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治验回忆录

10.类中风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一)

唐翁道彰,家素封,重享受,喜肥甘,多内欲,外表虽硕胖,而内实虚乏也。

1946 年冬以儿婚操劳,气血暗耗,肝火内炽,心烦不寐,又尝煎服参汤。昨因事赴城,经营未遂,黎明又徒步驰归,感受风露,已觉不适,煎服十全大补汤调养。不意夜飡未竟,自谓恶寒头疼,合衣即睡,次早时晏未兴,家人近视之,僵卧声鼾,身热燔灼,呼之不应,进入昏迷状态。一家惊惶失措,遣伻(bēng)迎治。抚身壮热无汗,切脉数而欠力,目光晶莹,舌绛干燥,蜷卧默然,间有咳声。

然以脉证分析,外感风寒而内闭热邪,何以知然?盖其人壮热无汗,蜷卧时咳,乃太阳表证;兼之筹谋失意,肝气不舒,郁久而成热,且数进补剂,致使外邪内热,锢闭其中,无从发越,转而合流横逆,上扰心主,故舌绛干燥,神昏不语。

其证有类于中风而实非中风。若言治法,一宜解表以疏肌腠,一宜开窍以清内火。

表解则血脉畅,火清则神志明,双管齐下,始易奏功。当处以古今录验续命汤,方中麻桂解肌透汗,川芎通络活血,参草补中益气,杏仁降气化痰,石膏大清胃热,去干姜之辛热,加香附之调气,水煎顿服。三时许微汗出,揭被展肢,目启不能言,神识犹不清,时以手捺其头,知其头尚痛也。日晡药再进,夜半汗稍多,热退大半,再前方减半服之。

复诊:脉见浮缓无力,热已退尽,舌干不渴,曾大便一次,小便黄甚。此时外邪已解,内热未清,更宜肃清余邪,用四逆散加玄参、生地、蒺藜、栀仁之类,清热滋阴,调肝疏气。日服二帖,三日后,头已不晕,脉略有力,起立行动能自如,舌转白润,口知味,能食饭半小碗,精神尚不佳,身极疲倦,宜服滋阴和胃益气诸药,如玄参、熟地、麦冬、石斛、枸杞、首乌、橘皮、砂仁之属,进退调理匝月,神采焕发,肌肉丰腴,较昔为健。

(二)

吾友刘汉芳之戚金翁,倏尔中风,伴而往视。翁性喜酒嗜内,身体肥胖。日昨酒后卒中仆地,不省人事,移之床,僵卧如尸,已两日矣。其面热如醉状,身有微热,视其目神光莹然,舌苔黄燥,脉沉而弦数,腹胀满如鼓,重按之,病者额露皱容,似有痛征。问二便,侍者曰:“小便黄短,大便三日未行。”余正沉思间。汉芳君曰:“据证判断,乃阳明燥结热传心包之候。忆洄溪医案中风门有此类似证象,用祛风至宝丹而起,似可仿而行之。”吾笑相谓曰:“君不行医而能知医,言中病机,吾当师徐氏遗法而变通其方,拟三化汤加牛膝、石菖、赤芍,配清心牛黄丸一颗,以达成解表清心开窍通府之目的。”头二煎接进,约四时许,腹雷鸣,大便遍床,口作呻吟,问之不应,腹犹如鼓。其地道虽通,而胃热未尽。

当晚原方再进,昧爽又腹泻一次,腹始松软可按,目能自启,舌苔黄燥减薄,口欲言而不能言,脉犹微弦而数。汉芳君又曰:“胃热轻减,证象好转,但宜舍下而治上,张锡纯氏之建瓴( ling)汤与证符合。”余曰:“治当如是。”该方为镇敛清降之品,热降则脑清,脑清则神明,服之当效。依据张氏原方分量与服。二剂果然识人能言,舌转和润,口知味,能进稀粥少许,尿长而黄,乃热气下降之征。再于前方加减:

生地八钱赭石山药旱莲草各四钱地龙一钱知母茵陈各三钱牛膝六钱再五剂,脉趋和缓,能起床行动。改方五味异功散加首乌、山药、女贞、当归、芍药、内金之类,调气和胃益阴。服食月余,体渐健好,未再服药,嘱以饮食调养。然因珍摄有方,历十余年而以它病故,享寿七十有五。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