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治验回忆录

98.小儿口渴尿多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一)

刘小毛,男,3 岁。先患吐泻,经服药一周后,吐泻全止。旋而烦渴,引饮不休,小便每小时十至十五次不等。舌紫红无苔,指纹显露而深红,喜卧地下,午后有潮热,夜半汗出而解,食欲不振,尿清长,时作干呕,肌肉日形干瘦,睛光尚好,犹可自由行动,此为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清燥法,处竹叶石膏汤加减。

查《伤寒论》有说:“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本方虽为病后津气两伤余热未尽之清补一法,但移以治肺胃之热,未尝不可。其方竹叶、麦冬清心肺之热,石膏原治烦渴引饮,与麦冬配用,效力尤巨,又人参改洋参则具强心生津作用,去半夏之辛燥,易花粉之清润,甘草和中,粳米益胃,实备有相辅相承之义。是以用之以清肺热,肺清则宣化,宣化则津生,津液四布,不专下注,则尿少而渴自止,自以清肺热为第一要着。因此,更知本病之适用竹叶石膏汤,乃依上法煎服。另以蚕茧、麦冬、山药水煎作茶饮。药进三剂,疗效显着,渴尿均减,稍能进食,潮热止,汗不出,只余渴尿两证,势亦已衰。再四剂口不渴、尿亦趋正常,遂用参苓白术散调理收功。

(二)

王女新琼,4 岁。病由吐泻而起,先失治理,后又治不适宜,延至一月而吐泻始已,无何尿多而渴,家人不以为意,儿致形销骨立,不能起行,奄奄床第,又复多日,始来延治。按脉细微,指纹隐约不见,神志清明,睛光亦好,唇淡白,舌润无苔,语微神疲,口渴尿多,饮后即尿,尿后即饮,不可数计,肢冷恒喜被温,尿清长,无油脂,食可稀粥半盂,大便好。是病由于阴虚阳衰,不能蒸化津液,以故尿多渴饮;又因病久气虚,故神疲肢冷,已属阴阳两虚之极。差幸能食便好,脾胃机能健运,元气几微尚存,此为本病有转机之重大环节。此时滋阴扶阳均极重要,如阳回阴生,火能化水,津液四布,病则自已。因选用金匮肾气丸,借以蒸发肾水,升降阴阳。张景岳有云:“阳气不化,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升无降,所以直入膀胧而饮一溲二,以故源泉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证也。”读此,可知阴阳气化之理,尤能深一层明确肾气丸之功用。其方附子、肉桂温阳,熟地、山药滋阴,丹皮清虚热,山茱涩精气,茯苓健脾升化,泽泻补肾清利,用以治小儿脾泻而成之阴亏阳微之门渴尿多证,殊符合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旨。将丸改作汤服,同时用蚕茧五钱,洋参钱半,山药一两,蒸作茶饮。服药四剂,渴尿减半,至七剂则诸证悉巳,后以五味异功散加补骨脂、益智、巴戟、枸杞等温补脾肾,调养一月而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