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四十三(上)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欬嗽门

黄帝素问

欬论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欬,何也?岐伯曰:五脏六腑皆令人欬,非独肺也。

【 注肺主气而朝百脉,五脏六腑之邪,皆能上归于肺而为欬。】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欬。

【 注皮毛者,肺之合。天之寒邪,始伤皮毛,则邪从其合而内伤肺矣。寒饮入胃,则冷饮之邪,从肺脉而上至于肺,外内之邪合并,因而客之,则为肺欬矣。】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 注乘春则肝先受邪,乘夏则心先受邪,乘秋则肺先受邪,各以所主之时受病。如非其秋时,则五脏之邪,各传与之肺而为欬也。】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欬,甚则为泄为痛。

【 注五脏之气,与四时五行之气相合,故受病微,则上乘于肺而为欬,甚则上行极而下为泄痛矣。】

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 注先受之者,谓次即传及于肺而为欬也。欬乃肺之本病,故先言肺先受邪。】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欬之状,欬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 注肺司呼吸,故欬则喘息有音。肺主气,甚则随气上逆而唾血也。】

心欬之状,欬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 注喉乃肺窍,心火淫金,故喉中介然如梗。手少阴心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上挟咽,故咽喉肿痛。】

肝欬之状,欬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 注肝脉布胁肋,上注肺,故欬则两胁下痛。不可转者,不可以俛仰也。盖肝邪上乘于肺则为欬,甚则下逆于经而不可以转,转则胠下满。】

脾欬之状,欬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欬剧。

【 注脾脏居右,故欬则右胁下痛。脾气上通于肺,肺之俞在肩背,故阴阴引于肩背。盖微则上乘于肺而为欬,甚则病及于本经。】

肾欬之状,欬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欬涎。

【 注肾脉贯膈入肺中,故欬则肺俞相引而痛。肺肾皆积水也,故甚则欬涎。】

帝曰:六腑之病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欬,乃移于六腑。

【 注六腑之病,从脏气而转移。】

脾欬不已,则胃受之。胃欬之状,欬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 注脾与胃合,脾病移于胃,则胃气逆故呕。呕甚则谷气消,谷消则虫上入胃,故甚则长虫出。】

肝欬不已,则胆受之。胆欬之状,欬呕胆汁。

【 注邪在胆则逆在胃,胃气逆则呕苦。】

肺欬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欬状,欬而遗矢。

【 注大肠者肺之腑,为传道之官,是以上逆则欬,下逆则遗矢。】

心欬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欬状,欬而失气,气与欬俱失。

【 注失气,后气也。夫厥气上逆则欬,下逆则为失为遗。气与欬俱失者,厥逆从上下散也。】

肾欬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欬状,欬而遗溺。

【 注膀胱者,津液之腑,水道出焉,故欬而遗溺。】

久欬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欬状,欬而腹满,不欲食饮。

【 注三焦为中渎之腑,故腹满。欬则上焦不能主纳,故不欲食饮也。】

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 注欬则肺举而液上溢,故使人涕唾。水气上乘,故面浮肿而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 注欬在五脏,当治其俞;欬在六腑者,取之于合;浮肿者,取肺胃之经脉。】

气交变大论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欬喘。

【 注诸戊之岁,火运太过,火胜则克金,故肺受火热而喘欬也。】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甚则喘欬逆气,欬逆甚而血溢。

【 注喘欬逆气,肺病也。肝脉贯肺中,故欬逆甚。肝主藏血,故血溢也。】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甚则喘欬。

【 注诸丙之岁,水运太过,故甚则水气上逆而为喘欬。】

岁木不及,燥乃大行,复则炎暑流火,上胜肺金,欬而鼽。

【 注主岁之木运不及,则金之燥气大行,而火因母郁而复。盖不及之岁,所胜之气妄行,而反自虚其位,故复气得以胜之。肺开窍于鼻,故欬而鼽。】

至真要大论

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寒热欬喘,甚则肺(月真),腹大满膨膨而喘欬。

【 注子午之岁,少阴之火发于阴中,故肺受火热而津液不生也。】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金政不平,民病欬。

【 注少阳司天,寅申岁也。火淫所胜,故金政不平而欬。】

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欬。

【 注阳明司天,卯酉岁也。燥金淫胜于上,故大凉革候而欬。】

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嗌塞而欬。

【 注金气寒肃故清发于中,嗌塞而欬者,阳明燥金上及于肺,同气相感也。】

帝曰:六气之复何如?岐伯曰:少阴之复,燠热内作,气动于左,上行于右,欬,皮肤痛。

【 注气动于左者,君火之气发于左肾之水中。上行于右者,肺肾上下相交,肾为本而肺为末也。火淫肺金,则欬而皮肤痛。】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饮发于中,欬喘有声。

【 注气极则变欬喘,有声者,饮乘于肺也。】

少阳之复,欬衄,甚则入肺,欬而血泄。

【 注少阳之火,复发于秋冬之时,是以热乘心肺而为欬,甚则入肺,欬而血泄,气血皆伤也。】

阳明之复,清气大举,呕苦欬哕烦心,病在膈中。

【 注阳明之复,发于本位主令之时,是以清气大举。欬哕,肺气逆也。欬哕烦心者,病在膈中,阳明之气上逆也。阳明太阳之发,报复岁半以前之气,是以木火土之皆病也。】

厥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欬。

【 注风木之客气胜,甚则欬者,上淫之气,入于经也。】

少阴司天,客胜,甚则欬喘。

【 注少阴司天,三之气,乃少阴君火。欬喘,君火之气胜也。盖君火司岁,故先火胜,而甚则及于厥阴。】

少阳司天,主胜则胷满欬仰息,甚而有血,手热。

【 注少阳司天,初气三气,乃君相二火。主胜则胷满欬仰息者,主气之二火,欲上炎而外出也。】

太阳司天,客胜则胷中不利,銮逄椋泻畡t欬。

【 注太阳之气在表,肺主皮毛,故胷中不利,出清涕而欬。曰感寒者,谓太阳与寒水之有别也。】

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欬衄嗌塞,心膈中热,欬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 注清复内余者,清肃之客气,入于内而有余也。欬衄嗌塞,心膈中热,皆肺病也。白血出于肺,阳明司天,天之气也,脏属阴而血为阴,血出于肺,则阳甚而阴绝矣。】

六元正纪大论

金郁之发,民病欬逆。

【 注欬逆,肺之病。】

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初之气,寒乃去,候乃大温,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欬逆头痛。

【 注初之间气,乃少阴君火,血溢目赤欬逆等证,皆风火之为病也。】

二之气,火反郁,其病热郁于上,欬逆呕吐。

【 注二之客气,乃太阴湿土,则病热郁呕吐诸证,皆因阴湿凝于外,而火热郁于内也。】

三之气,炎暑至,民病欬呕。

【 注司天之气,上临于三气,病欬呕,感风火之气也。】

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民病欬喘。

【 注欬喘,热病生于上也。】

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欬喘。

【 注终气乃阳明燥金司令,故燥令行,气交之余热内格,而为欬喘。】

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民病欬嗌塞。

【 注欬嗌塞,皆感燥湿之气而为病也。】

阴阳别论

一阳发病,少气,善欬,善泄。

【 注一阳者,少阳之气,病则生气少而火壮,火烁金,故善欬。】

调经论

气有余,则喘欬上气。

【 注肺主气而司呼吸,故有余则喘欬上逆。】

厥论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欬。

【 注肺主气,逆故虚满而欬。】

阳明厥逆喘欬。

【 注阳明气厥则喘,上逆则欬也。】

五脏生成篇

欬嗽上气,厥在胷中,过在手阳明太阴。

【 注邪伤皮毛气分,则欬嗽而气上逆矣。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循胃上膈,手阳明之脉,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邪过在经,是以胃中厥逆也。】

生气通天论

秋伤于湿,上逆而欬,发为痿厥。

【 注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以秋伤于湿,上逆而欬。】

脉解篇

少阴所谓呕欬上为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欬上气喘也。

【 注少阴寒水在下,君火之气在上,上下水火不交,则诸阳之气上浮,而无所依从矣,是以阳热上逆,而为呕欬气喘之病。】

少阳所谓欬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欬,故血见于鼻也。

【 注阳气未盛于上者,言至九月而少阳始盛也。夫血随气行,气未盛而脉先满,则血留而上逆矣。】

标本病传论

肺病喘欬,三日而胁支满痛;一日身重体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 注日出气始生,日入气收引。肺主气,故终于气之出入也。】

心病先心痛,一日而欬;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 注心为火脏,冬之夜半者,水胜而火灭也。夏之日中者,亢极而自焚矣。】

五常政大论

金不及曰从革。从革之纪,其发欬喘,其脏肺,其病嚏欬鼽衄。

【 注欬喘,火刑肺也。嚏欬鼽衄,金之病也。】

金太过曰坚成。坚成之纪,其病欬。

【 注病欬,火伤肺也。】

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欬嚏鼽衄鼻窒。

【 注上从者,因司天之气下临,畏其胜制而从之也。欬嚏鼽衄鼻窒,皆肺病也。】

风论

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欬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 注风为阳邪,开发腠理,故多汗。风气伤阳,邪正不合,故恶风。肺属金,其色白。肺主气,在变动为欬,风邪迫之,故时欬短气。昼则阳气胜而能胜邪,故差;暮则气衰,故病甚。眉上,乃阙庭间,肺之候也。】

诊要经终论

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欬嗽。

【 注脏真高于肺,主行荣卫阴阳者也。荣卫气血,所以濡筋骨,利关节。病在肝而反伤其肺,是以筋挛血气环逆,故令人气逆而转为欬嗽。】

玉机真脏论

秋脉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欬,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 注肺主周身之气,不及则令人气虚而喘,呼吸少气而欬。气虚上逆,则血随而上行。气虚下逆,则闻呻吟之病音。】

宣明五气论

肺为欬。

【 注阴阳应象论曰:肺在变动为欬。】

评热病论

病肾风,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胷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欬,病名曰风水。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欬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欬甚也。

【 注病名风水者,因风而动其水也。真气者,脏真之心气也。心属火而恶水邪,水气上乘,则迫其心气上逆,是以口苦舌干。肾为本,肺为末,金水子母之脏,皆积水也。是以水气上逆于肺,则欬出清水。水邪乘胃,故不得卧。胃络上通于心,阳气入阴,阴阳相薄,故惊恐。心气上乘于肺,金畏火热,故欬甚也。】

痹论

脾痹者,四肢解堕,发欬呕汁,上为大塞。

【 注脾气不能行于四肢,故四肢解堕。脾脉上膈挟咽,气痹不行,故发欬。入胃之饮,上输于脾肺,脾气不能转输,故呕汁。肺气不能通调,故上为大塞。】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肝脉微大,为欬引小腹。

【 注肝脉抵少腹,上注肺,欬引小腹者,经气逆于上下也。】

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胷。

【 注肺主气,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胷,皆肺气虚寒也。】

本脏篇

肺高则上气肩息,欬。

【 注肺主气,故高则上气肩息而欬。】

玉版篇

欬且溲血,脱形,其脉小劲,逆也。欬,脱形,身热,脉小以疾,逆也。不过十五日而死矣。

【 注欬而溲血形脱,其脉小劲,逆伤肺也。夫心主血,肺者心之盖,欬,形脱,身热,脉小以疾,逆伤心也。】

欬,溲血,形肉脱,脉搏,逆也。欬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逆也。不过一时而死矣。

【 注欬溲血,形肉脱,脉搏逆于肺络也。欬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逆于肝脾之络也。】

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欬,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欬上气喘,渴烦心,胷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 注是主肺所生之病,故欬喘上气,渴而烦心。肺主气,而为水之生原,肺乃心之盖也。胷满,臑臂痛,掌中热,皆经脉所循之部而为病也。】

热病篇

欬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 注欬者,内热上逆于肺也。衄者,表热外迫于经也。夫肺主皮毛而朝百脉,外内之热,咸从肺气以汗解。汗不出者,气绝于上也。出不至足者,气绝于下也。】

胀论

肺胀者,虚满而喘欬。

【 注吴氏曰:此卫气逆于城郭之中,而为肺胀也。】

论疾诊尺篇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欬,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 注水随气而溢于皮肤之间,故目窠微肿。颈脉动而肤胀欬者,水留于皮毛而动其肺气也。风水者,因外受于风,风行而水涣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