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

苍术(《本经》)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均系野生。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北苍术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灌丛、林下及干燥草地。喜凉爽气候,耐寒、耐旱、忌积水,以半阴半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临床用名有苍术、炒苍术、制苍术、焦苍术。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本草图经》:服食多单饵术,或合白茯苓,或合石菖蒲,并捣末,但日水服,晚再进,久久弥佳。

《药类法象》:主治与白术同。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小如白术。

《药性赋》:气味主治与白术同。补中除湿力不及白,宽中发汗功过于白。

《汤液本草》:气温,味甘。

入足阳明、太阴经。

《象》云:主治同白术。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小,如白术也。

东垣云:入足阳明、太阴,能健胃安脾。

《本草》但言术,不分苍、白。其苍术别有雄壮之气,以其经泔浸、火炒,故能出汗,与白术止汗特异,用者不可以此代彼。

海藏云:苍、白有止发之异,其余主治,并见《图经》。

《本草衍义补遗》:《本草》不分苍、白,议论甚多,《四家本草》言之误矣。如古方平胃散,苍术为最要之药。《衍义》为气味辛烈,发汗尤速。又白术味亦微辛,苦而不烈,除湿之功为胜。又有汗则止,无汗则发,与黄芪同功,味亦有辛,能消虚痰。

苍术治上中下湿疾皆可用之。

《本草发挥》:洁古云:苍术气温,味甘。主治与白术同。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中湿,力少,加白术。腹中窄狭者须用之。若治胫足湿肿,加白术。又云:苍术体轻浮,气力雄壮,能去皮肤间腠理湿。

《本草纲目》:《夷坚志》载江西一士人,为女妖所染,其鬼将别曰:君为阴气所侵,必当暴泄,但多服平胃散为良,中有苍术能去邪也。许叔微《本高方》云:微患饮癖三十年。始因少年夜生写文,左向伏几,是以饮食多坠左边,中夜必饮酒数杯,又向左卧,壮时不觉,三、五年后,觉酒止从左下有声,胁痛食减嘈杂,饮酒半杯即止。十数日,必呕酸水数升。暑月止右边有汗,左边绝无。遍访名医及海上方,间或中病,止得月余复作。其补,如天雄,附子辈;利,如牵牛、甘遂、大戟、备尝之矣。自揣必有辟浊,如水之有窠臼,不盈窠不行,但清者可行,而浊者停滞,无路以决之,故积至五、七月必呕而去。脾土恶湿,而水则流湿,萸若燥脾以玄湿,崇土以填窠臼。乃恶屏诸药,只以苍术一斤,油麻半两,大枣五十枚,捣和丸梧子大,每日空腹温服五十丸,增至一、二百丸。服三月而疾除。自此常服,不呕不痛,胸膈宽利,饮啖如故,暑月汗亦周身,灯下能书细字,皆术之力也。初服时必觉微燥,以山栀子末,沸汤点服解之,久服亦自不燥也。

白术,甘而微苦,性温而和。赤术、甘而辛烈,性温而燥,阴中阳也,可升可降,入足太阴、阳明,手太阴、阳明,太阳之经。

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

《本草经疏》:术禀初夏之气以生,其味苦,其气温,从火化也,正得土之冲气,故《别录》益之以甘,表土德也,故无毒。其气芳烈,其味甘浓,其性纯阳,为除风痹之上药,安脾胃之神品。《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者,正以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痹者拘挛而痛者是也。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死肌者,湿毒侵肌肉也。痉者,风寒秉虚客于肝脾肾所致也。疸者,脾胃虚而湿热瘀榜。如上诸病,莫不由风寒湿而成。术有除此三邪之功,故能祛其所致之疾也。止汗除热消食者,湿热盛则自汗,湿邪客则发热,湿去而脾胃燥,燥则食自消,汗自止,热自除也。又主大风在身面者,术气芳烈而悍,纯阳之物也。风为阳邪,发于阳部,故主之也。风眩头痛目泪出者,阳虚则风客之而眩,痰厥则头痛,风热壅则目泪出也。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痛,及霍乱吐下不止者,湿客于胃则滞而生痰,客于脾则生水,脾虚湿胜则为水肿,湿客中焦则心下急满,脾胃俱虚则中焦不治,而湿邪客之则为霍乱吐下不止也。利腰脐间血者,血属阴,湿为阴邪,下流客之,使腰脐血滞而不得通利,湿去则诸证无不愈矣。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者,湿去则胃强而津液自生,寒湿散则胃自暖,邪去而脾胃健则消谷而嗜食矣。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者,术为阳药,故善除阴湿,湿去则脾胃之气旺,阳主气,气盛则身轻,脾主四肢,湿去则脾健,健则四肢利,故能涉险负重也。

简误:术,《本经》无分别,陶弘景有赤白二种。近世乃有苍白之分,其用较殊。要之,俱为阳草,故祛邪之功胜而益阴之效亏。药性偏长,物无兼力,此天地生物自然之道也。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齿衄,咽塞,便秘,掺者,法咸忌之。术燥肾而闭气,肝肾有动气者勿服。刘涓子《痈疽论》云:溃疡忌白术,以其燥肾而闭气,故反生脓作痛也。凡脏皆属阴,世人但知术能健脾,此盖指脾为正邪所干,术能燥湿,湿去则脾健,故曰补也。宁知脾虚而无湿邪者用之,反致燥竭脾家津液,是损脾阴也,何补之足云。此最易误,故特表而出之。

《药性解》:苍术,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平胃健脾,宽中散结,发汗祛湿,压山岚气,散温疟。使、忌同白术。

按:苍术辛甘祛湿,脾胃最喜,故宜入之,大约与白术同功,乃《药性》谓宽中发汗,功过于白,固矣。又谓其补中除湿,力不及白,于理未然。夫除湿之道,莫过于发汗,安有汗大发而湿未除者耶。湿去而脾受其益矣。若以为发汗故不能补中,则古何以称之山精。炼服可长生也,亦以其结阴阳之精气耳。俗医泥其燥而不常用,不知脾为脏主,所喜惟燥,未有脾气健而诸脏犹受其损者。独火沾燥,脾虚作闷者忌之,恐益其火也。

《药鉴》:气温,味甘辛,气薄味厚,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入足阳明太阴经药也。消痰结窠囊,去胸中窄狭。治身面游风、风眩头痛甚捷,辟山岚瘴气、时气瘟疫尤灵。暖胃安胎,宽中进食,驱痰癖气块,止心腹胀痛,与白术同功。但补中除湿,力不及白,若宽中发汗,功过于白。以黄柏、牛膝、石膏下行之药引之,则除下部湿痰。以甘草、陈皮、厚朴之药引之,则除中焦湿证,而平胃中有余之气。以葱白、麻黄、杏仁之类引之,则除肉分至皮表之邪。大都有邪者宜用,无邪者禁忌。庸医不分虚实及七情气闷,概用白术,误矣。古人载腹中窄狭,须用苍术,医者徒通言而不察其所以言也,盖苍术乃辛散之剂,必有湿症实邪者,方才可用,岂谓不分虚实而概用之乎?抑且虚闷者用之,则耗其气血,燥其津液,其虚火益动而愈闷矣。制用米泔水,入铜器内浸之,置月下浸去黄油净晒干,又浸又晒,如此三宿,清水渡过晒干,约有五斤净,用紫桑棋一斗,好醋一壶,盐四两,与苍术拌匀浸,晒令汁干,蒸之,一晒一蒸,如此者三次。又用大草半斤煎汁去渣,入蜜四两,洒润蒸晒凡九次,净苍术一斤,加白茯四两,黄芩三两,当归四两,白术三两,神曲四两,秋石四两,用大甘草五两煎汁,入竹沥、姜汁,打神曲糊为丸,酒水米饮任下,名五合丸。能健脾胃,消痰涎,助精神,壮筋骨,神效。

《景岳全书》:味苦甘辛,性温而燥,气味俱厚,可升可降,阳也。用此者用其温散燥湿。其性温散,故能发汗宽中,调胃进食,去心腹胀疼,霍乱呕吐,解诸郁结,逐山岚寒疫,散风眩头疼,消痰癖气块、水肿胀满;其性燥湿,故治冷痢冷泄、滑泻肠风、寒湿诸疮。与黄柏同煎,最逐下焦湿热痿痹。若内热阴虚,表疏汗出者忌服。

《本草备要》:补脾燥湿,宣升阳散郁。

甘温辛烈。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东垣曰:雄壮上行,能除湿,下安太阴,使邪气不传入脾。止吐泻,逐痰水,许叔微曰:苍术能治水饮之澼囊,盖燥脾以去湿,崇土以填科。日用苍术一斤,大枣五十枚,去皮捣,麻油半两,水二盏,研,滤汁和丸,名神术丸。丹溪曰:实脾土,燥脾湿,洵是治痰之本。消肿满,辟恶气,辟一切岚瘴邪恶鬼气。暑湿月焚之佳。《夷坚志》云:有士人游西湖,遇一女子,明艳动人,重币求之不得。又五年重寻旧游,怅然空返。忽遇女子,士欣然并行,过旅馆留半岁,将议偕逝,女曰:向自君去,亿念之苦,感疾而亡,今非人也。但君浸阴气深,当暴泻,宜服平胃散,以补安精血。士惊惋曰:药味皆平,何得取效?女曰:中有苍术除邪气,乃为上品也。散风寒湿,为治痿要药。阳明虚则宗筋纵弛,带脉不引故痿躄。苍术,阳明经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合黄柏为二妙散,加牛膝名三妙散。又能总解痰、火、气、血、湿、食六郁,丹溪曰:诸郁皆因传化失常,气不得升降,病在中焦,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越鞠丸用苍术、香附。苍术能径入诸药,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香附乃阴中快气之药,一升一降,故郁散而平。及脾湿下流,肠风带浊。带浊赤者湿伤血分,从心、小肠来;白者湿伤气分,从肺、大肠来。并有寒热二证,亦有因痰而带浊者,宜二陈加二术、升、柴。燥结多汗者忌用。坚小有朱砂点者良。二术皆防风、地榆为使,主治略同,第有止汗发汗之异。

《本经逢原》:苍术辛烈,性温而燥,可升可降,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而安太阴,辟时行恶气。因经泔浸炒,故能除上湿发汗,与白术止汗则异,腹中窄狭者须之。《本经》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总取性专开腠,故能发汗而去风寒湿气,祛湿而去死肌痉疸,下气而消痰食饮癖。又能总解诸郁,佐以香附快气之药,下气最速,一升一降,则郁散而气平也。脾精不禁,淋浊不止,腰背酸疼,用以敛脾津,津生于谷气也。同黄柏为二妙,治下部湿热疼肿。又苍术一味麻油制过为末,煮大枣肉为丸,治胁下饮癖。许叔微患饮澼三十年,始因少年夜坐写文,左向伏几,是以饮食多坠左边,饮酒只从左下有声,胁痛食减嘈杂,饮酒半杯即止,十数日必呕酸水,暑月左半身绝无汗。服雄、附、矾石、牵牛、遂、戟等皆无效,自揣必有澼囊,如水之有窠臼,不盈科不行,乃悉屏诸药,以前丸服三月而疾除,暑月汗亦周身,灯下能书细字,皆苍术之力也。然惟素禀肥盛多湿者为宜,若形瘦多火者禁用。

其神术已经露制,转燥为清,用以发散上部头风痰湿诸证,故治时行头痛有神术汤,此得制度这妙也。

《本草崇原》:白术性优,苍术性劣,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如补多运少,则白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品虽有二,实则一也。

《本经》未分苍白,而仲祖《伤寒》方中,皆用白术,《金匮》方中,又用赤术,至陶弘景《别录》,则分而为二,须知赤白之分,始于仲祖,非弘景始分之也。赤术,即是苍术,其功用与白术略同,故仍以《本经》术之主治为本,但白术味甘,苍术兼苦,白术止汗,苍术发汗,故止汗二字,节去不录。后人谓苍术之味甘,其实苍术之味苦而微苦。

《本草求真》:﹝批﹞升阳散湿,发汗除郁。

苍术专入脾。甘苦辛烈,气温无毒,虽有升阳散郁,发汗除湿,《杨氏家验方》:男子妇人因食生熟物留滞肠胃,遂致生虫,久则好食生米,否则终日不乐,及至憔悴萎黄,饮食不思,用苍术一味为丸而愈。益昌伶人刘啸一娼名曰花翠,年逾笄,病此,惠民局监赵尹以此治之,两旬而愈。盖生米留滞肠胃,受湿则谷不磨而成此疾,故用苍术去湿暖胃消谷。燥痰,许叔微《本事方》云:予患饮癖三十年,遍求名医不效,自揣必有癖囊,如水之有科臼,不盈科不行。但清者可行,而浊者停滞无路以决之,故积至五七日必呕而去。脾土恶湿,而水则流湿,莫如燥脾以去湿,崇土以填科臼,乃恶屏诸药,只以苍术一味,同枣肉为丸,忌桃、李、雀肉而疾除。辟恶,时珍曰:陶隐居言术能除恶气,弥灾沴,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类编》载,越民高氏妻,病恍惚谵语,亡夫之鬼凭之,其家烧苍术烟,鬼遽去。《夷坚志》载,江西一士人为女妖所染,其鬼将别曰,君为阴气所浸,必当暴泄,但多服平胃散为良,中有苍术能去辟也。治肿之功。然甘味少而辛苦重,不似白术性禀中和,直固清阳中气之为妙耳。故同香附则为散郁而气平;苍术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香附乃阴中快气之药,一升一降,故郁散而平。同黄柏则能治下部湿热;黄柏味苦,苦胜热,故可以去湿中之热。苍术性燥,燥胜湿,故可以去热中之湿。两者相需妙用,故其方呼为二妙。同大枣则能治胁下饮澼;用枣始能固中也。同二陈加白术、升、柴,则能以治脾湿下流,肠风滞浊,带浊有寒有热,有痰有气,有风有湿各异,须要审症辨用。然必禀体肥盛多湿者始宜,若形瘦多火切忌。至云服能轻身长生,不过因其湿去之谓,岂真能入仙境之地域。本草多有长生不老之说,欺世惑民,以致药品真义不出耳。

《得配本草》:防风、地榆为之使。

甘、苦、辛,温。入足太阴、阳明经。燥胃强脾。发汗除湿。治风寒湿痹,山岚瘴气,霍乱吐泻,心腹急痛,水肿胀满,筋骨痿躄。疗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肠风带浊。

得熟地、干姜,治面黄食少;得栀子,解术性之燥;得川椒,醋丸,治飧泻久痢;得川柏,治痿痹;加牛膝更好。得米泔浸一宿,焙为末,蒸饼丸,治好食生米;得羊肝一具,撒术末四两,扎缚,以粟米水入砂锅煮熟食,治小儿癖疾及青盲雀目。以热气熏目,临卧食。

配香附,解六郁。痰、火、气、血、湿、热。烧烟,辟邪恶尸气。

燥结多汗,脾虚胀闷,阴虚津枯者禁用。

怪症:腹中如石,脐中出水,旋变作虫行,绕身匝,痒难忍,拨扫不尽,此湿气凝结也。外用苍术煎浓汤浴之,内服苍术末,入麝香少许,水调下,自愈。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气厚而兼辛散,故能除邪而利筋脉肌肤也。痉,平肝风。疸,去湿。止汗,固肌肤,除热,益脾阴。消食。健脾气。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脾胃充则体强健而不易饥也。

术者,土之精也。色黄,气香,味苦而带甘,性温,皆属于土,故能补益脾土。又其气甚烈,而芳香四达,故又能达于筋脉肌肤,而不专于建中宫也。

《本草新编》:气辛,味厚,性散能发汗,入足阳明、太阴经。亦能消湿,去胸中冷气,辟山岚瘴气,解瘟疫湿鬼之气,尤善止心疼。但散多于补,不可与白术并论。《神农经》曰:必欲长生,当服山精。此言白术,非指苍术也。苍术可辟邪,而不可用之以补正。各本草诸书混言之,误矣。然而苍术善用之,效验如响。如人心气疼,乃湿挟寒邪,上犯膻中也,苍术不能入膻中,然善走大肠而祛湿,实其专攻也。故与川乌同用,引湿邪下行,使寒气不敢上犯膻中,而心痛立定。若不用苍术而用白术,则白术引入心中,反大害矣。

或问苍术阳药,最能辟邪,宜乎凡有邪气,皆可尽除,何以有效有不效也?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而气虚亦有不同,有气虚而兼湿痰者,有气虚而带燥痰者。苍术补气,兼善祛湿,以治气虚湿痰而中邪者,自是神效。以治气虚燥痰之中邪者,则苍术性燥,不燥以增燥乎。势必邪得燥而更甚,又何以祛邪哉,此所以治之而不效也。

或问苍术发汗,不及白术远甚,谓白术能止汗也。嗟乎。苍术之妙,全在善于发汗,其功胜于白术。凡发汗之药,未有不散人真气者。苍术发汗,虽亦散气,终不甚也。虚人感邪,欲用风药散之者,不若用苍术为更得.盖邪出而正又不大伤,汗出而阳又不甚越也。

《本草分经》:苦,温。辛烈。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止吐泻,逐痰水,辟恶气,解六郁,散风寒湿,治痿。

【现代药理研究】

·苍术有抗胃溃疡作用:苍术可通过作用于ac或直接作用平滑肌而实现对胃肠运动产生双向调节作用;其丙酮提取物能明显促进胃肠运动;其醇提物及水溶液对十二指肠活动呈明显抑制作用。

·苍术甙能降低血糖浓度,同时抑制糖原生成,降低肌糖原及肝糖原储量及氧耗量,但增加血乳酸含量。

·苍术与艾叶等其他中药配伍对多种球菌、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苍术还具有利尿、抗缺氧、扩张血管的作用。其挥发油、茅术醇和桉叶醇可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