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丹台玉案

HT症门(附?)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ht 者逆也。阴阳气不相接则厥。手足逆冷是也。其症不一。散之方书者甚多。今姑撮大概。

色白也。然阳厥伏热深而振栗。及见身冷脉微。欲绝而死者。阳极似阴。服热药即死。阴厥虚寒。甚而发燥。欲坐于泥水之中。此阴极似阳。服寒药即死。不可不辨。外此又有暑厥。

中暑耗气发厥。脉虚自汗。有气厥。因暴怒而得。即气中也。与中风相似。风中身热。气中身冷。有痰厥。其脉洪滑。或咽中如拽锯声。有蛔厥。胃中冷。吐出长虫者是。有气虚厥。

脉细者是。有血虚厥。脉大如葱管者是。有惊厥。因劳后后。饮水被惊而发者是。有尸厥。

凡吊死问疾。或入庙登冢。卒中外邪。与脏气相忤。气遏不行。忽手足冷。头面青黑。牙关紧急。昏晕卒倒。或错言妄语。决不可作风治。

【脉云】

ht 逆之脉。多于沉伏者。但沉迟散为之寒。沉伏而数为之热。浮而无力者是气虚。洪滑有力属顽痰。沉滑身冷者难治。

【立方】

苏合丸 凡厥症。先以姜汁。调服灌醒然后议脉辨症用药。

白术(土炒) 青木香 朱砂(研水飞) 犀角 沉香 麝香 诃梨勒(煨取皮) 安息香(酒熬膏) 丁香 白檀香 荜茇 香附(以上各二两) 龙脑(五钱) 薰陆香 酥合油(各一两)

上为细末研匀。和安息香膏。加炼蜜丸如龙眼核大。每服一丸。

大承气汤 治阳厥。与阳极似阴。(方见伤寒门)

四君子汤 治气虚厥。

白术(土炒) 白茯苓(去皮各一钱) 人参(二钱) 甘草(五分)

水二钟。加黑枣二枚。热服。

四物汤 治血虚厥。

当归 白芍 川芎 怀生地(各二钱)

水二钟。加龙眼肉七枚。不拘时服。

加味理中汤 治蛔厥。

大附子(童便制一钱) 干姜(炒黑) 甘草 槟榔 白术(生炒) 人参(各八分) 肉桂川椒(各六分)

水一钟。乌梅三个煎服。

逐痰汤 治寒痰发厥。

广橘红(二钱) 半夏 甘草(各一钱二分) 大附子 川贝母(各一钱)

水二钟。加竹沥姜汁煎服。

四逆汤 治阴厥。与阴极似阳。(方见伤寒门)

祛暑汤 治暑厥。气升不省人事。

香薷 浓朴(姜汁炒) 白扁豆(各一钱炒) 沉香(二钱) 川黄连(酒炒) 陈皮 桔梗(各一钱二分)

水二钟。加灯心三十茎。煎七分服。

乌药顺气散治气逆厥。(方见中风门)

镇邪饮 治尸厥如神。先以酥合丸灌醒。再服此方。

紫朴 胆星 苍术 广木香 橘红(各一钱) 甘草 辰砂(各三分)

水二钟。加姜汁半盏。酒一盏同煎服。

?门

活人云。太阳中风。因作刚柔二 。大抵 之为病。因风湿二气袭于太阳之经。亦有轻重之分。其风胜气者为刚 。风性刚急故也。湿气胜者为柔 。湿性柔和故也。外有诸虚之候。

表虚不能任风寒。亦能成 。是以或产后。或金疮。或跌仆扑伤。痈疽溃脓之后。一切去血过多之证。皆能成此疾也。是乃虚为本。而风为标耳。亦有绝无风邪。而亦能使人筋脉挛急。而为角弓反张之侯者。血脱无以养筋故也。丹溪云。此症甚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恐反燥其余。血而致不可救也。宜补药兼降痰火。如参 芎归竹沥之类。然而刚柔之 。不可不辨也。如太阳发热无汗恶寒。脉弦长。头急胸满。口噤手足挛急切牙。甚则搐搦筋头强直。

角弓反张。此为刚 。太阳微热多汗。不恶寒。脉迟涩弦纫。四肢不收。时之搐搦。开目含口。此为柔 也。

【脉云】

太阳病发其脉沉而细者为 。

【立方】

葛根汤 治刚 。

干葛(四钱) 麻黄(三钱) 桂枝 甘草 羌活(各二钱)

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桂附汤 治柔 。

官桂 大附子 防风 黄芩 川芎 防己 甘草 玄参(各一钱)

生姜三片。煎熟热服。

八味顺气散 治七情 。

陈皮 青皮(炒) 白茯苓(去皮) 乌药(各一钱五分)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芷(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二钟。加黑枣二枚。煎熟热服。

益元汤 治去血过多 。

当归 生地 人参 黄 (各一钱) 川芎 白术 丹皮(各一钱五分)

水二钟枣二枚煎服。

祛风逐痰汤 治痰 挟风。

半夏曲 枳实(炒) 橘红(各一钱五分) 桔梗(炒) 胆南星 明天麻(湿纸包煨) 防风薄荷(各一钱) 全蝎(七枚洗净)

水二钟。加竹沥半酒杯。姜汁十茶匙。

抑火汤 治火 。

川黄连(酒炒)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黄芩(酒炒) 黄柏(炒各一钱五分) 知母(盐水炒) 枳壳(麸炒) 甘草 玄明粉(各一钱)

水二钟。加灯心三十茎。童便半酒杯。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