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九十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癫狂门

单方

凡狂癫,谬乱不识人:伏龙肝末,水服方寸匕,每日三服。 【 《千金方》】

失心风疾:水银一两,藕节八个,研成砂子,丸如芡子大,每服二丸,磨刀水下,一二服。 【 经验方】

病笑不休:沧盐煅赤研,入河水煎沸啜之,探吐热痰数升,即愈。 【 《儒门事亲》】

卒发癫狂:葶苈一升,捣三千杵,取白犬血和丸麻子大,酒服一丸,三服取瘥。 【 《肘后方》】

风癫发作则吐,耳如蝉鸣,引胁牵痛:天门冬去心皮,暴捣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久服良。 【 《外台秘要》】

癫痫风疾:九节菖蒲,不闻鸡犬声者,去毛,木臼捣末,以黑獖猪心一个批开,砂罐煮汤,调服三钱,每日三服。 【 《正传》】

风癫百病:麻子四升,水一升,猛火煮令芽生,去渣煎取二升,空心服之。或发或不发,或多言语,勿怪之,但令人摩手足,须臾即定。凡进三剂无不愈。 【 《千金方》】

风痰癫疾:茶芽、栀子各一两,煎浓汁一碗服,良久即吐。 【 《摘元方》】

风癫:用地黄三十斤,天门冬十斤,二味捣取汁,作煎,服之瘥。 【 《千金方》,下同】

又方:莨菪子三升捣筛,酒一斗,渍半日绞去滓,汤中煎,令可丸。先食服如小豆二丸,加至如梧子二丸,以知为度。额上手中从文理中赤起,是知也。无此候更服。病日发者三日愈,间日发者十日愈,五日发者二十日愈,半岁发者一月愈。

狂邪风癫,不避水火:苦参五斤,蜜和丸如酸枣大,每服十丸,薄荷汤化下。 【 《纲目》】

又方:令患人着地仰卧,以冷水终日淋其面,良。

癫痫瘈瘲:飞鸱头二枚、铅丹一斤为末,蜜丸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剧者夜一,稍加之。 【 《千金方》】

风狂歌笑,行走不休:用豭猪肉一斤,煮熟切脍,和酱食,或羹粥炒任服之。 【 《心镜》】

风疾恍惚,心烦腹痛,或时闷绝复苏:以青羚羊角屑微炒为末,无时温酒服一钱。 【 《圣惠方》】

凡狂发欲走,或自高贵称神,或悲泣呻吟,此为邪祟。以蚕纸烧灰,酒水任下方寸匕。亦可治风癫。 【 《肘后方》】

久癫失志,气血虚弱者:用河车治净,烂煮食之。 【 经验方】

伤寒发狂,踰垣上屋:寒水石二钱、黄连一钱为末,煎甘草冷服,名鹊石散。 【 《本事方》】

风热心躁,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寒水石半斤,烧半日,净地坑内,盆合四面,湿土壅起,经宿取出,入甘草末、天竺黄各二两,龙脑二分,糯米糕丸弹子大,蜜水磨下。 【 《集验方》】

伤寒发狂,惊怖恍惚:用撒法郎二分,水一盏,浸一夕服之。天方国人所传。 【 《医林集要》】

癫狂邪疾:防葵研末,温酒服一刀圭,至二三服,身瞤及小不仁为效。 【 《肘后方》】

卒发狂癫:烧自经死绳末,水服三指撮,陈蒲煮汁服亦佳。 【 藏器】

伤寒发狂,烦躁热极:吞生鸡子一枚,效。 【 《食鉴》】

伤寒时气温病六七日,热气发狂,见鬼欲走:取白狗从背破取血,乘热摊胷上,冷乃去之。此治垂死者亦活。无白犬,但纯色者亦可。 【 《肘后方》】

热病发狂,奔走似癫,如见鬼神,久不得汗,及不知人事者:以人中黄入大罐内,以泥固济煅半日,去火毒研末,新汲水服三钱,未退再服。 【 《斗门方》】

大热狂渴:干陈人屎为末,于阴地净黄土中作五六寸小坑,将末三两匙,于坑中以新汲水调匀,良久澄清,细细与饮即解,世俗谓之地清。 【 寇宗奭《衍义》】

人魄:镇心安神魄,定惊怖癫狂,磨水服之。 【 时珍】

胞衣水:主治狂言妄语,头上无故发竖,虚痞等证,天行热病,饮之立效。 【 藏器】

乌头、附子尖为末,茶服半钱,吐风痰癫痫。 【 时珍】

狐肉羹:洽惊痫恍惚,语言错谬,歌笑无度,及五脏积冷,蛊毒寒热诸病。用狐肉一片,及五脏治净,入豉汁煮熟,入五味作羹,或作粥食。京中以羊骨汁鲫鱼代豉汁,亦妙。 【 《心镜》】

银屑:主治热狂惊悸发痫,水磨服之,功胜紫雪。 【 《开宝》】

吐癫狂方:此方可代瓜蒂三圣散之属。凡邪实上焦,或痰或食,或气逆不通等证,皆可以此吐之。用萝卜子捣碎,以温汤和搅,取淡汤徐徐饮之,少顷即当吐出。即有吐不尽者,亦必从下行矣。

又法:萝卜子为末,温水调服一匙,良久吐涎沫愈。

又法:用盐少许,于热锅中炒红色,乃入以水,煮至将滚未滚之际,搅匀,试其滋味稍淡,乃可饮之。每用半碗,渐次增饮,自然发吐,以去病为度而止。

癫风:用鲤鱼一尾,制净切成块,以明矾四两为末,腌二日,煎吃,其疾必愈。

又方:以铁浆服之。

癫狂大叫奔走:用虾蟆一只,去腹中物,洗净,将肠胃复入腹中,入罐固济煅红,土掩定,隔夜取出,入麝香一分,同研极细,每服一钱新汲水下。

暴狂:以朱砂末酒调服方寸匕,日三次。

针灸

《素问》曰: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

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止。[病止:原作「病已止」,据《素问?长刺节论》改。]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灵枢》曰: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瘖;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

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

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止。

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之:原作「其」,据《灵枢?癫狂》改。],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

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志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

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

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顑。

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

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热病数惊,瘈瘲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

癫疾毛发去,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之,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甲乙经》曰: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其不呕沫,本神及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阳溪、外丘、当上脘旁五分、通谷、金门、承筋、合阳主之。合阳在委中下二寸。

癫疾,上星主之,先取譩嘻,后取天牖、风池。

癫疾呕沫,暂起僵仆,恶见风寒,面赤肿,顖会主之。

癫疾,狂走瘈瘲,摇头,口喎戾,颈强,强间主之。

癫疾,瘈瘲狂走,颈项痛,后顶主之。后顶在项后一寸五分。

癫疾,骨酸眩狂,瘈瘲,口噤 【 《千金》作喉噤】 羊鸣,刺脑户。

癫疾,僵仆目妄见,恍惚不乐,狂走瘈瘲,络却主之。

癫疾大瘦,脑空主之。

癫疾,僵仆狂疟,完骨及风池主之。

癫疾互引,天柱主之。

癫疾,怒欲杀人 【 《千金》又云瘈瘲身热狂走,谵语见鬼,】 身柱主之。

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上插,筋俞主之。

癫疾发如狂走者,面皮厚敦敦不治,虚则头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难,腰尻重,难起居,长强主之。

癫疾,憎风时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热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见,瘈瘲,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

癫疾,憎风时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热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见,瘈瘲,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

癫疾互引,水沟及龂交主之。

癫疾狂,瘈瘲眩仆,癫疾瘖不能言,羊鸣沫出,听宫主之。

癫疾互引,口喎喘悸者,大迎主之;及取阳明太阴,候手足变血而止。

狂癫疾吐舌,太乙及滑肉门主之。

癫疾多言,耳鸣口僻,颊肿,实则聋龋,喉痹不能言,齿痛鼻鼽衄,虚则痹,膈俞、偏历主之。

癫疾,吐舌鼓颔,狂言见鬼,温溜主之,在腕后五寸。

目不明,腕急身热,惊狂躄痿痹瘈瘲,曲池主之。

癫疾吐舌,曲池主之。

热病汗不出,狂互引,颈嗌外肿,肩臂酸重,胁腋急病不举,痂疥,项不可顾,支沟主之。

癫疾,吐血沫出,羊鸣,戾颈,天井主之,在肘后。

热病汗不出,狂互引癫疾,前谷主之。

狂互癫疾数发,后溪主之。

狂癫疾,阳谷及筑宾、通谷主之。

癫疾狂多,善食善笑,不发于外,烦心,渴,商丘主之。

癫疾,短气呕血,胷背痛,行间主之。

痿厥,癫疾,洞泄,然谷主之。

狂癫,阴谷主之。

癫疾,发寒热,欠,烦满悲泣出,解溪[解溪:原作「解谷」,据《甲乙》卷十一阳厥大惊发狂痫改。]主之。

癫疾互引,僵仆,申脉主之。先取阴蹻,后取京骨、头上五行;目反上视,若赤痛从内眦始,复下半寸各三痏,左取右,右取左。

寒厥癫疾,噤吤、瘈瘲、惊狂,阳交主之。

癫疾,狂妄行,振寒,京骨主之。

身痛狂善行,癫疾,束骨主之,补诸阳。

癫疾,僵仆转筋,仆参主之。

癫疾,目(目巟)(目巟),鼽衄,昆仑主之。

癫狂疾体痛,飞扬主之。

癫疾反折,委中主之。

短气,心痹,悲怒,逆气,怒狂易,鱼际主之。

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及目妄见,刺风府。

身热狂走,讝语见鬼,瘈瘲,身柱主之。

狂妄言怒,恶火,善骂詈,巨阙主之。

狂歌妄言怒,恶人与火,骂詈,三里主之。

狂易,鱼际、合谷、腕骨、支正、少海、昆仑主之。

狂言,太渊主之。

狂言笑见鬼,取之阳溪,及手足阳明太阴。

狂疾,掖门主之;又侠溪、丘墟、光明主之。

狂互引,头痛耳鸣目痹,中渚主之。

狂仆,温溜主之。

狂妄走,善欠,巨虚上廉主之。

狂易见鬼与火,解溪主之。

《千金方》曰:解溪、阳蹻主癫疾。

脑户、听会、风府、听宫、翳风,主骨酸眩狂,瘈瘲口噤,喉鸣沫出,瘖不能言。

臑会、申脉,主癫疾凑气。

五处、身柱、委中、委阳、昆仑,主脊强反折,瘈瘲,癫疾,头痛。

尺泽、然谷,主癫疾,手臂不得上头。

曲池、少泽,主瘈瘲癫疾。

飞扬、太乙、滑肉门,主癫疾狂,吐舌。

温留、仆参,主癫疾,吐舌,鼓颔,狂言,见鬼。

筋缩、曲骨、阴谷、行间,主惊痫,狂走,癫疾。

完骨,主癫疾僵仆,狂疟。

天井、小海,主癫疾,羊痫吐舌,羊鸣,戾颈。

天冲,主头痛,癫疾互引,数惊悸。

风池、听会、复溜,主寒热,癫仆。

脑空、束骨,主癫疾大瘦,头痛。

风府、昆仑、束骨,主癫疾,大瘦头痛。

攒竹、小海、后顶、强间,主痫发瘈瘲,狂走不得卧,心中烦。

大人癫,小儿惊痫,灸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各等而参合如?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侠脊两端便灸之。凡五处也。故画图法,以丹注所灸五处,各百壮。削竹皮为度,胜绳也。

卒癫,灸阴茎上宛宛中三壮,得小便通即瘥。 【 《千金翼》云当尿孔上是穴。】

又灸阴茎头三壮。

又灸足大趾上聚毛中七壮。

又灸囊下缝二七壮。

又灸两乳头三壮。

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报。穴在直鼻中上入发际。

又灸天窻、百会,各渐灸三百壮,炷惟小作。

又灸耳上发际各五十壮。

仓公法:狂痫不识人,癫病眩乱,灸百会九壮。

狂走掣瘲,灸玉枕上三寸;一法,顶后一寸,灸百壮。

狂走癫疾,灸顶后二寸十二壮。

狂邪鬼语,灸天窻九壮。

狂走癫疾,灸大幽百壮。

狂言恍惚,灸天枢百壮。

狂走癫痫,灸季肋端三十壮。

狂痫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壮。穴在左右手腕后六寸。

狂走惊痫,灸河口五十壮。穴在腕后陷中动脉是。

狂癫风痫,吐舌,灸胃脘百壮,不针。

狂邪发无常,披发大呼,欲杀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穴在腕后五寸臂上两骨间。

狂走喜怒悲泣,灸臣觉 【 亦作巨搅。】 随年壮。穴在背上甲内侧,反手所不及者,骨芒穴一捻之痛者是也。 【 骨芒疑膏肓。】

狂邪鬼语,灸伏兔百壮。 【 前作天窻九壮】

悲泣鬼语,灸天府五十壮。

悲泣邪语,鬼忙歌哭,灸慈门五十壮。

狂邪惊痫病,灸承命三十壮。穴在内踝后上行三寸动脉上。 【 亦灸惊狂走。】

狂癫风惊,厥逆心烦,灸巨阳五十壮。

狂癫鬼语,灸足太阳四十壮。

狂走,惊恍惚,灸足阳明三十壮。

狂癫痫易疾,灸足少阳,随年壮。

狂走,癫厥如死人,灸足大趾三毛中九壮。 【 《千金翼》云灸大敦。】

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穴在阳明下五分。

狂癫惊走风,恍惚嗔喜,骂笑歌哭鬼语,悉灸脑户、风池、手阳明太阳太阴、足阳明阳蹻少阳太阴、阴蹻足跟,皆随年壮。狂风骂詈挝斫人,名为热阳风,灸两吻边燕口处赤白际各一壮。

又灸阴囊缝三十壮。令人立,以笔正注当下已卧卵核上灸之,勿令近前中卵核,恐害阳气也。

狂走刺人,或欲自死,骂詈不息,称神鬼语,灸口吻头赤白际一壮。

又灸两肘内屈中五壮。

又灸背胛中间三壮,报灸之。仓公法神效。

卒狂言鬼语,以甑带急合缚两手大指,便灸左右胁下对屈肋头两处,火俱起,各七壮。须臾鬼自道姓名,乞去,徐徐问之,乃解其手焉。

风府、肺腧,主狂走,欲自杀。

络却、听会、身柱,主狂走瘈瘲。

天柱、临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支正、鱼际、合谷、少海、曲池、腕骨,主狂言惊恐。

温留、掖门、京骨,主狂仆。

神门、阳谷,主笑若狂。

阳溪、阳谷,主吐舌,戾颈,妄言。

巨阙、筑宾,主狂易,妄言怒骂。

冲阳、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下廉、丘墟,主狂言非常。

劳宫、大陵,主风热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欷歔,喜笑不止。

风府、昆仑、束骨,主狂易多言不休。

《丹溪心法》曰:卒狂言鬼语,针大拇指甲下,即止。

《医学纲目》曰:秦承祖灸鬼法,狐魅神邪癫狂诸病,并小儿惊痫:两手大拇指,用软绳急缚之,灸三壮艾炷着四处,半在甲,半在肉上,四处尽烧,一处不着,其疾不愈,神效难量。此法累用累效。

狂发怒,欲杀人,见鬼,灸明堂、身柱、后溪。身柱在三椎节下间。

呆痴,刺神门一穴,沿皮向前三分,先补后泻。又后溪,补生泻成。

又法:太钟。

失志,呆痴,取神门、中冲、鬼服、鸠尾、百会。

心闷不已,取支沟。

伤寒发热,不识尊卑,取曲池、绝骨、百劳、涌泉。

《本草纲目》曰:癫痫诸风,熟艾于阴囊下,谷道正门当中间,随年岁灸之。

导引

《保生秘要》曰:风病导引法,先念背而通至四肢,又从四肢转骨轮处,想火烧之,风气结处折开环转推散。

癫狂导引法:先将手把他手尺部拿住,又将手把他手中指之脉通心者,以指甲掐之,后又把他心头推开痰出,至神定时,教他念脐守之,久久复心头推开,分两边下谷道去。

医案

《千金方》曰:唐相国寺僧允惠患癫疾失心,经半年,遍服名医药不效。僧俗兄潘氏家富,召孙思邈疗之。孙曰:今夜睡着,明后日便愈也。潘曰:但告投药,报恩不忘。孙曰:有咸物但与师吃,待渴却来道。夜分僧果渴。孙至,遂求温酒一角,调药一服与之。有顷,再索酒,与之半角。其僧遂睡两昼夜乃觉,人事如故。潘谢孙,问其治法。孙曰:众人能安神矣,而不能使神昏得睡,此乃灵苑方中朱砂酸枣仁乳香散也,人不能用耳。又正肃吴公少时,心病,服前方一剂,五日方寤,遂瘥。

《儒门事亲》曰:一叟年六十,值徭役烦扰,而暴发狂,口鼻觉如虫行,两手爬搔,数年不已。戴人诊其两手脉皆洪大如絙绳,断之曰:口为飞门,胃为贲门。曰口者,胃之上源也。鼻者足阳明经起于鼻交頞之中,旁约太阳,下循鼻柱,交人中,环唇下交承浆,故其病如是。夫徭役烦扰,便属火化,火乘阳明经,故发狂。故经言阳明之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疏。又况肝主谋,胆主决,徭役迫遽而财不能支,则肝屡谋而胆屡不能决,屈无所伸,怒无所泄,心火磅礡,遂乘阳明经。然胃本属土而肝属木,胆属相火,火随木气而入胃,故暴发狂。乃命置燠室中,涌而汗出,如此三次。《内经》曰:木郁则达之,火郁则发之。良谓此也。又以调胃承气汤半斤,用水五升煎半沸,分作三服,大下二十行,血水与瘀血相杂而下数升,取之乃康。以通圣散调其后。

项关令之妻,病饥不欲食,常好叫呼怒骂,欲杀左右,恶言不辍。众医皆处药,几半载,尚尔。戴人曰:此难以药治。乃使二娼各涂丹粉,作伶人状,其妇人大笑。次日又作角抵,又大笑。常以两个能食之妇,夸其食美,病妇索其食而一尝之。数日怒减食增,不药而瘥。后得一子。夫医贵有才,无才何足应变无穷?

一男子落马发狂,起则目瞪狂言,不识亲疏,弃衣而走,骂詈涌出,气力加倍,三五人不能执缚,烧符作醮,问鬼跳巫,殊不知顾。丹砂、牛黄、犀、珠、脑、麝备尝,赀财散去,室中萧然,不远二百里而求戴人一往。戴人以车轮埋之地中,约高二丈许,上安之中等车轮,其辋上罄一穴,如作盆之状,缚狂病人于其上,使之伏卧,以软裀衬之。又令一人于下坐机一枚,以棒搅之,转千百遭,病人吐出青黄涎沫一二斗许,绕车轮数匝。病人曰:我不能任,可解我下。从其言而解之。索凉水,与之冰水,饮数升,狂方罢矣。

一狂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厥,阳并乃狂。《难经》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阳为腑,阴为脏。非阳热而阴寒也,热并于阳则狂,狂则生寒;并于阴则癫,癫则死。《内经》曰:足阳明实则狂,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无所不为,是热之极也。以调胃承气大作汤下数十行,三五日复上涌一二升,三五日又复下之。凡五六十日,下百余行,吐亦七八度。如吐时暖室置火,以助其热而汗少解,数汗方平。

《丹溪心法》曰:外弟岁一日醉饱后,乱言妄语,妄见,询之系伊亡兄附体,言生前事甚的。乃叔在边叱之曰:非邪,食腥与酒太过,痰所为耳。灌盐汤一大碗,吐痰一二升,汗因大作,困睡一宵而安。

金氏妇壮年,暑月赴筵,妇乃姑询其坐次失序,遂赧然自愧,因成此病,言语失伦,其中又多间一句,曰奴奴不是,脉皆数而弦。余曰:此非邪,乃病也。但与补脾清热导痰,数日当自安。其家不信,邀数巫者喷水而呪之,旬余而死。或问曰:病非邪而邪治之,何遽至于死?余曰:暑月赴宴,外境蒸热。辛辣适口,内境郁热。而况旧有积痰,加之愧闷,其痰与热,何可胜言!今乃惊以法尺,是惊其神而血不宁也;喷以法水,是实其体密其肤,使汗不得泄也。汗不泄则蒸热内燔,血不得宁则阴消而阳不能独立也,不死何俟!或曰:《外台秘要》有禁呪一科,庸可废乎?予曰:移精变气,乃小术耳,可治小病。若内有虚邪,外有实邪,当用正大之法,自有成式,昭然可考。然符水惟膈上热痰,一呷凉水,胃热得之,岂不清快?亦可取安。若内伤而虚,与冬受严寒,符水下咽,必冰胃而致害。彼郁热在里,热邪在表,须以汗解,卒得清冷,肤腠固密,热何由解?必致内攻阴阳离散,血气乖争,去死为近。

《卫生宝鉴》曰:甲寅岁四月,予随斡耳朵行至界河里住,丑厮兀闽病五七日,发狂乱,弃衣而走,呼叫不避亲疏,手执潼乳与人饮,时人皆言风魔了。巫师祷之,不愈反剧。上闻,命予治之。脉得六至,数日不得大便,渴饮潼乳。予思北地高寒,腠理致密,病伤寒者少。然北地此时乍寒乍热,因此触冒寒邪,失于解利,因转属阳明证,胃实谵语,又食羊肉以助其热,两热相合,是谓重阳者狂,阳胜宜下,急以大承气汤一两半加黄连二钱,水煎服之。是夜下利数行,燥屎二十余块,得汗而解。翌日再往视之,身凉脉静,众人皆喜,曰:罗谦甫医好风魔也。由此见用伤寒非杂病之比,六经不同,传变各异。诊之而疑,不知病源,互相侮谤。呜呼!嗜利贪名,耻于学问,此病何日而愈耶?

《医学纲目》曰:浙江一妇人癫狂不止,医以瓜蒂半两为末,每一钱重,井华水调满一盏投之,随得大吐。吐后熟睡,勿令惊动,自此无恙。

许氏病阳厥狂怒,骂詈不避亲疏,或哭或歌,六脉举按无力,身表如冰,若发即叫呼声高。洁古云:夺食则已,因不与之食。予用大承气汤下之,得脏腑渣秽数升,狂稍宁。数日复发,复下。如此五七次,行大便数斗,疾瘥,身温脉生,良愈。此易老夺食之法也。

戊申年一人犯法褫衣,将受刑而得释,精神顿失如痴,予与惊气丸一丸,服讫而寐,及觉,病已失矣。

提辖张载阳,其妻因避寇失心,已数年,予授惊气丸方,不终剂而愈。

黄彦奇妻狂厥者踰十年,诸医不验,予授惊气丸方,去附子加铁粉,亦不终剂而愈。

《古今医鉴》曰:一女子年十五,因气恼,患语言颠倒,欲咬人打物,偷藏东西,时哭时笑,心怕胆小,饮食不知饥饱,身体发热,以防风通圣散加生地黄、牡丹皮,二服即安。

《万病回春》曰:一妇人发狂,弃衣而走,踰垣上屋,不识亲疏,狂言妄语,人拿不住,诸医措手,余令家人将凉水乱泼,不记数,须臾倒仆。诊其脉,六部俱弦数有力,乃热极生风也。用防风通圣散加生地黄、黄连、桃仁、红花、牡丹皮,三剂而安。后服祛风至宝丹,全愈。

《薛氏医案》曰:一仆人五月间病热,口干唇干,谵语,诊其脉细而迟,用四君子汤加黄芪、当归、芍药、熟附子,进一服,热愈甚,狂言狂走。或曰:附子差矣!诊其脉如旧,仍增附子,进一大服,遂汗出而热退,脉还四至矣。应天王治中遍身发黄,妄言如狂,苦于胷痛,手不可近。此中焦蓄血为患,用桃仁承气汤一剂,下瘀血而愈。

太守朱阳山弟,下部畜血发狂,用抵当汤而愈。

《证治准绳》曰:滑伯仁治一僧病发狂谵妄,视人皆为鬼,诊其脉累累如薏苡子,且喘且搏。曰:此得之阳明胃实。《素问》云:阳明主内,其经血气俱多,甚则弃衣升高,踰垣妄骂。遂以三化汤三四下,复进以清火之剂即愈。

一人方饭间,坐甫定,即掬炉中火杂饭猛噬,且喃喃骂人。令左右掖而脉之,皆弦直上下行,而左手寸口尤浮滑,盖风痰留心胞证也。法当涌其痰而凝其神,涌出痰沫四五升,即熟睡,次日乃寤,寤则病已去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