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古清凉传

卷上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古清凉传卷上

唐朝蓝谷沙门慧祥撰  ·立名标化一

·封域里数二

·古今胜迹三

立名标化一

谨按。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有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常为说法。余每览此土名山。虽嵩岱作镇。蓬瀛仙窟。皆编俗典。事止域中。未有出于金口。传之宝藏。宅万圣而敷化。自五印而飞声。方将此迹。美曜灵山。利周贤劫。岂常篇之所纪。同年而语哉。今山上有清凉寺。下有五台县清凉府。此实当可为龟鉴矣。一名五台山。其中。五山高耸。顶上并不生林木。事同积土。故谓之台也。郦元水经云。其山。五峦巍然。回出群山之上。故谓五峰。晋永嘉三年。雁门郡[竺-二+俊](苏果苏寡二切)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步驱而不返。遂宁居岩野。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为仙者之都矣。仙经云。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旌异记云。雁门有五台山。山形有五峙。一台常晦。不甚分明。天清云散。有时而出。括地志云。其山。层盘秀峙。曲径萦纡。灵岳神溪。非薄俗可栖。止者。悉是栖禅之士。思玄之流。及夫法雷震音。芳烟四合。慈觉之心。邈然自远。始验游山者。往而不返。集记者曰。文殊师利者。盖法身之大士也。先成正觉。名龙种尊。名欢喜藏。亦号普见如来。今以方便力。现为菩萨。所以对扬圣众。摄济群蒙。鞭其役者。驱之彼岸。详乎道也。识智无以造其源。谈乎迹也。名数不可阶其极。但以迷徒长寝。莫能自悟。遂使俯降慈悲。见兹忍土。任持古佛之法。常居清凉之地。表迹临机。俟我含识。般泥洹经云。若但闻名者。除一十二劫生死之罪。若礼拜者。恒生佛家。若称名字。一日至七日。文殊必来。若有宿障。梦中得见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大矣哉斯益也。火宅诸子。何可忘怀。但博望张骞。寻河源于天苑。沙门法显。求正觉于竺干。况乃咫尺神洲。揄扬视听。其来往也。不移于晦望。其涉降也。匪劳于信宿。岂可不暂策昏心。聊挥懈足。历此微款。为觉路之津乎。或问。大圣化物。理应平等。正宜周旋亿刹。何乃滞此一方乎。答曰。诚如来旨。诚如来旨。但具三缘。须居此地。一是往古诸佛展转住持。二使无志下愚。专心有在。三为此处根熟。堪受见闻。余谓。抑扬之道。如斯而已矣。

封域里数二

山。在长安东北一千六百余里。代州之所管。山顶至州城。东南一百余里。其山。左邻恒岳。右接天池。南属五台县。北至繁峙县。环基所至。五百余里。若乃崇岩叠嶂。浚谷飞泉。触石吐云。即松成盖者。数以千计。其霜雪夏凝。烟雾常积。人兽之不可窥涉者。亦往往而在焉。登中台之上。极目四周。唯恒岳居其次。自余之山谷。莫不迤逦如清胜也。

中台。高四十里。顶上地平。周回六里零二百步。稍近西北。有太华泉(亦名□池也)。周回三十八步。水深一尺四寸。前后感者。或深或浅不同。其水清澈凝映。未尝减竭。皆以为圣人盥漱之处。故往还者。多以香花财贿投之供养。台顶四畔。各二里。绝无树木。唯有细草靃(息萎切)靡存焉。诸台。无树有草。例皆准此。郦元水经注云。东峨谷水源出中台。其水众溪竞发。控于群川。乱流西南。经西台之山。历东峨谷。谓之东峨谷。

东台。高三十八里。顶上地平。周回三里。去中台太华泉。四十二里。按括地等记言。诸台高下。远近里数。多相乖越。盖是取道不同。或指台有异。今聊据一家。存其大致也。欲向东台。先从中台经北台。初过中间。但乘冈峄。不阻溪涧。顶上无水。惟有乱石。小柏谷水。出此台下。北注滹沱(音陀)。其山东南。延四十里。连入恒州行唐县界。翻岭山东。相连恒岳。西北延十三里。连入繁峙县界大柏谷。

西台。高三十五里。顶上地平。周回二里。有水。东去太华泉四里。其山西北。延二十里。入繁峙县界西峨谷。

南台。高三十七里。顶上地平。周回二里。无水。北去太华泉八十里。南有溪水。源出此山。发源东南乱流。入东溪水。其山正南。延六十里。连五台县界当嵚岩寺。

北台。高三十八里。顶上地平三里。南去太华泉十二里。顶上往往有磊落石。丛石涧。冽水不流。其山正北。延二十里。连繁峙县界大柏谷。谷中有水。源出北台。流注滹沱。山海经云。泰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郭璞注云。今滹沱。出雁门卤城县南武夫山。括地志云。泰戏武夫。即一山也。今名派(音孤)山。即在台东。去繁峙县九十里。

古今胜迹三

自周穆遇化人之后。汉武得金神已前。去绪昭彰。久形于简牍矣。但以秦王肆虐。焚烧诗书。遂使妙业真乘。与时而替。洎显宗感梦。波澜斯盛。浃寰瀛而启路。架日月以争晖。伟哉。可略而言者也。爰及北齐高氏。深弘像教。宇内塔寺。将四十千。此中伽蓝。数过二百。又割八州之税。以供山众衣药之资焉。据此而详。则仙居灵贶。故触地而繁矣。遭周武灭法。释典凌迟。芳徽盛轨。湮沦殆尽。自非神明支持。罕有仆存者也。今之所录。盖是其徒至于真没凋残。可谓长太息矣。其有修建塔庙。造立尊仪。景业可称。事缘弘替者。虽非往古。并即而次之。

中台上。有旧石精舍一所。魏棣州刺史崔震所造。又有小石塔数十枚。并多颓毁。今有连基叠石室二枚。方三丈余。高一丈五尺。东屋石文殊师利立像一。高如人等。西屋有石弥勒坐像一。稍减东者。其二屋内。花幡供养之具。[毯-炎+登]荐受用之资。莫不鲜焉。即慈恩寺沙门大乘基所致也。基。即三藏法师玄奘之上足。以咸亨四年。与白黑五百余人。往而修焉。或闻殊香之气。钟磬之音。其年。忻州道俗。复造铁浮图一。高丈余。送至五台。首置于石室之间。南有故碑二。见今已倒。抑文字磨灭。维余微映。余洗而视之。竟不识一字。一前刺史崔震所造。一忻州长史张备所立。相传云。备曾游山感圣。遂立此碑。以述微绪。将七百余人引之。登台竖焉。从此东南行寻岭。渐下三十余里。至大孚图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具奉圣仪。爰发圣心。创兹寺宇。孚者信也。言帝既遇非常之境。将弘大信。且今见有东西二堂。像设存焉。其余。廊庑基域。仿佛犹存。括地志。以孚为铺。高僧传。以孚为布。斯皆传录之谬也。然此山诸处。圣迹良多。至于感激心灵。未有如此也。故前后经斯地者。虽庸识鄙心。无不恳恻沾襟。咸思改勖。其二堂之下。不容凡止。昔有僧。于东堂夜宿。端坐诵经。忽觉扶掷坠之东涧。自兹厥后。往者无犯焉。昔此寺有三沙弥。每闻宿德话有灵隐。遂相将岩谷访觅。冀得逢遇。已四五日。糇粮欲尽。寻路将归。至一马岭。息于树下。须臾见一肥黑人。沿岭而上。沙弥。叩头作礼唤言。圣者见遗道术。此人旨云。我待明日更来。尔等。且向东山松树下待之。若见入穴者。求之自得。便下岭南去。沙弥寻岭。至东山下。得一大树。其树腹空如门户。视下杳冥。沙弥树傍伫立。日午后。云间飘然如匹帛。下落树前。乃一丈夫也。散发高耳。色若桃花。径入松穴。沙弥等不敢近之。惝恍相视。一人云。据穴口待出。以死拘之。良久。其人才出。沙弥急抱。余者礼拜乞恩。此人极怒骂云。痴顽物何不放。我卒不开言。沙弥放之。腾空而去。于是相将寻西归。至昨日值肥人之所。忽见此人。复披林上岭。逆谓沙弥曰。伊更作何言。报云。极嗔无语。肥人笑曰。嗜酒来饮。尔令恼之。慎不复来。急取伊酒好饮。言讫北下。沙弥依语入穴。有磴直下。可二丈许。平行北下。即是白石遍穴。光明如昼。有一银瓮。以银盘盖之。上有银碗。其酒芳香辛美。非世间之味。沙弥饮之。仅得出穴。沙弥悉醉。比觉口外各有细虫。如马尾交横无数。于是。颜色鲜泽。气力兼倍。还寺数朝。一时而失。

寺南有花园。可二三顷许。沃壤繁茂。百品千名。光彩晃曜。状同舒锦。即魏孝文之所种也。土俗云。其花。夏中稍茂。盖未是多。至七月十五日。一时俱发。经停七日。飒尔齐凋。但以幽险难寻故。使见之者寡矣。括地志。谓之花圃。云灵草绣林。异种殊名。鸟兽驯良。任真不挠。信为佳景也。从花园南行二里余。有梵仙山。亦名仙花山。从地际极目。唯有松石菊花。相间照烂。传云。昔有人。于此饵菊得仙。故以梵仙仙花为目也。今上麟德元年九月。遣使殷甄万福。乘驿向此山探菊。

大孚寺东北二百步。有五台祠。祠。隋末火烧。维有处所。大孚寺北四里。有王子烧身寺。其处。先有育王古塔。至北齐初年。第三王子。于此求文殊师利。竟不得见。乃于塔前。烧身供养。因此置寺焉。其王子有阉竖刘谦之。自慨刑余。又感王子烧身之事。遂奏入山修道。敕许之。乃于此处。转诵华严经。三七行道。祈见文殊师利。遂获冥应。还复根形。因便悟解。乃著华严论六百卷。论综终始。还以奏闻。高祖敬信。由此更增。常日讲华严一篇。于时最盛。昔元魏熙平元年。有悬瓮山沙门灵辩。顶戴此经。勇猛行道。足破血流。勤诚感悟。乃同晓兹典。著论一伯卷。时孝明皇帝。请于式干殿。敷扬奥旨。宰辅名僧。皆从北面。法师。以正光三年正月而卒。时年三十有六。岂非精进所致。异世同尘哉。

王子烧身寺。东北未详其远近里数是中台北台南。东台西。三山之中央也。径路深阻。人莫能至。传闻金刚窟。金刚窟者。三世诸佛供养之具。多藏于此。按祇洹图云。祇洹内。有天乐一部。七宝所成。笺曰。又按灵迹记云。此乐。是楞伽山罗刹鬼王所造。将献迦叶佛。以为供养。迦叶佛灭后。文殊师利。将往清凉山金刚窟中。释迦佛出时。却将至祇洹。一十二年。文殊师利。还将入清凉山金刚窟内。又有银箜篌。有银天人。坐七宝花上。弹此箜篌。又有迦叶佛时金纸银书大毗奈耶藏。银纸金书修多罗藏。佛灭后。文殊。并将往清凉山金刚窟中。

昔高齐王时。大孚寺僧祥云。俗姓周氏。不知何许人。年数岁而出家。初依并州僧统释灵询为弟子。统欲观其宿习。便以大乘藏经。任其探取。乃得涅槃。因诵之。未涉期年。一部斯毕。日诵一遍。以为常准。既闻此山灵。乃往居之。后于寺南。见数十余人。皆长丈许。中有一人威棱最盛。直来迎接。顶礼云。请师行道七日。云曰。不审。檀越何人。家在何处。曰弟子。是此山神。住金刚窟。于是。将云北行。至数里见宫殿园林。并饰以朱碧。云乃居之诵经。其声流亮。响满宫室。诵经讫。神以怀其珍物。奉施于云。云不肯受。神固请纳之。云曰。贫道。患此微生。不得长寿。以修道业。檀越必不遗。愿赐神灵之药。神曰。斯亦可耳。即取药一丸。大如枣许。色白如练。奉之。云受已便服。遂获登仙。还经师所。陈谢而去。

中台南三十余里。在山之麓有通衢。乃登台者。常游此路也。傍有石室三间。内有释迦文殊普贤等像。又有房宇厨帐器物存焉。近咸亨三年。俨禅师。于此修立。拟登台道俗往来休憩。俨。本朔州人也。未详氏族。十七出家。径登此山礼拜。忻其所幸。愿造真容于此安措。然其道业纯粹。精苦绝伦。景行所覃。并部已北一人而已。每在恒安修理(清翊按。与下孝文云云是一条。不应跳行写)。

孝文石窟故像。虽人主之尊。未参玄化。千里已来。莫不闻风而敬矣。春秋二序。常送乳酪毡毳。以供其福务焉。自余胜行殊感。末由曲尽。以咸亨四年。终于石室。去堂东北百余步。见有表塔。跏坐如生。往来者具见之矣。石堂之东南。相去数里。别有小峰。上有清凉寺。魏孝文所立。其佛堂尊像。于今在焉。

东台亦有叠石塔。高六七丈。中有文殊师利像。台之东连恒岳。中间幽旷。人迹罕至。古老相传云。多有隐者。余常行至台之东北。遇会一人。问其古迹。彼乃以手指台岳两间曰。昔时。因猎经至台东。忽见茂林花果十余顷。及后重寻。莫知其处。且诸台之中。此台最远。其间山谷转状。故见者亡失所怀。礼谒之徒。多不能至。

昔有一僧。游山礼拜。到中台上。欲向东台。遥见数十大虫。迎前而进。其僧。誓毕身命。要往登之。俄而祥云郁勃。生其左右。顾眄之间。冥如闭目。遂深怀大怖。慨恨而返。余与梵僧释迦蜜。登中台之上。多罗初云必去。后竟不行。余以为圣者多居其内矣。

西台略无可述。台之西。有秘[(序-予+林)/女]岩者。昔高齐之代。有比丘尼法秘。惠心天悟。真志独拔。脱落嚣俗。自远居之。积五十年。初无转足。其禅惠之感。世靡得闻。年余八十。于此而卒。后人重之。因以名岩焉。余。曾与二三道俗。故往寻之。观其所居。乃地府之奇观也。岩之东西。壁立数千丈。石文五色。赩似朝霞。有松树数行。植根岩腹。于是两边渐降。合于西面。中间一路。才可容身。自余天然状如城郭而佛堂房宇。犹有数间。禅诵之迹。足使观者兴怀耳。

南台。灵境寂寞。故人罕经焉。台西有佛光山。下有佛光寺。孝文所立。有佛堂三间。僧室十余间。尊仪肃穆。林泉清茂。

昔有大隋开运。正教重兴。凡是伽蓝。并任复修。时五台县昭果寺解脱禅师。于此有终焉之志。遂再加修理。禅师。俗姓刑氏。本土人也。驰马之岁。即预出家。宿植德本。早怀津问。初从介山之右抱腹山志昭禅师所。询求定验。超亦道邻将圣。妙尽还源。而内蕴知人。特赐殊礼。告众曰。解脱。禅习冲明。非尔徒所及。勿同常辈令其执僧役也。炎凉未几。遂返故居。自尔常诵法华。并作佛光等观。脱。数往大孚寺。追寻文殊师利。于东台之左。再三逢遇。初则礼已寻失。后则亲承音训。语脱云。汝今何须亲礼于我。可自悔责。必悟解耳。脱敬承圣旨。因自内寻。乃悟无生。兼增法喜。遂慨兹独善。思怀旷济。祈诚大觉。请谨此心。乃感诸佛现身。同声说偈曰。

诸佛寂灭甚深法  旷劫修行今乃得

若能开晓此法眼  一切诸佛皆随喜

脱又问空中曰。寂灭之法。若为可说得教人耶。诸佛即隐。但有声曰。

方便智为灯  照见心境界

欲究真法性  一切无所见

又曾本州都督。请传香戒。法化已毕。将事东归。都督并及僧徒。送至诚东首。日时向暮。脱自念。不得烧香供养。踧踖惭愧。遂闻城头有声曰。

合掌为花鬘  身为供养具

善心真实者  赞叹香烟布

诸佛闻此香  一时来相度

众等勤精进  终不相疑误

时。脱既闻此声。弥加勇猛。自尔之后。证入逾深。高山景行。是焉攸属。笺曰。按别传云。解脱禅师。既蒙大圣指示心印。乃谦卑自牧。专精侍众。厥后。大圣躬临试验。脱每清旦。为众营粥。大圣忽现于前。脱殊不顾视。大圣警曰。吾是文殊。吾是文殊。脱应声曰。文殊自文殊。解脱自解脱。大圣。审其真晤。还隐不现。于是。远近辐凑。请益如流。咨承教诲。日盈万指。师之德业。如庆云之庇于八方。若甘雨之润于百谷。四方衲子。无不瞻依。师凡激励于人。唯严唯谨。彼时未成丛席。故露坐者多。遂使瓶钵绳床。映满林薮。俯徇善诱。随事指撝。务攻其所疾。略无常准。故游门之士。莫能窥其庭奥也。然不出其寺。垂五十年。学成禅业者。将千余人。自外希风景漱波澜。复过数倍。念寻传记。多见古人。虽衡岳惠思。十信显其高位。台山智者。五品标其盛列。至于奘训门人。使我生其羽翼者。未有若斯之盛也。自非行位超绝。俯迹同凡。必是大圣潜通。助其弘诱耳。故恒岳之西。清凉东南之隅。有清信女。患目盲。常触山居。心祈文殊师利圣者。昼夜精勤。至诚恳祷。感圣加被。遂得重明。后不知其所终。又恒州土俗。五十余人。六斋之日。常赍香花珍味。来就奉献文殊师利。及万菩萨。年年无替。又舍珍财。选地建寺。文石刻铭。至今犹在。元魏沙门释昙鸾。本雁门高族。在俗之日。曾止其寺。结草为庵。心祈真境。既而备睹圣贤。因即出家。其地。即鸾公所止之处也。后人广其遗址。重立寺焉。今房屋十间。像设严整。又木瓜谷西十五里。有公主寺。基域见在。未详其致焉。

古清凉传卷上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