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崇文总目 四库本

卷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钦定四库全书

崇文总目卷一

宋 王尧臣等 撰

易类【以下原卷一】

前史谓秦焚三代之书易以卜筮而得不焚及汉募羣书类多散逸而易以故最完及学者传之遂分爲三一曰田何之易始自子夏传之孔子卦象爻彖与文言说卦等离爲十一篇而说者自爲章句易之本经也二曰焦赣之易无所师授自言得之隐者第述隂阳灾异之言不类圣人之经三曰费直之易亦无师授专以彖象文言等参解卦文凡以彖象文言杂入卦中者自费氏始田何之学施孟梁邱之徒最盛费氏初微止传民间至後汉时陈元郑衆康成之徒皆学费氏费氏兴而田学遂息古十二篇之易遂亡其本及王弼爲注亦用卦象相杂之经自晋已後弼学独行遂传至今然易比五经其来最远自伏羲画卦下更三代别爲三易其变卦五十有六命名皆殊至於七八九六筮占之法亦异周之末世夏商之易已亡汉初虽有归藏已非古经今书三篇莫可?矣独有周易时更三圣世历三古虽说者各自名家而圣人法天地之藴则具存焉

共一十八部计一百七十一卷

谨按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每类之叙与摠数皆在目後马端临文献通考则在目前此书抄本但有总数在前而叙已久失今从欧阳修集录此叙而以下各条多采自文献通考是以姑依通考之式载其数及搃数于每类之首云

归藏三卷

晋太尉参军薛正注隋世有十三篇今但存初经齐毋本着三篇文多阙乱不可详解

周易一卷

郑康成注今惟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合四篇余皆逸指趣渊确本去圣之未远

周易十卷

王弼注

周易十卷

李鼎?注

谨按鼎祚自序称十八卷唐志作十七卷盖删去所附王弼畧例一卷

易纬九卷

宋均注

周易乾凿度二卷

元包十卷

卫元嵩撰元嵩唐人武功苏原明传赵郡李江注包以坤爲首因八纯之宫以生变极於六十四自系其辞言外卦体不列爻位以谓易首乾尚文包首坤尚质夏连山商归藏周易唐包其实一也虽欲驰骋而放言趋理近止易家之区鄙云

周易新论传疏十卷【阙】

唐隂洪道撰洪道世其父显之学杂采子夏孟喜等十八家之说参订其长合七十二篇於易有助云

周易正义十四卷

唐太尉长孙无忌与诸儒刋定宋朝端拱初国子司业孔维等奉诏是正其言主申王学云

周易传十卷【阙】

此书篇第畧依王式决非卜子夏之文又其言近而不笃然学者尚异颇传习之

周易传二卷

唐右拾遗陆希声撰希声作易传十篇易图指说释变徵旨四篇初陇西李阮学其说以爲上下经传二篇思属近妙故希声自爲之解余篇差显不复爲注盖近世之名家欤今二篇外余篇逸

周易举正三卷

唐苏州司户参军郭京撰京世授五经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易经比世所行或颇差驳故举正其讹而着于篇

周易物象释疑一卷

唐东乡助撰取卦互体开释言象盖未始见康成之学而着此书焉

甘棠正义三十卷

梁陕州大都督府左司马任正一撰孔頴达正义申演其说

谨按朱彛尊经义考周易甘棠正义三十卷崇文总目任正一撰以孔頴达爲本甘棠者正一爲陕州司马故名其书据此则文献通考所引此条孔頴达正义上疑有本字

周易口诀义六卷【阙】

河南史证撰不详何代人其书直抄孔氏说以便讲习故曰口诀

周易正义补阙七卷【阙】

不着撰人名氏其说自谓禆頴达之阙

易论三十三卷

王昭素撰

周易言象外传十卷

皇朝王洙原叔撰洙以通经侍讲天章阁乃集前世诸儒易说折衷其理依卦变爲类其论以王弼传爲内故自名曰外传

书类【以下原卷二】

书原於号令而本之史官孔子删爲百篇断尧讫秦序其作意?秦之故孔子末孙惠与济南伏胜各藏其本于家楚汉之际胜失其所藏但口以传授胜既耄昏乃缪合二十四篇爲二十九欧阳夏侯之徒皆学之写以汉世文字号今文尚书至武帝时孔惠之书始出屋壁百篇皆在而半已磨灭又皆科斗文字惠孙安国以隶古定之得五十八篇爲之作传号古文尚书至陈隋之间伏生之学废絶而孔传独行先是孔传亡其舜典东晋梅颐【一作赜】乃以王肃所注伏生舜典足其篇至唐孝明不喜隶古始更以今文行於世

共七部计八十一卷

古文尚书十三卷

尚书十三卷

谨按永乐大典引此条入孔安国隶书古文尚书条下

尚书大传三卷

汉济南伏胜撰後汉大司农郑玄注伏生本秦博士以章句授诸儒故博引异言授受援经而申证云

尚书正义二十卷

孔頴达等撰

尚书广疏十八卷

僞蜀冯继先撰以頴达正义爲本小加己意

尚书断章十三卷

不着撰人姓氏按其书畧序衆篇大旨

谨按天一阁抄本此书下有成伯璵三字与注不着名氏之说不符恐是朱彛尊所加非原本所有

尚书释文一卷

陆德明撰皇朝太子中舍陈鄂奉诏刋定始开宝中诏以德明所释乃古文尚书与唐明皇所定今文駮异今鄂删定其文改从頴书盖今文自晓者多故音切弥省

诗类

昔孔子删古诗三千余篇取其三百一十一篇着于经秦楚之际亡其六汉兴诗分爲四一曰鲁人申公作训诂号鲁诗二曰齐人辕固生作传号齐诗三曰燕人韩婴作内外传号韩诗四曰河间人毛公作故【一作诂】训传号毛诗三家并列学官而毛以後出至平【一作章】帝时始列于学其後马融贾逵郑衆康成之徒皆发明毛氏其学遂盛魏晋之间齐鲁之诗废絶韩诗虽在而益微故毛氏独行遂传至今韩婴之书至唐犹在今其存者十篇而已汉志婴书五十篇今但存其外传非婴传诗之详者而其遗说时见于他书与毛之义独异而人亦不信去圣既远诵习各殊至于考风雅之变正以知王政之兴衰其善恶美刺不可不察焉

共八部计一百一十五卷

毛诗古训传二十卷

韩诗外传十卷

韩婴撰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

吴太子中庶子乌程令陆玑撰世或以玑爲机非也机自爲晋人本不治诗今应以玑爲正然书但附诗释谊窘于采获似非通儒所爲者将後世失传不得其真欤

毛诗正义四十卷

唐国子祭酒孔頴达撰太孙长孙无忌诸儒刋定国朝端拱初国子司业孔准等奉诏是正诗学之家此最爲详

毛诗小疏二十卷

不着撰人名氏因孔疏爲本删取要义辅益经注云

毛诗指说一卷

唐成伯璵撰畧序作诗大指及师承次序

毛诗断章二卷

唐成伯璵撰大抵取春秋赋诗断章之义钞取诗语彚而出之

毛诗解题二十卷

不着撰人名氏篇端搃叙诗义次述章旨盖近儒之爲者欤

礼类【以下原卷三】

礼乐之制盛于三代而大备于周三代之兴皆数百年而周最久始武王周公修太平之业画天下以爲九服上自天子至于庶人皆有法度方其郊祀天地?明堂以会诸侯其车旗服器文章烂然何其盛哉及幽厉之乱周室衰微其後诸侯渐大然齐桓赐胙而拜晋文不敢必请隧以礼维持又二百余年礼之功亦大矣下更战国礼乐殆絶汉兴礼出淹中后戴诸儒共爲补缀得百余篇三郑王肃之徒皆精其学而说或不同夫礼极天地朝廷宗庙凡人之大伦可谓广矣虽二【一作百】家殊说岂不博哉自汉以来沿革之制有司之传着於书者可以览焉

共三十三部计一千九十七卷

周礼十二卷

仪礼十七卷

礼记二十卷

大戴记十三卷

周礼疏五十卷

贾公彦撰

仪礼疏五十卷

礼记正义七十卷

孔頴达等撰

三礼义宗三十卷

梁明威将军崔灵恩撰其书合周礼仪礼二戴之学敷述贯串该悉其义合一百五十六篇推衍闳深有名前世云

江都集礼一百四卷【阙】

三礼图九卷【阙】

梁正撰

三礼图二十卷

聂崇义集

礼记外传四卷

成伯璵撰

礼记字例同异一卷【阙】

五礼名义十卷

开元礼京兆义罗十卷

不着撰人名氏据开元已有义监申衍其说今此又网罗其遗坠云

开元礼类释二十卷

不着撰人名氏以唐礼繁重故彚其名物粗爲申释

开元礼一百五十卷【阙】

开元礼义监一百卷

唐萧嵩撰既定开元礼又以礼家名物繁夥更取历代沿革随文释义与礼并行

开元礼旨问二卷

五礼精义十卷

唐太常博士韦?撰首载唐礼参引古义申释其文

续曲台礼三十卷

礼略十卷

唐京兆府栎阳尉杜肃撰采古经义下逮当世槩举沿革附礼见文以其言约旨详故自题略云

礼粹二十卷【阙】

唐宁州参军张频纂凡一百二十五条直钞崔氏义宗之说无他异闻

开宝通礼二百卷

开宝通礼义纂一百卷【阙】

皇朝翰林学士卢多逊等撰多逊既定新礼复因开元礼义监增益爲开宝通礼义纂一百卷上之诏与通礼并行

丧礼极义一卷【阙】

唐商价集杂序先儒五服轻重之论然首末不伦

五服志三卷

不着撰人名氏据江都开元二礼参引先儒所论轻重之制盖唐人所紬次云

丧服加减一卷【阙】

不着撰人名氏杂记服制增损文无伦次

春秋諡法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其法差多于周公諡法

周公諡法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諡法始于周学者录之因托以名篇

諡例十卷

諡法十卷

梁贺琛撰初约本周公之諡法至琛又分君臣美恶妇人之諡各以其类标其目曰旧諡者周公之諡法曰广諡者约所撰也曰新諡者琛所增也

按永乐大典引此作諡法四卷文献通考亦同

续古今諡法十四卷

唐户部郎中王彦威撰因旧諡品援集故事依沈约諡例记梁已来至唐得諡官称姓名又以单复諡爲别

乐类【以下原卷四】

三代礼乐自周之末其失已多又经秦世?学之暴然书及论语孝经得藏孔氏之家易以卜筮不禁而诗本讽诵不专在于竹帛人得口以传之故独礼之于六经其亡最甚而乐又有声器尤易爲坏失及汉兴考求典籍而乐最缺絶学者不能自立遂并其说于礼家书爲五经流别爲六艺夫乐所以达天地之和而饬化万物要之感格人神象见功德记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所以王者有因时制作之盛何必区区求古遗缺至于律吕锺石圣人之法虽更万世可以考也自汉以来乐之沿革惟见史官之志其书不备隋唐所録今着其存者云

共四十八部计一百八十一卷

历代乐仪三十卷

唐叶律郎徐景安撰总序律吕起周汉讫于唐着唐乐章差爲详悉

大乐令壁记三卷

唐叶律郎刘贶撰分乐元正乐四夷乐合三篇

乐府古题真解一卷

谨按文献通考古乐府乐府古题要解共十二卷崇文总目唐吴兢撰释古乐曲所以名篇之意

乐府解题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与吴兢所撰乐府古题颇同以江南曲爲首其後所解差异

谨按永乐大典云宋志王昌龄续乐府古解题一卷崇文总目同

乐府古今解题三卷

唐郗昂撰或云王昌龄撰未详孰是旧云古今乐府解题又云古题所载曲名与吴兢所撰乐府解题颇异复有唐李百药辞今定爲乐府古今解题

声律要诀十卷

唐田琦撰推本律吕及制管定音之法文虽近俗而于礼乐尤诣焉

乐府杂録一卷

唐段安节撰其事芜驳不伦

羯鼔録一卷

唐南卓撰羯鼔夷乐与都昙答鼓皆列於九部至唐开元中始盛行于世卓所纪多开元天宝时曲云

大周正乐一百二十卷

周翰林学士窦俨撰显德中俨奉诏集缀其书博而无次

乐苑五卷

不着撰人名氏叙乐律声器凡二十篇

周优人曲辞二卷

周吏部侍郎赵上交翰林学士李昉谏议大夫刘涛司勲郎中冯古纂録燕乐优人曲词

景佑大乐图二十卷【阙】

皇朝司封员外郎集贤校理聂冠卿撰景佑二年大乐署以律凖考定雅乐献之上召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李照问锺律大要照请用?尺求声遂命照制新乐冠卿讨论故事据经义多所损益以御制乐曲及钟律议说制器之法与古今乐器图象之异为书一百二十六篇上之

大乐图义二卷

皇朝太常博士直史馆宋祁撰受诏考试太常乐工因集古乐钟律器用之说上列爲图从释其义并今乐署阙典所当厘补者更爲杂论七篇奏之

琴操三卷

晋广陵相孔衍撰述诗曲之所从总五十九章

琴谱三均手诀一卷

宋谢庄撰叙唐虞至宋世善琴者姓名及古典名言琴通三均谓黄钟中吕无射

琴手势谱一卷

唐道士赵邪利撰记古琴指法爲左右手图二十一种

金风乐一卷【阙】

唐玄宗撰盖琴曲名

琴书三卷

唐翰林待诏赵惟?撰略述琴制叙古诸典及善琴人姓名

琴谱十三卷【阙】

唐陈康士撰按康士作琴曲一百章谱十三卷宫调二十章商调十章角调五章徵调七章琴调五章黄钟十章离忧七章沉湘七章侧蜀七章缦角七章玉女五章其谱散亡今书旧目有琴调六卷琴谱一卷残缺无首尾所裁乃楚角宫黄钟侧蜀琴调数篇余皆亡

琴谱序一卷

陈康士等撰康士字安道以善琴知名尝撰琴曲百篇谱十三卷进士姜阮皮日休皆爲序以述其能康士谱今别行

琴调四卷【阙】

陈康士撰楚调五章黄钟调二十章侧蜀瑟调皆一章

琴调谱一卷

离骚谱一卷【阙】

陈康士撰依离骚以次声

大唐正声新扯琴谱一卷【阙】

唐?拙纂集琴家之说不专声谱

广陵止息谱一卷

唐吕渭撰晋中散大夫嵇康作琴调广陵散说者以魏氏散亡自广陵始晋虽暴兴终止息於此康避魏晋之祸托之於鬼神河东司户参军李良辅云袁孝尼窃聼而写其声後絶其传良辅传之于洛阳僧思古传於长安张老遂着此谱总三十三拍至渭又增爲三十六拍

广陵止息谱一卷【阙】

谨按永乐大典云李良辅广陵止息谱一卷崇文总目阙

东杓引谱一卷【阙】

唐叶律郎李约撰约患琴家无角声乃造东杓引七拍有麟声绎声以备五音

无射商九调谱一卷【阙】

唐萧怗撰怗因胡笳推无射商自创爲九调

琴雅略一卷【阙】

唐殿中侍郎齐撰槩言创制音器之略

琴声律图一卷【阙】

唐恭陵署令王大方承诏撰国琴制度以六十律旋宫之法次其上前序历引诸家律吕相生之术

琴德谱一卷【阙】

唐因寺僧道英撰述吴蜀异音及辩析指法道英与赵邪利同时盖从邪利所授

沈氏琴书一卷【阙】

沈氏撰不着名首载嵇中散四弄题赵师法撰次有悲风三峡流泉渌水昭君下舞间弦并胡笳四弄题盛通师撰盖诸家曲谱沈氏集之

张淡正琴谱一卷

茅仙逸人张淡正撰不详何代人解琴指法

琴谱一卷

梁开平中王邈撰

小胡笳十九拍一卷【阙】

僞唐蔡翼撰琴曲有大小胡笳大胡笳十八拍沈辽集世名沈家声小胡笳又有契声一拍共十九拍谓之祝家声祝氏不详何人所载乃小胡笳子

琴调一卷【阙】

僞唐蔡翼撰

琴杂说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盖琴家杂集器图声诀之略

琴调三卷【阙】

不着撰人名氏无射商角诸谱皆亡其曲名

琴谱四卷【阙】

不着撰人名氏凡四大曲一曰别鹤林其三皆失其名而谱存今留以待知琴者

琴略一卷【阙】

不着撰人名氏序有七例颇抄六代善琴者各爲门类又载拍法及杂曲名

琴式图二卷【阙】

不着撰人名氏以琴制度爲图杂载赵邪利指诀又有白云先生三诀

三乐谱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载商调三乐记

琴谱纂要五卷

不着撰人名氏图琴制度及载古曲谱曲名

琴书正声九卷【阙】

不着撰人名氏集游春绿水幽居坐愁思秋思楚明光易水凤归林接兴白云凡十四谱

琴谱调五卷

不着撰人名氏杂录琴谱大小数曲其前一大曲亡其名旧本或云李翺用指法与诸琴法无异而云翺者岂其所传欤

按永乐大典引宋志作琴谱调三卷文献通考同

阮咸调弄二卷【阙】

不着撰人名氏

阮咸金羽调一卷

降圣引谱一卷【阙】

不着撰人名氏降圣引一篇谱一首不详何代之曲

阮咸谱二十卷【阙】

阮咸曲谱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有宫商角徵无射宫无射商金羽碧玉凄凉黄钟调凡十篇总二十卷

崇文总目卷一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