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四书讲义困勉录 四库本

卷五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五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

为政

为政以徳章 李毅侯曰为政以徳是以天徳行王道所谓以一独主张天地万物者也其精神结聚处要即潜伏屋漏两节意民自归之谓以劝以威动其愧耻之良且不识不知安其性命之则也縁此徳是我所独得亦民所同得故其绾结之妙不可窥识如此夫子口中説个为政以徳便穆然神往无可言説无可举似不得已而辟诸北辰行文要得水月镜花之妙北辰一段正于喻意中打出正意此不是北辰自居众星自共正由北辰能联络众星不由他不共耳按此亦当与夫子闻政章参看 张彦陵曰按此

论至徳之化要知与老子清净无为别 夫子説为政以徳分明有个为字如何却説无为但徳是人所同得以徳感孚便不动声色而人皆黙化不见其有为之迹耳故无为不是全无作为仍有政事但其感化不在政事上只在徳上 翼注曰徳兼身心如欲正民心则先修意欲正民行则先修事 又曰无为是不烦措置意只轻带看章旨原不重无为 又曰此章主化民説为政以徳作正人以徳看观本注解政字为正人之不正而下章解政字为法制禁令可见此章不必説到法令上盖法令虽不可废但此章之旨不曾説及耳 朱子训此章政字则曰政之为言正也是以理言于道齐章政字则曰政谓法制禁令是以事言 四书镜曰以徳如所谓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也 辟如上要补出无为民归 蒙引曰北辰则専主五星中之一星边天壤而言北极则兼连五星而言亦有小分辩

诗三百章 翼注曰此章是发出先王所以垂诗教之意总要使人思无邪是一气话不必讲思无邪字义只讲思无邪所以蔽三百意趣 又曰注中心志情性正贴思字 四书家训曰此节是提出先王所以垂诗教之意总是要使人思无邪不是示人学诗之要亦不是谓作诗之人皆思无邪也 按发出先王垂诗教之意正所以示人学诗之要也然学诗之要意在言外 邹肇敏曰味此章却是教人无邪思而触诗以发之耳 李毅侯曰不是有一言便可废三百谓尽三百总归此一言耳 四书家训曰思无邪只是一个正心工夫 又曰凡人所为皆根于心心中止一性性发出来便为情思者性之灵而情之倪也一涉于思便非不覩不闻气象出于正常难入于邪最易思复生思邪复生邪辗转相生本体愈逺张彦陵曰思字最好玩味学者所当致力之地全在于思思在心里此处无了邪事自无邪若説事上去着力便无及 许敬庵曰风俗邪先王为政令以防之行事邪先王为礼制以一之至于思藏于微渺非政令禁制所可及则采集诗歌使之一唱三叹以兴起其劝惩之念而归于正盖思者声诗所由起也以其出于人之思者入于人之思自易为功耳直向人一防灵源中激发感动潜移黙夺转来 按思无邪语成公文公各为一説至今谓未了公案成公主作诗者説谓诗人以无邪之思作之学者当以无邪之思读之文公主学诗者説则曰彼虽以有邪之思作之而我以无邪之思读之附后文公曰孔子之称思无邪以为诗三百篇劝善惩恶虽其要归皆出于正然未有若此言之约而尽者尔非以作诗之人所思皆无邪也今必曰彼以无邪之思铺陈淫乱之事而悯惜惩创之意自见于言外则曷若曰彼虽以有邪之思作之而我以无邪之思读之则彼之自状其丑者乃所以为吾警惧惩创之资耳而况曲为训説而求其无邪于彼不若反而得之于我之易也巧为辨饰而归无邪于彼不若反而责之于我之切也

道之以政章总旨 四书镜曰道政齐刑俱责备于民故民之为善去恶者不过勉强于外道徳齐礼俱求端于己故民之为善去恶者莫不感孚于中感应之所以异也

道之以政节 湖南讲曰此亦非晚近易及如唐太宗时外戸不闭行旅不赍粮便是

道之以徳节 张彦陵曰礼即有形之徳也 政与礼何别 格是翻然一变言非只空空羞愧 按徳礼政刑为政者都少不得但有了下半截遗了上半截则失了政刑之本意大抵徳礼只在政刑上见耳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总防 正蒙云常人之学日益而不知仲尼习察异于他人故自十五至七十皆自觉其进也 湖南讲问此章是夫子想着从前光景有恍然自失之意是否答曰此是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乃贤者改过不吝的学问在夫子生平只説何有于我哉是吾忧也止是望道未见歉然不足有之若追悔自失觉无证据 张彦陵曰纯亦不已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节 许敬庵曰夫子当十五之时便志于学便是要为圣人好古敏求发愤忘食是其精神庸徳之行庸言之谨是其实事祖述宪章上律下袭是其楷法 志乃最初起念孔子十五志学便从性命起念郑居家考索便从著述起念孔明自比管乐便从勲业起念叔子岘山堕泪便从名称起念仪秦力攻揣摩便从势利起念禅家为一大事因縁便从生死起念今日吾辈从事此学要看从何处起念【析疑海门】 沈无回曰阳明云志学即是志不逾矩之学此语亦有病志学志圣学也不逾矩是所进之境界耳假令两楹未梦必更有一语夫子岂肯以从心为足乎管登之谓夫子未到穷神知化一境愚未敢知然圣学无息则断然矣 按若説志于矩便不妨

三十而立节 张彦陵曰任他纷华曲学俱摇动不得杨慈湖曰所谓立非于学之外复有立也学久而

固如木生久则坚立非有二木也立非强力之所能致也以强力而立立于暂不立于久立者吾心所自有也戕而贼之始弱始不立立非孔子之所独而他人无之者未学也是以未立也

四十而不惑节 存疑曰不惑只是信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正是未到不惑地位也 不惑于临事时看尤切

五十而知天命节 张彦陵曰知字深看不是闻见之知天命虽在事物上见得然却不是逐事逐物寻求天命金仁山曰不惑小徳之川流是于万殊处看一本知天命大徳之敦化是于一本处看万殊 下学上达融而为一矣

六十而耳顺节 邹肇敏曰声入而以解心迎之亦是逆 徐岩泉曰有言逊于志有言逆于心皆得入之其是非自着而心不为动如鉴之至明于物无择妍媸在彼而吾之本体自如无拒却亦无容留故曰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节 胡衡斋曰矩即谓止至善亦即尧舜之中文王之帝则箕子之极是也孔子十五志学时即志此矩自七十以前固未尝逾矩至七十以后能从心不逾矩夫从心不逾矩则一毫意必固我无有也 矩即是天命 矩有体用 湖南讲问夫子既是生知安行谓何又要用积累功夫答曰生知如明眼人亦必要将眼厯厯看过方才见得不谓眼明便可一览俱尽也安行如健足人亦必要将足步步行去方才到得不谓足健便可一超直至也夫子由志学至不逾矩其用功当亦如是

孟懿子问孝节 张彦陵曰夫子正欲借他事亲之孝以感动他事君之忠故以无违规之最妙 杨慈湖曰懿子武伯子游子夏问孝而夫子所答各异何哉盖曰孝者人之良心也人人所自有也人人所自有而有不足焉者有以蔽之也懿子蔽处在违礼武伯蔽处在不谨疾子游蔽处在不敬子夏蔽处在色各去其蔽则数子之心固自全也圣人不能予人以所无能去人之蔽而已

樊迟御节 翼注曰讲我对曰无违要见得孟孙不识果能喻我意否

生事之以礼节 此礼自天之所秩王之所制言生事三句不可分见人子事亲自始至终毫忽不可假借意 方文伯曰不曰理而曰礼礼有品节限制正臣子所自律以奉君父者也

孟武伯问孝章 饶双峯曰此非特有疾时忧无疾时亦常忧其爱护之不谨而有以致疾此见父母爱子之切处 汤霍林曰疾字不専是疾病盖身有一毫不在名检上即是病痛处语要隠然警悟三家

子游问孝章 徐儆曰敬者听于无声视于无形四书镜曰能养能敬是谓养志之孝养而不敬是谓养口体之孝 养而将之以敬服劳而本之以爱即是孝不可全抹杀然敬爱却包得广不止在服劳奉养之中

子夏问孝章 王宇泰曰所谓乐则生生则恶可已者

严恪且不可况暴戾乎

吾与回言终日章总旨 四书镜曰此节只是抑其词以赞顔子悟道之妙固非顔子愚于始而知于终亦非夫子始疑其愚而终信其不愚也 李毅侯曰夫子宛转其词以形容之所谓无所不悦而非助我者也切不可弄口头巧谓如愚不愚两难捉摸至今无以定回等语

吾与回言终日章 李衷一曰如愚不愚不是形容顔子之聪明是形容顔子之不事聪明处 按不事聪明正是聪明 不违注云意不相背有听受而无问难也意不相背是説他心里有听受而无问难是説他外面在夫子口中只説得外面下半截方看出他心里来此时夫子意中原晓得他心里口中却不説他心里所谓婉转其词以形容之 汤霍林曰只举足发处见得不违中有神悟意不是两时不愚是顔子真面目夫子心中十分喜他故婉转其词以形容之要知如愚处便是不愚足发之妙不在不愚正在如愚上 即其不违之时预知其足发之机但上文口气含蓄至下始防破霍林谓婉转其词以明之最妙 呉因之曰人但知回之足发而善悟不知如愚而足发将若决江河的气象敛于神明中此悟境之深处 按理固如此然须于下半截説出 谓惟其如愚所以不愚可谓惟其不愚所以如愚亦可 须知如愚气象到足发时仍在不愚光景在不违时已具沈无回曰顔子时时如愚时时足发时时足发时时如愚是也此意亦不可不知 湖南讲艾南英问终日不违与夫子六十耳顺若有差别则顺与违反不可谓不违非顺若无差别则夫子何迟而顔子何蚤耶答曰顔子所闻乃夫子之言説的既是有理听的又具信心两下自相顺受若夫子则随外边一切所感如沧浪之歌萍实之謡人所易忽而夫子触着便能有省此与不违安得无别 此意大全已发之然不如此之详尽 朱子曰私不専在无人独处之地如两人相对坐心思黙所趋向亦是私 呉因之曰私者独也真我毕露之防也这时节靠不得把持弄不得气力此实脏腑透见之际故曰私如今人言真面目一般 存疑曰私非燕居独处但退后与他人酬酢便是私也盖燕居独处是静时不得发明圣人许多道理且下文日用动静语黙説不去语録云私不専在无人独处之地谓如人相对坐心思黙所趋向亦是私这亦不是正谓解不得发字也 私注谓是燕居独处存疑谓与他人酬酢时看来非与夫子相接之时便是燕居独处盖注燕居独处原兼动静也存疑与注未尝相背但存疑自以为背注尔若大全有单作慎独看者偏 此条有辩在续録 袁了凡曰省其私不是孔子去窥伺他只是以心相照便见得 王宇泰云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他骨髓或问髙新郑曰圣人于顔子必待省而后知与曰非也其喜之也深故其称之也婉 发字来脉正跟如愚来或作生发解或作发明解然发是发夫子之蕴非发夫子之言也有活泼泼地引伸触类之意亦足字对如愚説不对聪明才辩人説 朱子曰亦足以发是听得夫子説话便能发明于日用躬行之间如告以非礼勿视听言动顔子受之不复更问退而省察所为直是视听言动无非礼也问于何处见之曰睟面盎背皆见之 胡云峯曰不曰行而曰发此一发最有力 徐儆曰要看得发字意出如草木生意充满郁勃于中而畅茂条达于外谓之非造化之力不可谓之尽出于造化亦不可 韩木公曰私字只是大学慎独之独退省其私只是返而省察其独知之地耳非直到背地里乃谓之私也亦足以发亦非以圣言尽数行得出来不曰行而曰发谓其动静语黙无非此理之昭著动固发静亦发语固发黙亦发有活泼泼地生乌可已之妙不然将夏时殷辂岂顔子一时行得及耶 所立卓尔亦非一时可及 呉省庵曰回也不愚句乃是于其足发处打破他不违的光景

视其所以章 此章全为伪君子而发 呉因之曰大扺圣贤观人只把他自家身上一一参验那一件不是因物付物所以为天下之至明 夏九范曰不观其所由则王莽之谦恭疑于周公之吐握矣不察其所安则介推之甘焚疑于夷齐之无怨矣 安对矫激看朱子曰安是平日存主习熟处他本心爱如此虽所由偶然不及此终是勉强毕竟他所乐不在此次第依旧从熟处去 沈无回曰安是心意所安托处是习情也不就是性若性则无不善者 乐天斋翼注曰据所字之意则察其所安不当云察其所安乎不安乎当云察其心之所安者在道内乎在道外乎 又曰焉廋重恶边 李见罗曰圣人修己功夫必自里及表透体露心不容毫发之间故其观人也即用此法既视所以必观其由必察其安盖必如是而后谓之真人必如是而后谓之实学然予观世人不曾有孔子的实学至于观人则无不具孔子的眼孔求全责备吹毛求疵真所谓至愚者亦如神也嗟乎世之善于观人备于责人如此而学者自修尚可不一循孔子的矩辙而欲挟半真半假之学术以盗名而欺世乎

温故而知新章 翼注曰此章不重为师只重学贵心得上説王宇泰曰故与新对注云旧所闻不易之説也而説者以为求诸外乃以徳性所固有释之岂旧闻在徳性之外乎夫子为世之学者做一节工夫未得透辙便厌了又做一件终其身拈一放一有甚了期如炊饭者列数十锅于前到烧得后锅热时前锅又冷了纵烧上千百年岂有饭熟之理教他只将前日做过工夫一线做去不到彻不住彻了便是知新也工夫只在温故上 按论究竟则原是一件不知新叫不得温故大概论则是两件有温故而不知新者 温故属外知新属内此内外交养虚实相生之工夫也究竟内外原是合一则新故原非两件 新非求博非好异盖义理原自无穷学问本自无尽即所旧闻寻绪不已则就其中愈入愈精愈体愈宻或因旧闻而引伸触类以为新知或守旧闻毫末无加而日新又新即是新知或觉今是昨非又不妨洗涤旧闻突起新知此亦何尝温故而总由温故得来故谓知新可离温故非也谓温故即可知新而更无知新之学亦非也邓定宇曰为学须翻窠倒臼如医之用方兵之用法全依傍人不得必从旧纸堆中翻出新意见来 论语温故是下学工夫知新则有上达意中庸温故知新则皆下学工夫也通考朱氏公迁谓中庸是全其统体而益见脉络之无穷论语是即其一理而推见众理之无穷所谓一理不是一贯之一是一件的意思【己亥三月四日改定】 中庸温故属存心知新属致知论语则俱属致知公迁一件两件之説想如此分 知新虽不専指一旦豁然贯通处然亦是贯通之渐 自今日知之偶及为新而明日见其为已知又成故也【右狐白解】 维成氏曰自良知之説起右陆而左朱谓故为心之故物即指良知温即勿忘勿助养此良知而知新即良知之日新因引中庸温故知新为证不知注中闻字原细不専指闻见之闻即闻见之闻独非吾性中之故物耶此理原无内外无精粗若以故为良知而举闻见扫之即认良知亦差矣又有以师为吾心能自得师大抵时説好异动拈本体动称了觉不惟闻见可废而师亦可废噫害至此耶 此题重拈为师者固非然竟脱畧为师者亦非大约圣人口中语必无虚设明明有可以为师句如何可一笔抹倒故朱公迁谓此为为人师者言之而注中所引学记语亦就师上説但文字须有次第原委故可以为师只宜就温故知新中勘出不得逆提作主【文评】

君子不器章 君子二字是体用俱全之称不必如蒙引之説 杨慈湖曰偏则器不偏则不器止则器不止则不器有意必固我则器无意必固我则不器无意必固我当兼体用看 为小事可为大事亦可为此事可为彼事亦可处治可处乱亦可处安可处危亦可处暂可处常亦可知与勇兼仁与知兼 杨复所文云以天下才治天下事盖天生之以主器者岂身为器耶即袁了凡董思白説然与注却异【戊午三月】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章 张彦陵曰不是要言而先行亦不是既行而遂言也 言亦不是絶然不要的但此处只説重行不必为言分解南轩説极得口气此与讷言敏行同意但彼是并论言行此对子贡病处要从言説到行故南轩之説最精 李毅侯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本是一句不可读断了一从字极可防正如子之从父臣之从君断然驰骤向前不得大意谓言当从行行不可从言也须是步步鞭防一生精神止办这躬行一事方可若议论当先而以躬行赴之纵然身子上做得来却不免已落后也只将先言其行而后从之反看自明若能言而行不逮者夫子意中一发説他不着 盛珍示曰此是以言行论君子非以君子论言行

君子周而不比章 姚承庵曰周与比外面似一様只在心体上分别君子以万物为一体不从躯殻上起念故周小人只从躯殻上起念逆之者憎顺之者爱故比 维成氏曰周与比不在交之广狭而在情之公私情公即一人相信亦周情私即到处倾盖亦比王宇泰曰只是这个人君子亲之则为周小人亲之则为比以普爱众人専昵一人分周比者误 合上三论正是普爱 君子则亲疏善恶之必分而不失为周小人则不分亲疎不分善恶而适成其比 周比从接物上见和同从共事上见骄泰从处已上见朱子论周以好善兼恶恶论比以党恶兼伤善析理最为精切 杨慈湖曰君子之心如天地太虚然万物纵横纷乎其中孰为反我者孰为顺我者反我顺我在物则尔天地太虚安知哉唯其若此故周而无可比也小人本心一失坐血气纷扰之中顺则喜反则恶喜则比恶则否安能周哉又曰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害其为周非如墨氏兼爱也小人以利合尔汝爱昵相濡以沫秦越可使一家一旦临小利害父子有疑心焉私欲之为害如此 乐天斋翼注曰周比字义是以广狭为别但认理又要圆融陶石蒉曰君子于天下如一身然气滃然游于毛

发指拇而无底滞者周也周故耳目之用不设而通手足不相要而相喻者和也周生和【析疑】

学而不思则罔章 张彦陵曰思学原是合一的学之精察处即思思之笃切处即学学而不思只是空习个硬套子心体上全不明亮故曰罔思而不学只是空见个景象全无根据心体上自不安穏故曰殆罔字只在不思上见得殆字只在不学上见得玩二则字可见病由分思与学而生非学思之有二也要知不思也叫不得学不学也叫不得思 此二条是深一层看法极得圈外程子意盖大概论则学思是两件若论究竟则只是一件 注习其事原兼知行但除思耳观大全朱子数条自明而云峯専以学属行殊觉偏蒙引存疑虽未明言其失然皆不主此

攻乎异端章 张彦陵曰以害字防醒他斯者即词也者决词己者无他之词 陆象山曰今人类指佛老为异端孔子时佛教未入中国虽有老子其説未着却指那个为异端盖异与同对虽同师尧舜而所学之端绪与尧舜不同即是异端何止佛老哉或问如何是异端吾对曰子先理防得同的一端则凡异此者皆为异端 异端之始亦是学圣而过异端之行亦必窃圣以行象山之言是指吾儒内之同异然杨墨之与我儒亦是同师尧舜而异焉者也其源本同而其流遂异此趋向之不可不谨也合杨墨儒而别其异于儒之中又别其异此辨析之不可不精也王阳明曰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徳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髙者入于空虚卑者流于功利害世教只有此两般人正学不明名教无主学者才要身心上用功便入空虚去才有志事业便入功利去【析疑】 攻字依大全朱子説则専治固不可即畧治亦不可兼説为妙 翼注谓攻异端只是一个人如为我兼爱是异端杨朱墨翟便是攻异端之人固是然兼两人説尤妙有创攻之者有继攻之者 害于心害于事害于政害一身害天下都是害 攻乎异端攻是攻伐之攻非攻治之攻害者所谓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朱子以攻乎异端为攻治明太祖以斯也已为害止二説亦通

诲汝知之乎章 张彦陵曰二为字重看乃心中体认知不知自家心里明白之意重不知边勿平看 此亦单主自知一边説翼注主此姑録于后 翼注曰二为字不徒是口中任让乃心中体认之意知此事物之理则任以为知之不糊涂过了不知此事物之理则任以为不知亦不糊涂过了墨卷不以为夸不以为讳等语俱粗 不知为不知蒙引主自屈解存疑主自知解二説自当相兼 人固有因不自知而不自屈者亦有自知而不自屈者一则任意气之过一则任意见之过子路皆有之故当兼説细玩蒙引亦是兼説存疑但辟其前一节耳 所谓不知有烦赜而不能尽知者有深微而不能遽知者而况即素所相习之事静证之实有不可信之形即素所相亲之理深求之究有不可解之故 是知也注分两层不易之解时説谓知只论真假不论多寡终説不去大全新安陈氏之説亦觉略偏 陈几亭曰子路

信心不好学人也语之以好学未必能夺其信心之僻即从心上防示只去其自欺便是真能信心便是知 李毅侯佐案曰子路升堂而未入室只是他不肯沈潜理防夫子特向顶门上着针故曰由诲汝知之乎谓必于本心知不知处洞然没些子鹘突乃所谓知之耳此漆雕开吾斯未信所以为见道分明也与子贡之弗如似亦当与此同例 李毅侯曰知

不知分处尽有絶大豪杰未能剖出者其相争只在毫芒疑似之闲认识不真便堕坑堑故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他日所以悦未信之开也

子张学干禄章总旨 周季侯曰多闻多见不可便抹杀他学问亦须索从此起只是要一步宻一步耳大抵干禄之学与闇修之学判然两途学干禄句是记者摹拟子张之学是一种干禄的学问夫子全把闇修之实示之防出禄在其中句正见禄与学原是合一的不必去干若云修徳而禄自至便是教以干之之法

子张学干禄节 子张所以欲得禄之心与世俗异而其为干禄而学之心与世俗同然亦特有其心耳未尝思枉道以求合也至公孙丑陈代之流欲孟子往见诸侯则又干禄之变而非子张之心矣然有子张之心则亦必流而为公孙丑陈代之所欲为者此又不可不知 子张公孙丑陈代皆非贪禄者也欲借禄以遂其济世之心耳然孔孟犹以为不可而况乎徒贪禄者哉孔子之辙环天下亦所谓修其言行以俟之者耳非有所干也

多闻阙疑节 阙字慎字正从多字见出多闻多见正学问得力处也解者辄以闻见牿心并欲一切扫除此与因噎而废食者何异 翼注曰疑未信殆未安总是未知合理与否上阙字阙而不言下阙字阙而不行 呉因之曰博洽雄辩之士最能涂人耳目耸人听闻必阙疑慎言而后寡尤何也辩博之徒可以惊四筵不可以惊独坐庄子曰能服人之口者不能服人之心人不心服所谓尤也寡悔更易见自恃阅厯古今凭才妄动者一时驰骋岂不快意驰骋者过快意者息至静中之才气不得施而良知跃然愧怍生矣故曰悔 不曰尤寡悔寡而曰则寡尤则寡悔谓多闻见而阙之慎之乃我之所以寡其尤悔者也正见学问得力处 朱子曰圣人只教他谨言行因带着禄説圣人不教他干但云得禄之道在其中正是要抹杀了他干字君子亦修其在己而已禄之得不得非所计也故曰禄在其中 大全存疑删此末三句何也 吴因之曰中字正与外字相对言所谓禄者只在寡尤寡悔中 学即是禄禄字正不必抹杀主言行举者固非主天爵説亦非 徳修而禄至是禄在其中徳修而禄不至禄亦在其中盖只论我有可以得禄之理不论得不得也集注圈内只説得前一边圈外程子则兼后一段説大全蒙引存疑亦只説得前一边看来是程子説得完全至谓修徳而禄自至便是教以干之之法以此为圈内病则不然观大全朱子抹杀干字一段自无此病 朱子曰闻见亦互相发亦有闻而行者有见而言者不可泥看故经分言之而注合解之极有见然朱子又曰闻是闻人之言见是见人之行恐亦不可泥亦有闻人之行者有见人之言者见人之言如典籍所载是也不知而作章金仁山又谓闻是闻古人言行见是见今人言行麟士取之看来亦不可泥 新説谓子张才髙意广不患闻见之不多只患不能阙慎故此处意重阙慎此説固好然看来务外的人连闻见也不是真个多则闻见亦重但要説得对子张病耳 翼注曰此章不宜専重末句

何为则民服章 此章举错似宜平説不必如樊迟问仁章云不举便是错 徐儆曰进贤退不肖原是朝野一防公心故民之服不服其机括只在一举错间耳朱子论宋事谓救其根本之术不过视天下人望所属者举而用之使举错当于人心则天下之心自翕然聚于朝廷之上甚得此意 梁无知曰不説君子小人而曰直枉最妙同一君子惟直的君子最惹是非所以容易错同一小人唯枉的小人最善迎合所以容易举持正秉公无所回互之谓直曲学阿世漫无执持之谓枉 君子则不论刚柔总叫做直小人亦不论刚柔总叫做枉不必如梁説然亦可备参也

使民敬忠以劝章 张彦陵曰庄字如正衣冠尊瞻视是也亦要根心不从外袭

子奚不为政章 张彦陵曰按此章大意夫子分明是讽定公以孝正家的意思 此章要与防尔何如节同看 此章当与正名章同看盖身有穷达而必不可不尽者父子兄弟之伦也若使出而不能尽其道于国则宁处而尽其道于家耳 孝乎句是引起语书本道政事今却以孝为言必有深意 徐自溟曰即此孝友之心而施于一家之中有蔼然不容乖之政焉有秩然不容混之政焉盖即其所施处皆真心贯通即有唐虞雍睦景象即有宇宙和平气概非政而何 王宇泰曰施于有政今书作克施有政本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之意朱子以家政解者以下文有是亦为政一句故也 施于有政施字是推广意所谓推者有二一是以我之孝友而教家人皆孝友一是以孝友之心而推之为内外尊卑长幼之分然此句内又兼有化意 以孝友施于一家是为一家之政以孝友施于一国是即一国之政总是一个道理随处发见故曰是亦为政非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之説若説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则夫子既尽孝友于家自当出仕于国非答不仕之意也 袁了凡曰处为洙泗出为唐虞大行穷居原无加损 焦弱侯墨宝斋集验方序曰陆宣公在忠州日集古医方或者谓为谪居避咎计不知君子深仁隠厚蓄积于中譬之源泉随地而出期于利物而已而人情薄恶动以为有为而为不亦陋乎可为此章注解

人而无信章 张彦陵曰此章要揭出人字以字人之所以为人全在信若无这防真心实意面目虽存精神已断还成甚麽人 人之无信者不必论到行之隔碍处方见他不可就他当下无此实心便已失其行之之具矣 徐自溟曰不知其可也似诘问语犹云如何是好意不可行意直至末句透出然此信字乃人生本来之命脉若因末句行字遂于涉世运行上论信则其所谓信者浅矣故知此信字当是论心不是论行 此説自妙然不若黄蕴生之起讲尤妙也 按四书镜曰论其理则曰不知其可论其势则曰其何以行此説亦不必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章总防 张彦陵曰此章是夫子以定礼观往古来今之无异非以因革损益为知来也礼字最重礼所以维世也三代所因者此礼所损益者亦此礼损益不外因中事若认所因所损益的做两件便隔天渊 王宇泰曰此章因字不与损益对谓因于其礼而损益之耳盖将来之不可知者以世变之无常而夫子谓百世可知者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复循环必无穷已则无常而未始不有常也故昔之极重而不返者即为将来所裁减之端而其所頽废而不振者便为新主所増修之处如秦之废封建而郡县此损益之至大而后世之所恨者然亦穷而变变而通势之所趋而不得不然者也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节 世乃帝王兴废相禅之世与三十年为一世之世不同

殷因于夏礼节 翼注曰大凡有定者可知无定者难知今此礼三代相因是有定也虽有损益不过善用其因是无定而未始无定也故总曰可知 按此意无人看破 三可字虽跟损益来然损益不外于所因正从因处知之也有説反重损益上看大意谓周末文胜继周者必损其文而归于忠质此不可用按此意亦有然却是旁意正意则重在因上 三纲五常文质三统俱是礼但三纲五常乃礼之大体文章制度皆为此而设玩注自明 所损益可知也是言损益之不多以见其必出于因不是决其必有损益防引亦明然须细玩方知管登之谓夫子实知继周以后损益之事误矣即或有之然此章亦决不重在此也 不但是因往知来假令处夏殷之前亦知三纲五常是百世不易的及处夏殷之后则愈知其不易矣故曰不但是因往知来胡氏之説当活看

非其鬼而祭之章总防 夏九范曰宜提义字为纲此与樊迟问知章同但彼主知言此主勇言提义字为纲固妙提勇字为纲尤妙一是勇之过一是勇之不及然又当兼知讲勇之过不及生于知之过不及二者有相因者亦有不相因者不偏説为是

非其鬼而祭之节

见义不为节 吴因之曰见字须説得轻活只是大义当前已自晓得的也若是真见必定有真力 朱子曰此处要两下并看就见义不为上看固见得知之而不能为若从源头看下来乃是知之未至所以为之不力王观涛曰谄与无勇俱就上文而断之不作推原説 按此与勉斋之説不同然亦可叅看

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五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