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易经明道录

第三章 象征符号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本书之立场,是先假定《易经》的卦、爻辞正确,并根据其游戏规则,以求了解其设计的原理。至于此原理是否有调整、增订的必要,端视今后的印证而定。在初步的分析下,我个人认为《易经》之卦、爻辞,是根据卜筮例证,取其已经应验之事为代表。

古人重视卜筮,举凡祭祀、田牧、征伐、婚丧等事,无不先卜筮而后决之。《周礼》春官宗伯:“凡卜筮,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中之与否”。因此,大量的数据记录,必然是卦、爻辞的参考依据。

卜与筮原有别,“卜”盛行于夏商,是将龟、兽骨处理后,观察其所呈之“兆”象,以判断吉凶。<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由此可知,当时已经有大量之文字数据,记载各种卜兆的结果。

文王演易,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因连山、归藏失传,学者咸信系文王演六十四卦,但既然曾有连山、归藏,且沿用数百年之久,不可能仅有八卦而已),每卦有六爻,并作卦、爻辞,选用蓍草,制订筮占之法。因有别于卜,故称筮。及后卜渐渐衰微,卜筮遂通指筮而言。

由于卦爻有限,而事物的变化无尽,故而以少驭多,以简代繁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尽管圣哲有着超人的智能,但是在两千多年前,一般人的观念尚未十分成熟,除了利用卜筮已经证实的案例,作为卦爻的说明外,很难想象出其它更有效、以简代繁的策略。因此,最合理的推测便是,当时文王所作的爻辞,一定参考甚至采用了一些占例,以象征该一事件模式。

这种占例的象征,皆保存在经文中,谓之为“象”。要了解“为什么《易经》要这样说”?就必须用“象”来说明卦、爻辞,才能看出该种排列组合的原筮记录。时至今日,《易经》仍然有相当程度的应用价值,这表示卦、爻辞的原作者,对于象征符号应用的成功。然而为了发挥易道的实用性,吾人在理解之余,尚有必要大量而有系统地,重新加以整理,使之趋于完善。

下文之“象”,系录自<易经说卦传>第十一章,来注之象征概念,皆出于此。

┌─┬─┬─┬─┬─┬─┬─┬─┬─┬─┬─┬─┬─┬─────────┐

│卦│卦│卦│身│身│形│物│颜│植│动│现│物│效│ 其 他│

│名│象│德│体│份│状│质│色│物│物│象│件│应│ │

├─┼─┼─┼─┼─┼─┼─┼─┼─┼─┼─┼─┼─┼─────────┤

│干│天│健│首│君│圜│金│大│木│马││冰│寒│老马、瘠马、驳马、│

│││││父││玉│赤│果│││││良马│

├─┼─┼─┼─┼─┼─┼─┼─┼─┼─┼─┼─┼─┼─────────┤

│坤│地│顺│腹│母│方│布│黑││牛│吝│大│众│均、文、柄、子母牛│

│││││││釜││││啬│舆│││

├─┼─┼─┼─┼─┼─┼─┼─┼─┼─┼─┼─┼─┼─────────┤

│震│雷│动│足│长│││玄│竹│龙│决│大││善鸣之马、馵足、│

│││││子│││黄│苇││躁│涂││的颡、蕃鲜、反生稼│

├─┼─┼─┼─┼─┼─┼─┼─┼─┼─┼─┼─┼─┼─────────┤

│巽│风│入│股│长│高││白││鸡│进│绳│不│臭、寡发、广颡、│

│││││子│长│││││退│直│果│近利市三倍、工│

├─┼─┼─┼─┼─┼─┼─┼─┼─┼─┼─┼─┼─┼─────────┤

│坎│水│陷│耳│中│弓│血│赤│坚│豕│亟│沟│隐│多眚、心病、耳痛、│

│││││男│轮│││木││心│渎│伏│月、盗、矫輮、加忧│

├─┼─┼─┼─┼─┼─┼─┼─┼─┼─┼─┼─┼─┼─────────┤

│离│火│丽│目│中│大│││槁│雉││甲│戈│日、电、蚌、鳖、龟│

│││││女│腹│││木│││胄│兵│蟹│

├─┼─┼─┼─┼─┼─┼─┼─┼─┼─┼─┼─┼─┼─────────┤

│艮│山│止│手│少││小││果│狗││门││阍寺、径路、黔喙、│

││││指│男││石││蓏│鼠││阙││坚节木│

├─┼─┼─┼─┼─┼─┼─┼─┼─┼─┼─┼─┼─┼─────────┤

│兑│泽│悦│口│少│毁││││羊│││附│妾、巫、│

││││舌│女│折│││││││决│刚卤地│

└─┴─┴─┴─┴─┴─┴─┴─┴─┴─┴─┴─┴─┴─────────┘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