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台湾私法人事编

2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谨案以上三条发遣者,俱系官犯,约束较易,且可以备差委,似应仍旧例遵行。

一、新疆各城驻札官员、兵丁、跟役内如有酗酒滋事,在乌鲁木齐一带者,即发往乌什叶尔剺等处;而在乌什各城者,亦发往伊犁等处,在驻防官兵内拣选力能管束之人,赏给为奴。

谨案此条专为在新疆充当兵丁、跟役者而设,似应仍照旧例遵行。

一、拏获逃人,不将实在窝留之人指出再行妄拔者,原例发往伊犁、乌鲁木齐等处为奴。

一、移驻拉林,闲散满州,有犯二次逃走,尚未出境者,原例发往伊犁、乌鲁木齐等处当差。

一、派往各省驻防满洲兵丁,临行及中途脱逃者,原例发往伊犁充当苦差。

谨案以上三条,近年来并似此案件无须引用,惟与督捕则例各条并相牵涉,未便递行删除,应暂仍旧例,俟下届修例时通盘查考,分别应存应删,汇核办理。

以上新例共八十六条,道光六年十二月十八日浙省奉刑部咨行。

(一二)买卖女婢实例

立转卖女婢字人,麻豆柑宅郭宅,有明买过蔡宅女婢一口,年登二十一岁,名员花。因不合用,愿将此女婢转卖,凭媒引就与郭宅出首承买,三面言议身价七三银陆拾四大圆正。其银即日同媒交讫明白;其女婢随即交付银主掌管为婢,任从改名使唤;若不合用,听其别卖。倘风水不虞,是天数,不干银主之事。此系两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合立卖女婢字一纸,并带上手字二纸,共三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媒收过七三银陆拾四大员足,再照。

光绪二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为媒人陈■〈工且心,上中下〉抄

立卖女婢字人郭宅

代笔人周成立

立卖女婢字人,茅港尾西保下营庄陈宅,有明买过颜宅女婢一口,年登九岁。因不合用,愿将此女婢转卖,凭媒引就与蔬豆社郭宅淊舍出首承买,三面言议身价六八银陆拾大员正。其银即日同媒交讫明白;其女婢随即交付银主掌管为婢,任从改名使唤;若不合用,听其别卖。倘风水不虞,是天数,不干银主之事。此系两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合立卖女婢字一纸,并上字一纸,合共贰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婢收过六八银陆拾大员完足,再照。

光绪十五年三月日为媒人张氏

立卖女婢字人陈宅

代笔人曾允直

立卖女婢甘愿字人,台南凤山厅文贤里园仔内庄四十五番户吴笨,有自己亲生之女子第二胎,名钳,年五岁,二月初五日卯时生。今因家寒无力,日食难度,债主迫讨难宽,将此女子托媒引就卖与台南市第二区檨仔林街五十四番户薛网官为婢,三面议定,即日同媒收讫。其女子钳交付买主掌管使用;如不合用,听其别卖他处。若有他人拐带,笨出来控告;若是不来控告,银项对笨支取,自出头抵挡,不干买主之事。倘有风水不虞,系是天数。果系笨亲生之女子,并无拐骗他人财物为碍。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异言滋事,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合立卖女婢甘愿字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收过身价七三银参拾捌大员,照。

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日为媒人蔡念官

知见人妻吴林氏

立卖女婢甘愿字人吴笨

代书人蔡才

立卖杜绝甘愿女子手摹字人,文贤里白沙仑庄陈石蟳,同妻李桂凉,有亲生第二胎女子,今因家贫日食难度,无以为计,愿将此女子托媒引就,向与台南市城内下横街蔡陈氏出头承买为婢,三面议明身价七三银肆拾大员。其银即日同媒收讫;其女子交付银主掌管,听其教训使用;如有不合,任从别卖。陈石蟳自此一卖千休,日后不敢言赎,亦不敢异言生端;若有风水不虞之事,乃系天数。保此女子果陈石蟳夫妻亲生抚养之女,并无别顶拐骗来历交加不明等情;如有不明等情之事,卖主自出头抵挡,不干买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合立卖甘愿杜绝女子手摹字壹纸,付执为照。

一、批明:此女子名陈随名,现年五岁,再照。

即日同媒收过身价银七三肆拾员定足,再照。

甘心两愿亲手摹

为媒人未官秣官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日立卖甘愿杜绝女子手摹字人陈石蟳

代笔人高得利

立卖女子为婢字人,茅港尾保十六甲庄颜牛,同妻刘氏,有亲生女子名梅仔,年登八岁,年庚辛巳年六月二十二日未时生。兹因家事清淡,日食难度,夫妻相议,甘愿将梅仔出卖为媒,凭媒引就与下营庄陈宅出首承买,三面言议六八身价银陆拾大员正。其银即日同媒见交讫明白;其牛随即将梅仔交银主掌管为婢,任从改名使唤;若不合用,听其别卖。倘风水不虞,此乃天数,不干银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合立卖女子为婢字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媒收过六八身价银陆拾大员足,再照。

光绪拾肆年十一月日为媒人林韭姆

知见人母刘氏

立卖女子为婢字人颜牛

代书人曾允直

立卖婢字人港东下里水底藔庄董注,有亲生次女名番婆,年拾贰岁。因家贫落薄,日食难度,不得已将此女出卖,外托媒人引就与本庄林金定出首承买,凭媒三面言议时价六八佛银四拾大员正。将此女随交付银主前去为婢,任他呼唤使用,限至八年为满,此女听卖主备银四拾大员赎回转嫁。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立卖婢约书字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媒三面亲手收过六八佛银四拾大员正,再照。

光绪二十年三月十五日为媒人在场知见刘氏知母妻刘氏罔

立卖婢约书人董注

代笔人蔡郡英

立卖女为婢字人,顶山脚庄吴陈氏,有亲生第三女一口,名叫昭,年登捌岁,正月二十三日寅时生。因夫身故,丧费无可支理,愿将女一口凭媒卖与麻荳社草店尾林宅■〈毛上灬下〉为婢,三面议定身价银肆拾大元正。其银同婢收讫,该女凭媒交付林宅去听其改名使叫;倘风水不虞,乃天数也,不得异言生端等弊。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恐口无凭,立卖女婢字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媒收过女婢身价银四十元完足,再照。

光绪十九年九月日为媒人陈秋

立女婢字人吴陈氏

代书人陈诘

登门进益

立卖女婢字人林宅,有明买过吴家女婢一口,名唤桂花,年登九岁。今不使用,托媒卖与郭宅,同媒议定身价银六十二大员正。其银即日收讫,该婢随交付郭宅■〈毛上灬下〉去改名使用;倘风水不虞,此乃天数也。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恐口无凭,今欲有凭,合立卖女婢字壹纸,并上手壹纸,共贰纸,付执为照。

光绪二十年正月日为媒人陈氏

立卖女婢字人林宅

代书人庄水金

登门进益

立卖女婢字人陈宅,有明买过林宅女婢一口,名唤桂花,年登拾贰岁。今不合用,托媒卖与陈宅,同媒议定身价银壹佰大元正。其银即日收讫,该婢随交付陈宅■〈毛上灬下〉去改名使唤;倘风水不虞,乃系天数也。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恐口无凭,今欲有凭,合立卖女婢字一纸,并上手字贰纸,付执为照。

光绪二十三年九月日为媒人□□

立卖女婢字人陈宅

代书人郭治

入门进益

立卖女婢字人陈宅,有明买过林宅女婢一口,名唤桂花,年登拾贰岁。今不合用,托媒卖与林宅,同媒议定身价银壹百零四大员正。其银即日收讫,该媒随交付林宅■〈毛上灬下〉去改名使唤;倘风水不虞,乃系天数也。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恐口无凭,今欲有凭,立卖女婢字壹纸,并上手字参纸,付执为照。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三十日为媒人方氏

立卖女婢字人陈宅

代书人郭知

登门入进

立卖女婢字人,麻豆堡草店尾角林宅,明买女婢一口,年登拾贰岁,名唤茶花。今因不合使唤,托媒引就与本堡东角郭宅出首承买,三面议定着时价银壹百贰拾圆。其银即日同媒交讫;其女婢随时付银主■〈毛上灬下〉去改名使用;不合使用,由银主转卖他人,不敢阻挡,风水不虞,系是造化,与银主无干。此系两愿,各无反悔,恐口无凭,立卖女婢字壹纸,并带上手字三纸,共四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媒收过女婢字内银壹佰二十元完足,再照。

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日为媒人方氏

立卖女婢字人林宅

代笔人王水

登门进益

立转卖女婢字,麻荳庄东角郭宅,有明买女婢一口,名唤茶花,改名含笑,年十五岁。今因不合使用,托媒引就卖与本堡草店尾角林宅出首承买为婢,三面言议身价六八佛银壹佰贰拾员。现交收足,其女婢随媒并交银主掌管使用;如不合用,听其转卖。倘有风水不虞,乃系造化。恐口无凭,立转卖女婢字一纸,并上手字五纸,共六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媒亥收过身价六八银壹百贰拾员完足,再照。

光绪二十七年五月日为媒人吴闪

立转卖女婢字郭宅

代书人朱有

入门进益

立卖女婢字人陈宅,有买过毛宅女婢壹口,名唤桂花,年登拾八岁。今不合使用,托媒卖与苏宅,同谋议定身价光龙银玖拾捌大元正。其银即日交讫,该女随交付苏宅■〈毛上灬下〉去改名使唤;倘风水不虞,仍系天数也。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立卖女婢字一纸,并上手字六纸,付执为照。

光绪三十年十月八日为媒人胡氏

立卖女婢字人陈宅

代书人林景

立卖女婢字人苏宅,有买过吴宅女婢壹口,名唤桂花,年登拾九岁。今不合使用,托媒卖与东势藔庄苏宅,同媒议定身价金票玖拾圆正。其银即日交讫,该女随交付苏宅■〈毛上灬下〉去改名使唤;倘风水不虞,系是天数也。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立卖女婢字壹纸,并上手字七纸,付执为照。

光绪三十一年月日为媒人林氏

立卖女婢字人苏宅

代书人自笔

立找尽根手膜字人林凉,郡城内第二区总赶宫境一百十二番户居住,有亲生女一口,名秀,今年已经十六岁。因家中贫苦,日食难度,前向过郡城外佛头港街林玉叶官胎借去七三银伍拾大元,今再找尽去七三银三十五元,二次合七三银八十五大元。一找杜绝,永无反悔,其女交付银主前去掌管使唤,为妓女、艺妓听叶主裁。保此女系是凉亲生之女,与房亲他人无干;若女子不受叶教训,听叶转卖他人,凉不敢出头阻挡。此系同媒三面言议明白,甘愿各无反悔;如有风水不虞,此亦天命。恐口无凭,合立找尽根手膜字壹纸,合前胎借字一纸,共二纸,付执存照。

登门进财

万事如意

手膜甘愿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二月二十七日保认人李海

为媒人林素

立找尽根手膜字人林凉

代书人笔达

立胎借银单字人,台南大西门外佛头港街四十四番户陈张氏招官,有亲生次女陈妹,年十四岁。今因乏银费用,愿将次女陈姊为胎,托中向与同城外打棕街六十一番户黄建置借出七三银参拾元,逐月无利息,听置请先生教曲,给鉴札为艺妓或娼妓。得利者,招官由建置每月支出金五员。其陈妹限至四年为满;如四年内不能取赎,或四年外听招备银参拾先取赎原单字,及次女归家配亲。倘若风水不虞,系是天数,与银主无干。此事二比两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合立胎借银单字壹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见收过七三银参拾员完足,再照。

光绪二十八年旧历二月十三日为中人林莲花

知见人女陈妹

立胎借银单字人张招官

代书人翁进运

立卖女子甘愿手摹字人,台南凤山厅白沙仑庄十八番户王五朝,有亲生女子一口,第三胎,名罔市,年十一岁,十二月二十八日□时生。今因家贫无力,日食难度,债主催迫难容,同妻相议愿将此女子托媒引就卖与台南市第二区样仔林街五十四番户薛网官,或为艺妓,或为娼妓;二比甘愿,五朝不敢阻挡,三面议定身价银七三壹百贰拾大员。其银即日同媒收讫;其女子交付买主掌管使唤,听其主意。果系五朝亲生之女子,并无拐骗他人。一卖千休,日后不敢言及找赎;倘有风水不虞,系是银主造化。若有他人拐带逃走,五朝来出头争讼;如若不来争讼,一切银项还网支取,不敢异言生端滋事。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合立卖女子甘愿手摹字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见收过七三身价银壹百贰拾大员,再照。

光绪二十八年(旧历)十月十三日为中人王俭娘

知见人妻王许氏

立卖女子甘愿手摹字人王五朝

代书人蔡梓材

立胎借银字人,台南厅城外第五区妈祖楼街第二十八番户林施氏顺官,有养女壹口,名唤旧治,年登拾贰岁。今因内公施胆病气沉重,无项请医调治,致将此女托中向妈祖港第拾八番户内黄查亩胎借出龙银陆拾大员;先支龙银参拾大员,某余参拾银暂寄银主留存,候后日内公施胆去世,以为丧费之资。其银同中先支参拾银收讫;其女交付银主前去掌管;若不守规则,听银主督责。其女面限光绪二十八年旧历四月起至光绪三十六年四月为满,限外其利息银每月每员五分正。请先生教曲,每月参员,其项可以消免。将母银陆拾员送还,银主断不敢刁难,其女听林氏赎回配亲。若限内要赎回配亲,将利息以及先生礼一概算明备齐,方许赎回配亲。若风水不虞之事,乃是二比造化,与银主无干。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合立胎借银字壹纸,送与银主为后日之证据。

一、批明:若期限满,可赎回配亲,不可别移他处卖淫,此照。

一、批明:其女若能侍酒,其母林氏逐月应领参银;若能接客者,逐月加领参银,计六银也,此照。

为中人洪珠

知见人内公施胆

光绪二十八年旧历四月二十日立胎借银字母施林氏顺官

代书人吴梅卿

(一三)明代奴婢制度

明代之制奴婢

太祖洪武五年五月,诏诸遭乱为人奴者复为民:

诏曰:『天下大定,礼仪风俗不可不正,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

十七年,以抄没人口,给军官家为奴。

明初,以罪抄没人口,多分给劲臣家为奴隶;是年合抄札成丁男妇,收充军役,余者给军官为奴。

十九年四月,诏赎河南饶民所鬻子女。

官赎之也;凡女子年十二以上者,不在收赎之限。

惠帝建文四年十月(时成祖已即位),诏从征将士掠民间子女者,还其家。

大祖时,军中俘获子女,多分给功臣为奴婢,至是乃有是诏。

成祖永乐八年正月,诏赎扬州、淮安、凤阳、陈州被水灾军民民所鬻子女。

宪宗成化二年四月,诏赎徐州、河南等处所鬻男女。

巡按御史娄芳言徐州、河南等处人民,鬻卖男女者,沿途成群,价值贱甚,甚至夷人番僧亦行收买。乞出库银帛,赍付巡视御史设法收赎及禁约边关不许番僧人等夹带中国人口出境,仍给价赎还原籍人,巡抚大臣区画牛种,给与耕种。令户部行之。

二十二年,饥民典卖者许自赎。

诏陕西、山西、湖南等处军民,先因饥荒逃移,将妻妾、子女典卖与人者,许典买之家首告,准给原价赎取归宗;其无主及愿留者听,隐匿者罪同。

神宗万历十五年十月,定缙绅家奴婢例。

都察院左都御史吴时来奏:庶人之家不许养奴婢,盖谓功臣家方给赏奴婢,庶民当自服勤劳,故不得存养,有犯者皆称雇工人,初未言及缙绅之家也。且雇工人多有不同,拟罪自当有间。至若缙绅之家固不得上比功臣;亦不可下同黎庶,有养家人势所不免,合令法司酌议,无论官民之家有立券用值工作,有年限者,皆以雇工人论;有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若财买十五以下,恩养已久;十六以上,配有家室者,照例同子孙论。或恩养未久,不曾配合者,在庶人之家,仍以雇工人论;在缙绅之家,比照奴婢律论。

(一四)绍兴府志卷之十二风俗志

八邑俱有丐户;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相传为宋罪俘之遗,故摈之名堕氏(丐自言则曰:宋将焦光瓒部落以叛宋投金,故被斥)。其内外率习污贱无赖(男子每候婚丧家或正旦,则群索酒食;妇则习媒,或伴良家新娶妇,又为妇贸便见窃攘,最善为流言、乱是非、间人骨肉)。四民中居业不得占;彼所业,民亦绝不冒之(男业捕蛙卖饧,掏竹灯檠编机,扣塑土牛土偶,打野胡方言跳鬼;女则为人家拗松髻,梳发为髢,群足不巷,兼便所就)。四民中所藉,彼不得籍;彼所籍,民亦绝不入(藉曰丐户,即有产于充粮,里长亦禁其充)。四民中即所服,彼亦不得服;彼所服;盖四民向号曰:是出市官特用,以辱且别之者也(旧志:帽以狗头,裙以横布,不长杉,扁其门以丐)。而籍兴业,至今不乱,服则稍僣而乱矣!丐以民摈己若是甚也,亦竞盟其党,以相讼侥,必胜于民,官兹土者知之。

(一五)乐户、堕民之化导

各省乐藉该浙省堕民、丐户,皆令确查削籍改业为良,若土豪地棍仍前逼勒凌辱及自甘污贱者,依律治罪;其地方官奉行不力者,该督抚查参,照例议处(户律户役「人户以籍为定」律之附例)。

雍正元年令(皇朝文献通考户口考)

又令山西等省之乐户、浙江之惰民,俱除籍为良。山西等省有乐户一项,其先世因明建文末不附燕兵,被害编为乐籍,世世不得自拔为良民,至是令各属禁革,俾改业为良。又浙江绍兴府之惰民,与乐籍无异,亦令削除其籍,俾改业与编氓同列。至五年以江南徽州府有伴当,寗国府有世仆,本地呼为细民,其籍业与乐户、惰民同。甚有两姓丁户,村庄相等,而此姓为彼姓,执役有如奴隶,究其仆役起自何时,则茫然无考,非实有上下之分。

特谕开除为良民,八年以苏州府之常熟、昭文二县丐户与浙江惰民无异,准其削除丐籍。

(一六)广东蜑户之编审

雍正七年上谕(皇朝文献通考户口考)

谕粤东有蜑户,以船为家,捕鱼为生,生齿繁多,粤民视为卑贱之流,不容登岸居住;蜑户亦不敢与平民抗衡,局舛舟中,终身不获安居之乐。蜑户本属良民,且输纳渔课,与民相同,安得因地方积习强为区别。着有司通行晓谕:凡无力之蜑户,听其住船自便;如有力能建房搭棚者,准其于近水村居住,与齐民一同编列甲户,以便稽察,不得欺凌驱逐。

又以广西宁明、东兰二州改土为流,免其编审,至九年准停止广西归顺州编审。十一年滇省缅宁地方改土为流,停其编审。

(一七)削籍乐户、丐户之应试资格

乾隆三十六年例(户律户役「人户以籍为定」条例鳖头)

削籍之乐户、丐户,以报官改业之人为始,下逮四世本族亲支皆系清白自守,方准报捐应试;若系本身脱籍,或仅一、二世及亲伯叔姑姊尚习猥业者,一概不许滥厕士类,侥幸出身。至广东之蜑户、浙江之渔户及各省凡有似此者,悉照此办理。

乾隆三十六年礼部、户部议准(皇朝文献通考户口考)

礼部会同户部议准陕西学政刘壿奏:山陕等省乐户、丐户请定禁例案内,酌议削籍之乐户、丐户原系改业为良,报官存案,如果拔濯旧污,阅时久远为里党所共知者,自不便阻其向上之路,应请以报官改业之人为始,下逮四世本族亲支皆系清白自守,方准报捐应试。该管州县取具亲党邻里甘结,听其自便,不许无赖之徒藉端攻讦;若系本身脱籍,或系一、二世及亲伯叔姑姊尚习猥业者,一概不许滥厕士类,侥幸出身。至广东之蜑户、浙江之九姓渔户及各省凡有似此者,悉令该地方照此办理。但此等甫经改业之户,惟不准应试,至于耕读工商,业已为良,应悉从其便。如有势豪土棍藉端欺压讹诈者,该地方官仍严行查禁惩治,以儆刁风,以安良善等因。疏入,从之。

(一八)取缔台湾妇女弊风之告示

福建台湾巡抚部院兼管海关学政邵,为劝谕台地妇女事。本部院素闻人说台地妇女多半仍不知闺教,贪爱钱财,与男子往来,以倚门接客为常事,人人传为笑谈,谓天下无耻之人莫如台地妇女之甚。本部院渡台以来,细察情形,深为尔等妇女叫屈。盖尔等非真无耻也,所以甘为无耻之事者,其故约有三端:一则习俗已久,年幼无知之女,习见其姑若母之所为,不复知为可耻之事;一则明知其非,见逼于大姆,不从则诉骂毒打,故含羞忍辱而为之;一则年少无远虑,但知暮舞朝歌之乐,不暇计失身之害。本部院既察知其故,不忍递加刑罚,先就此三端为尔等开陈利害。寻常男女大半年轻则相爱,年老则相弃,惟有夫妇之分,则有情义之男子固愿白头偕老,即无情义者亦限于名分而不敢相弃。若如尔等东张西李,人人皆夫,一旦色衰,谁复相顾?或招买他人之女以为媳,谓可养老,万一两少相爱,挈之而逃,尔等虽抗之官,官亦不能为尔等理此丑案也。尔等试一设想,则但知暮舞朝歌之乐,而不计穷老之日身无所归者,可以惕然醒悟矣!其被迫于大姆者,则当由本部院通饬地方官令其留心查禁大姆名目,随时拏究、如有被逼者,许该妇女立即到官控诉,由官为设法保护,断不令大姆挟嫌报复也。尔等试一设想,则被逼于大姆者可以欣然改图矣!其由于习俗之已久者,本部院细思尔等旧俗本亦不恶。台地民人原籍多闽之漳、泉,粤之潮、嘉,而最以漳、泉人为多;漳、泉地方自受宋朝朱文公之化,妇女最明礼法,朱公帘、朱公罩至今天下传为美谈;祖宗为天下美谈,子孙为天下笑谈,则非原籍之旧俗可知。台地后山生番虽冥不知法,然男女之范甚严,尔等均系清白良民,乃甘为娼妓无耻之事反不如粗野之番人,则非台地之旧俗可知。尔等试一设想,则沾于习俗者可以勃然兴起矣!又闻尔等家中供养观音菩萨以求福,试思尔等强逼良女辱身,又诱坏人家子弟,败人家产,菩萨有知,将置尔等妇女于极乐世界乎!将置尔等妇女于刀山剑树乎!可怕可怕。尔若能听本部院之劝,则转祸为福,转辱为荣,本部院自当择最奖励;若不听本部院之言,依然作无耻之事,则严法当随其后,尔等其细思之,勿贻后悔,特示。

右谕通知

光绪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

告示

(一九)收养孤老之规定

户律户役收养孤老

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批注:鳏、寡、孤、独、笃疾、废疾六项人,皆不能自食其力以谋生者,若既贫穷,又无亲属可依,则在官当收养。故设有养济院,月给粮米,岁给绵布,此朝廷恤无告之典也)。

同上条例

各省流寓孤贫,如籍隶邻邑,仍照例移送收养外,其在原籍千里以外者,准其动支公项银两,一体收养,年底造册报销。

凡被灾最重地方饥民,外出求食,各督抚善为安辑,俟本地灾侵平复,然后送回。

户部则例

外来流丐,保正督率丐头,稽查少壮者,询明籍贯,禀官递回原籍安插;其余归入栖流所等管束,不许散处滋事。

乾隆四十二年部议

少壮乞丐,严饬保甲并丐头管束;若纵容为匪,即将保甲等分别惩治。

(二○)幼女出贌为戏子例

立贌字人蔡鬃观、蔡牛港叔侄,祖居漳州府漳浦县,因祖父移居■〈王葛〉玛兰,并无生理头路,与胞叔鬃相议,将同弟蔡媳妇仔,年中十三岁,生于八月十三日申时建生;此媳妇仔系是同叔蔡鬃观抱养之子,因家中欠乏银用,将媳妇仔贌与胡莲观、胡菊观兄弟为七子班,面限六年为满,三面言约每年身金银三大员正。银即日同中交足,媳妇仔听菊、莲兄弟教管。并无交加不明;如有不明等情,牛港支挡,不干贌主之事。口恐无凭,立贌字一纸,付执为照。

批明:闰八月蔡牛港先去佛银四大员。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八日代笔林义观

为中、知见黄礼观

立贌字人蔡牛港

(二一)幼儿出贌为戏子例

立贌字人鹿港北头施涂螺,有长子名耳,年登九岁,因家中清淡,日食难度,即托中引就本港牛墟瑶香班许木耳为作戏童,面限拾年为满,身价银拾捌大员。即日同中交收完足,即将其子交与银主,请师教习戏文,不论初幼。恐有风水不虞,与银主无干。恐有房亲三言贰语,施涂螺出首抵挡,不干银主之事。恐口无凭,三面议定,合立贰纸,付执为照。

大清光绪贰拾贰年四月念贰日为中人张顶司

立贌字人施涂螺

代笔人黄登科

(二二)同上

立贌戏字人,彰化半线保天公坛边居住王江河,有亲生小儿,年登八岁,名叫阿九。因缺欠银两。无奈托中引就向与鹿港保牛墟头瑶香班许木耳为作戏童,年限八年为满,身价银拾捌大员。即日同中交收银项足讫清楚,江河小儿交过银主请师教习戏文。恐畏观天造化,或是房亲人等生端,江河一力抵挡,与银主无干。江河自己甘愿,口恐无凭,今欲有凭,立贌戏字一纸,付执为照。

大清光绪辛卯年陆月日为中人陈桂枝

立贌戏字人王江河

自己炳笔王江河

(二三)同上

立贌戏字人,彰化县二林保秀水庄翁古,有一亲生小儿,年登拾岁,名唤方麟。因今家贫,日食难度,今日依父身过,无银收费,无奈托中引就向与鹿港牛墟头瑶香班许木耳为作戏童,面限捌年为满。四月日过,每月身金钱四佰文;捌年过限,照升戏文盘了交付。翁古依■〈女只〉■〈毛上灬下〉同,三面言定佛银陆大员,平四两壹钱,即日交收足讫,即将小儿交与银主掌管,任他请师教习戏文。恐有风水不虞,凭天造化,与银主无干。恐有交加来历不明等情,与房亲伯叔兄弟侄无干,翁古自应出首一力抵挡,不干银主之事。合立贌字一纸,付执为照。

大清光绪庚寅年柒月日为中人许条

立贌戏字人翁古翁葛观

代笔人沈林

第三款宗教

第一宗教之法规

第二僧道、术士、师巫及邪教倡导者之取缔

第三神明会及父母会

第四台湾之寺庙

第一宗教之法规

(一)唐代之祭祀

儒教

凡祭祀之名有四:一曰天神祭、二曰地祗祭、三曰享人鬼、四曰释奠。于先圣先师,其差有三:若昊天上帝、五方皇帝地祗、神州、宗庙为大祀;日月星辰社稷、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帝社、先蚕、孔宣父、齐太公、诸太子庙为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众星、山林、川泽、五龙祠等及州县社稷、释奠为小祀。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高祖配焉;又祀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中央黄帝含枢纽,及大明、夜明于坛之第一等;又祀内官五十五,坐于坛之第二等;又祀中官一百五十九,坐于坛之第三等;又祀外官一百五,坐众星;三百六十,坐于内坛之内。正月上辛,祈谷于圜丘,祀昊天上帝,以高祖配焉!祀五方帝于坛之第一等。盂夏之月,犬雩于圜丘,祀昊天上帝,以太宗配焉!又祀五方帝于坛之第一等;又祀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于坛之第二等;又祀勾芒、祝融、后土、蓐收、元冥于内壝之内。季秋之月,大享于明堂,祀昊天上帝,以睿宗配焉!又祀五方帝,五帝五官各于其方。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以高祖配焉!祭神州于坛之第一等;五岳、四镇、四海、四渎、五方、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湿凡七十坐,皆于内壝之内。孟冬之月,祭神州地祗于北郊,奉太宗以配焉!立春之日,祀青帝于东郊,以太昊配焉!其勾芒氏及岁星,东方三辰七宿并从祀。立夏之日,祀赤帝于南郊,以神农配焉!其祝融氏及荧惑星、南方三辰七宿并从祀。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以轩辕配焉!其后土氏镇星并从祀。立秋之日,祀白帝于西郊,以少昊配焉!其蓐收氏、大白星、西方三辰七宿并从祀。立冬之日,祀黑帝于北郊,以颛顼配焉!其元冥氏辰星及北方三辰七宿并从祀。春分之日,朝日于东郊;秋分之日,夕月于西郊。立春后丑日,祀风师于国城东北;立夏后申日,祀雨师于国城西南;立秋后辰日,祀灵星于国城东南;立冬后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于国城西北。仲春上戊祭太社,以后土氏配焉!祭太稷,以后稷氏配焉!中秋之月及腊日亦如之。四孟月及腊日,大享太庙,春享则兼祭司命及户;夏享兼祭灶。季夏之月祭中溜;秋享兼祭门及厉;冬享兼祭行;若腊享则七祀偏祭,皆于太庙之西门之南。凡三年一袷,享以孟冬;五年一褅,享以孟夏,皆七祀偏祭。若袷享则配享功臣,皆列于当至之前。孟夏吉亥,享先农于东郊,以后稷配;季春吉已,享先蚕于西郊;仲春上丁,释奠于孔宣父,以颜回配,其七十二弟子及先儒并从祀,仲秋之月亦如之。仲春上戊,释奠于齐太公,以留侯张良配焉!仲秋之月亦如之。孟冬,祭司寒于冰室;仲春,祀马祖;仲夏,享先牧;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并以刚日,皆于大泽之中。季冬腊日前寅,蜡百神于南郊;大明、夜明、神农、后稷、伊耆、五官、五星、二十八宿、十二辰、五岳、四镇、四海、四渎、五田畯、青龙、朱雀、麒麟、驺虞、元武及五方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湿、井泉、水墉、坊、于菟、鳞羽、毛介、臝、邮、表畷、猫、昆虫,凡一百八十七坐,若其方有灾害,则■〈门外朔内〉而不祭。祭井泉于川泽之下。立春之日,祭东岳泰山于衮州;东镇沂山于沂州;东海于莱州东;渎淮于唐州。立夏之日,祭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山于越州;南海于广州南;渎江于益州。季夏士王日,祭中岳嵩山于河南府。立秋之日,祭西岳华山于华州;西镇吴山于陇州;西河及西渎河于同州。立冬之日,祭北岳恒山于定州;北镇医无闾于营州;北海及北渎济于河南府,各于其境内本州岛长官行焉!蜀州青城丈人山,每岁春、秋二时,享以蔬馔,委县令行。凡三年一享帝喾氏于顿邱,享唐尧于平阳,而稷窝配焉!享虞舜于河东,咎繇配焉!享夏禹于安邑,伯益配焉!享殷汤于偃师,伊尹配焉!享周文王于酆,太公配焉!享周武王于镐,周公、召公配焉!享汉高祖于长陵,箫何配焉!皆以仲春之月四时仲日,享隐、章怀、懿德、节愍、惠庄、惠文、惠宣七太子庙,令其子孙主祭,有司给牲牢乐县,太常博士相礼焉!四仲月,享隋文帝、周武庙,酅公、介公主祭,凡州、县皆置社稷,如京都之制。仲春上戊,州、县官亲祭;仲秋上戊亦如之。凡州、县皆置孔宣父庙,以颜回配焉!仲春上丁,州、县官行释奠之礼;仲秋上丁亦如之。凡官爵二品以上祠四庙,五品以上祠三庙,六品以下达于庶民人,祭祖祢而已。凡国有封禅之礼,则依圜丘方泽之神位;若亲征、禡类、昭告,各依本神位焉!凡国有大祭祀之礼,皇帝亲祭,则大尉为亚献,光禄乡为终献;若有司摄事,则大尉为初献,太常卿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孔宣父庙,则国子祭酒为初献,司业为亚献,国子博士为终献。齐太公庙,则太常卿为初献,少卿为亚献,丞为终献。诸小祀,惟官一献。凡大祀,散齐七日,致祭三日;中祀,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小祀,散斋二日,致斋一日,皆祀前习礼沐浴,并给明衣。凡京师孟夏以后旱,则先祈岳镇、海渎及诸山川能兴云雨者,皆于北望祭;又祈社稷,又祈宗庙,每七日一祈,不雨还从岳渎如初。旱甚则修雩,秋分以后,虽旱不雩。雨足皆报祀,若州、县则先祈社稷及境内山川;若霖雨,则京城禜诸门,门别三日,每日一禜,不止祈山川、岳镇、海渎。三日不止,祈社稷、宗庙;若州县,则禜城门及境内山川而已。

道教

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一千一百三十七所道士;五百五十所女道士)。每观观主一人,上座一人,监斋一人,共纲统众事。而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日法师,其二日威仪师,其三日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炼师。而斋有七名:其一日金录大斋(调和阴阳,消灾伏害,为帝王、国王延祚降福),其二日黄录斋(并为一切拔府先祖),其三日明真斋(学者自斋斋先缘),其四日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皆注身自忏諐罪焉),其五日八节斋(修生求仙之法),其六曰涂炭斋(通济一切急难),其七日自然斋(普为一切祈福)。而禳谢复三事:一曰章,其二曰醮,其三曰理沙,大抵以虚寂自然无为为宗(其法出于老子,自云有牧混成,先天地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湛然而成,随感应物、厥迹无常,奉其道者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及白日升天,长生世上。又称:道者有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神祗咸所统摄,至有化金消玉,行符动水,奇方妙术,驱鬼役神之能,故好异者共尊事之。又言:二仪之间有三十三天;一天之中三十六宫。宫有一主最高者,曰无极至尊;次日大至真尊;次天覆地载阴阳真尊;次供正真尊;其法甚妙,故启叙其宗旨也。盖老子生于殷末,在周为守藏史柱下史,作为道书五千言,其要在清净,理国立身之要出,至没汉张道陵号天师,阐扬某化,周于四海者,以显其德)。

佛教

凡天下寺,总五千三百五十八所(三千二百四十五所僧;一千一百一十三所尼)。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纲统众事。而僧持行有三品:其一日禅,二日法,三曰律,大抵皆以清静慈悲为宗(释氏之源,秦汉已前未传中土,至汉武元狩中,遣将军霍去病讨匈奴,杀休屠王,获其祭天金人帝以为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灯香礼拜而已。及至张骞使大夏,闻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国,有俘屠之教。哀帝元寿元年,受大月氏王使浮屠经。没汉永明帝永平元年,夜梦金人,项有日月飞行殿庭,乃访群臣侍中傅毅,始以佛对。于是帝遣郎中蔡愔使于天竺国,写浮屠遗范;愔乃与沙门迦华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拜礼之法,自此始也。愔得佛经二十四章及释迦立像。明帝命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浮屠正号曰佛佗,译之则为静觉。所谓佛者,本号释迦文印大竺释迦卫国王之子,于四月八日夜,从母右胁而生,有三十二相。当周庄王九年,鲁庄公七年夏四月生,不见夜明是也。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惠为宗,所谓六波罗密者也。自齐梁之后,其道弥尊)。

僧道籍

凡道士、女道士、僧尼之簿籍,亦三年一造(其籍一本送祠部;一本送鸿胪;一本留于州、县)。

僧道服装

凡道士、女道士衣服,皆以木兰、青、碧、皂、荆黄、缁环之色(若服俗衣及绫罗,乘大马,酒醉与人闹打,招引宾客,占相吉凶,以三宝物饷馈官僚,勾合朋党者,皆还俗。若巡门教化,和合婚姻,饮酒食肉,设食五辛,作音乐博戏,毁骂三纲,凌冥长宿者,皆苦役也)。

国斋

凡道观三元日千秋节日,凡修金录明真等斋,及僧寺别敕设斋,应行道官给料。高祖神尧皇帝(五月六日)、文穆皇后(五月一日)、太宗文武圣皇帝(五月二十六日)、文德圣皇后(六月二十一日)、高宗天皇大帝(十二月四日)、大圣天后(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宗孝和皇帝(六月二日)、和思皇后(四月七日)、睿宗大圣真皇帝(六月十日)、昭成皇后(正月二日),皆废务(凡废务之忌,若中宗已上;京城七日行道,外州三日行道。睿宗及昭成皇后之忌;京城二七日行道,外州七日行道)。八代祖猷祖先皇帝(十二月二十三日)、宣宗皇后(六月三日)、七代祖懿祖光皇帝(九月八日)、光懿皇后(八月九日),皆不废务。六代祖太宗祖景皇帝(九月十八日、景烈皇后(五月六日)、五代祖代祖元皇帝(四月二十四日)、元真皇后(三月六日)、孝敬皇帝(四月二十五日)、哀皇后(十二月二十日),皆不废务。高城一日设斋,凡国忌日,两京定大观寺各二散斋,诸道士、女道士及僧尼皆集于斋所,京文武五品以上,与清官七品以上,皆集行香以退。若外州亦各定一观一寺以散斋,州、县官行香,应设斋者盖八十有一州焉(谓四辅、五府、六雄、十望、曹、濮、兖、斋、像、徐、陈、青、毫、仙、凉、秦、瀛、具、邢、恒、冀、定、赵、沧、德、深、博、易、相、梁、襄、泽、安、绵、梓、遂、眉、卬、果、彭、蜀、汉、润、越、常、苏、杭、婺、衢、湖、宣、洪、潭、广、桂、陇、邠、泾等州是也。其道士、女道士、僧尼行道散斋,皆给香油炭料;若官设斋,道佛各施物三十五假,供修理,道佛写一切经,道士、女道士、僧尼各施钱十二文。五品以上女及孙女出家者,官斋行道,皆听,不预;若私家设斋,道士、女道士、僧尼兼请,不得过四十九人),凡远忌日,虽不废务,然非军务急切,亦不举事,余如例程。

(二)直省府州县之坛席祠

社稷坛

礼:直省府、州、县各建社稷,皆社右,稷左,异位同坛(谨案坛高二尺一寸,方二丈五尺)。岁以春秋仲月戊日致祭,省会以总督若巡抚一人主之;有故,则布政使摄事,在城文武官、县丞、千总以上咸与祭。

监司分驻各府者,各主其地社稷之祭,其它府、州、县皆以长官主之;长官有故,则佐贰以次摄,在城文官丞史、武官把总皆与祭。

先农坛

通礼:直省府、州、县各建先农坛(谨案坛制与社稷同),岁以仲春亥日致祭(或以季春)。省会以总督若巡抚一人主之;有故,则布政使以次摄,陪祀文武官及各执事人均如祭社稷之礼。府、州、县岁祭先农,主祭官、陪祭官暨各执事并同社稷,祭期牲帛、器数、行礼仪节与省会同。

神祗坛

府、州、县岁春秋诹吉致祭神祗坛,主祭官、陪祭官暨各执事并同社稷。

常祀通礼:直省府、州、县各建神祗坛(谨案坛无定制,多附先农坛行礼),祀云、雨、雷、境内山川、城隍之神。岁春秋仲月诹吉致祭,在城文武各官皆与;省会以总督若巡抚主之,有故,以布政使摄。

雩祀通礼:岁孟夏后,诹吉雩祭,陈设仪注同前。

祈祀通礼:若间不雨及潦,诹宜祀之辰,具祝文(随时选择),备牲牢、笾豆、香帛、尊爵、炉镫,守士大吏率属素服祈祷,为民请命,行礼仪节与常祀同。

报祀通礼:既应而报;陈设、供具、朝服、行报、祀礼、仪节均与祈祀同。

风神、雷神专祠

会典:直省云、雨、风、雷之神专立祠庙者,清和宣惠风伯之神,祭于江苏洪泽湖口;宣仁昭秦风伯之神,祭于广东边海;郡县风神庙祭于河南铜瓦厢、江苏睢南厅属;显仁应瑞雷神,祭于甘肃兰州府。守土官以时致祭,如各省云、雨、雷坛致祭仪。

岳镇海渎神祠

祭所会典:中岳嵩山,祭于河南登封县;东岳泰山,祭于山东泰安府;西岳华山,祭于陕西华阴县;南岳衡山,祭于湖南衡山县;北岳恒山,祭于山西浑源县。中镇霍山,祭于山西霍州;东镇沂山,祭于山东沂州府;西镇吴山,祭于陕西陇州;南镇会稽山,祭于浙江绍兴府;北镇击巫闾山,祭于奉天广宁县。东海祭于山东莱州府;西海祭于山西永济县;南海祭于广东番禺县;北海祭于山海关。江渎祭于四川成都府;淮渎祭于河南唐县;河渎祭于山西永济县;济渎祭于河南济源县。长白山神,祭于吉林城西南温德亨山;松花江神,祭于吉林。通礼,凡祭皆因庙行礼,惟西海、北海、河渎、长白山望祭。

名山、大川神祠

会典:直省所在山川有赐封号建立专祠者,守土官以时致祭。每岁春秋,祭北极佑圣真君于湖南永兴县之鸡公山;祭东西二淀河神、大沽海口神于直隶天津县;祭安流广惠永定河神于直隶宛平县之庞村及芦沟桥石景山;祭安流衍泽永定河神于宛平县之南下泛大顶场(庙名惠济);祭长流永济滹沱河神于直隶正定、平山二县;祭大通口神于江苏安东县;祭涵元汇和洞庭湖神于湖南巴陵、武陵二县;祭鄱阳湖神于江西鄱阳县;祭利运福漕漳河神于山东临清州;祭利运惠济漳河神于山东馆陶县;祭卫源神于河南辉县之百泉;祭介休水神于山西介休县;祭昭惠裕阜河东盐池神于山西解州;祭昭德沛泽泉源神于广西郁林州;祭兴安大岭神于木兰围场;祭博尔图颠神于喀喇沙尔;祭格登山神、额林哈毕尔罕山神、阿布拉勒山神、阿勒坦额墨勒都图山神、塔勒奇山神于伊犁;祭楚呼楚山神、巴克图山神、巴尔鲁克山神于塔尔巴哈台;祭木素里达巴汗神于阿克苏;祭昭灵普润太白山神于陕西郿县;祭索乌山神、甲索山神、墨尔多山神于四川懋功厅;祭灵区安澜恒宏佑仁广济至德金山神于江苏丹徒县;祭昭宁助顺丹达山神于西藏;祭宁民显佑终南山神于陕西西安府;祭湘江神于湖南长沙府;祭洪泽湖神于江苏之高堰;祭海神于江苏宝山县;祭汉江神于陕西汉中府;祭巫平潮利涉浙海神于浙江杭州府;祭宁民显佑浙海神、江海潮神于浙江海宁县;祭佑民溥惠靖海神于广东番禺县之虎门山;祭伊犁河神、空郭罗鄂博神、阿里玛图神、哈什河神、空吉斯河神、萨曼河神、策集河神、奎屯河神、赛星木诺尔神、察罕乌苏神、和尔霍斯河神于伊梨;祭额密尔河神、裕勒雅尔河神、阿拉克图古勒诺尔神、额彬格逊诺尔神于塔尔巴哈台;祭金山大河神于四川懋功厅;祭太子河神于盛京辽阳州;祭崇源协应巨流河神(庙名演庆)、灵源涵润浑河神(庙名顺应)于盛京承德县;祭江神于湖北武昌、荆州二府及江苏、安徽之江防厅属;祭淮神于河南桐柏县及江苏里河厅、山盱厅各属;祭黄河神于河南祥符、荣泽、中牟、兰阳、睢州、武陟各州、县及江苏山安厅属(在中牟者曰佑灵观;在兰阳者曰惠安观;在睢州者曰庆顺祠;左武陟者曰嘉庆观);祭湖神于江苏里河、扬河二厅属;祭白河神于顺天密云县;祭溥福广济庐岳神于山西南康府;祭睿特汗山神于库伦。每岁春日,祭博克达山神于乌鲁木齐;五月八日朔日祭汗山神于库伦;九月九日,祭安流襄绩海阳山神于广西兴安县;青海大臣巡视西宁口外时,祭灵显青海神、河源神、星宿海神于其部。通礼祭日,有司具祝文,饬庙户洁扫祠宇,拂拭神案,偕执事人具器陈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炉镫具陈祝文于安左,陈帛一、香盘一、壶一、爵三于案右。主祭官朝服诣祠,引赞礼生二人引入拜位前立,乃迎神。司香自右奉香盘进,主祭官三上香讫,引赞赞跪,叩,兴;主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司帛自右跪授帛,主祭官授帛,拱举授司帛,兴,献于案。司爵酌酒,实爵自右跪授爵,主祭官投爵,拱举授司爵,兴,献于正中,退。司爵祝跪读祝,引赞赞跪,主祭官跪读祝毕,主祭官行三叩礼,兴。司爵酌酒献于左,又酌酒献于右,退,乃彻馔送神。引赞赞跪,叩,兴;主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执事者以祝帛送燎,礼毕。各祠仪同。

龙神祠

会典:东海显仁龙神、南海昭明龙神、西海正恒龙神、北海崇礼龙神,皆于雍正二年敕封。其在各省、各城者,守土官于岁春秋祭。

火神庙

通礼:岁六月下旬三日,遣官一人将事。

城隍庙

通礼:祭都城隍之礼。岁秋诹吉,遣官致祭。

厉祭

通礼:直省府、州、县,岁三月寒食节,七月望日,十月朔日,祭厉坛于城北郊。

先师庙

通礼:岁以春秋仲月上丁,遣官释奠于先师,承祭分献等官均致斋二日。豫期视牲,所收豫设香案于庭中;南向一,东西向各一。遣官补服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前引,诣香案前北面,所牧立案右,牧人牵牛羊过案,前导以旗仗,所牧跪告牲,次东向视鹿,西向视冢,所牧跪告,如前仪。

直省释奠仪。通礼:直省府、州、县庙祀先师孔子,皆以岁春秋仲月上丁行释奠礼。省会正献以总督若巡抚一人主之,两序以道员各一人;两庑以知府同知各一人,视割牲,省齍盛;以道员各一人纠仪,以教授、训导各一人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司馔、引赞、通赞齍引班以学弟子员娴礼仪者执事。在城文武官、县丞、千总以上咸与祭。直省文庙附祀各祠。会典:直省府、州、县先师庙左右建忠义孝弟祠,祀本地忠臣义士、孝子、悌弟、顺孙;建节孝祠,祀节孝妇女;建名宦祠,祠仕以其土有功德者;建乡贤祠,祀本地德行着闻之绅士,岁以春秋致祭。

关帝庙:京师祭仪、直省祭仪

京师祭仪。通礼:致祭关帝之礼,岁以春秋仲月,诹吉遣官一人将事。

直省祭仪。通礼:直省府、州、县关帝庙,岁均以春秋仲月及五月旬有三日致祭。

文昌庙

京师祭仪。通礼:致祭文昌之礼,岁以二月三日暨秋仲月,课吉遣官一人将事。是日昧爽,庙祝洁扫殿宇内外,太常寺官具祝版,备器陈设洗办位,和声署设乐,均与关帝庙同。

御灾捍患诸神祠

通礼:致祭直省所在专祠之礼,直省祭御灾捍患诸神于民有功德者,加封号立专祠。

祭护国庇尼、妙灵招应、宏仁普济、福佐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宋林氏女于福建福州府莆田县湄州及江苏清口惠济祠并滨海各县(神始封灵惠夫人,历元明累封天妃。国朝康熙十九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二十三年,加封天后。乾隆二年,加封福佑群生。二十二年,加封诚感咸孚。五十三年,加封显神赞顺。嘉庆五年,加封垂慈笃佑。六年,追封神父为积庆公,母为积庆夫人;祭于莆田清口天后庙后殿)。

谨案:御灾捍患诸神祠,载在祀典,所以顺民情之趋向,为敷政之一端,非以神道设教,而惑于巫觋禳祈之说也。乃自秦人求仙,粤人尚鬼,其流弊遂至于丛祠、古树、野石、残碑,不在祀典之列者,无不老少奔驰,男女混杂,彼僧尼庙祝遂得造作浮词,谓偶尔之吉凶为神灵之祸福,藉以诳骗香赀,实为人心风俗之害。如浙江之五通五显青蛙神;闽中、两粤之齐天大圣、金花夫人、三界神;湖南之黑神魈神等祠,概宜禁绝。惟文武生之祀文昌关帝;农工商贾之祀先农先蚕天后、真武火神城隍及御灾捍患各神,均为例所不禁;诚能明于彰瘅,凛以鉴临,知福非谄可邀,则庆以善而积,庶不为乡巫野史所惑,而永荷神庥于无斁也。

名臣忠节诸祠

通礼:凡名臣忠节诸臣,于直省建立专祠者,岁以春秋诹吉致祭。

贤良祠

会通:各省建立贤良祠于省城,祀守土大吏有功德于民者,岁以春秋致祭。

昭忠祠

通礼:直省府城岁春秋仲月,守土官祭本籍阵亡文、武官及兵丁乡勇于昭忠祠;文三品、武二品以上,于京师昭忠祠祔祀外,其本籍仍一体入祠致祭。

(三)坛庙祠

一、祀典内者

台湾府志典礼祀祠

台湾府

社稷坛在永康里;风、雷、云、雨、山川坛在永康里;先农坛在长兴里,雍正五年建,前有藉田四亩九分;县厉坛在郡城小北门外。以上各祭仪详在前,惟祭厉坛仪注见后,台湾县附郭不别为坛。

文庙在郡城宁南坊,规制详学校。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在学宫庙门左,内祀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福建总督范承谟、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福建总督姚启圣、太子太少保靖海将军靖海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江西观察使前台湾府知府蒋毓英、广东分巡高廉罗道前台湾府知府靳治扬、福建巡抚赠礼部尚书前分巡台厦道台湾县知县陈璸、台湾府海防同知洪一栋、福建水师提督施世标、南澳镇总兵官蓝廷珍、分巡台厦道陈大辇;共十人。乡贤祠在学宫门外右侧,内祀阙。朱文公祠在乡学左侧,康熙五十一年台厦道陈璸建,春秋有司致祭。施将军祠讳琅在宁南坊,郡人以其入台不僇一人,且奏请留台勿弃,民免迁徙,建祠以报功德;康熙五十九年地震,圯未建。吴将军祠讳英在东安坊,平台有功德于民,建祠以报,中有楼曰仰止。蒋公祠讳毓英,在镇北坊真武庙后;高废祠讳拱干,在镇北坊关帝庙左,乾隆三十年护道蒋允焄,移祀巡道署后关帝庙旁。靳公祠讳治扬,在东安坊。卫公祠讳台揆,在东安坊府城隍庙左。吴公祠讳昌祚,在西定坊关帝庙右。五忠祠;水师副将许云,游击游崇功,千总林文煌、赵奇奉,总把总李茂吉,在安平镇水师协署之左,雍正五年副将陈伦烱建造。游将军祠讳崇功,在小北门外厉坛后,乾隆十年知县鲁鼎梅修。城隍庙在郡署之右,乾隆二十年知府觉罗四民重修。关帝庙一在镇北坊,伪时建,康熙二十九年台厦道王效宗修;后殿为三代祠,五十五年台厦道陈璸重修,五十六年里人就原址重建,乾隆三年台湾道尹士俍重修,明宁靖王书扁额曰:「古今一人」,雍正五年奉旨春秋祀以茄太牢,仍追封,三代祠在后殿,雍正三年台湾道吴昌祚拨凤山县大港社田租粟六十石,以供香灯,乾隆十七年台湾道金溶重建,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改庙左高公祠,为官厅一座。又一在西定坊,一在土击埕,今圮;一在安平镇,一在道署内,一在许厝甲,一在保舍甲,一在长兴里,一在新丰里,一在保大东里。天后庙在西定坊,即宁靖王故居,康熙二十三靖海将军施琅改善为庙,雍正四年御赐扁曰:「神昭海表」,乾隆二年敕封护国庇尼、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庙,有香灯园二十一甲,在安定里,年得租粟一百二十五石,诸邑令季麒光置,交庙僧掌收,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庙前另置官厅一座:一在水港尾,一在西郊外海边砻米街,一在船厂,一在砖仔桥,一在鹿耳门,一在安平镇渡口。龙王庙在宁南坊,康熙五十五年台厦道梁文科建,乾隆四年知府刘良璧修,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庙左另建官厅一座。田祖庙一在镇北坊,康熙五十五年台厦道梁文科建,有记;一在广储西里;一在保大东里。仓神庙在镇北坊赤嵌楼后,雍正十年知县林兴泗建,乾隆十年五知县鲁鼎梅修。文昌阁在朱文公祠后,台厦道陈璸建,高出祠宇,■〈宀公心,上中下〉檽四辟,乾隆五年提学杨二酉再塑像于小南门楼。

魁星堂在道署左侧,台厦道吴昌祚建,乾隆五年提学杨二酉再塑像于大南门楼。风神庙在西关外接官亭后,乾隆四年巡道鄂首倡建,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火神庙在小南门外法华寺内,康熙四十七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建,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建,碑记载艺文。

台湾县

文庙在东安坊,碑记载艺文。祟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在学官。乡贤祠在学宫。城隍庙在镇北坊,知县张宏建,乾隆十六年知县鲁鼎梅重修。又安平镇城隍庙,乾隆十四年水师副总兵官沈廷耀建。忠义孝悌祠在学宫内左侧,雍正元年奉旨建祠,总兵官欧阳凯、副将许云、游击孙文元、游崇功、守备胡忠义、千总蒋子龙、林文煌、赵奇奉、把总林彦、李茂吉、石琳、千总林文煌之弟林文申,俱康熙六十年台湾殉难,有司春秋致祭。烈女节妇祠在镇北坊,雍正元年奉旨建,乾隆十六年邑廪生侯世辉重修,祀烈女纪氏俭娘、节妇余氏预娘、节妇袁氏、孝行张代、节妇赵氏、节妇郭氏、孝行林氏、节妇陈氏、烈女林器娘,俱奉旨旌表,有司春秋致祭。

又贞烈坊二座:一在禾寮港街,伪时为谢灿妻郑宜娘建;一在十二街,康熙六十年为陈越琪妻黄器娘建。

凤山县

社稷坛在兴隆庄县治北门。风、雷、云、雨、山川坛在县治北门。先农坛在县治东门外。邑厉坛在兴隆庄,列祀典;又一在淡水港东,伪时安置罪人所,鬼频为厉,康熙五十八年知县李丕煜令淡水司巡检王国兴建祠祀,以后不复为厉,岁时俱乡人祀。文庙在兴隆庄北门外。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康熙四十三年知县宋永清建。名宦祠在学宫。乡贤祠未建。城隍庙在县治北关外,关帝庙在县治东门内,雍正五年知县萧震建,乾隆二十八年知县王瑛鲁重建;一在半屏山大湾,一在大竹桥。天后庙一在县治北门内龟山之顶,一在兴隆庄左营,康熙二十二年奉旨建,乾隆二十七年知县王瑛鲁重建。八蜡祠在兴隆庄龟山之阴,康熙四十五年遇蝗灾,知县宋永清忧之,建祠祷祀。忠义孝悌祠在学宫左,雍正元年奉旨建祀,守备马定国、千总陈元、把总林富、领奇旗王奇生,俱康熙六十年殉难,有司春秋致祭。烈女节妇祠在县治北门,祀阮氏荫娘、郑氏月娘、黄氏弃娘,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宋永清建坊,雍正元年奉旨建祠,春秋致祭。

诸罗县

社稷坛在县治东南隅。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东南隅。先农坛在县治东南隅。邑厉坛在县治北隅。

文庙在县治西隅,有碑记载艺文志。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乡贤祠俱未建。

城隍庙在县署左。关帝庙在县署东北隅,后殿为三代祠,康熙五十二年参将蒋国祯建,五十四年参将阮蔡文、守备游崇功成之;一在善化里目加溜湾。天后庙在县署左,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募众建;一在县治西门,乾隆三十五年泉州民募建;又一在外九庄笨港街,三十九年居民同建;一在盐水港,五十五年居民同建;一在兰井南势,乾隆二十七年和县民建。忠义孝悌祠在学宫内,雍正元年奉旨建,祠祀参将罗万仓、革职把总江光达,俱康熙六十年台变殉难,有司春秋致祭。烈女节妇祠在学舍旁,祀罗万仓妾蒋氏,系台湾殉难奉旨建,有司致祭。

彰化县

社稷坛在县治东郊。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东郊。先农坛在县治东郊。邑厉坛在县治北门外。

文庙在县治东北隅。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乡贤祠并未建。城隍庙在县治东门内,雍正十二年知县秦士望建,乾隆三十二年知县朱山重修。关帝庙在县治南门内,后殿为三代祠,雍正十二年知县秦士望建,乾隆二十四年知县张世珍重修。天后庙在北门内,乾隆三年北路营副将靳光翰建,二十六年副将张世英重修;又一在县城东,乾隆十三年知县陆广霖倡建。岳帝庙,俗讹玉帝庙,在县治东。

淡水厅

城隍庙在竹堑城厅署内。关帝庙在竹堑城东门内。天后庙在竹堑城北门外,乾隆七年同知庄正、守备陈士挺建;一在淡水关渡门,康熙五十六年诸罗知县周锺瑄建;一在淡水新庄街,雍正九年建;一在淡水艋钾渡头,乾隆十一年建。

澎湖厅

天宫庙在妈祖澚,康熙二十二年水师提督施琅克澎湖入庙,见神像面有汗,衣袍俱湿,知为神助事,特遣礼部郎中雅虎致祭,祭文镌额悬于堂,各澚皆有庙。将军庙在将军澚,神无考。关帝庙在妈宫西侧。

二祠典外者

台湾府志寺庙

台湾县

海会寺即郑氏北园也,康熙二十九年,台厦道王效宗、总镇王化行改建为寺;佛像庄严,寺宇宽敞,亦名开元寺,乾隆十五年台厦道书成修;寺田在寺后洲仔庄五十甲,又寺前因六甲零,又檨园壹所,为本寺香火。竹溪寺距邑治二里许,径曲林幽,清溪环拱,竹木花果,颇称胜概,额其山门曰:「小西天寺」;寺田在光山庄一十二甲,年收租粟为香火。黄孽寺在北门外,康熙二十七年左营守备孟大志建,三十一年火,三十二年僧募众重建,四围竹木花果甚多。法华寺即李茂春梦蝶处,后僧人鸠众改建法华寺,康熙四十七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建前殿一座,祀火神,置钟鼓二楼,前后旷地遍莳花果,起茅亭于鼓楼之后,额曰:「息机」,退食之暇时憩息焉!乾隆二十九年知府蒋允焄重建,殿宇巍峨,林木幽邃,备极胜概;寺田在寺后荒埔一所,约二甲余,台湾府蒋毓英给为香火;又有园在港西里大湖庄一所,凤山县宋永清置为香火。弥陀寺在东门内永康里,年久倾圯,康熙五十八年僧一峰至自武彝,募化重兴;寺田在凤山县嘉祥里阿嗹尾,年收粟二十二石;又寺后园一址,黄士甫、曾亨观置为本寺香火。广慈庵在东安坊,康熙三十一年建,环植修竹,前对小峰,亦幽静处也;寺田在诸罗县犁头标大道公营,年收租粟六十五石,诸罗知县张■〈王尹〉给为香火。东岳庙在东安坊。元帝庙,即真武庙,在东安坊,康熙二十四年知县蒋毓英修,高耸甲于他庙;一在镇北坊,总镇张玉鳞渡台遭风,梦神披发跣足,自樯而降,风恬抵岸,因重新之,后为知府蒋毓英祠;又一在洲仔尾网寮;一在下洲仔甲;一在广储东里;一在归仁南里;一在仁德里崁头;一在崇德里;一在仁和里下湾;一在大目降庄。吴真人庙在西定坊新街,乾隆五年里人重修,曰开仙官;又一在北线线尾;一在镇北坊水仔尾;一在观音亭侧;一在石头坑;一在武定里;所在广储东里;一在归仁北里旧社口。其在文贤里一图者三,二图者一;在安平镇者三。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典国四年,医药如神,景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于庙额为请,敕为慈济;庆元间敕为忠显;开禧二年封英惠侯,台多漳泉人,以其神医,建庙独盛。药王庙在西定坊。圣公庙在中楼仔街,康熙三十年台厦道高拱干建,漳泉州人多祀其神,以其熟识港道。开山王庙在东安坊。马王庙在东安坊。五帝庙在宁南坊。临水夫人庙在宁南坊。三山国王庙在北门内镇北坊水仔尾,雍正七年知县杨允玺、左营游击林梦熊率粤民同建。精忠庙在东安坊镇标右营内,祀宋岳鄂王。水仙宫在西定港口,开辟后商民同建。庄丽异常;一在安平镇渡口。观音宫有七,在镇北坊者曰观音亭;在南宁坊者曰准提室;在东安幼者曰清水寺。一在东门外,一在广储东里,一在广储西里,康熙四十四年同知洪一栋建;一在大目降庄;观音亭在罗汉内门。敬圣楼在南门外,雍正四年拔贡施世榜建,祀梓潼神,即文昌君。超峰石观亭在冈山,僧绍光建。

凤山县

元兴寺在县城南鼓山麓。泗洲寺在县城西,寺前有潭一口,为放生池。宁靖王庙在邑治长治里竹沪社,仙堂在长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环植竹木花果,颇有胜致。元帝庙一在兴隆庄;一在大竹桥;一在鰎港,俱乡人鸠众建。元师庙在观音山,祀唐张睢阳。观音宫一在县治龟山下;一在凤山下庄;一在淡水新园;一在万丹港街。慈济宫即吴真人庙,一在县署前;一在凤山上庄;一在硫磺水庄;一在半屏山后;一在维新竹仔港;一在观音山大社。

诸罗县

诸福寺在县治西门外,康熙四十六年建。南浦寺在县治南门外先农坛左,雍正五年建,乾隆十一年知县周芬斗修,并名额,今名绿野青畴;烟光在目,附郭一佳胜也。弥陀寺在县城南三里大陂上,乾隆二十三年建。水仙宫在笨港南港街,乾隆四年建。龙湖岩在开化里赤山庄,伪官陈永华建,闽人改寺为岩;环邃幽邃,前有泽名龙湖,中植荷花,左右列树桃、李、青梅、苍桧,远山浮空,宛入画图。大山岩创建不知何年?岩极峻耸,顶圆平广可数亩,僧舍在焉!寒花古木,遍列阶前;烟景溪山,俱来目下。元帝庙在大奎璧庄,康熙二十二年居民同建,四十九年重建。保生大帝庙即吴真人庙,在县治西门外,康熙四十年建。忠烈庙在县治西门内玉峰书院左,祀参将罗万仓同妾蒋氏,乾隆二十五年知县李倓重建,二十七年知县卫克堉颜曰忠烈。三山国王庙在县治西门外,乾隆十七年粤民同建。圣王庙在县治西门内,祀开彰陈圣王,乾隆二十六年漳民合建。元帅庙在县署左,祀唐张睢阳,康熙二十八年居民建,四十八年参将张国、守备董元■〈马〈雍上又下〉〉重修。观音宫一在咸冰港;一在开化里。地藏庵在县治北门外无祀坛左,康熙五十六年北路营守备游祟功建,乾隆二十五年知县李倓修,内地客民棺櫘在此寄顿。

彰化县

观音亭在县署右,雍正二年知县谈经正建,乾隆十八年里民捐赀重建。定公庵在县城西北,乾隆二十六年里民鸠赀合建。圣王庙在县城西,乾隆二十六年里民鸠赀合建。碧山岩在县治东南半线保,距城二十里,乾隆十九年住僧募建;岩有树木,山水萦环映带,颇饶游观,案闽省漳泉南人谓寺曰岩。虎山岩在县治南燕雾保,乾隆十二年里民赖光高募建,岩左右依山环抱,茂林修竹,翠■〈火献〉丹岸,游览之胜与碧山岩同。三山国王庙在县治南员林仔街,雍正十三年粤民建。

淡水厅

元坛庙在南嵌社。观音寺在八芝兰保剑潭。大士观在新直山西云岩,乾隆十七年置。

澎湖厅

将军庙在将军澚,神无考。大王庙有三:一在八罩屿;一在龙门港;一在通梁澚。吴真人庙在奎在屿。水仙宫在妈祖宫前,右营游击薛奎建。观音宫在妈祖宫西侧,康熙三十五年游击薛奎建,庙前有井二,甘美为澎湖泉第一。

附考

水仙宫祀五像,莫详姓氏,或曰大禹、伍员、屈平,二人为项羽、鲁班,有易鲁班为碁者,更属不经,或曰王勃、李白。按禹平水土功在寓世;伍相浮鸱夷;屈子投汨罗;王勃省亲交趾溺于南海;李白秕视尘俗,沉于釆石,没而为神,理为近之。凡洋中欻遭风浪,危急不可保,惟划水仙一事庶能望救,其法在船人披发蹲舷,空手作拨棹势,假口为钲鼓声,如五月竞渡状,即樯倾拖折亦可破浪穿飞,风疾飞抵岸,则其灵应如响,亦甚殊绝。

开仙宫祀吴真君,所在皆有之;或称开山宫,或称大道公庙,或称保生大帝庙,或称慈济宫,或称真君庙,皆斯神也。真君母梦吞白龟,生于太平兴国四年,长而学道,治疾有奇效。景佑二年卒,里人不像为祠,水旱祈祷辄应。

(四)户部则例:田赋、寺院、庄田

一般寺庙田产

各省丛林古剎旧经报官入册斋田,不许私相售卖;违者治罪。凡有续置,亦令报明地方官申报上司,载入清查册。其庵观、茶亭、社庙、净室等处产业,令该住持开具数目,赴州县呈明立案。

喇嘛寺庙田产

盛京实胜寺等七庙,庄地、园地共贰万陆千伍百参拾余亩,每亩征银捌分,作为各庙喇嘛每岁应支口粮之用。各界官经征完缺考成,并遇灾蠲缓,均照奉天加征余地例一律办理。

喇嘛私有田产

盛京实胜寺等七庙,喇嘛自置私产并香火地壹万参千捌百贰拾亩,令该喇嘛自行招佃取租;倘有苛求夺田等事,随时惩辫。

檀越名义革除及庙田私卖之禁止

部咨檀越名色一概革除;其士民施舍之田产、修建之寺庙,但除僧尼道士经管,禁自售卖(乾隆三十一年例)。

寺庙田产充公

寺田例禁盗卖,有寺无僧,其田应归官充公。

寺田之赋课

寺田四六之法,以四分照民田科则,名曰焚修;以六分照民田轮科外,加征充饷,名曰寺租(崇安县案)。

寺庙地基、祭田赋课之蠲免

各省社稷山川学校,先圣先贤庙基祭田并一切祠墓、庙坛、寺观等地概不科赋,各省士民有捐置义冢庙宇田地,其原额赋粮并准核实题豁。

(五)亵渎神明之罚则

凡私家告天拜斗,焚烧夜香,燃照天灯,七灯拜斗,亵渎神明者,杖八十;妇女有犯,罪坐家长;若僧道修斋设醮,而拜奏青祠表文及祈禳火灾者,同罪还俗(重在拜奏;若止修斋祈禳,而不拜奏青祠表文者,不禁)。若有官及军民之家,纵容妻女于寺观神庙烧香者,答四十,罪坐夫男;无夫男者,罪坐本妇;其寺观、神庙住持及守门之人不为禁止者,与同罪。

告天拜斗焚香点灯,皆敬礼天神之事,祀典各有其分,私家所得祭者,祖先之外,惟里社五祀,若上及天神则僭越矣!僭越则亵渎矣!故杖八十;妇女无知,事由家长,故独坐之。青词表文所以告天也,若僧道在人家修斋设醮,而行告天之礼,拜奏青词表文及用以祈禳火灾者,亦因僭越而致亵渎也,故与告天等项同罪,勒令还俗。妇女无故不出外,所以别嫌也,若于寺观神庙烧香,不独亵渎神明,亦且伤败风化。故纵容之夫男笞四十;无夫男,即坐本妇;其住持僧道及守门人听妇女出入,不为禁止者,亦笞四十(律批注)。

辑注云:亵渎之罪实即僭越之罪也;不能备其物则亵,不当行其礼则渎。

辑注:七灯疏义谓北斗七星之灯,即所以拜斗者也,指南谓是布尔日月五星之象者。

辑注:青词用青纸书黄字,表文则用黄纸,皆以达于上帝之神者。

辑注:私家则在寺观,非所禁矣。盖二氏之教,各有其礼,不复以正道责之,特在私家,则不许耳!

据会曰:天灯是星辰天象之灯,非悬以取照之天灯也。

嘉庆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奉旨:此案庆杰被参六款,俱经讯问明确,内因庆杰因伊子物故,手写字帖,索取所属官员公分银二百五十两,贪鄙不职,情节较重,其纵令伊妻私进官庙一节,讯明于御座房,俱未敢擅入,尚在轻罪不议外,庆杰等议照原拟罪名,将庆杰往乌鲁木齐效力赎罪,念伊系宗室人员,改发吉林交秀林严行管束,即由热河照例押令前往。到热河各处官庙向来定有例禁,嗣后着照定制出示晓谕,严禁妇女入庙烧香,即蒙古妇女遵信佛教者,亦祗许于庙外顶礼,交付都统福长安及总督,移誊额专司查察;如有违禁者,指名参处,余俱着照所议行,钦此。

第二僧道、术士、师巫及邪教倡导者之取缔

(一)阴阳术士妖言之禁止

凡阴阳术士,不许于大小文武官员之家妄言国家祸福;违者杖一百,其依经推算星命卜课不在禁限。

妄言祸福,谓惑世诬民干涉国家之事者,术士妄作祸福之言,凡人即起趋避之念。古来朝绅为术士所累害者多矣,故禁绝之;违者,术士杖一百,其依经星卜,虽预言休咎,无关国家,不在妄言祸福之限(律批注)。

条例

习天文之人,若妄言祸福,煽惑人民者,照律治罪(嘉庆六年禁止)。

(二)师巫邪术之禁止

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师婆及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道异端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为首者绞监候;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若军民装扮神像,鸣锣击鼓,迎神赛会者,杖一百,罪坐为首之人;里长知而不首者,各笞四十,其民间春秋义社以行祈报者不在此限。

(批注)师巫以书符咒水,扶鸾祷圣等邪术,假降邪神以惑愚民。端公太保,男巫之俗号;师婆,女巫之俗号;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皆邪教之名,会其总称也,其类不一,故以等会字括之。圣人之道最正,此与圣道相左,而别为一端者也。以上均属左道,或有不尽于此者,故以一应字该之。隐藏图像,则非民间共事之神佛;烧香集众,夜集晓散,则其谋为不轨之实迹。阳以修为善事,阴以煽惑人民,往往藏奸,因而作乱。故严其法以禁之,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民间社会虽所不禁,若装扮神像,鸣锣击鼓,是亦惑众之端也;止将为首之人杖一百者,此等事必由倡始之人以导之,故不加于众也。里长有稽查之责,知师巫惑众,军民赛会之事,而不举者,笞四十。不言不知者,其事非一人一家所为,无不知之理也。若民间所建义社,而乡人春秋迎赛以祈年报者,设虽用锣鼓聚集人众,不在此应禁之限。

(辑注)本律止重在煽惑人民。盖以邪乱正,愚民易为摇动,恐致蔓延生乱,故立此重典,所以防微杜渐也。然师巫之类,无知之徒,妄立名目,止图诓骗人财者,所在有之,防禁当严;若非有左道煽惑人民,与律意未符者,当别论之。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奉上谕:「郝硕奏,安仁县民范兴兆吃斋念诵,劝世忏经,并传授方胜荣等行诵,现在搜查经卷,覆究首伙从复位拟等语,并将忏二本,佛经一纸一并呈进,详加批阅。其大釆大戒等,祗系将佛字调成词句,随意填奏,劝人信受奉行,愚民易于煽惑,不过籍得钱财,并无违悖字句,与从前各省所办邪教,显然悖逆,传授多人者不同。该抚既经查出,应将经忏等件烧毁,无令仍前吃斋念佛,使其改悔,不必过事追求,致滋烦扰。各省地方遇有此等案件,如果实系邪教传斋徒众及有违碍字句者,自应严行查办,绝根株;若止系愚民吃斋求福,诵习经卷,与邪教一律办理,则又失之太过。所有案内人证即着概予省释,经卷等全行销毁,将此谕令郝硕并各督抚知之,钦此」。

福建拏获会匪熊毛案内,听从立会未成之伍陈保、张泽育寄存逸犯符内,有远悖字样,该犯等均目不识一丁,不知是何字句,若照历办会匪收存违悖符簿之犯,概拟绞,与知情收藏者无所区别,应于谋叛知情隐匿绞罪上,量减一等杖流。余光华、巫魁进听从入会未成,亦不知伍陈保等藏有违悖符簿,应于左道异端煽惑人民为从军罪上,量减一等满徒。讯系良民自行吃斋祈福求嗣,并无入会情事,免议。嘉庆二十年杭州府奉文。

各处官吏、军民、僧道人等妄称谙晓扶鸾祷圣,书符咒水;或烧香集徒,夜聚晓散,并捏造经咒邪术,传徒敛钱,一切左道异端煽惑人民,为从者改发回城,给大小伯克及力能管束之回子为奴。其称为善友求讨布施,至十人以上者;或称烧炼丹药,出入内外官家;或擅入皇城,夤缘作弊,希求进用者;并军民人等、寺观住持不问来历,窝藏接引,容留披剃冠簪,至十人以上者,俱发近边充军。若不及十人容留潜住,荐举引用;及邻甲知情不举;并皇城各门守卫官军不行关防搜拏者,各照违制律治罪;如事关重大,临时酌量办理。至守业良民讽念佛经,茹素邀福,并无学习邪教,捏造经咒传徒,敛钱惑众者,不得滥用此例(嘉庆六年修并,道光元年修改)。

邪教惑众照律治罪外,如该地方官不行严禁;在京五城御史、在外督抚徇庇不行纠参,一并交与该部议处。旁人出首者,于各犯名下,并追银二十两充赏。如系应捕之人拏获者,追银十两充赏。

凡有奸匪之徒将各种避刑邪术,私相传习者,为首教授之人拟绞监候;为从学习之人杖一百,流三千里。若事犯到官,本犯以邪术架刑者,照规避本罪律,递加二等,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其犯该绞斩者,仍照本罪科断。至事犯到官,本犯雇人作法架刑者,亦照以邪术架例治罪,并究出代为架刑之人,照诈诱人犯法,与犯人同罪。律至死减一等,得赃照枉法从重论,保甲邻里知而容隐不首者,照知而不首本律笞四十;地方官不行查拏者照例议处。

私刻地亩经及占验推测妄诞属经之书售卖图利,及将旧有书板藏匿,不行销毁者,俱照违制律罪。

各省遇有兴立邪教,哄诱愚民事件,该州、县立赴搜讯,据实通禀,听院司案核情罪轻重,分别办理;倘有讳匿,辄自完结,别经发觉,除有化大为小,曲法轻纵别情,严参惩治外,即禁止枷责,案无出入,亦照讳窃例,从重加等议处。

凡传习白阳、白莲、八卦等邪教,习念荒诞不经咒语,拜师传徒惑众者,为首拟绞立决;为从年未逾六十而有传徒情事,俱改发回城给大小伯克及力能管束之回子为奴。如被诱学习,尚未传徒,而又年逾六十以上者,改发云贵、两广烟瘴地方充军。旗人销除旗挡,与民人一律办理。至红阳教及各项教会名目,并无传习咒语,但供奉飘高老祖及拜师授徒者,发往乌鲁木齐,分别旗民当差为奴。其虽未传徒,或曾供奉飘高老祖及收藏经卷者,俱发边远充军。坐功运气者杖八十,如有具结改悔赴官投首者,准其免罪,地方官开造名册,申送臬司衙门存案;倘再有传习邪教情事,即案例加一等治罪;若拏获到案始行改悔者,各照所犯之罪问拟,不准宽免。如讯明实止菇素烧香讽念佛经,止图邀福,并未拜师传徒,亦不知邪教名目者,免议(道光元年修改)。各项教案内应行发遣回城人犯,有情节较重者,发往配所永远枷号(道光元年续纂)。

凡奉天主教之人,其会同礼拜诵经等事,概听其便,皆免查禁,所有从前或刻或写,奉禁天主教各明文,概行删除(同治九年续纂)。

杨文相因见姜大爵符书治病效验,取书开看试验,见有刀割符术,因取刀书符,强令张瑾向己试割,致伤杨文相肚腹殒命。张瑾照戏杀律拟绞;姜大爵比照奸匪之徒,将各种避刑邪术私自传习为首教授之人绞例,减一等满流(乾隆十二年湖北案)。

窃按避刑邪术,或由气运,或由符录,治之之法须用小竹筱数根,去叶留枝,令数人分持,斋击其肩背腿足,必得实供,屡试屡验。盖符录气运刑不能伤者,以其心志专一耳,竹枝业杂,着肤不止一处,则神气散乱,其术不灵矣!竹筱轻软,不打虚怯,不致伤人,使其邪术无可施,是亦善处之法也。至有服药架刑者,俟其药力过后,再行刑讯耳。

张东山捏造符咒,诱人服壮,虽似异端邪术,但意止图骗财物,并未煽惑多人,应比照师巫邪术煽惑民人律,量减一等满流(乾隆十九年浙江案)。

孙彦生习有圆光符咒,遇人失物,挂一白纸,诵咒烧符,令童子向看,即见窃物人面目衣服,并无图像,亦未集众,比照左道异端煽惑民人为从律,满流(乾隆十二年浙江案)。

匪僧吴时济倡立龙华会教,劝人修炼,功行圆满即可白日升天。有蒋法祖、秦顺龙被惑心迷,妄记成佛,请吴时济到家,叩问行止。吴时济以蒋法祖等七日不食,即可脱凡,应在水乡飞升。蒋法祖、秦顺龙信以为实,遂携子孙、弟侄、女媳共十三人赴大湖盎山绝食,先后饿死,用柴烧化,访闻审认不讳。将吴时济照杀一家三人以上凌迟处死例,量减为拟斩立决(乾隆十八年江苏案)。

嘉庆二十二年六月初七日奉上谕「嗣后查审邪教改悔之案,如系自行投首,呈缴经象,具结改悔者,俱准免罪释寗;如系访查拏获到案,始称改悔者,仍照所犯之罪分别问拟,不准宽免」。

不行查拏,降一级调用。

刑部议覆陕抚台咨称:「咸宁县访获盘屋县民人杨生春等圆光治病骗钱一案,缘杨生春从故民刘灿传授符咒,圆光治病,并无邪术经卷,亦无聚众烧香情事,将杨生春比照左道惑众之人为从例,发边远充军;李绪宗冀图分利,诱令杨生春前赴曲江池圆光治病,展转惑人,皆出自李宗绪勾引,与杨生春厥罪维均,应比照左道惑众为从例,亦发边远充军,均照名例改发黑龙江,给索伦达呼尔为奴。刘桂银荐引生意,听从同行,应于扬生春军罪上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被骗之常洋、洋子等均照违制律,各杖一百等语。查杨生春从已故之刘灿习为圆光治病,画符得钱,讯无邪术经卷烧香等事,自不得以左道惑众定议,设为首之刘灿未故,亦仅止满流。杨生春、李绪崇均应改照端公道士,作为异端法术,移人致死,照斗杀绞罪上量减一等拟流,为从再减一等拟一百,徒三年。代为引荐生意听从同行之刘桂银,应于杨生春等满徒上减一等杖九十,徒二年半。余如该抚所咨完结。再异端法术医人,并无致毙人命之案,例无专条,除纂入例册外,嗣后遇有异端法术医病,仅止得受谢资,并未致毙人命及无邪术经卷,聚众烧香情事,均照此办理」(嘉庆五年案)。

道光二十年二月二十三日奉旨:「嗣后传习天主教人犯,于赴官首明出教及被获到官情愿出教,俱着遵照嘉庆年间谕旨,将该犯等家内起出素所供奉之十字架,令其跨越,果系欣然试夸,方准免罪释放;如免罪之后,复犯习教,除该犯死罪外,余俱于应得本罪上加一等治罪;已至遇罪无可复加者,即在犯事地方用重枷枷号三个月,再行发遣。该部即纂入则例,永远遵行,钦此」。

道光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奉上谕:「前据耆等奏学习天主教为善之人,请免治罪;其设立供奉处所,会同礼拜,供十字架图像,诵经讲说,毋庸查禁,均已依议行矣!天主教既系劝人为善,与别项邪教迥不相同,业已淮免查禁,此次所请亦应一体准行,所有康熙年间各省旧建之天主堂,除改为庙宇民居者毋庸查办外,其原旧房屋,如勘明确实,准其给还该奉教之人。至各省地方官接奉谕旨后,如将实在习学天主教而并不为匪者滥行查拏,即予以应得处分。其有藉教为恶及招集远乡之人勾结煽诱;或别教匪徒,假托天主教之名,藉端滋事,一切作奸犯科应得罪名,俱照定例办理。仍照现定章程,外国人概不准赴内地传教,以示区别。将此谕令知之,钦此」。

(三)妖书妖言之禁止

刑律贼盗上:造妖书妖言

凡造谶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皆斩(监侯,被惑人不坐。不及众者,流三千里,合依量情分坐)。若他人造传私有妖书隐藏不送官者,杖一百,徒三年。

按此条在盗贼律内者,专为奸宄不逞之徒而设;至于礼律所载禁止师巫邪术条内,左道异端至于煽惑人民,为首者绞,为从者杖流,与此似同而实异。盖被托于神道佛事,意在诓骗愚民之财物,其始未必遂有盗贼之志也,故彼在礼律,此在盗律,其原不同,其罪差异也。又按私藏禁书条内言,凡私家收藏天象、器物、图谶应禁之书及历代帝王图像、金玉符玺等物者,杖一百。盖天象、器物等项谓之禁书,但谓私家不得收藏耳,非妖书之比也,故其罪轻;至于图谶,即此条谶纬,然彼是前代流传原有此书,此则奸人造作妄言,假托之以惑众,亦不同也。

条例:

一、凡妄布邪言,书写张贴,煽惑人心,为首者斩立决;为从者皆斩监侯。若造谶纬书妖言,传用惑人,不及众者改发回城,给大小伯克及力能管束之回子为奴。至狂妄之徒,因事造言,捏成歌曲,沿街唱和,及以鄙俚亵嫚之词刊刻传播者,内外各地方官实时察拏,审非妖言惑众者,坐以不应重罪(嘉庆六年修并,十九年道光年修改)

辑注:谶者符验也;纬者组织也,谓组织休咎之事,以为将来之符验也。以此刻成卷帙,撰作歌谣,谓之造;缮写其书,敬播其言,谓之传用。

辑注:惑众二字,承上造与传用,言造原有惑众之心,传用则有惑众之事;造者或自传用,而传用者不必自造,观及字可见,皆斩者同造之人,同传用之人俱不分首从也。或谓皆字指上下两项言,非也,皆者不分首从,名例昭然,若彼此同科此罪,则曰各,或曰并,义自不同。

辑注:造与传用必实有惑众之具方坐。

辑注:名例称众者,三人以上,谓同谋共犯也,与此众字迥则。注云不及众者,所谓惑者未多耳。

嘉庆十八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御史蔡烱奏请饬禁民间结会拜会,及坊肆售卖小说等书,并查核僧道一折,愚民烧香拜会,原祗惑于因果利益之说,然至聚集多人,鸣锣结会,即有莠民混迹其间,日久必滋生事端,着步军统领五城顺天府及各省督抚饬所属实力查禁,并勤加化导,俾小民晓善,即系为善获福之端,自不为邪说所愚。至稗官小说编造本自无稽,因其词多俚鄙,市井粗解识字之徒手挟一册,熏染既久,闘狼淫邪之说皆出于此,实为风俗人心之害,坊肆刊刻售卖,本干例禁,并着实力稽查销毁,勿得视为具文。即僧道亦齐民之一,由来已久,领牒剃度,本有定制,毋庸另议禁令,以省烦苛,钦此」。

(四)邪教倡导者之处罚

刑律贼盗上条例:

除实犯反逆及纠众戕官反狱,倡立邪教,传徒惑众滋事案内之亲属,仍照律缘坐外,其有人本愚妄,书词狂悖,或希图诓骗财物,兴立邪教尚未传徒惑众;及骗造邪说尚未煽惑人心,并奸徒怀挟私嫌,将谋逆重情捏造,匿名揭帖,冀图诬陷,比照反逆及谋叛定罪之案,正犯照律办理,其家属一概免其缘坐(嘉庆六年修并)。

(五)僧尼杀伤亲属之处罚

刑律殴期亲尊长律条例:

凡僧尼干犯在家祖父母父母,及杀伤本宗外姻有服尊长,各按服制定拟。若杀伤本宗外姻卑幼,无论闘殴谋杀,得以凡论。本宗外姻尊长卑幼杀伤出家之亲属,仍各依服制科断。

道士、女冠喇嘛有犯,一例办理(嘉庆六年修改)。

(六)搬造杂剧之处罚

刑律搬造杂剧

凡乐人搬造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及先圣、先贤、忠臣、烈士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历代帝后、圣贤、忠烈之神像,皆世所瞻仰而敬礼者,以之搬造杂剧戏文,则视亵渎神明者为尤甚。故乐人妆扮,官民容令者同杖一百。其神仙道扮,原属虚诞,而节义、孝顺之事足以兴起人为善之心,固所不禁。

(七)邪教之取缔

一件遵谕严查邪教事。乾隆三十四年□月,奉前巡抚部院吴宪谕:查地方设立邪教,其始也以吃斋念佛,因果轮回之说,诱惑愚夫愚妇,及至听从者众,党伙渐多,不法奸民即藉此为匪生衅,加以办理不善,酿成大狱,涓涓不息,流为江河,无知之民陷于罪戾,地方文武尽受处分,嗟何及矣!访得莆田地方向有无极教名色,系黄学钦为首,现有莆邑纪启泉之弟纪启文,于永福败露,已经委员赴莆邑查拏,彻底根究。但漳泉等处愚民从其教者甚多,谕到该府即密谕所属传谕乡保甲长、族正、遍晓乡民,凡有从其教者,均着自行出首,将所属斋单经典缴官,该州、县汇集销毁,本人即释放宁家,不可纤毫扰累;倘敢不行悛改,或通同隐匿,即将本人及族正,乡保甲长,两邻分别惩治,不可姑宽。沿海地方风俗虚嚣,该州、县身为民牧,纵容失察均干吏议,固不得因循玩纵,亦不可稍涉矜张,总期息事宁人,防微杜渐,以仰副圣天子绥靖海疆之至意。道府表率一路,幸各加意查察,毋忽等因,奉此,除转行属县遵照外,今本府访得各属倘有崇奉罗教、天主、白莲、无违、回回等教,合急示禁,为此示仰府属军民人等知悉,凡有俱从无极教、并罗教、天主、白莲、无违、回回等教者俱着即速自行出首,将所传经典作速缴官,以凭汇集销毁,本人亦免治罪;倘再不悛改,通同隐匿,察出照左道异端之术煽惑人民例,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如族邻保甲人等通同容隐,不行首报,察出一并严拏,分别案律治罪,断不姑宽,各宜凛遵,毋违等因。

(八)严禁闯神并装扮鬼脸奇形异状

一件饬禁事。接察司史牌,乾隆二十四年四月十八日奉巡抚部院吴宪牌,照得迎神赛会,往有明禁;凶徒滋事,更当严处。闽省崇奉各神中,有所谓舍人阙神者,崇司痘症,民间从祀已久,自应听其本厅奉祀,乃好事之徒,创为迎闯神名色。

每遇春初,即互相迎会,如在各衙门者,装扮闯神,顶带服色悉照本官品级;灯笼执事俱属本衙门官物。凡民间迎闯神,每境一起,夤夜鸣锣击鼓,并执火杷,自五、六十至百余人不等;复有恶棍于火把内私藏木棍,一遇别境闯神相值,争先夺路,即以火把为器械行凶斗狼,每滋事端。又如省城有东岳城隍等会,俱系日间出迎,春祈秋报,应从民使;但有装扮鬼脸奇形异状,持斧弄乂者,不下百十余人,并有身装临决重囚,于示众牌内开写代父、代母字样者,更属不经恶习,一体禁止,合行示禁,备牌行司,照依事理即便会同藩司,转行闽、候二县,并通饬各属一体出示晓谕,凡有民间及衙门从前所祀舍人神像,俱止许在本庙虔诚供奉,祈保孩童出痘平安,不许夤夜抬出迎赛;如敢违禁藉端,挨家勒索派累,执炮鸣锣击鼓凶斗者,立即查拏,分别枷号重责。至东岳城隍等会,应听届期白昼出迎,以遂春祈秋报之应,仍不许装扮鬼脸持斧弄乂,并不得扮作临决重囚,混写代父、代母字样牌示;倘有违犯,即将本人拏究重处。事关振俗维风,地方官务须加意严除,实力饬禁,毋忽等因。

(九)道士、女冠及僧尼犯罪之处罚

名例

诸称道士、女冠者,僧尼同。

疏议曰:依杂律云道士、女冠奸者,加凡人二等,但余条唯称道士、女冠者,即僧尼并同议。道士、女冠时犯奸,还俗后事发,亦依犯时加罪,仍同白丁配徒,不得以告牒当之。若于其师,与伯叔父母同。

疏议曰:师谓于观寺之内,亲承经教,合为师主者,若有所犯,同伯叔父母之罪。依斗讼律,詈伯叔父母者,徙一年,若詈师主,亦徒一年。余条犯师主,悉同伯叔父母。其于弟子,与兄弟之子同。

疏议曰:谓上文所解师主,于其弟子有犯,同俗人兄弟之子法。依斗讼律殴杀兄弟之子,徒三年。贼盗律云:有所规求而故杀期以下卑幼者绞。兄弟之子是期亲卑幼,若师主因嗔殴杀弟子,徒三年;如有规求故杀者,合当绞。观寺部曲奴婢,于三纲与主之期亲同。

疏议曰:观有上座观主监斋;寺有上座寺主都维,那是为三纲。其当观寺部曲奴婢,于三纲有犯,与俗人期亲部曲奴婢同。依斗讼律,主殴杀部曲,徒一年;又条,奴婢有犯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注云:期亲杀者与主同;下条,部曲准此;又条,部曲奴婢殴主之期亲者绞,詈者徒二年;若三纲殴杀观寺部曲合徒一年;奴婢有罪,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其部曲奴婢殴三纲者绞,詈者徒二年。余道士,与主之缌麻同(犯奸盗者同凡人)。

疏议曰:斗讼律,部曲奴婢殴主之缌麻亲,徒一年;伤重者,各加凡人一等。又条,殴缌麻部曲奴婢,折伤以上各减杀伤凡人部曲奴婢二等。又条,殴伤杀他人部曲,减凡人一等;即是观寺部曲殴当观寺余道士、女冠、僧尼等,各合徒一年;伤重各加凡人一等。若殴道士等折一齿,即徒二年;奴婢殴,又加一等,徒一年半,是名于余道士,与主之缌麻同。

注:犯奸盗者同凡人。

疏议曰:道士、女冠、僧尼犯奸盗,于法最重,故虽犯当观寺部曲奴婢奸盗,即同凡人,谓三纲以下犯奸盗得罪无别。其奴婢奸盗,一准凡人得罪,弟子若盗师物,及师主盗弟子物等,亦同凡盗之法。其有同财,弟子私取用者,即同同居卑幼私辄用财者,十匹笞十,十匹加一等,罪止杖一百;若不满十匹者,不坐。

户婚

诸私入道及度之者,杖一百(若由家长,家长当罪)。已除贯者,徒一年。本贯主司及观寺三纲知情者,与同罪。若犯法合出观寺经断不还俗者,从私度法,即监临之官私辄度人者,一人杖一百,二人加一等,罪止流三千里。

疏议曰:私入道谓为道士、女冠、僧尼等,非是官度,而私入道及度之者,各杖一百。注云:若由家长,家长当罪;既罪家长,即私入道者不坐。已除贯者徒一年,及度之者亦徒一年。本贯主司谓私入道人所属州县官司及所住观寺三纲知情者,各与入道人及家长同罪。若犯法还俗,合出观寺,官人断讫,牒观寺知仍不还俗者;从私度法,断后陈诉,须着俗衣,仍被法服者,从私度法,科杖一百,即监临之官不依官法辄度人者,一人杖一百,二人加一等,罪止流三千里。若州、县官司所度人免课役,多者当条虽有罪多,所为重者,自从重论,并依上条妾增减出入课役科之。其官司私度人被度者,知私度情而受度者,为从坐;若不知私度情,而受度人,无罪。

贼盗

诸盗毁天尊像佛像者,徒三年。即道士、女冠盗毁天尊像,僧尼盗毁佛像者,加役流;真人菩萨各减一等。盗而供养者杖一百(盗毁不相须)。

疏议曰:凡人或盗或毁天尊若佛像,各徒三年;道士、女冠盗毁天尊像,僧尼盗毁佛像者,各加役流。为其盗毁所事先圣形像,故加役流,不同俗人之法;真人菩萨各减一等。凡人盗毁,徒二年半;道士、女冠盗毁真人,僧尼盗毁菩萨,各徒三年。盗而供养者杖一百,谓非贪利将用供养者;但盗之与毁,各得徒流之坐,故注云:盗毁不相须。其非真人菩萨之像,盗毁余像者,若化生神王之类,当不应为从重。有赃入已者,即依凡盗法;若毁损功庸多者,计庸坐赃论,各令修立。其道士等盗毁佛像及菩萨,僧尼盗毁天尊,若真人,各依凡人之法。

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出养入道及娉妻未成者,不追坐(出养者从所养坐);道士及妇人若部曲奴婢犯反逆者,止坐其身。

疏议曰:入道谓为道士,女冠若僧尼(中略),道士及妇人称道士僧尼亦同。

(一○)僧道会典之例规

凡民有出家为僧道者,置首领以约束之,在京师者曰僧录司,左右善世二人(正六品)、阐教二人(从六品)、讲经二人(正八品)、觉义二人(从八品);曰道录司,左右正一二人(正六品)、演法二人(从六品)、至灵二人(正八品)、至义二人(从八品)、由部选择移吏部补授。在直省者,府曰僧纲道纪;州曰僧正道正;县曰僧会道会(均未入流)、府二人、州县各一人,由直省咨部给剳,均择其朴谨者为之,仍服方外衣冠,不得与职官并列。

僧道不守规例者,听所司究治;若所犯事涉军民,听有司讯鞫;有作奸犯科者,论如法编管为民。

僧尼受戒者给度牒,道士、女冠给执照,年逾四十许授徒一人,以牒照相传。若僧未受戒及道有室者不得授徒,牒照止其身,送部汇销。

寺观以僧道为庙祝,有远方僧道投止,验无牒照,即报所司讯究;私留者论。妇女人庙游观,庙祝不禁拒者,罪与本人同。

僧道不得于市肆诵经托钵,陈说因果,敛聚金钱;违者惩责。游手顽民托名方外,或指称仙佛,谬许前知,以惑民听者,从重治之。若创立无为、白莲、焚番、闻番、混元、龙元、洪阳、圆通、大乘等教,诱致愚民,男女扰杂,击鼓鸣金,迎神赛会者,论如律,步军统领五城司坊及直省守土官严行禁止。

(一一)僧道犯罪之律例

户律户役、私创庵院及私度僧道

凡寺观庵院除现在处所(先年额设)外,不许私自创建增置;违者杖一百,僧道还俗,发边远充军,尼僧、女冠入官为奴(地基材料入官)。若僧道不给度牒私自簪剃者,杖八十;若由家长,家长当罪;寺观住持及受业师私度者,与同罪,并还俗(入籍当差)。

(批注)寺观庵院徒耗民财,除先年所建现在者不禁外,原无者不许创建,原有者不许增置;违者杖一百,僧道还俗充军,尼僧、女冠为奴。先为僧道,已脱户籍,故必还俗注籍,然后发遣。一为僧道,即无户籍,既免差役,并无稽查,故必于礼部请给度牒乃许簪剃;若不给度牒,僧人私剃,道人私簪者,杖八十;若由家长簪剃,罪坐家长;寺观住持僧道及受业师擅与私度者,与同罪,其尼僧、女冠收赎,与住持僧道及簪剃之人并退俗。

(辑注)僧道事皆载礼律,此条为僧道无户籍差役而设。僧道得免丁差,僧道多则户口少,自然之势。此辈不耕不业,衣食于民,又岂可听其创建以耗民财,任其簪剃以虚户口耶!故特禁之,而于创建尤严,以枉费之重而引诱之多也。

集注:创建者昔无而今有;增置者于所原有外增置,如下院之类。若官与军民创建,依工律非法营造科罪;二僧共建,以首从论。

(汇纂)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

若师徒共建,应依家人共犯(汇纂)。一家人共犯,止坐尊长;若尊长年八十以上笃疾,于次尊长坐之。

僧道还俗而后充军者,以原藉无名,后有逃亡恐无从勾捕耳!

条例

民间子弟户内不及三丁或在十六以上而出家者,俱枷号一个月,并罪坐所由。僧道宜及住持知而不举者,各罢职还俗。

带发僧人勒令还俗外,来者驱逐回籍,俱责令编管为民(乾隆三十二年例)。

僧道犯罪该还俗者,查发各原籍安插;若仍于原寺观、庵、院或他寺、观、庵、院潜住者,并枷号一个月,照旧还俗;其僧道官及住持知而不举者,照违令律治罪。

民间有愿创造寺观神祠者,呈明该督抚具题奉旨,方许营建;若不俟题请,擅行兴造者,依违制律论。

愚民创建庙宇,地方官不行察禁,反给告示者,罚俸一年。现在应付火居等项僧道,不准滥受生徒,其年逾四十者方准招徒一人;若所招之人无罪犯而病故者,准其另招一人为徒。如有年未四十即行招受,及招受不止一人者,照违令律笞五十。若招受之人身犯奸盗重罪,伊师亦不准再行续招;其有复行续招者,亦照违令律治罪;僧道官容隐者,罪同。地方官不行查明,交部照例议处,所招生徒俱勒令还俗。停止补给僧道牃煦,其僧纲道纪缺出,地方官查明僧道中之实在焚修戒法严明者,给报上司咨部给照充补(乾隆三十九年例)。

嗣后京师暨各直省僧道,有犯奸脏窃盗以及违例收徒之案,其该管僧道官但失察不行举报者,即加斥革,以重职守(嘉庆十七年八月初二日准吏部咨)。

(礼部则例)直省僧道、阴阳学、医学等官缺出,令该地方官拣选,出结具详督抚咨部补放给札;悬缺半年以上不行选补者,查明揭参。如僧道官犯事,将出结原官交部察议。

僧纲道犯等官悬缺末补者,即行选充;如有数月及半年以上悬缺者,查明揭参。又僧道犯事,查明结送原官察核(乾隆四十一年条例)。

僧道如有为匪不法等事,责令僧纲道纪等司随时察报;倘胆徇故纵,别经发觉犯系逆案者,将该管僧纲道纪照知情故纵逆犯本律,分别已行未行定罪;若止失于觉察者,照不应重律杖八十。

凡僧道停止给发度牒,其从前领过牒照各僧道,遇有事故仍将原领牒照追出,于岁府汇缴。至选充僧纲道纪,令地方官查明僧道中之实在焚修戒法严明者,具结呈报上司,咨部结照补充;如僧道官犯事,将结送官,交部察议。

如无戒僧及清微灵宝道士可充补僧官、道官者,准以曾受戒之应付僧及住庙焚修之全真道士报部充补(乾隆三十五年例)。僧道官犯事,将保送之地方官,罚俸一年。

大明条例曰:凡汉人出家习学番教,不拘军民曾否关给度牒,俱回发原籍各该军卫有司当差,若汉人诈称番人者,发边卫充军。

户律婚姻、僧道娶妻

凡僧道娶妻妾,杖八十还俗,女家(主婚人)同罪离异(财礼入官),寺观住持知情与同罪(以因人连累,不在还俗之限);不知者不坐。若僧道假托亲属或僮仆为名求娶,而僧道自占者,以奸论(以僧道犯奸加凡人和奸罪二等论,妇女还亲财礼入官,系强者以强奸论)。

(批注)僧道不应娶妻妾,女家不应嫁与僧道,住持不应纵容其僧,故俱同杖八十之罪。其女离异归宗,娶者既已不守戒律,不当仍为僧道,勒令还俗;住持止是知情,非本身自犯,故注曰:不在还俗之限,不知者不坐。

刑律斗殴、殴受业师

凡殴受业师者,加凡人二等,死者斩。

凡者,徒非指儒言,百工技艺亦在内。儒师终身如一,其余学未成,或易别业,则不坐;如学业已成,罪亦与儒并科。百工技艺之师,当与儒者有别,然至习业已成,守其业以终身赡家者,则亦有在三之义,其受业同也。凡殴受业师者,加凡人罪二等,笃疾亦止于杖一百,流三千里;至死者斩。僧者传经受业,其义为重,故注曰:终身如一。若百工技艺,必至业成不变,方与同论,故注曰:学未成,或易别业,则不坐也。

刑律犯奸居丧及僧道犯奸

凡居父母及夫丧,若僧尼、道士、女冠犯奸者,各加凡奸罪二等,相奸之人以凡奸论(强者,奸夫绞监候,妇女不坐)。

僧尼等俱追度牒,照后等例枷号发落,仍勒令还俗,发原籍为民。

(辑注)尼亦称僧,故律称僧尼者指二人;称尼僧者指一人也。

条例:

一、僧道官、僧人、道士有犯挟妓饮酒者,俱杖一百,发原籍为民。

一、僧道、尼僧、女冠有犯和奸者,于本寺、观、庵、院门首枷号两个月,杖一百。其僧道奸有夫之妇及刁奸者,照律加二等,分别杖徒治罪,仍于本寺、观、庵、院门首各加枷号两个月。

名例律五刑赎刑条例

一、僧道官有犯,径自提问,及僧道有犯奸盗诈伪,并一应脏私罪名,责令还俗,仍依律例科断。其公事失错,因人连累,及过误致罪者,悉准纳赎,各还职为僧为道。

(一二)僧尼、道士、女冠对其父母及祖先之礼节

礼律仪制僧道拜父母

凡僧尼、道士、女冠并令拜父母,祭祀祖先(本宗亲属在内)。丧服等第(谓斩衰期功缌麻之类)皆与常人同;违者杖一百,还俗。若僧道衣服止许用绸绢布疋,不得用纻丝绫罗;违者笞五十,还俗,衣服入官。其袈裟道服,不在禁限。

僧尼、道士、女冠自谓出家,有于父母不拜,祖先不祀,丧服皆废者;崇尚虚无幻渺,而弃亲蔑伦,则人道绝矣!故设此律。

(一三)僧道还俗及当差之规定

名例律:除名当差

凡职(兼文武)官犯私罪,罢职不叙,应追夺(诰敕)、除名(削去仕籍)、敕官阶勋爵皆除(不该追夺诰敕者,不在此限)。僧道犯罪曾经决罚者,追收度牒并令还俗(职官、僧道之原籍);军民灶户各从本色,发还原籍当差。

(批注)职官兼文武官凡犯私罪,律应罢职不叙,而又系贼污事情,例该追夺诰敕,除去仕籍之名者,则出身以来之官阶,世袭相承之勋爵皆从革除。僧道既托方外,仍复犯罪,曾经官司决罚,追来度牒者,其身已辱,不得复为僧道,故并令还俗。军民灶户统承职官、僧道而言,谓除官爵令还俗之后,仍查其或军或民或灶户之籍贯,各从本色,发回原籍,当其本等之差也。

(辑注)既曰除名,则有罢职而不追夺者,其名犹未除也。若职官止是罢职不叙,而例不追夺除名,与僧道例不该还俗者,不在当差之限。

(辑注)前五刑条例有僧道犯罪,有还俗不还俗之别,当参看。

(一四)道士、女冠对其师主及子弟之规定

名例律:称道士女冠

凡律称道士女冠者,僧尼同(如道士、女冠犯奸,加凡人罪二等,僧尼亦然)。若于其受业师,与伯叔父母同(如俗人骂伯叔父母,杖六十,徒一年;道冠、僧尼骂师,罪同。受业师谓寺观之内,亲承经教,合为师主者)。其于弟子,与兄弟之子同。(如俗人殴杀兄弟之子,杖一百,徒三年;道冠、僧尼殴杀弟子,同罪)。

(批注)道士、女冠与僧尼虽不同,而皆系出家之人,故犯罪者同论。幼蒙养育,受业为师,则不特名分,兼有恩义,故有犯于师者,与伯叔父母同;有犯于弟子者,与兄弟之子同也。称子者男女同,而尼与女冠该之矣!其同师僧道相犯者,仍照常人论。

(辑注)道冠、僧尼直同期亲尊长者,盖教而兼养,终身不离,衣钵相传,恩义并重也;然必审其师非挟私,徒实负义,乃可坐也。

据会云:未经受教者,止依雇工人或乞养子孙论。又云:如避役或只身私自披剃而投拜者,止依凡人,盖以皆应还俗之人也。

全纂弟子有罪,有师告发,亦准同自首免罪(凡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免其罪)。

若于法得相容隐者,为自首;及彼此讦发互相告言者,各同罪人自首论(犯罪自首律)。

(一五)尼僧之风纪

禁尼僧受徒卖奸

申严尼僧受徒卖奸之禁,以维风化事。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奉署巡抚部院杨宪牌,照得王化启自闺门,律法特严淫恶,至于身为尼僧,尤当屏绝女情,恪修五戒,岂容犯奸无耻,污乱清规。例载:「僧道、尼姑未领度牒,不许招受生徒,私自簪剃」;又载:「僧尼、女冠犯奸,照军民相奸例枷责,仍于寺、观、庵院门首再加枷号一个月」。良以民间子女原不容擅令出家,而既经出家,更不容复犯男女淫邪之事,以故僧尼犯奸较凡人为加重,盖所以重伦纪之防,严空门之戒也。乃本部堂访闻闽省庵院,竟有尼僧招客卖奸,公行无忌,并买良家幼女收养为徒,及其年将及笄,则诱引素封无赖之徒为之置衣衾,治服饰,公然邀集各庵尼众,理谶讽经,私自披剃。彼素对无赖即于是夜明目张胆在庵奸宿,而被其被剃之幼尼即终身藉其包容,受其约束,寝之食之,如同伉俪,呼朋引类,市色宣淫;而出价买徒之老尼则为之窝庇纵容,坐享共利。迨其年近鸡皮,色衰爱减,则又自行买养幼徒,递传衣钵,相习成风,恬不为怪。竟以清净之佛门,俨同青楼之娼薮,伤风败俗,莫此为甚。除现在遴委员弁兵役密访查拏外,合行严禁,为此未仰阖属军民、尼众及地保人等知悉,嗣后庵、院、寺、颧概不许买养幼徒,招客卖奸,其现在已收之徒众,姑准宽其已往,务各痛自改悔,顾惜廉耻;如敢仍蹈前辙,恣淫渔利,一经访拏,定将奸夫、奸妇同窝养之老尼、狗纵之地保一并置法痛处;尼僧无分老幼勒令还俗,庵院悉行折毁,以绝根源。其民门幼女不得卖与尼僧为徒;倘敢故违,立将卖幼女之父兄及媒保人等严行惩究,并将幼女当官嫁卖,身价入官。本部堂言出法随,务期力挽颓风,痛除恶习,以维风化。各宜凛遵,毋忽,特示等因。

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初二日。署巡抚部院杨行。

(一六)僧道犯罪之规定

礼部则例、祠祭清吏司

京师僧录、道录,由部颁给印信,其各直省僧道、阴阳学、医学等官铃记,由藩司官铺照依各职衔,用梨木镌刻正字发给。京师暨各直省僧道有犯奸脏盗窃,及年未四十滥受生徒之案,其该管僧道官但失察不行举报者,即行斥革,追札送部。

会典内载:「顺治二年定:内外僧道有不守清规,及犯罪人为僧道者,令住持举首;隐匿不举,一并治罪」。

三年定:严禁京城僧道沿街设置神像,念诵经咒,或持击挪磬募化者,该管僧道官即行重治。如住持募化,罪及阖寺;如散众募化,罪坐住持,及该管僧道官一并治罪(会典)。

十一年定:禁止创建寺庙,其修理颓坏寺庙听从其便,但不得改建扩大(会典)。

康熙元年定:当街建设席棚,扬幡悬榜,及僧道张伞奉持香帛绕街行走,取水画地开酆都,穿戴甲冑等项悉行禁止;违者僧道杖二十为民,该管僧道官革职。

雍正二年覆准:愚昧之徒纵令妇女成群聚会,往寺庙进香,有坏风俗,嗣后从寺庙进香起会之处,严行禁止,犯者照例治罪;其住持及守门之人不禁者,同罪。

乾隆元年遵旨议定:尼僧一项亦照僧道之例,不得招受少年女徒;嗣后妇女有年未四十出家者,该地方官严行禁止。

乾隆四年议准:民间独子概不得度为僧道,严饬地方官明张晓示,仍责令僧道官时加查察;傥有故犯,本家家主及受徒之僧道均照违制律问拟;僧道勒令还俗,僧道官不行查出,一并斥革。

乾隆三十三年议准:在籍僧道遵照保甲条例,每庙给与门牌,地方官同民户一体查核。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奉上谕:御史田润奏,沿街强化、登门坐索之僧人,如例无专条,应如何酌定惩治之处,着步军统领议奏。当经步军统领衙门议准:遇有僧道人等坐门募化,并作关募化,概行驱逐;如有讹索搅扰,一经拏获,按其所犯情节,从严究办。至穿掌钉腮各项恶化,比照恐吓诈赖人故自伤残律,杖八十,分别咨送礼部内务府僧录司,照拟发落。于九月十六日具奏,奉旨依议。

(一七)发给受戒僧尼之戒牒

南山广化禅寺戒坛

戒牒谨稽

历朝会典唐大中二年,勅上都、东都、荆扬、汴益等州建立方等戒坛,为僧尼传授戒法,听许参方。宋祥符二年,诏天下诸路皆立戒坛,凡柒拾贰所。明永乐五年,奉圣旨着落礼部知道,出榜晚谕:「该行脚僧人受戒,依大善知识住处,结坛说戒,讲演经典,用心行持,若遇关津把隘官员人等,不许阻当,任他集众教化善法,如朕亲临教训圆明无如佛上法宝,永为定例,钦此,钦遵」。兹遇大清顺治十七年,勅赐传授,具足三坛大戒。按梵网经云: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下,成无上觉,已初结波罗提本,又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若受佛戒者。

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一切人非人等,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故知千佛流传,唯此一法,为入道之基,六度之首,诸成道之根本,菩萨修行之径路也。兹据僧腾慧字丹元,系福建省

泉州府惠安县陈氏子,年四十一岁,于年投本省本府晋江县梅福寺礼德永为师,今就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南山灵岩广化禅寺戒坛,初坛于本年四月初四日受沙弥戒;二坛于本月初六日受比丘戒;三坛于本月初八日受菩萨戒。以此流通戒法功德,上祝今上皇帝圣躬万安,天下太平,民丰物阜,俾佛道同皇恩浩荡,金轮与法藏昌隆,填给戒牒,听许游方参学,勿令放逸,须至牒者。

得戒大和尚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七代古文善

禅师羯磨阿阁黎古曦尊证阿阇黎复宗莲

鹫开泉普慧常煌恩修丹贵

教授阿阇黎元瑞引请大德怀悟启耀

圆真通怀

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岁次丁酉四月日,付菩萨戒弟子僧腾慧受持

本山监寺怀悟圆瑞元顺沙湛刊

怡山长庆禅寺戒坛

戒牒

原夫释尊设教,不外戒定慧三学,然定繇戒入,慧繇戒发;若不学戒,则定慧皆邪,总成魔外而已。故凡出家为僧,必须首崇戒法,不可斯须有失;如破魔军之利剑,如护慧命之铠甲,诚能如是,方可仰参三宝之教。钦奉历朝圣旨传戒,按唐麟德二年,诏终南山道宣律师于净业寺建坛受具足戒。宝历元年,勅两街建方等戒坛。大中二年,勅上都、东都、荆扬、汴益等州为僧尼传受戒法。又祥符二年,诏天下诸路皆立戒坛,凡七十二所。明洪武十年,勅天下寺院僧人愿要游方参学禅教,或在寺院山林讲诵经律,所遇官司毋得禁他。永乐五年,诏行脚僧人依善知识住处受戒,着遇关津把隘官员人等不许阻挡,任他教化流通善法。国朝光绪二年,蒙圣主勅赐怡山长庆禅寺御藏经全藏永镇山门,诏建传受具足三坛,按梵网经云: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已初结波罗提本,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若受佛戒者。

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一切人非人等,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故知千佛流传,唯此一法,为入道之基,六度之首、诸佛成道之根本,菩提修行之径路也。兹据僧谈献字天珠,系福建省兴化府仙游县阮氏子,年三十七岁,投福州福清县龙卧寺出家,礼潮惺为师。年三十八岁来山,四月初四日授沙弥戒;初六日受比丘戒;初八日受菩萨戒。以此流通戒法功德,上祝今上皇帝圣躬万安,天下太平,民丰物阜,俾佛道同皇恩浩荡,金轮与法藏昌隆,填给戒牒,听许游方参学,勿令放逸,须至牒者。

得戒大和尚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八代明光泉禅师

羯磨阿阇黎性坚尊征阿阇黎碧岳加荣道铭忍光

通慧丹富如光

教授阿阇黎肃理引请大德净光瑞光春锦福田

蕴义潮松明通

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岁次己亥四月初八日付菩萨戒弟子淡献受持

本山监院德勤妙堪善慧圆顺梵慧重光刊

永明常定智照黄慧肃理

戒牒

原夫释尊设教,不外戒定慧三学,然定繇戒入,慧繇戒发;若不学戒,则定慧皆邪,总成魔外而已。故凡出家为僧,必须首崇戒法,不可斯须有失;如破魔军之利剑,如护慧命之铠甲,诚能如是。方可仰参三宝之教。钦奉历朝圣旨传戒,接唐麟德二年,诏终南山道宣律师于净业寺建坛受具足戒。宝历元年,敕两街建方等戒坛。大中二年,敕上都、东都、荆扬、汴益等州为僧尼传受戒法。又祥符二年,诏天下诸路皆立戒坛,凡七十二所。明洪武十年,敕天下寺院僧人愿要游方参学禅教,或在寺院山林讲诵经律,所遇官司毋得禁他。永乐五年,诏行脚僧人依善知识住处受戒,若遇关津把隘官员人等不许阻挡,任他教化流通善法。国朝光绪二年,蒙圣王敕赐怡山长庆禅寺御藏经全藏永镇山门,诏建传受具足三坛,按梵网经云:释迦牟尼佛初坐菩堤树下,成无上觉,已初结波罗提本,又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一切人非人等,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故知千佛流传,唯此一法为入道之基,六度之首,诸佛成道之根本,菩提修行之径路也。前据僧宗成字妙慧,系福建省泉州府惠安县张氏子,年三十岁,投兴化府莆田县迎曦亭出家,礼瑞霖为师。年三十五岁来山,四月初四日授沙弥戒;初六日受比丘戒;初八日受菩萨戒。以此流通戒法功德,上祝今上皇帝圣躬万安,天下太平,民丰物阜,俾佛道同皇恩浩荡,金轮与法藏昌隆,填给戒牒,听许游方参学,勿令放逸,须至牒者。

得戒大和尚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九代湛源禅师羯磨阿阁黎性坚

尊证阿阇黎奕果道妙永静宝池至贵能愍体清

教授阿阇黎碧岳引清大德净光瑞光宗智景山

圆成祥海镜泉

大清光绪二十九年岁次癸卯四月初八日付菩萨戒弟子宗成受持

本山监寺圆瑞、转福、镜明、西根、智照、珠光、英仁、志泉刊

护戒牒

敕建护国永寿普陀普济禅寺戒坛

谨遵释迦遗教,据梵网经:佛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本,又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一切人非人等,但解法师语,尽得受戒,千华台佛,共嘱流传,况我真丹。

钦奉历朝圣谕:按唐麟德年,诏终南山道宣律师于净业寺建坛。宝历大中年,敕上都、东都、荆扬、汴益等州为僧尼传戒。宋祥符年,诏天下诸路皆立戒坛七十二所。明洪武年,奉圣旨,天下寺院僧人行童愿要游方出外参学,或在寺院山林传诵戒律,所遇官司毋得禁他。又永乐年谕行脚僧人受戒,依善知识住坛说戒,若遇关津把隘官员人等,不许阻挡。又万历年,钦赐衣盂锡杖,就五台山传受千佛大戒。大清启运,复遇今上皇帝尊崇法道,赐帑重建,为此广行善法,依律传戒。今于宁波府定海县南海普济禅寺建坛说戒,内有广心字春来,福建漳州府诏安县铜山所人,于本所古来寺礼五典大师出家,于本年二月十一日就本戒坛,受沙弥十戒;十五日进比戒丘;十九日圆菩萨大戒,永传戒法用国恩,诚恐冒滥无稽,为此具牒,各给一道,随身收执,游方参学,据此为验,须至戒牒者。本坛传戒和尚真悟大和尚

羯磨阿阇黎银山嗣和尚

教授阿阇黎定性修律师

曾证阿阇黎三愿照宗师

广月圆宗师

三礼照宗师性因宏宗师

惟清体宗师妙峯雅宗师

东为妙宗师

引请阇黎显梁大师

卓峯和尚

肖岩法师

邱光大师

右牒给付菩萨戒弟子法名广心收执

第三款宗教

第一宗教之法规

第二僧道、术士、师巫及邪教倡导者之取缔

第三神明会及父母会

第四台湾之寺庙

第一宗教之法规

(一)唐代之祭祀

儒教

凡祭祀之名有四:一曰天神祭、二曰地祗祭、三曰享人鬼、四曰释奠。于先圣先师,其差有三:若昊天上帝、五方皇帝地祗、神州、宗庙为大祀;日月星辰社稷、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帝社、先蚕、孔宣父、齐太公、诸太子庙为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众星、山林、川泽、五龙祠等及州县社稷、释奠为小祀。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高祖配焉;又祀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中央黄帝含枢纽,及大明、夜明于坛之第一等;又祀内官五十五,坐于坛之第二等;又祀中官一百五十九,坐于坛之第三等;又祀外官一百五,坐众星;三百六十,坐于内坛之内。正月上辛,祈谷于圜丘,祀昊天上帝,以高祖配焉!祀五方帝于坛之第一等。盂夏之月,犬雩于圜丘,祀昊天上帝,以太宗配焉!又祀五方帝于坛之第一等;又祀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于坛之第二等;又祀勾芒、祝融、后土、蓐收、元冥于内壝之内。季秋之月,大享于明堂,祀昊天上帝,以睿宗配焉!又祀五方帝,五帝五官各于其方。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以高祖配焉!祭神州于坛之第一等;五岳、四镇、四海、四渎、五方、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湿凡七十坐,皆于内壝之内。孟冬之月,祭神州地祗于北郊,奉太宗以配焉!立春之日,祀青帝于东郊,以太昊配焉!其勾芒氏及岁星,东方三辰七宿并从祀。立夏之日,祀赤帝于南郊,以神农配焉!其祝融氏及荧惑星、南方三辰七宿并从祀。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以轩辕配焉!其后土氏镇星并从祀。立秋之日,祀白帝于西郊,以少昊配焉!其蓐收氏、大白星、西方三辰七宿并从祀。立冬之日,祀黑帝于北郊,以颛顼配焉!其元冥氏辰星及北方三辰七宿并从祀。春分之日,朝日于东郊;秋分之日,夕月于西郊。立春后丑日,祀风师于国城东北;立夏后申日,祀雨师于国城西南;立秋后辰日,祀灵星于国城东南;立冬后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于国城西北。仲春上戊祭太社,以后土氏配焉!祭太稷,以后稷氏配焉!中秋之月及腊日亦如之。四孟月及腊日,大享太庙,春享则兼祭司命及户;夏享兼祭灶。季夏之月祭中溜;秋享兼祭门及厉;冬享兼祭行;若腊享则七祀偏祭,皆于太庙之西门之南。凡三年一袷,享以孟冬;五年一褅,享以孟夏,皆七祀偏祭。若袷享则配享功臣,皆列于当至之前。孟夏吉亥,享先农于东郊,以后稷配;季春吉已,享先蚕于西郊;仲春上丁,释奠于孔宣父,以颜回配,其七十二弟子及先儒并从祀,仲秋之月亦如之。仲春上戊,释奠于齐太公,以留侯张良配焉!仲秋之月亦如之。孟冬,祭司寒于冰室;仲春,祀马祖;仲夏,享先牧;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并以刚日,皆于大泽之中。季冬腊日前寅,蜡百神于南郊;大明、夜明、神农、后稷、伊耆、五官、五星、二十八宿、十二辰、五岳、四镇、四海、四渎、五田畯、青龙、朱雀、麒麟、驺虞、元武及五方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湿、井泉、水墉、坊、于菟、鳞羽、毛介、臝、邮、表畷、猫、昆虫,凡一百八十七坐,若其方有灾害,则■〈门外朔内〉而不祭。祭井泉于川泽之下。立春之日,祭东岳泰山于衮州;东镇沂山于沂州;东海于莱州东;渎淮于唐州。立夏之日,祭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山于越州;南海于广州南;渎江于益州。季夏士王日,祭中岳嵩山于河南府。立秋之日,祭西岳华山于华州;西镇吴山于陇州;西河及西渎河于同州。立冬之日,祭北岳恒山于定州;北镇医无闾于营州;北海及北渎济于河南府,各于其境内本州岛长官行焉!蜀州青城丈人山,每岁春、秋二时,享以蔬馔,委县令行。凡三年一享帝喾氏于顿邱,享唐尧于平阳,而稷窝配焉!享虞舜于河东,咎繇配焉!享夏禹于安邑,伯益配焉!享殷汤于偃师,伊尹配焉!享周文王于酆,太公配焉!享周武王于镐,周公、召公配焉!享汉高祖于长陵,箫何配焉!皆以仲春之月四时仲日,享隐、章怀、懿德、节愍、惠庄、惠文、惠宣七太子庙,令其子孙主祭,有司给牲牢乐县,太常博士相礼焉!四仲月,享隋文帝、周武庙,酅公、介公主祭,凡州、县皆置社稷,如京都之制。仲春上戊,州、县官亲祭;仲秋上戊亦如之。凡州、县皆置孔宣父庙,以颜回配焉!仲春上丁,州、县官行释奠之礼;仲秋上丁亦如之。凡官爵二品以上祠四庙,五品以上祠三庙,六品以下达于庶民人,祭祖祢而已。凡国有封禅之礼,则依圜丘方泽之神位;若亲征、禡类、昭告,各依本神位焉!凡国有大祭祀之礼,皇帝亲祭,则大尉为亚献,光禄乡为终献;若有司摄事,则大尉为初献,太常卿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孔宣父庙,则国子祭酒为初献,司业为亚献,国子博士为终献。齐太公庙,则太常卿为初献,少卿为亚献,丞为终献。诸小祀,惟官一献。凡大祀,散齐七日,致祭三日;中祀,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小祀,散斋二日,致斋一日,皆祀前习礼沐浴,并给明衣。凡京师孟夏以后旱,则先祈岳镇、海渎及诸山川能兴云雨者,皆于北望祭;又祈社稷,又祈宗庙,每七日一祈,不雨还从岳渎如初。旱甚则修雩,秋分以后,虽旱不雩。雨足皆报祀,若州、县则先祈社稷及境内山川;若霖雨,则京城禜诸门,门别三日,每日一禜,不止祈山川、岳镇、海渎。三日不止,祈社稷、宗庙;若州县,则禜城门及境内山川而已。

道教

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一千一百三十七所道士;五百五十所女道士)。每观观主一人,上座一人,监斋一人,共纲统众事。而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日法师,其二日威仪师,其三日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炼师。而斋有七名:其一日金录大斋(调和阴阳,消灾伏害,为帝王、国王延祚降福),其二日黄录斋(并为一切拔府先祖),其三日明真斋(学者自斋斋先缘),其四日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皆注身自忏諐罪焉),其五日八节斋(修生求仙之法),其六曰涂炭斋(通济一切急难),其七日自然斋(普为一切祈福)。而禳谢复三事:一曰章,其二曰醮,其三曰理沙,大抵以虚寂自然无为为宗(其法出于老子,自云有牧混成,先天地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湛然而成,随感应物、厥迹无常,奉其道者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及白日升天,长生世上。又称:道者有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神祗咸所统摄,至有化金消玉,行符动水,奇方妙术,驱鬼役神之能,故好异者共尊事之。又言:二仪之间有三十三天;一天之中三十六宫。宫有一主最高者,曰无极至尊;次日大至真尊;次天覆地载阴阳真尊;次供正真尊;其法甚妙,故启叙其宗旨也。盖老子生于殷末,在周为守藏史柱下史,作为道书五千言,其要在清净,理国立身之要出,至没汉张道陵号天师,阐扬某化,周于四海者,以显其德)。

佛教

凡天下寺,总五千三百五十八所(三千二百四十五所僧;一千一百一十三所尼)。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纲统众事。而僧持行有三品:其一日禅,二日法,三曰律,大抵皆以清静慈悲为宗(释氏之源,秦汉已前未传中土,至汉武元狩中,遣将军霍去病讨匈奴,杀休屠王,获其祭天金人帝以为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灯香礼拜而已。及至张骞使大夏,闻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国,有俘屠之教。哀帝元寿元年,受大月氏王使浮屠经。没汉永明帝永平元年,夜梦金人,项有日月飞行殿庭,乃访群臣侍中傅毅,始以佛对。于是帝遣郎中蔡愔使于天竺国,写浮屠遗范;愔乃与沙门迦华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拜礼之法,自此始也。愔得佛经二十四章及释迦立像。明帝命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浮屠正号曰佛佗,译之则为静觉。所谓佛者,本号释迦文印大竺释迦卫国王之子,于四月八日夜,从母右胁而生,有三十二相。当周庄王九年,鲁庄公七年夏四月生,不见夜明是也。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惠为宗,所谓六波罗密者也。自齐梁之后,其道弥尊)。

僧道籍

凡道士、女道士、僧尼之簿籍,亦三年一造(其籍一本送祠部;一本送鸿胪;一本留于州、县)。

僧道服装

凡道士、女道士衣服,皆以木兰、青、碧、皂、荆黄、缁环之色(若服俗衣及绫罗,乘大马,酒醉与人闹打,招引宾客,占相吉凶,以三宝物饷馈官僚,勾合朋党者,皆还俗。若巡门教化,和合婚姻,饮酒食肉,设食五辛,作音乐博戏,毁骂三纲,凌冥长宿者,皆苦役也)。

国斋

凡道观三元日千秋节日,凡修金录明真等斋,及僧寺别敕设斋,应行道官给料。高祖神尧皇帝(五月六日)、文穆皇后(五月一日)、太宗文武圣皇帝(五月二十六日)、文德圣皇后(六月二十一日)、高宗天皇大帝(十二月四日)、大圣天后(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宗孝和皇帝(六月二日)、和思皇后(四月七日)、睿宗大圣真皇帝(六月十日)、昭成皇后(正月二日),皆废务(凡废务之忌,若中宗已上;京城七日行道,外州三日行道。睿宗及昭成皇后之忌;京城二七日行道,外州七日行道)。八代祖猷祖先皇帝(十二月二十三日)、宣宗皇后(六月三日)、七代祖懿祖光皇帝(九月八日)、光懿皇后(八月九日),皆不废务。六代祖太宗祖景皇帝(九月十八日、景烈皇后(五月六日)、五代祖代祖元皇帝(四月二十四日)、元真皇后(三月六日)、孝敬皇帝(四月二十五日)、哀皇后(十二月二十日),皆不废务。高城一日设斋,凡国忌日,两京定大观寺各二散斋,诸道士、女道士及僧尼皆集于斋所,京文武五品以上,与清官七品以上,皆集行香以退。若外州亦各定一观一寺以散斋,州、县官行香,应设斋者盖八十有一州焉(谓四辅、五府、六雄、十望、曹、濮、兖、斋、像、徐、陈、青、毫、仙、凉、秦、瀛、具、邢、恒、冀、定、赵、沧、德、深、博、易、相、梁、襄、泽、安、绵、梓、遂、眉、卬、果、彭、蜀、汉、润、越、常、苏、杭、婺、衢、湖、宣、洪、潭、广、桂、陇、邠、泾等州是也。其道士、女道士、僧尼行道散斋,皆给香油炭料;若官设斋,道佛各施物三十五假,供修理,道佛写一切经,道士、女道士、僧尼各施钱十二文。五品以上女及孙女出家者,官斋行道,皆听,不预;若私家设斋,道士、女道士、僧尼兼请,不得过四十九人),凡远忌日,虽不废务,然非军务急切,亦不举事,余如例程。

(二)直省府州县之坛席祠

社稷坛

礼:直省府、州、县各建社稷,皆社右,稷左,异位同坛(谨案坛高二尺一寸,方二丈五尺)。岁以春秋仲月戊日致祭,省会以总督若巡抚一人主之;有故,则布政使摄事,在城文武官、县丞、千总以上咸与祭。

监司分驻各府者,各主其地社稷之祭,其它府、州、县皆以长官主之;长官有故,则佐贰以次摄,在城文官丞史、武官把总皆与祭。

先农坛

通礼:直省府、州、县各建先农坛(谨案坛制与社稷同),岁以仲春亥日致祭(或以季春)。省会以总督若巡抚一人主之;有故,则布政使以次摄,陪祀文武官及各执事人均如祭社稷之礼。府、州、县岁祭先农,主祭官、陪祭官暨各执事并同社稷,祭期牲帛、器数、行礼仪节与省会同。

神祗坛

府、州、县岁春秋诹吉致祭神祗坛,主祭官、陪祭官暨各执事并同社稷。

常祀通礼:直省府、州、县各建神祗坛(谨案坛无定制,多附先农坛行礼),祀云、雨、雷、境内山川、城隍之神。岁春秋仲月诹吉致祭,在城文武各官皆与;省会以总督若巡抚主之,有故,以布政使摄。

雩祀通礼:岁孟夏后,诹吉雩祭,陈设仪注同前。

祈祀通礼:若间不雨及潦,诹宜祀之辰,具祝文(随时选择),备牲牢、笾豆、香帛、尊爵、炉镫,守士大吏率属素服祈祷,为民请命,行礼仪节与常祀同。

报祀通礼:既应而报;陈设、供具、朝服、行报、祀礼、仪节均与祈祀同。

风神、雷神专祠

会典:直省云、雨、风、雷之神专立祠庙者,清和宣惠风伯之神,祭于江苏洪泽湖口;宣仁昭秦风伯之神,祭于广东边海;郡县风神庙祭于河南铜瓦厢、江苏睢南厅属;显仁应瑞雷神,祭于甘肃兰州府。守土官以时致祭,如各省云、雨、雷坛致祭仪。

岳镇海渎神祠

祭所会典:中岳嵩山,祭于河南登封县;东岳泰山,祭于山东泰安府;西岳华山,祭于陕西华阴县;南岳衡山,祭于湖南衡山县;北岳恒山,祭于山西浑源县。中镇霍山,祭于山西霍州;东镇沂山,祭于山东沂州府;西镇吴山,祭于陕西陇州;南镇会稽山,祭于浙江绍兴府;北镇击巫闾山,祭于奉天广宁县。东海祭于山东莱州府;西海祭于山西永济县;南海祭于广东番禺县;北海祭于山海关。江渎祭于四川成都府;淮渎祭于河南唐县;河渎祭于山西永济县;济渎祭于河南济源县。长白山神,祭于吉林城西南温德亨山;松花江神,祭于吉林。通礼,凡祭皆因庙行礼,惟西海、北海、河渎、长白山望祭。

名山、大川神祠

会典:直省所在山川有赐封号建立专祠者,守土官以时致祭。每岁春秋,祭北极佑圣真君于湖南永兴县之鸡公山;祭东西二淀河神、大沽海口神于直隶天津县;祭安流广惠永定河神于直隶宛平县之庞村及芦沟桥石景山;祭安流衍泽永定河神于宛平县之南下泛大顶场(庙名惠济);祭长流永济滹沱河神于直隶正定、平山二县;祭大通口神于江苏安东县;祭涵元汇和洞庭湖神于湖南巴陵、武陵二县;祭鄱阳湖神于江西鄱阳县;祭利运福漕漳河神于山东临清州;祭利运惠济漳河神于山东馆陶县;祭卫源神于河南辉县之百泉;祭介休水神于山西介休县;祭昭惠裕阜河东盐池神于山西解州;祭昭德沛泽泉源神于广西郁林州;祭兴安大岭神于木兰围场;祭博尔图颠神于喀喇沙尔;祭格登山神、额林哈毕尔罕山神、阿布拉勒山神、阿勒坦额墨勒都图山神、塔勒奇山神于伊犁;祭楚呼楚山神、巴克图山神、巴尔鲁克山神于塔尔巴哈台;祭木素里达巴汗神于阿克苏;祭昭灵普润太白山神于陕西郿县;祭索乌山神、甲索山神、墨尔多山神于四川懋功厅;祭灵区安澜恒宏佑仁广济至德金山神于江苏丹徒县;祭昭宁助顺丹达山神于西藏;祭宁民显佑终南山神于陕西西安府;祭湘江神于湖南长沙府;祭洪泽湖神于江苏之高堰;祭海神于江苏宝山县;祭汉江神于陕西汉中府;祭巫平潮利涉浙海神于浙江杭州府;祭宁民显佑浙海神、江海潮神于浙江海宁县;祭佑民溥惠靖海神于广东番禺县之虎门山;祭伊犁河神、空郭罗鄂博神、阿里玛图神、哈什河神、空吉斯河神、萨曼河神、策集河神、奎屯河神、赛星木诺尔神、察罕乌苏神、和尔霍斯河神于伊梨;祭额密尔河神、裕勒雅尔河神、阿拉克图古勒诺尔神、额彬格逊诺尔神于塔尔巴哈台;祭金山大河神于四川懋功厅;祭太子河神于盛京辽阳州;祭崇源协应巨流河神(庙名演庆)、灵源涵润浑河神(庙名顺应)于盛京承德县;祭江神于湖北武昌、荆州二府及江苏、安徽之江防厅属;祭淮神于河南桐柏县及江苏里河厅、山盱厅各属;祭黄河神于河南祥符、荣泽、中牟、兰阳、睢州、武陟各州、县及江苏山安厅属(在中牟者曰佑灵观;在兰阳者曰惠安观;在睢州者曰庆顺祠;左武陟者曰嘉庆观);祭湖神于江苏里河、扬河二厅属;祭白河神于顺天密云县;祭溥福广济庐岳神于山西南康府;祭睿特汗山神于库伦。每岁春日,祭博克达山神于乌鲁木齐;五月八日朔日祭汗山神于库伦;九月九日,祭安流襄绩海阳山神于广西兴安县;青海大臣巡视西宁口外时,祭灵显青海神、河源神、星宿海神于其部。通礼祭日,有司具祝文,饬庙户洁扫祠宇,拂拭神案,偕执事人具器陈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炉镫具陈祝文于安左,陈帛一、香盘一、壶一、爵三于案右。主祭官朝服诣祠,引赞礼生二人引入拜位前立,乃迎神。司香自右奉香盘进,主祭官三上香讫,引赞赞跪,叩,兴;主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司帛自右跪授帛,主祭官授帛,拱举授司帛,兴,献于案。司爵酌酒,实爵自右跪授爵,主祭官投爵,拱举授司爵,兴,献于正中,退。司爵祝跪读祝,引赞赞跪,主祭官跪读祝毕,主祭官行三叩礼,兴。司爵酌酒献于左,又酌酒献于右,退,乃彻馔送神。引赞赞跪,叩,兴;主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执事者以祝帛送燎,礼毕。各祠仪同。

龙神祠

会典:东海显仁龙神、南海昭明龙神、西海正恒龙神、北海崇礼龙神,皆于雍正二年敕封。其在各省、各城者,守土官于岁春秋祭。

火神庙

通礼:岁六月下旬三日,遣官一人将事。

城隍庙

通礼:祭都城隍之礼。岁秋诹吉,遣官致祭。

厉祭

通礼:直省府、州、县,岁三月寒食节,七月望日,十月朔日,祭厉坛于城北郊。

先师庙

通礼:岁以春秋仲月上丁,遣官释奠于先师,承祭分献等官均致斋二日。豫期视牲,所收豫设香案于庭中;南向一,东西向各一。遣官补服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前引,诣香案前北面,所牧立案右,牧人牵牛羊过案,前导以旗仗,所牧跪告牲,次东向视鹿,西向视冢,所牧跪告,如前仪。

直省释奠仪。通礼:直省府、州、县庙祀先师孔子,皆以岁春秋仲月上丁行释奠礼。省会正献以总督若巡抚一人主之,两序以道员各一人;两庑以知府同知各一人,视割牲,省齍盛;以道员各一人纠仪,以教授、训导各一人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司馔、引赞、通赞齍引班以学弟子员娴礼仪者执事。在城文武官、县丞、千总以上咸与祭。直省文庙附祀各祠。会典:直省府、州、县先师庙左右建忠义孝弟祠,祀本地忠臣义士、孝子、悌弟、顺孙;建节孝祠,祀节孝妇女;建名宦祠,祠仕以其土有功德者;建乡贤祠,祀本地德行着闻之绅士,岁以春秋致祭。

关帝庙:京师祭仪、直省祭仪

京师祭仪。通礼:致祭关帝之礼,岁以春秋仲月,诹吉遣官一人将事。

直省祭仪。通礼:直省府、州、县关帝庙,岁均以春秋仲月及五月旬有三日致祭。

文昌庙

京师祭仪。通礼:致祭文昌之礼,岁以二月三日暨秋仲月,课吉遣官一人将事。是日昧爽,庙祝洁扫殿宇内外,太常寺官具祝版,备器陈设洗办位,和声署设乐,均与关帝庙同。

御灾捍患诸神祠

通礼:致祭直省所在专祠之礼,直省祭御灾捍患诸神于民有功德者,加封号立专祠。

祭护国庇尼、妙灵招应、宏仁普济、福佐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宋林氏女于福建福州府莆田县湄州及江苏清口惠济祠并滨海各县(神始封灵惠夫人,历元明累封天妃。国朝康熙十九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二十三年,加封天后。乾隆二年,加封福佑群生。二十二年,加封诚感咸孚。五十三年,加封显神赞顺。嘉庆五年,加封垂慈笃佑。六年,追封神父为积庆公,母为积庆夫人;祭于莆田清口天后庙后殿)。

谨案:御灾捍患诸神祠,载在祀典,所以顺民情之趋向,为敷政之一端,非以神道设教,而惑于巫觋禳祈之说也。乃自秦人求仙,粤人尚鬼,其流弊遂至于丛祠、古树、野石、残碑,不在祀典之列者,无不老少奔驰,男女混杂,彼僧尼庙祝遂得造作浮词,谓偶尔之吉凶为神灵之祸福,藉以诳骗香赀,实为人心风俗之害。如浙江之五通五显青蛙神;闽中、两粤之齐天大圣、金花夫人、三界神;湖南之黑神魈神等祠,概宜禁绝。惟文武生之祀文昌关帝;农工商贾之祀先农先蚕天后、真武火神城隍及御灾捍患各神,均为例所不禁;诚能明于彰瘅,凛以鉴临,知福非谄可邀,则庆以善而积,庶不为乡巫野史所惑,而永荷神庥于无斁也。

名臣忠节诸祠

通礼:凡名臣忠节诸臣,于直省建立专祠者,岁以春秋诹吉致祭。

贤良祠

会通:各省建立贤良祠于省城,祀守土大吏有功德于民者,岁以春秋致祭。

昭忠祠

通礼:直省府城岁春秋仲月,守土官祭本籍阵亡文、武官及兵丁乡勇于昭忠祠;文三品、武二品以上,于京师昭忠祠祔祀外,其本籍仍一体入祠致祭。

(三)坛庙祠

一、祀典内者

台湾府志典礼祀祠

台湾府

社稷坛在永康里;风、雷、云、雨、山川坛在永康里;先农坛在长兴里,雍正五年建,前有藉田四亩九分;县厉坛在郡城小北门外。以上各祭仪详在前,惟祭厉坛仪注见后,台湾县附郭不别为坛。

文庙在郡城宁南坊,规制详学校。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在学宫庙门左,内祀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福建总督范承谟、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福建总督姚启圣、太子太少保靖海将军靖海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江西观察使前台湾府知府蒋毓英、广东分巡高廉罗道前台湾府知府靳治扬、福建巡抚赠礼部尚书前分巡台厦道台湾县知县陈璸、台湾府海防同知洪一栋、福建水师提督施世标、南澳镇总兵官蓝廷珍、分巡台厦道陈大辇;共十人。乡贤祠在学宫门外右侧,内祀阙。朱文公祠在乡学左侧,康熙五十一年台厦道陈璸建,春秋有司致祭。施将军祠讳琅在宁南坊,郡人以其入台不僇一人,且奏请留台勿弃,民免迁徙,建祠以报功德;康熙五十九年地震,圯未建。吴将军祠讳英在东安坊,平台有功德于民,建祠以报,中有楼曰仰止。蒋公祠讳毓英,在镇北坊真武庙后;高废祠讳拱干,在镇北坊关帝庙左,乾隆三十年护道蒋允焄,移祀巡道署后关帝庙旁。靳公祠讳治扬,在东安坊。卫公祠讳台揆,在东安坊府城隍庙左。吴公祠讳昌祚,在西定坊关帝庙右。五忠祠;水师副将许云,游击游崇功,千总林文煌、赵奇奉,总把总李茂吉,在安平镇水师协署之左,雍正五年副将陈伦烱建造。游将军祠讳崇功,在小北门外厉坛后,乾隆十年知县鲁鼎梅修。城隍庙在郡署之右,乾隆二十年知府觉罗四民重修。关帝庙一在镇北坊,伪时建,康熙二十九年台厦道王效宗修;后殿为三代祠,五十五年台厦道陈璸重修,五十六年里人就原址重建,乾隆三年台湾道尹士俍重修,明宁靖王书扁额曰:「古今一人」,雍正五年奉旨春秋祀以茄太牢,仍追封,三代祠在后殿,雍正三年台湾道吴昌祚拨凤山县大港社田租粟六十石,以供香灯,乾隆十七年台湾道金溶重建,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改庙左高公祠,为官厅一座。又一在西定坊,一在土击埕,今圮;一在安平镇,一在道署内,一在许厝甲,一在保舍甲,一在长兴里,一在新丰里,一在保大东里。天后庙在西定坊,即宁靖王故居,康熙二十三靖海将军施琅改善为庙,雍正四年御赐扁曰:「神昭海表」,乾隆二年敕封护国庇尼、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庙,有香灯园二十一甲,在安定里,年得租粟一百二十五石,诸邑令季麒光置,交庙僧掌收,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庙前另置官厅一座:一在水港尾,一在西郊外海边砻米街,一在船厂,一在砖仔桥,一在鹿耳门,一在安平镇渡口。龙王庙在宁南坊,康熙五十五年台厦道梁文科建,乾隆四年知府刘良璧修,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庙左另建官厅一座。田祖庙一在镇北坊,康熙五十五年台厦道梁文科建,有记;一在广储西里;一在保大东里。仓神庙在镇北坊赤嵌楼后,雍正十年知县林兴泗建,乾隆十年五知县鲁鼎梅修。文昌阁在朱文公祠后,台厦道陈璸建,高出祠宇,■〈宀公心,上中下〉檽四辟,乾隆五年提学杨二酉再塑像于小南门楼。

魁星堂在道署左侧,台厦道吴昌祚建,乾隆五年提学杨二酉再塑像于大南门楼。风神庙在西关外接官亭后,乾隆四年巡道鄂首倡建,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火神庙在小南门外法华寺内,康熙四十七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建,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建,碑记载艺文。

台湾县

文庙在东安坊,碑记载艺文。祟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在学官。乡贤祠在学宫。城隍庙在镇北坊,知县张宏建,乾隆十六年知县鲁鼎梅重修。又安平镇城隍庙,乾隆十四年水师副总兵官沈廷耀建。忠义孝悌祠在学宫内左侧,雍正元年奉旨建祠,总兵官欧阳凯、副将许云、游击孙文元、游崇功、守备胡忠义、千总蒋子龙、林文煌、赵奇奉、把总林彦、李茂吉、石琳、千总林文煌之弟林文申,俱康熙六十年台湾殉难,有司春秋致祭。烈女节妇祠在镇北坊,雍正元年奉旨建,乾隆十六年邑廪生侯世辉重修,祀烈女纪氏俭娘、节妇余氏预娘、节妇袁氏、孝行张代、节妇赵氏、节妇郭氏、孝行林氏、节妇陈氏、烈女林器娘,俱奉旨旌表,有司春秋致祭。

又贞烈坊二座:一在禾寮港街,伪时为谢灿妻郑宜娘建;一在十二街,康熙六十年为陈越琪妻黄器娘建。

凤山县

社稷坛在兴隆庄县治北门。风、雷、云、雨、山川坛在县治北门。先农坛在县治东门外。邑厉坛在兴隆庄,列祀典;又一在淡水港东,伪时安置罪人所,鬼频为厉,康熙五十八年知县李丕煜令淡水司巡检王国兴建祠祀,以后不复为厉,岁时俱乡人祀。文庙在兴隆庄北门外。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康熙四十三年知县宋永清建。名宦祠在学宫。乡贤祠未建。城隍庙在县治北关外,关帝庙在县治东门内,雍正五年知县萧震建,乾隆二十八年知县王瑛鲁重建;一在半屏山大湾,一在大竹桥。天后庙一在县治北门内龟山之顶,一在兴隆庄左营,康熙二十二年奉旨建,乾隆二十七年知县王瑛鲁重建。八蜡祠在兴隆庄龟山之阴,康熙四十五年遇蝗灾,知县宋永清忧之,建祠祷祀。忠义孝悌祠在学宫左,雍正元年奉旨建祀,守备马定国、千总陈元、把总林富、领奇旗王奇生,俱康熙六十年殉难,有司春秋致祭。烈女节妇祠在县治北门,祀阮氏荫娘、郑氏月娘、黄氏弃娘,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宋永清建坊,雍正元年奉旨建祠,春秋致祭。

诸罗县

社稷坛在县治东南隅。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东南隅。先农坛在县治东南隅。邑厉坛在县治北隅。

文庙在县治西隅,有碑记载艺文志。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乡贤祠俱未建。

城隍庙在县署左。关帝庙在县署东北隅,后殿为三代祠,康熙五十二年参将蒋国祯建,五十四年参将阮蔡文、守备游崇功成之;一在善化里目加溜湾。天后庙在县署左,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募众建;一在县治西门,乾隆三十五年泉州民募建;又一在外九庄笨港街,三十九年居民同建;一在盐水港,五十五年居民同建;一在兰井南势,乾隆二十七年和县民建。忠义孝悌祠在学宫内,雍正元年奉旨建,祠祀参将罗万仓、革职把总江光达,俱康熙六十年台变殉难,有司春秋致祭。烈女节妇祠在学舍旁,祀罗万仓妾蒋氏,系台湾殉难奉旨建,有司致祭。

彰化县

社稷坛在县治东郊。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东郊。先农坛在县治东郊。邑厉坛在县治北门外。

文庙在县治东北隅。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乡贤祠并未建。城隍庙在县治东门内,雍正十二年知县秦士望建,乾隆三十二年知县朱山重修。关帝庙在县治南门内,后殿为三代祠,雍正十二年知县秦士望建,乾隆二十四年知县张世珍重修。天后庙在北门内,乾隆三年北路营副将靳光翰建,二十六年副将张世英重修;又一在县城东,乾隆十三年知县陆广霖倡建。岳帝庙,俗讹玉帝庙,在县治东。

淡水厅

城隍庙在竹堑城厅署内。关帝庙在竹堑城东门内。天后庙在竹堑城北门外,乾隆七年同知庄正、守备陈士挺建;一在淡水关渡门,康熙五十六年诸罗知县周锺瑄建;一在淡水新庄街,雍正九年建;一在淡水艋钾渡头,乾隆十一年建。

澎湖厅

天宫庙在妈祖澚,康熙二十二年水师提督施琅克澎湖入庙,见神像面有汗,衣袍俱湿,知为神助事,特遣礼部郎中雅虎致祭,祭文镌额悬于堂,各澚皆有庙。将军庙在将军澚,神无考。关帝庙在妈宫西侧。

二祠典外者

台湾府志寺庙

台湾县

海会寺即郑氏北园也,康熙二十九年,台厦道王效宗、总镇王化行改建为寺;佛像庄严,寺宇宽敞,亦名开元寺,乾隆十五年台厦道书成修;寺田在寺后洲仔庄五十甲,又寺前因六甲零,又檨园壹所,为本寺香火。竹溪寺距邑治二里许,径曲林幽,清溪环拱,竹木花果,颇称胜概,额其山门曰:「小西天寺」;寺田在光山庄一十二甲,年收租粟为香火。黄孽寺在北门外,康熙二十七年左营守备孟大志建,三十一年火,三十二年僧募众重建,四围竹木花果甚多。法华寺即李茂春梦蝶处,后僧人鸠众改建法华寺,康熙四十七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建前殿一座,祀火神,置钟鼓二楼,前后旷地遍莳花果,起茅亭于鼓楼之后,额曰:「息机」,退食之暇时憩息焉!乾隆二十九年知府蒋允焄重建,殿宇巍峨,林木幽邃,备极胜概;寺田在寺后荒埔一所,约二甲余,台湾府蒋毓英给为香火;又有园在港西里大湖庄一所,凤山县宋永清置为香火。弥陀寺在东门内永康里,年久倾圯,康熙五十八年僧一峰至自武彝,募化重兴;寺田在凤山县嘉祥里阿嗹尾,年收粟二十二石;又寺后园一址,黄士甫、曾亨观置为本寺香火。广慈庵在东安坊,康熙三十一年建,环植修竹,前对小峰,亦幽静处也;寺田在诸罗县犁头标大道公营,年收租粟六十五石,诸罗知县张■〈王尹〉给为香火。东岳庙在东安坊。元帝庙,即真武庙,在东安坊,康熙二十四年知县蒋毓英修,高耸甲于他庙;一在镇北坊,总镇张玉鳞渡台遭风,梦神披发跣足,自樯而降,风恬抵岸,因重新之,后为知府蒋毓英祠;又一在洲仔尾网寮;一在下洲仔甲;一在广储东里;一在归仁南里;一在仁德里崁头;一在崇德里;一在仁和里下湾;一在大目降庄。吴真人庙在西定坊新街,乾隆五年里人重修,曰开仙官;又一在北线线尾;一在镇北坊水仔尾;一在观音亭侧;一在石头坑;一在武定里;所在广储东里;一在归仁北里旧社口。其在文贤里一图者三,二图者一;在安平镇者三。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典国四年,医药如神,景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于庙额为请,敕为慈济;庆元间敕为忠显;开禧二年封英惠侯,台多漳泉人,以其神医,建庙独盛。药王庙在西定坊。圣公庙在中楼仔街,康熙三十年台厦道高拱干建,漳泉州人多祀其神,以其熟识港道。开山王庙在东安坊。马王庙在东安坊。五帝庙在宁南坊。临水夫人庙在宁南坊。三山国王庙在北门内镇北坊水仔尾,雍正七年知县杨允玺、左营游击林梦熊率粤民同建。精忠庙在东安坊镇标右营内,祀宋岳鄂王。水仙宫在西定港口,开辟后商民同建。庄丽异常;一在安平镇渡口。观音宫有七,在镇北坊者曰观音亭;在南宁坊者曰准提室;在东安幼者曰清水寺。一在东门外,一在广储东里,一在广储西里,康熙四十四年同知洪一栋建;一在大目降庄;观音亭在罗汉内门。敬圣楼在南门外,雍正四年拔贡施世榜建,祀梓潼神,即文昌君。超峰石观亭在冈山,僧绍光建。

凤山县

元兴寺在县城南鼓山麓。泗洲寺在县城西,寺前有潭一口,为放生池。宁靖王庙在邑治长治里竹沪社,仙堂在长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环植竹木花果,颇有胜致。元帝庙一在兴隆庄;一在大竹桥;一在鰎港,俱乡人鸠众建。元师庙在观音山,祀唐张睢阳。观音宫一在县治龟山下;一在凤山下庄;一在淡水新园;一在万丹港街。慈济宫即吴真人庙,一在县署前;一在凤山上庄;一在硫磺水庄;一在半屏山后;一在维新竹仔港;一在观音山大社。

诸罗县

诸福寺在县治西门外,康熙四十六年建。南浦寺在县治南门外先农坛左,雍正五年建,乾隆十一年知县周芬斗修,并名额,今名绿野青畴;烟光在目,附郭一佳胜也。弥陀寺在县城南三里大陂上,乾隆二十三年建。水仙宫在笨港南港街,乾隆四年建。龙湖岩在开化里赤山庄,伪官陈永华建,闽人改寺为岩;环邃幽邃,前有泽名龙湖,中植荷花,左右列树桃、李、青梅、苍桧,远山浮空,宛入画图。大山岩创建不知何年?岩极峻耸,顶圆平广可数亩,僧舍在焉!寒花古木,遍列阶前;烟景溪山,俱来目下。元帝庙在大奎璧庄,康熙二十二年居民同建,四十九年重建。保生大帝庙即吴真人庙,在县治西门外,康熙四十年建。忠烈庙在县治西门内玉峰书院左,祀参将罗万仓同妾蒋氏,乾隆二十五年知县李倓重建,二十七年知县卫克堉颜曰忠烈。三山国王庙在县治西门外,乾隆十七年粤民同建。圣王庙在县治西门内,祀开彰陈圣王,乾隆二十六年漳民合建。元帅庙在县署左,祀唐张睢阳,康熙二十八年居民建,四十八年参将张国、守备董元■〈马〈雍上又下〉〉重修。观音宫一在咸冰港;一在开化里。地藏庵在县治北门外无祀坛左,康熙五十六年北路营守备游祟功建,乾隆二十五年知县李倓修,内地客民棺櫘在此寄顿。

彰化县

观音亭在县署右,雍正二年知县谈经正建,乾隆十八年里民捐赀重建。定公庵在县城西北,乾隆二十六年里民鸠赀合建。圣王庙在县城西,乾隆二十六年里民鸠赀合建。碧山岩在县治东南半线保,距城二十里,乾隆十九年住僧募建;岩有树木,山水萦环映带,颇饶游观,案闽省漳泉南人谓寺曰岩。虎山岩在县治南燕雾保,乾隆十二年里民赖光高募建,岩左右依山环抱,茂林修竹,翠■〈火献〉丹岸,游览之胜与碧山岩同。三山国王庙在县治南员林仔街,雍正十三年粤民建。

淡水厅

元坛庙在南嵌社。观音寺在八芝兰保剑潭。大士观在新直山西云岩,乾隆十七年置。

澎湖厅

将军庙在将军澚,神无考。大王庙有三:一在八罩屿;一在龙门港;一在通梁澚。吴真人庙在奎在屿。水仙宫在妈祖宫前,右营游击薛奎建。观音宫在妈祖宫西侧,康熙三十五年游击薛奎建,庙前有井二,甘美为澎湖泉第一。

附考

水仙宫祀五像,莫详姓氏,或曰大禹、伍员、屈平,二人为项羽、鲁班,有易鲁班为碁者,更属不经,或曰王勃、李白。按禹平水土功在寓世;伍相浮鸱夷;屈子投汨罗;王勃省亲交趾溺于南海;李白秕视尘俗,沉于釆石,没而为神,理为近之。凡洋中欻遭风浪,危急不可保,惟划水仙一事庶能望救,其法在船人披发蹲舷,空手作拨棹势,假口为钲鼓声,如五月竞渡状,即樯倾拖折亦可破浪穿飞,风疾飞抵岸,则其灵应如响,亦甚殊绝。

开仙宫祀吴真君,所在皆有之;或称开山宫,或称大道公庙,或称保生大帝庙,或称慈济宫,或称真君庙,皆斯神也。真君母梦吞白龟,生于太平兴国四年,长而学道,治疾有奇效。景佑二年卒,里人不像为祠,水旱祈祷辄应。

(四)户部则例:田赋、寺院、庄田

一般寺庙田产

各省丛林古剎旧经报官入册斋田,不许私相售卖;违者治罪。凡有续置,亦令报明地方官申报上司,载入清查册。其庵观、茶亭、社庙、净室等处产业,令该住持开具数目,赴州县呈明立案。

喇嘛寺庙田产

盛京实胜寺等七庙,庄地、园地共贰万陆千伍百参拾余亩,每亩征银捌分,作为各庙喇嘛每岁应支口粮之用。各界官经征完缺考成,并遇灾蠲缓,均照奉天加征余地例一律办理。

喇嘛私有田产

盛京实胜寺等七庙,喇嘛自置私产并香火地壹万参千捌百贰拾亩,令该喇嘛自行招佃取租;倘有苛求夺田等事,随时惩辫。

檀越名义革除及庙田私卖之禁止

部咨檀越名色一概革除;其士民施舍之田产、修建之寺庙,但除僧尼道士经管,禁自售卖(乾隆三十一年例)。

寺庙田产充公

寺田例禁盗卖,有寺无僧,其田应归官充公。

寺田之赋课

寺田四六之法,以四分照民田科则,名曰焚修;以六分照民田轮科外,加征充饷,名曰寺租(崇安县案)。

寺庙地基、祭田赋课之蠲免

各省社稷山川学校,先圣先贤庙基祭田并一切祠墓、庙坛、寺观等地概不科赋,各省士民有捐置义冢庙宇田地,其原额赋粮并准核实题豁。

(五)亵渎神明之罚则

凡私家告天拜斗,焚烧夜香,燃照天灯,七灯拜斗,亵渎神明者,杖八十;妇女有犯,罪坐家长;若僧道修斋设醮,而拜奏青祠表文及祈禳火灾者,同罪还俗(重在拜奏;若止修斋祈禳,而不拜奏青祠表文者,不禁)。若有官及军民之家,纵容妻女于寺观神庙烧香者,答四十,罪坐夫男;无夫男者,罪坐本妇;其寺观、神庙住持及守门之人不为禁止者,与同罪。

告天拜斗焚香点灯,皆敬礼天神之事,祀典各有其分,私家所得祭者,祖先之外,惟里社五祀,若上及天神则僭越矣!僭越则亵渎矣!故杖八十;妇女无知,事由家长,故独坐之。青词表文所以告天也,若僧道在人家修斋设醮,而行告天之礼,拜奏青词表文及用以祈禳火灾者,亦因僭越而致亵渎也,故与告天等项同罪,勒令还俗。妇女无故不出外,所以别嫌也,若于寺观神庙烧香,不独亵渎神明,亦且伤败风化。故纵容之夫男笞四十;无夫男,即坐本妇;其住持僧道及守门人听妇女出入,不为禁止者,亦笞四十(律批注)。

辑注云:亵渎之罪实即僭越之罪也;不能备其物则亵,不当行其礼则渎。

辑注:七灯疏义谓北斗七星之灯,即所以拜斗者也,指南谓是布尔日月五星之象者。

辑注:青词用青纸书黄字,表文则用黄纸,皆以达于上帝之神者。

辑注:私家则在寺观,非所禁矣。盖二氏之教,各有其礼,不复以正道责之,特在私家,则不许耳!

据会曰:天灯是星辰天象之灯,非悬以取照之天灯也。

嘉庆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奉旨:此案庆杰被参六款,俱经讯问明确,内因庆杰因伊子物故,手写字帖,索取所属官员公分银二百五十两,贪鄙不职,情节较重,其纵令伊妻私进官庙一节,讯明于御座房,俱未敢擅入,尚在轻罪不议外,庆杰等议照原拟罪名,将庆杰往乌鲁木齐效力赎罪,念伊系宗室人员,改发吉林交秀林严行管束,即由热河照例押令前往。到热河各处官庙向来定有例禁,嗣后着照定制出示晓谕,严禁妇女入庙烧香,即蒙古妇女遵信佛教者,亦祗许于庙外顶礼,交付都统福长安及总督,移誊额专司查察;如有违禁者,指名参处,余俱着照所议行,钦此。

第二僧道、术士、师巫及邪教倡导者之取缔

(一)阴阳术士妖言之禁止

凡阴阳术士,不许于大小文武官员之家妄言国家祸福;违者杖一百,其依经推算星命卜课不在禁限。

妄言祸福,谓惑世诬民干涉国家之事者,术士妄作祸福之言,凡人即起趋避之念。古来朝绅为术士所累害者多矣,故禁绝之;违者,术士杖一百,其依经星卜,虽预言休咎,无关国家,不在妄言祸福之限(律批注)。

条例

习天文之人,若妄言祸福,煽惑人民者,照律治罪(嘉庆六年禁止)。

(二)师巫邪术之禁止

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师婆及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道异端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为首者绞监候;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若军民装扮神像,鸣锣击鼓,迎神赛会者,杖一百,罪坐为首之人;里长知而不首者,各笞四十,其民间春秋义社以行祈报者不在此限。

(批注)师巫以书符咒水,扶鸾祷圣等邪术,假降邪神以惑愚民。端公太保,男巫之俗号;师婆,女巫之俗号;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皆邪教之名,会其总称也,其类不一,故以等会字括之。圣人之道最正,此与圣道相左,而别为一端者也。以上均属左道,或有不尽于此者,故以一应字该之。隐藏图像,则非民间共事之神佛;烧香集众,夜集晓散,则其谋为不轨之实迹。阳以修为善事,阴以煽惑人民,往往藏奸,因而作乱。故严其法以禁之,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民间社会虽所不禁,若装扮神像,鸣锣击鼓,是亦惑众之端也;止将为首之人杖一百者,此等事必由倡始之人以导之,故不加于众也。里长有稽查之责,知师巫惑众,军民赛会之事,而不举者,笞四十。不言不知者,其事非一人一家所为,无不知之理也。若民间所建义社,而乡人春秋迎赛以祈年报者,设虽用锣鼓聚集人众,不在此应禁之限。

(辑注)本律止重在煽惑人民。盖以邪乱正,愚民易为摇动,恐致蔓延生乱,故立此重典,所以防微杜渐也。然师巫之类,无知之徒,妄立名目,止图诓骗人财者,所在有之,防禁当严;若非有左道煽惑人民,与律意未符者,当别论之。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奉上谕:「郝硕奏,安仁县民范兴兆吃斋念诵,劝世忏经,并传授方胜荣等行诵,现在搜查经卷,覆究首伙从复位拟等语,并将忏二本,佛经一纸一并呈进,详加批阅。其大釆大戒等,祗系将佛字调成词句,随意填奏,劝人信受奉行,愚民易于煽惑,不过籍得钱财,并无违悖字句,与从前各省所办邪教,显然悖逆,传授多人者不同。该抚既经查出,应将经忏等件烧毁,无令仍前吃斋念佛,使其改悔,不必过事追求,致滋烦扰。各省地方遇有此等案件,如果实系邪教传斋徒众及有违碍字句者,自应严行查办,绝根株;若止系愚民吃斋求福,诵习经卷,与邪教一律办理,则又失之太过。所有案内人证即着概予省释,经卷等全行销毁,将此谕令郝硕并各督抚知之,钦此」。

福建拏获会匪熊毛案内,听从立会未成之伍陈保、张泽育寄存逸犯符内,有远悖字样,该犯等均目不识一丁,不知是何字句,若照历办会匪收存违悖符簿之犯,概拟绞,与知情收藏者无所区别,应于谋叛知情隐匿绞罪上,量减一等杖流。余光华、巫魁进听从入会未成,亦不知伍陈保等藏有违悖符簿,应于左道异端煽惑人民为从军罪上,量减一等满徒。讯系良民自行吃斋祈福求嗣,并无入会情事,免议。嘉庆二十年杭州府奉文。

各处官吏、军民、僧道人等妄称谙晓扶鸾祷圣,书符咒水;或烧香集徒,夜聚晓散,并捏造经咒邪术,传徒敛钱,一切左道异端煽惑人民,为从者改发回城,给大小伯克及力能管束之回子为奴。其称为善友求讨布施,至十人以上者;或称烧炼丹药,出入内外官家;或擅入皇城,夤缘作弊,希求进用者;并军民人等、寺观住持不问来历,窝藏接引,容留披剃冠簪,至十人以上者,俱发近边充军。若不及十人容留潜住,荐举引用;及邻甲知情不举;并皇城各门守卫官军不行关防搜拏者,各照违制律治罪;如事关重大,临时酌量办理。至守业良民讽念佛经,茹素邀福,并无学习邪教,捏造经咒传徒,敛钱惑众者,不得滥用此例(嘉庆六年修并,道光元年修改)。

邪教惑众照律治罪外,如该地方官不行严禁;在京五城御史、在外督抚徇庇不行纠参,一并交与该部议处。旁人出首者,于各犯名下,并追银二十两充赏。如系应捕之人拏获者,追银十两充赏。

凡有奸匪之徒将各种避刑邪术,私相传习者,为首教授之人拟绞监候;为从学习之人杖一百,流三千里。若事犯到官,本犯以邪术架刑者,照规避本罪律,递加二等,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其犯该绞斩者,仍照本罪科断。至事犯到官,本犯雇人作法架刑者,亦照以邪术架例治罪,并究出代为架刑之人,照诈诱人犯法,与犯人同罪。律至死减一等,得赃照枉法从重论,保甲邻里知而容隐不首者,照知而不首本律笞四十;地方官不行查拏者照例议处。

私刻地亩经及占验推测妄诞属经之书售卖图利,及将旧有书板藏匿,不行销毁者,俱照违制律罪。

各省遇有兴立邪教,哄诱愚民事件,该州、县立赴搜讯,据实通禀,听院司案核情罪轻重,分别办理;倘有讳匿,辄自完结,别经发觉,除有化大为小,曲法轻纵别情,严参惩治外,即禁止枷责,案无出入,亦照讳窃例,从重加等议处。

凡传习白阳、白莲、八卦等邪教,习念荒诞不经咒语,拜师传徒惑众者,为首拟绞立决;为从年未逾六十而有传徒情事,俱改发回城给大小伯克及力能管束之回子为奴。如被诱学习,尚未传徒,而又年逾六十以上者,改发云贵、两广烟瘴地方充军。旗人销除旗挡,与民人一律办理。至红阳教及各项教会名目,并无传习咒语,但供奉飘高老祖及拜师授徒者,发往乌鲁木齐,分别旗民当差为奴。其虽未传徒,或曾供奉飘高老祖及收藏经卷者,俱发边远充军。坐功运气者杖八十,如有具结改悔赴官投首者,准其免罪,地方官开造名册,申送臬司衙门存案;倘再有传习邪教情事,即案例加一等治罪;若拏获到案始行改悔者,各照所犯之罪问拟,不准宽免。如讯明实止菇素烧香讽念佛经,止图邀福,并未拜师传徒,亦不知邪教名目者,免议(道光元年修改)。各项教案内应行发遣回城人犯,有情节较重者,发往配所永远枷号(道光元年续纂)。

凡奉天主教之人,其会同礼拜诵经等事,概听其便,皆免查禁,所有从前或刻或写,奉禁天主教各明文,概行删除(同治九年续纂)。

杨文相因见姜大爵符书治病效验,取书开看试验,见有刀割符术,因取刀书符,强令张瑾向己试割,致伤杨文相肚腹殒命。张瑾照戏杀律拟绞;姜大爵比照奸匪之徒,将各种避刑邪术私自传习为首教授之人绞例,减一等满流(乾隆十二年湖北案)。

窃按避刑邪术,或由气运,或由符录,治之之法须用小竹筱数根,去叶留枝,令数人分持,斋击其肩背腿足,必得实供,屡试屡验。盖符录气运刑不能伤者,以其心志专一耳,竹枝业杂,着肤不止一处,则神气散乱,其术不灵矣!竹筱轻软,不打虚怯,不致伤人,使其邪术无可施,是亦善处之法也。至有服药架刑者,俟其药力过后,再行刑讯耳。

张东山捏造符咒,诱人服壮,虽似异端邪术,但意止图骗财物,并未煽惑多人,应比照师巫邪术煽惑民人律,量减一等满流(乾隆十九年浙江案)。

孙彦生习有圆光符咒,遇人失物,挂一白纸,诵咒烧符,令童子向看,即见窃物人面目衣服,并无图像,亦未集众,比照左道异端煽惑民人为从律,满流(乾隆十二年浙江案)。

匪僧吴时济倡立龙华会教,劝人修炼,功行圆满即可白日升天。有蒋法祖、秦顺龙被惑心迷,妄记成佛,请吴时济到家,叩问行止。吴时济以蒋法祖等七日不食,即可脱凡,应在水乡飞升。蒋法祖、秦顺龙信以为实,遂携子孙、弟侄、女媳共十三人赴大湖盎山绝食,先后饿死,用柴烧化,访闻审认不讳。将吴时济照杀一家三人以上凌迟处死例,量减为拟斩立决(乾隆十八年江苏案)。

嘉庆二十二年六月初七日奉上谕「嗣后查审邪教改悔之案,如系自行投首,呈缴经象,具结改悔者,俱准免罪释寗;如系访查拏获到案,始称改悔者,仍照所犯之罪分别问拟,不准宽免」。

不行查拏,降一级调用。

刑部议覆陕抚台咨称:「咸宁县访获盘屋县民人杨生春等圆光治病骗钱一案,缘杨生春从故民刘灿传授符咒,圆光治病,并无邪术经卷,亦无聚众烧香情事,将杨生春比照左道惑众之人为从例,发边远充军;李绪宗冀图分利,诱令杨生春前赴曲江池圆光治病,展转惑人,皆出自李宗绪勾引,与杨生春厥罪维均,应比照左道惑众为从例,亦发边远充军,均照名例改发黑龙江,给索伦达呼尔为奴。刘桂银荐引生意,听从同行,应于扬生春军罪上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被骗之常洋、洋子等均照违制律,各杖一百等语。查杨生春从已故之刘灿习为圆光治病,画符得钱,讯无邪术经卷烧香等事,自不得以左道惑众定议,设为首之刘灿未故,亦仅止满流。杨生春、李绪崇均应改照端公道士,作为异端法术,移人致死,照斗杀绞罪上量减一等拟流,为从再减一等拟一百,徒三年。代为引荐生意听从同行之刘桂银,应于杨生春等满徒上减一等杖九十,徒二年半。余如该抚所咨完结。再异端法术医人,并无致毙人命之案,例无专条,除纂入例册外,嗣后遇有异端法术医病,仅止得受谢资,并未致毙人命及无邪术经卷,聚众烧香情事,均照此办理」(嘉庆五年案)。

道光二十年二月二十三日奉旨:「嗣后传习天主教人犯,于赴官首明出教及被获到官情愿出教,俱着遵照嘉庆年间谕旨,将该犯等家内起出素所供奉之十字架,令其跨越,果系欣然试夸,方准免罪释放;如免罪之后,复犯习教,除该犯死罪外,余俱于应得本罪上加一等治罪;已至遇罪无可复加者,即在犯事地方用重枷枷号三个月,再行发遣。该部即纂入则例,永远遵行,钦此」。

道光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奉上谕:「前据耆等奏学习天主教为善之人,请免治罪;其设立供奉处所,会同礼拜,供十字架图像,诵经讲说,毋庸查禁,均已依议行矣!天主教既系劝人为善,与别项邪教迥不相同,业已淮免查禁,此次所请亦应一体准行,所有康熙年间各省旧建之天主堂,除改为庙宇民居者毋庸查办外,其原旧房屋,如勘明确实,准其给还该奉教之人。至各省地方官接奉谕旨后,如将实在习学天主教而并不为匪者滥行查拏,即予以应得处分。其有藉教为恶及招集远乡之人勾结煽诱;或别教匪徒,假托天主教之名,藉端滋事,一切作奸犯科应得罪名,俱照定例办理。仍照现定章程,外国人概不准赴内地传教,以示区别。将此谕令知之,钦此」。

(三)妖书妖言之禁止

刑律贼盗上:造妖书妖言

凡造谶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皆斩(监侯,被惑人不坐。不及众者,流三千里,合依量情分坐)。若他人造传私有妖书隐藏不送官者,杖一百,徒三年。

按此条在盗贼律内者,专为奸宄不逞之徒而设;至于礼律所载禁止师巫邪术条内,左道异端至于煽惑人民,为首者绞,为从者杖流,与此似同而实异。盖被托于神道佛事,意在诓骗愚民之财物,其始未必遂有盗贼之志也,故彼在礼律,此在盗律,其原不同,其罪差异也。又按私藏禁书条内言,凡私家收藏天象、器物、图谶应禁之书及历代帝王图像、金玉符玺等物者,杖一百。盖天象、器物等项谓之禁书,但谓私家不得收藏耳,非妖书之比也,故其罪轻;至于图谶,即此条谶纬,然彼是前代流传原有此书,此则奸人造作妄言,假托之以惑众,亦不同也。

条例:

一、凡妄布邪言,书写张贴,煽惑人心,为首者斩立决;为从者皆斩监侯。若造谶纬书妖言,传用惑人,不及众者改发回城,给大小伯克及力能管束之回子为奴。至狂妄之徒,因事造言,捏成歌曲,沿街唱和,及以鄙俚亵嫚之词刊刻传播者,内外各地方官实时察拏,审非妖言惑众者,坐以不应重罪(嘉庆六年修并,十九年道光年修改)

辑注:谶者符验也;纬者组织也,谓组织休咎之事,以为将来之符验也。以此刻成卷帙,撰作歌谣,谓之造;缮写其书,敬播其言,谓之传用。

辑注:惑众二字,承上造与传用,言造原有惑众之心,传用则有惑众之事;造者或自传用,而传用者不必自造,观及字可见,皆斩者同造之人,同传用之人俱不分首从也。或谓皆字指上下两项言,非也,皆者不分首从,名例昭然,若彼此同科此罪,则曰各,或曰并,义自不同。

辑注:造与传用必实有惑众之具方坐。

辑注:名例称众者,三人以上,谓同谋共犯也,与此众字迥则。注云不及众者,所谓惑者未多耳。

嘉庆十八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御史蔡烱奏请饬禁民间结会拜会,及坊肆售卖小说等书,并查核僧道一折,愚民烧香拜会,原祗惑于因果利益之说,然至聚集多人,鸣锣结会,即有莠民混迹其间,日久必滋生事端,着步军统领五城顺天府及各省督抚饬所属实力查禁,并勤加化导,俾小民晓善,即系为善获福之端,自不为邪说所愚。至稗官小说编造本自无稽,因其词多俚鄙,市井粗解识字之徒手挟一册,熏染既久,闘狼淫邪之说皆出于此,实为风俗人心之害,坊肆刊刻售卖,本干例禁,并着实力稽查销毁,勿得视为具文。即僧道亦齐民之一,由来已久,领牒剃度,本有定制,毋庸另议禁令,以省烦苛,钦此」。

(四)邪教倡导者之处罚

刑律贼盗上条例:

除实犯反逆及纠众戕官反狱,倡立邪教,传徒惑众滋事案内之亲属,仍照律缘坐外,其有人本愚妄,书词狂悖,或希图诓骗财物,兴立邪教尚未传徒惑众;及骗造邪说尚未煽惑人心,并奸徒怀挟私嫌,将谋逆重情捏造,匿名揭帖,冀图诬陷,比照反逆及谋叛定罪之案,正犯照律办理,其家属一概免其缘坐(嘉庆六年修并)。

(五)僧尼杀伤亲属之处罚

刑律殴期亲尊长律条例:

凡僧尼干犯在家祖父母父母,及杀伤本宗外姻有服尊长,各按服制定拟。若杀伤本宗外姻卑幼,无论闘殴谋杀,得以凡论。本宗外姻尊长卑幼杀伤出家之亲属,仍各依服制科断。

道士、女冠喇嘛有犯,一例办理(嘉庆六年修改)。

(六)搬造杂剧之处罚

刑律搬造杂剧

凡乐人搬造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及先圣、先贤、忠臣、烈士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历代帝后、圣贤、忠烈之神像,皆世所瞻仰而敬礼者,以之搬造杂剧戏文,则视亵渎神明者为尤甚。故乐人妆扮,官民容令者同杖一百。其神仙道扮,原属虚诞,而节义、孝顺之事足以兴起人为善之心,固所不禁。

(七)邪教之取缔

一件遵谕严查邪教事。乾隆三十四年□月,奉前巡抚部院吴宪谕:查地方设立邪教,其始也以吃斋念佛,因果轮回之说,诱惑愚夫愚妇,及至听从者众,党伙渐多,不法奸民即藉此为匪生衅,加以办理不善,酿成大狱,涓涓不息,流为江河,无知之民陷于罪戾,地方文武尽受处分,嗟何及矣!访得莆田地方向有无极教名色,系黄学钦为首,现有莆邑纪启泉之弟纪启文,于永福败露,已经委员赴莆邑查拏,彻底根究。但漳泉等处愚民从其教者甚多,谕到该府即密谕所属传谕乡保甲长、族正、遍晓乡民,凡有从其教者,均着自行出首,将所属斋单经典缴官,该州、县汇集销毁,本人即释放宁家,不可纤毫扰累;倘敢不行悛改,或通同隐匿,即将本人及族正,乡保甲长,两邻分别惩治,不可姑宽。沿海地方风俗虚嚣,该州、县身为民牧,纵容失察均干吏议,固不得因循玩纵,亦不可稍涉矜张,总期息事宁人,防微杜渐,以仰副圣天子绥靖海疆之至意。道府表率一路,幸各加意查察,毋忽等因,奉此,除转行属县遵照外,今本府访得各属倘有崇奉罗教、天主、白莲、无违、回回等教,合急示禁,为此示仰府属军民人等知悉,凡有俱从无极教、并罗教、天主、白莲、无违、回回等教者俱着即速自行出首,将所传经典作速缴官,以凭汇集销毁,本人亦免治罪;倘再不悛改,通同隐匿,察出照左道异端之术煽惑人民例,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如族邻保甲人等通同容隐,不行首报,察出一并严拏,分别案律治罪,断不姑宽,各宜凛遵,毋违等因。

(八)严禁闯神并装扮鬼脸奇形异状

一件饬禁事。接察司史牌,乾隆二十四年四月十八日奉巡抚部院吴宪牌,照得迎神赛会,往有明禁;凶徒滋事,更当严处。闽省崇奉各神中,有所谓舍人阙神者,崇司痘症,民间从祀已久,自应听其本厅奉祀,乃好事之徒,创为迎闯神名色。

每遇春初,即互相迎会,如在各衙门者,装扮闯神,顶带服色悉照本官品级;灯笼执事俱属本衙门官物。凡民间迎闯神,每境一起,夤夜鸣锣击鼓,并执火杷,自五、六十至百余人不等;复有恶棍于火把内私藏木棍,一遇别境闯神相值,争先夺路,即以火把为器械行凶斗狼,每滋事端。又如省城有东岳城隍等会,俱系日间出迎,春祈秋报,应从民使;但有装扮鬼脸奇形异状,持斧弄乂者,不下百十余人,并有身装临决重囚,于示众牌内开写代父、代母字样者,更属不经恶习,一体禁止,合行示禁,备牌行司,照依事理即便会同藩司,转行闽、候二县,并通饬各属一体出示晓谕,凡有民间及衙门从前所祀舍人神像,俱止许在本庙虔诚供奉,祈保孩童出痘平安,不许夤夜抬出迎赛;如敢违禁藉端,挨家勒索派累,执炮鸣锣击鼓凶斗者,立即查拏,分别枷号重责。至东岳城隍等会,应听届期白昼出迎,以遂春祈秋报之应,仍不许装扮鬼脸持斧弄乂,并不得扮作临决重囚,混写代父、代母字样牌示;倘有违犯,即将本人拏究重处。事关振俗维风,地方官务须加意严除,实力饬禁,毋忽等因。

(九)道士、女冠及僧尼犯罪之处罚

名例

诸称道士、女冠者,僧尼同。

疏议曰:依杂律云道士、女冠奸者,加凡人二等,但余条唯称道士、女冠者,即僧尼并同议。道士、女冠时犯奸,还俗后事发,亦依犯时加罪,仍同白丁配徒,不得以告牒当之。若于其师,与伯叔父母同。

疏议曰:师谓于观寺之内,亲承经教,合为师主者,若有所犯,同伯叔父母之罪。依斗讼律,詈伯叔父母者,徙一年,若詈师主,亦徒一年。余条犯师主,悉同伯叔父母。其于弟子,与兄弟之子同。

疏议曰:谓上文所解师主,于其弟子有犯,同俗人兄弟之子法。依斗讼律殴杀兄弟之子,徒三年。贼盗律云:有所规求而故杀期以下卑幼者绞。兄弟之子是期亲卑幼,若师主因嗔殴杀弟子,徒三年;如有规求故杀者,合当绞。观寺部曲奴婢,于三纲与主之期亲同。

疏议曰:观有上座观主监斋;寺有上座寺主都维,那是为三纲。其当观寺部曲奴婢,于三纲有犯,与俗人期亲部曲奴婢同。依斗讼律,主殴杀部曲,徒一年;又条,奴婢有犯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注云:期亲杀者与主同;下条,部曲准此;又条,部曲奴婢殴主之期亲者绞,詈者徒二年;若三纲殴杀观寺部曲合徒一年;奴婢有罪,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其部曲奴婢殴三纲者绞,詈者徒二年。余道士,与主之缌麻同(犯奸盗者同凡人)。

疏议曰:斗讼律,部曲奴婢殴主之缌麻亲,徒一年;伤重者,各加凡人一等。又条,殴缌麻部曲奴婢,折伤以上各减杀伤凡人部曲奴婢二等。又条,殴伤杀他人部曲,减凡人一等;即是观寺部曲殴当观寺余道士、女冠、僧尼等,各合徒一年;伤重各加凡人一等。若殴道士等折一齿,即徒二年;奴婢殴,又加一等,徒一年半,是名于余道士,与主之缌麻同。

注:犯奸盗者同凡人。

疏议曰:道士、女冠、僧尼犯奸盗,于法最重,故虽犯当观寺部曲奴婢奸盗,即同凡人,谓三纲以下犯奸盗得罪无别。其奴婢奸盗,一准凡人得罪,弟子若盗师物,及师主盗弟子物等,亦同凡盗之法。其有同财,弟子私取用者,即同同居卑幼私辄用财者,十匹笞十,十匹加一等,罪止杖一百;若不满十匹者,不坐。

户婚

诸私入道及度之者,杖一百(若由家长,家长当罪)。已除贯者,徒一年。本贯主司及观寺三纲知情者,与同罪。若犯法合出观寺经断不还俗者,从私度法,即监临之官私辄度人者,一人杖一百,二人加一等,罪止流三千里。

疏议曰:私入道谓为道士、女冠、僧尼等,非是官度,而私入道及度之者,各杖一百。注云:若由家长,家长当罪;既罪家长,即私入道者不坐。已除贯者徒一年,及度之者亦徒一年。本贯主司谓私入道人所属州县官司及所住观寺三纲知情者,各与入道人及家长同罪。若犯法还俗,合出观寺,官人断讫,牒观寺知仍不还俗者;从私度法,断后陈诉,须着俗衣,仍被法服者,从私度法,科杖一百,即监临之官不依官法辄度人者,一人杖一百,二人加一等,罪止流三千里。若州、县官司所度人免课役,多者当条虽有罪多,所为重者,自从重论,并依上条妾增减出入课役科之。其官司私度人被度者,知私度情而受度者,为从坐;若不知私度情,而受度人,无罪。

贼盗

诸盗毁天尊像佛像者,徒三年。即道士、女冠盗毁天尊像,僧尼盗毁佛像者,加役流;真人菩萨各减一等。盗而供养者杖一百(盗毁不相须)。

疏议曰:凡人或盗或毁天尊若佛像,各徒三年;道士、女冠盗毁天尊像,僧尼盗毁佛像者,各加役流。为其盗毁所事先圣形像,故加役流,不同俗人之法;真人菩萨各减一等。凡人盗毁,徒二年半;道士、女冠盗毁真人,僧尼盗毁菩萨,各徒三年。盗而供养者杖一百,谓非贪利将用供养者;但盗之与毁,各得徒流之坐,故注云:盗毁不相须。其非真人菩萨之像,盗毁余像者,若化生神王之类,当不应为从重。有赃入已者,即依凡盗法;若毁损功庸多者,计庸坐赃论,各令修立。其道士等盗毁佛像及菩萨,僧尼盗毁天尊,若真人,各依凡人之法。

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出养入道及娉妻未成者,不追坐(出养者从所养坐);道士及妇人若部曲奴婢犯反逆者,止坐其身。

疏议曰:入道谓为道士,女冠若僧尼(中略),道士及妇人称道士僧尼亦同。

(一○)僧道会典之例规

凡民有出家为僧道者,置首领以约束之,在京师者曰僧录司,左右善世二人(正六品)、阐教二人(从六品)、讲经二人(正八品)、觉义二人(从八品);曰道录司,左右正一二人(正六品)、演法二人(从六品)、至灵二人(正八品)、至义二人(从八品)、由部选择移吏部补授。在直省者,府曰僧纲道纪;州曰僧正道正;县曰僧会道会(均未入流)、府二人、州县各一人,由直省咨部给剳,均择其朴谨者为之,仍服方外衣冠,不得与职官并列。

僧道不守规例者,听所司究治;若所犯事涉军民,听有司讯鞫;有作奸犯科者,论如法编管为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