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陆渊雷医案

不寐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于先生

初诊 病当是神经衰弱,及旧所谓阳虚见证。最苦失眠及消化不良,又常脚趺肿,晨起脚肿退而面浮肿。手指尖有麻。脉迟,舌质绛,而苔满白。欲补阳则碍于失眠,故用药较难。

生白术9克,远志6克,川连1.5克,太子参12克,当归6克,瑶桂心1.5克(研末丸吞),枣仁(研)9克,云苓15克,黑附块9克(先煎),夜交藤9克,陈皮6克。

【按】瑶桂心:桂心为去掉粗皮的肉桂。清代张鲁峰云:桂心非猫洞,则味辛而上炎。据考证徭洞是现在瑶族的祖先,主要聚居地为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一带。瑶桂心即广西北部一带的道地桂心,现多直接称桂心。

本案患者属于阳虚型不寐,且有浮肿,治当温阳潜降安神。陆氏以桂心、黄连取交泰丸之意,交通阴阳,清心安神;远志、枣仁化痰安神,乃不寐之常用药对;白术、太子参、茯苓、陈皮益气健脾安神;附子、当归温阳养血安神;夜交藤养心安神,也是治疗不寐的常用药。诸药共奏温阳益气,交通阴阳,养血安神之功效。

徐先生

初诊 苦失眠年许。先是服药涤痰逐瘀之剂而愈。今脉迟细,舌干略萎。宜参温润。其咽肿,得酣寐自消。

生炒枣仁各15克,当归6克,姜夏12克,知母6克,白芍9克,秫米12克(包),朱拌茯神15克,生白术6克,黑附块6克(先煎),柴胡3克,绵杜仲12克。

【按】失眠年许,先是服药涤痰逐瘀之剂而愈,说明患者是痰瘀内阻型不寐。陆氏认为应当用温化痰饮,润以养心治疗此例失眠。方中附子、杜仲、半夏、白术、茯神温化痰饮;柴胡、当归、白芍、茯神、白术组成减味逍遥散,疏肝解郁安神;北秫米与半夏相合,师法《黄帝内经》十三方之一的半夏秫米汤,交通阴阳,安神和胃;此处陆氏生枣仁、炒枣仁同用,酸枣仁古人有“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之说,现药理实验证明两者均有镇静催眠作用,但炒后味香易服,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另加知母润以养心。诸药合效温化痰饮,疏肝解郁,润心安神。

凌君

初诊 失眠愈半载,今又见。脉舌自平。

珍珠母24克(先煎),川连1.5克,秫米9克(包煎),生地15克,肉桂1.2克(饭丸吞),川芎3克,当归9克,姜夏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12克,薄荷2.4克(后下)。

【按】失眠半年,现在复发,以方测证该患者当是心肾不交,肝阳偏旺,内有痰浊的失眠。方中半夏秫米汤交通阴阳,和胃安神;川连、肉桂交泰丸,调和心肾,泻火安神;生地、当归、川芎组成减味四物汤,养血安神;珍珠母、朱茯神、半夏,重镇化痰安神;夜交藤、薄荷解郁安神。诸药合奏交通心肾,平肝化痰,养血安神之良效。

黄先生

初诊 失眠垂三十年。夜中自觉脘闷。旋有若热气者,放射向胸胁。食少便溏,营养不良,舌苔满白,此胃寒。因消化不良,影响营养。“胃不和,则卧不安”。徒与催眠剂无益也。

丹参12克,生白术9克,小朴3克,良姜4.5克,川连1.8克,炒乌药6克,法夏9克,陈皮6克,人参须6克,油当归9克,肉桂1.8克(末,丸吞),炙草2.4克。

二诊 药后竞颇能睡。闷与热不复作。惟时时心跳致醒。此固营养衰,血少所致。然治仍须主胃,兼安心神。

丹参12克,良姜4.5克,法夏9克,别直参4.5克(另煎冲),乌药4.5克(炒),煅牡蛎30克(打,先煎),生炒白术各4.5克,当归9克,辰砂3克(飞,冲),云苓12克,远志6克,川连1.8克,油肉桂1.8克(末,丸吞)。

三诊 药下颇得安睡。停药后,昨又失眠。大便少而难,今脉舌俱正常,胃病将次安和,可以侧重养血。大率出入于酸枣仁。

淡苁蓉12克,全当归9克,生芪24克,远志6克,丹参9克,太子参9克,姜夏9克,云苓12克,煅牡蛎12克,川连1.8克,油肉桂1.8克。

案评:渊师近从安胃人手,颇有立竿见影之效。(谢诵穆原文)

【按】本案患者属于长期失眠,病史长达三十年之久,陆氏辨证为脾胃虚寒型失眠。陆氏依《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治疗思想,认为“徒与催眠剂无益也”。陆氏以温脾健胃为主要治疗思路治疗失眠值得参考。方中高良姜、白术、厚朴、半夏、陈皮、炙甘草等药温脾化痰,和胃安神;川连、肉桂取交泰丸之意,交通心肾,清心安神;丹参、乌药、人参、当归等药行气活血,养血安神。

二诊来时患者已经颇能睡眠,但时有心惊致醒,陆氏在一诊方的基础上,加煅牡蛎、辰砂重镇止惊安神;远志、茯苓化痰健脾安神。三诊时停药失眠,大便不畅,陆氏认为当养血安神为主,辅以健脾和胃。方中当归、丹参养血安神;肉苁蓉补肾通便;黄芪、太子参、半夏、茯苓益气健脾,和胃安神;牡蛎、远志化痰散结,解郁安神;川连与肉桂,交通心肾,清心安神。此案患者患病时间很长,病情较为复杂,但陆氏处理得当,很快就收到良效。

宁先生

初诊 病将半年,自觉证最苦闷失眠,次则不思食而力少。西医诊断心脏肥大。而心动如常,血压至二百度以上。今稍稍进食,稍稍能寐,而胸闷不除。脉颇濡,舌尚平。

云苓15克,小朴3克,柴胡4.5克,煅牡蛎21克(先煎),桂心1.8克(丸吞),真铁砂9克(先煎),冬术6克,怀膝30克,炙草3克。

【按】此例患者失眠半年,且食欲减退,人倦怠无力,西医诊断有高血压、心脏肥大等病。中医辨证当属心脾两虚型不寐。陆氏以真铁砂、煅牡蛎潜镇止惊安神;茯苓、厚朴、苍术、炙甘草等药健脾化痰安神;桂心、怀牛膝交通心肾安神;柴胡解郁安神。诸药合奏潜阳化痰,健脾安神的效果。

邬男

初诊 书生用脑太多,睡眠又不能甚酣,醒起后往往疲倦,神经已衰弱。肩背挛急痛,有时牵连至腰股,病已三年,近更不耐长坐,宜先养血输津液。

生西芪30克,归身6克,葛根12克,桂枝3克,白芍12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四枚。

二诊 药后甚效,无须更张,然脉右大于左,大便时或燥结,舌苔根上黄,胸廓中有微痛。

生西芪30克,归身6克,葛根15克,桂枝4.5克,白芍9克,全瓜蒌9克,麻仁9克,鲜藿香9克,六一散12克。

【按】本案患者乃是读书太辛苦,用脑过度,导致神经衰弱,睡眠不香,神疲乏力,甚至肩背痛,病已长达三年之久。此睡眠不安乃是心神耗伤太过。陆氏以桂枝汤加葛根、黄芪、当归治之,桂枝汤药用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法在调和营卫,升阳散邪,缓急止痛;加葛根、黄芪升阳益气,治疗肩背疼痛;稍加当归身养血安神。二诊时药效甚佳,但有大便燥结,胸廓不适,陆氏续用前方,稍加全瓜蒌、鲜藿香、六一散宽胸理气,化湿通便;麻仁专主润肠通便。此案陆氏用药精干,针对病因而去,不用催眠之药,而患者得神安眠足之效。

张男

初诊 神经衰弱甚至失眠,上盛下虚,晨半身以上烘热汗出,头晕,平常喜厚衣,脉缓舌干白,大便燥结。

川连1.8克,瑶桂3克,秫米12克,真珠母12克,当归6克,太子参12克,黑附块3克,菟丝子12克,生内金9克,枳实9克。

二诊 药后能睡三四小时,头不常痛,与人说话会复痛,舌白稍干,大便稍顺,脉缓软,前方中肯。

川连1.8克,肉桂3克,白术6克,干姜3克,太子参12克,枣仁15克,秫米6克,枳实炭9克,姜夏12克,菟丝子12克,炙甘草3克。

三诊 人寐时间递增,头痛亦减,但眩晕如故,此由于血虚须补血,脉缓软,舌略干。

生芪15克,当归6克,大生地12克,云苓12克,白术6克,远志6克,枣仁15克,川连1.8克,肉桂3克,干姜3克,木香3克,龙眼肉7枚,炙甘草3克。

四诊 能安眠六小时,头不复痛仍有眩,平时多说话或睡醒则咽喉痛,舌干液少。

生芪18克,当归6克,元参12克,生地12克,枣仁15克,远志3克,白术6克,木香1.8克,煨天麻6克,龙眼肉7枚,炙甘草3克。

【按】本例患者失眠上盛下虚证,身恶寒肢冷,但却又半身以上烘热汗出。陆氏以黄连、肉桂取法交泰丸,上下交通,清心安神;秫米、太子参、鸡内金、枳实,取法半夏秫米汤,健脾和胃安神;附子、菟丝子、当归,温阳养血补肾,疗体虚不足;珍珠母与附子相合,既可免去附子辛温大热之弊,又可温潜相合安神,治疗不寐。

二诊时患者已能睡三四个小时,情况在改善。但头痛时复发,前方中肯,仍然依照前方思路,再加白术、干姜、半夏、炙甘草温脾化痰,和胃安神;酸枣仁宁心安神,乃是失眠常用药。三诊睡眠逐渐改善,但仍旧眩晕,陆氏认为是血虚,当补血。陆氏以归脾汤为主方加减,方中术、芪、甘草温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更以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在归脾汤的基础上再加生地、干姜阴阳双补;黄连、肉桂取法交泰丸,交通心肾安神。四诊,在三诊基础上稍加调整,加天麻化痰止眩晕,玄参清热养阴。

本案变化较为复杂,但陆氏在灵活运用各种经典名方的基础上,机圆法活,重规矩而用巧,正是陆氏倡导精神的很好体现。

【小结】

不寐,又称失眠,乃是临床常见病证。从上述七则病案看,陆氏治疗失眠颇有法度。喜用交泰丸,黄连与肉桂合用,交通心肾安神。对于从脾胃论治失眠,陆氏也是颇有心得,一般以半夏秫米为主方,加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的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安神;加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的减味温胆汤以化湿祛浊安神。对于阳虚的失眠患者,陆氏在合用其他药的基础上,敢于运用附子、干姜、肉桂等辛温大热之品,并且常配合上当归、白芍、生地等养阴血之药,这样既能促进养精血之药的补而不滞,又可以兼制姜附桂的大辛大热。再此基础上,陆氏还常用珍珠母、煅牡蛎、真铁砂等重镇潜降之品,与姜附桂相合,取温潜安神之法。

另外陆氏在一些具有明显肝郁表现的病案中,也很倚重柴胡、芍药、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或干姜)等药组成的舒肝解郁的逍遥散。而且陆氏很善于根据临床及时变化,如患者气血不足,则黄芪、当归合用;如患者肩背不适,有颈椎病情,则重用葛根、黄芪升阳通督;当然临床常用的酸枣仁、制远志药对也是经常可见。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