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高丽史

19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1026 丙寅 宋天圣四年 显宗十七年

契丹大平六年

-------------------------------------------------------------------------------

1027 丁卯 宋天圣五年 显宗十八年

契丹大平七年

-------------------------------------------------------------------------------

1028 戊辰 宋天圣六年 显宗十九年

契丹大平八年

-------------------------------------------------------------------------------

1029 己巳 宋天圣七年 显宗二十年

契丹大平九年

-------------------------------------------------------------------------------

1030 庚午 宋天圣八年 显宗二十一年

契丹大平十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031 辛未 宋天圣九年 显宗二十二年

契丹兴宗景福元年 五月显宗薨太子钦卽位。

十月遣使如契丹请坏鸭绿城桥不听

停贺正使仍用大平年号。

-------------------------------------------------------------------------------

1032 壬申 宋明道元年 德宗元年

契丹重熙元年 正月契丹使至不纳。

-------------------------------------------------------------------------------

1033 癸酉 宋明道二年 德宗二年

契丹重熙二年

-------------------------------------------------------------------------------

1034 甲戌 宋景佑元年 德宗三年

契丹重熙三年 九月德宗薨弟平壤君亨卽位。

-------------------------------------------------------------------------------

1035 乙亥 宋景佑二年 靖宗元年

契丹重熙四年 五月契丹移牒责我絶通好。

-------------------------------------------------------------------------------

1036 丙子 宋景佑三年 靖宗二年

契丹重熙五年

-------------------------------------------------------------------------------

1037 丁丑 宋景佑四年 靖宗三年

契丹重熙六年 十二月遣使如契丹请复通好。

-------------------------------------------------------------------------------

1038 戊寅 宋宝元元年 靖宗四年

契丹重熙七年 八月始行重熙年号。

-------------------------------------------------------------------------------

1039 己卯 宋宝元二年 靖宗五年

契丹重熙八年 四月契丹遣使来册王。

-------------------------------------------------------------------------------

1040 庚辰 宋康定元年 靖宗六年

契丹重熙九年

-------------------------------------------------------------------------------

1041 辛巳 宋庆历元年 靖宗七年

契丹重熙十年

-------------------------------------------------------------------------------

1042 壬午 宋庆历二年 靖宗八年

契丹重熙十一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043 癸未 宋庆历三年 靖宗九年

契丹重熙十二年 十一月契丹遣使来册王。

-------------------------------------------------------------------------------

1044 甲申 宋庆历四年 靖宗十年

契丹重熙十三年

-------------------------------------------------------------------------------

1045 乙酉 宋庆历五年 靖宗十一年

契丹重熙十四年

-------------------------------------------------------------------------------

1046 丙戌 宋庆历六年 靖宗十二年

契丹重熙十五年 五月靖宗薨弟乐浪君徽卽位。

-------------------------------------------------------------------------------

1047 丁亥 宋庆历七年 文宗元年

契丹重熙十六年 九月契丹遣使来册王。

-------------------------------------------------------------------------------

1048 戊子 宋庆历八年 文宗二年

契丹重熙十七年

-------------------------------------------------------------------------------

1049 己丑 宋皇佑元年 文宗三年

契丹重熙十八年 正月契丹遣使来册王。

-------------------------------------------------------------------------------

1050 庚寅 宋皇佑二年 文宗四年

契丹重熙十九年

-------------------------------------------------------------------------------

1051 辛卯 宋皇佑三年 文宗五年

契丹*(重熙)二十年

-------------------------------------------------------------------------------

1052 壬辰 宋皇佑四年 文宗六年

契丹重熙二十一年

-------------------------------------------------------------------------------

1053 癸巳 宋皇佑五年 文宗七年

契丹重熙二十二年

-------------------------------------------------------------------------------

1054 甲午 宋至和元年 文宗八年

契丹重熙二十三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055 乙未 宋至和二年 文宗九年

契丹度宗淸宁元年 五月契丹遣使来册王。

-------------------------------------------------------------------------------

1056 丙申 宋嘉佑元年 文宗十年

契丹淸宁二年

-------------------------------------------------------------------------------

1057 丁酉 宋嘉佑二年 文宗十一年

契丹淸宁三年 三月契丹遣使来册王。

------------------------------------------------------------------------------

1058 戊戌 宋嘉佑三年 文宗十二年

契丹淸宁四年

-------------------------------------------------------------------------------

1059 己亥 宋嘉佑四年 文宗十三年

契丹淸宁五年

-------------------------------------------------------------------------------

1060 庚子 宋嘉佑五年 文宗十四年

契丹淸宁六年

-------------------------------------------------------------------------------

1061 辛丑 宋嘉佑六年 文宗十五年

契丹淸宁七年

-------------------------------------------------------------------------------

1062 壬寅 宋嘉佑七年 文宗十六年

契丹淸宁八年

-------------------------------------------------------------------------------

1063 癸卯 宋嘉佑八年 文宗十七年

契丹淸宁九年

-------------------------------------------------------------------------------

1064 甲辰 宋英宗治平元年 文宗十八年

契丹淸宁十年

-------------------------------------------------------------------------------

1065 乙巳 宋治平二年 文宗十九年

契丹咸雍元年 四月契丹遣使来册王。

-------------------------------------------------------------------------------

1066 丙午 宋治平三年 文宗二十年

契丹咸雍二年复国号辽。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067 丁未 宋治平四年 文宗二十一年

辽咸雍三年

-------------------------------------------------------------------------------

1068 戊申 宋*( )宗{神宗}熙宁元年 文宗二十二年

辽咸雍四年

-------------------------------------------------------------------------------

1069 己酉 宋熙宁二年 文宗二十三年

辽咸雍五年

-------------------------------------------------------------------------------

1070 庚戌 宋熙宁三年 文宗二十四年

辽咸雍六年

-------------------------------------------------------------------------------

1071 辛亥 宋熙宁四年 文宗二十五年

辽咸雍七年

-------------------------------------------------------------------------------

1072 壬子 宋熙宁五年 文宗二十六年

辽咸雍八年

-------------------------------------------------------------------------------

1073 癸丑 宋熙宁六年 文宗二十七年

辽咸雍九年

-------------------------------------------------------------------------------

1074 甲寅 宋熙宁七年 文宗二十八年

辽咸雍十年

-------------------------------------------------------------------------------

1075 乙卯 宋熙宁八年 文宗二十九年

辽大康元年

-------------------------------------------------------------------------------

1076 丙辰 宋熙宁九年 文宗三十年

辽大康二年

-------------------------------------------------------------------------------

1077 丁巳 宋熙宁十年 文宗三十一年

辽大康三年

-------------------------------------------------------------------------------

1078 戊午 宋元元年 文宗三十二年

辽大康四年 五月宋遣使赐国信物时与宋絶久

宋使至举国欣庆。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079 己未 宋元二年 文宗三十三年

辽大康五年

-------------------------------------------------------------------------------

1080 庚申 宋元三年 文宗三十四年

辽大康六年

-------------------------------------------------------------------------------

1081 辛酉 宋元四年 文宗三十五年

辽大康七年

-------------------------------------------------------------------------------

1082 壬戌 宋元五年 文宗三十六年

辽大康八年

-------------------------------------------------------------------------------

1083 癸亥 宋元六年 文宗三十七年

辽大康九年 七月文宗薨太子勋卽位是为顺宗。

八月顺宗薨弟国原公运卽位。

-------------------------------------------------------------------------------

1084 甲子 宋元七年 宣宗元年

辽大康十年

-------------------------------------------------------------------------------

1085 乙丑 宋元八年 宣宗二年

辽大安元年 十一月辽遣使来册王。

-------------------------------------------------------------------------------

1086 丙寅 宋哲宗元佑元年 宣宗三年

辽大安二年

-------------------------------------------------------------------------------

1087 丁卯 宋元佑二年 宣宗四年

辽大安三年

-------------------------------------------------------------------------------

1088 戊辰 宋元佑三年 宣宗五年

辽大安四年

-------------------------------------------------------------------------------

1089 己巳 宋元佑四年 宣宗六年

辽大安五年

-------------------------------------------------------------------------------

1090 庚午 宋元佑五年 宣宗七年

辽大安六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091 辛未 宋元佑六年 宣宗八年

辽大安七年

-------------------------------------------------------------------------------

1092 壬申 宋元佑七年 宣宗九年

辽大安八年

-------------------------------------------------------------------------------

1093 癸酉 宋元佑八年 宣宗十年

辽大安九年

-------------------------------------------------------------------------------

1094 甲戌 宋绍圣元年 宣宗十一年

辽大安十年 闰四月宣宗薨元子昱卽位。

-------------------------------------------------------------------------------

1095 乙亥 宋绍圣二年 献宗元年

辽寿隆元年 十月大叔林君受禅卽位。

-------------------------------------------------------------------------------

1096 丙子 宋绍圣三年 肃宗元年

辽寿隆二年

-------------------------------------------------------------------------------

1097 丁丑 宋绍圣四年 肃宗二年

辽寿隆三年 闰二月献宗薨。

十二月辽遣使来册王。

-------------------------------------------------------------------------------

1098 戊寅 宋元符元年 肃宗三年

辽寿隆四年

-------------------------------------------------------------------------------

1099 己卯 宋元符二年 肃宗四年

辽寿隆五年

-------------------------------------------------------------------------------

1100 庚辰 宋元符三年 肃宗五年

辽寿隆六年

------------------------------------------------------------------------------

1101 辛巳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肃宗六年

辽天祚帝干统元年

-------------------------------------------------------------------------------

1102 壬午 宋崇宁元年 肃宗七年

辽干统二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103 癸未 宋崇宁二年 肃宗八年

辽干统*( ){三}年

-------------------------------------------------------------------------------

1104 甲申 宋崇宁三年 肃宗九年

辽干统四年 四月辽遣使来册王。

-------------------------------------------------------------------------------

1105 乙酉 宋崇宁四年 肃宗十年

辽干统五年 十月肃宗薨太子卽位。

-------------------------------------------------------------------------------

1106 丙戌 宋崇宁五年 睿宗元年

辽干统六年

-------------------------------------------------------------------------------

1107 丁亥 宋大观元年 睿宗二年

辽干统七年

-------------------------------------------------------------------------------

1108 戊子 宋大观二年 睿宗三年

辽干统八年 尹瓘逐女眞立碑公险鎭以为界。

-------------------------------------------------------------------------------

1109 己丑 宋大观三年 睿宗四年

辽干统九年

-------------------------------------------------------------------------------

1110 庚寅 宋大观四年 睿宗五年

辽干统十年

-------------------------------------------------------------------------------

1111 辛卯 宋政和元年 睿宗六年

辽天庆元年

-------------------------------------------------------------------------------

1112 壬辰 宋政和二年 睿宗七年

辽天庆二年

-------------------------------------------------------------------------------

1113 癸巳 宋政和三年 睿宗八年

辽天庆三年

-------------------------------------------------------------------------------

1114 甲午 宋政和四年 睿宗九年

辽天庆四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115 乙未 宋政和五年 睿宗十年

辽天庆五年

*( ){金}太祖收国元年

-------------------------------------------------------------------------------

1116 丙申 宋政和六年 睿宗十一年

辽天庆六年 四月以辽为金所侵正朔不可* {行},

金收国二年 凡文牒除去天庆年号但用甲子。

六月宋赐大晟乐器。

-------------------------------------------------------------------------------

1117 丁酉 宋政和七年 睿宗十二年

辽天庆七年 三月金遣使寄书请和亲。

金天辅元年

-------------------------------------------------------------------------------

1118 戊戌 宋重和元年 睿宗十三年

辽天庆八年

金天辅二年

-------------------------------------------------------------------------------

1119 己亥 宋宣和元年 睿宗十四年

辽天庆九年

金天辅三年

-------------------------------------------------------------------------------

1120 庚子 宋宣和二年 睿宗十五年

辽天庆十年

金天辅四年

-------------------------------------------------------------------------------

1121 辛丑 宋宣和三年 睿宗十六年

辽保大元年

金天辅五年

-------------------------------------------------------------------------------

1122 壬寅 宋宣和四年 睿宗十七年

辽保大二年 四月睿宗薨太子楷卽位。

金天辅六年

-------------------------------------------------------------------------------

1123 癸卯 宋宣和五年 仁宗元年

辽保大三年

金天辅七年。 太宗天会元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124 甲辰 宋宣和六年 仁宗二年

辽保大四年

金天会二年

-------------------------------------------------------------------------------

1125 乙巳 宋宣和七年 仁宗三年

辽保大五年

金天会三年

-------------------------------------------------------------------------------

1126 丙午 宋钦宗靖康元年 仁宗四年

金天会四年 二月李资谦叛流之。

四月遣使如金上表称臣。

-------------------------------------------------------------------------------

1127 丁未 宋靖康二年。 高宗建炎元年 仁宗五年

金天会五年 九月金遣使来谕虏宋二帝。

-------------------------------------------------------------------------------

1128 戊申 宋建炎二年 仁宗六年

金天会六年 六月宋遣使请假途往问二帝。

行在王上表陈畏金未得承之意。

-------------------------------------------------------------------------------

1129 己酉 宋建炎三年 仁宗七年

金天会七年

-------------------------------------------------------------------------------

1130 庚戌 宋建炎四年 仁宗八年

辽天会八年

-------------------------------------------------------------------------------

1131 辛亥 宋绍兴元年 仁宗九年

金天会九年

-------------------------------------------------------------------------------

1132 壬子 宋绍兴二年 仁宗十年

金天会十年

-------------------------------------------------------------------------------

1133 癸丑 宋绍兴三年 仁宗十一年

金天会十一年

-------------------------------------------------------------------------------

1134 甲寅 宋绍兴四年 仁宗十二年

金天会十二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135 乙卯 宋绍兴五年 仁宗十三年

金熙宗仍天会十三年 正月僧妙淸等据西京叛。

-------------------------------------------------------------------------------

1136 丙辰 宋绍兴六年 仁宗十四年

金天会十四年 二月金富轼平西京。

-------------------------------------------------------------------------------

1137 丁巳 宋绍兴七年 仁宗十五年

金天会十五年

-------------------------------------------------------------------------------

1138 戊午 宋绍兴八年 仁宗十六年

金天眷元年

-------------------------------------------------------------------------------

1139 己未 宋绍兴九年 仁宗十七年

金天眷二年

-------------------------------------------------------------------------------

1140 庚申 宋绍兴十年 仁宗十八年

金天眷三年

-------------------------------------------------------------------------------

1141 辛酉 宋绍兴十一年 仁宗十九年

金皇统元年

-------------------------------------------------------------------------------

1142 壬戌 宋绍兴十二年 仁宗二十年

金皇统二年 五月金遣使来册王。

-------------------------------------------------------------------------------

1143 癸亥 宋绍兴十三年 仁宗二十一年

金皇统三年

-------------------------------------------------------------------------------

1144 甲子 宋绍兴十四年 仁宗二十二年

金皇统四年

-------------------------------------------------------------------------------

1145 乙丑 宋绍兴十五年 仁宗二十三年

金皇统五年

-------------------------------------------------------------------------------

1146 丙寅 宋绍兴十六年 仁宗二十四年

金皇统六年 六月仁宗疾笃传位于太子晛寻薨。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147 丁卯 宋绍兴十七年 毅宗元年

金皇统七年

-------------------------------------------------------------------------------

1148 戊辰 宋绍兴十八年 毅宗二年

金皇统八年

-------------------------------------------------------------------------------

1149 己巳 宋绍兴十九年 毅宗三年

金皇统九年

海陵王天德元年

-------------------------------------------------------------------------------

1150 庚午 宋绍兴二十年 毅宗四年

金天德二年

-------------------------------------------------------------------------------

1151 辛未 宋绍兴二十一年 毅宗五年

金天德三年

-------------------------------------------------------------------------------

1152 壬申 宋绍兴二十二年 毅宗六年

金天德四年

-------------------------------------------------------------------------------

1153 癸酉 宋绍兴二十三年 毅宗七年

金贞元元年

-------------------------------------------------------------------------------

1154 甲戌 宋绍兴二十四年 毅宗八年

金贞元二年

-------------------------------------------------------------------------------

1155 乙亥 宋绍兴二十五年 毅宗九年

金贞元三年

-------------------------------------------------------------------------------

1156 丙子 宋绍兴二十六年 毅宗十年

金正隆元年 正隆之隆避世祖讳以字代之。

-------------------------------------------------------------------------------

1157 丁丑 宋绍兴二十七年 毅宗十一年

金正隆二年

-------------------------------------------------------------------------------

1158 戊寅 宋绍兴二十八年 毅宗十二年

金正隆三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159 己卯 宋绍兴二十九年 毅宗十三年

金正隆四年

-------------------------------------------------------------------------------

1160 庚辰 宋绍兴三十年 毅宗十四年

金正隆五年

-------------------------------------------------------------------------------

1161 辛巳 宋绍兴三十一年 毅宗十五年

金世宗大定元年

-------------------------------------------------------------------------------

1162 壬午 宋绍兴三十二年 毅宗十六年

金大定二年

-------------------------------------------------------------------------------

1163 癸未 宋孝宗隆兴元年 毅宗十七年

金大定三年

-------------------------------------------------------------------------------

1164 甲申 宋隆兴二年 毅宗十八年

金大定四年

-------------------------------------------------------------------------------

1165 乙酉 宋干道元年 毅宗十九年

金大定五年

-------------------------------------------------------------------------------

1166 丙戌 宋干道二年 毅宗二十年

金大定六年

-------------------------------------------------------------------------------

1167 丁亥 宋干道三年 毅宗二十一年

金大定七年

-------------------------------------------------------------------------------

1168 戊子 宋干道四年 毅宗二十二年

金大定八年

-------------------------------------------------------------------------------

1169 己丑 宋干道五年 毅宗二十三年

金大定九年

-------------------------------------------------------------------------------

1170 庚寅 宋干道六年 毅宗二十四年

金大定十年 八月毅宗幸普贤院郑仲夫等杀扈

从文臣入城杀文臣五十余人。 九月

放毅宗于巨齐杀太子立王弟翼阳公晧。

-------------------------------------------------------------------------------

表卷第一。

#高丽史87卷-表2-00-000

表卷第二。 高丽史八十七。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87卷-表2-年表2-000

年表二。

#高丽史87卷-表2-年表2-001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171 辛卯 宋孝宗干道七年 明宗元年

金世宗大定十一年

-------------------------------------------------------------------------------

1172 壬辰 宋干道八年 明宗二年

金大定十二年 五月金遣使来册王。

-------------------------------------------------------------------------------

1173 癸巳 宋干道九年 明宗三年

金大定十三年 六月金甫当等反正至巨济

奉毅宗出居林府九月郑仲夫等

杀文臣殆尽十月李义旼弑毅宗。

-------------------------------------------------------------------------------

1174 甲午 宋淳熙元年 明宗四年

金大定十四年 九月西京留守赵位宠起兵。

-------------------------------------------------------------------------------

1175 乙未 宋淳熙二年 明宗五年

金大定十五年

-------------------------------------------------------------------------------

1176 丙申 宋淳熙三年 明宗六年

金大定十六年

-------------------------------------------------------------------------------

1177 丁酉 宋淳熙四年 明宗七年

金大定十七年

-------------------------------------------------------------------------------

1178 戊戌 宋淳熙五年 明宗八年

金大定十八年

-------------------------------------------------------------------------------

1179 己亥 宋淳熙六年 明宗九年

金大定十九年 九月庆大升诛郑仲夫。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180 庚子 宋淳熙七年 明宗十年

金大定二十年

-------------------------------------------------------------------------------

1181 辛丑 宋淳熙八年 明宗十一年

金大定二十一年

-------------------------------------------------------------------------------

1182 壬寅 宋淳熙九年 明宗十二年

金大定二十二年

-------------------------------------------------------------------------------

1183 癸卯 宋淳熙十年 明宗十三年

金大定二十三年

-------------------------------------------------------------------------------

1184 甲辰 宋淳熙十一年 明宗十四年

金大定二十四年

-------------------------------------------------------------------------------

1185 乙巳 宋淳熙十二年 明宗十五年

金大定二十五年

-------------------------------------------------------------------------------

1186 丙午 宋淳熙十三年 明宗十六年

金大定二十六年

-------------------------------------------------------------------------------

1187 丁未 宋淳熙十四年 明宗十七年

金大定二十七年

-------------------------------------------------------------------------------

1188 戊申 宋淳熙十五年 明宗十八年

金大定二十八年

-------------------------------------------------------------------------------

1189 己酉 宋淳熙十六年 明宗十九年

金大定二十九年

-------------------------------------------------------------------------------

1190 庚戌 宋光宗绍熙元年 明宗二十年

金章宗明昌元年

-------------------------------------------------------------------------------

1191 辛亥 宋绍熙二年 明宗二十一年

金明昌二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192 壬子 宋绍熙三年 明宗二十二年

金明昌三年

-------------------------------------------------------------------------------

1193 癸丑 宋绍熙四年 明宗二十三年

金明昌四年

-------------------------------------------------------------------------------

1194 甲寅 宋绍熙五年 明宗二十四年

金明昌五年

-------------------------------------------------------------------------------

1195 乙卯 宋宁宗庆元元年 明宗二十五年

金明昌六年

-------------------------------------------------------------------------------

1196 丙辰 宋庆元二年 明宗二十六年

金承安元年 四月崔忠献杀李义旼。

-------------------------------------------------------------------------------

1197 丁巳 宋庆元三年 明宗二十七年

金承安二年 九月崔忠献废明宗放太子立王弟

平公旼。

-------------------------------------------------------------------------------

1198 戊午 宋庆元四年 神宗元年

金承安三年

-------------------------------------------------------------------------------

1199 己未 宋庆元五年 神宗二年

金承安四年

-------------------------------------------------------------------------------

1200 庚申 宋庆元六年 神宗三年

金承安五年

-------------------------------------------------------------------------------

1201 辛酉 宋嘉泰元年 神宗四年

金泰和元年

-------------------------------------------------------------------------------

1202 壬戌 宋嘉泰二年 神宗五年

金泰和二年 十一月明宗薨十二月东京叛遣将

讨之。

-------------------------------------------------------------------------------

1203 癸亥 宋嘉泰三年 神宗六年

金泰和三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204 甲子 宋嘉泰四年 神宗七年

金泰和四年 正月神宗疾笃传位于太子寻薨。

-------------------------------------------------------------------------------

1205 乙丑 宋开禧元年 熙宗元年

金泰和五年

-------------------------------------------------------------------------------

1206 丙寅 宋开禧二年 熙宗二年

金泰和六年

蒙古太祖元年

-------------------------------------------------------------------------------

1207 丁卯 宋开禧三年 熙宗三年

金泰和七年

蒙古太祖二年

-------------------------------------------------------------------------------

1208 戊辰 宋嘉定元年 熙宗四年

金泰和八年

蒙古太祖三年

-------------------------------------------------------------------------------

1209 己巳 宋嘉定二年 熙宗五年

金东海侯大安元年

蒙古太祖四年

-------------------------------------------------------------------------------

1210 庚午 宋嘉定三年 熙宗六年

金大安二年

蒙古太祖五年

-------------------------------------------------------------------------------

1211 辛未 宋嘉定四年 熙宗七年

金大安三年 十二月崔忠献放熙宗及太子

蒙古太祖六年 立汉南公贞。

-------------------------------------------------------------------------------

1212 壬申 宋嘉定五年 康宗元年

金崇庆元年

蒙古太祖七年

-------------------------------------------------------------------------------

1213 癸酉 宋嘉定六年 康宗二年

金至宁元年。 宣宗贞佑元年 八月康宗薨太子* 卽位。

蒙古太祖八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214 甲戌 宋嘉定七年 高宗元年

金贞佑二年

蒙古太祖九年

-------------------------------------------------------------------------------

1215 乙亥 宋嘉定八年 高宗二年

金贞佑三年

蒙古太祖十年

-------------------------------------------------------------------------------

1216 丙子 宋嘉定九年 高宗三年

金贞佑四年 八月契丹遗种金山金始二王子

蒙古太祖十一年 来侵。

-------------------------------------------------------------------------------

1217 丁丑 宋嘉定十年 高宗四年

金兴定元年 三月丹兵犯京城。

蒙古太祖*二十{十二}年

-------------------------------------------------------------------------------

1218 戊寅 宋嘉定十一年 高宗五年

金兴定二年

蒙古太祖十三年

-------------------------------------------------------------------------------

1219 己卯 宋嘉定十二*( ){年} 高宗六年

金兴定三年 三月赵金就砺歼丹兵于江东城。

蒙古太祖十四年

-------------------------------------------------------------------------------

1220 庚辰 宋嘉定十三年 高宗七年

金兴定四年

蒙古太祖十五年

-------------------------------------------------------------------------------

1221 辛巳 宋嘉定十四年 高宗八年

金兴定五年 八月蒙古始遣使来索獭皮紬苎等物。

蒙古太祖十六年

-------------------------------------------------------------------------------

1222 壬午 宋嘉定十五年 高宗九年

金元光元年

蒙古太祖十七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223 癸未 宋嘉定十六年 高宗十年

金元光二年

蒙古太祖十八年

-------------------------------------------------------------------------------

1224 甲申 宋嘉定十七年 高宗十一年

金哀宗正大元年 以金国衰微不用年号。

蒙古太祖十九年

-------------------------------------------------------------------------------

1225 乙酉 宋理宗宝庆元年 高宗十二年

金正大二年 正月蒙使沓中途为盗所杀

蒙古太祖二十年 蒙古反疑我遂与之絶。

-------------------------------------------------------------------------------

1226 丙戌 宋宝庆二年 高宗十三年

金正大三年

蒙古太祖二十一年

-------------------------------------------------------------------------------

1227 丁亥 宋宝庆三年 高宗十四年

金正大四年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

-------------------------------------------------------------------------------

1228 戊子 宋绍定元年 高宗十五年

金正大五年

蒙古太祖二十三年

-------------------------------------------------------------------------------

1229 己丑 宋绍定二年 高宗十六年

金正大六年

蒙古太宗元年

-------------------------------------------------------------------------------

1230 庚寅 宋绍定三年 高宗十七年

金正大七年

蒙古太宗二年

-------------------------------------------------------------------------------

1231 辛卯 宋绍定四年 高宗十八年

金正大八年 十二月蒙古兵围京城。

蒙古太宗三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232 壬辰 宋绍定五年 高宗十九年

金改开兴又改天兴元年。 七月崔瑀胁王迁都江华。

蒙古太宗四年

-------------------------------------------------------------------------------

1233 癸巳 宋绍定六年 高宗二十年

金天兴二年 五月西京人毕贤甫叛擒斩之。

蒙古太宗五年

-------------------------------------------------------------------------------

1234 甲午 宋端平元年 高宗二十一年

金天兴三年

蒙古太宗六年

-------------------------------------------------------------------------------

1235 乙未 宋端平二年 高宗二十二年

蒙古太宗七年

-------------------------------------------------------------------------------

1236 丙申 宋端平三年 高宗二十三年

蒙古太宗八年 八月蒙古兵散入南京。

-------------------------------------------------------------------------------

1237 丁酉 宋嘉熙元年 高宗二十四年

蒙古太宗九年 八月熙宗薨。

-------------------------------------------------------------------------------

1238 戊戌 宋嘉熙二年 高宗二十五年

蒙古太宗十年

-------------------------------------------------------------------------------

1239 己亥 宋嘉熙三年 高宗二十六年

蒙古太宗十一年

-------------------------------------------------------------------------------

1240 庚子 宋嘉熙四年 高宗二十七年

蒙古太宗十二年

-------------------------------------------------------------------------------

1241 辛丑 宋淳佑元年 高宗二十八年

蒙古太宗十三年 四月永宁公入蒙古为秃鲁花。

太宗崩皇后,临朝五年。

-------------------------------------------------------------------------------

1242 壬寅 宋淳佑二年 高宗二十九年

-------------------------------------------------------------------------------

1243 癸卯 宋淳佑三年 高宗三十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244 甲辰 宋淳佑四年 高宗三十一年

-------------------------------------------------------------------------------

1245 乙巳 宋淳佑五年 高宗三十二年

-------------------------------------------------------------------------------

1246 丙午 宋淳佑六年 高宗三十三年

蒙古定宗元年

-------------------------------------------------------------------------------

1247 丁未 宋淳佑七年 高宗三十四年

蒙古定宗二年

-------------------------------------------------------------------------------

1248 戊申 宋淳佑八年 高宗三十五年

蒙古定宗三年。

定宗崩皇后临朝

-------------------------------------------------------------------------------

1249 己酉 宋 淳佑九年 高宗三十六年

-------------------------------------------------------------------------------

1250 庚戌 宋淳佑十年 高宗三十七年

-------------------------------------------------------------------------------

1251 辛亥 宋淳佑十一年 高宗三十八年

蒙古宪宗元年

-------------------------------------------------------------------------------

1252 壬子 宋淳佑十二年 高宗三十九年

蒙古宪宗二年 七月蒙古遣人来督复都旧京。

-------------------------------------------------------------------------------

1253 癸丑 宋宝佑元年 高宗四十年

蒙古宪宗三年 九月蒙使来王出迎于升天府

十二月遣安庆公如蒙古乞还师。

-------------------------------------------------------------------------------

1254 甲寅 宋宝佑二年 高宗四十一年

蒙古宪宗四年

-------------------------------------------------------------------------------

1255 乙卯 宋宝佑三年 高宗四十二年

蒙古宪宗五年 九月蒙古车罗大兵入南界。

-------------------------------------------------------------------------------

1256 丙辰 宋宝佑四年 高宗四十三年

蒙古宪宗六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257 丁巳 宋宝佑五年 高宗四十四年

蒙古宪宗七年 五月车罗大复来曰王亲来又令王

子朝京可无患王遣永安公请还师。

-------------------------------------------------------------------------------

1258 戊午 宋宝佑六年 高宗四十五年

蒙古宪宗八年 三月柳璥金俊等诛崔谊。

九月蒙古兵犯松京。

十二月定州人卓靑等叛附蒙古。

-------------------------------------------------------------------------------

1259 己未 宋开庆元年 高宗四十六年

蒙古宪宗九年 四月遣太子如蒙古请降。

六月高宗薨太孙谌权监国事。

-------------------------------------------------------------------------------

1260 庚申 宋景定元年 元宗元年

蒙古世祖中统元年 四月元宗还自蒙古卽位。

八月始行中统年号。

-------------------------------------------------------------------------------

1261 辛酉 宋景定二年 元宗二年

蒙古中统二年 四月太子谌如蒙古。 九月还。

-------------------------------------------------------------------------------

1262 壬戌 宋景定三年 元宗三年

蒙古中统三年

-------------------------------------------------------------------------------

1263 癸亥 宋景定四年 元宗四年

蒙古中统四年

-------------------------------------------------------------------------------

1264 甲子 宋景定五年 元宗五年

蒙古至元元年 八月王如蒙古十二月还。

-------------------------------------------------------------------------------

1265 乙丑 宋度宗咸淳元年 元宗六年

蒙古至元二年

-------------------------------------------------------------------------------

1266 丙寅 宋咸淳二年 元宗七年

蒙古至元三年

-------------------------------------------------------------------------------

1267 丁卯 宋咸淳三年 元宗八年

蒙古至元四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268 戊辰 宋咸淳四年 元宗九年

蒙古至元五年 十二月林衍诛金俊代执国政。

-------------------------------------------------------------------------------

1269 己巳 宋咸淳五年 元宗十年

蒙古至元六年 四月世子如蒙古

六月林衍废王立安庆公

八月帝遣使诏责高丽臣僚

十二月王复位如蒙古

是岁崔坦杀西京留守叛附蒙古。

-------------------------------------------------------------------------------

1270 庚午 宋咸淳六年 元宗十一年

蒙古至元七年 三月林衍忧死洪文宋松礼等,

诛衍子惟茂复政王室。

五月王与世子自蒙古还旧京。

六月三别抄叛立承化侯温据珍岛

是岁蒙古置达鲁花赤于我国。

-------------------------------------------------------------------------------

1271 辛未 宋咸淳七年 元宗十二年

元至元八年 五月金方庆与蒙古元帅笃洪茶丘

蒙古建国号曰元 攻破珍岛杀伪王余党散入耽罗

六月世子入质于蒙古。

-------------------------------------------------------------------------------

1272 壬申 宋咸淳八年 元宗十三年

元至元九年 二月世子从元俗发胡服而还国人

骇之。 十二月世子如元。

-------------------------------------------------------------------------------

1273 癸酉 宋咸淳九年 元宗十四年

元至元十年 四月金方庆与笃等讨三别抄余党于

耽罗平之。

-------------------------------------------------------------------------------

1274 甲戌 宋咸淳十年 元宗十五年

元至元十一年 五月世子尙元帝女安平公主。

六月元宗薨。 八月世子还国卽位。

十月金方庆与元元帅忽敦洪茶丘等

征日本至一战败军不还者

万三千五百余人。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275 乙亥 宋孝恭帝德佑元年 忠烈王元年

元至元十二年

-------------------------------------------------------------------------------

1276 丙子 宋德佑二年。 端宗景炎元年 忠烈王二年

元至元十三年

-------------------------------------------------------------------------------

1277 丁丑 宋景炎二年 忠烈王三年

元至元十四年

-------------------------------------------------------------------------------

1278 戊寅 宋帝昺祥兴元年 忠烈王四年

元至元十五年 四月王及公主世子如元。

九月还。

-------------------------------------------------------------------------------

1279 己卯 宋祥兴二年 忠烈王五年

元至元十六年

-------------------------------------------------------------------------------

1280 庚辰 元至元十七年 忠烈王六年

八月王如元征日本事。

九月还。 十二月元册王。

-------------------------------------------------------------------------------

1281 辛巳 元至元十八年 忠烈王七年

五月金方庆与笃茶丘 征日本

至覇家台战败军不还者十万有奇。

-------------------------------------------------------------------------------

1282 壬午 元至元十九年 忠烈王八年

-------------------------------------------------------------------------------

1283 癸未 元至元二十年 忠烈王九年

六月元册王。

-------------------------------------------------------------------------------

1284 甲申 元至元二十一年 忠烈王十年

四月王及公主世子如元。 九月还。

-------------------------------------------------------------------------------

1285 乙酉 元至元二十二年 忠烈王十一年

-------------------------------------------------------------------------------

1286 丙戌 元至元二十三年 忠烈王十二年

-------------------------------------------------------------------------------

1287 丁亥 元至元二十四年 忠烈王十三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288 戊子 元至元二十五年 忠烈王十四年

-------------------------------------------------------------------------------

1289 己丑 元至元二十六年 忠烈王十五年

十一月王及公主世子如元

-------------------------------------------------------------------------------

1290 庚寅 元至元二十七年 忠烈王十六年

三月王及公主世子还。

五月哈丹来侵。 十一月世子如元。

十二月以哈丹之侵迁都江华。

-------------------------------------------------------------------------------

1291 辛卯 元至元二十八年 忠烈王十七年

正月世子见帝请讨哈丹帝遣平章

事薛干率师来救。

五月歼哈丹于燕县。

-------------------------------------------------------------------------------

1292 壬辰 元至元二十九年 忠烈王十八年

正月复都开京。

-------------------------------------------------------------------------------

1293 癸巳 元至元三十年 忠烈王十九年

十二月王及公主如元。

-------------------------------------------------------------------------------

1294 甲午 元至元三十一年 忠烈王二十年

八月王及公主还。

-------------------------------------------------------------------------------

1295 乙未 元成宗元贞元年 忠烈王二十一年

八月世子还自元。

-------------------------------------------------------------------------------

1296 丙申 元元贞二年 忠烈王二十二年

九月王及公主世子 如元。

-------------------------------------------------------------------------------

1297 丁酉 元大德元年 忠烈王二十三年

五月王及公主还公主薨。

六月世子自元来奔丧。

十月世子如元遣使请传位世子元

许之。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298 戊戌 元大德二年 忠烈王二十四年

正月*( ){世}子与妃宝塔实怜公主来,

王传位于世子是为忠宣元封王为逸

寿王。 八月元遣使趣忠宣及公主入朝,

取国王印授逸寿王自是忠宣入朝

宿卫者凡十年。

-------------------------------------------------------------------------------

1299 己亥 元大德三年 忠烈王二十五年

-------------------------------------------------------------------------------

1300 庚子 元大德四年 忠烈王二十六年

四月王如元。 八月还。

-------------------------------------------------------------------------------

1301 辛丑 元大德五年 忠烈王二十七年

-------------------------------------------------------------------------------

1302 壬寅 元大德六年 忠烈王二十八年

-------------------------------------------------------------------------------

1303 癸卯 元大德七年 忠烈王二十九年

-------------------------------------------------------------------------------

1304 甲辰 元大德八年 忠烈王三十年

-------------------------------------------------------------------------------

1305 乙巳 元大德九年 忠烈王三十一年

十一月王如元。

-------------------------------------------------------------------------------

1306 丙午 元大德十年 忠烈王三十二年

-------------------------------------------------------------------------------

1307 丁未 元大德十一年 忠烈王三十三年

忠宣迎立武宗功第一封沈阳王。

五月王还自元。 八月元加册王。

-------------------------------------------------------------------------------

1308 戊申 元武宗至大元年 忠烈王三十四年

七月忠烈王薨忠宣还国复卽位。

十月元遣使来册王依前沈阳王。

十一月王如元。

-------------------------------------------------------------------------------

1309 己酉 元至大二年 忠宣王元年

-------------------------------------------------------------------------------

1310 庚戌 元至大三年 忠宣王二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311 辛亥 元至大四年 忠宣王三年

-------------------------------------------------------------------------------

1312 壬子 元仁宗皇庆元年 忠宣王四年

-------------------------------------------------------------------------------

1313 癸丑 元皇庆二年 忠宣王五年

三月王欲留元不欲东还以世子焘

见于帝请传位帝命册封是为忠肃王

忠宣又以异母兄江阳公滋之子暠为渖

阳王世子。 四月忠宣不得已与公主及

新王还自元以暠留元为秃鲁花。

六月新王卽位。

-------------------------------------------------------------------------------

1314 甲寅 元延佑元年 忠肃王元年

正月忠宣如元。

-------------------------------------------------------------------------------

1315 乙卯 元延佑二年 忠肃王二年

-------------------------------------------------------------------------------

1316 丙辰 元延佑三年 忠肃王三年

二月忠宣请婚于帝帝许之王

遂如元。 三月忠宣奏于帝传渖王位于

世子暠自称大尉王。 七月王娶营王

之女亦怜眞八剌公主。 十月王与公主

还自元。

-------------------------------------------------------------------------------

1317 丁巳 元延佑四年 忠肃王四年

-------------------------------------------------------------------------------

1318 戊午 元延佑五年 忠肃王五年

-------------------------------------------------------------------------------

1319 己未 元延佑六年 忠肃王六年

-------------------------------------------------------------------------------

1320 庚申 元延佑七年 忠肃王七年

五月帝命大尉王降香于江南。

十月自江南还京宦者伯颜豆古思

于帝。 十二月*( ){流}吐蕃。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321 辛酉 元英宗至治元年 忠肃王八年

四月王如元。

十二月白元恒朴孝修等上书于元

乞还*大尉王{太尉王}。

-------------------------------------------------------------------------------

1322 壬戌 元至治二年 忠肃王九年

三月帝因责王收国王印时渖王

方幸于帝曹蔡河中等谋立渖王

王万端。 八月权汉功蔡洪哲等

上书于元请立渖王百官不署名。

九月又集百官署名呈于元不受。

-------------------------------------------------------------------------------

1323 癸亥 元至治三年 忠肃王十年

元召*大尉王{太尉王}还燕京。

-------------------------------------------------------------------------------

1324 甲子 元泰定帝元年 忠肃王十一年

正月王还国复赐国王印。

-------------------------------------------------------------------------------

1325 乙丑 元泰定二年 忠肃王十二年

五月*大尉王{太尉王}薨于燕邸

王及公主至自元。

-------------------------------------------------------------------------------

1326 丙寅 元泰定三年 忠肃王十三年

-------------------------------------------------------------------------------

1327 丁卯 元泰定四年 忠肃王十四年

-------------------------------------------------------------------------------

1328 戊辰 元泰定五年二月改致和。 忠肃王十五年

文宗天历元年 二月遣世子祯如元宿卫。

-------------------------------------------------------------------------------

1329 己巳 元天历二年 忠肃王十六年

十月遣使请传位世子祯。

-------------------------------------------------------------------------------

1330 庚午 元至顺元年 忠肃王十七年

二月元册世子为国王。

五月命王还国。 闰七月忠肃如元。

-------------------------------------------------------------------------------

1331 辛未 元至顺二年 忠惠王元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332 壬申 元至顺三年 八月 忠惠王二年

灵宗卽位十二月崩。 正月元命忠肃复位。 二月遣使来取

国王印征忠惠入朝。

忠肃王后元年

-------------------------------------------------------------------------------

1333 癸酉 元顺帝元统元年 忠肃王后二年

四月王还自元。

-------------------------------------------------------------------------------

1334 甲戌 元元统二年 忠肃王后三年

-------------------------------------------------------------------------------

1335 乙亥 元至元元年 忠肃王后四年

-------------------------------------------------------------------------------

1336 丙子 元至元二年 忠肃王五年

三月王如元。 十二月忠惠还自元。

-------------------------------------------------------------------------------

1337 丁丑 元至元三年 忠肃王六年

十二月王还自元。

-------------------------------------------------------------------------------

1338 戊寅 元至元四年 忠肃王七年

-------------------------------------------------------------------------------

1339 己卯 元至元五年 忠肃王八年

三月忠肃王薨。 九月征东省

请忠惠袭位。 十一月元遣使传国印于

忠惠遂执以归。

-------------------------------------------------------------------------------

1340 庚辰 元至元六年 忠惠王后元年

正月元囚忠惠于刑部。

三月释之复王位四月东还。

-------------------------------------------------------------------------------

1341 辛巳 元至正元年 忠惠王后二年

-------------------------------------------------------------------------------

1342 壬午 元至正二年 忠惠王后三年

-------------------------------------------------------------------------------

1343 癸未 元至正三年 忠惠王后四年

十一月元遣使执王以归。

十二月流于揭阳。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344 甲申 元至正四年 忠惠王后五年

正月行至岳阳县薨。 二月元子昕

在元帝命袭王位。 四月东还。

五月元遣使来册王。

-------------------------------------------------------------------------------

1345 乙酉 元至正五年 忠穆王元年

-------------------------------------------------------------------------------

1346 丙戌 元至正六年 忠穆王二年

-------------------------------------------------------------------------------

1347 丁亥 元至正七年 忠穆王三年

-------------------------------------------------------------------------------

1348 戊子 元至正八年 忠穆王四年

十二月忠穆王薨。

-------------------------------------------------------------------------------

1349 己丑 元至正九年 忠定王元年

二月元命忠惠王庶子入朝。 五月

命嗣位。 七月王还自元卽位。

-------------------------------------------------------------------------------

1350 庚寅 元至正十年 忠定王二年

-------------------------------------------------------------------------------

1351 辛卯 元至正十一年 忠定王三年

十月元以忠惠王母弟江宁大君祺

为国王遣使收国玺以归忠定逊于

江华。 十二月江宁大君与公主

还自元卽位。

-------------------------------------------------------------------------------

1352 壬辰 元至正十二年 恭愍王元年

三月忠定王遇薨。

-------------------------------------------------------------------------------

1353 癸巳 元至正十三年 恭愍王二年

-------------------------------------------------------------------------------

1354 甲午 元至正十四年 恭愍王三年

-------------------------------------------------------------------------------

1355 乙未 元至正十五年 恭愍王四年

-------------------------------------------------------------------------------

1356 丙申 元至正十六年 恭愍王五年

五月奇辙等谋逆诛之。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357 丁酉 元至正十七年 恭愍王六年

-------------------------------------------------------------------------------

1358 戊戌 元至正十八年 恭愍王七年

-------------------------------------------------------------------------------

1359 己亥 元至正十九年 恭愍王八年

-------------------------------------------------------------------------------

1360 庚子 元至正二十年 恭愍王九年

-------------------------------------------------------------------------------

1361 辛丑 元至正二十一年 恭愍王十年

十月红贼十余万来侵。

十一月,王及公主幸福州贼陷京城。

-------------------------------------------------------------------------------

1362 壬寅 元至正二十二年 恭愍王十一年

正月安佑李方实金得培等大败

红贼收复京城。

-------------------------------------------------------------------------------

1363 癸卯 元至正二十三年 恭愍王十二年

二月王还都次兴王寺闰三月夜

盗入行宫径至寝殿王匿免

后得罪人金镛诛之。 五月元以忠宣

王子德兴君为高丽国王崔濡

自为政丞以来王遣庆千兴等御之。

-------------------------------------------------------------------------------

1364 甲辰 元至正二十四年 恭愍王十三年

正月崔濡以德兴君渡鸭绿江围义州

濡军见我军盛自溃而*比{北}。

十月元遣使诏王复位槛送崔濡。

-------------------------------------------------------------------------------

1365 乙巳 元至正二十五年 恭愍王十四年

-------------------------------------------------------------------------------

1366 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 恭愍王十五年

-------------------------------------------------------------------------------

1367 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 恭愍王十六年

-------------------------------------------------------------------------------

1368 戊申 元至正二十八年 恭愍王十七年

大明太祖高皇帝洪武元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369 己酉 大明洪武二年 恭愍王十八年

四月大明遣使赐玺书及纱罗匹段。

五月停至正年号遣使奉表如金陵贺

登极仍谢恩。

-------------------------------------------------------------------------------

1370 庚戌 大明洪武三年 恭愍王十九年

正月我太祖平东宁府。

五月帝遣使*{赍}印来封王。

七月始行洪武年号。

八月易服色。

-------------------------------------------------------------------------------

1371 辛亥 大明洪武四年 恭愍王二十年

六月辛旽谋逆诛之。

-------------------------------------------------------------------------------

1372 壬子 大明洪武五年 恭愍王二十一年

五月大明安置汉主陈友谅子理夏主

明贞子升于我。

-------------------------------------------------------------------------------

1373 癸丑 大明洪武六年 恭愍王二十二年

七月封辛禑为江宁大君。

-------------------------------------------------------------------------------

1374 甲寅 大明洪武七年 恭愍王二十三年

九月洪伦崔万生弑王李仁任

立辛禑。 十一月密直金义伴大明使

林密蔡斌中路杀斌奔北元。

-------------------------------------------------------------------------------

1375 乙卯 大明洪武八年 辛禑元年

-------------------------------------------------------------------------------

1376 丙辰 大明洪武九年 辛禑二年

-------------------------------------------------------------------------------

1377 丁巳 大明洪武十年 辛禑三年

二月北元遣使来行宣光年号。

-------------------------------------------------------------------------------

1378 戊午 大明洪武十一年 辛禑四年

九月复行洪武年号。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379 己未 大明洪武十二年 辛禑五年

九月倭贼焚云峯县屯引月驿

我太祖率诸将大败之。

-------------------------------------------------------------------------------

1380 庚申 大明洪武十三年 辛禑六年

-------------------------------------------------------------------------------

1381 辛酉 大明洪武十四年 辛禑七年

-------------------------------------------------------------------------------

1382 壬戌 大明洪武十五年 辛禑八年

-------------------------------------------------------------------------------

1383 癸亥 大明洪武十六年 辛禑九年

-------------------------------------------------------------------------------

1384 甲子 大明洪武十七年 辛禑十年

-------------------------------------------------------------------------------

1385 乙丑 大明洪武十八年 辛禑十一年

-------------------------------------------------------------------------------

1386 丙寅 大明洪武十九年 辛禑十二年

-------------------------------------------------------------------------------

1387 丁卯 大明洪武二十年 辛禑十三年

-------------------------------------------------------------------------------

1388 戊辰 大明洪武二十一年 辛禑十四年

三月大明立铁岭卫。 四月禑以曹敏修

为左军都统我

太祖为右军都统往攻辽

东停洪武年号。 五月师次威化岛

太祖举义回军。 六月废禑放于江华

子昌立复行洪武年号。

-------------------------------------------------------------------------------

1389 己巳 大明洪武二十二年 辛昌元年

十一月我太祖与沈德符等

定策立定昌府院君瑶放昌于江华。

恭让王元年十二月诛禑昌。

-------------------------------------------------------------------------------

1390 庚午 大明洪武二十三年 恭让王二年

-------------------------------------------------------------------------------

1391 辛未 大明洪武二十四年 恭让王三年

-------------------------------------------------------------------------------

-------------------------------------------------------------------------------

公历 干支 上 国 高 丽

-------------------------------------------------------------------------------

1392 壬申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 恭让王四年七月废王放于原州。

-------------------------------------------------------------------------------

表卷第二。

#高丽史88卷-列传1-00-000-00列传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八。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00-00

后妃一。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01-00

○高丽之制王母称王太后嫡称王后妾称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为夫人秩正一品。 自余尙宫尙寝尙食尙针皆有员次。 靖宗以后或称宫主或称院主或称翁主改复不常未可详也。 太祖法古有志化俗然于土习以子聘女讳称外姓其子孙视为家法而不之怪惜哉! 盖夫妇人伦之本也国家理乱罔不由之可不愼欤故作后妃传而嫔夫人幷各附于其次。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02-神惠王后柳氏

○太祖神惠王后柳氏贞州人三重大匡天弓之女天弓家大富邑人称为长者太祖事弓裔为将军引兵过贞州息马古柳下后立路傍川上见其有德容问: "汝谁氏女 " 对曰: "此邑长者家女也。" 太祖因至宿焉其家飨一军甚以后侍寝。 厥后絶不相闻后守志贞洁剃发为尼太祖闻之召以为夫人。 弓裔末洪儒裴玄庆申崇谦卜智谦诣太祖第将议废立不欲令后知之谓后曰: "园中岂有新瓜乎可摘来。" 后知其意出从北户潜入帐中。 于是诸将遂言推戴之意太祖作色拒之甚坚后遽从帐中出谓太祖曰: "举义代虐自古而然。 今闻诸将议妾犹奋发大丈夫乎。" 手提甲领以被之诸将扶拥而出遂卽位。 太祖十六年后唐明宗遣太仆卿王琼等来册后官告曰: "为人之妻能从夫以贵者是为宜其家矣。 封邑之制典所垂增伉俪之光以称国君之爵。 大义军使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玄州都督上柱国高丽国王妻河东柳氏内言必正同奬固多赞虎幄之嘉谋保鱼轩之宠数辅成忠节谅属柔明爰降殊荣载踰常等勉助勤王之志是谓报国之规可封河东郡夫人。" 薨谥神惠王后葬显陵。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03-庄和王后吴氏

○庄和王后吴氏罗州人祖富父多怜君世家州之木浦。 多怜君娶沙干连位女德交生后。 后尝梦浦龙来入腹中惊觉以语父母共奇之。 未几太祖以水军将军出鎭罗州泊舟木浦望见川上有五色云气至则后浣布太祖召幸之以侧微不欲有娠宣于寝席后卽吸之遂有娠生子是为惠宗。 面有席纹世谓之* 主。 常以水灌寝席又以大甁贮水洗臂不厌眞龙子也。 年七岁太祖知有继统之德恐母微不得嗣位以故盛黄袍赐后后示大匡朴述熙述熙知其意请立为正胤。 后薨谥庄和王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04-神明顺成王太后刘氏

○神明顺成王太后刘氏忠州人赠太师内史令兢达之女。 生太子泰定宗光宗文元大王贞证通国师乐浪兴芳二公主。 薨谥神明顺圣太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05-神静王太后皇甫氏

○神静王太后皇甫氏黄州人太尉三重大匡忠义公悌恭之女生戴宗及大穆王后。 初封明福宫大夫人成宗二年七月薨。 成宗早丧宣义太后长于后故哀慕尽礼率百僚临于殡殿上谥曰神静大王太后册文曰: "德附宝功比姜嫄曾表异于手文亦炳灵于胎敎。 端逢圣祖始卜好逑膺妙选于六宫赞昌基于庶政克修妇道爰备坤仪节俭之风行乎闺箴规之义播在朝廷。 樊姬之不食鲜禽楚王改过卫女之不听*{淫}乐齐主知非乃辞辇之谦群情所伏破环之智列攸尊业之兴由其儆诫洪之盛仗乃贤谋旋属驾枉商山天崩杞国居四纪鞠育诸孙。 名在景锺事光管。 顾惟质早闵凶当之年旣违慈母比及幼之岁又丧严亲便归祖之怀中似接高堂之膝下。 旨甘辍口每加吐哺之恩软暖附身几沐字孤之惠盖因抚养以至长成幸承门荫之功获禅传之位欲报祖先之德誓输孙子之诚岂期太史书灵台告。 松龄未享兰质俄捐鱼轩静兮鉴殿空十乱缺兮百身难赎。 九族茹靡依之叹众民含罔极之悲。 今则远日已臻玄宫欲启殡堂兮殓仪必备仍泉隧兮具将加。 特命礼官敎征茂实考前芳而累行表徽号以易名今遣某官某谨上谥曰神静大王太后。" 葬寿陵。 穆宗五年四月加谥定宪显宗五年三月加懿敬十八年四月又加宣德文宗十年十月加谥慈景册文曰: "石开祥鸠洲德涨家成国内伸弼赞之劳翼子谋孙旁及慈和之训。 嫔风载王化由宣所以契二仪合配之尊处百代不迁之庙。 但臣因庆系弥注孝思奉群序以合升执薄羞而亲馈属兹龟献仍益鸿称谨奉册加上尊谥曰慈景。" 仁宗十八年四月加柔明高宗四十年十月加贞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06-神成王太后金氏

○神成王太后金氏新罗人干亿廉之女新罗王金傅遣使请降太祖待以厚礼使归告曰: "今王以国与寡人其为赐大矣愿结昏宗室以永甥舅之好。" 傅报曰: "我伯父亿廉有女德容双美非是无以备内政。" 太祖遂取之生安宗显宗卽位追谥神成王太后陵曰贞。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07-贞德王后柳氏

○贞德王后柳氏贞州人侍中德英之女生王位君仁爱君元庄太子助伊君文惠宣义二王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08-献穆大夫人平氏

○献穆大夫人平氏庆州人佐尹俊之女生寿命太子。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09-贞穆夫人王氏

贞穆夫人王氏溟州人三韩功臣太师三重大匡景之女生顺安王大妃。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10-东阳院夫人庾氏

东阳院夫人庾氏平州人太师三重大匡黔弼之女生孝穆太子义孝隐太子。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11-肃穆夫人

肃穆夫人史失其姓氏鎭州人大匡名必之女生元宁太子。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12-天安府院夫人林氏

天安府院夫人林氏庆州人太守彦之女生孝成太子琳珠孝祗太子。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13-兴福院夫人洪氏

兴福院夫人洪氏洪州人三重太匡规之女生太子稷公主一。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14-后大良院夫人李氏

后大良院夫人李氏陜州人大匡元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15-大溟州院夫人王氏

大溟州院夫人王氏溟州人内史令乂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16-广州院夫人王氏

广州院夫人王氏广州人大匡规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17-小广州院夫人王氏

小广州院夫人王氏亦规之女生子广州院君。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18-东山院夫人朴氏

东山院夫人朴氏升州人三重大匡英规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19-礼和夫人王氏

礼和夫人王氏春州人大匡柔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20-大西院夫人金氏

大西院夫人金氏洞州人大匡行波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21-小西院夫人金氏

小西院夫人金氏亦行波之女行波善射御太祖赐姓金太祖幸西京行波率猎徒道谒请至其家留信宿以二女各侍一夜。 后不复幸二女皆出家为尼太祖怜之召见曰: "尔等旣出家志不可夺也。" 命于西京城中作大小西院两寺置田民令各居之故称大小西院夫人。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22-西殿院夫人

西殿院夫人史失其氏族。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23-信州院夫人康氏

信州院夫人康氏信州人阿飡起珠之女生一子早卒养光宗为子。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24-月华院夫人

月华院夫人大匡英章之女史失姓氏。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25-小黄州院夫人

小黄州院夫人元甫顺行之女史失姓氏。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26-圣茂夫人朴氏

圣茂夫人朴氏平州人三重大匡智胤之女生孝悌孝明二太子法登资利二君。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27-义城府院夫人洪氏

义城府院夫人洪氏义城府人太师三重大匡儒之女生义城府院大君。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28-月镜院夫人朴氏

月镜院夫人朴氏平州人太尉三重大匡守文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29-梦良院夫人朴氏

梦良院夫人朴氏平州人太师三重大匡守卿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30-海良院夫人

海良院夫人海平人大匡宣必之女史失姓氏。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31-义和王后林氏

○惠宗义和王后林氏鎭州人大匡曦之女太祖四年十二月册惠宗为正胤以后为妃生兴化君庆化宫夫人贞宪公主薨谥义和王后葬顺陵惠宗庙。 穆宗五年四月加谥成懿。 显宗五年三月加景信十八年四月加怀宣。 高宗四十年十月加靖顺。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32-后广州院夫人王氏

○后广州院夫人王氏广州人大匡规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33-淸州院夫人金氏

淸州院夫人金氏淸州人元甫兢律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34-宫人哀伊主

宫人哀伊主庆州人大干连乂之女生太子济明惠夫人。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35-文恭王后朴氏

○定宗文恭王后朴氏升州人三重大匡英规之女薨谥文恭王后葬安陵定宗庙。 穆宗五年四月加淑节显宗五年三月加孝愼十八年四月加景信后又加宣穆顺圣。 文宗十年十月加贞惠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安淑。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36-文成王后朴氏

○文成王后朴氏亦英规之女生庆春院君公主一。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37-淸州南院夫人金氏

○淸州南院夫人金氏元甫兢律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38-大穆王后皇甫氏

○光宗大穆王后皇甫氏太祖之女生景宗孝和太子千秋宝华二夫人公主一。 光宗七年命按检奴婢辨其是非奴背主者甚众陵上之风大行人皆嗟怨后切谏之光宗不纳。 薨谥大穆王后光宗庙。 穆宗五年四月加安静显宗五年三月加宣明十八年四月加懿正后又加信敬。 文宗十年十月加恭平高宗四十年十月加静睿。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39-庆和宫夫人林氏

○庆和宫夫人林氏惠宗之女惠宗二年王规王弟尧及昭有异图惠宗乃以女妻昭以强其势语在规传。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40-献肃王后金氏

○景宗献肃王后金氏新罗敬顺王之女也薨谥献肃王后景宗庙。 穆宗五年四月加温敬显宗五年三月加恭孝十八年四月加良惠后又加懿穆顺圣。 文宗十年十月加怀安高宗四十年十月加仁厚。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41-献懿王后刘氏

○献懿王后刘氏宗室文元大王贞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42-献哀王太后皇甫氏

○献哀王太后皇甫氏戴宗之女生穆宗穆宗卽位册上尊号曰: "应天启圣静德王太后。 穆宗年已十八太后摄政居千秋殿世号千秋太后。 与金致阳通而生子欲以其子嗣王位时显宗为大良院君太后忌之强令出家寓居三角山神穴寺时称神穴小君太后屡遣人谋害。 一日使内人遗以酒皆和毒药内人到寺求见小君欲亲劝食寺有僧辄匿小君于地穴中之曰: "小君出游山中安知去处耶 " 及内人还散之庭中乌雀食而卽毙。 凡忠臣义士尤所忌惮多以非罪陷之穆宗不能禁。 十二年正月千秋殿太后入长生殿后康兆杀致阳父子流太后亲属于海岛又使人弑穆宗。 于是太后归居黄州者二十一年显宗二十年正月薨于崇德宫寿六十六葬幽陵。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43-献贞王后皇甫氏

○献贞王后皇甫氏亦戴宗之女景宗薨出居王轮寺南私第尝梦登鹄岭旋流溢国中尽成银海卜之曰: "生子则王有一国。" 后曰: "我旣寡何以生子 " 时安宗第与后第相近因与往来通焉有娠弥月人莫敢言。 成宗十一年七月后宿安宗第家人积薪于庭而火之火方炽百官奔救成宗亦往问之家人遂以实告乃流安宗后恨哭泣比还其第及门胎动攀门前柳枝免身而卒。 成宗命择姆以养其儿是为显宗。 显宗卽位追尊为孝肃王太后陵曰元陵。 八年五月加惠顺十二年六月改惠顺为仁惠十八年四月加宣容高宗四十年十月加明简。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44-大明宫夫人柳氏

○大明宫夫人柳氏宗室元庄太子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45-文德王后刘氏

○成宗文德王后刘氏光宗之女初适弘德院君后配成宗。 薨谥文德王后成宗庙。 穆宗五年四月加孝恭显宗五年三月加顺圣十八年四月加英容后又加肃节文宗十年十月加元献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宣威。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46-文和王后金氏

○文和王后金氏善州人赠侍中元崇之女初称延兴宫主或称玄德宫主。 生贞元王后显宗二十年四月封为大妃九月赠元崇特进守*大尉兼侍中上柱国和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母王氏和义郡大夫人祖光义尙书左仆射上柱国和义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祖母金氏和义郡大夫人。 后薨谥文和王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47-延昌宫夫人崔氏

○延昌宫夫人崔氏右仆射行言之女生元和王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48-宣正王后刘氏

○穆宗宣正王后刘氏宗室弘德院君圭之女。 薨谥宣正王后穆宗庙显宗五年三月加懿节后加安献贞愼文宗十年十月加襄坚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元贞。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49-宫人金氏

○宫人金氏有宠号邀石宅宫人庆州人融大诈称新罗元圣王远孙认良民五百余口为奴婢以赠金氏及平章韩蔺卿侍郞金诺为援御史台按问得实奏请罪之穆宗命罚金氏铜一百斤流蔺卿诺于外闻者皆贺。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50-元贞王后金氏

○显宗元贞王后金氏成宗之女显宗卽位纳为后称玄德王后。 元年王避契丹兵南幸后从行九年四月薨谥元贞葬和陵十八年加懿惠。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51-元和王后崔氏

○元和王后崔氏亦成宗之女生孝静公主天寿殿主初称恒春殿王妃后改常春殿亦从王南幸。 八年十二月赠后外祖崔行言尙书左仆射外祖母金氏山郡大夫人母崔氏乐浪郡大夫人。 薨谥元和王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52-元城太后金氏

○元城太后金氏安山人侍中殷傅之女生德宗靖宗仁平王后景肃公主。 初显宗南幸及贼退还至公州殷傅时为节度使使后制御衣以进因纳之称延庆院主。 九年七月生靖宗改院号为宫遣使赐礼物。 十三年九月追赠殷傅为推忠守节昌国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上柱国安山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安山郡大夫人寻册后为王妃。 十五年又赠祖肯弼为尙书右仆射上柱国安山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祖安山郡大夫人外祖李许谦尙书左仆射上柱国邵城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十八年九月赐后旧宅号为长庆宫。 十九年七月薨谥元成王后葬明陵显宗庙。 德宗卽位追尊为王太后后加容懿恭惠文宗十年十月加英穆后又加良德信节顺圣仁宗十八年四月加慈圣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广宣。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53-元惠太后金氏

○元惠太后金氏亦殷傅之女生文宗平壤公基孝思王后初称安福宫主显宗十一年五月改安福为延德十三年六月卒谥元惠葬怀陵十六年四月追赠王妃十八年五月加谥平敬王后文宗时尊为太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54-元容王后柳氏

○元容王后柳氏宗室敬章太子之女显宗四年五月纳为妃薨谥元容王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55-元穆王后徐氏

○元穆王后徐氏利川人内史令讷之女显宗十三年八月纳为淑妃称兴盛宫主十七年三月追赠母崔氏为利川郡大夫人继母郑氏利川郡大君文宗十一年五月卒有司奏: "礼庶母有子者麻三月兴盛宫主无子上不宜服。" 制可辍朝三日。 又制兴盛宫主火殡讫令有司骨置陵定侍卫员吏及守陵户岁时奉祀。 中书省奏: "伏审乙未十二月判旨景兴院主贵妃依文和大妃例葬除其陵号。 兴盛景兴皆是圣考妃追孝之礼不宜有异兴盛无后上旣无服请除陵号及岁时奉祀。" 制从之赠谥元穆王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56-元平王后金氏

○元平王后金氏亦殷傅之女生孝敬公主显宗十九年十月赠元平王后陵号曰宜。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57-元顺淑妃金氏

○元顺淑妃金氏史失其乡平章事因渭之女生敬成王后初称景兴院主显宗十五年正月册为德妃九月授因渭尙书左仆射知政事柱国京兆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仍令致仕。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58-元质贵妃王氏

○元质贵妃王氏淸州人中书令可道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59-贵妃庾氏

○贵妃庾氏史失世系初为宫人显宗十六年封贵妃。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60-宫人韩氏

宫人韩氏名萱英杨州人平章事蔺卿之女生检校太师忠。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61-宫人李氏

宫人李氏给事中彦述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62-宫人朴氏

宫人朴氏全州人内给事同正温其之女生一女阿志。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63-敬成王后金氏

○德宗敬成王后金氏显宗之女德宗三年二月纳为王后宣宗三年七月薨谥敬成葬质陵肃宗元年六月德宗庙仁宗十八年四月加柔贞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宽肃。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64-敬穆贤妃王氏

○敬穆贤妃王氏中书令可道之女德宗卽位纳为妃寻册为贤妃生怀公主卒谥敬穆。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65-孝思王后金氏

○孝思王后金氏显宗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66-李氏

○李氏扶余郡人工部侍郞焉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67-刘氏

刘氏忠州人检校少监宠居之女。 史皆失其称号。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68-容信王后韩氏

○靖宗容信王后韩氏湍州人赠门下侍中祚之女靖宗初为平壤君纳以为妃及卽位号延兴宫主元年后生子赐名册为惠妃后封定信王妃二年七月薨八月葬玄陵。 文宗二年三月追谥容信王后十年十月加定懿仁宗十八年四月加明达高宗四十年十月加禧穆。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69-容懿王后韩氏

○容懿王后韩氏亦祚之女靖宗四年四月册为丽妃号昌盛宫主后改玄德宫六年二月册为王后生哀君昉乐浪侯璥开城侯。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70-容穆王后李氏

○容穆王后李氏扶余郡人工部侍郞焉之女号昌盛宫。 生悼哀公主。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71-容节德妃金氏

○容节德妃金氏庆州人门下侍中元之女号延兴宫主肃宗七年三月卒王降吊慰敎书追封德妃谥容节。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72-延昌宫主卢氏

○延昌宫主卢氏未详世系初靖宗闻其美潜纳宫中遂专房宴。 文宗立以遗命赐卢氏延昌宫门下省及御史台驳奏: "卢氏纳不以礼且先王乱命不可从也。" 王终不允。 二年三月卒。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73-仁平王后金氏

○文宗仁平王后金氏显宗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74-仁睿顺德太后李氏

○仁睿顺德太后李氏仁州人中书令子渊之长女号延德宫主。 文宗六年二月封为王妃册曰: "王化兴邦首述关*{雎}之义坤元立配固推神马之占盖所以敦序二仪甄扬四德彪简编而可久柬贤淑以为先据前修用旌殊宠 咨尔延德宫主李氏含章有顺饰性无亏。 覆以玉衣早膺嘉瑞贮之金屋亮幽求。 爰将五可之称来演六宫之庆葛覃之咏* 着于睦和兰梦之征诞彰于蕃衍执组之妙致景慕共姜守闺之令猷思齐*大{太}顾惟弘懿宜示正封遂颁命于衔加荣于翟服令遣使某官某持节备礼册为王妃。 于后妃之职国家所宗励乃柔规效余芳于翼夏竟令史免专美于熙殷永孚于休毋忘厥训。" 以父子渊为太尉母乐浪郡君金氏为大夫人后生顺宗宣宗肃宗大觉国师煦常安公琇普应僧统规金官侯* 卞韩侯乐浪侯聪慧首座璟积庆保宁二宫主。 宣宗三年二月册封为太后诸道皆表贺州县献布无虑十万余匹罗亦来贺献方物。 九年九月薨于西京归葬戴陵。 后性好佛创国淸寺又愿银书瑜伽显扬论至肃宗乃成。 仁宗十八年四月加谥圣善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孝穆。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75-仁敬贤妃李氏,

○仁敬贤妃李氏亦子渊之女号寿宁宫主文宗三十六年正月封淑妃生朝鲜公焘扶余公* 辰韩公愉卒谥仁敬。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76-仁节贤妃李氏

○仁节贤妃李氏亦子渊之女号崇敬宫主文宗三十六年七月卒谥仁节。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77-仁穆德妃金氏

○仁穆德妃金氏侍中元之女号崇化宫主宣宗十一年六月卒谥仁穆。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78-贞懿王后王氏

○顺宗贞懿王后王氏宗室平壤公基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79-宣禧王后金氏

○宣禧王后金氏庆州人大卿良俭之女顺宗在东宫选入宫有宠然文宗恶之还外第故终无子。 号延福宫主仁宗四年二月卒追谥宣禧王后八年四月命有司于*大庙顺宗庙。 仁宗十八年四月加谥恭懿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和顺。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80-长庆宫主李氏

○长庆宫主李氏仁州人户部郞中颢之女顺宗卽位纳以为妃王薨在外宫与宫奴通事觉废。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81-贞信贤妃李氏

○宣宗贞信贤妃李氏仁州人平章事预之女宣宗为国原公纳以为妃生敬和王后而卒谥贞信。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82-思肃太后李氏

○思肃太后李氏仁州人工部尙书硕之女号延和宫妃初宣宗为国原公纳之生献宗及遂安宅主宣宗卽位册为王妃献宗嗣位尊为太后殿号中和置府曰永宁王幼弱不能听决机务太后称制凡军国大小事咸取决焉。 献宗薨有司奏罢永宁府及中和殿号薨谥思肃太后。 睿宗二年四月王欲以贞信贤妃宣宗谏官奏曰: "贞信为国原公妃年月不久思肃自嫔公府以至践祚内助居多及太子继统临朝称制者三年献宗逊位于肃宗乃退居旧宫终无失德宜以思肃升。" 制曰: "嫡庶之分不可不别更详礼典以闻。" 谏官复奏曰: "春秋之义国君卽位未踰年者不合列序昭穆国君尙如此后妃乎请以思肃升。" 王从之。 仁宗十八年四月加谥贞和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匡肃。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83-元信宫主李氏

○元信宫主李氏仁州人平章事之女号元禧宫妃生汉山侯。 献宗立妃兄中枢使资义欲奉为王事觉诛肃宗卽位流宫主及于庆源郡。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84-明懿太后柳氏

○肃宗明懿太后柳氏贞州人门下侍中洪之女号明福宫主后改号延德宫主。 肃宗二年宫主生子王遣使下敎赐银器匹*{段}布谷鞍马四年三月封为王妃册曰: "殷聘有莘而作配周征太任以为妃而皆致王业之勃兴载史编而彪焕合遵旧制特举宠章。 咨尔延德宫主李氏霁月储精曾沙庆结外邸行妇道以有闻鸣中赞皇猷而匪懈旋被神明之福佑得谐胤嗣之蕃昌。 今遣某官某持节备礼册命为王妃于丝纶降命正位于璇宫翟加仪永流芳于管敎训斯在敬愼勿忘。" 后生睿宗及上党侯圆明国师澄俨带方公大原公* 齐安公* 通义侯侨大宁兴寿安寿福宁四宫主。 睿宗卽位尊为王太后殿曰天和府曰崇明生辰曰至元节三年正月册曰: "臣闻册后之制历代相因称皇太者秦汉之通规以子贵者春秋之格语凡为后胤合前修伏惟我圣母德备母仪位居坤极神资淑哲蚤储沙麓之祥性蕴贞明独涂山之训遂令大业永保中兴臣膺顾命嗣守宗自承鞠育之恩誓奉慈严之敎虽日以万钱之养未能尽于孝诚而尊加三字之封庶永光于信牒虔寻旧典率群情爰撰吉辰用上尊号臣不胜大愿谨遣某官某奉玉册金宝上尊号曰王太后伏愿遵前古之宪章顺上天之眷佑俯睿鉴诞受嘉称。" 七年七月病革王驰诣请入大内行至信朴寺薨王率百官上谥明懿王太后。 册曰: "礼以饬终为子之达孝谥以旌德历代之成规合举旧章用申哀恳。 伏惟大行王太后柔嘉赋性恭俭律身自先王之在藩作好仇而宜室辅佐志存于卷耳肃和德茂于华于文祖有逮事之勤于戴陵有思齐之敬属君临于大宝整后服于六吉黄裳美流管。 顾惟昧仰荷劳袭丕图动烦慈训海宇奉长乐之养以宝册称太上之尊。 八载母临万姓孩慕令闻动于中夏异恩浃于东朝何其不之深罹此乃之酷攀号莫及创巨奚胜。 今有礼官恭稽谥法独见先识曰明温和圣善曰懿以彰莫大之德永无穷之传 谨奉册上尊谥曰明懿王太后伏惟诞膺典册幽赞邦家。" 八月葬崇陵。 八年辽遣使致祭其文曰: "惟灵温惠毓德柔嘉成仪以母道敎于一方以亲恩睦于九族。 兰香气本自芬芳桃李有华加之实先臣谢世长嫡承家棘风方于吹嘘露遽悲于零落人生至此天道难知。 朕方抚存侯藩知恤臣意彼死生虽以数至于母子其如哀何 爰遣介往陈奠礼魂兮不昧歆我殊私。" 百官奏曰: "本朝自祖宗以来太后升遐邻国未尝遣使吊祭今始见是礼又前夕雨雪暴作及车驾行礼日色淸明人心喜悦宜令百僚朝贺。" 王从之。 仁宗十八年四月加谥柔嘉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光惠。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85-敬和王后李氏

○睿宗敬和王后李氏宣宗之女长于外家封延和公主睿宗纳为妃容仪淑丽甚有宠。 年三十一薨葬慈陵谥敬和王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86-文敬太后李氏

○文敬太后李氏朝鲜国公资谦第二女选入宫号延德宫主。 睿宗四年生元子于私第是为仁宗王遣使下诏曰: "汝肃穆以着仪柔顺以迪性有俔天之德主于内朝应弥月之期诞我元子固祖宗之基构得臣庶之欢欣宜示宠嘉以彰眷遇。" 仍赐银器绫罗锦绢鞍马布米妃上表谢。 九年册为王妃册曰: "在天成象尙有轩星之理国齐家必崇坤极之位。 上以承宗庙下以厚人伦永惟兴替之本靡不由此焉。 夏之兴也以涂山殷之兴也以莘野朕若稽于典宪祈于神民咨尔延德宫主李氏性惠而明仪静而肃惟乃烈祖克勤王家累为姻亲积有善庆笃生圣后世继哲王覃及后昆产兹懿媛朕登位来嫔于京关*{雎}之化行木之恩逮常有进贤之志固无私谒之心以至熊梦之祥诞生*{}嗣申鸡鸣之戒密辅朕躬宜加显号以表中。 今遣某官某持节备礼册命尔为王妃。 夫惟先王厘厥士女始自内理御于邦家。 于予思大赉之人褒升令德尔以相成之道益砺芳猷同济宏休永绥遐福。" 后生仁宗承德兴庆二宫主十三年薨后性柔嘉聪*彗{慧}有宠于王自寝疾王亲调药饵及薨屡举哭临谥顺德王后葬绥陵王亲祖送于神凤门外后又幸魂堂*{谏}官上*曰: "前日初丧悲哀过度及葬祖祭亲拜献爵臣民瞻望窃谓过礼今又守小信屈至尊以临灵帐恐伤大体。" 王曰: "祖庭之事非自朕起尝闻宋帝祖送靖和皇后出端门外亲酌拜奠故仿而为之一幸魂堂何害于义。" 仁宗卽位追尊为文敬王太后十八年四月加谥慈靖。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87-文贞王后王氏

○文贞王后宗室辰韩侯愉之女选入宫王薨出居永贞宫仁宗七年封贵妃十六年薨王避正殿素服三日百官亦素服三日谥文贞王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88-淑妃崔氏

○淑妃崔氏政涌之女选入宫号长信宫主仁宗七年封淑妃二十二年赠其父涌守司空尙书右仆射知政事明宗十四年卒。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89-废妃李氏

○仁宗废妃李氏朝鲜国公资谦第三女资谦恐他姓为妃权宠有所分强请纳之仁宗不得已纳之册为延德宫主。 资谦败谏官累*言: "宫主于上为从母不可以配极。" 王乃出之虽以资谦故出恩赉优渥十七年卒。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90-废妃李氏

○废妃李氏资谦第四女资谦图不轨置毒中以进妃密白王以投乌乌毙。 又送毒药令妃进于王妃捧椀阳蹶而覆之。 资谦败亦以谏官言废王念覆椀之功赐田宅奴婢恩眷甚厚。 毅明二王亦事之谨。 明宗二十五年卒葬以后礼。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91-恭睿太后任氏

○恭睿太后任氏中书令元厚之女门下侍中李玮之外孙妃诞夕玮梦有黄大旗竖于其第中门旗尾飘于宣庆殿尾妃生玮奇爱之曰: "此女后当游宣庆殿。" 及平章事金仁揆子之孝聘之婚夕之孝至门妃暴疾几死乃谢遣卜人占病曰: "勿忧此女贵不可言必为国母。" 时李资谦已纳两女于王闻其言恶之卽奏贬元厚为开城府使。 岁余府梦太守厅事梁栋坼作大窦黄龙从窦而出诘朝具朝服诣元厚具陈其梦以贺曰: "使君家必有异庆公其识之。" 仁宗尝梦得荏子五升黄葵三升以语拓俊京俊京对曰: "荏者任也纳任姓后妃之兆也其数五者诞五子之瑞也黄者皇也与皇王之皇同葵者揆也与道揆之揆同所谓黄葵者皇王执道揆御邦家之瑞也其数三者五子之中三子御国之兆也。" 王旣出资谦二女四年选入宫号延德宫主。 五年生毅宗王遣使下诏曰: "汝任氏起自德门入司阴敎受儆戒相成之道无险陂私谒之心得纯震之长男斯干之吉梦爰迩臣式将好赐。" 赐银器彩*{段}布谷鞍马。 七年册为王妃诏曰: "古先哲王之有天下也非独由己德之茂盖亦有内助之贤。 朕承景命嗣守丕基王假有家重人伦之大义天作之合宜君子之好咨尔任氏夙以妇才起于德阀动必由于礼节居不忘于女功自初作嫔爰得有子岂特室家之好实增邦国之休是用举以典章加之位号。 今遣某官某持节册命为王妃。 于戱俭约可以保厥身肃恭可以共其职当体朕意永孚于休。" 八年生大宁侯暻王又遣使下诏曰: "汝以俔天之资居俪极之贵乐关*{雎}之窈窕服卷耳之勤劳乃符带之祥载见弄璋之庆叹嘉无已恩礼当优仍赐礼物。" 九年生明宗王又遣使下诏曰: "兹尔任氏典予内职正位中宫震索得男旣主其器斯多子亦由尔贤谓兹熊之祥彼燕媒之后宜膺宠数永保洪休。" 十六年妃母李氏卒王素服避正殿百官表慰素衣三日赠李氏辰韩国大夫人后生毅宗及大宁侯璟明宗元敬国师曦神宗承庆德宁昌乐永和四宫主毅宗卽位尊为王太后殿曰厚德立府曰善庆置官属。 初后爱次子欲立为太子以故王怨之。 一日侍坐语侵后跣下殿仰天而誓忽雷雨大震电光入座王惊惧入太后衣下俄而震殿柱王悔悟遂为母子如初。 明宗十二年曦死王恐后悲痛不白居数月后闻之意诸将害之愤得气攻病。 时神宗封平谅公亦患痔久不入觐后疑神宗与曦同祸王命腰舆入谒后且喜且泣曰: "吾以为死不意复见尔面。" 平谅公曰: "母后之疾劳心致然请张乐悦解。" 于是奏管弦王与平谅公上寿为乐气少下未几复笃薨寿七十五葬纯陵上谥恭睿太后。 明年金遣使来祭其文曰: "惟灵早自庆阀来嫔侯藩始以妇道相其夫终以母慈保厥子遽违荣养良可哀怜宜加赙赠之恩仍致酒之奠贞魂如在宠数其歆。"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92-宣平王后金氏

○宣平王后金氏兵部尙书璇之女仁宗五年纳为次妃毅宗尊为王太妃延寿宫主。 明宗九年卒谥宣平王后。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93-庄敬王后金氏,

○毅宗庄敬王后金氏宗室江陵公温之女毅宗为太子时纳为妃仁宗遣使下诏仍赐礼物。 毅宗卽位封为兴德宫主生孝灵太子祈敬德安贞和顺三宫主高宗四十年十月加谥惠资。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94-庄宣王后崔氏

○庄宣王后崔氏知政事端之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95-光靖太后金氏

○明宗光靖太后金氏江陵公温之女封义静王后生康宗延禧寿安二宫主薨。 康宗立追册为光靖太后册曰: "贵以子春秋之成式谥知行戴礼之格言欲伸永慕之怀须举追尊之典。 恭惟我圣母姿凝偃月庆洽玄云妙龄作配于先皇妇道正仪于中馈谓当眉寿以长生坐膺至理乃乘莽渺而奄弃已积流年而臣今居莫大之崇高实本难名之鞠育虽九州岛之富而无以致养唯极天下之美而庶几荐名谨遣某官某奉玉册追尊为太后谥曰光靖俯纳丕称曲垂阴援。" 高宗四十年十月加谥恭平。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96-宣靖太后金氏

○神宗宣靖太后金氏江陵公温之女神宗为平谅公纳之及卽位立为元妃三年封为宫主册曰: "朕闻自古有国有家立政立事非独咨谋于外辅亦先求助于中闺咨尔金氏星分精银潢联派贞明之性本自天成柔静之仪不烦姆训动而中节于环佩居则专精于组朕躬之在藩以淑质而作配早坤贞之吉不显其光果符震长之尊则笃其庆岂独室家之正始实惟社稷之延休共潜光于二十年聿修妇道今践祚于九五位尽赞皇猷。 今遣使某官某持节册命为宫主。 于戱能以俭约率其身克绍关*{雎}之化亦以法度供其职远颁管之风祗服训辞永膺天禄。" 后生熙宗及襄阳公恕孝怀公主敬宁宫主。 熙宗立尊为王太后府号庆兴殿号长秋俄改府号为膺庆殿号为绥福后自幼勤女功当忠献废立之际备尝艰难谨愼自守。 高宗九年薨王哀悼命有司以礼葬于眞陵上谥宣靖太后高宗四十年十月加信献。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97-成平王后任氏

○熙宗成平王后任氏宗室宁仁侯之女讳称任氏熙宗七年封为咸平宫主册曰: "朕闻易赞坤元所以配干刚之道诗称后德所以明王化之基故涂山适而夏业兴*大任{太任}归而周室盛盖赖内助之美以臻外理之功布在前书贻为后范朕祗承景命缵守宏理国先家所重人伦之本自天作合岂无君子之逑 咨尔元妃任氏宿分辉天潢毓粹夙着肃雍之德而无险之心朕初在藩乃为嘉比登大宝益赞洪猷允斯干之吉梦长发其祥果符纯震之得男克昌厥后岂特室家之庆实惟邦国之光旣妇德之若斯宜恩章之特厚肆颁爵号正宫庭今遣某官某持节备礼册命尔为王妃咸平宫主。 于戱躬勤俭以保身循法度以供祀宜思厥服罔或不祗。" 后生昌原公祉始宁侯庆原公祚大禅师镜智明国师觉膺安惠太后永昌德昌嘉顺贞禧四宫主高宗三十四年薨葬绍陵上谥成平王后册曰: "功崇则礼优德盛则谥重爰稽古典式荐鸿休。 伏惟大行王后宗室之英王姬之女圣皇知其有相留养后宫上皇纳以为妃专中笃生邦媛升配朕躬梦幻然纵有千秋之痛子孙多矣已符万叶之传凡此嫔功职由母训何上寿未满卽大期奄臻冥冥难可凭漠漠不可问但于畴昔历诸险难恐积心劳因以疾化徒无从之泣追扬不朽之芬谨遣某官某奉册上谥曰成平王后惟冀上灵俯膺嘉册。" 四十年十月加贞章。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98-思平王后李氏

○康宗思平王后李氏义方之女康宗为太子义方纳之生寿宁宫主义方诛见黜。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099-元德太后柳氏

○元德太后柳氏宗室信安侯珹之女生高宗康宗元年册为延德宫主诏曰: "为君克艰理内尤剧大舜之化天下也盖赖娥皇之厘降王季之肇邦基也亦因挚仲之思齐。 顾予天匹之贤明有古后妃之辅弼加显册以答潜功今遣某官某持节备礼册命尔为王妃延德宫主兼赐印绶衣金银器匹*{段}布谷奴婢鞍马。" 册曰: "后妃之德王化所基周文迎渭水以立嫔本*{支}益茂夏禹娶涂山而作匹历数遐昌宜用前规特举典。 咨尔王妃柳氏天生淑质玉润奇姿内无险陂之心外有柔嘉之行感赤龙之入寝诞得元良翫黄鸟之集林广施仁惠顾阴功之旣着合徽号之优加兹择蕙时载颁竹册。 今遣某官某持节备礼册命尔为王妃延德宫主。 于戱能循厥度淑愼其身。" 高宗二十六年薨葬坤陵上谥元德太后四十年十月加贞康。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100-安惠太后柳氏

○高宗安惠太后柳氏熙宗之女熙宗七年册为承福宫主高宗五年纳为妃生元宗安庆公寿兴宫主十九年薨百官玄冠素服三日上谥安惠元宗元年追尊为王太后。 忠宣王二年元武宗降制曰: "崇德报功法举追荣之典分邦列爵恩颁及内之章酬我旧勋同兹显号。 高丽国王王璋曾祖母柳氏传芳令族作配高门属皇祚之兴隆偕名藩而臣附明贤所化贞信无颇传子至孙极富与贵三韩保国位同异姓之侯王五等*封名亚寡君之宗室。 聿新殊渥庸慰淑灵可追封高丽王妃。"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101-顺敬太后金氏

○元宗顺敬太后金氏庆州人庄翼公若先之女封为敬穆贤妃高宗二十二年元宗为太子纳为妃生忠烈王而薨元宗三年追封为静顺王后忠烈王卽位追尊顺敬太后忠宣王二年元武宗降制曰: "昭令德于前人爵以隆于三世受介福于王母恩特侈于再传。 高丽国王王璋祖母金氏淑愼其仪柔嘉维则东藩作俪北阙联姻不坠簪圭功有武公之父子亲承馈礼如王氏之舅姑一则彰夙夜之勤一则示闺门之肃嗣为贵壻有贤孙谆袭请*之来闻赫奕徽之举凤鸾检翟鱼轩。 于戱重莫重于传家有懿含饴之训荣莫荣乎锡号往歆加之章可追封高丽王妃。"

#高丽史88卷-列传1-后妃1-102-庆昌宫主柳氏

○庆昌宫主柳氏宗室新安公佺之女号庆昌宫主元宗元年册为王后生始阳侯顺安公悰庆安咸宁二宫主王欲封忠烈为太子后于王曰: "太孙闻殿下东还稍无喜色且储副继体者也岂可立权臣之甥乎 " 王颇信之金俊力谏疑乃释忠烈王三年诬坐呪诅废为庶人。

列传卷第一。

#高丽史89卷-列传2-00-000-00

列传卷第二。 高丽史八十九。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00-00

后妃二。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01-齐国大长公主

○忠烈王齐国大长公主名忽都鲁揭里迷失元世祖皇帝之女母曰阿速眞可敦元宗十五年忠烈以世子在元尙公主。 元宗薨王嗣位东还遣枢密院副使奇蕴逆公主于元王幸西北面迎之又令妃嫔诸宫主及宰枢夫人出迎宰枢百官迎于国淸寺门前王与公主同辇入京父老相庆曰: "不图百年锋镝之余复见*大平之期。" 时帝令脱忽送公主脱忽先至张穹庐以白羊膏。 明年正月册为元成公主百官皆贺宫曰敬成殿曰元成府曰膺善置官属以安东京山府为汤沐邑。 九月生元子于离宫是为忠宣王诸王百官皆贺公主从者在门凡入者悉*{}其衣谓之设比儿。 贞和宫主宴贺生男宫人小尼者布席于东厢王曰: "不如正寝。" 小尼不告公主就正寝置平床为公主坐式笃儿曰: "平床之坐欲使同于宫主也。" 公主大怒遽令移席西厢盖以西厢旧有高榻也。 及宫主行酒王顾见公主公主曰: "何白眼视我耶 岂以宫主于我乎 " 遂命罢宴下殿大哭曰: "将往吾儿处。" 遂促辇式笃儿将进辇王杖走之公主乳母曰: "主若出老婢必死于此。" 手其视将自絶公主乃止。 时王遣式笃儿如元请朝式笃儿将行谓大将军印公秀曰: "公主使我奏宫主事若奏之必不利于国如何则可 " 公秀曰: "伉俪之*闲妬之言何足上闻 君旣奏之脱公主后悔将何及已 " 式笃儿然之。 二年公主以安平公女许嫁都子王欲不许公主邀庆昌宫主及安平公妃令与都妻面约婚宫主安平公之姨也。 有吐蕃僧自元来自言: "帝师遣我为公主国王祈福。" 宰枢备旗盖出迎闾巷皆焚香。 其僧食肉飮酒常言: "我法不忌酒肉唯不迩女色。" 无何潜宿倡家又请设曼罗道场令备金帛鞍马羊以* 为人长三尺置坛中又以* 作小儿及灯塔各百八列置其傍吹螺击鼓凡四日僧戴花冠手执一箭系布其端周回跃车载* 人令旗者二甲者四弓矢者三十曳城门外。 公主施钱甚厚其徒争之诉曰: "僧非帝师所遣其佛事亦伪也。" 公主诘之皆伏遂黜金郊外。 公主取兴王寺黄金塔入内其装严多为忽刺三哥等所窃公主将毁用之王禁之不得但涕泣而已。 后王与公主如兴王寺僧乞还金塔公主不许又令忽刺括大府寺银入内。 郞将王涓宗室*属也广平公夺其奴婢涓壻密直金侁讼而得之后征倭溺死献其奴婢于公主公主召老奴问其奴婢与奴婢连婚接派者几三百人公主幷取之头宫门请还之不许。 有一尼献白苎布细如蝉翼杂以花纹公主以示市商皆云前所未覩也问尼何从得此对曰: "吾有一婢能织之。" 公主曰: "以婢遗我如何 " 尼愕然不得已纳焉。 公主尝以松子人参送江南获厚利后分遣宦官求之虽不产之地无不征纳民甚苦之。 三年以将入朝预设燃灯公主先出阅乐于彩棚前王将如奉恩寺宰枢不及王怒囚佥议府吏旣而令右承旨薛公俭语宰枢曰: "公主请我夙驾而卿等后至恐公主责我且囚府吏卿等毋以我为躁也。" 是年夏以公主生女设满月宴俄而母讣音至以才免身之后五日乃告公主痛哭食肉如旧翼日达鲁花赤设收泪宴。 王疾革宰枢请公主停营缮纵鹰又请曰: "凡可以禳者无不尽心唯兴王寺金塔在宫中愿还之。" 公主皆许之王闻之大喜令承旨李尊庇还其塔于兴王寺。 王将移御天孝寺王先至山下公主继至以陪从少怒而还王不得已亦还公主以杖迎击之王投帽其前逐忽刺骂曰: "此皆汝曹所为予必罪汝。" 公主怒稍弛至天孝寺又以王不待而先入且且击欲上马往竹坂宫文昌裕谓薛公俭曰: "辱岂有大于此者乎 " 公主尝请工匠于元至是木匠提领卢仁秀使三哥告公主曰: "宫室之役旣罢归我乎 " 公主大怒诘宰枢曰: "我只罢役徒奈何亦遣工匠乎 " 宰枢曰: "罢役是日官之言臣等何知 " 公*王{主}益怒曰: "岂蔑视我耶 必惩一宰枢以警其余。" 宰枢难其对李曰: "向者臣等以王疾笃请罢役修省幸而见听工匠妄谓役罢辞去耳今召而复作亦未晩也。" 公主意解旣而日官又面请勿构三层阁不听发诸道役夫督之愈急。 四年公主生男群臣宴贺。 夏王及公主如元嘉林县人告达鲁花赤曰: "县之村落分属元成殿及贞和院将军房忽赤巡军唯金所一村在今鹰坊迷刺里又夺而有之我等何以独供赋役 " 达鲁花赤曰: "非独汝县若此者多矣将使巡审诸道以其弊。" 请王遣人偕往宰枢令李之白王曰: "达鲁花赤使人巡审诸道得其实以报朝廷非细事也乞收王旨与宫旨籍民归本役。" 王从之公主不肯乃止王及公主到京师谒帝帝宴慰之王率群臣入自东南隅立庭中公主张小红伞率永宁公王摠管夫人及诸姬入自东北隅献金银器皿细苎布拜讫由东西上殿永宁公及从臣元傅李汾禧朴恒宋康允绍从之以下坐东偏军皆与焉公主以世子及小王女谒皇后献银十锭细苎布二十匹后见世子爱之赐酒刀子公主又抱世子见于太子妃妃名之曰益智礼普化皇后赐公主彩*{段}一车。 及东还公主请王欲令入京日两殿牵龙着金花帽宰枢文武百官以礼服迎谒王遣李传旨印公秀以谓不可请用时服从之只令牵龙巡检白甲指谕都将校乐官礼服迎驾王与公主入京百官致仕宰枢及三品诸宫院副使班迎于郊及宣义门。 王与公主同辇国学七管诸徒东西学堂诸生进歌谣。 五年王在元公主出内府乐器命伶官奏乐竟日鹰坊忽赤三番连日设宴又结层棚于宫中燃千灯且令伶人奏乐达曙又秃哥押生虎至公主登园亭观之。

○六年帝流皇子爱牙赤于大靑岛公主迎于城外遂张乐宴于馆从者止之曰: "皇子以帝命之贬所岂可耽乐 " 遂罢。 九月以世子生辰置宴新殿时东征事急除女乐杂戱但奏汉乐群臣各以贽见世子奉觞舞王与公主欢甚序元使也速达于佥议宰相下崔仁着于上将军下也速达谓卢英曰: "吾与崔知事一也何令坐下也 " 公主闻之曰: "仁着蒙汉耶高丽耶 坐上将军之下足矣。" 也速达惭。 七年皇后讣音至公主将奔丧科*{敛}银苎布又选良家处女以行至懿州帝还国乃还。 八年王与公主于忠淸道渡临津公主怒责王曰: "游非急务何为引我至此 " 王无以对次安南责尹秀曰: "此地无鹅鹄何诱王远来 " 又谓王曰: "惟游田是务奈国事何 " 王愤露坐于外王火猎民有焚禾者偿其直公主谓赵仁规曰: "民之病已不可言扈从者亦劳矣归乎 " 遂还。 十一年王以内僚上将军金子廷为东京副使公主谓王曰: "予闻东京是王之母乡然乎 " 王曰: "然" 公主曰: "家奴为邑宰可乎南班人得居中外重任始自何代 " 王曰: "自元庙始。" 公主曰: "王眞元王之子也。" 王有色。 王留意音律尝使内竖与伶人鼓乐公主遣人告王曰: "以丝竹而理国家非所闻也。" 遂罢之。 十三年公主将入觐命选良家子女使忽赤搜索人家虽无女者亦惊扰怨泣声闾巷遂选西原侯瑛大将军金之瑞侍郞郭蕃别将李德守女又遣中郞郑允耆于江华搜夺民家所藏白金五十斤乃与世子如元次温泉世子有不豫色忽刺问其故曰: "吾将西原侯女今在选中以故不悦。" 忽刺以告公主卽遣其女公主至西京闻贼起咸平府道梗遂还有告中郞将金仲卿以美女献王者公主遂囚仲卿巡马所。 初世祖以亡宋医炼德新赐王德新能合助阳丸得幸于王及公主伍允孚尝痛愤以为: "此药不宜胎产使三韩*{支}胤不蕃者必此人也。" 公主连岁有身及王得德新药更不妊娠。 十七年元将薛干平哈丹谒公主献所男女五十良马五匹王与公主置宴慰之公主坐当中那蛮坐其右王坐其左都欢大王阿石驸马河西国王重庆郡王薛干梨帖木儿塔出等皆以次坐翼日亦如之。 十九年王与公主如元次金郊王怒供亿稽缓杖西海按廉使庾瑞至凤州瑞享王温言慰之公主曰: "前日金郊则受谴今日凤阳则取悦所进膳羞尽是民膏还驾时勿以*{敛}民取悦为事。" 二十年世祖崩成宗卽位册公主曰: "朕嗣有令緖时庸展亲先朝帝女之贤视今日宗藩之贵肆扬焕号用率章厘降高丽国王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毓秀天潢承徽宸极孝恭有则早闲范之慈警戒无违特借公宫之重正嫔仪于贰馆敦王化于三韩车服不系其夫义方以敎其子旣优旣渥是惟茅土之分来归来宁与覩邦国之庆因廷臣之建议卽邑国以*封于以锡丹紫禁之恩于以彰赤车之宠。 于戱周王姬为妇道之准以成其肃雍唐汉阳以皇姑之尊深戒乎骄侈罔前代得专令名可封安平公主。" 二十二年王与公主如元明年晋王将之国帝幸其邸饯之王与公主侍宴酒公主歌王起舞。 是年五月还国时寿宁宫芍药盛开公主命折一枝把玩良久感泣寻得疾薨于贤圣寺寿三十九遣副知密直元卿如元告丧元遣火鲁忽孙来吊丧皇太后赐赙又转藏经追福公主尝入朝亲命工写眞至是来自元安于仁和殿九月葬高陵谥庄穆仁明王后。 二十四年晋王遣使致祭高唐王亦遣使归赙是年忠宣王受禅追尊为仁明太后二年武宗降制曰: "三韩为国五季已王虽居东海之滨实享南面之奉由其先有功于太祖许帝室以连姻故季女钟爱于世皇卽公宫而命醮方靑轩之桃李俄晞白露于永怀懿亲用隆恤典高丽王璋皇姑安平公主高丽王妃发祥坤掖分派天潢以舜妃癸比之宵明为古公亶父之姜女善于德车服不矜其夫家乐有娠贤茅土已缵其父服可谓全妻道之终始苟不因汤沐之安平原进大封曷彰尊属 于戱自他邦而北阙最道路之五千移近甸于东秦尽山河之十二明灵可作殊报是承可追封皇姑齐国大长公主高丽国王妃。"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02-贞信府主王氏

○贞信府主宗室始安公絪之女忠烈卽位册为贞和宫主二年有人投匿名书于达鲁花赤石抹天衢馆又呼于道曰: "有衣则衣有食则食勿为他人所得。" 明日达鲁花赤以告王及齐国公主其书曰: "贞和宫主失宠使女巫呪诅公主。" 公主遣忽刺三哥车古等囚宫主于螺匠家封其府库赖柳璥力辨得释。 宫主自公主厘降恒居别宫与王絶不相通公主薨忠宣受内禅奉迎王及宫主上寿宫主生江阳公滋静宁明顺两院妃忠肃六年卒。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03-淑昌院妃金氏

○淑昌院妃金氏尉卫尹致仕良鉴之女有姿色尝嫁进士崔文早寡齐国公主薨忠宣为世子疾幸姬无比专宠斩之欲慰解忠烈意以金氏纳之后封淑昌院妃忠烈薨忠宣祭殡殿遂幸妃兄金文衍家与妃相对移时人始讶之后十余日移御文衍家蒸焉未几进封淑妃。 妃日夜百态妖媚王惑之不亲听政遂命停八关会元皇太后遣使赐妃姑姑姑姑蒙古妇人冠名时王有宠于皇太后故请之妃戴姑姑宴元使宰枢以下用币贺妃尝以四月八日张灯后园设火山具弦管以自娱其黄帘绣幕皆供御之物观者如市三日乃罢。 妃尝居母忧邀宴宰枢又如银字院设法会宰枢亦与焉。 时王在元妃或宴元使或游朴渊或如寺院饭僧出入无度车服衣仗与公主无异。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04-国大长公主

○忠宣王国大长公主宝塔实怜元晋王甘麻刺之女忠烈二十二年忠宣以世子在元尙主二十四年公主自元来帝使太子阿木罕丞相雍吉刺护行忠烈幸金郊百官郊迎仪仗妓乐如迎王礼。 是年忠宣受禅号公主宫曰中和府曰崇敬置官僚公主妬赵妃专宠作畏吾儿字书付随从阔阔不花阔阔二人如元达于皇太后。 畏吾儿古回也元古无字八思巴始制蒙古字然往来书多用畏吾儿字。 其书云: "赵妃诅呪公主使王不爱。" 王使朴景亮问二人书中事二人不应反欧之。 王惧白忠烈忠烈幸公主所慰安之又以所籍都成器金玄宗柱张佑等家产人口赐阔阔不花阔阔章吉彻里等又以妻赐阔阔不花欲解公主怒公主犹遣阔阔不花阔阔与大将军金精吴挺圭等如元告之。 顷之有人贴匿名书于宫门云: "赵仁规妻事神巫呪诅使王不爱公主而爱其女。" 公主下仁规及其妻于狱又囚仁规子瑞琏珝女壻朴义卢颖秀等及妻又遣彻里如元告贴榜事贴榜者乃司宰注簿尹彦周也。 上洛伯金方庆等诸致仕宰相诣公主乞留彻里不从王又使人请之亦不听阔阔不花等与太后使者还自元以帝命囚崔绍及将军柳温于巡马所又囚赵妃元又遣使来鞫仁规凡乘传者百余遂以仁规如元又鞫仁规妻极惨酷妻不胜苦诬服元又遣使执赵妃及宦者李温以归太后遣蕃僧五人道士二人来公主呪诅又遣洪君祥享王欲使王与公主合人谓王自尙主以来有夫妇之道然嫔妾或进御有身故致妬忌之是年忠烈复位王与公主如元。 二十七年忠烈遣都佥议司使闵萱表请改嫁公主萱不敢进而还语在世家。 三十二年王惟绍等于皇后欲以瑞兴侯琠改尙公主琠貌美忠烈使之服数往来以观公主公主素不谨每与内僚诸人乱王益不屑故遂属意于琠语在惟绍传。 王复位二年元封为韩国长公主五年与王还国王使顺妃淑妃迎于金岩驿用币宰枢亦如之僧徒亦迎拜献币公主所乘车二两饰以金银锦绮后车五十两毡帐有大小大者可载十四车金瓮一锺二大锺子六只里麻锺子栾只锺子及盏儿各十银札思麻十四番甁二大锺子只里麻锺子各十栾只锺子十四察刺盏儿察浑盏儿各六灌子二猪* 子及胡芦各一摠金四十锭二十九两银六十八锭三十四两。 诸器名皆蒙古语也。 车服断送之盛前世所未有。 忠肃二年公主如元帝遣院使阔阔等迎之忠宣时在元请迎于道帝许之乃至州之南迎之公主在元寻不豫太后遣院使唐古问疾仍令侍疾未几薨奉柩东还帝命中书省御史台百官奠于道明年丧至自元百官玄冠素服迎于郊殡永安宫葬以礼忠惠四年元追封国大长公主。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05-懿妃

○懿妃也速眞蒙古女生世子鉴忠肃王忠肃三年薨于元还葬于国追赠懿妃。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06-静妃王氏

○静妃宗室西原侯瑛之女忠穆元年薨追赠静妃。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07-顺和院妃洪氏

○顺和院妃洪氏南阳人府院君奎之女。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08-妃赵氏

○赵妃祥原郡人平壤君仁规之女忠烈王十八年忠宣为世子纳以为妃二十四年韩国公主妬妃专宠于元语在国公主传。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09-顺妃许氏

○顺妃许氏孔岩县人中赞珙之女尝嫁平阳公生三男四女死忠烈王三十四年忠宣纳之及卽位册为顺妃后淑妃得幸顺妃之女入侍皇太子谋辱淑妃白太子令淑妃赴都中郞将尹吉甫以击球得出入东宫故请于太子止之。 后元遣使赐妃姑姑百僚宴妃弟用币以贺妃与淑妃不平至是王令淑妃往贺终宴之*闲二妃五出更衣以服饰相高。 忠肃后四年卒元遣完者来会葬。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10-国长公主

○忠肃王国长公主亦怜眞八刺元营王也先帖木儿之女忠肃三年王在元娶之是年冬与王来六年薨殡于延庆宫追赠靖和公主遣元尹任子松如元告讣郞将李麟告讣于营王营王遣使来吊丧皇太后亦遣中使于侁不花来吊七年葬明年元中书省遣宣使李常志来囚公主宫女胡刺赤女子及饔人韩万福问公主薨故万福云: "去年八月王御德妃于延庆宫公主妬被王欧鼻又于九月王如妙莲寺欧公主于侁夫介等救之。" 常志遂执胡刺赤女子及万福等以归白元恒朴孝修等上书中书省辨万福诬告是年冬奉安公主眞于顺天寺忠惠四年元追封国长公主。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11-曹国长公主

○曹国长公主金童元顺宗子魏王阿木哥之女忠肃十一年王在元娶之明年与王来从王幸汉阳龙山生子是为龙山元子未几公主薨于行宫年十八元遣左司郞脱必来致奠忠惠四年元追封曹国长公主。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12-庆华公主

○庆华公主伯颜忽都蒙古女王在元娶之后二年与王来五年开府曰庆华置官属。 王薨忠惠再宴公主于永安宫公主亦邀忠惠宴及酒罢忠惠佯醉不出暮入公主卧内公主惊起忠惠使宋明理辈扶之使不动且掩其口遂蒸焉。 翌日公主耻之欲还于元使买马忠惠命李俨尹继宗等禁马市不得卖马元使头麟等来进御酒于公主执忠惠以归。 公主囚赞成事郑天起于征东省仍命金之谦权征东省金资提调都佥议使司。 忠惠五年薨葬以礼恭愍十六年元赠谥肃恭徽宁公主。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13-明德太后洪氏

○明德太后洪氏南阳人府院君奎之女生而聪慧端恪王卽位选入宫册为德妃动遵礼法王甚重之二年生子祯百官贺是为忠惠王又生恭愍王后忠肃尙元国长公主以公主妬忌后出居定安公第。 王数夜幸之尹硕孙奇等密白王移御定安公第迁后于邻家以便往来。 有女巫以妖言出入后宫颇见信爱后寻知妖妄籍其财产令左右榜杀之。 忠惠旣卽位忠肃听郑万吉姜融金元祥谗*闲遂勒后归田里不许母子相见。 元执忠惠以归宰相享后以慰之后引见政丞蔡河中曰: "卿为首相见君之恶何不匡救 以至于此其阿谀顺旨不一谏者徒欲固其禄位也今王被执而去卿曾不遣一介奔问起居然无耻今虽具酒食予何忍下咽。" 泣而却之。 初立府曰德庆及恭愍卽位改号文睿尊为大妃。 元年王欲躬*大室判书云事姜保以阴阳拘忌言今年不可亲祀都堂责之曰: "祀大事汝何沮之 " 有奸臣告于后后固止之。 十年王以红贼逼京奉后南狩。 十五年德宁公主享后于文睿府时辛旽方得幸势甚炽从王入见后不赐坐旽趋出王曰: "佥议国之柱石何不赐坐 " 后正色曰: "吾未亡人安敢与外僧共坐 " 王默然旽衔之谗*闲百计。 十七年侍中柳濯以谏马岩役系狱后使人谕王释之王不听。 十八年夏旱王谒后语及旱灾后曰: "王知天之所以旱耶去年不雨百姓饿死今又大旱民不聊生王孰与为君 奈何委政臣下多杀有功无罪之人大兴土木以伤和气乎 王为元子时百姓属望惟恐王不为君怨忠惠无道我亦以为然。 忠惠时岁屡而杀人少今何反不及耶 且王年非幼何假国柄他人手乎 " 因泣下王有不豫色曰: "母后何彰子之过若是欤 多杀人非臣之罪但禁乱臣耳。" 自是王怨后旽之谗*闲亦行孝遂衰。 十九年太祖高皇帝遣尙宝司丞斯来锡王命又赐后*{段}线罗纱王构佛宇上梁压死者二十六人肢体异处不可忍视后闻之请罢役不听。 二十年旽伏诛王以濯为旽党将杀之后使人请赦王怒缚使者系狱。 王久阙定省及后有疾乃往省之。 二十一年正月王上尊号赦二罪以下册曰: "王化之本莫先于孝人子之职宜显其亲圣善之有恩封崇之以礼 恭惟王大妃夙传家业克着母仪贞静本乎天资柔顺形于日用配先考专治于内警戒无违保小子式至于今劳罔极。 年垂八秩位冠东以言其德则宗社之所由安以言其功则臣民之所共赖持抱管虽未足以形容检玉泥金庶小伸于爱敬考本朝之旧典遵历代之通规谨率百官奉金宝玉册上尊号曰崇敬王太后茂对鸿名诞膺巨庆于万寿祚我三韩。" 改文睿府为崇敬其年夏旱后使人告王曰: "天之久旱由人所召辛旽党人妻妾没为官婢者可令放之妇人何与焉 " 王从之惟旽妻妾不赦。 二十二年王欲以辛禑为嗣请就学命成均直讲李崇仁授书后不欲托辞曰: "儿尙幼稍长就学未为晩。" 王曰: "臣今数穷当死今不立嗣社稷谁托且影殿之役谁继吾志 " 后曰: "影殿壮丽天下罕比劳民伤财莫甚焉水旱灾变靡不由此宜罢其役。" 又曰: "人臣出从王事入治家产而金兴庆等诸子弟日夜在内不得归家岂不怨王王尝偏信贼旽不听予言几至误国今又若尔何耶 宜令子弟轮番宿卫且万机至烦宵勤政犹惧不及今王日中而起军国之务岂无稽滞 王宜夙兴夜寐亲听国政以孝老母。" 王不悦欲辞去后再三言之王对曰: "谨从命。" 又问: "何不御妃嫔。" 王曰: "无如公主者。" 因泣下后笑曰: "一死理之常王亦终不免矣何恸之甚也恐为人笑愼勿复然。" 后数对王言过失王不悦宫人宦官相戒毋得言王过失于后后亦知其然及闻王杀忠惠王子释器佯不知乃曰: "昨梦见死尸心不平。" 令膳夫备素膳以进。 二十三年九月甲辰王见弑后欲择立宗室侍中李仁任率百官立禑。 三年倭寇江华恣杀虏后遣杨伯颜言于都堂曰: "倭贼肆暴屠害生民不可坐视今倭僧良柔等奉使而来可遣说贼曰: '汝亦人耳何残忍之甚也 汝欲金银粟帛则我何惜焉虽土地亦当与之无徒杀人为也。' 以此开晓之如何 " 侍中庆千兴曰: "是示弱也。" 乃止。 五年禑乳张氏有罪百官请下狱禑使人问于后曰: "古亦有出乳母者乎 " 后曰: "岂可以古今有无论 但因时制宜耳。" 百官固请禑不听后曰: "岂可使一女之故令举国望 " 召张氏趣下狱张氏在禑前不出后怒命辇欲幸别宫禑由是竟出张氏。 六年春正月戊戌薨寿八十三前夕执禑手曰: "我国传世之久将五百年大抵人君率不听臣僚言愿王稽大疑决大事必咨侍中庆复兴李仁任判三司崔莹及诸相愼勿径情直行又君举必书不可数出游观。" 二月葬令陵谥曰恭元恭让王三年礼曹请曰: "忠肃王妃洪氏乃忠惠王恭愍王之母后忠惠王妃尹氏乃忠定王之母后以正统君王有后之妃今不祀实为阙典乞二妃忌祭及眞殿祭悉仿近代先后礼。" 从之。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14-寿妃权氏

○寿妃权氏福州人左常侍衡之女初嫁密直商议全信子衡以全家不肖欲离之而未果忠肃后四年托内旨絶婚遂纳于王册为寿妃忠肃薨忠惠蒸焉后元年卒。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15-德宁公主

○忠惠王德宁公主亦怜眞班元鎭西武靖王焦八之女忠肃十七年忠惠在元尙公主生忠穆王长宁翁主公主尝请干洞社主于旻天寺受戒忠惠薨忠穆幼卽位公主方盛年居中裴佺与康允忠出入得幸。 有人录佺罪恶贴匿名状于版图门公主召诸宰相曰: "自今裴佺勿复近侍。" 后佺犹在公主宫中用事忠穆不豫公主徙居密直副使安牧第庶务皆取决王薨公主命德城府院君奇辙政丞王煦摄行征东省事。 忠定时公主颇与政王不能沮二年如元恭愍三年还王以主属为嫂事之甚谨供奉视三殿十六年元封贞顺淑仪公主辛禑元年薨葬顷陵三年神孝寺忠惠王眞殿恭让王二年太庙。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16-禧妃尹氏

○禧妃尹氏坡平县人赞成事继宗之女生忠定王。 忠定元年立府曰敬顺置丞注簿各一舍人二忠定逊于江华供膳不充往来又絶忧愁号泣妃请恭愍往见之留数日还辛禑六年薨。 恭让三年礼官建白妃之忌祭及眞殿祭悉仿近代先后从之。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17-和妃洪氏

○和妃洪氏评理铎之女铎为庆尙道鎭边使王闻其女有姿色赐铎衣酒后三年未纳而册为和妃置于宰臣尹第以便往来然临幸数日而宠絶。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18-银川翁主林氏

○银川翁主林氏商人信之女丹阳大君之婢也卖沙器为业王见而幸之有宠。 三年王将纳和妃林氏妬之乃封为银川翁主以慰其意时称沙器翁主。 王起三岘新宫其制度不类王居库屋百*闲实谷帛廊置彩女有二女被选当入泣下王怒以铁椎击杀之又多置皆翁主意也。 王好热药诸妃嫔皆不能当御唯翁主得幸生释器开福宴夺市人帛为币。 王被执如元高龙普等封内帑翁主泣曰: "王只着礼服不服重今寒甚愿献王。" 龙普许之龙普又放翁主等宫人百二十六人。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19-鲁国大长公主

○恭愍王徽懿鲁国大长公主宝塔失里元宗室魏王之女王在元亲迎于北庭元封承懿公主。 王卽位与之东还置府曰肃雍。 元年王欲躬*大室公主王侍臣曰: "若等侍王诣*大庙则吾必罪之。" 由是王不得行五年王幸奉恩寺听僧普虚说法公主从太后继至侍女僧徒杂沓无别王又邀普虚于内殿公主太后喜泣下沾襟亲侑茶果公主施瑠璃盘玛瑙匙等物。 八年宰相白公主曰: "王卽位九年未有太子愿选良家女充后宫。" 公主许之乃纳李齐贤女为妃寔非王意公主复悔之不进膳于是竖女谒谗谤百端公主遂有妬志。 十年避红贼从王南幸事出仓卒去辇而马见者皆泣下。 明年兴王之变王入太后密室蒙而匿公主坐当其户乱定王乃出。 十四年二月王以公主有身弥月赦二罪以下及难产病剧令有司祷于佛宇神祠又赦一罪王焚香端坐暂不离侧公主寻薨王悲恸不知所为赞成事崔莹请移御他宫王曰: "吾与公主约不如是不可远避他处以图自便。" 命王福命主丧事辍朝三日百官玄冠素服设殡殿国葬造墓斋四都监各置判事使副使判官录事又设山所灵饭法威仪丧车祭器丧服返魂服玩小造棺椁墓室铺陈眞影等十三色各置别监以供丧事令诸司设奠赏其洁者于是争务华侈至有称贷以办者。 王素信释敎至是大张佛事每七日令群僧梵呗随魂舆自殡殿至寺门幡幢蔽路喧天或以锦绣蒙其佛宇金银彩帛罗列左右观者眩眼远近诸僧闻者皆争赴遣密直副使杨伯颜如元告丧。 四月壬辰葬正陵群臣上号曰仁德恭明慈睿宣安王太后将葬王命仪卫次第山陵制度观之不觉涕泗。 丧事依齐国大长公主例穷奢极侈以此府库虚竭。 王惑浮屠说欲火葬侍中柳濯不可乃止。 王手写公主眞日夜对食悲泣三年不进肉膳令朝臣除拜及出使者皆诣陵下如合门行礼。 十五年大起公主影殿于王轮寺之东南令百官辇木石数百夫挽一木尙不能进呼耶声动天地昼夜不絶牛死者相继于道。 十六年元遣前辽阳理问忽都帖木儿赐公主谥曰鲁国徽翼大长公主王幸魂殿告锡命设大享敎坊奏新撰乐词王坐对公主眞侑食如平生后又幸正陵巡视茔域徘徊悲思御丁字阁奏胡歌献酬寻命改公主谥李仁复李穑遂改徽懿以闻从之。 十九年置守陵户纳土田臧获于云岩寺王与群臣同盟曰: "有国有家配匹莫重兹内助之贤宜在不忘惟仁德恭明慈睿宣安徽懿鲁国大长公主分派天潢连芳戚礼从亲迎来嫔我家潜邸燕京旣同甘苦及东旋再定祸乱辛丑妖贼犯京播迁于南赞成克复癸卯兴王仓猝之变贼在步横身障蔽又其凶谋攘窃国玺乃能出奇密令收护我国家式至今日比功提甲亦无焉温恭小心循蹈妇则慈祥惠爱克着母仪儆戒相成多所匡救是宜终始共守宗乃以弥月之辰竟殒厥身兴言及此痛楚尤深上国赠徽懿鲁国大长公主之号群臣献慈睿宣安之谥葬于云岩寺东麓号曰正陵神御之所在城中者曰仁熙仰稽太祖以来历代成规增益光大期尽予心肆与群臣同发誓愿于仁熙殿立千手道场又以德泉库宝源库延德宫永和宫永福宫永兴宫属之以备供用又于宝源库别置解典库又将宫中所御之物买布一万五千二百九十三匹分给州郡随本多少以取息诸道诸色人匠合纳贡布幷委宝源库收掌云岩寺纳田二千二百四十结奴婢四十六口以资冥福置陵户百有十四期至不替。 佛天在上宗社在下今我同盟及后代君臣不遵此盟或有侵夺盗用者神必之。 云岩元系敎宗今改昌化属禅宗又改光岩。"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20-惠妃李氏,

○惠妃李氏林人府院君齐贤之女鲁国大长公主无子宰相请纳名家女宜子者于是选入封惠妃洪伦韩安之强辱诸妃也妃拒不从恭愍旣见弑剃发为尼。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21-益妃韩氏

○益妃韩氏宗室德君义之女以选入封益妃王尝宴内殿妃起为寿王怡然顾谓近臣禹确曰: "美如何耶。" 及王得心疾令洪伦韩安等强辱妃妃拒之王怒抽剑欲击妃惧从之自是伦等矫旨数往来妃亦知其诈然不拒遂有身语在伦等传。 辛禑时台谏交章请杀妃所生子从之。 初中郞将金元桂收其子养于家至是鞫之乃女也台谏又请鞫妃禑不许曰: "是彰先君之失也。" 恭让王卽位以王女敬和宫主养于妃家命有司赐妃田。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22-定妃安氏

○定妃安氏竹州人竹城君克仁之女十五年以选入封定妃。 克仁为同知密直与侍中柳濯等上书谏马岩役王大怒出妃归第曰: "非恶汝也恶汝父也。" 寻召妃还。 洪伦韩安之强辱诸妃也妃被发徒跣欲缢死王惧而止。 辛禑卽位妃年少美而艶禑每戱之曰: "予后宫人何无如母氏者乎 " 数如妃所或一日两三至或夜至或至而不得入颇有丑声闻于外禑一日如妃所妃以有疾不梳不见妃见其弟判书安淑老女于禑禑纳为贤妃人谓妃畏人讥欲以自掩也。 十三年立府曰慈惠置官属明年禑逊于江华百官奉传国玺献于妃遂以妃敎立禑子昌。 昌卽位台臣以妃及惠妃愼妃俱非正嫡请只给岁禄。 明年我

太祖与诸大臣定策奉妃敎迎立恭让王王尊妃为贞淑宣明敬信翼成柔惠王大妃册曰: "为之后者为之子当推孝敬之心有是实者有是名举尊崇之典 此春秋之大义而古今之通规。 恭惟王大妃系出蝉联德符窈窕先朝作配寻遭中否之运一旦主盟坐定再安之策旣廓除异姓之祸仍遂立宗亲之贤顾以末之资获艰大之托化家为国实蒙补炼之功顺色承颜恒奉怡愉之养然不进其嘉号曷足酬其至恩 率众情爰择谷旦谨奉册宝上尊号曰贞淑宣明敬信翼成柔惠王大妃殿曰敬愼。 诞膺休庆丕伦象服是宜化益敦于正始眉寿无害福自享于*大平。"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23-愼妃廉氏

○愼妃廉氏瑞原县人曲城府院君悌臣之女以选入封愼妃洪伦韩安之强辱诸妃也妃拒不从恭愍旣见弑剃发为尼。

#高丽史89卷-列传2-后妃2-024-顺妃卢氏

○恭让王顺妃卢氏交河郡人昌城君之女元年十一月立为顺妃开府曰懿德置僚属。 三年三月都评议使司奏曰: "殿下受命中兴以正大位奉承宗庙社稷之祀中宫所以助祭祀东宫所以重国本宜令有司举行册礼以正名号。" 又请追赠王大妃国大妃中宫三代祖考以彰孝理从之七月追谥妃三代八月授妃竹册金印。 妃生世子奭肃宁贞信敬和三宫主。

列传卷第二。

#高丽史90卷-列传3-00-000-00

列传卷第三。 高丽史九十。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00-00

宗室一。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01-00

○高丽封宗室之亲且尊者曰公其次为侯者为伯幼者为司徒司空摠称曰诸王皆不任事所以保亲亲也今据旧录作宗室传公主别附其后。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02-太子泰

○太祖二十五子庄和王后吴氏生惠宗神明王太后刘氏生太子泰定宗光宗文元大王贞证通国师神静王太后皇甫氏生戴宗旭神成王太后金氏生安宗郁贞德王后柳氏生王位君仁爱君元庄太子助伊君献穆大夫人平氏生寿命太子东阳院夫人庾氏生孝穆太子义孝隐太子肃穆夫人生元宁太子天安府院夫人林氏生孝成太子珠琳孝祗太子兴福院夫人洪氏生太子稷小广州院夫人王氏生广州院君圣茂夫人朴氏生孝悌太子孝明太子法登君资利君义城府院夫人洪氏生义城府院大君。

○太子泰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03-文元大王贞

○文元大王贞史逸封赠之由子千秋殿君尙光宗女阿志君早卒史皆逸其名。

○证通国师史逸其名。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04-戴宗旭

○戴宗旭光宗二十年卒子孝德太子成宗敬章太子成宗卽位追尊睿圣宣庆太王庙号戴宗卽故葬号泰陵享*大庙穆宗五年加号和简显宗五年加恭愼十八年又加显献。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05-安宗郁

○安宗郁居第在王轮寺南与景宗妃皇甫氏私第近景宗薨妃出居其第郁遂烝有身事觉成宗流郁泗水县谓曰: "叔犯大义故流之愼勿焦心。" 命内侍谒者高玄押送玄还郁赠诗曰: "与君同日出皇畿君已先归我未归旅槛自嗟猿似离亭还羡马如飞帝城春色魂交梦海国风光满衣圣主一言应不改可能终使老渔矶。" 初流郁之日皇甫氏免身而卒成宗为择傅姆养其儿儿至二岁姆常诲之曰: "爷。" 一日成宗召见姆抱以入儿仰视成宗呼云: "爷。" 就膝上衣襟又再呼: "爷。" 成宗怜之下泪曰: "此儿深慕父也。" 遂送泗水以归郁是为显宗郁工文辞又精于地理尝密遗显宗金一囊曰: "我死以金赠术师令葬我县城隍堂南归龙洞必伏埋。" 成宗十五年郁卒于贬所显宗如其言将葬请伏埋术师曰: "何大忙乎。" 明年二月显宗还京及卽位追尊孝穆大王庙号安宗八年四月移葬干陵五月加号宪景十二年改孝穆为孝懿十八年加圣德后称武陵。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06-王位君

○王位君史逸其名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07-仁爱君

○仁爱君史逸其名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08-元庄太子

○元庄太子史逸其名子兴芳宫大君亦逸其名。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09-助伊君

○助伊君史逸其名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10-寿命太子

○寿命太子史逸其名子弘德院君圭。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11-孝穆太子义

○孝穆太子义生一子出家。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12-孝隐太子

○孝隐太子史逸其名或称东阳君性险戾交结群小潜怀异图光宗 赐死子琳祯孝隐之死琳祯以幼获免逃窜糊口民*闲康兆用事奏授琳祯爵给臧获田庄属宗籍。 琳尙书左仆射卒。 祯太子詹事上轻车都尉显宗三年卒谥温洁赠工部尙书。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13-元宁太子

○元宁太子史逸其名子孝当太子。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14-孝诚太子琳珠

○孝诚太子琳珠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15-孝祗太子

○孝祗太子史逸其名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16-太子稷

○太子稷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17-广州院君

○广州院君史逸其名惠宗二年外舅王规欲立以为王谋逆见诛院君亦不知所终。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18-孝悌太子

○孝悌太子史逸其名早卒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19-孝明太子

○孝明太子史逸其名早卒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20-法登君

○法登君史逸其名早卒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21-资利君

○资利君史逸其名早卒无嗣资利方言季子。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22-义城府院大君

○义城府院大君史逸其名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23-兴化宫君

○惠宗二子义和王后林氏生兴化宫君宫人哀伊主生太子济。

○兴化宫君史逸其名。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24-太子济

○太子济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25-庆春院君

○定宗一子文成王后朴氏生庆春院君。

○庆春院君史逸其名。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26-孝和太子

○光宗二子大穆王后皇甫氏生景宗孝和太子。

○孝和太子史逸其名无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27-平壤公基

○显宗五子元成太后金氏生德宗靖宗元惠王后金氏生文宗平壤公基宫人韩氏生检校太师忠。

○平壤公基显宗十二年命名赐礼物二十二年册为弘仁崇孝光德功臣守太尉兼尙书令开城国公靖宗初册加守太保册曰: "固本枝而永世往代令猷分宝玉以展亲先王美范是封崇于戚里作藩屛于王家旣有元功合加宠数。 咨尔基灵源诞迹伟器推名志笃忠贞身勤夹辅爰遵规于九锡乃授职于三公赐以奇珍兼之命服。 今遣某官某备礼册命汝为守太保阶勋余如故体予丕训励乃深诚。" 文宗初基病下制遣医视疾又其生日赐礼币后改封平壤公三年加守太师兼内史令十五年又加中书令二十三年卒后追封靖简王子琎瑛。 琎太尉司空早卒。 初校尉巨身谋废王立基二十六年兵士张善上变告命诛巨身夷其族基已死乃流琎于海南瑛以幼免又以平章王懋崇长宁宫主李氏遂安宅主李氏与其谋乃放懋崇及其子于安东长宁宫主遂安宅主于谷州擢善为将军子孙各赐职一级琎寻卒。 瑛尙靖宗女保宁宫主封乐浪伯加守司徒献宗时拜开府仪同三司进为侯肃宗加输忠功臣守太尉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三百户睿宗七年卒年七十谥敬安子祯。 祯授检校尙书右仆射进检校司空尙肃宗兴寿公主加特进检校司徒守司空承化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三百户赐赞化功臣号仁宗八年卒子梓杞梓检校右仆射守司空毅宗十八年卒杞尙睿宗女承德公主子珹璞。 珹封信安伯康宗为太子纳其女为妃后进为侯明宗八年卒子沅。 沅封桂城侯子璟瑃禧* 璟封淸化侯高宗四十六年卒子温珽。 温封承化侯元宗十一年三别抄叛逼温为王据珍岛蒙古遣子雍熙等来讨嘱雍熙曰: "救温死。" 及破珍岛洪茶丘先入杀之及其子守司徒桓。 封丹阳伯子封长阳公。 封永宁公美容仪慷慨有志略善骑射读书通大义高宗二十八年称为王子入质蒙古四十年从蒙古也窟大王围攻忠州王赐书曰: "昔尔入侍天庭之日出自诚心决然独断以一介孤身代三韩万姓而往者岂以一身之安危忧乐为虑哉 但为国为家庶全忠孝耳。 十余年*闲险阻艰难千态万状殆不可容说虽然夙志如彼能不益诚恳永安社稷乎且邈在万里外犹望庇于本国幸今至此三韩万姓冀蒙力护想尔意何如也 又孝诚所格天地尙有感动今大王以宽仁字小为任苟或见尔孝恳哀哀有不可忍之者则其有不动心哉 汝当切迫陈达大军解围反则非特老人悦举一国更生矣其忠孝两全流名万世正在此时。" 四十一年蒙古帝知非王亲子谓曰: "汝虽非王子本王族久处吾土卽吾党也。" 乃夺阿母侃马三百匹赐之。 又与车罗大帅兵五千来攻诸郡至尙州而还郞将蔡取和谓曰: "捐妻子从公絶域者欲安国家耳。 今无一毫事利国与叛臣无异。" 遂逃还逆竖郑子明以告遣人追斩之。 初之入质也寓于东京摠管洪福源积不平妻奏于帝杀福源语在福源传后福源子茶丘诉于帝曰: "眞金太子中书令也永宁公高丽尙书令故自谓秩等于皇太子。" 帝大怒夺所领兵马子雍熙和琳。 雍封信安侯子司空。 熙封光化侯子珩玖皆司空。 封宁仁侯子元司空。 守司徒。 和司徒子衍正尹衍子彬永宁君恭愍十七年来自元曰: "元朝政乱民饥群盗日盛元祚不久矣。" 琳和义君子和义大君恭愍五年流南海子瑄义琼。 瑄封襄阳君子珪封寿延君恭让四年流远地子评元尹。 义封德府院君。 琼封寿兴君子福封保宁君恭让四年流远地。 珽守司空子维封咸宁侯。 瑃封河源公子佺封新安公元宗二年卒。 禧守司徒子珪守司徒珪子敬封汉南君。 有容仪尙明宗女延禧宫主封宁仁侯好文学尤嗜释老孜孜为善得保终始高宗七年卒谥肃懿子尙神宗女敬宁宫主初封始兴伯后进为侯又进封淮安公高宗十八年遣如蒙古军以土物遗其帅撒礼塔至见撒礼塔遥拜阶下不*以酒馔饷之撒礼塔馈以酪随所劝能飮啖撒礼塔大悦二十一年卒子* 。 封桂阳侯* 封新阳伯姿端丽尙高宗女寿兴宫主高宗四十三年卒追封公子淑。 淑封齐安公为人廉正练典故时称宗室仪表初尙元宗女庆安宫主后尙忠烈王女靖宁院妃忠烈二十一年录三司事后进封大君忠烈薨忠宣卽位如元命淑权署征东省事明年王在元遣郞将申彦卿传旨曰: "齐安大君于属为叔翁主亦是大供上依睿殿淑妃例。" 又明年加三重大匡府院大君四年卒年七十五。 子眩封平阳公庆安宫主出也忠烈二十六年卒子璹桢。 璹忠宣二年封顺正君后进封大君元仁宗在东宫璹妹伯颜忽笃得幸璹赴召如元寻授翰林学士三年奉御香还国故事迎御香不用礼服璹始遣人强百官用礼服。 忠肃三年西海道民多流移州郡空虚者五六海州亦纳其印于都堂以璹夺州田五千余结故也命执璹家奴在海州扰百姓者流远岛。 璹尝矫制起驿马又于辽阳望海等地影占人户二百余口凭宫掖势多行不法见王亦踞傲无礼六年元遣断事官中栾哈里哈赤令史丘友直等执璹以来王与元使鞫于行省杖五十七。 桢忠宣二年封怀仁君亦依妹势恣行不法子封顺仁大君。 封带方公忠烈元年率衣冠子弟十人如元为秃鲁花王赐景灵殿五室白银祭器十八年卒子封中原公子珣瑀琇。 珣封淮安大君珣子。 元尹史逸其封益城府院君子缓缉。 缓封益昌君缉一名初封益川君后封益山君尙恭让王女肃宁宫主恭让四年流远地。 封昌宁君子琦封宁原君恭让四年流远地。 瑀封昌原君。 琇封乐浪君琇子昉封顺安君恭让元年与同知密直司事赵如 京师告卽位子聃。 封永福君恭让四年与赞成事权仲和如 京师谢恩子回元尹。 聃封顺宁君恭让三年与司艺柳伯淳犯造言谤国之罪台省刑曹会慈恩寺鞫之伯淳等不服及讯伯淳曰: "尝与聃言诸将受命攻辽逗返宜若无功而今反受褒赏。 其回军也沮王氏立子昌者亦势之然也大臣以此系狱昔毅宗武臣之乱宜可鉴也。 今儒者郑道传等谋弄国柄有前日之乱则吾等恐陷其祸。" 聃亦具服台省刑曹请加聃罪王曰: "聃宗室不忍加刑削属籍流见州杖流伯淳基州。" 四年聃流远地。 守司徒。 璞尙毅宗女安贞宫主加守司徒封咸宁伯宫主召伶人学琴遂私之明宗朝以璞不能治家诏削职居二年复职十五年卒。 神宗初守*大尉上柱国延昌公子缜守司空缜婢为崔忠粹所嬖明宗末忠粹与兄忠献谋废立乃曰: "宗室中唯缜博通经史聪明有度量若立为主国可中兴矣。" 崔忠献及朴晋材有异议不果。 睿宗朝授检校户部尙书柱国寻加检校司徒守司空上柱国。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28-太师忠

○检校太师忠史逸。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29-哀君昉

○靖宗三子容懿丽妃韩氏生哀君昉乐浪侯璥开城侯。

○哀君昉史逸。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30-乐浪侯璥

○乐浪侯璥文宗六年册为开府仪同三司守太保兼尙书令上柱国乐浪侯食邑三千户赐输诚理奉德功臣号。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31-开城侯

○开城侯文宗六年册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兼尙书令上柱国开城侯食邑二千户赐资仁保理佐化功臣号十六年卒谥愼。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32-大觉国师煦

○文宗十三子仁睿太后李氏生顺宗宣宗肃宗大觉国师煦常安公琇道生僧统金官侯* 卞韩侯乐浪侯聪惠首座璟仁敬贤妃李氏生朝鲜公焘扶余侯* 辰韩侯愉。 大觉国师煦字义天避宋哲宗讳以字行。 文宗一日谓诸子曰: "孰能为僧作福田利益耶 " 煦起曰: "臣有出世志惟上所命。" 王曰: "善。" 遂随师出居灵通寺煦性聪慧嗜学始业华严便通五敎旁涉儒术莫不精识号佑世僧统煦欲入宋求法王不许至宣宗时数请宰臣谏官极言不可二年四月煦潜与弟子二人随宋商林宁船而去王命御史魏继廷等分道乘船追之不及遣礼宾丞郑仅等问过海安否煦至宋帝引见垂拱殿待以客礼宠数渥缛。 煦请游方问法诏以主客员外杨杰为馆伴至吴中诸寺皆迎饯如王臣。 王上表乞令还国诏许东还煦至礼成江王奉太后出奉恩寺以待其迎导仪甚盛煦献释典及经书一千卷又于兴王寺奏置敎藏都监购书于辽宋多至四千卷悉皆*{刊}行始创天台宗置于国淸寺已而南游历名山后退居海印寺及肃宗卽位遣使迎还住持兴王寺。 辽使王见兴王寺小钟叹美曰: "我朝所未有。" 煦谓曰: "吾闻皇帝崇信佛敎请以此钟献之。" 曰: "可。" 煦请铸金钟二将献于辽帝遂属回谢使孔目官李复先奏其意辽帝以奉使妄有求索加峻刑令勿献及复还刑部奏治其罪。 煦病王幸摠持寺问疾寻卒王欲谥大觉中书门下省奏: "大觉者佛也僭佛号非煦意。" 王不从政堂文学李言: "煦于上虽周亲而按礼出家无服然才行俱优名重辽宋欲追赠国师不可不服。" 于是王与群臣玄冠素服辍朝三日赐赙甚厚遂册赠大觉国师又赐敎门徒吊慰。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33-常安公琇

○常安公琇文宗二十五年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尙书令守司空上柱国平壤侯食邑一千户二十七年王遣中书侍郞金行琼卫尉卿李靖恭于尙书省行册礼幷赐印绶衣带鞍马匹*{段}银器布货等物册曰: "周开五等之封增恢茂业汉置七王之辅永耀丕图。 伊制理之惟艰必宗藩而是赖宜遵缛矩益阐芬猷。 咨尔王子琇天纵艺能生知仁孝刘睦之谦恭育性孚至和始兴之淸素饬躬雅符佥克膺德懋高暎戚流乃推敦睦之怀示旌庸之眷授之大邑进以崇资今遣使某官某等持节备礼册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尙书令守司空上柱国平壤侯食邑一千户。 于戱朕则举不由私致加于公望尔则动无违礼勉奉于官常保以恩荣愼厥终始。" 宣宗三年加守司徒食邑二千户进封常安公献宗卽位加守太保元年卒谥英良。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34-道生僧统

○道生僧统文宗二十四年命祝发后住俗离寺。 睿宗七年或告与尙书右丞金仁硕全州牧使李汝霖交通图不轨王流于巨济县及其党汝霖仁硕殿中少监河彦硕刑部尙书任申幸大卿李仲平刑部员外郞李日肃将军金泽臣宋英汉别将金有成知南原府事李绥宁朔鎭使李日衍崇敎寺僧资尙幷仁硕汝霖申幸彦硕等子流远地诛资尙于中路寻卒财累巨万厚施于人故贪利者多附之终以此败。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35-金官侯*

○金官侯* 文宗三十一年授特进检校司空上柱国金官侯食邑一千户* 有学术扶余公* 尝娶积庆宫主* 与愉等谏以为不可娶同姓王不从。 宣宗三年进检校尙书令守司徒食邑二千户九年卒赠守太尉兼中书令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王曰: "者章顺侯无后而卒依浮屠法散骨今金官侯无嗣宜准章顺例然此法出于释氏不足依据宜卜地厚葬以永春秋之飨。" 有司竟奏不行谥庄宪。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36-卞韩侯

○卞韩侯文宗三十一年授特进检校司空上柱国卞韩侯食邑八百户宣宗三年进检校尙书令守司徒食邑二千户九月卒谥章顺。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37-乐浪侯

○乐浪侯文宗三十七年卒追封乐浪侯。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38-聪惠首座璟

○聪惠首座璟。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39-朝鲜公焘

○朝鲜公焘文宗十五年册为崇仁广义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尙书令守司徒上柱国朝鲜侯食邑二千户三十一年进封公宣宗三年加守太保食邑三千户献宗卽位加守太师肃宗立增封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五百户四年卒赠谥襄宪爵其子滋检校太保上柱国。 源检校司空柱国温检校工部尙书柱国。 六年滋以检校太师守司空卒。 源肃宗加输忠功臣*持{特}进检校太尉守司徒尙肃宗女安寿公主封广平伯进开府仪同三司封为侯仁宗加守太保广平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五百户子璥封安平伯尙睿宗女兴庆公主明宗七年卒性恬静好学经艺方技无不该贯书亦妙然好释典临终效禅僧作偈卒年六十一。 温睿宗授上柱国仁宗加守太尉江陵侯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寻卒生三女为毅宗明宗神宗妃子瑛瑛字玄虚性沈静寡欲笃志于学毅宗初为殿中内给事请赴试王嘉其志然以侯王之子下从贡士非例不允尙仁宗女承庆宫主封恭化伯恩顾甚渥明宗卽位进为侯晩年酷好浮屠法十六年卒年六十一谥定懿。 子沔尙毅宗女和顺宫主神宗授守司空上柱国广陵侯后进为公高宗五年卒性纯厚沈静工笔札多技能尤精医术以畜药活人为事凡有疾者皆造其门略无惮色人皆叹服。 殿中内给事同正。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40-扶余侯*

○扶余侯* 文宗三十四年册为扶余侯册曰: "周树维藩所以保兴之运汉崇盘石所以臻炎盛之期将图社稷之宁必赖本*{支}之固涓景范用举宠章 咨尔王子* 克挺姿至禀粹读书俱下于十行藻敏成于七步声华旣洽奬贲可稽是用逈陟五侯之列擢升八座之荣*以土茅赐之户食。 今遣使某官某等持节备礼册命汝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守尙书令上柱国扶余侯食邑一千户于戱恩虽立爱义亦在公论德授官朕罔踰于制度出忠入孝汝祗率于典恒守贵以勿骄益砺诚而匪懈敬佩嘉训不其欤 " 宣宗三年加守司徒食邑二千户十一年进守太保肃宗卽位制授守太傅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四年以罪流京山府若木郡王以儒释书赐之睿宗七年又以罪移巨济县流其子沔于进礼县差内侍官递守之* 道卒王闻之辍朝三日百官上表陈慰明年召沔还授司空。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41-辰韩侯愉

○辰韩侯愉宣宗三年授检校太尉守司空献宗初进守司徒肃宗时加尙书令食邑六千户食实封四百户四年卒谥和信子沂演。 沂睿宗授检校尙书右仆射柱国进检校司空尙睿宗女大宁公主加检校司徒守司空淮安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三百户赐赞化功臣号沂与及第崔道元进士白思允承旨权思道及吴世英等游道元学阴阳术思允等皆无赖薄行沂与道元设醮山寺事闻鞫道元等不服沂与道元皆坐流沂寻召还仁宗四年卒。 演睿宗授检校户部尙书柱国尙肃宗福宁宫主加检校司徒守司空上柱国晋康伯食邑三百户仁宗二十四年卒。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42-汉山侯

○宣宗四子思肃太后李氏生献宗元信宫主李氏生汉山侯二子夭史逸其名。

○汉山侯献宗卽位拜守司徒李资义欲奉为王伏诛肃宗流元信宫主及兄弟二人于庆源郡。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43-上党侯

○肃宗七子明懿太后柳氏生睿宗上党侯泌圆明国师澄俨带方公太原公* 齐安公* 通义侯侨。

○上党侯肃宗三年册为守仁辅德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保守太尉兼尙书令上柱国上党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四年卒谥顺。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44-圆明国师澄俨

○圆明国师澄俨肃宗三年出家以佑世僧统煦为师仁宗十九年卒赠谥圆明国师。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45-带方公

○带方公肃宗七年下敎命名赐礼物睿宗元年授推忠广义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守司徒兼尙书令上柱国带方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四年封为公册曰: "兴祖业者必固本*{支}壮王室者须资藩辅眷言同气时乃懿亲稽典训之文采臣工之议乃择吉日特颁宠章。 咨尔大弟膺帝拇之祥发灵源之粹仁义忠信曰天爵秉自生知诗书礼乐谓人文敏于时习口不言利欲之事身不近谀之人静必修诚动斯中节居宗室则睦友之道盛奉慈则爱敬之意深厥德茂焉朕心嘉止宜出纶而锡命寔备物以申恩分以土茅爵高于五等赐之衮冕制及于九章遣某官某等持节册命尔为推忠广义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保守司徒兼尙书令带方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 于恩莫深于骨肉义莫重于君臣尔其念骨肉之恩君臣之义光赞我祖业尊奬我王室不其欤敬哉哉。\" 五年加输忠功臣守太尉带方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表让不允九年加奉顺功臣守太保食邑三千五百户食实封三百五十户。 后为李资谦所构放京山府及资谦败仁宗欲召还六年卒于贬所王闻之哀悼辍朝三日赠谥良简追封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中书令带方公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五百户子瑜娶通义侯女仁宗十九年卒。 瑜子珙尙仁宗女永和宫主封邵城伯明宗十二年进守司徒邵城侯。 珙性贪鄙凡市物遣家奴占夺不与直虽至樵苏菜果亦如之卖者或就索其直辄遭欧辱民*闲多苦之枢密副使曹元正家奴入市卖二死雉珙奴夺之元正诬告法官曰: "我家奴持犀带二腰过市珙奴强夺请取还。" 法官囚其奴掠甚酷奴诬服珙当坐赂元正白金六斤得免闻者虽疾元正诬妄亦喜珙挫辱也年四十八疽发背死国人皆喜曰: "吾得活矣。" 珙子佑璇。 佑尙明宗女寿安宫主封昌化侯神宗卽位拜守司徒上柱国佑子泫守司空。 璇守司徒柱国为人寡欲佛不营产业高宗三年卒有二女家贫未嫁不克襄事崔忠献闻于王官葬事。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46-大原公*

○大原公* 肃宗七年下敎命名赐礼物睿宗元年授奉义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保守司徒兼尙书令上柱国大原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四年册封大原侯册曰: "昔者仁君之于弟亲爱故莫不欲其富贵之也于是册立褒崇之典举矣。 朕祗承大统若涉深渊载惟永图奬进同气非特私骨肉之好思以奉宗庙之灵。 咨尔* 迪哲温文仁宽博岐之姿日秀孝友之美夙成忘势而乐乎道克己而从于师宜崇土之封以固维城之望是用衍之邑采峻以阶资仍加九锡之仪升以五等之贵。 今遣某官某等命尔为奉义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保守司徒兼尙书令上柱国大原侯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 于戱敦族所以厚风俗立侯所以屛王家汝其居宠禄以当思危谓宴安而犹怀毒往愼乃位永孚于休。" 五年加广孝功臣守太尉* 表让不允九年加守仁功臣进为公食邑三千五百户食实封三百五十户十七年进太保寻为李资谦所陷窜南裔仁宗七年召还授奉顺同德守节赞化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兼尙书令上柱国食邑三千五百户食实封五百户。 八年王赐敎曰: "卿负时伟望为世宗亲贬在岭南本非寡人之意今还阙下乃伸犹子之情锡之第宅之新加以物般之渥益修忠荩当眷怀。" 赐甲第一区及金银器匹*{段}鞍马布货毅宗二十四年卒子授检校司空上柱国封江阳伯毅宗二十二年进封侯。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47-齐安公*

○齐安公* 肃宗八年下敎命名赐礼物睿宗元年授翊圣致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尙书令守司空上柱国封齐安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二百户。 五年加奉化功臣守司徒食邑三千五百户* 表让不允九年加同德功臣检校太保守太尉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二百五十户。 十年册为翊圣致理奉化功臣检校太保守太尉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二百五十户。 十七年进爵为公仁宗九年卒时李资谦用事奏贬带方大原二公及诸有名望者* 恐不免请去诸侍卫军士杜门不接宾客纵酒自晦故终免于祸谥思节子璋司空素无赖好弓马与直长同正李龟寿飮博击球毅宗弟僧曦在兴王寺数往还游戱兴王寺管勾内侍朴怀俊奏二人意测毅宗九年削璋爵流龟寿于仁州璋愤死。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48-通仪侯侨

○通义侯侨肃宗八年下敎命名赐礼物睿宗元年封推仁赞化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尙书令守司空上柱国通义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二百户五年加奉节功臣守司徒食邑二千五百户侨表让不允九年加推诚功臣检校太保守太尉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二百五十户。 十年册为推仁赞化奉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保守太尉上柱国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二百五十户册曰: "睦九族平百姓者尧之仁也盖言自迩以及遐立万国亲诸侯者易之象也所以取法而垂训故周诗有麟趾之咏汉制有犬牙之封者是其义也肆予一人稽若先宪乃眷天伦之属实惟宗室之贤特举宠章方行册礼非敢私于骨肉将以固于本支。 咨尔弟侨生则英奇妙有淑质少而庄重俨若成人孝悌之行成于内俊伟之声达于外先君矜幼以最爱母后恤孤而至慈兹藩翰之褒崇实乃朝家之典故宜颁明命而备物爰讲缛仪以申恩是用授茅土以*封为汤沐而赐邑于戱贵不期骄而骄自至禄不期侈而侈自至有势荣必兼义荣得人爵勿天爵复斯言而无忽愼有终而如初卫社稷以尽忠奉君亲而思孝往践乃位永孚于休。" 十四年卒年二十三谥英章性聪锐好学爱宾客。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49-大宁侯暻

○仁宗五子恭睿太后生毅宗大宁侯暻明宗元敬国师曦神宗。

○大宁侯暻毅宗二年册为侯暻有度量得众心宦者郑谋陷台*{谏}密诱散员郑寿开诬告: "台省及台吏李等怨王谋推戴暻为主。" 王惑其言欲去之谏臣金存中请令有司按问果无验寿开配黑山岛流于云梯县。 思欲免咎又谗云: "外戚朝臣出入大宁侯家诚不诬矣。" 先是存中与太后妹内侍郞中郑及后弟承宣任克正有隙性轻薄有才艺交结大宁侯常与游戱存中等构飞语以闻王疑之。 宰相崔惟淸文公元庾弼等率谏官崔子英王轼金永夫朴* {朴}等伏合请曰: "郑交结大宁侯邀其第宴乐游戱罪不可赦。" 御史台又以阴结宗室夜聚宴飮囚及秘书正字梁碧戎器色判官金义炼大宁府典签刘遇录事李施王宥五人罢大宁府流暻奴金于怀仁笞乐工崔艺等流之。 台谏伏合更请知台事崔允仪直入王所争之召还李杖流于东莱碧于会津义炼于淸州于扑岛。 初饷暻惟淸借以器至是台谏又论惟淸失大臣贬南京留守使杂端李绰升在家不劾贬为南海县令皆妹也。 未几吏部请录惟淸绰升罪于政簿制可。 十一年流暻于天安府更贬惟淸为忠州牧使克正为梁州防御使妹壻右副承宣金贻永知升平郡事绰升为南海县令徙配于巨济县。 时崔艺遇赦还京与妻不妻诬告艺尙不悛往来大宁侯第王命崔鞫之无验。 王素信图谶不友诸弟疑犹不释密谕谏臣论劾大宁侯及克正等罪又恐太后救之先迁太后于普济寺阳若不得已而允之。 流矢之变王诏责宰枢不得贼于是逮捕络绎疑大宁侯家罗彦有成黄益等鞫问深刻彦等诬服。 诸王宰枢百僚耆老诣阙贺得罪人斩罗彦有成黄益及有成妻又以禁卫不谨流牵龙巡检指谕十四人于田里。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50-元敬国师曦

○元敬国师曦一名玄曦。 明宗七年兴王寺僧上变告: "僧统曦潜结僧徒谋逆。" 鞫曦从者无验释之。 十年太后患乳召曦侍疾曦多乱宫女又通公主秽声闻外右司谏崔诜上*讽曦秽行请出之王览书大惊曰: "不意司谏离*闲我兄弟。" 遂罢诜。 自后台谏无敢言者朝臣皆附曦贿赂公行十三年死。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51-孝灵太子祈

○毅宗一子庄敬王后生孝灵太子祈。

○孝灵太子祈初名泓毅宗七年册封王太子二十四年郑仲夫作乱迁迎恩馆寻放珍岛县。

#高丽史90卷-列传3-宗室1-052-小君善思

○明宗庶子十余人善思洪机洪枢洪规洪钧洪觉洪贻皆诸嬖所生俱剃发为僧号小君余史逸。

○善思年甫十岁明宗命为僧衣服礼秩与适无异出入禁中颇张威福时诸小君直授三重择住名寺用事纳贿侥幸者多附。

○洪机洪枢洪规洪钧洪觉洪贻明宗之废同配海岛。

列传卷第三。

#高丽史91卷-列传4-00-000-00

列传卷第四。 高丽史九十一。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00-00

宗室二。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01-襄阳公恕

○神宗二子。 宣靖太后金氏生熙宗襄阳公恕。 襄阳公恕神宗三年封德阳侯后封襄阳公。 崔忠献废熙宗迁于江华放恕于乔桐县。 恕子玮* 絪僖。 玮守司空高宗三年卒。 性温裕相貌奇有文雅好贤乐士。 谥怀敬。 * 守司空子裕禧。 守司徒裕禧皆守司空。 絪封始安公子祯瑛。 祯守司空瑛封西原侯忠烈王十七年卒子琠。 封益阳侯子* 熙琏。 * 封淳化侯恭愍九年五月卒子钧珦钲。 钧初封定原君恭愍四年与大护军金瑨如元献方物五年奉御酒来进封定原伯。 七年如元贺正后改封府院君。 子恭让王瑀。 恭让二年追加四亲爵谥钧为三韩国仁孝大公* 为马韩国仁惠公妃申氏马韩国明睿妃为辰韩国仁肃公妃朴氏辱韩国庄敬妃瑛为卞韩国英宪公妃皇甫氏卞韩国顺安妃。 瑀初封定阳君恭让元年进府院君判门下改领三司宗簿寺事。 王旣追尊四亲以瑀主其祀。 三年领门下府事至 本朝封麻田郡归义君卒谥景禧。 子管。 封定康君管元尹。 珦初封鹤城侯后封鹤城府院君。 恭愍十年如元贺正道梗不果行。 王避红贼幸福州珦与其弟平安君等二人谒行在。 辛禑三年宦者金寿万妻与珦争田民谋害之乃与宦者金元老妻诬告: "珦将不利于上。" 禑命巡军守珦家鞫寿万元老妻服诬妄禑以明德太后请竟不治。 有司禁宗室擅出入。 子和。 和封南平君恭让四年流远地子根元尹。 封宁平君。 封益原府院君子封永原君。 子琼玟皆元尹。 钲封平安府院君子琮璟。 琮封庆平君封保定君璟皆元尹。 熙封宝城君子瑜环。 瑜封永昌府院君后封庆昌大君恭愍十八年卒。 子顺城君珽永安君正尹璞永安君史逸其名。 环封永兴君妻弟辛珣附辛旽伏诛缘坐流武陵岛不知存没者十九年。 妻辛氏闻环飘风至日本国。 请都堂私备金银令家奴随回礼使物色求之者数四辛昌元年其奴以所谓环者来为人形容不类甚痴不知祖父名及所居田里。 辛氏从弟前判事克恭及其姻亲前判开城府事朴天祥前密直副使朴可兴知密直李崇仁河仑曰: "吾等识环甚熟此实非环也。" 辛氏自京山府来见喜甚曰: "知夫莫若妻。" 遂讼于宪府宪府与门下府郞舍典法司巡军杂治聚宗室及天祥等对辨环二子及兄僧髓宗室诸君皆曰: "眞永兴也。" 环女壻前判书李崇文崇仁弟也当初对以不知眞伪及鞫之乃曰: "眞吾妇翁也。" 于是天祥克恭可兴仑等坐诬流远地。 子珊珩瑾。 珊顺平君珩元尹瑾正尹。 琏封益兴君子愼封福安君。 愼子谱谘。 封定安君。 子璇珍。 璇封福康君珍元尹。 谱封福昌君谘封福原君恭让四年六月流远地。 琠封瑞兴君忠烈朝以秃鲁花在元。 王惟绍宋邦英于王欲废忠宣令琠继尙宝实怜公主以为后琠貌美王使之衣服数往来以观公主。 公主素不谨行遂属意于琠。 及惟绍等伏诛忠宣欲宥琠丞相不可使刑部幷斩于文明门外。 守司徒* 封永安公元宗四年卒。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02-昌原公祉

○熙宗五子。 成平王后任氏生昌原公祉始宁侯庆原公祚大禅师镜智明国师觉膺。 昌原公祉熙宗七年加元服册为太子册曰: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震以一索而为长男离以重明而照四方。 故先王之有天下莫不立元嗣以定群黎咸仰之怀以承万世不朽之业。 咨尔元子祉素聪灵之性夙凝岐之姿宽博而谨愼恭敬而温文。 肆朕稽诸方册之训言兼听士夫之佥议爰择良辰加宝册今遣某官某等持节备礼册命尔为王太子。 呜呼勉兹诸善允蹈丕斥之人乐闻方正之言。 上念祖宗积累之休永享富贵康宁之庆岂不伟欤。" 及崔忠献废王迁于江华祉放于仁州。 后封昌原侯元宗三年卒。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03-始宁侯

始宁侯熙宗七年封为侯册曰: "封立皇亲藩屛王室盖古今之常典亦邦国之宏规。 朕缵守丕图欲光先业爰举褒崇之礼大开册命之仪。 咨尔毓德谦勤秉心恭俭。 弱不好弄但将书史以为娱居无求安自得威仪之卒度。 学有缉熙之美志存忠孝之全。 定省不怠于亲信厚见称于公族。 德行旣着容止可观。 肆布宠灵特颁爵号。 今遣某官某等持节备礼册命尔为检校太尉守司徒上柱国始宁侯。 于戱骄奢*{淫}佚勿亏戒愼之心富贵功名善保久长之庆祗承厥服永孚于休。" 崔忠献放于白翎县子宏司空。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04-庆原公祚

○庆原公祚忠烈五年卒。 明习典故世称知礼。 元宗有所疑必问于祚号宗室龟鉴。 及葬王许用红大烛。 自是士庶人家皆用之。 子畇。 初名恂封广平公尙元宗女咸宁宫主。 忠烈五年偕元使纳塔哈伯那监督东征战舰于庆尙道。 十一年卒王没入财物于内。 畇封定安侯。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05-大禅师镜智

○大禅师镜智。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06-明国师觉膺

○明国师觉膺。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07-安庆公

○高宗。 二子安惠太后柳氏生元宗安庆公。 安庆公初名侃初封安庆侯高宗四十年进为公。 使蒙古乞罢兵明年还先遣人奏: "臣久染腥之臭请经宿进见。" 王曰: "自尔去后祈天祷佛庶几速见。 今旣无恙还何用宿外 悉焚尔所著衣更衣卽来。" 夜入谒王为之流涕左右皆泣下。 四十六年王薨居丧哀毁扶杖乃得行。 林衍废元宗立为王未几蒙古遣使诘衍擅废立衍复立元宗废后追谥为英宗。 子封汉阳侯尙忠烈王女明顺院妃。 子侊封桂阳侯。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08-始阳侯

○元宗。 三子顺敬太后金氏生忠烈王庆昌宫主生始阳侯顺安公琮。

○始阳侯元宗四年赐名加元服封为侯册曰: "欲理其国先齐其家子弟之广封实国家之令则。 咨尔学就日将德与年。 肆我之好爵用立尔于上公无*{淫}于逸于游博究皇王之坟典非礼勿言勿动蔚为宗室之表仪茂绥福履之休翊致泰平之业。 今遣某官某等持节备礼命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守司空上柱国始阳郡开国侯食邑三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于戱恩虽父子义兼君臣体朕意之怜肩乃心于忠孝。" 府曰始阳置典签录事各一人。 七年卒。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09-顺安公琮

○顺安公琮元宗四年赐名加元服封为侯册曰: "广置侯封以藩王室是古之常典非朕之私恩。 咨尔琮挺岐之资蕴聪明之质朕之所以爱汝保汝汲汲望其成人者不惟天性之自然盖为本*{支}之益固。 肆颁位号用示宠光今遣某官某等命尔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守司徒上柱国顺安郡开国侯食邑二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于戱惟仁可以下获民心惟德可以上承天命日愼所守时敏厥修。 夙夜惟寅服勤于子职明哲以保对扬于王休。" 府曰大宁置典签录事各一人。 十年王如蒙古命琮监国。 十四年琮如元贺册封帝以琮王爱子赐白金五百斤苎布八百匹他物比世子行尤多。 后进封为公。 琮素多病忠烈三年母庆昌宫主召盲僧终同问度厄之术遂设醮以祷埋奠馔内竖梁善大守庄等诬告: '庆昌宫主与其子琮谋令盲僧终同呪咀上欲使琮尙公主为王。' 王命李印公秀李之印侯张舜龙车信鞫终同又命中赞金方庆密直使许珙监察侍丞赵仁规等鞫庆昌宫主及琮不服王召琮亲鞫。 宰枢诣宫门请释王欲籍琮母子家赞成柳璥曰: "今琮犹不服宫主亦曰: '非敢呪咀但问祸福。' 宜奏上国诏许然后籍之可也。" 王遣仁规俟表奏公主请籍之。 王不可公主强之不得已从焉。 元宗爱琮赐以货宝无至是公主尽取之。 及仁规还自元帝曰: "顺安公母子事任王处置。" 于是废庆昌宫主为庶人流琮终同于海岛十一年召还二十一年开府置属。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10-江阳公滋

○忠烈王。 三子齐国大长公主生忠宣王贞信府主生江阳公滋侍婢盘珠生小君。

○江阳公滋居长以非公主出不得立。 忠烈五年遗滋忠淸道牙州东深寺以避世子。 九年召还公主赐衣后封为公开府置属。 三十四年卒。 子暠埙。 忠宣二年封丹阳府院大君忠肃后二年王在元为权省。 初贞和宫主兄僧住桐华寺冒良人为隶蕃至千数百户。 等世役之整治都监申理归良。 挟憾欲诉于元过鸭绿江宰枢命忽赤等捕还。 红贼陷京城与典理判书印安等降于贼。 及贼平监察司劾奏: "等降贼凡沃土可居之处畿县米谷所在无不指导。 弃国忘亲罪莫大焉不可与愚民一视。 若以罪经赦宥则乞禁锢子孙籍没田民以惩后人。" 王从之子封阳原君史逸其名仕于元为御史。 暠蒙古名完泽秃。 忠宣爱暠如己子养之宫中封延安君。 忠宣在元传位忠肃以暠为世子因留为秃鲁花。 忠宣尝为渖王忠肃三年奏帝: "传渖王位于暠。" 自称太尉王。 遂封暠藩王尙元梁王女梁王国公主兄也。 暠因得公主宝物宠幸无比忠宣爱护愈笃暠遂怀国人大半归心。 暠又得幸英宗皇帝曹蔡河中等左右暠谋夺王位谗诉万端诏征王入朝。 先是忠宣在元以从臣司仆正白应丘能殖货令干渖王府事应丘逃还本国。 暠奏帝遣员外郞阿都刺王发应丘还都。 王不时奉行暠云: "王手裂其。" 及王入朝帝怒诘责之收国王印遣翰林待制沙的等来讯之使者络绎。 暠先遣其臣前护军朴龟寄书宰相曰: "尔王嗣位以来酒嗜音不迎帝使不亲庶务夜与群小变服微行使幸臣尹硕李宜风孙琦等假称王命逞其私欲。 又信言枉杀无辜官人以私不以贤劳父王勋旧之臣皆置散地或至流放籍没其家。 尔等反为逢迎至使国纲大毁事大之礼后于诸国。 尔等自今其省察之。 前者阿都刺赍去 圣旨尔国王非唯不行又失所在沙的到日明推以对。" 沙的在行省鞫式目都监录事李允缄等允缄言: "臣赍 圣旨至王宫授代言安珪时有别驾徐允公见之。" 沙的执阿都刺及允缄允公以归。 帝命宗正寺鞫珪等珪辞及于王王未能自明丞相伯颜疑虑久而不决。 暠恶本国多输钱财于王所遣其臣杨成柱以帝命责宰相金利用征所输钱财又以庆斯万甄成裕尝管输送取其辞恐喝之。 暠又遣人称钧旨曰: "国王入朝时中外仓库皆已告。 乃抽*{敛}大小人户备盘缠以来及被天谴至严规免罪辜赂事权贵费尽钱物又遣孙琦安均等于本国重*{敛}于民帝闻之命刑部推征国王曾不惩艾与恶小前护军李恭谋遣代言安文凯郞将桓允全宰相金百户金成万等复加横*{敛}割取民膏连续转运帝怒已囚文凯于宗正府遂押恭及允全成万等发还宜卽杖流海岛。 汝宰枢不能谏正反为之助至使民怨益深。 卿等虽聚*{敛}以送固非国王所得擅用徒增国怨耳自今一皆禁断违者奏闻痛惩。" 于是杖流允全成万恭及护军康吕于岛。 恭性抗直王在东宫屡进直言怒蹴其目。 及卽位念其忠直骤加拔擢。 与吕为王暠动静允全成万船载布二万匹献王暠以故皆恶之。 暠党十余人忽自都下来言: "暠已得国国人状王过恶以达于朝。" 于是权汉功等上书中书省请立暠语在汉功传。 王留元五年财用乏。 暠知其然遣其臣祭酒白文珏郞将李淑贞以帝命封诸仓库。 十年泰定帝立明年王还国复赐国王印章。 忠宣戒谕国人曰: "从臣引曹交构国王及渖王以致墙之变。 其听奸臣诱请立渖王者予已谕国王: '毋念旧恶一皆原宥' 其悉知之。" 于是宰枢召民部典书致仕李伯经前司宪掌令李东吉前民部议郞赵湜前成均乐正权贺等谕之皆为暠谋议上书者也。 后二年王如元还国暠来谒行宫遂从王还王薨暠复如元止平壤阴与曹谋暠臣朴全自平壤来诈言: "暠已为国王。" 忠惠遣鹰房忽只六十余骑于*平坏{平壤}欲止暠不及而还。 忠惠后五年暠还国忠穆元年卒葬以公主例。 子德寿封江陵大君子笃朶不花帖古不花。 笃朶不花袭暠封渖王。 奇后兄辙太子妃父卢等谋乱伏诛后与太子憾恭愍欲废恭愍立笃朶不花笃朶不花固辞曰: "叔父无子百岁后国将焉往 今叔父无恙吾而可夺叔父位耶 " 乃以德兴君塔思帖木儿为王天下莫不贤之。 李公遂还自元言于王王嘉之问遗甚厚十五年八月遣使来王引见其使厚礼遣之。 帖古不花仕元为中书平章事。 埙忠宣封延德君忠肃进封府院大君后坐奸卫士金永长妻下巡军永长妻内侍闵元济女本有秽行。 元中书省差脱脱帖木儿枢密院差脱邻御史台差也素不花等来鞫埙于行省埙旣服当抵罪以兄暠私谒释不治忠穆二年卒。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11-小君

○小君初忠烈为太孙金俊以崔婢盘珠纳之得幸生。 公主亦爱之出入禁中号王小君。 拜中郞将欲袭王宿卫赂康守衡以请守衡以丞相安童言来告曰: "令率秃鲁花来。" 二年王以骄恣剃发为僧。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12-世子鉴

○忠宣王三子。 懿妃生世子鉴忠肃王德兴君塔思帖木儿史失其母氏位。

○世子鉴小字宜忠尝为广陵君后封世子。 忠宣二年王在元杀鉴及其从者金义重等是年返葬城南百官素服送之。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13-德兴君塔思帖木儿

○德兴君塔思帖木儿尝为僧忠定三年逃奔于元及奇辙诛皇后怨恭愍会本国人崔濡在元与群不逞说后谋构恭愍废之立塔思帖木儿为王奇三宝奴为元子凡国人之在元者咸署伪官。 且请发辽阳省兵一万渡鸭绿江至随州川为我军所败语在濡传。 帝寻诏放遣辽阳兵达达将吏赴朝廷。 塔思帖木儿止带素领从人等归止永平。 王遣密直副使金庾如元请执送塔思帖木儿庾至辽阳知枢密院事黑驴谓庾曰: "帝臣 : '杖塔思帖木儿百七还其本国' 今方背疽待其愈杖而归之。" 庾乃还。 初护军裴自富与塔思帖木儿交通伪授密直副使事觉斩之。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14-龙山元子

○忠肃王。 三子曹国长公主生龙山元子明德太后洪氏生忠惠王恭愍王。

○龙山元子史失其名忠肃王与曹国公主幸汉阳富原龙山生故称龙山元子。 卒于元*( ){返}葬年十七。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15-释器

○忠惠王。 一子银川翁主林氏生释器。

○释器忠定祝发置万德寺。 恭愍时元将召释器王闻之遂召还。 五年王闻前护军林仲甫欲奉释器潜不轨囚巡军按治辞连前政丞孙守卿前密直洪峻监察大夫孙涌黄淑卿典校令郑世功李大年姜不花前判事洪桂金成前内园丞朴兰等十余人悉系狱。 时涌方坐台承命者来欲执涌以去同坐者皆错愕不知所为独持平全遇祥正色曰: "台官虽有罪当罢台后就狱尔不可直入台中。" 治事如常。 涌诣巡军狱官诘仲甫曰: "汝识孙涌乎 " 对曰: "不知。" 遂释之斩守卿桂成仲甫等贬赞成事康允忠为东莱县令杖世功及汉城尹洪仲元薛起宗姜赞张万林朱云等皆守卿党也。 安置释器于济州令李安郑宝等押送至海中之于水释器不死亡匿。 十二年西北面都巡抚使田禄生报: "有称释器者在平壤府谋逆。" 遣庆复兴林坚味等捕之又分遣人诸道调兵为备。 禄生与西海道都巡问使金庾获所谓释器者斩之传首于京枭市。 又斩银川翁主父林信及李安郑宝幷斩其党金徐天吉等六人。 然释器事未着徒党未集而遽杀人颇疑之。 乃大赦下敎曰: "释器非止庶实丹阳大君家婢所出。 往者孙守卿等倚以谋变旣伏厥辜群臣皆谓宜除祸本。 予不忍置刑命李安郑宝安置济州水精寺安等回言: '乘舟时坠海死。' 已布告中外。 今西北面都巡问使田禄生密认释器在部内诱集凶徒谋不轨与西海道都巡问使金庾捕获传首至京。 予初疑之逮问释器舅林信乃知其实。 非予失于保全自取顚覆耳。 李安郑宝指生为死欺罔不忠林信纵其亡命不卽首告俱正典刑其凶徒金光秀金玉镜崔黑驴李仁不赦自余误一皆除之。" 禄生之搜捕也释器亡走匿安峡民白彦麟家辛禑元年庆复兴李仁任等闻之密奏以睦仁吉素识释器貌与密直副使赵仁璧率兵同往捕之。 仁吉仁璧奄至彦麟家有英俊者捕释器仁吉见之惨然。 释器形貌奇伟言语不凡观者皆谓: "此眞王子也。" 来至山仁吉遣人于朝请赦之时太后老不视事禑亦年幼仁任疑有变诡曰: "伏诛平壤者卽释器也今何妄称耶。" 乃与复兴崔莹等议累遣中使督杀之。 然犹未忍杀崔仁哲至叱之曰: "庸僧妄称王子敢惑乱人心。" 令斩之。 始知死于平壤者乃释器同行僧之归俗者也。 禑赐仁吉仁璧等鞍马以彦麟自首杖流之又以前判事郑良辅前牧使李玖知而不告下巡卫府鞫之玖曰: "良辅语予云: '王子释器生在安峡。' 予云此必伪也古亦有此等事不可不察宜告宰枢。" 虽讯甚惨竟不服。 乃斩良辅杖玖一百。 释器民家女生一子潜寓前评理梁伯益田庐事觉之置龙山未至阴使吏杀之流伯益。

#高丽史91卷-列传4-宗室2-016-世子奭

○恭让王。 一子顺妃卢氏生世子奭。

○世子奭初名瑞封定城君恭让卽位册为世子。 谏官请开书筵。 乃以赵浚徐钧衡李至为师傅李舒金子粹禹成范姜淮季赵庸为侍学三年聘前政堂文学李元纮女为妃王下敎赐礼物。 寻命如 京师贺正 帝宠待序次公侯下宴内殿者五。 又命朝官日开宴慰之赐黄金二锭白金十锭*{段}绢百匹从官以下赐银帛有差。 明年乃还世子在 京师以支俸之余密令贸布遗嬖妾。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00-00

公主。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01-太祖九女

○太祖九女。

○安贞淑仪公主神明王太后刘氏所生新罗王金傅入朝以公主归之称乐浪公主一云神鸾宫夫人。

○兴芳宫主亦神明太后所生适元庄太子。

○大穆王后神静王太后皇甫氏所生事见后妃传。

○文惠王后贞德王后柳氏所生适文元大王贞。

○宣义王后亦贞德王后所生适戴宗旭生成宗后薨谥宣义戴宗庙穆宗五年加谥贞淑显宗五年加静穆十八年加匡懿高宗四十年加益慈。

○公主史失其号亦贞德王后所生适义城府院大君。

○顺安王大妃贞穆夫人王氏所生。

○公主史失其号兴福院夫人洪氏所生适太子泰。

○公主史失其号圣茂夫人朴氏所生适金傅。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02-惠宗三女

○惠宗三女。

○庆华宫夫人义和王后林氏所生事见后妃传。

○贞宪公主。

○明惠夫人宫人哀伊主所生。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03-定宗一女

○定宗一女。

○公主史失其号文成王后朴氏所生适孝成太子。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04-光宗三女

○光宗三女。

○千秋殿夫人大穆王后皇甫氏所生适千秋殿君。

○宝华宫夫人亦大穆王后所生。

○文德王后亦大穆王后所生事见后妃传。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05-成宗二女

○成宗二女。

○元贞王后文和王后金氏所生事见后妃传。

○元和王后延昌宫夫人崔氏所生事见后妃传。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06-显宗八女

○显宗八女。

○孝靖公主元和王后崔氏所生初封积庆公主显宗二十一年卒谥孝靖。

○天寿殿主亦元和王后所生。

○仁平王后元成王太后金氏所生事见后妃传。

○景肃公主亦元成王太后所生。

○孝思王后元惠王后金氏所生事见后妃传。

○孝敬公主元平王后金氏所生。

○敬成王后元顺淑妃金氏所生事见后妃传。

○阿志宫人朴氏所生适检校少监井民相。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07-德宗二女

○德宗二女。

○怀公主敬穆贤妃所生蚤卒。

○公主史失其号刘氏所生适检校太师王忠。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08-靖宗一女

○靖宗一女。

○悼哀公主容穆王后李氏所生文宗十一年卒谥悼哀。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09-文宗七女

○文宗七女。

○积庆宫主仁睿太后李氏所生宣宗三年适扶余公* 。

○保宁宫主亦仁睿太后所生适乐浪公瑛睿宗八年卒陵曰温谥庆顺其余仁睿所生二公主仁淑贤妃李氏所生二公主仁穆德妃金氏所生公主皆蚤卒。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10-宣宗三女

○宣宗三女。

○敬和王后贞信贤妃李氏所生事见后妃传。

○公主史失其号思肃太后李氏所生蚤卒。

○遂安宅主亦思肃太后所生生而盲年四十不嫁仁宗六年卒。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11-肃宗四女

○肃宗四女。

○大宁宫主明懿太后柳氏所生适淮安伯沂肃宗八年册为公主赐礼物睿宗九年卒谥贞穆。

○兴寿宫主亦明懿太后所生适承化伯桢肃宗八年册为公主睿宗六年生子遣承宣金沽赐礼物仁宗元年卒。

○安寿宫主亦明懿太后所生适广平公源肃宗十年册为公主。

○福宁宫主亦明懿太后所生适晋康伯演睿宗九年册为公主性婉顺为两宫所爱富为宗室第一崇信佛法营饰塔庙甚勤仁宗十一年卒谥贞简。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12-睿宗二女

○睿宗二女。

○承德公主文敬太后李氏所生适汉南伯杞仁宗二年册为长公主赐衣带匹*{段}金银器鞍马等物。

○兴庆公主亦文敬太后所生适安平公璥仁宗二年封公主明宗六年卒。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13-仁宗四女

○仁宗四女。

○承庆宫主恭睿太后任氏所生适恭化侯瑛。

○德宁宫主亦恭睿太后所生适江阳公天姿艶丽举止*闲雅又善谈笑毅宗每于花朝月夕召入内日夜歌丑声闻外明宗二十二年卒。

○昌乐宫主亦恭睿太后所生适信安侯珹毅宗五年封宫主高宗三年卒及葬以王外祖母素服减膳百官缟素一日。

○永和宫主亦恭睿太后所生适邵城侯珙熙宗四年卒年六十八谥敬和。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14-毅宗三女

○毅宗三女。

○敬德宫主庄敬王后金氏所生毅宗十一年册为宫主十六年适司空评。

○安贞宫主亦庄敬王后所生毅宗十一年册为宫主十七年适守司徒咸宁伯璞明宗五年与殿前加荣通事觉流加荣于海岛。

○和顺宫主亦庄敬王后所生毅宗十一年册为宫主适广陵侯沔。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15-明宗二女

○明宗二女。

○延禧宫主光靖太后金氏所生明宗三年册为公主九年适宁仁伯。

○寿安宫主亦光靖太后所生明宗三年册为公主九年适昌化伯佑。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16-神宗二女

○神宗二女。

○孝怀公主宣靖太后金氏所生适河源公瑃神宗二年卒年十七王及后悼甚追封为兴德宫主。

○敬宁宫主亦宣靖太后所生神宗二年册为公主四年适始兴伯。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17-熙宗五女

○熙宗五女。

○安惠太后成平王后任氏所生事见后妃传。

○永昌公主亦成平王后所生适丹阳伯。

○德昌宫主亦成平王后所生适永嘉侯崔。

○嘉顺宫主亦成平王后所生适新安公。

○贞禧宫主亦成平王后所生适永安公僖。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18-康宗一女。

○康宗一女。

○寿宁宫主思平王后李氏所生康宗元年封为宫主适河源公瑃卒谥敬烈。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19-高宗一女

○高宗一女。

○寿兴宫主安惠太后柳氏所生适新阳公* 。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20-元宗二女

○元宗二女。

○庆安宫主庆昌宫主所生适齐安公淑。

○咸宁宫主亦庆昌宫主所生适广平公。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21-忠烈王二女

○忠烈王二女。

○靖宁院妃贞和宫主所生适齐安公淑。

○明顺院妃亦贞和宫主所生适汉阳公。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22-忠惠王一女。

○忠惠王一女。

○长宁公主德宁公主所生适元鲁王元之亡也失于北平恭愍王遣尙书成准得告中书省索之。

太祖高皇帝遣宦者访天下军前得于北京赐衣食遣还王闻而不悦辛旽密令左司议大夫吴中陆等上书曰: "妇人从一而终义不敢他适长宁公主本麟趾之孙其在元朝尝有薄之讥我国之耻也当元朝离乱之际又不能守节徇身为虏获于。

大明亦可耻也。 大明犹念我祖宗之裔以归于我殿下何以待之 若优容而列于五殿以供奉如宗庙何如国人耳目何 请边远以保其生。" 不听召入京命百寮出迎居德宁公主殿。

#高丽史91卷-列传4-公主-023-恭让王三女。

○恭让王三女。

○肃宁宫主顺妃卢氏所生适益川君缉。

○贞信宫主亦顺妃所生适丹阳君禹成范。

○敬和宫主亦顺妃所生适晋原君姜淮季。

列传卷第四。

#高丽史92卷-列传5-00-000

列传卷第五。 高丽史九十二。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2卷-列传5-洪儒-000

洪儒[裴玄庆申崇谦卜智谦]。

#高丽史92卷-列传5-洪儒-001

○洪儒初名术义城府人。 弓裔末年与裴玄庆申崇谦卜智谦同为骑将密谋夜诣太祖第言曰: "自三韩分裂群盗竞起今王奋臂大呼遂夷灭草寇三分辽左据有大半立国定都将二纪余。 今不克终纵虐太甚*{淫}刑以逞杀妻戮子诛夷臣僚民坠涂炭疾之如桀纣之恶无以加也。 废昏立明天下之大义请公行殷周之事。" 太祖作色拒之曰: "吾以忠义自许王虽暴乱安敢有二心 以臣伐君斯谓革命予实不德敢效汤武之事乎 恐后世以为口实。 古人云: '一日为君终身为主。' 延陵季子曰: '有国非吾节也。' 乃去而耕焉吾岂过季子之节乎 " 儒等曰: "时难遭而易失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国中民庶受毒者日夜思欲复之且权位重者遭虐杀略无所遗。 今之德望未有居公右者众情所以望于公也公若不从吾等死无日矣。 王昌瑾镜文如彼岂可违天死于独夫之手乎 " 于是诸将扶拥而出黎明坐于积谷之上行君臣之礼。 令人驰且呼曰: "王公已举义旗矣。" 裔闻之惊骇亡去。 太祖卽位诏策推戴功以儒玄庆崇谦智谦俱为一等赐金银器锦绣绮被褥绫罗布帛。 太祖虑靑州反侧儒与庾黔弼率兵千五百鎭鎭州以备之由是靑州不克叛。 迁大相。 二年改乌山城为礼山县遣儒及大相哀宣安集流民五百余户。 十九年从太祖击百济灭之。 卒谥忠烈。

#高丽史92卷-列传5-洪儒-002

玄庆初名白玉衫庆州人。 胆力过人起行伍累进大匡。 太祖以靑州人玄律为徇军郞中玄庆与崇谦驳曰: "往者林春吉为徇军吏图为不轨事泄伏辜此乃典兵权而恃本州岛故也。 今又以玄律为徇军郞中臣等窃惑之。" 太祖善之改授兵部郞中。 太祖征讨四方玄庆功居多。 十九年疾笃太祖幸其第执其手曰: "嗟乎命矣夫卿子孙在予其敢忘。" 太祖出门而玄庆卒。 遂驻驾命官葬事而后还。 谥武烈子殷佑。

#高丽史92卷-列传5-洪儒-003

崇谦初名能山光海州人。 长大有武勇。 十年太祖与甄萱战于公山桐薮不利萱兵围太祖甚急。 崇谦时为大将与元甫金乐力战死之。 太祖甚哀之谥壮节以其弟能吉子甫乐弟铁为元尹创智妙寺以资冥福。

#高丽史92卷-列传5-洪儒-004

智谦初名砂桓宣吉林春吉之谋反也智谦皆密告诛之。 卒谥武恭成宗十三年四人皆赠太师配享太祖庙庭。

#高丽史92卷-列传5-庾黔弼-000

庾黔弼。

#高丽史92卷-列传5-庾黔弼-001

○庾黔弼平州人事太祖为马军将军累转大匡。 太祖以北界岩鎭数为北狄所侵会诸将议曰: "今南凶未灭北狄可忧朕*{寤}寐忧惧。 欲遣黔弼鎭之如何 " 佥曰可。 乃命之黔弼卽日率开定军三千以行至岩于东山筑大城以居。 招集北蕃酋长三百余人盛设酒食飨之乘其醉胁以威酋长皆服。 遂遣使诸部曰: "旣得尔酋长尔等亦宜来服。" 于是诸部相率来附者千五百人又归被虏三千余人。 由是北方晏然太祖特加褒奬。

#高丽史92卷-列传5-庾黔弼-002

八年为征西大将军攻百济燕山鎭杀将军吉奂又攻任存郡杀获三千余人。 太祖与甄萱战于曹物郡萱兵锐甚未决胜负。 太祖欲与相持以老其师黔弼引兵来会兵势大振。 萱惧乞和太祖许之欲召萱至营论事黔弼谏曰: "人心难知岂可轻与敌相狎 " 太祖乃止仍谓曰: "卿破燕山任存功旣不细待国家安定当策卿功。"

#高丽史92卷-列传5-庾黔弼-003

十一年以王命城汤井郡。 时百济将金萱哀式汉丈等领三千余众来侵靑州。 一日黔弼登郡南山坐睡梦一大人言: "明日西原必有变宜速往。" 黔弼惊觉径趣靑州与战败之追至秃鎭杀获三百余人。 驰诣中原府见太祖具奏战状太祖曰: "桐薮之战崇谦金乐二名将死深为国家忧今闻卿言朕意稍安。"

#高丽史92卷-列传5-庾黔弼-004

十二年甄萱围古昌郡黔弼从太祖往救之行至礼安鎭太祖与诸将议曰: "战若不利将如何 " 大相公萱洪儒曰: "若不利不可从竹岭还宜预修*闲道。" 黔弼曰: "臣闻: '兵凶器战危事有死之心无生之计然后可以决胜。' 今临敌不战先虑折北何也 若不及救以古昌三千余众拱手与敌岂不痛哉 臣愿进军急击。" 太祖从之黔弼乃自猪首峯奋击大破之。 太祖入其郡谓黔弼曰: "今日之捷卿之力也。"

#高丽史92卷-列传5-庾黔弼-005

十四年被谗窜于鹄岛。 明年甄萱海军将尙哀等攻掠大牛岛太祖遣大匡万岁等往救不利太祖忧之黔弼上书曰: "臣虽负罪在贬闻百济侵我海乡臣已选本岛及包乙岛丁壮以充军队又修战舰以御之愿上勿忧。" 太祖见书泣曰: "信谗逐贤是予不明也。" 遣使召还慰之曰: "卿实无辜见谪曾不怨愤惟思辅国予甚愧悔庶将赏延于世报卿忠节。" 又明年为征南大将军守义城府太祖使人谓曰: "予虑新罗为百济所侵尝遣大匡能丈英周烈弓悤希等鎭之今闻百济兵已至山城阿弗鎭等处劫掠人物恐侵及新罗国都。 卿宜往救。" 黔弼选壮士八十人赴之。 至滩谓士卒曰: "若遇贼于此吾必不得生还但虑汝等同罹锋刃其各善自为计。" 士卒曰: "吾辈尽死则已岂可使将军独不生还乎 " 因相与誓同心击贼旣涉滩遇百济统军神剑等黔弼欲与战百济军见黔弼部伍精锐不战自溃而走。 黔弼至新罗老幼出城迎拜垂泣言曰: "不图今日得见大匡微大匡吾其为鱼肉乎。" 黔弼留七日而还遇神剑等于子道与战大克擒其将今达奂弓等七人杀获甚多。 捷至太祖惊喜曰: "非我将军孰能如是 " 及还太祖下殿迎之执其手曰: "如卿之功古亦罕有铭在朕心勿谓忘之。" 黔弼谢曰: "临难忘私见危授命臣职耳圣上何至如斯 " 太祖益重之。

#高丽史92卷-列传5-庾黔弼-006

十七年太祖自将征运州黔弼为右将军甄萱闻之简甲士五千至曰: "两军相鬪势不俱全恐无知之卒多被杀伤。 宜结和亲各保封境。" 太祖会诸将议之。 黔弼曰: "今日之势不容不战愿上观臣等破敌勿忧也。" 遂乘萱未阵以劲骑数千突击之斩获三千余级擒术士宗训医师训谦勇将尙达崔弼熊津以北三十余城闻风自降。

#高丽史92卷-列传5-庾黔弼-007

十八年太祖谓诸将曰: "罗州界四十余郡为我藩篱久服风化。 尝遣大相坚书权直仁壹等往抚之近为百济劫掠六年之*闲海路不通谁为我抚之 " 洪儒朴述熙等曰: "臣虽无勇愿补一将。" 太祖曰: "凡为将贵得人心。" 公萱大匡悌弓等奏曰: "黔弼可。" 太祖曰: "予亦已思之。 但近者新罗路梗黔弼往通之朕念其劳未敢再命。" 黔弼曰: "臣年齿已衰然此国家大事敢不竭力 " 太祖喜垂涕曰: "卿若承命何喜如之 " 遂以为都统大将军送至礼成江赐御船遣之。 因留三日候黔弼下海乃还。 黔弼至罗州经略而还太祖又幸礼成江迎劳之。

#高丽史92卷-列传5-庾黔弼-008

十九年从太祖击百济灭之二十四年卒。 黔弼有将略得士心。 每出征受命卽行不宿于家。 及凯还太祖必迎劳终始宠遇诸将莫及。 谥忠节成宗十三年赠太师配享太祖庙庭。 子曰兢曰官儒曰庆。

#高丽史92卷-列传5-崔凝-000

崔凝。

#高丽史92卷-列传5-崔凝-001

○崔凝黄州土山人父大相佑达。 初凝母有娠家有黄瓜蔓忽结甛瓜。 邑人以告弓裔裔卜之曰: "生男则不利于国愼勿举。" 父母匿而养之。 自幼力学旣长通五经善属文为裔翰林郞草制诘甚其意。 裔曰: "所谓圣人得非斯人耶 " 一日裔召太祖诬以谋叛太祖辨之。 凝为掌奏在裔侧佯坠笔下庭取之因过太祖微语曰: "不服则危。" 太祖悟遂诬服由是得免。 及太祖卽位仍旧职知元凤省事俄拜广评郞中。 凝有公辅器晓达吏事甚获时誉。 遇知太祖夙夜勤恪多所献替太祖每嘉纳之尝谓曰: "卿学富才高兼识治体。 忧国奉公匪躬蹇蹇古之名臣无以过也。" 迁内奉卿未几转广评侍郞凝辞曰: "臣之同僚尹逢长于臣十年请先授之。" 太祖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昔闻其语今见其人。" 遂以逢为广评侍郞。 凝恒斋素。 尝寝疾太祖遣东宫问疾劝令食肉曰: "但不手杀耳食肉何害 " 凝固辞不食。 太祖幸其第谓曰: "卿不食肉有二失。 不保其身不得终养其母不孝也不永命使予早丧良弼不忠也。" 凝乃始食肉果平复。 他日太祖谓凝曰: "昔新罗造九层塔遂成一统之业。 今欲开京建七层塔西京建九层塔冀借玄功除群丑合三韩为一家卿为我作发愿*。" 凝遂制进。 十五年卒年三十五时太祖在燕山郡闻讣痛悼赠元甫赙甚厚。 累赠大匡太子太傅谥熙恺。 显宗十八年配享太祖庙庭德宗二年加赠司徒。 子彬。

#高丽史92卷-列传5-崔彦-000

崔彦。

#高丽史92卷-列传5-崔彦-001

○崔彦初名愼之庆州人。 性宽厚自少能文新罗末年十八游学入唐礼部侍郞薛廷珪下及第。 时海宰相乌照度子光赞同年及第照度朝唐见其子名在彦下表请曰: "臣昔年入朝登第名在李同之上今臣子光赞宜升彦之上。" 以彦才学优赡不许。 年四十二始还新罗拜执事省侍郞瑞书院学士。 及太祖开国家而来命为太子师傅委以文翰之任宫院额号皆所撰定一时贵游皆师事之。 官至大相元凤大学士翰林院令平章事。 惠宗元年卒年七十七。 讣闻王痛悼赠政匡谥文英。 子光胤行归光远行宗。 光胤尝以宾贡进士游学入晋为契丹所虏以才见用拜官奉使龟城知契丹将侵我为书付蕃人以报。 于是命有司选军三十万号光军。 行归亦游吴越国其王授秘书郞。 后还本国事光宗为幸臣坐死。 光远官至秘书少监子沆自有传。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儒-000

王儒[*(王)字之]。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儒-001

○王儒本姓名朴儒字文行光海州人。 性质直通经史。 初仕弓裔为员外迁至东宫记室。 见裔政乱乃出家隐于山谷*闲闻太祖卽位来见太祖以礼待之谓曰: "致理之道惟在求贤今卿之来如得傅岩渭滨之士。" 仍赐冠带令管机要有功遂赐姓王。 玄孙字之字符长初名绍中由胥吏进。 其妹壻王国之诛李资义也字之卫宫门以功补都校令。 肃宗召入内侍再转殿中侍御史。 睿宗朝以兵马判官从尹瓘征女眞累战有劳语在瓘传。 迁殿中少监历左散骑常侍吏兵部尙书枢密院使。 十七年以知政事卒年五十七。 谥章顺配享睿宗庙庭。 后*{谏}官奏曰: "古之大臣有大功德于国家然后乃得升配字之虽有战功其遇睿庙但以恩幸上无所匡救于君下无所利泽于民非所以尊祀典示将来请令有司择可者代之。" 制可子毅其女适李资谦子公仪及资谦败以姻党坐流。

#高丽史92卷-列传5-朴述熙-000

朴述熙。

#高丽史92卷-列传5-朴述熙-001

○朴述熙城郡人父大丞得宜。 述熙性勇敢嗜肉虽蟾蚁皆食之。 年十八为弓裔卫士后事太祖累树军功为大匡。 惠宗生七岁太祖欲立之以其母吴氏侧微恐不得立乃以故盛黄袍赐吴吴以示述熙述熙知太祖意请立惠宗为正胤。 正胤卽太子也。 太祖临薨托以军国事曰: "卿扶立太子善辅佐。" 述熙一如遗命。 及惠宗寝疾述熙与王规相恶以兵百余自随。 定宗疑有异志流于甲串规因矫命杀之。 后谥严毅赠太师三重大匡配享惠宗庙庭。 子精元。

#高丽史92卷-列传5-崔知梦-000

崔知梦。

#高丽史92卷-列传5-崔知梦-001

○崔知梦初名聪进南海灵岩郡人元甫相昕之子性淸俭慈和聪敏嗜学学于大匡玄一。 博涉经史尤精于天文卜筮。 年十八太祖闻其名召使占梦得吉兆曰: "必将统御三韩。" 太祖喜改今名赐锦衣授供奉职常从征伐不离左右。 统合之后侍禁中备顾问。 惠宗二年王规谋害王弟知梦时为司天官奏云: "流星犯紫微国必有贼。" 后惠宗寝疾在神德殿王规将谋乱知梦卜之又奏: "近将有变宜以时移御。" 定宗卽位诛规褒知梦密奏事机赐臧获鞍马银器。 光宗朝从幸归法寺被酒失礼贬于杰县凡十一年景宗五年召还授大匡内议令东莱郡侯食邑一千户柱国赐银器锦被褥帐衣马头犀带。 一日知梦奏曰: "客星犯帝座愿王申戒宿卫以备不虞。" 未几王承等谋逆伏诛赐御衣金带。 成宗元年加左执政守内史令上柱国赐弘文崇化致理功臣号爵其父母。 三年知梦年七十八三上表乞骸不允。 又上书固请乃命除朝赴内史房视事如旧。 六年知梦疾病成宗命医赐药亲临问疾以马二匹施归法海安二寺饭僧三千以祷凡可以已疾者靡所不为。 卒年八十一讣闻震悼赙布千匹米三百硕麦二百硕茶二百角香二十斤官葬事。 赠太子太傅谥敏休加赠太师十三年配享景宗庙庭。 子玄同怀远。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式廉-000

王式廉。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式廉-001

○王式廉三重大匡平达之子太祖之从弟。 为人忠勇勤恪。 初为军部书史多所迁历。 太祖以平壤荒废徙民实之命式廉往鎭之。 又城安水兴德等鎭有功累转佐丞。 式廉久鎭平壤常以卫社稷拓封疆为己任。 惠宗寝疾王规有异志定宗密与式廉谋应变及规作乱式廉自平壤引兵入卫规不敢动。 于是诛规等三百余人王倚赖益重下诏褒奬曰: "式廉三代元勋一邦柱石。 量呑海岳气蕴风云。 昨者当先王疾笃之秋是泾渭未分之际怀忠秉义表节岁寒翊载嗣临军国。 寻有奸臣暴逆结构凶顽忽自箫墙俄兴变乱。 卿玉入火而弥冷松冒雪以转靑按剑冲冠忘生徇难凶狂瓦解逆党伏诛。 朝纲欲坠而复兴宗社将倾而再整。 若非公之效死予曷致于今辰。 可谓板荡识诚臣疾风知劲草昔闻斯语今见其人。 纵加万石之封授九州岛之牧岂足酬兹勋绩报彼功名。 今赐匡国翊赞功臣号加大丞崇资将表予怀以旌不朽。 匪独展君臣义分唯望共生死同期。 予不食言有如皎日。 更希予无忘责躬俭已公常务知足养廉。 爱育黎元赏罚平中使国祚而天长地久贻富贵于百子千孙。" 四年卒谥威静赠虎骑尉太师三重大匡开国公配享定宗庙庭。 子含允含顺。

#高丽史92卷-列传5-朴守卿-000

朴守卿。

#高丽史92卷-列传5-朴守卿-001

○朴守卿平州人父大匡尉迟胤。 守卿性勇烈多权智。 事太祖为元尹。 百济数侵新罗太祖命守卿为将军往鎭之値甄萱再至守卿辄以奇计败之。 曹物郡之战太祖部分三军以大相帝弓为上军元尹王忠为中军守卿殷宁为下军及战上军中军失利守卿等独战胜太祖喜升元甫守卿曰: "臣兄守文见为元尹而臣位其上宁不自愧 " 遂幷为元甫。 勃城之役太祖被围赖守卿力战得出又从太祖讨神剑。 从定役分田视人性行善恶功劳大小给之有差特赐守卿田二百结。 定宗初卽位削平内难守卿功居多寻转大匡。 光宗十五年子佐丞承位承景大相承礼等被谗下狱守卿忧而卒。 后累赠司徒三重大匡。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顺式-000

王顺式[李悤言坚金尹瑄兴达善弼泰评]。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顺式-001

○王顺式溟州人。 为本州岛将军久不服太祖患之侍郞权说奏曰: "父而诏子兄而训弟天理也顺式父许越今为僧在内院宜遣往谕之。" 太祖从之顺式遂遣长子守元归款赐姓王仍赐田宅。 又遣子长命以卒六百入宿卫后与子弟率其众来朝赐姓王拜大匡。 长命赐命廉拜元甫小将官景亦赐姓王授大丞。 太祖讨神剑顺式自溟州率其兵会战破之。 太祖谓顺式曰: "朕梦见异僧领甲士三千而至翼日卿率兵来助是其应也。" 顺式曰: "臣发溟州至大岘有异僧祠设祭以祷上所梦者必此也。" 太祖异之。 又有李悤言坚金尹瑄兴达善弼泰评等皆归附太祖。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顺式-002

李悤言史失世系新罗季保碧珍郡时群盗充斥悤言坚城固守民赖以安。 太祖遣人谕以共戮力定祸乱悤言奉书甚喜遣其子永率兵从太祖征讨。 永时年十八太祖以大匡思道贵女妻之拜悤言本邑将军加赐傍邑丁户二百二十九。 又与忠原广竹堤州仓谷二千二百石一千七百八十五石且致手札示以金石之信曰: "至于子孙此心不改。" 悤言乃感激团结军丁储峙资粮以孤城介于罗济必争之地屹然为东南声援。 二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子达行及永。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顺式-003

坚金靑州人。 为本州岛领军将军太祖卽位以靑州人多变诈不早为备必有后悔乃遣州人能达文植明吉等往之能达还奏: "彼无他志足可恃也。" 唯文植明吉私谓州人金勤谦宽骏曰: "能达虽奏无他然新谷熟恐有变。" 坚金与副将运翌兴铉来见太祖各赐马绫帛有差。 坚金等上言: "臣等愿竭愚忠庶无二心但本州岛人与勤谦宽骏金言规等在京都者其心异同。 去此数人可无患矣。" 太祖曰: "朕心存止杀。 有罪者尙欲原之此数人皆有宣力扶卫之功欲得一州而杀忠贤朕不为也。" 坚金等惧而退。 勤谦言规等闻之奏曰: "日者能达复曰无他臣等固以为不然今闻坚金等所言不可保其无他请留之以观变。" 太祖从之旣而谓坚金等曰: "今虽不从尔言深嘉尔忠可早归以安众心。" 坚金等言: "臣等欲露忠辄陈利害反类诬不以为罪惠莫大焉。 誓赤心报国。 然一州之人人各有心如有始祸恐难制也。 请遣官军以为声援。" 太祖然之遣马军将军洪儒庾黔弼等率兵千五百鎭鎭州以备之。 未几道安郡奏: "靑州密与百济通好将叛。" 太祖又遣马军将军能植将兵鎭抚。 由是不克叛。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顺式-004

尹瑄州人为人沈勇善韬钤。 初以弓裔诛杀无厌虑祸及己遂率其党走北边聚众至二千余人。 居岩城召黑水蕃众久为边郡害及太祖卽位率众来附北边以安。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顺式-005

兴达为甄萱高思葛伊城主。 太祖徇康州行过其城兴达遣其子归款。 于是百济所置军吏皆降附太祖嘉之赐兴达靑州禄子俊达珍州禄雄达寒水禄玉达长浅禄又赐田宅以赏之。 甄萱将攻其城兴达闻之欲出战而浴忽见右臂上有灭字。 怪而禳之至十日病死。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顺式-006

善弼为新罗载岩城将军时群盗竞起所至夺掠。 太祖欲通好新罗以路梗患之。 弼观太祖威德遂归款。 以计使通好新罗。 因贼屡有功后以其城内附。 太祖厚加待遇以年老称为尙父。

#高丽史92卷-列传5-王顺式-007

泰评州人博涉书史明习吏事。 初为其州贼帅柳矜顺记室弓裔破矜顺评乃降裔怒其久不服令属卒伍。 遂从太祖开国之际与有力焉。 擢授徇军郞中。

#高丽史92卷-列传5-直-000

直。

#高丽史92卷-列传5-直-001

○直燕山昧谷人。 自幼有勇略。 新罗末为本邑将军时方乱离遂事百济为甄萱腹心以长子直达次子金舒及一女质于百济。 直尝朝百济见其无道谓直达曰: "今见此国奢侈无道吾虽密迩不愿复来。 闻: '高丽王公文足以安民武足以禁暴故四方无不畏威怀德。' 予欲归附汝意何如 " 直达曰: "自入质以来观其风俗唯恃富强竞务骄矜安能为国 今大人欲归明主保安弊邑不亦宜乎! 直达当与弟妹俟隙而归矣。 纵不得归赖大人之明余庆流于子孙则直达虽死无恨。 愿大人勿以为虑。" 直遂决意来附。 太祖十五年直与其子英舒来朝言曰: "臣在弊邑久闻风化。 虽无助天之力愿竭为臣之节。" 太祖喜拜大相赐白城郡禄廐马三匹彩帛。 拜其子咸舒为佐尹又以贵戚正朝俊行女妻英舒曰: "卿灼见理乱存亡之机来归于我朕甚嘉之。 联姻公族用示厚意卿其益竭心力鎭抚边境藩屛我家。" 直谢因言曰: "百济一牟山郡境接弊邑以臣归化常加侵掠民不安业。 臣愿往攻取使弊邑之民不被寇窃专务农桑益坚归化之诚。" 太祖许之。 萱闻直降怒甚囚直达金舒及其女烙断股筋。 直达死。 百济灭后罗州以囚百济将军具道子端舒换金舒还于父母。 二十二年直以佐丞卒太祖遣使致吊赠政匡谥奉义。 以咸舒为嗣后又赠司空三重大匡。

#高丽史92卷-列传5-朴英规-000

朴英规。

#高丽史92卷-列传5-朴英规-001

○朴英规升州人娶甄萱女为萱将军。 及神剑为逆萱来投。 英规密语其妻曰: "大王勤劳四十余年功业垂成一旦以家人之祸失地投于高丽。 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主若舍吾君以事贼子则何颜以见天下之义士乎。 闻高丽王公仁厚勤俭以得民心殆天启也。 必为三韩之主致书以安慰我王兼致殷懃于王公以图将来之福乎 " 其妻曰: "子之言是吾意也。" 太祖十九年二月英规遂遣人归款且曰: "若举义兵请为内应以迎王师。" 太祖大喜厚赐其使令归报英规曰: "若蒙君惠道路无梗则先谒将军。 升堂拜夫人兄事而尊之必终有以厚报之。 天地鬼神悉闻此言。" 九月太祖讨神剑灭百济谓英规曰: "自萱失国远来其臣子无一人慰籍者。 独卿夫妇千里嗣音以致诚意兼归款于寡人义不可忘。" 授以佐丞赐田千顷以驿马三十五匹迎致家人官其二子。 英规后官至三重大匡。

列传卷第五。

#高丽史93卷-列传6-00-000

列传卷第六。 高丽史九十三。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3卷-列传6-徐弼-000

徐弼。

#高丽史93卷-列传6-徐弼-001

○徐弼利川人性通敏。 始以刀笔进累官至大匡内议令。 光宗赐宰臣王咸敏皇甫光谦及弼金酒器弼独不受曰: "臣谬居宰辅已宠恩又赐金器愈惧踰分且服用明等衰奢俭关理乱。 臣用金器君将何用 " 光宗曰: "卿能不以宝为宝予当以卿言为宝。" 弼尝进见曰: "愿上莫赏无功无忘有功。" 光宗然。 翼日遣近臣问有功无功者为谁对曰: "有功者元甫式会是也无功者若辈是也其以此奏。" 时光宗厚待投化汉人择取臣僚第宅及女与之。 一日弼奏曰: "臣居第稍宽愿以献焉。" 光宗问其故对曰: "今投化人择官而仕择屋而处世臣故家反多失所。 臣愚诚为子孙计。 宰相居第非其有也及臣之存请取之。 臣以禄俸之余更营小第。 庶无后悔。" 光宗怒。 然卒感悟不复夺臣僚第宅。 又内廐马死光宗欲罪主者弼引孔子不问马之说争之主者得免。 其如此。 十六年卒年六十五。 谥贞敏累赠三重大匡太师内史令后配享光宗庙庭。 子廉熙英熙自有传。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00

崔承老[*(崔)齐颜]。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01

○崔承老庆州人父殷含仕新罗至元甫。 久无嗣祷而生承老。 性聪敏好学善属文。 年十二太祖召见使读论语甚嘉之赐盆命隶元凤省学生赐鞍马例食二十硕。 自是委以文柄。 成宗元年为正匡行选官御事上柱国。 时王求言承老上书曰: "臣生长草野性愚暗且无学术幸値明时久近职累窃殊荣虽微长策可以匡时犹有片心期于报国。 窃见开元史臣吴兢撰进贞观政要欲劝玄宗勤修*大宗{太宗}之政盖以事体相近不出一家而其政休明可为师范也。 臣伏见太祖之创业垂统所谓祖有功也诸宗之嗣位守成所谓宗有德也。 祖旣有国有家以启子孙之福庆宗乃或兴或废未免一时之过愆所以然者政有理荒事有善恶多不愼终如始至于危乱是诚可痛也。 自我太祖开国以来臣所及知者皆诵在臣心。 令谨录五朝政化善恶之*迹可鉴可戒者条奏以闻。 伏审我太祖神圣大王之御极也时当百六运一千。 当初乱夷凶天生前主而假手在后膺图受命人知圣德以归心。 于是値金自灭之期乘丙鹿再兴之运不离乡井便作阙庭。 定辽浿之惊波得秦韩之旧地十有九载统一瀛可谓功莫高矣德莫大焉。 若契丹者与我连境宜先修好而彼又遣使求和我乃絶其交聘者。 以彼国尝与渤海连和忽生疑贰不顾旧盟一朝殄灭故太祖以为无道之甚不足与交。 所献骆驼亦皆而不畜其深策远计防患乎未然保邦于未危者有如此也。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02

渤海旣为丹兵所破其世子大光显等以我国家举义而兴领其余众数万户日夜倍道来。 太祖悯念尤深迎待甚厚至赐姓名又附之宗籍使奉其本国祖先之祀其文武佐以下亦皆优沾爵命。 其急于存亡继絶而能使远人来服者又如此也。 百济甄萱凶悖好乱杀主虐民。 太祖闻之不遑寝食行师讨罪卒成匡复其不忘旧主定倾扶危者又如此也。 自新罗之季至我国初西北边民每被女眞蕃骑往来侵盗太祖断自宸衷遣一良将鎭之不劳寸刃反令蕃众来归自是塞外尘淸边境无虞。 其知人善任柔远能迩者又如此也。 新罗君臣以运尽数穷自求归化让至再三然后许之东自溟州至兴礼府其*闲百十余城莫不怀于有仁应时来服。 其能以礼让而人无不服者又如此也。 唯南平百济不得已而用兵。 凡大兴师前后数次然旌麾之下戎马之前或有临阵投降或有望风伏。 虽交锋刃不欲杀伤可谓仁者无敌也。 及甄萱积恶数十余年然后终为逆所囚逃于我而请兵诛逆。 *大祖{太祖}闻之厚礼迎致及其殒没亦优赙赠。 其道贯幽明义周存没者又如此也。 平百济车驾入城哀恤穷民厚加慰谕下令诸军秋毫无犯。 且南北久分新旧又别太祖抚之如一终始不。 其含弘宽简又如此也。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03

自成一统以来勤政八年事大以礼交邻以道居安无逸接下思恭。 贵道德崇节俭卑宫室而期于粗庇风雨恶衣服而取其但御寒暑。 好贤乐善舍己从人。 恭俭礼让之心发于天性生长民*闲备尝艰险众人情伪无不具知万事安危亦能先见。 所以赏罚不失其时邪正不同其路知其劝惩之道得帝王之体者又如此也。 加以知人不失其才御下必得其力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尊释敎重儒术为君之令德斯备有国之嘉猷可遵。 但以创业之初致平日浅宗庙社稷且未光崇礼乐文物犹多阙乏凡百官司之品式及诸内外之规仪未及修定忽遗弓剑盖国人之不幸寔天道之难谌深可惜也。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04

惠宗久在东宫累经监抚尊礼师傅善接宾僚。 由是令名闻于朝野及初卽位众举欣然。 时有人定宗兄弟谓有异图惠宗闻而不*亦无所问。 恩遇愈待之如初故人皆服其大度。 旣而不修德政过惜身命左右前后常以甲士相随盖为疑人太甚大失为君之体加以偏赏将士恩泽不均。 故内外怨嗟人心贰。 又卽位踰年便致沈床枕之*闲淹延岁月。 于是朝臣贤士不获近前乡里小人常居卧内厥疾弥笃嗔日增。 三年之*闲民不见德至于晏驾之日粗得免其横祸可不痛哉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05

定宗在藩邸时早有令闻。 及惠宗寝疾弥留宰臣王规等潜有所图窥王室。 定宗先认之密与西都忠义之将定计而为备。 及内难将作卫兵大至故奸计不成群凶受诛。 虽由天命亦在人谋岂不伟欤 自定宗至今三十有八年其*闲洪祚之不絶亦定宗之力也。 定宗旣以连枝得继夙夜孜孜锐情求理。 或燃烛而引见朝士或食而听断万机。 故卽位之初人皆相庆。 及乎误信图谶决议迁都。 又天性刚毅固执不移暴征作役劳动人夫。 虽上虑为然乃群情不服。 怨由是而兴应速于影响未及西迁永辞南面诚可痛也。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06

光宗以英奇之表岐之姿偏承太祖之眷怜亲受定宗之顾命原袭庆凤传华礼有加于接下鉴不失于知人。 不阿亲贵而常抑豪强无贱而惠鲜鳏寡。 自卽位之年至于八载政敎淸平刑赏不滥。 及双冀见用以来崇重文士恩礼过。 由是非才滥进不次骤迁未浃岁时便为卿相或连宵引见或继日延容。 以此图欢怠于政事军国要务壅塞不通酒食游联靡絶。 于是南北庸人竞愿依投不论其有智有才皆接以殊恩殊礼。 所以后生争进旧德渐衰。 虽重华风不取华之令典虽礼华士不得华之贤才。 于百姓则益消膏血之资于四方则剩得浮虚之誉。 因此不复忧勤庶政而接见宾僚故猜忌日深都兪日阻时政得失无敢言者加以酷信佛事过重法门常行之斋设旣多别愿之焚修不少。 专求福寿但作祷祈穷有涯之财力造无限之因缘自轻至尊好作小善。 又于出入宴游莫不穷奢极侈以其目前无事将谓法力使然凡所作为不欲悛改。 宫室必踰于制度服食须极于珍纤。 土木之功不以时伎巧之作无休日。 略计常时一岁之费足为太祖十年之费。 又及末年多杀无辜。 臣愚以为若使光宗恒思恭俭节用勤政如初岂其禄命不永得享年五十而已哉 其不克终诚为可惜也。 自庚申至乙亥十六年*闲奸凶竞进谗毁大兴君子无所容小人得其志遂至子逆父母奴论其主上下离心君臣解体。 旧臣宿将相次诛夷骨肉亲姻亦皆灭。 而惠宗之克全兄弟定宗之能保邦家若论恩义可谓重也两朝皆唯有一子亦不使保其性命非但不报其德亦复深结其寃。 又至末年于己一子亦生疑忌。 故景宗方在东宫每不自安幸而得嗣其位。 嗟乎何其善于前而早得令名不善于后乃至斯乎深可痛也。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07

景宗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门外之事不曾见知但以天性聪明当其光考末年能免悔尤得嗣天位。 及其嗣位焚积年谗毁之书放累岁无辜之狱寃愤悉除朝野称庆。 但以不政体专任权豪害及宗亲。 咎征先见后虽觉悟责无所归。 自此邪正不分赏刑不一。 未及于理复倦于勤遂至色荒喜观乡乐继以博奕终日无厌。 左右唯中官内而已。 由是君子之言无自而入小人之语有时而从。 亦早有美名而晩无令德所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忠臣义士谁不痛之 此乃圣上亲所见知者也。 然景宗亦有足称美者焉。 盖其当初疾未及危笃遂于卧内引见圣上执手与言付嘱军国不唯社稷之福亦是人民之幸也。 唯惠景二宗嗣位皆自春宫人无异望至于兄弟之*闲非有分明付托则争端必起。 惠宗两年寝疾而终有子曰兴化郞君而年少又不能嘱后事于诸弟。 定宗自被群臣翊戴以纂大业临终亦早传位于光宗以安宗社。 定景二宗之遗命可谓明矣。 又曾见惠定光三宗相继之初百事未宁之际两京文武半已杀伤。 属光宗末年世乱谗兴凡系刑章多是非辜历世勋臣宿将皆未免诛锄而尽及景宗践祚旧臣之存者四十余人耳其时亦有人遇害众多皆是后生谗贼诚不足惜。 唯天安鎭州二郞君本皇家之枝叶也光宗犹自宽容竟不置之于法至景宗朝足为藩屛却被权臣之贼害没为地下之寃魂在于宗盟宁不痛惜 先朝不保永年多因此祸后世可以为鉴诫。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08

伏惟殿下以上圣之德遇中兴之期因先君逊让之恩纂列圣鸿之业。 无一物不乐其生无一夫不获其所。 内外同欢人神相庆。 所谓天授人与者也。 圣上若克遵太祖之遗风何异玄宗追慕文皇之故事耶 圣上又能取舍四朝之近事则惠宗有保全骨肉之功可谓友于之义也。 定宗先知乱萌克定萧墙之难而再安宗社传授至今可谓智谋之明也。 光宗八年之理可方三代又朝廷仪制颇有可观所谓善否之均也。 景宗放先朝寃狱数千烧积年谗毁之文所谓宽仁之至也。 凡四朝为政之*迹大略如是圣上宜取其善者而行之见其不善而诫之除不急之务罢无善之劳但要君安于上民悦于下。 因善始之心虑克终之美日愼一日虽休勿休虽贵为君主而不自尊大富有才德而不自骄矜唯敦恭己之情不絶忧民之念则福不求而自至不禳而自消圣寿胡不万年王业岂唯百世而已哉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09

臣虽愚昧职枢机旣奏陈之有心又避之无路谨录鄙怀不出时务计二十有八条随状别封以进。 我国家统三以来四十七年士卒未得安枕粮饷未免费者以西北邻于戎狄而防戍之所多也。 愿圣上以此为念。 夫以马歇滩为界太祖之志也鸭江边石城为界大朝之所定也。 乞将此两处断于宸衷择要害以定疆域。 选土人能射御者充其防戍又选其中二三偏将以统领之则京军免更戍之劳刍粟省飞挽之费矣。 窃闻圣上为设功德斋或亲茶或亲磨麦臣愚深惜圣体之勤劳也。 此弊始于光宗崇信谗邪多杀无辜惑于浮屠果报之说欲除罪业浚民膏血多作佛事或设毗卢遮那忏悔法或斋僧于球庭或设无遮水陆会于归法寺。 每値佛斋日必供乞食僧或以内道场果出施者或以新池*口与摩利山等处鱼梁为放生所一岁四遣使就其界寺院开演佛经又禁杀生御厨肉膳不使宰夫屠杀市买以献。 至令大小臣民悉皆忏悔担负米谷柴炭豆施与中外道路者不可胜纪。 然以旣信谗视人如草莽诛杀者堆积如山常竭百姓膏血以供斋设。 当是时子背父母奴婢背主诸犯罪者变形为僧及游行乞之徒来与诸僧相杂赴斋者亦多有何利益 今圣上在位所行之事与彼不同但此数事只劳圣体无所得利愿正君王之体不为无益之事。 我朝侍卫军卒在太祖时但充宿卫宫城其数不多及光宗信谗诛责将相自生疑惑增益军数简选州郡有风彩者入侍皆食内厨。 时议以为繁而无益至景宗朝虽稍削于今时其数尙多伏望遵太祖之法但留骁勇者余悉罢遣则人无嗟怨国有储积。 圣上以酱酒羹施与行路臣窃谓圣上欲效光宗消除罪业普施结缘之意此所谓小惠未遍也。 若明其赏罚征恶劝善足以致福。 如此碎事非人君为政之体乞罢之。 我太祖情专事大。 然犹数年一遣行李以修聘礼而已今非但聘使且因贸易使价烦恐为中国之所贱。 且因往来败船殒命者多矣请自今因其聘使兼行贸易其余非时买卖一皆禁断。 凡佛宝钱谷诸寺僧人各于州郡差人勾当逐年息利劳扰百姓请皆禁之。 以其钱谷移置寺院田庄若其主典有田丁者幷取之以属于寺院庄所则民弊稍矣王者之理民非家至而日见之。 故分遣守令往察百姓利害我圣祖统合之后欲置外官盖因草创事烦未遑。 今窃见乡豪每假公务侵暴百姓民不堪命请置外官。 虽不得一时尽遣先于十数州县幷置一官官各设两三员以委抚字。 伏见圣上遣使迎屈山僧如哲入内臣愚以为哲果能福人者其所居水土亦是圣上之有朝夕飮食亦是圣上之赐必有图报之心每以祝厘为事何烦迎致然后敢施福耶 者有善会者规避役出家居山光宗致敬尽礼。 卒之善会暴死道傍曝露其尸。 如彼凡僧身且取祸何暇福人 请放哲还山免致善会之讥。 新罗之时公卿百僚庶人衣服鞋袜各有品色。 公卿百僚朝会则着公具穿执退朝则逐便服之庶人百姓不得服文彩所以别贵贱辨尊卑也。 由是公虽非土产百僚自足用之。 我朝自太祖以来勿论贵贱任意服着官虽高而家贫则不能备公虽无职而家富则用绫罗锦绣。 我国土宜好物少而物多。 文彩之物皆非土产而人人得服则恐于他国使臣迎接之时百官礼服不得如法以取耻焉。 乞令百僚朝会一依中国及新罗之制具公穿执奏事之时着靴丝鞋革履庶人不得着文彩纱但用紬绢。 臣闻僧人往来郡县止宿馆驿鞭挞吏民责其迎候供亿之缓吏民疑其衔命畏不敢言。 弊莫大焉自今禁僧徒止宿馆驿以除其弊。 华夏之制不可不遵。 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 其礼乐诗书之敎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 诸岛居民以其先世之罪生长海中土无所食活计甚难。 又光禄寺征求无时日至穷困。 请从州郡之例平其贡役。 我国春设燃灯冬开八关广征人众劳役甚烦愿加省以民力。 又造种种偶人工费甚多一进之后便加毁破亦甚无谓也。 且偶人非凶礼不用西朝使臣尝来见之以为不祥掩面而过愿自今勿许用之。 易曰: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语曰: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 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 圣人所以感动天人者以其有纯一之德无私之心也。 若圣上执心谦常存敬畏礼遇臣下则孰不竭心力进告谋猷退思匡赞乎。 此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者也。 愿圣上日愼一日不自骄满接下思恭或有罪者轻重论如法则*大平之业可立待也。 太祖除内属奴婢在宫供役外出居外郊耕田纳税至光宗多作佛事役使日繁乃征在外奴婢以充役使内宫之分不足支给幷费仓米及乎圣朝弊犹未除。 且内廐养马数多费甚广民受其害。 如有边患粮饷不周愿圣上一依太祖之制酌定宫中奴婢廐马之数余悉分遣于外。 世俗以种善为名各随所愿营造佛宇其数甚多。 又有中外僧徒欲为私住之所竞行营造普劝州郡长吏征民役使急于公役民甚苦之愿严加禁断以除百姓劳役。 礼云: '天子堂九尺诸侯堂七尺。' 自有定制。 近来人无尊卑苟有财力则皆以营室为先。 由是诸州郡县及亭驿津渡豪右竞构大屋踰越制度非但尽一家之力实劳百姓其弊甚多。 伏望命礼官酌定尊卑家舍制度令中外遵守其已营造踰制者亦令毁撤以戒后来。 写经塑像只要传久何用珍宝为饰以启盗贼之心 古者经皆黄纸且以檀木为轴其肖像不用金银铜铁但用石土木。 故无窃毁者新罗之季经像皆用金银奢侈过度终底灭亡使商贾窃毁佛像转相卖买以营生产。 近代余风未殄愿加严禁以革其弊。 昔晋德衰而栾胥原狐续庆伯降在隶我三韩功臣子孙每宥旨必云褒录而未有受爵者混于隶新进之辈多肆凌侮怨咨以兴。 且光宗末年诛黜廷臣世家子孙未得承家请从累次恩宥随其功臣等第录其子孙。 又庚子年田科及三韩后入仕者亦量授阶职则寃屈得伸而害不生矣。 崇信佛法虽非不善然帝王士庶之为功德事实不同若庶民所劳者自身之力所费者自己之财害不及他。 帝王则劳民之力费民之财。 昔梁武帝以天子之尊修匹夫之善人以为非者以此。 是以帝王深虑其然事皆酌中弊不及于臣民。 臣闻人之祸福贵贱皆于有生之初当顺受之崇佛敎者只种来生因果鲜有益于见报理国之要恐不在此。 且三敎各有所业而行之者不可混而一之也。 行释敎者修身之本行儒敎者理国之源修身是来生之资理国乃今日之务。 今日至近来生至远舍近求远不亦谬乎 人君惟当一心无私普济万物何用役不愿之人费仓库之储以求必无之利乎 昔德宗妃父王景先驸马高恬为圣寿延长铸金铜佛像献之德宗曰: '朕以有为功德谓无功德。' 还其佛像于二人。 是其情虽不实然欲令臣民不得作无利事者如此。 我朝冬夏讲会及先王先后忌斋其来已久不可取舍其它可者请之若不得。 则依月令所说: '五月中气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无躁止声色薄滋味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阴之所成十一月中气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无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 此时则可以停之。 何也极寒则役使者苦而食物不精洁极热则汗出淋或误伤群斋供不净洁有何功德 且今日作善来日未必获善报以此而观莫如修政敎。 请以一年十二月分半自二月至四月自八月至十月政事功德半行之自五月至七月自十一月至正月除功德专修政事逐日听政宵图治。 每日午后乃用君子四时之礼修令安身。 如此则顺时令安圣体臣民之劳苦岂不为大功德乎语曰: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传曰: '鬼神非其族类不享。' 所谓*{淫}祀无福。 我朝宗庙社稷之祀尙多未如法者其山岳之祭星宿之醮烦渎过度所谓: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 虽圣上斋心致敬固无所怠然其享官视为寻常事厌倦而不致敬则神其肯享之乎 昔汉文帝凡祭祀使有司敬而不祈。 其见超然可谓盛德也。 如使神明无知则安能降福 若其有知私己求媚君子尙难悦之神明乎! 祭祀之费皆出于民之膏血与其力役。 臣愚以为若息民力而得欢心则其福必过于所祈之福愿圣上除别例祈祭常存恭己责躬之心以格上天则灾害自去福禄自来矣。 本朝良贱之法其来尙矣。 我圣祖创业之初其群臣除本有奴婢者外其它本无者或从军得或货买奴之。 圣祖尝欲放为良而虑动功臣之意许从便宜。 至于六十余年无有控诉者逮至光宗始令按验奴婢辨其是非于是功臣等莫不嗟怨而无谏者大穆王后切谏不听贱隶得志凌轹尊贵竞构虚伪谋陷本主者不可胜纪。 光宗自作祸胎不克絶至于末年枉杀甚多失德大矣。 昔侯景围梁台城近臣朱家奴踰城投景。 景授仪同其奴乘马披锦袍临城呼曰: '朱仕宦五十年方得中领军我始仕侯王已为仪同。' 于是城中奴竞出投景台城遂陷。 愿圣上深鉴前事勿使以贱凌贵于奴主之分执中处之。 大抵官贵者识理鲜有非法官卑者苟非智足以饰非安能以良作贱乎惟宫院及公卿虽或有以威势作非者而今政镜无私安能肆乎 幽失道不掩宣平之德吕后不德不累文景之贤。 唯当今判决务要详明无后悔前代所决不须追究以启纷。"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10

承老见王有志而可与有为乃进此书余六条史逸。 二年转门下侍郞平章事上章辞不允七年拜门下守侍中封淸河侯食邑七百户。 累表乞致仕皆不允。 八年卒谥文贞年六十三。 王恸悼下敎褒其勋德赠太师赙布一千匹面三百硕粳米五百硕乳香一百两脑原茶二百角大茶一十斤。 穆宗元年配享成宗庙庭德宗二年加赠大匡内史令。 子肃。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承老-011

肃子齐颜事显德靖文四朝官至太师门下侍中。 及疾笃文宗亲临问疾齐颜具服拜谢翼日卒辍朝三日谥顺恭制曰: "故侍中崔齐颜一子虽年未及仕可特授八品职赐名继勋以示优眷。" 宣宗三年配享文宗庙庭。 初太祖信书训要失于兵齐颜得于崔沆家藏以进由是得传于世。

#高丽史93卷-列传6-双冀-000

双冀。

#高丽史93卷-列传6-双冀-001

○双冀后周人仕周为武胜军节度巡官将仕郞试大理评事。 光宗七年从封册使薛文遇来以病留及愈引对称旨光宗爱其才表请为僚属。 遂擢用骤迁元甫翰林学士。 未逾岁授以文柄时议以为过重。 九年始建议设科遂知贡举以诗赋颂策取进士甲科崔暹等二人。 明经三人卜业二人自后屡典贡举奬劝后学文风始兴。 十年父侍御哲时为淸州守闻冀有宠随回使王兢来拜佐丞此后史逸。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亮-000

崔亮。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亮-001

○崔亮庆州人性宽厚能属文。 光宗朝登第为攻文博士。 成宗在潜邸引为师友及卽位遂加擢用甚人望累授左散骑常侍知政事兼司卫卿以疾解官。 旣而王谓左右曰: "亮在告百日御事选官依例请解职朕已允之。 然念亮自我潜邸竭其忠贞以匡昧言念勋劳未敢忘也。" 乃命复职未几拜门下侍郞迁内史侍郞兼民官御事同内史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十四年卒王痛悼赠太子太师赙米三百石麦二百石脑原茶一千角以礼葬之。 谥匡彬后配享成宗庙庭累赠太尉太保太师内史令三重大匡。 子元信元佐元亿元伟元*侃元保元俊。 元信擢甲科历户部侍郞礼宾卿。 显宗朝与李守和如宋贺正及还以奉使污辱坐流。

#高丽史93卷-列传6-韩彦恭-000

韩彦恭。

#高丽史93卷-列传6-韩彦恭-001

○韩彦恭湍州人父聪礼光禄少卿。 彦恭性敏好学。 光宗朝年十五属光文院书生未几为本院承事郞转内承旨。 请赴进士举不第进累内议承旨舍人。 成宗时再转刑兵二官侍郞如宋谢恩宋以彦恭仪容中度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尙书兼御史大夫。 彦恭奏请大藏经帝赐藏经四百八十一函凡二千五百卷。 又赐御制秘藏诠逍遥莲花心轮。 还王授御史礼官侍郞判礼宾省事。 彦恭奏: "宋枢密院卽我朝直宿员吏之职请置其官。" 于是始设中枢院置使副各二人以彦恭为副使俄转为使殿中监知礼官事进知政事上柱国。 穆宗卽位授内史侍郞平章事四年拜门下侍中。 王巡省州郡至长湍县谓彦恭曰: "此卿本贯也念卿功劳可升为湍州。" 时全用钱币禁布民颇患之。 彦恭上*论其弊王纳之。 后累加特进开国侯食邑一千户监修国史赠其父聪礼内史令。 王尝幸平州日暮寒甚。 驻辇道傍飮不行彦恭进曰: "臣等醉饱柰军士何 " 王嘉之赐貂鼠。 趣驾入行宫。 遇事直言多类此。 六年彦恭病王赐医药及车二乘往浴温泉命州县供给。 疾笃遣近臣问疾又赐廐马三匹以资祈祷。 竟不愈明年卒年六十五。 讣闻王悼甚赙米五百石麦三百石布一千二百匹茶二百角赠内史令谥贞信以礼葬之。 显宗十八年配享穆宗庙庭德宗二年加赠太傅子祚。

#高丽史93卷-列传6-柳邦宪-000

柳邦宪。

#高丽史93卷-列传6-柳邦宪-001

○柳邦宪全州承化县人登第事成宗为礼部侍郞。 穆宗朝授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十二年拜门下侍郞平章事卒辍朝三日。 谥贞简。 性仁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不事产业在*{谏}官或责以久不言徐对云: "以为直非吾所取。"

#高丽史93卷-列传6-金审言-000

金审言。

#高丽史93卷-列传6-金审言-001

○金审言静州灵光县人。 初从常侍崔暹学。 暹坐寐梦审言顶上出火气属于天心。 异之妻以女。 成宗朝登第进累右补阙兼起居注。 九年七月上封事王下敎褒奬曰: "朕自御洪图思臻盛业内设百寮外分牧守无旷分忧之任欲施利俗之方。 柰人之庸昧想政敎之陵夷。 昨省右补阙兼起居注金审言所上封事二条其一曰: '周开盛业姬旦上无逸之篇唐启中兴宣宗制百僚之诫。 按说苑六正六邪文曰夫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 何谓六正 一曰: 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明然独见兴亡之机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于显荣之处。 如此者圣臣也; 二曰: 虚心白意进善通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 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励主意。 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 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转祸为福使君终己无忧。 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 守文奉法任官职事辞禄让赐飮食节俭。 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 '国家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 如此者直臣也是为六正。 何谓六邪。 一曰: 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沈浮左右观望。 如此者具臣也; 二曰: 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好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 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 中实阴外貌小勤巧言令色妬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善而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而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 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乱于朝廷。 如此者谗臣也; 五曰: 专权擅势以为轻重私门成党以为富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 如此者贼臣也; 六曰: *{谄}主以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白黑无别是非无*闲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 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谓六邪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 故上安而下理。 又按汉书刺史六条政一则察民庶疾苦失职者二则察墨绶长吏以上居官政者三则察盗贼民之害及大奸猾四则察田犯律四时禁者五则察民有孝悌廉洁行修正茂才异者六则察吏不簿入钱谷故散者请将六正六邪文及刺史六条委攸司于二京六官诸署局及十二道州县官厅堂壁各写其文出入省览以备龟鉴。' 其二曰: '设职分司帝王令典开都列邑古今通规。 我国家以西京境压鲸津地连塞写金汤而设险模铁瓮以筑城署百官置万户分司文武甚多而廉耻者无人荐奏非违者无人弹泾渭同流熏一致。 请依唐东都置知台御史例分司宪一员使得理则下情上达黜陟惟明物泰时雍非朝卽夕。' 所奏如是予甚嘉之。 汝心敦补政志切匡时录正邪二理讽我襟怀。 令内外诸司用为劝戒其下内史门下颁示内外司存依所奏施行。" 穆宗朝出为州牧务农恤民甚获时誉显宗卽位擢右散骑常侍迁礼部尙书。 五年转内史侍郞平章事出为西京留守。 九年卒辍朝三日谥文安。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沆-000

崔沆。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沆-001

○崔沆字内融平章事彦之孙。 成宗朝年二十登甲科王嘉其才擢授右拾遗知制诰累迁内史舍人。 穆宗时再知贡举所取多知名士王尤倚重政无大小必与图议。 转吏部侍郞中枢院使王寝疾金致阳谋不轨。 沆与蔡忠顺等定策迎立显宗。 显宗拜沆翰林学士承旨左散骑常侍寻下敎曰: "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所以籍贤辅德也。 朕少値闵凶未闻义训仰遵古典思得其人具官崔沆明识高才谅絶等可授政堂文学以为寡人师傅。" 初成宗以*八阙会{八关会}杂伎不经且烦扰悉罢之但幸法王寺行香还御球庭受文武朝贺而已。 至是沆请复设会。 三年迁吏部尙书知政事监修国史七年拜内史侍郞平章事。 十一年赐推忠尽节卫社功臣号明年检校太傅守门下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淸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加守正功臣号。 沆不乐仕宦年未七十表请致仕。 王累起不就。 性酷信浮屠请修黄龙寺塔身自监督颇伤农务。 又于私第造置经像如僧居竟舍为寺。 十五年病笃王亲临问疾授其子有孚秘书省校书郞赐女壻李作忠章服以慰其意。 及卒王悼甚。 赠谥节义赙绢三百匹布五百匹米麦各一千石有孚以父遗命固辞不受。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沆-002

沆聪悟沈讷寡言善断。 世业儒以淸俭持家久秉钧一介不取于人手。 不接金玉妇女不粉黛计月请俸家无石之储。 后配享显宗庙庭德宗二年赠正匡靖宗加赠侍中値沆忌日命有司设道场玄化寺荐冥福。 文宗十四年有孚以司宰卿出为西京副留守内史门下奏: "其父沆在圣考朝以淸节直道匡扶社稷。 国家追念厥功尝于玄化寺纳财以供忌斋之费岁遣有孚诣寺烧香。 其弟永孚尝守天安今有孚又守西都则深恐忌祭上*{冢}之礼将阙殆忘其功也请授有孚三品职勿令补外。" 从之。 二十一年又加赠守太师兼中书令。

#高丽史93卷-列传6-蔡忠顺-000

蔡忠顺。

#高丽史93卷-列传6-蔡忠顺-001

○蔡忠顺史失世系。 穆宗朝累迁中枢院副使王寝疾。 忠顺与刘瑨崔沆直宿银台一日王召忠顺入卧内左右语曰: "寡人疾渐就平闻外*闲有窥者卿知之乎 " 对曰: "臣试闻之未得其实。" 王取枕上封书与之乃刘忠正所上也云: "右仆射金致阳非望遣人致遗深布腹心仍求内援臣晓譬拒之不敢不奏。" 又取书一封与之乃大良院君询所上也云: "奸党遣人围逼遗酒食臣疑毒不食与乌雀乌雀毙。 谋危若此愿圣上怜救。" 忠顺见毕奏曰: "势急矣宜早图之。" 王曰: "朕疾渐危笃朝夕入地太祖之孙唯大良院君在卿与崔沆素怀忠义宜尽心匡扶使社稷不属异姓。" 忠顺出以语沆沆曰: "臣常以为忧今上意如此社稷之福也。" 忠正遣监察御史高英起谓忠顺沆曰: "今上寝疾奸党伺隙恐社稷将属异姓疾如大渐宜以太祖之孙为嗣。" 忠顺等阳惊曰: "太祖之孙安在 " 曰大良院君是也可以主忠顺等*曰: "吾等亦闻此久矣当听天所命。" 忠正更遣英起曰: "我欲躬往议之驺从繁恐为旁人所疑冀两君见枉。" 忠顺与沆议曰: "此非私事实关宗社可往见之。" 遂诣定议。 时大良院君在三角山神穴寺。 忠顺入奏王曰: "宜择文武各一人率军校往迎之。" 忠顺与沆及英起等议遂举宣徽判官皇甫兪义以闻忠顺等又议奏: "军校多则行必迟恐奸党先宜遣十余人径往迎来。" 王然之曰: "予欲亲禅可遣不可缓也。 若疾如成宗封朕故事。 早定名分则无窥伺之人矣。 朕无子而继嗣未定众心摇动是吾过也。 宗社大计无过于此卿等其各尽心。" 王遂泣下忠顺亦泣王命忠顺草与大良君书亲自硏墨忠顺曰: "臣自硏以书请勿劳圣体。" 王曰: "意甚忙不觉劳也。" 其书曰: "自古国家大事素定于前则人心乃安。 今予寝疾奸邪窥以寡人不豫为之所名分未定故尔。 卿太祖嫡孙宜速上道。 寡人未至大期得面付宗社没无遗恨若有余龄则使处东宫以定群心。" 王又令书其尾曰: "道路险阻恐奸人潜伏变起不虞可戒愼而来。" 时合门舍人庾行简不欲迎立王虑事泄戒忠顺: "勿令行简知之。" 以书授兪义等往迎于神穴寺。 遂卽位是为显宗。

#高丽史93卷-列传6-蔡忠顺-002

显宗以忠顺直中台俄迁吏部侍郞兼左谏议大夫。 王避契丹南行忠顺扈驾王次广州从行诸臣闻河拱辰等被执皆惊惧散走唯忠顺与侍郞忠肃张延佑周伫柳宗金应仁不去。 累转吏部尙书知政事赐推忠尽节卫社功臣号封济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忠顺奏: "军士有父母年八十已上者免军就养诸文武员僚父母年七十已上无他兄弟者不许补外其父母有疾给告二百日护视。" 王从之。 十二年检校太尉济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加辅国功臣号。 寻拜内史侍郞平章事兼西京留守加太子少师。 十八年迁门下侍郞平章事二十一年判西京留守事以疾表请解职不允明年致仕靖宗二年卒谥贞简。

列传卷第六。

#高丽史94卷-列传7-00-000

列传卷第七。 高丽史九十四。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0

徐熙[*(徐)讷*(徐)恭]。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1

○徐熙小字廉允内议令弼子也性严恪光宗十一年年十八擢甲科超授广评员外郞累迁内议侍郞二十三年奉使如宋时不朝宋十数年熙至容仪中度宋太祖嘉之授检校兵部尙书。 成宗二年由佐丞拜兵官御事从幸西京成宗欲微行游永明寺熙上*谏乃止赐鞍马以赏之后改内史侍郞十二年契丹来侵熙为中军使与侍中朴良柔门下侍郞崔亮军于北界备之成宗欲自将御之幸西京进次安北府契丹东京留守萧逊宁攻破蓬山郡获我先锋军使给事中尹庶颜等成宗闻之不得进乃还熙引兵欲救蓬山逊宁声言: "大朝旣已奄有高勾丽旧地今尔国侵夺疆界是以来讨。" 又移书云: "大朝统一四方其未归附期于扫荡速致降款毋涉淹留。" 熙见书还奏有可和之状成宗遣监察司宪借礼宾少卿李蒙如契丹营请和逊宁又移书云: "八十万兵至矣若不出江而降当*{须}殄灭君臣宜速降军前。" 蒙至营问所以来侵之意逊宁曰: "汝国不恤民事是用恭行天罚若欲求和宜速来降。" 蒙还成宗会群臣议之或言: "车驾还京令重臣率军乞降。" 或言: "割西京以北与之自黄州至岭为封疆。" 成宗将从割地之议开西京仓米任百姓所取余者尙多成宗恐为敌所资令投大同江。 熙奏曰: "食足则城可守战可胜也兵之胜负不在强弱但能观而动耳何可遽令之乎! 食者民之命也宁为敌所资虚江中又恐不合天意。" 成宗然而止之熙又奏曰: "自契丹东京至我安北府数百里之地皆为生女眞所据光宗取之筑嘉州松城等城今契丹之来其志不过取北二城其声言取高勾丽旧地者实恐我也今见其兵势大盛遽割西京以北与之非计也且三角山以北亦高勾丽旧地彼以溪壑之欲责之无厌可尽与乎割地与敌万世之耻也愿驾还都城使臣等一与之战然后议之未晩也。" 前民官御事李知白奏曰: "圣祖创业垂统于今日无一忠臣遽欲以土地轻与敌国可不痛哉! 古人有诗云: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焦周。' 盖谓焦周为蜀大臣劝后主纳土于魏为千古所笑也请以金银宝器赂逊宁以观其意且与其轻割土地之敌国曷若复行先王燃灯八关仙郞等事不为他方异法以保国家致*大平乎 若以为然则当先告神明然后战之与和惟上裁之。" 成宗然之时成宗乐慕华风国人不喜故知白及之。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2

逊宁以蒙旣还久无回报遂攻安戎鎭中郞将大道秀郞将庾方与战克之逊宁不敢复进遣人促降成宗遣和通使阁门舍人张莹往契丹营逊宁曰: "宜更以大臣送军前面对。" 莹还成宗会群臣问曰: "谁能往契丹营以口舌却兵立万世之功乎 " 群臣无有应者熙独奏曰: "臣虽不敏敢不惟命 " 王出饯江头执手慰籍而送之熙奉国书如逊宁营使译者问相见礼逊宁曰: "我大朝贵人宜拜于庭。" 熙曰: "臣之于君拜下礼也两国大臣相见何得如是 " 往复再三逊宁不许熙怒还卧所馆不起逊宁心异之乃许升堂行礼于是熙至营门下马而入与逊宁分庭揖升行礼东西对坐逊宁语熙曰: "汝国兴新罗地高勾丽之地我所有也而汝侵蚀之又与我连壤而越海事宋故有今日之师若割地以献而修朝聘可无事矣。" 熙曰: "非也我国卽高勾丽之旧也故号高丽都平壤若论地界上国之东京皆在我境何得谓之侵蚀乎 且鸭绿江内外亦我境内今女眞盗据其*闲顽变诈道途梗涩甚于涉海朝聘之不通女眞之故也若令逐女眞还我旧地筑城堡通道路则敢不修聘将军如以臣言达之天聪岂不哀纳 " 辞气慷慨逊宁知不可强遂具以闻契丹帝曰: "高丽旣请和宜罢兵。" 逊宁欲宴慰熙曰: "本国虽无失道而致上国劳师远来故上下皇皇操戈执锐暴露有日何忍宴乐 " 逊宁曰: "两国大臣相见可无欢好之礼乎 " 固请然后许之极欢乃罢熙留契丹营七日而还逊宁赠以驼十首马百匹羊千头锦绮罗纨五百匹成宗大喜出迎江头卽遣良柔为礼币使入觐。 熙复奏曰: "臣与逊宁约平女眞收复旧地然后朝觐可通今收江内请俟得江外修聘未晩。" 成宗曰: "久不修聘恐有后患。" 遂遣之转平章事。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3

十三年率兵逐女眞城长兴归化二鎭郭龟二州明年又率兵城安义兴化二鎭又明年城宣孟二州熙尝扈驾海州成宗幸熙幕欲入熙曰: "臣之幕非至尊所当临。" 命进酒曰: "臣之酒不堪献也。" 成宗乃坐幕外进御酒共飮而罢供宾令郑又玄上封事论时政七事旨成宗会宰相议曰: "又玄敢越职论事罪之何如 " 皆曰: "惟命。" 熙曰: "古者谏无官越职何罪 臣以不才谬居宰相窃位素餐使官卑者论政敎得失是臣之罪也又玄论事甚切宜加褒奬。\" 成宗感悟擢又玄监察御史赐熙绣鞍廐马酒果以慰之拜太保内史令。 十五年熙患疾在开国寺成宗驾幸问疾以御衣一袭马三匹分施寺院又以谷一千石施开国寺凡所以祈命者无所不为。 明年颁禄熙病尙未愈命有司曰: "熙年虽未及致仕以疾病未得侍朝宜给致仕禄。" 穆宗元年卒年五十七闻讣震悼赙布一千匹麦三百石米五百石脑原茶二百角大茶十斤香三百两以礼葬之谥章威显宗十八年配享成宗庙庭德宗二年加赠太师子讷侧室子周行。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4

○讷成宗十五年擢甲科显宗朝累迁尙书吏部侍郞兼左谏议大夫移国子祭酒知吏部事。 王纳讷女为妃授讷中枢使右散骑常侍骤拜门下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判尙书吏部事德宗初加检校太师进门下侍中靖宗时判都兵马使。 王遣户部郞中庾先如契丹谢安抚讷奏曰: "往岁契丹欲于鸭江东加筑城堡今复和亲可因庾先附表请罢。" 王从之。 七年赐杖加重大匡明年再上表乞退不允讷疾寓地藏寺王遣右承宣金廷俊问疾以御衣二袭谷一千硕马二匹纳寺祈福疾笃亲临视之制加三重大匡内史令赐子孙永业田及卒王哀悼赠谥简敬后配享靖宗庙庭宣宗三年避先王谥改元肃。 初弼父神逸郊居有鹿投神逸拔其箭而匿之猎者至未获而返。 梦有神人谢曰: "鹿吾子也赖君不死当令公之子孙世为卿相。" 神逸年八十生弼弼熙 讷果相继为宰相。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5

○恭熙玄孙毅宗朝荫补景灵殿判官扈驾西都王命两京文武官射至暮揷大烛侯上射之西都人多中之从臣无中者王颇不平恭一箭中烛二箭中的王大喜赐帛累官至平章事明宗元年卒。 为人有胆略善骑射六为两界兵马使士卒乐附及拜宰相志益谦逊疾文士骄傲礼遇武人郑仲夫之乱重房令巡检军二十二人环卫其第不及于祸。

#高丽史94卷-列传7-刘瑨-000

刘瑨。

#高丽史94卷-列传7-刘瑨-001

○刘瑨忠州大原县人后妃之姓刘者皆出其宗故世为戚里。 为人廉介美风仪光宗末筮仕为内承旨穆宗朝累迁至吏部尙书知政事显宗卽位授尙书左仆射由门下侍郞拜检校太师守门下侍中与同列奏: "民庶疫阴阳愆伏皆由刑政不时也谨按月令三月节省囹圄去桎梏无肆掠止狱诉四月中气挺重囚出轻系七月中气缮囹圄具桎梏断薄刑决小罪又按狱官令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若犯恶逆者不拘此令然恐法吏未尽详审伏请今后内外所司皆依令施行。" 从之。 十年卒辍朝三日赠内史令瑨自累朝以来恒居近职未尝补外虽无献替颇有公辅之望。

#高丽史94卷-列传7-姜邯赞-000

姜邯赞。

#高丽史94卷-列传7-姜邯赞-001

○姜邯赞旧名殷川衿州人五世祖余淸自新罗来居始兴郡卽衿也父弓珍事太祖为三韩壁上功臣。 邯赞少好学多奇略成宗朝擢甲科第一累迁礼部侍郞。 显宗元年契丹主自将攻西京我军败报至群臣议降邯赞独曰: "今日之事罪在康兆非所恤也但众寡不敌当避其锋徐图兴复耳。" 遂劝王南幸。 二年迁国子祭酒再转翰林学士承旨左散骑常侍进中枢使请修社稷坛令礼官议定仪注改吏部尙书邯赞有田十二结在开宁县白王给军户。 九年除西京留守内史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王手书告身曰: "庚戌年中有虏尘干戈深入汉江滨当时不用姜公策举国皆为左人。" 世多荣之。 契丹萧逊宁来侵兵号十万时邯赞为西北面行营都统使王仍命为上元帅大将军姜民瞻副之内史舍人朴从俭兵部郞中柳参为判官帅兵二十万八千三百屯宁州至兴化鎭选骑兵万二千伏山谷中以大绳贯牛皮塞城东大川以待之贼至决塞发伏大败之逊宁引兵直京城民瞻追及于慈州来口山又大败之侍郞赵元又击于马滩斩首万余级。 明年正月邯赞以契丹兵逼京遣兵马判官金宗铉领兵一万倍道入卫东北面兵马使亦遣兵三千三百入援于是契丹回兵至涟渭州邯赞等掩击斩五百余级。 二月契丹兵过龟州邯赞等邀战于东郊两军相持胜败未决宗铉引兵赴之忽风雨南来旌旗北指我军乘势奋击勇气自倍契丹兵奔北我军追击之涉石川至于盘岭尸蔽野获人口马驼甲胄兵仗不可胜数生还者仅数千人契丹之败未有如此之甚。 契丹主闻之大怒遣使责逊宁曰: "汝轻敌深入以至于此何面目见我乎 朕当皮面然后戮之。" 邯赞帅三军凯还献获王亲迎于迎波驿结彩棚备乐宴将士以金花八枝亲揷邯赞头左执手右执觞慰叹不已邯赞拜谢不敢当遂改驿名为兴义赐驿吏冠带与州县吏同。

#高丽史94卷-列传7-姜邯赞-002

邯赞上表请老不允赐杖令三日一朝加检校太尉门下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天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推忠谋安国功臣号。 十一年又表请致仕从之加特进检校太傅天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邯赞以京都无城郭请筑罗城王从之令王可道筑之。 二十一年拜门下侍中德宗卽位授开府仪同三司推忠谋安国奉上功臣特进检校太师侍中天水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寻卒年八十四。 辍朝三日谥仁宪命百官会葬吊赙赠一依侍中刘瑨例。 世传有使臣夜入始兴郡见大星陨于人家遣吏往视之适其家妇生男使臣心异之取归以养是为邯赞及为相宋使见之不觉下拜曰: "文曲星不见久矣今在此耶。" 邯赞性淸俭不营产业体貌矮陋衣裳垢弊不踰中人正色立朝临大事决大策屹然为邦家柱石时岁民安中外晏然人以为邯赞之功也。 致仕归城南别墅着乐道郊居集又着求善集后配享显宗庙庭文宗赠守太师兼中书令子行经。

#高丽史94卷-列传7-崔士威-000

崔士威。

#高丽史94卷-列传7-崔士威-001

○崔士威事穆宗累官刑部尙书显宗初为统军使与康兆等御契丹士威率诸将分军出龟州北顿汤井曙星三道与契丹战败绩。 二年知政事转吏部尙书后与张延佑皇甫兪义献议: "罢东京留守置庆州防御使又废十二州节度使置五都护七十五道安抚使。" 俄迁内史侍郞平章事赐推忠佐理同德功臣号封淸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寻加检校太师守门下侍中爵进伯食邑七百户又加匡国功臣号判吏部事。 上*论时政得失王命有司商确行之又奏: "诸州县长吏称号混杂自今郡县以上吏称户长乡部曲津亭驿吏只称长。" 从之。 台官劾论: "士威与左仆射朴忠淑于球庭礼会醉舞不敬请罪之。" 不允。 加太子太师赠其父融乂守司空上柱国汉南郡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母庾氏国大夫人。 契丹东京将军大延琳叛自称兴辽国刑部尙书郭元请乘机取鸭江东岸士威与徐讷等上书以为不可元固执攻之竟不克。 延琳所署太师大延定引东北女眞与契丹相攻遣使乞援王议诸辅臣士威与平章事蔡忠顺言: "兵者危事不可不愼彼之相攻安知非我利耶 但可修城池谨烽燧以观其变。" 王从之。 二十一年士威请老不听令五日一朝明年加内史令仍令致仕德宗卽位命五日一朝入省视事卒赠太师谥贞肃。 文宗六年制曰: "检校太师内史令崔士威在圣考朝以淸节直道屡有裨益弘济艰难保安宗社以致中兴可配享庙庭。" 其甥侄未官者超授八品职。

#高丽史94卷-列传7-皇甫兪义-000

皇甫兪义[张延佑]。

#高丽史94卷-列传7-皇甫兪义-001

○皇甫兪义史失其世系穆宗朝历官至宣徽判官。 王寝疾金致阳谋变王知之命选文武各一人率军校往迎显宗于是蔡忠顺崔沆等议曰: "皇甫兪义志存宗社且其父祖有勋劳于国当不坠家业以尽心力遣此人幷举武班郞将文演。" 以闻乃命忠顺草与显宗书授兪义文演及别将李成彦高积等十人往迎于三角山神穴寺又命开城府军金延庆领卒一百郊迎。 兪义等至寺僧疑为奸党所遣匿不出兪义等具道所以迎立之意遂奉以还。 显宗卽位授殿中侍御史进吏部侍郞改内史舍人寻为中枢院日直员。 自庚戌用兵以来增置军额由是百官禄俸不足兪义与中枢院使张延佑建议夺京军永业田以充禄俸武官颇怀不平上将军崔质又以边功累拜武职而不得为文官居常怏怏遂与上将军金训朴成李李翔李暹石邦贤崔可贞恭文林猛等以夺田激众怒诱诸卫军士鼓入禁中缚兪义及延佑挞垂死诣合中面诉云: "兪义等占夺我辈田实谋自利殊非公家之利若截趾适柰四体何 诸军汹汹不胜愤怨请除国用快群情。" 王重违众志除兪义延佑名流配。 后起授给事中累转御史大夫与知政事王可道筑开京罗城拜中枢使历知政事吏部尙书升内史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判户部事靖宗二年改门下侍郞八年卒。

#高丽史94卷-列传7-皇甫兪义-002

延佑瀛州尙质县人新罗末父儒避乱吴越后还国光宗以解华语累授客省每中国使至必使儒接之。 延佑长于吏事以干能称后以户部尙书卒赠尙书右仆射。

#高丽史94卷-列传7-杨规-000

杨规。

#高丽史94卷-列传7-杨规-001

○杨规事穆宗累官刑部郞中显宗元年契丹主自将来讨康兆围兴化鎭规为都巡检使与鎭使户部郞中郑成副使将作注簿李守和判官牺令张颢城固守契丹主获通州城外收禾男妇各赐锦衣授纸封一箭以兵三百余人送兴化鎭谕降。 其箭封有书曰: "朕以前王诵服事朝廷其来久矣今逆臣康兆弑君立幼故亲率精兵已临国境汝等擒康兆送驾前便卽回兵不然直入开京杀汝妻。" 又以书系矢揷城门曰: "兴化鎭城主幷军人百姓朕以前王诵绍其祖服为我藩臣御封忽被奸凶所害朕将精锐来讨罪人其余胁从皆与原免汝等受前王抚绥之惠知历代顺逆之由当体朕怀无贻后悔。" 守和等上表曰: "戴天履地者合去奸凶资父事君者须坚节操若违此理必受其殃伏乞俯循民情用回睿略大开天网何求鸟雀之先投载辖兵车可获之率服 " 契丹主以锦衣银器等物赐鎭将有差仍曰: "省所上表奏具悉朕纂承五圣临御万方忠良则必示旌褒凶逆则须行诛伐以康兆弑其故主挟彼幼君转恣奸豪大示威福故亲行诛伐特正刑名方拥全师以临近境比特颁于纶音盖式示于招怀遽览封章未闻归款陈沥靡由于诚实词华徒见于敬恭汝等早列簪必知逆顺岂可助谋于逆党不思雪愤于前王宜顾安危预分祸福。" 守和又回表云: "臣等昨奉诏泥辄陈心石望赐泣辜之惠切祈解网之仁凌霜耐雪加安百姓之心灰骨粉身永奉千年之圣。" 契丹主见表知其不降乃解围更传旨曰: "汝等慰安百姓而待之。" 以二十万兵屯干麟州南无老代以二十万兵进至通州。 契丹主移军铜山下兆引兵出通州城南战败就擒行营都统副使李铉云行营都统判官卢监察御史卢杨景李成佐等亦皆被执行营都兵马副使卢司宰丞徐崧注簿卢济等死于阵下我军大乱契丹兵乘胜追奔数十里斩首三万余级所弃粮饷铠仗不可胜计。 于是契丹兵长驱而前左右奇军将军金训金继夫李元申宁汉伏兵于缓项岭皆执短兵突出败之契丹兵小却。 契丹诈为兆书送兴化鎭谕降规曰: "我受王命而来非受兆命。" 不降契丹又使卢及其合门使马寿持檄至通州谕降城中皆惧。 中郞将崔质洪淑投袂而起执及寿乃与防御使李元龟副使崔卓大将军蔡温谦判官柴巨云闭门固守众心乃一。 契丹兵入郭州防御使户部员外郞赵成裕夜遁宁汉及行营修制官乘里仁大将军大怀德工部郞中李用之礼部郞中简英彦皆死城遂陷。 契丹留兵六千余人守之规自兴化鎭率兵七百余人至通州收兵一千夜入郭州击契丹所留兵悉斩之徙城中男女七千余人于通州。 明年契丹主入京焚宫阙而退龟州别将金叔兴与中郞将保良击契丹兵斩万余级规掩击契丹兵于无老代斩二千余级夺被虏男女三千余人又战于梨树追至石岭斩二千五百余级夺虏千余人后三日又战于余里站斩千余级夺虏千余人是日三战皆捷复邀其前锋于艾田击之斩千余级俄而契丹主大军奄至规与叔兴终日力战兵尽矢穷俱死于阵。 契丹兵为诸将击又因大雨马驼疲乏甲仗皆失渡鸭绿江引去郑成追之及其半渡尾击之契丹兵溺死者甚众诸降城皆复之。 规以孤军旬月*闲凡七战斩级甚众夺被虏人三万余口获驼马器械不可胜数。

#高丽史94卷-列传7-杨规-002

以功赠工部尙书给规妻殷栗郡君洪氏粟授子带春校书郞。 王手制敎赐洪氏曰: "汝夫才全将略兼识治道常效节于松筠竟输诚于邦国忠贞罕比夙夜忘劳昨于北境有戎中军勇指挥士卒威腾矢石追捕仇力静封疆抽一剑而万夫争走挽六钧而百旅皆降自此城鎭得全情怀益壮累多捷胜不幸陨亡常思出众之功已加勋秩更切酬劳之念增及颁宣岁赐汝稻谷一百硕以终其身。" 赠叔兴将军又命给其母李氏粟敎曰: "赠将军叔兴自守边城勇于赴敌旣成功于破竹终致命于伏言念旧劳合加优赏可岁给其母粟五十硕以终其身。" 十年赐规叔兴功臣录*券十五年又俱赐三韩后壁上功臣号。 文宗卽位制曰: "大中祥符三年契丹入寇西北面都巡检使杨规副指挥金叔兴等挺身奋击连战破敌矢集如猬毛俱没阵下追念其功合行褒奬可图形功臣阁以劝后来。\" 带春靖宗六年为安北大都护府副使左仆射崔奏: "带春立志岐拔多智略闲军事若有边虞非此人无可遣者不宜补外。" 不听。 后至直门下省卫尉卿文宗初有疾制免常朝只令视事兼官。

#高丽史94卷-列传7-智蔡文-000

智蔡文[*(智)禄延]。

#高丽史94卷-列传7-智蔡文-001

○智蔡文凤州人显宗元年补中郞将王闻契丹兵至遣蔡文将兵鎭和州以备东北及康兆败兆及李铉云卢等皆被执命蔡文移兵援西京蔡文卽与军容使侍御史崔昌进次刚德鎭。 为契丹乡导与契丹人刘经赍檄至西京谕降副留守元宗奭与僚佐崔纬咸质杨泽文晏等已修降表蔡文等闻之引兵至西京城门闭。 昌呼分台御史曹子奇曰: "吾等奉王命倍道来今不纳何也 " 子奇具告经谕降事遂开门蔡文入屯故宫南廊。 昌讽宗奭拘留经固守宗奭不从昌密与蔡文谋遣兵城北候等还掩杀之取其表焚之。 时城中疑贰蔡文出鎭城南独大将军郑忠节从之俄而东北界都巡检使卓思政率兵至遂与合军复入城。 王以三军败州郡陷没上表请朝契丹主许之遂禁掠以马保佑为开城留守王八副之遣乙凛将骑兵一千送保佑等又遣其合门引进使韩杞以突骑二百至西京北门呼曰: "皇帝昨遣刘经卢等赍诏晓谕何至今无消息也若不拒命留守官僚来听我指谕。" 思政闻杞语与蔡文谋使麾下郑仁等将骁骑突出击斩杞等百余人余悉擒之无一人还者。 思政以蔡文为先锋出与乙凛战乙凛保佑败走于是城中人心稍安思政还入城蔡文与李元出屯慈惠寺契丹主复遣乙凛击之。 逻卒报: "敌兵来屯安定驿势甚盛。" 蔡文驰告思政遂与思政及僧法言率兵九千迎击于林原驿南斩首三千余级法言死。 翼日蔡文复出战契丹兵败走于是城中将士登城以望竞出逐之至马滩契丹回兵击之我军败遂围城。 契丹主次城西佛寺思政惧将军大道秀曰: "君自东门吾自西门出前后夹攻蔑不胜矣 " 遂以麾下兵夜遁道秀出东门始知见又力不可敌遂率所部降于契丹诸将皆溃城中惧。 统军录事赵元隘守鎭将姜民瞻郞将洪方休等莫知所措乃共祷神祠筮得吉兆于是众推元为兵马使收散卒闭城固守。

#高丽史94卷-列传7-智蔡文-002

蔡文奔还京奏西京败军状群臣议降姜邯赞独劝王南行蔡文请曰: "臣虽驽怯愿在左右效犬马劳。" 王曰: "昨李元崔昌奔还自请扈从今不复见为臣之义果如是乎 今卿旣劳于外又欲卫予甚嘉之。" 赐酒食及银鞍。 是夜王与后妃及吏部侍郞蔡忠顺等率禁军五十余人出都行至积城县丹枣驿武卒坚英与驿人张弓矢将犯行宫蔡文驰射之贼徒奔溃复自西南山突出遮道蔡文又射却之。 王至昌化县有吏告曰: "王识吾名面乎 " 王阳不闻吏怒将构乱使人呼曰: "河拱辰将兵来矣。" 蔡文曰: "何故来耶 " 吏曰: "欲擒蔡忠顺金应仁等耳。" 应仁及侍郞李正忠郞将国近等皆遁独蔡文忠顺周伫等留侍夜贼又至侍从臣僚宦官嫔御皆亡匿唯玄德大明二王后侍女二人承旨良忠弼等侍蔡文随机应变贼不敢近。 及晓蔡文请二后先自北门出手控御马*闲行入道峯寺贼不之知忠顺继至。 蔡文奏曰: "去夜贼疑非拱辰臣请往迹之。" 王恐其亡不许。 蔡文曰: "臣若背君言与事违天必诛之。" 王乃许。 卽往昌化县道逢国近国近曰: "吾衣装尽为贼夺。" 蔡文曰: "汝为臣不忠获保首领足矣。" 适拱辰柳宗赴行在蔡文遇诸道具言贼变且诘之果非拱辰所为也。 拱辰道见中军判官高英起败军南走与俱来时拱辰所领卒二十余人蔡文遂以其卒搜昌化县得贼所盗马十五匹鞍十部将还蔡文谓拱辰等曰: "吾与诸君偕进王必惊动请诸君少后。" 遂独行忠弼在寺门望之入奏: "智将军来矣。" 王喜出门迎之。 蔡文奏曰: "臣已得贼实非拱辰所为且偕拱辰来。" 王引见拱辰宗劳之遂遣拱辰往契丹营请和。 明年正月王次广州失二王后所之令蔡文往寻之至饶呑驿乃得奉还王喜为留三日王发广州踰岭宿鼻脑驿。

#高丽史94卷-列传7-智蔡文-003

蔡文奏: "扈从将士皆托寻妻子四散昏夜恐有贼窃发请为帜揷将士冠以辨。" 从之。 宗曰: "臣乡阳城去此不远请幸之。" 王悦遂幸阳城夜宗应仁等矫旨毁御鞍以赐县人迟明县吏皆遁。 宗应仁等又请: "遣二王后各归其乡遣扈从将卒往东边备急。" 王以问蔡文蔡文大哭曰: "今君臣失道横罹殃祸播迁如此正当动由仁义以收人心王后以求生其可忍乎 " 王曰: "将军言是也。" 遂行过蛇山县蔡文见群在田欲慰悦王心跃马而前惊飞身仰射应弦而堕王大悦。 蔡文下马取进曰: "有臣如此何忧盗贼 " 王大笑慰奬。 至天安府宗应仁奏: "臣等请往石坡驿供顿以迎。" 遂逃。 至巴山驿王谓蔡文曰: "玄德王后有娠不宜远行其乡善州距此不远可以遣之。" 蔡文固执前议王曰: "势不获已。" 遂遣之次砺阳县将卒有离心蔡文奏曰: "圣祖统合之时有功者虽小必赏今方涉险艰要得众心宜先懋赏。" 王从之授玄安之等十六人为中尹。 至参礼驿全州节度使赵容谦野服迎驾朴暹奏曰: "全州卽古百济圣祖亦恶之请上勿幸。" 王然之宿长谷驿容谦谋欲止王挟以号令与转运使李载巡检使崔殿中少监柳僧虔以白帜揷冠鼓而进蔡文使人闭门坚守贼不敢入王与后乘马在驿厅事蔡文登屋问曰: "汝等何得如是柳僧虔来否 " 贼曰: "来矣。" 又问: "汝为谁 " 贼曰: "汝亦为谁 " 蔡文*以他语贼曰智将军也蔡文认其声曰: "汝是亲从马韩兆也。" 仍以王命召僧虔僧虔曰: "汝不出吾不敢入。" 蔡文出门呼僧虔引至王前僧虔泣奏曰: "今日之事容谦所为臣不知也。" 请奉旨召容谦来王许之僧虔出遂逃。 王命良召容谦载旣至诸将欲杀之蔡文呵止之使二人牵大明宫主马而行旣而遣还全州。 王入罗州夜候人误报契丹兵至王大惊走出外蔡文奏曰: "大驾夜行百姓惊扰愿还御行宫臣知然后动犹可及也。" 蔡文出候之通事舍人宋均彦别将丁悦赍契丹前锋元帅驸马书及拱辰奏状来蔡文率诣行宫王见拱辰状知兵已退喜以均彦为都兵马录事丁悦为亲从郞将驸马书无解契丹字者莫晓其意。 二月还至公州赐蔡文田三十结敎曰: "朕因避寇狼狈远涂所从臣僚罔不逃散唯蔡文蒙犯风霜跋涉山川不辞之劳终保松筠之节谅多殊效何惜异恩 " 七年以武职兼右常侍十七年拜右仆射卒德宗卽位制曰: "故上将军左仆射智蔡文当圣考南幸独全忠节功在第一宜录功科以劝将来。" 曾孙禄延。

#高丽史94卷-列传7-智蔡文-004

○禄延荫补内谒者出为东北面兵马判官以材干称肃宗九年征女眞有功升殿中侍御史仁宗朝累迁同知枢密院事与内侍金粲安甫麟上将军崔卓吴卓大将军权秀高硕谋去李资谦拓俊京不克。 资谦杀吴卓等使子之甫缚禄延于顺天馆惨酷几死令其党尹翰押流远地行至忠州病不能兴气尙未絶翰断*{支}体埋路傍而还妻子没入州郡为奴婢。 资谦败赐禄延子壻爵一级得改葬。 禄延为人荒恣无学术行检自谓有智计欲除李拓谋拙反陷于祸子之勇后与李深谋变伏诛。

#高丽史94卷-列传7-河拱辰-000

河拱辰。

#高丽史94卷-列传7-河拱辰-001

○河拱辰晋州人成宗朝为鸭江渡勾当使穆宗时除中郞将王寝疾拱辰与亲从将军庾方中郞将卓思政等常直近殿门寻迁尙书左司郞中及康兆举兵至拱辰遂与思政奔于兆。 拱辰尝在东西界擅发兵入东女眞部落见败显宗初坐流远岛寻召还复职。 未几王避契丹南幸拱辰追谒于道奏曰: "契丹本以讨贼为名今已得康兆若遣使请和彼必班师。" 王筮得吉卦遂遣拱辰及高英起奉表状往契丹营拱辰行至昌化县以表状授郞将张旻别将丁悦先往契丹军言曰: "国王固愿来觐第惧兵威又因内难出避江南遣陪臣拱辰等陈告事由拱辰等亦惶惧不敢前来请速收兵。" 旻等未至契丹先锋已至昌化拱辰等具陈前意契丹问国王安在*曰: "今向江南不知所在。" 又问远近*曰: "江南太远不知几万里。" 追兵乃还。 明年拱辰与英起至契丹营乞班师契丹主许之遂留拱辰等拱辰旣被留内图还国外示忠勤契丹主甚加宠遇拱辰与英起密谋奏曰: "本国今已丧亡臣等愿领兵点检而来。" 契丹主许之寻闻王返国使英起居中京拱辰居燕京皆妻以良家女拱辰多市骏马列置东路以为归计人告其谋契丹主鞫之。 拱辰具以实对且曰: "臣于本国不敢有二心罪当万死不愿生事大朝。" 契丹主义而原之谕令改节效忠拱辰辞益不逊遂杀之争取心肝食之。 后王下敎录功加其子则忠禄资文宗六年制曰: "左司郞中河拱辰在统和二十八年契丹兵入侵临敌忘身掉三寸舌能却大兵可图形阁上。" 超授其子则忠五品职寻又录其功赠尙书工部侍郞。

#高丽史94卷-列传7-金殷傅-000

金殷傅。

#高丽史94卷-列传7-金殷傅-001

○金殷傅水州安山县人性勤俭成宗朝授甄官丞穆宗时累迁御厨使显宗初为公州节度使。 王避契丹南下次公州殷傅备礼郊迎曰: "岂意圣上跋涉山川凌冒霜雪至于此极。" 献衣带土物王遂更衣以土物分赐扈从官。 王至巴山驿吏皆遁御厨阙膳殷傅又进膳羞分供朝夕契丹兵退王还次公州殷傅使长女制御衣以进。 因纳之是为元成王后元惠元平二王后亦其女也寻除刑部侍郞如契丹贺生辰还至来远城契丹女眞执之以归数月乃得还。 进知中枢事转户部尙书拜中枢使上护军八年卒以王后故赠推忠守节昌国功臣。 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上柱国安山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妻封安山郡大夫人又赠其父尙书左仆射上柱国安山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母安山郡大夫人妻父李许谦亦赠尙书左仆射上柱国邵城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高丽史94卷-列传7-周伫-000

周伫。

#高丽史94卷-列传7-周伫-001

○周伫宋温州人穆宗时随商舶来学士蔡忠顺知其有才密奏留之初授礼宾省注簿不数月除拾遗遂掌制诰。 显宗避契丹南幸伫扈从有功由是大显骤迁礼部侍郞中枢院直学士历内史舍人秘书监右常侍拜翰林学士承旨崇文辅国功臣左散骑常侍上柱国海南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寻进礼部尙书十五年卒。 性谦恭工文翰交聘辞命多出其手恩遇无比。

#高丽史94卷-列传7-姜民瞻-000

姜民瞻。

#高丽史94卷-列传7-姜民瞻-001

○姜民瞻晋州晋康人穆宗朝登第显宗时东女眞寇淸河迎日长县民瞻与文演李仁泽曹子奇为都部署往督州郡兵击走之拜内史舍人又以大将军副姜邯赞大破契丹萧逊宁于兴化鎭逊宁引兵直京都民瞻追及于慈州来口山又大败之擢鹰扬上将军柱国转右散骑常侍赐推诚致理翊戴功臣号。 明年知中枢事兵部尙书十二年卒辍朝三日赠太子太傅。 民瞻起自书生射御非其所长然志气刚果屡立战功遂显达后下敎录功加其子旦禄资。 文宗卽位制曰: "大中祥符十一年契丹入兵部尙书知中枢院事姜民瞻奋击大捷于盘岭之野契丹奔北投戈委甲行路隘塞斩万级追念其功合行褒奬可图形功臣阁以劝后来。\"

#高丽史94卷-列传7-郭元-000

郭元。

#高丽史94卷-列传7-郭元-001

○郭元淸州上党县人成宗十五年登甲科累迁起居舍人显宗二年拜中枢直学士。 六年如宋献方物仍告契丹连岁来侵会女眞亦诉为契丹侵扰累年不得朝。 帝以契丹旣受盟难于*辞学士钱惟演草诏曰: "念卿本道固深轸于怀思乃邻封亦久从于盟好所期辑睦用泰黎蒸。" 帝览之喜曰: "如此则虽契丹见之无妨。" 仍元游开宝寺密使馆伴员外郞张师德开谕师德与元登寺塔从容谓曰: "今京都高屋大厦摠是军营陛下一统海犹且养卒日令习战以备北方天子尙如此贵国与之连境结好息民是远图也。" 明年还拜刑部侍郞右谏议大夫又明年再转礼部侍郞翰林学士十三年改右散骑常侍历中枢使刑部尙书赐推诚文理功臣号十八年知政事。 王谓宰相曰: "女眞屡犯东为害滋甚宜招谕渠首厚加赏赐此所谓以德怀人也。" 元曰: "女眞人面兽心与其怀之以惠曷若震之以威。" 王然之。 二十年兴辽反契丹遣使求援元密奏王曰: "鸭江东畔契丹保障今可乘机取之。" 崔士威徐讷金猛等皆上书言其不可元固执遣兵攻之不克发疽而卒。 性淸廉工文词历位台省以吏能称然不自重与李作仁善人以此讥之。 德宗卽位以元有勋劳擢用其子拯。

#高丽史94卷-列传7-王可道-000

王可道。

#高丽史94卷-列传7-王可道-001

○王可道初名子琳淸州人本姓李成宗朝擢魁科补西京掌书记显宗五年上将军金训崔质等作乱由是武臣用事悍夫凶带文官羊头狗尾布列台阁政出多门朝纲紊乱。 可道以和州防御使秩满还京在私第心怀愤激密谓日直金猛曰: "王何不效汉高云梦之游乎 " 猛喩其意密奏王纳之以可道尝为书记颇得人心卽权授西京留守判官趣令先往设备。 明年王幸西京宴群臣于长乐宫乘训等醉以兵袭之遂诛训质及李崔可贞石邦贤李暹金贞悦孝林猛崔龟等十九人。 龟儒士以兵部郞中扈从性鄙与质等交故及。 寻以训等子若同产兄弟归之本贯常赦不原其父母妻妹祖孙叔伯缘坐者皆放之。 后累历尙书右丞同知中枢事户部尙书赐致盛功臣号十八年知政事。 二十年与左仆射异膺甫御史大夫皇甫兪义尙书左丞黄周亮等筑开京罗城可道令人持伞环立登高而进退之均其阔狭以定城基以功进检校太尉行吏部尙书兼太子少师知政事上柱国开城县开国伯食邑七千户加输忠创阙功臣号赐姓王给开城县庄田封其妻金氏开城郡夫人。

#高丽史94卷-列传7-王可道-002

德宗卽位可道请纳妃于是纳其女为妃改门下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以有疾免朝。 时遣工部郞中柳乔郞中金行恭如契丹会葬且贺卽位可道奏: "契丹与我通好交贽然每有幷呑之志今其主驸马匹梯叛据东京宜乘此时请毁鸭绿城桥归所留我行人若不听可与之絶。" 乃附表请之契丹不从王命群臣议徐讷等二十九人曰: "彼旣不从我言宜勿通好。" 皇甫兪义等三十九人驳云: "今若絶交必贻祸害不如继好息民。" 王从可道及讷等议停贺正使仍用圣宗*大平{太平}年号。 平章事柳韶请攻破丹城王下宰执议讷及兪义黄周亮崔齐颜崔金忠赞等皆曰不可可道与李端奏时不可失固请出军王命有司卜于*大庙不果出兵。 可道寻乞骸归乡养疾三年卒官丧事谥英肃后赠太师中书令配享显宗庙庭。

#高丽史94卷-列传7-金猛-000

金猛。

#高丽史94卷-列传7-金猛-001

○金猛字贞固梁州宜春县人祖衍徙居平壤官至通事舍人父贽以词章见称累授给事中兼直翰林院性嗜酒使气屡罢免。 猛登第官累左拾遗显宗卽位擢置近侍掌剧权累拜中枢使赐爵宜春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二十一年病革加知政事卒王痛悼谥文定德宗以猛有勋劳擢其子德符文宗赠太子太师门下侍中。

#高丽史94卷-列传7-柳韶-000

柳韶。

#高丽史94卷-列传7-柳韶-001

○柳韶史失其世系显宗朝历司宪中丞谏议大夫进累平章事。 二十年王命韶于兴化鎭西北四十里修古石城置威远鎭又修兴化鎭北古石堡置定戎鎭徙永平民实之。 契丹东京将军大延琳叛自称兴辽来求援王不许时韶以西北面判兵马事遭丧王下敎起复曰: "古者三年之丧卒哭金革之事无避汉丞相翟方进遭丧旣葬三十日除服视事今兴辽来请师恐有边警卿宜驰往边上以备之。" 除吏部尙书知政事德宗卽位授中军兵马元帅寻迁门下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 二年韶始置北境关防起自西海滨古国内城界鸭江入海处东跨威远兴化静州宁海宁德宁朔云州安水淸塞平虏宁远定戎孟州朔州等十三城抵耀德静边和州等三城。 是役契丹来争校尉边柔奋身先登击却之以功授中郞将。 明年王宴群臣于文德殿以劳韶等开拓关城之勤赐韶推忠拓境功臣号进阶银靑兴禄大夫上柱国官至*大尉门下侍郞平章事谥襄懿配享德宗庙庭。

#高丽史94卷-列传7-尹征古-000

尹征古。

#高丽史94卷-列传7-尹征古-001

○尹征古初名元载树州守安县人成宗末登第穆宗朝拜监察御史显宗卽位超授侍御史转内史舍人充国史修撰官进累中枢使右散骑常侍检校司徒上柱国。 十二年加检校*大尉赐推忠佐理功臣号卒。 性沉重严毅美风仪善楷书所至裁决平允口不言人短而人畏爱之。 讣闻王曰: "世岂复有斯人朕将畴依。" 叹惜者久赠尙书右仆射谥庄景德宗卽位以征古有勋劳擢用其子希旦。

#高丽史94卷-列传7-韦寿余-000

韦寿余。

#高丽史94卷-列传7-韦寿余-001

○韦寿余沁州江华县人端*悫守法自光宗朝在司膳久不调穆宗时累迁为门下侍郞平章事显宗初请老不许赐杖王以寿余于朝臣最老欲大用。 其明年授门下侍中上柱国江华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卒谥安恭赠内史令。

#高丽史94卷-列传7-田拱之-000

田拱之。

#高丽史94卷-列传7-田拱之-001

○田拱之静州灵光县人成宗朝登进士科穆宗末授大学博士时耽罗奏瑞山涌出海中遣拱之往视耽罗人言其形状奇异可惧拱之躬至山下其形以进。 显宗初进刑部侍郞拜中枢院副使吏部侍郞卒拱之善辞命历仕中外二十余年以勤恪称赠左散骑常侍。

#高丽史94卷-列传7-李周宪-000

李周宪。

#高丽史94卷-列传7-李周宪-001

○李周宪洞州土山县人初以小吏起颇称勤干成宗尝云: "铁中铮铮者。" 授监察司宪穆宗时转内史舍人兼典三司职务显宗朝拜殿中监进累尙书右仆射卒。

#高丽史94卷-列传7-李周佐-000

李周佐。

#高丽史94卷-列传7-李周佐-001

○李周佐庆州人家世单微幼聪悟左仆射李成功留守东京一见器之及还携至京使隶国学。 穆宗朝登第调尙州牧记室军事拜监察御史显宗时迁起居舍人出为东北面兵马使奏朔方道登溟州管内三陟霜阴鹤浦派川连谷羽溪等十九县被蕃贼侵扰生业甚艰请加抚恤命租赋。 德宗初授右谏议大夫靖宗二年除右散骑常侍六年以刑部尙书判御史台事卒王悼惜赠司空尙书右仆射赙米麦四百石赐茶及衣着令百官会葬周佐襟怀倜仪表伟立朝四十余年有大臣之体。

#高丽史94卷-列传7-安绍光-000

安绍光。

#高丽史94卷-列传7-安绍光-001

○安绍光洞州土山县人世为将体貌魁伟使气好鹰马穆宗卽位以有翼戴功令掌宿卫宠待无比显宗朝累拜尙书右仆射卒辍朝三日谥敬刚。

#高丽史94卷-列传7-赵之-000

赵之。

#高丽史94卷-列传7-赵之-001

○赵之白州银川县人有吏干性嗜酒日夜娱乐穆宗朝拜吏部侍郞知银台事时以朋比干没讥之然视金诺李周祯辈有*闲显宗二年以左仆射知政事卒辍朝三日谥恭华。

列传卷第七。

#高丽史95卷-列传8-00-000

列传卷第八。 高丽史九十五。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000

崔[*(崔)惟善*(崔)思齐*(崔)*(崔)允仪]。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001

○崔字浩然海州大宁郡人风姿伟性操坚贞少好学善属文穆宗八年擢甲科第一显宗时累历拾遗补阙翰林学士礼部侍郞谏议大夫德宗初转右散骑常侍同知中枢院事奏: "成宗时内外诸司厅壁皆书说苑六正六邪之文汉刺史六条之令今世代已远宜更书揭之使在位者知所饬励。" 从之。 俄授刑部尙书中枢使靖宗朝除尙书左仆射知政事判西北路兵马事王命行边境拓定城池赐衣遣之置宁远平虏等鎭及诸堡十四还升内史侍郞平章事加守司徒修国史上柱国寻迁门下侍郞平章事。 文宗卽位拜门下侍中命考定律令书加守太保四年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傅赐推忠赞道功臣号。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002

以侍中为都兵马使奏: "去岁西北州鎭禾谷不登百姓贫乏男困役女困征请修缮城池外凡工役悉令禁断。" 从之。 又奏: "东女眞酋长汉等八十六人累犯边境今勒留京馆有日夷狄人面兽心不可以刑法惩不可以仁义敎勒留旣久首丘之情必深忿怨且供费甚多请皆放还。" 从之。 明年为式目都监使与内史侍郞王宠之等奏: "及第李申锡不录氏族不宜登朝。" 门下侍郞金元判御史台事金廷俊奏: "氏族不录乃其祖父之失非申锡之罪积功翰墨捷第帘前身无*{痕}咎合列簪绅。" 制曰: "等所奏固是常典然立贤无方不宜执泥其依元等奏。"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003

七年以年满七旬乞退制曰: "侍中崔累代儒宗三韩耆德今虽请老未忍允从宜令攸司稽古典赐杖视事。" 复加推忠赞道谋同德致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门下侍中上柱国致仕寻加内史令仍令致仕。 闻王将遣使就第赐告身礼物上章辞曰: "臣立朝以来未有辅佐力耗齿衰敢乞骸骨坐尸优俸已荷殊私今又蒙特下明纶将降使于云及荣于闾里循涯揆分情所未安招损害盈臣之所惧乞回成命追寝新恩。" 不允遣内史侍郞平章事金元鼎同知中枢院事王懋崇就第赐诏曰: "卿儒宫圭神化丹靑事累圣以濡毫文章华国位三阶而调鼎功绩纪常虽在退闲未忘旧德更进黄扉之秩荣绿野之堂今授卿内史令致仕告身一道幷赐衣带银器彩*{段}布货鞍马等物。" 官诰曰: "良臣惟圣姚皇举以八元得士者昌姬室延其四子或授之以相位或委之以宰衡采忠懿之谋丹靑帝化赖挟维之智宸谋臻于变之期开无疆之祚谁肩往喆朕得伊人惟卿顺墨存诚该明性唐雄首于圣立于天庭万丈金山梁代谁踰于朱一枝丹桂晋臣佥仰于诜语多能则叔向扶轮论博物则张华避席而自显应芝诏擢入槐司轩梦开祥允吹尘之契周诗济美载扬瞻石之谣台阁规模众推如晦人伦领袖时许魏舒驰咸有之称*{总}正惟几之务迩者年非矣齿未然早辞当轴之权归遂悬舆之愿贺知章之湖畔虽恣佳游陶弘景之山中常谘大事昔动为民今坐作世师不升极挚之资奚表难名之德遂中书而冠秩上列以翘荣于戱量能授职者君亲之常宠奬朕兹无* 论道经邦者宰相之务弥纶汝所克勤茂宣翼亮之猷用致肱康之运齐休于姚皇姬室不专美于四子八元。"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004

后改内史门下省为中书门下省以为中书令致仕虽居家军国大事悉就咨焉累加推忠赞道佐理同德弘文懿儒保定康济功臣号。 二十二年卒王遣*大医监李下诏吊其子惟善等曰: "卿父人中威凤朝右元龟抱变齐至鲁之文章夙登大辅振咀业呑之谋历赞昌辰懿厥绩庸光于编册其蝉遗庆附诸冠子冕孙鸠杖退闲乐乃琴坟笙典卧扶宸极蔚为干木之偃藩坐奠梦楹忽感宣尼之栋顾百身而难赎倾万乘以悲卿等横家艰尤深宅恤宜勉孝追之礼莫兴过毁之哀。" 显宗以后干戈息未遑文敎收召后进敎诲不倦学徒集塡溢街巷遂分九斋曰乐圣大中诚明敬业造道率性进德大和待聘谓之侍中崔公徒。 凡应举子弟必先隶徒中学焉每岁暑月借归法寺僧房为夏课择徒中及第学优未官者为敎导授以九经三史*闲或先进来过刻烛赋诗其次第唱名以入设小酌童冠列左右奉樽俎进退有仪长幼有序相与酬唱及日暮皆作洛生咏以罢观者莫不嘉叹。 及卒谥文宪后凡赴举者亦皆隶名九斋籍中谓之文宪公徒。 又有儒臣立徒者十一弘文公徒侍中郑倍杰一称熊川徒匡宪公徒政卢旦南山徒祭酒金尙宾西园徒仆射金无滞文忠公徒侍郞殷鼎良愼公徒平章金义珍一云郞中朴明保贞敬公徒平章黄莹忠平公徒柳监贞宪公徒侍中文正徐侍郞徒徐硕龟山徒未知为何人。 世称十二徒徒为最盛东方学校之兴盖由始时谓海东孔子。 宣宗三年配享靖宗庙庭子惟善惟吉惟吉官至尙书令子思诹自有传子孙以文行登宰辅者数十人。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005

○惟善显宗朝擢乙科第一授七品入翰林院文宗时累迁知中枢院事王命创兴王寺于德水县移县于杨川惟善谏曰: "昔唐太宗神圣英武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不许度人为僧创立寺观以遵高祖之志史传美之我太祖神圣王训要曰: '国师道诜察国内山川顺逆凡可以创造寺院之地无不营建后世嗣王及公侯贵戚后妃臣僚无得争修愿宇亏损地德。' 今陛下承祖宗积累之基升平日久固宜节用爱人持盈守成以传后嗣柰何民财竭民力供不急之费以危邦本耶 " 王优*之异日入侍闲王从容慰奬曰: "谏诤是忠从好。" 惟善对曰: "创垂犹易守成难。" 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吏部尙书事侍御史卢旦奏事不称旨王怒谓左右曰: "此非忠蹇之臣。" 命曳出脱公缚之。 惟善奏: "人臣有犯当付宪司。" 王意解。 惟善后为中书令弟惟吉守司空摄尙书令父年高尙无恙一日王赐国老宴惟善惟吉扶以入赴时称盛事翰林学士金行琼作诗贺曰: "尙书令侍中书令乙状元扶甲状元。" 王以重九宴松岳亭命词臣赋诗览惟善诗称奬不已赐尙乘马寻判尙书吏部事赐推忠赞化康靖绥济功臣号加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上柱国进门下侍中。 二十九年卒谥文和惟善继世儒宗匡辅两朝虽无赫赫之称人皆重之宣宗朝配享文宗庙庭。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006

子思齐登文宗八年科官至守司空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吏部事上柱国卒谥良平子。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007

○登第事睿宗时国家闲暇王尙词赋好游宴尝宴西京大同江与侍臣唱和亦以知制诰从上书谏曰: "昔唐文宗欲置诗学士宰相奏: '诗人多轻薄若承顾问恐挠圣聪。' 文宗乃止帝王当好经术日与儒雅讨论经史咨诹政理安有事童子雕篆数与轻薄词臣吟风啸月以丧天衷之淳正耶 " 王优纳之。 有一词臣乘隙曰: "所谓儒雅除臣等别有何人短于诗故有此言。" 王怒左迁春州府使和人诗云: "吾家世受圣朝恩欲继忠淸不坠门但把萤辉增圣日敢将测议词源自风月无功业望云已梦魂骇汗未收还感泪谪来犹得驾朱。" 王闻之召还后官至礼部尙书翰林学士。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008

○允仪玄孙初名天佑登第官至门下侍郞平章事判吏部事毅宗十六年卒年六十一生长阀阅扬历华要论事明白慷慨典铨选注拟平允任用贤才又能文章再掌贡举时称得人尝奉诏撰古今详定礼五十卷行于世配享毅宗庙庭。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00

李子渊[*(李)资谅*(李)资仁*(李)奕*(李)资玄*(李)资德*(李)预*(李)公寿*(李)之*(李)*(李)光缙]。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01

○李子渊仁州人其先新罗大官奉使入唐天子嘉之赐姓李子孙徙居邵城县卽仁州也。 有李许谦者封邵城伯生尙书右仆射翰翰生子渊子祥子祥赠尙书右仆射子渊擢魁科靖宗初补给事中累转中枢院副使文宗朝授吏部尙书知政事升内史侍郞平章事。 王纳其女为妃加守太尉妻乐浪郡君金氏为大夫人授子军器主簿颢九品职后加门下侍郞平章事守太傅封金氏林国大夫人赐衣。 进门下侍中判尙书吏部事奏曰: "天地灾祥每与刑政得失相应赏罚不可不愼臣伏见吏刑部务要辨理而日陵月替稽留未决者多若令两部员寮精事理考官吏勤怠而黜陟之则合圣上勤政恤刑之意庶寃抑可销而休祥可致也。" 从之。 又奏: "近因创造兴王寺移德水县于杨川百姓营葺庐舍未遑宁处男负女提道路相继贫者有塡壑之忧富者无安堵之所请德水县民一岁赋役使得苏息。\" 制: 特二岁。 王以子渊功高任重又赐衣银器鞍马谷帛为式目都监使奏曰: "制述业康师厚十举不中例依甲午赦诏当脱麻然师厚儒林郞堂引上贵之曾孙堂引是驱史官伏见。" 戊子年制: '电吏所由注膳幕士驱史门仆子孙工制述明经律书医卜地理学业登科或兵阵之下成大功者许升朝行。' 又见丙申年制: '上项人子孙得蒙恩入仕者依祖父仕路量授。' 今师厚不宜脱麻。' 知政事金显等五人奏曰: "师厚曾祖上贵职虽堂引得兼儒林郞父序应举十度亦得脱麻入仕师厚十载萤雪之功不可不念伏望亦许脱麻。" 王从子渊等议后赐推诚佐世保社功臣号加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中书令监修国史上柱国庆源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卒谥章和配享文宗庙庭。 子颢赠庆源伯门下侍中卒谥贞宪皆宰相三女皆配文宗长仁睿太后次仁敬贤妃次仁节贤妃。 颢子资谦资谅资谦自有传子资仁资义资义自有传曾孙奕子资玄资德子祥子预。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02

资谅初名资训以外戚补佐右卫录事军事睿宗朝从尹瓘征女眞有功授监察御史累迁刑部侍郞枢密院知奏事。 奉使如宋徽宗御睿谋殿召一行人赐宴作诗示之命和之资谅卽制进云: "鹿鸣嘉会宴贤良仙乐洋洋出洞房天上赐花头上艶盘中宣橘袖中香黄河再报千年瑞绿轻浮万寿觞今日陪臣盛际愿歌天保永无忘。" 徽宗大加称赏将还密谕曰: "闻汝国与女眞接壤后岁来朝可招谕数人偕来。" 资谅奏曰: "女眞人面兽心夷中最贪丑不可通上国。" 宋幸臣闻之曰: "女眞地多产珍奇高丽素与互市不欲分利于我故沮之陛下于高丽爱之如子今负德如此可遣一介之使招女眞不必借高丽。" 竟交通致靖康之祸后转枢密院副使太子宾客仁宗卽位拜刑部尙书枢密院使病革进守司空中书侍郞平章事卒辍朝三日资谅好读书常讨孙吴兵法以功名自喜娶资仁女生二女无子。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03

○资仁文宗朝登第累迁侍御史文顺相继薨宣宗卽位遣资仁如辽告丧辽主不许入京馆诘曰: "二君连逝必有其故宜奏以实。" 资仁曰: "国公夙有疾恙加以哀毁遂至大渐实无他故愿留臣等遣使本国究问臣若诬罔当服重罪语甚切直。" 辽主出城外毡殿引见慰谕后拜兵部侍郞迁右谏议大夫。 王以八关会幸神众院雨雪侍宴群臣皆沾服及夕将还天霁月明驻辇昌德门外命宗亲奉觞为寿资仁与左谏议金上琦补阙魏继廷等谏止之改尙书左丞升殿中监中枢院副使卒。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04

奕初名应谊少登第累迁直门下省献议多称旨官至中书侍郞平章事卒谥贞简。 生长阀阅不以富贵骄人人多重之故得免郑仲夫之乱至晩年嬖贱妾不能理家身没未几诸侄孙辈争财相讼时论少之。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05

○资玄字眞精容貌魁伟性聪敏登第为*大乐署丞忽弃官入春州淸平山葺文殊院居之*食布衣以禅道自乐睿宗遣内臣赐茶香金帛累诏征之。 资玄曰: "臣始出都门誓不复践京华不敢奉诏。" 遂上表曰: "以鸟养鸟庶无锺之忧观鱼知鱼遂江湖之性。" 王览之知不可致幸南京遣其弟尙书资德谕赴行在作诗手书赐之资玄赴召。 王曰: "朕慕此老道德久矣不宜以臣礼见。" 令上殿拜赐坐从容与语命留三角山淸寺再见问养性之要对曰: "莫善于寡欲。" 遂进心要一篇王叹赏待遇甚厚旣而固请还山乃赐茶汤道服以宠其行。 仁宗卽位亦倾向之有疾遣内医视赐茶药卒年六十五性吝多畜财货举物积谷一方厌苦之赐谥眞乐。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06

资德字观止恭谨孝友喜读书又好佛荫补京市署丞进累中书侍郞平章事资谦败坐贬黄州使后复拜平章事卒年六十八辍朝一日谥庄懿。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07

○预文宗朝登第官累尙书工部员外郞宣宗时历礼部侍郞翰林学士知中枢院事兵部尙书翰林学士承旨献宗初拜政堂文学刑部尙书。 初宣宗为国原公娶预女是为贞信贤妃生延和宫主睿宗立纳延和为妃。 预尝以李资义之党罢免至是以妃故召见含元殿赐酒食衣服鞍马授检校太尉刑部尙书政堂文学进中书侍郞平章事卒子公寿。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08

○公寿字符老旧名寿少时外祖侍中崔惟善抚其顶曰: "此儿当为大器。" 及长力学登科直翰林院迁左拾遗转西京留守判官睿宗幸西京公寿供顿不扰民王嘉之驾还命扈从辞曰: "故事旋驾惟知留一人扈行安可要异恩以挠常典 " 王从之。 秩满拜礼部员外郞转兵部侍郞王委以选军卒凡十四年以称职闻累迁工部尙书一时辈流多践宰府人或以为晩公寿处之恬然。 仁宗卽位擢检校司徒守司空知政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李资谦作乱公寿据义鎭定赐推忠卫社同德功臣号拜开府仪同三司门下侍中上柱国。 公寿素患风痹乞退表四上优诏许之卒辍朝一日谥文忠天资宏厚勤俭然吝啬好佛子之。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09

○之字子固好读书属辞如宿构擢魁科直翰林院仁宗初授右正言持论公正时宰改殿中内给事出按西海道。 时资谦当国嗜利者争附之独不相比资谦使者交午州郡争取财贿之痛禁资谦恶之除平州使资谦败召还累迁为起居注。 妙淸白寿翰结近侍以妖术惑众之独深斥之曰: "此辈必误国。" 王幸西京郑知常金安与妙淸诬言: "大同江有瑞气此神龙吐涎千载罕逢请顺天心称尊号以厌金国。" 王以问之对曰: "金强敌不可轻也两府大臣留守上都不可偏听一两人言以决大议。" 王从之。 拜中书舍人西京叛久不下之与左常侍李仲上*曰: "虎出于龟玉毁于是谁之过 西贼之谋久矣一二大臣非独不防闲反信其谋而张之致今日之患请赐明断诛其党与。" 盖指文公仁林景淸辈也公仁景淸由是罢升御史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历礼部尙书政堂文学守司空左仆射进知政事二十三年卒年五十四王遣使吊祭赠中书侍郞平章事谥文正。 之风标英雅秉心宽厚文章事业为一时杰但吝啬父没不分弟妹财产其家奴肆横或至盗劫不检制为时所讥。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10

○登第直翰林院事文顺宣献肃睿六朝累官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尙书礼部翰林院事修国史上柱国年六十九卒辍朝三日谥文良。 恬静寡欲俸禄之外不营产业酷信浮屠遍览诸经章*尤喜金刚经自号: "金刚居士。" 孙光缙。

#高丽史95卷-列传8-李子渊-011

○光缙初名元休荫补良丞扬历中外遂枢府郑仲夫之乱以温谨获全。 明宗初知政事加中书侍郞门下平章事权执铨衡未几乞骸卒谥贞懿子惟仁惟谊惟直惟谅惟卿惟温。

#高丽史95卷-列传8-朴寅亮-000

朴寅亮[*(朴)景仁*(朴)景伯*(朴)景山]。

#高丽史95卷-列传8-朴寅亮-001

○朴寅亮字代天竹州人或云平州人文宗朝登第多所扬历辽尝欲过鸭绿江为界设船桥越东岸置保州城显宗以来屡请罢不听。 二十九年遣使请之寅亮修阵情表曰: "普天之下旣莫非王土王臣尺地之余何必曰我疆我理 " 又曰: "归汶阳之旧田抚绥弊邑回长沙之拙袖舞昌辰。" 辽主览之寝其事累迁右副承宣转礼部侍郞。 三十四年与户部尙书柳洪奉使如宋至浙江遇风几履舟及至宋计所贡方物失亡殆半帝王勿问王乃释洪等。 有金觐者亦在是行宋人见寅亮及觐所著尺牍表状题咏称叹不置至*{刊}二人诗文号小华集。 历翰林学士承旨同知中枢院事肃宗元年以右仆射知政事卒谥文烈寅亮文词雅丽南北朝告奏表状皆出其手尝撰古今录十卷藏秘府子景仁景伯景山。

#高丽史95卷-列传8-朴寅亮-002

○景仁初名景绰字令裕少力学登科累迁左拾遗言论劲直无所依违时议重之。 睿宗朝授中书舍人以兵马副使从尹瓘征女眞坠马伤胫留定州闻瓘将筑九城寄书曰: "武功已成国威已振宜师旅以图万全更深入贼地列置城池今虽已成后恐难守。" 瓘不能用卒如其言。 王欲遣使如宋景仁时以殿中监直门下上*谏止言甚切王不得已从之然以旨除国子祭酒后为西北面兵马使陛辞王赐名景仁仍赐茶药历吏户礼刑四部尙书翰林学士承旨判三司事以老病屡乞退加检校太子太保守司空尙书左仆射知政事修国史致仕卒年六十七谥章简子孝廉孝先。

#高丽史95卷-列传8-朴寅亮-003

景伯宣宗朝擢魁科官至尙书。

#高丽史95卷-列传8-朴寅亮-004

景山睿宗朝擢第二名仕至大卿以三子登科例赐母大仓米岁三十硕。

#高丽史95卷-列传8-黄周亮-000

黄周亮。

#高丽史95卷-列传8-黄周亮-001

○黄周亮登第显宗朝累转侍御史历拾遗中丞进累中枢院副使德宗朝拜政堂文学判翰林院事靖宗朝历吏户礼三部尙书知政事。 威州女眞仇屯高刀化二人与其都领将军开老争财乘其醉欧杀之事下辅臣议侍中徐讷等六人议曰: "女眞虽是异类然旣归化名载版籍与编氓同固当遵率邦宪今欧杀其长罪不可原请论如法。" 周亮等十一人议曰: "此辈虽归化为我藩篱然人面兽心不惯风敎不可加刑且律文云: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其邻里老长已依本俗法出犯人二家财物输开老家以赎其罪何更论断 " 王从周亮等议。 进门下侍郞平章事九年加推忠尽节文德匡国功臣特进守太保兼门下侍中判尙书吏部事上柱国卒谥景文。 初契丹兵陷京城烧宫阙书籍尽为烬周亮奉诏访问采撰集太祖至穆宗七代事迹共三十六卷以进配享靖宗庙庭宣宗赠开府仪同三司。

#高丽史95卷-列传8-柳伸-000

柳伸。

#高丽史95卷-列传8-柳伸-001

○柳伸初名仁状貌不踰中人而有胆量少登第以淸谨名由起居舍人出牧淸州民畏而敬之。 国家欲移都南京宰相及庶僚皆以为可伸与左散骑常侍庾禄崇独言其不可凡论国事悉主忠义时论多之。 事文顺宣宪肃五朝官至尙书右仆射政堂文学卒赠知政事谥忠愼。

#高丽史95卷-列传8-王宠之-000

王宠之。

#高丽史95卷-列传8-王宠之-001

○王宠之显宗朝登第累迁起居舍人靖宗朝为右承宣给事中与都兵马副使朴成杰等奏: "东路静边鎭蕃贼窥之处百姓不得安居请俟农隙筑设城池。" 从之。 转知奏事礼宾卿十年与东北路兵马使知政事金令器城长定二州及元兴鎭。 文宗初以中枢使为西北面中军使兼行营兵马使加守司空上柱国未几以吏部尙书为都兵马使奏: "传曰: '安不忘危。' 又曰: '无恃敌之不来恃吾有备。' 故国家每当仲秋会东西班员吏于郊外敎习射御而诸卫军士国之爪牙宜于农隙敎以金鼓旌旗坐作之节又军马皆不练习请先选前锋马兵每一队给马甲十副习驰逐仍令御史台兵部六卫掌其敎阅。" 从之。 寻拜内史侍郞转门下侍郞平章事上章辞兵马使不允。 开城监牧直李启以事私遣旗头李仁驱史加达捕府军金祚祚投河死。 尙书刑部奏: "启罪应律畏惧致死宜以鬪杀论准今制旨杖脊配有人岛仁及加达以从流三千里。" 李子渊议亦与刑部同宠之等以为: "畏惧致死者谓如临水履因恐迫致死也今祚自溺与此不同当以仁为首绞罪半加达为从启以事理重论。" 制曰: "以畏惧致死论启恐非正条可除名收田余依所奏。" 进守太尉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升门下侍中判尙书吏部事二十一年以中书令致仕卒辍朝三日谥景肃后追念其贤下诏褒美赠守太师中书令配享文宗庙庭。

#高丽史95卷-列传8-魏继廷-000

魏继廷。

#高丽史95卷-列传8-魏继廷-001

○魏继廷史失其世系文宗朝登第以文章名累迁左补阙知制诰宣宗朝为御史中丞王嬖妾万春起第壮丽继廷奏: "万春惑上意劳役百姓大起私第请毁之。" 不报。 又为枢密承宣王以灯夕置宴酒命继廷起舞辞曰: "有伶人何用臣舞。" 王不得强乃止。 肃宗时历吏礼二部尙书转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郞平章事兼太子少师睿宗初为门下侍中上表乞退不允再乞退又不允命左承宣柳仁着至私第宣谕继廷固称疾上表乞退又手诏不允曰: "卿贪邪所忌忠亮不回先考尙贤早授洪钧之任寡人受命以为同德之臣自春已来称疾求免虽嘉止足之义未符倚注之心知予至诚无或逊避前已曲谕夫复何言 " 遂命内人韩如敦谕寻加守太保。

#高丽史95卷-列传8-魏继廷-002

继廷入省视事御史奏: "继廷寝疾弥年不能视事数请告上待益厚赐假二百日假已尽乃复迁延累旬然后扶起入省非大臣意请罢之。" 不许。 二年复三上表乞退诏曰: "卿淸规重德鎭服百寮直节令名耸动群听文祖擢为词臣英考命作首相惟予人方赖耆哲之辅乃称有疾遽辞机务之烦再下书诏朕已谕于至怀七上封章卿不移于确志重违勤请许遂便安宜加调摄速副登庸。" 寻遣中使慰谕赐茶药二银合又上表辞禄诏曰: "卿久积股肱之勤偶理之疹朕以谓身若不安疾难速愈虽深惜去之意勉从告退之诚何复奏于章牍请不*{支}于禄钱乞骸之后赐有常当体眷怀无烦固逊。" 再上表辞禄又诏曰: "卿博学攻文词林宗匠匪躬直节为世名臣因疾解官甚惜其去又从而辞禄非朕所以优贤敬老之意令三司给二分禄。" 未几卒谥忠烈继廷淸俭蹇直尝副李资义奉使如宋资义多市珍货继廷一无所求至登两府不改素节又不徇俗好佛国人想望大用及为相已老病且知势之不可为循默无所建明。 仁宗诏曰: "魏继廷尝受肃宗遗命左右先君淸俭正直终始一节宜令配享睿宗庙庭。"

#高丽史95卷-列传8-邵台辅-000

邵台辅[王国高义和]。

#高丽史95卷-列传8-邵台辅-001

○邵台辅史失世系文宗末授户部侍郞宣宗时官累知政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判刑兵部事奏: "北路边城将士多自山南州县充入故丁田在远产贫乏脱有兵事为先锋请自今令入辽使臣*{拣}壮健者为从因使侦察疆域事势且有互市之利人必竞劝。" 制从之。 献宗初拜门下侍郞平章事上柱国李资义谋乱台辅使王国率兵入卫令壮士高义和斩资义及其党以功权判吏部事转特进守司徒判吏部事。 肃宗受禅擢拜守太尉门下侍中赐金银器衣锦绫罗布帛鞍马及乐部花酒宴于其第。 台辅尝奏: "国学养士费不实为民弊且中朝之法难以行于我国请罢之。" 不报。 八年年七十上表乞退不允遣尙书兵部郞中许庆赐杖制曰: "礼: '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杖。' 盖以图任旧人谘诹大政也卿吏干秀而饰以儒雅兵机深而兼摠刑名加以中和理其身方正率其道眞所谓王佐之才也文考用卿为腹心宣宗任卿为宰辅朕在宗邸熟闻卿名受禅以来惟卿是赖凡所施设必资访问擢置上宰以授大柄何遽引年而告老乎昔太公望七十而遇文王今卿年至此而再三求退朕所不喜也卿精神气力强健不衰宜在廊庙论经燮理是用稽诸古典特示殊恩。" 寻守太傅判户部西京留守事加门下侍中致仕明年加守太师赐谋功臣号卒谥忠谦配享肃宗庙庭。

#高丽史95卷-列传8-邵台辅-002

国宣宗时直门下省献宗卽位权尙书兵部事议者以为王室微弱权归武将政将柰何。 旣诛资义以功权判兵部事升右仆射知政事判兵部事柱国寻判都兵马事病不视事而威振朝廷。 肃宗初加守司徒卒子幼妻弟王字之服丧王吊慰赠谥景烈国惟事弓剑敎书有资兼文武之语时议讥之配享肃宗庙庭。

#高丽史95卷-列传8-邵台辅-003

○义和全州高山县人性沈有力应选为军补队正斩资义以功升散员进累上将军。 睿宗朝拜兵部尙书加守司空尙书左仆射判兵部事。 十二年上书言: "臣年六十九户籍误*一{二}年且臣病不能从事请致仕。" 从之。 赐卫社功臣号十四年卒。

#高丽史95卷-列传8-文正-000

文正。

#高丽史95卷-列传8-文正-001

○文正长渊县人文宗初登第累迁兵部侍郞左谏议大夫历刑部尙书知政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 东蕃作乱正为判行营兵马事与兵马使崔奭廉汉兵马副使李将步骑三万出屯定州夜分道直趣贼巢穴迟明乃至鼓震地贼大惧遂麾兵奋击斩三百九十二级擒渠帅三十九人获牛马百余委弃器械塡积攻破庐落凡十余所后凯还奏捷。 王喜遣左司员外郞裴纬曰: "近缘边事未息宵轸虑今省所奏婉降戎扫除民害使朕无东顾之忧惟乃之功。" 特赐正银合一副重一百两奭汉银合各一副重各五十两盛丁香寻赐正推忠赞化荡寇静塞功臣号加特进检校司徒门下侍郞平章事判尙书礼刑部事兼太子太傅上柱国长渊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二百户。 正奏曰: "今时雨旣洽农务方殷愿上体天养民罢兴王寺土木之役及十二所监仓巡察使以除民弊。" 从之。 进士鲁其父娶大功亲而生者崔奭为吏部尙书请依律禁锢不。 王曰: "选用人才当不拘常局可与诸进士授官秩以通朝籍。" 正等曰: "家齐然后国治父不正婚礼渎乱人伦然方今崇尙儒术用士是急宜降授阶职。" 从之。 宣宗十年以守太尉门下侍中致仕卒谥贞献配享宣宗庙庭。

#高丽史95卷-列传8-郑文-000

郑文。

#高丽史95卷-列传8-郑文-001

○郑文字懿德草溪县人父倍杰擢魁科官至礼部尙书中枢使以儒术相文宗卒赠弘文广学推诚赞化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大尉门下侍中上柱国光儒侯倍杰妻崔氏贤而无子养其族女及劝倍杰以为妾未几倍杰死遗腹生文年甫十五六然若老成。 赴国子监试作君为民天赋曰: "物如憔悴我则施雨露之恩俗若顽凶我则布雷霆之怒。" 文宗闻之屡加称叹登第拜秘书郞时宣宗为国原公文为其府录事及卽位擢直翰林院兼四门助敎寻转右拾遗。 台谏驳奏: "文外祖系出处仁部曲不宜谏官。" 乃改授殿中内给事知制诰出知开城府事入为刑部员外郞肃宗十年拜刑部尙书政堂文学兼太子宾客加检校司空礼部尙书在公暴疾归其第。 王遣内医诊视寻卒王震悼赠特进左仆射知政事谥贞简官葬事。 文为人恭俭朴讷不事生产居室仅庇风雨官谨愼典刑曹十余年未尝妄出入人罪。 尝扈驾西京请立箕子祠奉使入宋所赐金帛分与从者余悉买书籍以归宋人多之子福公福卿福儒。

#高丽史95卷-列传8-金元鼎-000

金元鼎。

#高丽史95卷-列传8-金元鼎-001

○金元鼎德宗朝官累监察御史靖宗时除右司郞中东北路兵马使金令器筑长定二州元兴鎭城元鼎等率兵出屯要路以备之遇贼战有功令器还奏请加褒赏从之。 文宗朝历御史大夫中枢院使尙书左仆射知政事时兵部请遣兵东西两界以备边元鼎奏曰: "近因送迎北朝封册使士卒已疲又赴兴王寺役不得休息资粮殆乏乞依封册军例赐物以遣。" 乃命侍御史秦仲依所奏行之进内史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 庾仲卿工部尙书逵之子也制降等授荫职式目都监使侍中李子渊等十一人驳曰: "仲卿舅平章李奸兄少卿蒙女生仲卿母仲卿不宜齿朝列。" 元鼎等四人议曰: "此乃李之罪非仲卿父子所犯且功臣黔弼之裔不宜塞仕途请依前制降授荫职。" 王从元鼎等议。 加守司徒寻升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兼太子太保。 尝遥领西京奏事旨出为西京留守使未几召还十七年进守太尉门下侍中卒。 后三司奏元鼎卒已四年犹阙赙赠谨按工部尙书郑层之丧旣经大祥制责有司稽缓卽加追赠请从前制赙赠从之赐谷一百三十石。

#高丽史95卷-列传8-孙冠-000

孙冠。

#高丽史95卷-列传8-孙冠-001

○孙冠字知足安峡县人性行淸纯朴古幼好学以文学名文宗朝擢第累迁左补阙自是扬历淸要。 宣宗时为右谏议与门下侍郞金良鉴掌试取进士李景泌等景泌程文不合格时议讥其主司不明。 献宗时历知中枢院事尙书右仆射知政事判户部事致仕睿宗四年卒年八十六谥章简。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思谅-000

崔思谅。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思谅-001

○崔思谅字益甫海州人年十八登第文宗朝累迁至工部侍郞宣宗时历中枢院使知政事检校太子太师修国史进左仆射知政事因疾乞退制以致仕例给半俸。 有司驳奏: "人臣年七十致仕者给半禄所以养国老也未闻病废而家食者。" 王曰: "思谅累代元臣文章器识有异常伦岂拘恒例 " 竟不从。 九年卒思谅仪表端雅沈静寡言秉国钧主文柄名重一时王闻讣悼甚赐子洙等吊书官葬事谥康敬。

#高丽史95卷-列传8-金先锡-000

金先锡。

#高丽史95卷-列传8-金先锡-001

○金先锡廉毅有吏才文宗时除户部郞中献宗朝累授知枢密院事肃宗初拜左仆射判户部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年至七十乃三上表请老许之时人讥其顾恋爵位卒谥忠简。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0

任懿[*(任)元厚*(任)克忠*(任)克正*(任)溥*(任)濡*(任)翊*(任)沆]。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1

○任懿定安县人少力学登第宣宗在藩邸闻其名奏为典签及卽位累迁右承宣。 肃宗初立内人挟宿憾屡之王雅知其纯正无他谗言卒不行迁谏议大夫。 宋哲宗崩懿与侍郞白可臣奉使吊慰一行人皆货利懿独廉谨宋人称之赍帝所赐神医普救方来王曰: "此方济世要术其赍来使副僚佐宜加爵赏。" 未几拜御史大夫历礼兵吏部尙书左仆射知政事睿宗初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寻判尙书刑部事后以中书侍郞平章事权判东北面兵马事兼行营兵马使右*{谏}议大夫金缘副之。 懿等辞王御重光殿亲授钺赐鞍马衣服彩*{段}遣近臣饯于郊及还引见重光殿。 时崔弘正等已收入九城军民兵仗懿等行缓疆之事一无措置徒烦传骑时人讥之。 后加守太尉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仍令致仕赐佐理功臣号十二年卒年七十七谥贞敬仁宗赠中书令子元厚元浚元浚平章事。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2

○元厚初名元登第仁宗初累迁殿中内给事出守陜州移开城府俱有政绩王纳元厚女为妃遂授礼宾少卿御史杂端骤擢知政事改同知枢密院事。 妙淸白寿翰以邪说惑众元厚上书请诛之以絶祸萌不报。 复为知政事判工部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西京叛诏以元厚及金富轼为中军帅寻命元厚留卫都城后赐同德佐理功臣号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寻判兵部事改门下侍郞平章事表让崔溱不报。 未几判吏部事铨注甚公人称之曰: "山涛蔑以加矣。" 加守太保判西京留守事懿宗卽位拜门下侍中封定安侯令朝会上殿行礼*{谏}官论驳遂加宣忠安社佐理同德功臣三重大匡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上柱国定安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六百户开府曰寿宁置僚属。 十年卒年六十八元厚器宇宏深风彩严重博通经史为宰相勤俭淸白享富贵十余年。 妙淸妖说宰执皆倾信元厚独之不从人服其明。 子克忠克正溥濡沆。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3

克忠擢第累官至中书侍郞平章事风姿魁伟有器识。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4

克正以户部尙书辞连郑贬梁州防御使移忠州牧使卒。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5

○溥幼颖悟善属文元厚卒懿宗抑外戚待太后甚薄故年二十犹未补官。 明宗立授礼宾注簿迁阁门祗候乞免职应举遂擢乙科第累迁吏部侍郞卒赠吏部尙书翰林学士姿仪藉尤爱山水之游世目为神仙中人。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6

○濡初名克仁明宗时登第官累知政事神宗初拜中书侍郞平章事进守太傅门下侍郞平章事康宗元年卒年六十四谥良淑。 性恬淡慈和不以家世势位骄人虽臧获贱隶未尝骂历事五朝居官勤恪处决明允。 掌制诰十六年一时高文大册皆出其手四辟文所举皆当世名士若赵李奎报金敞兪承旦其尤者也。 晩年奉佛弥笃金书大藏经几半识者讥之配享熙宗庙庭。 子景肃景谦孝顺景恂景肃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修文殿大学士判吏部事景谦同知枢密事翰林学士承旨孝顺枢密副使景恂判司宰事景谦子翊。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7

○翊登第忠烈朝累迁大司成以明习礼度改判阁门事进密直副使同修国史官至佥议侍郞赞成事致仕卒。 翊博闻强记炼典故有质疑者辨之如响尝奉敎撰璇源录又撰元世祖事迹。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8

○沆幼能文姿朗秀可爱不以富贵骄人登第仕至礼部侍郞尝奉使如金主客侍郞李阳名人也爱沆风谊待甚款。

#高丽史95卷-列传8-金汉忠-000

金汉忠。

#高丽史95卷-列传8-金汉忠-001

○金汉忠新罗大辅阏智之后高祖庾廉从敬顺王归太祖为功臣汉忠少雄伟力学登第宣宗朝官累合门引进使上轻车都尉出守安西都护府为政不苛民慕之。 献宗初除刑部侍郞肃宗封太子以汉忠兼左庶子累授礼部尙书宋使来汉忠航海迎候宋使卒遇风船几败赖汉忠拯救得全活。 睿宗初拜尙书左仆射判秘书省事尹瓘之伐女眞也汉忠为中军兵马使力战有功又为行营兵马使瓘等命诸军撤内城材瓦以筑九城徙南界民实之汉忠执不可曰: "如外城未毕而卒有缓急内无完城民将何保 元帅虽有命吾不敢从。" 后果如其言迁判工部事转枢密院使以尙书左仆射致仕卒年七十八遗命薄葬谥元平。 汉忠妻文宗婢妾之女也以故虽至达官不得入台省子景初景元景若。

列传卷第八。

#高丽史96卷-列传9-00-000

列传卷第九。 高丽史九十六。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6卷-列传9-崔思诹-000

崔思诹。

#高丽史96卷-列传9-崔思诹-001

○崔思诹字嘉言初名思顺后赐今名文宪公之孙自少力学工文文宗朝登第。 王以思诹名家子博学多闻召入内侍省与语对称旨王悦。 宣宗朝拜殿中少监知尙书户部事出为西京副留守驾幸西京时辽使王鼎来思诹为馆伴闻鼎每夜独坐为文以计取其书奏之乃谏*也其*极言辽*大平日久不修武备又言大宋伐南夏事。 王嘉其接之能手诏褒之令从驾寻除御史大夫改同知中枢院使左散骑常侍。 献宗时拜吏部尙书知枢密院事肃宗初知政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加守太尉判吏部事。 大将军高文盖张洪占李弓济将军金子珍等潜图不轨思诹按治其罪悉流之南裔以功拜门下侍中赐辅正功臣号。 九年守太保以老三上表乞骸骨魏继廷曰: "崔公在官吾辈仰如山斗军国大事一听其议今若告老奈国政何 " 时王曲宴寿春宫召思诹赴宴思诹起为寿王亲酌酬之执其手曰: "卿若固退谁与共政朕优贤重老不忍从也。" 对曰: "七十致仕礼也臣已老无益于国愿遂归志。" 王许之。 睿宗朝加守太师中书令致仕赐诏书制牒茶药衣帛鞍马以示优恩。 王尝赐龙凤茶思诹进谢诗王和赐之。 王纳思诹壻李资谦之女生太子册为王妃以恩加推诚奉国功臣大宁郡开国侯食邑二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五百户。 思诹入见王赐宴命不拜待以家人礼思诹奏曰: "臣年八十无复有望愿上享国万年永保三韩。" 言出至诚王感涕召思诹子壻儿孙赐花酒扶出还家未几卒王以燃灯御重光殿观乐闻思诹卒震悼罢宴辍朝三日赐赙优厚令百官会葬谥忠景。

#高丽史96卷-列传9-崔思诹-002

思诹勤谨公廉不以门地骄人立朝四十余年无少过失为相论议务存大不敢轻改旧章门人子弟有来谒者常训以事君之道言不及私虽谢事家居忧国之心终始不衰配享肃宗庙庭子源溱。 源累官尙书右仆射溱门下侍郞平章事资谦及文公美柳仁着皆其女壻门阀之盛一时无比。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0

金仁存。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1

○金仁存字处厚初名缘新罗宗室角干周元之后。 父上琦登第官至侍郞平章事谥文贞配享宣宗庙庭。 仁存性明敏少登科直翰林院历事宣献肃三朝以内侍掌奏事不欲久在近密恳求外补由尙书礼部员外出为开城府使秩满授起居舍人知制诰迁起居郞言事旨左授兵部员外郞。 辽使学士孟初至仁存为接伴初见其年少颇易之尝一日出郊雪始霁茫然无所见唯马蹄触地作声初唱云: "马蹄踏雪干雷动。" 仁存卽应声曰: "旗尾飜风烈火飞。" 初愕然曰: "眞天才也。" 由是情好日笃相唱和及别解金带赠之转吏部郞中兼东宫侍讲学士时睿宗在东宫讲论语仁存撰新义进讲移中书舍人肃宗薨仁存告哀于辽自东京抵京师所经州府皆设宴张乐仁存曰: "臣来时本国君臣皆服衰哭泣今来上国虽感恩荣臣子之情不忍闻乐。" 言甚切至辽人许之至朝见时又乞除吉服舞蹈孟初至幕曰: "殿庭服色宜从吉但除舞蹈可矣。" 还拜礼部侍郞谏议大夫。 王封僧昙眞为王师以仁存为封崇使辞曰: "臣职在谏院已言封王师不可未蒙兪允又从而为使是欺殿下也。" 王强之再三固辞不奉旨以内侍柳台树代之。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2

王将伐东女眞大臣皆赞成之仁存独上*极谏不报及尹瓘等破女眞筑九城女眞失窟穴连岁来争我兵丧失甚多女眞亦厌苦遣使请和乞还旧地群臣议多异同王犹豫未决仁存言: "土地本以养民今争城杀人莫如还其地以息民今不与必与契丹生。" 王问其故仁存曰: "国家初筑九城使告契丹表称: '女眞弓汉里乃我旧地其居民亦我编氓近来寇边不已故收复而筑其城。' 表辞如是而弓汉里酋长多受契丹官职者故契丹以我为妄言其回诏云: '远贡封章粗陈事势其*闲土地之所属户口之攸归已有司俱行检勘相次别降指挥。' 以此思之国家不还九城契丹必加责让我。 若东备女眞北备契丹则臣恐九城非三韩之福也。" 王然之。 迁书监奉使如宋徽宗待之甚厚屡赐宴宴器皆用白玉仁存以为帝厚我国享礼虽异常然观时事华侈太甚可叹还至庆源郡闻父丧以使事付其介遂奔丧不复命时人讥其失礼。 历左散骑常侍翰林学士承旨兵礼户部尙书政堂文学知政事进守司徒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 金兵攻破契丹州郡几尽王以仁存判西北面兵马使措置军务契丹来远城刺史常孝孙惧不保率州民泛舟而遁以来远抱州二城归于我仁存遣兵据其城收兵仗物货甚多遂拓地界鸭江焉。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3

王宴亲王两府于淸阁命仁存记其事其文曰: "王以聪明渊懿笃实辉光之德崇尙儒术乐慕华风故于大内之侧延英书殿之北慈和之南别创宝文淸二阁一以奉圣宋皇帝御制诏书揭为训则必拜稽肃容然后仰观之一以集周孔轲雄以来古今文书日与老师宿儒讨论敷畅先王之道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不出一堂之上而三纲五常之敎性命道德之理充溢乎四履之*闲。 越今年夏召太傅尙书令带方公臣守太傅尙书令大原公臣* 守太保齐安侯臣* 守太保通义侯臣侨守太保乐浪侯臣景庸门下侍郞玮门下侍郞臣资谦臣缘中书侍郞臣仲璋知政事臣晙守司空臣至和枢密院使臣轨知枢密院事臣字之同知枢密院事臣安仁等置高会于淸阁乃从容谓曰: '予顾德不类赖天降康庙社储祉金革偃于三边文轨同乎中夏凡立政造事大小云为罔不资。 崇宁大观以来施设注措之方其于文阁经筵求访儒雅遵宣和之制也深堂密席迎见辅臣法大淸之宴也虽礼有杀而优贤尙能之意其致一也。 今入朝进贡使资谦赍桂香御酒龙凤茗团珍果宝皿来归嘉与卿等乐斯盛美。' 臣僚皆惶骇恐惧退伏阶陛辞: '以固陋不敢干盛礼。' 王趣令就坐温颜以待之备物以享之。 其供帐之设器皿之列觞豆之实果核之品则六尙之名珍四方之美味无一不具复有上国玛瑙翡翠犀奇玩用之物交错于案上埙控揭琴瑟钟磬安乐雅正之声合奏于堂下。 王执爵命近臣监劝曰: '君臣交际惟以至诚其各尽量不辞而飮。' 左右再拜告旨而卒爵或献或酬和乐孔皆。 及觞酒九行且令退息续有中贵人押赐袭衣宝带以将其厚意焉旣而复召促席而坐使飮食举措各自便或开怀以言笑或纵目以观览栏楯之外迭石成山庭除之际引水为沼万状淸渟四澈洞庭吴会幽胜之趣生而终宴无惮暑之意尽醉剧飮夜艾而罢。 于是缙绅士大夫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以慈俭为宝而无肆溢之行衣不御文绣器不用雕镂犹虑一夫之不得所一事之不合度每日焦劳恻于宵之中至于燕群臣嘉宾则发内府之宝藏倾上国之异恩而穷日之力以火继之犹不以为侈其尊贤重礼好善忘势之心实可谓高出百王之上矣。' 臣尝闻昔鲁公用天子礼乐以化成风俗故于泮宫则先生君子与之为乐其诗曰: '鲁侯戾止在泮飮酒旣飮旨酒永锡难老。' 燕于路寝则大夫庶士与之相宜其诗曰: '鲁侯燕喜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旣多受祉。' 今吾君奉天子恩意以宠待臣邻故公卿大夫怀天保报上之意言语法从赋我有嘉宾之诗师歌工作君臣相悦之乐欣交通礼仪卒度。 当是时也人灵之和气天地之休应上下之报施风俗之化原皆出于飮食载色载笑之*闲岂止永锡难老旣多受祉而已耶。 必当亿万斯年享*大平之福而对扬天子永永无疆之休臣愚且拙遭逢万幸代宰府不以臣之不材特有书事之命辞不获已谨拜手稽首而强为记。"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4

乃命宝文阁学士洪瓘书诸石寻加开府仪同三司判东北面兵马事兼行营兵马事王在西京欲行太子冠礼仁存奏曰: "冠者礼之始事之重故冠于三加弥尊所以尊其礼而着成人之义也今以元子之贵冠于外非所以法先王示后代。" 王从之仁存文名淸节冠当代王深器之恩礼优重及仁宗幼嗣位李资谦用事恐及祸恳辞乞退不许。 一日将赴衙闻街上童谣因坠马归卧求免愈切遂罢相判书省事监修国史。 王密遣内侍金安问于仁存及李寿曰: "欲夺资谦权置散地如何 " 皆对曰: "上生长外家恩不可絶彼党与满朝不可轻动请俟其*闲。" 王不听及变起宫阙连烧王避火坐山呼亭叹曰: "恨不用金仁存之言以至于此。" 寻赐翊圣同德功臣号三重大匡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门下侍中。 金兵入边报妄传: "金人败北宋帅乘胜深入金人不能拒。" 郑知常金安等奏曰: "时不可失请出师应宋以成大功使主上功业载中国史传之万世。" 时王在西京遣近臣驰问仁存对曰: "传闻之事恒多失实不宜听浮言兴师旅以怒强敌且金富轼入宋将还姑待之。" 及富轼还边报果虚。 王以睿宗遗命敦谕起为守太傅门下侍中判吏部事仁存不获已就职羸老*{须}人扶乃行五年卒辍朝一日命有司赙葬加礼谥文成配享睿宗庙庭。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5

仁存好学老不释卷一时诏诰多出其手再掌礼多得名士尝与崔璇李载李德羽朴升中等删定阴阳地理诸书以进赐名海东录又与升中撰时政策要又注贞观政要子永锡永胤永宽皆登第拜平章事。 永锡曾孙弁一名琪幼力学登第高宗朝历正言御史出按忠淸日飮废事又横*{敛}赂权贵人皆切齿仕至判少府监事仁存弟沽风姿雅丽以文学显于时官至守司空中书侍郞平章事。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00

尹瓘[*(尹)彦*(尹)鳞瞻*(尹)世儒*(尹)商季]。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01

○尹瓘字同玄坡平县人高祖莘达佐太祖为三韩功臣父执衡检校少府少监。 瓘文宗朝登第历拾遗补阙肃宗时累迁东宫侍讲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尙书翰林学士承旨。 女眞本靺鞨遗种隋唐*闲为*勾高丽{高勾丽}所幷后聚落散居山泽未有统一其在定州朔州近境者虽或内附乍臣乍叛。 及盈哥乌雅束相继为酋长颇得众心其势渐横。 伊位界上有连山自东海岸起至我北鄙险絶荒人马不得度*闲有一径俗谓甁项言其出入一穴而已。 邀功者往往献议塞其径则狄人路絶请出师平之。 七年女眞来屯定州关外疑其图我诱执酋长许贞及罗弗等囚广州问果谋我也遂留不遣。 会边将李日肃等奏: "女眞虚弱不足畏失今不取后必为患。" 乌雅束又与别部夫乃老有隙发兵攻之来屯近境王命林干往备之干邀功引兵深入击之败绩死者大半。 女眞乘胜入定州宣德关城杀掠无乃以瓘代干为东北面行营都统授钺遣之。 瓘与战斩三十余级我军陷没死伤者过半军势不振遂卑辞讲和结盟而还。 王发愤告天地神明愿借阴扶扫荡贼境仍许其地创佛宇。 瓘迁知政事判尙书刑部事兼太子宾客奏曰: "臣观贼势强难测宜休徒养士以待后日且臣之所以败者贼骑我步不可敌也。" 于是建议始立别武班自文武散官吏胥至于商贾仆隶及州府郡县凡有马者为神骑无马者为神步跳荡梗弓精弩发火等军年二十以上男子非举子皆属神步西班与诸鎭府军人四时训炼又选僧徒为降魔军遂炼兵畜谷以图再举进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02

睿宗卽位以丧未遑出师二年边将报: "女眞强梁侵突边城其酋长以一胡芦县雉尾转示诸部落以议事其心测。" 王闻之出重光殿佛龛所藏肃宗誓*以示两府大臣大臣奉读流涕曰: "圣考遗旨深切若此其可忘诸 " 乃上书请继先志伐之王犹豫未决命平章事崔弘嗣筮于*大庙遇坎之旣济遂定议出师以瓘为元帅知枢密院事吴延宠副之。 瓘奏: "臣尝奉圣考密旨今又承严命敢不统三军破贼垒拓我疆土以雪国耻。" 延宠颇以为疑微语瓘瓘慨然曰: "微公与我谁能出万死之地以雪国家之耻策已决矣又何疑焉 " 延宠默然。 王幸西京御威凤楼赐钺遣之。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03

瓘延宠至东界屯兵于长春驿凡十七万号二十万分遣兵马判官崔弘正黄君裳入定长二州谓女眞酋长曰: "国家将放还许贞罗弗等可来听命。" 设伏以待酋长信之古罗等四百余人至飮以酒醉伏发歼之其中壮者五六十人至关门持疑不肯入使兵马判官金富弼录事拓俊京分道设伏又使弘正帅精骑应之擒杀殆尽。 瓘自以五万三千人出定州大和门中军兵马使左仆射金汉忠以三万六千七百人出安陆戍左军兵马使左常侍文冠以三万三千九百人出定州弘化门右军兵马使兵部尙书金德珍以四万三千八百人出宣德鎭安海拒防两戍之*闲船兵别监吏部员外郞梁惟元兴都部署使郑崇用鎭溟都部署副使甄应图等以船兵二千六百出道鳞浦。 瓘过大乃巴只村行半日。 女眞见军势甚盛皆遁走唯畜产布野至文乃泥村贼入保冬音城瓘遣兵马铃辖林彦与弘正率精锐急攻破走之左军到石城下见女眞屯聚遣译者戴彦谕降女眞*曰: "吾欲一战以决胜否何谓降欤 " 遂入石城拒战矢石如雨军不能前瓘谓俊京曰: "日事急尔可与将军李冠珍攻之。" 曰: "仆尝从事长州过误犯罪公谓我壮士请于朝宥之。 今日是俊京杀身报之秋也。" 遂至石城下甲持楯突入贼中击杀酋长数人于是瓘麾下与左军合击殊死战大破之贼或自投岩石老幼男女歼焉。 赏俊京绫罗三十匹又遣弘正富弼录事李俊阳击伊位洞贼逆战久乃克之斩一千二百级中军破高史汉等三十五村斩三百八十级虏二百三十人右军破广滩等三十二村斩二百九十级虏三百人左军破深昆等三十一村斩九百五十级瓘军自大乃巴只破三十七村斩二千一百二十级虏五百人遣录事兪莹若告捷王喜赐莹若爵七品命左副承旨兵部郞中沈侯内侍刑部员外郞韩如赐诏奬谕两元帅及诸将赐物有差。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04

瓘又分遣诸将定地界东至火串岭北至弓汉伊岭西至蒙罗骨岭又遣日官崔资颢相地于蒙罗骨岭下筑城廊九百五十*闲号英州火串岭下筑九百九十二*闲号雄州吴林金村筑七百七十四*闲号福州弓汉伊村筑六百七十*闲号吉州又创护国仁王鎭东普济二寺于英州城中。 明年瓘延宠率精兵八千出加汉村甁项小路贼设伏丛薄*闲候瓘军至急击之军皆溃仅十余人在贼围瓘等数重延宠中流矢势甚危急俊京率勇士十余人将救之弟郞将俊臣止之曰: "贼阵牢不可破徒死何益 " 俊京曰: "尔可归养老父我以身许国义不可止。" 乃大呼突阵击杀十余人弘正冠珍等自山谷引兵来救贼乃解围而走追斩三十六级瓘等以日晩还入英州城瓘涕泣执俊京手曰: "自今我当视汝犹子汝当视我犹父。" 承制授阁门祗候酋长阿老唤等四百三人诣阵前请降男女一千四百六十余人又降于左军贼步骑二万来屯英州城南大呼挑战瓘与林彦曰: "彼众我寡势不可敌但当固守而已。" 俊京曰: "若不出战敌兵日增城中粮尽外援不至将若之何前日之捷诸公不见今日亦出死力以战请诸公登城观之。" 乃率敢死士出城与战斩十九级贼败奔北俊京笛凯还瓘等下楼迎之携手交拜瓘延宠乃率诸将会于中城大都督府权知承宣王字之自公城领兵诣都督府卒遇虏酋史现兵与战失利丧所乘马俊京卽引劲卒往救败之取虏介马以还女眞兵数万来围雄州弘正训励士卒众皆思鬪卽开四门齐出奋击大败之斩八十级获兵车五十余两中车二百两马四十匹其余兵仗不可胜记时俊京在城中州守谓之曰: "城守日久军飨将尽外援不至公若不出城收兵还救城中士卒恐无类。" 俊京服士卒破衣夜城而下归定州整兵道通泰鎭自也等浦至吉州遇贼与战大败之城中人感泣。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05

瓘又城英福雄吉咸州及公鎭遂立碑于公以为界遣其子彦纯奉表称贺曰: "圣人之德允合于乾坤仁义之兵已平其夷* {狄}惟将及卒旣且呼。 窃以东女眞潜伏奥区寔繁丑类远从尔祖曾之世尝被我朝家之恩狼贪浸畜其叛心犬吠频于户外侵关塞寇攘士民制御之宽而谓之易陵肆之志而谓之莫御。 先皇故愤而欲伐陛下方继而为图以兵危故始惮裁施以谋众故终归滞泥。 然而策胜负者存乎熟知变通者贵乎时事机可乘圣智独照先休吾士卒以观其可用继虑彼虚实以指其必擒乃命元戎行大戮而臣受节钺之制举征鼓而行气动于军威加于敌江河注壑寸胶不能以防之石转峯虚卵决然其破矣虏踰于半万斩获近于五千委积散于闾阎奔走交于道路山川险阻城池因得以高深原野膏田井亦从而耕凿在昔人求而未得者今兹天与而旣取之上足以谢宗庙在天之灵下足以雪朝廷积年之耻且彼周王之伐汉帝凶奴之征所以拓土开边而得为民去害比之今日宜在下风。 此岂微臣浅智驽材能成巨实由陛下圣谋神坐定遐苟非其然孰使之矣。 伏乞命书史册垂耀无穷。"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06

王遣内侍卫尉注簿康英俊赐瓘等羊酒幷赐军人银* 一面银甁四十事。 瓘又使林彦记其事书于英州厅壁曰: "孟子曰: '弱固不可以敌强小固不可以敌大。' 吾讽斯言久矣而今信之矣女眞之于国家强弱众寡其势县殊而窥边鄙。 于肃宗十年乘隙构乱多杀我士民其系为奴隶者亦多矣肃宗赫然整旅将欲仗大义以讨之惜乎厥功未集永遗弓剑。 今上嗣位亮阴三载甫毕祥谓左右曰: '女眞本*勾高丽{高勾丽}之部落聚居于盖马山东世修贡职被我祖宗恩泽深矣一日背畔无道先考深愤焉。 尝闻古人之称大孝者善继其志耳朕今幸终达制肇览国事举义旗伐无道一先君之耻。' 乃命守司徒中书侍郞平章事尹瓘为行营大元帅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承旨吴延宠为副元帅率精兵三十万专征讨。 尹公事业杰然尝慕庾信氏之为人曰: '庾信六月河以渡三军此无他至诚而已予亦何人哉。' 其至诚所感灵异之*迹屡闻焉。 吴公时之重望天性愼谨临事必三思其良图大策施无不中。 两公尝有志于此闻命愤激拥兵东下出师之日躬甲胄未及誓众泪交莫不用命入贼境三军奋呼一以当百枯破竹何足喩其易哉! 斩首六千余级载其弓矢来降于阵前者五十千余口其望尘丧魄奔走穷北不可胜数。 呜呼女眞之顽愚不量其强弱众寡之势而自取于灭亡如是。 其地方三百里东至于大海西北介于盖马山南接于长定二州山川之秀丽土地之膏可以居吾民而本*勾高丽{高勾丽}之所有也其古碑遗迹尙有存焉。 夫*勾高丽{高勾丽}失之于前今上得之于后岂非天欤。 于是新置六城一曰鎭东军咸州大都督府兵民一千九百四十八丁户二曰安岭军英州防御使兵民一千二百三十八丁户三曰宁海军雄州防御使兵民一千四百三十六丁户四曰吉州防御使兵民六百八十丁户五曰福州防御使兵民六百三十二丁户六曰公鎭防御使兵民五百三十二丁户选其显达而有贤材能堪其任者鎭抚之诗所谓'于蕃于宣以蕃王室'者也有以见晏然高枕无东顾之忧矣。 元帅告予曰: '昔唐相裴晋公出征淮西及其平幕客韩愈为之碑以广其事故后之人知宪宗英伟絶人之德而歌颂之。 子幸从事于此详其本末曷不作记使吾圣朝无前之伟绩垂于无穷乎 ' 彦承命援笔志之。"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07

瓘献三百四十六口马九十六匹牛三百余头城宜州通泰平戎二鎭与咸英雄吉福州公鎭为北界九城皆徙南界民以实之。 王拜瓘推忠佐理平戎拓地鎭国功臣门下侍中判尙书吏部事知军国重事延宠谋同德致远功臣尙书左仆射知政事遣内侍郞中韩如赍诏书告身及紫绣鞍具廐马二匹至雄州分赐之。 凯还王命具鼓吹军卫以迎之遣带方侯齐安侯* 劳宴于东郊。 瓘延宠诣景灵殿复命纳钺王御文德殿引见问边事入夜乃罢。 未几女眞又围雄州王遣延宠救之复遣瓘征之瓘献三十一级寻封瓘铃平县开国伯食邑二千五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加延宠攘寇鎭国功臣号。 又明年女眞围吉州延宠与战大败王又遣瓘救之命近臣饯于金郊驿。 瓘延宠自定州勒兵赴吉州行至那卜其村咸州司录兪元胥驰报: "女眞公兄弗史显等叩城门曰: '我辈昨到阿之古村太师乌雅束欲请和使我传告兵马使然兵交不敢入关请遣人于我场庶以太师所谕详实传告。'" 瓘等闻之还入城翼日遣兵马记事李管仲于贼场谓女眞将吴舍曰: "讲和非兵马使所得专宜遣公兄等入奏天庭。" 舍大悦弗史显等复至咸州告曰: "我等愿入朝时方交战疑惧不敢入关请以官人交质。" 瓘以孔沃李管仲异贤等为质弗等遂来请还九城地。 初朝议以得甁项塞其径狄患永絶及其攻取则水陆道路无往不通与前所闻絶异女眞旣失窟穴誓欲报复乃引远地群酋连岁来争诡谋兵械无所不至以城险固不猝拔。 然当战守我兵丧失者亦多且拓地大广九城相去辽远溪洞荒深贼屡设伏抄掠往来者。 国家调兵多端中外骚扰加以饥馑疾疫怨咨遂兴女眞亦厌苦。 至是王集群臣议之竟以九城还女眞输战具资粮于内地撤其城。 平章事崔弘嗣金景庸知政事任懿枢密院使李玮入对宣政殿极论瓘延宠败军之罪王遣承宣沈侯于中路收其钺瓘等不得复命归私第。 宰相台谏请治其罪谏臣金缘李载等伏合固争曰: "瓘等*妾{妄}兴无名之兵败军害国罪不可赦请下吏。" 王命沈侯宣谕曰: "两元帅奉命行兵自古战有胜败岂为罪哉 " 缘等又争不已王不得已止免官削功臣号寻拜瓘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兵部事上柱国监修国史瓘上表辞不允曰: "朕闻昔李广利之伐大宛也仅获骏马三十匹而武帝以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陈汤之诛支也矫制擅兴师而宣帝以威振百蛮封为列侯。 卿之伐女眞受先考之遗旨寡人之述事身冒锋镝深入贼垒斩虏不可胜计而辟百里之地筑九州岛之城以雪国家之宿耻则卿之功可谓多矣。 然夷* {狄}人面兽心叛伏不常厥有余丑无所依处故酋长纳降请和群臣皆以为便朕亦不忍遂还其地。 有司守法颇有论劾遽夺其职朕终不以卿为咎庶几有孟明之复济也。 今朕之授卿者抑卿之旧职也何足以辞当眷怀速就乃职。" 瓘再表让又不允六年卒谥文敬。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08

瓘少好学手不释卷及为将相虽在军中常以五经自随好贤乐善冠于一时。 仁宗八年配享睿宗庙庭避绥陵讳改谥文肃。 子彦仁彦纯彦植彦彦旼二人祝发彦纯睿宗朝以侍御史如辽贺天兴节。 时金兵起路梗又高永昌叛据东京彦纯与徐昉李德允等为永昌所拘逼令上表称贺彦纯不能守节一如所言及还匿情不首事泄有司劾治其罪仕至南原府使。 彦植天资高雅好宾客官至守司空左仆射。 彦旼聪悟过人善书仁宗朝为尙食奉御。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09

○彦登第仁宗朝累迁起居郞与左司谏郑知常右正言权适论时政得失王优纳之转国子司业赴经筵讲论经义赐华犀带一腰迁宝文阁直学士妙淸叛诏以金富轼任元*为帅彦为佐讨之。 先是瓘奉诏撰大觉国师碑不工其门徒密白王令富轼改撰时瓘在相府富轼不让遂撰彦心之。 一日王幸国子监命富轼讲易令彦问难彦颇精于易辨问纵横富轼难于应*汗流被面。 及彦为幕下富轼奏: "彦与郑知常深相结纳罪不可赦。" 于是贬梁州防御后为广州牧使谢。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10

上表因自解云: "坐废六年分已甘于万死衔恩一旦势若出于再生仰天无言抚已挥涕。 切以上之驭下莫不欲忠臣之事君期于见信然不可必故或相乖。 周公不免于流言绛侯尙遭于系急望之帝之傅也终于飮毒屈原王之亲也卒以沈江圣贤犹或如之庸何足也。 如臣赋资朴鄙受性刚智谋不足以周身学术岂能于华国。 少尝侥幸圣考赐之贤科逮更因缘陛下擢于要路时或预闻国政频然入侍经筵妄意遭时过于用虑遇事辄言其中否横身不顾于是非。 先进为之寒心后生因而指目媒蘖所短传会而文弹书屡至于升闻以为可杀仁后虽知其直莫得而宽因窜逐于遐方欲保全其余命而臣受贬之夕临行之时罔知得罪之端徒极积忧之念及覩中军所奏曰: '彦与知常结为死党大小之事实同商议。 在壬子年西幸时上请立元称号又讽诱国学生奏前件事盖欲激怒大金生事乘*闲恣意处置朋党外人谋为不轨非人臣意。' 臣读过再三然后心乃得安。 是立元之请本乎尊主之诚在我本朝有太祖光宗之故事稽其往牒虽新罗渤海以得为大国未尝加其兵小国无敢议其失奈何圣世反谓僭行臣尝议之罪则然矣。 若夫结为死党激怒大金语言虽甚大焉本末不相坐矣何则假使强敌来侵我疆夫惟御难之未遑安得乘*闲而用事 其指朋党者谁氏其欲处置者何人 众若不和战之则败且容身之无地何恣意以为谋 臣不预大华之言与知常而同异不寿翰之荐惟陛下所洞明。 自一落于江湖已六更于寒暑禄久阙衣食难周亲旧皆絶其交妻俱失其所形骸憔悴兀若枯枝精魄惊茫如醉梦活至今日有赖圣知重念。 臣以至弱之资从西征之役忘身以卫其国乃义分之当然成事皆因于人何勤劳之足道今将有说非敢为功只期微恳之粗伸或乞宸心之一照。 昨于乙卯年中军以贼粮尽为策然凶党未降日月渐久江释尽计无所出臣于三月始立距议为人所沮未得施行至十一月中军于扬命门始作距令知兵马使池锡崇与臣彦等递番到彼视积土多少计至数月可附到城上。 臣又与前军使陈淑议定火攻令判官安正修等作火具五百余石越九日早晨以赵彦所制石炮投放其焰如电其大如轮贼初亦从而灭之至日暮火气大盛贼不得救通夜打放其扬命门幷行廊仅二十*闲及贼所积土山悉皆焚尽。 十二日溃人马可以出入臣卽至中军具陈本末请及时攻击无使贼设备人有忿然以为不可者臣亦作气力争。 十四日又至前军议急击可破人人皆曰: '候积土毕方可攻。' 贼已于前所设木栅以御臣恳请急攻犹未之决十六日元帅至前军悉集五军僚佐议之人人皆执前议是日贼又筑重城其势不可后之。 先是池锡崇在军监役与臣意继有副使李愈判官王洙李仁实等八人和之。 于是元帅始从其议取十九日分兵三道突入用事破如枯竹一无留难臣于是日掌中军与判官申至金鼎黄将军权正钧房资守录事林文璧朴义臣等密整军旅早至七星门下积木火之火发然后贼觉惊惶仓卒不得救烧荡门廊计九十七*闲望之虚豁拟欲直入会天阴雨收兵入营。 翼日晓头贼魁郑德桓维纬侯小官四人潜出城资守令麾下捕至营臣送德桓纬侯于元帅所别令别将金成器等率所捕小官二人往景昌门谕贼贼将洪杰出降。 是日前军在广德含元门外贼尙闭拒杰与义*民商议捉伪元帅崔永仍率二领军士来归然后贼大将苏黄鳞郑先谷朴应素等文武二十余人相继来降其余杂类不可胜数。 臣遣资守领李征正及降贼徐孝宽率兵入城封宫阙仓府库令征正守阙收其匙六七纳营而闻左军入自北门纵兵发大府财帛臣遣义臣止之不听更遣正钧得止大府完于是臣遣臣男子让于元帅所报以实日午元帅方至中军更命李仁实李轼等封宫阙仓府库因具表奏。 此其大略难以具陈当此之时自谓小输于国事胡为厥后然忽于诬辞遂使*{}愚陷于寃枉。 永惟平昔之所坐亦是微臣之自贻臣伏读苏轼受贬时表曰: '臣先任徐州日河水浸城几至沦陷日夜守偶获安全又尝选用沂州百姓程令购捕凶党致获谋反妖贼李铎郭进等十七人庶几因缘侥幸功过相除。' 以子瞻豪迈之才尙之若此彦孤危之迹遂而已乎穷迫而然冒陈奚已而又金精曾经于吏讯浃七月而复显官惟忠同废于江南至三年而还旧位惟臣不肖与世多乖名旣挂于深文人争逞其浮议论罪未解历年于兹敢爱杀身以自明固贪于恋圣久能忍垢而假息有待于求伸岂谓皇慈特推大度悯臣大穷之状怜臣无二之心每烦训谕于有司再起孤忠于远窜仰陶新化渐可齿于平民终涤恶名窃更期于后日。 此乃至仁无外厚德包荒念犬马或沾盖谓簪履不忍捐救臣余生众怒交兴之际收臣残质几年流落之中特赐眞除尽还旧禄罔诬仅释。 日将出而屋明枯朽其苏春已还而时雨降固非木石无情之比敢昧乾坤造化之私。 壮气已衰无复平生之丹心尙在誓晩节之驱驰虽至塡沟敢忘结草。\" 毅宗三年以政堂文学卒辍朝三日谥文康。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11

彦工文章尝作易解传于世晩年酷好佛法请老退居坡平自号金刚居士尝与僧贯乘为空门友贯乘作一蒲庵止容一坐约先逝者坐此而化。 一日彦跨牛造贯乘告别径还贯乘遣人送蒲庵彦笑曰: "师不负约遂取笔书于壁曰: "春复秋兮花开业落东复西兮善养眞君今日途中反观此身长空万里一片闲云。" 书毕坐其庵而逝。 彦身为宰辅不以国家风敎为念敢为诡异之行以惑愚俗识者讥之子鳞瞻子固惇信子让以鳞瞻子固惇信皆登第岁其母。 惇信兵部侍郞子商季。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12

○鳞瞻字胎兆登第毅宗朝累迁侍御史言事权贵降授左司员外郞转起居注。 时宫人无比得幸于王生三男九女崔光钧为无比女壻因缘内嬖超授八品兼式目录事士夫莫不切齿谏官不署光钧告身王召鳞瞻及谏议李知深给事中朴育和司谏金孝纯正言梁纯精郑端遇督署之郞舍畏缩唯唯而退有人嘲之曰: "莫说为司谏无言是正言口吃为谏议悠悠何所论。" 后以刑部侍郞出为西北面兵马副使。 麟静二州境有岛金人多来居兵马副使金光中击逐之置防戍金主诘让王命还其岛撤防戍鳞瞻等耻削土不从金大夫营主遣锐卒七十余人攻其岛执防守别将元尙等十六人以归。 鳞瞻惧与义州判官赵冬曦密谋移牒请还获翼日还之。 鳞瞻等不奏国家知而诘之鳞瞻畏罪弥缝竟不报入为右谏议大夫。 明宗立授国子监大司成骤升知政事判兵部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出为东北面兵马判事行营兵马兼中军兵马判事。 金甫当起兵李义方疑鳞瞻与知其谋又以为当时文臣之长将逮捕害之使巡检军执缚鳞瞻赖庾应圭获免寻兼上将军署重房议事加守太师。 赵位宠起兵王命鳞瞻为元帅率三军击之至岭驿会大风雪西兵从岭而下急击之官军乱遂奔溃鳞瞻被围欲与敌战死都知兵马使郑筠止之曰: "主将不宜自轻。" 遂鳞瞻马溃围突出仅免收兵而还。 寻又以鳞瞻为元帅枢密院副使奇卓诚副之知枢密院事陈俊为左军兵马使同知枢密院事庆珍为右军兵马使上将军崔忠烈为中军兵马使摄大将军郑筠知兵马事上将军赵彦为前军兵马使摄大将军文章弼知兵马事上将军李齐晃为后军兵马使司宰卿河斯淸知兵马事复攻西京僧军亦行。 鳞瞻率诸将治兵西郊筠密诱僧宗斩义方王虑军中惊扰遣近臣庾应圭谕之军中皆疑文臣嗾僧军为变欲杀鳞瞻应圭还告郑仲夫遣人谕解乃止。 僧军以为义方女不宜配东宫请出之遂聚普济寺不发鳞瞻等乃行位宠腹心在涟州鳞瞻谓诸将曰: "我闻招携者附于内伐叛者披其枝若我先攻西京则在涟州者招谕北人共为角我腹背受敌非策之善也。 今涟州恃西都不虞我猝至宜先攻涟州涟州若下北州诸城必皆归顺然后率顺攻逆则意全力一蔑不济矣。" 遂趣涟州攻围累月涟州请救于位宠。 位宠遣将救之官军从*闲道击之斩一千五百余级虏二百二十余人官军又遇西兵于莽院掩击之斩七百余级虏六十余人涟州久不下后军摠管杜景升攻拔之。 于是西北诸城皆复迎降遂移师攻西京鳞瞻曰: "西京城险固若以久劳之卒蚁附而攻非计也但久围之无使出掠且复招怀开示生路则城中被劫者必谋出降若尔位宠乃一饿囚耳何能为乎 " 乃于城东北筑土山守之位宠食尽至人尸时出挑战鳞瞻坚壁不出有擒获者辄与衣食而遣之城中闻之城来附者甚众旣而官军又与西兵战大败之斩获三十余取其要害凤凰头城之。 六年鳞瞻攻西京通阳门景升攻大同门破之城中大溃擒位宠杀之囚其党十余人余皆抚慰居民按堵如故谒圣祖眞殿函位宠首遣兵马副使蔡祥正告捷又送位宠妻及获百余人枭位宠首于市先是鳞瞻忽闻西兵城上问之云: "人呼立龙而贺之。" 鳞瞻曰: "位宠将死矣去人与头岂可生乎 " 鳞瞻遣书少监庾世绩表贺平西王遣吏部侍郞吴光陟诏班师加鳞瞻推忠靖乱匡国功臣上柱国监修国史遣知政事陈俊劳诸将于金郊驿复遣介第平侯赐宴于马川亭及还又赐宴以劳之是年卒年六十七谥文定官*{}葬事。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13

鳞瞻聪悟过人虽千百人一闻姓名终不忘自郑仲夫作乱文臣沮丧鳞瞻与武臣同事每被脂韦自保而已故平西之后赏罚不中措置失宜致使西北降附之民屡叛物议少之。 后王下制曰: "往者赵位宠叛于西都元帅尹鳞瞻奇卓诚等同心力以讨平之予嘉厥功曰笃不忘。 其赠鳞瞻推忠靖乱匡国功臣守太师门下侍中上柱国图形阁上。" 后配享明宗庙庭子宗宗诲宗宗* 。 宗以大府注簿死于仲夫之乱宗诲荫进判礼宾省事宗* 刑部侍郞。 鳞瞻兄弟三人登第宗宗宗* 又登第再世母时人荣之里闾号其家为三第宅又号为二帅宅。 宗* 重然诺喜施与然广植田园多受馈遗为世所讥。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14

○世儒瓘之孙熙宗时为右御史一日王移御延庆宫世儒与左御史崔傅当扈驾二人凌晨诣阙日将乘舆未驾饥甚入路傍家飮酒不觉驾出傅犯驰道世儒泥醉使人控马言语狂乱宪府劾奏左迁傅安东判官世儒梁州副使。 其后世儒*傅贺冬至状云: "驾后一樽二人同醉岭南三载千日未醒。" 高宗初拜礼部员外郞谒崔忠献请命题赋诗忠献召李奎报陈僧惠文同赋'观碁诗'四十余韵使翰林承旨琴仪考阅奎报为首次之世儒自见忠献得意猖狂期于柄用素与右仆射郑有憾诬告于王曰: "与弟枢密叔瞻将图不轨若以臣为校定别监付以一番巡检则可扫除矣。" 王惊愕遣承宣车倜密谕忠献执世儒鞫之依违如醉未能出语遂坐诬配岛寻召还道死。 世儒以文学名世喜酒色朝政有不称意者辄托诗谤时号狂人。

#高丽史96卷-列传9-尹瓘-015

商季字受益质直无华淸谨有干局由门荫显所有声绩神宗四年以西京副留守卒。 曾孙珤官至佥议政丞致仕忠肃十六年卒谥文显子安庇安肃安* 。

#高丽史96卷-列传9-吴延宠-000

吴延宠。

#高丽史96卷-列传9-吴延宠-001

○吴延宠海州人家世寒素少贫贱力学善属文登第累迁起居郞兵部郞中肃宗五年与尙书王如宋贺登极以朝旨购大平御览{太平御览}宋人不许延宠上表恳请乃得及还王曰: "此书文考尝求之不得今朕得之使者之能也。" 使副僚佐加爵赏拜延宠中书舍人乞外补时王欲择人授全淸广三州令迎候宋使以延宠有辅相材将大用欲试临民遂出知全州牧。 为政宽平不苛吏民便之以最闻召拜枢密院左承宣刑部侍郞知御史台事转尙书左丞翰林侍讲学士。 睿宗卽位拜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翰林学士承旨出为东北面兵马使兼行营兵马使奏: "东界征发内外神骑军有父母年七十以上独子者听免一家三四人从军者一人宰臣枢密之子非自应募者亦免。" 从之迁检校司空刑部尙书。 初术士以谶劝王就西京龙堰创宫阙以时巡幸遣内人郑克恭与司天少监崔资显太史令阴德全吴知老注簿同正金谓等相龙堰旧墟命两府及长龄殿校儒臣会议皆以为可延宠独曰: "南京之役甫毕民劳财不可起新宫如欲巡御莫如旧宫。" 不报平章事崔弘嗣等又奏: "据太史官状称自御松都今二百余年欲延基业宜卜西京龙堰旧墟创新阙移御受朝颁下新令。" 延宠驳曰: "今作龙堰宫有三不可以文宗明睿犹惑术数作西京左右宫旣而悔悟以为无应终不巡御虚费财力其不可一也。 近者开创南京八年而无吉应其不可二也。 西京旧宫与今所求龙堰相去不远地势吉凶未必有异无明诀可征而弃祖宗旧宫别构新阙毁撤屋庐骚动人民其不可三也。 伏望英断勿疑一依老臣所奏巡御旧宫以讲社稷长久之策无从臆说妄兴工役以致人怨。" 王卒从弘嗣等所言时议惜之。 王伐女眞以延宠副尹瓘时大臣皆赞成之延宠颇以为疑微语瓘瓘曰: "策已决矣又何疑 " 延宠默然遂出师破女眞拓地筑九城语在瓘传录功为谋同德致远功臣尙书左仆射知政事赐廐马一匹。

#高丽史96卷-列传9-吴延宠-002

女眞复来争地围雄州王授延宠钺往救之。 雄州被围二十七日都知兵马钤辖使林彦都巡检使崔弘正等率诸将分兵固守与战日久人马困乏将溃延宠使文冠金晙王字之等率精锐一万分为四道水陆俱进至乌音志沙乌二岭下贼先据岭头我兵争登急击斩百九十一级贼奔北欲复结阵拒战官军乘胜力战大败之斩二百九十一级贼遂烧栅而遁。 延宠入城责城中将士不待援兵辄出战多被杀伤使士气沮丧罚有差加攘寇鎭国功臣守司徒延英殿大学士凯还王引见于文德殿问边事赐宴以劳之。 女眞复聚远近诸部围吉州数月去城十里筑小城立六栅攻城甚急城几陷兵马副使李冠珍等训励士卒一夜更筑重城且守且战然役久势穷死伤者多。 延宠闻之愤然欲行王复授钺遣之行至公鎭贼遮路掩击我师大败将卒投甲散入诸城陷没死伤不可胜数。 延宠具状自劾与瓘勒兵将再赴吉州会贼遣使请和遂还。 宰相请治败军之罪王遣使收钺不得复命归私第王以宰相台谏屡请罪不已免官削功臣号寻复守司空中书侍郞平章事延宠上表让王不允曰: "才虽众循名责实则可与谋其政者有几罪虽重不曰欺其心者犹或赦故曹沫割地而鲁公不责之孟明败军而秦穆复用之。 向者东夷不恭累世为害先皇有愤而欲伐寡人继志以兴兵卿以文武之材为将帅之副初若迟疑而犹豫后能征讨以荡平斩旣多虏亦拓开封境筑设城池虽论议之尙喧乃勤劳之可记爰加宠命复旧资当眷怀勿烦谦逊。" 累加守司徒守太尉监修国史上柱国历判吏礼兵部事以疾累上章乞退王以耆儒旧德欲终始倚用不许。 十一年卒谥文襄年六十二饬躬谨行恂恂然以忠俭自许不干誉当官持论务时弊未尝以私害公故王重之命近臣监护丧事百官会葬无子。

列传卷第九。

#高丽史97卷-列传10-00-000

列传卷第十。 高丽史九十七。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富佾-000

金富佾[*(金)富仪]。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富佾-001

○金富佾字天与庆州人其先新罗宗姓太祖初置庆州以魏英为州长卽富佾曾祖也。 父觐国子祭酒左谏议大夫兄弟四人长富弼次富佾次富轼次富仪。 富佾少力学登第直翰林院随枢密院使王入宋为作表辞雅丽帝再遣内臣奬谕。 肃宗朝拜拾遗知制诰出守原尙二州皆有声绩。 睿宗时拜礼部郞中辽将伐女眞遣使来请兵王会群臣议皆以为可富佾与弟富轼及户部员外郞韩右正言闵修卫尉少卿拓俊京等言: "国家自丁亥戊子兵乱之后军民仅得息肩今为他国出师是自生端其利害恐难测也。" 寻以国子司业起居注充宝文阁待制升直学士。 时王好文学常与宝文阁儒臣讲论经史富佾雄辨折衷人莫之敌名重当世。 仁宗卽位欲大用骤迁同知枢密院事政堂文学翰林学士承旨五年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富佾尝苦风虚八年累表乞骸骨改授守大尉开府仪同三司判书省事柱国。 十年卒年六十二赠检校太保守*大尉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尙书礼部事上柱国谥文简。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富佾-002

为人宽厚俭约不喜臧否人物不事生产文章华瞻凡辞命必命富佾润色尝制八关致语口号睿宗览之大悦诏常用勿易。 宋乐人夔中立来投为乐官及归诵其辞于帝前后李资谅入朝帝问: "八关致语口号谁之所制虽有僭语诚嘉章也。" 睿宗以富佾富轼富辙皆为文翰侍从封其母大夫人有司岁赐粟其母以为: "旣得诸子禄养此亦国恩不何敢加辱厚赐。" 遂不受。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富佾-003

○富仪初名富辙字子由肃宗二年登第旧制三子登科岁母三十石富仪兄三人先登科至是制加一十石遂以为常在职廉谨累迁直翰林院。 睿宗六年以书状从枢密院副使金缘如宋上表乞赴璧雍观讲帝*诏有观重席往诣横经诚备陈文辞兼丽之语还拜监察御史。 金新破辽遣使请结为兄弟大臣极言不可至欲斩其使者富仪独上*曰: "臣窃观汉之于凶奴唐之于突厥或与之称臣或下嫁公主凡可以和亲者无不为之。 今大宋与契丹迭为伯叔兄弟世世和通以天子之尊无敌于天下而于蛮胡之国屈而事之者乃所谓圣人权以济道保全国家之良策也。 昔成宗之世御边失策以速辽人之入寇诚为可鉴。 臣伏愿圣朝思长图远策以保国家而无后悔。" 宰枢无不笑且排之遂不报。 仁宗在东宫富仪为詹事府司直以文学被眷遇及卽位擢御史中丞历吏户礼三部尙书翰林学士承旨。 王尝问边事奏曰: "杜牧言时事云: '上策莫如自治。' 宋神宗与文彦博议边事彦博曰: '须先自治不可略近勤远。' 王安石曰: '彦博言固当若能自治七十里可以王天下。 孟子曰: 未有千里而畏人者。 今以万里之天下而畏人者由不自治也。' 今我三韩之地岂特七十里而已哉然而不免畏人者其咎在乎不先自治而已。 良骑野合交锋接矢决胜当时戎狄之所长而中国之所短也强弩乘城坚营固守以待其衰中国之所长而戎* {狄}之所短也宜务先所长以观其变此梁商之策甚合于今之形势宜令京城及诸州鎭高城深池畜强弩毒矢雷石火箭遣使督察主吏以赏罚之。" 妙淸请营新宫于西京富仪上*极言不可。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富佾-004

妙淸据西京叛王师讨之富仪上平西十策其大以为西京城险粮足不可猝拔当以逸待罢以计取胜耳王嘉纳之以为左军帅寻知枢密院事及贼平皆如其策赐金带。 富仪未显时家治圃得铜印文曰靑幢之印后考新罗故事靑幢乃左军也至是果为左军帅。 十四年卒王震悼赠守司空尙书左仆射政堂文学判尙书礼部修国史柱国谥文懿性坦荡不事家产亦未尝以势利其心诗文豪迈脍炙人口。 金使韩昉来富仪为馆伴昉能诗与相唱和往复数十篇富仪略无滞思昉服其敏后内侍崔孝温如金昉子汝嘉问曰: "吾父尝言高丽人金富仪异人也今无恙乎。" 闻其卒嗟叹久之。

#高丽史97卷-列传10-高令臣-000

高令臣。

#高丽史97卷-列传10-高令臣-001

○高令臣开州人少孤力学善属文文宗朝登第进累右谏议大夫论议慷慨无所屈挠。 睿宗初授散骑常侍庆尙道大水令臣奉使安抚奏公田税民赖苏息历吏礼部尙书拜检校司空知政事时王锐意致理公卿争进新法。 令臣以为祖宗成宪具在不可纷更但守而勿失可也。 以年老致仕十一年卒年七十二辍朝三日谥良敬。 平生以淸俭自守及卒家无羡财子湜。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黄元-000

金黄元[李轨]。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黄元-001

○金黄元字天民光阳县人少登第力学为古文号海东第一淸直不附势与李轨善同在翰林以文章著名时称金李。 辽使至黄元作内宴口号: "有凤衔纶从天降鳌驾蓬莱渡海来。"之句使惊叹求写全篇而去。 宰相李子威恶其文不随时所尙曰: "若此辈久在翰院必误后生。" 遂奏斥之。 尙书金商佑有诗曰: "学非浮薄终归古道不回邪岂媚今。" 宣宗闻之擢为右拾遗知制诰。 未几出守京山府有吏捕杀人强盗以至黄元熟视曰: "此非贼也。" 趣令放之判官李思绛亦名士力争曰: "此盗已服宜治罪。" 不听后获他盗果向之杀人者也吏民皆服其神。 在京山二年多惠政以贡银品不中罢肃宗开延英殿召掌书籍每观书有所疑则辄质之呼为先辈而不名。 睿宗朝累迁中书舍人奉使如辽道见北鄙大饥人相食驰驿上书请发州郡仓赈之王从其言及还百姓见之曰: "此活我相公也。" 历礼部侍郞国子祭酒翰林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累表请老踰年乃许。 女眞侵辽尽下东边诸城惟来远抱州二城固守不下食尽以财价贸谷于我边吏禁民互市黄元上*曰: "幸灾不仁怒邻不义请二城兼许贸易。" 不报。 十二年卒年七十三性不拘检颇好声色礼部郞中金富轼请赠谥当途有不悦者沮之子通理存道通文。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黄元-002

轨字公济初名载淸州人父攸绩礼部侍郞。 轨宣宗时为少府注簿承校入宋表误书辽大安年号宋还其表坐免官。 肃宗六年以礼部郞中奉使如辽大觉国师属孔目官李复请献金钟使还刑部劾治复罪轨以知而不禁亦罢。 睿宗朝累拜政堂文学户部尙书修国史进守司空知政事以疾累上表乞致仕优诏许之。 十七年卒谥文简。

#高丽史97卷-列传10-郭尙-000

郭尙[*(郭)舆]。

#高丽史97卷-列传10-郭尙-001

○郭尙字符老淸州人起小吏缘攀附事宣宗于国原邸宣宗卽位擢拜监察御史累迁至枢密院左承宣出入禁权势日炽尝矫传王旨有司劾请夺职不报。 肃宗在邸召见遗犀带辞不受。 及宣宗大渐尙侍疾卧内肃宗至寝门欲入问疾尙曰: "今主上弥留王子若无召命不宜直入。" 遂不纳。 肃宗立以尙事先君无贰心欲大用拜户部尙书出知西京留守政未满召为刑部尙书谏官奏曰: "尙出守无政可记请终三载。" 不从骤迁尙书右仆射知政事。 时平章事尹瓘请行钱币尙力言以为非风俗所宜上*争之不得。 寻致仕居家睿宗元年卒年七十三谥顺显尙质直无他技能平生不事生产家无余子坦舆。

#高丽史97卷-列传10-郭尙-002

舆少时梦有人命名舆遂以为名字梦得自幼不茹不从群儿戱常独处一室力学。 登第属内侍以合门祗*侯{候}出为洪州使就野外川上筑小庵名曰长溪草堂公暇每往游息考满入为礼部员外郞归隐金州。 睿宗在东宫识之卽位遣中使征之使居禁中纯福殿称为先生以乌巾鹤常侍左右从容谈论唱和时人谓之金门羽客王以其久在禁中或思出游赐别业西华门外。 舆尝请饯入宋使王字之文公裕于别业王赐酒果命内官主办供张甚盛物议非之旣而固求退居赐城东若头山一峯构室以居号东山处士名其堂曰虚静斋曰养志亲书额赐之。 一日王微行至山斋舆适入城王徘徊久之赋诗题壁而还后又幸山斋执其手使口号其见宠遇如此。 仁宗八年卒年七十二王嗟悼遣近臣祭之赠谥眞静命知制诰郑知常作山斋记立石。 舆伟无髥目若悬珠涉猎书史至于道释医药阴阳之说见辄成诵不忘射御琴碁靡所不治终身不娶妻在洪州私一妓将还使飮药诈言仙去潜携至京色衰遣归又于山斋常以婢妾自随为时议所少。

#高丽史97卷-列传10-刘载-000

刘载[胡宗旦愼安之]。

#高丽史97卷-列传10-刘载-001

○刘载宋泉州人宣宗时随商舶来试以诗赋授千牛卫录事军。 睿宗朝历左散骑常侍吏礼部尙书十三年以守司空尙书右仆射卒。 载能文性朴素不事生产虽偕商人来自立朝不复相亲时议多之。

#高丽史97卷-列传10-刘载-002

胡宗旦亦宋福州人尝入大学为上舍生后游两浙遂从商船来睿宗宠顾优厚补左右卫录事寻权直翰林院骤迁宝文阁待制。 时王颇好乐妓玲珑云以善歌屡承恩赉国学生高孝作感二女诗讽之中书舍人郑克永以白王王不悦会孝赴举王命黜之遂下狱宗旦上书营救乃释之。 宗旦性聪敏博学能文楚楚自喜兼通杂艺颇进厌胜之术王不能无惑后事仁宗为起居舍人。

#高丽史97卷-列传10-刘载-003

○愼安之字符老亦宋开封府人父修文宗朝随海舶来有学识且精医术登第官至守司徒左仆射知政事致仕谥恭献。 安之事睿仁二朝知水州为政淸肃吏畏民怀累迁兵部尙书三司使判合门事卒。 容仪秀美性度宽弘临事廉平善医药晓汉语凡移南北朝文牒多出其手。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景庸-000

金景庸。[*(金)仁揆]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景庸-001

○金景庸庆州人父元晃兵部尙书本新罗宗室。 景庸容仪伟丽有贵介风彩少放逸好声色尝与人鬪于道宋商客见之语曰: "仆好相人今观子相骨法秀异必富贵而寿请自爱。" 景庸由是颇自负。 以合门祗候出为广州判官为政不苛人畏敬之。 尝冬月大醉乘骏马走过汉江马蹄所触破水涌而不溺闻者异之。 累迁御史中丞肃宗御东池观射景庸先中鹄心赐银器廐马历吏部侍郞兵户工三部尙书睿宗初知政事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门下侍中上柱国加谋卫社致理功臣守大保判尙书吏刑部事乐浪郡开国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二百户累上表请老王遣左副承宣安唐颖赐杖寻许致仕。 后召宗室宰枢置酒赏春亭极顾谓景庸曰: "国之元老惟卿在。" 景庸涕泣拜谢累加匡国同德翊圣功臣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七百户进爵为公倚势聚*{敛}殖货治第壮丽为世所讥。 仁宗三年卒年八十五命赙葬赠谥。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景庸-002

子仁揆中第历左承宣左谏议大夫睿宗朝进知奏事累迁至守*大尉中书侍郞平章事女嫁李资谦子之彦资谦败贬知春州事后召还守司空左仆射知政事卒。 为人宽厚不喜臧否人物亦未尝倚势骄人优游不断但保禄位而已。

#高丽史97卷-列传10-崔弘嗣-000

崔弘嗣。

#高丽史97卷-列传10-崔弘嗣-001

○崔弘嗣字国老中原府人家世单平少力学登科以文行闻历拾遗补阙出为平州事有惠政累迁淸要。 肃宗朝授枢密院使奉使如宋忽为风所飘舟人无不心泣弘嗣神色自若。 及至宋观者称其仪度中规帝厚待之加赐金币口宣云: "顾惟枢近之臣宜有褒嘉之宠。" 馆伴曰: "此语如待朝廷近臣可见皇帝宠使臣也。" 还拜守司徒中书侍郞平章事睿宗时转门下侍郞平章事累加推诚赞化功臣守太保上柱国监修国史三上表请老遂致仕十七年卒年八十谥贞敬王遣使吊祭。 弘嗣淸介寡欲朝无党援家居不言公事妻子未尝见戱笑人有馈遗虽蔬果不受王深重之然务苛察少宽容见人小过辄不忘世以此短之。

#高丽史97卷-列传10-韩安仁-000

韩安仁。

#高丽史97卷-列传10-韩安仁-001

○韩安仁字子居旧名如端州人父圭以乡贡中第仕至户部侍郞。 安仁登第直翰林院。 睿宗在潜邸安仁与李永李汝霖等侍学及卽位以旧恩密近用事恩宠浸优兄弟亲戚皆缘分据要路士大夫趋势利者无不附。 初与汝霖交若不相负后之使不复起累历右副承宣左散骑常侍翰林学士承旨刑部尙书六上章恳求外补不允改礼部尙书同知枢密院事。 有金尙李惟寅者淸直自守所至皆有声绩未尝干谒权贵故年高未达安仁上*请加擢用以励具僚王授尙判合门事; 惟寅大府卿初御史台奏: "迩者风俗日侈公私宴会器皿华丽上下无等请依旧制申行禁止如或有犯尊者奏决卑者先囚后奏。" 王从之八关习仪枢密院果卓踰制台官囚执事别驾安仁与院使王字之乘醉怒骂使释之台官不听。 安仁等奏: "臣等不肖为小官所辱请罢臣等。" 王重违大臣意左迁侍御史陈淑卢元崇为都官员外郞遣近臣敦谕安仁等乃视事。

#高丽史97卷-列传10-韩安仁-002

仁宗卽位由知政事升中书侍郞平章事奏曰: "睿宗在位十七年事业宜载史册贻厥后世请依宋朝故事置实录编修官。" 从之。 初安仁与文公美崔弘宰及李资谦弟资谅俱在枢府资谅凭势安仁公美恃宠虽外和而内忌且与弘宰不相得。 安仁又以资谦为国上宰事皆决而惰慢不朝事多壅蔽阳尊资谦封为上公不令视事阴欲夺其权使承宣韩柱奏之诸吏知其谋衔之。 及睿宗薨安仁公美以*大医崔思全视疾不谨欲置于法以故思全颇怨之。 且资谦以崔惟迪为给事中物议纷然内给事张应枢好干时附势闻惟迪以奴婢二十口赂资谦得是职密语安仁安仁言于省中惟迪闻之诉于资谦资谦大怒请辨于御史台安仁惭恐告休在家遂与公美及堂弟郑克永妹壻知御史台事李永等数相会侵夜而散。 思全得其*闲欲释旧憾与人蔡硕于资谅弘宰曰: "安仁公美结党阴谋将不利于李令公。" 资谦颇以为疑遂罗织其罪奏流安仁于升州甘勿岛沈杀之流公美于忠州以柱党于安仁流灵光郡松岛又流永及克永于外安仁兄尙书右丞安中弟僧永伦从弟礼部郞中韩妻弟侍御史林存壻合门祗候李仲若子* 等四人公美弟祗候公裕僧可观克永妹壻右正言崔巨鳞姻员外郞任元浚安中子纶等五人永子元长等三人皆缘坐流窜其族类罢职者亦多。 仲若善医术故疑之追遣人沈杀之。 刑部又以左正言李逢原司天监全干殿直安天饷等常会安仁家必与阴谋劾夺其职。 安仁明达好学善属文又善易筮事多奇中为一时名流然乘势速富贵谋轧权贵以至于此及资谦败赠谥文烈。

#高丽史97卷-列传10-李永-000

李永。

#高丽史97卷-列传10-李永-001

○李永字大年安城郡人父仲宣以本郡户长选为京军。 永幼从师学父没欲继永业田为胥吏以状付政曹主事揖不拜主事怒且骂。 永卽裂其状曰: "吾可取第仕朝何礼汝辈为 " 肃宗朝擢乙科直史馆。 内侍林彦请讨东女眞永曰: "兵凶器战危事不可妄动彦当无事时欲用兵生甚不可也。" 王不听命平章事林干讨之永亦从军师败坐免官。 后知京山府以廉勤闻累迁礼部侍郞右谏议大夫。 仁宗初知御史台事宝文阁学士及李资谦杀韩安仁永以安仁妹壻坐流珍岛或有告永曰: "公之母子将没为奴婢。" 永曰: "吾内省不故忍死以待若老母以予故没为贱隶吾苟生何为 " 乃飮酒一斗愤而卒时人惜之。 资谦遣术士道傍牛马不敢践或病者就祷则愈。 资谦败永子请改葬掘之尸不变赠签书枢密院事命吏部削罪案。 永天资方直不为权贵所挠然取友不端拓俊京等谋毁李汝霖智禄延等毁斥朴景升永皆与焉。

#高丽史97卷-列传10-韩-000

韩。

#高丽史97卷-列传10-韩-001

○韩本端州吏中第补尙州司录睿宗朝除右补阙上*言时政得失转起居注宋使承信郞许立进武校尉林大容将还王欲许升阶拜辞与左司谏崔巨鳞侍御史崔弘略等谏曰: "今诏使本商人尝到我国与市井人贩卖秩且卑传诏日拜阶上已是过谦今宜拜阶下。" 从之寻迁中书舍人崔弘嗣将随尹瓘伐女眞誓佛云: "功若成创大藏堂于开国寺。" 及还私令军将输材与左正言任元浚劾奏王谕止之固执乞罢左迁为西京副留守仁宗初李资谦杀韩安仁以安仁从弟流外及资谦败召拜礼部侍郞复出为西京留守民闻其来皆喜历国子祭酒翰林侍读学士七年以枢密院副使卒性刚直言无忌讳笃学能文政尙廉惠所至有声绩。

#高丽史97卷-列传10-林-000

林[庾禄崇]。

#高丽史97卷-列传10-林-001

○林沃沟县人淸直廉谨有大臣风。 文宗朝以内侍管勾大仓有韩顺者居仓侧盗窃仓谷诬弄官吏家资巨万至有搢绅与之交通者发其奸置于法朝议多之。 历事顺宣献肃睿五朝累官至门下侍郞平章事致仕卒辍朝三日谥元敬子有谦有文。 有文登第官至门下侍郞平章事致仕仁宗三年卒年七十。

#高丽史97卷-列传10-林-002

有庾禄崇者亦以刚直称禄崇字龟寿茂松县人以儒术进官四十余年以公忠自许未尝枉己徇人其任义直前虽豪右亲戚不敢挠。 肃宗朝累历右散骄常侍枢密院使尙书右仆射睿宗时进知政事虽贵显衣服第宅如布衣时卒辍朝三日谥安贞。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晙-000

金晙。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晙-001

○金晙字适中开州人少英锐好学善属文擢魁科补晋州司录以淸白累迁左拾遗知制诰。 睿宗朝拜刑部郞中尹瓘征女眞晙为左军判官军败瓘怒缚军卒将戮之晙大言曰: "今日之败由知兵马事林彦之失律也释不问而戮此辈岂所谓不吐刚不茹柔之意乎 " 瓘愕然解其缚而纵之。 历左散骑常侍兵礼二部尙书知枢密院事知政事进门下侍郞平章事判礼部事。 仁宗二年卒年六十八谥贞愼。

#高丽史97卷-列传10-柳仁着-000

柳仁着。

#高丽史97卷-列传10-柳仁着-001

○柳仁着贞州人父洪以武略进宣宗时拜侍中通春秋左传及兵家诀每国有虞疑引古决策多中时议重之卒谥匡肃。 仁着荫补卫尉注簿中睿宗三年第自合门祗候历官至知政事八年卒王亲制文祭之赠守司徒门下侍郞平章事谥贞简配享睿宗庙庭仁着为肃宗妃门户贵显乃与诸生游读书登科为宰相不以富贵骄人有儒者风无子。

#高丽史97卷-列传10-康拯-000

康拯。

#高丽史97卷-列传10-康拯-001

○康拯西海永康县人家世微无技能然操心勤谨祖仁佑死国事例补良史为吏役十年加军器注簿同正出为宁仁鎭判官鎭溟都部署副使与女眞战累有功。 肃宗初除监察御史后为东北面兵马判官又与女眞战于菱岛献四十八级赐绢十匹升殿中侍御史。 睿宗卽位授知御史台事尹瓘征女眞拯以左军知兵马事从之有功拜左散骑常侍历御史大夫刑户二部尙书左仆射进知政事十二年以中书侍郞平章事致仕十五年卒年七十二谥景襄子福舆。

#高丽史97卷-列传10-许庆-000

许庆。

#高丽史97卷-列传10-许庆-001

○许庆孔岩县人中第以文学显淸廉忠俭。 肃宗在潜邸引为府寮及卽位拜枢密院承宣出入禁中恩渥殊异。 睿宗初历刑吏二部尙书知政事八年加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令致仕十年卒辍朝三日谥顺平。 庆虽无赫赫之称终始一节为朝廷所重子曰谅曰开先曰谦。

#高丽史97卷-列传10-文冠-000

文冠。

#高丽史97卷-列传10-文冠-001

○文冠字民章旌善县人父林干太子少傅。 冠文宗朝中第补静边鎭副将与女眞战于草堤有功边民大饥冠发公私储赈之所活甚众。 肃宗初拜礼部员外郞历起居注兵部侍郞右谏议大夫。 睿宗卽位授右散骑常侍尹瓘征女眞冠以左军兵马使从攻石城克之筑福州城语在瓘传以功迁吏部尙书又从吴延宠复征女眞。 后王谕之曰: "卿奉职淸勤宣劳中外用兵东鄙厥绩居多予将擢用。" 六年守司空知政事以老致仕明年卒年七十一谥章敬。 冠性淸直宽厚不事产业当官执节不挠。 尝为西北面兵马使韩以都部署如辽谒冠于宣州佩剑升拜楹*闲冠立受不交一言后屡称之曰: "冠眞有元帅气量固非庸庸者。" 先是为元帅者见命使虽微官必曲为礼貌以干誉冠不然故称之。 子子麟子凤子龟子龙。

#高丽史97卷-列传10-郑沆-000

郑沆[*(郑)]。

#高丽史97卷-列传10-郑沆-001

○郑沆字子临东莱郡人父穆大府卿。 沆性颖悟好学肃宗时中第补尙州司录州人以年少易之及临事善断皆叹服州人数司录二郑一韩谓沆及郑克永韩也秩满直翰林院。 睿宗朝以内侍掌奏事处心平直出纳详明。 随李资谅如宋馆伴学士王见所制表章称叹之还拜右正言论事直为权贵所忌通判全州寻召还为右司谏历按杨广忠淸两道。 仁宗幼卽位李资谦威势震赫郡守及奉使者竞聚*{敛}以媚之沆独不然。 资谦败拜枢密院承宣升知奏事劝王读书学业日就。 王以妙淸言幸西京妙淸郑知常欲王长御西京讽谏官请停修上京宫阙沆再上*请修葺旧宫还御言甚切直王从之。 知贡举崔滋盛出试题缪误有司请罢贡举。 举子金贻永沆之女壻王妃母弟也尹英瞻承宣韩惟忠女壻亦妃戚也妃劝王勿罢举沆与惟忠亦因宦官干请得不罢。 十四年沆有疾王遣内医诊视疾革进知枢密院事礼部尙书翰林学士承旨命下翼日卒年五十七王震悼辍朝吊祭闻其家无担石之储叹曰: "三十年近侍十一年承制贫如是可嘉也。" 加赙米百硕布二百匹御笔特谥文安。

#高丽史97卷-列传10-郑沆-002

子仕至内侍郞中以恭睿太后妹壻有宠于仁宗性轻薄有才艺交结大宁侯璟常与游戱。 郑金存中等诬构罪以闻毅宗疑之台谏劾阴结宗室夜聚宴飮乃流于东莱语在大宁侯传将行王谓曰: "今日事迫于朝议也行当召还。" 旣流召命久不至乃抚琴作歌词极凄自号瓜亭后人名其曲为郑瓜亭。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克俭-000

金克俭。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克俭-001

○金克俭字伯仪灵光郡人祖行琼平章事。 克俭以祖荫进肃宗时守安东府入拜监察御史。 仁宗时由尙书左仆射升知政事致仕加守司空太子少师卒谥祁烈。 克俭虽无学术公勤不懈累历中外以果辨称及当钧轴但敦谨保位而已。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若温-000

金若温。

#高丽史97卷-列传10-金若温-001

○金若温字柔胜初名义文光阳县人侍中良鉴之子力学登第自尙衣奉御通判广州入拜中书舍人历合门使知枢密院事知政事仁宗卽位拜中书侍郞平章事加检校司徒守司空上柱国十八年以门下侍中致仕卒年八十二谥思靖。 性恭俭廉静未尝以富贵骄人李资谦以国舅当国士之喜利者争附之若温与资谦为堂兄弟而不相比世多其守正子璇。

列传卷第十。

#高丽史98卷-列传11-00-000

列传卷第十一。 高丽史九十八。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00

金富轼[*(金)敦中*(金)君绥]。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01

○金富轼富佾之弟肃宗时登第补安西大都护府司录军事考满直翰林院历右司谏中书舍人仁宗卽位李资谦以国舅当国王诏资谦于朕为外祖班次礼数不可与百官同两府两制及诸侍从官其会议以闻宝文阁学士郑克永御史杂端崔濡议曰: "传云天子有不臣者三后之父母居其一今资谦宜上表不称臣君臣宴会不与百官庭贺径诣幕次拜上*拜而后坐殿。" 众议雷同富轼时为宝文阁待制独曰: "汉高祖初定天下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说太公曰: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柰何令人主拜人臣 ' 高祖善家令言诏曰: '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今王侯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以此论之虽天子之父若无尊号则不可令人主拜也不其侯伏完献帝皇后父也郑玄议曰: '不其侯在京师礼事出入宜从臣礼若后息离宫及归宁父母则从子礼。' 故伏完朝贺公庭如众臣及皇后在宫后拜如子又东晋群臣议穆帝母太后见父之礼纷不一博士徐禅依郑玄议曰: '王庭正君臣之礼私全父子之亲是大顺之道也。' 又魏帝父燕王宇上表称臣虽父子至亲礼数尙如此外祖乎按仪礼五服制度母之父母服小功五月而已与己父母尊亲相远岂得与上抗礼宜令上表称臣在王庭则行君臣之礼宫之内则以家人礼相见如此则公义私*思{恩}两相顺矣。" 宰辅以两议闻王遣近臣康侯显问资谦资谦奏曰: "臣虽无知今观富轼议实天下之公论也微斯人群公几陷老臣于不义愿从其议勿疑。" 诏可。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02

寻与朴升中郑克永修睿宗实录二年转礼部侍郞王追封资谦祖考升中欲媚资谦请焚黄日赐敎坊乐富轼以为: "宗庙用乐象平生若坟墓则以素服从事至于涕泣岂可用乐。" 升中又欲号资谦生日为仁寿节富轼言: "生日称节自古所无唐玄宗时始称皇帝生日为千秋节未闻人臣有称节者。" 平章事金若温曰: "侍郞议善。" 四年拜御史大夫历户部尙书翰林学士承旨进平章事加守司空。 十二年王以妙淸言欲幸西京避灾富轼奏曰: "今夏雷震西京大华宫三十余所若是吉地天必不如此避灾于此不亦左乎今西成未收车驾若出必蹂禾稼非仁民爱物之意。" 又与谏官上*极言王曰: "所言至当朕不西行。"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03

十三年正月妙淸与赵匡柳等据西京反王以富轼为元帅将中军金正纯郑旌淑卢令林英尹彦李高唐愈刘英佐之吏部尙书金富仪将左军金旦李愈李有开尹彦旼佐之知御史台事李周衍将右军陈淑梁佑忠陈景甫王洙佐之西人矫诏征兵两界急王遣淑周衍景甫洙分将右军二千人自东路往谕诸城仍搜贼党命富仪率左军先趣西京王召问两府大臣将出师富轼与诸相议曰: "西都之反郑知常金安白寿翰等与谋不去是人西都不可得平。" 诸相深然之召知常等三人至密谕正纯使勇士曳出三人斩于宫门外乃奏之。 王御天福殿富轼戎服入见乃命上陛亲授钺遣之曰: "外之事卿其专之以赏罚用命不用命然西人皆吾赤子歼厥渠魁愼勿多杀。" 右军先行次马川亭中军次金郊驿逻骑擒致西京谍者田元稷富轼解缚慰遣之曰: "归语城中人大军已发有能自新放顺者可保性命不尔天诛不可久。" 时士卒颇骄谓朝夕凯还装单寡会天雨雪士马冻众心解弛富轼抚循给军情乃安王以洪李仲孚为西人党授诏书往谕之等缓行四日始至生阳驿惧不能前使驿吏传诏书而还富轼囚于平州流仲孚于白翎鎭至宝山驿阅兵三日集将佐问计皆曰: "兵贵拙速先则制人今大军已出宜卷甲倍道疾驰掩贼不备尔小丑计日可擒若所至掩留必失机会且使贼益得为计非我之利。" 富轼曰: "不然西京谋反已五六年其设计必周战守之具旣备然后举今欲掩其不备不已晩乎且我军有轻敌心器仗未整猝遇伏兵窃发一可危也顿兵坚城之下天寒地冻壁垒未就忽为贼所乘二可危也又闻贼矫制征兵两界列城狐疑莫辨眞伪万一有奸人应之表里相结道路梗塞祸无大于此矣莫若引军从*闲道绕出贼背取诸城军资以饷大军告谕顺逆使与西人絶然后益兵休士飞檄贼中徐以大兵临之此万全之计也。"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04

遂引兵由平州趣管山驿左右军皆会联次以行富轼由射岩驿新城部曲径到成州休兵一日驰檄诸城谕以奉辞讨贼之意遣军吏卢仁谐招谕西京且城中虚实引诸军道涟州抵安北大都护府淑周衍等自东界来会前此遣录事金子浩等怀*闲行历两界城鎭告谕西人反状人心犹怀顾望及大军至列城震惧出迎官军富轼又遣寮椽晓谕至数四匡等知不可抗意欲出降自以罪重犹豫未决。 平州判官金淳夫赍诏入城西人遂斩妙淸及子浩等首使分司大府卿尹瞻少监赵昌言大将军郭应素郞将徐挺等偕淳夫请罪于朝。 又投书中军曰: "谨奉诏旨及元帅之言已斩渠魁驰献阙下欲以羊酒献敢请日期。" 于是富轼遣录事白禄珍奏之又贻书两府曰: "宜厚待瞻等以开自新之路。" 宰相文公仁崔濡韩惟忠谓禄珍曰: "汝元帅不直趣西京循迂路以赴安北吾等奏遣单介赍诏谕降非尔元帅之功尔来何为 " 淳夫至郊面缚瞻等将入京两府遣法司枷锁请下狱台谏亦请置极刑王皆不许命解缚袭衣冠入见赐酒食劳慰置客馆未几下狱枭妙淸等首于市赐富轼银药合诏曰: "逆命滔天愤妖人之作乱登坛受钺嘉大将之请行触风霜之寒悯士卒之辛苦今者王师压境贼类锋传首于兹已藁街之殉兵在卽实由莲幕之谋宜更勉六军之心卒以万全之计。"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05

匡等闻瞻等下狱谓必不免复反。 王遣殿中侍御史金阜内侍黄文裳与瞻往颁诏阜等劫之以威不可慰抚西人怨怒。 二月讽乱兵杀阜文裳及诸从者瞻奉太祖眞逃出捕杀之城固守富轼遣录事李德卿往谕又杀之富轼与诸将誓告皇天后土山川神祇曰: "西京妖人邪说人相聚谋反臣等祗奉王命率师问罪窃念上兵伐谋善智不战若以万众横行城中则无辜小民横罹兵刃非吊民伐罪之意兹用按甲休兵说之以逆顺谕之以祸福然后斩渠魁诣阙乞罪庶几革面而恶心不悛反复不常诏书屡下而不从使臣方至而见害厥罪贯盈理难可宥天地神明临之在上质之在旁尙克阴使三军增气元恶授首以安宗社以干戈虽不责报岂敢忘恩草芥之诚神其鉴之。" 富轼以西京北负山冈三面阻水城且高险未易猝拔宜环城列营以逼之乃命中军屯川德部左军屯兴福寺右军屯重兴寺西又以大同江为往来之冲贼若先据道梗不通使大将军金良秀侍郞杨齐宝员外郞金精合门祗候崔子英直长权景亮等将兵屯守号后军又使陈淑郞中王毅合门祗候全镕安宝龟等将兵屯重兴寺东号前军且城外民户甚多自兵兴丁壮多入城为战卒其余逃窜山谷富轼以为若不招抚势必啸聚为贼耳目分遣军吏劳来慰谕逃窜者悉出或负粮饷愿助军费者络绎不絶皆给衣食使得安居西人沿江筑城自宣耀门至多景楼凡一千七百三十四*闲置六门以拒之。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06

先是王遣内侍祗候郑袭明济危宝副使许纯杂织署令王轼往西京西南海岛会弓手水手四千六百余人以战舰百四十入顺化县南江御贼船至是又遣上将军李禄千大将军金台寿录事郑俊尹惟翰军候魏通元等自西海领舟师五十助讨禄千至铁岛欲径趣西京会日暮潮退。 袭明曰: "水道狭浅宜乘潮而发。" 禄千不听行至半涂水浅舟胶西人以小船十余载薪灌油火之随潮而放先于路旁丛薄*闲伏弩数百约以火发同时齐举及火船相迫延烧战舰众弩俱发。 禄千狼狈不知所图兵仗皆烧士卒溺没殆尽台寿俊死禄千蹈积尸登岸仅以身免由是西人始轻官军选卒炼兵为拒守计富轼虑后军寡弱夜密送步骑一千以益之贼不知黎明渡马滩紫浦直冲后军烧营突进僧冠宣应募从军甲荷大斧先出击贼杀十数人官军乘胜大破之斩首三百余级贼皆蹂躏赴江溺死获兵船甲仗甚多贼势顿挫。 时诸军野屯数月富轼恐春夏之交水至为贼所袭欲筑城按甲州鎭兵番休就农持久以伺其便议者皆曰: "西人兵少今举国兴师当指日平数月不决尙为稽缓筑城自固不亦示弱乎 富轼曰: "城中兵食有余人心方固攻之难克不如好谋而成何必疾战多杀人乎 " 遂定计以北界州鎭南西近道军分隶五军各筑一城又于顺化县王城江各筑小城数日而毕峙兵积谷闭门休士虽或与贼交兵无大胜败或分道攻城而城高堑深虽矢石所及多所杀伤而官军亦伤。 王遣近臣崔抗员外郞赵硕等下诏招谕富轼亦遣录事赵荣金子浩康羽及僧品先等百计开谕许以不死每获贼谍及樵苏者皆给衣食遣之。 匡等殊无降意幸其有外患使王师自罢时金使适至贼欲遮刺之以构官军知之候察甚至故贼不敢发。 贼又恐其党降附诈为我中军文牒示众曰: "诸军所及降人无问老少皆杀之。" 西人颇信之已而闻抚慰降者甚厚稍稍归顺。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07

时有朝臣献议曰: "自古用兵当观形势如何岂校一时之损伤乎国家虽与北朝和亲其意难测今兴师数万弥年不决若邻敌乘而动加以盗贼不虞之患何以制之请遣重臣不计死伤刻日破贼敢有逗挠者以军法论。" 王以示富轼富轼奏曰: "北边之警寇贼之变不可不虞诚如所议至于不计死伤刻日破贼是何不究当今之利害也臣观西都天设险固未易攻拔城中甲兵多而守备严每壮士先登仅至城下未有踰城超堞者云梯冲车皆无所用童稚妇女掷投瓦犹为勍敌设使五军传城而攻不出数日骁将锐士尽毙于矢石矣贼知力屈鼓而出锋不可当何暇备外虞哉 今联兵数万弥年不决老臣当任其咎然边鄙之警盗贼之变不可不虑故欲以全策胜之不伤士卒不挫国威耳兵固有不期速胜者今以宗社之灵明主之威妖贼负恩行卽殄灭愿以讨贼付老臣使得便宜从事必破贼以报。" 王亦以为然卒排群议而委之。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08

三月五军会攻不克涉夏至秋与贼相持不决十月贼粮尽简老弱及妇女驱出之皆羸无人色战卒往往出降富轼知有可取之状命诸将起土山先于杨命浦山上竖栅列营移前军据之发西南界州县卒二万三千二百僧徒五百五十负土石集材木分命将军义甫方宰卢积先将精卒四千二百及北界州鎭战卒三千九百为游军以备剽掠。 十一月诸军就前军屯所起土山跨杨命浦抵贼城西南隅昼夜督役贼惊骇以锐士出战又于城头设弓弩炮石尽力拒之官军随宜御鼓攻城以分贼势。 有侨人赵彦献计制炮机置土山上其制高大飞石重数百斤撞城楼碎继投火球焚之贼不敢近土山高八丈长七十余丈广十八丈去贼城数丈富轼会五军攻城又不克录事朴光儒死贼夜分军为三出攻前军营。 富轼令僧尙崇荷斧逆击杀十余人贼兵奔溃将军于邦宰金叔积先金先权正均等率兵追击之贼甲入城。 明年二月贼以我起土山逼之欲于城内筑重城富轼闻之曰: "贼虽筑城何益 " 尹彦池锡崇曰: "大军之出今已二年旷日持久事变难料不如潜师突击破重城可以成功。" 富轼不听彦固请于是分锐兵为三道陈景甫王洙及刑部员外郞朴正明合门祗候金礼雄等将三千人为中道锡崇全镕殿中内给事李侯等将二千人为左道李愈及合门祗候李永章金臣琏等将二千人为右道将军公直以所领兵入石浦道将军良孟入唐浦道又使诸军分道攻城无令贼专备西南隅部分讫厚赐军士。 富轼还抵中军至夜四轻骑驰入前军勒诸将大举。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09

丁巳昧爽景甫军入杨命门拔贼栅进攻延正门锡崇军踰城入攻含元门李愈军亦踰城攻兴礼门富轼以衙兵攻广德门贼徒以我土山未就不设备及诸军突至惶遽无所措富轼与正纯督战将士争奋诸军亦鼓纵火烧城屋贼兵大溃官军乘胜恣其斩。 富轼令曰: "擒贼者赏杀降及剽掠者死。" 士皆*{敛}刃而进会日暮雨作麾兵而却生擒及降者送顺化县飮食之。 是夜城中溃乱匡不知所为合家自焚死郞中维伟侯彭淑金贤瑾皆缢死郑璇维汉侯郑克升崔公泌赵瑄金泽升自刎。 戊午西人执贼魁崔永等出降富轼受之下吏慰谕军民老幼妇女令入城保家室使御史杂端李仁实侍御史李轼御史崔子英封府库分兵守诸门使正纯彦金鼎黄率兵三千人入顿观风殿号令城中禁虏掠。 己未以郞中申至为收拾兵仗使; 李侯为百姓和谕安居使; 朴正明为监检仓库使; 合门祗候李若讷为客馆修营使; 录事崔称白思淸为城内左右巡检使。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10

辛酉富轼备军仪入景昌门坐观风殿西序受五军兵马将佐贺使人祠诸城隍神庙抚慰城中使按堵遣兵马判官鲁洙奉表献捷曰: "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天威所被已日乃孚臣闻光武之征三年乃定德宗之讨希烈四载而平蠢尔奸凶据我城邑罪已浮于枭恶亦积于丘山惟睿之无遗至期年而斯克衔枚踰堞列兵攻门士交锋贼已*{}气步骑奋而霆击呼进而涛崩云雷车直斩鲸之风声鹤浑为金革之音鼎鱼环走以求生林鸟惊翔而散其罪重而自知不免者产息以烧亡其志劫而不能引决者甘鼎以见积日之忧一朝顿释。 于是入淮西而宣布上意如解倒悬复长安而抚绥遗黎盖云归处岂特市廛之不改巍乎城阙之俱存毒旣除腥已涤遂扫离宫之聿瞻原庙之衣冠坐然仍如旧父老士女渔樵刍跃争前驩呼相谓不图于今日乃复得为王人此乃陛下体天地之常生用神武而不杀三灵荐祉四海输诚电风驱肆捷一戎之定川渟岳峙允怀万世之安臣等亲承睿谋出管师律赖圣神之造惟以断成非将帅之才愧无拙速。"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11

壬戌承朝旨斩崔永及大将军黄麟将军德宣判官尹周衡注簿金智赵义夫长史罗孙彦枭首市街三日以分司户部尙书宋先宥自兵兴称疾阖门掌书记吴先觉佯愚不附贼*大仓丞郑聪以孝行闻皆旌表门闾。 初西人斩妙淸等传首阙下卽请中军差留守官如平时富轼遣卢令将入城贼欲伺杀之医学博士金公鼎密告其谋使令不入。 少监韦瑾英以有老母不能背贼与韩儒管安德金永年伪为车若送丧将出门事泄瑾英儒管被执榜掠烙至死终不援引故德永年得免公鼎瑾英儒管德永年及尹瞻亲属与老幼废疾者皆原之。 其余执送京师下狱其勇悍抗拒者西京逆贼四字流海岛其次西京二字分配乡部曲其余分置诸州府郡县妻子听任便许为良人。 匡永等七人知常寿翰妙淸沽郑璇金信信弟致李子奇赵简郑德桓等妻子没为东北诸城奴婢。 三月王遣左承宣李之殿中少监林仪赐富轼衣服鞍马金带金酒器银药合诏曰: "逆雏赵匡以小丑据险陆梁逋诛旣久非不知乘将卒欲战之心倂力剪除无遗种乃缘西都是始祖兴业之地又念生齿众多皆吾赤子不忍一切屠灭之故诏命开慰至于再三庶几易心归顺以体朝廷矜恤之典此卿之所具知也自从元恶妙淸等见歼于帐下之后岭失策贼情一变戡定之功似不可一二日期也卿以文武之才都将相之任宽得士心沈机妙物凡所制御之术已定于胸中始筑城寨以休士卒终起土山以压贼垒卒使逆类望风自溃束手出降不顿一戈下全城于反掌决不踰时收万世之伟绩非卿万全之策不能至此。" 拜输忠定难靖国功臣检校太保守太尉门下侍中判尙书吏部事监修国史上柱国兼太子太保又赐四军兵马使副判官以下银绢绫罗各有差。 四月凯还赐富轼甲第一区十六年加检校太师集贤殿大学士太子太师。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12

王尝召富轼置酒命读司马光遗表及训俭文叹美久之曰: "光之忠义如是时人谓之奸党何也 " 富轼对曰: "以与王安石不相能耳其实无罪。" 王曰: "宋之亡未必不由此也。" 王遣国子祭酒林光就第赐金银鞍马米布药物赏平西之功也。 二十年三上表乞致仕许之加赐同德赞化功臣号诏曰: "卿年虽高有大议论当与闻。" 二十三年上所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史王遣内侍崔山甫就第奬谕赐花酒毅宗卽位封乐浪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命撰仁宗实录五年卒年七十七谥文烈为人貌硕体面黑目露以文章名世。 宋使路允迪来富轼为馆伴其介徐兢见富轼善属文通古今乐其为人着高丽图经载富轼世家又图形以归奏于帝乃诏司局镂板以广其传由是名闻天下后奉使如宋所至待以礼三掌礼以得士称赠中书令配享仁宗庙庭有文集二十卷子敦中敦时敦时官至尙书右丞死于郑仲夫之乱。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13

○敦中仁宗朝擢魁科知贡举韩惟忠等初拟第二王欲慰其父升为第一属内侍年少气锐宫庭傩夕以烛燃郑仲夫须仲夫由是衔之毅宗时累迁殿中侍御史王拜宦者郑阁门祗候敦中不署告身左迁户部员外郞转侍郞。 初吏部侍郞韩靖与李元膺构隙罢职王别创佛宇于仁济院为祝厘所适元膺死靖复职尤勤祝厘敦中与弟敦时重修富轼所创观澜寺亦以祝厘为称。 王谓敦中敦时靖曰: "闻卿等归福寡人甚嘉之朕将往见。" 敦中等又以寺之北山童无草木聚旁近民植松栢杉桧奇花异草筑坛为御室饰以金碧台皆用怪石。 一日王幸寺敦中等设宴于寺之西台帐器皿甚华侈馔羞极珍奇王与宰辅近臣欢洽赐敦中敦时白金各三锭靖二锭罗绢各十匹丹丝各七十斤。 二十一年敦中拜左承宣灯夕王如奉恩寺夜还至观风楼敦中马素不调闻钲鼓声益惊突触一骑士矢房矢跃出落辇傍敦中不遑自首王惊愕以为流矢以仪卫扇拥辇疾驰还宫宫城戒严命有司榜街市购捕逮者甚众。 王疑大宁侯暻家罗彦等所为酷加鞫问诬服遂斩之又以禁卫不谨流牵龙巡检指谕等十四人。 时王数幸延福亭与韩赖李复基许洪材等宴飮一日将移御念贤寺乘舆已驾又置酒舟中相与沈醉夜分忘归卫士深怨韩李敦中前白王曰: "自朝至夜扈从军卒皆饥倦王何乐之甚 夜且晦冥有何观览久留此耶 " 王不悦而出已向晓矣普贤之变敦中亦从王行在途闻变佯醉堕马逃入绀岳山郑仲夫挟宿怨购之甚急。 敦中密使从者入京城候家安否从者利重赏以告杀之于沙川边敦中临死叹曰: "吾不党韩李实无罪但流矢之变祸延无辜今日之及宜矣。" 子君绥。

#高丽史98卷-列传11-金富轼-014

○君绥年未弱冠文学富赡辈推为巨手明宗朝擢魁科直翰林院高宗初拜侍郞。 时朝臣出使或有贪冒侵渔者民多怨咨君绥与李宗揆宋安国金周鼎崔正等十一人被选为诸道察访使问民疾苦察吏淸污适有契丹兵未遑廉按宗揆安国周鼎皆以黜陟不精见贬独正激扬得宜君绥后拜左谏议大夫代赵为西北面兵马使以淸白爱民称。 契丹兵至肃州永淸之境君绥率诸城兵击之斩四百三十余级虏二十一人获马五十余匹及韩恂多智叛君绥仍知中军兵马事讨之以计斩恂智函首送于京兵马使金就砺其不先报己乃囚君绥。 管下录事有卢仁绥者素与君绥有隙因子就砺又崔怡遂流君绥于汉南时人寃之。

#高丽史98卷-列传11-郑袭明-000

郑袭明。

#高丽史98卷-列传11-郑袭明-001

○郑袭明迎日县人倜奇伟力学能文以乡贡登第属内侍仁宗朝累转国子司业起居注知制诰与郞舍崔梓宰相金富轼任元李仲崔奏等上书言时弊十条伏合三日不报皆辞职不出王为罢执奏官诸处内侍别监及内侍院别库召梓等令视事袭明独以言不尽从不起右常侍崔灌独不与上书供职如常议者鄙之。 袭明寓居富轼别第谏官劾袭明失*{谏}臣体请罪之落起居注寻升礼部侍郞毅宗卽位授翰林学士进枢密院知奏事。 初毅宗为元子袭明侍读仁宗虑元子不克负荷任后亦爱次子将立为太子袭明尽心调护故得不废袭明久居谏职有诤臣风仁宗深加器重使傅东宫及不豫谓毅宗曰: "治国当用袭明言。" 袭明自以先朝顾托知无不言毅宗惮之。 金存中郑日夜短之会袭明告病以存中权代其职袭明知王意仰药而死自是幸日进王益纵恣逸游无度尝幸归法寺驰马至獭岭茶院从臣皆莫及王独倚柱谓侍者曰: "郑袭明若在吾岂得至此 "

#高丽史98卷-列传11-高兆基-000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