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俱舍论记

卷第二十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俱舍论记卷第二十三

沙门释光述

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二

如是已说至治倒故唯四者。此下第三明四念住。就中。一明别相念住。二明总相念住。此即明别相念住。七加行中第二加行也。结前问起 如是已说不净息念。入.修二门。由此二门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复何所修 就颂答中。初颂标名总举。次两句出体。次一句明次第。后一句明唯四种。

论曰至修四念住者。释初两句 奢摩他。此云止 毗钵舍那。此云观。

如何修习四念住耶者。问。

谓以自共相至除三余法者。举第三.第四句答。谓以自相别观身.受.心.法。谓以共相别观身.受.心.法 问如何得知。共相别观身.受.心.法 答如正理六十云。以自.共相于身等境一一别观 又云。或身念住观自相者。谓观于身各别自性。次身念住观共相者。谓观身上与余有为俱无常性。与余有漏俱是苦性。与余一切法俱空.无我性(受等随应)文法蕴足论第五解身念住中。以无常.苦.空.非我于身.受.心.法一一别观 以此等论证知。共相别观身等。除身.受.心三余一切法名法自性。余文可知。

传说在定至如应当知者。显观成相。毗婆沙师传说。在定以一极微。以一刹那。各别观身名身念住满。

问无表非极微如何说成满 解云此文且据碍色成满 或可。此文亦通无表。虽无极微有刹那故。余受.心.法三种满相如应当知。皆非色故无有极微。以刹那观。虽无为法无有刹那。且据有为从多分说 又解若有为以刹那无常别观。若无为以空.非我别观。故言如应当知。

何等名为四念住体者。此下释第五.第六句。此即问也。

此四念住至所缘别故者。开章总答。正理云。何缘故说三种念住。为愚行相.资粮.所缘三种有情故说三种。

自性念住至三种念住者。此释初章。自性念住以闻.思.修三慧为体。即此三慧亦名三种念住言释名者。自性是慧名念住者。慧由念住。或令念住故名自性念住。

相杂念住至俱有为体者。释第二章。相杂念住以慧及慧所余俱有法为体 言释名者。慧由念住 或令念住故名念住。念住相应及俱有法与念住相杂名相杂念住 问如何得知相杂念住亦摄慧耶 答如显宗三十云。三中相杂能断烦恼。非二能断。太减增故。然相杂言亦摄慧体。慧与俱有互相杂故 又正理六十云。自性念住非不亦能断诸烦恼。体是慧故。然名自性谓无所待。断烦恼时必待余法。故断烦恼位慧立相杂名。由此所言相杂念住能断烦恼。理善成立。

所缘念住至诸法为体者。释第三章。所缘念住以慧所缘诸法为体。以一切法无不皆是慧所缘故 言释名者。慧由念住 或令念住故名念住。身.受.心.法。是念住所缘名所缘念住。

宁知自性是慧非余者。问。宁知自性念住是慧非余。

经说于身至循观用故者。引答可知。

何缘于慧立念住名者。问。自性是慧应名慧住。何缘于慧立念住名。

毗婆沙师至由楔力持者。答。斧由楔持能破于木。慧由念持于境得转。此即从因为名。

理实应言至便住不谬者。论主释云。理实应言慧令念住。从果为名。是故于慧立念住名。随慧所观念能明记。引论及经。皆由慧观念便得住 无灭梵云阿尼律陀。旧云阿那律。或云阿尼楼豆讹也。

然有经言至各有三种者会释经文。然有经言问此四念住由何故集 由何故灭。经复答言。食集故令身集。由段食故身得增长。触集故令受集。由触因故受果得生。名色集故令心集。由名与心为相应.俱有等。由色与心为依.缘等心果得生 又解约四识住色蕴是色。受.想.行是名。识是能住即是所集。是故除识。作意集故令法集。由作意起故令此法中余心所起。若食.触.名色.作意四因灭故。如次令身.受.心.法四果灭若依此经念住有四。如何乃言慧为自性。论主释言。应知彼说三念住中。所缘念住以念于彼得安住故名所缘念住。又四念住别名随所缘。于所缘中。或缘自相续身。或缘他相续身。或缘自.他相续身。三种异故。俱谓缘自.他。一一念住缘自.他.俱各有三种。三四即成十二念住。故彼经说。所缘念住。四念住中虽身.及法。亦通非相续 此中且据相续以论 或从多分说。

此四念住说次随生者。释第七句。明四次第生。

生复何缘次第如是者。问。

随境粗者至如是次第者。答。随境粗者应先观故。于四种中色粗先观。于后三中受粗先观。如手等痛。于后二中心粗先观。法最细故所以后观 法中想等虽复粗心。法中涅槃极微细故。与极细法合施设故。据细以论。故最后说 或诸欲贪于身处转。故四念住观身在初 然贪于身由欣乐于受。或由欣乐受故观受第二 欣乐于受由心不调故第三观心 心之不调由惑未断。惑是法摄故第四观法。

此四念住至不增不减者。释第八句。明唯有四。四念住中观身不净治彼净倒。观受是苦治彼乐倒。观心无常治彼常倒。观法无我治彼我倒。又正理云。或为对治段.触.识.思食。如次建立身等四念住。故唯有四不增不减。

四中三种至名为杂缘者。显四所缘有杂.不杂。四中前三一一别观唯不杂缘。第四所缘通杂.不杂。若唯观法名不杂缘。于身等四。或二合观。或三合观。或四总观。二二合观有六。三三合观有四。四合观有一。总有十一名杂缘法通名法故。先不杂缘身.受.心.法。从不杂缘法念住后无间引起杂缘法念住。

如是熟修至苦空非我者。此即第二明总相念住。七加行中第三加行也。彼观行者居缘总杂法念住中。唯观所缘身等四境修四行相。观诸有为皆非常性。观诸有漏皆是苦性。观一切法空.非我性。杂缘法念住总有三种。谓二.三.四唯总缘四名此所修。前杂非唯故与差别 问婆沙云三义观.七处善。此论何故不说。三义观者。谓次第观蕴.处.界也。七处善者。谓观色苦。观色集。观色灭。观色道。观色爱味。观色过患。观色出离。前之四种观色四谛。色爱味言重观色集。色过患言重观色苦。色出离言重观色灭谛。先观集者随说次第。不言道者。以诸能观多是道故。受.想.行.识各七亦然。应言三十五。不过七故但言七处善 解云亦应说有。而不说者略而不论 又解三义.七处声闻作。佛.及独觉不作。此中通据三乘加行。是故不说彼二观门 问三义观.七处善何位起耶 解云在杂缘法念住后。总相念住前加行位起此二种。故正理六十一云。论曰杂缘法念住总有四种。二.三.四.五蕴为境别故。唯总缘五名此所修。彼居此中修四行相。总观一切身.受.心.法。所谓非常.苦.空.非我。然于修习此念住时。有余善根能为方便。彼应次第修令现前。谓彼已熟修杂缘法念住。将欲修习此念住时。先应总缘修无我行。次观生.灭。次观缘起。以观行者先观诸行从因生灭。便于因果相属观门易趣入故。或有欲令先观缘起。此后引起缘三义观。此观无间修七处善。于七处善得善巧故。能于先来诸所见境立因果谛次第观察。如是熟修智及定已便能安立顺现观谛。谓欲.上界苦等各别。于如是八随次第观修未曾修十六行相。彼由闻慧于八谛中。初起如斯十六行观。如隔薄绢睹见众色。齐此名为闻慧圆满。思所成慧准此应说。次于生死深生厌患。欣乐涅槃寂静功德。此后多引厌观现前。方便勤修渐增渐胜。引起如是能顺决择思所成摄最胜善根。即是所修总缘共相法念住 解云此显杂缘法念住后。是总缘共相法念住前加行。一修无我行。二观生.灭。三观缘起。或有欲令先观缘起。四缘三义观。五修七处善。六闻慧学作十六行观。七思慧学作十六行观。八深厌生死欣乐涅槃。此并是总相加行。从此便能引起如是能顺决择思所成摄最胜善根。即是所修总缘共相法念住也。此中且据未离欲染故。言总相思慧所摄。若已离欲。总相念住即修慧所摄。故正理六十一云。若有先离欲界染者。依色界摄修所成慧。厌患生死欣乐涅槃。多厌行俱作意次第能引异类暖善根生。诸有先时未离欲染依思所成慧引暖善根生故。彼不应作一向执。

修此观已至皆慧五除得者。此下第四明暖等四善根。七加行中后四加行也。就中。一明善根观行。二诸门分别。三明善根胜利。四明三乘转根。五明修果久近 此即明善根观行。

论曰至故名为暖者。释初句可知。

此暖善根至如后当辨者。释第二.第三句。亦可解。

此暖善根至十六行相者。释第四句。此亦可知。

如是暖顶至唯法念住者。释第五句及第六句中皆初法。

以何义故.名.初安足者。问。

谓随何善根至四圣谛迹者。答。

后增进时至钦重心故者。释第六句中后四。

此顶善根至与前有异者。释第七句。于四谛理忍可最胜故名为忍。及此位忍无退堕故名为忍法。又正理云。世第一法虽于圣谛亦能忍可。无间必能入见道故。必无退堕。而不具观四圣谛理。此具观故偏得忍名。故偏说此名顺谛忍。余文可知。

然此忍法至十六行相者。释第八句。忍有三品。下.中同顶具观四谛。修十六行。此总相说。若别分别。于中品忍虽初具观上.下八谛。行相渐略至后位中谛亦渐略。次后当说。

上品有异至不相续故者。释第九.第十句。上品有异。唯观欲苦。与世第一相邻接故。由此上忍唯观欲苦。由此义准。暖.顶及下.中忍善根。皆能具缘三界四谛义已成立。于暖等位无简别故 谓瑜伽师已下。显中上忍两位分齐 对治道等。等取余七谛。举后等前。于一一谛能缘行相三十二种。及所缘境上.下八谛。随其所应渐减渐略。唯二念心思惟欲苦齐此已前名中忍位。后一刹那名为上忍。故正理六十一云。忍下.中.上如何分别。且下品忍具八类心。谓瑜伽师以四行相观欲界苦名一类心。如是次观色.无色。苦.集.灭.道谛。亦如是观成八类心。名下品忍。中忍减略行相.所缘。谓瑜伽师以四行相观欲界苦。乃至具足以四行相观欲界道。于上界道减一行相。从此名曰中品忍初。如是次第渐减渐略行相所缘。乃至极少唯以二心观欲界苦。如苦法忍.苦法智位。齐此名为中忍位满。上忍唯观欲界苦谛修一行相唯一刹那。此善根起不相续故 问中忍如何减行减缘 解云行相有三十二。所缘有八谛。谓欲苦上苦。欲集上集。欲灭上灭。欲道上道。各有四行。如其次第从后向前减行减缘。第一周以四行相观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观欲界道。后以三行观上界道。减上界道下一行相。第二周以二行观上界道复减一行。第三周以一行观上界道复减一行。第四周以四行相观欲道谛不观上道名曰减缘。减缘之时亦虽减行。减缘摄故不名减行。如上道谛余七谛亦尔。唯于缘中不除欲苦.及与一行。总而言之。上.下八谛。谛减三行。三八二十四周减行。七周减缘。唯留欲苦.及与一行 又解云二十四周唯减行。七周减行亦减缘。望能缘边名减行。望所缘边名减缘 问如何得知。谛谛之下先减行。后减缘 答如正理论云。于上界道减一行相。从此名曰中品忍初 古德解云。于八谛中减七谛名七周减缘。于欲苦谛减三行名三周减行 七周减缘此亦可然。三周减行此即不尔 问若先减行应不能修彼所减行。何故婆沙云。问增长忍一切时修十六行耶。答不尔。或时十六。或时十二。或时八。或时四 解云虽减行相未至减缘。犹缘谛故亦能修所减行。若至减缘不修彼行。夫修彼者欣慕故修。既不缘彼谛。所以亦不修彼行。故论云。随略彼所缘不修彼行相。故得有时修十六。无修十五.十四.十三故。得有时修十二。无修十一.十九故。得有时修八。无修七.六.五故。得有时修四。无修三.二.一 问若修十六与下忍何别 解云得修虽同。行修即异 问上.下八谛各四行相。既言减行先减何行 解云上.下八谛。谛各四行。总三十二。于中唯留欲苦一行拟入见道。余三十一如名次第从后向前渐渐除之。一周减一。乃至终尽。缘既从后向前渐除。除行亦应尔 问欲苦四行留何行耶 解云将入见道有二行者 一见行者。于中有二。著我见者作非我行相。著我所见者作空行相 二爱行者。于中有二。我慢增者作无常行相。懈怠增者作苦行相。于此四.人应以此行拟入见道即留此行。故婆沙一百九云。问何等补特伽罗依空入正性离生。何等补特伽罗依无愿入正性离生耶。答若见行者依空入正性离生。若爱行者依无愿入正性离生。唯除菩萨。虽是爱行而依空入正性离生。又见行者复有二种。著我见者依非我行相入正性离生。著我所见者依空行相入正性离生。诸爱行者亦有二种。我慢增者依非常行相入正性离生。懈怠增者依苦行相入正性离生。复次若利根者多依空入正性离生。若钝根者多依无愿入正性离生(已上论文)。夫增上忍。世第一法。及苦法忍。行相皆同故引为证 问于见道中余三谛下各有四行作何行耶 解云随先串习即作此行。又依西方德光论师解减行云。上.下八谛。谛各四行。如名次第拟仪相当皆相系属 如于后时应以欲界苦谛下无常行相入见道者。于自谛下从后向前先除非我。次空。后苦 若以苦行拟入见道。先除非我。次空。后无常 若以空行拟入见道。先除非我。次苦。后无常 若以非我拟入见道。先除空。次苦。后无常。除欲苦谛四行。既尔。除上道谛四行亦然。

如以欲界无常入见道。先除上界道下出。次行。次如。后道。以道属无常故后除也。

若以苦入见道者。先除出。次行。次道。后如。以如属苦故后除也 若以空行入见道。先除出。次如。次道。后行。以行属空故后除也 若以非我行入见道。先除行次如。次道。后出。以出属非我故后除也。如欲苦下行相从后渐除。上界道下行相应系属彼欲界行相。如欲界说先后除之。如除上界道下四行。除余六谛各四行相随应皆尔 准此应知。于见道中所起行相。系属增上忍时行相者即先起彼行 又德光解云。无常.苦是爱行。空.非我是见行。如于后时减欲苦谛四种行相先后次第。减余七谛行相前后应知亦尔。减欲苦下四行相者。如以无常拟入见道。先除空。以空除我所故先除。次除非我。以除我故后除。此二是见行故先除也。后除苦行。以此苦行与无常行同爱行故 若以苦行拟入见道除空.非我如前说。后除无常。以无常行与此苦行同爱行故 若以空行拟入见道。先除苦以懈怠增故。次除无常以我慢增故。带于我故。见行相涉。在苦后除。此二并是爱行者起故先除也。后除非我。以非我行与此空行同见行故所以后除 若以非我行相拟入见道。先除苦.无常如先说。后除空行。以空行相与非我行同见行故所以后除。如欲苦下四种行相不定先后随应而除。除余七谛四种行相应知亦尔。除上界道四行相者。如以欲界无常入见。先除道下行。以行属空故。次除出以出属非我故。次如除以如属苦故。后除道以道属无常故 若以苦入见道。先除行。次除出。次除道。后除如 若以空入见道。先除如。次除道。次除出。后除行 若以非我入见道。先除如。次除道。次除行。后除出。皆准前释。如除上道四种行相准欲苦下四种行相。除余六谛各四行相应知亦尔。准此应知。于见道中所起行相应合系属增上忍者。即先起之。德光所解于理为胜。若不尔者。谛各四行起何行耶。

上品忍无间至故名最胜者。释第十一句。于上忍后即生第一。如上品忍。缘苦谛行修一行。唯一刹那。有漏名世。胜故第一。能作等无间缘有士用力离同类因引圣道生故名最胜。

如是暖等至重现前故者。释第十二句。暖等善根皆慧为体。若并助伴皆五蕴性。然除彼得。勿诸圣者暖等善根重现前故。本起暖等为求圣道。既得圣已。理不应起加行善根。以无用故。然得圣已有成暖等。若得为体即有暖等重现前过。由此暖等非得为体 问何故四沙门果得是沙门果。暖等上得非暖等耶 解云沙门果体成就所显故。得是沙门果。暖等善根圣不重起故。得非暖等 问若得是沙门果。起后果向道前果得现行。应相杂乱 解云果得虽起。所得果法即不现行。故不相杂。故正理六十一云。又沙门果诸相续得。虽亦许为沙门果体。而无八圣位相杂失。以诸安住胜果道者果摄所得法必定不行故。安住果者胜果道摄。诸所得法亦不成故。

此中暖法至亦能修故者。此下别明行修.得修念住行相。此明暖法初修.后修。初修暖位由此种姓先未曾得。初缘谛起势力嬴劣要同分者方能修故。不能傍修余谛念行。后增进时.由此种姓先已曾得已缘谛故。势力强盛不同分者亦能修故。故能傍修余谛念行。夫顺决择皆顺见道。见道位中唯法念住。故于初位现唯法念。故婆沙云。然顺决择分善根顺见道故。初起位中现在皆唯修法念住(已上论文)后稍容豫于四念住随应现修。又苦.集.道有色.受.心.及余法故具四念住。灭唯无为但有法念。又增进位应言修十三念住。谓苦.集.道各四念住。灭谛唯法。不过四故名修四念。

顶初安足至未来十六者。此明顶法初.后两位修念住.行相。初顺见道现唯法念。由曾习故而能傍修余谛念住及余行相。后位容豫故四念住随应现修。

忍初安足至不修彼行相者。此明忍位初.后能修念住.行相。渐近见道似见道故。故初.后忍皆唯法念。故婆沙一百八十八云。问何故初忍及增长位。皆唯法念住现在修耶。答以忍近见道故。与见道相似。如见道中唯法念住现在修。忍亦尔(已上论文)由曾修故傍修余谛念住.行相。然于增进略所缘时。随略彼所缘不修彼行相。由心欣欲。引得令生。减略所缘心有所舍故不能修。若略所缘即不修行。未至减缘行具能修故。故正理云。差别说者。略所缘时随略彼所缘不修彼行相。谓具缘四。具修十六。若缘三.二.一修十二.八.四(已上论文)言增进者。重缘已去名为增进。或略缘.行已去名增进。

世第一法至似见道故者。此明第一行修.得修.念住.行相。世第一法缘欲苦谛。以欲苦谛粗显易观故。观欲苦入于见道。法念现修未来四。随一行现修未来四。无异分力故不能傍修余谛念行。似见道故唯法念现修。唯修自谛念住行相。故婆沙一百八十八云。问世第一法亦是曾得种姓。已缘谛起行相。何故唯同分修非不同分。答世第一法。是极邻近见道善根。最与见道相似。如见道中唯同分修非不同分。世第一法亦尔(广如彼说)。

已辨所生至二舍性非得者。此即第二诸门分别。初一句标总名。第二句修所成。第三句所依地。第四句所依身。第五.第六句二依得。第七.第八.第九句圣.凡舍。第十句得久近。第十一句非重得。第十二句舍体性。

论曰至名顺决择分者。释第一句。

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者。问。

决谓决断至顺决择分者。答。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慧为体性。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名决。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名择。分谓分段。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非修.无学决择。圣道总有三种。所谓见.修.无学三分。见道唯是决择之一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善根能为胜缘。引决择分顺益彼故得顺彼名。顺是其因。决择分是果。从因及果为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

如是四种至独是上品者。释第二句。四皆是修非是闻.思。唯等引故 虽同修摄。四中前二是下品摄。以俱可动。犹可退故 忍中品摄。胜前暖.顶二善根故。有后第一为其上故。所以名中 世第一法独是上品。由三品不同故分四种。若论暖.顶.忍位不同皆有三品。此中且据束九为三摄四善根 若依正理。由下.中.上及上上品分为四种 又婆沙第六云。答总有三品。谓下.中.上。暖是下品。顶是中品。忍及世第一法是上品。广如彼说。

此四善根至及欲七地者。释第三句。此四依六。谓四静虑.未至.中间。欲界中无。阙等引故。余上无色地中亦无。以是见道近眷属故。又无色心不缘欲故。于欲界苦先应遍知。于欲界集先应断故。故无色界无有见道。无见道故亦无暖.等。此四善根是有漏故。能感色界五蕴异熟。为圆满因不能牵引。憎背有。故。故唯依色 颂说或声。显二异说。谓暖.顶二 尊者妙音说。依前六及欲七地 此非正义。故正理破云。对法诸师不许彼说。非闻.思所成顺决择分故。

此四善根至一刹那故者。释第四句。此四善根依欲界身起。人.天九处。除北俱卢。唯依欲九身。以依彼身容入见道。彼是见道近眷属故。余不能入故不依彼。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后生天处亦续现前。第四善根天亦初起。一刹那故。又婆沙第七云。问何故天中不能初起。答彼处无胜厌离等作意故。问恶趣中有胜厌离等作意。何故不起此善根耶。答恶趣中无胜依身故。若有胜厌离等作意。亦有胜依身者。则能初起。此类善根。欲天中虽有胜依身。而无胜厌离等作意。恶趣中虽有胜厌离等作意。而无胜依身。人中具二故能初起。

此四善根至非择灭故者。释第五.第六句。此四善根唯依男.女。不依扇搋.半择.无形.二形。前三善根男.女二身俱通得二。第四女身亦得男.女身中二种。世第一法。可为男故。故得男身世第一法。依男唯得男身善根世第一法。增上忍时已得女身非择灭故。此人毕竟更不为女。所以不得女身第一 问前三善根位亦有男.女身得非择灭。依彼暖等为修。不修 解云即由此因证不修也 又解得世第一法必不为女。故不修女。前三容有成男.女义。设非择灭亦互相修。又正理六十一云。此四善根唯依男.女。前三男.女俱通得二。第四女身亦得二种。勿后得男身不成暖等故。依男唯得男身善根。圣转至余生亦不为女故。暖.顶.忍位容有转形。故二依善根展转为因性。世第一法依女身者能为二因。女得圣已容有转得男身理故。依男身者但与一因。已得女身非择灭故 又婆沙第七云。问此暖.顶.忍.世第一法依何身起。答依男.女身。问依女身得女身所起暖。为亦得男身所起暖耶。答得。如得暖得顶.忍亦尔。问依男身得男身所起暖。为亦得女身所起暖耶。答得。如得暖得顶.忍亦尔。女身于女身所起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男身所起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在前。如说暖.说顶.忍亦尔。男身于男身所起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女身所起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在前。如说暖说顶.忍亦尔。女身所起暖与女身所起暖为因。与男身所起暖亦为因。如说暖说顷.忍亦尔。男身所起暖与男身所起暖为因。不与女身所起暖为因。所以者何。胜非劣因。彼是劣故。如说暖说顶.忍亦尔 解云俱舍前三男.女互得。第四善根依女得二。依男唯一。不说为因。正理说得文同俱舍。前三男.女展转为因。第四女为二因。男非女因。婆沙前三男.女互得。女为男因。男非女因。不说第四为因相得。旧婆沙云。男不得女暖等善根。译家误耳。俱舍不说为因。婆沙不说第四善根为因相得者略而不说。准余论解 问正理.婆沙既说不同。如何会释 解云正理.婆沙论意各别 正理依一道义。前三善根依身虽复男.女不同。或转男为女。或转女为男。而暖等一约依身别分为男.女。如一戒体于转形位。容依苾刍.及苾刍尼。由形不同说为二戒。可言苾刍.及苾刍尼俱得二戒故。前三善根应知亦尔 言为因者前三善根男.女互得为同类因。第四善根女可为男。故女得二。与二为因。男不为女故男不得女唯一为因 婆沙依多道义。谓有多类暖等依身各别 言得者前三男.女通得二种。一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行。一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行故知各别。第四善根女可成男故女得男。男不可成女故男不得女。

言为因者依女身中善根劣故与二为因。依男身中善根胜故唯一为因 上来虽说一道多道。多道当婆沙评家义。一道当婆沙不正义 又解正理.婆沙俱依多道义。婆沙约所依胜劣显道胜劣。所以胜非劣因正理论意男.女所依虽有胜劣。而能依道展转为因。如依九地圣道虽有所依胜劣差别。而能依道展转为因。俱舍或同正理。或同婆沙。皆无有妨 又解四种善根。男.女异身皆互相修皆互为因。诸论但说前三善根男.女互得者。得前三已容为男.女。所以别说。得世第一必不为女故言不得。理实而言。未来女身虽得非择灭。依彼第一亦得修也。婆沙论言前三善根女与二为因。男唯一因。且据一相以说。以实而言。男亦与女为因。以有下.中.上品别故。若不尔者岂可男身下品暖等。非与女身上品为因。第四善根男.女互为因。释所以者如前得说 又解正理据现转形为男.女说。婆沙据一期身男.女异说。故有差别。

圣依此地至异生亦无退者。释第七.第八.第九句。舍诸善根总有三种。一失地舍。二命终舍。三退舍。圣依此地得此善根。失此地时善根方舍。失地言显下地命终迁生上地。异生于地若失.不失。但命终时失众同分必舍此善根。故正理云。圣身见道力所资故。此四善根无命终舍。宁知命终舍唯异生非圣。以本论说卵.胎中异生唯成就身不成身业故。岂不异生先依下地起暖法等后生上地亦必定舍暖等善根。无如是失。以彼异生尔时舍善根。由舍同分故。谓住死有无圣道资舍诸善根。非由上地中有等起。若诸圣者住死有中由圣道资不舍暖等。但由上地中有等起舍下善根。舍时虽同而所由别。是故异生无失地舍。圣者必无由命终舍(已上论文)初二善根不但由失地.命终舍亦由退舍。由死.退舍唯异生非圣。由失地舍唯圣非异生。忍及第一异生亦无退。命终.失地随应舍故。

依根本地至极猛利故者。释第十句。依四根本起暖等善必三生满。彼于此生必定得见谛。厌生死心极猛利故。若依未至.及与中间。厌非猛利或入.不入。又婆沙第六云。依根本地起暖等者。现身必入正性离生。所以者何。彼由圣道引暖等故。依未至定.静虑中间。起暖等者。此则不定。所以者何。彼由暖等引圣道故(解云根本乐道圣道易起。能引暖等故现入圣。未至.中间是其苦道圣道难起。由暖等引故。依彼地或人.不入)。又正理六十一云。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彼于此生必定得见谛。以根利故厌有深故。依未至.中间起暖等者于此生不必得入见谛。有余师言。依根本定起暖等者。此生必定得至涅槃。厌有深故 俱舍师难云。如得暖等人有六种姓。复言暖等通依六地。又下文说。一随信行离染故成七十三人。又四通行中钝.利二人俱通苦.乐。以此故知。钝根之人亦依根本得入见道。正理如何言依根本以利根故必入圣耶。此言有失。设作救言利根者。厌心猛利名为利根。非是不动名为利根。设作此救名相滥失。又正理云。若依越次以利根故除练根得。以此故知。正理意说依根本地是利根也。

若先舍已至还从本修者。释第十一句。暖等善根若先舍已后重得时所得。必非先之所舍。如人先舍别解脱已。后重得戒所得。必非先之所舍。以暖等善从无始来未曾熟修。要由广大功用成故。于未曾得生钦重故得先未得。于已曾得不欣乐故非得曾得。以趣圣道求升进故。若得余定以曾熟修非由大功故后重得得先所舍。若先已得暖等善根修习圆满经生故舍。至于后身遇了分位善说法师。得宿住智知曾过去已修暖等。为说顶等便生顶等。若不遇者还从暖等根本修故。或从持息念等根本修故。故婆沙云。问若余生中即起顶者。从何作意无间起耶。答如起暖时所有作意。如说从暖起顶。从顶起忍亦尔 问若尔何故说暖无间起顶顶无间起忍耶 答依一身中相续起者作如是说。然非一切。

失退二舍至失不必然者。释后一句。失.退二舍以舍得故非得为体。退必起过。起惑退故失不必然。失谓命终。或是易地。不必起过。以命终心通三性故。故正理云。退舍必因起过而得。失舍或有由位增进(解云。失谓越地。或但命终。圣越地时名位增进。异生不尔。故说或言)得此善根至第一入离生者。此即第三明善根胜利。

论曰至必至涅槃故者。释初句。四善根中若得暖法。虽有四失而有一德。如文可知。

若尔何殊顺解脱分者。问。

若无障碍至行相同故者。答。若无障碍去见道近。或由二生。或但一生。能入见道。又与见道十六行相皆悉同故。

若得顶法至不断善根者。释第二句。若得顶法虽复有退造无间业堕恶趣。于前暖法更增毕竟不断善根。又正理云。若得顶已不断善根。如何经说天授退顶。由彼曾起近顶善根。依未得退密作是说。

若得忍时至上忍方得者。释第三句。若得忍时虽命终舍住异生位有此二失。于前顶法而增无退不造无间不堕恶趣。有此三德不堕恶趣。准知不造五无间业。言无恶果显无恶因。忍位无退如前已辨。故前文言。又此位忍无退堕故名为忍法。若至忍位于少分趣等中得不生法故。趣谓三恶趣。生谓卵湿生。正理云。由此二生多愚痴故。处谓无想.北俱卢.大梵处。正理云。无想.大梵僻见处故。北俱卢洲无现观故。身谓扇搋等。正理云。身谓扇搋等。多诸烦恼故。有谓欲界第八有等。正理云。有谓第八有等。圣必不受故。惑谓见所断惑。正理云。惑谓见所断必不复起故 此之六种于下.上忍随应而得。谓于下忍得恶趣不生。余五不生至上忍方得。于中忍位无别不生故不说也 问若至上忍于扇搋等方得不生。何故婆沙第七云。问起顺决择分善根已。更可受扇搋.半择迦.无形.二形身不。答更可受。唯暖.顶非余。所以者何。若得忍已便违恶趣。彼扇搋等身形丑陋。是人中恶趣。若得忍等殊胜善根。必更不受彼类身故 准婆沙文。得忍不受扇搋等身。云何俱舍.正理乃言至上忍位。于扇搋等方得不生 解云婆沙言忍不受彼类显增上忍。据总相说。与恶趣同于忍位中得不生故。若别分别。恶趣下忍得不生。扇搋等身至上忍位方得不生 又解论意各别。

得世第一法至无命终舍者。释第四句。得世第一法虽住异生有斯一失。于前忍位加能趣入正性离生。及至此位无命终舍。

何缘唯此能入离生者。问。

已得异生至舍异生性者。答。增上忍时除世第一法一刹那异生性。余一切异生性皆得非择灭。至第一法故。言已得异生非择灭故。世第一法能如无间道舍异生性故。苦法忍如解脱道舍异生性故。世第一法住现在时。说名为入。故婆沙第二云。如是说者。世第一法住时名入。问若尔异生应即圣者。入圣道故。答无如是过。世第一法至住位时。苦法智忍在正生时。未成就故不名圣者。苦法智忍虽未已生。以在正生名等无间。世第一法尔时为彼等无间缘故名为入。

此四善根至一坐成觉故者。此即第四明三乘根转。问.及颂答。

论曰至故说为余者。释初两句。未殖佛乘顺解脱分声闻种姓。可转向余乘独觉非住恶趣。故于忍位可转成。彼若转向佛乘。经三无数.及百劫已起彼暖等。转向麟角经百劫已。起彼暖等皆一坐故 菩提云觉 萨埵云有情。言菩萨者略也。余文可知。

麟角佛言至乃至菩提者。释下两句。如麟一角独出如佛。故婆沙云。乐独居故 余文可知。自古诸师皆言。七加行中具作五停。今依此论及婆沙等。但言不净.及持息念随一亦得。大智度论具说五停。

有余独觉至理无遮碍者。有余部行独觉异麟角喻。起彼种姓初二善根。转向余乘理无遮碍。如声闻说。亦应说忍略而不论。虽初发心由其教力。后将入圣独悟道故得独觉名。若麟角喻唯独悟道。故正理云。然独觉乘总有二种。一麟角喻。二先声闻。若先声闻如声闻说世第一法。一刹那故不可言转。故此不说。此约顺决择分。三乘转说。若约解脱分位转者。如婆沙第七云。转声闻种姓顺解脱分。起独觉.及佛种姓顺解脱分。转独觉种姓顺解脱分。起声闻.及佛种姓顺解脱分。若起佛种姓顺解脱分已则不可转。极猛利故。

颇有此生至殖在人三洲者。此即第五明修果久近。

论曰至三位亦尔者。释上三句 言顺解脱分者。解脱谓涅槃。此善顺彼名顺解脱分。譬如种田。第一下种。第二苗成。第三结实。三位不同。修道亦尔。第一生身入法性。即种顺解脱分善。第二生成就。即成就顺决择分善根。第三生得解脱。即能证得解脱涅槃。故言三位亦尔。此据声闻。极疾三生修加行。极迟六十劫修加行。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若据佛乘。极疾三无数劫.及余九十一劫修加行。若极迟者三无数劫。及余百劫修加行。此据修者。余即不定。或有殖已经一劫或无量劫不能入圣。佛时长故其根最利。声闻三生。独觉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钝根。若极利者要经六十。要经百劫。故婆沙三十一云。非如声闻极利根者经六十劫。非如独觉极利根者唯经百劫。余文可知。正理六十一破云。极疾三生方得解脱。谓初生殖顺解脱分。次生成熟。第三生起顺决择分即入圣道。若谓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圣乃至得解脱。彼言便与前说相违。谓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彼必于此生得入见谛。或彼应许极速二生。谓第二生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彼于理生必入圣道得解脱故 俱舍师救云。若依根本起暖等者。必于前生已起暖等故不与彼前文相违。亦复无有减三生失。

传说如是至顺解脱分者。释第三句。明体。毗婆沙师传说如是。顺解脱分唯闻.思所成。非生得善以彼劣故。非修所成唯欲界故 通三业为体。虽就最胜唯是闻.思相应意业。而此闻.思慧相应思愿摄。起身.语亦得名为顺解脱分。如施一食持一戒等。深厌生死深乐解脱。愿力所持便名种殖顺解脱分。愿以信为体。或胜解为体。或欲为体。即思相应愿也。准此论文。加行善根能发身.语。

殖顺解脱分至亦遇独觉者。释第四句。明处。殖顺解脱分唯人三洲。余三恶趣.天趣.北洲。厌离.般若如应无故。三恶趣虽有厌离以厌苦故。无胜般若以慧劣故。天趣虽有胜般若。无深厌离以苦轻故。北洲无深厌离以苦轻故。无胜般若以慧劣故。余文可知。又正理云。有佛出世。若无佛时。俱能种殖顺解脱分。

已因便说至谓见缘事别者。此下大文第二约三道辨人。就中。一明三道建立。二明七种圣人。三明学.无学满 就明三道建立中。一约现观位明。二约修无学道 就约现观位明中。一明十六心。二依位建立 就明十六心中。一正明十六心。二明十六依地。三明忍智次第。四明见.修道别 此即第一正明十六心也。

论曰至如果花树者。释初三句。举后等流果即苦法智 树生花果名花果树。忍生法智名法智忍。余文可知。

即此名入至如灯.及生相者。释忍异名。即此苦忍名入正性离生。亦复名入正性决定。此忍初入故得二名。经言正性。所谓涅槃。或目圣道。生谓烦恼。故婆沙第三云。复次见所断惑。令诸有情堕诸恶趣。受诸剧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作种种极苦恼事。是故此惑说名为生。见道能灭故名离生。复次有身见等刚强难伏。如狩龙戾。故说名生。见道能灭故名离生(广如彼说)或谓善根未熟名生。故婆沙云。复次一切烦恼或诸贪爱。能令善根不得成就。及令诸有润令起过皆名为生。见道起已摧彼势力。令不复为增上生过。由此见道独名离生(广如彼说) 能决趣涅槃。谓正性之决定 或决了谛相。谓正性即决定。故诸圣道得决定名。苦法智忍初至此位说名为入。此忍生已至现在位得圣者名。此忍在未来能舍异生性。谓许此忍。未来生时。有此能舍异生性用。非余法能。如灯.及生相未来有用。灯有除闇用令闇不至。生相有生法用。故婆沙云。谓一切法能于未来有作用者总有三类。一者内法如苦法忍。二者外法如日等光明。三者内.外法如诸生相。

有余师说至舍异生性者。有余师说。世第一法独能舍异生性。

此义不然至世间法故者。难。此义不然。彼此同名世间法故。如何世间法能舍世间法。

性相违故至能害怨命者。有余师释。虽世第一与异生性同是世间。性相违故能舍异生性。亦无有失。如上怨肩能害怨命。二人虽复同是世间。性相违故。一能害怨。

有余师说至解脱道故者。有余师说。二相资共舍异生性。世第一法如似无间道。苦法智忍如似解脱道。故婆沙第三云。有余师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资舍异生性。谓世第一法与异生性虽性相违。而力劣故不能独舍。由此引生苦法智忍。共相助力舍异生性。譬如羸人依因健者更相助力能伏怨家。由此因缘。世第一法如无间道。苦法智忍如解脱道。舍异生性。是故世第一法与异生性。成就.得俱灭。苦法智忍与异生性。不成就.得俱生。俱舍.婆沙皆有三说。若说苦法智忍舍。如二形生舍戒。若世第一舍如命终舍戒。若世第一法.及苦法忍舍相资共舍。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此忍无间至遍流后故者。释第四句。前第三句无漏之言。遍流至后十五心故。余文可知。

如缘欲界至名苦类智忍者。释第五.第六句。

最初证知至而证境故者。释法类智。如文可知。

如缘苦谛至圣谛现观者。释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句。现观之名理通见.修。见道猛利偏得其名 问上.下八谛何故先观下苦。后合观上苦。乃至先观下道。后合观上道 解云婆沙七十九一解云。欲界四谛非定地摄。故先观。色.无色界四谛俱定地摄故后合观 广如彼说。

此中余部至唯顿现观者。此下释后两句。先叙异计。此中有余即大众部等。有作是言。于四谛中 一刹那心唯顿现观。

然彼意趣至名事现观者。说一切有部征。然彼余部所有意趣应更推寻。彼现观言无差别故。不知定约何现观说。详诸现观总有三种。谓见.缘.事。唯无漏慧于诸谛境。现见分明名见现观 心.心所法是能缘。境是所缘。心.心所法同一所缘名缘现观。或心.心所取境分明与现观同名缘现观 事谓事业。即是遍知.永断.作证.修习四种事业。谓诸能缘.及俱有法同一事业名事现观。戒谓随转戒。生相等等住.异.灭。俱有因故。泛明现观有斯三种。故正理云。如是应知非相应法唯一现观。除慧所余心.心所法有二现观。唯无漏慧具足有三。

见苦谛时至谓断证修者。显三现观四谛通局。见苦谛时于苦圣谛具三现观。由见苦故有见现观。由缘苦故有缘现观。由知苦故有事现观。即见苦时于余三谛唯事现观。谓断.证.修。见苦之时断烦恼故即名断集。见苦之时得择灭故即名证灭。证有二种。一见证。二得证。此是得证。见苦之时无漏现前即名修道。非见余三无见现观。非缘余三无缘现观 问论说一切法皆应遍知。诸有漏法皆应永断。一切善法皆应作证。善有为法皆应修习。何故经云知苦.断集.证灭.修道 解云论说尽理。经依别意。故婆沙七十九有一师云。胁尊者言世尊唯说应遍知苦。或谓唯苦是应遍知。故对法中说一切法是所遍知。世尊唯说集应永断。或谓唯是集应永断。故对法中说有漏法皆应永断。世尊唯说灭应作证。或谓唯灭是应作证。故对法中依得作证说诸善法皆应作证。世尊唯说道应修习。或谓唯道是唯应修习。故对法中总说一切善有为法皆应修习。此则显示经义不了。阿毗达磨是了义说。

若诸谛中至有事现观故者。牒计破。若诸谛中约见现观说顿现观。理必不然。以四谛中十六行相各差别故。若言以一无我行相。总见四谛名顿现观。则不应用苦等行相见苦谛等。如是便与契经相违 如契经下.举所违经。经别说行观于四谛。明行非一。思惟之言皆显作意。举别作意取俱择法。此诸行相即是无漏作意相应择法。若言此经说修道位以诸行相别观谛者。此亦不然。如见道中次第观谛。修道位中亦次第观。若见道中顿现观谛者。应修道位亦有顿观。若彼复谓见一谛时。于余谛中得自在故说顿现观。若作此救于我道理亦无有失。然于如是见四谛时现观中间。有说出现观。有说不出现观。诸部不同。如斯之义别应思择。若彼复谓于见苦时即能断集.证灭.修道。约事现观说顿现观。理亦无失。我先已说见苦谛时于余三谛中有事现观故。

依见现观至有别喻者。说一切有部依见现观引经证渐 言三经者。一善授经即此所引。二庆喜经。三一苾刍经。故正理六十三云。如善授经。佛告长者。于四圣谛非顿现观必渐现观。广说乃至。无处无容于苦圣谛。未现观已能现观集。如是乃至。无处无容于灭圣谛。未现观已能现观道。如是庆喜.及一苾刍二经所言意皆同此。三经一一各有别喻 解云善授梵云苏揭多。旧云须达者讹也。然彼长者请问世尊。谛现观时为渐为顿。世尊告曰非顿必渐。以四谛境自相别故。广说乃至。能现观道。庆喜梵云阿难陀。旧云阿难者讹也。庆喜问经.苾刍问经问答语端皆同善授。然所举喻各各不同。第一善授经中作如是说。佛告长者。于四圣谛非顿现观必渐现观。以四谛境相各别故。犹如世间造台观者。必先筑基。次方垒壁。次上梁栿。后以板覆。此四前后必不俱时。无处无容未筑基讫便垒于壁。乃至广说。第二庆喜经作如是说。犹如隥上四横梯时。先隥最初方隥第二。无处无容不隥最初而隥第二。乃至广说。第三一苾刍经作如是喻。犹如隥上四级阶时。先隥最初方隥第二。无处无容不隥最初而隥第二。乃至广说。依如是喻必渐非顿。

若谓有经至蜜意说故者。又牒经通难。若谓经说但于苦谛无惑无疑。于佛亦无惑无疑。佛是道谛摄故。既于佛道亦无惑.疑。以此故知顿现观者。此亦非证。于见苦时。于余三谛。亦无疑者。依定不现行。或必定当断。密意说故。

已辨现观至如先已说者。此即第二明十六心依地 言六地者。谓四静虑.未至.中间。

何缘必有至无间解脱道者。此即第三明忍.智次第。

论曰至无能隔碍故者。于现观位十六心中。八忍是无间道。间谓间隔。此无间道证离系果。所断惑得。无有力能为隔碍故令不证果。惑得虽与无间道俱。无力能引惑得至生相故无能碍。昔时能引能为隔碍。障覆涅槃令不得证。故婆沙九十云。无间道能断烦恼。隔烦恼得令不续故。亦能证灭引离系得令正起故。

正理难云。若尔解脱道亦应名无间。约与离系得俱亦无能隔碍故 俱舍师救云。此无间道与惑得俱。惑得无力能为隔碍令不证果故名无间。彼解脱道虽复与彼离系得俱名为证果。非惑得俱。不可说言惑得能碍。不能碍故。为难不齐。

智是解脱至驱贼闭户者。八智是解脱道。在生相时非惑得俱名正解脱。令至现在名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时起故名解脱道。故婆沙云。诸解脱道唯名证灭。与离系得俱现前故 无间道如驱贼。解脱道如闭户。

若谓第二至已断疑智者。牒异计破。若谓初刹那苦法忍后第二刹那苦类忍唯无间道。与欲界见苦所断离系得俱时而生。无解脱道。乃至道类忍应知亦尔 破云。则此现观位中。于其彼彼四法忍境。四类忍境。应定不起已断疑智。故正理云。苦法忍后即有苦类忍。与前忍果断得俱生。余位亦然。斯有何失。若尔此位缘欲苦等已断疑智应不得生。计此不生复有何过。则于后修位我已知苦等。诸决定智应不得生。于苦等境中先未生智故。若于先位未有智生。后已知言便成无义。

若谓见位至九结聚相违者。难。若谓见道位唯八忍断惑。即与本论说九结聚相违。彼说九结是智断故 言九结聚者。谓见道中上.下八谛所断为八。及修道惑足前为九。用九智断。即八谛智.及修道智。故正理云。若见道位唯忍能断惑。应与本论九结聚相违。以本论中说四法.类智。及修所断。为九结聚故。

此难不然至名王所作者。通。此难不然。彼论中说忍为智故。诸忍皆是智眷属故。忍所作者即名智所作。引喻可知。

此十六心至见道摄耶者。此下第四明见修道别。此即问也。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见未曾见故者。颂答。

论曰至故修道摄者。现观八谛总十六心。前十五心皆见道摄。于诸谛理见未见谛故。至第十六无一谛理未见今见。如习曾见故修道摄。

岂不尔时至未见今见者。问。至第十六道类智时。岂不尔时观道类智次前念忍。相应.俱有一刹那法。是道谛理未见今见。

此中约谛至此畦未刈者。答。此中但约上下八谛不约刹那。非道类忍一刹那法未见今见。可名今见未见谛理。喻况可知。

又道类智至非见道摄者。又释 道类智非见道摄。是果摄故。如余修果 道类智非见道摄。顿修八智.十六行故。如余修果 道类智非见道摄。舍前道故。如余修果 道类智非见道摄。相续起故。如余修道。

然道类智至所断断故者。牒外难通。外难意云。见道不退。修道有退。若道类智是修道摄亦应有退。宁道类智必不退耶 论主通云然道类智必不退者。以能任持见道所断烦恼断故。所以不退。以见所断择灭不退。故道类智亦不退也。

即由此故应见道摄者。难。即由道类智任持见道所断断故。应见道摄。

此难不然太过失故者。论主破。一来果等亦能任持见断法断。亦应见摄。若谓后位亦能任持修断法断无斯过者。理亦不然。既持二断应二道摄。故不应言能持彼断即彼道收。太过失也。正理意同斯解。

何缘七智亦见道摄者。问何缘七智。已见今见。亦见道摄。

见诸谛理至亦见道摄者。答。见诸上.下八圣谛理未究竟故。谓未周遍见八谛理。而于中间起七智故亦见道摄。

已说见修至离八地向三者。此下第二依位建立。就中。一依十五心立。二依第十六心立 此即第一依十五心立 就生起中。一总生起。二别生起。及颂可知。

论曰至随行义故者。释初两句。由信随行名随信行。彼人有随信行名随信行者。此即约成以释。或由串习此随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随信行者。此约习以释。所以见位信标名者。彼先异生位中信他随行义故。从加行位以立其名 准此两解应释随法行者。所以见位法标名者。彼于先时异生位中。由目披阅契经等法随行义故。从加行位以立其名 等谓等取余十一部经。或等余二藏。

即二圣者至数准前释者。释后四句。随信.法行若于先时异生位中。未以世道断修断惑名为具缚。或先异生位中。已断欲一至五。至此见位名初果向。趣初果故。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四沙门果中。必初得故名为初果 若先凡位已断欲界或六.或七.或八品染。至此见位名第二果向。趣第二果故。第二果者谓一来果。若据超越亦是初得。今据次第遍得果中此第二故 若凡位已离欲界第九品染。或先已断初定一品。乃至具离无处有所第九品染。至此见位名第三向。趣第三果故。第三果者谓不还果。数准次前一来果释。若据超越亦是初得。今据次第遍得果中此第三故 总而言之。信.法二.人各七十三。故正理六十四云。如是随信.随法行者。由先具缚.断惑有殊。数别各成七十三种。谓于欲界具缚为初。至断九品以为第十。如是乃至无所有处。地地各九为七十三。诸后具缚即前离九。故后七地无别具缚 准此论等。钝根亦能证超越果。

次依修道至亦由钝利别者。此即第二依第十六心立。就中。一建立果差别。二明住果非向 此即第一建立果差别。

论曰至离有顶故者。释上两句。即前信.法至道类智名果非向。随前七十三人三向今住三果。谓前六人预流向今住预流果。前三人一来向今住一来果。前六十四人不还向今住不还果 阿罗汉果于四果中必无初得。所以者何。见道无容断修惑故。昔在凡位世道无容离有顶故。所以第四必非初得。

至住果位至见至名别者。释下两句。至住果位舍信.法二名得信解.见至二名 言信解者。信谓净信。解谓胜解。由信增上胜解显故。故名信解。故正理云。由信增上力胜解显故 言见至者。由慧增上正见显故故名见至。故正理论云。由慧增上力正见显故 所言至者。由前向见。得至果见故名见至。故婆沙五十三云。谓依见道所摄信。得修道所摄信胜解 又云。依向信得果信胜解 又云。以信为先心脱三结故名信胜解。谓依见道所摄见。得至修道所摄见 又云。依向道所摄见。得至果道所摄见 又云。以见为先心脱三结故名见至。

何缘先断至名住果非向者。此即第二明住果非向 五等。等取断六品等。乃至无所有处第九品 果等。等取一来.不还果。问何缘凡位先断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等。至第十六道类智心。但说名为住前三果非后三向。此即问.及颂答。

论曰至不名后向者。至道类智得三果时。于胜果道必定未得。故住三果未起胜道。但名住三果。不名后三向。故正理云。依得圣道建立八圣。如先已说。故得果时于胜果道必定未得。以得果心于胜果道所对治惑非对治故。非非彼治现在前时得彼治道。如先已说。又非得果时即有胜果道所断烦恼离系得生。道类忍不能断彼系得故。若道力能断彼系得。此道引彼离系得生。可说此道能证彼灭。以得前果时未得胜果道。故住果者乃至未起胜果道时。虽前已断彼修所断惑欲一品等。但名住果不名后向。后于何时得先所断修惑离系无漏得耶。于胜果道现前时得(已上论文) 然诸先断至定成乐根者。然诸先断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时此生必定起胜果道然后命终。必无未起而命终者。即引证言。由此凡位先离下三静虑染。后依下地入见道者。彼得果已于现生中必能引起后胜果道。若异此者圣生第四静虑已上诸地。应不可说定成乐根。然本论皆说圣生上地定成乐根。故知此身决定能起后胜果道。胜果道者后果向道。胜前果故名胜果道。或后果名胜。此道趣彼名胜果道。

问起后胜果道为顿为渐 答渐起非顿。故婆沙一百七十一云。颇有无漏四静虑渐得耶。答有。以圣者离下地染。及有起胜果道时渐次得故 又云。颇有无漏三无色渐得耶。答有。以离下地染。及有起胜果道时渐次得故。

如是已依至下中上各三者。此下第二约修.无学道。就中。一明德失数。二历位广明 此即明德失数。

论曰至九品亦然者。释第一句。

失德如何各分九品者。此下释第二句。此即问也。

谓根本品至小灯能灭者。答。失德各九顺逆相对及喻可知。

已辨失德至都未断者者。此下第二历位广明。就中。一明预流七生。二明一来向.果。三明不还向.果。四明无学向.果 此即明预流七生。颂前有四。一结前。谓已辨失德差别九品。二总生下。谓次当依修彼无学道立圣者别。三别生修道。谓且诸有学修道位中。总亦名为信解.见至。随位多种。四别起颂文。谓先应建立都未断者。

颂曰至七返生义者。可知。

诸无漏道至说名预流者。释预流名。诸无漏道总名为流。由此无漏为因流趣涅槃故。预言为显最初至得义。彼预无漏法流中故说名预流。

此预流名至应名预流者。问。此预流名为目何义。若初得圣道名为预流。即预流名应名第八。第八者谓预流向也。四向四果从后向前初向第八。故婆沙四十六云。第八圣者谓随信行.及随法行。从胜数之是第八故 又解于八忍中从后向前数苦法忍为第八故。智度论说见道名八人地。若初得果名为预流。则倍离欲.全离欲者。至道类智得一来果。得不还果此亦初得应名预流。

此预流名至故名预流者。答。此预流名目初得果不目第八。然依遍得一切四果者初所得果。建立此名。一来.不还非定初得。虽超越者有初得义。若次第者即非初得。此若得时决定初得故名预流。

何缘此名不目第八者。问。何缘此预流名不目第八。第八如前释。

以要至得至不目第八者。答。以要至得道类智时。一具得向.果无漏道故。二具得见.修无漏道故。三于现观流四谛十六遍至得故。具斯三义名预流者。第八不然。三义不具。故预流名不目第八。

彼从此后至所说如是者。此下别释七生。彼从此身得圣果已后。别于人中极多结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四七总有二十八生。应言二十八。皆七等故说极七生 如七处善。五蕴各七。五七应言有三十五。而言七处善者。以七同故但言七也。七处善者如前说 如七叶树。西方有树枝枝之上皆有七叶。以实而言叶有无量。言七叶树者以七同故 毗婆沙师所说如是 结谓结续不断义也。或结谓烦恼。由结受七。

若尔何故至第八有义者。难。或是弥沙塞部难。彼执人.天合受七生。若于人.天各受七生。何故经言。无处无容见圆满者。更可有受第八有义。

此契经意至中有应无者。说一切有部答。此契经意约一趣说作如是言不受第八。若如言执不受第八。中有应无。

若尔上流至无第八生者。难。若言一趣无第八生。上流遍生乃至有顶。亦应一趣无第八生。

依欲界说故无有过者。答。言无第八依欲界说故无有过。

此何为证至非合受七者。征。此何为证。为依教耶。为依理耶。于教.理中以何证彼于人.天中各受七生非合受七。

以契经说至不应固执者。说一切有部答。以契经说天七及人。既说及言。明知各七。饮光部经亦各受七。由是此中不应固执人.天合七。

若于人趣至还于天趣者。明满七生处。若于人趣得预流果。七生天上七生人中。至第七生彼还人趣得般涅槃。若于天趣得预流果。七下生人七生天上。至第七生彼还天趣得般涅槃。以此故知。除得道身。若取得道身便成二十九。

何缘彼无受第八有者。问。何缘彼人但受七生无受第八。

相续齐此至第四日疟者。答。谓相续身齐此七生。所有圣道必成就故。此显业力故受七生。圣道种类至第七生。法应如是能断惑尽。此显道力故不至八。如七步蛇。故婆沙云。复次彼业力能受七有。圣道力故不至第八。如为七步毒蛇所螫。大种力故能行七步。毒势力故不至第八。亦如第四日疟。诸患疟者发时不同。或有半日不发半日发。或有一日不发一日发。或有极迟发者第一日发第二日第三日不发至第四日必发。此名第四日疟。至第四日法尔此疟必定发也。圣道亦尔。必不过七。至第七生法尔必定断余惑尽而般涅槃。此取法尔极迟分限以喻第七。非取数喻。

又彼有余至五上分结者。第二解。又彼有余七结在故。故受七生。谓二下分结欲贪.嗔恚。五上分结谓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正理破云。此亦无能证唯七有。唯贪.嗔结引七有故。又无契经说不还者受极七有。又无经说五上分结引欲界生。故彼所言无能证力。但由法尔极受七生。于中不应强申理趣 俱舍师救云。虽上界结非引欲生。由成彼故二下分结。而有势力引欲界生。此亦何妨 问住预流果容受几生 泰法师解云。住预流果无受一生。乃至一来向中亦无受一生者。若有一生业不可转。令不受余悉可转者。彼人先断六品惑方受一生。若先断六品惑已。此人即是一来人。后受一生时。即是一来果上受一生。非是向中受也。如涅槃经云。是须陀洹凡有二种。一者利根。二者钝根。钝根之人人.天七返。是钝根人复有五种。或有六.五.四.三.二.种。利根之人现身获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若有一生何故不说。又成实论云。须陀洹人。若受二生乃至七生。若有一生。何故不说。又婆沙四十六云。七生天上七生人中者。此依圆满预流而说。故人.天有。等受七生。然有预流人.天生别。谓天七.人六。或人七.天六 或天六.人五。或人六.天五 或天五.人四。或人五.天四 或天四.人三。或人四.天三 或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 或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 此中且说极多生者故说预流人.天各七。婆沙极多之中即说人.天各受七生。极少中不言人一.天一。故知住预流果无受一生 更广云云。不能具述 今解不然。住预流果有受七生。乃至有受一生。论文既说极言。为显受生最多。非诸预流皆受七返。以此故知。不遮极少亦受一生。婆沙不言人一.天一各一生者。且据乘前绮互多少不言各一。以实而言亦容各受一生。若以不说即言无者。彼亦不说天六.人六等。应无人.天各六生等。故知略而不论。或影略互显。有何道理许天二.人一。人二.天一等。而不许彼各受一生。又引涅槃.成实以为证者。非是当部。如何为证。涅槃经说皆有佛性。成实论说有诸种子。此岂同彼。不可为证。更有云云。不能广破。

中间虽有至不证圆寂者。于彼七生中间虽有圣道现前。余业力持不证圆寂 梵云般涅槃。般云圆。涅槃云寂。

至第七有至余道出家者。明七生满无佛法时其身形相。前师意说。逢无佛法得阿罗汉已必不住家。法尔自得苾刍形相剃发染衣。不言得戒。十种得戒中不言得阿罗汉时而得戒故 后师意说。彼往诸余外道出家作外道形相。于二说中前说为正。故正理六十四云。唯依佛出世有别解律仪。故彼第七有若不遇佛法。便在家得阿罗汉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苾刍威仪法尔成就。虽不会遇前佛所说。而于余命生极厌心。不经久时便入圆寂。有言彼往余道出家。理不应然。往余道者由恶见力邪业转故 又婆沙四十六云。问若满七有无佛出世。彼在居家得阿罗汉果耶。有说不得。彼要出家受余法服得阿罗汉。有说彼在家得阿罗汉已。后必出家受余法服。如是说者彼法尔成佛弟子相。乃至得极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师迦山中修道。本是声闻出无佛世。猕猴为现佛弟子相。彼皆学之证独觉果。无学不受外道相故。

云何彼名无退堕法者。问。预流亦起不善修惑。云何契经说彼预流名名无退堕恶趣法耶。

以不生长至亦能浮者。答。一以不生长退堕业故。二违彼生长业与果故。三强盛善根镇彼身故。四身语加行.及与意乐俱清净故。五诸有决定堕恶趣业尚不起忍。况得预流。以劣况胜。故有颂言。愚作罪小。亦堕恶趣。无惭愧故。智为罪大。亦能解脱恶趣苦果。有惭愧故。喻况可知。引此颂意凡夫愚人名退堕法。圣者智人名无退堕。凡虽亦有不堕恶趣。以少不定。故不名为无退堕法 问圣亦起惑何非堕退 解云虽起修惑无见惑助故不能感三恶趣也。故婆沙一百二十五云。由二部结缚诸有情令堕恶趣。谓见所断.修所断结。诸预流者虽未永断修所断结。而已永断见所断结。阙一资粮不堕恶趣。如车二轮有所运载。鸟有二翼能飞虚空。阙一不然。此亦如是。故预流者不堕恶趣。然有说者。愚者堕恶趣。智则不然。一切预流是智者故 广如彼释。

经说预流至苦边际名者。依经起问。

依齐此生至所谓涅槃者。答。此中两解。前解据苦尽处名苦边际。后解据出苦处名苦边际。故婆沙云。作苦边际者是证苦边际义。问此苦边际为在苦中。为在苦外。若在苦中应非边际。若在苦外世间现喻当云何通。如世金筹初中后际无不是金。苦之边际亦应是苦。有作是说苦边际者谓在苦中。即阿罗汉最后诸蕴体虽是苦。非后苦因。不生后苦。后苦不续。名苦边际。有余师说苦边际者谓在苦外。即是涅槃永出苦故名苦边际。世间现喻不必须通。非三藏摄不须释故也。俗法.圣法理各别故。

如何涅槃可是所作者。问后解也。

除彼得障至谓毁台观者。答。除彼涅槃得之障故。此得被他惑障不生若断惑障得彼涅槃。此得起故涅槃体显。故说涅槃名为所作 又解除彼惑得障起得涅槃。涅槃现故说所作言。如言作空。谓毁台观。空显义边空名所作。涅槃亦尔。

余位亦有至是故不说者。余异生位。虽复亦有极七返生得般涅槃。然非决定。或有过者。是故不说。圣极唯七。是故别说。故正理六十四云。若于人趣得预流果。人中满七天准应知。非圣亦有极七返生。相续成就得涅槃义。然非决定。是故不说。

俱舍论记卷第二十三

长承四年二月二十日午上于山城国田原里大道寺与三弟共切句了

权少僧都觉树

病逐日增老眼亦闇为之如何。

(别 笔)

天养二年六月十七日于贝津房一见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