則以班加一等,益虔;至於王吏,則皆官正蒞事。”皆“王吏”之證。

〔三〕毛詩崧高序鄭箋:“尹吉甫,周之卿士也。尹,官氏。”元和姓纂引風俗通云:“師、尹、三公,官也。以官為姓。”

〔四〕“師”當作“宰”。左傳宋有太宰,無太師。○鐸按:宋太宰,韓非子說林下篇、內儲說上、下篇並有之。

〔五〕並見左傳。

〔六〕“者”疑當作“著”,或“有”字之誤。○鐸按:作“著”是也。

〔七〕節南山。“底”今作“氐”。○鐸按:此蓋魯詩。氐、底古通,毛詩用借字。

〔八〕“頃”舊作“頎”。○鐸按:“頃”誤作“頎”,猶班祿篇“頎甫”訛為“傾甫”矣。

〔九〕王先生云:‘“次”疑“叡”之誤。’○鐸按:“次聖”即“齊聖”,偽書冏命:“昔在文、武,聰明齊聖”,詩小宛:“人之齊聖”,文二年左傳:“子雖齊聖”,本書五德志篇:“齊聖廣淵”,皆是也。次、齊古同聲,說文“餈”或作“●”,“●”或作“秶”;爾雅釋草:“茨,蒺藜。”說文作“薺”,引詩“牆有薺”,今詩作茨;又小雅楚茨,禮記玉藻注作“楚●”,並二字通用之證。王說失之。又勸將篇“次聖繼之”,對“上聖”言,與此義別。

〔一0〕並見周語。按穆公為靖公曾孫,此列於襄公上,誤也。○鐸按:周語下篇“繁”作“蕃”,同。

苦成〔一〕,城名也,在鹽池東北〔二〕。後人書之或為“枯”〔三〕;齊人聞其音,則書之曰“庫成”〔四〕;燉煌見其字,呼之曰“車成”〔五〕;其在漢陽者,不喜“枯”、“苦”之字,則更書之曰“古成氏”〔六〕。堂谿,谿谷名也,在汝南西平〔七〕。禹字子啟者,啟開之字也〔八〕。前人書堂谿誤作“啟”,後人變之,則又作“開”。古漆雕開、公冶長〔九〕,前人書“雕”從易,渻作“

周”〔一0〕,書“冶”復誤作“蠱”〔一一〕,後人又傳〔一二〕作“古”,或復分為古氏、成氏、堂〔一三〕氏、開氏、公氏、冶氏、漆氏〔一四〕、周氏。此數氏者,皆本同末異。凡姓之離合變分,固多此類,可以一況,難勝載也。

〔一〕“成”舊作“城”,據元和姓纂、氏族略五、國名紀五引改。左傳、魯語、晉語並作“苦成”。

〔二〕漢書地理志河東郡安邑,注:“鹽池在西南。”

〔三〕苦、枯古通用,儀禮士虞禮:“鉶用芼苦”,鄭注:‘古文“苦”為“枯”。’

〔四〕“庫成”舊作“車”一字。按氏族略五引風俗通云:‘苦成,方言音變為“庫成”。’後紀十有庫成。

〔五〕“成”舊作“城”。按廣韻九麻“車”字注云:“世本有車成氏。”十四清“成”字注云:“晉戊己校尉燉煌車成將,古成氏之後。”後紀十有車成。吳語越大夫苦成,春秋繁露對膠西王問篇作“

車成”,亦苦、車音近之證。

〔六〕“成”舊作“城”。按下云“或分為古氏、成氏”。氏族略五引風俗通云:“古成,苦成之後,隨音改焉。”後紀十有古成,廣韻十四清“成”字注云:“漢有廣漢太守古成雲。古,音枯。”

〔七〕“西平”當作“吳房”。漢書地理志汝南郡吳房,孟康曰:“本房子國,楚靈王遷房於楚。吳王闔閭弟夫概奔楚,楚封於此,為堂谿氏。以封吳,故曰吳房。今吳房城堂谿亭是。”

〔八〕文有脫誤。漢書景帝紀注:‘荀悅曰:“諱啟之字曰開。”’閔元年左傳疏云:“漢景帝諱啟,啟、開因是而亂。”

〔九〕並見論語。

〔一0〕“渻”舊作“泊”。按說文云:“渻,少減也。”

〔一一〕舊作“書治漢誤作蠹”。按蠱、冶古字通,史記貨殖傳:“

作巧姦冶”,徐廣曰:‘一作“蠱”。’後漢書馬融傳:“田開、古蠱”,章懷注:‘蠱,音冶。晏子春秋曰:“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蠱”與“冶”通。’

〔一二〕“傳”與“轉”同。○鐸按:史記文帝紀十四年:“魯人公孫臣上書陳終始傳五德事”,索隱:“傳,音轉也。”

〔一三〕“堂”舊作“常”。

〔一四〕“漆”舊作“梁”。按廣韻五質:‘漆,俗作“柒”。’柒、梁形近之誤。

易曰:“君子以類族辯物〔一〕”,“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二〕,“學以聚之,問以辯之〔三〕。”故略觀世記,采經書〔四〕,依國土,及有明文,以贊賢聖之後〔五〕,班〔六〕族類之祖,言氏姓之出,序此假意二篇,以貽後賢今之焉也〔七〕。

〔一〕同人象詞。“辯”敘錄作“變”。本書“辯”多為“變”,此蓋後人據王易改之。

〔二〕見讚學篇。彼文“識”作“志”,“蓄”作“畜”。

〔三〕乾文言。

〔四〕漢書元帝紀初元二年詔云:“道以經書。”

〔五〕漢書敘傳云:“總百氏,贊篇章。”顏師古注:“贊,明也。”

〔六〕“班”別也。

〔七〕按“今之焉”三字有誤,“今”或是“合”,此二語與前“

略記顯者,以待士合挹損”意恉相同。淮南子修務訓云:“通士者,不必孔、墨之類,嘵然意有所通於物,故作書以喻意,以為知者也。”“假意”蓋即“喻意”之義。○鐸按:“今”疑“參”之壞,“也”猶“耳”。此二篇記歷代興亡之跡,借以勸戒,故云“序此假意二篇,以貽後賢參之焉耳”。又此篇祇疏列國之氏,不無牴牾漏略,張澍養素堂文集卷十七姓氏論嘗議之,文繁不具引。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